一、以制度创新推进金融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钱学锋,王备[1](2022)在《湖北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实践特征、理论内涵与政策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湖北自贸试验区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系统性探索和战略实践,从动态演进论与制度变迁、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论以及公共经济学的公共物品供需视角,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意义予以系统研究。研究发现,湖北自贸试验区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促进贸易转型升级、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实践,逐步形成由浅入深、由线下向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由共性领域向特色领域逐步延伸、从前项到末端统筹安排、借鉴与创新并举以及集中推广与自主运用相结合的改革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推动湖北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其在破解地方深层次结构性发展矛盾和扩展增长赋能空间上的功能内涵,需要在顶层制度设计方面,加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互衔接,通过完善监管体系设计、提升行政服务效率来转变政府监管职能和健全市场监管,构建由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共同组成的、与国际规范兼容协调的法制框架和政策体系,统筹为国家试制度、出经验的全局性战略目标与谋求为地区经济发展注活力、添动力的局部性现实需求之间的激励导向;在具体实施路径层面,持续优化开放平台、营商环境和加强口岸智慧功能建设,着力培育和强化大城市、大枢纽、大口岸、大平台、大产业以及一流的营商环境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多维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实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实践探索、经验成效审视验证、赋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长远建设规划目标的有机协调统一,助力湖北建设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
任力[2](2021)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制度创新经验和前景——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成功在于结合实际执行的制度创新,其主要经验可归结为: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对台工作先行先试、大力抓好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用足多区叠加政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当前,福建自贸区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有:营商环境的制度创新无法满足发展需要,非公有制经济与自贸区结合的制度创新不足,促进福建自贸区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偏少,自贸区金融创新存在体制机制的制约,针对中央提出的自贸区发展新战略的制度准备不足等。相应的对策建议是:进一步抓好自贸区内制度创新的集成改革,下功夫用好用足多区叠加政策,对台工作要找准新抓手,进一步优化自贸区经济结构,赋予自贸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先行先试。
张旭文[3](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陈卫峰[4](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以陕西自贸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加入RCEP自贸协定,各成员国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贸易壁垒,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强化,为国内自贸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条件。党中央提出推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也为国内自贸区制度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陕西自贸区作为中国西北唯一的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节点区域,制度创新对于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做好中国自贸区制度创新就显得更为迫切。首先,依据"一带一路"下中国自贸区战略布局和陕西自贸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节点作用,提出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的表现形式;其次,剖析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现状,提出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对陕西自贸区建设启示;再次,论证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的逻辑联系;然后,提出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一带一路"下陕西自由贸易区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为中国自贸区建设与发展贡献陕西力量。
奚北枫[5](2020)在《种好国家的“试验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多点开花,逐渐形成覆盖整个东南沿海,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的格局。自贸试验区为什么要不断扩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阶层收入差距开始增大,部分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能源紧张,甚至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原有依靠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压力剧增。
迟福林[6](2020)在《加快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快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实际行动,是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就是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尽快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梁俊山[7](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赵杰[8](2020)在《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市场退出是由退出方式、退出清算和注销登记等要素构成的,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也不例外。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包括破产退出(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破产和解)与非破产市场退出。一直以来,我国对商业银行的规制均以行政监管为主导,商业银行市场退出也以行政解散方式居多,尚无典型破产案例,多为非破产市场退出。随着金融风险的加剧,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问题显得越发重要。但由于我国在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方面的制度建设积累不足,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制度中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某种程度上讲,就我国而言,在当前阶段,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比银行破产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空间。后危机时代,完善银行危机处置和市场退出成为世界各国银行法变革的主要方向。我国通过出台《存款保险条例》等规定,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等部门,在规则和机构设置上对银行危机处置进行了完善。但在市场退出问题上,虽然《公司法》中公司解散和非破产清算的规定不断更新,银行法的改革却停滞不前,相关的退出规则仍然不够完善。立法滞后与现实障碍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面临着制度供给不足(立法体系尚不完善、程序混乱和责任单一)、制度运行滞涩(行政干预缺乏制约、监管权分配缺乏标准)、制度效率无法实现(缺乏协作机制、过于倚重公用资源救助)的困境。立法不完善和权力失衡仅是问题的表象,制度性思维的缺失才是问题的内在成因。针对制度性思维的缺失,应以制度分析作为指引,寻找我国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制度构建路径。应以新制度经济学和制度金融学理论确定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制度效率观,并通过LLSV、LTF以及不完备法律理论,寻求实现金融法治的实现路径,尤其是司法权与监管权的权力均衡路径。在制度分析指引下,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制度构建应以提高制度效率、协调和整合不同法律规定、审慎适用关闭、撤销等行政性强制解散方式、遵循商业银行非破产退出市场化导向为思路。从微观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非破产市场退出方式的完善、非破产清算制度的完善、确定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与公共资源救助的边界和衔接条件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制度框架。在框架构建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进一步从利益相关主体和责任体系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制度进行完善。利益相关主体方面包括公权力主体分析与实现公权力均衡的路径分析、私权利主体分析与实现私权利保护的路径分析;责任方面则包括监管机构责任、银行高管责任与股东加重责任的完善。化解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高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效率和市场化水平是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
高锡鹏[9](2020)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创新驱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冲击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产业结构需要深化转型升级,而产业升级、经济提质实现的根本破解措施在于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构建的产业结构升级双重创新驱动机制,从供给侧结构性发力,持续创新高新技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释放市场经济活力,推动解决新时代我国基本矛盾和积极应对产业革命挑战与机遇。构建双重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机制有助于推动有效市场主体与有为政府共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和技术互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技术创新推动市场企业规模经济发展和产品差异化竞争,实现市场经济有效竞争,依靠突变式和渐进式技术更迭促进专业化转型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创新降低了行政体制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渐进诱导产业结构升级并提供制度保障。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彼此强化、抑制等相互纠缠作用形成双重创新驱动力。个体行动转变是双重创新驱动形成的关键内核,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通过个体行动模式变化使彼此成立的前提条件成熟,两者适应度提升,双重创新驱动力增强。双重创新驱动力既能强化市场竞争力又能够反向产生经济规制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双重创新驱动力也会形成发展路径依赖与锁定,而破解措施在于双重创新驱动力的内部互动作用和人的意识形态。双重创新驱动力相对于单重创新驱动力而言,更有利于破解发展路径锁定以适时调整创新导向,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会相对减弱。本文以20002017年北京等30个省(市、区)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作用形成的双重创新驱动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并进行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单重创新作用力视角下,在全国层面,技术创新、财政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制度创新和所有制改革皆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其中所有制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力最大;在区域层面,所有制改革创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都是产业结构服务化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但东部地区所有制改革的产业转型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力具有区域联动性,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机制应当从全局上来构建,从整体实现技术创新的产业升级效应。双重创新驱动视角下,在全国层面,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两者互动形成的双重创新驱动力都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影响,但是双重创新驱动力相对弱于单重创新驱动力。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单重影响,也要兼顾技术与制度互动双重创新驱动力的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互动形成的双重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三种双重创新驱动力作用中是最强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源动力来自于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混合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推动作用以及该混合所有制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在区域层面,双重创新驱动机制呈现出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主要依靠对外开放制度和混合所有制推动以及两者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双重创新驱动。中西部地区目前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结构升级双重创新驱动机制,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的单重推动。区域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交互形成的双重创新驱动机制是否成立和构建要因地制宜。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从深化技术创新、加强制度创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创新和构建双重创新驱动机制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叶善青[10](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指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二、以制度创新推进金融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制度创新推进金融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实践特征、理论内涵与政策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湖北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历程与改革创新实践特点 |
(一)湖北自贸试验区的总体发展状况 |
(二)湖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实践特征 |
三、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意义 |
(一)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 |
(二)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实践意义 |
1.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以更高标准开放应对全球化变迁和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
2.政府职能转变:主导资源配置的制度性边界再调整 |
3.创新驱动发展:以完善制度安排、扩大开放和培育集聚创新要素引领高质量发展 |
4.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内外联动的赋能增长效应 |
四、湖北自贸试验区推进制度创新的政策选择 |
(一)顶层设计层面 |
1.开放导向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需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相适应 |
2.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应把握风险可控和安全高效原则 |
3.深化改革的制度体系创新应注重同国际规范的有效衔接和兼容协调 |
4.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需统筹为国家试制度与为地方谋发展之间的激励导向 |
(二)具体实施路径层面 |
1.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改革进程 |
2.充分发挥和拓展自贸试验区助力建设内陆新高地的功能内涵 |
3.合理构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的动态评估与优化机制 |
(2)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制度创新经验和前景——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福建自贸区建设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自贸区政策效应评估的研究 |
(二)关于福建自贸区对台合作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福建是否应建设自由港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以制度创新推进福建自贸区发展问题的研究 |
二、福建自贸区发展的制度创新经验 |
(一)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创新 |
(二)探索对台工作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 |
(三)大力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创新 |
(四)用好用足多区叠加政策的制度创新 |
三、当前福建自贸区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一)营商环境的制度创新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
(二)非公有制经济与自贸区结合的制度创新不足 |
(三)促进自贸区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偏少 |
(四)自贸区金融创新存在体制机制的制约 |
(五)针对中央提出的自贸区发展新战略的制度准备不足 |
四、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紧抓营商环境的制度创新 |
(二)突出抓好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活力的制度创新 |
(三)以制度创新促进自贸区差异化发展 |
(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 |
(五)为获得更大改革自主权开展制度创新探索 |
(六)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奠定制度基础 |
五、结 语 |
(3)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完善契约制度 |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以陕西自贸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自贸区发展现状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布局 |
(二)陕西自贸区落实向西开放、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节点作用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现状 |
(一)国内其他自贸区制度创新形式 |
(二)陕西自贸区建设中制度创新的表现形式 |
(三)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对陕西自贸区建设的启示 |
四、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的逻辑联系 |
(一)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内涵和外延 |
(二)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的内在逻辑联系 |
五、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一)陕西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不高 |
(二)陕西自贸区金融创新体系不够完善 |
(三)陕西自贸区政府职能界定有待加强 |
(四)陕西自贸区法治体系不完善 |
六、“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自由贸易区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
(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
(三)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
(四)构建国际化、多元化法律综合服务体系 |
七、结语 |
(5)种好国家的“试验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次吃螃蟹 |
零的突破 |
改革新坐标 |
自贸区再进阶 |
自贸港,走向深水区 |
何以凝聚“闯海人” |
首善之区的特别使命 |
北京自贸区建在哪儿? |
北京自贸区“特”在哪儿? |
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争艳 |
延伸阅读自贸区的前世今生 |
什么是负面清单 |
延伸阅读中国21个自贸试验区定位一览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实验区 |
海南自由贸易港 |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延伸阅读全球三大着名自贸区的成功经验 |
迪拜自贸区:宽松、优越的政策 |
巴拿马科隆自贸区:高效、自由的管理模式 |
新加坡自由贸易园区:国际货物转运枢纽 |
延伸阅读新晋三个自贸区的布局有何考量 |
延伸阅读高大上的自贸区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小确幸 |
最直接的“礼包”:购物更便利、质量有保障 |
外溢效应:“水货”变“行货” |
服务业升级:异国风情的休闲选择 |
(6)加快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意义 |
(一)经济全球化面临着严峻挑战 |
(二)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1. 从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到服务领域为重点的开放。 |
2. 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到规则等制度型开放。 |
(三)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鲜明旗帜 |
1.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
2. 以制度型开放率先推动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3. 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打造我国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对外开放门户。 |
二、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任务 |
(一)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
1. 对标国际自由贸易港的一般特征。 |
2.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经贸规则。 |
3. 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 |
(二)以制度型开放为主要举措的制度创新 |
1. 以贸易自由便利为目标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 |
2. 以大幅放宽市场准入为重点的投资自由便利制度创新。 |
3. 以扩大金融开放为重点的跨境资金自由便利制度创新。 |
4. 以加快开放的人才政策为重点的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制度创新。 |
5. 以高度自由便利开放政策为重点的运输往来自由便利。 |
(三)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
1. 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
2. 以建设高效率政府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 |
三、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行动 |
(一)以“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获” |
1. 以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的“早期安排”取得产业发展的“早期收获” |
2. 以实施“零关税”的“早期安排”取得制度创新的“早期收获” |
3. 以人才制度创新的“早期安排”取得广揽人才的“早期收获” |
(二)2025年初步形成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与制度体系 |
(三)2035年自由贸易港政策与制度体系更加完整、更加成熟 |
四、疫情冲击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举措 |
(一)以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推进产业发展进程 |
1. 以产业大开放形成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 |
2. 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教育、医疗与公共卫生的高质量发展。 |
3. 要着眼于加快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开放政策的“早期安排”。 |
(二)打好“两张王牌” |
1. 以健康“王牌”形成疫情下自由贸易港开局新亮点。 |
2. 以免税购物“王牌”尽快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实行“零关税”的“早期安排”。 |
(三)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
(7)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对象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本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本文主要结构 |
(二)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概念和特征 |
一、商业银行的界定 |
二、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退出 |
一、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界定 |
二、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类型 |
第三节 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范畴和方式 |
一、完善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必要性 |
二、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方式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现实需求——银行业风险 |
一、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 |
二、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国内经济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现状检视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现行制度安排 |
一、关于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法律规定 |
二、关于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 |
三、关于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相关部门规章规定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制度性困境 |
一、制度供给存在严重缺陷 |
二、制度运行存在多重障碍 |
三、效率亟待提高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相关案例 |
一、威海市商业银行支付危机 |
二、海南发展银行关闭案例 |
三、华融湘江银行合并重组案例 |
四、包商银行接管案例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案例所提出的问题 |
一、预防性措施适用较多,市场退出情况较少 |
二、银行并购的政府干预色彩较浓 |
三、公司治理瑕疵引发商业银行市场退出 |
四、银行市场退出程序制度缺失 |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制度困境的成因及影响 |
一、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制度性困境的成因分析 |
二、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制度困境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与构建原则 |
第一节 制度分析的理论构成 |
一、制度分析的问题导向 |
二、制度发生学与制度学说 |
三、制度分析的必要性 |
四、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制度分析的理论构成 |
第二节 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制度的比较分析 |
一、美国法中的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 |
二、英国法中的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 |
三、德国《2011年银行重组法》与欧盟银行的强制性自救 |
四、日本与韩国的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 |
五、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影响 |
六、制度比较分析的启示 |
第三节 制度构建的价值取向与原则 |
一、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制度的价值取向 |
二、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框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非破产退出制度建构思路 |
一、注重和提高制度效率 |
二、协调和整合不同法律规定 |
三、审慎适用关闭、撤销等行政性强制解散等方式 |
四、遵循商业银行非破产退出市场化导向 |
第二节 预警机制与非破产市场退出方式的完善 |
一、构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微观风险预警机制 |
二、商业银行自愿退出制度的完善 |
三、商业银行行政性强制退出制度的完善 |
四、商业银行司法解散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商业银行非破产清算制度的完善 |
一、商业银行非破产清算的特殊性 |
二、商业银行非破产清算制度完善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与公共资源救助 |
一、问题银行公共资源救助 |
二、问题银行公共资源救助与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边界与衔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利益相关主体中的公权力主体 |
一、公权力配置的应然阐释 |
二、制度分析的启示:司法权与监管权的关系 |
三、既有公权力主体分析 |
四、制度分析下的公权力均衡 |
第二节 利益相关主体中的私权利主体 |
一、既有私权利主体分析 |
二、制度分析视阙下的权利保护 |
第三节 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责任体系构建 |
一、权利本位论与作为第二性法律义务的经济法责任 |
二、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中的既有责任体系 |
三、制度分析视阙下责任体系的完善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9)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创新驱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相关理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制度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2.1 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
2.1.1 产业结构升级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
2.1.2 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2.2.1 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
2.2.2 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 制度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2.3.1 制度创新发展趋势 |
2.3.2 制度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2.4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可能性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重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说 |
3.1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
3.1.1 技术创新实现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竞争 |
3.1.2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突变式和渐进式推动作用 |
3.1.3 研究假说H_1 |
3.2 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3.2.1 制度创新降低体制成本和交易成本 |
3.2.2 制度创新直接推动和渐进诱导产业结构升级 |
3.2.3 研究假说H_2 |
3.3 双重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机制 |
3.3.1 双重创新驱动力的形成原因及内涵界定 |
3.3.2 双重创新驱动内部互动作用机制 |
3.3.3 双重创新驱动逻辑内核:个体行动模式变化 |
3.3.4 双重创新驱动的竞争与规制效应 |
3.3.5 双重创新驱动力互动演变路径的锁定与破解作用 |
3.3.6 研究假说H_3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模型设定 |
4.2 变量确定与相关数据指标选取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核心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统计数据描述性分析与数据来源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全国层面 |
4.4.2 区域层面 |
4.5 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 |
4.5.1 全国层面 |
4.5.2 区域层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重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计量模型设定 |
5.2 双重创新驱动变量技术处理 |
5.3 关键变量数据变化趋势可能性分析 |
5.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1 全国层面 |
5.4.2 区域层面 |
5.5 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 |
5.5.1 全国层面 |
5.5.2 区域层面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深化技术创新 |
6.2.2 加强制度创新 |
6.2.3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主体协同创新 |
6.2.4 构建双重创新驱动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以制度创新推进金融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实践特征、理论内涵与政策启示[J]. 钱学锋,王备.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制度创新经验和前景——以福建省为例[J]. 任力.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1(05)
- [3]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以陕西自贸区为例[J]. 陈卫峰. 开发研究, 2021(01)
- [5]种好国家的“试验田”[J]. 奚北枫. 中国中小企业, 2020(11)
- [6]加快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J]. 迟福林. 行政管理改革, 2020(08)
- [7]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8]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法律问题研究[D]. 赵杰. 黑龙江大学, 2020(12)
- [9]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创新驱动研究[D]. 高锡鹏.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制度创新论文;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论文;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论文;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文; 陕西自贸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