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科技经济融合

科技创新与科技经济融合

一、技术创新与科技经济一体化(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馨月[2](2021)在《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20年来,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铁路覆盖大约90%的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总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达3.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铁技术更是引领全球、独占鳌头。高铁打破了中国区域空间格局,重构了城市间的经济关系,推动了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开通高铁的城市数量越来越多,探究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简要梳理了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基础理论,包括运输成本理论、区域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赫希曼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理论、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定律。总结分析了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分别是投资拉动效应机制、集聚效应机制、扩散效应机制和廊道效应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从高铁对区域通达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演变影响、高铁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与空间结构变化影响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分析的是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溢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高铁沿线城市对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高铁对不同范围区域产生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将城市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探究高铁对不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异质性。最后,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将高铁对各城市产生的影响效应进行归类,具体分析各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本文的核心内容及结论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高铁开通显着改善了区域通达性水平并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高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通达性及经济一体化会产生异质性影响。首先,基于各城市开通高铁的时间节点,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经济潜能两个衡量指标,测算各城市2003年-2018年通达性水平及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着改善了各区域的通达性水平,2008年后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通达性水平存在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控制地区效应和时间效应,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城市基建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工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能够产生显着且正向的影响作用,且高铁对各地区经济一体化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最后,将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对全样本城市以及各类型城市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通达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间接影响效应,即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二,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增长并拉大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劳动力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差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高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差距会产生异质性影响。理论上,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区域经济差距越显着。首先,基于2005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高铁开通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居住人口、研发经费和教育支出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增长,高铁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同样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以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高铁对区域经济活动布局的影响,发现: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但并未发现对第二产业产生显着影响。验证了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效应,同时表明高铁主要通过影响沿线城市的第三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次,基于2005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各城市经济增长率离差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高铁开通显着拉大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经济差距,且高铁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差距的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最后,将劳动力要素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对全样本城市以及各类型城市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高铁主要通过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进而拉大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差距。第三,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溢出效应并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上述研究结论主要针对的是高铁沿线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动,通过对溢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高铁沿线城市对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如果存在溢出效应,则高铁也会影响沿线城市周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动。分别构建四个空间权重矩阵:相邻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普通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高速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基于2003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权重矩阵,选取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各城市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为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城市基建水平、研发经费和教育支出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一方面,如果不考虑空间效应因素,将会导致高估资本投入量、城镇化水平、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和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的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比另外两个空间权重矩阵得出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着,并且高铁联通下的溢出效应略高于普铁联通下的溢出效应,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够显着增强城市间经济溢出效应,高铁开通可以有效促进沿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增长产生的溢出效应存在差异。第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将高铁对各城市产生的影响分别按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廊道效应进行归类,具体分析各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根据内向点度中心度、外向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变化值数据,整理出高铁对各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效应,包括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廊道效应。首先,产生集聚效应的城市共121个,例如长沙市、扬州市、南京市、常州市、宜昌市、烟台市、宁波市、镇江市、上海市、重庆市、合肥市等,这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逐渐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但是也要谨防虹吸效应,避免产生经济极化现象。其次,在分析产生扩散效应城市的过程中,同时观察产生受益效应的城市,可以看到哪些城市成为了受益区域。多数城市既具有扩散效应又具有受益效应,通过可视化地图可以看到各城市间如何相互影响,对于各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对于产生廊道效应或过滤效应的18个城市来说,在高铁网络发展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即高铁开通后,部分城市原本的区域优势丧失,或者导致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城市更加边缘化。它们分别是:大同市、长治市、朔州市、吕梁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盘锦市、大庆市、台州市、威海市、菏泽市、江门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克拉玛依市。在这些城市未来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机遇,谨防高铁带来的过滤效应。第五,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在探究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过程中,发现高铁虽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却也拉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并且劳动力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差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虽然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但也容易产生虹吸效应,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逐渐被边缘化,产生廊道效应。这些问题在未来高铁发展过程中都应予以考虑,为此提出以下政策思考:一是继续完善高铁交通网络,但也要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规划,避免过度延伸;二是合理配置资源,谨防部分高铁网络中的核心城市出现虹吸效应;三是对于出现边缘化趋势的城市,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机遇,转变城市发展战略;四是在高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转变各城市传统行政理念,积极探索区域综合治理模式;五是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避免人才外流。

左祖玲[3](2021)在《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文中提出在财政分权体制和经济绩效机制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针对资本展开了激烈的税收竞争,进而引发的地方保护、产业结构趋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面对双循环新背景下的各种挑战,统筹税收竞争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运用博弈论探讨了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进而系统阐述了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制,其次,基于动态和静态双重维度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税收竞争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分析,并从全局和局域维度检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税收竞争的空间相关性,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税收竞争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整体及内部各子系统的影响,与理论机制分析相结合,进而综合把握税收竞争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发现,地方政府过度依赖税收竞争手段抢夺资本的“利己”行为,会引发过度竞争问题,但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地方政府会尝试处理双方异化条件,相继选择合作策略来共享区域整体利益,进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二是从时间维度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宏观税负前期发展较快,后期发展较为缓慢;从空间维度看,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其空间分布处于显着不对称状态,税收竞争在空间上呈水平相异的地区相互集聚。三是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整体、区域基础设施存在正向空间影响,而对区域要素市场、区域公共服务存在负面空间影响,此外,税收竞争与区域生态环境存在倒“U”型关系,税收竞争位于拐点的左侧。最后,基于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在区域合作视角下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优路径,对长三角尽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谢雨蓉[4](2020)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手段,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维度,其中一些因素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抓住主要维度、聚焦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推进进程中,参与主体、推进机制、表现形式等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物流的空间拓展、方式变革与形态演化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调整变化,既有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在重塑之中,必将引发国际物流的巨大变革。在全球化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骤然改变,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在悄然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合作新平台。国际物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也受到这一全球化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变化,做出积极应对,调整国际物流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也为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维度,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维度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总结历史规律,并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在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对每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在各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大航海为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分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第一阶段全球化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依靠暴力与资本推进,形成了根植于殖民地经济的国际生产贸易网络,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地理大发现,这一阶段全球化建立了资本推动、暴力维护的海洋运输体系,大航海将国际航线网络由地中海拓展至全球;第二阶段全球化至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建立了发达国家主导、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垂直化、专门化国际分工,在全球形成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掌控着全球物流资源与市场,集装箱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国际物流中心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在太平洋沿岸兴起;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仍在推进之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化迈入多元共治与互利共赢时代,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合作转向以巨型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调整,资源重配、市场重构、区域内需求快速增长、业态模式多元化发展将推动建立新的规则体系,也为后发国家参与规则制定创造了机遇。第三,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阶段下的新范式,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作为倡议的发出者,主动推动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带动欧亚大陆中间欠发达地区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将形成海陆双向发展格局。在海运物流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构建陆路物流大通道,统一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之一。第四,提出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发展。在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研究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围绕关键因素的竞争博弈,并从加快技术与模式创新,统一规则与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路。第五,围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稳步推进海运发展、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和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1)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拓展了研究国际物流问题的时空视角:时间上,在经济全球化5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系统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空间上,将对国际物流的研究从传统海运领域拓展到海陆两个方向、两大空间。(3)运用四维分析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综合实力为支撑,在稳步推动海运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一带一路”陆路物流突破的应对策略。(4)提出围绕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的博弈行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廉涛[5](2020)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产业进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一体化是实现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阶段的跃升和内涵的演变,其业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长三角引领全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支撑体育强国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剖析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进程,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现象,并为加快推进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规划政策的研制提供参考,论文以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经济——地理——制度”三个视角、“动力——行为——结构——模式”四个内容的综合框架对该现象的有关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是指长三角地区各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和法律引入,打破行政边界,消除体育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阻碍,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合理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创新过程,其本质是促进体育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动因为追求体育市场结构性失灵所引起的潜在利润,根本属性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依据可以收敛为共同市场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实现标志是区域体育共同市场的形成;长三角体育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则是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高级状态和最优状态,是应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和阶段升级自然演化的结果。第二,当前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方式的适应性嬗变和企业跨地区发展,三者构成了一种互动累积循环关系的动力结构;它的行为主体涉及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个体和企业),其中地方政府是初级行为主体,其他为次级行为主体;而受益于近些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不断升级和地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共识、产业基础、市场基础等愈发稳固、底座更加坚实,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状也驱动着长三角体育产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可划分为正式启动、不断拓展和国家战略加持三个历史阶段,并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搭建合作框架、稳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项目实施引领区域合作、推动次级行为主体向企业拓展、联合搭建一体化发展平台等基本特征。未来,其制度创新应该沿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完善区域体育产业合作机制和构建与国际经济规则相接轨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等方向展开。第三,近11年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滞后于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总体呈现“先放大后收窄”的演变特征;约束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具有成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短板的风险。从空间结构看,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当前处于“极核型”发展阶段,呈现以上海为核心的“星形网络”结构特征;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不足,尤其上海的“虹吸效应”远大于“辐射效应”,龙头带动作用和区域示范价值尚待激发。第四,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正面临着外部环境刚性约束、制度创新现实瓶颈和时代发展质量诉求等问题的多重制约,为此,应将“初级行为主体与次级行为主体协同作用”模式作为目标路径模式,通过打造一体化发展实操空间、激发上海龙头带动作用、组建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强化一体化发展制度保障、加强合作项目建设和增进一体化发展群众基础等途径破除障碍,推进长三角体育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区域示范价值,上海应恪守制度创新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际竞争桥头堡和区域发展辐射源的功能定位,构筑利润动力机制、行政动力机制、政策动力机制和竞争动力机制的动力结构,并将推进体育产权市场一体化、建设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开展促进体育消费试点、提升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和实施肥胖症运动干预行动作为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予以推进。

赖思颖[6](2020)在《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更高起点进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持续注入动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健全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市场为主导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也需要起到相应的引导、带动作用,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作为地方政府影响科技创新最直接的方式,对区域创新发展有重要作用。探索合理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布局对实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综合实力;同时,也为全国范围内其他区域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示范。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的相关文献,分析得出了财政科技支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及溢出效应的实现路径。以2007年-2018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样本范围,首先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财政科技支出、创新人才、创新产出情况做了定量分析,然后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与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财政科技支出相对量有待提升;财政科技支出结构,用于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所占比例低于国际最佳比例,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支出力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人才、创新产出不均衡。(2)对创新产出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对创新产出的全局自相关检验发现其呈现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分布;局部空间差异分析发现形成以上海为核心,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为支点的高集聚地区,苏北、皖北、浙西南等地区的低集聚地区。(3)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实证分析结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本地区产生正向影响,且溢出效应也为正效应,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创新整体呈现正向效应;但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未能得出结论。(4)针对定量分析及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构建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强化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强创新人才流动与合作等。

程皓[7](2020)在《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十九大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定位,我国将坚决不动摇地推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在我国内部,区域一体化进程一直在稳步推进,尤其是近年来,高速城镇化进程拉动了城市群和经济带等经济合作主体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向城市汇聚,城市的扩张和繁荣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和资源。其中,位于城镇体系顶层的省会中心城市获得了更大的自身发展和人才资源的集聚,这个过程既是双向的,又是动态的,无论从省会中心城市的扩张发展还是人才资源的集聚扩散,均与周边城市和地区间发生着互动。周边城市和地区在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到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形成了自省会中心城市至小城镇的金字塔型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省会中心城市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城镇体系中的“标杆”,它们之间的协同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增进城镇体系顶层城市间的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较大范围、较远距离跨度上的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由此,省会中心城市这类“标杆”城市在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路径和发挥的作用效果,即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是什么?其是由哪些因素构成,分别对区域整体城市协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均是新时代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焦点。整篇论文共有九章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涵盖了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方面进行集中阐述,提纲挈领地展示论文的重要环节,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和相关理论的梳理和述评,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三章。详细阐述了所研究区域岭南-北部湾地区的概况及此区域内城市协同发展状况和区域一体化状况。这部分的研究主要为了准确掌握研究区域的历史演进和研究对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更好地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涵盖了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研究了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的界定及构成维度、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促进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对区域一体化作用的分析框架等三个方面内容,旨在厘清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是什么,由什么构成,如何在推动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和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等问题。第五章研究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的作用路径和机理,构建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理论模型,并依据作用路径、作用机理和理论模型,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此部分主要是提出论文整体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构建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的作用路径、机理和理论模型,提出理论研究结果即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涵盖了论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在第三部分的理论分析得到研究假设后,在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构建计量模型,解释说明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从分阶段和整体两个部分,分别对岭南-北部湾地区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的作用路径、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最后将核验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得到的研究假设进行比对,检验研究假设的正确与否。第五部分涵盖了论文的最后两章。第八章分别从拓展源头、路径和效果方面探讨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促进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的实现策略。第九章则是对论文所论证的基本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角度和方向。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推动岭南-北部湾地区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二是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推动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向以城市群、经济带为主体的岭南-北部湾地区整体城市协同发展。三是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推动以城市群、经济带为主体的区域整体城市协同发展向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发展。四是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能够在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推动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总进程中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对先发优势地区和后发落后地区间的区域一体化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对象岭南-北部湾地区包含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其中广东属于我国先发优势地区,而广西、海南则属于后发劣势地区,其中的差距十分明显,对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研究对于我国差距明显的相邻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2)理论创新方面,(1)提出了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剖析。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初始环节和关键因素,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则在推动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及以此为起始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包含了“协同关联效应”、“协同分工效应”、“协同创新效应”、“协同环保效应”和“协同保障效应”等五个子效应。这五个子效应一方面促进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促进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2)提出并检验了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的路径和机理。省会中心城市在其“标杆协同效应”作用下形成协同发展后,在以城市群、经济带为主体的区域整体城市协同发展承载下,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在这一路径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在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推动以城市群、经济带为主体的区域整体城市协同发展过程中和以城市群、经济带为主体的区域整体城市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均发挥显着的促进作用。

雷智中[8](2019)在《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振兴,辽中南城市群在东北区域内、在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作用尤为突显,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并引导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具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并且在研发制造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需要强化当地的产业集聚模式,形成更加明显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使全球的制造业向我国东北地区转移,形成东北亚地区的产业技术集聚地,从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中南城市群为此必须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深入研究影响产业集聚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产业集聚策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完善的产业集聚模式,保障辽中南城市群长期稳定发展,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增长。本文参考了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大量理论,结合辽中南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现状,构建出产业集聚水平模型,利用产业集聚水平的测算,对区域的产业专业化、多样化水平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确定更有效率的产业集聚模式,实现城市群经济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对辽中南城市群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分析出较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保障区域的经济效益,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在价值,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实力的发展。从产业的多样化、专业化集聚水平着手进行相关的测算,结合辽中南城市群1997至2015年真实数据和ISA、IDA指数,定量验证该区域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通过赫芬达尔指数倒数的方式得出该区域的产业多样化的集聚指数,从而真实的描述该区域产业的多样化水平,再结合产业专业化的指数综合验证该区域的优势产业集聚的程度。本文通过把辽中南城市群与我国的其他城市群进行比较,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建立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间的关系模型,为该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模式提供最有价值的依据。不仅如此,通过此研究还可以为城市群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契合理论等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有利于制定更加可行的政策。产业集聚直接决定了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契合关系进行相关的计量检验,从而找出该区域最有效的产业集聚模式,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为辽中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产业多样化集聚对辽中南城市群第一、二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对第三产业产业专业化集聚效应明显。要提升第三产业服务水平,提高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2.辽中南城市群等经济增长率较低,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增加投入,提高资本和劳动结合的效率。3.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优势突出但整体产业的多样化水平不足,需要通过政策支撑深化产业间互联,利用产业优势吸引、促进各类要素和构建多元产业结构,发挥劳动力人口优势,从而构建区域内多元的产业结构及高水平发展模式。4.辽中南城市群有必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从城市群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内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5.辽中南城市群内部协调性较差,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水平不高。需要通过调整发展互补性的产业,增强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还要加强营口、盘锦、抚顺、鞍山、本溪等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力。

黄伟荣[9](2019)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由贸易区合作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其中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设以来,双方大幅度降低或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双边贸易流量大幅度上升,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推进作用。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区的旧协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双边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过多次谈判,双方于2015年11月2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玻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议定书》,主要丰富、补充与完善原有协议,提升了该自由贸易协定的标准。然而,贸易自由化的提升也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与东盟各国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资源和生产的产品相似性较高,导致区域内成员国竞争激烈,部分成员国内各产业受到自由贸易的冲击,加上受到区外的不利影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为此,尽可能地减少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合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促进双方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对目前正在升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主要讨论:1.升级版的原由和当前的进程如何;2.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给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3.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后将给中国与东盟经济与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4.双方各产业从自由贸易便利化的提升中是否得到福利;5.如何战胜各种内外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如何发展。并按照如下逻辑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学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以及该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历史分析法进行解析,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该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期至全面建成,而且还对该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梳理解释。其次,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阐述了该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以及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对双方的经贸合作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合作面临各种可能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再次,分析升级后对双边货物贸易的影响及变化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细分中国与东盟在各类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通过使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运用GTAP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升级版全面实施后对中国与东盟及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贸易和福利水平,乃至各国各行业产出和贸易的变化。此外,还设定CPTPP生效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实现自由化,为双方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与贸易效应来看,自由贸易区合作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增长率高于各自的整体对外贸易增速,双边贸易规模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双方的贸易差额仍存在不平衡。而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向东盟出口产品结构倾向于工业制品,而中国自东盟进口产品结构则倾向于初级产品。这与中国和东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结果一致,说明中国与东盟各类产品贸易中存在互补关系,但是在一些产品中,双方的贸易仍存在这竞争关系。最后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说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中国与东盟带来积极的贸易效应。第二,从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的贸易效应来看,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全面实施后给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升级版对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并给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但在贸易平衡方面,除了新加坡以外的成员国均出现贸易差额恶化状况。在产业层面,中国与东盟各行业产出和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均出现明显增加,贸易差额均得到改善,主要集中在双方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反受到冲击则为各国具有比较劣势的行业。在升级版全面实施的前提下,CPTPP的成立给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不明显,说明双方贸易自由化的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区外带来的影响。尽管如此,部分成员因国内产业则受到冲击,而导致其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同时还给区外非成员的经济与贸易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第三,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合作未来发展仍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双方应该加快推进升级版的落实及内容的完善。推进双方发展战略协调与对接,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共同体《2025蓝图》建设,以互利共赢方式帮助东盟互联互通建设,打破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瓶颈,不断地扩大双方经贸合作规模,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并加大推进区内各国之间社会文化和民间的交流,设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秘书处,确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刘云,王小黎,白旭[10](2019)在《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复杂系统和社会网络等多个理论视角,对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借鉴相关模型,构建了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模型;基于271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形成和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是全球创新网络形成和演进的前提条件,通过影响网络主体需求和创新资源流动来影响3D打印企业的创新合作,进而影响了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形成和演进。

二、技术创新与科技经济一体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创新与科技经济一体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高铁对区域通达性影响的研究
        1.2.2 关于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1.2.3 关于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1.2.4 关于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
        1.2.5 总结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影响机制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速铁路
        2.1.2 区域通达性
        2.1.3 经济要素
        2.1.4 经济空间溢出
        2.1.5 经济空间格局
    2.2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相关理论
        2.2.1 运输成本理论
        2.2.2 区域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5 赫希曼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理论
        2.2.6 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定律
    2.3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机制
        2.3.1 投资拉动效应机制
        2.3.2 集聚效应机制
        2.3.3 扩散效应机制
        2.3.4 廊道效应机制
第3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通达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3.1 研究假设
    3.2 区域空间通达性分析
        3.2.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3.2.2 高速铁路通达性指标
        3.2.3 高速铁路通达性测算及分析
    3.3 高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分析
        3.3.1 实证方法介绍
        3.3.2 计量模型构建
        3.3.3 变量选择
        3.3.4 数据说明
        3.3.5 实证结果分析
        3.3.6 稳健性检验
        3.3.7 异质性分析
        3.3.8 中介效应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演变
    4.1 研究假设
    4.2 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4.2.1 计量模型构建
        4.2.2 变量选择
        4.2.3 数据说明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2.5 稳健性检验
        4.2.6 异质性分析
    4.3 高铁对区域经济差距演变影响分析
        4.3.1 计量模型构建
        4.3.2 变量选择
        4.3.3 数据说明
        4.3.4 实证结果分析
        4.3.5 稳健性检验
        4.3.6 异质性分析
        4.3.7 中介效应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与空间结构变化
    5.1 研究假设
    5.2 高铁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影响分析
        5.2.1 空间分析方法介绍
        5.2.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5.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4 变量选择
        5.2.5 数据说明
        5.2.6 空间相关性检验
        5.2.7 模型选取
        5.2.8 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5.2.9 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
    5.3 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5.3.1 空间网络结构分析方法
        5.3.2 城市间空间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5.3.3 数据说明
        5.3.4 空间网络结构中心性分析
        5.3.5 高铁对各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效应
        5.3.6 部分城市经济空间关联社会网络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相关政策思考
    6.1 结论
    6.2 相关政策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域与分析单元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文章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分析
    2.2 税收竞争研究
        2.2.1 税收竞争行为
        2.2.2 税收竞争效应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机制分析
    3.1 地方政府间税收博弈行为分析
    3.2 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效应
    3.3 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子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税收竞争的现状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1.1 区域经济一体化
        4.1.2 税收竞争
    4.2 数据来源
    4.3 评价方法
        4.3.1 改进熵值法
        4.3.2 引力模型
    4.4 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分析
        4.4.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征
        4.4.2 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分布特征
        4.4.3 城市经济联系强度
    4.5 税收竞争现状分析
    4.6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宏观税负的动态演变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税收竞争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1 空间相关性检验理论基础
    5.2 空间相关性分析
        5.2.1 全局自相关分析
        5.2.2 局部空间相关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税收竞争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6.1 模型设定
    6.2 变量说明
        6.2.1 被解释变量
        6.2.2 解释变量
        6.2.3 控制变量
        6.2.4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3 数据统计描述及相关检验
        6.3.1 描述性分析
        6.3.2 单位根检验
        6.3.3 协整检验
        6.3.4 模型适配性检验
    6.4 回归估计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4)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联系
        1.1.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格局的改变
        1.1.3 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物流秩序的重塑
        1.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变革的推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框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2.1.2 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
        2.1.3 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2.1.4 其他相关学科与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经济全球化相关研究
        2.2.2 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
    2.3 既有文献对本文的贡献
    2.4 本章小结
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3.1 基本概念
        3.1.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3.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3.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3.2.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3.2.2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
    3.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
        3.3.1 治理结构维度的影响
        3.3.2 空间格局维度的影响
        3.3.3 科学技术维度的影响
        3.3.4 规则体系维度的影响
        3.3.5 四个维度的交叉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4.1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4.1.1 治理结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与掠夺
        4.1.2 空间格局——殖民经济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4.1.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幅提升西方生产力与军事力量
        4.1.4 规则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4.2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4.2.1 治理结构——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争夺海上战略通道
        4.2.2 空间格局——地中海贸易区扩张与两洋港口的兴衰
        4.2.3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技术的发展
        4.2.4 规则体系——西方海权论思想与物流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初现
    4.3 本章小结
5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5.1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5.1.1 治理结构——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
        5.1.2 空间格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形成
        5.1.3 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垂直专业化产业分工
        5.1.4 规则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
    5.2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5.2.1 治理结构——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国际通道、枢纽之间的竞争
        5.2.2 空间格局——亚太物流市场扩张与国际航运中心崛起
        5.2.3 科学技术——集装箱运输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5.2.4 规则体系——统一的国际海运规则不断发展完善
    5.3 本章小结
6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6.1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6.1.1 治理结构——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6.1.2 空间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三大生产网络独立性提高
        6.1.3 科学技术——工业4.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6.1.4 规则体系——新型经贸规则正在构建之中
    6.2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6.2.1 治理结构——国际物流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与市场重构
        6.2.2 空间格局——国际物流需求在部分区域内较快增长
        6.2.3 科学技术——现代科技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与创新发展
        6.2.4 规则体系——适应区域物流发展的国际规则亟待建立完善
    6.3 本章小结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7.1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7.1.1 治理结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1.2 空间格局——中国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
        7.1.3 科学技术——5G与新技术相互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7.1.4 规则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引领区域经贸规则建立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7.2.1 治理结构——市场为主体、综合实力为支撑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7.2.2 空间格局——构建海陆双向物流大通道
        7.2.3 科学技术——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7.2.4 规则体系——推动陆路物流规则统一与完善
    7.3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7.3.1 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7.3.2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寻求陆向突破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
    8.1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8.1.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8.1.2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陆路物流中的骨干作用
        8.1.3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载体作用
    8.2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8.2.1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8.2.2 中欧班列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8.2.3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8.2.4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8.3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
        8.3.1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作互补
        8.3.2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竞争博弈
    8.4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创新
    8.5 中欧班列国际规则的统一与完善
    8.6 本章小结
9 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9.1 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9.2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9.3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10.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10.1.2 主要结论
    10.2 本文贡献与创新之处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欧班列到发欧洲国家的主要线路情况
附录 B 中欧班列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 C 中欧班列问卷调查受访专家情况
附录 D 班列企业与班轮公司运价及政府最优补贴决策求解过程
附录 E 正文中专有名词简称、译文及缩写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区域一体化是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现象之一
        1.1.2 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引领全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1.3 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是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其空间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围
    1.4 文献综述
        1.4.1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评述
        1.4.2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概况
        1.4.3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评述
        1.4.4 产业部门层面的区域一体化研究评述
        1.4.5 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的研究评述
    1.5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基础
    2.1 理论依据
        2.1.1 共同市场理论
        2.1.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分析框架
    2.3 基本内容
        2.3.1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形成动因与概念界定
        2.3.2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实现标志
        2.3.3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动力结构
        2.3.4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行为主体
    2.4 发展基础
        2.4.1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共识愈发稳固
        2.4.2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产业基础愈发坚实
        2.4.3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市场基础不断增强
        2.4.4 区域发展不平衡驱动长三角体育产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主导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3.1 发展历程
        3.1.1 正式启动阶段(2012-2013年)
        3.1.2 不断拓展阶段(2014-2017年)
        3.1.3 国家战略加持阶段(2018年至今)
    3.2 基本特征
        3.2.1 以政府为主体搭建合作框架
        3.2.2 稳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3.2.3 以项目实施引领区域合作
        3.2.4 推动次级行为主体向企业拓展
        3.2.5 联合搭建一体化发展平台
    3.3 制度创新取向
        3.3.1 加强顶层设计
        3.3.2 构建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
        3.3.3 完善区域体育产业合作机制
        3.3.4 构建与国际经济规则相接轨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水平测度与演变特征
    4.1 测度方法评价与选择
    4.2 相对价格法及其理论模型
        4.2.1 理论模型——冰山成本模型
        4.2.2 测度方法——相对价格法
    4.3 数据收集与处理
    4.4 测度结果与分析
        4.4.1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滞后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4.4.2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呈现“先放大后收窄”的演变特征
        4.4.3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具有成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短板的风险
        4.4.4 各相邻省(市)对体育市场一体化水平存在显着个体差异
        4.4.5 各相邻省(市)对体育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作用显着不一.
        4.4.6 各相邻省(市)对体育市场一体化演变特征存在个体差异且不同步
    4.5 政策启示
        4.5.1 进一步提升行动能级
        4.5.2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动力作用
        4.5.3 完善体育市场价格监测体系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
    5.1 研究设计
        5.1.1 引力模型引入
        5.1.2 社会网络分析法引入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城市体育产业个体特征
        5.3.2 长三角体育产业空间联系水平
        5.3.3 长三角体育产业空间结构特征
    5.4 政策启示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模式和实现途径
    6.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模式
        6.1.1 市场主导型
        6.1.2 政府主导型
        6.1.3 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有效配合型
    6.2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6.2.1 外部环境的刚性约束
        6.2.2 制度创新的现实瓶颈
        6.2.3 时代发展的质量诉求
    6.3 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模式选择与实现途径
        6.3.1 路径模式选择
        6.3.2 实现途径
    本章小结
第7章 上海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角色作用
    7.1 功能定位
        7.1.1 制度创新的先行区
        7.1.2 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7.1.3 国际竞争的桥头堡
        7.1.4 区域发展的辐射源
    7.2 动力结构
        7.2.1 源自政府自利性的利润动力机制
        7.2.2 源自政府公共性的行政动力机制
        7.2.3 源自中央政府的政策动力机制
        7.2.4 源自全球化的竞争动力机制
    7.3 使命方向
        7.3.1 推进体育产权市场一体化
        7.3.2 建设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7.3.3 开展促进体育消费试点
        7.3.4 提升体育科技创新能力
        7.3.5 实施肥胖症运动干预行动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6)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阐述
        2.1.1 财政科技支出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定义与衡量
        2.1.2 创新的定义与衡量
        2.1.3 知识溢出效应
        2.1.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财政理论
        2.2.2 区域创新理论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3 影响机理分析
        2.3.1 财政科技支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
        2.3.2 财政科技投入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
第3章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与区域创新现状分析
    3.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现状
        3.1.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情况
        3.1.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存在的问题
    3.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创新现状
        3.2.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专利产出现状
        3.2.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人才现状
        3.2.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基于溢出效应的财政科技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
    4.1 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4.1.1 空间权重矩阵
        4.1.2 空间自相关检验
        4.1.3 空间计量模型
    4.2 区域创新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4.2.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4.2.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2.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分析
        4.3.1 空间杜宾模型的设定
        4.3.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4.3.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优化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结构
    5.2 完善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5.3 构建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
    5.4 强化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合作
    5.5 加强创新人才的流动与合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7)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二、文献研究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
        2.1.1 标杆的演进及其在经济学的应用
        2.1.2 标杆城市(增长极)对区域合作发展的作用
        2.1.3 标杆协同及其相关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2.2.2 协同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梯度推移理论
        2.2.5 区域一体化理论
    2.3 研究述评
三、岭南-北部湾地区概况及区域城市协同、一体化发展现状
    3.1 岭南-北部湾地区概况
        3.1.1 岭南-北部湾地区的历史演进
        3.1.2 岭南-北部湾地区的区域范畴与战略地位
    3.2 岭南-北部湾地区城市协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
        3.2.1 岭南-北部湾地区城市协同发展特征性事实
        3.2.2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性事实
四、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构成及其分析框架
    4.1 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的界定及构成维度
        4.1.1 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的界定
        4.1.2 省会中心城市“协同标杆效应”的构成维度
        4.1.3 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构成维度的特性解析
    4.2 “标杆协同效应”促进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
        4.2.1 “标杆协同效应”促进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构建依据
        4.2.2 “标杆协同效应”促进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
    4.3 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对区域一体化作用的分析框架
        4.3.1 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对区域一体化作用的分析框架构建依据
        4.3.2 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对区域一体化作用的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
五、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理论分析
    5.1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路径
        5.1.1 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过程中的“标杆协同效应”
        5.1.2 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标杆协同效应”
    5.2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理论模型构建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构建
        5.2.2 协同网络条件下,协同成本和外部性对区域均衡增长的影响机制
        5.2.3 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的模型解释
    5.3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的研究假设
六、岭南-北部湾地区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的作用路径实证研究
    6.1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6.1.1 计量模型
        6.1.2 变量选取
        6.1.3 数据说明
    6.2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作用路径的分阶段分析
        6.2.1 地域层面岭南-北部湾地区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对区域一体化作用分阶段分析
        6.2.2 时期层面岭南-北部湾地区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对区域一体化作用分阶段分析
    6.3 稳健性检验: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作用路径的整体分析
        6.3.1 地域层面
        6.3.2 时期层面
    6.4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七、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作用实证研究
    7.1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7.1.1 计量模型
        7.1.2 变量说明
        7.1.3 数据说明
    7.2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作用分阶段分析
        7.2.1 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对整体城市协同发展作用过程中的传导机制分析
        7.2.2 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在整体城市协同发展对区域一体化作用过程中的传导机制分析
    7.3 稳健性检验: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作用整体分析
        7.3.1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关联效应”分析
        7.3.2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分工效应”分析
        7.3.3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创新效应”分析
        7.3.4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协同环保效应”分析
        7.3.5 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协同保障效应”分析
    7.4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八、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促进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的实现策略研究
    8.1 巩固和探索“标杆协同效应”作用源
        8.1.1 巩固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作用
        8.1.2 探索新的“标杆协同效应”作用源
    8.2 巩固和探索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承载平台
        8.2.1 巩固整体城市、城市群、经济带等承载平台作用
        8.2.2 探索省会中心城市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新承载平台
    8.3 发挥和增强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子效应作用与合力
        8.3.1 有效发挥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子效应作用
        8.3.2 增强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子效应合力
九、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1.1 关于产业集聚研究
        2.1.2 关于城市群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关于产业集聚相关问题研究
        2.2.2 关于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理论
    3.1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共同演化理论
        3.1.1 共同演化动力机制
        3.1.2 共同演化结构与内容
        3.1.3 共同演化阶段与过程
    3.2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理论
        3.2.1 中心—外围理论
        3.2.2 经济地理与经济增长理论
        3.2.3 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与转移理论
    3.3 产业集聚模式理论
        3.3.1 产业专业化集聚理论
        3.3.2 产业多样化集聚理论
    3.4 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理论框架
        3.4.1 城市群产业集聚机理
        3.4.2 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
        3.4.3 城市群产业集聚阶段
        3.4.4 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
第4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4.1 辽中南城市群集聚基本情况
        4.1.1 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概况
        4.1.2 辽中南城市群形成与演变轨迹
        4.1.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发展趋势
        4.1.4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就业分布
    4.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4.2.1 产业集聚相对水平下降
        4.2.2 产业集聚经济效应不显着
        4.2.3 产业集聚空间结构不合理
        4.2.4 产业集聚质量有待提升
第5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5.1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模式
        5.1.1 产业专业化集聚
        5.1.2 产业多样化集聚
    5.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水平
        5.2.1 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测算
        5.2.2 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城市群比较
    5.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多样化集聚发展水平
        5.3.1 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测算
        5.3.2 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城市群比较
第6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6.1 产业专业化集聚效应
        6.1.1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6.1.2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6.1.3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
    6.2 产业多样化集聚效应
        6.2.1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6.2.2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6.2.3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
第7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
    7.1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7.1.1 城市群人口梯度分布
        7.1.2 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7.1.3 劳动报酬分配比例
        7.1.4 城市群产业发展协调度
    7.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7.2.1 人口梯度分布水平下降
        7.2.2 主导产业发展推力不足
        7.2.3 劳动报酬分配比例偏低
        7.2.4 产业发展协调程度不高
    7.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优化路径选择
        7.3.1 城市群产业集聚模式选择路径
        7.3.2 合理构建城市群人口梯度布局
        7.3.3 创新驱动城市群主导产业发展
        7.3.4 适度提高城市群劳动报酬分配
        7.3.5 有效增强城市群产业发展关联程度
第8章 促进辽中南城市群产业聚集的对策建议
    8.1 推进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8.1.1 实施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多样化模式
        8.1.2 扩大核心城市经济集聚辐射能力
        8.1.3 构建区域一体化分工合作体系
    8.2 构建城市群区域产业要素集聚模式
        8.2.1 构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8.2.2 构建产业组织发展模式
        8.2.3 构建产业技术发展模式
    8.3 优化城市群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8.3.1 调整城市群空间结构
        8.3.2 加强新型一体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调整与协调
        8.3.3 加强区域共同市场建设
        8.3.4 统筹空间规划和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8.4 实施国际化战略,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8.4.1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8.4.2 深入推进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
        8.4.3 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8.5 实施区域产业要素的供给侧改革
        8.5.1 发挥资本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8.5.2 发挥土地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8.5.3 发挥人才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8.6 发挥区域城市群集聚效应的制度保障
        8.6.1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
        8.6.2 落实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体制机制保障
        8.6.3 国有企业改革改革调整的体制机制保障
        8.6.4 激励体制机制保障
        8.6.5 加强区域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结构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1.3.1 研究的创新
        1.3.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类型
    2.2 自由贸易区理论概述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概述
        2.2.2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
    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与贸易效应的研究综述
        2.3.2 有关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2.3.3 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其主要内容
    3.1 建设的历史进程
        3.1.1 建设前期
        3.1.2 建设期间
        3.1.3 全面建成后
    3.2 主要内容
        3.2.1 货物贸易合作
        3.2.2 服务贸易合作
        3.2.3 投资合作
        3.2.4 其他领域合作
    3.3 小结
第4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内容与障碍
    4.1 升级版的环境与背景
        4.1.1 升级版提出的背景
        4.1.2 升级版的必要性
        4.1.3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现状
        4.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升级版的影响
        4.1.5 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现状
        4.1.6 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对升级版的影响
    4.2 升级版的现状与内容
        4.2.1 升级版的现状
        4.2.2 升级版的主要内容
    4.3 升级版面临的挑战
        4.3.1 经济方面
        4.3.2 政治方面
        4.3.3 国情方面
        4.3.4 合作机制方面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5.1 双边贸易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5.2 若干贸易指标分析
        5.2.1 贸易增速变化分析
        5.2.2 贸易比重变化分析
        5.2.3 贸易平衡变化分析
        5.2.4 贸易结构变化分析
        5.2.5 贸易竞争性分析
        5.2.6 贸易互补性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6.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6.2 贸易引力模型的设定
    6.3 数据来源与说明
    6.4 贸易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贸易效应模拟实证分析
    7.1 GTAP模型的理论基础
    7.2 GTAP模拟情境设定
        7.2.1 国家(地区)与行业设定
        7.2.2 情境模拟设定
    7.3 升级版贸易效应模拟实证分析
        7.3.1 对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的影响
        7.3.2 对各国家(地区)贸易的影响
        7.3.3 对各国家(地区)各行业产出的影响
        7.3.4 对各国家(地区)各行业贸易的影响
    7.4 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快升级版的落实及内容的完善
        8.2.2 推进双方发展战略协调与对接
        8.2.3 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的规模
        8.2.4 设立秘书处及优化现有的合作机制
        8.2.5 加强政治互信
        8.2.6 强化社会文化和民间交流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影响因素识别和理论模型构建
    1.1 影响因素识别
        1.1.1 主体需求
        1.1.2 资源流动
        1.1.3 外部环境
    1.2 研究假设
        1.2.1 主体需求、资源流动和外部环境与创新合作的关系
        1.2.2 主体需求、资源流动和外部环境与创新网络的关系
        1.2.3 创新合作的中介作用
        1.2.4 主体需求、资源流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1.3 理论模型构建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结构方程模型
    2.2 问卷设计和问卷实施
3 实证分析
    3.1 信度检验
    3.2 效度检验
        3.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3.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3.3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3.3.1 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
        3.3.2 中介效用的分析与检验
        3.3.3 关系假设的验证
4 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影响机制分析
5 政策建议

四、技术创新与科技经济一体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D]. 张馨月. 吉林大学, 2021(01)
  • [3]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D]. 左祖玲.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谢雨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5]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廉涛.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6]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D]. 赖思颖. 重庆工商大学, 2020(08)
  • [7]岭南—北部湾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省会中心城市“标杆协同效应”研究[D]. 程皓. 广西大学, 2020(06)
  • [8]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D]. 雷智中. 辽宁大学, 2019(07)
  • [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D]. 黄伟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10]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研究[J]. 刘云,王小黎,白旭.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01)

标签:;  ;  ;  ;  ;  

科技创新与科技经济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