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的新用途

甘露消毒丹的新用途

一、甘露消毒丹新用途(论文文献综述)

张巧慧,李志勇,刘振权,代雅洁,江洋,廖艳,汤轶波[1](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IS)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检索并筛选获得复方当归注射液临床适应证"痛经""经闭""跌扑损伤"和"风湿痹痛"相关基因及IS相关基因,通过FunRich软件分析复方当归注射液适应证与IS的临床表型;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得复方当归注射液核心成分的靶点,利用FunRich软件和String数据库获得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在Cytoscape中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实现蛋白相互作用可视化。利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靶点及其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对接结果分析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IS的相关作用机制。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适应证与IS临床表现富集在神经功能异常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方面,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IS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复方当归注射液的6个活性成分共260个潜在靶点,与IS交集靶点共165个。复方当归注射液抗IS可能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RF)、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12个关键靶点有关。与抗凋亡、抗炎和保护血脑屏障等多条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复方当归注射液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效能。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IS可能与抗凋亡、抗炎及保护血脑屏障等作用有关。

王婵[2](2020)在《根据SARS专利信息对防治COVID-19中药专利申请前景的分析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2003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二者在致病原因、流行性、传染性、致病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属中医的"疫病"范畴。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诊疗手段和传统优势,在国内抗击SARS和COVID-19的阻断疾病进展、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都展现出较大的优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期间中药领域的发明创造大量涌现,本文通过SARS相关的专利申请信息,分析防治COVID-19相关中药的专利申请前景和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

宋平[3](2017)在《平疮方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TNF-α、IL-6和VEGF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平疮方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INF-α、IL-6、VEGF的影响,探讨该验方对ROU的治疗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鉴定组(8只),模型组(8只),中药低剂量组(8只),中药高剂量组(8只),阳性药对照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口腔右侧颊部黏膜下注射0.1ml10%醋酸的方法诱导口腔溃疡发生。模型鉴定组于造模后第二天肉眼观察溃疡发生情况,脱颈处死后取溃疡处口腔黏膜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验证造模方法是否成功。其余5组,对正常对照组大鼠和模型组大鼠用蒸馏水进行灌胃,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以含生药0.18g/ml和0.9g/ml浓度的水煎液灌胃,阳性对照组用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水溶液灌胃。连续给药2周,期间注意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口腔黏膜变化情况,测量口腔溃疡模型大鼠溃疡大小。2周后,将所有大鼠股动脉取血,脱颈处死后取溃疡处口腔黏膜组织,正常组取对应部位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进行HE染色后镜下观察溃疡处口腔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血液标本离心后仔细吸取上层清液利用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NF-α、IL-6、VEGF含量。结果:1.一般情况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口腔内无口腔溃疡,黏膜呈粉红色,无黏膜水肿,无假膜形成,其余各组大鼠于造模后第二天,右侧颊部可见类圆形口腔溃疡发生,表面凹陷性缺损,覆有黄色假膜,周围充血水肿。持续给药2周内,各组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溃疡均有所缓解,充血水肿减轻,至给药14天时,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溃疡面几乎愈合。各组大鼠进食饮水量无明显区别。2.HE染色结果:正常组口腔黏膜组织上皮层、固有层的结构完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鉴定组大鼠口腔黏膜破损,上皮结构被破坏,黏膜上皮细胞破溃脱落坏死,核碎裂、固缩、深染,可见大量空泡变性,溃疡处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与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局部病理改变相似,可以证明成功复制了口腔溃疡模型。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仍有破溃,与鉴定组相似,溃疡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空泡变性,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黏膜上皮组织趋于完整,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中药低剂量组仍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结构不完整。3.体重变化:各组大鼠之间体重无明显差异。4.溃疡面积变化:各治疗组口腔溃疡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均<0.01),中药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治疗后溃疡面积无统计学差异。5.ELISA结果:模型鉴定组与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有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TNF-α含量小于模型鉴定组(P<0.05),各治疗组TNF-α含量较模型组均有所下降,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TNF-α含量有显着降低(P<0.01),这两组TNF-α含量虽然比正常对照组稍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TNF-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鉴定组与模型组血清IL-6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相比模型鉴定组IL-6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IL-6含量较模型组有所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IL-6含量较模型组也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这两组的IL-6含量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模型鉴定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差异显着,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较模型组有所减少,中药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数值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VEGF含量下降显着(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疮方能有效减少TNF-α、IL-6的含量,调控VEGF的表达,达到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

吉文举[4](2013)在《化湿降脂汤治疗湿邪困脾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化湿降脂汤治疗湿邪困脾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有效的方药。方法:选60例中医辨证符合湿邪困脾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均来源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门诊。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化湿降脂汤,对照组给予血脂康治疗。均治疗8周后比较观察其疗效。结果:1.化湿降脂汤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改善影像学指标有效率80.00%。血脂康组临床总有效率80.00%,改善影像学指标总有效率63.3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均可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血脂,但治疗组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血脂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湿降脂汤治疗湿邪困脾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临床疗效显着。毒副作用小,深得患者的认可。

高博[5](2013)在《苦辛养中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文献及临床研究,探讨寒热错杂理论在治疗慢性胃炎中的运用,从而为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炎提供理论基础;在辨证加减基础上结合自拟“苦辛养中汤”治疗慢性胃炎,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阐明本病的病因病机,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山东省中医院消化内镜诊疗科及脾胃科门诊及病房的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以自拟“苦辛养中汤”为基础方的中药汤剂口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同时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济诺)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快力),每次5mg,每日3次,总疗程为1个月。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济诺)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快力),每次5mg,每日3次,总疗程为1个月。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治疗胃病的药物。观察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结果显示,两组对改善胃痛及各种消化不良症状均有一定疗效,以治疗组疗效为最佳;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之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治疗组在治疗慢性胃炎改善其临床症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显示:治疗组各项主要症状改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其中在改善胃胀、胁胀、嘈杂、乏力、口苦、胃中畏寒等症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胃痛、烧心、反酸、纳少四个症状的治疗中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减少并没有表现出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对照组在乏力、胃中畏寒两个症状的前后积分对比中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仅使用西药对乏力、胃中畏寒症状的改善不明显。结论:基于寒热并用理论创立的“苦辛养中汤”是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有效方剂,配合西药使用在改善慢性胃炎临床症状上明显优于仅使用西药的对照组。

姜敏[6](2011)在《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王琦教授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五百名着名老中医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创建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挽救了中医腹诊法,构建了中医藏象学。1研究目的1.1本研究将王琦教授的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经验进行全面整理总结,力求较深入地反映王琦教授这一学术思想,以指导我们继承人今后的临床实践。1.2总结王琦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使王琦教授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特色得以传承和发扬。1.3通过对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失眠的经验方高枕无忧汤进行临床研究,为王琦教授临床经验的总结提供科学客观的统计依据,使之具备另人信服的说服力,将为王琦教授的诊疗方法在未来中医临床的广泛运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可充实经验传承的内容,成为师承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2研究方法2.1总结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梳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的师承渊源、理论渊源及当前中医的诊疗模式(综述),整理总结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内涵及临床运用经验。2.2根据跟师体会,将王琦教授对疾病的认识、经验用方和特色用药进行整理,总结王琦教授七种临床擅治疾病的诊疗经验。2.3对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失眠的经验方高枕无忧汤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共观察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均为继承人在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门诊接诊的患者。其中治疗组60例,予王琦教授自拟的高枕无忧汤,结合患者体质、证型加味,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对照组60例,予磁朱丸,每日口服2次,每次3g。21天为一疗程,记录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和安全性观察表,对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3研究结果3.1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即是在体质、疾病、证候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前提下,根据“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的理论,以辨体论治为核心,将辨体、辨病、辨证密切结合,进行综合临床运用的一种诊疗思想。辨体是以人为目标,辨病是以疾病全过程的病理特点与规律为目标,辨证是以“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为目标,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特点与规律的总结。在诊疗中,疾病的本质、规律与特征由体质、疾病、证候三者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反映出来。体质、疾病、证候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而其核心是辨体论治。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立法处方要充分考虑体质因素。3.2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临床运用经验辨证须辨体:临床辨识证候时,要不忘辨体质;治病先调体:对与体质密切相关的病、证,要从调体入手;治病兼调体:在治病过程中,辨证用药的同时要兼顾调整体质;无证可辨,调体为治:要“因人”论治“无证”之病;从辨体、调体入手以治本。3.3发挥与创新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以辨体为核心,强调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及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用药的影响,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学术思想;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从体、病、证不同层次认识疾病,由此制定的治法和方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可使长期以来中医用药及疗效难以重复的问题得到解决。在学习和运用中我认识到:体质类型以“兼夹”为主要临床表现形式,应重视兼夹体质的调理;同时,临床运用中,对辨体用药的选择,要以辨证特点为指导。3.4王琦教授诊疗经验总结慢性前列腺炎以毒、瘀、浊犯扰精室为病机之要,根据“腑以通为用”活用经方,分期而治;阳痿从肝论治,药前予心理疏导,治用自拟疏肝振痿方;少、弱精子症以肾虚夹湿、热、瘀、毒、虫为病机特点,治以自拟升精赞育汤加减,同服黄精赞育胶囊;慢性泌尿系感染以毒瘀交结,湿热内扰为病机特点,治从毒瘀论治,兼以利湿清热,方用自拟五草汤;变应性鼻炎宜调体治本,抓主症,缓急分治;痤疮从湿热毒瘀而论,治用千金苇茎汤加马齿苋、白花蛇舌草;高血压以痰湿水邪内蕴、血瘀蕴热内阻、气失和降而逆为病机,治以自拟镇肝降压汤。运用附子时以“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为法度调控用量,以干姜、甘草配伍减毒;以舌添药汁无麻感为煎煮附子的尺度。3.5王琦教授经验方高枕无忧汤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3.5.1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体质分类及中医症状积分、PSQI积分等方面的基线基本一致(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分布均衡,具有较好的可比性。3.5.2120例观察患者中,气虚体质1.67%;阳虚体质1.67%;阴虚体质12.50%;痰湿体质0%;湿热体质12.50%;血瘀体质33.33%;气郁体质38.33%,说明气郁体质、血瘀体质最易出现慢性失眠,痰湿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很少出现慢性失眠。3.5.3两组均可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积分(P<0.05),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磁朱丸显着(P<0.05),尤其对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时间、易醒四症的改善较显着(P<0.05),而对困倦乏力的改善二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的临床痊愈率36.67%,显效率48.33%,有效率10%,总有效率95%,经秩和检验,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较对照组显着。3.5.4 PSQI积分的统计分析表明,两组均可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眠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减少催眠药物(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显着(P<0.05)。治疗组PSQI疗效:临床痊愈率28.33%,显效率51.66%;好转率13.34%,总有效率93.33%,经秩和检验,治疗组较对照组的PSQI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反映出对PSQI和相关成分的改善及PSQI疗效,王琦教授高枕无忧汤的疗效较磁朱丸显着。3.5.5在本项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未出现不良事件。4结论4.1“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是王琦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贯穿于王琦教授临床诊病施方用药的全过程,其核心是辨体,治病求本,治本即是治体。临床运用的经验为:辨证须辨体、治病先调体、治病兼调体、无证可辨,调体入手。4.2王琦教授临床诊病经验丰富,对疾病的认识全面深刻,活用经方,善用自拟方。4.3运用中医症状积分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对王琦教授高枕无忧汤治疗慢性失眠临床疗效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总结,用客观数据表明了疗效的确切性及高效性,使之具备另人信服的说服力,丰富了王琦教授高枕无忧汤治疗慢性失眠的经验内涵,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为实践中医传承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目的为全面总结和传承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经验,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王琦教授自拟的高枕无忧汤治疗慢性失眠进行分析研究,使疗效判定客观有据,信度提升,进一步丰富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失眠临床经验的内涵。方法1查阅梳理近五年来慢性失眠的中西药治疗状况,学习十余位现今中医名家治疗慢性失眠的经验及特色,以全面掌握慢性失眠的相关研究。2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共观察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其中治疗组60例,予王琦教授自拟的高枕无忧汤,结合患者体质、证型加味,每日2次,每次200m1;对照组60例,予磁朱丸,每日口服2次,每次3g。21天为一疗程,记录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安全性观察表,对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体质分类及中医症状积分、PSQI积分等方面的基线基本一致,提示两组分布均衡,具有较好的可比性。2120例观察患者中,气虚体质1.67%;阳虚体质1.67%;阴虚体质12.50%;痰湿体质0%;湿热体质12.50%;血瘀体质33.33%;气郁体质38.33%,说明气郁体质、血瘀体质最易出现慢性失眠,痰湿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很少出现慢性失眠。3两组均可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积分(P<0.05),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磁朱丸显着(P<0.05),尤其对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时间、易醒四症的改善较显着(P<0.05),而对困倦乏力的改善二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的临床痊愈率36.67%,显效率48.33%,有效率10%,总有效率95%,经秩和检验,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 PSQI积分的统计分析表明,两组均可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眠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减少催眠药物(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显着(P<0.05)。PSQI疗效:临床痊率28.33%,显效率51.66%;好转率13.34%,总有效率93.33%,经秩和检验,治疗组较对照组的PSQI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5在本项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失眠的经验为首辨主因主症,审查病机;交通阴阳,调肝安魂;重调体质,病证结合。王琦教授自拟的“高枕无忧汤”,由夏枯草、半夏、苏叶、百合、合欢皮组成。其中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二者配伍,可和调肝胃,平衡阴阳,使营卫循行有序,阴阳得以交通;苏叶辛温气薄,理气和营;百合甘微寒,善安定心神;合欢皮甘平,安神解郁,三药的生长特点均为昼开夜合,具有和人类寤寐同步的昼夜阴阳消长规律,可引阳入阴、交通阴阳。五药合用,共奏交通阴阳,序行营卫,调肝解郁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高枕无忧汤可显着改善患者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时间、易醒等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可达95%;可改善PSQI各成分积分及总积分,提高睡眠质量,PSQI总有效率为93.33%,均较磁朱丸显着。创新点1课题研究方面:本项研究以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严格控制两组基线的一致性,采集量表,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首次对王琦教授自拟的“高枕无忧汤”的临床疗效进行量化分析,使疗效判定客观有据,信度提升,亦使总结老中医经验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丰富了王琦教授诊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经验内涵。2临床用药方面:在学习运用王琦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过程中,禀承王琦教授“女性当重冲任”的辨体论点,提出女性失眠兼调冲任,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3辅助治疗方面:在临床中,运用王琦教授经验给予内治的同时,注重运用经络中的跷脉理论进行外治足浴辅助,即符合了阴阳交合的睡眠理论,同时又内外同治,使失眠的治疗更加充分。

滕乔生[7](2010)在《湿温病发热的治疗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湿温病发热的疗效。方法对28例经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用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每天1剂,服2~4天。结果 25例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3例患者经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2天,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均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中医在治疗湿温病方面比西医效果显着,尤其是在退热方面。

乔洪翔[8](2010)在《黄芩苷的二次开发研究及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安全性评价示范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一黄芩苷的二次开发研究背景及目的:肝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是人类因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列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我国是一个肝病高发的国家,每年因肝硬化引发终末期肝病新增病例数超过500万,年死亡率达20%-50%。据估计,我国每年用于乙肝及相关疾病的治疗费用高达1000亿人民币,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积极开发成本低、疗效好的创新技术及药物来防治终末期肝脏疾病就显得十分重要。原位肝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其手术复杂、费用高、成功率较低、肝供体少、需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诸多缺点,大大限制了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以及低免疫原性的特点,移植MSCs的治疗成本也远远低于原位肝移植术,因此MSCs移植术是一种新的理想的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技术和手段。但是单纯的MSCs移植并不是最佳的治疗肝脏疾病的方案。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从中药中开发一个在体内体外均可以干预MSCs肝向分化的单体化合物,并配合MSCs移植,从中找到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1.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以确定具有肝保护作用的中药小分子化合物作为二次开发的候选化合物;建立MSCs筛药模型,并与计算机辅助药物机理研究模型配合,筛选出具有促进MSCs分化为肝脏细胞能力的黄芩苷。2.体外诱导分化实验:将细胞分为HGF组、FGF-4组和黄芩苷组;用western方法在分化后4、7、10、14、21天分别检测肝细胞特异性蛋白AFP、ALB及CK18的表达;用RT-PCR方法在分化后7、14、21天分别检测肝细胞特异性基因HNF-3β、CYP2B1、AFP、Albumin. CK18及TTR的表达,并通过检测HGF和c-met的基因表达来说明MSCs可能的分化机制;在分化后14、21、28天分别检测肝细胞功能,包括糖原的储存、尿素的分泌、LDL的摄取、CYP450的活性和可诱导性。3.黄芩苷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用CC14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后第5周用药物介入治疗,以水飞蓟素作为阳性对照药。分别用动物血清酶学、组织病理学、羟脯氨酸、GSH、炎症因子表达等多项指标来评价黄芩苷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通过western和PCR方法对HGF/TGFβ1及PPARy/TGFβ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来说明黄芩苷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4.最佳治疗肝纤维化方案的探讨:用黄芩苷和MSCs的组合,设计出5种治疗方案:黄芩苷组,MSCs移植组,用黄芩苷诱导的MSCs移植组,MSCs移植加黄芩苷给药组,用黄芩苷诱导的MSCs移植加黄芩苷给药组。分别用动物血清酶学、组织病理学、羟脯氨酸、GSH、炎症因子表达等多项指标来比较5种方案的疗效,并以此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1.利用计算机辅助模型及MSCs模型,初步证明了红景天苷具有直接诱导MSCs分化为肝细胞的能力;黄芩苷具有促进MSCs肝向分化的作用。2.黄芩苷可以显着性提高肝特异性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加细胞糖原的储存、尿素的分泌、LDL的摄取;提高CYP450 1A1和2B1亚型的活性和可诱导性。黄芩苷促分化作用与HGF/c-met通路密切相关。3.黄芩苷可以降低血清AST、ALT、ALP的活性,增加受损肝脏分泌ALB、TP的能力;下调羟脯氨酸的含量,有效抑制纤维化程度;增加GSH的浓度,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着下调TNFa和TGFβ1的浓度,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黄芩苷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是通过上调HGF和PPARy的表达,抑制TGFβ1信号通路实现的。4.用黄芩苷和MSCs的组合,设计出的5种治疗方案中,黄芩苷低剂量单独给药对肝纤维化几乎无治疗作用;单纯的MSCs移植可以显着改善肝脏损伤程度,但抗纤维化作用并不明显;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显着对抗CCl4造成的大鼠肝纤维化。用黄芩苷诱导的MSCs移植可以提高单纯MSCs移植的疗效;在联合黄芩苷给药后,其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进一步增加。结论:本研究成功的建立了MSCs联合计算机辅助的筛药模型,筛选出来的黄芩苷具有较好的促进MSCs分化为肝脏细胞的能力,并且在体内通过作用于HGF/TGFβ1和PPARy/TGFβ1信号通路,起到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本研究很好的对黄芩苷进行了二次开发,并且通过比较药效学的方法找到了最佳治疗肝纤维化的方案,为临床提供了参考。研究二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安全性评价示范研究背景及目的:冠心苏合丸是冠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救治良药,但是长期服用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其主要原因是冠心苏合丸组分中含有青木香。青木香是马兜铃属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具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祛湿等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马兜铃属植物药因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AA)而具有潜在的肾毒性和致癌性。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取消了青木香的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青木香的中成药品种均将处方中的青木香替换为土木香(仅限于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的干燥根)。本实验评价了土木香及冠心苏合丸(含土木香)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数据。此外,本实验还评价了青木香及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的安全性,借此作为反面教材来说明中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并通过比较毒理学的方法,来比较评价土木香与青木香、冠心苏合丸(含土木香)与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及冠心苏合丸(不含木香)的安全性,为推广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做出示范。方法: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将动物分为青木香、土木香、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冠心苏合丸(含土木香)和冠心苏合丸(不含木香)及正常对照组,按组别进行给药,观察14天内动物的中毒现象,并确定各药物的最大给药量或半数致死量。2.大鼠长期毒性试验:将动物分为青木香、土木香、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冠心苏合丸(含土木香)、冠心苏合丸(不含木香)及正常对照组,按组别进行给药,共持续180天,停药恢复30天。于药后90天、药后180天及停药后30天分3批取材,对动物的心电图指标、血常规指标、凝血系统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动物全身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3. Beagle犬长期毒性试验:将动物分为青木香高、低剂量,土木香,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高、低剂量,冠心苏合丸(含土木香),冠心苏合丸(不含木香)及正常对照组,按组别进行给药,共持续180天,停药恢复30天。于药前、给药后的每个月及停药后1个月,对动物的心电图指标、血常规指标、凝血系统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尿常规指标进行测定;并于药后90天、药后180天及停药后30天分3批处死动物,对全身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冠心苏合丸系列药材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未发现有急性死亡现象,且药物的最大给药量均超过临床剂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2.青木香和含青木香的冠心苏合丸对大鼠有明显的毒性。能影响动物的食欲、减轻其体重;产生明显的血液系统毒性;影响肝肾功能,使肾小管、肝脏细胞坏死;诱发胃和膀胱癌变;还能使脾脏细胞及雄性动物的生殖细胞坏死,而且这些毒性作用是随着药物累积量的增加而增强的,同时也是不可逆的。土木香、含土木香的冠心苏合丸以及不含木香的冠心苏合丸虽然在长期给药期间会引起动物生化、血液学、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但绝大部分指标仍属于正常范围内,而部分异常指标也能在停药恢复期内恢复正常。3.在犬长期毒性实验中,青木香高低剂量、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高低剂量均能影响动物的食欲、大幅减轻体重;产生明显的血液系统毒性,使动物产生严重的营养不良和贫血;严重影响动物肝脏功能,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萎缩及坏死等一系列病变;使成熟的胸腺退化,产生免疫系统毒性;抑制睾丸和附睾的成熟,产生生殖系统毒性;大部分动物脾淤血,产生淋巴系统毒性。土木香、冠心苏合丸(含土木香)和冠心苏合丸(不含木香)可以使动物产生轻微的贫血和肝脏功能的异常,但是停药后这些毒性反应都可以恢复。结论:青木香和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是具有明显毒性的药物,长期服用可以造成全身多靶点多器官的毒性,包括血液系统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免疫系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淋巴系统毒性,并可诱发胃癌、膀胱癌和皮下腺癌。上述这些毒性作用是随着药物累积量的增加而增强的,同时也是不可逆的。土木香、冠心苏合丸(含土木香)以及冠心苏合丸(不含木香)长期服用可以使动物产生轻微的贫血和肝脏功能的异常,但是停药后这些毒性反应都可以恢复。因此,这三种药物是相对安全的,土木香和冠心苏合丸(含土木香)可以代替青木香和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在临床上继续使用。

滕乔生[9](2008)在《湿温病发热的治疗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治湿温病发热的疗效。方法对28例经常规西医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用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每天1剂,服2~4d。结果25例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3例患者经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2d,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均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中医中药在治疗湿温病方面比西医西药效果显着,尤其是在退热方面。

古求知[10](2008)在《防风通圣散方证及其相关的体质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指征,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地对其使用。方法:(1)收集中国、日本历代中医文献中防风通圣散相关的方剂类、医案类文献资料;(2)对符合研究标准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其中的疾病、症状以及药物名称进行规范统一;(3)利用MS EXCEL建立相应方剂类文献数据库、古代医案数据库、现代医案数据库以及日本汉方数据库,再导入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对数据库中防风通圣散主治的疾病、症状、体质描述、剂型、药物加减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出防风通圣散所主治现代疾病谱、适用的体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炼防风通圣散方证;运用聚类方法分析防风通圣散现代医案中药物剂量段的规律及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关系;(2)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观察,提出“防风通圣散体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初步的体质经验评分表;(3)还对与防风通圣散功效和体质相似的常用方剂作方证鉴别;(4)追溯防风通圣散应用历史,并对防风通圣散源流、方名、相关条文等进行了考证。(5)对防风通圣散主治疾病的医案和临床报道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论:(1)防风通圣散所主治的现代疾病谱为:ⅰ.与变态反应性相关类疾病如急慢性荨麻疹,湿疹,银屑病、支气管哮喘等;ⅱ.一般慢性皮肤病或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扁平疣、痤疮、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等;ⅲ.一些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肥胖症、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习惯性便秘、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等。(2)防风通圣散体质:体型壮实肥胖,精力旺盛,面色黄黯、黯黑或黯红、有油光,眼结膜易充血,眉毛头发浓密、体毛明显,较少出汗,食量大且以肉食为主,性格开朗或偏急躁,胆量大,腹部充实,易大便秘结,皮肤易生痤疮、毛囊炎,易发生过敏而出红疹、瘙瘁,四肢皮肤干燥、粗糙,唇红或黯红,舌红或黯红,脉实有力。青少年易患变态反应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肥胖症等;中老年人易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等疾病;女性则可见月经量稀少或月经有血块,月经多延期,有的甚至闭经,易患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3)防风通圣散方证:ⅰ.外感热病急性期:表现为风热壅盛,表里三焦俱实者,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烦躁、口干、目赤肿痛、咽痛、腹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紧或滑数或浮数有力者,如病毒性感冒、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结膜炎、脓疱疮、产褥感染、急性乳腺炎、盆腔炎、小儿高热惊厥等。ⅱ.内伤杂病:见表里俱实者,如酒皶鼻、带状疱疹、扁平疣、痤疮、毛囊炎等慢性皮肤病或感染性疾病,症见体质健壮、皮肤干燥,口苦口干、大便易秘结不通,小便多短赤、舌红、苔黄厚、脉弦数有力者。ⅲ对于属痰火、瘀热证的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症、习惯性便秘、闭经、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后遗症、慢性肾炎、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症见体质肥满壮实,腹部充实有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者。ⅳ.对于一些与现代医学中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如急慢性荨麻疹、湿疹、皮炎、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白塞氏病等多属风火、热痹、痰火、瘀热,症见体质壮实,恶寒、发热、烦躁、口苦口干、全身斑疹皮痒、舌红、苔黄、脉浮或弦滑数并且这些症状多迁延反复而不愈者。(4)本方的丸、散制剂宜用于体质调理需长期服用者;汤剂小剂量适宜于防风通圣散适应病证趋于慢性者;大剂量适宜于防风通圣散适应病证趋于急性者;汤剂长期服用也需要考虑体质因素。

二、甘露消毒丹新用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露消毒丹新用途(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获取复方当归注射液适应证与IS的靶点
    1.2 复方当归注射液适应证和IS临床表型富集分析
    1.3 复方当归注射液成分的获取与靶点的预测
    1.4 复方当归注射液调节IS潜在靶点的获取
    1.5 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1.6 关键靶点与复方当归注射液成分的分子对接
2 结 果
    2.1 复方当归注射液适应证与IS相关靶点
    2.2 复方当归注射液适应证与IS潜在靶点临床表型
    2.3 复方当归注射液潜在靶点的获取及其治疗IS的潜在靶点
    2.4 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2.5 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IS的多维网络分析
    2.6 关键靶点分子对接
3 讨 论

(2)根据SARS专利信息对防治COVID-19中药专利申请前景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和专利申请的潜力
2 抗击疫情期间中药专利申请所面临的问题
    2.1 申请数量少
        2.1.1 对申请专利认识的了解和重视
        2.1.2 专利申请的时机
    2.2 申请趋势与疫情发展密切相关
    2.3 防治疫情的中药专利申请对申请人或发明人的限制
3 对于抗击疫情,我国专利政策还需完善
    3.1 防治疫情药物的使用及补偿
    3.2 申请权及归属分配
    3.3 不丧失新颖性的条款
    3.4 防疫专利申请的绿色通道
4 结语

(3)平疮方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TNF-α、IL-6和VEGF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ROU的认识与研究
        1.1 ROU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
        1.2 ROU的病因学研究
        1.3 西医对ROU的治疗
    2. 中医对ROU的认识与研究
        2.1 中医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分型
        2.4 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
        1.3 主要试剂
        1.4 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造模
        2.2 模型鉴定
        2.3 给药途径和剂量
        2.4 一般观察指标
        2.5 病理切片制作
        2.6 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VEGF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观察
        3.2 大鼠口腔黏膜HE染色结果
        3.3 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3.4 大鼠口腔溃疡面积的变化
        3.5 血清TNF-α水平
        3.6 血清IL-6水平
        3.7 血清VEGF水平
第三部分 讨论
    1. 口腔溃疡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选择
    2. 平疮方组方分析
    3. 结论与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化湿降脂汤治疗湿邪困脾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状况
        1.1 中医病名与症候表现
        1.2 中医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研究
        1.3 中药治疗研究
        1.4 展望
    2.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概述
        2.1 流行病学
        2.2 发病机制
        2.3 诊断标准
        2.4 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中剔除标准
    2 分组
    3 用药方案
        3.1 一般治疗
        3.2 药物治疗
    4 临床观测指标
        4.1 安全性观测
        4.2 疗效性观察
    5 临床疗效评定
        5.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5.2 影像学疗效判定标准
    6 资料收集及统计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
    3.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B超影像学改善情况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疗效比较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疗效比较
    7. 安全性指标检测
讨论
    1. 组方原理及分析
    2. 单味药物分析
    3. 现代药理研究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介
附录

(5)苦辛养中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
        3.2 症状总积分比较
        3.3 症候疗效比较
讨论
    1 慢性胃炎的现代研究
    2 慢性胃炎的中医认识
    3 寒热错杂学说与寒热并用治法
        3.1 寒热错杂学说与寒热并用治法的形成与发展
        3.2 慢性胃炎寒热错杂型的病因病机
        3.3 寒热并用法在慢性胃炎治则治法中的应用
        3.4 寒热错杂学说在慢性胃炎预防调护中的应用
        3.5 导师曹志群教授治疗寒热错杂型胃炎验案一则赏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附英文缩略语
王琦教授简介
第一部分 王琦教授学术渊源(综述)
    一、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师承渊源
        1 师从中医大家方药中,成为第一批中医研究生
        2 传方老之学,重辨证,抓病机
        3 承方老之法,重辨证与辨西医病相结合
        4 勤稽古训,创新理论
    二、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理论渊源
        2.1 辨体论治的理论渊源
        2.2 辨病论治的理论渊源
        2.3 辨证论治的理论渊源
    三、当代中医临床诊疗模式概况
        3.1 中医辨证论治模式
        3.2 中医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模式
        3.3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模式
        3.4 专方专药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模式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经验的整理研究
    一、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产生的临床背景
    二、王琦老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
        2.1 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概念
        2.2 辨体、辨病、辨证的临床意义和作用
        2.3 辨体、辨病、辨证三者的相互联系
    三、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临床运用经验
        3.1 辨体当先,辨证须辨体
        3.2 体病相关,治病先调体
        3.3 体质可调,治病兼调体
        3.4 无证可辨,调体为治
    四、发挥与创新
第三部分 王琦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一、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经验
        1 毒、瘀、浊犯扰精室为病机之要
        2 "腑以通为用"为治疗之要
        3 活用经方,分期而治
        4 特色药对及特色用药:乌药配黄柏、薏苡仁配冬瓜仁、射干
        5 典型病案
        6 发挥与创新
    二、王琦教授治疗阳痿的诊疗经验
        1 阳痿宜从肝论治
        2 心理疏导在药前
        3 治用疏肝振痿方
        4 阳痿特色用药:磁石
        5 典型病案
        6 发挥与创新
    三、王琦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诊疗经验
        1 肾虚夹湿、热、瘀、毒、虫为病机特点
        2 治用升精赞育汤加减,同服黄精赞育胶囊
        3 注重起居调护,绝对禁酒
        4 特色用药:秦皮、丹参
        5 典型病例
        6 发挥与创新
    四、王琦教授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的诊疗经验
        1 病机特点为毒瘀交结,湿热内扰,治从毒瘀论治,兼以利湿清热
        2 治用自拟五草汤
        3 典型病例
        4 发挥与创新
    五、王琦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诊疗经验
        1 变应性鼻炎发自特禀体质,宜调体治本
        2 善抓主症,治分缓急
        3 特色用药——乌梅、灵芝
        4 典型病例
        5 发挥与创新
    六、王琦教授诊疗痤疮的临床经验
        1 痤疮从湿热毒瘀而论
        2 治用千金苇茎汤加马齿苋、白花蛇舌草
        3 特色用药:马齿苋
        4 典型病例
        5 发挥与创新
    七、王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
        1 病在肝,以痰湿水邪内蕴,血瘀蕴热内阻,气失和降而逆为病机
        2 治以自拟镇肝降压汤
        3 特色用药:槐角、代赭石
        4 典型病例
        5 发挥与创新
    八、王琦教授运用附子的临床经验
        1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是王琦教授调控附子用量的法度之一
        2 "附子无姜不热,甘草能解附子毒",是王琦教授附子减毒配伍之法
        3 以舌添药汁无麻感,是王琦教授煎煮附子的尺度
        4 宗师法临床体验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王琦教授高枕无忧汤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综述一 失眠的中医治疗近况
        1 从阴阳论治
        2 从营卫气血论治
        3 从脏腑论治
        4 从痰、瘀论治
        5 专方专药论治
        6 讨论
    综述二 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的特色及经验
        1 邓铁涛--从痰论治,兼顾活血化瘀;失眠日久,治从心脾
        2 方以正--从瘀辨治,善用化瘀宁神四法
        3 洪治平--虚证失眠责心肾,顽固失眠化痰热
        4 路志正--温胆宁神治用温胆汤,佐以和胃宁心
        5 孙光荣--补气血调阴阳,善用角药求"中和"
        6 王正君--重调阴阳,关乎各脏;女子失眠,兼理冲任
        7 吴立文--治以四法,辨证安神
        8 杨明会--从"胃"论治,和胃安神
        9 张炳秀--以方统证,常以温胆汤、天王补心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逍遥散四大类证统之
        10 张崇泉--辨虚实、明病位、抓病机、重祛瘀
        11 朱良春--治疗失眠三特色:降气敛阳、温补镇摄、达胆和胃
        12 王翘楚--倡"天人相应",病因在脑,表现于肝,主从肝论治
    综述三 失眠的西医治疗现状
        1 失眠的定义、分类
        2 失眠的治疗目标及治疗原则
        3 失眠的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诊疗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或脱落标准
        2.5 疗效评定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设计方法
        3.2 样本量估算
        3.3 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方法
        3.4 对照方案
        3.5 观察指标
        3.6 统计分析方法
        3.7 质量控制
    4 研究结果
        4.1 纳入情况
        4.2 脱落、剔除情况
        4.3 基线比较结果
        4.4 疗效评价结果
        4.5 安全性评价
    5 结论
        5.1 慢性失眠患者的体质分型特点
        5.2 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5.3 临床症状有效率比较
        5.4 PSQI总评分及各成分评分比较
        5.5 PSQI疗效比较
    6 讨论
        6.1 审病症、抓病机
        6.2 交通阴阳,调肝安魂
        6.3 重辨体,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
    7 发挥与创新
        7.1 女性失眠兼调冲任
        7.2 内外同治,提高疗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慢性失眠临床症状积分表
附录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附录3 临床观察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湿温病发热的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83例, 女41例, 年龄15~18岁9例, 19~30岁82例, 31岁以上33例。
    1.2 症状:
    1.3 体检:
    1.4 西药治疗:
    1.5 中医治疗:
    1.6 治疗结果:
2 讨论
    2.1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均可引起此病。
    2.2 对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者, 除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外, 适当地进行退热对症治疗也是必要的。
    2.3 上述114例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者经西医治疗
    2.4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 中医认为发热可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
    2.5 湿温病是温病的一种, 它与其它温病一样均有发
    2.6 中医的发热与西医的发热概念有所不同, 西医的
    2.7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8)黄芩苷的二次开发研究及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安全性评价示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第一章 绪论
    1.1 治疗肝脏疾病的创新技术和药物开发及研究思路
    1.2 马兜铃酸事件与中药安全性评价
2 第二章 黄芩苷的二次开发研究
    2.1 第一节 用计算机辅助及MSCs筛药模型筛选具有促分化作用的中药小分子化合物
        2.1.1 引言
        2.1.2 材料
        2.1.3 方法
        2.1.4 结果
        2.1.5 讨论
    2.2 第二节 黄芩苷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2.2.1 引言
        2.2.2 材料
        2.2.3 方法
        2.2.4 结果
        2.2.5 讨论
    2.3 第三节 黄芩苷治疗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2.3.1 引言
        2.3.2 材料
        2.3.3 方法
        2.3.4 结果
        2.3.5 讨论
    2.4 第四节 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黄芩苷的组合,摸索治疗肝纤维化最佳治疗方案的实验研究
        2.4.1 引言
        2.4.2 材料
        2.4.3 方法
        2.4.4 结果
        2.4.5 讨论
    2.5 结论
3 第三章 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安全性评价示范研究
    3.1 引言
    3.2 第一节 青木香及冠心苏合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小结
    3.3 第二节 青木香及冠心苏合丸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3.3 小结
    3.4 第三节 青木香及冠心苏合丸Beagle犬长期毒性试验
        3.4.1 材料与方法
        3.4.2 结果
        3.4.3 小结
    3.5 讨论
    3.6 结论
参考文献
4 综述
    4.1 综述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4.2 综述二、马兜铃酸细胞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湿温病发热的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症状:
    1.3 体检:
    1.4 西药治疗:
    1.5 中药治疗:
    1.6 治疗结果:
2 讨论

(10)防风通圣散方证及其相关的体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收集
        1.1.1 资料收集范围
        1.1.2 资料收集项目
    1.2 资料整理
    1.3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防风通圣散方剂类文献的研究
        2.1.1 防风通圣散类方来源统计
        2.1.2 防风通圣散类方主治病证统计
        2.1.3 防风通圣散类方主治症状统计
        2.1.4 防风通圣散类方加味药物统计
    2.2 防风通圣散医案类文献的研究
        2.2.1 防风通圣散医案的一般情况分析
        2.2.2 防风通圣散医案主治疾病统计
        2.2.3 防风通圣散医案主治症状
        2.2.4 防风通圣散医案药物剂量分析
        2.2.5 防风通圣散医案加味药物统计
        2.2.6 防风通圣散医案常用加减
3 讨论
    3.1 防风通圣散相关的体质研究
        3.1.1 体质研究的相关问题
        3.1.2 防风通圣散体质研究的背景基础
        3.1.3 防风通圣散体质研究
        参考书目
        引用文献
    3.2 防风通圣散应用指征
        3.2.1 防风通圣散方证
        3.2.2 防风通圣散方证的鉴别
        参考书目
    3.3 防风通圣散相关内容的理解
        3.3.1 防风通圣散方名及源流考证
        3.3.2 条文"伤寒疫病而能辨者"考
        3.3.3 关于刘完素防风通圣散中之芍药的使用
        3.3.4 刘完素防风通圣散的加减法
        参考文献
    3.4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的历史
        3.4.1 金代
        3.4.2 元代
        3.4.3 明代
        3.4.4 清代
        3.4.5 民国以来
        参考书目
    3.5 防风通圣散的现代临床应用
        3.5.1 皮肤变态反应相关性疾病
        3.5.2 常见内科变态反应相关性疾病
        3.5.3 常见感染性疾病
        3.5.4 其他疾病
        参考书目
    3.6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
        3.6.1 防风通圣散的剂型、剂量和用法
        3.6.2 防风通圣散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引用文献
4 结论
5 结语
附篇
    附篇1 黄煌教授运用防风通圣散的经验
        参考文献
    附篇2 日本汉方运用防风通圣散的经验
        参考文献
    附篇3 防风通圣散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甘露消毒丹新用途(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J]. 张巧慧,李志勇,刘振权,代雅洁,江洋,廖艳,汤轶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24)
  • [2]根据SARS专利信息对防治COVID-19中药专利申请前景的分析与思考[J]. 王婵.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05)
  • [3]平疮方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TNF-α、IL-6和VEGF的影响[D]. 宋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11)
  • [4]化湿降脂汤治疗湿邪困脾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D]. 吉文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5]苦辛养中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高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6]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D]. 姜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 [7]湿温病发热的治疗探讨[J]. 滕乔生. 光明中医, 2010(07)
  • [8]黄芩苷的二次开发研究及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安全性评价示范研究[D]. 乔洪翔. 浙江大学, 2010(12)
  • [9]湿温病发热的治疗探讨[J]. 滕乔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08(24)
  • [10]防风通圣散方证及其相关的体质学研究[D]. 古求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甘露消毒丹的新用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