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Existence of BIB Designs(论文文献综述)
潘昌翊[1](2021)在《锗基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器及其光电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发展的本质是人类不断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过程。红外天文探测器是人类探索外太空世界的有力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阻挡杂质带(Blocked Impurity Band,BIB)红外探测器凭借其优异的探测性能,已成为目前中、远红外天文探测领域的主流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天文探测平台上,如宇宙背景探测器(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COBE)、斯皮策(Spitizer)太空望远镜和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然而,尽管BIB探测器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是其在低温下的很多工作机制仍然令人困惑。此外,我国在BIB探测器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限制了我国红外天文学的发展。因此,急需对BIB探测器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围绕锗基BIB探测器的物理模型、参数优化、器件制备、测试方法、光电导增益、界面势垒和结构改进等方面展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本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和优化器件参数,我们采用近表面加工方法成功制备出超高性能的Ge:B BIB探测器。在3.5 K工作温度和30 m V工作电压下,器件的响应波段覆盖15-200μm,峰值响应波长位于117.9μm处,黑体响应率为1.47 A/W,探测率为2.97×1013 cm?Hz1/2?W-1,在117.9μm处的峰值响应率达到21.46 A/W,探测率达到4.34×1014 cm?Hz1/2?W-1,器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对暗电流的研究,我们发现只要保证探测器击穿特性的存在,就可以保证其在击穿之前的低暗电流,也就可以保证优异的探测性能。2.针对高温黑体测试系统用于BIB探测器测试时存在的不足,我们特别设计并搭设了一套低温黑体测试系统。该低温黑体测试系统具有三个优点:(1)彻底避免了背景辐射对探测器的影响;(2)低温黑体光源与BIB探测器探测目标的辐射特性接近;(3)避免了机械振动对测试光路的影响,使用闭循环型低温恒温器,便于控制实验成本。借助该测试系统,我们研究了Ge:B BIB探测器的光电导增益受电场强度的影响,并发现了增益工作模式。根据器件光电流的增益机制和暗电流的击穿机制,我们对增益工作模式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在增益工作模式下,器件的光电导增益更大,有利于对微弱信号的检测。3.通过对BIB探测器中界面势垒的研究,我们发现界面势垒高度可以被掺杂浓度调控,并由此制备了具有不同势垒高度的Ge:B BIB探测器,发现了界面势垒阻挡机制。对于电极区与其相邻区界面处的势垒,其可以阻挡电极区内的载流子向相邻区注入,从而减小器件暗电流。此外,电极区内载流子也可以通过吸收红外辐射跃迁的方式通过界面势垒,并且扩展BIB探测器的响应波段。对于吸收区和阻挡区界面处的势垒,其可以阻挡能带边缘处载流子的传输,尤其是阻挡长波辐射激发的低能光生载流子的传输。通过增加工作电压,使低能光生载流子通过界面势垒的概率增大,可以增加探测器对长波长辐射的相对响应强度。4.为了解决传统BIB探测器耗尽区窄的问题,我们设计并制备了多结阻挡杂质带(Multi-junction Blocked Impurity Band,MBIB)探测器。MBIB结构是创造性地将多个吸收区和阻挡区叠加在一起,从而获得多个吸收区阻挡区界面,即多个耗尽区,从根本上解决了BIB探测器耗尽区窄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发现MBIB探测器避免了BIB探测器单向工作的特性,其总可以工作在性能更好的正常工作模式下。相比单结BIB探测器,双结MBIB探测器的性能最大提升了34.7%,而五结和十结MBIB探测器的性能甚至提升了20倍。MBIB探测器的性能优势已得到实验的初步验证,有望彻底取代BIB探测器,成为下一代中、远红外天文探测领域的主流探测器。
高凯龙[2](2021)在《卤氧化铋基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可见光驱动降解污染物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因在处理水体中污染物时不需要额外添加化学品,具有绿色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卤氧化铋作为一种新型的可见光驱动铋基光催化剂,其具有较正的价带(VB)电位、无毒、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光催化水处理技术良好的候选材料。然而,纯的BiOX(X=Cl、Br、I)由于存在可见光吸收范围窄、载流子分离效率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光催化活性。通过构建新型的卤氧化铋基光催化体系来改善这些缺点,提高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本论文以BiOX作为用于水净化的光催化材料,针对限制BiOX光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分别通过富铋策略、缺陷工程、构建异质结、形成固溶体、表面修饰和内部电场(IEF)调谐多种改性手段来提高其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兼顾卤氧化铋基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多元改性协同,展开了主要以下研究内容:(1)采用煅烧-醇热法制备了富含氧空位的Bi5O7I,通过取代反应制备了苝二酰亚胺(PDI)。依据热力学计算分析,在乙酸诱导下,PDI分子通过强π-π堆积作用以面对面的形式在Bi5O7I表面发生自组装,富铋Bi5O7I的结构保持不变。成功构建了Bi5O7I-OVs/PDI杂化体系,并提出了乙酸诱导PDI分子在Bi5O7I表面自组装的机理。在可见光照射下,Bi5O7I-OVs/PDI杂化体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活性明显提高。活性提高归因于氧空位的引入增强了Bi5O7I的可见光吸收,同时Bi5O7I-OVs/PDI杂化体形成了传统I型异质结,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2)首先通过氮掺杂对碳量子点(CQDs)表面进行官能团化,引入的羧基和氨基与铋源前体中的Bi原子结合,为BiOIxBr1-x提供原位生长位点,从而实现了N-CQDs修饰BiOIxBr1-x固溶体分层微球的快速合成。BiOIxBr1-x和N-CQDs之间强的结合作用有利于电荷的转移。在可见光照射下,N-CQDs/BiOI0.25Br0.75中N-CQDs负载量为1.25 wt%时,表现出最佳光催化活性,3h内苯酚去除率为98.7%,5min内盐酸四环素去除率为96.6%。活性提高归因于BiOI0.25Br0.75固溶体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和光在分层纳米片间的多次散射吸收以及N-CQDs良好的电子收集能力。(3)通过设计化学反应和熔盐相图分析,开发了溶剂热-碱助熔盐法对BiOI进行阶段式晶体重整,先后获得四方BiOBrxI1-x、单斜Bi4O5BrxI2-x、Bi4O5BrxI2-xCy固溶体。具有工程导热流体和离子液体性质的熔融盐促进了BiOBrxI1-x的同步富铋和碳的低温均相掺杂。由于单元晶胞结构改变形成了强大的局部偶极子,交替排列的原子层间IEF显着增强。Bi2.8C1.2O5Br0.5I1.5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在强大的内部电场驱动下分别被限制在[Bi2.8C1.2O5]2+层和双[Br0.5I1.5]-层,体电荷得到了有效分离。在可见光照射下,对酚类污染物表现出优异的去除活性,1h内苯酚、4-氯苯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去除率为100%。2h内对硝基苯酚、2,4-二硝基苯酚和邻苯二酚的去除率分别为68.8%、83.3%和96.1%,光催化降解苯酚符合·O2-和h+的“并联式”攻击机制。
韩莹[3](2021)在《《完整业务流程手册》(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中国面临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改革。业务流程管理的应用对各个企业组织内部管理有着重大作用,可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增强其竞争优势。《完整业务流程手册》对我国企业结构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次翻译实践节材料选自《完整业务流程手册》一书。译者将此书全部章节翻译完成后节选了其中的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以及第五章进行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这几章主要介绍了业务流程的发展进程以及BPM的思维模式。本实践报告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完整业务流程手册》的翻译材料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阐明翻译实践的意义;第二章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描述,包括译前准备和译后的校对;第三章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方面对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译者主要运用了直译、倒译、分译等方法;第四章总结翻译技巧及本次翻译实践的不足之处。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希望为国内企业提供更高效的经营方式,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田洪瑞[4](2021)在《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钒氧簇(POVs)作为多酸化学的重要分支,其基础和应用研究一直落后于含钼、钨的多酸化学。但其催化性能独特,在一些氧化催化反应中有望成为替代贵金属的新型催化剂。本论文基于POVs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优势,以咪唑类化合物为有机配体,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系列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根据这些化合物结构和组成的特性,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有机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1.利用柔性二咪唑配体bbi(bbi=1,1’-(1,4-丁二基)双(咪唑))合成了一例基于混合价态{V10}簇的Cu I–MOF,[Cu I(bbi)]2{[CuI(bbi)]2V2IVV8VO26}·2H2O(1)。在没有任何助催化剂的条件下,1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可以在氧气氛围下将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一步氧化裂解为具有高附加值的芳香族化合物,展现了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此外,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五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1完美的催化活性归因于多位点的协同作用:首先是{V10}簇中混合价态的VIV–O–VV催化β-O-4醇氧化为β-O-4酮;随后,框架上Cu I位点催化β-O-4酮中的Cα–Cβ键快速裂解。据我们所知,这是首个无助催化剂协助且在单一溶剂中由具有明确组成和结构的晶态催化剂催化木质素一步选择性降解的例子。2.利用刚性的二咪唑配体bib(bib=1,4-双(1H-咪唑基-1-基)苯)合成了三例多钒氧簇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i(bib)2]{V2O6}(2),[Co(bib)]{V2O6}(3)和[Ni(en)(bib)]{V2O6}·2H2O(4,en=乙二胺)。发现尽管在这三个化合物中均含有具有氧化催化活性的V位点,但由于框架中过渡金属离子(Co2+和Ni2+)的配位环境不同使它们在对芥子气模拟物(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的氧化脱毒实验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催化活性。化合物3展现了最高的催化活性,在10min内催化CEES 100%转化为无毒的2-氯乙基乙基亚砜(CEESO)。而在相同条件下化合物2和4催化CEES的转化率分别为48.4%和47.5%。这可解释为在化合物3中,钴离子呈现的是{Co O2N2}扭曲四面体构型,具有配位不饱和位点,即配位不饱和金属中心;而在化合物2和4中,镍离子均采取的是{Ni O2N4}八面体构型,金属中心是配位饱和的。众所周知,配位不饱和金属中心通常可以作为催化反应中吸附并活化底物分子的活性位点。化合物3中配位不饱和的Co中心与底物CEES中的S原子配位而活化了底物并把底物拉近到具有氧化催化活性的V位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催化活性。3.利用半刚性的二咪唑配体bix(bix=1,4-双(咪唑基-1-基甲基)苯)合成了一例基于{V2O6}的Zn II–MOF,[Zn(bix)]{V2O6}(5)。单晶X-射线分析表明化合物5中含有高密度的路易斯碱({V2O6}n2n-)和路易斯酸(Zn2+)活性位点。鉴于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通常可以作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因此我们通过芳香醛的Knoevenagel缩合和氰基硅烷化反应探究了化合物5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化合物5可以有效且选择性的催化芳香醛的Knoevenagel缩合和氰基硅烷化反应,这归因于化合物5中双位点的协同作用:(1)开放的Zn2+位点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通过与芳香醛羰基氧原子配位提高羰基碳原子的电正性;(2){V2O6}n2n-作为路易斯碱催化剂通过亲核反应活化含有活泼氢的亚甲基碳和氰基试剂中的氰基碳原子。此外,化合物5展现了良好的可持续性,在这两个反应中循环使用十次其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4.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V4}簇基Cu I–MOF,[Cu I(bib)]4{V4VO12}(6)。化合物6的结构是由环状的{V4O12}4-多阴离子簇和一维链状的Cu I–MOF([Cu I(bib)]+)构筑。{V4O12}4-簇的存在稳定了以Cu I为中心的Cu I–MOF,从而提高了6的稳定性,使其能够稳定的存在于各种溶剂和p H=2-12的溶液中。此外,化合物6作为非均相催化剂能够在室温下催化末端炔丙醇与CO2环化得到具有高附加值的α-烯烃环状碳酸酯,转化率和选择性接近100%。而且化合物6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循环使用十次后α-烯烃环状碳酸酯的产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张娟[5](2021)在《基于纤维素接枝型刷状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纤维素是世界上丰富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合理有效的利用纤维素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纤维素共价改性修饰可以赋予其可接枝共聚物的性能。本文以生物可降解的纤维素作为刚性骨架接枝聚合物侧链,获得纤维素接枝型热塑性弹性体。本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控制侧链组成、分子量和接枝密度等控制分子结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探究材料体系内部微观结构改变对分子链结构的依赖性,建立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纤维素作为刚性骨架,将改性后的纤维素作为大分子引发剂(Cell-BiB),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正丁酯(BA)作为软段单体获得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酸正丁酯(Cell-g-PBA)。随后,以Cell-g-PBA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ATRP聚合中采用卤素交换技术,最终获得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酸正丁酯嵌段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ell-g-PBA-b-PMMA)的瓶刷热塑性弹性体。通过FTIR、NMR以及DSC表征手段证明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热塑性弹性体。并通过AFM、SAXS以及力学性能的测试,探究了微相分离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AFM显微图显示所有样品的内部微结构都是柱状相区结构。PMMA链长增加,弹性体模量和机械强度增加,PBA链长增加,弹性体弹性和回复性增强。2.通过控制PBA和PMMA的的分子链长度,可以调控Cell-g-PBA-b-PMMA瓶刷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制备一系列PBA分子链较长的热塑性弹性体,发现该系列的热塑性弹性体在室温下进行逐步的循环拉伸处理之后,具有类似于人类和动物皮肤的力学行为。接枝侧链中PBA和PMMA两种组分的不混溶导致PMMA自组装形成物理交联点,长链PBA嵌段赋予了热塑性弹性体良好的弹性和回复性,PMMA嵌段的链长可以调控其抗拉强度。TGA证明瓶刷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硬质的PMMA微区和软的PBA基质在皮肤中分别扮演着刚性和弹性成分的角色,赋予弹性体足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回复。SAXS和TEM一起验证了拉伸处理后的弹性体内部纳米纤维微结构的取向。该研究对未来仿生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至关重要。3.纤维素作为瓶刷共聚物的刚性骨架,对热塑性弹性体的各项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纤维素对热塑性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纤维素含量较高,接枝侧链较短(低于临界缠结分子量)的一系列瓶刷热塑性弹性体,研究纤维素含量和侧链分子量对微观相分离结构和宏观拉伸性能的影响。DSC和DMA证明了热塑性弹性体的体系内发生了微相分离,AFM直观地展现了随着PMMA分子量的逐渐增加,微相分离结构由球形转变成圆柱形。SAXS曲线揭示了纤维素骨架在拉伸过程中对力学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贡献。4.纤维素、PBA和PMMA在刷状聚合物体系内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通过控制纤维素、PBA和PMMA各组分的含量可以调节刷状聚合物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结构以及各项性能。本章通过X-射线同步辐射技术详细研究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短侧链刷状聚合物弹性体体系内微结构在拉伸过程中的动态改变,探究短侧链刷状聚合物的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瓶刷共聚物在拉伸过程中,PMMA硬相区和纤维素主链都发生了取向排列,为瓶刷共聚物提供刚性和强度。
朱家旗[6](2021)在《中远红外探测器的研制及其光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外(IR)与太赫兹(THz)探测器在天文、军事与国民经济等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虽然IR探测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THz探测器也已发展了几十年,但仍有许多难题亟待攻克,比如:(1)提升探测器的工作温度是IR探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最理想的工作温度是室温,这样既可以降低探测技术的使用成本,又能够减小探测系统的体积与重量,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然而,绝大多数中远红外探测器在室温下的性能不佳,要么响应速度偏慢,要么灵敏度不够高,不能满足先进探测系统的要求;(2)在我国可应用于天文观测领域的IR与THz探测器发展迟缓。阻挡杂质带(BIB)探测器是天文观测(主要指长波、甚长波IR与THz波段)的首选探测器类型,它已被欧美日等国家重点研究了二、三十年,并在多个大型天文项目上得到了重要应用。但在我国,BIB探测器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集中在Si基BIB探测器上,而对Ge基BIB探测器的研究则远远不够。围绕以上两个问题,本论文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室温IR探测器与低温Ge基BIB探测器的研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基于CdTe/PbTe(111)异质结界面处存在的二维电子气(2DEG),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室温中红外(MIR)探测器。该探测器具有非对称结构,在无偏压下就能正常工作。基于异质结界面处独特的能带结构,该探测器的IR响应源于PbTe层的本征跃迁,其响应机制是侧向光伏效应,所以称为侧向光伏型MIR探测器(LPVMIRD)。根据该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模型,借此得到了器件的理论响应特性。该模型可以推广到其它异质结2DEG材料体系的探测器。在实验上,制作了一系列不同结构尺寸的LPVMIRD,并利用它们的响应特性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研制的LPVMIRD响应光谱的截止波长约为4μm,对应于PbTe在室温下的带隙。LPVMIRD在3 μm处的室温探测率最高可达1.3 × 1010 Jones。此外,测量的脉冲激光响应揭示了 LPVMIRD具有极快的响应速度。这种新型的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探测器在室温IR探测领域具有应用前景。2.利用向高纯锗(Ge)基底注入硫(S)离子的掺杂方式,研制了 一种新型多色IR探测器,即Ge:S平面型BIB探测器。该探测器的光电流响应谱在20 K时存在三个响应带,其峰值波长分别为1.4μm(带#1)、1.6μm(带#2)和6.5 μm(带#3),分析表明它们分别来源于Ge价带电子在Γ点与L点的本征跃迁,以及杂质带电子的跃迁。在4 K时,带#2消失,此时带#1与带#3的峰值探测率分别为2.1 × 1011 Jones和1.1 ×1011 Jones。该多色探测器为IR探测器多色化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此外,还深入研究了该探测器杂质带响应的两种工作模式,即正向偏压模式(FBM)与反向偏压模式(RBM)。不同模式下,吸收层(AL)和阻挡层(BL)中电场强度分布的不同,导致探测器的最佳偏压与最大峰值光电流也不同。随着BL长度的增大,最大峰值光电流在RBM与FBM下的比值变大,这是因为BL存在少量、但不可忽略的杂质。3.利用离子注入掺杂的方式,研制出了 Ge掺磷(Ge:P)平面型BIB IR/THz探测器。探测器的响应呈现出超宽光谱、多响应带的特点,共存在三个响应带,范围分别是3~4.2μm(MIR 带)、4.2~28μm(IR 带)以及 40~165μm(THz 带)。MIR 和 IR 两个响应带分别源于空位—P原子(V-P)对缺陷带与Ge自间隙缺陷带的响应,THz带则起源于P杂质带响应,三者的峰值探测率分别是2.9 × 1012 Jones(@3.9 μm)、6.8 ×1012 Jones(@16.3 μm)和 9.9 × 1012 Jones(@116 μm)。相比于其它多色(宽波段)IR或THz探测器,该探测器具有明显的高灵敏度优势。这种新型的低成本高灵敏度超宽多响应带探测器在IR与THz探测领域里将可能得到广泛关注及重要应用。此外,还重点研究了探测器的杂质带响应(即THz带)特性随AL与BL长度等结构参数的变化关系。通过测量黑体响应,探索了结构参数对探测器响应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计算AL与BL内的场强分布,深入理解了该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构参数的优化对于提升BIB探测器的响应特性有重要意义。
潘昌翊,牟浩,张祎,殷子薇,姚尧,邓惠勇,吴惠桢,戴宁[7](2021)在《阻挡杂质带甚长波红外探测器》文中认为阻挡杂质带(Blocked Impurity Band, BIB)探测器是从杂质带光电导(Impurity Band Conduction, IBC)探测器发展而来,利用杂质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可以探测光子能量远小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低能光子. BIB探测器的探测波长主要由衬底和掺杂杂质决定,可以覆盖5–300μm波段范围.得益于探测波长长、探测率高和抗辐射性好等优点, BIB探测器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大量研究,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天文基红外探测平台上.目前, Si基BIB探测器发展迅速,但是Ge基和GaAs基BIB探测器的发展相对缓慢. BIB探测器对于推动天文和相关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BIB探测器上的科研投入巨大.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科研人员急切盼望国产BIB探测器可以早日投入使用.本文主要针对BIB探测器物理模型、制备方法、测试手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究BIB探测器的主要工作机制以及器件研发的关键技术,帮助相关研究人员快速了解BIB探测器.
朱家旗,朱贺,徐翰纶,王垚,陈岩松,刘梦娟,吴惠桢[8](2021)在《硅基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红外探测在天文物理研究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由于天文深空探测对象的特殊性,对红外探测器的性能要求十分苛刻.阻挡杂质带(BIB)红外探测器,因其具有响应波段宽、噪声低、灵敏度高以及抗辐射性能好等优点,在过去30年中发展成为国际上天文领域首选的红外探测器. BIB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波长覆盖中红外到远红外波段,它的推广应用促进人类在天文深空探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成果.我国在BIB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本文主要回顾、评述了过去5年多我国在BIB红外探测器领域的研究进展,对BIB红外探测材料及其相应BIB器件的制备工艺、物性表征和光电响应特性,以及表面等离激元对器件光电响应的调控等做了详尽介绍,为我国BIB红外探测器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实验依据.
张舒仪[9](2020)在《老边沟景区典型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远郊型风景名胜区由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当前社会愈加便利的交通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对象,但是随着游客的到来,景区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和管理正在破坏风景名胜区内的植物景观,进而破坏当地的生态资源。植物群落是景区植物景观建设的重要载体,其优缺点决定了景区的生态功能和景区的美化功能的发挥。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植物群落景观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对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景观的调查和评价尤为重要。本论文以老边沟景区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记录老边沟风景区36个样地的植物群落景观数据,根据调查数据对样地基本特征,多样性指数和观赏特征指数进行分析。分别采用AHP法和BIB-LCJ法对36个样地景观的质量和美景度进行评价,发现目前老边沟风景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所调查景区中植物2091株,其中乔木45种,占总数的65.9%;灌木10种,占总数的9.04%;草本532株,占总数的25.4%;藤本3种,占总数的0.48%。有4种常绿植物,20种落叶植物,比例接近1:5,常绿植物中有3种是常绿乔木,落叶植物中有11种落叶乔木,10种落叶灌木,优势科为槭树科。根据园林植物的调查统计,在观赏特性上,老边沟景区植物景观具有明显的季相性,植物景观以落叶树为底色,落叶树以春秋为主,冬夏为辅,形成四季鲜明色彩丰富的植被景观。(2)分别采用AHP法与BIB-LCJ法对老边沟风景区的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评价,AHP法评价结果表明,老边沟风景区植物景观整体价值评分处于中等偏上,具有一定的经济开发价值。BIB-LCJ法评价的结果表明,三个评价对象对样地的评价数值大致相同,表明人们对美的追求是相同的。此外,双评价法综合评价分值的排序并非完全一致,存在一定的排序差异。(3)根据调查与评价的结果,发现了目前老边沟景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通过发现老边沟风景区景观特性分布不均问题,提出合理分配景区景观季相特性,增种冬季观干观果观形植物;发现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种植比例不合理问题,提出适当增种常绿树,协调常绿树和落叶树植物比例的方法;发现风景名胜区的植物养护管理不当,提出以科学的养护技术进行后期管理;针对景区可停留度较低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建议增加观景台与增设景观墙,提高植物景观的可停留度和安全性。
杨霆[10](2020)在《刚柔嵌段共聚物纳米通道的离子传输调控及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受生物启发的智能不对称纳米通道薄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与生物体内的脂质膜系统相比,人工合成材料有着更为优异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其中,嵌段共聚物能够“自下而上”自组装成有序纳米结构的特性,可通过分子设计实现通道内表面化学结构和通道纳米结构的协同调控,制备出高度有序、高孔隙率、可控功能化的智能不对称纳米离子通道薄膜。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多级有序结构的刚柔离子型嵌段共聚物,并对其自组装结构、通道内表面基团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将其与聚合物多孔膜复合,获得了高强度的智能不对称纳米通道薄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多级有序结构与离子传输机制及盐差发电性能的关系,实现了电场下的离子传输调控和浓度场下的高性能盐差发电。此外,本论文采取了新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多肽固相合成及其体内筛选的可行路线,为制备具有肿瘤靶向能力的多肽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实验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1)制备了聚苯乙烯-聚-γ-3-氯丙基-L-谷氨酸刚柔嵌段共聚物(PS-NH-PCPLG),随后对其侧基进行了咪唑盐基团的修饰,制备出了离子型嵌段共聚物PS-NH-PPLG-g-BIB对分子进行化学结构及自组装结构进行表征。以聚谷氨酸衍生物为主链构建的多级有序结构作为离子传输通道,可以有效改善通道有序度,同时刚性链段具有伸直棒状的构象,有利于功能基团的裸漏,提高传输速率和离子选择性。(2)将离子型嵌段共聚物PS-NH-PPLG-g-BIB与含羧基的多孔聚合物膜复合制备成具有不对称纳米通道的薄膜。经过离子基团修饰后的柱状相中的PS-NH-PPLG-g-BIB自组装结构始终具有正电荷和强阴离子选择性。将离子嵌段共聚物与多孔聚合物膜结合,构成具有不对称表面电荷和纳米结构的不对称纳米通道膜,可以消除浓度极化并调节通道的单向离子迁移。研究通道内的离子传输机制,最终实现了电场下的单向离子导通调控及盐度梯度下4.62 W/m2功率密度的发电,揭示了多级有序结构在盐差能转换中的重要意义。(3)制备了Fe3O4@PS微球,在其表面修饰4-(4-乙烯基苄氧基苄醇)作为Linker。利用该载体进行了多肽固相合成,验证了其作为固相载体的可行性,并为多肽的体内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二、The Existence of BIB Desig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Existence of BIB Designs(论文提纲范文)
(1)锗基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器及其光电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外天文学 |
1.2 红外天文探测技术 |
1.2.1 红外天文探测器 |
1.2.2 红外天文探测平台 |
1.3 阻挡杂质带探测器 |
1.3.1 电场分布 |
1.3.2 光电流信号 |
1.3.3 优势与不足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BIB探测器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
2.1 制备方法 |
2.1.1 外延生长方法 |
2.1.2 近表面加工方法 |
2.1.3 表面键合方法 |
2.2 近表面加工技术 |
2.2.1 离子注入 |
2.2.2 紫外光刻 |
2.2.3 薄膜淀积 |
2.3 器件测试 |
2.3.1 暗电流测试 |
2.3.2 黑体响应测试 |
2.3.3 光谱响应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e:B BIB探测器的光电性能 |
3.1 器件参数 |
3.2 性能参数 |
3.2.1 暗电流 |
3.2.2 响应率 |
3.2.3 探测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温黑体系统和增益工作模式 |
4.1 低温黑体系统 |
4.2 增益工作模式 |
4.2.1 器件暗电流 |
4.2.2 增益模式的发现 |
4.2.3 微弱信号的探测 |
4.2.4 低温黑体系统的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IB探测器中的界面势垒 |
5.1 界面势垒产生的原因 |
5.2 器件参数 |
5.3 界面势垒的影响 |
5.3.1 界面势垒对暗电流的影响 |
5.3.2 界面势垒对光电流的影响 |
5.3.3 界面势垒对光谱响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MBIB结构探测器 |
6.1 MBIB结构提出 |
6.2 MBIB器件研制 |
6.2.1 器件参数 |
6.2.2 器件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卤氧化铋基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可见光驱动降解污染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 |
1.2.1 光催化基本原理 |
1.2.2 激发光源太阳光 |
1.2.3 铋基光催化材料 |
1.3 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 |
1.3.1 BiOX(X=Cl、Br、I)材料本体特性 |
1.3.2 BiOX(X=Cl、Br、I)光催化剂的制备 |
1.3.3 BiOX(X=Cl、Br、I)光催化剂的活性优化策略 |
1.4 卤氧化铋光催化剂水净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工作亮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光催化剂的制备 |
2.2.1 无机-有机Bi_5O_7I-OVs/PDI杂化光催化剂的制备 |
2.2.2 氮掺杂CQDs修饰BiOI_xBr_(1-x)固溶体分层微球的制备 |
2.2.3 碳均相掺杂Bi_4O_5Br_xI_(2-x)固溶体的制备 |
2.3 光催化剂的表征 |
2.4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评价 |
2.5 光催化反应活性物种测定 |
第三章 无机-有机Bi_5O_7I-OVs/PDI杂化体系构建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Bi_5O_7I-OVs/PDI的表征 |
3.2.2 Bi_5O_7I-OVs/PDI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活性 |
3.2.3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氮掺杂CQDs修饰BiOI_xBr_(1-x)固溶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N-CQDs/BiOI_xBr_(1-x)的表征 |
4.2.2 N-CQDs/BiOI_xBr_(1-x)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活性 |
4.2.3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均相掺杂Bi_4O_5Br_xI_(2-x)固溶体的设计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Bi_4O_5Br_xI_(2-x)C_y设计合成及表征 |
5.2.2 Bi_4O_5Br_xI_(2-x)C_y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活性 |
5.2.3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途径及活性增强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读研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读研期间获得的主要荣誉 |
读研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3)《完整业务流程手册》(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
1.1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Materials |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Background Knowledge Expansion |
2.1.2 Glossary Building and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Source Text Analysis |
2.2.2 Translation Expression |
2.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2.3.1 Self-Proofreading |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At Lexical Level |
3.1.1 Technical Terms |
3.1.2 Abbreviation |
3.2 At Syntactic Level |
3.2.1 Passive Sentences |
3.2.2 Attributive Clauses |
3.2.3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3.3 At Textual Level |
3.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3.3.2 Consistency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Summary of Translation Skills |
4.2 Deficiencies in the Practice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ranslation Text |
AppendixⅢ Glossary |
Acknowledgements |
(4)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多钒氧簇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1.1 多钒氧簇概述 |
1.1.2 多钒氧簇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2 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 |
1.4.1 实验试剂 |
1.4.2 测试方法 |
第二章 多中心协同的多钒氧簇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β-O-4 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裂解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配体1,1'-(1,4-丁二基)双(咪唑) (bbi)的合成与表征 |
2.2.2 β-O-4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LM)的合成与表征 |
2.2.3 化合物(Et_4N)_4(V_(10)O_(26))·H_2O的合成与表征 |
2.2.4 化合物[Cu~I(bbi)]_2{[Cu~I(bbi)]_2V~(IV)_2V~V_8O_(26)}·2H_2O(1)的合成与表征 |
2.2.5 化合物1 催化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的典型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1 的单晶衍射数据及其键长和键角 |
2.3.2 化合物1 的结构描述 |
2.3.3 化合物1 催化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性能研究 |
2.3.4 化合物1 催化β-O-4 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反应机理研究 |
2.3.5 化合物1 催化β-O-4 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普适性研究 |
2.3.6 化合物1 循环使用性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多钒氧簇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芥子气模拟物的氧化脱毒 |
3.1 引言 |
3.2 基于类Lindqvist型中空{V_6}簇Ni–MOF用于芥子气模拟物的高效脱毒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新型多钒氧簇基Co–MOF:双位点协同催化芥子气模拟物高效、高选择性氧化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双活性位点的多钒氧簇基Zn–MOF作为无溶剂催化剂用于C–C键的形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合物[Zn(bix)]{V_2O_6} (5)的合成与表征 |
4.2.2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典型实验过程 |
4.2.3 氰基硅烷化反应的典型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5 的单晶衍射数据及其键长和键角 |
4.3.2 化合物5 的结构描述 |
4.3.3 化合物5 稳定性研究 |
4.3.4 化合物5 催化活性研究 |
4.3.5 化合物5 循环使用性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高度稳定的多钒氧簇基Cu(I)-MOF用于室温下炔丙醇与CO_2的环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合物[Et_4N]_4{V_4O_(12)}?2H_2O的合成与表征 |
5.2.2 化合物[Cu~I(bib)]_4{V~V_4O_(12)} (6)的合成与表征 |
5.2.3 化合物6 催化炔丙醇与CO_2环化反应的典型实验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6 的单晶衍射数据及其键长和键角 |
5.3.2 化合物6 的结构描述 |
5.3.3 化合物6 稳定性研究 |
5.3.4 化合物6 催化炔丙醇与CO_2环化性能研究 |
5.3.5 化合物6 循环使用性研究 |
5.3.6 化合物6 催化炔丙醇与CO_2环化反应机理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基于纤维素接枝型刷状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刷状聚合物 |
1.3 瓶刷共聚物的合成 |
1.3.1 grafting-to接枝方法 |
1.3.2 grafting-through接枝方法 |
1.3.3 grafting-from接枝方法 |
1.4 瓶刷共聚物的分类 |
1.4.1 线性均聚物刷 |
1.4.2 嵌段主链的刷状聚合物 |
1.4.3 侧链为嵌段共聚物(BCP)的刷状聚合物 |
1.5 纤维素接枝聚合物 |
1.6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试剂 |
2.2.2 仪器和表征 |
2.2.3 通过ATRP合成Cell-g-PBA |
2.2.4 ATRP中采用卤素交换技术合成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的合成 |
2.3.2 DSC测定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2.3.3 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的形貌 |
2.3.4 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模拟皮肤力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表征 |
3.2.2 制备具有皮肤力学性能的Cell-g-PBA-b-PMMA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模拟皮肤力学性能 |
3.3.2 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的逐步循环拉伸变形物理过程 |
3.3.3 逐步循环拉伸变形导致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的微结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基于纤维素的短侧链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表征 |
4.2.2 制备短侧链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薄膜样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短侧链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的热稳定性 |
4.3.2 短侧链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 |
4.3.3 短侧链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的微相分离 |
4.3.4 短侧链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
4.3.5 短侧链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在拉伸前后的结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位拉伸场下短侧链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弹性体的结构演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原位SAXS研究短侧链Cell-g-PBA-b-PMMA瓶刷共聚物的微结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中远红外探测器的研制及其光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IR与THz探测器的发展历史 |
1.2.1 IR探测器的发展历史 |
1.2.2 THz探测器的发展历史 |
1.3 探测器的特性参数 |
1.3.1 响应率 |
1.3.2 噪声 |
1.3.3 噪声等效功率 |
1.3.4 探测率 |
1.3.5 响应时间 |
1.3.6 量子效率 |
1.3.7 G因子 |
1.4 常见的IR和THz探测器类型 |
1.4.1 IR光子探测器 |
1.4.2 IR热探测器 |
1.4.3 THz直接探测型探测器 |
1.4.4 THz外差探测型探测器 |
1.4.5 基于THz TDS的探测器 |
1.5 IR与THz探测器的应用 |
1.5.1 IR探测器的应用 |
1.5.2 THz探测器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主要实验设备和技术 |
2.1 器件材料生长(MBE) |
2.2 器件加工 |
2.2.1 图形化技术(光刻) |
2.2.2 掺杂技术 |
2.2.3 镀膜技术 |
2.2.4 刻蚀技术 |
2.3 器件性能表征 |
2.3.1 IR光谱仪 |
2.3.2 黑体辐射源 |
2.3.3 飞秒(脉冲)激光器 |
2.3.4 探测器的响应测试装置 |
3 基于异质结2DEG的新型室温MIR探测器 |
3.1 引言 |
3.2 探测器的制作与表征 |
3.3 探测器的工作机制与理论模型 |
3.4 探测器的响应光谱及理论模型的验证 |
3.5 探测器的脉冲激光响应 |
3.6 入射光功率和工作温度对探测器响应的影响 |
3.7 结论 |
4 Ge基多色IR BIB探测器 |
4.1 引言 |
4.2 Ge基BIB探测器的制作与表征 |
4.3 Ge基BIB探测器的多色响应特性 |
4.3.1 多色响应的光电流谱 |
4.3.2 黑体响应与暗电流特性 |
4.3.3 各响应带的探测率 |
4.4 Ge基BIB探测器的杂质带响应研究 |
4.4.1 杂质带响应的光电流谱比较 |
4.4.2 两种工作模式对杂质带响应的影响机制 |
4.5 结论 |
5 Ge基IR至THz波段的超宽多响应带探测器 |
5.1 引言 |
5.2 探测器的制作与表征 |
5.3 超宽多带IR/THz的响应特性 |
5.3.1 超宽多带的响应光谱及其机制 |
5.3.2 各响应带的探测率 |
5.4 结构参数对BIB THz探测器响应特性的影响 |
5.4.1 结构参数对黑体响应特性的影响 |
5.4.2 结构参数对响应特性的影响机制 |
5.5 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硅基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Si基BIB红外探测材料 |
2.1 垂直结构Si基BIB红外探测器材料 |
2.2 平面结构Si基BIB红外探测器材料 |
3 Si基BIB红外探测器件 |
3.1 垂直结构Si基BIB探测器的光电特性 |
3.2 平面结构Si基BIB探测器的光电特性 |
4 表面等离激元耦合Si基BIB红外探测器 |
4.1 垂直结构BIB器件与SPP耦合 |
4.2 平面结构BIB器件与SPP耦合 |
5 总结 |
(9)老边沟景区典型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老边沟风景区植物群落景观特征研究 |
2.1 老边沟风景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土壤植被 |
2.2 调查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调查内容 |
2.2.3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3 群落优势种测度 |
2.4 α多样性测度 |
2.5 季相特征 |
2.6 老边沟风景区植物群落调查结果与分析 |
2.6.1 样方群落调查情况 |
2.6.2 群落结构分析 |
2.6.3 群落多样性分析 |
2.6.4 季相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基于AHP法的老边沟风景区植物景观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1.1 综合评价层次结构的构建 |
3.1.2 判断矩阵的构造 |
3.1.3 计算相对权重 |
3.1.4 一致性检验 |
3.1.5 计算各因子层各项指标的综合权重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基于AHP法的景观评价模型的建立 |
3.2.2 评价因子评分标准的确定 |
3.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3.3 AHP法评价结果与分析 |
3.3.1 样地植物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基于B1B-LCJ法的老边沟风景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
4.1 评价者的选择 |
4.2 评价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评价群体审美的相关性分析 |
4.3.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 AHP法与BIB-LCJ法综合比较分析 |
第五章 老边沟风景区植物群落景观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
5.1 老边沟风景区植物群落景观存在的问题 |
5.1.1 景观特性分布不均衡 |
5.1.2 常绿树与落叶树种植比例不合理 |
5.1.3 景区施工养护管理不够完善 |
5.1.4 植物景观可停留度不高 |
5.2 老边沟风景区植物群落景观优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刚柔嵌段共聚物纳米通道的离子传输调控及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不对称纳米离子通道薄膜 |
1.2 不对称纳米通道的分类 |
1.2.1 无序纳米通道薄膜 |
1.2.2 有序纳米通道薄膜 |
1.3 不对称纳米通道薄膜特性 |
1.3.1 离子选择性 |
1.3.2 离子门控 |
1.3.3 离子整流 |
1.4 纳米离子通道薄膜的应用 |
1.4.1 生物传感 |
1.4.2 能量转化 |
1.5 多肽固相合成发展及其原理 |
1.6 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选择 |
1.7 多肽固相合成氨基的保护 |
1.8 多肽固相合成存在的问题 |
1.9 本论文立题依据与意义 |
第二章 刚柔纳米通道薄膜的制备及盐差发电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2.2.3 嵌段共聚物的修饰 |
2.2.4 复合膜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嵌段共聚物的表征 |
2.3.2 复合膜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及油酸改性 |
3.2.3 4 -(4-乙烯基苄氧基苄醇)(苄醇)的制备 |
3.2.4 磁性载体的制备及改性 |
3.2.5 多肽合成 |
3.2.6 多肽切割 |
3.2.7 多肽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肽固相合成设计思路 |
3.3.2 固相载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
3.3.3 多肽合成过程中的检测 |
3.3.4 多肽产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The Existence of BIB Designs(论文参考文献)
- [1]锗基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器及其光电性质研究[D]. 潘昌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卤氧化铋基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可见光驱动降解污染物性能研究[D]. 高凯龙. 延安大学, 2021
- [3]《完整业务流程手册》(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韩莹.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田洪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纤维素接枝型刷状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 张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中远红外探测器的研制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 朱家旗. 浙江大学, 2021(01)
- [7]阻挡杂质带甚长波红外探测器[J]. 潘昌翊,牟浩,张祎,殷子薇,姚尧,邓惠勇,吴惠桢,戴宁.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1(02)
- [8]硅基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J]. 朱家旗,朱贺,徐翰纶,王垚,陈岩松,刘梦娟,吴惠桢.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1(02)
- [9]老边沟景区典型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应用[D]. 张舒仪.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10]刚柔嵌段共聚物纳米通道的离子传输调控及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制备[D]. 杨霆. 青岛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