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所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军训所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一、军事训练致膝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丁云鹏,章亚东[1](2021)在《关节镜下治疗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后角胫骨止点重建并缝合固定术治疗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1例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19.5岁(14~25岁)。左膝6例,右膝5例;军事训练伤5例,运动损伤6例。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半月板后角胫骨止点重建并缝合固定于关节囊、恢复半月板稳定性手术。病人术后均进行随访,记录并分析病人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根据Ikeuchi膝关节评分评价总体优良率。结果术后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时间为5.5年(5.1~8.2年)。病人患膝弹响、绞锁症状消失,10例病人疼痛症状消失,1例明显缓解,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病人VAS评分从术前(6.42±1.12)分下降至术后(2.05±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3,P=0.026);Lysholm评分从术前(56.9±7.2)分提高到术后(96.5±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27,P=0.032)。根据Ikeuchi膝关节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总体优良率为91%。结论对于有症状的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损伤,可以行半月板成形、后角胫骨止点重建并缝合固定术治疗,可保留病人半月板部分功能,短期内观察效果良好。

王林林[2](2021)在《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研究以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运用该方法治疗中老年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0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住院并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的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其中治疗组术后予以活血利水方连续口服2周,对照组术后常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半月板损伤治疗后效果JOA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并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系统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患膝分布)、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JOA半月板损伤治疗后效果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后疼痛VAS评分较前降低、膝关节活动度、半月板损伤治疗后效果JOA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前升高。2.组间比较: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治疗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半月板损伤治疗后效果JOA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可有效缓解中老年退行性半月板损伤引起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2.活血利水方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膝关节肿胀,恢复膝关节功能,有安全、可靠、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优势。

贾琼[3](2020)在《TNFTNF-α/TGF/TGF-β1信号轴调控半月板损伤后软骨下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半月板损伤导致的骨关节炎是常见外伤性疾病之一,国内外医学界对其防治是比较困难的。本课题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的组织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以及与血清中的TNF-α和TGF-β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一是探究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的组织病理学表现TNF-α/TGF-β1信号轴的内在联系,试图用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来解释其发病机制,旨在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角度阐释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的变化机制;二是论述这两种细胞因子组成TNF-α/TGF-β1信号轴在该疾病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反映该疾病组织结构病理学变化的可靠性,为将来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和借鉴工具。方法:临床部分:通过收集O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遗弃的胫骨平台组织,大体观察后,区分硬化与非硬化区,通过Micro-CT检测并比较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隔(Tb.Sp),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实验部分:通过建立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大鼠模型(MMT),取8周龄健康SD大鼠90只,正常雄性,无关节病变。随机分为三组,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各30只。分别于MMT术后第2、4、8和12周进行检测相关指标。研究观察软骨下骨板的形态结构和组织骨密度(TMD),研究MMT术后不同时间与内侧平台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数目(Tb.N)关系。采用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软骨下骨的胶原矿质比(Proline/PO43-),采用原位纳米压痕仪评估软骨下骨内在的弹性模量(Er)和硬度(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TGF-β 1表达水平。结果:临床部分:内外侧平台比较中,两组BV/TV 比较为(t=8.335,P=0.024<0.05);两组 Tb.Th 比较为(t=12.707,P=0.001<0.05),两组 Tb.Sp 比较为(t=21.026,P=0.029<0.05);两组Tb.N 比较为(t=5.293,P=0.02<0.05)均提示有差异。两组相比,TGF-β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8,P=0.032<0.05);两组相比,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0,P=0.017<0.05);提示观察组与健康组之间外周血TGF-β 1和TNF-α有差异。实验部分:检测软骨下骨的形态结构和组织骨密度(TMD),内侧平台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软骨下骨的矿质/胶原比(Proline/PO43-),软骨下骨内在的弹性模量(Er)和硬度(H)等,以及血清中TNF-α和TGF-β 1表达水平。结果显示:①其中与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相比:手术组(MMT组)的第 2 周(F=58.552,P=0.000<0.01)4 周(F=85.669,P=0.000<0.01)、8周(F=14.729,P=0.000<0.01)、12 周(F=95.961,P=0.000<0.01)的骨体积分数(BV/TV)均有显着差异(P<0.01);②手术组(MMT组)在第2周的组织骨密度(TMD)均有差异(F=15.795,P=0.000<0.01),4 周(F=23.626,P=0.000<0.01)、8 周(F=41.197,P=0.000<0.01)、12 周(F=263.033,P=0.000<0.01)的组织骨密度(TMD)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③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F=70.122,P=0.000<0.01)、4 周(F=60.799,P=0.000<0.01)、8 周(F=825.365,P=0.000<0.01)、12周(F=1813.386,P=0.000<0.01)的骨小梁间隙(Tb.Sp)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④手术组(MMT 组)的第 2 周(F=31.299,P=0.000<0.01)、4周(F=46.216,P=0.000<0.01)、8 周(F=76.991,P=0.000<0.01)、12 周(F=2243.23,P=0.000<0.01)的骨小梁厚度(Tb.Th)均有显着差异(P<0.01);⑤手术组(MMT组)的第 2 周(F=29.937,P=0.000<0.01)、4 周(F=43.307,P=0.000<0.01)、8 周(F=70.283,P=0.000<0.01)、12 周(F=104.784,P=0.000<0.01)的骨小梁量(Tb.N)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⑥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F=69.158,P=0.000<0.01)、4 周(F=105.204,P=0.000<0.01)、8 周(F=216.123,P=0.000<0.01)、12 周(F=354.133,P=0.000<0.01)的胶原矿化比(Proline/PO43-)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⑦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的软骨下骨弹性模量(Er)有差异(F=7.948,P=0.003<0.01),4 周(F=33.725,P=0.000<0.01)、8 周(F=5.034,P=0.018<0.05)、12 周(F=19.931,P=0.000<0.01),软骨下骨弹性模量(Er)均有差异(P<0.05);⑧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F=15.998,P=0.000<0.01)、4 周(F=42.356,P=0.000<0.01)、8 周(F=48.658,P=0.000<0.01)、12 周(F=45.604,P=0.000<0.01)的骨小梁硬度(H)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⑨手术组(MMT组)的第 2 周(F=22.156,P=0.000<0.01),4 周(F=44.051,P=0.000<0.01)、8周(F=133.707,P=0.000<0.01)、12 周(F=294.919,P=0.000<0.01)的 TNF-α 表达水平均有显着差异(P<0.01);⑩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F=3.973,P=0.037<0.05),4 周(F=16.642,P=0.000<0.01)、8 周(F=60.168,P=0.000<0.01)、12 周(F=101.456,P=0.000<0.01)的 TGF-β 1 表达水平均有差异(P<0.05)。且测得各项参数中手术组间随时间变化有显着差异(P<0.01),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各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胫骨外侧平台主要处于OA早期,而内侧平台多处于OA中、晚期,因此,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比分析膝关节OA胫骨内、外侧平台骨软骨结构参数的差异,有助于定量分析OA早期和晚期骨软骨结构改变的程度。建立了大鼠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模型(MMT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观察了TNF-α和TGF-β1在不同时间点软骨下骨组织中的表达,发现了 TNF-α/TGF-β1信号轴在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改变病变中的作用机制为双向调节,正负反馈的机制,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不谋而合。研究分析MMT模型致骨关节炎(OA),于伤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软骨下骨微结构、矿化及力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定性、定量观测软骨下骨的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生物力学变化与TNF-α/TGF-β1信号轴变化的动态关系,总结TNF-α/TGF-β1信号轴可能为治疗半月板损伤后导致骨关节炎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指导工具。

张銮弟[4](2020)在《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促进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选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患者,完成实验共计93例。分成三组,每组各31例。基础治疗组:术后予加压包扎、间断冰敷、止痛(除非甾体消炎药外药物)、康复训练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基础治疗联合应用散结活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应用洛索洛芬钠治疗。测量和比较三组病例术后红细胞沉降率(ESR)、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髌上缘10cm周径、疼痛指数(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1.年龄、性别、患肢侧别、术前ESR、术前Lysholm评分、BMI等一般资料对比,三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ESR:组内比较:术后第2天ESR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第7天、第14天ESR逐步降低(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病例ESR回落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病例ESR回落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ESR回落无明显区别(P>0.05)。3.ROM:组内比较显示: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膝关节ROM逐渐增加(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的膝关节活动度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的膝关节活动度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区别(P>0.05)。4.髌上缘10cm周径:组内比较: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髌上缘10cm周径逐渐降低(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病例髌上缘10cm周径要小于基础治疗组(P<0.05)。基础治疗与实验组髌上缘10cm周径无明显区别(P>0.05)。对照组的髌上缘10cm周径要小于实验组(P<0.05)。5.VAS:组内比较: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VAS逐渐下降(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患者VAS要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患者VAS要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对照组患者VAS要低于实验组(P<0.05)。6.Lysholm评分:组内比较:术后第3天、第14天Lysholm评分逐步上升(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病例Lysholm评分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病例Lysholm评分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Lysholm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对于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的患者,散结活络汤加减虽然不能减轻关节肿胀,但能够减轻炎症指标水平,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关节康复。且与洛索洛芬钠疗效无显着差异。在减轻疼痛方面,散结活络汤加减虽然不如洛索洛芬钠,但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朱丽华[5](2020)在《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编制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为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水平的调查提供科学的测评工具;(2)了解某地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现状;(3)分析军人半月板损伤知、信、行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1.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某部队三甲医院骨科病房入住的15名发生半月板损伤的现役军人进行质性访谈,根据访谈结果提炼出相关主题,再结合文献查阅、课题组讨论的结果构建问卷条目池,形成专家函询表。2.专家函询:选取军地医院熟悉半月板领域的临床医学、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基层部队、心理学、统计学共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专家的修改意见再结合课题组讨论,形成《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初稿。3.问卷信效度检验: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湖南省某地区服兵役且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的312名军人为研究对象,对问卷进行条目筛选、信效度检验,形成最终版《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4.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2019年9?10月期间在湖南省某地服兵役的848名不同军兵种的现役军人的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1.质性研究结果:通过文献查阅、半结构访谈、课题组讨论初步形成包含知识、信念、行为3个维度,共44个条目的专家函询表。2.专家函询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00%,建议提出率分别为85.00%、40.00%;专家权威系数在0.801.0之间,均值为0.93;总体Kendall和谐系数W分别为为0.333、0.1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专家的修改意见以及课题组讨论结果,最后形成包含知识、信念、行为3个维度共33个条目的初始问卷。3.信效度检验结果:总问卷和知识、信念、行为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40、0.873、0.880、0.864;重测信度分别为0.870、0.975、0.990、0.984;问卷的I-CVI为0.891.00,S-CVI/Ave为0.96;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0.639%。最终形成包含知识维度14个条目、信念维度9个条目、行为维度10个条目,共33个条目的《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得分水平,该问卷采用得分率来反映知信行水平高低,其中得分率低于60%为低等水平,60%80%为中等水平,大于80%为高等水平。4.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调查分析结果:军人半月板损伤知信行总分和知识、信念、行为各维度得分分别为(71.42±13.56)分、(5.98±3.90)分、(31.69±4.99)分、(33.80±5.77)分,得分率分别为65.52%、42.71%、70.42%、67.60%。知识、信念、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性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军人半月板损伤知信行水平的主要因素为:部队是否开展过半月板损伤知识讲座、自身是否发生过半月板损伤、身边战友是否发生过半月板损伤、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军兵种。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了解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水平的测评工具。2.军人半月板损伤知信行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知识储备处于低等水平,健康信念和防护行为处于中等水平。3.影响军人半月板损伤知信行水平的主要因素是:部队是否开展过半月板知识讲座、自身是否发生过半月板损伤、身边战友是否发生过半月板损伤、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军兵种。提示部队相关部门应重视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水平的教育,帮助其建立积极、正确的防护信念,从而付诸到健康行为之中,并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张金芳[6](2020)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膝关节镜术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IMB)模型构建膝关节镜术患者康复护理方案,实施并评价该方案在膝关节镜术患者的应用效果,从而为膝关节镜术康复护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方法1.构建基于IMB模型的膝关节镜术康复护理方案。通过文献研究,结合膝关节康复评定工具,编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修正完善方案内容,最终制定基于IMB模型的膝关节镜术康复护理方案。2.基于IMB模型膝关节镜术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及效果评价。选取云南省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8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半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给予研究单位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护理、体位、饮食、疼痛、并发症等围术期护理、电话出院随访。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IMB模型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发放康复指导材料、PPT结合3Dbody软件讲解康复知识、动机性访谈、床旁康复指导、微信平台随访。收集两组研究对象术前、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康复知识得分、KOOS评分,并测评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康复锻炼依从性,应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构建了基于IMB模型的膝关节镜术康复护理方案。2.术前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干预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干预组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膝关节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相关关系,对照组相关系数0.778,干预组相关系数0.550。5.术前两组膝关节康复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术前两组KOOS评分在症状、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娱乐、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干预组在症状维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疼痛维度和运动娱乐维度评分干预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时两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在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比术前提高,且干预组提高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膝关节镜术康复护理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该方案可有效改善膝关节镜术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康复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王昌兵[7](2019)在《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Ⅰ型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结构之一,随着体育活动的逐步重视,ACL损伤发生率也相应提高,重建技术日渐成熟,虽然重建术后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但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恢复ACL精妙生物力学的需求,即使现有的单束解剖重建、双束重建或三束重建,术后仍会产生腘绳肌肌力减弱、髌前区疼痛、重建后较高的骨关节炎发生率及本体感觉恢复不佳等一系列问题。随着ACL重建后的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ACL关节镜下修补被重新考虑,手术方法日益改进,结合动态或静态增强修补,并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近年来,有文献报道,ACL股骨端断裂行残端缝合并结合内支架固定,保留了原有韧带结构,获得了良好的中期随访结果。但缺乏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对照实验。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部分,动物实验部分首先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ACL改良Sherman Ⅰ型损伤的动物模型,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行ACL单束解剖重建或ACL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固定,术后6个月取材,对比两组生物力学差异,对修复组行腱骨界面组织学监测,观察腱骨界面组织愈合方式;临床研究部分行ACL单束解剖重建与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固定相对照,为ACL损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1.本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实验选取40只12周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0~2.6kg,雌雄不限,平均2.3kg,从中选取8只随机行一侧膝关节制备ACL改良Sherman Ⅰ型损伤的动物模型,ACL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固定,足印区微骨折,对侧膝不做任何处理,术后双侧膝关节黄水纱外敷2周,术后6个月取材,腱骨界面行HE染色、Masson染色,行组织学观察,观察腱骨界面组织形态及组成;剩余32只随机选取一侧膝关节行ACL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固定,足印区微骨折,另一侧取自体髌韧带行ACl解剖单束重建。修复组:创建ACLSherman Ⅰ型损伤模型,用3-0肌腱线编织缝合ACL残端,保留缝合尾线,于足印区周围使用0.8mm克氏针做微骨折,以正常ACL附着点为标志钻取直径2mm股骨隧道。用过线器将缝合尾线引出股骨隧道,于ACL胫骨端足印区前缘钻取胫骨隧道,将单股高强缝线做内支架由胫骨端引入股骨隧道,股骨端采用袢钢板固定,胫骨端内支架钻胫骨骨桥屈膝30°位打结固定,检查Lachman及前抽屉试验阴性,术后膝关节外敷黄水纱2周至皮肤术口愈合,患肢不固定,自由笼养,术后三天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只抗感染。重建组:另一侧膝关节行膝正中皮肤切口,切取髌韧带内侧1/3,宽约2.5mm,沿胫骨结节、髌骨下极切下,韧带两端用3-0号肌腱线编织缝合,然后从膝髌旁内侧入路暴露膝关节,甲状腺小拉钩将髌骨拉至外侧脱位,屈曲膝关节显露前后交叉韧带及半月板,切除滑膜组织及髌下脂肪垫,于上下止点处完整切除ACL,查前抽屉及Lachman试验阳性,分别以正常ACL附着点为标志钻取直径2mm胫骨和股骨隧道。用过线器引导牵引线,单股高强缝线做内支架,将移植物及内支架自胫骨隧道外口穿经胫骨和股骨隧道引出,股骨端潘钢板固定,胫骨端钻骨桥后于屈膝30°位拉紧,分别将牵引线、内支架打结固定。术后膝关节外敷黄水纱2周,术后6个月双侧膝关节取材,对比双侧生物力学差异。2.临床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的患者中,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共45例患者纳入实验,其中修复组22例,重建组23例。修复组:关节镜下再次确认为ACLSherman I型损伤,采用缝合枪分别缝合ACL后外侧束、前内侧束,后外侧束采用锚钉固定,前内侧束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3股高强缝线对折12股后悬挂于袢钢板做内支架,于ACL胫骨端前侧及内侧分别钻取骨隧道后将内支架拉出后分别打结固定,镜下检查重建ACL、内支架张力足够强,位置适宜,屈伸膝关节未发生撞击,膝关节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阴性。重建组:移植物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对折5股,股骨端穿15mm Endobutton带袢钢板,2条高强缝线编织股骨端并留取4条尾线做内支架使用,2条高强缝线编织胫骨端,移植物长度约8.5cm,胫骨隧道采用挤压螺钉固定胫骨端肌腱,于胫骨隧道外口植入1枚3.5mmA0金属螺钉,肌腱编织线及内支架缝线环绕金属螺钉后打结固定。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2个月,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评估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级、KT-1000患侧-健侧差值,术后12个月复查MRI检查评估两组韧带的连续性,重建组术后12个月常规行关节镜下探查软骨退变、韧带化情况及胫骨端螺钉取出,术后12个月两组通过Opti-Knee膝关节三维动作步态系统行步态分析,对照两组前后位移、内外翻、内外旋的差异;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动物实验部分共购买新西兰大白兔40只,两组术前体重无明显差异,1只于麻醉过程中死亡,考虑为药物注射过快导致,1只术后3天膝关节感染死亡,共成功入组38只,术后术口均Ⅰ甲愈合,术后6个月取材,两组术后半年均显示韧带连续性存在,张力适中,韧带表面滑膜包裹覆盖,切片显示韧带-骨界面未见缝隙,可见钙化纤维软骨连接,移植物内血管形成;两组术后6个月取材生物力学检测最大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组85.18±6.15,重建组83.98±7.24,P=0.49),最大拉伸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拉伸长度:修复组2.98±0.18,重建组3.02±0.27,P=0.27),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刚度:修复组28.76±2.97,重建组26.93±2.88,P=0.01),修复组刚度优于重建组。2.临床实验部分两组术前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半月板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韧带再断裂,术后3个月IKDC客观评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修复组明显优于重建组,主要体现在膝关节肿胀及被动活动缺陷;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修复组明显优于重建组(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膝关节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等4个方面。术后3个月Tegner运动水平评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修复组康复进度明显快于重建组,修复组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可进行轻度劳动,可在不平路面上行走,但Tegner运动水平评级与患者术后肌肉功能恢复及伤前所从事的体育运动有较大关系。术后3个月两组KT-1000患侧-健侧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修复组术后3个月稳定性优于重建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修复组 Lysholm 评分:80.23±4.94,重建组 Lysholm 评分:78.22±5.38,P=0.20),但Lysholm评分修复组高于重建组,两组差异仍主要体现在疼痛、爬楼梯、下蹲等方面;两组患者IKDC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两组患者Tegner运动水平评级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两组患者KT-1000患侧-健侧差值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修复组:2.72±0.96,重建组:2.97±1.20,P=0.44),两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修复组 Lysholm 评分:90.27±3.62,重建组 Lysholm 评分:88.39±5.39,P=0.17);两组患者IKDC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两组患者Tegner运动水平评级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两组术后12个月复查MRI,所有患者显示ACL连续性完整,修复组未见明显软骨损伤征象,ACLMRI信号高于后交叉韧带,韧带化仍不完全,重建组术后12个月二次关节镜下探查发现滑膜覆盖A型10例,B型为8例,C型3,D型2例,优良率为78.2%,术中未见移植物表面滑膜系带形成,韧带化情况与MRI结果相符。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KT-1000患侧-健侧差值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修复组:2.75±0.88,重建组:3.18±1.28,P=0.19),两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术后12个月步态分析两组组间冠状面内外翻运动(Add/Abd)、水平面内外旋运动(IE)、矢状面屈伸运动(FE)、前后位移运动(AP)、内外位移运动(ML)、上下位移运动(DP)等三维六自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复组Add/Abd:-1.46±2.64,重建组 Add/Abd:-1.29±3.86,P=0.23;修复组 IE:2.42±5.72,重建组 IE:1.80±4.82,P=0.695;修复组FE:41.47±20.34,重建组FE:42.21±18.36,P=0.67;修复组 AP:3.21±5.22,重建组 AP:4.32±6.45,P=0.12;修复组 ML:1.45±3.67,重建组 ML:-0.32±4.51,P=0.78;修复组 DP:5.02±5.93,重建组 DP:8.96±5.11,P=0.08)。结论:动物实验中修复组韧带连续性完整,生物力学性能与自体肌腱重建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均能够恢复膝关节稳定性。ACL双束缝合,股骨端采用袢钢板与锚钉固定,前内侧束内支架固定,结合股骨足印区微骨折,术后康复快于重建组,术后12个月能够获得膝关节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为治疗ACLSherman I型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建组术后12个月二次关节镜下探查显示髌股关节、股骨内外侧髁及关节软骨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内支架在膝关节康复中对移植物提供了应力遮挡,在一定程度上对移植物具有保护作用。

秦晓平,陈意,肖斌,周荣斌,曾超,许啸,夏维萍,庄永敬,谭洪波[8](2019)在《训练伤致膝关节430例关节镜手术病例损伤类型及认识》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当前军事训练致伤膝关节的不同病因类型。方法选取2017-07至2019-01在我科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30例患者资料,作病因统计并数据分析。结果占据膝关节军事训练伤前三位的是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软骨损伤。半月板撕裂外侧明显大于内侧,两者之比为1.7:1。前交叉韧带断裂占韧带损伤总数的56.2%,前后交叉韧带断裂之比41:1,韧带囊肿占韧带损伤的34.9%。膝关节软骨损伤率为23.9%,主要集中于髌股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腘窝囊肿等也占有一定比例。结论膝关节军事训练伤类型多样,在关注常见损伤的同时,对新出现的像韧带囊肿、痛风性关节炎等要加以重视,及早发现并预防可提高部队战斗力。

向先祥[9](2019)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步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目的:评价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MOWHTO手术的84位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患者,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评价。采用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股胫角(Femoral Tibial Angle,FTA)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AKS)、Insall-Salvati 指数、平台后倾角(Tibial Posterior Slope),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评价术后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84例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骨性愈合时间为13.5±2.9周;随访期间84例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螺钉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VAS术前5.34±1.24分,术后12个月为0.83±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KS术前68.9±5.8,术后12个月8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A术前为187.2±2.5°,术后12个月为171.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TA术前80.4±3.5°与术后12个月88.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Insall-Salvati指数、平台后倾角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WHTO并TomoFix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保留了膝关节周围骨质,并且短期内能达到骨性愈合,通过改善下肢力线,同时利用关节镜治疗了关节内疾病,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其疗效满意,MOWHTO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的有效手段。第二部分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目的:分析膝关节内侧OA伴内翻畸形患者行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OWHTO)后步态运动学参数,评价MOWHTO术后膝关节运动学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MOWHTO手术的64位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10位健康成年人膝关节作为对照组,将试验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步态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的步态运动学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屈曲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的的变化。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一个步态周期内,正常膝关节站立相中期屈曲2.5±1.3°、内外翻3.1±1.6°、内外旋6.3±2.4°,MOWHTO站立相屈曲1.5±2.1°(术前)及2.4±1.3°(术后12个月)、内外翻7.1±2.6°(术前)及3.1±1.7°(术后12个月)、内外旋13.1±1.2°(术前)及7.1±2.0°(术后12个月),正常膝关节摆动相屈曲61.3±3.2°,内外翻5.1±3.9°,内外旋3.2±2.0;MOWHTO摆动相屈曲49.1±2.2°(术前)及60.1±3.1°(术后12个月)、内外翻6.9±2.4°(术前)及5.1±1.6°(术后12个月)、内外旋8.1±0.3°(术前)及3.2±1.5°(术后12个月),与AKS评分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57、-0.905、-0.929。MOWHTO术后12个月的步态运动学参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分析是评价MOWHTO手术效果的一种客观有效手段,能反映膝关节步态运动学的变化规律,步态分析与AKS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能进一步了解MOWHTO术后的恢复情况,并指导功能锻炼,我们认为步态分析用于MOWHTO术后短期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铭,刘松波,刘欣伟,王宇,刘宪民[10](2017)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军事训练损伤41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418例膝关节军事训练损伤患者利用膝关节镜检查、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指导膝部军事训练损伤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10年6月行膝关节镜检查治疗的现役军人伤病员共418例,其中男性412例,女性6例;年龄1836岁,平均21.6岁。受伤原因:行军、越野跑、跨越障碍等损伤289例;器械训练、投弹训练、摔跤、足球、篮球运动等损伤116例;驾驶训练损伤13例。损伤类型:半月板损伤211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128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12例,多发韧带损伤22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45例。分析关节镜下所见损伤的种类及治疗效果。结果关节镜下可见418例中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多发韧带损伤共计160例,半月板损伤211例,膝关节滑膜炎45例。术后95%以上病例功能恢复满意,无行走疼痛。结论军事训练致膝关节损伤常见,关节镜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关节内结构的继发损伤。

二、军事训练致膝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训练致膝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关节镜下治疗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二、一般资料
    三、手术方法
    四、术后处理
    五、疗效评价
    六、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一般结果
    二、典型病例
讨论
    一、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发病机制
    二、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的治疗现状
    三、保留半月板有利于恢复关节稳定性。
    四、手术注意事项
    五、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2)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手术步骤
        2.3 术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2.4.1 观察指标
        2.4.2 观察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结果与分析
    1 临床病例数据完成情况
    2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2.1 两组患者性别差异分析
        2.2 两组患者年龄差异分析
        2.3 两组患者病程差异分析
        2.4 两组患者患膝分布差异分析
    3 观察指标分析比较
        3.1 两组患者术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比较
    4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讨论
    1 中医学对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1.1 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 西医学对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2.1 半月板的解剖概要
        2.2 功能及损伤机制研究
        2.3 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2.4 西医保守治疗现状
    3 活血利水方的组方依据、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3.1 组方依据
        3.2 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4 活血利水法在膝关节镜术后的应用分析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3)TNFTNF-α/TGF/TGF-β1信号轴调控半月板损伤后软骨下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祖国医学对半月板损伤和骨关节炎的认识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一、病名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证候分型
        四、中医治疗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一、病名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证候分型
        四、中医治疗
    第三节 祖国医学对半月板损伤与膝骨关节炎的理论基础
        一、筋骨并重理论
        二、中医“治未病”理念
第二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半月板损伤的研究概况
        一、半月板的研究历史
        二、半月板损伤的流行病学
        三、半月板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四、半月板损伤的机制
        五、半月板损伤的类型
        六、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七、半月板损伤的治疗
    第二节 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一、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的现代医学研究介绍
        二、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介绍
    第三节 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改变的研究概况
        一、软骨下骨的介绍
        二、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改变的研究介绍
    第四节 TNF-α/TGF-β1 信号轴的研究概况
        一、TNF-α的研究进展
        二、TGF-β1 的研究进展
        三、TNF-α/TGF-β1 信号轴的研究介绍
第三章 临床部分
    第一节 人半月板损伤后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一、Micro-CT检测软骨下骨改变
    第二节 血清中TNF-α/TGF-β1 信号轴的改变
        一、临床资料
第四章 实验材料与动物分组
    第一节 实验内容
    第二节 实验材料
    第三节 实验方法
        一、分组和模型
        二、方法
        三、TNF-α和 TGF-β1 的检测
        四、统计分析
    第四节 实验结果
        一、各组甲苯胺蓝染色比较
        二、各组胫骨近端横断位的Micro-CT成像图比较
        三、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变化
        四、各组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比较
        五、各组血清中TGF-β1 表达水平比较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MMT大鼠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第二节 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改变的意义
    第三节 TNF-α/TGF-β1 信号轴在软骨下骨改变中的机制研究
    第四节 中医对TNF-α/TGF-β1 信号轴与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改变的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收集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1.7 剔除与脱落病例处理
        1.8 主要设备器械及药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试验前准备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过程
        2.5 术后治疗
        2.6 观察指标
    3 安全性分析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情况比较结果
    2 各观察指标比较
        2.1 三组病例手术前后ESR比较
        2.2 三组病例手术后ROM比较
        2.3 三组病例手术后髌上缘10cm周径比较
        2.4 三组病例手术后VAS比较
        2.5 三组病例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3 不良反应观察
分析与讨论
    1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现状
        1.1 半月板损伤的特点及机制
        1.2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术式
        1.3 影响半月板损伤疗效的主要因素
        1.4 非甾体消炎药应用及缺陷
    2 中医学对于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特点
        2.2 中医综合治疗
    3 选用散结活络汤加减的依据
        3.1 散结活络汤出处及配伍关系
        3.2 散结活络汤加减的药理研究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ESR的影响
        4.2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ROM的影响
        4.3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髌上缘10cm周径的影响
        4.4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半月板成形术后VAS的影响
        4.5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半月板成形术后Lysholm评分的影响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临床课题研究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VAS评分表
    附录 C Lysholm评分标准
典型病例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框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质性研究阶段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专家函询阶段
        2.2.1 函询专家的选择
        2.2.2 函询方法
    2.3 问卷信效度检验阶段
    2.4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调查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学原则
    2.7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质性研究结果
        3.1.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3.1.2 访谈结果
        3.1.3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问卷条目池形成
    3.2 专家函询结果
        3.2.1 专家的一般资料
        3.2.2 专家积极性
        3.2.3 专家权威性
        3.2.4 专家函询意见协调程度
        3.2.5 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
        3.2.6 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
    3.3 信效度检验结果
        3.3.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3.3.2 问卷条目筛选结果
        3.3.3 问卷信度
        3.3.4 问卷效度
    3.4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调查结果
        3.4.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3.4.2 军人半月板知识、信念、行为得分
        3.4.3 军人半月板知识、信念、行为相关性分析
        3.4.4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3.4.5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的研制分析
        4.1.1 问卷编制的必要性
        4.1.2 问卷条目设置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4.1.3 问卷信效度评价
    4.2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4.2.1 军人半月板损伤一般情况分析
        4.2.2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水平得分分析
        4.2.3 军人半月板损伤健康信念水平得分分析
        4.2.4 军人半月板损伤防护行为水平得分分析
        4.2.5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4.2.6 军人半月板损伤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4.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膝关节镜术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
引言
第一章 文献回顾
    1 膝关节损伤概述及患病现状
        1.1 膝关节损伤概述
        1.2 膝关节损伤患病现状
    2 膝关节损伤治疗现状
        2.1 关节镜术
        2.2 膝关节镜术应用进展
        2.2.1 ACL损伤
        2.2.2 半月板损伤
        2.2.3 游离体
        2.3 膝关节镜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必要性
    3 康复护理概述及研究现状
        3.1 康复护理概述
        3.2 国内外康复护理研究现状
        3.3 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术患者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4 IMB模型概述及在护理的应用现状
        4.1 IMB模型概述
        4.2 IMB模型在护理的应用现状
第二章 基于IMB模型的膝关节镜术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
    1 文献研究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选择
        1.3 文献检索结果与资料提取
        1.4 文献内容分析
    2 初步编制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
        2.1 德尔菲法
        2.2 初步编制问卷
    3 专家咨询
        3.1 专家选择
        3.2 专家可靠性分析
        3.2.1 专家积极系数
        3.2.2 专家权威程度
        3.2.3 专家协调程度
        3.3 专家咨询结果
    4 讨论
        4.1 构建基于IMB模型膝关节镜术康复护理方案的意义
        4.2 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方案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 IMB模型在膝关节镜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纳入、排除、脱落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设计类型与技术路线
        2.2 分组方法
        2.3 样本量计算
        2.4 干预方法
        2.4.1 对照组
        2.4.2 干预组
        2.5 研究指标与工具
        2.5.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信息表
        2.5.2 Lysholm膝关节评分
        2.5.3 膝关节活动度
        2.5.4 膝关节康复锻炼依从性调查表
        2.5.5 膝关节康复知识问卷
        2.5.6 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转归评分
        2.6 资料收集
        2.7 统计分析
        2.8 质量控制
        2.8.1 研究设计阶段
        2.8.2 实施阶段
        2.8.3 资料录入与分析
        2.9 伦理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一般情况信息比较
        3.2 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
        3.3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3.4 两组膝关节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比较
        3.5 两组膝关节康复知识得分比较
        3.6 两组KOOS评分比较
讨论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7)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Ⅰ型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1 ACL解剖
        1.1.2 ACL的神经支配与血供
        1.1.3 ACL残端与本体感觉
        1.1.4 ACL重建的研究进展
        1.1.5 ACL重建与骨性关节炎
        1.1.6 ACL损伤与祖国医学的关系
        1.1.7 增强重建与修复
        1.1.8 ACL损伤位置的MRI评估及损伤分型
第二章 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 Ⅰ型损伤的实验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药品
        2.2.2 器械、设备及手术材料
        2.2.3 实验动物
        2.2.4 手术方法
        2.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2.2.6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一般情况及大体观察
        2.3.2 修复组光镜下观察
        2.3.3 生物力学检测
    2.4 讨论
        2.4.1 韧带残端与腱骨愈合
        2.4.2 内支架的使用
第三章 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 Ⅰ型损伤的临床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设备
        3.2.2 研究对象的确立
        3.2.3 病例数的确定及分组
    3.3 处理
        3.3.1 一般资料
        3.3.2 病例的处理
    3.4 术后康复计划
        3.4.1 修复组
        3.4.2 重建组
    3.5 随访
    3.6 观测指标与方法
        3.6.1 功能评估
        3.6.2 临床检查
    3.7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3.8 结果
        3.8.1 一般结果
        3.8.2 功能评估
        3.8.3 临床检查
    3.9 讨论
        3.9.1 双束缝合必要性及可行性
        3.9.2 ACL修复及重建中内支架的使用
        3.9.3 ACL损伤与骨性关节炎
        3.9.4 ACL损伤修复后腱骨愈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训练伤致膝关节430例关节镜手术病例损伤类型及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步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步态获取及分析方法
    结果
        一、患者基本信息
        二、膝关节运动学
        三、步态分析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综述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胫骨高位截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一 VAS疼痛评分标准
    附表二 AKS评分
    附表三 WOMAC骨性关节炎评分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国内会议及学习班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专着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10)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军事训练损伤41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手术方法
    3术后康复
结果
讨论
    1膝关节军事训练损伤的特点
        1.1数量大。
        1.2新兵多见。
        1.3容易误诊。
        1.4韧带损伤中以ACL损伤多见而PCL损伤少见。
    2韧带损伤及时处理在防治膝关节内结构继发损伤中具有重要价值
    3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军事训练损伤研究中具有明显优势

四、军事训练致膝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关节镜下治疗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J]. 丁云鹏,章亚东. 骨科, 2021(02)
  • [2]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D]. 王林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TNFTNF-α/TGF/TGF-β1信号轴调控半月板损伤后软骨下骨的研究[D]. 贾琼.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的影响[D]. 张銮弟.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军人半月板损伤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 朱丽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1)
  • [6]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膝关节镜术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研究[D]. 张金芳.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Ⅰ型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王昌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训练伤致膝关节430例关节镜手术病例损伤类型及认识[J]. 秦晓平,陈意,肖斌,周荣斌,曾超,许啸,夏维萍,庄永敬,谭洪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1)
  • [9]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步态分析[D]. 向先祥. 苏州大学, 2019(04)
  • [10]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军事训练损伤418例临床分析[J]. 刘铭,刘松波,刘欣伟,王宇,刘宪民. 创伤外科杂志, 2017(09)

标签:;  ;  ;  ;  ;  

军训所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