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坂一号白色金针菇特性及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王宝明[1](2014)在《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本事系年》文中提出中朝关保,源速流畏。明清雨代,中国与朝鲜在宗藩关系的框架下保持着传统的友好交往。朝鲜王朝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定期派遣使臣出使清王朝,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燕行缘》文献。《燕行录》是朝鲜使臣及随从出使中国时的记载,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学、沿途风光、建筑、风俗、故实等等,其中数以千计的汉诗尤为引人注目。在乾嘉畴期,着名诗人有蔡济恭、洪大容、柳得恭等人。本输文全面系统整理清代乾嘉时期朝鲜使华汉诗文献,以诗歌刽作及其本事繁年的方式,祥尽再现当时中朝诗歌交流的一个侧面,为中朝诗歌交流史乃至中国文化傅播史提供翔实的基磋文本。具体方法是以乾嘉时期《燕行录》中的日记和诗歌等原始文献为主,把相关的日记和诗歌(古诗、四言、楚辞体、五绝、五律、七绝、七律)造行匹配,聊蘩诗歌本事及其创作文化背景,考证诗歌的创作日期,“以诗繋日,以日繁月,以月繁年,以年繋代”,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本输文亦使用《朝鲜王朝实录》、《清寅录》、《清代诗文汇编》等造行补充,为《燕行缘》汉诗提供佐证。为保证文献的准确性,本论文使用繁体字。本输文分为四部分:绪论;第一章(十五箭);第二章(十箭);余输。主体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是乾隆时期。时间由乾隆元年(1736)至六十年(1795),主要介绍二十二撞诗文匹配的作品,包括李喆辅《丁巳燕行日记》、《燕槎录》;赵显命《燕行日记》、《燕行缘》;尹汲《燕行日记》;洪大容《湛轩燕记》;严璹《燕行录》;李岬《燕行记事》;李德懋《入燕记》;蔡济恭《含忍录》;李田秀《入溶记》;沈录洙《燕行日乘》;俞彦镐《燕行录》;赵瑍《燕行日录》;徐浩修《熟河纪游》;柳得恭《后霎缘》;白景炫《燕行录》;金箕性《燕行日记》;金正中《燕行录》;李在学《燕行日记》、《癸丑燕行诗》;洪羲俊《甲寅燕行诗》。第二章是嘉度时期。时间由嘉度元年(1796)至二十五年(1820)。这期间的重要作品有十二种,包括徐有闻《戊午燕缘》;金勉柱《赠季君》;李基宪《燕行日记》、《燕行讨轴》;李晚秀《輶车集》;洪爽周《渊泉赴燕诗》;李海应《蓟山纪程》;元在明《芝汀燕记》;李敬卨《燕行录》;李鼎受《游燕录》;崔斗燥《乘槎录》;成佑曾《茗山燕诗录》。本论文有两个附录一是乾嘉时期朝鲜使臣使华一览表,二是乾嘉畴期《燕行录》总目。本输文的主要创新点有四。第一,它是学术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全面的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编年着作。第二,探取“以日繋月,以月繋年,以年繁代”的方式撰写,有条不紊,庆真威密的把日记与诗歌造行匹配,在域外汉诗研究中阴创了一种新形式。第三,通过大量朝鲜使华汉诗的创作本事及其文化背景的翔实记录,可以用“他者”的眼光,既反观了中国文化,并可以引起古代文化傅播研究的更深刻的阴注和思索。第四,本论文所据底本多为手抄本,其中有大量草害字体,权难辨识,目前中外学者很少从事此类工作。笔者一一识别录入,是封东亚写本汉籍整理的新贡献。不足之处在于,最初撰写的论文规模鹿大,包含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个时期,笔者已经完成初稿雨百万字。但由于学位论文规模所限,所以只截取乾嘉雨代。毕业后我舍继续整理道光至光绪的繁年,使清朝中后期朝鲜文人使华诗歌繋年成为完璧。
杨万波,兰士波,温爱亭,李红艳,马盈[2](2013)在《金针菇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文中研究说明金针菇是颇受世人青睐的食用菌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金针菇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以及引种驯化、遗传育种和杂交育种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展望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祁丽萍[3](2011)在《金针菇双单杂交及其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针菇是我国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在金针菇产业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开展了金针菇双单杂交及其子代遗传分析,其目的在于建立金针菇双单杂交技术体系,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金针菇亲本菌株的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分析,完全亲和与半亲和双单杂交种的F1和F2农艺性状,以及F1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等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与菌丝生长分析对金针菇F32(金丝)、F21(三明1号)和F2121等3个菌株进行了单核原生质体分离,经交配型检测均为两种交配型,检测F32(金丝)和F21(三明1号)两种交配型比例符合1:1,F2121不符合1:1,出现了偏差;F32(金丝)和F2121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差异显着,F21(三明1号)的两种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则差异不显着;经配对的双核体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与出发菌株差异不显着;3个金针菇的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检测分别为:F32(金丝)交配型为A1B1、A2B2;F21(三明1号)交配型为A3B3、A1B4;F2121交配型为A1B1、A2B2。2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与出发菌株、配对的双核菌株的ISSR分析3个金针菇菌株两种不同交配型的单核原生质体配对的双核体与出发菌株之间遗传关系较近,遗传相似系数高的为0.97、低的只有0.75;两种不同交配型的单核原生质体菌株之间遗传差异较大,其中F32(金丝)菌株的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与出发菌株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一致,而F2121和F21(三明1号)菌株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菌株与出发菌株之间遗传差异不一致。3双单杂交与杂交种拮抗鉴定以亲本F32和F21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体构建2个双核体F2315(A1B1+A3B3)和F2715(A2B2+A3B3)作为供体,以亲本的单核体F2121P1(A2B2)为受体,分别进行完全亲和双单杂交(F2315×F2121P1)和半亲和双单杂交(F2715×F2121P1),分别配对16个组合;完全亲和和半亲和双单杂交种与其所对应的双核亲本之间均形成拮抗线;完全亲和双单杂交种之间以及半亲和双单杂交种之间均无拮抗,完全亲和双单杂交种与半亲和双单杂交种之间也无拮抗。4双单杂交种F1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分析完全亲和和半亲和双单杂交种F1单核原生质体均为2种交配型,经检测均符合1:1,经与亲本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为标准菌株检测结果为完全亲和的双单杂交种和半亲和双单杂交种的交配型均为A2B2和A3B3,一个与供体双核体中1个交配型相同,另一个与受体单核交配型相同。5双单杂交种及其两种交配型的单核原生质体与亲本的ISSR分析完全亲和的双单杂交种与受体单核体菌株、供体双核体菌株以及其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之间遗传关系较近;双单杂交种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遗传关系表现出与受体单核原生质体菌株较近,而与供体双核体组成的单核原生质体菌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远;半亲和双单杂交种与受体单核菌株之间遗传关系较近,而与供体的双核体之间遗传关系较远;双单杂交种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遗传差异较大,其中一个与供体双核体和受体单核体菌株之间遗传关系较近,另一种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则与受体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和供体双核体之间遗传关系较远。6双单杂交种F1与F2代农艺性状分析完全亲和和半亲和双单交种F1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均大于供体双核体和受体单核体,在产量上差异较大,但在子实体形体特征上差异不明显,均为黄色。完全亲和与半亲和双单杂交种F2代在产量上存在差异,完全亲和双单杂交F2代中,较亲本高的占27.78%,最高增产率达到25.22%;半亲和双单杂交F2代中,较亲本高的占25.53%,最高增产率达到17.58%;完全亲和双单杂交种和半亲和双单杂交种F2代均出现黄色和白色两种类型,黄色与白色比例经检测均符合3:1比例。
赵书光[4](2009)在《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品种选育》文中提出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新品种,本研究采用“三交”杂交育种模式,以亲缘关系较远、农艺性状具有互补性的黄色菌株三明一号、白色菌株金21、金3三个菌株为亲本,从所选亲本的单孢菌株中,选择菌丝生长旺盛致密、交配型因子可以配对形成锁状联合的单孢菌株,进行配对杂交选育金针菇新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亲本菌株以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保存的已知农艺性状,分子标记等背景的金针菇不同菌株,为筛选亲本菌株的基础,通过对23个不同金针菇菌株DNA指纹系统聚类分析,建立ISSR分析遗传聚类图,并结合这些菌株的农艺性状数据,最后筛选出亲缘关系较远、农艺性状具有互补性的3个亲本供试菌株,即黄色菌株三明一号、白色菌株金21、金3。2、亲本菌株相关特性研究通过PDA平板拮抗实验,结果表明:所选亲本菌株之间拮抗关系的强弱与聚类分析亲缘关系的远近具有一致性。利用刚果红染色法测定亲本菌株纤维素酶活(CMC)的实验结果表明:各菌株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大小与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呈正相关;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染色法(BTB法)测定亲本菌株脱氢酶活性的实验结果表明:菌株脱氢酶活性的大小与菌株产量高低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脱氢酶活性大的菌株BTB溶液较黄、其产量也高,相反则为蓝色、产量偏低。3、单孢菌株不亲和性因子确定通过出菇实验,筛选形态较好的子实体弹射孢子,运用单孢分离技术获得不同亲本的单孢菌株。以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保藏的标准单孢菌株为基准菌株,对分离所得的单孢菌株进行不亲和性因子确定,详细鉴定了3个亲本单孢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4、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品种选育将筛选所得的菌丝生长旺盛致密、不亲和性因子可以自由交配的单孢菌株进行配对杂交获得杂交菌株。第一轮杂交获得400个F1菌株,出菇试验后获得了280个性状较好的F1杂交菌株。与亲本菌株相比,从中筛选出早熟、出菇整齐一致的F1菌株F1-27和F1-160作为第二轮杂交的亲本之一。第二轮杂交中获得了80个F2菌株,通过出菇试验获得了A30、A47两个农艺性状优良的超亲菌株,并进行了拮抗实验和分子标记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二者是亲本遗传物质发生重新组合形成的杂交种。同时,在F2菌株中还得到了一个抗病白色菌株A45。5、相同交配型单孢菌株配对所得杂交菌株的差异性实验中利用相同交配型因子的不同单孢菌株配对所得的杂交菌株,在栽培料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满袋天数、现蕾天数、采收天数和单袋平均产量都存在显着性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扩大杂交育种中的单孢菌株数量能够提高获得优良菌株或具有特殊农艺性状菌株的可能性。
苏蓉[5](2008)在《金针菇自交子代群体生物学性状的研究》文中提出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我国着名的食药用菌,目前产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六.在金针菇产业发展中,品种选育是该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金针菇自交,揭示供试材料遗传背景,拓宽金针菇育种手段,丰富金针菇种质资源.本研究对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菌种保藏中心111株菌株进行出菇实验,按菌株子实体产量,栽培周期,子实体栽培性状三个方面进行了生产性能方面的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宜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株F10菌株、F29菌株、FM菌株、F21菌株、F3菌株、F4菌株,这些菌株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高产、优质、栽培周期短.本实验对筛选出来的6个金针菇菌株自交子代生物学性状的研究,从其自交子代群体的遗传可以知道,自交导致后代群体的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平均产量均比亲本降低。亲本菌丝生长速度快的品种,除耐自交、衰退不明显的品种外,其自交子代群体一般生长速度也较快.菌株平均产量与原基形成或出现有正相关性。各自交后代群体平均产量与平均生长速度无相关性.在育种中,自交衰退严重的材料通常携带较多的不利或有害的隐性基因。通过自交测试,可以发现备选亲本的这些缺点,帮助我们取舍亲本材料。各亲本自交子代群体中选育出的高产优势菌株,FM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中26株,F21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中6株,F3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中5株,F4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中3株,F29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中3株,F10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中2株.这些自交群体中表现较优菌株经过进一步的选育,待优良性状稳定一致后,也可能升级为品系或品种.同时这些优良菌株也可为杂交育种提供较好的亲本材料。
李秋菊[6](2007)在《清末民初时调研究》文中提出时调,这种俚俗的文学样式,自明代中期兴起以来,发展到清末民初,已经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清末民初,民间刻印的时调唱本浩如烟海,但目前尚未得到全面、系统、深入的整理及研究。本文对目前收藏时调最为集中而丰富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与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清末民初时调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并且,在此搜集整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之上,对清末民初的时调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正文部分除绪论、结语之外,另包括四章。第一章对清末民初时调的一些常用曲调作了简单介绍。既论述了[银纽丝]、[青阳扇调]、[剪剪花]、[满江红]、[九连环]等传统曲调的源流及主要特征等,又探讨了[叹十声]、[梳妆台调]、[十朵花]、[马灯调]、[无锡景调]等清末民初的新兴曲调。第二章对清末民初时调的内容作了一些分析,着重介绍了以时事政治、社会新闻、劝善戒恶、地方风物、市井百态、烟花妓院为主要题材的六类时调。时调大多出自一些下层民众或民间艺人之手,其艺术性自有独特之处。因此,第三章对时调的命名方式、结构艺术及修辞手法也有所探讨。清末民初,民间刻印时调唱本的书坊很多,而且遍及全国各地。虽然有些书坊已无从查考,但也不乏“赫赫有名”者,如扬州鸿文堂、聚盛堂,苏州恒志书社,北京宝文堂、秀文堂等。第四章第一节对这些书坊及其刻印的时调唱本作了一些梳理。而第四章第二节则分析了清末民初时调唱本流传过程中的一些情况,虽然一些官府或卫道者极力抵制时调唱本的流传,但并不能令其销声匿迹,仍然风靡民间。附录部分对目前搜集到的清末民初时调进行了整理。附录一“清末民初时调叙录”,凡叙录清末民初流传的时调640种。叙录内容主要包括每首时调的现存版本、所用曲调、形式特征及主要内容等。现存多种版本的时调,不同版本之间,若有显着的异文,也作了说明,一些本子中较明显的脱文、衍文,也一一指出。附录二“清末民初期刊所载时调篇目汇录”,采用表格的形式,着录《智群白话报》、《童子世界》、《绣像小说》、《宁波白话报》、《吴郡白话报》等21种清末民初期刊上登载的97首时调。附录三“民国间时调选集目”,凡着录民国时期书坊或个人等编选或抄写的时调集30种,主要介绍了各种时调集的版本形态、所录篇目及馆藏地等。
王秀全[7](2005)在《白色金针菇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金针菇市场都青睐白色品种,但是国内白色金针菇生产不仅品种单一,而且几乎全部从国外引进,选育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白色金针菇品种刻不容缓。本实验系统研究了收集到的32个金针菇菌株(14个黄色菌株,18个白色菌株)的亲缘关系和交配型因子。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结果运用于实践当中,对白色新品种的选育作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32个菌株的亲缘关系 利用RAPD技术,通过对200个引物的筛选,最后选定7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32个来源不同的菌株作了分析。根据聚类结果,所研究的32个菌株,可以分为7大类,白色品种几乎归为一类,之间的遗传差异很小;而黄色菌株则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差异,分为6类。 2.不亲和性因子确定 运用单孢分离技术,详细分析了32个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组成,将金针菇的A因子确定到10个,B因子确定到8个。对亲缘关系所得结果和不亲和性因子结果比较发现,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白色品种之间不亲和性因子差别很小,而黄色品种则具有丰富的不亲和性因子。同时,根据所得不亲和性因子结果,挑选出30个单孢菌株作为金针菇不亲和性因子鉴定的标准菌株。 3.高产白色金针菇品种的选育 选定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白色品种8801的单核菌株的前提下,选择与8801亲缘关系远、交配型可以自由交配的白色品种(金21)的单孢菌株进行杂交。同时,选择亲缘关系近(FL98)和亲缘关系居中(147)的作为对照。经过筛选,得到两个在出菇期和产量上都优于双亲的远缘杂交菌株。
谢宝贵,江玉姬[8](2003)在《金针菇遗传育种进展》文中提出金针菇的遗传育种研究较为深入,容易在人工调控的条件下栽培,有望成为异宗结合食用菌研究的模式菌种。本文综述了金针菇的遗传研究概况,介绍了原生质体技术及其应用,总结了金针菇的育种方法与成就。
柳会珍[9](2001)在《长坂一号白色金针菇特性及栽培》文中提出 (一)特性特点该品种经逐年提纯复壮及规模栽培表现为菇体柄长色白,耐粗放,抗病虫,菌丝能在3~34℃正常生长,最适23℃左右,在-21℃经过150天仍然存活,超过42℃以上高温7天菌丝自溶死亡。菇体形成温度5~25℃,最适12~15℃培养料含水量60%~65%,出菇期相对湿度75%~95%,需微弱光,pH值3~8均可生长,pH值以5~6最适。(二)市场销势该品种以其清脆舒爽的口感、雪白诱人的色泽、滑润柔嫩的风味走俏市场,上市价是黄色金针菇的1~2倍,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三)栽培要点采用棉籽壳、甘蔗渣、木屑、谷壳、草秸、玉米芯均可栽培。近两年,湖北当阳市菌研听利用该品种耐粗放特性大力发展草秸谷壳类为主料栽培该菇获得成功,只需满足金针菇所需要的高肥高氮加富营养和添加磷酸根、镁离子,科学配方和管理,头潮菇转化率达100%。共收三潮菇,投产比1:10。1、选场配料(1)选场:室内、大棚、大田、葡
柳会珍[10](2001)在《长坂一号白色金针菇特性及栽培》文中研究指明 1993年,湖北当阳市中心菌研所科研室从长坂坡公园一棵陈腐的杂树空蔸内采集一株重达2.5公斤,全身雪白的珍稀高档白色金针菇。经原生质体组织分离,在PDA斜面试管形成锁状联合,成功地培育出可供人工栽培的双核菌丝原代母种,命名为长坂一号。
二、长坂一号白色金针菇特性及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坂一号白色金针菇特性及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本事系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原因 |
二、文献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亮点及不足之处 |
五、繋年编例 |
第一章 乾隆时期(乾隆元年—乾隆六十年) |
第一节 乾隆二年/朝鲜英祖十三年 |
第二节 乾隆八年/朝鲜英祖十九年 |
第三节 乾隆十一年/朝鲜英祖二十二年 |
乾隆十二年/朝鲜英祖二十三年 |
第四节 乾隆三十年/朝鲜英祖四十一年 |
乾隆三十一年/朝鲜英祖四十二年 |
第五节 乾隆三十八年/朝鲜英祖四十九年 |
乾隆三十九年/朝鲜英祖五十年 |
第六节 乾隆四十二年/朝鲜正祖元年 |
乾隆四十三年/朝鲜正祖二年 |
第七节 乾隆四十三年/朝鲜正祖二年 |
第八节 乾隆四十八年/朝鲜正祖七年 |
第九节 乾隆五十一年/朝鲜正祖十年 |
乾隆五十二年/朝鲜正祖十一年 |
第十节 乾隆五十二年/朝鲜正祖十一年 |
乾隆五十三年/朝鲜正祖十二年 |
第十一节 乾隆五十五年/朝鲜正祖十四年 |
第十二节 乾隆五十五年/朝鲜正祖十四年 |
乾隆五十六年/朝鲜正祖十五年 |
第十三节 乾隆五十六年/朝鲜正祖十五年 |
乾隆五十七年/朝鲜正祖十六年 |
第十四节 乾隆五十八年/朝鲜正祖十七年 |
乾隆五十九年/朝鲜正祖十八年 |
第十五节 乾隆五十九年/朝鲜正祖十八年 |
乾隆六十年/朝鲜正祖十九年 |
第二章 嘉庆时期(嘉庆元年—嘉庆二十五年) |
第一节 嘉庆三年/朝鲜正祖二十二年 |
嘉庆四年/朝鲜正祖二十三年 |
第二节 嘉庆六年/朝鲜纯祖元年 |
嘉庆七年/朝鲜纯祖二年 |
第三节 嘉庆八年/朝鲜纯祖三年 |
第四节 嘉庆八年/朝鲜纯祖三年 |
嘉庆九年/朝鲜纯祖四年 |
第五节 嘉庆九年/朝鲜纯祖四年 |
嘉庆十年/朝鲜纯祖五年 |
第六节 嘉庆十三年/朝鲜纯祖八年 |
第七节 嘉庆十四年/朝鲜纯祖九年 |
嘉庆十五年/朝鲜纯祖十年 |
第八节 嘉庆十六年/朝鲜纯祖十一年 |
嘉庆十七年/朝鲜纯祖十二年 |
第九节 嘉庆二十二年/朝鲜纯祖十七年 |
第十节 嘉庆二十三年/朝鲜纯祖十八年 |
嘉庆二十四年/朝鲜纯祖十九年 |
余论 |
一、朝贡制度中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 |
二、诗坛的实学派及委巷诗人 |
三、中朝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 |
四、朝鲜使华汉诗的感情与格律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按笔划) |
二、专着 |
三、期刊 |
四、学位论文 |
附录一:乾嘉时期朝鲜使臣使华一览表 |
附录二:乾嘉时期《燕行录》总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一、个人简历 |
二、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金针菇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的研究 |
2 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 |
3 引种与分离驯化方面的研究 |
4 生产性栽培现状 |
5 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
(3)金针菇双单杂交及其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
1.1 金针菇开发利用情况 |
1.2 经济价值 |
1.2.1 营养价值 |
1.2.2 药用价值 |
2 金针菇系统发育地位 |
3 金针菇遗传特性 |
4 金针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4.1 生化标记:同工酶 |
4.2 分子标记 |
4.2.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
4.2.2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e DNA, RAPD) |
4.2.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 |
4.2.4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epuence-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 |
4.2.5 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
4.2.6 简单序列重复间区(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
4.2.7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
4.2.8 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 |
4.3 金针菇交配型分析 |
4.4 金针菇担孢子及其核相和极性分析 |
4.5 金针菇粉孢子及其核相和极性分析 |
5、金针菇育种研究 |
5.1 金针菇杂交育种研究 |
5.1.1 单单杂交 |
5.1.2 多孢杂交 |
5.1.3 单核原生质体杂交 |
5.1.4 双单杂交 |
5.1.5 自交 |
5.2 诱变育种 |
5.3 驯化育种 |
5.4 利用基因工程育种 |
6、本研究的目标意义 |
第二章 金针菇交配型分析 |
第一节 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与交配型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
1.2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基及所需试剂 |
1.2.1 试管培养基 |
1.2.2 液体培养基 |
1.2.3 再生培养基 |
1.2.4 酶制剂 |
1.2.5 稳定剂 |
1.3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所需仪器设备 |
1.4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方法 |
1.5 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 |
1.6 金针菇菌株交配型测定 |
1.7 交配型实得比例的x~2测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结果 |
2.2 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结果 |
2.3 3 个金针菇菌株交配型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与双核菌株菌丝生长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32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菌丝生长比较 |
2.2 F2121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菌丝生长比较 |
2.3 F21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3 讨论 |
第三节 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与双核菌株的分子标记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
1.2 提取DNA 试剂 |
1.3 PCR 试剂及引物 |
1.4 仪器设备 |
1.5 方法 |
1.5.1 基因组DNA 的制备 |
1.5.2 基因组DNA 的检测 |
1.5.3 ISSR-PCR 反应体系 |
1.5.4 ISSR—PCR 扩增程序 |
1.5.5 ISSR 聚类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模板DNA 的制备 |
2.2 金针菇不同交配型菌株ISSR 标记分析 |
2.2.1 F32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ISSR 标记分析 |
2.2.2 F2121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ISSR 标记分析 |
2.2.3 F21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ISSR 标记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双单杂交及其遗传分析 |
第一节 双核亲本的构建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双单杂交种的构建 |
l |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1.3.1 金针菇完全亲和双单杂交实验 |
1.3.2 金针菇半亲和双单杂交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金针菇完全亲和双单杂交实验 |
2.2 金针菇半亲和双单杂交实验 |
3 讨论 |
第三节 杂交种拮抗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双核亲本菌株之间拮抗实验 |
2.2 完全亲和杂交种彼此之间拮抗实验 |
2.3 半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双核亲本菌株之间拮抗实验 |
2.4 半亲和杂交种彼此之间拮抗试实验 |
2.5 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半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之间拮抗实验 |
3 讨论 |
第四节 双单杂交种的原生质体制备与交配型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
1.2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基及所需试剂、仪器 |
1.3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方法 |
1.4 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方法 |
1.5 交配型实得比例的x~2测验 |
1.6 杂交种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单杂交种的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株比例 |
2.2 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杂交种的ISSR 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
1.2 实验试剂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模板DNA 的制备 |
2.2 金针菇双单杂交F1 代的ISSR 标记分析 |
2.2.1 金针菇全亲和双单杂交F1 代F23152 的ISSR 标记分析 |
2.2.2 金针菇半亲和双单杂交F1 代F27152 的ISSR 标记分析 |
3 讨论 |
第六节 杂交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金针菇全亲和双单杂交种及其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
2.2 半亲和金针菇双单杂交种及其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七节 杂交种F1 代菌株农艺性状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1.3.1 菌种准备 |
1.3.2 装瓶 |
1.3.3 灭菌 |
1.3.4 接种 |
1.3.5 培养 |
1.3.6 出菇管理 |
1.3.7 采收 |
1.3.8 子实体形态特征分析 |
1.3.9 实验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出发菌株农艺性状分析 |
2.1.1 产量比较 |
2.1.2 子实体形态特征比较 |
2.2 半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亲本产量比较 |
2.2.1 产量比较 |
2.2.2 子实体形态特征比较 |
3 讨论 |
第八节 杂交种F2 代农艺性状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1.3.1 自交菌株构建方法 |
1.3.2 栽培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23152 的子代菌株农艺性状分析 |
2.1.1 自交菌株产量分析 |
2.1.2 自交菌株子实体颜色分析 |
2.2 F27152 的自交菌株农艺性状分析 |
2.2.1 F2 代菌株产量与子实体颜色分析 |
2.2.2 F2 代子实体颜色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金针菇概述 |
1.1 金针菇国内外生产研究概况 |
1.2 金针菇子实体颜色遗传规律研究 |
第二节 食用菌的拮抗反应 |
2.1 食用菌拮抗反应研究与应用 |
2.2 拮抗反应的局限性 |
第三节食用菌不亲和性因子研究 |
3.1 不亲和性因子与交配型研究 |
3.2 不亲和性因子的应用 |
3.3 研究前景 |
第四节金针菇育种研究概况 |
4.1 金针菇育种方法 |
4.2 存在问题 |
第五节 DNA 分子标记及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5.1 DNA 分子标记的种类 |
5.2 DNA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杂交亲本选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ISSR 聚类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
2.2 交配型类型分析 |
2.3 ISSR 聚类分析结果 |
2.4 筛选杂交亲本 |
3 讨论 |
第三章 亲本菌株出菇、酶活特性及拮抗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与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亲本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
2.2 亲本菌株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 |
2.3 亲本菌株单袋产量测定结果 |
2.4 亲本菌株脱氢酶活性与产量的关系 |
2.5 亲本菌株菌丝生长速度与采收时间的关系 |
2.6 羧甲基纤维素酶(CMC)相对活性测定结果 |
2.7 亲本菌株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活性与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的关系 |
2.8 亲本菌株拮抗实验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第一轮杂交育种 |
第一节 亲本单孢菌株不亲和性因子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亲本菌株孢子萌发及其单孢菌株试管照片 |
2.2 亲本库存单孢菌株的交配型因子验证 |
2.3 亲本单孢菌株第一轮配对分类结果 |
2.4 亲本单孢菌株第二轮配对分类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单孢菌株配对与杂交种出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1 菌株农艺性状测定结果及分析 |
2.2 F1 优良杂交菌株筛选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拮抗与锁状联合对杂交菌株的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反应 |
2.2 杂交菌株锁状联合观察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杂交菌株的分子标记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 |
1.4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第二轮杂交育种 |
第一节 F1-27 和F1-160 单孢菌株交配型因子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孢菌株分类 |
2.2 单孢菌株交配型因子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单孢菌株配对与杂交种出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2 杂交组合与子实体颜色 |
2.2 F2 菌株农艺性状测定结果 |
2.3 F2 白色、高产、早熟菌株初筛结果 |
2.4 F2 白色、高产、早熟菌株复筛结果 |
2.5 A45 白色抗病菌株 |
3 讨论 |
3.1 单孢菌株配对与形成杂交菌株的关系 |
3.2 杂交菌株子实体颜色性状 |
第四节 杂交菌株的分子标记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 |
1.4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金针菇自交子代群体生物学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金针菇概况 |
1.1 金针菇的分类地位 |
1.2 金针菇的分布 |
1.3 我国金针菇栽培史和现状 |
1.4 金针菇出菇管理关键技术 |
1.5 金针菇的营养价值 |
2 金针菇的遗传研究 |
2.1 金针菇的生活史 |
2.2 金针菇主要育种技术 |
2.2.1 人工选择育种 |
2.2.2 杂交育种 |
2.2.3 诱变育种 |
2.2.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2.2.5 基因工程育种 |
3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适宜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筛选试验 |
2.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栽培管理方法及设备 |
2.1.3.1 金针菇栽培管理方法 |
2.1.3.2 仪器设备 |
2.1.4 金针菇菌丝体形态学分类实验 |
2.1.4.1 金针菇菌丝体培养 |
2.1.4.2 形态学分类指标 |
2.1.5 菌丝生长速度测量 |
2.1.6 出菇时间的记录 |
2.1.7 有效数的统计 |
2.1.8 整齐度的记录 |
2.1.9 抱子印的获得 |
2.2 金针菇自交后代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2.2.1 供试菌株 |
2.2.2 培养基和培养料 |
2.2.3 金针菇栽培方法 |
2.2.4 金针菇自交双核体群体的建立 |
2.2.5 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试验 |
2.2.6 黄色品系菌株自交子代群体现原基记录方法 |
2.3 F3菌株自交子代生物学性状 |
2.3.1 供试菌株 |
2.3.2 培养基和培养料 |
2.3.3 金针菇栽培方法 |
2.3.4 金针菇自交双核体群体的建立 |
2.3.6 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试验 |
2.3.7 PDA试管的颜色分级 |
2.3.8 出菇培养料色素分泌的颜色分级 |
2.3.9 卡方测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适宜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筛选 |
3.1.1 菌丝形态分类 |
3.1.2 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 |
3.1.3 子实体形态学记录 |
3.1.4 现蕾时间早晚 |
3.1.5 整齐度分组情况 |
3.2 金针菇自交后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3.2.1 供试菌株及其自交子代群体的菌丝生长速度 |
3.2.2 菌株原基发生情况 |
3.2.3 各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产量差异 |
3.2.4 6个菌株自交子代的整体表现 |
3.2.5 选育出的高产优势菌株 |
3.3 F3菌株自交子代生物学性状 |
3.3.1 PDA试管菌丝色素分泌颜色分级 |
3.3.2 出菇培养料色素分泌的颜色分级 |
3.3.3 各菌株担孢子分离率 |
3.3.4 原种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 |
3.3.5 各世代的颜色性状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适宜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株母种筛选试验 |
4.2 金针菇自交方法 |
4.3 金针菇菌株自交子代群体的生物学性状 |
4.4 自交对金针菇优良菌株选育的意义 |
4.5 金针菇菌丝色素分泌的意义 |
4.6 自交对金针菇颜色性状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清末民初时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时调概说 |
一、“时调”语源 |
二、时调溯源 |
三、“时调”的不同涵义 |
四、“时调”同义语与相关语 |
五、本文研究的时调及其范围 |
第二节 清末民初时调研究的现状与方法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调曲调述略 |
第一节 传统曲调源流考述 |
一、银纽丝 |
二、玉娥郎 |
三、青阳扇调 |
四、剪剪花 |
五、跌落金钱 |
六、满江红 |
七、湘江浪 |
八、京舵子 |
九、南京调 |
一○、小郎调 |
一一、杨柳青调 |
一二、利津调 |
一三、福建调 |
一四、马头调 |
一五、湖广调 |
一六、四川歌 |
一七、上海马头调 |
一八、太平年 |
一九、鲜花调 |
二○、红绣鞋 |
二一、唱春调 |
二二、十杯酒 |
二三、栏杆调 |
二四、六花六节调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新兴曲调 |
一、叹十声 |
二、梳妆台调 |
三、十朵花 |
四、八段景 |
五、马灯调 |
六、童子调 |
七、关东调 |
八、醴陵调 |
九、无锡景调 |
一○、卖杂货 |
第二章 丰富多采的时调题材 |
第一节 时事政治类时调 |
第二节 社会新闻类时调 |
第三节 劝善戒恶类时调 |
第四节 地方风物类时调 |
第五节 市井百态类时调 |
第六节 烟花妓院类时调 |
第三章 时调艺术论略 |
第一节 时调的命名 |
第二节 时调的结构 |
一、只曲体 |
二、重头曲体 |
三、联曲体 |
第三节 时调的修辞 |
一、起兴 |
二、铺陈 |
三、拟人 |
四、列举 |
五、颠倒 |
第四章 时调唱本的刻印与流传 |
第一节 清末民初时调唱本的刻印 |
一、扬州 |
二、苏州 |
三、北京 |
四、长沙 |
五、上海 |
第二节 时调唱本的流传 |
结语 |
附录一 清末民初时调叙录 |
附录二 清末民初期刊所载时调篇目汇录 |
附录三 民国间时调选集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白色金针菇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1.1 DNA分子标记种类 |
1.2 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2 食用菌不亲和性因子研究概况 |
2.1 不亲和性因子及交配系统 |
2.2 不亲和性因子的构成 |
2.3 不亲和性因子的复等位基因现象 |
2.4 不亲和性因子的应用及研究前景 |
3 金针菇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3.1 引种、野生种的分离驯化 |
3.2 杂交育种 |
3.3 诱变育种 |
3.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3.5 基因工程育种 |
第二章 利用RAPD标记对金针菇亲缘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与仪器 |
1.4 菌丝培养 |
1.5 DNA提取方法 |
1.6 RAPD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提取 |
2.2 RAPD引物筛选 |
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讨论 |
3.1 DNA提取方法与质量 |
3.2 金针菇遗传多样性 |
第三章 金针菇不亲和性因子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金针菇不亲和性因子测定结果 |
2.2 金针菇不亲和性因子标准单核菌株确定 |
3 讨论 |
3.1 金针菇不亲和性因子的多样性 |
3.2 金针菇不亲和性因子的比例偏离 |
3.3 RAPD分析与不亲和性因子的互相印证 |
3.4 山西关帝山的特殊身份 |
第四章 白色金针菇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结果分析 |
2.2 子实体形态分析 |
2.3 出菇期的遗传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长坂一号白色金针菇特性及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本事系年[D]. 王宝明. 南开大学, 2014(05)
- [2]金针菇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J]. 杨万波,兰士波,温爱亭,李红艳,马盈. 安徽林业科技, 2013(01)
- [3]金针菇双单杂交及其遗传分析[D]. 祁丽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4]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品种选育[D]. 赵书光.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1)
- [5]金针菇自交子代群体生物学性状的研究[D]. 苏蓉.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6]清末民初时调研究[D]. 李秋菊. 复旦大学, 2007(06)
- [7]白色金针菇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D]. 王秀全. 福建农林大学, 2005(07)
- [8]金针菇遗传育种进展[A]. 谢宝贵,江玉姬. 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3
- [9]长坂一号白色金针菇特性及栽培[J]. 柳会珍. 农村科技, 2001(04)
- [10]长坂一号白色金针菇特性及栽培[J]. 柳会珍. 农技服务,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