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顺经络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电针顺经络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一、电针循经传导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包亚玲[1](2021)在《循经排刺结合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循经排刺法结合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JOA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及疗效评价,初步评估循经排刺法结合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循经排刺法结合电针作为干预手段,对照组予以普通电针疗法作为干预手段;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估患者JOA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并在治疗后综合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均有改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循经排刺法结合电针与普通电针相比较在JOA评分改善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VAS视觉模拟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在总体临床总有效率评定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经排刺法结合电针对于改善腰椎功能及下肢疼痛疗效更好。结论:循经排刺法结合电针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体症状、生活功能,能显着缓解坐骨神经痛的疼痛程度。

刘羽茜[2](2021)在《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期与总体疗效,并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对比,以探求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本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所纳入的患者均为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就诊患者,计划纳入患者40例,实际纳入33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6例,对照组17例。研究过程中脱落3例,实际完成30例,试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取穴相同,均取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太溪(双侧)、委中(患侧);以下肢后侧疼痛为主,加承山、秩边;下肢外侧疼痛为主,加阳陵泉、环跳。试验组采用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针刺双侧肾俞、大肠俞,在患者呼气时向下斜刺进针,针刺得气后,提针到穴位天部,针尖指向病所(患者疼痛部位),手执针柄,维持针体不进不退,缓慢左右摇摆针柄,摆动的角度以450为标准,往返摆针如扶船舵之状,左右来回为1次,共行针9次,操作时行针频率慢,动作轻柔,使针刺感应缓缓向患处扩散,行针结束后留针,余穴采用平补平泻法,操作结束后留针,吸气出针,出针时迅速按闭针孔。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针刺得气后不做手法。两组均留针20分钟。受试者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共12次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评价指标:以JOA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简易McGill疼痛量表、ODI功能障碍指数为次要评价指标。JOA评分、简易McGill疼痛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评分,各量表均以治疗4周的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通过对治疗前后评分进行对比,判断治疗效果。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1.JOA下腰痛评分: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JOA评分为26.07±2.15,对照组JOA评分为23.13±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简易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SF-MP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SF-MP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SF-MPQ评分为2.03±1.69,对照组SF-MPQ评分为5.00±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SF-MPQ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OD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OD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ODI指数为0.07±0.04,对照组ODI指数为0.1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ODI功能障碍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针刺与常规针刺法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改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种针刺方法均具有安全性。2.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且远期疗效更好。

向丽莉[3](2021)在《“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研究在“标本配穴”思想指导下,重灸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索在“标本配穴”针灸法的指导下选取穴位,探讨重灸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期为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治疗方案,并拓展与本病及本研究方法相关的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方法:将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入组的62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组和针刺组。在患者入组时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辨别患者的证型。治疗时,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选取的主穴有腰夹脊、秩边、委中、承山、昆仑、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阿是穴;在根据患者证型添加配穴。毫针常规针刺,以秩边、环跳以针感沿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传导为佳,针刺时间为30分钟。重灸组完成针刺部分后,将3支艾条捆绑在一起同时点燃,置于肾俞、脾俞、环跳穴区域艾灸30分钟,每日1次。针刺组仅完成针刺部分,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休息2天后,再连续7天后观察治疗效果。针刺艾灸治疗均以患侧为主,若两侧疼痛则双侧治疗交替进行。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评分),在治疗后进行治疗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的评估。如实记录上述数据,在治疗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出“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安全性与优效性评价。结果:1.脱失及基本情况: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共有62例患者进入研究组,最终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疗程的只有60例患者,重灸组脱失1例患者,针刺组脱失1例患者。最终重灸组有30例患者完成治疗,针刺组有30例患者完成治疗,共计60例患者的治疗数据纳入统计分析中,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比较重灸组与针刺组两组内数据相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灸结合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疗效;两组组间数据相比较:重灸组在VAS评分降低优于针刺组(P<0.05),说明在针刺的基础上联合“标本配穴”重灸法更能够改善患者坐骨神经的最主要的疼痛状况。3.ODI评分对比重灸组与针刺组两组内数据相比较: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灸联合针刺法与常规刺法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组治疗组组间数据相比较:重灸组在ODI评分改善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治疗(P<0.05),这说明重灸联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对不仅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改善,对患者的日常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有也有更好地促进作用。4.治疗满意度重灸组与针刺组两组患者对于治疗后的治疗满意度评分较好,但重灸组评分高于针刺组,且该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也从侧面反应出重灸组的治疗效果更佳。5.临床疗效比较重灸组治愈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100%,针刺组治愈3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重灸联合针刺治疗效果在总有效率上表现得较为优秀,有效率较高,治愈的人数也更多,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和常规针刺这两种方法都能治疗坐骨神经痛,且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的临床疗效较常规针刺法更好。(2)重灸组在VAS评分、ODI评分、患者满意度的数据比针刺组更好。表明“标本配穴”重灸组在患者症状的改善,日常活动、社会生活能力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提升方面都有更好的疗效。

方颖博[4](2020)在《齐刺法为主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齐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寒湿型腰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探寻更加有效且可推广的方法。方法:本临床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均为2018年09月至2019年10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四科门诊及其住院处就诊的患者,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并自愿参与本试验研究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齐刺法为主结合常规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取穴相同:病变腰椎间盘对应的双侧腰夹脊穴,双侧肾俞;患侧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三里。治疗组选择在双侧病变部位的腰夹脊穴,患侧环跳、阳陵泉用齐刺法,余穴用常规针刺,两组均得气后留针40分钟。每日1次,1周针刺6日为1个疗程,针刺2个疗程。通过对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活动程度JOA腰痛量表、治疗总疗效的前后对比,判断治疗效果。以上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P<0.01,差异均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P<0.01,差异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JOA腰痛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P<0.01,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JO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P<0.05,具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疗效分析:两疗程结束后,两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4例、16例、8例、2例、93.30%,对照组2例、9例、15例、4例、86.70%。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齐刺法结合常规针刺组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1.齐刺法为主结合常规针刺法与单纯常规针刺法均能改善寒湿型腰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症状。2.齐刺法为主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寒湿型腰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徐华森[5](2020)在《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近半个世纪有关针刺镇痛机制国内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分析,总结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总结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刺镇痛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知识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录入文献,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分为神经系统与结缔组织系统;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机制类文献876篇,结缔组织类文献363篇;其中外周神经系统128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287篇,涉及神经递质类文献461篇。2.针刺镇痛的组织形态结构:(1)针刺兴奋外周传入纤维参与镇痛,兴奋纤维越细所需刺激强度越大镇痛效果越强;针刺信号上传时通过脊髓内节段性联系影响邻近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内脏的活动和邻近节段的痛觉传入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针刺镇痛的中枢调制通路研究包括三个:一是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脊髓背角构成的下行抑制通路;二是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通路;三是皮层丘脑环路。(3)结缔组织作为人体内庞大的液晶体系统,通过联轴效应即针刺机械刺激液晶体通过换能释放生物电,而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3.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P物质、γ-氨基丁酸等,其中内啡肽、脑啡肽、5-羟色胺、P物质、乙酰胆碱针刺时脑内含量与针刺镇痛呈正相关,P物质在脊髓呈负相关;强啡肽在脊髓参与镇痛,在脑内不参与;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针刺时在脑内呈负相关,在脊髓呈正相关;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多是单一研究,关于各种神经递质的协同作用研究仍较少。4.针刺镇痛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包括颈椎病、关节炎、腰痛、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偏头痛、痛经、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牙痛、胃痛等;各痛症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处方主要为病痛部位周围的穴位为主;排名前十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依次为颈夹脊、阿是穴、风池、腰夹脊、大肠俞、后溪、阳陵泉、天柱、大椎、太阳。结论: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以神经结构解剖为基础:从外周神经纤维-脊髓-皮层下-大脑皮层,及此通路上其相关的神经递质为主导,构成针刺镇痛的多结构层次、多递质的研究,构成针刺镇痛的以神经机制为主导的特征。但各类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时的相互协同作用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2.针刺镇痛的非神经机制主要为结缔组织机制,通过联轴效应换能释放生物电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但与神经机制相比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缔组织是作为疼痛产生和镇痛部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与神经系统的镇痛机制的关系的相关机理尚未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证实。3.针刺镇痛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包括临床常见痛症,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为主。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主要依不同痛症而有所差异,针刺镇痛选穴主要以近端取穴为主。

王卉[6](2020)在《“龙虎交战”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采用龙虎交战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并与常规针刺法进行对比,探讨龙虎交战针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提供临床思路。方法:病例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并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龙虎交战针刺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两组治疗取穴相同,主穴为腰三针(包括双侧肾俞、大肠俞、患侧委中)、腰夹脊穴(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及其相邻上下的椎间盘两侧)、环跳(患侧)、阿是穴。配穴根据经络辨证分型选取足太阳膀胱经沿线:秩边、承山、昆仑;足少阳胆经沿线:阳陵泉、悬钟、丘墟。治疗组主穴采用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操作,其余穴位采用常规针刺手法,对照组各穴均采用常规针刺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5次,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进入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通过数字疼痛评分(治疗前、第一次、第二次治疗结束后、第一、第二、第三疗程结束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第三疗程结束后),腰椎疾患综合评分(治疗前、第三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整理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基线比较,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经络辨证分型、数字疼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腰椎疾患综合评分,均为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1)数字疼痛评分(NRS评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各观察时点自身NRS评分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过程中各观察时点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或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NRS评分与治疗前基线差值在治疗后第1次、第2次治疗结束、第1疗程治疗结束与治疗前基线差值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第2疗程结束开始,治疗组各观察时点分值与基线差值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中主症、次症、兼症各项评分均减少,组内评分比较差异显着(P<0.01);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评分):通过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两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比较差异显着(P<0.01);两组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5)本试验治疗全程,未发生严重及不良事件,59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无异常变化,提示本研究安全性良好。结论:(1)龙虎交战针法与常规针刺法均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中医证候及腰椎功能。(2)龙虎交战针法与常规针刺法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腰椎功能方面疗效相当,在改善疼痛程度、中医证候方面龙虎交战针法优于常规针刺法,且在治疗初期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其时效性更强。(3)龙虎交战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陈怡然[7](2020)在《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机制。分别通过观察神经运动功能和组织形态结构、血清和神经氧化损伤标志物表达、JNK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和雪旺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表达,探索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修复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同时通过观察RSC96细胞系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改变、JNK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进一步探索针刺后血清效应物质对氧化损伤的雪旺细胞的保护效果和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体内动物实验(论文一至论文三)1.1动物分组与造模SPF级SD大鼠7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NCI)、浅刺组(SEA)、深刺组(DEA)和非穴深刺组(NEA),每组14只。除SHAM组外,其余4组采用经典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挤压性损伤模型。1.2干预方法造模1天后各组按照相应干预措施开始针刺治疗。SEA和DEA两组选取造模同侧的“环跳”穴作为治疗部位,SEA组针刺入约0.5cm,深度以触及进针部位下方的肌肉组织为宜;DEA组刺入约1.5cm,深度以触及神经干为宜。NEA组选取造模同侧“环跳”穴与膝关节外侧缘连线上,约损伤处远侧端1cm处作为治疗部位,刺入深度约1.5cm以触及神经干为宜。各组均小幅度提插捻转3次后连接电针仪正极,尾部连接负极。采用疏密波,频率2.0Hz、电流2.0m A,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14天。1.3取材和指标检测取材前对所有实验大鼠进行坐骨神经运动功能评价,之后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腹主动脉取血用于ELISA法检测血清中SOD、MDA、8-OHd G水平。过量麻醉处死大鼠后,分别取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其中1只大鼠所取的神经组织于2.5%戊二醛中固定,用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组织超微结构;3只大鼠所取的神经组织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免疫组化法观察S100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p-JNK、p-c-Jun、Bcl-2、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8蛋白表达;其余大鼠所取的组织-80℃冻存,用于ELISA法检测神经中SOD、MDA、8-OHd G水平;RT-PCR法检测JNK、c-Jun、Bcl-2、Bax、caspase-8、caspase-3 m 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p-ERK、p-p38、p-JNK、TNF-α、p-c-Jun、Bcl-2、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S100蛋白表达。2体外细胞实验(论文四)2.1针刺血清制备与细胞分组15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治疗组,空白组10只,治疗组5只,空白组大鼠造模方法和干预方法同体内实验SHAM组一致,治疗组大鼠造模方法和干预方法同体内实验深刺组一致,连续治疗14天,末次治疗后0.5h行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灭活滤过制备针刺血清。细胞根据诱导和干预条件不同,分为3组,分别是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H2O-2)和针刺血清组(H2O-2+Acupuncture serum)。2.2细胞培养和干预条件筛选复苏RSC96细胞系,进行常规传代培养,培养至第3代,采用CCK-8法筛选H2O-2诱导细胞凋亡和针刺血清干预细胞的条件。2.3指标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S100、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加入JNK抑制剂SP600125后,Westernblot法检测p-JNK、p-c-Jun、Bcl-2、Bax、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一、体内动物实验论文一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形态修复及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1实验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评价钳夹法制备挤压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显着下降(P<0.01)。治疗后,与SNCI组比较,SEA、DEA两组SFI存在显着上升(P<0.01),DEA组上升程度高于SEA组(P<0.01)。2实验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测钳夹法制备挤压损伤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显着下降(P<0.01)。治疗后,与SNCI组比较,SEA、DEA两组MNCV存在显着上升(P<0.01),DEA组上升程度高于SEA组(P<0.05)。3实验大鼠坐骨神经组织超微结构观察SHAM组神经髓鞘和雪旺细胞结构完整。SNCI组髓鞘结构变形,完整雪旺细胞消失,出现少量无髓神经纤维。SEA组神经髓鞘结构恢复,但是排列松散,存在板层分离;DEA组神经髓鞘结构较为完整,可见髓鞘厚度不均的有髓神经纤维和大量雪旺细胞增生。NEA组神经髓鞘结构恢复较差,几乎未见雪旺细胞。4实验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各组背根神经节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髓鞘结构基本完整,髓鞘边缘可见结构完整的雪旺细胞。5针刺“环跳”穴对大鼠血清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影响与SHAM组比较,SNCI组SOD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SOD水平显着升高(P<0.01),DEA组SOD水平高于SEA组(P<0.01)。与SHAM组比较,SNCI组MDA、8-OHd G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MDA、8-OHd G水平显着降低(P<0.01),DEA组MDA、8-OHd G水平低于SEA组,NEA组MDA、8-OHd G水平低于SNCI组但远高于SEA、DEA组(P<0.01或P<0.05)。6针刺“环跳”穴对大鼠坐骨神经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影响与SHAM组比较,SNCI组SOD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SOD水平显着升高(P<0.01),DEA组SOD水平高于SEA组(P<0.01)。与SHAM组比较,SNCI组MDA、8-OHd G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MDA、8-OHd G水平显着降低(P<0.01),DEA组MDA、8-OHd G水平低于SEA组(P<0.01),NEA组MDA水平低于SNCI组但远高于SEA、DEA组(P<0.01),NEA组8-OHd G水平低于SNCI组(P<0.01),但高于DEA组(P<0.01)。论文二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JNK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1针刺“环跳”穴对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坐骨神经组织中,p-ERK蛋白,DEA组表达低于其余4组(P<0.05),其余4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p38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升高(P<0.05),DEA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SNCI、SEA组比较,DEA组表达降低(P<0.05),NEA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p-JNK蛋白,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均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蛋白表达降低(P<0.05)。背根神经节组织中,p-ERK蛋白,与SHAM组比较,DEA、NEA组表达升高(P<0.05)。与DEA组比较,NEA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p-p38蛋白,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均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SEA、DEA组比较,NEA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p-JNK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升高(P<0.05);与SNCI、SEA组比较,DEA组蛋白表达降低(P<0.05)、NEA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2针刺“环跳”穴干预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JNK信号通路对凋亡的影响2.1 RT-PCR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JNK、c-Jun、Bcl-2、Bax、caspase-8、caspase-3m RNA表达的影响坐骨神经组织中,JNK1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JNK2 m RNA各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JNK3 m RNA,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各组之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c-Jun m RNA,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SNCI、SEA、NEA之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Bcl-2/Bax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NEA组表达显着低于SNCI组(P<0.05)。Caspase-3 m RNA,各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Caspase-8 m RNA,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其余3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其中SEA和NEA无显着差异,DEA组表达低于NEA组(P<0.05)。背根神经节组织中,JNK1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JNK2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其余3组表达显着降低。JNK3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D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N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SEA、DEA组比较,N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c-Jun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N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SEA和NEA组表达无显着差异,DEA组表达低于上述2组(P<0.05)。Bcl-2/Bax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DEA组表达高于SEA组高于NEA组(P<0.05)。Caspase-3 m RNA,与SHAM组比较,其余四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DEA组表达低于NEA组(P<0.05)。Caspase-8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SEA、NEA组与之表达无统计学差异。2.2免疫荧光法检测针刺“环跳”穴对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p-JNK、p-c-Jun、Bcl-2、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8蛋白表达的影响坐骨神经组织中,p-JNK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c-Jun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与SHAM组比较,SNCI、NEA组强度明显增加;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强度明显减少,NEA组强度轻微减少。Bcl-2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Bax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高,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强度明显增加;与SNCI组比较,DEA组强度明显减少。Cleaved-caspase-3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差异较大,SHAM组和DEA组强度较低,SEA和NEA组强度较高,SNCI组强度最高。Cleaved-caspase-8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差异较大,SNCI组强度很高,其余4组强度较低。背根神经节组织中,p-JNK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c-Jun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SNCI组强度相对较高,其余4组强度较低。Bcl-2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Bax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高,与SHAM组比较,SNCI、NEA组强度明显增加;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强度明显减少。Cleaved-caspase-3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差异较大,SHAM组和DEA组强度较低,SEA和NEA组强度较高,SNCI组强度最高。Cleaved-caspase-8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2.3 Western Blot法检测针刺“环跳”穴对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TNF-α、p-c-Jun、Bcl-2、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蛋白表达的影响坐骨神经组织中,TNF-α蛋白,SHAM组表达较低,SNCI组表达增加(P<0.05),DEA组较SNCI组表达减少(P<0.05)。Bcl-2/Bax蛋白比值,与SHAM组比较,SNCI组能显着降低(P<0.05),SEA和DEA显着增加(P<0.05),DEA组优于SEA组(P<0.05)。p-c-Jun蛋白,SHAM、SNCI、SEA和NEA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DEA组表达减少(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和NEA组显着增加(P<0.05),SEA和DEA显着减少(P<0.05),DEA组优于SEA组(P<0.05)。Cleaved Caspase-8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组显着增加(P<0.05),SEA和DEA组显着减少(P<0.05)。背根神经节组织中,TNF-α蛋白,SHAM组表达较低,SNCI组表达增加(P<0.05),DEA组较SNCI组表达减少(P<0.05)。Bcl-2/Bax蛋白比值,与SHAM组比较,SNCI组显着降低(P<0.05),SEA和DEA显着增加(P<0.05),DEA组优于SEA组(P<0.05)。p-c-Jun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组显着增加(P<0.05),DEA显着减少(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组显着增加(P<0.05),SEA和DEA显着减少(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leaved Caspase-8蛋白,SHAM、SNCI、SEA和NEA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DEA组显着降低(P<0.05)。论文三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雪旺细胞S100蛋白的影响1针刺对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与SHAM组比较,SNCI组S100表达减少(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表达升高(P<0.05),DEA组表达高于SEA组(P<0.05)。二、体外细胞实验论文四针刺血清调控JNK信号通路干预H2O-2诱导的RSC96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1针刺血清对H2O-2诱导的RSC96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同浓度H2O-2干预细胞6h后,0-50μM组细胞活力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50-200μM组细胞活力未见明显变化;200-800μM组细胞活力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0μM H2O-2干预细胞6h后,细胞增殖抑制效率较大,增殖抑制率约为80%,因此选择H2O-2终浓度为50μmol/L,干预时间6h作为H2O-2诱导RSC96细胞损伤的实验条件。不同浓度针刺血清干预细胞24、48、72h后,细胞活力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10%浓度针刺血清孵育RSC96细胞各个时间的细胞活力差异性较小,且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较低,分别是16%、22%、14%,因此选择针刺血清浓度为10%作为针刺血清孵育RSC96细胞的实验条件。Control组细胞活力较高,培养24、48、72h后细胞存活率均为90%以上。H2O-2组细胞活力较低,培养24、48、72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约为23%、20%、18%。H2O-2+Acupuncture serum组细胞活力相差较大,培养24、48、72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约为40%、84%、66%。因此选择针刺血清干预时间为48h作为针刺血清孵育RSC96细胞的实验条件,此时细胞存活率提高最为显着。2针刺血清对H2O-2诱导的RSC96细胞周期的影响与Control组细胞(GO/G1期:37.87%;S期:41.13%;G2/M期:13.60%)比较,H2O-2组GO/G1期下降为25.50%(P<0.05),S期上升为50.87%(P<0.05)。与H2O-2组细胞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S期下降为32.33%(P<0.05),G2/M期上升为18.30%(P<0.05),说明H2O-2使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针刺血清能有效解除H2O-2引起的S期阻滞。3针刺血清对H2O-2诱导的RSC96细胞凋亡的影响Control组正常细胞占绝大多数,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均较少。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均显着增多(P<0.05)。与H2O-2组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均显着减少(P<0.05),但仍多于Control组(P<0.05)。4针刺血清对RSC96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的影响Control组TNF-α水平未发生显着改变。H2O-2诱导使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升高(P<0.05),24h时达到峰值。Acupuncture serum干预下24h时开始下降,36h时水平更低(P<0.05)。5针刺血清干预RSC96细胞JNK信号通路对凋亡的影响5.1免疫荧光法检测针刺血清对RSC96细胞S100、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定位S100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高,组间未见明显差异。Cleaved caspase-3蛋白,Control组和H2O-2+Acupuncture serum组荧光强度较低,H2O-2组强度较高。5.2 Western Blot法检测针刺血清对RSC96细胞p-JNK、p-c-Jun、Bcl-2、Bax、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p-JNK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表达显着增加(P<0.05);加入SP600125后表达减少(P<0.05)。p-c-Jun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表达显着增加(P<0.05);加入SP600125后表达减少(P<0.05)。Bcl-2/Bax蛋白比值,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显着减少(P<0.05);与H2O-2组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显着升高(P<0.05);加入SP600125后显着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H2O-2组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和H2O-2+Acupuncture serum+SP600125组表达减少(P<0.05)。Cleaved Caspase-8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H2O-2组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表达减少(P<0.05);加入SP600125后表达减少(P<0.05)。结论:1.浅刺和深刺“环跳”穴能改善神经运动功能、传导功能,加快神经结构恢复,深刺效果优于浅刺。说明针刺具有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和传导功能,修复组织形态结构的功能;针刺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损伤的功能,且深刺效果更为显着。2.针刺可调节JNK信号通路,抑制c-Jun磷酸化,使Bcl-2/Bax基因和蛋白的比值增高,Caspase-8和Caspase-3基因和活化蛋白表达减少,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深刺效果更佳。说明针刺具有通过调控JNK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功能。3.坐骨神经损伤局部组织的S100表达减少,针刺使损伤局部组织的S100表达增加。说明针刺具有促进雪旺细胞增殖和成熟的功能。4.针刺血清具有促进氧化损伤的RSC96细胞增殖的功能;针刺血清和JNK抑制剂均能够通过调控JN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针刺血清抑制氧化损伤的RSC96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通过调控JNK信号通路实现。

柳伟婷[8](2020)在《腕踝针对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及其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腕踝针对神经痛大鼠痛行为学、脊髓背角谷氨酸及NMDA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分析其镇痛的脊髓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腕踝针组,每组各12只。采用5-0丝线结扎后剪断坐骨神经的分支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保留腓肠神经的方法制备SNI大鼠模型,以大鼠机械痛阈值下降、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增高为造模成功标准。假手术组只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不剪断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其他手术操作如模型组。腕踝针组于造模成功后第5-14天取右侧“下4”-“下5”-“下6”穴给予每天干预4小时,连续10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等条件下抓取不干预。术后第5、14天,用von-Frey测痛仪记录机械痛行为学,用丙酮溶液记录冷刺激痛行为学;用核磁共振波谱检测谷氨酸(Glu)的含量。术后第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背角谷氨酸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谷氨酸受体NMDAR1、NMDAR2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1)机械痛行为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第5、10、14天机械痛阈值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大鼠术后第14天机械痛阈值显着升高(P<0.01)。(2)冷刺激痛行为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第5、10、14天的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大鼠术后第14天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显着下降(P<0.01)。(3)核磁共振波谱检测: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第5天、第14天Glu/Cr比值显着升高(P<0.01),腕踝针组术后第5天Glu/Cr比值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第14天Glu/Cr相对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谷氨酸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谷氨酸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组化实验:术后14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MDAR1、NMDRAR2磷酸化蛋白免疫阳性表达均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NMDAR1、NMDAR2磷酸化蛋白免疫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1)腕踝针能改善神经痛大鼠的疼痛行为模式,抑制脊髓背角谷氨酸及NMDAR1、NMDAR2磷酸化蛋白表达。(2)腕踝针可能是通过下调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含量以及NMDAR1、NMDAR2磷酸化蛋白表达,抑制脊髓背角伤害性神经元的异常兴奋,发挥其镇痛作用。

葛亚萍[9](2020)在《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记录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VAS疼痛评分、JOA评价量表,分析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结合临床有效率,初步评定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按就诊顺序根据数字随机表分为2组。观察组35例,予以电针辨经治疗;对照组35例,予以普通电针法进行治疗。均使用低频连续波,每天1次,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2周为1疗程。治疗前及2个疗程后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AS)、JOA评价量表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纳入的70个病例中,9例脱落,共61例完成治疗,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治愈23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09%。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部疼痛VAS评分、JOA腰痛疾患评分均有显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无明显统计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VAS评分比较,观察组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JOA评价量表比较,观察组改善下肢麻木症状及生活功能障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腰部疼痛及下肢症状。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叶光明(TUP KUANG MING)[10](2020)在《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来评价腰三针结合火针对于改善本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下腰部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本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本课题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患者及脊柱科门诊,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来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腰三针结合火针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每组患者共治疗3周,每周共治疗3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下腰痛疗效评分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采用 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采用±标准差(x±s)表示,计算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按照α=0.05,P<0.05为检测标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比较,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等资料,显示结果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例治疗前VAS及JOA评分比较,提示两组治疗前在VAS、JOA评分方面P>0.05,均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将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中,临床治愈7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3%。而对照组中30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结论:1.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均有显着疗效。2.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二、电针循经传导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针循经传导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循经排刺结合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法
    5 观察内容
    6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分组情况
    2 基本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4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于LDH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2 西医对于LDH坐骨神经痛的探讨
    3 循经排刺法的效果分析
    4 电针的有效性分析
    5 疗效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6 关于循经排刺法的安全性分析
    7 研究结果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 病名与症状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 流行病学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及发病机制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综述三 青龙摆尾针法的研究进展
        1 青龙摆尾针法的源流
        2 青龙摆尾针法的作用机理
        3 青龙摆尾针法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 研究方法
        2 病例来源
        3 样本量估算
        4 诊断标准
        5 病例选择
        6 随机分组
        7 治疗方案
        8 评价指标
        9 不良事件处理
        10 安全性评价
        11 统计方法
        12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结果
        14 结论
    讨论
        1 选题依据
        2 选穴依据
        3 针刺手法依据
        4 评价指标的选择
        5 研究结果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2 简易McGill疼痛量表
附录3 JOA评分量表
附录4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致谢
个人简历

(3)“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信息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操作器材
        2.3 研究方法
        2.4 注意事项及处理
        2.5 观察指标
        2.6 安全性评价
        2.7 技术路线图
        2.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治疗前基本情况
        1.1 一般情况
        1.2 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对比
    2 研究结果比较
        2.1 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2.3 治疗前后ODI评分对比
        2.4 患者治疗满意度
        2.5 临床疗效
    3.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1.1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症状的认识
        1.3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2.1 坐骨神经及相关解剖结构
        2.2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2.3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病因的认识
        2.4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3 标本配穴
        3.1 “标本配穴”思想
        3.2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穴位选择
        3.3 “标本配穴”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选择
        3.4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基础研究
    4 艾灸与重灸
        4.1 艾灸
        4.2 重灸
    5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的选穴
    6 问题与展望
        6.1 存在问题
        6.2 研究展望
    7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综述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ODI评分)
    附录3: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4)齐刺法为主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
    1.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1.2 西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2.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2.1 西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2.2 中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3.对齐刺法的认识
        3.1 中医学对齐刺法的认识
        3.2 齐刺法的现代应用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1.6 病例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1.7 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分析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结果分析
        3.3 不良反应
讨论
    1.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概述
    2.中医基础理论分析
    3.立法依据及探讨
        3.1 齐刺法的立法依据
        3.2 齐刺法选穴依据
        3.3 常规针刺选穴分析
    4.对照组的选择
    5.研究结果分析
        5.1 治疗前一般资料分析
        5.2 两组VAS评分分析
        5.3 两组JOA量表分析
        5.4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判定标准比较
    6.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5)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文献的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检索结果
    2 数据统计
    3 理论探讨
        3.1 神经机制
        3.2 参与针刺镇痛的主要神经递质
        3.3 结缔组织机制
第二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1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2 针刺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病种及分类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
        2.2 炎症性疼痛
    3 针刺镇痛常用穴位及其规律
        3.1 筛选条件
        3.2 筛选结果
        3.3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统计
        3.4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频次规律
    4 影响针刺镇痛的主要因素
        4.1 针刺深度
        4.2 针刺方向与角度
        4.3 刺激强度
        4.4 安慰剂效应
第三章 痛症临床案例治疗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探讨
    2 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龙虎交战”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脱落病例处理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观察时点
        2.5 试验质量控制
        2.6 统计分析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础资料对比
        2.1 性别比较
        2.2 年龄比较
        2.3 病程比较
        2.4 经络辨证分型比较
        2.5 治疗前基线评分比较
    3 临床疗效观察
        3.1 NRS评分比较、NRS评分较基线差值比较
        3.2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3 腰椎疾患综合评分比较(JOA评分)
        3.4 总体疗效评价比较
        3.5 安全性评分比较
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2 选穴依据及作用机制探讨
    3 龙虎交战针法探讨
    4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机制探讨
    5 临床疗效评价与结果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个人简历
附录

(7)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形态修复及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JNK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雪旺细胞S100蛋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针刺血清调控JNK信号通路干预H2O2 诱导的RSC96 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坐骨神经损伤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腕踝针对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及其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动物造模
        2.3 干预方法
        2.4 行为学检测
        2.5 核磁共振波谱检测
        2.6 标本采集及处理
        2.7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2.8 免疫组化检测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
        1.1 各组大鼠机械痛行为学的比较
        1.2 各组大鼠冷刺激痛行为学的比较
    2 核磁共振波谱检测结果
    3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
    4 NMDAR1、NMDAR2 磷酸化蛋白检测结果
讨论
    1 祖国医学的相关认识和治疗
        1.1 证候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证候的相关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神经痛的认识和治疗
        2.1 现代医学对神经痛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神经痛的治疗
    3 神经痛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分析
        3.1 SNI模型大鼠的建立
        3.2 SNI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分析
    4 核磁共振波谱检测的应用
    5 腕踝针治疗神经痛的理论基础
        5.1 腕踝针概述
        5.2 腕踝针的临床应用
        5.3 腕踝针的基础研究
    6 腕踝针对SNI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及NMDA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6.1 神经痛与谷氨酸及NMDA受体的相关性
        6.2 谷氨酸及NMDA受体实验结果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入选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对照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项目
    3 疗效评定标准
    4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病例入组与完成情况
        1.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治疗前VAS、JOA评分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3.1 VAS评分差值比较
        3.2 JOA评分差值比较
        3.3 临床疗效比较
    4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病因病理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近况
    2 祖国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2.1 对病名的认识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近况
    3 讨论与分析
        3.1 选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依据
        3.2 辨经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依据
        3.3 穴位的选择
        3.4 电针辨经治疗有效性分析
    4 疗效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研究概括
        1.1.1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1.1.2 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1.1.3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1.1.4 治疗
    1.2 祖国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记载
        1.2.1 古医籍中有关论述
        1.2.2 病因病机
        1.2.3 关于火针文献论述
        1.2.4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概况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采集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1.5 脱落标准
        2.1.6 中止试验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病例分组
        2.2.2 治疗方法
        2.2.3 观察方法
        2.2.4 观察指标
        2.2.5 疗效评定标准
        2.2.6 实验中相关问题处理及解决方法
        2.2.7 统计学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一般资料比较
        2.3.2 治疗结果比较
        2.3.3 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取穴原理
        3.1.1 腰三针的机理
        3.1.2 火针的机理
        3.1.3 选穴依据
    3.2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与展望
    3.3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四、电针循经传导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循经排刺结合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 包亚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青龙摆尾法结合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D]. 刘羽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向丽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齐刺法为主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 方颖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徐华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龙虎交战”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卉.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7]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D]. 陈怡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腕踝针对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及其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D]. 柳伟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电针辨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葛亚萍.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叶光明(TUP KUANG MI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  ;  ;  ;  

电针顺经络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