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论文文献综述)

黄筱夏[1](2021)在《基于“P+R+2S”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 ——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文中提出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化,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变得愈发重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自主自能课堂逐渐被引入我国的课堂教学中。目前,国内外对自主自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中,而在高中物理课堂的研究文献报道不多。本文以学习金字塔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作指导,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梳理出国内外有关自主自能课堂模式的现状和发展,以教与学相融合为设计理念,提出“P+R+2S”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一是学生的“学”——“P+S”(Preview课前预习+Show课堂展示);二是教师的“教”——课堂授课;三是学生的“再学”——“R+S”(Reviwe复习回顾+Show课堂再展示);四是教师的“再教”——针对性再授课。本文以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为例,学生采用自主自能模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以笔者所在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实习学校为研究基地;高一年级《自由落体运动》为研究内容;3个实验班共17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R+2S”教学模式;对《自由落体运动》典型课例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前后展开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和学生成绩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R+2S”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能学习优势,培养学生高中物理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课堂实效,对新模式实施发现的不足提出有益的建议,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李红[2](2021)在《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科技、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笔者长期进行初二初三的循环教学,发现学生在对物理新鲜好奇之后会感觉到物理知识的枯燥,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逐渐减少,甚至害怕上物理课,成绩也不理想。究其原因: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仍然实行“以教为中心”,教师一人从头讲到尾,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严重遏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就无从谈起。活动教学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教学指导思想,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因此,为了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的行动研究,以期解决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不持久、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发展。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纠正教师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本论文中笔者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步骤,进行了螺旋式上升的循环研究。在研究中笔者应用杨莉娟教授提出的活动教学三种典型模式:“活动—体验型”教学模式,“活动—交往型”教学模式,“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对苏科版八年级和九年级适合运用活动教学的课题进行了教学设计,运用三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课堂实践研究。并对应用活动教学三种典型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研究发现: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等方面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一节课中也可以将不同的活动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使用,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2、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应用活动教学的这三种典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应用。3、并不是课堂活动进行的越多越好,要注意恰当的选择、组织活动,注意活动的可控性、层次性、有效性。4、需要采取适当的活动教学策略:通过设置学生当小老师的活动环节、建立新的提问策略、搭建QQ问题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技巧、多给学生归纳总结的机会等教学策略。5、为了顺利实施活动教学,需要提高教师对课堂活动的把控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谢芳园[3](2021)在《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Q市X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素养。小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在此阶段,应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四年级处在小学第二学段的第一个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四年级学生。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四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四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存在准确性不高、严谨性不强和简明性不足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归于:学校数学语言表达环境有待改善和数学表达活动组织较少;教师对数学语言表达认知不足、数学语言表达示范与指导有待改进和数学语言表达评价较为单一;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主观能动性较低、数学阅读材料利用不佳等方面。进而,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提出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建议。学校方面应创设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环境和组织多样的数学表达活动;教师方面立足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注重数学语言表达的示范与指导、完善数学语言表达评价机制等四条建议;学生方面养成数学语言表达的习惯和充分利用数学阅读材料等三条建议。当前的研究较多针对于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的研究,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数量有限;以往有关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对象多为初中生,高中生,涉及小学的较少。本研究以小学作为研究对象,侧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由于自身学识有限,对问题的分析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推敲。希望此论文能为广大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一定的指导。

李益萍[4](2021)在《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主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从小抓起。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初中阶段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从数学学科出发,研究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能加深教师对初中生学习情况的认识,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D市初中生自主学习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主要研究以下内容:通过改编的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量表和影响因素量表,对D市669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随后对2名初中数学教师和9名学生进行访谈,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得到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最后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从整体上看,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城镇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强于乡镇学生,且差异较大,不同生源地初中生在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7个维度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民族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及7个维度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女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显着强于男生,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环境5个维度女生显着强于男生;城区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7个维度显着强于乡镇学校学生;从年级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乡镇学校学生中八年级显着高于七年级和九年级,七年级与九年级不存在显着差异,城区学校学生七年级显着高于八年级;数学学优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于潜能生。(2)对自主学习与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目标设置、学习策略、学校环境、自我效能感、师生关系5个因素对数学自主学习具有显着预测力。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4条建议:(1)培养学生主动意识;(2)指导学生学习方法;(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4)创设优质学习环境。

李思瑾[5](2021)在《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数学抽象作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首,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提升数学抽象能力对高中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在尖端人才的培养上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对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的特征进行研究,既有利于促进学优生的发展、使优生更优,也有利于普通学生借鉴学习、提升能力。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制订数学抽象的水平层次、内容模块、数学活动3个考查维度,以此编制测试卷对Y省6所学校的527名高三学生进行测查,并取前20%(105名)学生为数学学优生具体分析得出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学业表现特征。然后基于扎根理论对31名数学学优生进行深度访谈,运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录音文本编码分析,得到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心理活动特征。最后分别针对数学学优生薄弱方面和优异表现提出数学抽象能力提升建议和巩固建议;借鉴数学学优生特征针对普通高中生提出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⑴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学业表现特征在于,水平层次上整体表现优异,但不同抽象内容上具有显着差异,符号的抽象表现最优异,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有所欠缺,不同数学活动上存在显着差异,知识与技能活动最优异。男女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无显着差异。⑵数学学优生心理活动特征宏观反映于非智力因素(提供动力来源),元认知(提供监督体系),学习策略(带来学习保障)3个方面。最突出的综合反映是数学学优生资源管理策略完善,情感态度积极,人格特质明显。最突出的直接反映是数学学优生自我信念强、学习态度端正、对数学抽象充满兴趣。⑶针对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略薄弱的地方提出了4条提升建议;针对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较优异的方面提出了4条巩固建议。借鉴数学学优生心理活动的直接特征针对普通高中生提出了3条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望这项研究能帮助一线高中教师了解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特征,对培养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提供参考。

罗成凤[6](2021)在《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数学课程在不断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需求之一;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了解目前西南地区G省A市地区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为有效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发生探索可行的教学途径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可为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探索有效提升中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途径。针对研究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和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使用了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调查问卷、教师访谈提纲和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测试卷,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细分为以下三个子问题:(1)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2)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3)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本研究首先对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样本学生对提出数学问题的认识良好;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不利于数学问题的提出;较差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且学生没有良好的提出数学问题学习环境。其次,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促进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四个培养策略,具体为:运用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策略、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策略、教给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开展合理的数学教学评价策略。最后,运用教学策略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实验前通过对样本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能力测试发现样本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水平不高,表述能力水平不高,缺乏提出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意识不强等。实验中将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干预到一线教学中,通过阶段性的实验后表明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能提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研究主要结论包括:当前样本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水平整体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石迎春[7](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指出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崔赛[8](2021)在《基于发现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的方向发展,着重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本文研究的是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学为基,合作为辅,探究铸品”为思想的发现教学模式,它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师进行概念课程教学使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首先,本文以发现教学模式为视角,通过研究初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的现状、发现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可行性、发现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效果,使用SPSS和office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现状并不让人乐观,但对使用发现教学模式进行概念教学是感兴趣的;教师对发现教学模式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不能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其次,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及访谈情况,提出发现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概念课实施的策略:(1)优化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组织交流活动,锻炼合作能力;(3)构建高效课堂,培养自学能力;(4)深化教学内容,提升探究能力;(5)渗透数学文化,提升核心素养。此外,本文基于教学策略设计出两个教学案例,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通过对两个教学案例的实践及课堂实验观察的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1)在学生课堂行为表现上,实验班学生在注意力集中、倾听教师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等方面所得平均分与对照班接近,在独立思考探究和课堂参与方面所得平均分优于对照班;(2)在综合评定方面,实验班学生在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和概念掌握等情况所得平均分优于对照班。

陆玮珺[9](2021)在《网课模式下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预防和控制要求,教育部于2020年1月25日发出呼吁,“使用在线上网课”进行教学。全国各地的学校和教师响应号召,开始了在线课程计划。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证明,网课模式下的学习暴露出诸多问题。教师当主播、家长忙打卡、网课平台翻车、教学视频卡顿,导致社会对其进行广泛讨论。在此背景下,2020年2月,教育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开学延期以及中小学在线课程教学工作通知。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此次课堂呈现新时代转变中都提到了“自主学习”的概念,而经过此次疫情之后,各方对于“自主学习”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问题为:(1)探究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如何?(2)影响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3)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去帮助学生提高在网课模式下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究和思考。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网课模式下初中生数学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问题以及提高对策进行分析,基于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的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的方式分析了学生在线数学网络教学和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通过网络课程中体现的问题研究了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找出了影响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因素,从整体评价、学科认识、自主过程、学习感知等维度进行专项剖析,并提出了有关如何以在线课程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性的建议。包括培养网课模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培养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要点、培养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培养网课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以期此次研究对于网课模式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所裨益。

宁可[10](2021)在《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充满希望的一代,学生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于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生涯中主要的构成部分,进入高中后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起初中有所提高,但根据目前的调查,我国高中数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不均衡。在我国的高中教育中,学校和家长最重视的仍然是高考的升学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各界足够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社会的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显然学校的教育不能再局限于让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呈现一种积极主动的自觉学习行为,是一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活动状态的显示。它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烈的自主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的行为。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自主思考获取知识,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高中生是社会发展的新力量,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自身其他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本文采用现状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结合相关资料信息,阐述了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相关概念进行明确,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哈尔滨市某重点高中学生的数学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量表测试和问卷调查,对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结合测试、调查、访谈数据的统计,分析了目前高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学生方面的是缺乏兴趣、自制力薄弱、阅读理解和知识内化能力差、过分依赖、学习计划性不强等;体现在教师和家长方面的问题是课堂气氛过于严肃、课堂内容过多过难、教学环节缺乏问题意识、自主任务不明确。根据这些问题从而提出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并通过导学案和对比成绩加以说明。在文中共阐述了四个层面的培养策略,首先是兴趣培养,情境吸引,和谐沟通;其次是情感激励,尊重个体,时时监督;然后是诱思导学,理解取向,长期引导;最后是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分层精练,旨在培养“乐学、勇学、会学、善学、优学”的学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中数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师生共同的探索和努力。本文较为粗浅的策略探讨,希望能够在培养高中数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提供些许参考,从而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帮助,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略尽绵力。

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R+2S”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 ——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二 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促进教育教学事业发展
        三 发展学生自主自能,促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
        四 实现教与学有机融合,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自主学习
        二 自能学习
        三 “P+R+2S”教学模式
        四 自主自能学习方法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学习金字塔理论
        二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三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四 主体性教育理论
第四章 “P+R+2S”教学模式
    第一节 “P+R+2S”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及流程图
        一 “P+R+2S”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二 “P+R+2S”教学模式的流程图
    第二节 “P+R+2S”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 激发学生的自主自能学习能力
        二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 实现高中物理教与学的融合
        四 融入三种创新教学方法
第五章 “P+R+2S”教学模式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的实践
    第一节 设计思想
    第二节 教学目标
    第三节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第四节 教学流程与说明
        一 流程图
        二 流程说明
    第五节 教学过程
        一 学生的“学”——“P+S”
        二 教师的“教”——课堂授课
        三 学生的“再学”——“R+S”
        四 教师的“再教”——针对性再授课
    第六节 教学后记
第六章 基于“P+R+2S”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第一节 实践过程
    第二节 实验前师生对“P+R+2S”教学模式态度的调查情况
        一 对18 位物理教师的访谈结果
        二 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三 实验前调查情况的的总体分析
    第三节 实验后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第四节 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
    第五节 小结
        一 实施“P+R+2S”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二 实施“P+R+2S”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
        三 实施“P+R+2S”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成因及改进意见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研究总结
        二 研究不足
        (一)调查样本范围小
        (二)实验样本容量小
        (三)教学实践时间短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致谢

(2)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培养科学素养人的需要
        1.1.2 物理课堂教学现实的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有利于纠正教师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
        1.4.2 有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
        1.4.3 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活动教学
        2.1.2 初中物理活动教学
        2.1.3 行动研究法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实践观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4 多元智能理论
第3章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的教学设计
    3.1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依据
        3.1.1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理念
        3.1.2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
        3.1.3 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3.2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
        3.2.1 主体性原则
        3.2.2 明确化原则
        3.2.3 发展性原则
        3.2.4 多样化原则
        3.2.5 反馈补偿原则
    3.3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案例
        3.3.1 “活动—体验型”教学模式下的《压强》教学设计
        3.3.2 “活动—交往型”教学模式下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3.3.3 “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
第4章 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4.1.1 计划与设计
        4.1.2 行动与观察
        4.1.3 反思与再设计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4.2.1 计划与设计
        4.2.2 行动与观察
        4.2.3 总结与反思
    4.3 实践效果
        4.3.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4.3.2 学生学习成绩提升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问卷调查
    附录二: 物理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三: 《力与运动的关系》复习自主检测
致谢

(3)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Q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社会发展对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1.1.2 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规定
        1.1.3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语言
        1.3.2 数学语言表达
        1.3.3 数学语言能力
        1.3.4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方法
        2.4.1 课堂观察法
        2.4.2 测验法
        2.4.3 问卷调查法
        2.4.4 访谈法
    2.5 研究工具
        2.5.1 课堂观察记录表
        2.5.2 测试卷
        2.5.3 调查问卷
        2.5.4 访谈提纲
第三章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1 学生数学口头语言表达现状分析
        3.1.1 学生数学口头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分析
        3.1.2 学生数学口头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分析
        3.1.3 学生数学口头语言表达的简明性分析
    3.2 学生数学书面语言表达现状分析
        3.2.1 学生数学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分析
        3.2.2 学生数学书面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分析
        3.2.3 学生数学书面语言表达的简明性分析
第四章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
        4.1.1 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高
        4.1.2 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不强
        4.1.3 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明性不足
    4.2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学校因素
        4.2.2 教师因素
        4.2.3 学生因素
第五章 提升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5.1 学校方面
        5.1.1 创设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环境
        5.1.2 组织多样的数学表达活动
    5.2 教师方面
        5.2.1 更新自身教育观念
        5.2.2 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理解与转换学习
        5.2.3 注重数学语言表达的示范与指导
        5.2.4 完善数学语言表达评价机制
    5.3 学生方面
        5.3.1 转变以书面表达为重的数学观念
        5.3.2 养成数学语言表达的习惯
        5.3.3 充分利用数学阅读材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课堂总体情况观察表
    附录2 学生数学口头语言表达课堂观察表
    附录3 四年级数学书面语言表达测试卷
    附录4 四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5 四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4)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发展需要自主学习
        1.1.2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自主
        1.1.3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的思路
        1.5.1 研究计划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2.2 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
        2.2.1 自主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2.2.2 自主学习的内涵研究
        2.2.3 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
        2.2.4 自主学习的培养研究
        2.2.5 针对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
    2.3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2.3.1 操作主义理论
        2.3.2 社会认知理论
        2.3.3 人本主义理论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2.1 预测对象
        3.2.2 正式测试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访谈法
    3.4 研究工具
        3.4.1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量表
        3.4.2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影响因素量表
        3.4.3 访谈研究设计
        3.4.4 问卷的前测
    3.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5.1 数据的收集
        3.5.2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6 研究的伦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量表结果分析
    4.1 数学自主学习整体情况分析
    4.2 数学自主学习各维度具体分析
        4.2.1 学习动机维度
        4.2.2 学习内容维度
        4.2.3 学习时间维度
        4.2.4 学习方法维度
        4.2.5 学习过程维度
        4.2.6 学习结果维度
        4.2.7 学习环境维度
    4.3 不同维度下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分析
        4.3.1 生源地维度
        4.3.2 民族维度
        4.3.3 性别维度
        4.3.4 学校类型维度
        4.3.5 年级维度
        4.3.6 数学成绩维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5.1 数学自主学习影响因素量表结果分析
        5.1.1 整体得分情况
        5.1.2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5.1.3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与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5.2 访谈结果分析
        5.2.1 访谈目的
        5.2.2 访谈对象
        5.2.3 访谈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培养建议
    6.1 培养初中生主动意识
    6.2 指导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
    6.3 关注初中生个体差异
    6.4 创设优质学校环境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反思和展望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预测)
    附录 B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附录 C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 D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E 现状量表极端组比较结果
    附录 F 现状量表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矩阵
    附录 G 现状量表项目整体统计量
    附录 H 影响因素量表极端组比较结果
    附录 I 影响因素量表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矩阵
    附录 J 影响因素量表项目整体统计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聚焦
        1.1.2 数学自身的抽象性
        1.1.3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1.1.4 研究数学学优生的价值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数学抽象”相关概念界定
        1.2.2 高中数学学优生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计划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2.2 数学抽象相关研究概述
        2.2.1 数学抽象的概念
        2.2.2 数学抽象能力
        2.2.3 关于数学抽象的调查研究
    2.3 数学学优生特征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5.2 扎根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测试调查法
        3.3.3 访谈法
    3.4 研究工具
        3.4.1 测试卷的设计
        3.4.2 访谈提纲的设计
    3.5 数据收集与整理
        3.5.1 测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5.2 访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6 研究伦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学业表现特征
    4.1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现状分析
        4.1.1 数学抽象能力测试卷得分情况
        4.1.2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各水平层次得分情况
        4.1.3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各内容模块得分情况
        4.1.4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各数学活动得分情况
    4.2 数学学优生在数学抽象能力上的差异性分析
        4.2.1 内容模块间的差异性分析
        4.2.2 数学活动间的差异性分析
        4.2.3 性别间的差异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1 访谈数据编码处理
        5.1.1 开放编码
        5.1.2 主轴编码
        5.1.3 选择编码
    5.2 编码节点分析
    5.3 主轴编码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1 资源管理策略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2 情感态度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3 人格特质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4 元认知控制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5 元认知知识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6 认知策略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7 思维倾向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8 价值信念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9 动力倾向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3.10 元认知体验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
    6.1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
        6.1.1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提升建议
        6.1.2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巩固建议
    6.2 普通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
        6.2.1 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信念
        6.2.2 增强学习责任感,端正学习态度
        6.2.3 丰富数学课堂,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的反思
    7.4 研究的展望
    7.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测试卷抽象类型分类
    附录 B 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测试卷
    附录 C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问题与数学问题
        2.1.2 提出数学问题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
        2.1.3 提出数学问题的分类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提出数学问题的研究
        2.2.2 文献综述小结
    2.3 研究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2.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工具
        3.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3.2 访谈提纲的编制
        3.3.3 测试卷的编制
    3.4 主要研究思路
4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调查研究
    4.1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问卷调查
        4.1.1 调查目的及对象
        4.1.2 问卷预测分析
        4.1.3 问卷实施过程
        4.1.4 问卷调查结果
        4.1.5 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4.2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访谈调查
        4.2.1 访谈目的
        4.2.2 访谈对象
        4.2.3 访谈过程
        4.2.4 访谈结果分析
        4.2.5 访谈主要结论
5 基于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5.1 关于文献综述的启示
    5.2 关于调查研究的启示
    5.3 促进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的培养策略
6 基于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实验
    6.1 教学实验设计说明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对象
        6.1.3 实验流程
        6.1.4 实验工具
    6.2 实验前测基本情况
        6.2.1 测试过程
        6.2.2 测试评价标准
        6.2.3 前测基本数据分析
        6.2.4 前测主要结论
    6.3 实验过程
        6.3.1 实验过程说明
        6.3.2 实验课程分布
        6.3.3 教学案例分析
    6.4 实验后测基本情况
    6.5 实验研究小结
7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亮点与不足
        7.3.1 研究亮点
        7.3.2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研究问题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四、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四、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阶段
        (三)研究框架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研究的学校
        (二)研究的学科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一)文献分析
        (二)视频图像分析
        (三)课堂观察
        (四)访谈
        (五)作品分析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归纳式教学
        (二)过程性教学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一)情境性
        (二)过程性
        (三)建构性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五、小结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结构
        (三)教学方式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二)功能目标
        (三)操作流程
        (四)实现条件
    四、小结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二、研究结论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基于发现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外对发现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外对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2.3 发现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2.3.1 发现教学模式的特征
        2.3.2 发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2.3.3 发现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第3章 基于发现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调查研究
    3.1 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
    3.2 问卷设计的思路与实施
    3.3 问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3.1 信度检验
        3.3.2 效度检验
    3.4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4.1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4.2 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5 调查结论
        3.5.1 教师方面
        3.5.2 学生方面
第4章 基于发现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策略分析
    4.1 基于发现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4.2 基于发现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4.3 基于发现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4.3.1 优化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3.2 构建高效课堂,培养自学能力
        4.3.3 组织交流活动,锻炼合作能力
        4.3.4 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探究能力
        4.3.5 渗透数学文化,提升核心素养
第5章 基于发现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案例研究
    5.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案例
    5.2 《二次函数》教学案例
第6章 基于发现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实施与结果分析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对象
    6.3 实验变量
    6.4 实验过程
    6.5 实验结果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初中数学教师概念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行为观察表
致谢

(9)网课模式下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综述
        1.6.2 国内综述
        1.6.3 研究现状评述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主学习概念
        2.1.2 网络课堂模式
    2.2 自主学习理论
        2.2.1 自主学习的行为主义理论
        2.2.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2.3 网课模式下自主学习的重新理解
        2.3.1 教师及其角色转变
        2.3.2 核心要素的影响力扩张
        2.3.3 学习资源愈加丰富
        2.3.4 学习环境上互动性更强
        2.3.5 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第3章 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3.1 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3.1.1 调查缘起
        3.1.2 问卷设计
        3.1.3 调查实施
        3.1.4 问卷信效度检验
        3.1.5 调查结果
    3.2 数学课程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3.2.1 网课模式下数学自主学习目标不明确
        3.2.2 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较差
        3.2.3 学生对于数学网课学习的兴趣和期望低
        3.2.4 缺少数学自主学习的评价体系
        3.2.5 数学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较少
        3.2.6 主动学习内容难以全面覆盖数学知识
    3.3 成因分析
        3.3.1 网课模式下学生没有明确的数学学习动机
        3.3.2 学习者的数学学习策略水平较为低下
        3.3.3 学习者对数学自主学习的评价意识不足
        3.3.4 网课模式的数学自主学习的交互性较差
第4章 培养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4.1 培养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
        4.1.1 数学学习的主体性原则
        4.1.2 数学学习的探究性原则
        4.1.3 数学学习的开放性原则
    4.2 培养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要点
        4.2.1 利用互联网黏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
        4.2.2 明确数学网络学习的阶段目标
        4.2.3 制定符合网课模式的数学自主学习手段
        4.2.4 构建数学网络学习过程评价
    4.3 网课模式下数学学科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路径
        4.3.1 加强数学学科的魅力建设
        4.3.2 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资料收集能力
        4.3.3 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的思维表达能力
    4.4 培养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4.4.1 数学学习中创设互联网情境
        4.4.2 数学学习中引导学生讨论分享
        4.4.3 数学学习中指导学生使用网课自学工具
    4.5 培养网课模式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4.5.1 优化网课模式下数学自主学习的内容
        4.5.2 开发网课模式下数学自主学习的系统
        4.5.3 提高数学教师网课模式下的教学能力
第5章 研究结论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网课模式下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10)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1.2.1 研究的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实验法
        1.3.4 行动研究法
2.文献综述
3.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构建
    3.1 相关概念
        3.1.1 自主学习能力
        3.1.2 学习兴趣
        3.1.3 内驱力
        3.1.4 导学案
    3.2 理论依据
        3.2.1 基本理念
        3.2.2 理论基础
4.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4.1 高中数学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性的测试量表
        4.1.1 测试目的
        4.1.2 测试对象与实施
        4.1.3 量表的设计
        4.1.4 量表测试结果
    4.2 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调查问卷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对象和方式
        4.2.3 调查内容说明
        4.2.4 调查结果分析
    4.3 教师访谈信息整理
5.结果与讨论
    5.1 对于量表、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信息综合结果分析
        5.1.1 学生方面的问题
        5.1.2 教师方面的问题
    5.2 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5.2.1 兴趣培养,情境吸引——培养“乐学”学生
        5.2.2 尊重个体,时时监督——培养“勇学”学生
        5.2.3 诱思导学,理解取向——培养“会学”学生
        5.2.4 合作探究,分层精练——培养“善学、优学”学生
6.结论与展望
    6.1 课堂模式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6.1.1 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6.1.2 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6.1.3 课堂模式提高学生成绩
        6.1.4 课堂模式促进目标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关于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测试量表
    附录二:关于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致谢

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R+2S”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 ——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D]. 黄筱夏.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1)
  • [2]基于活动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李红. 扬州大学, 2021(09)
  • [3]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Q市X小学为例[D]. 谢芳园.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4]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 李益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特征研究[D]. 李思瑾.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D]. 罗成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7]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发现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研究[D]. 崔赛.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9]网课模式下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D]. 陆玮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D]. 宁可. 西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