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益肝肾法治疗关节痛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洁[1](2021)在《活血除痹汤干预Akt-mTOR自噬通路治疗硬皮病硬化期模型小鼠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验证氧化应激异常、自噬异常反应在硬皮病硬化期模型小鼠皮损中存在,并观察活血除痹汤对硬皮病硬化期模型小鼠皮损氧化应激、Akt-mTOR自噬通路、促纤维化因子和胶原蛋白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探究活血除痹汤对硬皮病硬化期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1)实验一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共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予灭菌注射用水皮下注射,其余组予400μg/ml博来霉素皮下注射,均每日1次0.lml,连续4周进行造模。其后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浓度0.46g/ml、0.23g/ml、0.115g/ml的活血除痹汤,阳性对照组予0.013mg/ml的秋水仙碱,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予灭菌注射用水,均每日1次,每次0.2ml灌胃,连续4周。于第8周末处死小鼠采集皮肤标本,应用荧光探针法检测皮肤组织ROS含量,HE染色镜下观察皮肤厚度和病理改变,Masson染色镜下观察胶原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PDGF、TGF-β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PDGF、TGF-β表达部位。(2)实验二在小鼠硬皮病造模及药物干预后,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p-Akt、Akt、p-mTOR、mTOR、LC3-Ⅰ/Ⅱ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Akt、mTOR、LC3-Ⅰ/Ⅱ表达部位。结果:(1)实验一:模型组小鼠体重较空白对照组显着下降(P<0.01),造模区域皮肤硬化、增厚,无毛发长出;病理变化可见表皮、真皮明显增厚,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毛囊等附属器结构萎缩,脂肪层厚度明显降低,胶原纤维增粗、增多,结构紊乱,染色加深。模型组皮损皮肤厚度、ROS、PDGF和TGF-β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着增高(P<0.01),胶原表达增高(P<0.05)。药物干预后相较空白对照组:①阳性对照组和中药高剂量组体重和皮肤厚度显着下降(P<0.01);中药中、低剂量组皮肤厚度下降(P<0.05)。②阳性对照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可显着下调胶原表达(P<0.01),中药中、低剂量中药组可下调胶原表达(P<0.05);③阳性对照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均可显着下调ROS水平(P<0.01),阳性对照组效果与中药高剂量组无显着差异(P>0.05)。④阳性对照组可显着下调PDGF水平(P<0.01),各中药组下调PDGF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与中药高、中剂量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⑤阳性对照组可显着下调TGF-β水平(P<0.01),且疗效优于中药各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可下调TGF-β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皮肤组织TGF-β水平与PDGF水平极强相关(r=0.964,P<0.01),与皮肤厚度相关(r=-0.578,P<0.05),PDGF水平与皮肤厚度强相关(r=0.616,P<0.01);ROS含量与TGF-β强相关(r=0.691,P<0.01),与PDGF强水平相关(r=0.684,P<0.01),与皮肤厚度强相关(r=0.635,P<0.01)。(2)实验二:模型小鼠皮肤Akt、mTOR活化水平和LC3-Ⅰ/Ⅱ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均显着下调(P<0.01)。药物干预后:①各用药组可显着上调p-Akt/Akt水平(P<0.01),阳性对照组效果与中药高剂量组无显着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效果显着优于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②各用药组可显着上调p-mTOR/mTOR水平(P<0.01),中药高、中剂量组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P<0.05),中药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中药中、低剂量组(P<0.01、P<0.05)。③各用药组可显着上调LC3-Ⅰ/Ⅱ表达水平(P<0.01),阳性对照组效果与中药高剂量组无显着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效果显着优于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中药中、低剂量组(P<0.01),中药中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OS浓度与Akt磷酸化水平强负相关(r=-0.610,P<0.01),与LC3-Ⅰ/Ⅱ水平强负相关(r=-0.482,P<0.01),与mTOR水平负相关(r=-0.508,P<0.01);皮肤Akt磷酸化水平与TGF-β水平负相关(r=-0.562,P<0.05),与 PDGF 水平强负相关(r=-0.689,P<0.01);mTOR 磷酸化水平与PDGF水平负相关(r=-0.556P<0.05),与皮肤厚度负相关(r=-0.496,P<0.05);皮肤LC3-Ⅰ/Ⅱ水平与TGF-β水平强负相关(r=-0.734,P<0.01),与PDGF水平极强负相关(r=-0.843,P<0.01),与皮肤厚度负相关(r=-0.556,P<0.05)。结论:①硬皮病模型小鼠皮损外观及病理变化符合硬皮病硬化期皮肤损害表现。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ROS、PDGF、TGF-β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皮肤组织ROS含量与TGF-β、PDGF水平和皮肤厚度均有相关性,证明硬皮病皮损中存在异常氧化应激反应,且氧化应激与PDGF、TGF-β在硬皮病发病机制中存在一定的关联。②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及表达均明显降低,自噬标记物LC3-Ⅰ/Ⅱ表达降低,证实硬皮病皮肤中有自噬异常降低的现象。Akt、mTOR、LC3-Ⅰ/Ⅱ活性及表达与TGF-β、PDGF、皮肤厚度存在负相关性,表明自噬可抑制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纤维化因子表达和自噬过程降解胶原有关。③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皮肤组织ROS与Akt、mTOR、LC3-Ⅰ/Ⅱ活化、表达存在负相关性,表明硬皮病中存在的氧化应激可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活性进而抑制细胞自噬。④应用活血除痹汤和秋水仙碱治疗后,ROS受到抑制,自噬相关因子Akt、mTOR、LC3-Ⅰ/Ⅱ活性及表达增强,促纤维因子TGF-β、PDGF降低,表明二者可能通过降低组织氧化应激进而促进自噬,从而加强对胶原的降解能力,同时可下调促纤维化因子,从而减少皮肤胶原合成。⑤中药不同剂量组的调控效果随用药浓度而有变化,表明活血除痹汤可能是剂量依赖性药物,并存在一定的作用阈值,本实验中多数高剂量应用效果更佳。
石晗[2](2021)在《基于相似度算法的痛风中医理论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痛风(Gout)是古老而广泛流行的疾病,公元前的医学史中已有记载,其患病率在全球呈年轻化和逐年升高的态势。最新数据表明,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药治疗痛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证据分级及规范化的推荐系统被提出,其中古籍和医案是重要证据来源。目前,中医药传承迭经朝代更替,对痛风中医古籍的研究,进行了大量文献挖掘的工作,有助于找到其中的共性规律,但对痛风中医理论认识的系统梳理和纵向把握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将理论文字进行量化,对历代痛风的经验认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变化差异,将有助于梳理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和变化过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本研究运用相似度计算方法,对历代痛风的中医理论认识进行相似度比较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古籍中痛风理论认识的同时,以期发现其中变化规律,探讨该病中医认识传承发展的演变过程。一、研究目的系统梳理秦汉至清代有关痛风的记载,纵向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中医对痛风的理论认识,展示痛风中医理论认识的传承发展脉络。探索适合中医理论特点、呈现疾病认识变化过程的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相似度计算方法,将历代痛风的中医理论进行量化,比较不同时期理论认识的差异,分时期呈现痛风中医理论认识的演变过程。三、研究内容1.系统整理秦汉至清代有关痛风的中医文献理论认识1.1 选定有关痛风的中医古代病名。1.2 按照《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痛风的诊断依据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根据选定的中医古代病名,系统整理有关痛风的症状、病因病机状记载;元代之后逐步完善,出现痛有定处,关节痛时发时止的记载;宋元时期是转折时期;到了明清,对症状的认识更加全面,与现代痛风相关的主要关节症状均有所涉及。4.痛风病因病机相似度比较朝代间病因病机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晋南北朝与隋唐的病因病机相似度最高(56%),宋元间相似度最低(28.5%)。隋唐之前对痛风病因的认识以外感风寒湿邪为主;此后从外感病因向内伤病因过渡,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较为多元;宋代认为痛风与气滞、血瘀、痰湿、阴虚密切相关,出现酒湿痰痛风方,注意饮食内伤及饮食饮酒禁忌;元代提出痛风“血热”理论,并与痰、湿、热、瘀密切相关。明清进一步完善,总体病位在肝肾脾胃,病因病机包括外感、内伤,外感以风寒湿邪为主,内伤包括痰湿瘀血、气滞血瘀、湿热、血虚内热、阴虚、胃热以及饮食内伤。5.痛风用药相似度比较明清用药相似度最高(76%),其他时期用药相似度都在30%以下。对用药进行功效划分,宋代之前以温里、祛风散寒为主;宋代以补益肝肾、清热化瘀的药味增多;元代增加了清热祛湿、行气凉血活血、祛痰类药物。到了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治疗经验主要以补益肝肾、清热祛湿、行气活血通络为主,并且可见痛风缓解期医案和预防性用药方案的记载。四、研究结论1.理论研究1.1 系统梳理历代痛风中医理论认识脉络通过相似度的比较发现,历代医家对痛风的理论认识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其中症状相似度从升高到降低;病因病机相似度呈现隋唐之前相似度较高,宋元开始降低并逐步趋于平缓的趋势;用药方面,明清用药相似度最高。总结痛风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脾肾虚为本,湿热痰瘀、血热气滞为标,常因外感或饮食内伤诱发;治疗方案以分期治疗为主,急性期以清热解毒、泻浊化瘀、祛风除湿为法,辅以益气、顾护脾胃之品,非急性期注重改善体质,培本清源,以健脾益气、补益肝肾、养血敛阴为法,同时控制饮食、预防复发是关键。1.2 痛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和用药,并根据朝代划分秦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个时期。1.3 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时期的规范化预处理,建立数据库。2.相似度算法的测试和选定经过对症状和病因病机进行欧氏距离、空间向量和本体概念相似度的测试,选择能体现中医术语间层次的本体概念相似度,作为朝代间症状和病因病机的相似度算法。对不同时期的用药进行字面层次的比较,通过对常用集合相似系数,Jaccard相似系数和Dice相似系数进行测试,选择数值差异更明显的Dice相似系数作为用药相似度的比较方法。通过测试,最终确定适合本研究的本体概念相似度和Dice相似系数作为研究方法。3.痛风症状、病因病机和用药的相似度比较将规范后的秦汉至清代痛风的症状、病因病机和用药进行量化。通过本体概念相似度对症状相似度、病因病机相似度进行比较,并对其中的主要症状、病因和病位相似度做进一步比较。通过Dice相似系数进行朝代间用药相似度比较。三、研究结果1.基本数据本研究最终纳入143部中医着作中有关痛风的中医理论数据,包括中医论着、方书、本草和医案医论,年代跨度从秦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到明、清。2.痛风综合相似度比较将症状、病因病机和用药的相似度值各设定33%加权计算,得到朝代间痛风理论的综合相似度。结果表明朝代间综合相似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秦汉和晋南北朝时期相似度最低(29.4%),晋南北朝至明之间相似度在30%~35%之间,明清时期相似度最高(47.8%)。3.痛风症状相似度比较朝代间症状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医家对痛风症状的认识相似度呈现从升高到降低的过程。宋元之前症状相似度较高,对症状的认识较为集中,主要以关节肿痛为主;宋代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昼静夜剧,间歇发作的症1.2.1 肝脾肾虚为本秦汉时期,《黄帝内经》有云:“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载“四季脾旺不受邪”,同时提出肝肾阴血不足是痛风发病的内在病因。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发挥。隋代,《诸病源候论》对仲景观点做出解释,由气血不足外受风邪,风邪气血搏结引起;宋代,《圣济总录》解释了素体肝肾亏虚,气血衰弱,外受风寒导致血气凝滞,诸筋失养而发病;明代,《寿世保元》指出午后痛甚者血弱阴虚更甚;到了清代,明确了肝肾两虚为病机之本的观点。后世医家逐步认识到痛风发病也与脾土中焦、水湿运化密切相关,提出脾胃虚弱致痛风论,《成方切用》中提出脾肾两虚致痛风。先天禀赋不足,或病程日久,肝肾精血虚弱,筋骨失养,尤其是病程后期,出现关节疼痛反复,关节变形等症状,痛风肝肾阴血不足的观点一直沿用至今,被现代医家所认可。近现代,也有诸多医家从脾胃或脾肾论治痛风。1.2.2 湿热痰瘀、血热气滞为标宋代,开始认识到湿热痰浊、血瘀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仁斋直指方论》首载酒湿痰痛风方;元代《丹溪治法心药》载饮酒痛风方;明代,《万病回春》提出痛风与“痰”密切相关;到了清代,《证治汇补》认为痛风者素体气血亏虚,内有痰湿瘀血;《辨证录》中有湿痰瘀结“生块”的记载,与现代认识的痰湿胶结、沉积日久成痛风石的认识相近。隋代提出痛风热毒学说;唐代,孙思邈承继热毒理论创立犀角汤;元代,朱丹溪将热毒具象,提出痛风血热论,详细阐述为血分蕴热,又外受寒湿,浊邪凝滞于血脉,污浊凝涩而发病;明代,提出血热是由于肝火旺而血热,火旺而肝血虚;到了清代,在仲景理论基础上深化,认为肝肾阴血亏虚为本,热毒流注关节而发病。湿、热、痰、瘀交合是痛风发病的基本病机,被后世医家认可并沿用至今。时至今日,浊瘀热毒理论被现代医家认可和发扬,如朱良春教授提出从“浊瘀”论治痛风。1.2.3 外感和饮食内伤诱发《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仲景承接《黄帝内经》风寒湿邪致痹学说,提出外感风寒是痛风重要诱发因素;唐代,认识到痛风关节痛是由于体虚又感风寒暑湿外邪所致;到了清代,更详细阐述了风寒湿邪凝滞气血经络,荣卫之气受阻而致痛风发病。汉代,《金匮要略》中就有酒客受风致历节痛发的记载;后世又进一步发挥,明代《万病回春》有酒色受风湿致痛风病发的记载;到了清代,王孟英更详细阐释膏粱厚味化热致痹理论。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认识到痛风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若遇外感或饮食不慎则易诱发急性关节炎。1.3 痛风治疗的演变1.3.1 急性期驱邪为主汉代,《金匮要略》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体虚外感风寒之历节肿痛;唐代,孙思邈从热毒论治痛风,设防己汤和犀角汤;王焘从风湿风毒论治,设立大风引汤;宋代,《仁斋直指方论》载酒湿痰痛风方,以黄柏、苍术清热燥湿;《太平圣惠方》载虎杖散方治疗顽固性疼痛;元代,朱丹溪创立上中下痛风方,祛风散寒、祛痰消瘀,以饮酒痛风方清热燥湿;清代,《医学正传》载加味三妙丸治疗两足疼痛如火燎之痛风。痛风急性期,湿热浊毒结聚,邪正相争,可耐攻伐,以清热解毒、泻浊化瘀、祛风除湿为法,辅以益气、顾护脾胃之品;可配合行气、疏经通络等药味,动静相合;对于顽固性疼痛,注意加用祛痰泻浊,行瘀止痛之品。1.3.2 缓解期培本清源明清记载的关节痛缓解期病案,以及载于《张氏医通》中湿热痹证急性期过后未病先防的用药方案,在痛风缓解期治疗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对于病程日久,肝肾不足者,注重补益肝肾、坚骨益筋。宋代《圣济总录》中以羌活丸方治疗腰脚不遂,五劳七伤六极;明代《简明医彀》对于气血不足之关节红肿,以四君子加味;到了清代,《冯氏锦囊秘录》中对于肝肾阴虚内热,风湿内攻所致痛风腰膝冷痛,以独活寄生汤治疗;《成方切用》中对元阳不足、劳伤过度或先天禀赋不足出现痛风肢节痛痹,以右归丸治疗。湿热浊瘀阻滞日久,机体气血不充,由实转虚,此阶段为痛风缓解期,是改善体质,培本清源的关键时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健脾益气、补益肝肾、养血敛阴等治法。1.3.3 病后防复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第一次出现关节痛忌食生冷鱼肉油腻之品的记载;明代《寿世保元》中提出禁酒、海鲜和肥甘厚腻;《普济方》中提到忌食猪肉、冷水;清代,《证治汇补》明确载有痛风禁忌,指出“肉属火,性能助火”,对于痰火而痛者当禁食厚味。饮食禁忌、限制高嘌呤摄入是预防痛风发作的重要一环,注重饮食调养、预防复发的观点从古代沿用至今。2.探索适合中医理论特点的研究方法以痛风这一疾病为切入点,利用相似度算法,将历代有关痛风的中医理论进行量化,比较不同时期理论认识,对痛风中医理论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此方法可以保持中医理论原有的特点,在探索疾病中医理论演变方面具有可行性。五、创新点1.系统梳理秦汉至清代有关痛风的辨治理论,通过相似度算法,形象和系统的展现痛风中医理论传承发展的脉络和变化。2.将相似度算法首次应用于中医理论研究,探求符合中医文本特点的比较研究方法,为病症中医理论演变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钰[3](2021)在《刘渡舟教授调肝法及方药运用的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刘渡舟教授是中医伤寒大家,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经方理论和临床运用的研究中。刘老临床治病擅长使用柴胡剂,在肝胆病的辨治上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王庆国教授和张雪亮教授是同一时期拜读于刘老门下的弟子,二人传承了刘老调肝法学术思想的精髓,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临证诊疗经验。基于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地总结刘老和两位弟子调肝法的学术思想,挖掘临床调肝治肝的组方规律,探讨各自的调肝遣方用药特点。通过研究可以量化地分析调肝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名老中医刘渡舟教授调肝的宝贵学术经验,为临床医师调肝治肝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师徒之间的学术传承研究,和两位弟子之间的学术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在师徒传承过程中的规律和痕迹。通过探索在相同的学术传承挖掘环境中弟子对于师承的发展和创新可以获得对中医学术传承方式和中医学子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启发。研究方法在刘渡舟教授和两位弟子的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中,主要是对于文献资料的研究。收集整理刘老和弟子关于调肝治肝的学术着作、文章、访谈,以及学生、其他弟子发表报道刘老及两位弟子调肝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期刊文章,对其中能反应调肝法学术思想的内容进行整理、评价、研究。在对刘渡舟教授两位弟子的调肝方药组方规律研究中,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两位弟子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时间段内的门诊病例,按照筛选标准提取调肝处方,形成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纳入数据库中的调肝方进行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的发掘,提取基本方,分析用药频次。基于关联规则、熵聚类分析等方法,发现方剂的组方规律和高频数的药物组合,并发掘新方。将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获得的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别将刘老与两位弟子的调肝法进行对比,发现传承痕迹和师承发展变化;对两位弟子的组方用药规律数据进行横向比较,观察同一师承环境下学术传承的相同点与差异性,结合学术经历、工作环境等背景对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研究成果刘渡舟教授对于调肝治肝论着颇丰,对于肝病的辨证分型,以气和血作为基本纲领,重视肝郁的病机,使用调肝方药时重视疏泄。刘老擅长使用经方柴胡剂,如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在柴胡汤类方基础上创制了针对肝经湿热内盛的柴胡解毒汤和血瘀气滞的柴胡活络汤等诸多治肝新方,并依据病邪轻重和病机演变灵活创制了衍生方。王庆国教授十分重视肝藏血主疏泄的理论,善用经方调肝尤其是柴胡汤类方,临床将经方加减变化或合方应用都得心应手,总结出具有调理气机、软坚散结功效的调肝经验药对。张雪亮教授提出“少阳病机重于郁”的看法,重视对患者的情志调节,调肝擅长使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化肝煎等方剂,不拘经方时方,灵活化裁。在王庆国教授调肝方药组方规律研究中,收录调肝处方201首,高频使用药物有柴胡、黄芩、白芍、炙甘草、法半夏;在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对有“黄芩,柴胡”、“柴胡,白芍”、“柴胡,炙甘草”、“法半夏,柴胡”、“黄芩,炙甘草”,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最高的是“黄芩,桂枝→柴胡”,置信度为1;在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数据分析中,当设置药物组合之间的相关度为4、惩罚度为2时,演化出含有两味药的药物组合202个,三味药的药物组合23个;在这些核心药物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分析,提取到含有3-4味药物的核心组合7个;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中,得到全新的独立处方8个。在张雪亮教授调肝方药组方规律研究中,收录调肝处方204首,高频使用药物有柴胡、陈皮、白芍、郁金、浙贝母;在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对有“陈皮,白芍”、“陈皮,柴胡”、“白芍,柴胡”、“黄芩,柴胡”、“合欢皮,远志”,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最高的是“远志,茯神→合欢皮”,置信度为0.981;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数据分析中,当设置药物之间的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4时,演化出含有两味药的药物组合122个,三味药的药物组合49个,四味药的药物组合28个,五味药的药物组合1个以及六味药的药物组合1个;在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提取组合得到3-4味药物的核心组合8个;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中,得出8个新处方。对刘渡舟教授的两位弟子学术传承的对比研究表明,二人共同传承了刘老“气机论”学术思想,重视肝脏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以“气机郁滞”作为肝之为病的主要病机,调肝多以和解为法,善用经方尤其是柴胡汤类方;二人的调肝法学术经验中也有刘老“方证相对论”和“古今接轨论”的学术思想的传承痕迹。两位弟子在临诊时应用调肝法治疗疾病的种类不同,王庆国教授门诊的肝病患者占比较多,且患者群体偏于中老年;张雪亮教授门诊上使用调肝法则多是针对结节类疾病和胆囊息肉以及杂病,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分散。两位弟子的师承经历不尽相同,王庆国教授的跟师时间长达二十年,作为刘老的学术传承研究负责人,在学术思想传承上更加深入和全面;张雪亮教授的跟师时间相对较短,在后续工作过程中另有师承,但与刘老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学术往来。基于师承时间的差异和工作环境带来的影响,王庆国教授在调肝方药的使用上更加重视对于经方尤其是柴胡剂的使用,在方药选择上更注重补益气血;张雪亮教授则经方与时方灵活遣用,所选用的药物则更偏重于疏泄。结论及意义“主疏泄”和“主藏血”是肝脏的重要生理功能,“肝气郁滞”是肝之为病的基本病机,肝郁日久容易化火、生湿、瘀血等。刘渡舟教授调治肝病辨证分型以气血为纲,重视肝郁的病机,使用调肝方药重视疏泄。刘老临床调肝治肝承伤寒之学,上溯岐黄,下逮诸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肝学术思想。王庆国教授和张雪亮教授在传承刘老调肝学术思想上有相似之处,亦有各自独具特色的创新与发挥。相同的学术传承环境可以影响中医弟子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诊疗理法方药的运用,后天的自学经历、工作环境、临诊经验积累都会对中医师的诊疗思维和学术思想产生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对师徒之间的纵向学术传承进行了比较,也对同一时期相同传承环境下的同门弟子进行了横向比较。通过师承的差异得到启发,不仅要重视中医传承工作中学院教育的关键作用,也要认识到继续教育、工作平台和自身经验积累对于中医学子成长的重要性。
谭亚男[4](2021)在《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考察朱古亭的生平,整理分析朱古亭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学笔记遗稿,完善对朱古亭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朱古亭中医思想萌芽:包括朱古亭生平及与医学的渊源。研究朱古亭的学术成就:包括朱古亭的学术论文、着作研究,以及对医学理论的新见。研究朱古亭的临床医案:包括朱古亭辨证诊治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病、肾系病、妇科病的临床经验。整理研究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结果: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朱古亭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掌握了朱古亭的学术来源、从医之路和临床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朱古亭对待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朱古亭出生于世医之家,医术精湛,遣方稳重;为人低调谦逊,刻苦专研。其教学之余,潜心着述,发表论文30余篇,不乏有对医学思想的传承与新见;出版着作《朱古亭临证录》。朱古亭临床经验丰富,对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病、肾系病、妇科病等各类病症都分型细致精确,病机治法相宜,制方平稳轻灵。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所含理论中涉及多种病症,关于肾病的见解补充了《朱古亭临证录》肾病医案的不足,使笔者能更好的研究朱古亭临床经验。结论:朱古亭为浙江名老中医,虽逝世多载,其医术医德仍存于后人心中。本文通过研究朱古亭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助于完善浙派中医的内容,更是对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陀财超(Toh Chai Chau)[5](2021)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痹症,是全世界中老年人常见的肢体经络病证,痹症主要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的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关节屈伸不利、僵硬、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变形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在于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传入脏腑。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的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其发病无地域、种族、性别差异,和年龄、体重、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遗传基因有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满意的有效疗法,而自古以来,中医针灸、中药针灸等治疗本病,方法丰富、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快速。目的:痹症的范畴非常广,现代医学把痹症归纳为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痹症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痹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病因不太明确,因此治疗痹症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西药治疗也不彻底,而且副作用较大,具有药物依赖性,严重损害了肝、肾等脏腑功能。采用中医中药内服、中药外治、热敷、针灸等中医的方法,能从疾病整体调理,进而辨证论治,治愈率较高,无副作用。中医在痹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中药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相当优势,本人希望透过采访新马地区的名医家,对于痹症的特效疗法,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的治疗方面作一个经验整理及总结。方法:通过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十位名中医之生平事迹及其着作,探讨治疗痹症的特色疗法,并对每一位的名中医的临床病案及思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每一位名家的治疗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观点,收集资料以剖析各位名家的临证思路与学术观点撰写论文。成果:经过本文研究,通过采访或电访方式,总结各位名家的名家特色疗法临床经验整理,发现高手在民间,挖掘了许多名中医的治疗痹症的独有的特色,包括了火针疗法、刮筋疗法、针刀疗法、强力灸、火针代灸、整脊推拿,还有各种有效的祖传药方、经方等医疗方式,以及归纳了各家的治疗的思路及学术观点,对于痹症这个南洋地区的常见病,总结了有效的治疗方案。结论:痹症在新马也属于常见病,称为“不死的癌症”,造成许多病患的痛苦,因此许多医家中终其一生努力研究如何减轻或治好本病,本次论文发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下,如何不拘泥及坚持一家之长,综合使用各家的思路及治疗特色,也许是治疗痹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郝鑫[6](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关小红教授治疗扁平苔藓的用药经验》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关小红教授治疗扁平苔藓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录入病例资料,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关教授治疗扁平苔藓的用药特点及临床诊疗经验,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收集和整理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关小红教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扁平苔藓病案,按照标准筛选后将入选的病案资料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中的“临床采集”与“平台管理”模块,应用“统计报表”及“数据分析”模块功能进行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归纳总结关教授治疗扁平苔藓的遣方用药经验。结果: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85例,共有首诊处方85首,根据系统分析得出结果如下:1.本研究中男性患者36例(占42.35%),女性患者49例(占57.65%),男女比例约为1:1.36,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30-60岁,占本研究总人数的62.4%。2.本研究涉及的证型有:风热阻络证共31例(36.47%),肝肾阴虚证共23例(27.06%),脾虚湿热证共14例(16.47%),风湿蕴肤证共12例(14.12%),血瘀经脉证共5例(5.88%)。3.本研究共收集85首方剂,涉及124味中药,药物使用频次前十位依次为牡丹皮、白花蛇舌草、郁金、土茯苓、合欢皮、白术、甘草、栀子、生地黄、防风。4.药物分类以清热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和治湿药(利水渗湿药合化湿药)为主。5.四气五味归经统计中,四气以寒、平、温性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心、胃、肺、肾经为主。6.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分析,得出23条中药组合,共包含9味中药。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得到4-6味中药新方组合共9个。结论:1.关教授认为扁平苔藓本病辨证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风、湿、热、瘀、虚为其病理因素,本病主要责之于肝、肾、脾三脏。2.关教授治疗本病以清热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和治湿药为主。药物四气以寒、平、温性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心、胃、肺、肾经为主。常用药物有牡丹皮、白花蛇舌草、郁金、土茯苓、合欢皮、白术、甘草、栀子、生地黄、防风等。3.关教授认为本病辨证应四诊合参,重在望肤,治疗上以祛邪为主,兼顾本虚,且善用皮类药物,以皮治皮,临床应用经验方化斑解毒汤加减化裁。
王书豪[7](2021)在《加味阳和汤对阳虚体质的肝肾不足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加味阳和汤对阳虚体质的肝肾不足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研究纳入符合肝肾不足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患者60名,对入组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分类与判定的依据为《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按照是否阳虚体质,分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即阳虚体质组和非阳虚体质组。统一给予加味阳和汤口服,共维持4周的治疗。观察指标:(1)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2)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及ESR水平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此外,定期监测患者血、尿、粪便常规、肝肾功能的数值变化,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S评分符合正态性分布,具有可比性,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S评分均有显着提高,这提示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SS评分提高的更为显着,经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符合正态分布,具有可比性,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疼痛,且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经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通过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及ESR水平数值均符合正态分布,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CRP及ESR水平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及ESR水平数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CRP及ESR水平下降的更为显着,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监测,治疗期间患者肝肾功能,血、尿、粪便常规均未见显着的变化。结论:加味阳和汤对阳虚体质以及非阳虚体质的肝肾不足型KOA患者均有不错的的治疗效果,但加味阳和汤对阳虚体质的肝肾不足型KOA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非阳虚体质的肝肾不足型KOA患者的治疗效果。
陶帅[8](2021)在《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绝经后女性这一膝骨关节炎高发人群,寻找其与天癸理论的内在联系;基于天癸理论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丰富天癸理论的临床应用及科学内涵。方法:(1)通过Cochrance系统评价对中药汤剂内服对比西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研究,分别从不良反应、总有效率、WOMAC评分等方面进行论证。同时将筛选结果文献中的中药汤剂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并对补肾活血方进行组方解析。(2)纳入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患者67例,治疗组33例给予补肾活血方,对照组34例给予西乐葆,经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和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并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定。(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E2、MMP-13、CTX-Ⅱ、IL-1β、TNF-α各指标的变化,并通过WORMS评分系统评价治疗前后膝关节MRI中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髓水肿、关节面下囊肿、半月板及关节腔积液的影像学变化,并分析其关联性。(4)采用卵巢切除术+右膝关节腔注射MIA建立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模型,分为Control组、Model组、BSHXR-L组、BSHXR-M组、BSHXR-H组。分别运用大鼠最大跑步速度、肉眼观察评分、番红O-固绿染色、ELISA法、免疫组化等方法明确补肾活血方对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运用Western-Blot检测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Akt、mTOR及下游自噬基因的相对表达,并对miR-107与Akt、mTOR进行相关性分析。(5)建立体外软骨损伤模型,分为Control组、IL-1β组、BSHXR组、BSHXR+miR-107 inhibitor 组和 BSHXR+miR-107 inhibitor NC 组。ELISA 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上清液COL-Ⅱ、MMP-13、Aggrecan、TNF-α、IL-6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自噬小体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Akt、mTOR及下游自噬蛋白的表达,同时利用Targetscan 7.2软件预测miR-107的可能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验证。结果:(1)文献系统评价揭示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在WOMAC评分、Lequesne-Mery关节炎指数改善明显,而在步行能力、KSS评分、VAS评分和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中药组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最为常见,以归肝肾经、药性温平、药味甘苦辛为主,共发现54组常用药物组合,33条关联规则和16味核心药物,而补肾活血方主要组成药物均囊括其中,且各药物使用频次均≥10次。(2)治疗组补肾活血方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和中医证候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尤其对肝肾亏虚型患者的关节酸软乏力、关节冷痛喜暖恶寒、头晕耳鸣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同时补肾活血方可降低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并对女性绝经后出现的诸多不适有明显改善,其中医疗效评定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补肾活血方可提高血清中E2表达,抑制MMP-13、CTX-Ⅱ、IL-1β及TNF-α的表达。MRI观察发现早中期绝经后膝骨关节炎以关节软骨损伤最为常见,其首先病变区域以髌股关节和内侧胫股关节为主,同时内侧半月板变性损伤发生率较外侧半月板高且病变程度重。软骨损伤评分与E2呈强负相关,与MMP-13、CTX-Ⅱ、IL-1β呈良好正相关,与TNF-α呈弱正相关;与K-L分级、半月板变性损伤呈良好正相关,与软骨下骨髓水肿呈弱正相关。补肾活血方可明显降低软骨下骨髓水肿和关节腔积液评分,而对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面下囊肿、半月板变性损伤评分几乎无影响。(4)造模后BSHXR(L、M、H)各组均可提高大鼠最大跑步速度,减轻软骨损伤程度,抑制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免疫组化示其COL-Ⅱ、Aggrecan表达逐渐升高,MMP-13表达逐渐降低,呈剂量效应,与Mode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示BSHXR(L、M、H)各组凋亡蛋白Bcl-2逐渐升高,而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 逐渐降低;自噬通路蛋白 p-Akt/Akt、p-mTOR/mTOR 受到抑制,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逐渐升高,而p62逐渐降低,呈剂量效应,与Mode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示BSHXR(L、M、H)各组均可促进Beclin-1、LC3Ⅱ mRNA的相对表达,抑制p62、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呈剂量效应;同时miR-107与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极强负相关。(5)诱导OA后软骨细胞上清液中COL-Ⅱ、Aggrecan降低,MMP-13、TNF-α、IL-6升高。透射电镜观察示BSHXR组软骨细胞的自噬小体数量较IL-1β组明显提升,且形态大自噬能力强;当转染miR-107 inhibitor时,软骨细胞的自噬小体受到抑制;当转染miR-107 inhibitor NC时,抑制现象则不明显。Western-Blot结果示BSHXR组自噬通路蛋白p-Akt/Akt、p-mTOR/mTOR受到抑制,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升高,而p62降低。qPCR结果示BSHXR组可促进软骨细胞中miR-107 mRNA的相对表达,抑制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Targetscan7.2预测miR-107的靶基因可能是TRAF3。Western-Blot和qPCR结果示BSHXR组可抑制TRAF3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miR-107靶向作用软骨细胞的TRAF3基因。结论:(1)文献研究证明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临床治疗主要以补益肝肾为本,配合活血化瘀、祛风湿等治标药物以标本同治,证实了补肾活血方组方的科学性、有效性。(2)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肝肾亏虚型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有临床优势,尤其对绝经后女性伴有全身不适症状者疗效更佳。(3)早中期绝经后膝骨关节炎MRI影像以髌股关节和内侧胫股关节损伤最为常见;补肾活血方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软骨下骨髓水肿和关节腔积液,发挥一定程度的类雌激素样作用,且炎性指标的降低程度并不能预测MRI影像的改善情况。(4)补肾活血方通过上调miR-107靶向TRAF3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进而增强软骨细胞自噬反应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杨建萍[9](2021)在《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属于临床难治病,是现代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也是中医药研究的重点。中医药辨治RA历史悠久、手段多样、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1,2]。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着重从阳气立论,不仅着眼于病证本身,更关注人体正气和预后的长远疗效。郭教授辨治的RA患者远期疗效显着,特色鲜明,有必要对其辨治RA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研究目的:(1)系统挖掘和整理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思想。(2)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郭教授扶阳通痹治法方药(即扶阳通痹基本方)的可能取效机制。研究方法:(1)门诊收集和整理郭立中教授2013年3月—2020年1月门诊诊治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案,根据RA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70例344诊次病案信息,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次频率分析、内外关联规则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病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病理因素、方药之间的规律,并结合郭立中教授本人意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2)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的手段,对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扶阳通痹基本方(“人机结合”研究所得)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探讨其取效的可能内在机制。研究结果:(1)郭立中教授辨治的RA患者病案数据挖掘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70例344诊次RA患者病案,其中男性患者12例(占17.14%),共计58诊次(占16.86%);女性患者58例(占82.28%),共计286诊次(83.14%),女性RA患者和诊次远远高于男性。②RA发病的高发年龄主要有两个阶段:50-69 岁,频次为 199(占 57.84%);30-49 岁,频次为 114(占 33.13%)。③R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其频次(频率)分别是131(占38.08%)、120(占34.88%)、89(占 25.87%)、75(占 21.80%)、74(占 21.51%)、74(占 21.51%)、56(占16.28%)和52(占15.12%)。④RA患者主要舌象为质淡红、质红、质暗红、苔薄白、苔白腻、齿痕舌、苔黄腻、苔白黄腻和苔少,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12(占 32.56%)、100(占 29.07%)、92(占 26.74%)、70(占 20.35%)、68(占 19.77%)、47(占 13.66%)、43(占 12.50%)、24(占 6.98%)和 20(占5.81%)。⑤RA患者的主要脉象有紧、滑、弱、细、沉、虚、浮和弦,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71(占 49.71%)、118(占 34.3%)、113(占 32.85%)、102(占 29.65%)、96(占 27.91%)、77(占 22.38%)、52(占 15.12%)和 31(占9.01%)。⑥RA临床最为常见的病机证候有寒湿凝滞、气血痹阻、筋骨失养、阳虚气弱、肝肾阳虚和阳虚寒凝,其频次(频率)分别为143(占41.57%)、85(占 24.71%)、73(占 21.22%)、68(占 19.77%)、58(占 16.36%)和 42(占12.21%)。⑦虚、寒、湿、瘀、痰是RA最为常见的病理因素,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259(75.29%)、219(63.66%)、178(51.74%)、125(36.34%)和 41(11.92%)。⑧RA患者所有诊次病案中共计出现中药130种,其中最为常用的中药有炙甘草、附子、淫羊藿、生姜、朱茯神、桂枝、油松节、杜仲、砂仁、白术、黄芪、苍术、威灵仙,巴戟天、刺五加和当归等,其频次(频率)依次是325(94.48%)、282(81.98%)、276(80.23%)、257(74.71%)、228(66.28%)、222(64.53%)、192(55.81%)、188(54.64%)、183(53.20%)、164(47.67%)、149(43.31%)、142(41.28%)、102(29.65%)、94(27.33%)、89(25.87%)和78(22.67%),以温阳、理气健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和补肾添精功效的中药为主。⑨症状内关联规则研究显示:失眠与纳差,畏寒与失眠,失眠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畏寒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等症状组合关联度较高。⑩舌象组合关联度较高的有:苔薄腻与质暗红,舌体胖大与质淡红,苔薄白腻与质淡红等。(11)脉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脉沉与脉弱,脉细与脉紧,脉沉与脉滑等。(12)病机证候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肝肾阳虚与寒湿凝滞,寒湿凝滞与气血痹阻,气血痹阻、寒湿凝滞与肝肾阳虚等。(13)最常用的病理因素组合有寒、虚、湿、瘀等。(14)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有附子、桂枝、炙甘草、生姜、淫羊藿,两两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15)郭教授临床常用的治法有:补阳气、强筋骨,助阳温通、化痰止咳、宣痹止痛,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疏筋强骨,补益心脾、温潜浮阳、交通心肾,理气畅中祛痹,祛风湿散寒、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止痹痛,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扶阳添精等8个聚类治法。(16)郭教授临床从扶阳辨治类风关的基本方:扶阳通痹基本方,由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组成。(2)以郭教授常用的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药物组成: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后可知:①扶阳通痹基本方共含有140个有效化合物成分。②扶阳通痹基本方有效成分可以作用104个靶点,扶阳通痹基本方和RA的交集基因靶点有68个,Degree值较高的有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白细胞介素-6(IL-6)、VEGFA、CASP3等靶基因。③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和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激活物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和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因素有关。④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与乙型肝炎、前列腺癌、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凋亡通路、胰腺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研究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舌(淡)红、脉紧等;症状涉及肢体关节、肝肾、心(神)、肺系和脾胃系统症状;病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气弱、肝肾阳虚为本虚,寒湿凝滞、气血痹阻为标实;治疗上遵循“建极先建中,建中先拨通”治分次第的医学理念,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法等八法循序渐进,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用药上以温通阳气祛寒湿、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附子、(生、干、炮)姜等用量打破常规,高效且无毒。(2)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的结果。扶阳通痹基本方中140个活性成分(如山柰酚、槲皮素等)多数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生物功能,可交叉调控RA相关的68个靶点,通过影响各类转录因子活性,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炎症通路(如NF-kB信号通路、IL-6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凋亡通路(如TP53信号通路、AGE-RAGE 通路等)。
蔡宝珠(PADUNGKIETTIWONG WACHIRAPORN)[10](2021)在《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中医辨治探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通过总结汪悦教授的病案资料,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CTD-TD)的中医辨证及用药特点。第二部分,观察中医辨治结缔组织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CTD-HT)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所选取病例为2015年1月~2020年8月期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汪悦教授门诊就诊的CTD-TD患者,共158例。第一部分:利用Excel 2020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汪悦教授治疗CTD-TD的用药特点(性质、味、归经、中医疗效、药理作用)。深入分析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辨证及用药规律。第二部分:从纳入158例病例中选取最高两个合并病,分别为:干燥综合征合并桥本甲状腺炎(SS-HT)42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桥本甲状腺炎(RA-HT)2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运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并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结果:(1)一般资料:1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33%,女性患者93.67%,男女比例1:14.8,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45.24±11.40岁。最多见的CTD-TD为SS-HT 26.58%,其次为RA-HT 13.29%。合并TD的CTD患者,发生率依次为干燥综合征45.57%,类风湿关节炎34.81%,未分化结缔组织病8.86%,强直性脊柱炎6.96%,系统性红斑狼疮1.90%,系统性硬皮病1.27%,银屑病关节痛0.63%。合并CTD的TD构成依次为桥本甲状腺炎46.20%,甲状腺功能减退32.91%,其他15.19%,甲状腺功能亢进5.7%;中医证型分布:最多见为寒湿痹阻证32.91%,其次为阴虚内热证23.41%,气阴两虚证20.89%,肝肾阴虚证8.86%,气血两虚证6.96%,肾阳亏虚证6.33%,脾虚肝郁0.63%;出现频率较高的临床症状依次为大关节痛,怕冷,口干口渴,眼干,疲劳乏力,寐差,小关节痛;舌像以舌红,舌淡红,苔薄白为最多见,脉象以细弦和细为多;(2)用药统计:纳入158首中药处方,所用中药共178味,药物使用频率2350次;使用最多的十味药为:生地黄,白芍,甘草,金银花,桂枝,土茯苓,防风,石斛,牛膝,麦冬,用药归类以清热药和补虚药为主;使用最多的药性性温和性微寒,药味多为甘,苦,辛。药物归经为肺,肝,胃,脾,肾;(3)辨病用药:SS-HT治法主要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泻火,消肿散结。SS-甲减治法以养阴清热,生津止渴,健脾益气,消肿散结。RA-HT治法以散寒化湿,清热散结,通络止痛。RA-甲减治法以温经散寒,清热除湿,化痰祛瘀;(4)疗效评价:SS-HT 42例,治疗后显效6例,进步15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效率为95.24%。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CRP,ESR,TGAb,TPOA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TT3较治疗前升高(P<0.05)。RA-HT 21例,治疗后显效5例,进步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8%,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CRP,ESR,TPOA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5)安全性观察:SS-HT治疗后未见肝肾功能明显异常,RA-HT治疗前1例患者肝酶轻度升高,经过治疗后2周复查肝功能降至正常水平,本次研究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多发于中年女性,平均年龄45.24±11.40岁;(2)SS合并HT为临床最常见,其次为RA合并HT;(3)SS合并TD最多见的证型为阴虚内热证,RA合并TD最常见的证型为寒湿痹阻证;(4)治疗CTD-TD总体用药多为补虚药和清热药;(5)CTD合并TD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临床表现多为为本虚标实;(6)SS-HT的病机初期多为阴虚内热,中期多为气阴两虚,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治当润肺清胃,益气养阴,补益肝肾,兼以消肿散结;(7)RA-HT在临床上多为寒热错杂证,治当寒温并施,散寒祛湿,清热散结;(8)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治疗SS-HT和RA-HT患者疗效切确,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安全有效。
二、补益肝肾法治疗关节痛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益肝肾法治疗关节痛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活血除痹汤干预Akt-mTOR自噬通路治疗硬皮病硬化期模型小鼠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硬皮病发病机制与现代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
1 硬皮病发病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
2 硬皮病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3 小结 |
综述二 中医对硬皮病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
1 病名归属认识进展 |
2 病因病机认识进展 |
3 中医内治法研究进展 |
4 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
5 小结 |
综述三 中医药通过干预细胞自噬治疗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细胞自噬及相关通路 |
2 中医药干预自噬治疗肝纤维化 |
3 中医药干预自噬治疗肺纤维化 |
4 中医药干预自噬治疗心肌纤维化 |
5 中医药干预自噬治疗肾纤维化 |
6 中医药干预自噬治疗其他纤维化疾病 |
7 小结 |
前言 |
第一章 导师治验 |
1 病因病机 |
2 三期论治 |
3 治疗特点 |
4 验案举例 |
5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活血除痹汤对硬皮病硬化期Balb/c模型小鼠皮损ROS、PDGF、TGF-β水平的影响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与讨论 |
实验二 活血除痹汤对硬皮病硬化期Balb/c模型小鼠皮损Akt-mTOR自噬通路的影响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相似度算法的痛风中医理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痛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施治 |
4. 现状与思考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文本相似度算法概况 |
1. 应用范围 |
2. 相关概念 |
3. 分类 |
3.1 表面文本相似度 |
3.2 语义文本相似度 |
4.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5. 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相似度算法的痛风中医理论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技术路线 |
3. 研究方法 |
3.1 基本数据来源 |
3.2 数据内容选定 |
3.3 数据检索与筛选 |
3.4 数据处理与规范化 |
3.5 方法的测试与选定 |
3.5.1 症状相似度算法 |
3.5.2 病因病机相似度算法 |
3.5.3 用药相似度算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痛风古代相关病名分布 |
4.1.1 痛风 |
4.1.2 历节 |
4.1.3 白虎风 |
4.1.4 风痹 |
4.1.5 痛痹 |
4.1.6 痹证/症/病 |
4.2 综合相似度比较 |
4.3 症状相似度比较 |
4.3.1 朝代间症状相似度 |
4.3.2 朝代间主要症状相似度 |
4.4 病因病机相似度比较 |
4.4.1 朝代间病因病机相似度 |
4.4.2 朝代间病因相似度 |
4.4.3 朝代间病位相似度 |
4.5 用药相似度比较 |
4.5.1 秦汉时期 |
4.5.2 晋南北朝时期 |
4.5.3 隋唐时期 |
4.5.4 宋代 |
4.5.5 元代 |
4.5.6 明代 |
4.5.7 清代 |
第三部分 痛风中医理论认识的变化研究 |
1. 基本数据 |
2. 相似度算法 |
2.1 通过定量研究展示认识变化趋势 |
2.2 探索适合中医理论特点的研究方法 |
2.3 探索呈现疾病发展演变过程的方法 |
3. 朝代间相似度研究结果分析 |
3.1 痛风症状认识的变化 |
3.2 痛风病因病机认识的演变 |
3.3 痛风治疗用药 |
3.4 痛风中医理论认识逐步深入 |
第四部分 结论 |
1. 理论研究 |
1.1 系统梳理历代痛风中医理论认识脉络 |
1.2 痛风为本虚标实之证 |
1.3 痛风治疗的演变 |
2. 探索适合中医理论特点的研究方法 |
第五部分 创新点 |
第六部分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痛风古代病名参考资料 |
附录2 参考书目详表 |
附录3 不同时期代表性方药及出处 |
附录4 痛风相关概念语义关系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3)刘渡舟教授调肝法及方药运用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中医药调肝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刘渡舟教授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广义调肝法 |
2.2 肝病证治专论 |
第三节 讨论 |
1 辨证分型以气血为纲 |
2 阐述病机以肝郁为要 |
3 遣方用药以疏泄为重 |
第二章 刘渡舟教授弟子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王庆国教授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 |
1 重视“肝藏血主疏泄”的藏象理论 |
2 善用经方调肝 |
2.1 常用柴胡汤类方 |
2.2 妙用经方合方 |
3 调肝经验药对 |
第三节 张雪亮教授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 |
1 提出“少阳病机重于郁” |
1.1 气郁阳气不通达 |
1.2 气郁化火 |
1.3 气郁湿滞 |
1.4 气郁痰凝 |
1.5 气郁血瘀 |
2 重视调节情志 |
3 调肝经验方药 |
第三章 刘渡舟教授弟子调肝方药的组方规律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1 基本资料 |
1.1 数据处理软件介绍 |
1.2 处方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提取数据源 |
2.2 药频分析 |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
2.4 基于熵聚类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王庆国教授调肝方药的组方规律研究 |
1 基本资料 |
1.1 处方来源 |
1.2 处方筛选 |
1.3 处方的录入与核对 |
2 研究结果 |
2.1 用药频次 |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
2.3 基于熵聚类的数据分析 |
3 讨论 |
3.1 调肝方中的高频药物 |
3.2 调肝方中的高频药对和药物组合 |
3.3 新方分析 |
第三节 张雪亮教授调肝方药的组方规律研究 |
1 基本资料 |
1.1 处方来源 |
1.2 处方筛选 |
1.3 处方的录入与核对 |
2 研究结果 |
2.1 用药频次 |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
2.3 熵聚类的数据分析 |
3 讨论 |
3.1 调肝方中的高频药物 |
3.2 调肝方中的高频药对和药物组合 |
3.3 新方分析 |
第四章 刘渡舟教授弟子学术传承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调肝法学术传承的相似之处 |
1 “气机论”的传承 |
1.1调肝以和解为法 |
1.2 善用柴胡汤类方 |
1.3 常用的调肝药物 |
2 “方证相对论”的传承 |
3 “古今接轨论”的传承 |
第二节 调肝法学术传承的不同之处 |
1 调肝法针对的优势病种不同 |
2 师承经历和工作环境的影响 |
3 调肝方药的性味功效有差别 |
3.1 王庆国教授更重视补益 |
3.2 张雪亮教授更重视疏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朱古亭生平简介 |
(二)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朱古亭中医萌芽 |
(一) 朱古亭生平概览 |
(二) 朱古亭中医结缘 |
二、朱古亭学术成就 |
(一) 朱古亭医学新见 |
(二) 朱古亭学术硕果 |
三、朱古亭临床经验探析 |
(一) 治肺系病经验 |
(二) 治脾胃病经验 |
(三) 治心肝病经验 |
(四) 治肾系病经验 |
(五) 治妇科病经验 |
四、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整理 |
(一) 高血压 |
(二) 心脏病 |
(三) 肝炎 |
(四) 溃疡病 |
(五) 结石 |
讨论 |
(一) 朱古亭学术思想的传承 |
(二) 朱古亭临床经验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朱古亭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5)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命名源流及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
一、《黄帝内经》对痹症的理论源流概述 |
二、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与分析 |
一、外因重于风寒湿邪及热邪 |
二、内因重于正气不足痰瘀内阻 |
三、中医的病机 |
四、自《伤寒》、《金匮》角度探析经方对于痹症的病因病机 |
第三节 中医辨证分型归纳与论治 |
一、风寒湿痹型方用乌头汤 |
二、风湿热痹型方用宣痹汤 |
三、痰淤阻滞型方用二陈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 |
四、正气亏虚型方用独活寄生汤 |
五、瘀血致痹型方用身痛逐瘀汤 |
第四节 中医治痹概况 |
一、中医内治法 |
二、中医外治法 |
第五节 现代医学对痹症的认识及研究 |
一、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检查概述 |
二、现代医学治疗痹症的用药概述 |
三、现代医学对于痹症病名的归纳 |
第六节 小结 |
一、痹症、痹证及痹病的区别 |
二、痹症和现代医学相关疾病的关系 |
第二章 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
第一节 吴德钦——强力灸与火针灸疗法 |
一、师承——站在巨人肩膀看得更远 |
二、治痹特色:一灸二针三用药 |
三、病案举例 |
四、给予学习中医后辈的叮咛 |
后记 |
第二节 陈国全——推拿及正骨疗法 |
一、师承、学术思想与治痹思路 |
二、治疗关节骨痹:独创直腿旋腰复位法 |
三、病案举例 |
四、新马各家治痹各有特色、百花齐放 |
后记 |
第三节 庄或勋——五运六气疗法 |
一、师承《黄帝内经》及推崇《黄元御医学全书》 |
二、学术思想与治痹观点 |
三、以“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活用经方治痹 |
四、好医师三条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
后记 |
第四节 郑金顺——名家针法 |
一、千里访名师、万里求口诀 |
二、善用董针治疗痹症的思路及特色疗法 |
三、病案举例 |
后记 |
第五节 潘广斋——刺血疗法 |
一、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去其所苦 |
二、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
三、病案举例 |
四、治痹以四诊八纲、六经辨证、脏腑辨证、辨病综合论治 |
后记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
第一节 陈期发——陈氏火针疗法 |
一、火针去宛陈莝治大病 |
二、陈氏针法:治痹以真火去邪火 |
三、病案举例 |
四、清晰思路方向、灵活开方施治 |
后记 |
第二节 蔡培春——蔡氏棍针刮筋疗法 |
一、刮除病筋、病痛自除 |
二、棍针刮筋疗法是创新技术、绿色医学 |
三、病案举例 |
四、棍针刮筋疗法通治痹症与内科病 |
后记 |
第三节 何国忠——针刀疗法及龙氏整脊疗法 |
一、针刀是治疗痹症的主要手段 |
二、其他治痹特色疗法 |
三、病案举例 |
四、专业特色是中医生存之道 |
后记 |
第四节 黄启城——祖传针药疗法 |
一、建立整体观念,提倡佛医 |
二、治痹思路以辨证论治、攻补兼施为主 |
三、病案举例 |
四、中西医思维互参而忠于中治 |
后记 |
第五节 宋益陞——融合张步桃经方疗法 |
一、师承张步桃经方、重在简便廉效 |
二、治痹思路重在补气补血、活血化瘀 |
三、病案举例 |
四、尊师重道为重、医德医术兼备、四诊合参兼具 |
后记 |
第四章 新马名中医治痹临床成果再凝练 |
第一节 内治法以“伤寒金匮十方证”为归纳 |
一、寒湿痹阻经脉之麻黄加术汤证 |
二、风湿痹阻肌肉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
三、风寒湿郁热痹阻关节经脉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
四、寒湿痹阻筋脉骨节之乌头汤证 |
五、暑湿痹阻肌表之加减木防己汤证 |
六、半表半里治痹柴胡桂枝汤证 |
七、阳虚寒湿、痹着经脉之甘草附子汤证 |
八、肝血不足、风寒痹着之当归四逆汤证 |
九、虚劳血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
十、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
总结 |
第二节 外治法以针法为主旋律 |
一、毫针疗法最佳首选、一马当先 |
二、扶阳温经的火针、艾灸疗法紧接在后 |
三、祖传推拿及整脊手法盛行已久 |
四、名家针法逐步盛行 |
五、刮筋疗法独树一帜 |
六、刺血疗法立竿见影 |
七、秘方外敷膏药盛行 |
八、其他特色疗法雨后春笋发展 |
总结 |
第三节 治痹经验整理总结归纳“治痹十法” |
一、温经散寒通痹法 |
二、利湿通经蠲痹法 |
三、祛风通络宣痹法 |
四、清热凉血散痹法 |
五、祛湿化热去痹法 |
六、活血化瘀除痹法 |
七、补益气血扶正法 |
八、滋肝补肾强督法 |
九、寒温并用祛痹法 |
十、化痰散结法 |
总结 |
第四节 自现代医学的“痹病种类”角度探析治痹临床成果 |
一、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 |
二、类风湿关节炎(RA) |
三、强直性脊柱炎(AS) |
四、痛风 |
五、风湿热 |
六、颈项痹、肩周炎 |
七、腰痹痛、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等 |
八、退化性膝盖痛(KOE) |
九、硬皮病 |
十、雷诺氏综合征 |
十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
十二、病毒性心肌炎 |
总结 |
第五节 新马名中医治痹经验心得之启示与传承 |
一、痹症的确是新马的常见病,种类繁多 |
二、新马医家治痹的内治法多以经方为主轴 |
三、外治法以火针及艾灸是治痹最主要的手段 |
四、善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结合综合疗法,不拘泥门派 |
五、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天人合一、因时因地制宜 |
六、整理总结传承新马名医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为一生的使命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关小红教授治疗扁平苔藓的用药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扁平苔藓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综述二 扁平苔藓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加味阳和汤对阳虚体质的肝肾不足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资料 |
1.研究目的 |
2.病例来源 |
3.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3.3 骨关节炎影像学分级标准 |
4.病例选择 |
4.1 病例纳入标准 |
4.2 病例排除标准 |
4.3 中止或剔除标准 |
研究方法 |
1.中医体质判定方法(详见附录) |
1.1 判定方法 |
1.2 判定标准 |
2.治疗方法 |
2.1 治疗分组 |
2.2 治疗用药 |
3 观察数据 |
3.1 一般资料 |
3.2 膝关节功能 |
3.3 疼痛评分 |
3.4 炎症指标 |
3.5 安全性指标 |
4.疗效评定 |
5.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病例纳入结果 |
2.体质分类结果 |
3.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3.1 两组患者年龄对比分析(见表1) |
3.2 两组患者性别对比分析(见表2) |
3.3 两组患者体重对比分析(见表3) |
3.4 两组患者病程对比分析(见表4) |
4.患者临床疗效的评定 |
4.1 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对比分析(见表5) |
4.2 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比分析(见表6) |
4.3 炎症指标评价(CRP、ESR)对比分析(见表 7,表 8) |
4.4 疗效评价对比分析(见表9) |
4.5 安全性分析 |
4.6 不良事件 |
讨论 |
1.总结中医学对KOA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OA发病机制的认识 |
3.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认识KOA |
4.阳虚体质与KOA的相关性 |
5.加味阳和汤的组方分析 |
6.加味阳和汤对KOA的作用机制研究 |
7.辩体、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KOA的思考 |
8.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8)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探索 |
1 炎症反应 |
2 关节软骨退变 |
2.1 自噬简介 |
2.2 自噬参与软骨退变 |
2.3 软骨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关系 |
2.4 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 |
2.5 中药汤剂对miRNAs表达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二节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
1 西药口服 |
1.1 非甾体类抗炎药 |
1.2 对症慢作用药物 |
1.3 雌激素类 |
2 关节腔药物注射 |
2.1 透明质酸 |
2.2 糖皮质激素 |
2.3 富血小板血浆 |
3 手术治疗 |
3.1 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 |
3.2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 |
3.3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
3.4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
4 当前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治疗面临的困境 |
第三节 基于“天癸理论”论治绝经后膝骨关节炎 |
1 天癸的基本内涵 |
1.1 渊源 |
1.2 天癸的物质性 |
1.3 天癸的功能性 |
2 天癸与五脏 |
2.1 天癸的产生依赖五脏 |
2.2 天癸受五脏功能调控 |
2.3 天癸的病因病机及治则规律 |
3 天癸的现代研究 |
3.1 天癸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 |
3.2 天癸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 |
3.3 天癸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相关 |
3.4 天癸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关系 |
4 天癸与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
4.1 肝肾亏虚天癸竭是绝经后膝OA的发病之本 |
4.2 补益肝肾调天癸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
1 资料和方法 |
1.1 检索数据库及时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与排除 |
1.4 结局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入选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偏倚风险评估 |
3 Meta分析结果 |
3.1 总有效率 |
3.2 不良反应 |
3.3 步行能力 |
3.4 VAS评分 |
3.5 WOMAC评分 |
3.6 Lequesne-Mery关节炎指数 |
3.7 KSS评分 |
3.8 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 |
4 讨论 |
4.1 中药汤剂内服在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地位 |
4.2 结果分析及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3 本系统评价的意义 |
第二节 膝骨关节炎用药规律挖掘及补肾活血方组方解析 |
1 研究方法 |
2 数据挖掘结果 |
2.1 单味中药频次分析 |
2.2 中药类别频次分析 |
2.3 归经 |
2.4 四气五味 |
2.5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3 讨论 |
3.1 药物分析 |
3.2 方剂分析 |
3.3 膝骨关节炎核心药物及补肾活血方组方解析 |
3.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病例选择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及治疗分组 |
2.2 治疗措施 |
2.3 患者依从性管理与评价 |
3 观察指标 |
3.1 视觉模拟评分 |
3.2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
3.3 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 |
3.4 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 |
4 中医临床疗效评定 |
5 不良事件 |
6 统计分析 |
7 项目支持与伦理 |
8 结果 |
8.1 病例纳入情况及不良事件 |
8.2 依从性指标 |
8.3 一般资料 |
8.4 发病季节分布及各季节发病患者初诊WOMAC评分情况 |
8.5 VAS评分结果 |
8.6 WOMAC评分结果 |
8.7 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结果 |
8.8 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结果 |
8.9 中医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
9 讨论 |
9.1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药物治疗现状及难点 |
9.2 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及作用机制 |
9.3 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论治绝经后膝骨关节炎 |
9.4 小结 |
第二节 补肾活血方对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血清学炎性指标及MRI半定量评分的影响 |
1 病例选择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
1.3 中止、剔除、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分组 |
2.2 治疗措施 |
3 临床血清学指标检测 |
4 膝关节核磁共振(MRI)半定量评分 |
4.1 设备及扫描序列 |
4.2 WORMS评分方法 |
5 统计分析 |
6 结果 |
6.1 两组治疗前后E2、MMP-13、CTX-Ⅱ、IL-1β、TNF-α血清学指标变化 |
6.2 两组患者膝关节MRI半定量评分结果分析 |
6.3 两组治疗前后MRI影像评分变化与血清学炎性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7 讨论 |
7.1 补肾活血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延缓软骨退变 |
7.2 补肾活血方发挥类雌激素样作用保护关节软骨 |
7.3 补肾活血方对绝经后膝关节炎MRI半定量评分的影响 |
7.4 补肾活血方干预下的MRI影像学变化与血清学炎性指标关联性探讨 |
7.5 小结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补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软骨细胞自噬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及分组 |
2.2 疼痛行为学评估 |
2.3 处死大鼠及取材 |
2.4 肉眼观察膝关节软骨外观 |
2.5 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形态改变 |
2.6 ELISA检测关节滑液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 |
2.7 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组织COL-Ⅱ、Aggrecan、MMP-13的表达 |
2.8 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PARP、PARP的表达 |
2.9 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 Ⅱ、p62、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 |
2.10 qPCR检测Beclin-1、LC3 Ⅱ、p62、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 |
2.11 qPCR检测miR-20、miR-27a、miR-107、miR-206的相对表达 |
2.1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跑步机最大跑步速度 |
3.2 肉眼观察下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 |
3.3 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 |
3.4 关节滑液中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表达结果 |
3.5 免疫组化结果 |
3.6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PARP、PARP的表达结果 |
3.7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自噬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p62和通路蛋白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结果 |
3.8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Beclin-1、LC3Ⅱ、p62和Akt、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
3.9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miR-20、miR-27a、miR-107、miR-20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
3.10 miR-107与Akt、mTOR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OVX+MIA诱导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模型的科学性 |
4.2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组织形态学的保护作用 |
4.3 补肾活血方对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组方药理的文献分析 |
4.4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
4.5 补肾活血方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软骨细胞自噬 |
4.6 补肾活血方调控关节软骨内miRNAs的表达 |
4.7 小结 |
第二节 补肾活血方上调miR-107靶向TRAF3抑制Akt/mTOR促进软骨细胞自噬反应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CCK-8 (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 |
2.2 建模及处理 |
2.3 细胞转染及分组 |
2.4 ELISA法检测COL-Ⅱ、MMP-13、Aggrecan、TNF-α、IL-6的表达 |
2.5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检测 |
2.6 WB检测各组自噬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p62的表达 |
2.7 WB检测各组自噬通路蛋白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 |
2.8 qPCR检测miR-107、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 |
2.9 miR-107靶基因的预测与验证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
3.2 补肾活血方对COL-Ⅱ、MMP-13、Aggrecan、TNF-α、IL-6的影响 |
3.3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细胞自噬的影响 |
3.4 miR-107靶向TRAF3影响软骨细胞自噬 |
4 讨论 |
4.1 IL-1β诱导软骨损伤模型的科学性 |
4.2 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代谢参与软骨细胞自噬的调节 |
4.3 补肾活血方促进内源性miR-107高表达来抑制Akt/mTOR通路 |
4.4 补肾活血方调节下的miR-107靶向TRAF3促进软骨细胞自噬 |
4.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RA的临床诊断 |
1.4 RA的西医治疗 |
1.4.1 治疗原则 |
1.4.2 一般治疗 |
1.4.3 药物治疗 |
1.4.4 免疫净化 |
1.4.5 外科治疗 |
1.4.6 功能锻炼 |
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2.1 RA的中医病名探讨 |
2.2 RA的病因病机研究 |
2.2.1 病因研究 |
2.2.2 病机研究 |
2.3 RA的中医治疗 |
2.3.1 辨证分型论治 |
2.3.2 辨证分期论治 |
2.3.3 成方及验方治疗 |
2.3.4 中成药和中药制剂治疗 |
2.3.5 针灸治疗 |
2.3.5.1 针刺治疗 |
2.3.5.2 艾灸治疗 |
2.3.5.3 耳针治疗 |
2.3.6 推拿治疗 |
2.3.7 药浴、热敷 |
2.3.8 穴位贴敷 |
2.3.9 穴位注射疗法 |
2.3.10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
2.3.11 中医调护 |
3 述评 |
第二部分 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案资料来源 |
2.2 疾病诊断标准 |
2.3 病案纳入标准 |
2.4 病案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案信息采集 |
3.2 病案信息预处理 |
3.3 病案数据处理方法 |
3.3.1 郭教授辨治RA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
3.3.2 病案数据清理 |
3.3.3 病案数据术语规范化 |
3.4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3.5 病案数据挖掘方法 |
4 结果 |
4.1 病案一般情况 |
4.1.1 性别比例分布 |
4.1.2 年龄频次频率分布 |
4.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4.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4.4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4.5 病机证候频次频率分布 |
4.6 病理因素频次频率分布 |
4.7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4.8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 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1 临床症状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2 舌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3 脉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4 病机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5 病理因素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6 药物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2 外关联规则结果 |
4.8.2.1 临床症状与舌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2 临床症状与脉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3 临床症状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4 临床症状与病理因素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5 临床症状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6 脉象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7 脉象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9 K-均值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9.1 病机证候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2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3 病机证候与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阳气多伤的时代背景 |
5.2 阳气不足、寒湿凝滞在类风湿关节炎形成中的作用 |
5.3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5.3.1 一般情况 |
5.3.2 临床症状 |
5.3.3 舌象 |
5.3.4 脉象 |
5.3.5 病机与辨证 |
5.3.6 病理因素 |
5.3.7 聚类处方与治法 |
5.3.8 扶阳通痹基本方释义 |
5.3.9 常用中药与配伍 |
5.3.9.1 单味中药 |
5.3.9.2 药对 |
5.3.9.3 附子用量与减毒 |
第三部分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有效成分筛选 |
1.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预测 |
1.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检索 |
1.4 绘制RA和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Veen图 |
1.5 构建“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图 |
1.6 构建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蛋白 |
1.7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活性成分 |
2.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 |
2.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 |
2.4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和RA疾病相关靶点Veen图 |
2.5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 |
2.6 绘制PPI关系图和barplot图 |
2.7 GO与KEGG富集功能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活性成分分析 |
3.2 关键蛋白和靶基因分析 |
3.3 KEGG通路分析 |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选 |
1 寒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2 阳虚阴浮,心肾不交案 |
3 痰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4 阳虚寒凝,气血不畅案 |
5 心脾阳虚,血不养神案 |
6 阳虚气弱,筋骨失养案 |
7 肝肾阳虚,寒湿凝滞案 |
8 阳虚水停,寒湿凝滞案 |
9 阳虚感寒,痰湿内伏案 |
10 湿热瘀阻,气血不畅案 |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缩写语表 |
附表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6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7 病机系统聚类分析位点结构 |
附表8 病机与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9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列表 |
附表10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作用靶点 |
附表11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可能关键靶标列表 |
附表12 PPI中关键靶蛋白Degree值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中医辨治探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1 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概念 |
1.2 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
1.3 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研究 |
2 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
2.1 病名归属 |
2.2 病因病机 |
2.3 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研究方法 |
3.1 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剔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一: 中医治疗CTD-TD用药研究 |
4.2 研究二: 中医治疗CTD-TD的临床疗效研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中医治疗CTD-TD用药研究 |
病人纳入情况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与年龄分布 |
1.2 CTD合并TD患者诊断分布 |
1.3 CTD合并TD患者中医证型诊断分布 |
1.4 CTD合并TD患者的病历情况 |
2 药物使用情况 |
2.1 CTD-TD总体用药 |
2.2 158例CTD合并TD患者中药归类统计 |
2.3 高频率用药统计 |
3 辨病用药 |
3.1 干燥综合征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统计 |
3.2 干燥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用药统计 |
3.3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统计 |
3.4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用药统计 |
第二节 中医治疗CTD-TD的临床疗效研究 |
1 中医药治疗SS-HT的疗效评价 |
1.1 总体疗效评定 |
1.2 中医证候积分 |
1.3 实验室指标 |
2 中医药治疗RA-HT的疗效评价 |
2.1 总体疗效评定 |
2.2 中医证候积分 |
2.3 实验室指标 |
第四章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与年龄 |
1.2 CTD合并TD的疾病分布 |
1.3 中医证候分布 |
2 CTD合并TD中医用药情况 |
2.1 高频用药分析 |
2.2 核心用药配伍分析 |
3 汪悦教授辨治SS合并HT的经验 |
3.1 SS-HT病因病机 |
3.2 SS-HT用药分析 |
3.3 润肺燥,清胃火,兼顾脾胃 |
3.4 益气养阴,消肿散结 |
3.5 补益肝肾,温阳通络 |
4 汪悦教授辨治RA合并HT的经验 |
4.1 RA-HT的病因病机 |
4.2 RA-HT用药分析 |
4.3 结合辨病,提高疗效 |
5 中医治疗CTD-TD的疗效评价 |
5.1 SS-HT疗效分析 |
5.2 RA-HT疗效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补益肝肾法治疗关节痛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活血除痹汤干预Akt-mTOR自噬通路治疗硬皮病硬化期模型小鼠的机制研究[D]. 王瑞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相似度算法的痛风中医理论演变研究[D]. 石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刘渡舟教授调肝法及方药运用的传承研究[D]. 李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D]. 谭亚男.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D]. 陀财超(Toh Chai Cha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6]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关小红教授治疗扁平苔藓的用药经验[D]. 郝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加味阳和汤对阳虚体质的肝肾不足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书豪.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D]. 陶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杨建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中医辨治探讨分析[D]. 蔡宝珠(PADUNGKIETTIWONG WACHIRAPOR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