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PSS在阻垢效果评价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薇[1](2021)在《山梨酸钾复配对Q235钢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阻垢行为及机理》文中提出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是减缓金属在腐蚀介质中腐蚀的有效方法,故缓蚀剂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清洗、冷却水和防止大气腐蚀等,但是,目前工业中在用的缓蚀剂多为非环保型缓蚀剂,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破坏作用。因此,各国科学家都在大力研究、寻找或开发新型的绿色环保型缓蚀剂。山梨酸钾(PS)作为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本论文以山梨酸钾做NaCl溶液中的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循环伏安法(CV)、浸泡法、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分别研究了PS、PS与Ce3+复配、PS与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等复配在NaCl腐蚀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及缓蚀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循环伏安法(CV)是研究金属腐蚀的有效手段。CV曲线上Q235钢的氧化峰电流随PS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小,说明PS抑制了Q235钢表面上的氧化反应;Q235钢的氧化峰电流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PS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扫速对Q235钢的CV曲线的峰电流大小有一定的影响,该体系CV测试的最佳扫描速率为50 m V/s;Q235钢氧化峰电位对应于铁的氧化反应。2.失重测试和极化测试结果表明,NaCl对PS的缓蚀作用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但PS与Ce3+复配后,不论在低浓度还是高浓度NaCl溶液中,Q235钢的腐蚀均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复配缓蚀效率最高达到72.5%;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PS吸附在金属表面,通过阻挡Q235钢表面上的活性位点防止Q235钢的腐蚀,主要控制阳极反应,故PS属于阳极型缓蚀剂;Ce3+在阴极区形成Ce(OH)3沉淀膜,控制阴极反应;PS与Ce3+复配后阻抗谱容抗弧半径增大,协同参数大于1,说明二者复配有协同效应;在高温腐蚀环境,复配体系的缓蚀效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SEM结果表明,PS与Ce3+复配后,Q235钢表面平整,形成致密吸附保护膜。3.不论在常温(20℃)和高温(60℃)条件,PS与HEDP复配对Q235钢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同样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复配缓蚀效率常温(20℃)时达到63.8%,高温(60℃)时为63.9%。由于HEDP还是阻垢剂,故PS与HEDP的复配对维护工业水系统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吕喆[2](2020)在《交变磁场对冷却水典型致垢水质参数影响及抑垢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节能降耗压力的与日俱增,换热设备在电厂节能降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循环冷却水中携带的致垢粒子在一定条件下附着在换热设备表面并形成污垢,严重制约了设备的换热性能。因而,深入研究冷却水中的致垢因素和换热设备表面结垢之间的关联特性,揭示冷却水中致垢粒子的结垢机理,并获得快速反映结垢特性的判据变量,对于换热设备表面的防垢、抑垢和除垢,以及提升换热设备的换热性能和实现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冷却水污垢热阻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在假定换热设备参数恒定的条件下,基于自主设计和搭建的冷却水污垢热阻智能在线监测实验台,对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冷却水的典型致垢水质参数(包括电导率、pH和溶解氧)进行监测和分析,研究交变磁场作用下换热设备表面结垢和冷却水水质参数的关联特性,并获得监测换热设备表面结垢的定量判据。其次,对交变磁场的运行参数和冷却水水质参数的关联特性进行研究,实现通过交变磁场运行参数变化来控制冷却水水质参数,间接控制污垢热阻,并建立交变磁场作用下冷却水水质参数与换热设备表面污垢热阻之间的预测模型。另外,本文还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对不同磁感应强度作用下的纯水(H2O)模型和碳酸钙(CaC03)溶液模型进行研究,进而从微观的角度对交变磁场作用下的抑垢机理进行深入地研究。具体如下:首先,基于自主设计、搭建的冷却水污垢热阻智能在线监测实验台,对不同磁感应强度条件下的污垢热阻和冷却水典型致垢水质参数(包括电导率、pH和溶解氧)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据此对换热设备表面的结垢机理进行分析,同时还对污垢诱导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在上述实验研究基础上,还分别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冷却水典型致垢水质参数(包括电导率、pH和溶解氧)与换热设备表面污垢热阻之间的关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水的电导率与污垢热阻间的关联度最大,pH次之,溶解氧最小。因而,较pH和溶解氧相比,冷却水的电导率更能反映污垢热阻的变化,更适合作为快速反映换热设备表面结垢的定量判据。其次,基于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装置,以磁记忆效应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交变磁场的运行参数和冷却水电导率的关联特性进行了研究,即磁感应强度、磁场作用时间和溶液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情况,而且还对上述参数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同时,在上述实验研究基础上还建立了交变磁场作用下冷却水典型致垢水质参数与换热设备表面污垢热阻之间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磁场作用时间和溶液的浓度,磁感应强度对冷却水电导率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因而,通过改变交变磁场的强度可以间接控制换热设备表面的污垢热阻,即实现了抑垢。第三,基于冷却水污垢热阻智能在线监测实验台对不同交变磁场磁感应强度(0~250 Gs)条件下的抑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交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00 Gs时,污垢诱导期的时间最长,达到了 10536分钟,即抑垢效果最好。因而,以200 Gs磁感应强度下的典型致垢水质参数(包括电导率、pH和溶解氧)作为输入参数,污垢热阻为输出结果,建立了 GA-Elman神经网络的污垢热阻和结垢倾向性预测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换热设备污垢生长过程中的时间特性和磁场特性,因而,其预测结果可以作为一个有无结垢倾向或衡量结垢程度的定量判据。最后,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分别对在不同磁感应强度作用下的纯水(H20)模型和碳酸钙(CaC03)溶液模型进行了计算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磁感应强度下模型中微观粒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和均方位移揭示微观粒子的运动轨迹和微团簇结构,进而从微观的角度对交变磁场作用下的抑垢机理进行深入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场的作用下水分子的运动范围有所缩小,且水分子之间更易于通过氢键结合生成较大的水分子团簇结构。同时,磁场还使得水分子与钙离子通过水合作用形成水合钙离子的概率大大增加,即水分子在钙离子表面形成一层水化层,并将钙离子紧密包裹起来,防止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发生碰撞进一步结合生成碳酸钙,从而起到了抑垢的效果。本文通过宏观实验与微观机理分析相结合,明确了交变磁场对换热设备污垢抑制的机理并建立有效的换热设备污垢预测模型。
李玥[3](2020)在《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逐渐应用,生产井附近地层、井筒以及地面管道设备中会产生大量的垢,而累积的垢质会损坏采油设备,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抽油杆的断裂,使油井报废,给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探索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变得十分重要。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的合成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为主单体,次亚磷酸钠、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双氧水作为引发剂和反应物,进行聚合后得到深黄色粘稠状透明液体,并且从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得到相应的伸缩震动峰。通过考察反应物之间的摩尔配比,以及反应温度、时间等条件对粘度的影响,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即反应温度为120℃,n(MA):n(AA):n(SHP):n(AM):n(H2O2)=1.8:1:0.41:0.76:2.64,反应时间为1小时。通过考察阻垢剂对碳酸钙、硫酸钙的阻垢性能研究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⑴研制的复合驱油井阻垢剂能够破坏CaCO3和CaSO4的晶体生长,使晶体原有的形状变得无序,成垢松散,容易除去;⑵新型阻垢剂在较低的用量时即可对CaCO3产生较好的阻垢效果,而对CaSO4的阻垢性能受钙离子浓度影响较大,并且,在高温、高pH、长恒温时间的条件下,均能够保持较好的阻垢效果;⑶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现场水样进行阻垢效果的分析表明,高阻垢剂用量时阻垢效果增大,与市面有售的油田阻垢剂相比,高用量时阻垢率更大;并且自制阻垢剂的成本更低。
张枝健[4](2020)在《荧光示踪超支化聚羧酸阻垢剂的制备、性能和阻垢机理》文中指出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随着浓缩倍数增加,循环次数的增多,结垢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所以工业循环水中大量使用阻垢剂。为了提高现有阻垢剂的性能,减少磷的使用,并研究其作用机理,本文以丙烯醇与马来酸酐为原料,由单酯化反应合成了可提供支化点的功能单体AMA,再以8-羟基-1,3,6-芘三磺酸钠和烯丙基氯为原料,制备出含有可聚合双键的荧光功能单体APT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以AMA、MA、APTA为原料,反应生成得到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酸HBP-APTA。随后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和热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XRD、SEM和荧光电子显微镜等初步研究了其作用机理。通过静态阻垢法对产物阻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HBP-APTA对碳酸钙和硫酸钙具有很高的阻垢效果,特别是对硫酸钙的阻垢效果尤为突出,当浓度为2.5 mg/L时,阻硫酸钙垢率已经高达95.61%。当浓度为10 mg/L时,对碳酸钙阻垢率能达到93.53%。高钙离子浓度时对阻碳酸钙垢的效果影响比较明显,但对阻硫酸钙垢影响不大。阻垢性能随着阻垢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最佳使用p H条件为6-8。此外,荧光示踪超支化聚羧酸HBP-APTA有良好的分散和增溶性能。在阻垢机理研究方面,XRD结果表明,当HBP-APTA阻垢剂加入后,碳酸钙结晶度下降,晶型与红外分析一致,晶型由方解石变为稳定性差的球霰石。此外,阻垢剂不改变硫酸钙晶体的晶型,但是也会使硫酸钙结晶度下降,晶体强度降低。通过SEM结果分析可得,未添加阻垢剂的情况下,硫酸钙和碳酸钙分别呈现明显的针状和规整的立方体,晶体表面形貌比较规整,生长排列有序,表面较为光滑;当加入HBP-APTA阻垢剂后,碳酸钙晶体呈现鳞片型和形状变形的的球霰石晶体,晶体生长疏松混乱。硫酸钙形状不再为针状,表面变得粗糙,结构受损破坏,晶体容易断裂,晶体体积变大。通过对晶体成核和晶体生长期的研究可得,HBP-APTA对两者都会产生明显的干扰。结果表明,HBP-APTA的加入使晶体成核期出现并有效延长成核诱导期,提高了Ca2+平衡浓度及减少晶核数量的形成。此外对钙垢晶体生长期的研究可知,加入HBP-APTA可以改变钙垢晶体生长方式,能够减缓钙垢晶体的生长速度,干扰晶体的生长。利用荧光示踪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钙垢阻垢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阻垢剂呈不规律分布并作用于碳酸钙垢多个层次和位置,从而影响晶体生长,因此碳酸钙晶体在HBP-APTA影响下生长混乱。而硫酸钙晶体在可视化下更为特殊,硫酸钙晶体由小粒子杂质和离子先形成中心晶核,随后阻垢剂吸附在核中并在生长过程中一直影响着硫酸钙晶体的生长。在荧光示踪性能方面,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HBP-APTA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03 nm和430 nm。HBP-APTA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具有相当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模拟循环水的环境,考察了温度、p H值、使用时长、杀菌剂次氯酸钠和无机盐离子浓度等因素对HBP-APTA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BP-APTA满足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荧光示踪型阻垢剂超支化阻垢剂,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并能满足在线实时监测阻垢剂浓度的要求。随后通过研究超支化聚合物阻垢剂在晶核形成、生长、晶体形貌中的影响,揭示超支化聚合物在阻垢方面的作用机理,为超支化聚合物应用于阻垢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曾丽瑶[5](2018)在《硫酸钙结垢影响因素及化学阻垢剂合成》文中提出注水开发是油田生产过程中提高采收率的一种常用开发方式。但是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等原因,容易造成地层孔隙及井筒结垢问题。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常见的垢型是碳酸钙、硫酸钙和硫酸钡。这些垢物的形成堵塞了孔隙喉道,降低了储层渗透率,增大了渗流阻力,增加了泵的操作压力。如果对注水过程中的结垢问题不加以重视,就可能给油田生产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化学阻垢剂效果好,费用低,在石油领域内被广泛使用。本文对所合成的阻垢剂进行分子设计。通过单体原料筛选,最终确定了阻垢效果好的4种单体为衣康酸、乙酸乙烯酯、AMPS及2,2-二羟甲基丙酸。通过对引发剂加量、合成反应温度及合成反应时间三种单因素的实验优化研究,得到阻垢剂阻垢效果最好的反应条件为:合成温度85℃,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8%,合成时间3h。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在单体配比2:1.5:1:0.75,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85℃,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8%时,阻垢率可达到最高为92.49%。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合成的阻垢剂中含有羧酸官能团,酯基官能团和磺酸基官能团等,可以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作用而达到阻垢的目的。根据行业标准对合成的阻垢剂性能及阻垢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阻垢剂水解性及热稳定性良好,固含量为55.04%,密度为1.182g/cm3;随温度的升高,阻垢率先增大后降低,在温度为70℃时阻垢率达到最大;当pH值为7.5时阻垢效果最好;随矿化度的升高,对硫酸钙垢的阻垢率呈先增大而后缓慢降低的趋势。以酒东油田、胡尖山油田、姬塬油田的油田水分析资料为基础数据,通过ScaleChem软件进行预测结垢量与结垢类型研究。并结合实验,用合成的阻垢剂对上述3个区块油田进行阻垢效果评价,发现所合成的阻垢剂对硫酸钙垢、硫酸钡垢及碳酸钙垢都具有较好的阻垢效果,可以满足油田现场的应用。
祁誉[6](2017)在《再生水中水质因子对不锈钢管材的腐蚀影响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热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为研究背景,以316L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316L,SS316L)为研究材质,以取自北京高碑店再生水厂的二级出水的再生水作为研究介质,以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为研究菌种,采用水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电化学和表面分析等方法,对北方4个代表性电厂(A、B、C、D)的再生水进行水质分析和评估;研究了浓缩3倍循环水中Cl-、氨氮、SO42-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研究了 4种阻垢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对SS316L的缓蚀效果;分别研究了杀菌剂和阻垢缓蚀剂对SS316L表面SRB生物膜化学组分及腐蚀行为的影响,从生物膜特性及膜下腐蚀的角度判断了药剂缓蚀性能的优劣。通过以上研究,本课题可以为热电厂防腐防垢的药剂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水质分析评估表明,北方4个电厂的再生水中存在结垢问题,主要是CaCO3、BaSO4和Ca3(PO4)2等盐类的结垢;SO42-存在超标的问题,Cl-引起较大的腐蚀倾向;有机物含量较为丰富、含氮量超标,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2)电化学研究表明,当浓缩3倍循环水中Cl-浓度超过380mg/L,Cl-对SS316L钝化膜的侵蚀作用明显加剧,表现为阳极溶解电流密度显着增加,最大达到2.11μA/cm2;当氨氮浓度超过15mg/L,氨氮对SS316L钝化膜的侵蚀作用明显加剧,最大阳极溶解电流密度达到1.01 μA/cm2;S042-与水中Cl-在SS316L表面存在竞争吸附,当SO42-浓度达到520mg/L时,此时[Cl-]/[SO42-]的值为0.54,浓缩3倍循环水对SS316L钝化膜的侵蚀被有效缓解,阳极溶解电流密度最大降幅达到59.0%,但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腐蚀依旧有所加剧。(3)阻垢缓蚀剂复配研究发现,4种阻垢缓蚀剂的阻钙垢性能排序为:PESA>PBTCA>PASP>HEDP,4种阻垢缓蚀剂对SS316L的缓蚀性能排序为:PBTCA>PASP>HEDP>PESA;由于PESA与PBTCA能够增加羧酸基、磷酸基、羟基的数量,并且改变CaCO3晶体的结垢类型,二者同时具有最佳的阻垢和缓蚀协同效应,浓度比为1:3时,阻垢率达到最大,为97.8%;浓度比为1:1时,缓蚀率达到最大,为81.2%。(4)阻垢缓蚀剂和杀菌剂对SRB生物膜组分影响研究表明,PBTCA和PESA分别使得SS316L表面EPS含量增加了 1.4%和5.8%;由于不同的杀菌机理,异噻唑啉酮、NaClO和1227对EPS含量的削减率分别达到了 62.5%、70.3%和80.6%,其中,NaClO对蛋白质的削减能力最大,削减率为70.4%,1227对多糖的削减能力最大,削减率为84.0%,三种杀菌剂均能有效地抑制SRB及其生物膜在不锈钢表面的粘附。(5)阻垢缓蚀剂和杀菌剂均能改变SS316L表面生物膜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添加NaClO后,SS316L表面-NH2的含量最低,从基团角度印证了 NaClO对蛋白质较强的削减能力,同时,检测到的FeCl2,表明NaClO对SS316L钝化膜产生了一定的侵蚀;1227能够大幅度改变SS316L表面膜中C:O比值,影响了以多糖为主的碳氧化合物的结构。(6)阻垢缓蚀剂和杀菌剂对SRB生物膜下SS316L腐蚀行为影响研究表明,PBTCA能够降低阳极溶解电流密度,而PESA可以微弱地促进微生物腐蚀;异噻唑啉酮、NaClO和1227均能有效抑制微生物腐蚀,但是,由于还原生成Cl-,NaClO急剧增大阳极溶解电流密度,降低击穿电位,侵蚀SS316L钝化膜;1227具有成膜性,使得击穿电位达到最大值1.19V,有助于钝化保护。交流阻抗图谱(EIS)表明,PBTCA和PESA能增加生物膜厚度;3种杀菌剂均能削减生物膜厚度,降低表面膜阻抗,NaClO使得SS316L表面膜阻抗降至最低,增大腐蚀风险,而1227条件下,膜阻抗值较高。本研究最终确定了最优复配阻垢缓蚀剂方案为PBTCA:PESA=1:1;最佳杀菌剂为1227,具有最优的杀菌和缓蚀性能。
郜建祥[7](2017)在《缠绕式变频脉冲水处理器的研制与阻垢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水垢作为其必然的副产物,不但加速了设备了老化,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在我国,每年因换热器结垢导致传热效率下降而造成的损失达100亿元以上,而与此同时,长期饮用高硬度水极易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深入开展阻垢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常用阻垢剂等化学方法尽管效果良好,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污染,因此,近年来采用变频电磁阻垢等物理法解决结垢问题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缠绕式变频电脉冲水处理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螺线管磁场的轴向磁感应强度为Gs数量级,阻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很小,因此,提出水管内的感生电场对硬水溶液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然后基于等效单匝线圈理论建立了缠绕式电脉冲水处理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溶液的感生电流表达式,利用感生电流对溶液的做功平均功率来衡量水处理器的阻垢效果,得出了阻垢效果和激磁信号以及激磁线圈结构的函数关系。实现了对缠绕式电脉冲水处理系统关键参数的优化设置,从而实现了对系统阻垢性能的优化。最后,利用COMSOL仿真验证了磁场计算的正确性和激磁信号下溶液感生电流解析表达式的准确性。研制了一套缠绕式变频电脉冲水处理装置,以STM32F103微控制器为核心,配合CD4046芯片等组成的信号调理电路以及IR2111半桥驱动电路,产生频率可调的互补PWM信号,控制H桥功率放大电路中MOSFET管的开通和关断,最后输出固定频率或扫频输出的电脉冲信号加载到多匝线圈上。输出脉冲的频率变化范围100Hz20kHz,且电压幅值和频率可连续调节。最后,利用变频电脉冲水处理装置、饮水机处理腔和测量仪器搭建了系统阻垢实验研究平台。通过预实验验证了利用该装置进行阻垢实验的可行性以及阻垢实验的可重复性。多次阻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缠绕式电脉冲水处理系统有一定的阻垢效果,当激磁线圈结构和信号幅值一定时,激磁频率在转折频率(本实验工况下为1.5kHz)附近时,阻垢效果最佳,阻垢率可达46.7%;在激磁信号频率、幅值和线圈半径不变的情况下,当单层密绕螺线管的长度与线圈直径相等时,阻垢效果最佳;线圈匝数增减、半径变化均导致阻垢效果减弱。由此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得到的系统阻垢效果与激磁线圈的频率、线圈匝数和半径之间对应关系的正确性。
唐明进[8](2017)在《新型阻垢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油气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开采难度不断加大,为提高油气采收率,在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及页岩气的开采中使用CO2驱。它提高了低渗透油田的产率,但同时与之伴随而来的就是CO2带来的结垢与腐蚀问题。这常常会造成开采量下降,油井设备停产报废,甚至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对油田的开发程度与市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论文以设计含羧酸聚合物兼具缓蚀效果的阻垢剂分子为主,为达到相应的缓蚀效率,与其它缓蚀剂混合使用,研制出高效的经济复合型阻垢缓蚀剂,有效解决CO2驱带来的油田结垢和腐蚀的问题。(1)本实验合成了三种聚合物阻垢剂PIMA,PESA和β-MEA。采用IR,1H NMR及TOF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合成的阻垢剂进行一系列性能评价。最终筛选出效果最佳的阻垢剂β-MEA,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 β-MEA的最优合成条件: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小时,单体配比为ESA:β-CD-MAC:AMPS=1:0.3:0.1,引发剂用量2.0%(w)。PESA和β-MEA加量为30 mg/L及16 mg/L时,阻硫酸钡垢效率分别可达到96.6%及98.7%;PESA和β-MEA加量为250 mg/L时,阻碳酸钙垢效率分别可达到93.5%及96.3%。通过失重实验结果表明,在自来水中PESA和β-MEA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2)本文通过席夫碱及曼尼希反应,合成了三种多含N原子及大π键的缓蚀剂SD-1,SD-AD和AD-AF(SD-AF1),采用IR和1H NMR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对缓蚀剂的性能评价结果分析,确定缓蚀剂SD-AF1作为最终的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缓蚀剂(SD-AF1)的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85℃、反应物配比n(SD-1):n(甲醛):n(丙酮)=2:2:1,反应时间6小时。评价了缓蚀剂SD-AF1在饱和CO2含3%NaCl的盐水溶液中,对N80钢片的缓蚀效果。当缓蚀剂加量为400 mg/L时,腐蚀速率为0.0446 mm/a,低于行业标准要求0.076 mm/a,缓蚀率达到90.4%。(3)将阻垢剂β-MEA与缓蚀剂SD-AF1进行复配,对复配阻垢缓蚀剂β-MEA/SD-AF1进行了性能评价。筛选出阻垢剂β-MEA用量为16 mg/L、缓蚀剂SD-AF1用量为400 mg/L作为复配阻垢缓蚀剂β-MEA/SD-AF1的最佳用量配比。结合阻垢(SY/T5673—1993)和缓蚀(SY/T5273—2000)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组建新的评价方法ZH/T2017,对其阻垢与缓蚀的性能同时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阻垢剂β-MEA与缓蚀剂SD-AF1具有协同作用,复配性能较好,且具有较强分散氧化铁的性能。当阻垢评价时间为16h时,阻垢率可达97.5%;缓蚀评价时间在32h,缓蚀率可达90.5%。(4)β-MEA的加入显着影响垢晶体的生长。采用SEM及XRD手段分析可知,添加了阻垢剂β-MEA后的BaSO4垢晶体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排列杂乱呈不规则状且被破坏成小块。添加了β-MEA的CaCO3晶体形貌发生了畸变,导致了破碎的外观,其形貌呈现出不定型的状态。晶体表面出现不光滑的增长平面和一些缺陷,可以很明显的区别于方解石晶体结构。(5)通过电化学及吸附理论研究,缓蚀剂SD-AF1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SD-AF1在N80钢片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形成了单分子吸附膜且能自发的化学吸附在N80钢片表面上,从而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结合AFM对N80钢片的表面进行微观表征,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添加了 SD-AF1的N80钢片与空白相比明显不同,钢片表面比较光滑,表明SD-AF1在N80钢表面形成了有效的保护膜,抑制了钢片的腐蚀。
李洪建,谷雨桐,曾丽瑶[9](2016)在《复配阻垢剂对硫酸钡阻垢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硫酸钡垢结构致密且一般不溶于酸,目前针对该类垢型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注入水中加入化学阻垢剂。选取DETPMP、EDTMPS、GY-405、HX-1、AMPS(2-丙烯酸-2-甲基丙磺酸)五种阻垢剂进行复配,采用钡离子络合滴定方法筛选出阻垢效果较好的复配型阻垢剂,再利用正交实验优化阻垢剂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阻垢剂两两复配时,GY-405与DETPMP在复配比为2:1时对硫酸钡垢阻垢效果最好,阻垢率最高可达到62.36%;三种阻垢剂复配时,利用正交软件可知,在GY-405、DETPMP、AMPS的浓度分别为25 mg/L、25 mg/L、15 mg/L时,该复配型阻垢剂对硫酸钡的阻垢效果最好,可达80%以上。选取Ba2+浓度、温度、矿化度、p H作为影响因素,对复配阻垢剂进行正交评价实验。通过正交实验可知,在四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当矿化度为42 g/L、Ba2+浓度为800 mg/L、p H为7、温度为85℃时,复配阻垢剂对硫酸钡阻垢率最大。四种因素中,复配阻垢剂对硫酸钡阻垢效果的影响大小的排序为Ba2+浓度>p H>矿化度>温度。
韩淑彬[10](2016)在《G104区块注水井井筒结垢机理及防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田开发逐渐趋于成熟,结垢问题成为国际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G104区块注入水分析资料为依据,结垢理论预测技术为基础,开展了结垢机理及防垢技术的研究。本文以G104区块4口注水井为研究对象,应用结垢预测软件,研究在不同温度、压力、pH值条件下注水井井筒的结垢类型及结垢量变化趋势。依据预测结果开展结垢及结垢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由实验结果可知,G104区块4口注水井井筒结垢均以CaCO3垢为主:温度、pH值对井筒结垢影响较大,压力对其影响较小。根据主要结垢类型,开展注水井井筒防垢技术研究。由实验结果可知,G94-8井、G27-48井、G80-26井、G78-56井井筒垢最适阻垢剂分别为DTPMPA、EDTMPS、GY-405、GY-405。每种阻垢剂都有一个最佳浓度值,表现为随阻垢剂浓度的增加,阻垢率先增后减;随温度的升高,阻垢率先增后减;压力对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影响不大;随pH值的增大,阻垢剂阻垢率先增后减,且对阻垢效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pH值>温度>压力。由理论及实验研究发现,阻垢剂的加入使碳酸钙结垢出现诱导期;随温度的升高、流速的增大、pH值的增大,结垢诱导期缩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阻垢剂阻垢效果,开展了阻垢剂协同效应研究。由实验结果可知,GY-405与TH-607B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GY-405:TH-607B=2:1、 GY-405:TH-607B:DTPMPA=2:1:1时,阻垢效果最好。温度、压力、pH值对复配阻垢剂阻垢效果的影响趋势与对阻垢单剂相同。由此建议G104区块注水井使用有协同效应的阻垢剂进行复配,从而节省生产成本、提高阻垢效率。
二、SPSS在阻垢效果评价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PSS在阻垢效果评价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山梨酸钾复配对Q235钢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阻垢行为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1 缓蚀剂基础 |
1.1.1 缓蚀剂定义 |
1.1.2 缓蚀剂分类及作用机理 |
1.1.3 缓蚀剂的测试评定及研究方法 |
1.2 绿色缓蚀剂文献总结 |
1.2.1 近十年绿色缓蚀剂文献总结 |
1.2.2 山梨酸钾作为缓蚀剂期刊论文总结 |
1.2.3 山梨酸钾作为缓蚀剂专利 |
1.2.4 绿色缓蚀剂研究机构总结 |
1.3 缓蚀剂复配文献总结 |
1.4 金属离子与缓蚀剂协同作用 |
1.5 阻垢剂研究进展 |
1.5.1 阻垢剂定义 |
1.5.2 阻垢剂的分类 |
1.5.3 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
1.5.4 传统阻垢剂文献总结 |
1.5.5 绿色阻垢剂文献总结 |
1.5.6 阻垢剂专利总结 |
1.6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循环伏安技术研究山梨酸钾对Q235 钢在水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材料 |
2.2.2 溶液的配制 |
2.2.3 电化学测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Q235 钢在山梨酸钾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
2.3.2 Q235 钢在山梨酸钾+NaCl溶液中的CV曲线 |
2.3.3 硝酸钾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山梨酸钾与Ce~(3+)在NaCl溶液中对Q235 钢的缓蚀协同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材料 |
3.2.2 溶液的制备 |
3.2.3 失重法 |
3.2.4 电化学测量 |
3.2.5 表面形貌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山梨酸钾对Q235 钢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
3.3.2 山梨酸钾对Q235 钢缓蚀作用机理 |
3.3.3 Ce~(3+)对Q235 钢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
3.3.4 Ce~(3+)对Q235 钢缓蚀作用机理 |
3.3.5 山梨酸钾与Ce~(3+)复配对Q235 钢在高浓度NaCl溶液中的缓蚀协同作用 |
3.3.6 山梨酸钾与Ce~(3+)复配对Q235 钢在高浓度NaCl溶液中的缓蚀机理 |
3.3.7 协同参数S |
3.3.8 温度对山梨酸钾与Ce~(3+)缓蚀协同作用的影响 |
3.3.9 表面形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山梨酸钾与羟基乙叉二膦酸、Ce~(3+)、Zn~(2+)复配缓蚀、阻垢效果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2 溶液的制备 |
4.2.3 阻垢浸泡实验 |
4.2.4 电化学测量 |
4.2.5 表面形貌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山梨酸钾与羟基乙叉二膦酸复配体系的缓蚀、阻垢效果 |
4.3.2 山梨酸钾与羟基乙叉二膦酸复配缓蚀机理 |
4.3.3 山梨酸钾与羟基乙叉二膦酸、Ce~(3+)、Zn~(2+)复配缓蚀、阻垢效果 |
4.3.4 表面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交变磁场对冷却水典型致垢水质参数影响及抑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工况下抑垢特性研究现状 |
1.2.2 不同工况下溶液特性研究现状 |
1.2.3 不同工况下碳酸钙晶型晶貌研究现状 |
1.2.4 污垢预测智能算法研究现状 |
1.2.5 溶液磁记忆效应研究现状 |
1.2.6 交变磁场抑垢机理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冷却水污垢热阻智能在线监测实验台 |
2.1 实验系统及原理 |
2.1.1 实验系统 |
2.1.2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2 实验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
2.3 实验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质参数与污垢热阻关联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关联特性分析 |
3.2.1 数理统计分析 |
3.2.2 灰色关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变磁场对电导率影响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正交实验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系统 |
4.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实验结果分析 |
4.3.2 极差分析 |
4.3.3 方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变磁场抑垢特性及污垢热阻预测分析 |
5.1 引言 |
5.2 交变磁场抑垢特性分析 |
5.2.1 污垢热阻 |
5.2.2 水质参数 |
5.3 神经网络污垢热阻预测 |
5.3.1 Elman神经网络算法 |
5.3.2 遗传算法 |
5.3.3 GA-Elman神经网络算法 |
5.4 GA-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4.1 实验数据处理 |
5.4.2 预测模型参数设置 |
5.4.3 预测模型评价指标 |
5.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交变磁场抑垢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1 引言 |
6.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6.2.1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 |
6.2.2 计算模型 |
6.3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纯水模型 |
6.3.2 碳酸钙溶液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现状 |
1.2.1 三次采油技术 |
1.2.2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现状 |
1.2.3 三元复合驱阻垢技术及水处理的应用 |
1.3 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的机理研究 |
1.3.1 碳酸盐成垢机理 |
1.3.2 硫酸盐成垢机理 |
1.4 水处理中常用的阻垢剂 |
1.4.1 含磷阻垢剂 |
1.4.2 高分子共聚物阻垢剂 |
1.4.3 环境友好型阻垢剂 |
1.4.4 天然高分子阻垢剂 |
1.5 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
1.5.1 螯合增溶作用机理 |
1.5.2 静电斥力作用机理 |
1.5.3 晶格畸变作用机理 |
1.5.4 双电层作用机理 |
1.5.5 再生-自解脱膜假说 |
1.6 阻垢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
1.6.1 静态阻垢法 |
1.6.2 动态模拟法 |
1.6.3 鼓泡法 |
1.6.4 恒定组分法 |
1.6.5 电导率法 |
1.6.6 临界pH法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阻垢剂的合成研究 |
2.1 阻垢剂功能基团及单体的选择 |
2.1.1 阻垢剂功能基团的选择 |
2.1.2 阻垢剂合成单体的选择 |
2.2 聚合反应的合成原理 |
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1 实验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4 实验合成步骤 |
2.5 合成实验条件优化 |
2.5.1 主单体摩尔比的确定 |
2.5.2 次亚磷酸钠与主单体摩尔配比的确定 |
2.5.3 丙烯酰胺与主单体摩尔配比的确定 |
2.5.4 双氧水与主单体摩尔配比的确定 |
2.5.5 反应温度的确定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红外光谱分析 |
2.6.2 小结 |
第3章 阻垢剂的性能研究 |
3.1 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研究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碳酸钙阻垢率测定方法 |
3.1.3 阻垢剂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研究 |
3.1.4 阻垢剂对碳酸钙垢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3.2 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研究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硫酸钙阻垢率测定的方法 |
3.2.3 阻垢剂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研究 |
3.2.4 阻垢剂对硫酸钙垢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 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对油田实际水样阻垢性能的研究 |
3.3.1 性能研究 |
3.3.2 对比实验 |
3.4 阻垢剂性能研究的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简介 |
致谢 |
(4)荧光示踪超支化聚羧酸阻垢剂的制备、性能和阻垢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问题 |
1.1.2 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结垢问题 |
1.2 结垢及其防治 |
1.2.1 垢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2 常见阻垢方法 |
1.3 阻垢剂研究进展及性能评价 |
1.3.1 阻垢剂的发展 |
1.3.2 阻垢剂的分类 |
1.3.3 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
1.3.4 阻垢剂的评价方法 |
1.4 荧光示踪型阻垢剂研究进展 |
1.4.1 荧光产生的机理 |
1.4.2 荧光分析法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超支化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 |
1.5.1 超支化聚合物结构及其特点 |
1.5.2 超支化聚合物合成方法 |
1.5.3 超支化聚合物在阻垢领域的研究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提出 |
1.7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酸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荧光单体APTA的合成 |
2.2.4 AMA单体的合成 |
2.2.5 HBP-APTA的合成 |
2.2.6 聚合反应中单体转化率测试方法 |
2.2.7 合成单体与荧光示踪型聚羧酸的表征 |
2.2.8 聚合物的热分析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荧光单体APTA的结构表征 |
2.3.2 单体AMA与荧光示踪型聚羧酸HBP-APTA的结构表征 |
2.3.3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酸的阻垢性能及机理探讨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阻垢性能实验部分 |
3.3.2 阻垢机理实验部分 |
3.4 关于HBP-APTA性能的结果与讨论 |
3.4.1 HBP-APTA的阻垢性能 |
3.4.2 HBP-APTA的分散性能测试 |
3.4.3 HBP-APTA的增溶性能测试 |
3.5 关于阻垢机理的结果与讨论 |
3.5.1 HBP-APTA对晶体成核的影响 |
3.5.2 HBP-APTA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
3.5.3 HBP-APTA对钙垢晶体XRD表征分析 |
3.5.4 HBP-APTA对钙垢晶体的红外分析 |
3.5.5 HBP-APTA对钙垢晶体形貌的影响分析 |
3.5.6 利用荧光示踪法探究钙垢的阻垢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酸的荧光性能及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HBP-APTA荧光定量分析性能的测试方法 |
4.3.1 APTA和 HBP-APTA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确定 |
4.3.2 HBP-APTA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评定方法 |
4.3.3 HBP-APTA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
4.4 HBP-APTA荧光定量分析性能的评定 |
4.4.1 APTA和 HBP-APTA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
4.4.2 HBP-APTA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
4.4.3 HBP-APTA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硫酸钙结垢影响因素及化学阻垢剂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田结垢现状 |
1.2.2 结垢机理研究现状 |
1.2.3 阻垢技术及机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硫酸钙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硫酸钙结垢机理 |
2.2 硫酸钙结垢预测模型 |
2.3 硫酸钙结垢影响因素研究 |
2.3.1 温度对硫酸钙结垢影响 |
2.3.2 pH值对硫酸钙结垢影响 |
2.3.3 矿化度对硫酸钙结垢影响 |
2.3.4 阻垢剂对硫酸钙结垢影响 |
第3章 化学阻垢剂的合成及评价方法 |
3.1 化学阻垢剂合成 |
3.1.1 分子设计 |
3.1.2 合成原理 |
3.1.3 引发剂类型 |
3.1.4 可行性分析 |
3.1.5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6 合成方法与步骤 |
3.2 评价方法 |
3.2.1 水溶性评价 |
3.2.2 固含量评价 |
3.2.3 热稳定性评价 |
3.2.4 密度测定 |
3.2.5 红外光谱分析 |
3.2.6 阻垢性能评价 |
第4章 阻垢剂合成条件优化研究 |
4.1 单体配比的选择 |
4.1.1 羧酸基团单体筛选 |
4.1.2 酯基单体筛选 |
4.1.3 AMPS用量选择 |
4.1.4 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选择 |
4.2 引发剂加量的选择 |
4.3 合成反应温度的选择 |
4.4 合成反应时间选择 |
4.5 合成条件的正交实验设计 |
4.5.1 合成条件对阻垢效果的方差分析 |
4.5.2 合成条件对阻垢效果的极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阻垢剂性能及效果评价研究 |
5.1 阻垢剂基本性能评价 |
5.1.1 阻垢剂水解性评价结果 |
5.1.2 阻垢剂固含量测定结果 |
5.1.3 阻垢剂热稳定性测定结果 |
5.1.4 阻垢剂密度测定结果 |
5.1.5 阻垢剂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5.2 阻垢剂阻垢效果评价 |
5.2.1 浓度对阻垢效果评价 |
5.2.2 温度对阻垢效果影响 |
5.2.3 时间对阻垢效果影响 |
5.2.4 pH值对阻垢效果影响 |
5.2.5 矿化度对阻垢效果影响 |
5.2.6 压力对阻垢效果影响 |
5.3 影响阻垢效果的正交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阻垢剂对不同油田水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
6.1 阻垢剂对酒东油田水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
6.1.1 酒东油田现场水样离子分析 |
6.1.2 酒东油田结垢趋势理论预测 |
6.1.3 酒东油田结垢实验研究 |
6.1.4 阻垢剂阻垢效果实验研究 |
6.2 阻垢剂对胡尖山油田A8区水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
6.2.1 胡尖山油田A8区现场水样离子分析 |
6.2.2 胡尖山油田A8区地层结垢趋势理论预测 |
6.2.3 胡尖山油田A8区地层结垢实验研究 |
6.2.4 胡尖山油田A8区地层阻垢效果实验研究 |
6.3 阻垢剂对姬塬油田水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
6.3.1 姬塬油田现场水样离子分析 |
6.3.2 姬塬油田结垢趋势理论预测 |
6.3.3 姬塬油田结垢实验研究 |
6.3.4 姬塬油田阻垢效果实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再生水中水质因子对不锈钢管材的腐蚀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 |
1.2.2 再生水回用的水质影响 |
1.2.3 SRB腐蚀机理及膜下危害 |
1.2.4 阻垢缓蚀剂研究进展 |
1.2.5 微生物杀菌剂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用水 |
2.2 不锈钢试片 |
2.3 实验菌种与培养 |
2.3.1 菌种来源 |
2.3.2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3.3 菌种的分离提纯 |
2.3.4 活化与计数 |
2.4 药剂准备 |
2.5 实验方法 |
2.5.1 Cl~-、氨氮、SO_4~(2-)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 |
2.5.2 HEDP、PBTCA、PESA、PASP药剂之间的复配协同效应研究 |
2.5.3 阻垢缓蚀剂(PBTCA和PESA)与杀菌剂(异噻唑啉酮、NaClO和1227)对SRB生物膜特性及腐蚀行为影响 |
2.5.4 胞外聚合物(EPS)测试 |
2.5.5 电化学测试 |
2.5.6 表面分析 |
3 城市再生水回用于发电厂水质特征分析 |
3.1 前言 |
3.2 水质特征判据 |
3.3 再生水水质 |
3.3.1 水质分析 |
3.3.2 水质指标分析 |
3.4 结垢腐蚀倾向分析 |
3.4.1 碳酸钙结垢倾向分析 |
3.4.2 水中其它微溶盐类结垢倾向分析 |
3.4.3 SiO_2结垢倾向分析 |
3.4.4 氯离子腐蚀倾向分析 |
3.4.5 有机物指标分析 |
3.4.6 氨氮腐蚀影响分析 |
3.4.7 SO_4~(2-)腐蚀倾向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水质因子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 |
4.1 引言 |
4.2 Cl~-对316L不锈钢电化学腐蚀的影响 |
4.2.1 Cl~-浓度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 |
4.2.2 浸泡时间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 |
4.2.3 Cl~-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
4.3 氨氮对316L不锈钢电化学腐蚀的影响 |
4.3.1 氨氮浓度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 |
4.3.2 浸泡时间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 |
4.3.3 氨氮浓度和浸泡时间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
4.4 SO_4~(2-)对316L不锈钢电化学腐蚀的影响 |
4.4.1 SO_4~(2-)浓度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 |
4.4.2 浸泡时间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 |
4.4.3 SO_4~(2-)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对SS316L电化学腐蚀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循环冷却水系统阻垢缓蚀剂复配协同效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阻垢缓蚀剂简介 |
5.3 阻垢缓蚀剂的阻垢性能比较 |
5.4 复配阻垢缓蚀剂的阻垢协同效应研究 |
5.4.1 HEDP与PBTCA复配阻垢性能研究 |
5.4.2 HEDP与PASP复配阻垢性能研究 |
5.4.3 HEDP与PESA复配阻垢性能研究 |
5.4.4 PBTCA与PASP复配阻垢性能研究 |
5.4.5 PBTCA与PESA复配阻垢性能研究 |
5.4.6 PASP与PESA复配阻垢性能研究 |
5.5 阻垢缓蚀剂对SS316L缓蚀性能比较 |
5.5.1 HEDP对SS316L的缓蚀性能研究 |
5.5.2 PBTCA对SS316L的缓蚀性能研究 |
5.5.3 PASP对SS316L的缓蚀性能研究 |
5.5.4 PESA对SS316L的缓蚀性能研究 |
5.6 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缓蚀协同效应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6 阻垢缓蚀剂与杀菌剂对SS316L表面生物膜化学组分及腐蚀行为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SS316L表面EPS研究 |
6.3 阻垢缓蚀剂与杀菌剂对SS316L表面EPS中多糖的影响研究 |
6.3.1 阻垢缓蚀剂对SS316L表面EPS中多糖的影响 |
6.3.3 杀菌剂对SS316L表面EPS中多糖的影响 |
6.4 阻垢缓蚀剂与杀菌剂对SS316L表面EPS蛋白质的影响研究 |
6.4.1 阻垢缓蚀剂对SS316L表面EPS中蛋白质的影响 |
6.4.2 杀菌剂对SS316L表面EPS中蛋白质的影响 |
6.5 阻垢缓蚀剂与杀菌剂对SS316L表面生物膜电化学腐蚀行为影响 |
6.5.1 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分析 |
6.5.2 电化学交流阻抗图谱分析 |
6.6 阻垢缓蚀剂与杀菌剂对SS316L表面生物膜形貌和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
6.6.1 XPS谱图分析研究 |
6.6.2 SEM表面形貌分析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缠绕式变频脉冲水处理器的研制与阻垢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家用饮水机除垢方法 |
1.2.2 工业水处理阻垢除垢方法 |
1.2.3 电磁水处理装置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变频脉冲水处理技术理论分析 |
2.1 变频脉冲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有限长螺线管磁场的理论计算 |
2.3 变频脉冲水处理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 溶液感生电流表达式的求解 |
2.5 激磁电流与感生电流的近似求解 |
2.6 感生电流做功平均功率与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 |
2.6.1 平均功率与频率的关系 |
2.6.2 平均功率与线圈结构的关系 |
2.7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电磁场分析与感生电流计算 |
2.7.1 COMSOL Multiphysics简介 |
2.7.2 基于COMSOL的电磁场建模仿真分析 |
2.8 变频脉冲水处理装置的技术指标 |
2.9 本章小结 |
3 变频脉冲水处理装置主电路与控制设计 |
3.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3.2 控制信号发生电路 |
3.2.1 固定频率方波发生电路 |
3.2.2 扫频方波发生电路 |
3.3 功率放大电路 |
3.3.1 全桥逆变电路 |
3.3.2 电路参数设计及器件选型 |
3.3.3 功率MOSFET驱动电路 |
3.3.4 电气隔离电路 |
3.4 可调直流电源 |
3.5 人机交互电路 |
3.5.1 显示电路设计 |
3.5.2 矩阵键盘电路 |
3.6 电磁兼容性问题 |
3.7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框图 |
3.8 变频脉冲水处理装置调试结果 |
3.8.1 变频脉冲信号发生装置PCB制版 |
3.8.2 变频脉冲信号发生装置空载测试 |
3.8.3 变频脉冲水处理系统测试 |
3.9 本章小结 |
4 变频脉冲水处理装置的阻垢实验与数据分析 |
4.1 实验平台的研制 |
4.2 可行性验证 |
4.2.1“临界pH值法”理论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实验结果 |
4.3 阻垢实验的重复性问题讨论 |
4.4 阻垢实验方案 |
4.4.1 实验准备 |
4.4.2 实验步骤 |
4.5 频率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5.1 pH值监测结果 |
4.5.2 电导率监测结果 |
4.5.3 钙离子浓度监测结果 |
4.5.4 阻垢效果评价 |
4.5.5 结论 |
4.6 线圈匝数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6.1 pH值监测结果 |
4.6.2 电导率监测结果 |
4.6.3 钙离子浓度监测结果 |
4.6.4 阻垢效果评价 |
4.6.5 结论 |
4.7 线圈半径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8 长期阻垢除垢实验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新型阻垢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结垢与腐蚀的形成 |
1.2.1 垢的形成 |
1.2.2 腐蚀的形成 |
1.3 阻垢剂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
1.3.1 含磷阻垢剂 |
1.3.2 聚合物阻垢剂 |
1.3.3 合成绿色阻垢剂 |
1.3.4 天然有机分子阻垢剂 |
1.3.5 其它 |
1.4 缓蚀剂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
1.4.1 含磷或氧类 |
1.4.2 含硫化合物类 |
1.4.3 含氮化合物类 |
1.4.4 绿色缓蚀剂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
2.1 阻垢剂原料选择的原则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1 药品 |
2.2.2 仪器 |
2.3 评价方法及原理 |
2.3.1 阻垢能力的评价 |
2.3.2 阻垢剂对BaSO_4的分散能力测定 |
2.3.3 阻垢剂对钢片的缓蚀性能测定 |
2.4 阻垢剂PIMA的合成 |
2.4.1 实验原理 |
2.4.2 PIMA的合成过程 |
2.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4.4 IR表征结果 |
2.4.5 ~1H NMR的表征结果 |
2.4.6 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
2.5 PESA及β-MEA的合成 |
2.5.1 实验原理 |
2.5.2 合成过程 |
2.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5.4 结构表征 |
2.5.5 热稳定性的测定 |
2.6 阻垢剂PIMA、PESA和β-MEA对BaSO_4垢的性能评价 |
2.6.1 PIMA、PESA和β-MEA用量对BaSO_4悬浮率的影响 |
2.6.2 PIMA、PESA和β-MEA用量对BaSO_4垢阻垢率的影响 |
2.6.3 钡离子浓度对PESA和β-MEA阻垢率的影响 |
2.6.4 pH值对PESA和β-MEA阻垢率的影响 |
2.6.5 温度对PESA和β-MEA阻垢率的影响 |
2.6.6 恒温时间对PESA和β-MEA阻垢率的影响 |
2.6.7 PESA和β-MEA与工业品阻垢剂性能的对比 |
2.7 PESA和β-MEA对CaCO_3垢的性能评价 |
2.7.1 PESA和β-MEA用量对CaCO_3垢阻垢率的影响 |
2.7.2 pH值对PESA和β-MEA阻垢率的影响 |
2.7.3 温度对PESA和β-MEA阻垢率的影响 |
2.7.4 恒温时间对PESA和β-MEA阻垢率的影响 |
2.8 阻垢剂PESA和β-MEA的缓蚀性能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
3.1 主要的实验原料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及评价原理 |
3.3 缓蚀剂SD-1的合成 |
3.3.1 实验原理 |
3.3.2 IR的表征结果 |
3.3.3 合成条件及效果 |
3.4 缓蚀剂SD-AD的合成 |
3.4.1 实验原理 |
3.4.2 SD-AD的IR表征结果 |
3.4.3 合成条件及效果 |
3.5 缓蚀剂SD-AF的合成 |
3.5.1 实验原理 |
3.5.2 IR的表征结果 |
3.5.3 合成条件及效果 |
3.6 缓蚀剂的热稳定性分析 |
3.7 缓蚀剂SD-AF合成条件的优化 |
3.8 缓蚀剂SD-AF1的性能评价 |
3.8.1 SD-AF1结构表征 |
3.8.2 SD-AF1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3.8.3 SD-AF1在不同评价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阻垢剂与缓蚀剂的复配及性能 |
4.1 实验方法及原理 |
4.2 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稳定性能 |
4.3 缓蚀剂SD-AF1的加量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4.4 阻垢剂β-MEA的加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5 复配β-MEA/SD-AF1的阻垢缓蚀性能 |
4.5.1 阻垢性能测试 |
4.5.2 缓蚀性能测试 |
4.6 复配β-MEA/SD-AF1的分散氧化铁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阻垢缓蚀机理的探讨 |
5.1 阻垢机理研究 |
5.1.2 络合作用 |
5.1.3 β-MEA对BaSO_4垢的晶型影响 |
5.1.4 β-MEA对CaCO_3垢的晶型影响 |
5.1.5 分散作用 |
5.2 缓蚀机理研究 |
5.2.1 电化学分析 |
5.2.2 SD-AF1的吸附模式 |
5.2.3 缓蚀表面形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复配阻垢剂对硫酸钡阻垢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阻垢剂阻垢效果评价方法 |
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1.2 实验用模拟水的配置 |
1.3 硫酸钡阻垢剂性能评价方法 |
2 阻垢剂复配的结果与讨论 |
2.1 单组分的阻垢性能 |
2.2 两两复配的阻垢性能 |
2.3 阻垢配方优化 |
3 其他因素对复配阻垢剂阻效果正交实验研究 |
4 结论 |
(10)G104区块注水井井筒结垢机理及防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田结垢现状 |
1.2.2 无机垢结垢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无机垢结垢机理及防垢技术研究 |
2.1 无机垢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1 无机垢结垢机理 |
2.1.2 常见井筒结垢机理分析 |
2.1.3 影响注水井井筒结垢的因素 |
2.2 无机垢防垢机理及防垢技术研究 |
2.2.1 化学法防垢机理及防垢技术研究 |
2.2.2 物理法防垢机理及防垢技术研究 |
2.2.3 工艺法防垢技术 |
2.3 无机垢结垢趋势预测模型研究 |
2.4 碳酸钙结垢趋势预测模型研究 |
2.4.1 Stiff和Davis经验公式法 |
2.4.2 Rynar稳定指数法 |
2.4.3 饱和系数法 |
2.5 碳酸钙结垢量的预测 |
第3章 G104区块注水井井筒结垢机理研究 |
3.1 G104块注水井井筒流体分析研究 |
3.2 G104区块注水井井筒结垢理论预测及实验研究 |
3.2.1 G104区块注水井井筒结垢理论预测研究 |
3.2.2 G104区块注水井井筒结垢实验研究 |
3.3 G104块注水井井筒结垢影响因素研究 |
3.3.1 温度对注水井井筒结垢影响理论预测及实验研究 |
3.3.2 压力对注水井井筒结垢影响理论预测及实验研究 |
3.3.3 pH值对注水井井筒结垢影响理论预测及实验研究 |
3.4 多因素共同作用对G104区块注水井井筒结垢影响实验研究 |
第4章 G104区块注水井井筒阻垢技术研究 |
4.1 阻垢剂阻垢实验方法与步骤 |
4.1.1 阻垢剂阻垢实验方法 |
4.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1.3 实验步骤 |
4.2 阻垢剂类型筛选实验研究 |
4.2.1 阻垢剂类型 |
4.2.2 注水井井筒阻垢剂类型筛选实验研究 |
4.3 阻垢剂阻垢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4.3.1 阻垢剂浓度对阻垢效果影响研究 |
4.3.2 温度对阻垢剂阻垢效果影响研究 |
4.3.3 压力对阻垢效果影响研究 |
4.3.4 pH值对阻垢效果影响研究 |
4.4 阻垢剂阻垢效果影响因素正交实验研究 |
4.4.1 正交实验设计 |
4.4.2 结果分析 |
第5章 碳酸钙垢结垢诱导期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理论研究 |
5.1.1 垢结晶动力学理论 |
5.1.2 结垢诱导期理论 |
5.2 碳酸钙结垢诱导期及影响因素研究 |
5.2.1 实验方法 |
5.2.2 阻垢剂对结垢诱导期的影响 |
5.2.3 温度对结垢诱导期的影响 |
5.2.4 流速对结垢诱导期的影响 |
5.2.5 pH值对结垢诱导期的影响 |
第6章 阻垢剂协同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阻垢单剂对碳酸钙垢阻垢效果研究 |
6.2 复配阻垢剂对碳酸钙垢协同效应研究 |
6.3 复配阻垢剂协同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
6.3.1 复配阻垢剂的热稳定性评价 |
6.3.2 复配阻垢剂浓度对阻垢效果影响研究 |
6.3.3 温度对复配阻垢剂阻垢效果影响研究 |
6.3.4 压力对复配阻垢剂阻垢效果影响研究 |
6.3.5 pH值对复配阻垢剂阻垢效果影响研究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SPSS在阻垢效果评价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梨酸钾复配对Q235钢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阻垢行为及机理[D]. 张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交变磁场对冷却水典型致垢水质参数影响及抑垢机理研究[D]. 吕喆.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3]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玥.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荧光示踪超支化聚羧酸阻垢剂的制备、性能和阻垢机理[D]. 张枝健.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硫酸钙结垢影响因素及化学阻垢剂合成[D]. 曾丽瑶.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6]再生水中水质因子对不锈钢管材的腐蚀影响及控制研究[D]. 祁誉.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7]缠绕式变频脉冲水处理器的研制与阻垢实验研究[D]. 郜建祥. 重庆大学, 2017(06)
- [8]新型阻垢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唐明进.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9]复配阻垢剂对硫酸钡阻垢效果研究[J]. 李洪建,谷雨桐,曾丽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1)
- [10]G104区块注水井井筒结垢机理及防垢技术研究[D]. 韩淑彬.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