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几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许博超[1](2021)在《基于ANSYS/LS-DYNA的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抗爆特性及动力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频发的爆炸恐袭事件,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对建筑结构的抗爆研究,日益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由于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具有诸多优良的工程特性,在抗爆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丰富抗爆技术的应用研究,本文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爆炸介质场中的几种典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进行了数值模拟。从爆炸压力的分布、构件爆炸动态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总结了基于ANSYS/LS-DYNA软件结构抗爆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简要介绍了ANSYS/LS-DYNA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概括了ANSYS/LS-DYNA软件数值模拟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核心流程,介绍了ANSYS/LS-DYNA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数值模拟的四大环节:模型规划,前处理,求解与控制,后处理。(2)对几种典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的爆炸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采用ANSYS/LS-DYNA大型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典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的爆炸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爆炸介质场中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数值模拟;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数值模拟;H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数值模拟;十字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数值模拟。(3)对数值模拟结果及模拟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即参数分析主要包括:构件爆炸冲击压力的模拟结果分析;构件爆炸动力响应模拟结果分析;构件动态响应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参数分析)—分析了不同介质、不同比例距离、不同截面(形式与尺寸)、不同材料强度以及不同含钢量等因素对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动态响应结果的影响。2.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空气、水、土三种介质中的构件迎爆面正压峰值:土介质中的构件迎爆面正压峰值最大,远大于其余两种介质的正压峰值,空气介质中的构件迎爆面正压峰值最小,水介质中的构件迎爆面正压峰值居中;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柱的迎爆面均有正负压力,因此构件设计时需要考虑双向对称配筋。(2)构件的应力与位移特征:对钢管混凝土柱,等效应力位移的最大值,均发生在柱迎爆面的中部;构件的破坏类型有三种: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弯剪破坏。(3)介质的影响:越硬的介质对爆炸的衰减作用越明显,柱产生的动态响应也越小;(4)截面的影响:截面尺寸越小,构件产生的动态位移响应越大;方钢管混凝土柱位移反应大于圆钢管混凝土柱位移反应。这是由于方钢管混凝土柱表面的尖锐棱角,不利于爆炸冲击波绕射。因此,圆钢管混凝土柱较方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更好的抗爆性能;(5)典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柱的抗爆性能比较结论:在等材料的前提下构件抗爆性能比较结论:圆钢管混凝土柱优于方钢管混凝土柱;方钢管混凝土柱优于H型-钢混凝土柱,H型钢-混凝土柱优于十字钢-混凝土柱,H型钢-混凝土柱翼缘迎爆优于腹板迎爆。
刘琪[2](2021)在《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气剂(AEA)通过向混凝土中引入细小的、均匀分布的气泡,可以早期改善拌合物的工作性、后期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等诸多性能,被作为常用外加剂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通常认为引气剂致使表面张力的降低是引气行为的基础,然而仅仅通过表面张力分析引气机理、评价引气能力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引气拌合物的固-液-气三相结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具体的引气过程与机理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揭示。因此,研究气泡在水泥浆体中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气泡与水泥等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探究材料组成如引气剂种类、粉煤灰及无机盐对引气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气孔结构分析仪(AVA)和光学显微镜研究搅拌过程中气泡的形成及静置过程中气孔结构的发展。利用群体平衡模型分析不同种类引气剂的引气过程,该模型通过引气系数和排气系数来表征引气过程。通过比较普通自来水和去气水对静置过程中气孔结构的演化规律,发现了含气量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该过程受气体溶解及扩散的作用。研究掺入阴、阳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硬化砂浆气孔结构,可以发现在气孔引入及发展的共同作用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入的微小气孔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次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入的大孔最多,气孔结构主要受表面张力、流变性能及气泡与水泥等颗粒的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泡沫指数(foam index)、有效zeta电位变以及水泥浆体中气泡的上升速率测试分析了气泡与水泥等颗粒的相互作用。泡沫指数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确定引气剂掺量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引入水平振荡器,提升了浆体振荡过程的稳定性,减小了人工操作的影响。研究水灰比对泡沫指数试验的影响,发现延长振荡时间可以消除不同振荡频率或不同固体含量对于引气过程无关因素的影响,较优的振荡时间为120s。采用优化后泡沫指数试验方法,试验参数更贴近实际情况,试验结果稳定可靠。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溶液-水泥体系的ATR-FTIR测试以及主要水化产物C-S-H及AFt在模拟孔溶液中带电情况的分析,建立了水化水泥颗粒带电的马赛克模型,分析3 000-2 800cm-1处红外光谱特殊的变化,揭示了带不同电性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形成的气泡与水泥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掺入粉煤灰后阴、阳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引气行为的差异,发现粉煤灰主要影响是吸附表面活性剂,进而导致增大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但含气量相同时,同种气孔结构仍有差异。利用掺入表面活性剂后水泥和粉煤灰等颗粒的zeta电位变化评价了固体颗粒和表面活性剂/气泡的相互作用,发现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较强,zeta电位变化大的配合比,大孔及小孔的数量均会提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较弱,仅小孔受其影响,大孔受流变参数的影响更显着,粉煤灰增大了黏度进而增加了大孔含量。研究外掺无机盐对新拌水泥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发现Na2SO4会增大新拌浆体的含气量,Na Cl可略微增大砂浆含气量,而Ca Cl2会降低含气量。研究还发现对于同一种无机盐,盐掺量增大可以增加新拌水泥砂浆中大气泡的含量同时降低小气泡的含量。基于液相中气泡上升曳力公式,提出了掺表面活性剂水泥浆体中气泡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了Na2SO4、Na Cl及Ca Cl2等无机盐对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发现随着相互作用系数的增加,气泡与水泥颗粒的相互作用增大,新拌水泥砂浆中0~200μm气泡含量及气泡比表面积线性降低,而>1000μm气泡含量及气泡间距系数线性增大。
韩龙强[3](2021)在《富水砂砾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处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河流冲击地区开挖露天矿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预防地下水的渗入成了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和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国内外许多类似矿山在该领域展开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但鲜有成功的先例,富水露天矿山面临着“水患难止、边坡难固、有矿难采”的窘境。针对如何在地下水丰富地区开挖露天矿这一难题,本文以河北省迁安市腾龙露天矿边坡的止水固坡工程为背景,对邻近河流的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有限土体土压力和地下连续墙稳定性解析解等内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技术方案,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参数和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地下连续墙在冬季冻胀作用下的受力特性、损伤机理及冻融疲劳寿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成果成功解决了腾龙露天矿止水固坡工程的技术难题,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方案可避免抽排水造成的地下水环境破坏、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符合“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要求,可为类似矿山边坡的防渗工程提供有益参考,对提高我国乃至世界矿石产量具有积极意义。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双安全系数评价方法研究。从岩土体材料软化特性出发,根据岩土体强度参数从峰值强度到残余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岩土体非等比折减系数间的数学关系式;结合强度理论和边坡潜滑面上岩土单元体的应力状态,以折减前后单元体的抗剪强度之比定义安全系数,计算边坡任一点安全系数和综合安全系数,实现同时从局部和整体评价边坡稳定性;最终以单元体最大剪应变率为特征量,引入高斯平滑滤波技术,建立一种新的边坡滑面纵横双向路径搜索法,并分析了折减方式、岩土体强度参数及坡形参数等因素对边坡滑面的影响规律。(2)考虑露天矿边坡平台宽度的有限土体土压力研究。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和平面滑动假设条件,考虑墙体平台有限土体尺寸参数、强度参数和墙土间摩擦角等因素,构建了不同形状有限土体土压力的计算模型,分别建立了有限土体主动和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然后分析了有限土体土压力公式的适用范围,并详细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有限土体破裂面倾角、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损失量的影响规律。(3)考虑有限土体效应的复杂工况下地下连续墙稳定性研究。重新构建了地震工况下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地震(爆破震动)、地下水和冻胀作用等因素的地下连续墙体稳定性计算模型,分别推导了地下连续墙抗滑移安全系数、抗倾倒安全系数和抗“踢脚”安全系数解析解,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地下连续墙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地下连续墙等支挡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4)富水砂砾石地层露天矿止水固坡技术研究。为解决富水砂砾石地层露天矿止水固坡技术难题,针对边坡高水压-低强度的复杂条件,引入大型地下连续墙技术;根据墙体不同被动土压力水平,开发了两种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结构:单一地下连续墙结构和锚拉式地下连续墙结构;以单一地下连续墙结构为例,建立正交试验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针对砾卵石地层厚度大,易塌槽难题,提出采用抓斗与冲击钻相结合的“三钻两抓”、“旋喷改性成槽”等工艺技术,克服了地下连续墙成槽难题。成功解决了富水砂砾石地层中开挖露天矿边坡的重大技术难题,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方案可避免抽排水造成的地下水环境破坏、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符合“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要求,可为类似矿山边坡的防渗工程提供有益参考。(5)越冬期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与冻胀损伤机理研究。考虑岩土体热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特性,建立了地下连续墙水-力-热三场耦合模型,分析了矿山不同开挖阶段,无冻胀、单向冻胀和双向冻胀工况下边坡和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和受力特性;研究了冻胀温度和冻胀时间对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和损伤机理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混凝土 S-N曲线,对地下连续墙不同部位处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和抗拉-压疲劳寿命进行了研究。
邵昱稼[4](2021)在《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强钢绞线抗拉强度高而且便于运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与聚合物砂浆结合使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但聚合物砂浆容易开裂,会造成外界环境对构件产生二次损伤,影响到结构耐久性。ECC(engineer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是一种经系统微观力学设计,在拉伸和剪切荷载下呈现高延性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多缝开裂和假应变硬化的特性。为了更有效地提升RC梁在经过抗弯加固之后构件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并充分发挥ECC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特性,ECC与高强钢绞线网组合使用形成的一种新的加固方法被提出。采用ECC的特性能有效防止大面积的裂缝出现,因此采用ECC代替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中的聚合物砂浆,能弥补聚合物砂浆的缺点,最大程度发挥高强钢绞线与ECC的优势。由于试验成本高,数量有限,有必要通过有限元模拟对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受弯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并与相关试验在弯矩-挠度曲线、极限荷载值、屈服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来验证建模的正确性。确认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之后,参数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钢绞线弹性模量,ECC极限拉伸强度,ECC初裂强度,ECC极限拉应变,预应力水平,持荷水平和徐变对加固梁的影响。最后结合理论推导,提出了适用于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屈服强度和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的结论如下:(1)通过本文的建模方法进行建模与现有文献中的试验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与得到的模拟计算结果在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以及钢绞线被拉断时的跨中挠度这三个特征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9.58%、3.21%和8.35%,且模拟计算得到的弯矩-挠度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程度良好,表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2)在承载力方面,对加固构件屈服强度有明显影响的参数是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和持荷水平。构件屈服强度与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纵筋配筋率呈正相关;与持荷水平呈负相关。对加固构件极限强度有明显影响的参数是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构件极限强度与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呈正相关。预应力水平和持荷水平对极限强度的影响不大。(3)在变形能力方面,对加固构件极限挠度有明显影响的参数是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持荷水平。构件极限挠度与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强度,持荷水平呈正相关;与混凝土强度,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呈负相关。对加固构件延性有明显影响的参数是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持荷水平。构件延性系数与混凝土强度,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强度,持荷水平呈正相关;与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呈负相关。(4)现有加固规范中并未给出考虑了ECC拉伸性能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本文根据有限元模拟,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结合ECC抗拉强度的高强钢绞线网-ECC加固RC梁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以及考虑了预应力的屈服强度计算公式,两个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和有限元模拟值均吻合良好。
陆伟[5](2021)在《在役水闸工程风险决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一部分水闸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普遍已进入病险期,多数水闸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为全面掌握水闸的风险及其对水闸运行状况的影响,确保水闸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分析水闸风险因素及其影响,对水闸运行风险进行评价和决策。(1)介绍风险的定义和风险分析的步骤,研究水闸主要的风险类型及其成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水闸风险的产生和后果。(2)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水闸主要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计算,研究水闸沉降、构件碳化对水闸结构的影响,并对水闸沉降和碳化的构件进行寿命预测;分析钢闸门锈蚀影响,并对钢闸门剩余寿命进行预测,为水闸风险评价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3)研究水闸工程的风险分析,构建水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值迭代法、改进CRITIC法与改进的TOPSIS法,并利用距离函数法进行权重融合,对水闸风险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采用故障树法对水闸风险进行评价,确定水闸的失效概率,并对水闸进行评级。(4)通过对水闸的风险评价,提出多个维修加固方案,并采用决策树法,对水闸维修加固后的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维修加固方案,为水闸的维修加固提供依据。(5)通过Visual Basic 6.0编程软件,开发水闸工程的风险分析及风险决策系统,有利于类似工程的风险分析和维修加固的方案决策。
王亚浩[6](2021)在《钢筋混凝土梁动态剪切开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钢筋混凝土梁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中,作为结构重要受力构件,若发生脆性剪切破坏会造成严重后果。钢筋和混凝土材料都具有率敏感性,且混凝土在高加载速率下会表现出更明显的脆性。已有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破坏模式、裂缝形态和开裂速度均受加载速率的影响。但由于抗剪问题的复杂性,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关于动态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因素,还未能得出广泛适用的统一结论。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动态荷载作用下剪切开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参考价值。基于此背景,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动态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加载速率、剪跨比、纵筋率和配箍率四种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动态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剪切特性及开裂模式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钢筋混凝土梁动态抗剪性能和混凝土开裂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对现有部分钢筋混凝土梁抗剪理论及计算模型、钢筋混凝土构件开裂机理进行总结。(2)介绍利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进行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及微裂纹模型。参照文献中相关试验在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模拟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证明数值模拟分析的可行性。(3)利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考虑加载速率、剪跨比、纵筋率和配箍率四种影响因素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跨中单调加载及单向循环加载过程。分析不同加载速率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强度及延性变化情况。研究剪跨比、纵筋率和配箍率对钢筋混凝土梁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动力增大系数DIF和延性的影响。(4)介绍钢筋混凝土梁中裂缝类型,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开裂区域划分方法。对第三章中部分梁的裂缝发展过程进行对比,总结模拟中出现的裂缝类型及破坏模式,研究加载速率,纵筋率和剪跨比分别对斜向受剪裂缝和竖向受弯裂缝等效开裂应变值的影响。
贺磊[7](2021)在《复掺超细脱硫渣和超细粉煤灰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英文缩写为UHPC)是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强韧性、高体积稳定性和良好的耐久性。UHPC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制作成本高,收缩性较大。脱硫渣是经电厂循环流化床排出的一种底渣,其具有火山灰活性、自硬性以及微膨胀性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燃煤电厂烟气中收捕的一种细灰,其颗粒呈多孔结构且活性较好。本文在对脱硫渣和粉煤灰物理粉磨进行改性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将二者作为复合掺合料用于配制超高性能混凝土,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将复合掺合料的掺量,水胶比和钢纤维体积掺量作为影响因素,探究其对UHP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并预测最佳试验配合比和试验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响应面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和UHPC制备,系统的研究了复合掺合料掺量,水胶比和钢纤维体积掺量对UHPC工作性能的影响,并预测最佳配合比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掺合料掺量的增加,UHPC的流动度逐渐减小。水胶比对于UHPC流动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呈线性关系,水胶比越大混凝土流动度越大;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不大于2%时,UHPC的流动度因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其流动度逐渐减小;当钢纤维体积掺量大于2%时,其流动度呈陡坡式下降,团聚现象明显发生。响应面法分析得出钢纤维和水胶比之间的交互作用对UHPC工作性能影响比较显着。(2)研究了复合掺合料掺量,水胶比和钢纤维体积掺量对UHPC不同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对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预测最佳配合比和试验结果。研究发现:当复合掺合料掺量不超过20%时,UHPC 7d龄期抗压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掺量超过20%时,强度会随之降低;水胶比的增大会使UHPC 7d龄期抗压强度逐渐减小;UHPC 7d龄期抗压强度与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当钢纤维体积掺量高于2%时,且团聚现象比较严重。复合掺合料掺量、水胶比以及钢纤维掺量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UHPC 7d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是比较显着的。28d龄期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UHPC的抗压强度随着复合掺合料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逐渐减小;UHPC的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增大而越小;钢纤维体积掺量越多,UHPC抗压强度提高越显着。90d龄期抗压强度的测试中,抗压强度相较于龄期28d略微提高,其影响关系与28d龄期相同。(3)研究了复合掺合料掺量,水胶比和钢纤维体积掺量对UHPC收缩率的影响规律,并预测最佳配合比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复合掺合料对UHPC收缩性能的影响变化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快速增长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期。当复合掺合料掺量为30%,水胶比为0.16,钢纤维体积掺量为3%时收缩率达到最大,其收缩率为-138.8×10-6;复合掺合料掺量为20%,水胶比为0.21,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时收缩率最小,收缩率为-204.3×10-6。水胶比和复合掺合料的交互作用对于UHPC收缩性能的影响比较显着。随着复合掺合料掺量的增大,UHPC的膨胀(试验中UHPC的收缩率为负即为膨胀)逐渐增大;水胶比越大,UHPC的膨胀越小;钢纤维体积掺量对于UHPC的收缩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复合掺合料的掺入可以补偿UHPC的收缩并产生膨胀。(4)通过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后预测得到当复合掺合料的掺量为20%,水胶比为0.18,钢纤维掺量2%时,其综合性能(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得到最优值,其流动度为284mm,7d,28d和90d龄期的抗压强度分别达到69.14MPa,86.57MPa和88.92MPa,收缩率为-183.35×10-6。
周炎[8](2020)在《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及徐变恢复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形对于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徐变会使结构,尤其是高层、大体积砼结构产生变形增大、附加偏心距增大等不利影响。同时,混凝土结构施工及服役期间,结构受力很难保持不变,随着施工进程的进展,底部结构的受力不断增加,但结构服役后期对结构加固使得结构底部的应力会被加固结构分担,底部受力减少导致徐变恢复的产生。而在水利工程中,水位的变化引起水利结构不断周期性的受荷与卸载,产生的徐变及徐变恢复是水利结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结构徐变及徐变恢复性能进行研究。国内外研究者建立了多种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但随着现代混凝土掺合料种类的增加,混凝土徐变预测越来越复杂。本文对现有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进行整理分析,对各模型预测粉煤灰混凝土徐变的预测精度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各模型对粉煤灰混凝土徐变预测的适用性。考虑粉煤灰掺量、加载龄期等参数,设计并进行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及恢复试验,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总结验证。粉煤灰的掺入会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产生影响,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机理对分析其依时变形性能十分重要。通过对混凝土徐变机理总结与分析,发现单一徐变机理并无法对混凝土徐变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对粉煤灰混凝土微观结构以及粉煤灰火山灰效应分析,探讨了粉煤灰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反应对影响粉煤灰混凝土徐变。结合混凝土徐变依时发展规律,提出混凝土徐变流变模型,并根据不同应力状态建立本构方程和徐变方程。已有研究表明粉煤灰掺入对混凝土强度发展影响较大,通过考虑粉煤灰掺入后对混凝土徐变各项的影响,采用考虑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环境相对湿度等因素的方法,引用修正系数对B4模型修正。基于混凝土徐变恢复发展规律,并考虑持荷时间、加载龄期等影响徐变恢复的因素,建立基准混凝土徐变恢复模型,对粉煤灰掺入对于徐变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引用影响系数对预测模型修正,利用收集整理的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及徐变恢复数据对模型拟合。最后,将徐变及徐变恢复模型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精确性和规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符合程度较高且发展规律一致,说明模型对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及徐变恢复预测精度较高。
周明怡[9](2020)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多方案造价对比及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直埋式管线错综复杂,造成管理与维护困难,其在建设过程中常出现反复开挖现象,严重阻碍城市交通运行,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需求。在土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综合管廊不仅可以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同时可以减少工程维修频次,确保城市道路功能的正常运行。因此,综合管廊逐步替代传统地下管网已成为一种趋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质、地形、工期等诸多因素,且其造价目前尚未形成严格标准,因而在决策和设计过程中容易导致造价过高,造成后期运营困难。综合管廊实施现场条件复杂,存在过路、过河、穿桥等情况,引起实施方案多变,造成造价上涨。因此如何合理计算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造价,权衡其影响因素,进而确定适宜的实施方案,成为管廊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明挖现浇法、整体预制拼装法、叠合法、浅埋暗挖法及顶推法这五种常用实施方案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分析。进而依托S市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详细分析该项目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围护结构设计及实施方案,针对项目对前述五种常用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结合S市当地住建局及定额站发布的相关造价文件对该五种方案的建设投资进行分析比较,采用定额计价法计算得出各种实施方案下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投资并明晰其适用情况。研究表明在地质条件允许,场地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使用明挖法更加经济合理。若工期要求不严,应优先考虑现浇法;在环保及工期要求严格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预制拼装法;若投资有限,工期紧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叠合法。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综合管廊方案造价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工工法和断面尺寸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管廊设计过程中应依据地质情况,合理考虑工法及断面。为决策部门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决策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莫慧珊[10](2020)在《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整体实力的迅速发展,面对城市人口的剧增,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在近年呈现普遍趋势。方案设计阶段在建筑行业经济成本管理控制中对工程经济性控制起指导性、决定性作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受建筑高度、层高、环境因素影响,综合决定其需要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承重、抗侧力构件布置,以实现具体项目落地的承载力、正常使用要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决策行为。根据数据调研,在一二线城市内建设100-150米的超高层居住型公寓,交通效率高,符合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亦有效降低用地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作为一种主流推广。现阶段针对国内100米以下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已较成熟,而对100-150米高度区间的超高层建筑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的研究,随着此类项目的普及,急需形成系统性的指导思维。方案阶段的规划布局与结构选型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结合已有的项目经验,应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导数据。运用合适的运筹学方法论对影响这种超高层公寓建筑结构设计的多种因素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价值。灰色系统理论能将客观的分散的信息集中处理,利用关联度概念进行各种问题的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针对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居住型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建立结构设计模型对主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关键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展开为多个分析模型进行满足结构性能的定性分析,形成数据样本,然后利用得到的多组数据构建灰色关联度计算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进行计算,分析出各个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得到影响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居住型公寓主体结构成本的关键因素及关键因素之间的敏感度排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分析结论。继而结合实际案例,对影响基础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首次针对某一特定使用功能,在某个建筑高度区间的超高层建筑,对影响结构成本的多个因素进行全面剖析,建立灰色系统模型分析出该类型建筑结构对所考虑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对建筑结构初步设计阶段的方案决策有一定积极指导意义。
二、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几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几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NSYS/LS-DYNA的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抗爆特性及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频发的爆恐事件及爆炸事故 |
1.1.2 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基本原理简介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爆炸冲载作用下结构动态响应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爆炸荷载作用下结构动态响应的研究现状 |
1.2.3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动态响应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要点及方法 |
1.3.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3.3 本课题的技术要点 |
2.结构抗爆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
2.1 概述 |
2.2 结构抗爆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
2.3 爆炸冲击荷载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
2.3.1 爆炸现象综述 |
2.3.2 爆炸冲击波的基本概念 |
2.4 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设计的基本方法 |
2.4.1 基本假设 |
2.4.2 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抗爆设计的基本原理 |
2.4.3 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抗爆设计的基本方法 |
3.爆炸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基于ANSYS/LS-DYNA结构抗爆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
3.2.1 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简介 |
3.2.2 ANSYS/LS-DYNA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
3.3 不同爆炸介质场中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数值模拟 |
3.3.1 模型描述与模拟方法 |
3.3.2 单元类型选取 |
3.3.3 材料模型确定 |
3.3.4 几何模型建立 |
3.3.5 单元网格划分 |
3.3.6 模型约束的施加 |
3.3.7 荷载的施加 |
3.3.8 ANSYS/LS-DYNA 模型接触的定义与流固耦合设置 |
3.3.9 ANSYS/LS-DYNA 模型沙漏变形控制 |
3.3.10 ANSYS/LS-DYNA 模型 K 文件的输出与编辑 |
3.3.11 ANSYS/LS-DYNA模型求解及其控制 |
3.4 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数值模拟 |
3.4.1 有限元模型的描述 |
3.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5 H 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的数值模拟 |
3.5.1 有限元模型的描述 |
3.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6 十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的数值模拟 |
3.6.1 有限元模型的描述 |
3.6.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7 本章小结 |
4.爆炸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的数值模拟结果的数据分析 |
4.1 引言 |
4.2 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爆炸冲击波及冲击压力的模拟结果分析 |
4.2.1 构件爆炸冲击波的模拟结果分析 |
4.2.2 构件爆炸冲击波压力的模拟结果分析 |
4.3 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的爆炸动力响应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圆钢管混凝土构件爆炸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
4.3.2 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爆炸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
4.3.3 H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爆炸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
4.4 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的数值模拟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
4.4.1 爆炸场介质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4.4.2 截面尺寸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4.4.3 截面形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4.4.4 材料强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4.4.5 比例距离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4.4.6 钢管壁厚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项目 |
致谢 |
(2)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气孔结构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
1.2.1 新拌混凝土 |
1.2.2 硬化混凝土 |
1.3 混凝土气孔结构的影响因素 |
1.3.1 水泥浆体的性质 |
1.3.2 化学外加剂 |
1.3.3 拌和及运输过程 |
1.3.4 外部条件 |
1.4 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 |
1.4.1 表面张力 |
1.4.2 引气能力 |
1.4.3 流变性能 |
1.4.4 气泡与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 |
1.5 气孔结构参数测量方法 |
1.5.1 新拌浆体含气量 |
1.5.2 新拌混凝土气孔结构 |
1.5.3 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 |
1.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气孔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 |
2.2.2 新拌砂浆气孔结构 |
2.2.3 硬化砂浆气孔结构 |
2.3 搅拌过程中气孔结构的形成 |
2.3.1 群体平衡模型 |
2.3.2 气孔结构与搅拌时间的关系 |
2.4 静置过程中气孔结构的发展 |
2.4.1 静置250min内气孔结构的发展 |
2.4.2 28d硬化砂浆气孔结构 |
2.5 气孔结构影响机制简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泡与水泥等颗粒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改进 |
3.1 引言 |
3.2 泡沫指数试验 |
3.2.1 试验流程 |
3.2.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3.2.3 泡沫指数的测试装置及流程改进 |
3.2.4 振荡频率对泡沫指数的影响 |
3.2.5 水灰比对泡沫指数的影响 |
3.2.6 改进的泡沫指数试验方法 |
3.3 Zeta电位 |
3.4 水泥浆体中气泡的上升行为 |
3.4.1 一般流体中气泡的上升行为 |
3.4.2 气泡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对气泡上升行为的影响 |
3.4.3 流变性能与气泡上升行为的关系 |
3.4.4 水泥浆体中气泡上升的测试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4.2.1 原材料 |
4.2.2 硬化砂浆气孔结构 |
4.2.3 表面张力 |
4.2.4 泡沫指数 |
4.2.5 Zeta电位 |
4.2.6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
4.3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硬化水泥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 |
4.4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4.5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泡沫指数的影响 |
4.6 表面活性剂与水泥颗粒的相互作用 |
4.6.1 水泥颗粒的zeta电位 |
4.6.2 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 |
4.7 表面活性剂/气泡与水泥颗粒的相互作用机制 |
4.7.1 表面活性剂-水泥体系的典型红外光谱 |
4.7.2 水化水泥颗粒电荷分布的马赛克模型 |
4.7.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红外光谱的影响 |
4.7.4 表面活性剂在水泥表面的吸附模型 |
4.7.5 钙离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粉煤灰对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5.3 粉煤灰对硬化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 |
5.4 粉煤灰对孔溶液及表面张力的影响 |
5.5 气泡与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 |
5.5.1 水泥颗粒及粉煤灰颗粒的zeta电位 |
5.5.2 粉煤灰对有效zeta电位变的影响 |
5.6 粉煤灰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5.7 粉煤灰对气孔结构的影响机制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无机盐对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6.3 引气净浆中单个气泡的上浮行为 |
6.3.1 气泡直径与上升时间/速度的关系 |
6.3.2 掺引气剂水泥净浆中气泡的屈服参数 |
6.3.3 曳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 |
6.4 无机盐对新拌水泥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机制 |
6.4.1 无机盐对含气量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
6.4.2 无机盐对引气能力的影响 |
6.4.3 无机盐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6.4.4 无机盐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6.4.5 无机盐对气泡的上升行为及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 |
6.4.6 相互作用系数与气孔结构的关系 |
6.5 气孔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富水砂砾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矿山防排水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矿山地理位置 |
2.2 工程地质概况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表水系 |
2.3.2 地下水概况 |
2.3.3 水文试验 |
2.4 扩帮开采面临的问题 |
3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双安全系数评价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岩土体强度准则 |
3.2.1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
3.2.2 Hoek-Brown强度准则 |
3.3 非等比折减方案的确定 |
3.3.1 折减参数的选取和折减系数的定义 |
3.3.2 非等比折减系数间关系的建立 |
3.4 基于滑面应力状态的边坡双安全系数求解方法研究 |
3.4.1 安全系数定义探讨 |
3.4.2 滑面单元体应力状态分析 |
3.4.3 双安全系数求解 |
3.4.4 算例验证 |
3.5 基于高斯滤波技术的边坡滑面双路径搜索方法研究 |
3.5.1 折减方案对边坡滑面的影响 |
3.5.2 基于高斯滤波技术的滑面搜索法 |
3.5.3 边坡滑面敏感性分析 |
3.6 腾龙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 |
3.6.1 计算模型 |
3.6.2 边坡稳定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考虑露天矿边坡平台宽度的有限土体土压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滑动土体几何特性分析 |
4.3 考虑平台宽度的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 |
4.3.1 滑体受力分析 |
4.3.2 被动土压力解析解 |
4.3.3 与半无限体被动土压力对比 |
4.4 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 |
4.4.1 微元体受力分析 |
4.4.2 主动土压力解析解 |
4.4.3 与半无限体主动土压力对比 |
4.5 有限土体土压力公式适用条件分析 |
4.5.1 被动区有限土体适用条件 |
4.5.2 主动区有限土体适用条件 |
4.6 有限土体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4.6.1 被动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4.6.2 主动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4.7 腾龙露天矿止水固坡结构土压力分析 |
4.7.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4.7.2 计算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考虑有限土体效应的复杂工况下地下连续墙稳定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复杂工况条件下墙体稳定性理论分析 |
5.2.1 冻胀作用原理和冻胀力分类 |
5.2.2 考虑地震作用的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 |
5.2.3 复杂工况下地下连续墙稳定性计算模型 |
5.3 考虑有限土体效应的复杂工况下地下连续墙安全系数解析解 |
5.3.1 抗滑移安全系数 |
5.3.2 抗倾倒安全系数 |
5.3.3 抗踢脚安全系数 |
5.4 地下连续墙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土体参数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
5.4.2 有限土体尺寸参数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
5.4.3 地下连续墙参数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
5.4.4 地下水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
5.4.5 地震作用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
5.4.6 冻胀作用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富水砂卵石地层露天矿止水固坡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止水前腾龙露天矿边坡失稳机理分析 |
6.2.1 计算模型 |
6.2.2 结果分析 |
6.3 腾龙露天矿止水固坡技术方案研究 |
6.3.1 边坡总体设计 |
6.3.2 地表防排水设计 |
6.3.3 止水固坡方案选取 |
6.4 单一结构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方案 |
6.4.1 地下连续墙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
6.4.2 地下连续墙施工参数优化设计 |
6.4.3 不同地下连续墙方案比较分析 |
6.5 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效果验证 |
6.5.1 地下连续墙稳定性验证 |
6.5.2 地下连续墙受力验证 |
6.5.3 边坡稳定性验证 |
6.5.4 止水效果验证 |
6.6 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与工艺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7 越冬期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与冻胀损伤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地下连续墙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
7.2.1 水-热-力耦合计算方程 |
7.2.2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7.2.3 边界条件及参数选取 |
7.2.4 矿坑开挖过程模拟 |
7.3 冻胀作用下露天矿边坡和墙体变形受力特性分析 |
7.3.1 无冻胀工况边坡和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 |
7.3.2 不同冻胀工况下边坡和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 |
7.3.3 温度和冻胀时间对地下连续墙和坡体的影响 |
7.4 冻胀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冻胀损伤特性研究 |
7.4.1 不同冻结工况下墙体损伤特性 |
7.4.2 不同温度条件下墙体损伤特性 |
7.4.3 不同冻结时间下墙体损伤特性 |
7.5 地下连续墙变形现场监测 |
7.5.1 监测点位置 |
7.5.2 监测结果分析 |
7.5.3 数值分析结果对比验证 |
7.6 地下连续墙冻融循化疲劳寿命研究 |
7.6.1 混凝土疲劳特性 |
7.6.2 混凝土疲劳寿命经验公式 |
7.6.3 腾龙铁矿地下连续墙冻融循环疲劳寿命预测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规加固方法对比 |
1.2.2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的简介 |
1.2.3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概述 |
1.2.4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5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6 混凝土构件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强钢绞线网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有限元建模与验证 |
2.1 ABAQUS简介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2.2.2 钢筋本构模型 |
2.2.3 钢绞线本构模型 |
2.2.4 聚合物砂浆本构模型 |
2.2.5 ECC本构模型 |
2.2.6 网格划分 |
2.2.7 接触设置 |
2.2.8 分析步的设置 |
2.2.9 边界条件的设置 |
2.2.10 预应力的设置 |
2.2.11 预加载的设置 |
2.2.12 徐变的设置 |
2.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3.1 试验概况 |
2.3.2 弯矩-挠度曲线对比 |
2.3.3 有限元机理分析 |
2.3.4 特征值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影响因素分析 |
3.1 混凝土强度 |
3.1.1 构件的设计 |
3.1.2 弯矩-挠度曲线 |
3.1.3 特征值对比 |
3.2 纵筋配筋率 |
3.2.1 构件的设计 |
3.2.2 弯矩-挠度曲线 |
3.2.3 特征值对比 |
3.3 钢绞线加固率 |
3.3.1 构件的设计 |
3.3.2 弯矩-挠度曲线 |
3.3.3 特征值对比 |
3.4 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 |
3.4.1 构件的设计 |
3.4.2 弯矩-挠度曲线 |
3.4.3 特征值对比 |
3.5 钢绞线弹性模量 |
3.5.1 构件的设计 |
3.5.2 弯矩-挠度曲线 |
3.5.3 特征值对比 |
3.6 ECC极限拉伸强度 |
3.6.1 构件的设计 |
3.6.2 弯矩-挠度曲线 |
3.6.3 特征值对比 |
3.7 ECC初裂强度 |
3.7.1 构件的设计 |
3.7.2 弯矩-挠度曲线 |
3.7.3 特征值对比 |
3.8 ECC极限拉应变 |
3.8.1 构件的设计 |
3.8.2 弯矩-挠度曲线 |
3.8.3 特征值对比 |
3.9 预应力水平 |
3.9.1 构件的设计 |
3.9.2 弯矩-挠度曲线 |
3.9.3 特征值对比 |
3.10 持荷水平 |
3.10.1 构件的设计 |
3.10.2 弯矩-挠度曲线 |
3.10.3 特征值对比 |
3.11 徐变 |
3.11.1 构件的设计 |
3.11.2 弯矩-挠度曲线 |
3.11.3 特征值对比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截面受弯计算方法 |
4.1 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梁的屈服强度计算 |
4.1.1 基本假定 |
4.1.2 屈服强度的简化计算 |
4.2 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在役水闸工程风险决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水闸风险研究现状 |
1.2.1 水闸风险研究现状 |
1.2.2 水闸风险决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文主要思路 |
第2章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基本理论 |
2.1 风险 |
2.2 风险管理 |
2.2.1 风险分析 |
2.2.2 风险决策 |
2.3 风险概率计算方法 |
2.3.1 一次二阶矩法 |
2.3.2 JC法 |
2.4 风险分析方法 |
2.4.1 事件树 |
2.4.2 故障树 |
2.5 水闸风险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
2.5.1 闸室结构变形破坏 |
2.5.2 地基渗流破坏 |
2.5.3 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破坏 |
2.5.4 金属结构老化破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闸工程风险因素分析 |
3.1 水闸沉降风险及其对水闸影响 |
3.1.1 水闸沉降计算分析 |
3.1.2 闸室结构沉降预测 |
3.2 闸基渗流对水闸影响分析 |
3.2.1 计算模型 |
3.2.2 闸基渗流计算分析 |
3.3 混凝土碳化对水闸结构耐久性分析 |
3.3.1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随机模型 |
3.3.2 基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机模型的实例分析 |
3.3.3 混凝土碳化寿命预测 |
3.4 闸门锈蚀对水闸运行状态影响分析 |
3.4.1 闸门三维有限元分析 |
3.4.2 闸门锈蚀寿命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模型 |
4.1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
4.2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4.3 集值迭代法 |
4.3.1 集值迭代法基本原理 |
4.3.2 实际工程应用 |
4.4 改进CRITIC法 |
4.4.1 改进CRITIC法基本原理 |
4.4.2 实际工程应用 |
4.5 改进的TOPSIS法 |
4.5.1 改进的TOPSIS法基本原理 |
4.5.2 实际工程应用 |
4.6 权重融合 |
4.6.1 距离函数权重融合原理 |
4.6.2 实际工程应用 |
4.7 故障树模型 |
4.7.1 故障树定性分析 |
4.7.2 故障树定量分析 |
4.8 基于故障树模型的实际工程应用分析 |
4.8.1 构建故障树模型 |
4.8.2 底事件概率计算 |
4.8.3 顶事件概率计算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役水闸工程风险决策研究 |
5.1 风险决策方法 |
5.2 在役水闸服役性能提升措施 |
5.2.1 提升水闸服役性能的工程措施 |
5.2.2 提升水闸服役性能的非工程措施 |
5.3 水闸维修加固方案和生态效益分析 |
5.3.1 水闸维修加固方案 |
5.3.2 水闸生态效益 |
5.4 指标体系构建 |
5.5 偏好比率法 |
5.5.1 偏好比率法基本原理 |
5.5.2 实际工程应用 |
5.6 离差最大化法 |
5.6.1 离差最大化法基本原理 |
5.6.2 实际工程应用 |
5.7 基于博弈论的指标综合赋权 |
5.7.1 博弈论权重计算 |
5.7.2 权重融合计算 |
5.8 决策树模型 |
5.8.1 决策树概述 |
5.8.2 决策准则 |
5.9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实际工程应用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与决策系统开发 |
6.1 系统开发的语言 |
6.2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与决策系统总体设计 |
6.2.1 系统总目标 |
6.2.2 系统分析 |
6.3 实例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钢筋混凝土梁动态剪切开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钢筋混凝土梁动态抗剪性能研究 |
1.2.2 混凝土开裂特性研究 |
1.3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理论简介 |
1.3.1 桁架模型理论 |
1.3.2 极限平衡理论 |
1.3.3 塑性理论 |
1.3.4 临界剪切裂缝理论 |
1.3.5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1.4 混凝土开裂机理 |
1.4.1 粘结-滑移理论 |
1.4.2 无滑移理论 |
1.4.3 综合分析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钢筋混凝土梁在MSC.Marc中的非线性分析 |
2.1 MSC.Marc简介 |
2.2 MSC.Marc中非线性功能 |
2.2.1 非线性求解流程 |
2.2.2 微裂纹模型 |
2.3 模型验证 |
2.3.1 试验介绍 |
2.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3 结果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单调动态加载时钢筋混凝土梁剪切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计算分析模型 |
3.1.1 几何模型 |
3.1.2 有限元模型 |
3.2 计算工况 |
3.3 材料参数及本构模型 |
3.3.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3.3.2 钢筋本构模型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1 跨中荷载位移曲线 |
3.4.2 结果汇总 |
3.5 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剪跨比 |
3.5.2 纵筋率 |
3.5.3 配箍率 |
3.6 强度动力增大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6.1 剪跨比 |
3.6.2 纵筋率 |
3.6.3 配箍率 |
3.7 延性影响因素分析 |
3.7.1 剪跨比 |
3.7.2 纵筋率 |
3.7.3 配箍率 |
3.8 本章小结 |
4 循环动态加载时钢筋混凝土梁剪切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循环荷载加载制度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4.2.1 跨中荷载位移曲线 |
4.2.2 结果汇总 |
4.3 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剪跨比 |
4.3.2 纵筋率 |
4.3.3 配箍率 |
4.4 强度动力增大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剪跨比 |
4.4.2 纵筋率 |
4.4.3 配箍率 |
4.5 延性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剪跨比 |
4.5.2 纵筋率 |
4.5.3 配箍率 |
4.6 本章小结 |
5 钢筋混凝土梁开裂模式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开裂模式介绍 |
5.1.1 裂缝种类 |
5.1.2 裂缝分布 |
5.2 裂缝发展 |
5.2.1 裂缝发展过程分析 |
5.2.2 裂缝形态统计 |
5.3 斜向受剪裂缝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加载速率 |
5.3.2 纵筋率 |
5.3.3 剪跨比 |
5.4 竖向受弯裂缝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加载速率 |
5.4.2 纵筋率 |
5.4.3 剪跨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复掺超细脱硫渣和超细粉煤灰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脱硫渣国内外研究和利用现状 |
1.2.2 UHPC国内外研究和利用现状 |
1.2.3 响应面法国内外研究和利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与基本性质 |
2.1.1 水泥 |
2.1.2 矿物掺合料 |
2.1.3 硅灰 |
2.1.4 减水剂 |
2.1.5 钢纤维 |
2.1.6 天然砂 |
2.1.7 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作性能测试 |
2.2.2 力学性能测试 |
2.2.3 收缩性能测试 |
2.2.4 微观测试 |
2.2.5 测试依据 |
2.3 试件的制备 |
2.4 试件的养护 |
3 复合掺合料对UHPC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响应面法配合比设计 |
3.3 试验结果 |
3.4 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复合掺合料对U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2 水胶比对U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3 钢纤维体积掺量对UHPC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4 响应面法对UHPC工作性能影响规律分析 |
3.4.5 响应面法预测工作性能 |
3.5 小结 |
4 复合掺合料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结果 |
4.3 不同龄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3.1 7d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2 28d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3 90d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4 响应面法预测不同龄期抗压强度 |
4.4 微观机理分析 |
4.5 小结 |
5 复合掺合料对UHPC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设计 |
5.3 试验结果 |
5.4 .收缩率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响应面法分析UHPC收缩率 |
5.4.2 响应面法预测 |
5.4.3 收缩过程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取得成果 |
致谢 |
(8)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及徐变恢复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1.2.2 粉煤灰对长期性能影响 |
1.2.3 混凝土徐变机理 |
1.3 混凝土徐变恢复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2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模型 |
2.1 模型考虑因素及描述方法 |
2.1.1 混凝土徐变影响因素 |
2.1.2 徐变描述方法 |
2.2 国内外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 |
2.2.1 分数阶混凝土徐变模型 |
2.2.2 CEB-FIP系列模型 |
2.2.3 ACI209R系列模型 |
2.2.4 Bazant系列模型 |
2.3 模型比较及讨论 |
2.3.1 模型影响因素 |
2.3.2 精度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及恢复试验 |
3.1 混凝土的制备 |
3.1.1 混凝土原材料 |
3.1.2 混凝土配合比 |
3.2 试验过程 |
3.2.1 试件的成型及养护 |
3.2.2 试件加载 |
3.2.3 试验步骤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力学性能分析 |
3.3.2 徐变及徐变恢复测试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粉煤灰徐变模型及恢复模型 |
4.1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机理 |
4.1.1 粉煤灰特性 |
4.1.2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机理 |
4.2 混凝土徐变流变模型 |
4.2.1 基本元件 |
4.2.2 基本流变模型 |
4.2.3 混凝土徐变流变模型 |
4.3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模型 |
4.3.1 模型建立准则 |
4.3.2 模型考虑因素 |
4.3.3 模型建立 |
4.4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恢复模型 |
4.4.1 模型考虑因素 |
4.4.2 模型建立 |
4.5 模型验证 |
4.5.1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模型精度验证 |
4.5.2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恢复模型精度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及徐变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
5.1 因素分析 |
5.1.1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影响因素分析 |
5.1.2 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多方案造价对比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综合管廊造价基础理论 |
2.1 综合管廊工程造价 |
2.2 定额计价法 |
2.3 层次分析法 |
第三章 综合管廊实施方案 |
3.1 明挖现浇法施工综合管廊 |
3.1.1 明挖现浇法工艺 |
3.1.2 明挖现浇法在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
3.2 预制拼装法施工综合管廊 |
3.2.1 预制拼装法工艺 |
3.2.2 预制拼装法在在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
3.3 叠合法施工综合管廊 |
3.3.1 叠合法工艺 |
3.3.2 叠合法在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
3.4 浅埋暗挖法施工综合管廊 |
3.4.1 浅埋暗挖法工艺 |
3.4.2 浅埋暗挖法在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
3.5 顶推法施工综合管廊 |
3.5.1 顶推法工艺 |
3.5.2 顶推法在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
第四章 主要实施方案在S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 |
4.1 项目概况 |
4.2 综合管廊总体设计 |
4.3 管廊结构设计 |
4.4 围护结构设计 |
4.5 工程实施方案 |
第五章 实施方案造价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编制原则 |
5.2 工程数量计算 |
5.2.1 明挖段工程量计算 |
5.2.2 浅埋暗挖段工程量计算 |
5.2.3 顶推段工程量计算 |
5.3 工程造价 |
5.3.1 明挖现浇段造价 |
5.3.2 整体预制拼装段造价 |
5.3.3 叠合段造价 |
5.3.4 浅埋暗挖段造价 |
5.3.5 顶推段造价 |
5.4 方案造价对比分析 |
5.5 层次分析法分析造价影响因素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结构设计综合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性工作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主要特点及结构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2.1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的主要设计特点 |
2.1.1 超高层公寓的设计特点 |
2.1.2 本文主要分析平面模型的确定 |
2.2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的结构体系选择 |
2.2.1 超高层结构体系选型概述 |
2.2.2 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的结构体系选型 |
2.3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的结构设计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建筑方案特征因素 |
2.3.2 环境条件因素 |
2.3.3 主要影响因素的初步判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研究对象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
3.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3.2 层次分析法 |
3.2.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3.2.2 层次分析法在高层建筑选型决策中的应用 |
3.2.3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
3.3 BP神经网络分析法 |
3.3.1 BP神经网络分析法概述 |
3.3.2 BP神经网络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
3.4 模糊综合评判与模糊聚类 |
3.5 灰色系统理论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
3.5.1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
3.5.2 灰色关联分析 |
3.6 本文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3.6.1 关于研究对象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3.6.2 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 |
4.1 分析模型的建立 |
4.1.1 基础分析模型概况 |
4.1.2 材料强度概况 |
4.1.3 结构分析的主要控制指标 |
4.2 关于建筑高度变量的分析 |
4.2.1 分析模型概况 |
4.2.2 结构分析结果比较 |
4.2.3 建筑高度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3 关于风荷载变量的分析 |
4.3.1 分析模型概况 |
4.3.2 结构分析结果比较 |
4.3.3 风荷载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4 关于地震作用变量的分析 |
4.4.1 分析模型概况 |
4.4.2 结构分析结果比较 |
4.4.3 地震作用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5 关于建筑层高变量的分析 |
4.5.1 分析模型概况 |
4.5.2 建筑层高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6 关于建筑体型变量的分析 |
4.6.1 分析模型概况 |
4.6.2 结构分析结果及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5.1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主要步骤 |
5.2 MATLAB程序简介 |
5.3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结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5.4 以工程实例检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于地基基础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 |
6.1 项目案例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工程地质概况 |
6.1.3 130米高度区段高层建筑基础方案比选 |
6.1.4 小结 |
6.2 地基基础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6.2.1 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特点 |
6.2.2 影响基础成本的主要因素 |
6.2.3 地质条件因素 |
6.2.4 特殊地质条件因素 |
6.2.5 主体结构条件因素 |
6.2.6 环境条件因素 |
6.2.7 施工条件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几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NSYS/LS-DYNA的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构件抗爆特性及动力响应分析[D]. 许博超. 中北大学, 2021(09)
- [2]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富水砂砾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处治技术研究[D]. 韩龙强.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D]. 邵昱稼.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5]在役水闸工程风险决策分析[D]. 陆伟. 扬州大学, 2021(08)
- [6]钢筋混凝土梁动态剪切开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亚浩.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复掺超细脱硫渣和超细粉煤灰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D]. 贺磊. 中北大学, 2021(09)
- [8]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及徐变恢复性能研究[D]. 周炎.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9]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多方案造价对比及影响因素[D]. 周明怡.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 莫慧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