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长的意志和品质

关于校长的意志和品质

一、谈校长的意志和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董柏林[1](2021)在《组织与使命:民国大学学生自治会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爱生,秦菊波[2](2020)在《我国校长文化领导力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校长文化领导力与校长价值领导力、校长道德领导力既有区别更有联系,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从概念、意义、要素、提升四个维度,对我国研究校长文化领导力的现状进行梳理,认为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定义、特征、类型,校长文化领导力与校长价值领导力、校长道德领导力的相互关系,校长文化领导力生成机理与作用机制,校长文化领导力本土化、中国化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曲娜[3](2020)在《农村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基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视角》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重大课题中,校长专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校长专业发展是对当前教育深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的突出性因素。而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我国教育改革整体水平的高低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质量的高低,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质量的高低和农村学校校长的专业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对农村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者将其发展经历划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和成熟期,通过访谈方式梳理其专业发展历程,对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能够促进农村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借此实现对其他农村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实践提供借鉴的目的。

何书玉[4](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学科教育路径研究 ——以信阳市羊山中学为例》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美德、塑造民族性格,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青少年学生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教育部在2014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担负的责任,提出要在中小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信阳市中小学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通过对信阳市四所中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科的教育途径进行了调查,发现羊山中学在四所中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成绩斐然。通过对问卷的调查分析以及对羊山中学的实地考察,总结出了羊山中学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教育路径。其主要经验如下:第一,注重加强课程建设,深入挖掘课本以及信阳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第二,注重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定期展示传统文化公开课来磨练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技能,改进历史教学的方法。第三,通过校园活动以及课外实践活动来营造宽松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等。通过在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促进中学生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羊山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操作的经验值得推广,可为更多的初中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当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依然存在的问题,比如:相关主体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不够、学校未建立规范的教育工作制度、学校的外围环境不够良好等。针对依然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建构合理的教材体系、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传统文化储备、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机制、完善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格局等这些相应的优化举措,不断促进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通过对信阳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科现状进行调查,归纳羊山中学的实践经验,并对当下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学校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具体建议,力争为信阳地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进而促进历史学科的发展,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沈奕圻[5](2019)在《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升途径研究》文中认为中学教育的领航人——中学校长,在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只有当二者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才能够达到最大的发展效能。如何把握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如何在借助权力性影响力效应的同时,依托非权力性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校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有效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这些都是学校管理者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上海市杨浦区内学校数量较多,基本能够代表上海市中学的整体现状,本研究通过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部分中学校长为研究对象。正式调查研究前,进行文献检索、查阅,制定相关的研究方法。调查问卷设计从非权力性影响力影响因素出发,了解构成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使用现状;访谈对象涉及多层面学校成员,用以了解不同风格校长的领导方式,收集校长学校管理的案例。同时将现场观察和作品分析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收集走访学校相关文本材料,参与学校重大活动、会议等,以增加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研究发现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出现三个值得关注的发展问题:对于领导角色的理解局限于对刚性管理实效的关注;在关注管理实效时满足于运用已有的专业素养;在学校管理中过于依赖对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管理实践创新来探索如何解决问题、改进实践。据此展开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校长自身的专业研修是一项有效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径。校长通过专业研修,用先进的专业标准更新对校长领导角色的理解;通过主动学习提高掌握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专业素养;能够在推进学校发展的实际进程中综合运用两类影响力。从而有效改善校长的领导行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刘艳茹[6](2019)在《价值领导 ——基于小学校长领导行为的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信息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价值问题更加引人关注,教育领域亦然。中小学校长的价值领导,作为影响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的重要因素,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方面是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及政策导向、教育组织自身特点的内在需要、当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等多方面来看,均更加强调校长价值领导的作用,呼唤中小学校长加强价值引领;另一方面是中小学校长价值领导明显不力的现实,难以对上述多方面要求作出应有的回应。面对此种矛盾,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却发现,我国关于校长价值领导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不仅研究成果有限,而且多数研究仍处于思辨状态,实证研究几近空白,无法满足当下校长领导实践所需。面对上述现状,本研究以小学校长为研究对象,借鉴传统领导理论观点,融入现代领导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分别从哲学、组织学、心理学等方面建构了校长价值领导的理论基础,并围绕小学校长领导类型、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特征建立了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小学校长领导行为可以划分为行政领导、人际领导与价值领导三种类型,其中价值领导方式被广泛采纳;校长的价值领导是一个以价值建构、沟通为主线,以授权、团队建设、制度支持、人际协调等为辅助手段的完整的行动体系;校长的价值领导行为有利于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提高组织认同度、降低组织疏离感,有利于学校及师生发展;价值领导的有效实施受到教育行政、学校情境以及校长个人等方面多种相关因素的显着影响。研究同时发现,小学校长在实施价值引领的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也面临诸多困惑,具体表现为:多数小学校长对价值领导内涵理解欠深入,缺少领导理论支撑,实施价值引领的自觉性、系统性不强,教职工参与程度明显偏低;多数校长感到自身驾驭力不足、外界舆论带来的压力较大,渴望得到专业支持,并期待有一个更加安全的自主办学环境。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分别从政府部门、校长培训机构、校长自身三个视角提出了旨在提升小学校长价值领导能力的意见与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教育及校长培训政策设计,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与实施,增强校长办学自主性;完善选聘制度,有效落实校长聘任制,为教职工民主参与、校长民主授权提供制度引导;建立健全校长任职及评价制度,明确轮岗交流标准及年限,保障学校办学理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克服思想局限,适当增加女校长比例。校长培训部门——完善培训价值取向,突出实践-反思与整体素质提升的培训原则;培训内容上增加价值及价值领导主题,补充现代领导理论基础;培训方式上进一步强调实践-反思取向指导下的深度对话。校长自身——增强实施价值领导的理论自觉,系统把握价值领导实施过程及重点环节,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付云飞[7](2019)在《乡村学校校长价值领导力研究 ——以河南省某两所乡村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教育的发展关乎整个教育体系的运行,而乡村学校的建设却面临重重困难,乡村学校的积贫积弱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无论是资源建设不足还是贫瘠的校园文化都会使得校长一筹莫展,乡村校长作为学校运行的掌舵者可谓是身担重责。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处境下乡村学校的维持与发展俨然是一道难题,尽管如此,仍不乏有一些具备高尚教育情怀与杰出教育能力的校长带领师生激流勇进。本文以乡村学校为观测点,以校长价值领导力为线索,审视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以乡村校长的价值领导力提升为突破口来解决乡村学校困境是一条可行路径。首先,系统介绍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的内涵,并在愿景视域、“感官——生命——精神”的价值序列与文化认同理论上作出相应阐释。本文将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界定为在政治的原初动力下,以价值认同、精神引领与文化自觉为核心要素,在对教育思想的理解与把握下推动学校发展的综合性能力。其次,通过长时间实地考察与调研河南省某两所优质乡村学校,发现学校的成就离不开校长的价值领导力。通过对优秀校长成功办学经验的总结与凝练,深度剖析这两位校长在治校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印证了校长对乡村教育的价值认同、对教师的精神引领以及对乡村社会的文化自觉是构成其价值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并总结出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的实践效果。最后,在价值领导力的总体框架下,借助两位优秀校长的治校经验,探索有效提升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的可行路径:增强乡村校长价值认同的能力,树立乡村校长精神引领的典范和营造乡村学校文化自觉的氛围。但不可将校长定于一尊,如何在体制机制上解决乡村学校的问题,建立有效促进校长成长和主动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赵新萌[8](2019)在《学校校本改进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 ——对天津市某区四位校长的访谈》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教育作为国之大计,提高教育要求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且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许多国家采取重要举措促进学校的改进,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自2006年以来,我国受外国的学校改进研究的影响,我国也开展了学校改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国颁布一系列的文件深化教育改革。纵观国内外开展的学校改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存在一些问题。总体来看,学校改进研究没有形成体系,出现片面化、片段式研究,没有为学校改进的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学校改进主体的研究、学校改进内容的研究,但是对于学校改进中困境研究比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采访校长获取学校改进中的关于现实困境的数据,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以此来丰富学校改进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四所学校的校长的访谈全方位地扫描学校改进历程。每位校长采访的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根据本研究调查的实际情况,有的校长进行了二次面对面访谈,也有的校长通过电话进行了二次访谈来充实本研究的数据。本次访谈共分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学校改进的初衷;第二个维度:学校改进的举措;第三个维度:学校改进的现实困境;第四个维度:造成困境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校长的采访得到这四方面的数据,分析数据明确了学校改进背景与改进动力以及采取的措施,厘清了学校改进中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所得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归因分析。最后,借鉴每所学校成功的改进经验为学校改进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经验。本研究通过整理访谈数据,汇总出来了学校改进的初衷和背景提炼了四所学校改进的重要举措,这四所学校在改进方面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改进校园物质环境、开设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抓手提升教学质量这四个方面。学校改进的进程中,每所学校都出现了困境,困境主要有学校改进一些相关要求落实不到位出现拖延现象、校长理念传输过程受阻、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教师队伍缺乏活力,家校合力形成过程受阻。对于这四种困境本研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造成这个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学校改进制度不完善,主体职责划分不清;校长缺乏综合领导力;教师管理冗余,缺乏教师激励机制;家长教育意识不高,学校与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四个建议:完善相关制度,划分相关主体职责;2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增强校长的改进能力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激发教师活力;提升家长的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

李元[9](2018)在《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段力佩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他1950年起任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1984年退居二线、任名誉校长,直到1996年离休,领导和影响育才中学近半个世纪。期间,段力佩分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领导育才中学进行三次大的教育改革,先后产生“十六字”经验、“八字”教学法和“三自”教育思想,享誉中国教育界。本文考察了段力佩家世、教育实践历程、教育思想形成的脉络及其思想内涵,尝试系统地梳理段力佩教育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自主探索之路,探寻教育家的成长规律。段力佩在育才中学半个世纪的教改历程,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思考: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十六字经验,突出的是对“教”的改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转而为对“学”的关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三自”教育思想,已上升到了“育”的层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是一条由关注教学到关注教育的思路,是一条由关注“他者”到关注学生“自体”的思路。除了形成“教—学—育”的思路,段力佩还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开展了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的整体改革,以保障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化发展。从“教”到“学”、再到“育”,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局部走向整体;已不再限于“如何育才”,而对“为谁育才”和“育什么才”的认识也有了根本转变,反映出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经验层面上升到了思想层面。从“教”到“学”、再到“育”,既是一条段力佩探索“适合我国实情的教育法”、办社会主义新型学校的道路,也是我国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所走过的路。段力佩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人本主义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学教育思想。段力佩的教育探索给我们留下一笔厚重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段力佩成长为教育家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成就一位教育家需要诸多要素的合力。除了要有能充分开展教育实践的土壤或舞台,教育工作者还需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专业意识、探索精神、独立人格等优秀品质,树立实践思想和群众观念,更需要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不断积极地回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陈立焕[10](2018)在《小学校长权威获得与运用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其话语权威的大小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的效率和实施的效果,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目前关于校长权威的研究,形式多为理论探讨,且关注点多是高校校长。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在管理学校过程中的权威性问题又是怎样的呢?研究重点讨论的问题包括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权威性如何?其权威缘于什么?怎样合理运用权威治校?具有哪些特点?研究中选取甘肃省W小学Z校长为研究对象。Z在该校持续担任13年校长,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校管理经验,在业内外拥有极佳的口碑,具备较好的典型性。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访谈、观察、实物分析等具体方法开展研究,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行政权威、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为三维度,将Z本人、他人及笔者眼中的研究对象运用权威管理学校的过程,以具体事例的方式进行呈现,总结并提炼研究对象在学校管理中的特点和启示。Z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威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威方面,运用自身的行政权力领导全体教职工规划学校发展,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团结优秀教师团队组建领导班子,对外处理好与各界的关系;专业权威方面,注重自身专业成长,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道德权威方面,以身作则,责任自觉,公平正直,言出必行,敢于作为,热爱生活,努力在全校构建共同体。基于Z校长运用权威管理学校的过程,得出几点启示,即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知人善任,善于放权;勤学善思,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加强道德自律,打造共同体。

二、谈校长的意志和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校长的意志和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校长文化领导力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有文献概述
二、概念涵义之议
三、现实意义之思
四、构成要素之辨
五、提升路径之异
    (一)多数研究者从校长角度进行探讨
    (二)少数研究者从学校和社会视角展开讨论
六、研究特点及趋势

(3)农村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基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农村校长的专业发展是社会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2. 农村校长专业发展是学校改进的实际需要
        3. 促进农村校长专业发展有利于农村校长提高专业水平
    (二) 研究目标与问题
        1. 研究目标
        2.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一、 文献综述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农村
        2. 专业发展
        3. 校长专业发展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关于校长专业发展的研究
        2. 国内关于校长专业发展的研究
二、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访谈法
        3. 参与式观察法
三、 个案农村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历程
    (一) 准备期(1999 年—2012 年)
        1. 师范学习(1999 年—2003年)
        2. 语文教师(2003年—2012 年)
        3. 教导主任(2006年—2012 年)
    (二) 适应期(2012年—2013年)
        1. 准确定位,学校发展
        2. 转变角色,自我发展
    (三) 发展期(2013 年—2015 年)
        1. 把握机遇,寻求突破
        2. 遵循规律,创办特色学校
    (四) 成熟期(2015年至今)
        1. 规划学校发展方面
        2. 营造育人文化方面
        3. 领导课程教学方面
        4. 引领教师成长方面
        5. 优化内部管理方面
        6. 调适外部环境方面
四、 影响个案农村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 影响个案农村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
        1. 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
        2. 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
        3. 坚定不移的教育信仰
    (二) 影响个案农村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
        1. 外界的长期期待
        2. 培训的广泛提升
        3. 政府的高度关注
五、 促进农村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 基于农村小学校长自身方面的发展对策
        1. 加强自身发展意识,明确专业发展规划
        2. 发挥自身发展优势,保证学校持续发展
        3. 提升自身反思能力,不断梳理经验教训
    (二) 基于农村小学校长外在环境方面的发展对策
        1. 开展校长专业培训,打牢农村校长专业发展基础
        2.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完善农村校长选拔与激励制度
        3. 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制定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4. 提升社会关注度,创设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舆论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学科教育路径研究 ——以信阳市羊山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的要求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丰富历史教学形式
        三、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章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一、传统思想文化
    二、爱国主义精神
    三、伦理道德
    四、传统科技成果
    五、传统文化艺术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及情况说明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查情况说明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关于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态度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的方法与路径
        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施效果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施评价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相关主体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力不够
        二、制度因素:学校未建立规范的教育工作制度
        三、环境因素:学校外围环境不够良好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路径优化建议
    第一节 合理建构教材体系
        一、实现教材内容的合理化
        二、开发校本教材和地方特色教材
    第二节 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传统文化储备
        一、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地位的重视力度
        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技能培训
    第三节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机制
        一、丰富初中历史课的评价内容
        二、完善初中历史的评价方式
    第四节 完善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格局
        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二、发挥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
        三、建立良性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五章 羊山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的经验
    第一节 丰富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一、深挖教材
        二、突出地域特色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第二节 注重提升历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模式
        二、在分享中内化传统文化知识
        三、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教育
        四、通过“磨课”提升历史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技能
    第三节 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环境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三、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校长影响力
        (二)校长的权力性影响力
        (三)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四)校长的专业研修
        (五)校长的领导力提升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目标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一)关于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相关概念研究
        (二)关于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不同点的研究
        (三)关于非权力性影响力在其他领域的研究
        (四)关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五)关于非权力性影响力功能的研究
        (六)关于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关系的研究
        (七)关于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途径的研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领导影响力的研究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研究
    三、理论基础
        (一)领导本质理论
        (二)柔性领导理论
        (三)利克特的领导系统理论(四种管理方式)
    四、研究述评
第三章 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一)调研内容的设计
        (二)调研对象的选取
    二、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正式调研的前期准备
        (二)正式开展调查研究
        (三)调查研究后的数据资料整理
    三、调查研究结果
        (一)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二)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现状
        (三)典型案例及分析
    四、调查研究结论:非权力性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专业自觉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专业素养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灵活运用两类影响力的专业智慧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四章 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对于校长领导角色的理解局限于对刚性管理实效的关注
        (一)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正确的角色定位
        (二)多重角色定位需要全面的综合能力
    二、在关注管理实效时满足于运用已有的专业素养
        (一)专业素养的广度
        (二)专业素养的深度
        (三)专业素养的迁移度
    三、在学校管理中过于依赖对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
        (一)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需要共同情景的融入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需要榜样示范力量
第五章 通过专业研修提升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
    一、用先进的专业标准更新对校长领导角色的理解
    二、通过主动学习提高掌握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专业素养
    三、在推进学校发展的实际进程中综合运用两类影响力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调查问卷
    附件二: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访谈提纲(中学校长)
    附件三: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访谈提纲(中学教师)
    附件四:典型案例发展阶段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价值领导 ——基于小学校长领导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校长的价值引领明显不力
        二、教育组织自身特点需要增强校长价值引领的力度
        三、世界主要国家均在政策层面明确了校长价值领导的职责
        四、当代教育管理理论从发展趋势上更强调价值引领的作用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
        一、领导
        二、价值领导
        三、校长的价值领导与行政领导
    第四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领导类型的研究
        一、领导类型的传统研究
        二、领导类型的现代研究
    第二节 关于价值领导的研究
        一、价值领导的意义
        二、价值领导的特征
    第三节 关于教育领导的相关研究
        一、教育领导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成果
        二、学校价值领导的意义及特征
第三章 校长价值领导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第一节 校长价值领导的理论基础
        一、校长价值领导的哲学基础
        二、校长价值领导的组织学基础
        三、校长价值领导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 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的研究框架
        一、小学校长领导类型的研究构想
        二、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特征的研究框架
第四章 小学校长领导类型及价值领导一般特征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研究的预调查问卷设计
        二、预调查的实施及数据处理
        三、问卷调查的正式实施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对小学校长三种领导类型内涵的再理解
        二、小学校长价值领导方式的分布特征
        三、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的行为特征
        四、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的效能特征
        五、影响价值领导行为的校长个体因素
        六、影响校长价值领导行为的学校组织因素
        七、影响校长价值领导行为的区域教育行政因素
第五章 小学校长价值领导实践中的重点问题分析
    第一节 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二、访谈问题的设计
        三、访谈的实施及数据整理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校长认同价值领导的实践意义但对其内涵的理解欠深入
        二、校长较为广泛地采纳了价值领导方式但驾驭力亟待增强
        三、特定的工作及学习经历有利于提升校长价值领导能力
        四、小学校长价值领导实施中的困惑与束缚
        五、小学校长对自身价值领导能力提升路径的期待
第六章 关于M校长价值领导实践的观察与分析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问题的确定
        三、研究的实施
    第二节 案例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一、“扬长教育”的提出明确了学校发展方向
        二、多种沟通途径进一步深化了价值共识
        三、项目制管理激活价值领导实施的关键节点
        四、“三好”文化滋养核心价值理念的有效落实
        五、有效实施价值引领需要校长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第七章 提升小学校长价值领导能力的意见与建议
    第一节 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一、政策设计与执行过程中发挥好导向作用
        二、营造一种专业自治的行政管理文化
        三、加强专业培训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二节 校长培训机构的专业支持
        一、校长培训的价值取向选择
        二、培训内容突出价值领导的相关主题
        三、培训实施围绕价值觉察与理解展开
    第三节 校长价值领导能力的自我修炼
        一、增强自觉实施价值领导的意识
        二、系统把握价值领导实施过程及重点环节
        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专业性学习与反思
结语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四、深化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乡村学校校长价值领导力研究 ——以河南省某两所乡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双名工程”的培养要求
        1.1.2 乡村学校“去精神化”现象严重
        1.1.3 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的独特研究价值
        1.1.4 个人的关注与兴趣
        1.1.5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已有文献研究简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价值
        1.4.2 价值领导力
        1.4.3 校长价值领导力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概述及理论阐释
    2.1 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概述
        2.1.1 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的内涵
        2.1.2 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的核心要素
    2.2 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的理论阐释
        2.2.1 愿景视域下价值认同的产生
        2.2.2 “感官—生命—精神”价值序列下的形态演进
        2.2.3 文化认同理论下彰显文化自信
第三章 乡村校长有效发挥价值领导力的典型案例呈现
    3.1 柳暗花明又一村:河南省鹤壁市H小学的破茧成蝶
        3.1.1 学校发展困境
        3.1.2 D校长的治校方略
    3.2 墙内开花墙外香:河南省辉县市W中心校的华丽转身
        3.2.1 学校发展困境
        3.2.2 Z校长的治校方略
    3.3 乡村学校校长价值领导力的实践效果分析
        3.3.1 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产生的显性效果
        3.3.2 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产生的隐性效果
第四章 提升乡村校长价值领导力的路径选择
    4.1 增强乡村校长价值认同的能力
        4.1.1 更新理念:深入对乡村教育的认知与领悟
        4.1.2 局校联系:摆脱资源匮乏的制约性
        4.1.3 现代治理:实现学校发展的特色化
    4.2 树立乡村校长精神引领的典范
        4.2.1 校长化身为精神动员的激发引领者
        4.2.2 组织动员扩大学校社会声誉
        4.2.3 完善专业组织建设
    4.3 营造乡村学校文化自觉的氛围
        4.3.1 校长肩负乡村文化守护传承的使命
        4.3.2 校长担任学校发展的主动变革者
        4.3.3 校长要葆有教育情怀及理想信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学校校本改进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 ——对天津市某区四位校长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1. 有助于丰富学校改进的理论研究
        2. 有助于推动学校改进实践的发展
    (三) 核心概念
        1. 改进
        2. 学校改进
        3. 困境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 理论基础
        1. 变革型领导理论
        2. 学习型组织理论
    (二) 文献综述
        1. 关于学校改进内容的研究
        2. 关于影响学校改进的要素研究
        3. 学校改进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4. 文献评价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访谈法
四、结果与讨论
    (一) 学校改进的初衷
    (二) 学校改进的举措
        1. 校园物质环境的改进
        2. 校本课程的建设
        3. 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抓手提升教学质量
    (三) 学校改进中的现实困境
        1. 相关制度不能满足学校改进的要求,拖延现象比较严重
        2. 校长理念传输过程受阻
        3.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教师群体缺乏活力
        4. 家校合力形成过程受阻
    (四) 造成学校改进困境的原因分析
        1. 学校改进制度不完善,主体职责划分不清
        2. 校长缺乏综合领导力
        3. 教师管理冗余,缺乏教师激励机制
        4. 家长教育意识不高,学校与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具体建议
        1. 完善相关制度,划分相关主体职责
        2. 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增强校长的改进能力
        3. 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激发教师活力
        4. 提升家长的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基本走向
        (二)研究的主要集中点
    三、研究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上编
    第一章 为教育而生
        第一节 出生教育世家
        一、世代书香,家学渊源
        二、生性叛逆,求学坎坷
        第二节 从教育者到革命者
        一、奔走上海,投身革命
        二、执掌储能,初露锋芒
    第二章 为育才而来
        第一节 接管育才中学:在混乱中改造
        一、领导名校,机遇和挑战并存
        二、礼贤下士,甘当“后勤部长”
        第二节 对待“苏联经验”:在学习中反思
        一、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
        二、决心探索中国的教育学
        第三节 应对“政治运动”:在转化中坚守
        一、反思“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冲击
        二、变“土法炼钢”为创造性教育
    第三章 教改初体验:形成“十六字”经验
        第一节 教改的背景和初衷
        一、恢复“以教学为中心”
        二、致力减负,改革教法
        第二节 经验的产生与褒贬
        一、形成“十六字”经验
        二、“文革”中被打倒
    第四章 经验之重光:探索“八字”教学法
        第一节 因势利导:在乱中看到生机
        一、变“授”为“学”
        二、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第二节 以点带面:将教改进行到底
        一、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
    第五章 第三次超越:总结“三自”育人目标
        第一节 深化教改,辐射全国
        一、引领上海课程教材改革
        二、在宣传推广中总结提炼
        第二节 教育立场,全面育人
        一、从个性培养到“三自”目标
        二、从教学经验到教育思想
下编
    第六章 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取向
        第一节 教育的性质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二、普通教育的性质
        第二节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的取向
        一、教育对象
        二、教育目的的取向
        三、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七章 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思想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健康是第一”的提出
        二、正确处理德智体三方面的关系
        第二节 人的个性发展
        一、“共性和个性”思想的提出
        二、共性、个性相互关系及其流变
        三、“共性和个性”思想的评价
    第八章 着眼于“育”的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节 着眼于“育”的课程改革
        一、学制、课程、课时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
        二、专攻与博览、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结合
        第二节 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
        一、教材编写应坚持七原则
        二、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实践
        三、教材改革的意义
    第九章 关注“学”的教学、评价改革
        第一节 关注“学”的教学改革
        一、课堂不是讲堂而是学堂
        二、教学必须循序渐进
        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第二节 人性化的评价改革
        一、要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分数的奴隶
        二、反对以分数刺激学生
    第十章 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节 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德育的地位与功能
        二、德育工作“时不宜迟”
        第二节 德育的原则与途径
        一、德育的原则
        二、德育的实现途径
    第十一章 体育工作
        第一节 健康是第一
        一、“健康是第一”的思想渊源
        二、如何理解“健康是第一”
        第二节 如何做到“健康第一”
        一、“男拳女舞”
        二、体卫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段力佩大事年表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小学校长权威获得与运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确定
        1.研究缘起
        2.研究问题的确定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权威
        2.校长权威
    (四)文献综述
        1.权威的相关研究
        2.校长权威的相关研究
        3.已有研究的价值与不足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取
        2.研究方法
    (七)调研过程及经历
二、进入研究现场
    (一)Z校长所在学校的场域介绍
    (二)初识Z校长
    (三)Z求学及工作经历
三、Z校长权威治校的现实表现
    (一)行政权威——管理上的决策者
        1.行政权力的增大
        2.行政权威的运用
        3.小结
    (二)专业权威——教学中的引路人
        1.个人专业素养的形成
        2.校长专业职责的履行
        3.小结
    (三)道德权威——道德上的模范兵
        1.良好品性的塑造
        2.道德领导的专项活动
        3.小结
    (四)校长三种权威的关系
四、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Z校长权威治校的特点与启示
        1.以人为本,依法治校
        2.知人善任,善于放权
        3.勤学善思,专业引领
        4.道德自律,打造共同体
    (二)对本研究的反思
    (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谈校长的意志和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与使命:民国大学学生自治会的历史演进研究[D]. 董柏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校长文化领导力研究述评[J]. 陈爱生,秦菊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0(05)
  • [3]农村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基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视角[D]. 曲娜.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学科教育路径研究 ——以信阳市羊山中学为例[D]. 何书玉.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5]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升途径研究[D]. 沈奕圻.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价值领导 ——基于小学校长领导行为的研究[D]. 刘艳茹.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乡村学校校长价值领导力研究 ——以河南省某两所乡村学校为例[D]. 付云飞.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8]学校校本改进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 ——对天津市某区四位校长的访谈[D]. 赵新萌.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D]. 李元.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10]小学校长权威获得与运用的个案研究[D]. 陈立焕.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关于校长的意志和品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