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相关要素(论文文献综述)
梁若翔[1](2021)在《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在隧道路面抗滑处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隧道内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处治成为了公路养护治理的工作重点,在处治措施中,加铺超薄磨耗层具有很好的耐磨耗性能和行车舒适性。本文结合宜州至河池高速公路中河池一号隧道路面白改黑试验段的施工,研究采用加铺多孔排水超薄磨耗层的方式来对长隧道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进行处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SBS改性沥青添加高黏添加剂的方式制备高黏改性沥青,分析不同掺量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60℃黏度影响的变化规律,得出最佳掺量为8%,并且掺量为8%时,60℃黏度达到了3.11×105 Pa·s,远超规范大于5.0×104Pa·s的要求。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得出制备的高黏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再通过微观机理研究,表明高黏改性沥青是物理混溶改性,高黏度添加剂在SBS改性沥青中为结团交联分布。(2)通过玉米秸秆纤维的制备,得出在4h浸泡时间下得到的提取率和吸油倍数最优。通过微观试验观察,显示玉米秸秆纤维粗糙度大,表面凹凸不平,能够吸附更多的沥青,增大沥青混合料的内部摩阻力的同时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再和木质素纤维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得出玉米秸秆纤维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综合性能优于木质素纤维。(3)采用间断级配的设计思路,级配从2.36~4.75mm处断开,参考OGFC-10和Nova Chip Type-B型的级配范围,得出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的专用级配设计。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掺加0.3%玉米秸秆纤维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均得到了提高,并且抗滑性能和透水性能满足预期的要求。(4)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得出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不仅适用于隧道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处治,而且在造价、抗滑、施工便捷性等3个方面优势明显,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2](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定辉[3](2020)在《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在白改黑路面防裂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自身的物理特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就会出现许多病害,裂缝就是其中的一项主要病害,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白改黑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些裂缝又会很快反射到新铺筑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减低路面的使用寿命。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通过吸收裂缝尖端的集中应力来延缓反射裂缝扩展的功能材料,目前国内对它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对纤维封层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板带拉伸试验以抗拉强度作为评价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的指标,根据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乳化沥青用量、纤维用量以及纤维长度对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橡胶沥青的用量对应力吸收层的抗拉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纤维用量,纤维长度对应力吸收层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小。由于该应力吸收层作为一种中间层铺筑在面层和基层之间,因此它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层间结合能力,通过制作含有应力吸收层的复合试件,采用层间剪切试验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层间结合能力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橡胶沥青用量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碎石用量,然后是纤维用量,纤维长度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最小。同时,本文还选取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稀浆封层和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这几种应力吸收层材料,通过滚动疲劳加载试验与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在4种应力吸收层中,稀浆封层防治反射裂缝初裂的效果稍好,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延缓裂缝扩展时的性能就更优,而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防治裂缝的产生以及延缓裂缝的扩展方面均表现出优良的效果。然后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设置有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路面结构其阻裂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路面结构在不同应力吸收层模量、不同应力吸收层厚度、不同轴载大小、不同面层模量和厚度条件下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大小,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大小分析不同因素对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实体工程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施工注意事项,同时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了分析,结论得出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很经济的防治反射裂缝的材料。
陈晨[4](2020)在《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结构的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是一种具有大空隙率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排水、降噪的功能。本文依托长沙S103(浏阳段)1km防滑降噪沥青路面试验段实体工程,借助优化后得到的超载荷载图示,并结合沥青路面常见损害模式,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防滑降噪沥青路面静载和车-水耦合作用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应力和应变变化以及车-水耦合作用下不同荷载、不同行车速度和不同空隙率下的饱水孔隙水压力变化;并且对比分析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和普通密级配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在满足路面排水的同时基本不影响其承载能力和路面使用性能;通过逐渐增大轴载,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力与拉应变、面层层底剪应力、路表弯沉、土基顶部压应变以及沥青路面层顶压应力都逐渐增大,过大的负荷易导致路面结构出现损坏,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可以有效降低道路的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部压应变,提高道路承载能力,减小车辙发生的可能性;沥青面层的压缩主要发生在距路表较近的区域,距路表深度越大沥青面层的压缩量越小;增大底基层及土基模量可以起到提高道路承载能力的作用,减小重载车辆对路面的损坏作用,但模量过大后路面性能提升并不明显,应从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综合考虑,以确定最佳结构组合;沥青面层的压缩变形受结构层类型以及底基层和土基模量的影响不大。2、饱水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孔隙水压力对面层的作用尤其明显,伴随路面结构深度的不断提升,孔隙水压力大小不断缩减;饱水沥青路面在水和行车荷载的耦合效应之下使空隙中的水产生很大的孔隙水压力,过大的压力反复构成的冲刷、挤压以及抽吸等综合影响之下,通过行车荷载等多种力量的重复影响下,附近的沥青胶浆和集料所存在的粘附性面临了显着的破坏效应,这也使得其中的集料产生了日趋剥离的特征,路面结构之中的空隙率持续提升,最终的结构强度也有着显着的下降,因此而导致了水损坏的问题;相对于普通密级配沥青路面结构,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受到荷载效应的位移、应力等构成的影响有显着下降。
张乐[5](2020)在《明色化铺装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隧道路面结构主要采用以沥青混合料为上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与水泥混凝土相比,黑色的沥青混合料用于隧道路面铺装存在不利于行车安全性与增加能耗的问题,而明色化铺装材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之处。本文从隧道铺面材料与隧道照明交叉领域入手,遴选废钢化玻璃砂、浅色石料两种明色集料,系统开展隧道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与节能效果评价,提出了混合式明色化铺装材料应用于隧道路面铺装的优选方案。首先,以AC-13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载体,选择不同掺量和不同粒径的废钢化玻璃砂及浅色石料等质量替换对应粒径部分集料,以水泥作为掺加玻璃集料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剂,设计多种掺配方案的明色化铺装材料,并通过试验研究其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浅色石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的整体性能优于玻璃集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玻璃集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路用性能总体上有一定程度降低,尤其是水稳定性能和高温性能显着降低;综合路用性能试验结果,得出废钢化玻璃砂的掺量可达到15%。然后,利用隧道照明模型对不同铺面材料在相同照明条件下的照度、亮度进行测量并计算路面平均照度、路面平均亮度、反射系数和照度亮度换算系数,研究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节能效果。研究得出:在相同照明条件下,明色化铺装材料对路面平均亮度和路面反射系数的提升效果显着,对路面平均照度提升幅度较小;玻璃集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节能效果较好,且优于浅色石料明色化铺装材料。本文的依托工程为太凤高速公路工程。综合各掺配方案明色化铺装材料路用性能试验和照明试验结果,采用15%掺量、2.36mm~9.5mm废钢化玻璃砂替代对应粒径部分集料的明色化铺装材料,其各项路用性能良好、节能效果显着、经济性较好,可作为混合式明色化铺装材料应用于隧道路面铺装的优选方案。
王德玺[6](2020)在《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文中指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在于其稳定性,以及行车的舒适性,且便于保养维护,其中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但另一方面,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具有变异性,这些变异性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道路的质量,降低了道路使用的效能。因此,有必要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变异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能够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的办法。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对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原材料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沥青性能变异的指标影响因素,从五个方面对集料变异性以及矿粉质量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并从沥青混合料变异的机理和分类入手,对影响矿料级配变异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沥青混合料配合的优化设计;二、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角度研究了压实质量的变异性,讨论了压实度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对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压实度不均匀的原因和改进对策,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不均匀改进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找出影响改进效果的关键因素;三、结合施工过程,针对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的变异性进行控制,从沥青质量控制和集料的加工工艺技术两方面,并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的质量变异性提出了基层平整度与路面压实度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及碾压、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控制以及施工缝的处理等四点控制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变异性的研究角度出发,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对集料易出现质量变异性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主要内容如矿料级配、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等进行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再依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涛[7](2020)在《寒冷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与彩色微表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彩色沥青路面具有鲜明的色彩特征,可美化道路环境;也可以起到引导视线、提醒警示、功能区分的作用,有利于交通安全;彩色沥青路面的应用减少了传统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有利于环保。目前,彩色沥青路面在国内已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然而,针对于寒冷地区彩色沥青路面的研究与应用十分有限。本文从研究寒冷地区彩色沥青出发,对该类地区的彩色沥青混凝土及彩色微表处的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这对于该项技术在寒冷地区的研究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选择了研制彩色沥青的原材料—饱和烃A、石油树脂B、共聚物C、共聚物D、增塑剂E,总结了一套详尽的彩色沥青制备工艺;研究了各组分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寒冷地区的特征及彩色沥青的性能给出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彩色乳化沥青所用的两种不同的彩色沥青组分配比方案。其次,采用实验室制备的彩色沥青,进行了CAC-1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最佳彩色颜料掺量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彩色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越的低温抗裂性,特别适合应用于寒冷地区,其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也满足规范要求。选择了乳化剂、PH调节剂、稳定剂、改性剂,采用边乳化边改性的乳化沥青制备工艺研制出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确定了乳化剂、PH调节剂、稳定剂、改性剂最佳掺量范围;进行了CMS-3型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研究了彩色微表处的性能,表面性能试验表明,CMS-3型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封水效果及抗滑性;湿轮磨耗试验、旋转瓶试验表明CMS-3型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损能力。此外,本文利用车辙试验模拟路面轮胎作用,量化经过车轮碾压后车辙板表面的轮胎痕迹残留程度,评价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色彩耐久性;利用微表处混合料轮辙变形试验,量化了经过橡胶轮碾压后试件表面的轮胎痕迹残留度,评价了彩色微表处的色彩耐久性。最后,分析了彩色沥青、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彩色微表处的经济性。
郑少鹏[8](2020)在《超薄丁苯胶乳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研发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为主线,从配制适宜的丁苯胶乳聚合物入手,分析了丁苯胶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适用性,揭示了丁苯胶乳水在泥砂浆内部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了丁苯胶乳砂浆的流变特性,建立了丁苯胶乳砂浆的流变模型及流变方程,揭示了丁苯胶乳对砂浆粘弹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证实了丁苯胶乳对砂浆孔结构分布、弹性恢复性能、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在新材料开发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丁苯胶乳对砂浆性能的改善作用,基于浆体与骨料两相材料理论,开发了性能良好的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材料,揭示了丁苯胶乳在高频振捣、低水灰比、复掺纤维耦合环境下的成膜特性及作用机理,指出在低水灰比条件下丁苯胶乳对混凝土性能的增强原理,利用高频振捣时气、液、固三相时变驱动规律有效避免了丁苯胶乳对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效应。纤维复合使用起到了网络搭接作用,增强了丁苯胶乳在混凝土内部的成膜结构,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路用性能均有显着地提高。考虑混凝土罩面层与沥青层的组合效应,进一步研究层间结合技术,基于丁苯胶乳对水泥浆体粘弹性的改善作用,提出了粘附性与嵌锁锚固相结合的理论模型,利用层间结合料与层间接触面处理技术进一步加强了层间结合性能,揭示了不同层间结合状态混凝土罩面层与沥青层整体抗变形规律及动态疲劳特性。研究发现丁苯胶乳净浆粘结料与层间接触面桩式加固复合作用,有效提高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层与沥青层层间结合性能和整体变形性能,并改善了其疲劳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鉴于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用于表面层的使用功能,利用丁苯胶乳对水泥基材料粘附性及弹性增强效应,研发了高抗滑、耐磨、低噪音混凝土表面功能层材料,揭示了其构造深度和抗滑耐磨性能的形成原理。研究指出水泥浆体与骨料体积比控制在1:2,其中浆体材料复掺丁苯胶乳和纤维材料,其抗滑、耐磨性能及降噪效果最佳。进一步分析了表面功能层骨料分布特性,建立了骨料比例、骨料比例标准差及构造深度三个维度与抗滑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从理论上分析了路面抗滑性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综上,论文围绕超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及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了丁苯胶乳对砂浆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改善了混凝土罩面层与沥青层层间结合性能,提高了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表面使用功能,提升了超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的综合性能。
陈富达[9](2020)在《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属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层面致力于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要求建设环保、低碳、节能、减排、降噪的道路,因此,寻求绿色经济的路面养护技术,改善现有路面状况,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成为了一种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Nova Chip、微表处、薄层SMA和UTAC等磨耗层养护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路面使用状况,也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此类技术由于厚度的降低,其力学性能要求大幅提高,且受限于沥青材料的性能,较容易出现反射裂缝、脱皮、坑槽和推移等病害,限制了薄层罩面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本文针对目前普通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技术缺陷,采用高性能沥青胶结料和粘层油材料作为原材,结合粗骨料空隙填充设计法(CAVF,Coarse Aggregate Voids Filling Method)设计厚沥青油膜的骨架密实型级配,形成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经各项室内基本路用性能测试验证,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5000次/mm)、水稳定性(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均>85%)、抗飞散剥落能力、(飞散损失率<8%)、以及层间抗拉拔和抗剪切的性能(拉拔强度和抗剪强度均>0.4MPa)。薄层罩面的抗裂性能和抗滑耐久性是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设计低温弯曲试验、小梁冲击韧性试验、半圆弯曲断裂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四种试验方法测试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断裂韧性和耐疲劳开裂的性能;此外,应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和压力胶片测试技术,结合传统的抗滑性能测试,设计搓揉试验,获取不同搓揉阶段下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表面构造和界面接触特性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GAC-16、SMA-13等传统磨耗层,高韧超薄磨耗层具有更良好的断裂韧性、耐疲劳开裂性能和抗滑耐久性,这与其厚沥青油膜的骨架密实型级配设计有密切关系。将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应用至实体工程铺筑当中,结合其技术特点、室内试验分析结果和现场施工特性,提出了涵盖原路面病害处治和界面处置、混合料拌制、摊铺、碾压等各项环节的完整的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施工工艺;根据现场质量测试获取的样本数据分析可知,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具有良好的抗裂、抗滑、密水、降噪性能和平整度修复能力,并据此提出了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交工验收时的技术指标要求。本文完成了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材料组成和配合比设计、室内路用性能分析、工程应用与验证等一系列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可丰富当前道路养护方案类型,进一步提升道路养护质量,同时也可为高性能薄层罩面铺装理论与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高语[10](2020)在《季冻区高模量剂—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文中认为高模量外掺剂是为改善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广泛使用的一种改性材料,但由于单一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模量较高,低温环境下路面容易产生裂缝;而SBR改性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因此,本文针对季冻区气候特征,提出将高模量剂与SBR改性剂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高模量剂-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展开耐久性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试验所用原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检测,基于AC-13矿料级配,选用国产路宝、法国PRM及德国Duroflex三种高模量剂分别与SBR复配制成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静态模量试验和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了不同改性沥青混合料静态模量和动态模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根据时温等效原理建立不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对比分析其在全频域范围内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其中掺加路宝高模量剂的改性效果最好。其次,根据不同沥青混合料力学参数的研究结果,基于响应面法中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以路宝高模量剂掺量和SBR掺量为影响因素,以动稳定度、抗弯拉强度、临界弯拉应变、冻融劈裂强度比和浸水残留稳定度为响应指标,建立响应曲面模型,根据指标约束条件和性能要求,得到路宝高模量剂的最佳掺量为0.44%(占沥青混合料质量),SBR最佳掺量为3.52%(占沥青质量),并通过实测试验来验证模型预测值,结果表明响应曲面法能够较好的拟合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响应指标。最后,根据动态模量试验测试结果,利用COMSOL软件,研究路面在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沥青路面的蠕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温度-荷载综合作用下表面层的不同模量和渗透率对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竖向应力和水平应力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对季冻区高模量剂-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和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相关要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相关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1)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在隧道路面抗滑处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孔排水沥青路面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2 高黏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 |
1.2.3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1 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试验 |
1.4.2 玉米秸秆纤维的制备和分析 |
1.4.3 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的设计与试验 |
1.4.4 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试验段工程应用及评价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黏改性沥青的研究 |
2.1 高黏改性沥青试验原材料 |
2.1.1 SBS改性沥青 |
2.1.2 高黏度添加剂 |
2.2 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和性能试验 |
2.2.1 制备 |
2.2.2 基本性能试验 |
2.2.3 流变性能研究 |
2.2.4 微观机理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米秸秆纤维的研究 |
3.1 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作用 |
3.2 玉米秸秆纤维的制备 |
3.2.1 玉米秸秆的预处理 |
3.2.2 玉米秸秆纤维制取 |
3.3 秸秆纤维的微观机理 |
3.3.1 试验原理及流程 |
3.3.2 试验结果 |
3.4 纤维的性能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的分析与设计 |
4.1 原材料技术要求 |
4.1.1 高黏改性沥青 |
4.1.2 粗集料 |
4.1.3 细集料 |
4.1.4 矿粉 |
4.1.5 矿料筛分试验结果 |
4.1.6 玉米秸秆纤维 |
4.2 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的设计 |
4.2.1 目标空隙率的选择 |
4.2.2 矿料级配的设计 |
4.2.3 最佳油石比确定 |
4.3 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的路用性能检验 |
4.3.1 高温稳定性试验 |
4.3.2 水稳定性试验 |
4.3.3 抗滑性能验证与对比 |
4.3.4 透水性能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体工程应用及评价 |
5.1 工程应用 |
5.1.1 工程具体情况 |
5.1.2 原路面处理 |
5.1.3 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
5.1.4 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试验段施工 |
5.2 抗滑性能评价 |
5.2.1 构造深度试验 |
5.2.2 摩擦系数试验 |
5.2.3 横向力检测 |
5.3 技术经济性分析 |
5.3.1 技术特点 |
5.3.2 经济效益分析 |
5.3.3 社会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1.1 光催化技术 |
1.1.2 自清洁技术 |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
1.2.2 相变调温技术 |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
1.4.2 低冰点路面 |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
2先进路面材料 |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3.1 碳纤维 |
2.3.2 玻璃纤维 |
2.3.3 玄武岩纤维 |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
3先进施工技术 |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
4路面养护技术 |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裂缝处治 |
4.3.2 雾封层 |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3 未来展望 |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3 未来展望 |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
5.3.3 未来展望 |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1.1 钢渣再利用 |
6.1.2 其他工业废渣 |
6.1.3 粉煤灰再利用 |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
6.4 废轮胎 |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7路面再生技术 |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
7.1.2 温拌再生技术 |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7.2.1 强度机理研究 |
7.2.2 路用性能研究 |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
7.2.4 发展前景 |
(3)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在白改黑路面防裂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路用性能研究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面层材料 |
2.1.2 应力吸收层材料 |
2.1.3 刚性基层材料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板带拉伸试验 |
2.2.2 层间剪切试验 |
2.2.3 滚动荷载疲劳试验 |
2.3 试件制备 |
2.3.1 纤维沥青板带试件制备方法 |
2.3.2 层间剪切试件制备方法 |
2.3.3 滚动荷载试件制备方法 |
2.4 试验方法 |
2.4.1 板带拉伸试验方法 |
2.4.2 层间剪切试验方法 |
2.4.3 滚动疲劳荷载试验方法 |
2.5 路用性能评价指标 |
2.5.1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评价指标 |
2.5.2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层间结合性能评价指标 |
2.5.3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疲劳性能评价指标 |
2.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1 板带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2 层间剪切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3 滚动荷载疲劳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路面阻裂力学行为分析 |
3.1 断裂力学理论 |
3.1.1 裂缝的开裂模式 |
3.1.2 应力强度因子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模型几何参数与材料参数 |
3.2.3 动态荷载的施加 |
3.3 不同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3.3.1 应力吸收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3.3.2 汽车轴载对强度因子的影响 |
3.3.3 面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3.3.4 面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
4.1 全寿命周期成本 |
4.1.1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
4.1.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理论 |
4.1.3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 |
4.2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运用 |
4.2.1 参数设置 |
4.2.2 折现方法 |
4.3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
4.3.1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
4.3.2 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路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
5.1 试验路工程概况及铺筑 |
5.1.1 实体工程概况 |
5.1.2 试验路段改造方案 |
5.2 施工工艺流程 |
5.2.1 施工准备 |
5.2.2 施工工艺及方法 |
5.2.3 施工质量检测 |
5.2.4 注意事项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结构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路面结构的力学基本理论及ABAQUS的应用 |
2.1 现有分析方法概述 |
2.2 弹性层状理论体系分析 |
2.2.1 弹性层状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 |
2.2.2 弹性理论三维基本方程 |
2.3 ABAQUS有限元简介 |
2.3.1 有限元法基本思想 |
2.3.2 ABAQUS的特点 |
2.3.3 ABAQUS分析的一般步骤 |
2.3.4 ABAQU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的静荷载数值分析 |
3.1 荷载图分析 |
3.1.1 轴载现状分析 |
3.1.2 沥青路面交通荷载图示 |
3.1.3 重载车辆的压强与轮胎接地面积 |
3.1.4 重载下沥青路面变形损害模式分析 |
3.2 计算模型 |
3.2.1 几何模型 |
3.2.2 加载模式 |
3.3 路面结构模型及参数选取 |
3.4 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
3.4.1 路表弯沉 |
3.4.2 面层层底弯拉应力、弯拉应变 |
3.4.3 土基顶部的压应变 |
3.4.4 沥青面层底的最大剪应力 |
3.4.5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应力 |
3.5 结构层参数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分析 |
3.5.1 底基层模量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
3.5.2 土基模量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的车-水耦合作用下数值分析 |
4.1 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模式分析 |
4.2 计算模型 |
4.2.1 几何模型 |
4.2.2 模型边界条件 |
4.2.3 移动荷载模型 |
4.3 孔隙水压力模拟及分析 |
4.3.1 行车荷载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研究 |
4.3.2 行车速度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研究 |
4.3.3 空隙率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研究 |
4.4 路面结构性能分析 |
4.4.1 路面降噪性能 |
4.4.2 竖向位移分析 |
4.4.3 水平应力分析 |
4.4.4 竖向应力分析 |
4.4.5 剪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明色化铺装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明色化铺装材料发展概述 |
1.2.2 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研究 |
1.2.3 明色化铺装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
1.2.4 明色化铺装材料明色性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隧道环境调研 |
2.1 隧道环境调研范围 |
2.1.1 隧道调研对象 |
2.1.2 隧道调研内容 |
2.2 隧道环境调研分析 |
2.2.1 隧道断面几何尺寸调研分析 |
2.2.2 隧道内表面材料调研分析 |
2.2.3 隧道照明光源及灯具布置调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设计与路用性能评价 |
3.1 原材料选择与性质分析 |
3.1.1 明色集料 |
3.1.2 矿料 |
3.1.3 沥青 |
3.1.4 抗剥落剂 |
3.2 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设计 |
3.2.1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3.2.2 明色集料的掺配方案 |
3.2.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 明色化铺装材料路用性能测试与评价 |
3.3.1 水稳性能 |
3.3.2 高温性能 |
3.3.3 抗滑性能 |
3.3.4 抗渗性能 |
3.3.5 粘结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色化铺装材料节能效果评价 |
4.1 公路隧道照明评价方法 |
4.1.1 公路隧道照明评价指标 |
4.1.2 公路隧道照明评价指标分析 |
4.2 明色化铺装材料隧道照明试验系统设计 |
4.2.1 隧道照明模型 |
4.2.2 试验原理 |
4.2.3 试验方法、步骤及测量仪器 |
4.2.4 试验测量区域及测点布置 |
4.3 明色化铺装材料节能效果分析 |
4.3.1 明色化铺装材料照明指标的测定 |
4.3.2 明色化铺装材料反射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
4.3.3 明色化铺装材料节能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色化铺装材料施工工艺与经济性分析 |
5.1 施工工艺分析 |
5.1.1 原材料选用 |
5.1.2 施工工艺 |
5.2 经济性分析 |
5.2.1 成本变化 |
5.2.2 经济效益 |
5.2.3 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热拌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变异性研究 |
2.1 沥青原材性能变异性分析 |
2.1.1 沥青原材变异性指标分析 |
2.1.2 沥青原材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
2.2 集料原材变异性分析 |
2.2.1 集料级配变异性分析 |
2.2.2 集料密度及吸水率变异性分析 |
2.2.3 集料压碎值变异性分析 |
2.2.4 集料针片状含量变异分析 |
2.2.5 粗集料中小于0.075mm含量对热拌沥青混合料影响的分析 |
2.3 矿粉质量变异性分析 |
2.3.1 矿粉细度变异性分析 |
2.3.2 矿粉用量变异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变异性研究 |
3.1 沥青混合料的变异机理和类型 |
3.1.1 沥青混合料的变异机理 |
3.1.2 沥青混合料的变异分类 |
3.2 矿料级配变异性及影响因素 |
3.2.1 影响矿料级配变异性的因素 |
3.2.2 考虑级配变异性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优化 |
3.3 空隙率对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3.4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生产过程控制的要点 |
3.5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要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质量变异性研究 |
4.1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定义 |
4.2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变异性及影响因素 |
4.2.1 压实度变异性的内容 |
4.2.2 压实度变异性影响因素 |
4.2.3 指标参数的变异性 |
4.2.4 压实度评定 |
4.2.5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计算实例 |
4.3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均匀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
4.4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均匀改进效果的评价 |
4.4.1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均匀改进效果的评价模型 |
4.4.2 量化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 |
4.4.3 量化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的控制研究 |
5.1 热拌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变异性的控制 |
5.1.1 沥青质量主要控制措施 |
5.1.2 集料加工控制技术 |
5.2 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
5.3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质量变异性控制策略 |
5.3.1 基层的平整度与路面压实度的控制 |
5.3.2 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摊铺及碾压 |
5.3.3 热拌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控制 |
5.3.4 施工缝的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寒冷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与彩色微表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彩色沥青路面 |
1.2.2 微表处以及彩色微表处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寒冷地区彩色沥青的研制 |
2.1 彩色沥青研制原材料的选择 |
2.1.1 饱和烃A |
2.1.2 石油树脂B |
2.1.3 共聚物C |
2.1.4 共聚物D |
2.1.5 增塑剂E |
2.1.6 彩色颜料F |
2.2 彩色沥青制备工艺研究 |
2.2.1 常见彩色沥青制备工艺 |
2.2.2 彩色沥青制备工艺 |
2.3 组分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
2.3.1 固液比对彩色沥青针入度的影响研究 |
2.3.2 饱和烃A、增塑剂E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
2.3.3 石油树脂B、共聚物CD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
2.3.4 基于寒冷地区特征的彩色沥青组分配比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
3.1 原材料 |
3.1.1 彩色沥青 |
3.1.2 集料 |
3.1.3 彩色颜料 |
3.1.4 矿粉 |
3.2 彩色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3.2.1 彩色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优选 |
3.2.2 彩色沥青混合料颜料用量的确定 |
3.2.3 彩色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 彩色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3.3.1 彩色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3.3.2 彩色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 |
3.3.3 彩色沥青混合料水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与彩色微表处性能研究 |
4.1 研制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原材料与试验仪器 |
4.1.1 彩色沥青 |
4.1.2 乳化剂 |
4.1.3 改性剂 |
4.1.4 PH值调节剂 |
4.1.5 稳定剂与水 |
4.1.6 实验仪器 |
4.2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研制工艺研究 |
4.2.1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
4.2.2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制工艺 |
4.3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
4.3.1 皂液PH值对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 |
4.3.2 稳定剂掺量对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 |
4.3.3 乳化剂掺量对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 |
4.3.4 改性剂掺量对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 |
4.3.5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外加剂最佳掺量范围 |
4.4 彩色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4.1 彩色微表处级配设计 |
4.4.2 拌和试验 |
4.4.3 粘聚力试验 |
4.4.4 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车轮粘砂试验 |
4.5 彩色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研究 |
4.5.1 表面性能 |
4.5.2 抗水损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彩色微表处色彩耐久性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
5.1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彩色微表处的色彩耐久性能研究 |
5.1.1 彩色沥青路面色彩耐久性评价方法 |
5.1.2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色彩耐久性评价 |
5.1.3 彩色微表处的色彩耐久性评价 |
5.2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彩色微表处经济性分析 |
5.2.1 彩色沥青及其混合料经济性分析 |
5.2.2 彩色微表处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超薄丁苯胶乳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 |
1.2.2 水泥混凝土罩面技术 |
1.2.3 高频振捣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 |
1.2.4 层间结合对水泥混凝土罩面性能影响 |
1.2.5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磨技术 |
1.3 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预期目标 |
1.4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拟采用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丁苯胶乳特性及丁苯胶乳砂浆性能研究 |
2.1 丁苯胶乳性能研究 |
2.2 单掺丁苯胶乳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2.2.1 新拌砂浆性能的影响 |
2.2.2 硬化砂浆性能的影响 |
2.3 消泡剂对丁苯胶乳砂浆性能的影响 |
2.3.1 不同种类消泡剂的影响 |
2.3.2 不同掺量消泡剂的影响 |
2.4 丁苯胶乳与消泡剂复合使用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2.4.1 新拌砂浆性能 |
2.4.2 硬化砂浆性能 |
2.4.3 微观结构分析 |
2.5 丁苯胶乳砂浆流变性能研究 |
2.5.1 流变性能研究 |
2.5.2 流变模型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材料制备研究 |
3.1 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材料组成分析 |
3.2 丁苯胶乳混凝土性能研究 |
3.2.1 新拌混凝土性能 |
3.2.2 力学性能 |
3.2.3 路用性能的影响 |
3.2.4 微观孔结构分布 |
3.3 丁苯胶乳与纤维复合改性混凝土性能研究 |
3.3.1 表观密度 |
3.3.2 力学性能 |
3.3.3 路用性能 |
3.3.4 微观孔结构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层间结合技术研究 |
4.1 层间结合技术 |
4.1.1 层间结合料 |
4.1.2 层间接触面处理技术 |
4.1.3 层间结合成型模具开发 |
4.2 层间结合评价试验 |
4.3 层间粘结性能分析 |
4.3.1 直接拉伸试验分析 |
4.3.2 劈裂试验分析 |
4.4 抗变形性能分析 |
4.4.1 不同层间结合料 |
4.4.2 不同层间接触面处理 |
4.5 动态疲劳加载蠕变性能分析 |
4.5.1 不同层间结合料 |
4.5.2 不同层间接触面处理方式 |
4.5.3 不同温度变化对层间结合试件蠕变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表面使用功能研究 |
5.1 表面功能层研发 |
5.1.1 表面功能层结构 |
5.1.2 表面功能层材料组成 |
5.2 表面功能层评价试验 |
5.2.1 抗滑试验 |
5.2.2 耐磨试验 |
5.2.3 噪音试验 |
5.2.4 骨料分布试验 |
5.3 表面功能层抗滑性能 |
5.3.1 构造深度变化规律 |
5.3.2 抗滑值(BPN)变化规律 |
5.4 表面功能层耐磨性能 |
5.4.1 标准耐磨性能 |
5.4.2 疲劳耐磨性能 |
5.5 表面功能层噪音性能 |
5.6 表面功能层骨料分布特性 |
5.6.1 骨料分布特征指标 |
5.6.2 骨料分布特征指标与抗滑性能关系 |
5.7 表面功能层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1 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1.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其他学术论文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专利 |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软件着作权 |
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奖励 |
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题 |
(9)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1.2.2 薄层用沥青性能研究 |
1.2.3 薄层级配设计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材料组成与级配设计研究 |
2.1 原材料 |
2.1.1 粗集料 |
2.1.2 细集料 |
2.1.3 填料 |
2.1.4 改性沥青 |
2.1.5 粘层油 |
2.2 级配设计研究 |
2.2.1 级配选型 |
2.2.2 级配设计 |
2.3 高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 |
2.3.1 车辙试验 |
2.3.2 浸水马歇尔试验 |
2.3.3 冻融劈裂试验 |
2.3.4 肯塔堡飞散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韧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试验评价研究 |
3.1 韧性试验方法对比分析 |
3.1.1 间接拉伸试验法 |
3.1.2 三点弯曲试验法 |
3.1.3 半圆弯曲试验法 |
3.1.4 不同韧性试验方法优劣对比 |
3.2 韧性试验方案设计与测试过程 |
3.2.1 试验方案设计 |
3.2.2 三点弯曲试验测试 |
3.2.3 半圆弯曲试验测试 |
3.3 韧性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沥青混合料低温断裂试验结果分析 |
3.3.2 沥青混合料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分析 |
3.3.3 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曲试验结果分析 |
3.4 高韧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抗滑性能及其耐久性分析 |
4.1 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
4.1.1 手工铺砂法 |
4.1.2 激光法 |
4.1.3 摩擦系数测定法 |
4.1.4 连续式摩擦系数测定法 |
4.1.5 界面接触测试方法 |
4.2 基于高精度激光与压力胶片技术的抗滑评价方法 |
4.2.1 沥青路面表面构造三维激光检测方法 |
4.2.2 轮胎-路面界面接触特性检测方法 |
4.3 基于搓揉试验的抗滑性能及其耐久性研究 |
4.3.1 室内模拟试验方案 |
4.3.2 常规抗滑性能指标评价研究 |
4.3.3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表面构造特性研究 |
4.3.4 胎-路接触特性分析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施工工艺与实体应用研究 |
5.1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施工工艺研究 |
5.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与处治 |
5.1.2 水泥混凝土界面处理方案 |
5.1.3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与修复 |
5.1.4 高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施工 |
5.2 实体工程应用 |
5.3 应用效果验证 |
5.3.1 抗滑效果研究 |
5.3.2 密水性能研究 |
5.3.3 降噪性能研究 |
5.3.4 平整度修复研究 |
5.3.5 层间粘结效果研究 |
5.3.6 抗裂性能跟踪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季冻区高模量剂—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试验及添加剂改性特性 |
2.1 原材料性质 |
2.1.1 沥青性质 |
2.1.2 集料性质 |
2.2 高模量剂及SBR改性特性 |
2.2.1 路宝的物理性质及改性机理 |
2.2.2 Duroflex的物理性质及改性机理 |
2.2.3 PRM的物理性质及改性机理 |
2.2.4 SBR改性剂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3 不同高模量-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力学参数研究 |
3.1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
3.1.1 级配组成设计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结果分析 |
3.2 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
3.2.1 试验理论与方法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2.3 动态模量主曲线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响应面法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掺配比优化 |
4.1 试验方案及试验准备 |
4.1.1 响应面法试验方案 |
4.1.2 马歇尔试验 |
4.2 高温稳定性研究 |
4.2.1 高温抗车辙试验方法 |
4.2.2 车辙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低温抗裂性研究 |
4.3.1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4.3.2 小梁弯曲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水稳定性研究 |
4.4.1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4.4.2 冻融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3 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响应曲面法确定外掺剂最佳掺量 |
4.5.1 对响应指标模型统计分析 |
4.5.2 确定响应值范围优化掺配比 |
4.5.3 模型最优预测值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复合改性沥青路面多物理场数值模拟分析 |
5.1 温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数值模拟分析 |
5.1.1 热传导原理 |
5.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3 沥青路面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5.1.4 沥青路面蠕变变形和荷载应力分析 |
5.2 水-温度-荷载综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响应 |
5.2.1 多孔介质理论与渗流理论 |
5.2.2 动荷载模型及边界条件 |
5.2.3 水-温度-荷载综合作用下力学响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相关要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秸秆纤维超薄磨耗层在隧道路面抗滑处治中的应用研究[D]. 梁若翔. 广西大学, 2021(12)
- [2]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3]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在白改黑路面防裂中的研究与应用[D]. 陈定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结构的数值分析[D]. 陈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5]明色化铺装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 张乐.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D]. 王德玺. 新疆大学, 2020(07)
- [7]寒冷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与彩色微表处性能研究[D]. 杨涛. 长安大学, 2020(06)
- [8]超薄丁苯胶乳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及性能研究[D]. 郑少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属性研究[D]. 陈富达.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季冻区高模量剂—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D]. 高语.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