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人学意蕴(论文文献综述)
丁娅楠[1](2021)在《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幸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古以来,中西方的哲学家们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幸福问题进行了自己的解读,他们对幸福问题的探讨为马克思幸福观的生成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对幸福问题的理解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探寻人类发展终极目标的思想维度。马克思幸福观区别于在其之前的各类幸福思潮,更为全面、更为科学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幸福的正确价值导向,是对前人追求幸福的总结和超越,是一种科学辩证、多维度的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以“现实的人”为幸福主体、以“现实世界”为幸福的根基、将劳动实践作为实现幸福的基本路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归宿。因此,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是独特的。马克思一生都在追寻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践行了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高度联结的幸福理念和追求,积极投身到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中去以寻求人类更美好、更幸福的未来,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幸福之路是其幸福思想主客观的生成之路。因而透过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研究也佐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厘清了马克思幸福观的相关概念和思想渊源。首先简明阐释了幸福及幸福观的相关概念,其次挖掘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幸福思想从而论述马克思幸福观的思想渊源。第二章具体论述了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从原着出发深入剖析了马克思幸福思想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以及马克思幸福观的逻辑架构和基本特征。第三章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最终落脚于将马克思幸福观融入到当代幸福中国的构建过程中,找寻马克思幸福观同当前构建幸福中国的内在契合点,通过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研究为现今实现人民幸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中国做出指引。
刘晓梦[2](2020)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中国梦”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战略思想,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求索的非凡历史,也承载了华夏儿女渴望民族复兴的共同期盼,更道出了世界人民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众所周知,“中国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归宿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表明二者的追求具有一致性,那就是为人谋福祉。“中国梦”的提出以经典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理论支撑,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和思想传承,是基于现实的考量。“中国梦”具有本质上的人民性、实现道路的科学性以及对人类的普惠性,有助于凝聚共同理想、拓展执政理念、彰显大国形象。“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中国梦”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明确的实践原则和永恒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新形态、观念新场域和目标新阶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丰富与发展。因此,要着重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梦”的实现提出可行性路径。其一,要坚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辩证认识“逐梦”路上的英雄史观;其二,要强化人民主体意识,激发人民热情,调动人民参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实践;其三,要在深入了解人民需要的同时,通过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满足人民需要,严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障人民需要;其四,要通过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挖掘人的个性、发展人的社会关系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段雅婷[3](2020)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五大发展理念》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概要阐释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以及价值;党的十九大,再一次强调了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部分,也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理解了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规律以后,所提出来的治国理政思想。对习近平新发展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进一步充分领悟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能找到未来中国社会快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了五大发展理念,并阐释了这一理念的内涵以及哲学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索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大发展理念的萌芽阶段、成型阶段和成熟阶段的具体内容;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五大发展理念中所蕴含的一系列人学思想,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人的价值、人的需求和人的本质,人的权利义务,人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人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以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探讨了五大发展理念的人学旨归。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理解了新时期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涵以后,基于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梦想,提出了划时代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在中国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层次,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发展内容,成为推动我国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杜珉璐[4](2020)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当代我国的民生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固本开新。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想,而且直接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需要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观念,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具体的关于民生的思想。就理论内容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着作中呈现出为劳动人民追求基本权利、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求人类解放之路等理论探索和价值追求。从理论意义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和西方历史上出现过的福利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为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某个阶层的现实需求,同时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关注的是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不是拘泥于个体的片面发展。从理论发展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在世界各地扎下深根花繁果硕,俄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等马克思主义者们继承并丰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将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历了从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追求“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泽民的“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以人为本”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民生不断改善与发展的递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改善人民民生不断奋斗并日趋完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民生发展新理念、新战略、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发展与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抓利益问题、实施精准扶贫、建构全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路径来改善民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等方面推进民生建设,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当代民生理论与实践不仅突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主体地位,而且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价值诉求。
翟子夜[5](202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凝结升华的、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以中华民族基本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为基础的多种价值原则的浓缩与统一,其生成拓展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变迁过程,正是以历史演进为发展背景和拓展根源,以文化演进为本质显现和发展动力,以人类主体性演进为价值续接和拓展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实现多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多层聚合,并在新时代不断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创新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拓展,既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也有时代发展的既定性,既有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又有价值理论的传承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因此彰显出强劲的历史文化张力和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必将极大影响我们的生活样态、感知方式、价值取向和表现形式。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还面临这一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没有更好转化为社会心理的现实问题,民众价值自觉和政府主导教育传播的双向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解决这一问题,更需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穿透力和实践创造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底蕴中充分汲取养料,形成某种理念、某种要素、某种资源、某种载体、某种背景,潜移默化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每个国人的主动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真正让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认知并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旨在一方面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把握其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各类历史文化样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这无疑对发掘其精神根柢、探寻其实践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本文力图通过历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实践的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释和解读,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拓展和践行作方向上的引导和内涵上的更新,更深层次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的践行素材和学理支撑,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底蕴有机融入到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认同过程,潜移默化地转化为社会心理,转化为社会大众日常意识,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实践力量。
孙树彪[6](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崔媛媛[7](2019)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人学,是以整体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本质和发展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一种科学的人学体系的建立,之后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随之相应,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这里的新时代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历史方位的新时代。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和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对当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意义深远。本文旨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视角下,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丰富内涵、时代特征、价值取向、弘扬途径等方面作一个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从而帮助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在新时代的进程和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在继承马克思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学成果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时代的内涵和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新发展。此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民为邦本”、“富民利民”的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根植中国,倡导以人民中心、共享改革成果观点的重要来源。本文在“新时代”这个新的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对其内涵作了三方面的解读,首先,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时代内涵,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应有之义。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所体现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基本内涵。最后,“五位一体”全面布局中所体现的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的观点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核心内涵,当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也有其时代特征和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中更加重视人的精神发展;在坚持人的协调发展中更加强调人的共享发展;在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中更加凸显人的绿色发展;在坚持人的开放发展中更加倡导人的创新发展这四方面。最后,本文对新时代的价值取向和弘扬途径作了分析,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坚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三近”,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三进”,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本身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弘扬和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将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推进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媛媛[8](2019)在《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进行整体性研究,从现实的人出发认识人的本质、属性、需要和发展前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指导下,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在继承前人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首先,确立了培育时代新人、凝聚社会力量、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价值取向。其次,弘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包括引导人坚定理想信念的“中国梦”、引导人提升素质和实现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人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法治观念等。再次,充分利用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等多种载体,满足人的多样需要。最后,践行尊重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路径,包括结合正面引导与因材施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传播手段、话语和方法等,通过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使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兼顾人民性与社会性、继承性与发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在理论领域,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实践领域,有利于推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各项工作增强人文关怀,促进人在现实社会的发展。
卢富荣[9](2018)在《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奋斗近百年的本质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肩负的神圣使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终旨。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形成与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用6个部分探讨了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除绪论和结论部分,主要有以下4章的内容。第一章阐述了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胡锦涛人民幸福的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幸福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民幸福思想和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人民幸福思想;二是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现实基础,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第二章主要介绍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民物质财富的持续增加,人民民主的不断扩大,人民文明素质的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人民生活环境的显着改善。第三章论述了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实践路径。包括:夯实人民幸福的经济基础,完备人民幸福的政治条件,加强人民幸福的文化支撑,扩展人民幸福的社会空间,优化人民幸福的生态环境。第四章总结阐述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特点和时代价值。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的特点。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不仅丰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理论,而且为实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提供了科学指南。
蒋月锋[10](2018)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下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党是为了夺取、维护或影响国家政治权力而形成的政治组织,现代国家治理本质上就是政党治理。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倡导者、领导者和推动者。伴随着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党的治理理念和治理理论在政治发展中不断创新,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着党的治理体系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从政治哲学的视域出发,党的现代治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意蕴就是以体现治理实践的政治主体性(党的核心主体性和多元主体性)为基点,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理性为动力,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要内容,以制度理性和价值理性为两翼,以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诉求,以体现人民性为逻辑旨归的各种内在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系。本研究主要以人民性、核心主体性、多元主体性、制度理性和价值理性为分析维度,并以此作为构建党的现代治理体系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五个要件。为深入探讨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本质,本研究首先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文本解读入手,通过追溯无产阶级政党治理的理论渊源,揭示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实践中的阶级本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分析党的传统治理体系的构建及其正面和负面影响,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为党的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治理体系的逻辑起点,而革命时期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模式与党的传统治理体系的形成是一脉相承的,这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传统治理体系的形成及其经验教训提供了历史反思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为党的治理体系的传统-现代转换提供了逻辑动力和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完成了从传统闭合向现代开放性、包容性治理体系的重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现代化政党提供了理论指南;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中国现代治理模式的创新与超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为党的现代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最新的根本指南。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构建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所面临的实践基础转向,主要涵盖了党的核心主导性的“型塑”、多元主体性的功能发挥以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实践中促进制度的理性化和价值的理性转向。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基础的转向中,存在一系列影响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客观存在的多重挑战性因素,即通过分析政治主体权威合法性的流失、党际间协作性的不足、党政关系的乏规范化、党社间的自洽性阙如以及党与国外组织的内在张力及互优性问题,探窥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所必须直面的挑战性问题。分析构建党的现代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和具体路径,必须探讨构建这一体系所需要的价值导向与逻辑框架。既要体现体系构建的人民性这一逻辑主线,凸显党的主体性这一构建体系的核心动力,还要重视多元主体性这一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合力问题,更要强化制度理性的基本保障和价值理性的政治理想。在此价值导向和逻辑框架下,构建党的现代治理体系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多元与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打造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产生共治效应;促进制度发展与理性变迁,以形成新的制度基础;凸显治理的善治多维性,为构建党的现代治理体系建筑价值基础。
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人学意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人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阐析及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阐析 |
一、幸福的内涵 |
二、幸福观的内涵 |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幸福观的思想渊源 |
一、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幸福思想 |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幸福思想 |
三、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幸福思想 |
第二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历程 |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萌芽 |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 |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 |
四、马克思幸福观的成熟 |
第二节 马克思幸福观的逻辑架构 |
一、 幸福的出发点:现实的人 |
二、幸福的根基:现实世界 |
三、幸福的实现路径:劳动实践 |
四、幸福的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五、幸福的理想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 |
第三节 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特征 |
一、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 |
二、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辩证统一 |
三、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辩证统一 |
四、当前幸福与长远幸福的辩证统一 |
第三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幸福观在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为人民谋幸福”的幸福思想 |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的幸福思想 |
三、江泽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幸福思想 |
四、胡锦涛“以人为本”的幸福思想 |
五、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 |
第二节 马克思幸福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指引 |
一、推进经济建设,提升人民的物质满足感 |
二、推进政治建设,提升人民的民主满意度 |
三、推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的精神富足感 |
四、推进社会建设,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
五、推进生态建设,提升人民的环境舒适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中国梦”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相关阐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 |
一、人的存在论 |
二、人的本质论 |
三、人的需要论 |
四、人的价值论 |
五、人的发展论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一、毛泽东的人学思想 |
二、邓小平的人学思想 |
三、江泽民的人学思想 |
四、胡锦涛的人学思想 |
五、习近平的人学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梦”的提出、内涵及意义 |
第一节 “中国梦”的提出 |
一、历史依据 |
二、思想传承 |
三、现实考量 |
第二节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
一、含义 |
二、特点 |
第三节 “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
一、凝聚共同理想 |
二、拓展执政理念 |
三、彰显大国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中国梦”的关系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中国梦”的指导作用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中国梦”提供理论基础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中国梦”提供实践原则 |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中国梦”提供价值追求 |
第二节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新发展 |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新形态 |
二、“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念新场域 |
三、“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目标新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来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
第一节 坚定不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
一、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二、辩证认识“逐梦”路上的英雄史观 |
第二节 毫不动摇强化人民主体意识 |
一、激发人民勇于“追梦”的热情 |
二、调动人民参与“筑梦”的实践 |
第三节 始终不渝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
一、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 |
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满足人民需要 |
三、严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障人民需要 |
第四节 坚持不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一、全面提升人的素质 |
二、全面挖掘人的个性 |
三、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五大发展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阐释 |
1.3.1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1.3.2 五大发展理念 |
第2章 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逻辑与内涵 |
2.1 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理路 |
2.1.1 孕育萌芽阶段: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 |
2.1.2 基本形成阶段: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期间 |
2.1.3 成熟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 |
2.2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 |
2.2.1 创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
2.2.2 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
2.2.3 绿色——永续发展的价值选择 |
2.2.4 开放——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
2.2.5 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第3章 五大发展理念的人学意蕴 |
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立场 |
3.1.1 出发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3.1.2 立足点:人民当家作主 |
3.1.3 着力点:确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
3.1.4 归宿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3.2 树立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
3.3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第4章 五大发展理念的人学思维方法 |
4.1 创新发展理念:凸显人的主体地位 |
4.2 协调发展理念:注重人的发展机会公平 |
4.3 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4.4 开放发展理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 |
4.5 共享发展理念:增进人民福祉 |
第5章 五大发展理念的人学旨归 |
5.1 创新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
5.2 以协调发展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
5.3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品质 |
5.4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 |
5.5 以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一、 个人简历 |
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阐释 |
(一)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二)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四)现代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理论联系实际法 |
(三)归纳演绎法 |
五、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西方民生思想的历史沿革 |
(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民生思想 |
(二)启蒙运动的民生思想 |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民生思想 |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 |
(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民生思想 |
二、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 |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民生思想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及主要内容 |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加速发展 |
(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阶级变化 |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 |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萌发时期 |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发展时期 |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成熟时期 |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内核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 |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实现的探析 |
(一)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民生实践路径的先决条件 |
(二)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扬弃与民生的发展 |
(三)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民生的实现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列宁民生思想 |
(一)关注民生:确立领导权的必要性 |
(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实施社会主义制度 |
(三)关注民生问题的路径:社会政策层面视角 |
二、毛泽东民生思想 |
(一)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走社会主义道路 |
(二)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民生理念 |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四)统筹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路径 |
(五)文化发展的动力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
(一)邓小平民生思想 |
(二)“三个代表”的民生理论 |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民生思想 |
注释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 |
(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石 |
(二)人民在民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民生领域共性问题 |
二、以人民的需要推动解决民生问题 |
(一)提高就业质量解决民生之本 |
(二)提升国民教育福利水平固牢民生之根 |
(三)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民生之急 |
(四)坚持住房改革满足民生之需 |
(五)实施精准扶贫夯实民生之基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健全民生发展的现实目标 |
(一)提升制度自信发挥“中国之治”的优势 |
(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
(三)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人民幸福梦、人民民生梦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为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提供理论前提 |
(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 |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进一步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价值 |
(二)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解决贫富差距 |
三、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当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 |
(一)从逻辑层面阐明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 |
(二)从实践层面强调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主要创新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解析 |
第一节 历史之维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 |
一、历史的演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拓展 |
二、历史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
第二节 文化之维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 |
一、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在文化转型重构进程中的流变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和本质显现 |
第三节 实践之维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 |
一、核心价值观念变迁中实践主体性的价值接续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和践行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资源的三重视野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流资源和精神积淀 |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具有现代品格的特质精神 |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
第二节 西方近代价值观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和文化转型的要求 |
二、西方近代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西方近代价值的批判与借鉴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支撑和价值引导 |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交融 |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 |
四、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指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力探索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初步探索 |
一、革命价值取向的“初始化”积淀 |
二、核心价值观念实现路径的有益探索 |
三、红色革命文化价值旨趣的重要影响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念的逐步显现 |
一、建设导向和革命导向交互作用下的社会价值更迭 |
二、核心价值理念的凸显——富强、公平、民主、法治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凝结 |
一、改革开放下对核心价值重构的强烈诉求 |
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精准定位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点要求的提出 |
四、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核心取向的确立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建和新时代深化拓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优秀文化基因的历史性聚合 |
一、国家层面的聚合 |
二、社会层面的聚合 |
三、个人层面的聚合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在机理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思路 |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求 |
二、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文化功能特性的有效整合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规律和原则要求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
第三节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延伸 |
一、新时代宏观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战略视野 |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现实挑战和实现路径 |
第一节 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路径的反思与解析 |
一、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挑战 |
二、从“五项因素公式”理论分析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心理的双渠道培育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和“隐性”转化 |
一、融入主导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
二、融入社会价值涵育,凝聚大众价值共识 |
三、融入时代新人培育,增强公共理性精神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 |
一、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
二、恩格斯的人学思想 |
三、列宁的人学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已有成果 |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人学成果 |
二、邓小平理论中的人学成果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人学成果 |
四、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学成果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一、“民为邦本”是其思想基础 |
二、“富民利民”是其价值归属 |
第二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一节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造福中国人民是其时代内涵 |
一、奋斗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二、光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
第二节 维护人民民主权利,共享发展成果是其基本内涵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二、全面深化改革,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三、全面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
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
第三节 以人民为导向,满足人民多方面需求是其核心内涵 |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民物质需求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三、坚定文化自信,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
四、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 |
五、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提供宜居环境 |
第三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时代特征 |
第一节 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中更加重视精神发展 |
一、精神发展:推动人与自我之间协调统一 |
二、全面发展:解决片面异化的发展问题 |
第二节 在坚持人的协调发展中更加强调共享发展 |
一、共享发展:推动人与人之间融洽共处 |
二、协调发展:推动人与社会之间双向共赢 |
第三节 在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中更加凸显绿色发展 |
一、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 |
二、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
第四节 在坚持人的开放发展中更加倡导创新发展 |
一、开放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创新发展:保证人类社会不断与时俱进 |
第四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推进人的现代化,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
一、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
二、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
第二节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
一、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
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基础 |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弘扬路径 |
第一节 坚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三近” |
一、贴近青年学生 |
二、贴近人民群众 |
三、贴近思政教育 |
第二节 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三进” |
一、走进教材 |
二、走进课堂 |
三、走进学生头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的形成 |
2.1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2.1.1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
2.1.3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的辩证关系 |
2.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
3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坚持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的价值取向 |
3.2 提出立足人的现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 |
3.2.1 提出“中国梦”构想,引导和丰富人的理想信念 |
3.2.2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的素质提升和价值实现 |
3.2.3 发扬生态文明理念,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促进人的发展 |
3.2.4 培育法治观念,在和谐社会关系中促进人的发展 |
3.3 利用满足人多样化需要的教育载体 |
3.3.1 利用文化载体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 |
3.3.2 利用活动载体满足人劳动和交往需要 |
3.3.3 利用网络载体满足人对多样信息的需要 |
3.4 践行尊重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路径 |
3.4.1 正面引导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使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协调发展 |
3.4.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3.4.3 创新传播手段、话语和方法,使教育方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
4 习近平对历任领导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4.1 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继承和发展 |
4.2 对培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
4.3 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和发展 |
4.4 对彰显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
5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的特点及价值分析 |
5.1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的特点分析 |
5.1.1 兼顾人民性与社会性 |
5.1.2 兼顾继承性与发展性 |
5.1.3 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 |
5.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的价值分析 |
5.2.1 理论价值 |
5.2.2 实践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着述情况 |
(二)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 |
三、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 |
(二)创新点 |
一、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渊源 |
1.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幸福思想 |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3.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人民幸福思想 |
(二)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现实依据 |
1 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
2.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
3.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
二、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人民物质财富持续增加 |
1.国家物质基础日益雄厚 |
2.人民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
(二)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
1.国家切实保障人民权益 |
2.人民能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
(三)人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
1.公民道德素质显着增强 |
2.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
(四)人民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日趋完善 |
1.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
2.社会和谐稳定公正 |
(五)人民生活环境显着改善 |
1.享有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 |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实践路径 |
(一)夯实人民幸福的经济基础 |
1.加快经济发展以增加物质财富 |
2.推进城乡一体化 |
3.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 |
(二)完备人民幸福的政治条件 |
1.坚持党的领导 |
2.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三)加强人民幸福的文化支撑 |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四)拓展人民幸福的社会空间 |
1.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五)优化人民幸福的生态环境 |
1.推进绿色发展 |
2.建设美丽中国 |
四、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特点和时代价值 |
(一)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特点 |
1.人民性 |
2.科学性 |
3.实践性 |
(二)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的时代价值 |
1.丰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理论 |
2.为实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提供科学指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下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党治理的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党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主体论 |
(二)无产阶级立党的理论基础、政治纲领和组织原则 |
二、列宁、斯大林等对(执)政党治理实践的探索 |
(一)列宁对(执)政党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
(二)斯大林以降对执政党治理的经验教训与省思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价值启示 |
第二章 党的传统治理体系的理论和现实反思 |
一、党的传统治理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影响 |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党的传统治理体系的思想渊源 |
(二)毛泽东思想:党的传统治理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
(三)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模式的形成与影响 |
二、党的传统治理体系构建模式的形成 |
(一)建国初期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党的传统治理模式的运行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传统治理体系的构建及现实反思 |
第三章 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一、改革开放开启了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逻辑过程 |
(一)邓小平理论:一种开放包容性治理体系的重构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现代化政党的理论指南 |
(三)科学发展观:党的现代治理体系的创新与超越 |
二、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逻辑动力 |
(一)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提供了推动力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的现代治理体系的契合 |
(三)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辩证统一 |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根本指南 |
三、党的主导性“型塑”: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主导力量 |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为党的自身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
(二)建设服务型政党:为党的自身治理提供价值诉求 |
(三)建设创新型政党:为党的自身治理提供驱动导向 |
(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之逻辑核心 |
四、多元主体构建: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推动力量 |
(一)治理理念:从传统拒斥向现代包容性的观念嬗变 |
(二)治理主体:从传统单一性向现代多元性延伸 |
(三)治理内容:从简单稳定到复杂易变转向 |
(四)治理法治化:现代政党治理的基本方式 |
五、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制度理性化趋势 |
(一)政治制度的“变”与“常”:政治发展的理性化 |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发展的民主化 |
(三)全面深化改革: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纵深化 |
六、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价值理性的实践转向 |
(一)经济生态观对西方“资本”社会的超越 |
(二)传统政治价值的嬗变与转型 |
(三)文化多元性的价值冲突与政治认同 |
(四)传统效率至上性向现代社会公正性的价值变迁 |
第四章 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
一、挑战之一:政治主体权威合法性的流失 |
(一)多元化思想文化侵蚀权威合法性的根基 |
(二)社会转型的基础迁移消解传统权威认同的结构 |
(三)传统型权威与现代制度理性权威相抵牾 |
(四)治理资源分配非均衡化导致公平正义的价值偏离 |
二、挑战之二:党际间协作性的不足 |
(一)党际间协作性理论研究范式的传统困境 |
(二)党际间主体性意识定位存在偏差 |
(三)党际间协同制度的协作性不足 |
三、挑战之三:党政关系的乏规范性 |
(一)党政关系建构与嬗变及其历史动因 |
(二)党政关系治理的“得”与“失” |
(三)党政关系治理的显性/隐性障碍 |
(四)党政分工规范化:超越二分法的神话? |
四、挑战之四:党社间的自洽性问题 |
(一)关于政治性与社会性/公民性的分野 |
(二)社会“自治”与政治“他治”的自洽性 |
(三)关于社会领域的“共治性”问题 |
五、挑战之五:党与国外组织的内在张力及互优 |
(一)关于党的治理的内外部政治张力与挑战 |
(二)关于治理中组织的内外互优问题 |
第五章 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价值导向与逻辑框架 |
一、人民性: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之逻辑主线 |
二、核心主体性: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之核心动力 |
三、多元主体性: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之历史合力 |
四、制度理性: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之基本保障 |
五、价值理性: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之政治理想 |
第六章 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基础条件与路径选择 |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方法论基础 |
(一)辩证认识政党治理体系构建的普遍性 |
(二)辩证认识政党治理体系构建的特殊性 |
(三)科学辨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二、促进多元思想文化统一: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思想文化基础 |
(一)异中求同,确保统一性 |
(二)同中求异,促进多样性 |
三、建构多元主体共治: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社会基础 |
(一)强化“一元主导”地位,增强党的组织基础 |
(二)实现“三个转向”,促进社会的现代转型 |
四、促进制度发展与理性变迁: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制度基础 |
(一)解除传统制度的“锁定”,促进其向现代制度的变迁 |
(二)促进现代制度的内化,汲纳优秀文明因子 |
(三)完善法制体系,彰显法治保障 |
五、凸显治理的善治多维性: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价值基础 |
(一)型塑主体性价值:党的治理的政治价值诉求 |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党的治理的实践价值诉求 |
(三)呈现善治价值的多维性:政治价值的理想图式 |
结语 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未来愿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人学意蕴(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丁娅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中国梦”实现研究[D]. 刘晓梦.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五大发展理念[D]. 段雅婷.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0(07)
- [4]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杜珉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D]. 翟子夜.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7]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研究[D]. 崔媛媛.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8]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研究[D]. 杨媛媛. 浙江大学, 2019(02)
- [9]胡锦涛人民幸福思想研究[D]. 卢富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下党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研究[D]. 蒋月锋. 兰州大学, 2018(11)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