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刚臂超高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越[1](2021)在《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伸臂桁架是“巨柱-核心筒-伸臂”超高层结构混合抗侧力体系的关键构件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架,旨在解决传统耗能型伸臂残余变形大、难以修复、不利于震后功能快速恢复的问题。为了探究此类自复位伸臂桁架的抗震性能,本文首先分别对伸臂桁架弦杆和腹杆开展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弦杆构造形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阐明了腹杆的工作机理并揭示了损伤破坏特征;然后对自复位耗能型伸臂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分析其受力特点,并进行了参数分析,探讨设计参数对伸臂桁架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1:3缩尺比,设计制作了1个传统RBS弦杆和2个不同构造形式的新型防屈曲可更换弦杆,开展了拟静力低周往复加载实验,以期明确不同连接构造方式对弦杆抗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防屈曲弦杆通过外置RBS实现损伤集中控制,防屈曲盖板可有效抑制RBS板材的屈曲行为,有效避免了传统RBS弦杆的屈曲现象;与具有狗骨式截面的弦杆相比,延性变形能力约提高了2倍,可更好满足弦杆在压-弯-剪耦合作用下的变形需求;需充分保障端部焊缝质量,避免影响弦杆变形能力。(2)分析了自复位BRB腹杆的构造形式、工作机理和受力特点,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设计了自复位腹杆的案例,并对其开展了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预应力筋的变形量约为腹杆变形量的1/2,验证了预应力筋串联构造形式的有效性;在受力全过程中预应力筋处于受拉状态,可以为腹杆提供稳定的自复位能力。(3)开展了防屈曲可更换弦杆和自复位腹杆的数值模拟研究,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模拟方法的有效性,为构建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架有限元模型提供研究基础;由模拟结果可知,自复位伸臂在相同位移幅值下,残余变形的平均值降低至耗能伸臂桁架残余变形的24.7%,说明具有较好的残余变形控制能力。(4)以第一刚度比、第二刚度比、强度比为关键参数,对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架展开影响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第一刚度比、第二刚度比和强度比的增加,峰值承载力逐渐增加,残余变形控制能力逐渐提高,但耗能能力随之降低;强度比和第一刚度比分别是控制伸臂残余变形大小与耗能能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为此类构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甄伟,邱意坤,杨青顺,张万开[2](2021)在《高层建筑中伸臂桁架的耗能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伸臂桁架是超高层结构中的关键构件,改善其耗能能力对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伸臂桁架形式主要有普通支撑型伸臂桁架、屈曲约束支撑型(BRB)伸臂桁架和阻尼型伸臂桁架等。该文从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入手,对普通支撑型、屈曲约束支撑型和阻尼型伸臂桁架的受力性能和耗能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采用不同的伸臂桁架会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能量输入和耗能分布产生一定影响。和普通支撑桁架体系相比,屈曲约束支撑型和阻尼型伸臂桁架结构体系具有更好的耗能性能。此外,在对核心筒的损伤程度控制方面,阻尼型伸臂桁架的作用更加明显,而在整体结构的位移响应控制方面,BRB伸臂桁架的效果最好。
虞虎[3](2019)在《低烈度区某超高层结构加强层设置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运用极其频繁的一种结构形式。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随结构高度增大,受水平荷载的影响亦更加显着,通常容易因较大的水平位移而不满足规范要求。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布置加强层可以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显着减小结构的水平位移,因此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布置加强层成为一种简单高效、广泛应用的方法。对加强层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关于加强层的最佳布置位置的研究主要是依托简化的平面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计算出加强层的最佳位置。由于是简化模型作为基础进行的分析,其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理想性。目前关于加强层最佳布置数量的研究主要是以相同刚度加强层的数量变化作为变量进行分析,没有控制各加强层总的材料用量,且关于低烈度区超高层结构加强层设置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依托6度区某拟建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考察低烈度区下超高层结构设置加强层的适用性,并对加强层的设置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以6度区某拟建超高层建筑为背景,通过建立带加强层的结构模型和不带加强层的模型,从经济性和结构力学性能角度分析两种不同模型,研究低烈度区超高层结构设置加强层的适用性。设计位置不同和数量不同的加强层布置方案,研究结构设置加强层的最佳位置和最佳数量。同时对超高层建筑设置加强层的最佳方案S6和一般方案S3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验证弹性分析所得加强层最佳方案在考虑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下是否仍为最佳方案。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工程背景下超高层结构设置加强层可以显着降低结构建造成本,设置加强层可有效增大结构刚度,减小位移,且通过获得更大的使用空间增大综合效益。(2)提出采用二分法和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搜寻加强层最佳设置位置的方法,经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3)基于分析,本文背景工程结构加强层的最佳数量为6道,设置位置分别位于20、31、43、52、61、70层,为该工程项目实施提供了参考意见。(4)方案S6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顶点位移小于方案S3,结构的阻尼耗能消耗的地震能量较大,结构构件总内能较小,传递到结构构件上的地震能量较小。框架柱以及核心筒剪力墙等重要受力构件损伤较小,作为耗能构件的框架梁和连梁损伤较严重。弹塑性状态下结构加强层最佳方案仍为方案S6。
吕炜磊[4](2019)在《加强层对筒中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建筑物高度不断向着更高的领域发展,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位移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高层结构设计中,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找到最佳方案,以控制结构在风荷载或者地震荷载下的侧向变形。当结构侧移过大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加大抗侧力结构如剪力墙、筒体等的刚度来控制变形。但这种方法,不但使得建筑物的造价增加,也由于竖向构件截面过大而对建筑的使用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超高层建筑常采用的结构形式,如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只由内筒承担倾覆力矩通常无法满足侧移限值的要求。因此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设置刚性伸臂来增强高层建筑的抗侧刚度的想法,也就是在高层建筑的合适部位增强水平结构的刚度,从而使得内筒和外围框柱能够形成整体共同工作,控制其侧向变形。通过设置加强层来增加结构的抗侧刚度能够减少造价,且对结构受力有着有利的影响,如果把加强层的设置与设备层等结合起来,还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空间。本文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对高度为245m的超高层筒中筒结构-长沙市瑞吉酒店进行了多种加强层设置方案的分析,针对加强层对筒中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有限元的方法,探讨了 12种模型的加强层设置对筒中筒结构空间受力性能的影响,分别从加强层的不同位置,如不设加强层、设于结构顶部、结构中部等位置处,不同刚度、不同数量,如设置一道、二道、三道、四道加强层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加强层对筒中筒结构空间受力性能的影响;(2)从减少结构侧移和改善结构受力两个目标出发,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如加强层对结构顶点侧移的影响,加强层对筒中筒结构外筒翼缘框架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等。(3)研究了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荷载作用下各种加强层设置方案对筒中筒结构自振周期、顶点侧移、内外筒剪力和弯矩分布的影响。(4)通过变形协调建立平衡方程,运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得到与水平刚臂相连的外筒柱内力值的计算公式以及水平加强层弯曲刚度与该柱轴向刚度的关系表达式。结果表明,1)加强层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的改善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使得结构内力朝着有利的方向进行重分布;2)对于减少结构侧移而言,在筒中筒结构中设置加强层效果明显不如框架-核心筒结构且在筒中筒结构中设置水平刚臂的基础上再设置外框圈梁的效果也不如框架核心筒结构显着;3)加强层的刚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使得结构产生薄弱层,不利于结构抗震;4)当沿着结构高度均匀设置加强层时,可以不考虑加强层的最佳位置。基于研究,给实际工程筒中筒结构设置加强层提出相关建议。
周洲[5](2018)在《带斜支撑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及施工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期间各预制构件的时变特征,导致施工过程中构件成为了装配式施工作业的高风险来源。通过对带有斜支撑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进行受力性能分析与施工控制,可实现结构在施工状态下的安全与稳定。本文从有限单元法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斜支撑的钢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建模分析与计算。分析了钢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与传荷三角形。根据杆件塑性区发展的特点,对结构的内力重分布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针对于国内某高层钢框架结构的施工建设项目,对其在三种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下进行了施工阶段安全与稳定性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当选择批量加装斜支撑的施工方案时,需要对钢框架结构装配作业进行挠度补偿,计入构件竖向压缩变形导致的影响;钢框架结构动力性能分析表明,斜支撑杆件提高了结构的基频值,使得结构的耗能作用和抗震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斜支撑通过增大立柱与桁架梁的联系程度,使得柱的轴压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实际施工作业时,需要注意杆件的装配顺序不当导致结构相邻框架层之间的刚度值存在突变的现象,避免结构的应力状态发生突变。
刘良坤[6](2018)在《新型消能伸臂体系减震性能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腾飞,各大城市用地趋于紧张,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在此环境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中伸臂体系因其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伸臂体系仅通过加强层(伸臂)来增加结构体系刚度,以达到提高抗侧移能力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改善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问题。因此,近年来,消能伸臂体系得以提出,并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的认可。为完善消能伸臂体系的减震分析理论,本文主要从模型简化分析、参数优化、随机动力系统分析、功率流分析以及新型减震装置研究等问题入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对比了分析分布参数体系的Laplace变换及逆变换法、数值装配法、有限元法,并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推导了该分布参数体系关于分布质量和分布刚度的正交条件;以有限元法计算值为基准论证了前两种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Laplace变换及逆变换法和数值装配法所得的低阶频率误差较小,地震响应计算结果可接受,而两者主要区别在于频率方程的求解过程。利用数值装配法推导了悬臂梁体系、传统伸臂体系和消能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方程并研究了外柱刚度比、伸臂阻尼系数、伸臂位置及伸臂数目等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装配法分析计算合理;外柱刚度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系统各阶伪频率和阻尼比;消能伸臂体系相当于具有单个或多个Maxwell型阻尼器耦合的悬臂梁体系,随着伸臂阻尼系数增加,系统的伪频率逐渐增大并趋于常值,且系统阻尼比存在峰值;伸臂数目对消能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影响很大:当伸臂数目小时,较大的伸臂阻尼系数影响显着,反之,较小的伸臂阻尼系数对系统阻尼比影响明显,但对伪频率影响较小。提出了消能伸臂体系地震响应计算的“Maxwell型阻尼器法”及“虚拟小质量法”,并用有限元法进行了论证;基于H∞性能指标和Clough-Penzien谱模型的拓展状态方程分析了各消能伸臂体系的减震参数及其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H∞性能指标和Clough-Penzien谱模型的拓展状态方程,所得的最优参数及各减震参数规律相似且均能获得较好的减震效果;伸臂阻尼对结构性能指标和随机响应影响较大,但外柱刚度比的影响也不可忽略;各伸臂阻尼取等值或相异的最优情况时,两者最终所得的控制效果相差不大,但考虑到工程应用,建议采用前者以方便施工和兼顾经济性。基于功率流理论,推导了普通结构的功率方程,并利用有限元功率流法研究了消能伸臂体系的能量流动规律及减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结构的平均动能功率与平均弹性能功率在一个周期内为0,且平均耗能功率与平均输入功率相等;对比了不同伸臂体系在各阶频率附近的截面平均功率流,发现消能伸臂体系的数值最小,且消能伸臂起着能量吸收泵的作用;以截面随机平均功率流为目标的参数优化分析说明:外柱刚度比较大时存在最优伸臂阻尼,而当外柱刚度比较小时,功率流随伸臂阻尼的增大将逐渐减小并趋于常值。对比分析了随机动力系统计算的正交次序分解方法、Gauss-Hermite直接积分方法以及Gauss-Hermite积分降维算法,并用蒙特卡罗法验证了这三种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利用Gauss-Hermite积分降维算法研究了消能伸臂随机动力系统在确定性地震激励与随机地震激励作用下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Gausss-Hermite积分降维算法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计算效率;消能伸臂体系可快速耗能,其振动响应能够较快趋于较小值,但对参数变异敏感性更低,鲁棒性更好,且在考虑了系统参数变异后控制效果仍可得到保证。采用TID(TID,Tuned Inerter Damper)型调谐惯容阻尼器对结构进行减震控制,推导了安装TID的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模型在白噪声激励下的最优阻尼参数和刚度参数;结合TID和TMD(TMD,Tuned Mass Damper)的各自优势提出了 TIDTMD混合控制策略;最后对TID伸臂体系进行了参数优化及减震分析。研究表明:所推导的最优参数解析式是合理的;增加质量比或选择合适安装位置有助于提高TID控制效果;TIDTMD的混合控制可以消除TID在低阶控制的劣势,同时又减少了多重TMD控制带来的空间,安装,质量过大等问题;TID伸臂体系的控制效果有限,介于无伸臂体系和传统伸臂体系之间,最优阻尼系数较小但发挥充分。利用 Hamilton 原理推导了具有 RID(RID,Rotation Inertia Damper)型旋转惯容阻尼器单自由结构的振动方程,同时将该阻尼器应用到了伸臂体系中,并推导了动力特性方程和Kanai-Tajimi谱模型的状态拓展方程,在此基础上对RID消能伸臂体系的减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ID以较小的物理质量可获得较大的阻尼力;RID消能伸臂体系的振动分析方法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RID消能伸臂体系具有优异的减震性能,可在较短时间内耗散地震输入能量;RID质量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外柱刚度比、伸臂位置、RID阻尼系数对其影响较大;在RID装置的等效作用力中,阻尼力占主导作用,但转动惯性力几乎可忽略。
魏勇[7](2018)在《消能冗余伸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减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建筑常使用伸臂将核心筒和框架柱连接起来共同抵抗地震作用,但是伸臂会引起刚度突变的问题,而且采用硬抗方式,对结构会造成一定的累积损伤。将消能减震技术运用于抗震已是研究的热点,消能伸臂利用了核心筒和外框架柱之间变形的不同,耗散一部分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以达到减震目的。台湾集集地震、汶川地震、东日本大地震使得距离震源很远的高层、超高层结构受到了比其他结构更严重的震害,长周期地震动对长周期结构的破坏作用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为了探究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机理和耗能机制,以及消能伸臂结构对长周期地震动的减震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从地震动的3要素对比了普通地震动和长周期地震动之间的差异性,强度包括地震动峰值及峰值比,频谱包括傅里叶谱和反应谱。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持时更长,强度除PGA外都大于普通地震动,低频成份丰富,长周期地震动的反应谱值在结构自振周期大于0.5s之后就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2.根据消能冗余伸臂概念,将一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运用ETABS软件设计成新型消能伸臂结构,并且和水平设置阻尼器方案、套索设置阻尼器方案进行对比,选择一种新式阻尼器—电涡流阻尼器,将两类地震动分别输入两种结构当中进行时程分析,首先对比抗震结构在两类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差异性,然后分析3种不同减震方案在两类地震动作用下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响应更大,结构响应容易超出规范限值,3种减震方案都能发挥减震作用,但在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减震效果有差别。3.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将一个实际工程设计成新型消能冗余伸臂结构,将两类地震动分别输入两种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弹性分析,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详细对比了抗震结构在设防烈度两类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深入研究了消能伸臂的设置对结构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震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更为严重,损伤规律也与普通地震动作用时不同,消能伸臂的设置对连梁、结构底部墙肢、混凝土受拉损伤、框架梁应力都有一定的减震效果,结构的塑性耗能有所减小。
马保红[8](2016)在《超高层加强层沿高度数量、刚度变化时结构内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对高层结构的影响更加突出,对超高层结构的影响也就毋庸置疑,侧移也随高度快速地增长,提高结构抗侧刚度和抵抗水平推力的能力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在高层结构中设置加强层以克服剪力滞后效应和解决侧向刚度不足而导致侧移过大的问题。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有诸多优点,亦有非常不利而又必须面对的缺点,那就是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的突变而形成的薄弱层,以致难以出现与设计时所预想的“延性”屈服机制,所以我们必须得对带加强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用SAP2000软件建立超高层结构模型,依据加强层数量变化建立了六种方案和刚度沿结构高度方向变化的三种方案,通过对模型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研究了加强层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在基本假定下按最优位置设加强层,随加强层数量变化建立的六种方案和刚度沿结构高度方向变化的三种方案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对比分析了结构自振周期的变化规律。2.对依据随加强层数量变化时不同模型进行弹性时程分析,通过提取模型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剪力和弯矩以及在加强层处内外筒分配的内力数据来分析设置不同数量的加强层对结构的侧向刚度、内力变化和内外筒受力的影响及其原因。3.对依据加强层刚度沿结构高度方向变化时的不同模型在同样条件下的弹性时程分析,提取了不同模型的顶点位移、加强层对结构外框柱剪力与轴力和内外筒分配的内力数据,分析了加强层刚度变化时对结构侧移、加强层处内外筒内力分配以及加强层刚度变化对结构外框柱剪力与轴力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余佳[9](2016)在《伸臂类型与连接形式对框—筒结构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实际工程中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应用普遍,但在工程设计中,关于加强层处伸臂构件与其外框架柱之间的不同连接形式在地震作用下对结构动力特性及其构件内力的影响研究还有欠缺,因此研究伸臂类型及其与外框柱之间的连接形式对框-筒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广州市某51层的型钢混凝土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实例作为算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和SATWE对加强层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进行改变分别建立计算模型,并对不同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及层间剪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伸臂设置相对最佳的模型;据此对不同伸臂与外框柱分别采用刚接、半刚接、铰接三种连接形式再次进行建模分析,对地震作用下各模型的弹性变形与结构构件的内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当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加强层的设置数量增多,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最大位移角均减小;随着加强层设置位置提高,结构层间的剪力变化越小;伸臂与外框柱之间的连接形式对结构的弹性变形影响不明显,但随着连接刚度的增大,对结构弹性变形的影响稍显明显;水平伸臂方案较V字形伸臂方案对减小结构弹性变形更为有效;水平伸臂方案较V字形伸臂方案对结构构件的弯矩、剪力、轴力以及层间剪力等的影响更为明显。
苏宇坤[10](2015)在《八度区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布置选型及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超高层建筑不但可以更好地解决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所导致的用地紧张问题,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工程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型城市中超高层建筑也日益增多。由于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许多大型城市位于8度设防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关键因素。如何在结构设计中寻求最佳方案,以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侧向变形,保证结构安全,已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而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的结构选型以及布置优化直接影响结构整体性能以及经济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以350m高的西安利科国际金融中心超高层项目为工程实例,首先建立了8个模型,分别比较了结构体系,框架柱间距,核心筒尺寸以及外框梁截面对于结构抗震性能以及经济性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1、选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在材料用量上会略多于采用巨型结构体系;2、框架-核心筒结构外框柱距越大,为了满足抗侧刚度的要求,外框架所需要的材料越多;3、增大结构核心筒尺寸有利于整体抗侧性能。根据初步设计选型结果,本项目最终主体结构型式为核心筒尺寸30mX30m,外柱距6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随后在不改变核心筒及外框架构件尺寸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加强层的布置方案,建立了5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第二、第四避难层设置加强层,并且在第五避难层设置环向桁架能够有效控制结构侧向位移,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本文基于最终结构方案模型,使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结构弹性分析,证明经过合理优化设计的结构方案各指标均满足规范限值,构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针对结构超限情况,本文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证明结构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结构关键节点以及薄弱部分,本文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获得了节点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对部分薄弱位置给出了设计建议。本文着重强调了前期结构选型优化的重要性,并对项目初步设计优化过程进行了的总结提炼,希望能为类似的超高层结构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简化结构设计人员工作内容。
二、带刚臂超高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刚臂超高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伸臂桁架弦杆研究现状 |
1.2.2 伸臂桁架腹杆研究现状 |
1.2.3 伸臂桁架研究现状 |
1.2.4 文献综述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防屈曲可更换伸臂桁架弦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防屈曲可更换伸臂桁架弦杆构造形式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加载和量测方案 |
2.3 试验现象 |
2.3.1 普通RBS弦杆OR |
2.3.2 单侧连接新型防屈曲弦杆SCR |
2.3.3 双侧连接新型防屈曲弦杆DCR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滞回曲线 |
2.4.2 骨架曲线与变形能力 |
2.4.3 耗能能力 |
2.4.4 刚度退化与强度退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复位BRB伸臂桁架腹杆抗震性能研究 |
3.1 自复位BRB腹杆力学性能分析 |
3.1.1 并联式自复位BRB腹杆构造体系及工作机理 |
3.1.2 串联式自复位BRB腹杆构造体系及工作机理 |
3.1.3 自复位BRB腹杆恢复力模型 |
3.1.4 自复位BRB腹杆设计方法 |
3.2 SC-BRB腹杆精细数值模拟方法 |
3.2.1 模型单元类型与材料本构选取 |
3.2.2 预紧力的施加 |
3.2.3 自复位系统的验证 |
3.2.4 自复位BRB腹杆验证 |
3.3 自复位BRB腹杆设计实例 |
3.4 SC-BRB-O1 有限元模拟 |
3.4.1 SC-BRB-O1 滞回结果 |
3.4.2 串联型自复位机制验证 |
3.4.3 预应力筋受力状态及端板间隙状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架有限元模拟 |
4.1 防屈曲可更换弦杆有限元模型 |
4.1.1 单元选取与材料本构 |
4.1.2 边界条件与接触关系 |
4.1.3 模型验证 |
4.2 自复位BRB腹杆有限元模型 |
4.2.1 单元选取与材料本构 |
4.2.2 边界条件与接触关系 |
4.2.3 模型验证 |
4.3 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分析模型 |
4.3.1 单元选取与材料本构 |
4.3.2 边界条件与接触关系 |
4.3.3 模型验证 |
4.4 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架关键参数影响性分析 |
4.4.1 第一刚度比α_c的影响 |
4.4.2 第二刚度比α_s的影响 |
4.4.3 强度比β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5.2 后续相关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3)低烈度区某超高层结构加强层设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加强层工作原理及形式 |
1.2.1 加强层概念及形式 |
1.2.2 加强层的工作原理 |
1.2.3 设置结构加强层的优缺点 |
1.2.4 加强层的理论计算方法 |
1.2.5 结构加强层应用实例 |
1.3 结构加强层研究现状 |
1.3.1 结构加强层最佳位置和最佳数量研究现状 |
1.3.2 结构加强层刚度研究现状 |
1.3.3 结构加强层形式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工程背景以及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工程背景 |
2.3 结构体系及平面布置 |
2.4 分析方法 |
2.4.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2.4.2 动力弹塑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低烈度区超高层结构设置加强层的适用性 |
3.1 引言 |
3.2 设置结构加强层经济性 |
3.2.1 建立模型 |
3.2.2 经济性分析 |
3.3 加强层对结构力学性能影响 |
3.3.1 加强层对周期的影响 |
3.3.2 加强层对顶点位移的影响 |
3.3.3 设置加强层对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
3.3.4 设置加强层对核心筒弯矩的影响 |
3.3.5 设置加强层对层剪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低烈度区超高层结构加强层的布置 |
4.1 引言 |
4.2 加强层的最佳位置 |
4.2.1 一道加强层时的最佳位置 |
4.2.2 两道加强层时的最佳位置 |
4.2.3 三道加强层时的最佳位置 |
4.3 基于限制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加强层最优位置搜寻方法 |
4.4 结构加强层的最佳数量 |
4.5 本章小结 |
5 设置加强层结构的弹塑性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动力弹塑性分析 |
5.2.1 分析程序介绍 |
5.2.2 程序介绍 |
5.2.3 单元弹塑性模型 |
5.2.4 地震波的选取 |
5.2.5 方案S6 弹塑性结果分析 |
5.2.6 方案S3 弹塑性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科研项目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加强层对筒中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加强层的概念 |
1.2.1 加强层的定义 |
1.2.2 加强层的类型 |
1.2.3 加强层的优点与不足 |
1.3 加强层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现状 |
1.4 设置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加强层的作用机理分析 |
2.1 筒体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概念 |
2.2 带加强层的筒中筒结构分析方法 |
2.2.1 按刚性加强层分析 |
2.2.2 按弹性加强层分析 |
2.3 框架-筒体结构设置加强层的机理分析 |
2.4 筒中筒结构设置加强层的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加强层对筒中筒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 |
3.1 带加强层筒中筒结构外筒柱内力分析 |
3.1.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 |
3.1.2 协调方程的建立 |
3.2 案例分析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框筒柱轴力分析 |
3.3 加强层计算与分析 |
3.3.1 加强层数量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
3.3.2 加强层数量对结构顶点侧移的影响 |
3.3.3 加强层位置对结构顶点侧移的影响 |
3.3.4 外筒环梁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
3.4 外筒刚度改变对加强层作用效果的影响 |
3.5 对加强层效果的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加强层对筒中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4.1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选择 |
4.2 地震作用及效应分析 |
4.3 加强层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4.3.1 加强层位置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 |
4.3.2 加强层数量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 |
4.3.3 加强层数量对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
4.3.4 设置加强层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
4.4 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工程项目目录 |
致谢 |
(5)带斜支撑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及施工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结构的施工阶段分析与控制 |
1.2.2 装配式钢框架结构的施工与控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钢框架结构施工的变形计算 |
2.1 结构施工阶段的有限元分析基础 |
2.1.1 施工过程跟踪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2.1.2 新老单元的连接 |
2.2 钢结构施工阶段分析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置斜支撑的钢框架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钢框架的受力性能 |
3.2.1 钢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模型 |
3.2.2 有限单元法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 钢框架构件稳定性讨论 |
3.3.1 钢框架结构中斜支撑的布置对结构基频的影响 |
3.3.2 钢框架结构中的传荷三角形 |
3.3.3 钢框架结构的内力重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斜支撑的钢框架结构施工分析与控制 |
4.1 工程背景 |
4.2 施工阶段分析模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钢框架结构的施工控制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型消能伸臂体系减震性能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伸臂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研究现状 |
1.3.1 被动控制 |
1.3.2 主动控制 |
1.3.3 半主动控制 |
1.3.4 混合控制 |
1.4 伸臂控制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消能伸臂体系 |
1.4.2 半主动、智能控制伸臂体系 |
1.5 存在的不足之处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布参数体系的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
2.1 引言 |
2.2 分布参数体系计算方法 |
2.2.1 Laplace变换及逆变换法 |
2.2.2 数值装配法(NAM) |
2.2.3 有限元法(FEM) |
2.3 分布参数体系计算方法对比 |
2.3.1 框架-剪力墙动力分析模型 |
2.3.2 Laplace变换及逆变换法求频率方程 |
2.3.3 数值装配法求解频率方程 |
2.3.4 分布参数体系的振型正交特性与地震响应计算 |
2.4 分布参数体系的方法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能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悬臂梁体系的动力特性分析 |
3.3 传统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分析 |
3.3.1 单伸臂体系动力特性方程推导 |
3.3.2 单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参数分析 |
3.3.3 多伸臂体系动力特性方程推导 |
3.3.4 多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参数分析 |
3.4 消能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分析 |
3.4.1 单消能伸臂体系动力特性方程推导 |
3.4.2 单消能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参数分析 |
3.4.3 多消能伸臂体系动力特性方程推导 |
3.4.4 多消能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参数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能伸臂体系的简化分析方法及参数研究 |
4.1 引言 |
4.2 伸臂体系的地震响应简化分析方法 |
4.2.1 传统伸臂体系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4.2.2 传统伸臂体系的分析方法验证及参数分析 |
4.2.3 消能伸臂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4.2.4 消能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简化分析方法 |
4.2.5 消能伸臂体系的方法验证及参数分析 |
4.3 基于LMI的消能伸臂体系控制效果及参数研究 |
4.3.1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理论 |
4.3.2 H_2与H_∞性能指标 |
4.3.3 基于H_∞的控制参数及减震效果分析 |
4.4 基于随机地震响应的消能伸臂体系减震效果及参数研究 |
4.4.1 Clough-Penzien谱模型拓展状态方程 |
4.4.2 基于随机地震响应的消能伸臂体系参数分析 |
4.4.3 基于随机地震响应的消能伸臂体系控制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能伸臂体系的功率流研究 |
5.1 引言 |
5.2 功率流分析基本理论 |
5.3 建筑结构的功率流分析 |
5.3.1 单自由度结构功率流分析 |
5.3.2 多自由度结构功率流分析 |
5.4 伸臂体系的有限元功率流分析方法 |
5.4.1 单元节点力的推导 |
5.4.2 截面功率流计算 |
5.4.3 截面随机功率流方差计算 |
5.5 消能伸臂体系功率流研究 |
5.5.1 截面平均功率流分析 |
5.5.2 截面随机平均功率流分析 |
5.5.3 截面随机功率流方差分析 |
5.5.4 地震激励下的截面功率流时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参数变异的消能伸臂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随机动力系统地震响应分析的正交次序分解方法 |
6.2.1 随机动力系统 |
6.2.2 带权的埃尔米特(Hermite)多项式 |
6.2.3 基于Hermite正交多项式的随机动力系统正交分解(HOM) |
6.3 随机动力系统地震响应降维计算方法 |
6.3.1 Gauss-Hermite直接积分法(GHM) |
6.3.2 GaussHermit点估计降维算法(GHPM) |
6.4 随机动力系统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对比 |
6.4.1 随机动力系统在确定性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6.4.2 随机动力系统演变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
6.5 考虑参数变异的消能伸臂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
6.5.1 考虑参数变异的消能伸臂体系在确定性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分析 |
6.5.2 考虑参数变异的消能伸臂体系演变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具有调谐惯容阻尼器的伸臂体系减震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调谐惯容阻尼器(TID)的基本工作原理 |
7.3 建筑结构的TID减震性能研究 |
7.3.1 具有TID的单自由度模型传递函数分析 |
7.3.2 具有TID的单自由度模型参数优化与分析 |
7.3.3 多自由度模型的TID减震性能分析 |
7.3.4 带有TID的建筑结构减震效果分析 |
7.4 TID伸臂体系的减震性能研究 |
7.4.1 TID伸臂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 |
7.4.2 TID单伸臂体系减震参数优化分析 |
7.4.3 TID多伸臂体系减震参数及减震效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旋转惯容阻尼器型伸臂体系的减震性能研究 |
8.1 引言 |
8.2 旋转惯容阻尼器(RID)的工作机理 |
8.3 RID单伸臂体系动力特性分析 |
8.3.1 RID单伸臂体系分析模型 |
8.3.2 动力特性方程推导 |
8.3.3 RID伸臂体系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
8.4 RID多伸臂体系的动力特性及减震研究 |
8.4.1 RID多伸臂体系分析模型 |
8.4.2 RID多伸臂体系动力特性分析 |
8.4.3 RID多伸臂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伸臂体系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1 无伸臂体系 |
2 传统伸臂体系 |
3 消能伸臂体系 |
4 TID伸臂体系 |
5 RID伸臂体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消能冗余伸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减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分类 |
1.3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结构消能减震机理 |
1.3.2 阻尼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4 伸臂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
1.4.1 超高层建筑结构发展 |
1.4.2 伸臂结构体系的发展 |
1.5 消能伸臂结构体系的研究与现状 |
1.6 长周期地震动震害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长周期地震动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长周期地震动的选取 |
2.3 长周期地震动基本特征分析 |
2.3.1 幅值 |
2.3.2 持时 |
2.3.3 频谱 |
2.4 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分析 |
2.4.1 普通地震动和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对比分析 |
2.4.2 普通地震动和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反应谱对比分析 |
2.4.3 普通地震动和长周期地震动速度反应谱对比分析 |
2.4.4 普通地震动和长周期地震动位移反应谱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消能冗余伸臂框架-核心筒结构不同减震方案对比研究 |
3.1 引言 |
3.2 消能冗余伸臂体系的概念 |
3.3 伸臂位置优化 |
3.4 电涡流阻尼器 |
3.5 减震结构分析方法 |
3.5.1 能量方法定义 |
3.5.2 能量方程的求解 |
3.6 减震方案 |
3.6.1 水平布置阻尼器减震方案 |
3.6.2 套索布置阻尼器减震方案 |
3.6.3 竖向布置阻尼器减震方案 |
3.7 工程概况 |
3.7.1 结构基本情况 |
3.7.2 消能伸臂的设置 |
3.7.3 阻尼器相关参数的设置 |
3.8 减震方案减震效果对比 |
3.8.1 层间位移角 |
3.8.2 基底剪力 |
3.8.3 基底弯矩 |
3.8.4 最大楼层位移 |
3.8.5 顶层加速度 |
3.8.6 能量分析 |
3.8.7 阻尼器耗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消能冗余伸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ABAQUS软件简介 |
4.3 弹塑性分析方法 |
4.3.1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4.3.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
4.4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动力方程的积分方法 |
4.4.1 隐式积分算法 |
4.4.2 显示积分算法 |
4.5 工程概况 |
4.5.1 结构基本信息 |
4.5.2 材料模型 |
4.5.3 单元模型 |
4.5.4 ABAQUS抗震模型的建立 |
4.5.5 ABAQUS消能伸臂模型的建立 |
4.6 地震波的选择及处理 |
4.7 消能伸臂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 |
4.7.1 多遇地震作用下消能伸臂设置前后弹性分析 |
4.7.2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分析 |
4.7.3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超高层加强层沿高度数量、刚度变化时结构内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加强层研究现状与应用概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应用概况 |
1.3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章 加强层工作机理及带加强层结构理论计算方法 |
2.1 加强层的工作机理及形式 |
2.1.1 加强层的概念 |
2.1.2 加强层的工作机理 |
2.1.3 加强层的结构形式 |
2.2 加强层的优缺点分析 |
2.3 带加强层的结构计算的理论分析方法 |
2.3.1 理论分析的简化模型 |
2.3.2 简化模型的基本假定 |
2.3.3 简化模型计算的理论推导 |
第3章 超限框-筒结构模型的建立及结构模态分析 |
3.1 超限高层结构 |
3.1.1 超限高层的定义 |
3.1.2 超限高层抗震设计的要求 |
3.1.3 超限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的建立 |
3.2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3.2.1 微分方程的转换 |
3.2.2 模态方程的推导 |
3.2.3 模态方程一般求解方法 |
3.2.4 模态分析的方法 |
3.3 超限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模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强层数量变化时超限框筒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4.1 时程分析 |
4.1.1 时程分析法 |
4.1.2 时程分析时地震波的选取原则 |
4.2 加强层数量变化时超限框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 |
4.2.1 算例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 |
4.2.2 算例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顶点位移 |
4.3 加强层数量变化时超限框筒结构的层间总剪力、弯矩 |
4.3.1 加强层数量变化时超限框筒结构的层间总剪力 |
4.3.2 加强层数量变化时超限框筒结构的层间总弯矩 |
4.4 加强层数量变化时超限框筒结构加强层处剪力、弯矩分布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强层沿高度刚度变化时超限框筒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5.1 引言 |
5.2 加强层刚度变化时模型结构的模态分析 |
5.2.1 加强层刚度变化时模型的建立 |
5.2.2 加强层刚度变化时模型结构的模态分析 |
5.3 加强层刚度变化时模型结构的水平位移 |
5.4 加强层刚度变化对模型结构外框架柱的剪力、轴力影响 |
5.5 加强层刚度变化时模型结构加强层处的剪力、弯矩分布规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伸臂类型与连接形式对框—筒结构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加强层及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
1.3 工程应用及研究与运用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伸臂对框-筒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
2.1 算例工程与设计参数 |
2.2 结构布置及构件参数 |
2.3 加强层设置模型方案 |
2.4 伸臂对框-筒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 |
2.5 伸臂对框-筒结构侧移的影响 |
2.6 伸臂对框-筒结构层间剪力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伸臂类型及其与外框柱的连接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3.1 结构模型方案 |
3.2 伸臂类型及其与外框柱的连接形式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 |
3.3 伸臂类型及其与外框柱的连接形式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3.4 伸臂类型及其与外框柱的连接形式对楼层层间剪力的影响 |
4 伸臂类型及其与外框柱的连接形式对结构构件内力的影响 |
4.1 外框架柱轴力曲线对比分析 |
4.2 外框架柱弯矩和剪力曲线对比分析 |
4.3 核心筒剪力墙弯矩和剪力曲线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八度区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布置选型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现状 |
1.2 超高层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
1.3 框架 -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 |
1.4 加强层设计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高层建筑结构选型 |
2.1 项目背景介绍 |
2.2 结构方案设计 |
2.3 对比结果 |
2.3.1 结构体系影响 |
2.3.2 框架柱间距影响 |
2.3.3 核心筒尺寸影响 |
2.3.4 边框梁影响 |
2.4 加强层布置 |
2.4.1 结构周期 |
2.4.2 侧向位移 |
2.4.3 结构内力分析 |
2.5 最终设计方案 |
第3章 结构弹性分析 |
3.1 设计依据 |
3.2 材料 |
3.2.1 混凝土 |
3.2.2 钢筋 |
3.2.3 钢材 |
3.3 荷载及其效应组合 |
3.3.1 雪荷载 |
3.3.2 风荷载 |
3.3.3 塔楼部分楼面荷载 |
3.3.4 地震荷载 |
3.4 结构超限类别判定及抗震措施 |
3.4.1 超限情况分析 |
3.4.2 结构超限针对性措施 |
3.4.3 结构抗震性能指标 |
3.5 结构弹性计算结果 |
3.5.1 设计软件及计算模型 |
3.5.2 结构周期及振型 |
3.5.3 剪重比 |
3.5.4 位移 |
3.5.5 框架剪力 |
3.5.6 弹性时程分析 |
3.5.7 构件承载力验算 |
第4章 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 |
4.1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4.1.1 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的目的 |
4.1.2 分析软件 |
4.1.3 构件单元模型及材料本构 |
4.2 罕遇地震时程分析 |
4.2.1 动力弹塑性分析过程 |
4.2.2 模型验证 |
4.2.3 罕遇地震时程分析地震波 |
4.2.4 时程分析工况 |
4.2.5 罕遇地震时程分析结果 |
4.3 节点弹塑性分析 |
4.3.1 伸臂型钢节点 |
4.3.2 大堂V撑节点 |
4.4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带刚臂超高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架抗震性能研究[D]. 陈越. 北京建筑大学, 2021
- [2]高层建筑中伸臂桁架的耗能性能研究[J]. 甄伟,邱意坤,杨青顺,张万开. 工程力学, 2021(02)
- [3]低烈度区某超高层结构加强层设置方案研究[D]. 虞虎. 重庆大学, 2019(01)
- [4]加强层对筒中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D]. 吕炜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带斜支撑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及施工控制[D]. 周洲. 南华大学, 2018(01)
- [6]新型消能伸臂体系减震性能的理论研究[D]. 刘良坤.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
- [7]消能冗余伸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减震性能研究[D]. 魏勇. 广州大学, 2018(01)
- [8]超高层加强层沿高度数量、刚度变化时结构内力的研究[D]. 马保红.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 [9]伸臂类型与连接形式对框—筒结构的影响分析[D]. 余佳.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10]八度区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布置选型及设计[D]. 苏宇坤. 清华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