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三角网络图计算选煤产品的实际产率(论文文献综述)
边云涛[1](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黄毅[2](2020)在《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精制环烷基油品基础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及保障能源安全战略决定了煤炭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如何清洁、高效、高值转化利用储量丰富但又尚未规模开采的中低变质程度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基于物质分级转化、能量梯级利用的多联产系统技术,中低变质程度煤分级高附加值转化利用得到广大研究者的认可和政府推广。本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主要针对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设计高效高值转化利用合成功能化学品工艺,以期实现中低温煤焦油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的同时,获得高附加值产品。以中低温煤焦油为研究对象,基于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的定性定量分析,开展如下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不同中低温煤热解工艺的产品分布特点,优选适宜不同煤种的加工技术;2)建立煤焦油萃取精馏分离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模型和煤焦油加氢精制环烷基油品的真实组分动力学模型,用于实现中低温煤焦油分离加氢过程的操作参数优化及产品性质的预测;3)采用商用流程平台软件,对中低温煤焦油萃取精馏脱酚耦合加氢精制过程进行全流程过程模拟与集成。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基于文献报道的中试和工业热解工艺数据,建立了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的非线性规划(NLP)产物分布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固定碳为45%~60%(daf)的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产物分布。NLP模型可以提供目标产品信息和热解技术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过程综合评价模型,可用于不同煤种热解产品工艺的选择。以淖毛湖煤为原料,经过NLP模型对五种热载体工艺Toscoal/LR/DG/COED/MRF的热解过程分析,得出淖毛湖煤热解时选择LR工艺和DG工艺综合性能较好。2)针对中低温煤焦油中富含有酚类化合物的特点,通过3,4二甲基苯酚-萘共沸体系在溶剂三甘醇(TEG)的相平衡实验,采用Wilson、NRTL和UNIQUAC等热力学方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优化了原有共沸体系。基于定性定量的煤焦油分析结果,建立了煤焦油酚油馏分真实组分估计模型,对萃取精馏工艺进行建模并获得合适的操作参数,同时搭建了煤焦油低共熔溶剂脱酚工艺流程。根据文献报道和工业数据,对比分析了低共熔溶剂脱酚工艺、碱洗脱酚工艺、和萃取精馏脱酚工艺,结果表明,萃取精馏脱酚工艺在酚产品纯度和萃取率方面表现更优。3)基于煤焦油加氢的产品和原料组成分析,建立了碳数-官能团矩阵的煤焦油物性估计方法。通过该方法获得煤焦油及其加氢产品的物性参数,建立了煤焦油真实组分的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客观描述了煤焦油中各组分的转化规律,通过煤焦的脱杂率、产品物性等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4)在萃取精馏脱酚技术及煤焦油真实组分加氢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煤焦油萃取精馏脱酚耦合加氢精制环烷基油品的工艺。基于节能减排技术要求,对上述新工艺过程的公用项目进行了集成与优化,并在ASPENPLUS平台上实现了全过程流程模拟。采用全生命周期(LCA)评价方法,综合评估了煤焦油精制环烷基油品技术系统在物质转化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与延迟焦化-煤焦油加氢及全馏分煤焦油加氢相比,煤焦油萃取精馏脱酚耦合加氢精制环烷基油品工艺在经济性、抗市场风险、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具有优势。
张兴晔[3](2020)在《煤矿企业主生产系统调度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煤矿企业调度工作对各个生产环节起到协调组织的作用,保证生产平稳有序进行,最终提高企业整体运营能力。面对复杂的煤矿主生产系统,建立一种科学的调度方式及相应的求解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井工煤矿的主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调度管理理论研究及应用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煤矿与离散、流程型生产企业调度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出了主生产系统因中间环节不协调而面临的问题;随后针对问题提出调度策略,其中包括煤矿主生产系统建模策略以及调度模型求解策略,并设立了相应的评价方式;通过对煤矿主生产系统中各单元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煤矿主生产系统的调度模型,并设置了标号、变量、目标函数以及各环节约束。在模型求解方面,针对煤矿企业生产特点设计了染色体编码结构及解码方式;针对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先优化后决策的求解方案,并以NSGA-Ⅱ算法作为求解载体;针对调度求解要求的时效性及有效性,本文通过在求解过程中结合变邻域搜索算法、改进初始种群生成方式和添加外部记忆库的方式,以提高求解速度及准确性;最后以X煤矿为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算法的高效性。针对实际生产中频繁出现的扰动因素,在初始调度的基础上,提出煤矿主生产系统重调度策略。首先对煤矿企业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主要扰动因素。其次,根据动态调度特点设计重调度流程;再次,基于煤矿生产特点提出相应的滚动窗口技术及混合式重调度触发机制;对重调度模型求解算法做出相应的改进,以保证调度方案的最优状态和生产系统稳定运行。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重调度模型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王尊[4](2020)在《复杂化工过程运行优化方法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安全与质量,自始至终都是工业领域所关注的两大核心问题。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工产品作用于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工生产过程因其关联的危险化学品种类与数量繁多、生产工艺及操作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加之生产装置设备的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程度日益加深,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极其严重。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企业的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过程系统数据,尤其是化工行业中的统计数据,具有高维、强非线性、噪声、损失和不确定性的复杂性,很难根据生产数据准确评估过程系统的性能,以找到最佳的生产配置。生产质量的衡量体现在生产环节的各个方面,例如过程能力、控制性能、产量收率、能源效率等针对生产质量关注侧重点的不同。由于工业生产过程系统的日益复杂化、严重非线性特性,复杂化工过程运行优化一直是控制科学与工程重要研究与应用领域。针对化工过程“安、稳、长、满、优”的运行期望,本文研究了复杂化工过程运行优化方法,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模糊理论、层次分析、过程能力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多目标优化等数据驱动方法,围绕数据处理、故障诊断、性能评价、操作优化等内容,从多维角度实现整个过程系统不同方面的优化运行,克服了单一方法特定对象的局限性,有效地保障了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优化了生产工艺和操作条件,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测试于田纳西伊士曼过程和乙烯裂解炉两个化工过程应用对象,对其他化工装置和其他流程工业对象同样具有借鉴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化工系统结构及化工数据特性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可见图分析的过程安全分析方法,将过程系统中包含的单个变量分别视为一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水平可见性算法把每个时间序列构建为一个网络模型,并将与该时间序列相对应的每个单层网络抽象为一个节点。同时,通过两个单层网络之间的相关性函数来量化相应节点之间的关联信息。然后,可以基于相关性构建代表整个化工系统的复杂网络结构。此外,计算在故障状态下和在正常状态下获得的互信息之比构成的矩阵,由每个节点的方差变化情况定位异常节点。(2)针对复杂化工过程生产状况分析的不确定性和敏感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函数和模糊过程性能指标的模糊过程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三次样条插值确定动态规格界限,可以有效地执行实时过程功能并分析工业数据的过程性能。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集成的方法,在实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流程工业中模糊过程能力和模糊过程性能的评价方法,可以为评价连续过程中的生产过程能力和过程稳定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3)针对多准则决策分析中输入输出要素权重的不合理分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层次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模型的乙烯裂解炉性能分析和最佳温度选择方法。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模型避免了输入输出要素权重的不合理分布,可以准确地识别和估算乙烯裂解炉的性能状态和最佳温度。同时,基于熵权的改进层析分析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项投入产出指标的合理权重分配,获得不同温度下乙烯裂解炉的一致融合结果。然后再次基于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模型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最佳生产基准。(4)针对复杂化工过程运行中的多目标冲突和操作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操作优化策略和解集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效解决了乙烯裂解炉的多目标操作优化问题。基于模糊层次分析自适应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构建模糊一致矩阵分析确定全局最优解,从而有效提升粒子进化方向的准确性,同时根据当前粒子的进化状态对搜索权重和学习因子等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提出的方法在乙烯生产过程的运行操作优化中被实施,通过固定裂解周期以及非固定裂解周期两种案例情况分别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和模糊评价结果,决策人员能够从帕累托最优解集里确定需要的操作优化信息,从而为乙烯裂解装置的多目标操作优化制定合理实际的运行计划。(5)针对复杂化工过程生产数据特征描述准确性和合理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图元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实现生产装置投入产出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考虑投入产出关系和约束的机理建模来构建最大结构网络,然后通过特定生产数据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获得解结构网络。所提出的I-O图元引入了过程信息,并且不同的节点代表了 I-O图元中的不同投入产出因素。基于图元的特征描述和分析可以通过网络和图的特征统计来实现。通过对乙烯实际生产数据的聚类分析,以高效生产装置为基准,实现低效生产装置的投入产出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产品收率和能源效率。
洪志鑫[5](2020)在《基于数据驱动的重介密度控制智能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选煤厂智能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装备、技术、工艺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难题。全面建设智能化选煤厂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加快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以密度为主线贯穿全文,从灰分仪优化升级、在线密度预测、分选高精度控制、智能控制系统这四个方面,基于在线、离线数据对重选分选过程智能控制做了研究。论文分析了有源灰分仪的测量原理和监测结构,对于传统的双能γ射线灰分仪,发现其结构特点为单点式监测技术,为此将其硬件优化成多点式全截面监测,实现了被监测煤层的横截面积基本全覆盖,消除了偶然误差,提高了代表性。同时,为综合多点探测器的灰分数据时,根据多点的安装方式,煤流的分布,比较多种权重系数计算的数学方法,发现以最小二乘法计算的系数作为权重综合计算后的加权值,与化验值的符合程度最高,以此作为静态标定。后通过随机选取两班共6个生产会分数据做误差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计算输出的灰分值优于大部分单点测灰数据,能够极大的从硬件软件上提高灰分仪精度。对改造后的灰分仪接入现场,选取系统生产时等间隔采集的一组的精煤灰分、原煤灰分、悬浮液密度数据;通过分析重介分选工艺,原煤进入系统要经过众多分选分级设备,使得同一时间采集到实时原煤信息数据、产品信息数据、悬浮液密度数据并不具有相关性,因此精煤产品灰分是跟时间有关的多变量影响结果。将时间序列LSTM的长短时记忆网络应用于密度预测模型的建立,通过确定最佳时间步数(即延时时间),隐含层层数和节点数,并跟传统无时间序列的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STM模型精度(MAPE为0.007g/cm3)比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MAPE为0.015g/cm3)提高了0.008个密度点。因此,可以利用LSTM建立的原煤和精煤灰分、悬浮液密度密度三者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精煤所需产品灰分以及原煤灰分对悬浮密度进行在线预测。将在线密度预测结果输出设定至生产系统,为保证悬浮液能够稳定在该设定密度的允许误差内,采用效果良好的传统PID技术控制响应速度较快的泵根补水阀;着重对分流阀开度进行建模分析,并将补水阀门的开度也引入输入变量中,形成悬浮液密度、悬浮液磁性物含量、合格介质通液位、补水阀开度的4输入和分流阀开度1输出的GA-SVMR遗传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分流阀门预测开度与现场开度可以达到几乎完全吻合,决定系数达到高达0.9960,平均误差为0.15%,高度适配现场操作。将训练好的模型嵌入系统,根据给定的预测密度等参数进行分流阀门开度的实时给定和控制。在灰分仪精度提高、密度在线预测、密度高精度控制输出基础上,提出了重介分选过程智能控制框架——双闭环智能控制系统,以数据驱动体系驱动,其中,数据驱动包含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和应用继承三个环节。针对选煤厂各种海量生产的数据,通过设置存储规则和采集规则完成数据准备,为数据挖掘的预测做准备。同时该系统中各种软硬件的相互通讯和数据交互,并采用iFix上位机软件和S7-300下位机编程,将系统生产过程可视化界面展示,设计了手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的调节模式,实现了数据驱动体系构建;最后对现场应用结果做了评价分析,表明基于数据驱动重介分选智能控制系统效果表现良好。该论文有图41幅,表19个,参考文献96篇。
王策[6](2020)在《基于三角形及线型羧酸的MOFs构筑、荧光性能及后合成离子替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类功能配位聚合物是当前化学及材料领域的热点及多学科交叉前沿。在国内外众多科学家长期研究及持续推动下,MOFs从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到功能应用的各个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已在能源气体储存、选择性分离、异相催化、分子识别、光/电/磁功能、生物医学等诸多方面显示出独特性能,极大体现了晶体工程及功能配位化学及晶体工程的重要进展。在合成化学方面,利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有机配体实现有用结构及功能,对推动MOFs未来真正走向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晶体工程而言,系统研究预设几何构型有机配体的配位组装规律,是探索MOFs功能导向可控制备的必由之路。本论文选择简单易得的1,3,5-均苯三酸及其-NH2,-Br取代物为主配体,与储量丰富、成本相对稀土离子更为低廉的3d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晶体工程探索。将1,3,5-均苯三酸进行配体拓展,研究和比较了不同尺寸三角形苯羧酸配体的晶体工程规律。在研究线型苯羧酸配体配位组装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三角形与线型配体组合构筑多孔网络结构。成功制备了 23例新颖MOFs,分析其结构并研究了荧光、吸附、后合成金属离子替换等性质。论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四部分内容:1.研究廉价三角形配体1,3,5-均苯三酸(H3btc)的与Zn(Ⅱ)、Cd(Ⅱ)、Mn(Ⅱ)和Pb(Ⅱ)离子溶剂热配位组装的合成规律。制备得到八例MOFs:[Me2NH2]6[Zn16(btc)12(gac)(DMA)3(H2O)3](1),[Me2NH2][Cd(btc)]·0.5DMA·2H2 O(2),[Me2NH2]2[Cd5(btc)2(lac)3(H2O)3]·4DMF(3),[Me2NH2][MnⅡ(btc)]·DMA(4),[Me4N]3[MnⅡ3(btc)2(Hbtc)(5),[Me2NH2]2[Zn5(btc)4(DMA)2]·5.5DMA(6),[Pb3(btc)2(EtOH)]·4EtOH(7)和[Cu4(btc)(CN)](8)。化合物 1 晶体学不对称单元中含有16个Zn2+离子,12个btc3-配体,为H3btc所有配合物中不对称单元复杂之最。由于金属离子和配体的多重化学环境促使其电子能级高度重叠,化合物1在紫外光激发下出现连续宽带荧光,发射谱覆盖整个可见光谱区域且接近纯白光色度坐标(0.33,0.33),是新型的近日光白光材料并成功用于WLED器件制备。化合物2是第二例单相白光MOF,还可选择性吸附染料分子亚甲基蓝(MB),对甲基橙的选择率达29.7:1.0。化合物3中首次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多孔MOFs体系Cd(Ⅱ)离子平面正方形构型;化合物4是首例由[Mn2(COO)2]单元形成Mn-羧酸链并拓展为三维柱-链框架的MOFs。化合物5提供了以自组装金属配体链为支柱构造柱-层框架的新实例。化合物6是基于Zn2簇基单元的多孔MOFs,具有一维圆形孔及拉长型笼两种不同孔穴。化合物8中存在溶剂热原位反应生成的桥连型CN-离子,晶体学、红外、元素分析结果证实了 CN-的存在。2.利用5-氨基间苯二酸(NH2-bdc)或5-溴基间苯二酸(Br-bdc),基于单一或混合配体策略,在溶剂热条件下构筑了五例新型MOFs:[Pb(Br-bdc)]-DMF(9),[Co1.5(Br-bdc)1.5(DMF)]·DMF(10),[Co2(Br-bdc)2(DMF)2(H2O)]·DMF(11),[Cd(Br-bdc)]·2H2O(12)以及[Cu(NH2-bdc)(H2O)](13)和[Cd(NH2-bdc)(pz)0.5(H2O)]·2H2O(14,pz=吡啶)。化合物9具有一维纳米孔道,在395 nm激发波长下发射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探究了化合物9在水溶液中对重金属污染离子Cr(Ⅵ)以及Fe(Ⅲ)的荧光识别;对 Cr2072-,Cr042-,Fe3+的(limit of detection)LOD 分别为 4.33×10-6,9.19×10-6和6.60×10-6 mol·L-1。NH2-bdc 或 Br-bdc 与 Co(Ⅱ)、Cd(Ⅱ)、Cu(Ⅱ)、Zn(Ⅱ)离子的溶剂热反应产生系列单一或混合二维层状MOFs。化合物13通过二配位配体拓展形成了单层二维(4,4)连接网络结构;化合物14是在晶体学a方向具有一维孔道的二维网络结构,通过两种配体(pz,NH2-bdc)配位连接实现了混合配体的构筑策略。3.研究线型苯羧酸配体1,4-二(4-羧基苯基)苯(H2tpdc)构筑MOFs。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构筑了系列Cd基MOFs,研究了反应温度或溶剂的穿插调控效应。化合物[Cd(H2tpdc)]·3DMF(15)是一例五重穿插后孔穴率仍达57.5%的高穿插、高孔穴率,具有sql拓扑网的MOFs。调整反应溶剂或温度得到化合物[Cd(H2tpdc)(DMF)]·DMF(16)和[Cd4(OH)2(H2tpdc)3]·3CH3CN(17),均为柱-链结构MOFs。通过引入金属Mn、La构筑出了具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Mn4(OH)2(H2tpdc]·2CH3CN(18)和[La2(H2tpdc)3(H2O)2]·2CH3CN(19)。4.利用三角形配体1,3,5-三(4-羧基苯基)苯(H3btb),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构筑了两例高孔穴率 MOF[(CH3)2NH2]6[Cd3(btb)4]·10DMF(20)以及[(CH3)2NH2][Cd(btb)]·3DMF(21)。此外,基于 H3btb 与线型 H2bdc 混配策略还构筑出[(CH3)2NH2][Mn1.5(btb)(bdc)0.5]·4DMF·2MeOH(22)和[Co2(btb)(bdc)0.5(H2O)]·3DMF·2H2O(23)。化合物 20 为单节点 Cd(Ⅱ)基 MOFs,孔穴率高达76.2%。化合物21为(3,6)连接二重穿插型MOFs,孔穴率高达64.8%。化合物22是以[Mn3]单元作为节点,具有一维圆形孔道的多孔MOFs,孔穴率60.9%。化合物23是以[Co2]单元作为顶点的三维多孔MOFs,孔穴率55.7%。化合物22的框架具有动态变化性,气体吸附观察到显着的gate-opening 效应。化合物 20 可发生显着 Fe(Ⅲ),Co(Ⅱ),Ni(Ⅱ)和 Cu(Ⅱ)替换行为,Co(Ⅱ)和Cu(Ⅱ)离子替换后单晶性明显保持且框架稳定性显着提高。
刘华伟[7](2020)在《金属硒化物的低共熔溶剂热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硒化物是一种具有多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丰富结构类型的无机功能材料,在离子交换、光电催化、快离子电导、非线性光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合成具有新的元素组成和骨架拓扑结构的金属硒化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金属硒化物合成方法有:电化学合成法、固相合成法、助熔剂法、水(溶剂)热法和以离子液体和表面活性剂为溶剂体系的新型合成方法等。相对于传统的溶剂体系,低共熔溶剂(DESs)是一种更加安全、绿色、成本低廉的反应介质。DESs是由不同的季胺盐和氢键给体(例如,酰胺、羧酸和多元醇等)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简单易得。同时,DESs的特殊组成使它们起到溶剂与结构导向剂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诱导和促进结构新颖、性能特异的金属硒化物的形成。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低共熔溶剂热合成技术,以DESs包含的或原位分解生成的胺类物质为结构导向剂,通过金属与硒元素组装构筑具有一维链状、二维层状或三维多孔开放骨架结构特征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研究这些化合物的热致变色、离子交换性质。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分别使用基于二甲胺、乙胺、三甲胺盐酸盐的DESs合成得到了四例Sn-Se和Ag-Sn-Se化合物,包括[NH2(CH3)2]2Sn3Se7·0.5NH(CH3)2(1)、[NH4]2Sn4Se9(2)、[NH3C2H5]2Sn3Se7(3)和[NH4]3Ag Sn3Se8(4)。化合物1和3具有蜂窝状层状[Sn3Se7]n2n-结构,且具有大尺寸的六角形窗口,而化合物2具有罕见的[Sn4Se9]n2n-阴离子层,该层由四聚体{Sn4Se10}簇作为次级结构单元(SBU)。化合物4包含以Ag+为桥接{Sn3Se8}单元构建的无限[Ag Sn3Se8]n3n-链,并且它代表在DESs中合成的第一个异金属硫属化物。我们对化合物1-4的结构做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并且对化合物4的热致变色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450 K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化合物4的带隙具有负温度依赖性(Eg=2.305-2.119 e V),并且4在没有相变的情况下表现出高度可逆的金黄色-暗红色的颜色变化。2、在由二甲胺盐酸盐和乙烯脲组成的DES中合成了具有微孔开放骨架结构的金属硒化物(en H2)[(CH3)2NH2]4Cu8Sn6Se19(C3H6N2O)(5)。化合物5以{Cu8Se13}团簇为次级结构单元,以二聚的{Sn2Se6}作为桥接单元。化合物5富含硒的性质使其在近红外范围内具有非常窄的带隙(Eg=1.6 e V)。3、在甲胺盐酸盐和N,N’-二甲基脲组成的DES中合成出一例甲胺阳离子为模板剂的Cu-Ge-Se化合物[NH3CH3]0.75Cu1.25Ge Se3(6)。化合物6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其结构类型在Cu-Ge-Q(Q=S、Se)体系中首次出现。我们还对化合物6的Cs+离子交换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离子交换实验包括动力学,吸附等温线,p H稳定性,共存离子交换和耐辐照性等。实验结果证实该化合物是一种优良的Cs+离子吸附剂(qm=225.3 mg g-1),基于硒化物的无机骨架结构表现出了优异的p H稳定性和抗辐照能力,并且离子交换后产物中的Cs+可以被轻松洗脱。化合物6优异的性能和简单、价格低廉的合成方法表明其在高放核废液处理的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隋光辉[8](2019)在《糠醛洁净生产工艺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生物质来源广种类多,而且能够替代化石资源从而缓解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生物质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糠醛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也是生物燃料的前驱体,因此开发糠醛生产的绿色工艺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决糠醛传统“一步法”生产工艺收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问题,推进糠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创新性“两步法”工艺技术,即半纤维水解、固定床催化脱水环化、气相中和技术研究糠醛的连续生产工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以糠醛为平台化合物,合成了苯酚-糠醛树脂、苯酚-葡萄糖树脂和苯酚-木糖树脂,开发了糠醛的应用领域(第五章)。生物质原料水解后的残渣(这里指稻壳水解残渣)经过炭化、硅炭分离后,炭和硅分别制成电容炭和硅酸钙晶须,达到资源化高效综合利用的目的(第六章)。本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生物质的半纤维素水解。根据玉米芯、玉米秸秆和稻壳中半纤维素含量不同,玉米芯采用一次水解法,玉米秸秆和稻壳采用三次水解法,通过优化水解条件获得:(1)玉米芯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酸浓度9.0 wt%、固液比1:5、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100℃,获得的木糖浓度9.5 wt%;(2)玉米秸秆三次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7.0 wt%、固液比1:8、反应时间2.5 h,获得的木糖浓度9.0 wt%;(3)稻壳三次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7.0 wt%、固液比1:8、反应时间2.0 h,获得的木糖浓度9.0 wt%。此外,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的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玉米芯半纤维素活化能为27.90 kJ/mol,木糖降解的活化能为5.19 kJ/mol。2、固定床催化脱水环化。采用固定床酸催化法研究了木糖脱水环化转化为糠醛的过程。主要研究了催化剂酸浓度、反应温度、木糖浓度、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糠醛收率的影响,其中助催化剂种类对糠醛收率的影响从小到大的顺序为:Na2SO4<MgSO4<无助催化剂<FeCl3·6H2O<ZnCl2<MgCl2·6H2O<NaCl,糠醛收率可达到74.1%。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反应体系中,高浓度的H+抑制了路易斯酸(强酸弱碱盐)的水解作用,所以对提高糠醛的收率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木糖脱水制备糠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2.5 mol/L,反应温度170℃,木糖浓度10.0 wt%,氯化钠70.0 g。分别以木糖液、玉米芯水解液、玉米秸秆水解液及稻壳水解液为原料,糠醛收率分别为74.3%、73.7%、73.1%、73.1%。N2分离糠醛的研究表明:N2有助于糠醛蒸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3、醛汽气相中和。本工艺解决了糠醛蒸汽的酸度问题,研究了中和剂种类、浓度、中和温度对糠醛的收率和酸度的影响,同时也对酸进行回收再利用。结果表明,不同的金属阳离子的中和剂对糠醛的收率影响不大;不同阴离子的中和剂对糠醛收率和糠醛酸度的影响顺序为:SO42->Cl->CO32->OH-。考虑到成本及回收再利用问题,本文采用硫酸钠为中和剂,吸收了酸的硫酸钠溶液经调整酸度和氯化钠含量,作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催化木糖脱水转化为糠醛的工艺中,糠醛的收率可以达到72.6%。4、糠醛的应用。以糠醛为平台化合物研究了其在合成树脂中的应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苯酚-糠醛树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酚醛摩尔比1:1,碱用量为苯酚的28 wt%,碱浓度20 wt%,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5 h。采用葡萄糖、木糖替代糠醛合成了苯酚-糠醛-葡萄糖树脂、苯酚-葡萄糖树脂和苯酚-木糖树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提出了树脂形成的一种可能的机理。树脂用作木材胶黏剂时,当葡萄糖替代率为50%时苯酚-糠醛-葡萄糖树脂胶黏剂具有最大的胶合强度为0.85 MPa。5、木糖渣的高效利用。以稻壳水解后的残渣(主要是纤维素、木质素和SiO2)为原料,经过炭化、硅炭分离、活化等工艺制备电容炭,对电容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 mL 8.0 wt%NaOH溶液活化制得的电容炭C2具有最大的比电容为77.3 F/g,经过5000次循环恒流充放电后电容保留率在99.0%以上,比表面积为950 m2/g,孔容为0.72 cm3/g。分离的硅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钙晶须,结果表明:硅酸钙晶须为扫帚状的针钠钙石晶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综上,本论文以生物质为原料,采用创新性技术,如“三次水解法”、固定床催化脱水环化、醛汽气相中和法等技术制备糠醛,将木糖渣综合利用制备电容炭和硅酸钙晶须。这为糠醛的洁净生产工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思路,是一条技术性、环保性、经济性都可行的新型工艺路线。
李贤国[9](2019)在《寻优方法在选煤等领域的应用》文中提出通过五个实例,介绍了用MATLAB解最优化问题的方法。最优化方法实用性强,可节省人财物力,提高工效。
刘传辉[10](2019)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研究城市群内部空间经济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国内城市竞相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研究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时代背景。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和信息的实时交换成为现实,信息要素的快捷流动使要素的空间流动性不断增强,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空间作用弱化,信息空间得到不断拓展,城市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物流的形式和效率得以改变,数字经济对城市和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带来重大影响。但是,城市群及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如何衡量?它对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对城市群内部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究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城市、不同城市群间又有何区别?这些都是实践与理论亟待科学分析、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熵值法、DEA-Malmquist指数法、面板计量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聚焦研究和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二是数字经济对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三是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现状及社会网络效应;四是数字经济对城市群内部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溢出效应。本文选取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共六个城市群做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既有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也有地处中西部地区的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基础不同,以此为研究对象,有利于客观、准确了解数字经济对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全面认识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规律,更好地指导实践。本文重点从数字经济的视角对城市群内部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等作以介绍。第2章阐述数字经济、城市群、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概念、内涵和特征等,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第3章系统梳理了空间联系相关理论、区位理论、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及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4章通过熵值法分别测度了2007-2016年六大城市群106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对城市群内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动态比较,并利用Arcgis12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综合反映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第5章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六大城市群106个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分析了不同城市群及内部城市的TFP时空特征。第6章利用Tobit模型回归分析了城市群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第7章基于城市群两两城市之间的关注度表征的信息流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六大城市群内部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现状及网络效应,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城市群内部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8章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六大城市群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城市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和溢出效应。第9章进行总结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六大城市群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横向相比差异较大,纵向相比呈现波动性,城市群内部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第二,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其次得益于技术进步。第三,数字经济对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在1%水平上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技术效率在10%水平上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大部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改善。第四,各城市群节点城市的百度指数中心度呈递增趋势,城市网络呈现多中心或单中心的状态;城市群关联度普遍大幅提升,节点城市间基于信息流的经济联系逐步增强;基于百度指数的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且联系强度明显增强。第五,不同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第六,城市群经济增长呈现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城市群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紧密相关。城市群具有空间异质性,但总体上城市群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相对稳定。第七,数字经济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大多存在正的显着影响。本文在研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中,做出如下贡献。一是将数字经济纳入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视角。有别于有些文献单纯研究城市群空间联系或从国家、省域层面研究数字经济,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选取东、中、西三个区域的6个城市群、共106个地级市的数据样本,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群TFP及空间联系的溢出效应、网络效应的影响,为数字经济、城市群空间联系和新经济地理学等交叉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二是提供了城市群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参考,并验证了数字经济会提升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假设。从现有文献和研究来看,很少有对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的,而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对城市群影响的日益深化,极其需要对此深入研究并做出回答。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运用熵值法计算分析了2007-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106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数、排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研究城市群及其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测度参考;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计算了六大城市群106个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Tobit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技术进步TE、技术效率EFF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有利于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三是立体呈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及影响因素。本文从数字经济对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基于百度指数的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特征及网络效应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基于百度指数表征的信息流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及网络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Ucinet6软件和QAP相关分析法分别对六大城市群基于百度指数表示的城市空间联系矩阵和影响因素矩阵进行QAP相关性检验,并利用QAP回归分析了城市群空间联系的影响因素。四是为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群发展数字经济、加强城市群空间联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引入空间因素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检测了六大城市群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情况和六大城市群城市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和溢出效应。
二、运用三角网络图计算选煤产品的实际产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三角网络图计算选煤产品的实际产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
2.1 产业演进研究 |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2)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精制环烷基油品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中低变质程度煤资源特点及利用定位 |
1.2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工艺对比 |
1.3 煤焦油加氢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焦油加氢工艺进展与工程示范 |
1.4.1 焦油脱酚-加氢技术 |
1.4.2 焦油分离沥青-加氢技术 |
1.4.3 延迟焦化-加氢技术 |
1.4.4 全馏分加氢技术 |
1.5 煤焦油制备航天燃料研究现状 |
1.5.1 影响航天燃料性能关键组分 |
1.5.2 煤焦油催化加氢反应难点 |
1.5.3 煤焦油加氢制航天燃料工艺及反应 |
1.5.4 工艺过程系统分析 |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煤焦油脱酚精制环烷基油品实验方法 |
2.1 药品、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药品、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分析表征方法 |
2.2.1 酚油馏分段定性定量分析 |
2.2.2 二元组分的沸点测量 |
2.3 ASPENPLUS流程模拟软件 |
2.3.1 活度系数模型 |
2.3.2 逸度系数模型 |
2.4 经济技术环境评价方法 |
2.4.1 全生命周期能耗 |
2.4.2 全生命周期排放 |
2.4.3 全生命周期成本 |
2.5 煤焦油制备航天燃料系统优化方法 |
2.5.1 系统换热网络与能量集成 |
2.5.2 系统水网络与水集成 |
2.5.3 系统氢网络与氢集成 |
2.6 小结 |
第3章 典型的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工艺与产物分布特征 |
3.1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产物分布模型与验证 |
3.1.1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模型的假设 |
3.1.2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模型的验证 |
3.1.3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工艺的评价 |
3.2 产物组成与分布特性 |
3.3 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工艺能量 |
3.4 热解工艺综合性能比较 |
3.5 热解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萃取精馏分离 |
4.1 酚油馏分关键组分气液相平衡参数测定 |
4.1.1 中低温煤焦油酚油馏分的表征 |
4.1.2 萃取剂的选择 |
4.1.3 二元系统沸点测量 |
4.2 酚油馏分模型化合物的物性 |
4.2.1 气液相平衡热力学模型 |
4.2.2 二元气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
4.3 萃取精馏分离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 |
4.4 中低温煤焦油提酚工艺设计 |
4.5 中低温煤焦油提酚工艺优化及关键参数 |
4.5.1 精馏塔参数的初步确定 |
4.5.2 溶剂与原料油的比 |
4.5.3 溶剂进料温度 |
4.5.4 原料进料位置 |
4.5.5 回流比 |
4.5.6 中低温煤焦油酚油馏分提酚工艺参数 |
4.6 酚类化合物分离工艺的对比 |
4.6.1 低共熔溶剂萃取工艺 |
4.6.2 酚类化合物分离工艺的综合比较 |
4.7 小结 |
第5章 煤焦油加氢制航天燃料工艺过程分析 |
5.1 中低变质程度煤焦油及其加氢产品性质估算 |
5.1.1 煤焦油虚拟组分表示法 |
5.1.2 煤焦油替代组分表示法 |
5.1.3 中低温煤焦油化合物类型 |
5.1.4 煤焦油替代组分选择 |
5.2 典型化合物加氢反应动力学 |
5.3 萃取精馏分离耦合加氢反应过程模型 |
5.4 基于煤焦油加氢反应动力学制备航天燃料工艺设计及稳态模拟 |
5.4.1 催化精馏模型 |
5.4.2 加氢杂原子化合物脱除模型 |
5.4.3 芳烃加氢饱和模型 |
5.4.5 产品分离 |
5.5 小结 |
第6章 煤焦油制高性能航天燃料全过程优化与系统评价 |
6.1 系统产品的定位 |
6.2 煤焦油制备航天燃料关键单元参数获取与优化 |
6.2.1 催化精馏塔的参数优化 |
6.2.2 加氢脱杂反应参数优化 |
6.2.3 加氢饱和单元参数优化 |
6.2.4 分离单元参数优化 |
6.3 关键单元及全过程工艺集成模型建立与验证 |
6.3.1 煤焦油加氢固定床模拟 |
6.3.2 全过程工艺集成模型建立与验证 |
6.3.3 过程系统集成与优化 |
6.4 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分析 |
6.5 经济技术环境全生命周期评价 |
6.5.1 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6.5.2 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 |
6.5.3 全生命周期环境分析 |
6.5.4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6.5.5 综合性能分析 |
6.5.6 不确定性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煤矿企业主生产系统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调度理论概述 |
2.2 调度建模及求解方法 |
2.3 NSGA-Ⅱ算法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主生产过程分析与模型构建 |
3.1 煤矿生产及调度特点与其他行业对比分析 |
3.2 调度策略 |
3.3 构建煤矿主生产系统调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调度模型求解 |
4.1 基于NSGA-Ⅱ算法的求解方法 |
4.2 染色体的编码与解码 |
4.3 种群初始化及选择机制 |
4.4 交叉及变异机制 |
4.5 Pareto解的更新及终止条件 |
4.6 实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具有扰动因素的重调度问题研究 |
5.1 存在扰动因素下的生产重调度策略 |
5.2 扰动因素下重调度流程 |
5.3 重调度模型求解 |
5.4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复杂化工过程运行优化方法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故障诊断概述 |
1.2.2 模糊理论概述 |
1.2.3 过程能力概述 |
1.2.4 数据包络分析概述 |
1.2.5 乙烯生产过程概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水平可见图的过程安全分析方法 |
2.1 HVG集成复杂网络方法 |
2.1.1 HVG算法 |
2.1.2 多层网络间的度分布 |
2.1.3 构建相关矩阵 |
2.2 过程安全分析方法 |
2.3 方法验证:TE过程应用 |
2.3.1 TE过程 |
2.3.2 实验分析 |
2.3.3 结果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糊过程能力的过程稳定评价方法 |
3.1 过程能力及模糊数运算 |
3.1.1 过程能力分析 |
3.1.2 模糊数 |
3.2 基于核函数的模糊过程能力 |
3.2.1 数据长度选择 |
3.2.2 动态规格界限的定义 |
3.2.3 基于核函数的模糊过程能力方法和评价准则 |
3.2.4 模糊过程性能指标与决策 |
3.2.5 系统参数确定 |
3.2.6 设备能力评估 |
3.2.7 过程能力在线评价 |
3.3 方法验证:TE过程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运行性能分析方法 |
4.1 DEACM-AHP |
4.1.1 DEACM |
4.1.2 基于熵权的AHP模型 |
4.2 方法验证:乙烯生产过程应用 |
4.2.1 乙烯生产过程 |
4.2.2 数据分析 |
4.2.3 性能分析及最优温度选择 |
4.2.4 结果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自适应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运行操作优化方法 |
5.1 AMOPS0-AHP算法 |
5.1.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5.1.2 基于AHP的AMOPSO算法 |
5.1.3 算法性能验证 |
5.2 方法验证:乙烯生产过程应用 |
5.2.1 案例1:固定裂解周期 |
5.2.2 案例2:不定裂解周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投入产出网络与图元分析的资源配置优化方法 |
6.1 基于投入产出网络及图元的数据分析 |
6.1.1 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
6.1.2 过程图理论 |
6.1.3 图元 |
6.1.4 投入产出网络和图元构建及分析 |
6.2 方法验证:乙烯生产过程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基于数据驱动的重介密度控制智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1.3 论文的总体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选煤厂智能化研究现状 |
2.2 重介分选研究现状 |
2.3 在线测灰仪研究应用现状 |
2.4 其它理论知识 |
3 重介分选产品在线监测精度优化研究 |
3.1 在线测灰仪的基本原理 |
3.2 灰分仪硬件优化方案 |
3.3 灰分仪软件优化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LSTM的重介分选密度参数在线给定 |
4.1 人工分选密度的确定 |
4.2 重介分选过程变量分析 |
4.3 重介分选LSTM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重介分选过程高精度控制 |
5.1 重选工艺及参数分析 |
5.2 基于GA-SVMR模型分流开度预测 |
5.3 基于Python语言的分流阀开度仿真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控制系统 |
6.1 重介分选过程智能控制框架 |
6.2 数据准备 |
6.3 软硬件通讯及数据交互 |
6.4 控制系统构建实现 |
6.5 现场应用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三角形及线型羧酸的MOFs构筑、荧光性能及后合成离子替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简介 |
1.2 金属有机框架研究现状 |
1.3 基于混合配体MOFs的构筑策略 |
1.3.1 M_2O(COO)_4簇混合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扩展 |
1.3.2 M_2O(COO)_4簇混合二元羧酸和吡啶羧酸盐的扩展 |
1.3.3 M_2O(COO)_4簇混合三元羧酸和二元胺的扩展 |
1.3.4 Zn_4O(COO)_6簇混合不同长度的二元羧酸的扩展 |
1.3.5 Zn_4O(COO)_6簇混合三元羧酸和二元羧酸的扩展 |
1.3.6 混合配体与高核簇 |
1.4 金属有机框架的应用 |
1.4.1 MOFs气体吸附与选择性分离 |
1.4.2 MOFs固态发光 |
1.4.3 MOFs发光化学传感 |
1.4.4 MOFs超分子催化 |
1.4.5 MOFs后合成离子替换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简单均苯三酸MOFs的构筑及白光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化合物1-8的合成 |
2.2.3 晶体结构测定与结构精修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1-8的晶体结构描述 |
2.3.2 化合物1-8的热稳定性研究 |
2.3.3 化合物1-7的荧光性质及发光器件制备 |
2.3.4 化合物2的染料吸附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取代间苯二酸MOFs的构筑与荧光传感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化合物9-14的合成 |
3.2.3 晶体结构测定与结构精修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9-14晶体结构描述 |
3.3.2 化合物9-14的热稳定性研究 |
3.3.3 化合物9的离子传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线型羧酸MOFs的构筑及穿插调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化合物15-19的合成 |
4.2.3 晶体结构测定与结构精修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15-19晶体结构描述 |
4.3.2 化合物15-19的热稳定性研究 |
4.3.3 化合物15-19荧光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均苯三酸衍生配体MOFs的构筑、吸附性质及后合成离子替换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化合物20-23的合成 |
5.2.3 晶体结构测定与结构精修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20-23晶体结构描述 |
5.3.2 化合物20-23的热稳定性研究 |
5.3.3 化合物20、21、22气体吸附性质研究 |
5.3.4 化合物20、22、23后合成离子替换性质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7)金属硒化物的低共熔溶剂热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硫属化物基本概念 |
1.2 硫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1 电化学合成法 |
1.2.2 高温固相合成法 |
1.2.3 助熔剂合成法 |
1.2.4 水(溶剂)热合成法 |
1.2.5 离子热合成及低共熔溶剂热合成法 |
1.3 硫属代锗/锡酸盐研究进展 |
1.3.1 二元锗/锡硫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2 含铜/银的锗/锡硫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硫属化合物离子交换材料 |
1.4.1 离子交换材料研究背景 |
1.4.2 离子交换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1.4.3 硫属化合物离子交换材料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工作简介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和方法 |
2.1 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4 晶体结构测试 |
第三章 层状和链状Sn-Se和 Ag-Sn-Se化合物的合成及热致变色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合成 |
3.2.2 物化性质表征 |
3.2.3 热致变色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讨论 |
3.3.2 晶体结构 |
3.3.3 物化性质表征 |
3.3.4 热致变色性质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含金属团簇的Cu-Sn-Se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合成 |
4.2.2 物化性质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讨论 |
4.3.2 晶体结构 |
4.3.3 物化性质表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开放骨架Cu-Ge-Se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离子交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合成 |
5.2.2 物化性质表征 |
5.2.3 离子交换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讨论 |
5.3.2 晶体结构 |
5.3.3 离子交换性能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糠醛洁净生产工艺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质概述 |
1.1.1 生物质组成 |
1.1.2 生物质的应用技术 |
1.2 糠醛 |
1.2.1 糠醛的物理性质 |
1.2.2 糠醛的化学性质 |
1.2.3 糠醛的主要用途 |
1.3 糠醛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糠醛的工业发展历程 |
1.3.2 糠醛的研究进展 |
1.3.3 糠醛生产工艺技术 |
1.4 糠醛形成机理及动力学 |
1.4.1 半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 |
1.4.2 糠醛形成的反应机理 |
1.4.3 糠醛形成过程中的副反应 |
1.5 糠醛在树脂中的应用 |
1.5.1 酚醛树脂 |
1.5.2 苯酚-糠醛树脂 |
1.6 多孔活性炭简介 |
1.6.1 活性炭制备方法 |
1.6.2 炭材料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质水解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药品及仪器 |
2.2.1 药品及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玉米芯的一次水解法 |
2.3.2 玉米秸秆、稻壳的三次水解法 |
2.4 分析测式 |
2.4.1 生物质组成分析 |
2.4.2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 |
2.5 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 |
2.5.1 半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 |
2.5.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1 玉米芯的水解研究 |
2.6.2 玉米秸秆的三次水解研究 |
2.6.3 稻壳的三次水解的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固定床催化木糖脱水生产糠醛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药品与仪器 |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糠醛的制备 |
3.3.2 氮气汽提工艺 |
3.4 测试方法 |
3.4.1 糠醛检测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
3.4.2 糠醛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催化剂浓度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5.2 反应温度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5.3 木糖浓度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5.4 助催化剂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5.5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6 最佳工艺条件分析 |
3.5.7 氮气汽提工艺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醛汽气相中和与酸回收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醛汽气相中和 |
4.3.2 酸的再利用 |
4.4 测试方法 |
4.4.1 糠醛检测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
4.4.2 糠醛酸度检测 |
4.5 醛汽气相中和机理 |
4.5.1 气液传质双膜理论 |
4.5.2 中和剂的选择 |
4.5.3 反应机理 |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1 金属阳离子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
4.6.2 阴离子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
4.6.3 中和剂浓度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
4.6.4 中和温度对糠醛酸度及收率的影响 |
4.6.5 混合中和剂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
4.6.6 酸的再利用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生物质基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1 药品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苯酚-糠醛树脂(PFu resin)的合成 |
5.3.2 苯酚-糠醛-葡萄糖树脂(PFuG resin)的合成 |
5.3.3 苯酚-木糖树脂(PX resin)的合成 |
5.4 测试方法 |
5.4.1 固体含量测定 |
5.4.2 游离苯酚含量测定 |
5.4.3 胶合强度 |
5.4.4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
5.4.5 红外测试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各因素对苯酚糠醛树脂性能的影响 |
5.5.2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5.5.3 苯酚-糠醛-醛糖树脂性能的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稻壳基电容炭联产硅酸钙晶须的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6.2.1 药品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电容炭的制备 |
6.3.2 硅酸钙晶须的制备 |
6.3.3 电极的制备方法 |
6.4 测试方法 |
6.4.1 循环伏安法 |
6.4.2 恒流充放电 |
6.4.3 物理性能表征 |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1 电化学分析 |
6.5.2 N2吸附-脱附分析 |
6.5.3 硅酸钙晶须的表征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寻优方法在选煤等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举例 |
3 结语 |
(10)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经济时代已然来临 |
1.1.2 中国城市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
1.1.3 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数字经济及相关概念 |
2.1.1 数字经济概念及内涵 |
2.1.2 数字经济的特征 |
2.1.3 数字经济、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网络经济、新经济的内涵比较 |
2.2 城市群的概念 |
2.2.1 国外有关城市群概念的研究 |
2.2.2 国内有关城市群概念的研究 |
2.3 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 |
2.3.2 国内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 |
2.4 数字经济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相关研究 |
2.4.1 国外数字经济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 |
2.4.2 国内数字经济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 |
2.5 简要述评 |
3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空间联系相关理论 |
3.1.2 区位理论 |
3.1.3 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 |
3.2 理论分析框架 |
3.2.1 数字经济指数的测度 |
3.2.2 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3.2.3 数字经济对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3.2.4 数字经济对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网络效应 |
3.2.5 数字经济对城市群空间联系的溢出效应 |
3.3 简要述评 |
4 城市群数字经济指数测度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
4.1 指标体系与研究区域 |
4.2 评价方法 |
4.3 测算结果 |
4.3.1 指标体系权重 |
4.3.2 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及排名 |
4.3.3 结果分析 |
4.4 城市群数字经济空间分布差异 |
4.5 结论与讨论 |
5 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 |
5.1 DEA—Malmquist指数法 |
5.2 解释变量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分析 |
5.3.2 城市群内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6 数字经济对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6.1 数字经济与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 |
6.2 计量模型及变量设定 |
6.2.1 计量模型 |
6.2.2 变量设定 |
6.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六大城市群整体回归结果 |
6.4.2 各城市群回归结果 |
6.5 结论与讨论 |
7 数字经济对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效应分析 |
7.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7.1.1 数据来源 |
7.1.2 研究方法 |
7.2 城市群百度指数中心度动态变化特征 |
7.2.1 长三角城市群百度指数中心度及占比 |
7.2.2 京津冀城市群百度指数中心度及占比 |
7.2.3 珠三角城市群百度指数中心度及占比 |
7.2.4 中原城市群百度指数中心度及占比 |
7.2.5 成渝城市群百度指数中心度及占比 |
7.2.6 关中平原城市群百度指数中心度及占比 |
7.3 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分析 |
7.3.1 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7.3.2 城市群网络密度分析 |
7.3.3 城市群凝聚子群分析 |
7.4 QAP相关分析 |
7.4.1 模型设定 |
7.4.2 QAP相关性分析 |
7.4.3 QAP回归分析 |
7.5 结论与讨论 |
7.5.1 主要结论 |
7.5.2 有关讨论 |
8 数字经济对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溢出效应分析 |
8.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
8.1.1 地理空间权重矩阵 |
8.1.2 经济空间权重矩阵 |
8.1.3 引力权重矩阵 |
8.2 城市群数字经济的空间相关性 |
8.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8.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8.3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8.3.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设定 |
8.3.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选择 |
8.4 实证结果分析 |
8.4.1 三种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计量估计结果分析 |
8.4.2 Hausman检验及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8.5 结论与讨论 |
8.5.1 主要结论 |
8.5.2 有关讨论 |
9 结论、启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运用三角网络图计算选煤产品的实际产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焦油精制环烷基油品基础研究[D]. 黄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煤矿企业主生产系统调度优化研究[D]. 张兴晔.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复杂化工过程运行优化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 王尊.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数据驱动的重介密度控制智能化研究[D]. 洪志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三角形及线型羧酸的MOFs构筑、荧光性能及后合成离子替换研究[D]. 王策.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7]金属硒化物的低共熔溶剂热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刘华伟.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8]糠醛洁净生产工艺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研究[D]. 隋光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9]寻优方法在选煤等领域的应用[J]. 李贤国. 江西煤炭科技, 2019(04)
- [10]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及效应研究[D]. 刘传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