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优抚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重庆市重点优抚对象保障服务研究 ——以L区为例》文中提出
刘通[2](2021)在《川东地区乡村社会改造中干部作风的纠偏研究(1950-1953)》文中研究说明
刘杨[3](2021)在《J县公安派出所民警激励机制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温雪[4](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优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朱娜[5](2021)在《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为例》文中提出老年退役军人服务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随着国家日渐强大,党和政府对于退役军人的优抚安置非常重视。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优抚政策,对退役军人进行优待。传统的老年退役军人服务提供方式单一,而老年退役军人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服务尤为重要。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工作参与到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为原来传统的工作模式增加活力。将一部分行政工作之外的工作交给社工机构完成,在减轻政府部门工作量之外,也创新了工作模式,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社会服务普遍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社会工作能够针对老年退役军人这类人群的不同特点,分析需求,制定计划,解决困难。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已经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社会对老年退役军人的关注度也很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社工参与到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为传统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可能。本文以老年退役军人为服务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以及无结构访谈法对“优抚之家”整个服务项目的实务过程进行梳理,通过选取服务活动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分析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实务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本篇文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文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在传统老年退役军人服务单一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是必然趋势。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笔者对整个社工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从每个服务计划入手,着重分析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结合思考并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项目的实施与运行,社会工作者基本完成了项目目标,老年退役军人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社会参与提高,人际交往的圈子扩大,提升自我价值感,获得社会的尊重。第三部分,阐述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服务过程的问题以及成因,具体问题包括:一是社工开展老年退役军人服务过程行政色彩较严重,二是社工开展老年退役军人服务支持力度不够;三是社工机构服务整体运作能力不足;四是社工开展老年退役军人服务的评估与监管不力。而关于问题形成的原因则包括政府与社工机构地位不平等、各方资源投入不足、社工行业及社工自身存在不足、老年退役军人社工服务评估过程不规范。第四部分,笔者根据前文分析的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过程的问题以及相关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是政府要鼓励引导社工机构发展;二是加大老年退役军人社工服务的支持力度;三是社工机构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四是社会工作者要增强自身专业性;五是注重老年退役军人社工服务评估过程的专业性。相关建议的提出,以期为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晋江艳[6](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郑松林[7](2020)在《退役军人服务现状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 ——以清远市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重大决定,2018年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北京挂牌成立,此后,从中央到村一级相继设立了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开启了新时代由专门部门集中统管退役军人事务的全新模式。退役军人的今天就是现役军人的明天,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惠及的不仅仅是退役军人,也是在激励现役军人和军属,既有利于破解现实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解除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实现改革强军的战略目标。本研究以清远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和全市退役军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梳理出退役军人有就业创业、社会适应心理调适、生活保障、医疗保障、荣誉激励等需求,有要求身份认定、提高优抚补助标准、落实安置政策、生活特殊困难帮扶等诉求。针对退役军人的服务需求和信访诉求,清远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信访业务高位运行、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困境。在深入分析困境成因的基础上,笔者以服务型政府理论、社会支持系统理论为指导,提出在面对退役军人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时,应借鉴清远市引入禁毒社工的经验,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思路,在当前各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有场地、有经费的情况下,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引入到退役军人服务上来,并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服务的具体策略和建议,旨在为从社会工作视角完善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提供借鉴,进而扩大退役军人服务的内涵和范围,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徐思超[8](2020)在《涉军信访治理研究 ——基于苏南W县涉军信访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信访渠道向政府反映。其中,涉军群体作为最特殊的利益群体,信访矛盾突出。各类涉军群体间待遇的非理性攀比、政策覆盖面窄、安置不到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频现,加上该群体对美好生活更高要求的向往,他们开始通过信访来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日益呈现组织化倾向,集体访、越级访甚至无理信访。所以,做好涉军信访工作将会是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党委与政府部门工作的水平。本文基于苏南W县个性化样本数据,通过访谈形式,随机挑选100余名信访人员,分析他们的动机、核心诉求及心理活动,为文章论述增添论证性。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方式,以治理理论、公平正义理论等为指导,分析当前涉军信访工作的困境,探析涉军信访问题的成因,最后从源头治理、分类治理、多元化治理三个维度提出优化我国涉军信访治理的对策建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对涉军信访治理优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进涉军信访工作有序健康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贡献力量。
牟婧如[9](2020)在《公安改革背景下的从优待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深化公安改革、加强公安工作、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建立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是新形势下从优待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深化公安改革背景下,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解决从优待警工作中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并完成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深化公安改革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全面发展等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公安工作的实际和公安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当前我国从优待警工作情况,在明确从优待警的含义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总结并分析了当前从优待警工作中存在的思想上理解政策不够系统全面及把握从严与从优关系不够平衡、政治上执法权益保障有待加强和晋升制度有待完善、经济上警务保障及工资待遇水平有待提高、生活上民警身心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思想上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坚持从严与从优相结合,政治上深化公安管理,加强执法权益保障,经济上加强财政投入,充分提供经费和物质保障,生活上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关爱民警身心健康等加强和完善从优待警工作的基本对策。
王鹏[10](2020)在《新时代优抚医院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国内18家优抚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优抚医院作为一类特殊的事业单位,诞生于革命战争时期,主要承担着政府赋予的为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供养等服务保障任务。多年来,优抚医院在巩固国防、维护社会和谐、提振部队士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优抚对象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和多元化需求与优抚医院提供的管理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要求,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对优抚医院的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优抚医院发展,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有效供给,考验着政府决策者和医院管理者的智慧。随着国家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优抚医院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受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卫健部门“双重”管理,一方面,面临着发展高度依赖政策资金保障,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政府监督管理缺位等外部问题;另一方面,存在医院功能定位模糊,管理创新力度不够,人才流失严重等自身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优抚医院的发展,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优抚对象心目中的形象。优抚医院在完成政府赋予的政治任务的同时,为推动自身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为新时代国家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提供了现实借鉴,为推动优抚医院创新发展提供了样板。以国内具有代表性18家优抚医院作为样本,采取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交流等方式,研究优抚医院监管过程中的政府行为,通过对国内外优抚医院服务管理的现状进行专题调查,整理资料、解析案例、数据处理和问题分析,找出推动新时代优抚医院发展的对策。随着军民融合发展、强军战略深入推进,优抚医院要继续为军队备战打仗搞好服务,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从充分发挥优势、全面解放思想、强化服务理念、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着眼新时代优抚事业发展的全局,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首先,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健全监管考核职能,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明确机构改革职能。其次,强化市场引导,坚守公益发展目标定位,探索引入“PPP”模式,加强业务建设,探索企业化运营。最后,注重创新发展思路,丰富拓展服务管理内容,搭建优抚信息化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利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引入社会各方参与,加强宣传引导,挖掘红色资源,不断提升优抚对象满意度幸福感,落实“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政治要求。
二、基层优抚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层优抚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5)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点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的创新点 |
(四)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二、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介绍及执行 |
(一)项目简介 |
1.机构简介 |
2.项目概要 |
(二)老年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及需求分析 |
1.老年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 |
2.老年退役军人的需求分析 |
3.项目服务设计 |
(三)项目准备和宣传工作 |
1.前期调查与准备 |
2.宣传工作 |
(四)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及计划 |
1.总目标 |
2.具体目标 |
3.项目服务计划 |
(五)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执行 |
1.“关爱到家”走访慰问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2.“助力优抚·社工同行”个案辅导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3.“我和祖国共成长”小组活动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4.“老有所乐·宝刀未老”社区活动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5.“聚爱优抚·关爱传递”资源链接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六)项目评估 |
1.方案评估 |
2.过程评估 |
3.结果评估 |
(七)项目总结 |
三、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存在的问题 |
1.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行政色彩较严重 |
2.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支持力度不够 |
3.社工机构整体服务运作能力欠缺 |
4.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与监管不力 |
(二)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问题的成因 |
1.政府与社工机构地位不平等 |
2.各方资源投入不足 |
3.社工行业及社工自身存在不足 |
4.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评估过程不规范 |
四、解决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问题的对策 |
(一)政府要鼓励引导社工机构发展 |
1.促进政府职能转型 |
2.加强社工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
(二)加大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支持力度 |
1.扩大资金来源 |
2.多方协作提供服务 |
(三)社工机构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 |
1.落实员工激励制度 |
2.完善内部管理监督体制 |
3.机构提高链接资源能力 |
4.打造项目品牌 |
5.吸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
(四)社会工作者要增强自身专业性 |
1.提升社工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
2.加大机构督导力度 |
3.服务介入过程注重技巧的运用 |
(五)注重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评估过程的专业性 |
1.立足项目需求开展服务 |
2.注重评估方式专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7)退役军人服务现状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 ——以清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方法 |
1、问卷法 |
2、访谈法 |
3、文献研究法 |
(六)研究思路 |
(七)研究创新点 |
1、研究对象代表性强 |
2、研究资料较丰富 |
3、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退役军人 |
2、退役军人服务 |
3、社会工作 |
(二)理论基础 |
1、服务型政府理论 |
2、社会支持系统理论 |
三、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现状与需求分析 |
(一)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现状 |
1、服务机构建设情况 |
2、服务开展及其效果 |
3、当前退役军人服务的新趋势 |
(二)清远市退役军人基本情况 |
1、人员结构情况 |
2、退役军人信访群体划分 |
(三)清远市退役军人需求分析 |
1、就业创业需求 |
2、社会适应心理调适需求 |
3、生活保障需求 |
4、医疗保障需求 |
5、荣誉激励需求 |
四、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
(一)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的困境 |
1、信访业务高位运行,各级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
2、工作力量薄弱,制约服务工作有效开展 |
3、社会力量参与度不足 |
4、退役军人社会支持不足 |
(二)清远市退役军人服务困境的成因分析 |
1、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原因 |
2、管理体制的原因 |
3、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原因 |
4、退役军人自身的原因 |
五、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服务的策略 |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
1、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是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载体 |
2、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退役军人 |
3、社会工作服务退役军人的理念和方法科学有效 |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 |
1、根植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
2、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
3、开发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
4、推动社会工作机构积极参与 |
5、构建退役军人社会支持网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涉军信访治理研究 ——基于苏南W县涉军信访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阐释 |
(一) 信访 |
(二) 涉军信访 |
(三) 信访治理 |
三、国内研究述评 |
(一) 关于涉军信访的相关概念阐释 |
(二) 涉军信访的研究 |
四、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工具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
六、研究困难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前涉军信访治理的现状 |
一、涉军信访人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 涉军信访人员中的“主力军” |
(二) 涉军信访人员的心理状态 |
(三) 涉军信访人员的动机分类 |
二、涉军信访主要集中反映的问题 |
(一) 个人经济困难 |
(二) 养老保障覆盖人群有限 |
(三) 医保救助不兜底不全面 |
(四) 要求相应政治待遇 |
(五) 就业安置不到位 |
三、涉军信访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
(一) 信访规模越来越大,越级上访愈演愈烈 |
(二) 诉求多要求高,无理信访趋势更甚 |
(三) 团队组织愈加正规,隐蔽性高 |
四、境外势力渗透 |
第二章 当前涉军信访治理的困境 |
一、法律保障的缺失 |
二、政策覆盖不够 |
三、军地协调不畅 |
四、化解过于“人治” |
五、群体非理性对抗 |
第三章 涉军信访治理难题成因分析 |
一、政策调整失灵,理解偏差,引发攀比妒忌心理 |
二、企业改制影响切身利益 |
三、心态不正和法治意识淡薄导致非正常信访 |
四、“乞讨效应”催生逐利心理 |
五、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工作不力 |
第四章 优化我国涉军信访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涉军信访的源头治理 |
(一) 保障涉军群体的权益是根本途径 |
(二)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宣传是有效手段 |
(三)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内部优化是重要方式 |
二、涉军信访的分类治理 |
(一) 疏堵结合,依法保障合理上访 |
(二) 妥善处理无理上访 |
(三) 涉法涉诉案件的治理 |
三、涉军信访的多元化治理 |
(一) 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保障退役军人就业 |
(二) 加大医疗救助,免除看病难之忧 |
(三) 成立退役军人协会 |
(四) 探索行之有效的涉军信访处置策略 |
(五) 打造网络信访平台 |
(六) 建立涉军信访问题清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与涉军信访人员访谈的纲要 |
致谢 |
(9)公安改革背景下的从优待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1 关于公安改革中的从优待警 |
1.2.1.2 关于从优待警的含义 |
1.2.1.3 关于从优待警工作中的问题 |
1.2.1.4 关于从优待警问题的原因 |
1.2.1.5 关于从优待警的对策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2.1 关于警察职业激励机制 |
1.2.2.2 关于警察职业保障制度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从优待警 |
2.1.1 从优待警的内涵与外延 |
2.1.2 从优待警的重要意义 |
2.2 公安改革 |
2.2.1 公安改革的含义 |
2.2.2 公安改革的重要意义 |
2.3 从优待警研究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全面发展理论 |
2.3.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3 综合激励理论 |
2.3.4 人本管理理论 |
3 从优待警的历史和经验 |
3.1 我国从优待警的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 |
3.1.1 萌芽期(1949年至1978年) |
3.1.2 发展期(1978年至1995年) |
3.1.3 成熟期(1995年至2012年) |
3.1.4 创新期(2012年至今) |
3.2 当前国外从优待警的经验借鉴 |
3.2.1 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 |
3.2.2 法律上维护执法权益 |
3.2.3 经济上提升福利待遇 |
3.2.4 生活上关心身心健康 |
3.2.5 当前国外从优待警的经验总结 |
4 当前从优待警工作中的问题及成因 |
4.1 思想方面 |
4.1.1 理解从优待警不够系统全面 |
4.1.2 把握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的关系不够平衡 |
4.2 政治方面 |
4.2.1 执法权益保障有待加强 |
4.2.2 晋升制度有待完善 |
4.3 经济方面 |
4.3.1 警务装备水平有待提升 |
4.3.2 工资待遇水平有待提高 |
4.4 生活方面 |
4.4.1 身体健康水平普遍偏低 |
4.4.2 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
5 加强和完善从优待警工作的基本对策 |
5.1 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从严与从优相结合 |
5.1.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
5.1.2 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 |
5.2 深化公安管理改革,完善职业保障制度 |
5.2.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民警执法权益保障 |
5.2.2 深化公安管理改革,提高民警政治待遇 |
5.3 加强财政投入,充分提供经费和物质保障 |
5.3.1 加强警务装备和硬件设施的保障 |
5.3.2 建立健全民警工资待遇体系 |
5.4 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关爱民警身心健康 |
5.4.1 加强民警职业安全与健康保障 |
5.4.2 完善民警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发表公安内网的论文 |
致谢 |
(10)新时代优抚医院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国内18家优抚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理论依据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对比分析法 |
1.4.4 实地考察和访谈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新时代推动优抚医院发展的必要性 |
2.1 优抚医院面临着机构转隶的形势 |
2.1.1 优抚医院发展的历史沿革 |
2.1.2 优抚医院落实机构转隶任务 |
2.2 优抚医院面临着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 |
2.2.1 优抚医院过去的职能定位 |
2.2.2 新时代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 |
2.3 优抚医院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需要 |
2.3.1 落实事业单位改革要求 |
2.3.2 优抚医院需要发挥更大作用 |
3 国内18家优抚医院发展现状调查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3.2 调查内容与统计学方法 |
3.2.1 调查内容 |
3.2.2 统计学方法 |
3.3 国内18 家优抚医院发展现状 |
3.3.1 事业发展资金来源情况 |
3.3.2 主要服务对象构成情况 |
3.3.3 现代等级医院创建情况 |
3.3.4 内部领导决策机制情况 |
3.3.5 重点业务专科发展情况 |
3.3.6 医院创新发展有关情况 |
4 新时代优抚医院发展面临的问题 |
4.1 政府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
4.1.1 政府官办权力集中 |
4.1.2 资金保障水平乏力 |
4.1.3 体制机制障碍居多 |
4.2 医院自身发展矛盾突出 |
4.2.1 发展功能定位模糊 |
4.2.2 管理创新力度不够 |
4.2.3 内部需求得不到满足 |
5 优抚医院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政府公共职能落实不到位 |
5.1.1 政府部门责权不清晰 |
5.1.2 公共资源投入依然不足 |
5.1.3 监督管理体制不顺畅 |
5.2 医院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
5.2.1 内部管理模式僵化 |
5.2.2 市场竞争意识薄弱 |
5.2.3 社会宣传引导不到位 |
6 新时代优抚医院的发展对策 |
6.1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 |
6.1.1 落实管办分离健全政府监管职能 |
6.1.2 加强政策扶持优化政府资源投入 |
6.1.3 注重效率优先推动医院深化改革 |
6.2 强化市场引导坚守公益发展目标定位 |
6.2.1 引入“PPP”模式助力发展建设 |
6.2.2 加强业务建设保障公共产品供给 |
6.2.3 探索企业化运营发展模式 |
6.3 创新发展思路丰富拓展服务管理内容 |
6.3.1 搭建优抚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服务针对性 |
6.3.2 注重整合利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
6.3.3 鼓励各方参与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 |
6.3.4 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四、基层优抚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重点优抚对象保障服务研究 ——以L区为例[D]. 王鹏飞.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川东地区乡村社会改造中干部作风的纠偏研究(1950-1953)[D]. 刘通. 西南大学, 2021
- [3]J县公安派出所民警激励机制评价及优化研究[D]. 刘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优抚政策研究[D]. 温雪.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5]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为例[D]. 朱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7]退役军人服务现状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 ——以清远市为例[D]. 郑松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涉军信访治理研究 ——基于苏南W县涉军信访个案分析[D]. 徐思超. 苏州大学, 2020(03)
- [9]公安改革背景下的从优待警问题研究[D]. 牟婧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10]新时代优抚医院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国内18家优抚医院为例[D]. 王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