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人参复混肥在西洋参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飞[1](2020)在《矿质元素对西洋参生长及质量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s L.)的干燥根是应用广泛的补益类中药材,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上世纪80年代西洋参从北美洲引种到我国,目前仍以农户个体种植为主,尚未形成规范的栽培技术体系。矿质元素是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然而通过调研发现,西洋参生产中普遍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病害发生严重,产量和质量参差不齐。西洋参为多年生药用植物,以往在营养与施肥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对完整种植过程中的矿质元素吸收及分配特征知之甚少。为此,本论文针对西洋参对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及微量元素的需求规律展开研究,旨在为西洋参科学合理施肥、降低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生长及皂苷积累的影响 以2年生西洋参为材料,采用温室砂培试验,设置Hoagland全营养对照和10种营养元素缺乏处理,观察缺素症状,测定株高、叶面积、干物质、光合指标、根系活力、人参皂苷含量。结果表明,缺氮(N)、钾(K)、铁(Fe)可导致西洋参叶片明显失绿黄化;缺N、K、钙(Ca)、镁(Mg)和硼(B)是导致株高和叶面积下降的主要因子;所有缺素处理西洋参的干物质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缺N、K、Ca、Fe下降最多,全株干物质低于全营养对照的50%以上。缺N、K、Fe是导致西洋参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下降的主要因子;N、K、Ca缺乏是降低根系活力的前3位因子;不同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6种单体皂苷的影响有差异,综合来看,N、P、B、Zn、Cu缺乏对皂苷的合成影响最大。2.1~4年生西洋参物质积累规律 在西洋参主产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于西洋参生长季采集1~4年生西洋参,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的植株干物质及根中人参皂苷含量。结果表明,西洋参在每个生长季内干物质积累逐渐增加;第1年地上部分的比例大于根,第2年~第4年根的比例均大于地上部分。植株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第1年在生长后期;第2年在生长前期;第3、4年均在中期(开花期-结果期)。Re、Rb1、Rb2、Rd含量随生长年限逐渐升高,Rc、Rg1变化不显着;3~4年生在根膨大期的总皂苷含量达到最高。1、2年生总皂苷积累速率在生育期内变化不显着,3、4年生均在中期积累最快。3.1~4年生西洋参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吸收特点 测定1~4年生不同生长时期西洋参植株中的N、P、K、Ca、Mg、Fe、Mn、Cu、Zn、B元素,结果表明,1~4年生西洋参对N、P、K、Ca、Mg等大量元素积累最快的时期主要在生长的中后期;对微量元素Fe、Cu、Zn、B积累最快的时期主要在中期(开花期-结果期);Mn积累最快的时期主要在前期(展叶期-开花期)。10种矿质元素积累量与干物质、皂苷积累量均呈正相关(P<0.01),且大量元素对干物质和皂苷的生产效率均为N>K>Ca>Mg>P,微量元素均为 Fe>Mn>Zn>Cu>B。4.N、P、K配施对西洋参根重、皂苷含量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以2年生西洋参为材料,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不同N、P、K施肥水平,同时接种土赤壳病原菌(Ⅱyonectria communis)。统计根部病情指数和根重,测定皂苷含量,采用回归分析建立根重、皂苷及病情指数与肥料水平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处理N2P1K1的西洋参根重最高,较不施肥对照(N0P0K0)增加51.25%;处理N2P2K1的皂苷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64.21%;处理N2P1K1、N2P2K3、N1P1K2的病情指数降低最为明显,较对照降低50%以上。根重最高时的最佳理论N、P、K肥施用量依次为0.19、2.25、0.26 g/kg,对根重的影响N>K>P;总皂苷含量最高时的最佳理论N、K肥施用量分别为0.21、0.26 g/kg,对皂苷含量的影响K>N;病情指数最低时的最佳理论N、P肥施用量依次为0.31g/kg和1.68 g/kg,对根腐病的影响P>N。肥料对根重与总皂苷的交互效应均为NK>PK>NP。综合根重、皂苷含量及病情指数,推荐的最佳施肥配比为N2P2K2。5.基于药材品质的山东西洋参主产区栽培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通过建立西洋参栽培土壤肥力质量的定量评价方法,用以探讨高品质西洋参生产的土壤肥力基础,了解产区土壤肥力的分布情况。以山东威海文登西洋参主产区的22块栽培地为样地,于2017~2019年秋季(9~10月)测定并分析了11项土壤化学指标,以及样地上西洋参皂苷含量和部分地块的产量。样地的西洋参总皂苷(Rg1+Re+Rb1)含量在1.76%~7.94%,2019年测产的8块样地产量在3818.7 kg·hm2~8996.4 kg·hm2。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方法构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MDS),基于西洋参品质的MDS包括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等7个指标;用隶属度函数进行指标归一化,根据各指标权重和隶属度函数的临界值计算出综合土壤质量指数(SQI)。以总皂苷平均值为4.825%得出基于质量的SQI阈值为0.15,样地中高于0.15的地块占86.36%。文登区西洋参种植区大部分土壤适宜高品质西洋参生产。
钱英[2](2018)在《新型叶面处理剂对不同年生人参、西洋参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e)体态匀称,叶翠绿而大,且成熟果实新鲜艳丽,是难得的集药用、保健与观赏为一身的经济植物。人参、西洋参产业已经成为吉林省特色产业之一,目前该产业已发展成休闲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及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使人参、西洋参走进家庭及生态旅游市场,筛选出安全有效并适宜其生长的新型叶面处理剂有着重要意义。本试验材料为人参和西洋参,以全营养酵素混合液(简称酵素)和‘澳西’多肽核苷螯合水溶肥(简称澳西)为新型叶面处理剂,进行最优选择及喷施次数的探究,通过对人参、西洋参生长、生理及品质指标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该处理剂的施用技术,以期为人参、西洋参观赏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对推动绿色及特色观光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型叶面处理剂对2年生人参、西洋参生长均起到促进作用,澳西比酵素处理效果明显。其中酵素、澳西及天达参宝(CK2)各处理间对2年生人参株高和叶宽无显着差异;澳西的叶长及叶面积与CK1和CK2比,叶长分别增加21.62%和1.17%,叶面积分别增加41.91%和6.76%;在生理指标方面,与CK1和CK2对比发现,澳西能够显着提高2年生人参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POD和SOD活性;而酵素对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效果显着。4个处理对2年生西洋参株高的影响均无显着差异;澳西处理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显着高于CK1和CK2,其中叶面积分别比CK1和CK2增大了38.54%和41.91%。在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POD和SOD活性上,澳西的促进作用优于酵素。(2)新型叶面处理剂对3年生盆栽西洋参生长的影响效果明显,其中酵素处理对其叶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POD和SOD活性的提高明显优于澳西,CK3对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效果显着,澳西明显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综合各指标及观赏性,对3年生盆栽西洋参生长影响效果最佳的处理为酵素。(3)酵素对4年生人参生长指标促进作用明显,与CK1和CK2相比茎粗分别提高了24.06%和9.60%,叶面积增大了23.04%和9.47%;同时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POD和SOD活性,其中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1.38倍和1.19倍;POD活性提高了28.34%和8.48%,SOD活性增加了35.26%和4.08%。综合各项指标分析,酵素为最优叶面处理剂。(4)酵素喷施4次(T4)和5次(T5)对5年生作货人参的各项生长指标促进作用优于其他各处理,而T4和T5处理间无显着差异;T4产量、折干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比对照(CK4)产量提高了25.44%,折干率高出7.38个百分点;T4与T5总皂苷含量和总糖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但二者间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酵素喷施4次对作货5年生人参生长及品质影响效果最好。总之,为绿色及特色休闲参业发展,推荐2年生人参、西洋参施用澳西(1000倍),作货人参、西洋参选择酵素(700倍光合+700倍花粉+6000倍开根+1100倍结构),展叶后叶面连续喷施4次、间隔时间15d效果理想。
翟涛[3](2017)在《栽培基质及肥料对盆栽参生长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e)是弛名中外的名贵药用植物,有“百草之王”的美称,其翠绿的叶片、匀称的体态、鲜红的果实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成为近年林业生态旅游的新宠,尤其盆栽人参作为观赏植物深得南方及都市客人的欢迎。为满足旅游市场和都市人们对鲜活人参的喜爱和好奇,将其以盆栽的形式走进家庭、走进南方地区及长白山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但目前人参盆栽观赏缺乏系列技术支撑,因此研究开发盆栽参系列技术势在必行。本试验以人参和西洋参为材料,研究了盆栽基质、基肥种类及不同叶面肥对盆栽参的生长指标、生理特性、光合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获得盆栽观赏参的最佳栽培技术体系,为后期完善盆栽观赏人参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园土、草炭、山皮腐叶土、菌渣、珍珠岩和河沙为材料,按照不同体积比配置6个不同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J1(山皮腐叶土)的综合评价值最高,最适宜盆栽人参,其次为J4处理、再次为J6(园土:山皮腐叶土:沙=2:1:1)处理。笔者推荐J4(山皮腐叶土:草炭:菌渣=2:1:1)的基质配方作为盆栽人参应用,该配方对人参的生长、株高、茎粗、叶面积、多糖、总皂苷含量、水分利用率均明显优于其它处理,利用草炭与菌渣混配,减少了山皮腐叶土的用量。(2)以J4为盆栽基质,设置4个基肥处理:CK不施肥、处理1苏子肥100g/m2、处理2豆饼肥300g/m2、处理3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40g/m2。结果表明:施用基肥的试验组均比CK植株长势好,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高,参根中化学成分含量高。处理3植株展叶期叶片长势迅速,观赏效果好,但此时发现参根中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不及处理1,处理1虽然展叶期生长缓慢,但一直呈缓缓上升的趋势,在绿果期时长势超过了处理3,观赏效果达到最佳,至试验结束时一直优于其他3个处理,其生育期6次参根中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均处于最高水平。生育期第1次和第5次测定结果,4个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差值是:处理1>处理3>处理2>CK,其中处理1是CK的4.6倍,处理1的净光合速率值也最高。笔者推荐:盆栽西洋参基肥首选苏子肥,其次选用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3)对全营养酵素进行4因素4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以叶面追肥的形式喷施。结果表明:最适合人参生长的全营养酵素组合为700倍的光合酵素+1100倍的结构酵素+6000倍的开根酵素。在此基础上,设置CK(清水)对照、Z1(700倍光合酵素+1100倍结构酵素+6000倍开根酵素+700倍花粉酵素)、Z2(绿肽尔生根壮苗剂:700倍水剂+1750倍粉剂)、Z3(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4个处理。结果表明:5次施肥结束后,各处理间的茎粗无;各处理冠幅第5次时分别是第1次的1.65倍、2.08倍、1.87倍、2.20倍,同时也分别比CK提高了26.07%、13.33%、33.33%;Z3处理的观赏特性最佳。各处理对盆栽人参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与CK相比差异显着(P<0.05),且ZI排序第一。五次测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Z1四次叶绿素含量最高,与其他各处理相比差异显着(P<0.05)。人参根中多糖每一次均比其他含量高。综合认为,全营养酵素对提高盆栽人参品质方面作用效果显着。其次为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组合。
冯坤蓉[4](2013)在《三种追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鸡心’草莓生理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草莓品种“鸡心”为试材,以水及传统追肥尿素为对照,研究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叶面喷施和根施两种施用方法下,不同浓度的CM菌肥(1:800,1:500,1:200)、容大丰生态肥(1:800,1:500,1:200)及石化菌(1:90,1:60,1:30)作为追肥对露地草莓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品质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水相比较,CM菌肥可明显提高草莓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各项指标,根施及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均为1:500,与叶面喷施相比,根施效果更好。与对照尿素相比较,浓度为1:500的CM菌肥作为追肥根施可明显促进草莓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2.与对照水相比较,浓度为1:500的容大丰生态肥叶面喷施及根施,浓度为1:800的容大丰生态肥根施,均可明显促进草莓各项指标的提高,根施及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均为1:500。与对照尿素相比较,浓度为1:500的容大丰生态肥作为追肥根施可明显促进草莓生长,提高植株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对丙二醛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效果与尿素持平。3.与对照水相比较,石化菌菌液可明显促进草莓各项指标的提高,根施及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均为1:60。与对照尿素相比较,浓度为1:60的石化菌菌液作为追肥根施可明显促进草莓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及植株脯氨酸含量,对植株体内丙二醛含量、SOD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与尿素持平。4.综合比较三种追肥效果,CM菌肥最优。三种追肥在适宜的浓度及施用方法下,均可减少或替代传统追肥尿素的使用,在生产中具有重大意义。
王玲[5](2012)在《EM菌发酵玉米秸秆条件优化及对人参黑斑病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参原植物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 A. Meyer),以干燥根及叶入药。具益气、补血、生津、扶正祛邪之功等,故有“神草”之称。但栽培人参忌连作,用老参地土壤再次栽种人参,病害严重,产量低,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土壤是一个微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单独施用化学试剂、施加营养元素,只能暂时缓解给栽参土壤造成的损害,只有运用生态手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参栽培土壤出现的各种问题。发酵玉米秸秆粉生态改良土壤技术,在北京和山东的农田栽培西洋参上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种植者的高度认可。该改良剂可调节适宜人参生长的土壤理化状态、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营养条件,同时可以降低人参病害的发生。这对于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实现人参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玉米秸秆、益生菌(EM)、尿素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发酵,研究秸秆堆深度、宽度、湿度3因素3水平的影响情况,用优选出的发酵条件进行玉米秸秆发酵物的生产。并将其应用于农田栽培人参的试验中,观察对人参黑斑病的影响。结果证明EM菌发酵玉米秸秆施入农田参地,可以有效降低黑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具体的EM菌发酵优化条件:(1)秸秆发酵的最适湿度为60%;(2)秸秆发酵的最适宽度为1.5m;(3)发酵最快的深度为40cm。应用防治黑斑病的情况:(1)发酵秸秆的施入量在5kg/m2时发病率与CK相比降低了34.44%,病情指数较CK降低了44.56%;(2)发酵秸秆的施入量在15kg/m2时发病率与CK相比降低了59.54%,病情指数较CK降低了74.18%;(3)发酵秸秆的施入量在25kg/m2时发病率与CK相比降低了70.16%,病情指数较CK降低了24.54%。
舒秀丽[6](2011)在《不同土壤处理对西洋参连作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试验设在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后沟村参场,为五因素三水平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前茬为4年生西洋参收获地。砂质碱性土壤。选两年生芽苞丰满、无病害、根须全、大小一致的短粗壮苗,按行株距20×8cm移栽,3月中旬进行移栽。研究了不同土壤处理对西洋参产量、病情状况、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主要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处理对出苗率、保苗率和产量的影响。熟石灰以施用量50g·m-2为宜,与对照相比,出苗率提高28.21%,保苗率提高80.93%,产量提高100.93%。沼液以施用量1kg·m-2为宜,与对照相比,出苗率提高36.09%,保苗率提高67.20%,产量提高125.23%。EM施用浓度12ml·m-2效果最好,与对照比较,出苗率提高32.26%,保苗率提高96.82%,产量提高139.25%。硒以施用量2mg·m-2为宜,与对照比较,出苗率提高32.59%,保苗率提高20.32%,产量提高95.33%。锗以施用量5mg·m-2为宜,与对照比较,出苗率提高29.38%,保苗率提高91.71%,产量提高106.54%。2.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除熟石灰处理降低了有机质含量外,其他不同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一处理措施不同用量(浓度)之间比较,熟石灰处理以施用量200g·m-2为效果最好;沼液处理过的土壤,以施用量1.5kg·m-2为效果最好。EM菌剂处理以使用浓度为12ml·m-2效果最好。3.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熟石灰处理的蔗糖酶活性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着,不同用量之间差异不显着;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着,不同用量之间差异不显着;熟石灰处理对脲酶活性具有具有抑制作用,低中用量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着,高用量与对照比较差异显着。EM菌剂处理的蔗糖酶活性与对照比较显着提高,但不用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脲酶活性与对照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着,不同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多酚氧化酶活性以浓度为30ml·m-2效果最好,中高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沼液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以高用量1.5kg·m-2为效果最好,但中高用量之间差异不显着;脲酶活性以中用量1kg·m2效果最好,但不同用量之间差异不显着。4.不同处理对主要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从总体上看,随着西洋参生育期的推移,根际细菌、放线菌成下降趋势,根际真菌呈上升趋势。熟石灰处理对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没有明显影响,且均降低了各个生育期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EM菌剂处理对细菌、放线菌的变化趋势没有明显影响,加大了真菌的上升幅度,且EM菌剂均增加了各个生育期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不同浓度之间均以高浓度30ml·m-2为最高;沼液处理对根际细菌的变化趋势没有明显影响,提高了根际真菌的上升幅度,减慢了根际放线菌的下降幅度,均增加了各个生育期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不同用量之间的主要微生物数量均以用量1.5kg·m-2为最高。
郭丽娜[7](2009)在《山西省中药材施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山西省中药材施肥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利用现代植物营养和土壤背景值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中药材独特的营养特征为研究突破点,寻求最佳施肥技术和施肥模式,为最终将其物化为中药材专用肥料提供依据。对促进我省中药材的种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调查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定农户,调查人员直接深入农家,采用问答的形式,了解施肥信息,并填写统一表格,进行汇总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施肥品种、土壤类型、种植面积、亩产量、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施肥方法等。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省中药材施肥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及肥料品种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收集与了解各种中药材的植物营养特征和分布区的生态环境、土壤理化特性,分析农户施肥合理性。对调查点土壤进行采样,了解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状况。分析结果:黄芩的养分投入量在4.3~115.8公斤/亩之间,平均投入38.7公斤/亩,投入的差别较大。氮磷钾的平均投入量分别是18.9、11.8、14.7公斤/亩,比例是1:0.62:0.78,氮钾相对较高,磷相对较低。产量在40~800公斤/亩之间,平均产量是373公斤/亩;远志的养分投入量在19.7~141.7公斤/亩之间,平均投入44.6公斤/亩。氮磷钾的平均投入量分别是22、12.4、14.5公斤/亩,比例是1:0.56:0.66,氮的投入量相对较高,表明各地施肥情况基本相同,投入总养分量大多在40公斤/亩左右,而且都较重视氮肥的投入。产量在100~600公斤/亩之间,平均产量是436公斤/亩,产量差别较小;柴胡的养分投入量在8.2~59.7公斤/亩之间,平均投入35.3公斤/亩。氮磷钾的平均养分投入量是16、10.3、10.2公斤/亩,比例是1:0.64:0.64,平均产量是70公斤/亩,各地区间差异明显;甘草氮磷钾的平均养分投入量是14.1、9.5、11.7公斤/亩,比例是1:0.67:0.83。产量在350~500公斤/亩之间,平均产量是450公斤/亩,各地区间产量基本相同;黄芪的平均产量为480公斤/亩,平均养分投入量在4.3~83.4公斤/亩之间,差异较大,平均施入21.4公斤/亩。其他中药材的平均养分投入量差异很大,平均投入量为38.6公斤/亩,,其中菊花的养分投入量最高,为90.8公斤/亩,其次是丹参、穿地龙,用量分别为69.1、52.4公斤/亩,其余的养分投入量均低于50公斤/亩。菊花的氮磷钾的投入量都最高。从化肥的氮磷钾比例看,板蓝根的氮磷比较高,为1:0.79,而穿地龙和牡丹的氮磷比在1:0.25左右。知母的氮钾比达到1:0.9,牡丹的氮钾比是1:0.3。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主要是以农家肥为主,且都用作基肥;氮肥主要施用品种是尿素、碳铵,施用了地区的加权平均用量分别是20.3、26.5公斤/亩;磷肥主要品种是过磷酸钙,施用了地区的加权平均用量是74.6公斤/亩;钾肥主要品种是氯化钾、硫酸钾,施用了地区的加权平均用量是15、20公斤/亩;复合肥主要品种是二铵,施用了地区的加权平均用量是53.3公斤/亩。没有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施用了氮磷钾肥的面积较少,人们大多重视复合肥的利用,59%的调查面积都施用了各种复合肥。大多数的肥料都用作基肥,追肥主要是尿素。总的现象是重视氮素和磷素,轻视钾肥和微肥的投入。通过对调查地区采集土样的测定,发现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磷钾的含量较高。通过现状分析,发现山西省中药材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肥料品种的选购上具有盲目性;施肥不合理,未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忽视肥料对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药材施肥原则和发展措施: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力度及广度;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推广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合理施肥,调整中药材施肥结构;大力开展中药材施肥研究。
郑殿家,田永全,崔东河,朴承熙,孙国刚,赵晓龙[8](2008)在《农田复式棚西洋参综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复式棚与拱棚栽培西洋参的比较研究及生产实践证明,复式棚是西洋参栽培更为理想的棚式。它可为西洋参生长创造适宜的田间小气候,促进西洋参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率提高15%,提高保苗率,减少病害,免受日灼和潲风雨的危害,增加单根重。三年生种子和四年生参根的产量分别增加29.63%和27.27%,增产增效显着。在西洋参及人参栽培中值得大力推广。
孔春雨[9](2007)在《鸡粪生物肥在人参等中药材上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鸡粪生物肥是以鸡粪为载体添加酵母菌,同时复合一定量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在人参等中药材上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鸡粪生物肥对人参的生长、产量、总皂苷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不同年生人参、西洋参的病害防治效果显着,对五味子的保苗、产量、品质有积极作用,黑斑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1鸡粪生物肥对人参等中药材的生长促进作用显着鸡粪生物肥对1、2、3年生西洋参茎高、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影响显着,1200kg /ha处理作用最好。不同处理人参的茎高和株高与对照间差异均不显着,但对于茎粗的影响,处理1200kg/ha和900kg /ha与对照比差异显着,表现出很好的促进生长作用;对叶面积的影响各处理与对照间达显着水平,900kg /ha处理与对照间达极显着水平。2鸡粪生物肥对中药材有显着的增产作用鸡粪生物肥具有明显的增加中药材的产量的作用,对4、6年生人参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处理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不同处理对1年生西洋参产量的提高达极显着水平,分别为43.1%,56.9%和46.2%。900kg/ha处理对2年生西洋参产量比对照增产22.22%,不同处理对3、4年生西洋参产量的影响差异达极显着。鸡粪生物肥能够增加北五味子中长枝、雌雄花的比率,并有显着的增产作用,不同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分别提高了32.1%、46.4%和52.4%。3鸡粪生物肥能够改善中药材品质鸡粪生物肥对4年人参总苷的含量影响,900kg/ha处理比对照高出5.88%,不同处理对6年生人参总甙的影响达显着水平,分别提高26.27%,23.72%,20.33%。对2年生西洋参总苷的影响,不同处理与对照达到极显着水平;各处理4年生西洋参总苷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北五味子施肥处理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1.9%、12.5%和10.8%。4鸡粪生物肥防治黑斑病效果明显通过对病情指数调查,结果表明该肥在防治人参、西洋参五味子病害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在4、5、6年生人参上对于病害防治效果处理优于对照。在北五味子施肥处理病情指数显着低于对照,减轻黑斑病发病情况。5该肥在中药材上的施用方法以水浸泡后再行施用效果为佳,在人参、西洋参上施用量以600-900kg/ha为宜。
曾波,何忠俊,毛昆明,樊启龙[10](2007)在《药用植物施肥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分析了施肥对中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根据GAP要求,总结了中药材栽培过程中的合理施肥技术;并指出了目前中药材施肥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二、新型人参复混肥在西洋参上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人参复混肥在西洋参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矿质元素对西洋参生长及质量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营养元素与药用植物生长和品质的关系 |
1 营养元素缺乏对药用植物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2 营养元素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积累与分配 |
3 土壤营养元素与药材品质的关系 |
4 施肥对药用植物生长和质量的影响 |
4.1 “3414”施肥模型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 |
4.2 施肥对西洋参生长和质量的影响 |
5 展望 |
第二节 中药材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1 土壤肥力质量的定义 |
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 |
2.1 土壤物理指标 |
2.2 土壤化学指标 |
2.3 土壤生物指标 |
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生长及皂苷积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试验设计与实施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营养元素缺乏西洋参叶片的症状表现 |
2.2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 |
2.3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干物质的影响 |
2.4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生理功能的影响 |
2.5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质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西洋参干物质和皂苷积累规律研究 |
第一节 1~4生西洋参干物质的积累动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采样方法 |
1.4 干物质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1-4生西洋参根中皂苷积累规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人参皂苷含量的提取与检测 |
1.4 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 |
2.1 西洋参根中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
2.2 西洋参根中皂苷积累的速率 |
3 讨论 |
第三节 土壤N、P、K含量与干物质和阜苷的相关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土壤N、P、K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土壤N、P、K的变化 |
2.2 土壤N、P、K与干物质、皂苷积累的关系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1~4年生西洋参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分配特征 |
第一节 大量元素的吸收特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植株中N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2.2 植株中P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2.3 植株中K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2.4 植株中Ca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2.5 植株中Mg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3 讨论 |
第二节 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植株中Fe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2.2 植株中Mn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2.3 植株中Cu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2.4 植株中Zn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2.5 植株中B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
3 讨论 |
第三节 西洋参干物质、皂苷与矿质元素的相关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 |
2.1 植株营养与干物质、皂苷积累的关系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P、K配施对西洋参根重、皂苷及病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P、K配施对西洋参病情指数的影响 |
2.2 N、P、K配施对西洋参根中皂苷含量的影响 |
2.3 施肥效应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皂苷的山东西洋参栽培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采样方法 |
1.3 仪器和试剂 |
1.4 土壤及西洋参指标测定 |
1.5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
1.6 指标权重及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1.7 土壤肥力质量指数(SQI)及阈值的确定 |
1.8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样地西洋参栽培土壤的基本情况 |
2.2 不同栽培地的西洋参皂苷含量和产量 |
2.3 单项土壤肥力指标与西洋参皂苷的相关性 |
2.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型叶面处理剂对不同年生人参、西洋参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人参、西洋参概述 |
1.1 人参概述 |
1.2 西洋参概述 |
第二章 叶面肥研究现状 |
2.1 叶面肥概述 |
2.2 人参肥料研究现状 |
2.3 西洋参肥料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新型叶面处理剂对2年生人参、西洋参生长的影响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新型叶面处理剂对3年生盆栽西洋参生长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叶面处理剂对4年生人参生长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喷施次数对5年生人参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栽培基质及肥料对盆栽参生长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人参的研究现状 |
1.1 人参的历史沿革与分布 |
1.2 人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
1.3 人参药理的研究 |
第二章 栽培基质的研究概况 |
2.1 人参基质的研究概况 |
2.2 国外植物栽培的研究概况 |
2.3 国内植物栽培的研究概况 |
第三章 肥料在人参、西洋参上的应用研究 |
3.1 人参施肥研究现状 |
3.2 西洋参施肥研究现状 |
第四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4.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盆栽人参适宜栽培基质的筛选研究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基肥对盆栽西洋参生长影响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追肥对盆栽人参生长的影响 |
3.1 全营养酵素最佳浓的筛选 |
3.2 不同叶面肥对盆栽人参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三种追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鸡心’草莓生理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草莓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化肥污染 |
1.3 肥料与植物生长、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关系 |
1.3.1 肥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
1.3.2 肥料与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 |
1.3.3 肥料与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关系 |
1.4 国内外对新型肥料的研究进展 |
1.4.1 生物肥应用研究进展 |
1.4.2 腐殖酸肥应用研究进展 |
1.4.3 天然源肥料应用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准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1.3 试验准备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草莓植株生长量测定 |
2.3.2 草莓植株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2.3.3 草莓果实品质的测定 |
2.3.4 草莓产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CM 菌肥对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1.1 CM 菌肥对草莓生长状况的影响 |
3.1.2 CM 菌肥对草莓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1.3 CM 菌肥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
3.1.4 CM 菌肥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
3.2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2.1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2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2.3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
3.2.4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
3.3 石化菌对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3.1 石化菌对草莓生长状况的影响 |
3.3.2 石化菌对草莓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3.3 石化菌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
3.3.4 石化菌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
3.4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比较 |
3.4.1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生长的影响比较 |
3.4.1.1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株高的影响比较 |
3.4.1.2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茎粗的影响比较 |
3.4.1.3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植株幅度的影响比较 |
3.4.1.4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叶片纵横径的影响比较 |
3.4.2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比较 |
3.4.2.1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植株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较 |
3.4.2.2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植株不同时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比较 |
3.4.2.3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植株不同时期 MDA 含量的影响 |
3.4.2.4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植株不同时期 SOD 活性的影响比较 |
3.4.3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品质的影响比较 |
3.4.4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产量的影响比较 |
3.5 讨论 |
第四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EM菌发酵玉米秸秆条件优化及对人参黑斑病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 |
1.2 EM菌的利用现状研究 |
1.3 玉米秸秆与EM菌综合利用 |
1.4 人参黑斑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秸秆发酵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发酵秸秆粉处理对人参黑斑病发病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不同土壤处理对西洋参连作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连作障碍现象 |
1.2.2 连作障碍产生原因 |
1.2.2.1 土壤微生态失衡对连作障碍的影响 |
1.2.2.2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对连作障碍的影响 |
1.2.2.3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对连作障碍的影响 |
1.2.2.4 化感作用对连作障碍的影响 |
1.2.3 连作障碍解决途径 |
1.2.3.1 增施有机肥,补充营养元素 |
1.2.3.2 培养拮抗和有益微生物 |
1.2.3.3 土壤消毒灭菌 |
1.2.3.4 轮作、间作套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田间指标调查 |
2.2.2 病害情况调查 |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4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2.5 土壤微生物测定 |
2.2.6 移栽及田间管理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西洋参出苗率和保苗率的影响 |
3.1.1 对西洋参出苗率的影响 |
3.1.2 对西洋参保苗率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西洋参西洋参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1 对西洋参叶长的影响 |
3.2.2 对西洋参叶宽的影响 |
3.2.3 对西洋参茎高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西洋参产量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西洋参根腐病害的影响 |
3.5 不同处理对西洋参土壤pH 和肥力的影响 |
3.5.1 对土壤pH 的影响 |
3.5.2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5.3 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 |
3.6 不同处理对根际主要微生物的影响 |
3.6.1 对根际细菌的影响 |
3.6.1.1 熟石灰对根际细菌的影响 |
3.6.1.2 EM 菌剂对根际细菌的影响 |
3.6.1.3 沼液对根际细菌的影响 |
3.6.2 对根际真菌的影响 |
3.6.2.1 熟石灰对根际真菌的影响 |
3.6.2.2 EM 菌剂对根际真菌的影响 |
3.6.2.3 沼液对根际真菌的影响 |
3.6.3 对根际放线菌的影响 |
3.6.3.1 熟石灰对根际放线菌的影响 |
3.6.3.2 EM 菌剂对根际放线菌的影响 |
3.6.3.3 沼液对根际放线菌的影响 |
3.7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7.1 对蔗糖酶的影响 |
3.7.2 对脲酶的影响 |
3.7.3 对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熟石灰对西洋参产量及土壤特性的的影响 |
4.1.1 对植株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1.2 对土壤pH 值和肥力的影响 |
4.1.3 对西洋参根腐病害的影响 |
4.1.4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1.5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 沼液对西洋参产量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
4.2.1 对植株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2.2 对土壤pH 值和肥力的影响 |
4.2.3 对西洋参根腐病害的影响 |
4.2.4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2.5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 EM 菌剂对西洋参产量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
4.3.1 对植株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3.2 对土壤pH 值和肥力的影响 |
4.3.3 对西洋参根腐病害的影响 |
4.3.4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3.5 EM 菌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 微量元素硒对西洋参产量及根腐病害的影响 |
4.4.1 对植株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4.2 对西洋参根腐病害的影响 |
4.5 有机锗对西洋参产量及根腐病害的影响 |
4.5.1 对植株生长形状及产量的影响 |
4.5.2 对西洋参根腐病害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山西省中药材施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内容 |
2.1 研究方法及内容 |
2.1.1 抽样调查法 |
2.1.2 资料收集和土壤样品采集 |
2.2 统计参数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山西省中药材施肥情况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
3.2 调查地区中药材的施肥情况 |
3.2.1 几种主要中药材的肥料施用状况 |
3.2.1.1 黄芩 |
3.2.1.1.1 调查背景 |
3.2.1.1.2 调查结果 |
3.2.1.1.2.1 养分投入情况 |
3.2.1.1.2.2 有机肥施用情况 |
3.2.1.1.2.3 化肥施用情况 |
3.2.1.2 远志 |
3.2.1.2.1 调查背景 |
3.2.1.2.2 调查结果 |
3.2.1.2.2.1 养分投入量情况 |
3.2.1.2.2.2 有机肥施用情况 |
3.2.1.2.2.3 化肥施用情况 |
3.2.1.3 柴胡 |
3.2.1.3.1 调查背景 |
3.2.1.3.2 调查结果 |
3.2.1.4 甘草 |
3.2.1.4.1 调查背景 |
3.2.1.4.2 调查结果 |
3.2.1.5 黄芪 |
3.2.1.5.1 调查背景 |
3.2.1.5.2 调查结果 |
3.2.1.6 其他中药材的施肥情况 |
3.2.2 中药材肥料施用品种及施用方式 |
3.2.2.1 有机肥品种及施用方式 |
3.2.2.2 化肥品种及施用方式 |
3.3 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状况 |
第四章 山西省中药材施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4.1 中药材施肥存在问题 |
4.1.1 肥料品种的选购上具有盲目性 |
4.1.2 施肥不合理,未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
4.1.3 忽视肥料对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 |
4.2 中药材施肥原则 |
4.2.1 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 |
4.2.2 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
4.2.3 以土壤施肥为主,根外施肥为辅 |
4.2.4 以提高药材质量为首,增加产量其次 |
4.3 山西省中药材发展对策 |
4.3.1 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力度及广度 |
4.3.2 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推广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 |
4.3.3 合理施肥,适时调整中药材施肥结构 |
4.3.3.1 根据中药材的品种特性施肥 |
4.3.3.2 根据土壤特性施肥 |
4.3.3.3 根据天气施肥 |
4.3.4 大力开展中药材施肥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况 |
(9)鸡粪生物肥在人参等中药材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人参等中药材肥料应用研究现状 |
1.2.1 人参施肥与养分吸收的关系研究 |
1.2.2 人参生物肥的应用现状 |
1.2.3 人参化肥的应用现状 |
1.2.4 人参有机肥的应用现状 |
1.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人参上的应用现状 |
1.2.6 稀土及微量元素在人参上的应用现状 |
1.3 西洋参施肥研究现状 |
1.4 五味子施肥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抚松试验区 |
2.2.2 乐山试验区 |
2.2.3 左家试验区 |
第三章 讨论和结论 |
3.1 讨论 |
3.1.1 鸡粪生物肥对人参、西洋参及北五味子生长势和产量影响 |
3.1.2 鸡粪生物肥对人参、西洋参及北五味子主要药效成分的影响 |
3.1.3 鸡粪生物肥对人参、西洋参及北五味子病害防治效果 |
3.1.4 鸡粪生物肥在人参上的最佳施用方法和施用量 |
3.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药用植物施肥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量元素对中药材生长发育、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
1.1 大量元素与药用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关系 |
1.2 大量元素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关系 |
1.3 肥料的合理施用 |
1.3.1 肥料种类对中药材的影响 |
1.3.2 施肥时期 |
1.3.3 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 |
2 微量元素对中药材生长发育、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
3 稀土和菌肥对中药材的影响 |
4 药用植物专用肥 |
5 存在问题 |
6 几点建议 |
四、新型人参复混肥在西洋参上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矿质元素对西洋参生长及质量的作用研究[D]. 李俊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新型叶面处理剂对不同年生人参、西洋参生长的影响[D]. 钱英.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3]栽培基质及肥料对盆栽参生长影响的研究[D]. 翟涛.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4]三种追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鸡心’草莓生理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D]. 冯坤蓉.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5]EM菌发酵玉米秸秆条件优化及对人参黑斑病影响研究[D]. 王玲.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5)
- [6]不同土壤处理对西洋参连作障碍的影响[D]. 舒秀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9)
- [7]山西省中药材施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郭丽娜. 山西大学, 2009(S1)
- [8]农田复式棚西洋参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 郑殿家,田永全,崔东河,朴承熙,孙国刚,赵晓龙. 人参研究, 2008(04)
- [9]鸡粪生物肥在人参等中药材上的应用效果研究[D]. 孔春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0)
- [10]药用植物施肥研究进展[J]. 曾波,何忠俊,毛昆明,樊启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