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论文文献综述)
侯月[1](2021)在《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7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来源于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及呼吸科病房,符合西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毒热闭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黛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总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进行总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炎症指标变化。对比治疗前、治疗后4周免疫功能的变化。在治疗后3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支气管黏膜改变,需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在治疗后10天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支气管黏膜的变化。观察两组肺内外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情况。结果:入组患儿性别方面,女童发病比率较男童升高。87例患儿中,其中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居多。在热退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病变累及肺叶情况发现,主要病变肺叶以右下肺居多,其次是左下肺、左上肺、右上肺。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均为100%。在主症评分中,两组治疗前后在减轻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啰音减少以及胸部影像学片影吸收方面,均有疗效。组间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在啰音减少以及片影吸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在减轻咳嗽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较好。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主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在次症评分中,两组在改善咽喉肿痛、鼻孔干燥、面色红赤、烦躁、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次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在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方面,疗效显着。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对于次症的改善,主要在便秘方面。炎症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CRP、ESR、LDH、SF、WBC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CRP、ESR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在组间比较中,两组CRP、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DH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后1周,两组LDH的下降水平,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SF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白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两组WBC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试验组在治疗后2周对于D-二聚体的下降作用,要优于单纯西药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的3个节点相互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后1周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其余2个节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功能方面,体液免疫中,治疗前IgA、IgG水平偏低,IgM水平升高,治疗后IgA、IgG的水平升高,而IgM则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IgA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IgA、IgG、IgM、IgE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细胞免疫中,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CD4+T、CD4+/CD8+较治疗前均有上升,CD8+T有所下降,其中CD4+T、CD4+/CD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试验组中,治疗后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T 水平较前下降,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CD4+T、CD8+T、CD4+/CD8+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在细胞因子方面,急性期IL-6、IL-10水平大部分正常或升高,而IL-2、IL-4、TNF-α、γ干扰素大多数正常或偏低。纤维支气管镜方面,87例患儿中,两组量化评分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前,量化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闭塞性支气管炎、坏死性肺炎、肺不张、为主。在肺外并发症方面,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方面,两组87例SMPP患儿,共随访12周,31例患儿(试验组8例、对照组23例)肺内病变未完全吸收。试验组后遗症的发生率为13.6%,对照组为30.2%,试验组在肺内病变吸收以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毒热闭肺证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解毒清热宣肺法联合西医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在改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吸收、胸部影像学片影方面效果明显。对于次症的改变,以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方面为主。在实验室指标中,对于LDH以及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方面,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肺炎的吸收。在免疫功能方面,加用银黛汤加减治疗SMPP,可以通过改善CD4+T的功能来减轻免疫功能紊乱,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炎症的吸收。银黛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还可明显改善支气管气道黏膜情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徐露[2](2021)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总结分析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2.总结分析重症腺病毒肺炎出院后发生反复喘息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医院儿科住院的48例腺病毒肺炎患者资料,并对其中47名的顺利出院的患儿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收集的资料包括患儿一般情况、既往有无特异性疾病史、临床症状、有无并发症发生、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丙种球蛋白、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患儿出院后的随访资料主要包括临床症状相关的资料、相关治疗方式、影像学检查等资料。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症腺病毒肺炎出院后发生反复喘息的高危因素。结果:1.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特点:高热(100%)、咳嗽(95.7%)、喘息(46.8%)是重症腺病毒肺炎主要的临床症状。85%的患者热程大于7天。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60.4%患者有各种并发症。23%患者为肺内并发症,以胸腔积液最多见。48%患者合并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受累最为多见。77%的患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其中以合并支原体感染者最多,占52%。主要影像学改变为:肺实变为82.9%,其中25.5%为大叶性肺实变,絮状影和团簇状影分别为53%和25.5%,41.7%的患者可同时见到多种影像学改变,60%的患者可见双肺受累。使用干扰素雾化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肺部并发症(P=0.002).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P=0.000),发生反复喘息的比例更低(P=0.036)。2.重症腺病毒肺炎的随访及预后:本研究中,1名患儿住院期间死亡。47名腺病毒肺炎患儿顺利出院。随访发现18(37.5%)名患者出现反复喘息的症状。其中,10名患儿诊断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80%的BO患者可以在重症肺炎出院后3个月内诊断。出院9月后,大部分BO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胸部影像学改变有好转。仅1名患儿在随访近1年半的时间里仍有反复喘息的临床表现,多次呼吸道感染病史。其余8例反复喘息的患者,临床症状均在1年内控制,中位时间为4.5月。3.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生反复喘息的高危因素:白细胞计数增高、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住院时间长和使用丙种球蛋白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腺病毒肺炎发生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是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生长期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病情严重。病情早期多为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非特异性表现,白细胞计数、CRP等炎症指标明显增高,极易与细菌性肺炎相混淆,并造成抗病毒治疗滞后。腺病毒肺炎也需要与COVID-19肺炎相鉴别,二者早期影像学检查也有相似部分。因此,早期病原学的检测则十分重要。mNGS可以弥补传统病原体检测的不足。重症腺病毒肺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抗病毒治疗多为经验性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出院后易发生反复喘息等症状,SAP患者的出院后随访需要高度重视呼吸道表现。出院后3月以内为BO诊断的高峰期。胸部HRCT和肺功能检测可以帮助诊断以及评估疾病状态。在本研究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是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生长期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该结论仍需要更大样本临床研究验证。
李爽爽[3](2020)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究中药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文中提出目的: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中药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疗效,通过中西药治疗方法与西药治疗方法之间的对照分析,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2.本研究通过对出院后患儿进行电话回访,记录经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出院后患儿1年后反复喘息情况,探讨中药干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其日后喘息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复发喘息提供依据。方法:以疾病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和年龄为小于等于2岁为检索项目,从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中调取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资料。通过电子病程记录,总结患儿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出生史、喂养史),现病史资料(入院前病情程度、入院前病程、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既往史资料(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临床用药情况、疾病转归数据(住院时间、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并录入自拟病例调查表中。将收集的病例资料按照在院治疗方法中是否服用中药汤剂分为中西医组及西医组,西医组予以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予以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两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照分析,并对出院后患儿进行电话随访,记录1年内经家长描述病情由医生判断为再发喘息情况的疾病诊治资料(喘息再发时间、出院后1年内喘息发作累计次数)。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显着性设置为P<0.05。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的差异性,分析中西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选取3年期间的符合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年龄在2岁以内的病例资料共204例。中西医治疗方法112例(男72例,女40例),其中风寒闭肺证患儿70例,中药汤剂予小青龙汤加减,风热闭肺证患儿30例,予麻杏石甘汤加减,痰热闭肺证患儿12例,予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西医治疗方法92例(男64例,女28例)。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出生史、喂养史、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Ⅰ级或Ⅱ级亲属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在入院前病情程度、病程及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在住院时间方面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组较西医组住院时间缩短;两组在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方面的组间对比分析显示,在气促缓解天数(P<0.001)、肺部啰音消失时间(P<0.001)、喘憋消失时间(P<0.005)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组较西医组可以有效地缓解气促、消除肺部啰音、控制喘憋。在咳嗽消失天数及体温正常天数方面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临床用药方面的比较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患儿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平喘药物等西药的比例少于西医组;两组在出院后喘息再发时间的组间对比分析显示,前3个月内喘息再发例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出院3个月后喘息再发例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院后1年内喘息发作累计次数的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出院后3个月内喘息未发作的例数及喘息发作3次及3次以上的例数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在出院后6个月内喘息未发作的例数及喘息发作3次及3次以上的例数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两组在出院后1年内喘息未发作的例数(P<0.001)、喘息发作1~2次(P<0.005)和发作3次及3次以上(P<0.001)例数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结论:经过对既往3年住院患儿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显示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相对延长出院后喘息复发时间,减少喘息发作次数。
洪菲萍[4](2020)在《降气化痰法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降气化痰法(痰湿方)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证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的病例来源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儿科病房及门诊,年龄在2个月-2岁,均符合纳入标准的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痰湿方治疗,以上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症状评分及潮气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1.病例完成情况:共入组68例患儿,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病例63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完成率92.64%。2.基线资料:(1)在性别分布上,男性患儿39例,女性患儿24例,男女发病比例约1.6:1,男性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高于女性患儿,但两组患儿性别分布无统计学意义。(2)在年龄分布上,本研究入组患儿平均月龄为7.52±4.36,2-6月龄患儿占总人数的50.79%,1岁以内患儿占79.36%,两组患儿年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两组患儿咳嗽、气喘、喉间痰鸣、肺部啰音评分及病症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前两组患儿潮气肺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均匀,两组患儿有良好的可比性。3.主要症状评分、病症总积分:(1)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咳嗽、气喘、喉间痰鸣、肺部啰音评分、病症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咳嗽、气喘、喉间痰鸣、肺部啰音评分、病症总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潮气肺功能指标:(1)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各项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其中TPTEF/TE、VPEF/VE、RR、Vt/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PTEF/TE、VPEF/VE、RR、Vt/kg改善更明显,而Ti/Te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TPTEF/TE、VPEF/VE、Vt/kg、Ti/Te均升高,R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降气化痰法,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气喘、喉间痰鸣、肺部啰音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魏大飞[5](2020)在《138例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衡阳地区儿童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儿科住院部经鼻/咽拭子或气道分泌物腺病毒核酸检测确诊腺病毒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儿童住院部腺病毒感染患儿138例。患儿发病集中在58月份,16岁儿童为好发年龄。98.55%(136/138例)患儿有发热,平均热峰值(39.7±0.52)℃;78.26%的患儿出现咳嗽,52.17%的患儿出现咳痰;70.29%患儿白细胞表现为正常或下降(15/138例白细胞下降,82/138例患儿白细胞正常);39.37%(50/127例)腺病毒感染患儿同时合并支原体感染;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热峰值高于单纯腺病毒感染(39.9±0.45℃vs.39.52±0.63℃,P=0.026),住院时间长于单纯腺病毒感染组(11.50±7.5天vs.9.06±4.9天,P=0.034)。31.16%(43/138例)患儿表现为重症腺病毒肺炎;10.14%(14/138例)患儿出现胸腔积液;单因素分析发现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较非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发热时间更长及呼吸困难发生率更高(发热时长7.43±3.0天vs.5.72±1.9天,P=0.025;呼吸困难比率39.53%(17/43例)vs.8.42%(8/95例),P=0.001),住院时间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住院时长15.95±7.2天vs.9.13±4.6天,P<0.001;并发症发生率53.48%(23/43例)vs.16.84%(16/95例),P<0.001),PCT值更高、白细胞数更低、AST及LDH更高(PCT:1.41±3.3ng/mL vs.0.26±0.4 ng/mL,P=0.045;WBC:7.68±4.4×109/L vs.8.91±3.9×109/L,P=0.047;AST:66.19±56.7U/L vs.43.18±15.6 U/L,P=0.013;LDH:485.69±263.0 U/L vs.324.97±105.1 U/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合并细菌或支原体感染、PCT值高、白细胞降低、发热时间≥1周、白蛋白<35 g/L、既往下呼吸道感染将明显增加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生风险。结论:1、儿童腺病毒感染好发于16岁,以夏季多见。2、合并细菌或支原体感染、PCT值高、白细胞降低、发热时间≥1周、白蛋白<35 g/L、既往下呼吸道感染是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危险因素。
利燕英,毛爱萍[6](2017)在《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并分析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9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PTEF/VE、TEF25%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促进其早日康复。
丁锡泉[7](2016)在《急性细支气管炎治疗情况调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为回顾性的临床观察,通过收集整理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病房治疗婴幼儿急性细支气管炎病案资料,描述性分析其用药现状,并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西医治疗方案对于急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为日后制定简单、可行的急性细支气管炎治疗方案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住院部年龄为2个月至2岁的急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案资料,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分析其治疗用药情况,并根据治疗用药信息将其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以下简称为中西组)和西医治疗组(以下简称为西医组),分析两组治疗急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共收集有效病例共107例,其中中西组53例,西医组54例。一般资料,包括性别、月龄、入院前发病时间、入院当天病情评分,以上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差异不显着,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用药情况方面,54例患儿(50.5%)使用过抗菌药,40例患儿(37.4%)使用过孟鲁司特钠,45例患儿(42.1%)使用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6例患儿(24.3%)使用过甲磺酸酚妥拉明片,而糖皮质激素、盐酸丙卡特罗片、硫酸沙丁胺醇片、硫酸镁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地氯雷他定片、酮替芬片、达菲、血浆丙种球蛋白使用情况分别是13例(12.1%)、14例(13.1%)、7例(6.5%)、19例(17.8%)、16例(15.1%)、18例(16.8%)、13例(12.1%)1例(0.9%)、1例(0.9%)。在住院时间方面,中西组中西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西医组缩短约1天,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示能减少西医治疗药物的使用,但在早期病情方面影响不明显。结论:1、用药方面,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药物在急性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中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临床医师更偏向于凭借自身的临床经验用药,缺乏规范统一的治疗,甚至过度用药治疗,用药情况混乱。亟需加强急性细支气管炎合理治疗的培训及指南推广2、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支气管炎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西医治疗用药,希望日后能建立出一套简单、可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杨林,董淮富[8](2015)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以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病毒等药物,若合并细菌感染则给予抗生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肺部哮鸣音、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群,史艳平[9](2013)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51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对5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0例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38.9%;部分合并腺病毒感染5%;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感染共12.6%;肺炎支原体感染8.4%;其他未检出者35.1%。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季节。重症患儿平均约占30.19%,多合并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重症病例有逐年增多趋势。对重症患儿早期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仍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但不典型病原增加;重症病例有逐年增多趋势;对6月以上小儿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明显增加疗效;对重症患儿,重视呼吸道清理及早期应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王妍琦[10](2012)在《静滴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讨论静滴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本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45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静滴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综合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咳嗽、肺部啰音持续长度、喘憋、正常进食的恢复时间等,判断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实验组咳嗽、肺部啰音持续长度、喘憋、正?车幕指词奔湟?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显着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静滴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法。
二、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论文提纲范文)
(1)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西医诊治现状 |
参考文献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认识及研宄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筛选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疗效评价 |
6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临床疗效比较 |
3 炎症指标比较 |
4 D-二聚体水平比较 |
5 免疫指标比较 |
6 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改变比较 |
7 肺内外并发症情况 |
讨论分析 |
1 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SMPP毒热闭肺证立题依据 |
2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疗效评价积分量表 |
2 SMPP毒热闭肺证病例收集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可能机制以及高危因素 |
参考文献 |
(3)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究中药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基本信息 |
4.2 现病史资料 |
4.3 既往史资料 |
4.4 临床用药情况比较 |
4.5 疾病转归数据 |
4.6 随访资料 |
4.7 总结 |
讨论 |
1 中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2 西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3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
4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降气化痰法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的认识 |
1.1 病名考究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法研究 |
2 西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 |
2.2 危险因素 |
2.3 诊断进展 |
2.4 治疗进展 |
3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2 病例选择 |
2.1 病例纳入标准 |
2.2 病例排除标准 |
2.3 病例剔除标准 |
2.4 病例脱落标准 |
2.5 病例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来源 |
3.2 治疗方案 |
3.3 药物剂量及服药方法 |
4 观察项目 |
4.1 临床观察指标 |
4.2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
4.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
5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分析 |
2.1 性别构成 |
2.2 年龄构成 |
2.3 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评分、病症总积分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 |
2.5 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比较 |
3 临床疗效比较 |
3.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病症总积分比较 |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 |
4 安全监测 |
4.1 安全性监测 |
4.2 不良反应 |
课题讨论 |
1 选题讨论 |
2 痰湿方分析 |
2.1 组方讨论 |
2.2 组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4 结果分析 |
5 课题创新性 |
6 问题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138例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2. 两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
3. 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
讨论 |
(7)急性细支气管炎治疗情况调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急性细支气管炎的认识进展 |
1.1.1 定义 |
1.1.2 发病机理 |
1.1.3 微生物学 |
1.1.4 流行病学 |
1.1.5 临床表现 |
1.1.6 病程 |
1.1.7 并发症 |
1.1.8 目前治疗现状 |
1.2 中医对急性细支气管炎的认识进展 |
1.2.1 关于病名 |
1.2.2 关于病因 |
1.2.3 关于病机 |
1.2.4 关于治疗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入选标准 |
2.3 相关诊断标准 |
2.3.1 西医诊断标准 |
2.3.2 中医诊断标准 |
2.3.3 中医辨证分型 |
2.4 排除标准 |
2.5 治疗方法 |
2.6 疗效观察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1.1 一般资料 |
3.2 治疗用药情况 |
3.3 治疗效果评价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用药情况 |
4.2 治疗效果分析 |
4.3 研究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9)儿童毛细支气管炎51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1一般资料 |
2临床症状及体征 |
3辅助检查 |
4治疗方案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0)静滴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断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
2.2 两组疗效比较 |
2.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四、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D]. 侯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D]. 徐露.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究中药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D]. 李爽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降气化痰法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 洪菲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138例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D]. 魏大飞. 南华大学, 2020(01)
- [6]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效果分析[J]. 利燕英,毛爱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08)
- [7]急性细支气管炎治疗情况调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D]. 丁锡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 杨林,董淮富.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04)
- [9]儿童毛细支气管炎510例临床分析[J]. 张群,史艳平. 陕西医学杂志, 2013(02)
- [10]静滴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观察[J]. 王妍琦. 中国医学创新, 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