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实际出发是军事宣传坚持“三贴近”的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易渝昊[1](2020)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共产党人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人领导创建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作为中央苏区的东北屏障,有力地给予拱卫;它地处闽浙皖赣四省交界地带,虎视着江浙沪等地,严重威胁着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核心。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前后存在七年之久,有着突出的历史贡献与实践意义,其在政权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异常宝贵的经验,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其中,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对党建工作异常重视且科学布局,在处理党内外相关问题的同时推动着根据地党的发展,使得根据地的党始终引领着根据地的各项斗争与建设。在这段斗争史中,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党从白手起家,到不断发展,再到问题的显现与解决,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工作斗争贯穿着一部根据地史。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对这段历史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从大革命时期闽浙赣边区各地党支部的纷纷建立,到土地革命时期通过弋横起义、贵余万暴动,到信江特委、赣东北省委、闽浙赣省委的相继成立,再到最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首先从时间线上梳理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党在其中的发展史,以党史论党建。通过这些历史,可以知道闽浙赣的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军队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因为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环境和形式的变化迫切需要党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创造出一条符合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党建道路。第二章主要论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一,在思想建设方面:加强党内思想教育以增强党员革命信念。通过建立严密的学习考核制度、创办红色报刊、开展识字和读报运动等方法,对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坚定党员干部队伍的革命信念。第二,在政治建设方面:对于“立三路线”和“肃反扩大化”等“左”倾错误思想坚决作斗争,努力避免其对根据地的破坏,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工作,实事求是地发展党和根据地。第三,在组织建设方面:大力重视对各级干部的培养,对基层干部、军事干部、妇女干部的培养齐头并进,以创造优秀的干部带动党组织的发展;并开创干部巡视制度,帮助干部克服官僚主义等错误;同时,努力开创党内的民主风气,并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使得闽浙赣的各级党组织始终坚强有力。第四,在作风建设方面:号召党员干部同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设了各级群众组织,重视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同人民群众建立了“鱼水之情”。第五,在军队建设方面:在加强军队各级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对军队进行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军群工作的开展,军民关系的融合;在扩军方面,走科学的“扩红”路线,在壮大根据地武装力量的同时体恤民情、民力,始终保持红军队伍的战斗力。第三章主要论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在加强党的建设上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五点,即:始终保持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始终坚持合理建设和架构党的组织体系,始终坚持推进和维系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以提高军队战斗力。这些都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的有益启示,在新时代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从中追思和学习。
王海霞[2](2019)在《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保证、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它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结晶和升华,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首先,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以及我国历代党的领导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精髓要义,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经验教训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经验、科学回答为什么加强和怎样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等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决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探求意识形态教育规律的过程中,对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内容、途径、方法等进行客观认识和安排部署的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作为主要创立者,对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政治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具有固本铸魂的重要作用;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还针对党员干部、学生、农民、军人等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意识形态教育具体目标;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提出“四个讲清楚”、“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定“四个自信”等意识形态教育具体任务;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是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习近平主要提出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坚守意识形态教育阵地、遵循意识形态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等原则。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习近平认为,意识形态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习近平倡导并使用了宣传教育法、舆论斗争法、辩证分析法、示范警示法、滴水穿石法等;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习近平主要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教育队伍建设、重要支撑构筑等方面阐述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在宣传教育方面,他主张正面宣传教育和舆论斗争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和分层分类教育相结合、教育“软约束”和制度“硬措施”相结合等,在制度建设方面,他主张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制机制、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意识形态教育相关法规等,在教育队伍建设方面,他主张选拔和任用优秀教育人才、加强教育队伍培训和管理、增强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加大对教育者的考核激励力度等,在重要支撑构筑方面,他分别从话语支撑、理论支撑、文艺支撑、环境支撑等方面构建起了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支撑体系。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具有丰富意蕴、重要价值和鲜明特征。首先,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蕴含丰富的哲学意蕴,体现了深邃的哲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主张寓言于教,在形象生动的话语隐喻中彰显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其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在理论方面,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在实践方面,它为促进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为解决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提供科学方法,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创新提供方向指引;最后,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唯物辩证法贯穿始终,使其显示出独特而辩证的特征,实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整体性和针对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李威[3](2018)在《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进行的理论武装与思想引导工作,是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既要坚持政治工作根本原则和制度,又要积极推进政治工作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创新,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习主席的重要论述,为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论文坚持以习主席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从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创新等方面对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一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意义。推进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利于确保这支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这支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确保这支部队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二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论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归纳,对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原则与方法”、“载体与运用”等基本理论予以阐述分析,对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作了分析概括。三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阐述了调查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结构和质量分析,对5个战区部分预备役部队中的2类人员进行问卷和实地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进程和预备役部队所处的时代环境,从环境、组织、技术、法规等方面阐述了面临的机遇,从长期和平环境、西化分化战略、市场经济体制、预备役官兵成分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五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理念创新。以思维理念创新打开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要着眼信息网络深度发展,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要着眼职能使命变化拓展,牢固树立强军致胜理念;要着眼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实际,牢固树立大政工理念。六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和指导方式创新。以运行机制创新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依法施教,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依法开展、高效运行;严密组织实施,抓好教育落实,增强教育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坚持基本制度,完善教育机制,规范教育秩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七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创新。以方法手段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效益。要“把握人员集中时机,发挥军营文化熏陶作用”和“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群众性自我教育”两种隐性教育方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要“发挥物质精神体制优势,实现部队家庭社会共育”“注重增强课堂互动,改进灌输教育方式”和“把握时机主动作为,做好随机教育启发”三种显性教育方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正面灌输中接受教育;要“汲取社会媒体资源,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发挥军地网络优势,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和“做好典型挖掘工作,发挥激励警示作用”三种显隐结合教育方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情感交融中接受教育。
周晓瑾[4](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认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单玥[5](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宣传工作“去科层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等特点打破了传统信息在时间、空间上的传播限制,这也给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为“我党”)的宣传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其中宣传的科层化问题导致的宣传时效性差、效率低、滞后性严重的现象最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指出,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推动党的宣传工作顺利开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以“古为今用,观照历史”的创新方式,借鉴历史上党的宣传工作的成功经验。同时,本研究是在新闻学的基础上,使用管理学中“去科层化”的理论和SWOT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党当前的宣传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宣传工作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当下时代特色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繁荣昌盛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论文的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后宣传工作的概况进行历史梳理,并得出相关的经验启示。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党的宣传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第二部分提出“去科层化”创新式的宣传体制机制。借用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分别从我党开展“去科层化”宣传工作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三部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观的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宣传工作“去科层化”创新的必要性、遵循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具体的创新内容进行阐述。第四部分选取了人民日报、新华社近期最能体现党的“去科层化”宣传的三个新媒体案例展开分析和研究。第五部分具体提出了关于党的“去科层化”宣传的路径。
罗奥[6](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张艺兵[7](2014)在《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的宣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是无产阶级宣传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建设过程中曾产生过巨大的物质推动力,发挥了思想解放的效用。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又是他将马克思主义宣传理论创造性地中国化的产物,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宣传思想与中国具体新闻实践结合的辩证统一。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有创新和发展,形成马克思主义宣传理论指导中国宣传实践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在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验证,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的理论价值是毋庸置疑、有目共睹的。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的理论精髓,同时又将其同中国的具体社会实践和文化情景相结合,汲取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从而使其对于运用宣传手段改造和建设中国社会具有了现实的实践意义。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探究毛泽东的宣传思想产生、形成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前提。毛泽东的宣传思想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新需要的大背景下;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理论以及关于宣传思想文化的理论,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实践基础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第二部分即第三章,重点考察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轨迹。主要包括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萌芽:对宣传的初步认识与实践;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形成:深化对宣传的认识;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成熟:对宣传规律的认识渐趋成熟;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宣传思想的丰富和完善;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局限:放大思想建设的作用等几个发展阶段,理清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脉络。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归纳总结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宣传工作的队伍建设、宣传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等几方面。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基本特征则主要包括:鲜明的政治性、明确的目的性、强烈的针对性、突出的实践性、适度的斗争性和浓郁的民族性等几点。第四部分即第六章,主要是探析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理论价值在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构建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体系,启迪了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宣传思想的发展;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实践意义在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与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毛泽东的宣传思想是我们开展宣传思想理论研究的理论武器、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指导,对于我们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对于当前,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最新理论成果给予充分的研究和最广泛的宣传普及,发展好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重视文化建设。当前,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要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从思想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有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赵梅梅[8](2014)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当代意义》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理论体系,具有浓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色彩,它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观,还包括列宁、斯大林以及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新闻思想,因此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过程、理论观点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当下我国新闻领域出现的问题和现状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分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效指导我国的新闻宣传工作。本文从政治角度切入,主要侧重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来进行研究,全文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了详细地分析和解读,第一部分主要剖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诞生的背景,从其产生的条件和理论基础作了阐述;第二部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些基本要点,包括概念、特征和作用等内容;第三部分则是重点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全局性的梳理,通过对奠基者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观到继承者列宁的新闻思想,再到创新和完善者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新闻思想的论述,从纵向坐标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具体历史时期的丰富内涵;最后,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意义,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统筹我国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更好地贯彻新闻报道的方针政策而且有利于发挥媒体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对外宣传,拓宽新闻宣传的全球视野。
吴双双[9](2013)在《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①这是江泽民同志舆论导向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舆论领域的反映。要保证社会主义舆论导向正确,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把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手中,塑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打造优秀人才队伍,最终实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体系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和科学性,为其后领导人对之继承并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新形势下,胡锦涛汲取了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对舆论环境的变化做出了科学的判断,进一步深化对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提出利用舆论舆情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的措施;同时要求在建设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把其具有的社会属性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全面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
程惠莎[10](2013)在《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国共两党报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客观地对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报刊事业进行了分析,理清了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的报刊格局,共产党的报刊多集中于内蒙古东部地区,面向劳苦大众进行宣传,通过新创办、改版和重组等方式使以《内蒙古自治报》为代表的报刊成为中共的舆论阵地;而国民党通过恢复抗战时期的旧报刊和创办新报刊掌握了西部的报刊事业。为了发挥报纸的舆论宣传作用,争取内蒙古地区人民群众的支持,国共双方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注重对自己的报纸进行改善、创新,但在办报理念、宣传策略和内容编排上又是各有侧重的,因此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宣传效果。分析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所属报刊实行直接领导,报刊工作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并且在实际的宣传工作中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在这场舆论战中逐渐占上风,并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最终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由此得出特殊时期的新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一切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尊重事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的结论。
二、从实际出发是军事宣传坚持“三贴近”的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实际出发是军事宣传坚持“三贴近”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党的发展情况 |
一、前期(1927—1928):在各大暴动中发展的党 |
二、中期(1929—1933):在苏区扩张中发展的党 |
三、后期(1934—1935):在艰苦战争中发展的党 |
第二节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党内存在着非无产阶级思想 |
二、两次“立三路线”的消极影响 |
三、党的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
四、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
五、根据地军队党的建设新问题 |
第二章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容 |
第一节 加强思想教育以增强党员革命信念 |
一、建立严密的学习考核制度 |
二、创办多种红色报刊 |
三、开展识字和读报运动 |
第二节 努力纠正错误的路线方针 |
一、不盲从“立三路线”的左倾盲动指示 |
二、努力避免肃反运动扩大化 |
三、坚持从根据地具体情况出发开展工作 |
第三节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增强党的战斗力 |
一、造就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 |
二、树立党内民主的优良风气 |
三、注重对地方党组织的建设 |
第四节 重视和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 |
一、努力转变党的工作方式 |
二、建立鱼水交融的党群关系 |
第五节 加强对军队党组织的建设 |
一、在军队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 |
二、加强军队的政治教育工作和党群工作 |
三、走科学的“扩红”路线 |
第三章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第一节 始终保持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
一、要把思想建设当做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 |
二、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提高全党的政治理论水平 |
三、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
第二节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 |
一、牢固树立党的政治统领地位 |
二、把实事求是贯穿日常工作始终 |
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加强党的建设 |
第三节 始终坚持合理建设和架构党的组织体系 |
一、合理科学的扩充党员数量 |
二、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队伍建设 |
三、重视基层党组织及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
第四节 始终坚持推进和维系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
一、坚持好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
二、将党群工作深入基层常态化 |
三、建立好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 |
第五节 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以提高军队战斗力 |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 |
三、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解析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思想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一、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目标 |
二、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任务 |
三、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
四、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方法 |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二、列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第三节 中共历代领导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一、毛泽东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二、邓小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三、江泽民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四、胡锦涛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
第二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时代召唤: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时代背景 |
一、历史方位 |
二、国际背景 |
三、国内背景 |
第二节 历史借鉴: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历史依据 |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成败得失的反思 |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经验教训的借鉴 |
第三节 现实需要: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现实依据 |
一、顺应国内外意识形态教育形势发展的根本要求 |
二、解决当前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矛盾问题的必然选择 |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 |
第四节 发展历程: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 |
一、孕育阶段 |
二、萌芽阶段 |
三、探索阶段 |
四、形成和发展阶段 |
第三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宏观设计 |
第一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一、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二、意识形态教育是维护党和国家政治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 |
三、意识形态教育具有固本铸魂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 |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具体目标 |
第三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 |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根本任务 |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具体任务 |
第四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方针 |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原则 |
第四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具体部署 |
第一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理想信念教育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
四、党史国史教育 |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二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 |
一、宣传教育法 |
二、舆论斗争法 |
三、辩证分析法 |
四、示范警示法 |
五、滴水穿石法 |
第三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 |
一、宣传教育途径 |
二、制度建设途径 |
三、教育队伍建设途径 |
四、重要支撑构筑途径 |
第四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多维视角及具体要求 |
一、领域维度具体要求 |
二、群体维度具体要求 |
第五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意蕴、价值和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意蕴 |
一、哲理深邃: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哲学意蕴 |
二、寓教于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话语隐喻 |
第二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价值 |
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理论价值 |
二、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 |
第三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特征 |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
二、整体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
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3)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确保预备役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必然要求 |
1.1.2 确保预备役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现实要求 |
1.1.3 确保预备役部队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的内在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理论及相关学科理论 |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2.1.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 |
2.1.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 |
2.1.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
2.1.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
2.1.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
2.2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本体理论 |
2.2.1 现象与本质 |
2.2.2 主体与客体 |
2.2.3 原则与方法 |
2.2.4 载体与运用 |
2.3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2.3.1 教育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
2.3.2 心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
2.3.3 传播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三章 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质量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2 调查问卷设计的内容结构 |
3.1.3 调查问卷的质量分析 |
3.2 当前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3.2.1 现役军官具备较强的理论授课能力 |
3.2.2 预备役官兵参加理论授课态度积极 |
3.2.3 普遍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育授课 |
3.2.4 相关指示决定和条令条例得到落实 |
3.3 当前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1 教育计划难制定 |
3.3.2 教育时间难保证 |
3.3.3 教育内容难整合 |
3.3.4 教育环境难构建 |
3.3.5 教育效果难体现 |
3.3.6 教育对象难掌控 |
3.3.7 方法手段难创新 |
3.3.8 预干能力难胜任 |
第四章 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1 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
4.1.1 政治生态重塑为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4.1.2 组织形态变革为创新构建了科学的领导组织 |
4.1.3 信息技术应用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平台 |
4.1.4 法规制度完善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
4.2 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4.2.1 长期和平环境带来严峻挑战 |
4.2.2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
4.2.3 官兵成分结构带来严峻挑战 |
4.2.4 意识形态斗争带来严峻挑战 |
4.2.5 网络技术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理念创新 |
5.1 着眼信息网络深度发展,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 |
5.1.1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用户意识 |
5.1.2 抓好分析预测,强化数据意识 |
5.1.3 实现技术共享,强化平台意识 |
5.1.4 注重资源整合,强化效率意识 |
5.2 着眼职能使命变化拓展,牢固树立强军胜战理念 |
5.2.1 深化党管武装教育,强化政治意识 |
5.2.2 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强化职能意识 |
5.2.3 深化国防法治教育,强化责任意识 |
5.2.4 深化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强化备战意识 |
5.3 着眼增强教育时代性感召力,牢固树立大政工理念 |
5.3.1 军地党委统领,强化大局意识 |
5.3.2 部门齐抓共管,强化协同意识 |
5.3.3 践行群众路线,强化群众意识 |
5.3.4 增强业务能力,强化本领意识 |
第六章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和指导方式创新 |
6.1 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依法施教 |
6.1.1 遵循“双重领导”的客观规律 |
6.1.2 遵循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客观规律 |
6.1.3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6.2 严密组织实施,抓好教育落实 |
6.2.1 抓好与“教”有关的工作 |
6.2.2 抓好与“学”有关的工作 |
6.2.3 抓好与“做”有关的工作 |
6.3 坚持基本制度,完善教育机制 |
6.3.1 计划制度 |
6.3.2 准备会制度 |
6.3.3 教育骨干培训制度 |
6.3.4 宣传日制度 |
6.3.5 检查考评制度 |
第七章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创新 |
7.1 完善两种“隐性”教育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
7.1.1 把握人员集中时机,发挥军营文化熏陶作用 |
7.1.2 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群众性自我教育 |
7.2 改进三种“显性”教育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正面灌输中接受教育 |
7.2.1 发挥物质精神体制优势,实现部队家庭社会共育 |
7.2.2 注重增强课堂互动,改进灌输教育方式 |
7.2.3 把握时机主动作为,做好随机教育启发 |
7.3 健全三种“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教育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情感交融中接受教育 |
7.3.1 汲取社会媒体资源,做好新闻舆论引导 |
7.3.2 发挥军地网络优势,开展网络互动教学 |
7.3.3 做好典型挖掘工作,发挥激励警示作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一) 预备役战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现役军官调查问卷 |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宣传工作“去科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党的宣传工作现状与问题 |
(一) 概念界定 |
(二) 党的宣传工作的历史概况及启示 |
(三) 党的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二、我党宣传工作“去科层化”的SWOT研究 |
(一) 优势:宣传工作实践经验丰富 |
(二) 劣势:舆论场内民众难辨是非真伪 |
(三) 机遇:借助新技术提升宣传效果 |
(四) 挑战: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方式 |
三、党的宣传工作“去科层化”的创新探索 |
(一) “去科层化”的必要性 |
(二) “去科层化”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
(三) “去科层化”宣传工作的创新内容 |
四、“去科层化”创新案例分析 |
(一) H5“军装照”引领全民忆八一 |
(二) 党媒创新“神曲”系列讲好中国故事 |
(三) 微视频传播新时代正能量 |
五、党的宣传工作“去科层化”路径 |
(一) 全面落实党的宣传工作规范化的制度理念 |
(二) 大力培育党的草根意见领袖 |
(三) 不断补充党的宣传工作新鲜血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量统计 |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
一、转载中央党报 |
二、转载地方党报 |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研究的对象 |
(二) 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现状 |
(一) 已有研究成果的概况 |
(二) 已有研究涉及的内容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 |
(一) 三个核心概念 |
(二) 几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三) 与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一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形成的客观环境 |
(一) 20世纪世界革命的新发展 |
(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革命的新需要 |
二、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 中国共产党人的觉醒 |
(二) 毛泽东的个人因素 |
第二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形成的理论前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宣传思想 |
(一) 列宁的宣传思想 |
(二) 斯大林的宣传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宣传的思想 |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德”思想 |
(二) 中国古代的政治宣传方式 |
(三) 中国古代初步的舆论思想 |
第三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轨迹 |
一、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萌芽 |
(一) 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主张 |
(二) 从国共合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政治宣传 |
(三) 重视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
二、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形成 |
(一) 为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而进行的宣传 |
(二) 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而进行的宣传 |
三、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成熟 |
(一) 发表《论持久战》,提出宣传要为抗战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
(二) 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统一全民的抗战思想 |
(三) 开展延安整风,创新宣传教育方式 |
(四) 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社会主义文化方针 |
四、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 |
(一) 深化宣传工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思想 |
(二)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三)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 |
五、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偏差 |
(二) 放大了思想建设的作用 |
第四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宣传工作的地位 |
(二) 宣传工作的作用 |
二、关于宣传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
(一) 动员民众投身革命 |
(二) 开展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思想教育 |
(三) 服务党的中心工作 |
三、关于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
(一) 党性原则 |
(二) 实事求是的原则 |
(三)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四、关于宣传工作队伍的建设 |
(一) 确保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 |
(二) 加强宣传工作队伍的建设 |
五、关于宣传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
(一) 全党做宣传 |
(二) 政治家办报 |
(三) 提倡新文风 |
(四) 主张以理服人 |
第五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鲜明的政治性 |
(一) 鲜明的阶级性 |
(二) 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
二、强烈的针对性 |
(一) 宣传要看对象 |
(二) 宣传要有时空观 |
三、浓郁的民族性 |
(一) 用大众化的中国语言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二) 用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
(三)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鼓动工作 |
四、生动的实践性 |
(一) 丰富的宣传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
(二) 强调实际宣传 |
(三) 强调典型示范 |
五、适度的斗争性 |
(一) 宣传要坚持必要而适度的思想斗争 |
(二) 对敌宣传既要斗争也讲策略 |
(三) 对待舆论的态度一律又不一律 |
(四) 对待文艺的态度既要歌颂也要暴露 |
第六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思想 |
(二) 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体系 |
(三) 启迪了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宣传思想的发展 |
二、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 开展宣传思想理论研究的理论武器 |
(二)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
致谢 |
(8)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当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分析 |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诞生的背景分析 |
2.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立的条件 |
2.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解读 |
3.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概念 |
3.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征 |
3.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作用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沿革 |
4.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 |
4.2 列宁的新闻思想 |
4.3 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新闻思想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意义 |
5.1 统领我国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 |
5.2 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新闻报道的方针政策 |
5.3 有利于发挥媒体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5.4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对外宣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一) 舆论 |
(二) 舆论导向 |
(三) 先进文化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研究法 |
(三) 分析与综合方法 |
四、对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的研究综述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 舆论是一种普遍的力量,要为无产阶级服务 |
二、毛泽东 引导“舆论不一律”,达到“舆论一律” |
三、邓小平 舆论导向工作用“四项基本原则”统领,用“三个有利于”检验 |
第二章 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舆论导向的内容和党中央保持充分一致性 |
(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党性放在核心位置 |
(二) 坚持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 |
二、舆论导向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 |
(一)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 |
(二) 舆论导向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
三、舆论导向工作要符合党的路线,遵循党的工作方针 |
(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 打好“五个根底”,落实“四以”方针 |
(三)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第三章 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的内核 |
(二) 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实践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三) 培育公民精神的舆论导向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二、加强舆论导向是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指导地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
(二) 坚持塑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
(三) 加强舆论工作人才培养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健康舆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
(一) 提供舆情支持,利用舆论造势,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
(二) 舆论导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
第四章 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的与时俱进 |
一、胡锦涛对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 以人为本,促进舆论导向“三贴近” |
(二) 服务于先进文化的舆论导向指导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
二、习近平对舆论导向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初步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国共两党报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关键概念界定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二、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的报刊格局 |
2.1 东部共产党报刊的兴起 |
2.1.1 《内蒙古日报》的创办 |
2.1.2 创办新报刊 |
2.2 西部国民党报刊的恢复 |
2.2.1 重要党报的复刊 |
2.2.2 发行新版、创办新报刊 |
三、报刊理念比较 |
3.1 共产党的报刊理念 |
3.1.1 党性原则为第一要义 |
3.1.2 以阶级性为报刊理念的核心 |
3.1.3 报刊的品质是“四性”统一 |
3.2 国民党的报刊理念 |
3.2.1 党性和人民性相结合 |
3.2.2 革命造谣论 |
3.2.3 政治性、阶级性、现实性的统一 |
小结 |
四、报刊宣传策略比较 |
4.1 共产党报刊的宣传策略 |
4.1.1 根据形势,调整思路 |
4.1.2 尊重事实,言之有据 |
4.1.3 旗帜鲜明,有的放矢 |
4.2 国民党报刊的宣传策略 |
4.2.1 舆论强势,渲染氛围 |
4.2.2 革命造谣,编制假象 |
4.2.3 情感怀柔,人情策略 |
小结 |
五、内容编排比较 |
5.1 共产党报刊的内容编排 |
5.1.1 稿源日益丰富,信息来源渠道较多 |
5.1.2 内容以理论宣传、战况、生产消息为主 |
5.1.3 轻快流畅的文风,琅琅上口 |
5.2 国民党报刊的内容编排 |
5.2.1 稿源固定,专业的记者队伍 |
5.2.2 内容以军事宣传与建设蒙旗为主 |
5.2.3 平民化的文风,通俗易懂 |
小结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实际出发是军事宣传坚持“三贴近”的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研究[D]. 易渝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D]. 王海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李威.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5]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宣传工作“去科层化”研究[D]. 单玥.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6]《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7]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研究[D]. 张艺兵.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4)
- [8]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当代意义[D]. 赵梅梅.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3)
- [9]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D]. 吴双双. 广西大学, 2013(03)
- [10]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国共两党报刊比较研究[D]. 程惠莎. 内蒙古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