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苦藿香汤治疗鸡胃肠湿热证(论文文献综述)
文艳巧[1](2018)在《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和HPA轴的影响》文中提出畜禽大肠湿热证是兽医临床常见多发证,以腹痛,腹泻,粪便黏腻,体温升高,口渴喜饮,脉滑数,舌苔黄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随着集约化养殖和畜禽流动性的增加,猪、牛和鸡等畜禽中与大肠湿热证相关的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兽医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报道,传统中(兽)药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兽医临床治疗畜禽大肠湿热证的经典方剂之一。本研究在建立郁金散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应用高、中、低剂量郁金散进行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肠组织中胃肠激素的含量、肾上腺指数及血清中CRH、ACTH、CORT的含量。以期从胃肠激素和HPA轴角度,探讨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郁金散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水溶液、乙腈-10%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40 nm、275 nm、425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显示黄芩苷、栀子苷、芍药苷、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姜黄素和大黄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37321.24μg.ml-1(r=0.9994),1.43823.00μg.mL-1(r=0.9999),1.90030.50μg.mL-1(r=0.9998),10.00161.0μg.mL-1(r=0.9996),11.90190.0μg.mL-1(r=0.9998),0.007480.036μg.mL-1(r=0.9994),0.00380.019μg.mL-1(r=0.999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均在99.9%103.6%范围内,RSD在0.3%-1.7%范围内。本方法简单可靠,可控性强,可快速测定郁金散中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2.大肠湿热证模型建立及一般行为学观察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愈组、郁金散高、中、低剂量治疗组,通过自有饮用蜂蜜水,前10天禁食与饲喂充足饲料并灌胃猪油隔日交替进行;10-15天灌白酒,并置于高温高湿环境;然后腹腔注射大肠杆菌,24 h后再注射一次建立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郁金散进行治疗。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然后检测模型大鼠的血常规、血生化、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IL-17和IL-23水平以及回肠、结肠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模型大鼠的临床症状、体征与大肠湿热证诊断标准相吻合,且机体出现了炎症、血脂升高、肠粘膜受损、肠道淤血为特征的病理变化。各剂量郁金散治疗后均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回调血常规、血液生化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回肠及结肠的病理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且以高剂量治疗效果最好。3.血清及肠组织胃肠激素研究对各组大鼠血清、回肠及结肠组织中的胃肠激素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自愈组大鼠血清、回肠及结肠组织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P物质(SP)含量极显着或显着升高(P<0.01,P<0.05),血管活性肠肽(VIP)无显着变化,生长抑素(SS)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与自愈组相比,各剂量郁金散治疗后,MTL、GAS、SP、VIP和SS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以高剂量组回调最为明显,其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回肠、结肠中MTL、GAS和SP极显着或显着降低(P<0.01,P<0.05),SS极显着或显着升高(P<0.01,P<0.05)。4.HPA轴功能的研究对各组大鼠肾上腺指数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自愈组大鼠肾上腺指数及血清中CRH、ACTH、CORT的含量显着或极显着性升高(P<0.05或P<0.01);与自愈组相比,经各剂量郁金散治疗后,以上各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以高剂量回调最为明显。综上所述,本实验成功运用了HPLC法同时测定郁金散中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建立了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郁金散对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通过抗腹泻、抗炎、降血脂、保护肠粘膜、调节胃肠激素紊乱及HPA轴功能亢进来治疗大肠湿热证。
文艳巧,姚万玲,杨朝雪,马琪,张晓松,纪鹏,华永丽,魏彦明[2](2017)在《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及肠道组织胃肠激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探讨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和肠道组织胃肠激素的影响。Wistar大鼠6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肠湿热证模型组、自愈组、郁金散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通过自由饮用蜂蜜水;前10d禁食与饲喂充足饲料并灌胃猪油隔日交替进行;之后5d每天灌白酒,并置于高温高湿环境(8h·d-1);然后腹腔注射大肠杆菌,24h后再注射一次建立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高(10.4g·kg-1)、中(5.2g·kg-1)、低(2.6g·kg-1)剂量郁金散进行治疗。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记录体重变化,检测血清和回肠、结肠组织中的胃肠激素含量。结果显示:模型大鼠出现便溏、粪便色黄恶臭、肛门红肿、发热等症状和体征。正常组体重逐渐上升,模型大鼠造模期间体重呈现先波状上升、再逐渐下降的趋势,郁金散治疗后体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以高剂量组回升最明显,但各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自愈组大鼠血清、回肠及结肠组织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P物质(SP)含量极显着或显着升高(P<0.01或P<0.05),血管活性肠肽(VIP)无显着变化,生长抑素(SS)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与自愈组相比,各剂量郁金散治疗后,MTL、GAS、SP、VIP和SS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以高剂量组回调最为明显,其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回肠、结肠中MTL、GAS和SP极显着或显着降低(P<0.01或P<0.05),SS极显着或显着升高(P<0.01或P<0.05)。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机体出现了胃肠激素紊乱,表现为MTL、GAS、SP和VIP含量升高,而SS含量降低,郁金散能改善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机体胃肠激素异常水平,且高剂量的治疗效果最好。
姚万玲[3](2017)在《大肠湿热证实质及郁金散对其治疗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大肠湿热证(Large Intestine Dampness-heat Syndrome,LIDHS)系指湿热蕴结大肠致大肠传导失司所表现以泄泻下痢为主的一系列证候。为畜禽和人类临床常见多发证,见于湿热型腹泻性疾病中。在现代畜禽养殖业中,腹泻性疾病是困扰现代畜禽养殖的顽疾之一,而湿热型腹泻是其最主要的类型,随集约化养殖和畜禽流动性的增加,猪、牛和鸡等畜禽中湿热型腹泻性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人类而言,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因素容易损伤脾胃气机,进而诱发大肠湿热证。郁金散(YuJin Powder,YJP)为中兽医临床治疗大肠湿热证的常用经典方剂。中兽医临床实践表明,郁金散对湿热型腹泻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为研究大肠湿热证的实质及郁金散对其治疗作用的机理,本研究通过设置复合因素,模拟发病条件,建立大鼠大肠湿热证模型,应用高、中、低剂量郁金散进行治疗。首先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然后对大肠湿热证最主要病变部位回肠和结肠进行肠黏膜屏障研究,并进一步对病变程度更高的结肠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最后用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对大肠湿热证表现出的全身性病理变化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1.临床病理学研究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愈组、郁金散高剂量组、郁金散中剂量组、郁金散低剂量组。通过设置高糖高脂、饥饱失常、高温高湿、饮酒和腹腔注射大肠杆菌等复合因素,模拟其发病条件,建立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用高、中、低剂量郁金散进行治疗。然后对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血常规、血生化、全血粘度、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IL-17和IL-23水平以及结肠、回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等各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进行了检测和观察。结果显示,模型大鼠的临床症状、体征与大肠湿热证诊断标准相吻合,且机体出现了血脂血黏度升高、脂肪肝、明显的炎症反应及多脏器的瘀血病理变化。各剂量郁金散治疗后均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回调血常规、血液生化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全血粘度,减轻各脏器的病理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且以高剂量治疗效果最好。2.肠黏膜屏障研究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愈组和高剂量郁金散组各组大鼠,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结肠和回肠黏膜完整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和回肠组织中TFF3、Occludin、ZO-1和MUC2 mRNA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和内毒素(et)、结肠和回肠黏液中的siga及结肠和回肠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il-17和il-23水平变化,并应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高剂量郁金散组大鼠粪便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16srdnav3-v4区高通量测序,并分析了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度、菌群结构等。结果显示,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大鼠结肠和回肠上皮完整性遭受破坏,occludin和zo-1显着降低(p<0.01或p<0.05),tff3极显着升高(p<0.01),而muc2在回肠和结肠中变化不同,血清中dao、d-la和et的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siga显着升高(p<0.05);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17和il-23显着或极显着升高(p<0.05或p<0.01),抑炎因子il-10显着或极显着降低(p<0.05或p<0.01)。经郁金散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趋于或者接近正常水平。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高剂量郁金散组鉴定到的细菌覆盖13个门、20个纲、28个目、46个科和75个属。在门分类水平上,均以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门,但丰度在三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拟杆菌和变形菌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而厚壁菌丰度显着降低(p<0.05)。经郁金散治疗后,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丰度发生显着回调,拟杆菌变化较小。在科分类水平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紫单胞菌科、脱硫弧菌科、sutterellaceae、拟杆菌科、丹毒丝菌科、氨基酸球菌科、肠杆菌科、odoribacteraceae和螺杆菌科的丰度均升高;而普雷沃氏菌科、毛螺旋菌科、瘤胃菌科、优杆菌科和乳杆菌科的丰度却均下降。经高剂量郁金散治疗后,除普雷沃氏菌科的丰度与模型组相比继续升高外,其它各科细菌丰度均显着回调(p<0.05)。3.结肠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选取病变最严重的部位结肠组织,采用基于itraq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分析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及高剂量郁金散组和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的差异蛋白,并分析差异蛋白参与的通路。结果显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共筛选出152种差异蛋白,其中84种上调,68种下调。进一步路径分析表明脂肪消化和吸收、ampk信号路径、氧化磷酸化、视黄醇代谢、iga产生的肠免疫网络、fcepsilonri信号路径、补体和凝集级联放大反应、花生四烯酸代谢等在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中受到显着影响。经郁金散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共有221种蛋白发生显着变化,其中139种上调,82种下调,并且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55种差异蛋白表现出直接的回调作用,以上异常路径得到显着改善。4.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高剂量郁金散组大鼠血清分别用uplc-qtof-ms/ms技术进行代谢组学检测,采用progenesisqi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使用MetaboAnalyst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单变量分析和模式识别多变量分析。根据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5或≤0.677,q-value<0.05以及PLS-DA模式下的VIP≥1的原则分别筛选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及高剂量郁金散组和模型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然后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热图聚类分析。将获得的差异代谢物分别输入KEGG数据库查找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显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共筛选出41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牛磺酸、牛璜鹅去氧胆酸、L-肉碱、L-乙酰肉碱、油酰胺、甘油-3-磷酸、马尿酸、磷脂酰胆碱类、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等,主要涉及脂类代谢、己糖胺合成通路、苯丙氨酸代谢及色氨酸代谢。治疗组和模型组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葡萄糖、D-乳酸、β-羟丁酸、甜菜碱、硬脂酰肉碱、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等,主要涉及脂肪分解、脂肪酸β-氧化,色氨酸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本研究证明,通过模拟发病条件,成功建立了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其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主要的病变部位在回肠和结肠,以回肠和结肠黏膜损伤、炎症和瘀血,并伴发全身性的炎症和淤血为其最典型的病理特征;(2)典型病变部位回肠和结肠的肠黏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均受到不同程度破坏;(3)大肠湿热证发生的关键是由脂质代谢紊乱、微循环和能量代谢障碍、视磺醇代谢紊乱以及生物因子等诱发消化道免疫网络失调、稳态被破坏,使机体处于过敏状态而导致肠道损伤与炎症反应;(4)胆酸合成与胆汁分泌、脂肪合成与分解、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脂类代谢,己糖胺合成通路,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等发生紊乱与大肠湿热证的发生关系密切。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的治疗主要体现在:(1)发挥了抗腹泻、抗炎、降血脂、缓解血瘀以及调节和保护多脏器等综合作用;(2)修复了肠黏膜的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3)调控了脂质代谢、微循环和能量代谢、视黄醇代谢、消化道免疫网络和稳态;(4)加强了脂肪分解、脂肪酸β-氧化、葡萄糖有氧氧化,调控了色氨酸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等。本研究为揭示大肠湿热证的实质提供了重要信息,为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用药提供了指导;为寻找湿热型腹泻性疾病的靶点、扩大郁金散的临床应用、开发治疗腹泻性疾病的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李鹏[4](2013)在《蛋鸡热应激及营养调控措施》文中研究指明蛋鸡热应激是蛋鸡养殖存在的突出问题,给蛋鸡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文章介绍了热应激对蛋鸡的危害以及通过营养调控降低蛋鸡热应激损伤,维持蛋鸡健康,提高生产性能的措施。
王金平[5](2011)在《中药抗蛋鸡热应激的理论依据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蛋鸡体温高,代谢旺盛,羽毛丰厚,无汗腺,高温下以呼吸道蒸发散热释放体内产生的多余热量来平衡体温,因此,高温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很大。由于每年夏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并且随着集约化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高温引起的不良影响日趋严重。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宋晓琳,石达友,郭世宁[6](2010)在《抗蛋鸡热应激的中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穆春雷,张传英,张开武[7](2001)在《白苦藿香汤治疗鸡胃肠湿热证》文中提出
二、白苦藿香汤治疗鸡胃肠湿热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苦藿香汤治疗鸡胃肠湿热证(论文提纲范文)
(1)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和HPA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郁金散处方分析及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 |
1.1 处方组成及方药分析 |
1.2 方中诸药及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 |
2 中(兽)医学对大肠湿热证的认识 |
2.1 大肠湿热证概述 |
2.2 大肠湿热证的病因病机 |
2.3 大肠湿热证模型建立 |
3 湿热证疾病的胃肠激素的研究 |
3.1 胃动素(MTL) |
3.2 胃泌素(GAS) |
3.3 P物质(SP) |
3.4 血管活性肠肽(VIP) |
3.5 生长抑素(SS) |
3.6 湿热证中胃肠激素现代研究 |
4 湿热证疾病HPA轴的研究 |
第二章 HPLC法同时测定郁金散中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3 干浸膏的制备 |
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5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6 对照品母液的配制 |
1.7 混合对照品标准溶液的配制 |
1.8 色谱条件 |
1.9 专属性和线性关系考察的确定 |
1.10 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 |
1.11 加样回收试验 |
1.12 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提取条件优选 |
2.2 专属性和线性关系考察 |
2.3 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 |
2.4 加样回收试验 |
2.5 样品分析及方法的适用性 |
3 结论 |
第三章 大肠湿热证模型的建立及郁金散的治疗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菌种及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药物制备 |
1.5 大肠杆菌菌悬液的制备 |
1.6 细菌计数 |
1.7 动物分组及造模 |
1.8 标本采集 |
1.9 症状体征的观察及相关指标测定 |
2 结果 |
2.2 大鼠的体重变化 |
2.3 血常规检测结果 |
2.4 血液生化检测结果 |
2.5 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变化 |
2.6 回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
3 讨论 |
3.1 大肠湿热证模型建立的评价 |
3.2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常规的影响 |
3.3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生化的影响 |
3.4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3.5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回肠和结肠肠道病理变化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及肠道组织胃肠激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血清中胃肠激素的检测 |
1.4 回肠和结肠组织胃肠激素的检测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血清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 |
2.2 回肠组织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 |
2.3 结肠组织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HPA轴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血清中CRH、ACTH、CORT检测 |
1.4 肾上腺指数检测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肾上腺指数检测 |
2.2 血清中CRH含量的变化 |
2.2 血清中ACTH含量的变化 |
2.3 血清中CORT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2)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及肠道组织胃肠激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药物 |
1.1.3 菌种及试剂 |
1.1.4 实验仪器 |
1.2 方法 |
1.2.1 药物制备 |
1.2.2 大肠杆菌菌悬液的制备 |
1.2.3 动物分组及造模 |
1.2.4 症状体征的观察 |
1.2.5 标本采集 |
1.2.6 指标检测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主要症状体征变化 |
2.2 大鼠的体重变化 |
2.3 血清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 |
2.4 回肠组织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 |
2.5 结肠组织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3)大肠湿热证实质及郁金散对其治疗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符号及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兽)医学对大肠湿热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大肠湿热证的概述 |
1.2 大肠湿热证的病因病机 |
2 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研究进展 |
2.1 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 |
2.2 现有大肠湿热证模型的建立方法 |
2.3 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建立的评价 |
3 大肠湿热证实质的研究进展 |
3.1 湿热证研究进展 |
3.2 炎症性肠道疾病研究进展 |
3.3 湿热证及炎症性肠道疾病的代谢组学研究 |
3.4 湿热证及炎症性肠道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4 郁金散方药分析 |
4.1 抗腹泻效果 |
4.2 抗微生物、抗炎镇痛作用 |
4.3 降低血粘度和血脂水平 |
4.4 调节和保护主要脏器 |
第二章 大肠湿热证及郁金散对其治疗作用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药物 |
1.2 菌种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1.5 大肠杆菌菌悬液制备及浓度确定 |
1.6 实验动物及分组处理 |
1.7 样品采集 |
1.8 指标观察和测定 |
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变化 |
2.2 血常规检测结果 |
2.3 全血粘度检测结果 |
2.4 血液生化检测结果 |
2.5 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 |
2.6 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变化 |
3 讨论 |
3.1 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建立 |
3.2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大鼠的抗腹泻作用 |
3.3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大鼠的抗炎作用 |
3.4 郁金散降低大肠湿热证大鼠全血粘度和血脂水平 |
3.5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大鼠主要脏器的调节和保护作用 |
4 小结 |
第三章 大肠湿热证及郁金散对其治疗作用的肠黏膜屏障研究 |
实验一 肠黏膜机械屏障和化学屏障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肠黏膜免疫屏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三 肠黏膜生物屏障—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大肠湿热证及郁金散对其治疗作用的结肠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样品采集 |
1.4 蛋白质提取 |
1.5 蛋白质消化和iTRAQ标记 |
1.6 肽段分离和LC-MS/MS分析 |
1.7 蛋白组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重复性 |
2.2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2.3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类 |
2.4 蛋白质互作网络与生物路径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大肠湿热证及郁金散对其治疗作用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血清样本选取 |
1.4 血清样本预处理 |
1.5 LC-MS/MS的分析条件 |
1.6 数据处理及多重数据分析 |
1.7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及鉴定 |
1.8 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
2. 结果 |
2.1 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代谢轮廓比较及差异代谢物筛选 |
2.2 模型组和治疗组代谢轮廓比较及差异代谢物筛选 |
3. 讨论 |
3.1 各组差异代谢物概述 |
3.2 脂类代谢 |
3.3 能量代谢 |
3.4 其他代谢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4)蛋鸡热应激及营养调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蛋鸡热应激 |
2 营养调控措施 |
2.1 能量调控措施 |
2.2 蛋白质和氨基酸调控措施 |
2.3 维生素调控措施 |
2.4 微量元素调控措施 |
2.5 电解质调控措施 |
2.6 中草药添加剂调控措施 |
(5)中药抗蛋鸡热应激的理论依据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依据 |
2 常用中药 |
3 应用 |
3.1 治疗 |
3.2 预防 |
4 讨论 |
(6)抗蛋鸡热应激的中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抗热应激的理论基础 |
2 抗热应激中药 |
3 抗热应激中药的应用 |
3.1 治已病 |
3.2 治未病 |
4 展望 |
(7)白苦藿香汤治疗鸡胃肠湿热证(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证型与症状 |
2.1 沉郁型 |
2.2 狂暴型 |
2.3 球虫型 |
3 方药与用法 |
4 病例 |
5 体会 |
四、白苦藿香汤治疗鸡胃肠湿热证(论文参考文献)
- [1]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和HPA轴的影响[D]. 文艳巧.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2]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及肠道组织胃肠激素的影响[J]. 文艳巧,姚万玲,杨朝雪,马琪,张晓松,纪鹏,华永丽,魏彦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17(06)
- [3]大肠湿热证实质及郁金散对其治疗作用机理研究[D]. 姚万玲.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2)
- [4]蛋鸡热应激及营养调控措施[J]. 李鹏. 家禽科学, 2013(09)
- [5]中药抗蛋鸡热应激的理论依据及应用[J]. 王金平.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8)
- [6]抗蛋鸡热应激的中药研究进展[J]. 宋晓琳,石达友,郭世宁. 中国兽医杂志, 2010(09)
- [7]白苦藿香汤治疗鸡胃肠湿热证[J]. 穆春雷,张传英,张开武.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