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29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292例临床分析

一、新生儿窒息29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娟,张娟娟,于西萍,李占魁,郭金珍,吴晓宇[1](2021)在《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十年变化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2007年与2018年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提高陕西省区域危重新生儿转运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与2018年由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转运的(含该院转运系统转运、转出单位自行转运、家庭医生转运)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年危重新生儿转运共457例,治愈好转382例,放弃治疗63例,死亡12例;2018年危重新生儿转运共516例,治愈好转479例,放弃治疗33例,死亡4例;2018年患儿治愈好转率显着高于2007年(χ2=20.32,P<0.05)。2018年危重新生儿转运例数高于2007年,转自三级医院患儿分布高于2007年(χ2=13.93,P<0.01)。2018年患儿转运胎龄低于2007年(t=3.62,P<0.05)。在危重新生儿转运的疾病中,2007年前三位分别为早产儿(31.5%)、新生儿窒息(29.3%)、吸入性肺炎(11.4%),2018年前三位分别为早产儿(20.2%)、呼吸窘迫综合征(12.2%)、新生儿窒息(10.3%)。结论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有助于推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水平的提高;需进一步加强宫内转运;规范转运体系的管理,降低危重患儿的病死率且减少并发症。

王芳,王琰,包文芳,安公保,杜国梅,王宝英[2](2021)在《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产妇50例(观察组)及健康产妇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肝功能指标、妊娠结局、新生儿妊娠结局及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汁酸(TB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可导致多种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从而确保母婴健康。

汪俊红,陈莹[3](2021)在《因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因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的临床分析及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因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的孕妇2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心监护、胎儿心率、羊水情况分为两组,分别为1组(羊水Ⅲ度、胎心监护异常、重度胎心率异常),2组(羊水Ⅱ度、胎心监护轻度异常、单纯胎心率轻度异常)。比较1组各情况胎儿1 min Apgar评分情况、2组各情况胎儿1 min Apgar评分情况、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分析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结果 1组羊水Ⅲ度胎儿、重度胎心率异常胎儿1 min Apgar评分≤7分的胎儿多于胎心监护异常胎儿(P<0.05),胎心监护异常1 min Apgar评分≥8分的胎儿多于羊水Ⅲ度胎儿、重度胎心率异常胎儿(P<0.05);2组单纯胎心率轻度异常胎儿1 min Apgar评分≤7分的胎儿少于羊水Ⅱ度、胎心监护轻度异常胎儿(P<0.05),2组单纯胎心率轻度异常胎儿1 min Apgar评分≥8分的胎儿多于羊水Ⅱ度、胎心监护轻度异常胎儿(P<0.05);1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2组(P<0.05);1组胎儿窘迫中相关因素占比为40.8%,主要有脐带因素、羊水因素、胎盘因素,2组胎儿窘迫中相关因素占比为7.6%,主要有脐带因素、羊水因素、胎盘因素,1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高于2组(P<0.05)。结论单一羊水、脐带和胎心监护异常可导致胎儿窘迫诊断的假阳性率升高,应联合多项指标准确诊断胎儿窘迫,以此来降低剖宫产率。

张力维,王义成,杨瑞敏,刘云春,刘宏强,罗兵,张婷[4](2021)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在脐绕颈胎儿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价值及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 STIC)技术在脐绕颈胎儿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及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产检且胎儿有脐绕颈孕妇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脐绕颈周数分为:脐绕颈1周组(A组)、脐绕颈≥2周组(B组),选择同期胎儿无绕颈孕妇151例作为对照组,应用STIC技术测量所有胎儿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通过计算得到左心室每博输出量(LVSV)、左心室心排血量(LVCO)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追踪孕妇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胎儿LVESV、LVEDV、LVSV、LVCO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A组相比,B组胎儿LVESV、LVEDV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V、LVCO以及LVEF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产妇相比,A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A组产妇相比,B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A组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A组新生儿相比,B组新生儿窒息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C技术可作为评价脐绕颈胎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种方法,对指导产科医师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洁静,梁大康,郑祖芬[5](2021)在《影响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新生儿窒息10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多器官损伤分为多器官损害组(n=38)和无多器官损害组(n=68)。统计患儿基本信息、母亲孕期情况及分娩情况,对可能影响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脐带异常、重度窒息、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胎位异常、胎膜早破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脐带异常、重度窒息、胎儿窘迫均为影响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脐带异常、重度窒息、胎儿窘迫均为影响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做好围产期监护、保健工作,并进行科学的复苏与评估,降低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发生率。

冯玥莹[6](2021)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封堵术应用于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估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封堵术(prophylactic internal iliac artery balloon occlusion,IIABO)治疗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该类病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2011年01月至2021年01月发表的关于IIABO应用于植入型PPP患者的文献。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所有收集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及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ROB)对研究中包含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后使用Rev 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6篇,其中12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4篇为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为1021例,球囊组共561例,对照组共4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植入型PPP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球囊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低(OR=0.39,95%CI=[0.28,0.56],P<0.00001);术中出血量少(SMD=-1.49,95%CI=[-2.11,-0.87],P<0.00001);术中输血量少(SMD=-1.76,95%CI=[-2.48,-1.03],P<0.00001);手术持续时间短(SMD=-1.21,95%CI=[-1.79,-0.63],P<0.0001);术后住院天数短(WMD=-0.97,95%CI=[-1.59,-0.36],P=0.0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OR=0.20,95%CI=[0.12,0.34],P<0.00001),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WMD=35.42,95%CI=[-34.71,105.55],P=0.32)、新生儿窒息率(OR=1.20,95%CI=[0.75,1.92],P=0.45)方面的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剖宫产术相比,IIABO联合剖宫产术可以减少植入型PPP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缩短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降低子宫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两种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这为临床治疗植入型PPP患者提供选择依据。

方欣[7](2021)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对<34周早产儿结局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母婴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HCA)对<34周早产儿结局的影响,以期对HCA(+)胎龄<34周早产儿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689例早产儿及母亲临床资料。根据胎盘病理结果分为HCA(+)组和HCA(-)组,对两组母儿临床资料和早产儿结局进行比较;并进行亚组分析:根据HCA的胎盘分级结果将纳入病例分为HCA1级组、2级和3级组、阴性组3组,比较亚组间早产儿结局是否存在区别。使用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HCA(+)对<34周早产儿主要并发症和临床结局的影响。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HCA进行预测。结果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入选689例早产儿,HCA(+)组200例,HCA(-)组489例。随着胎龄增大,HCA阳性检出率呈降低趋势。胎膜早破发生率41.5%,随着胎膜早破时间延长,HCA发生占比总体呈增高趋势。2、HCA(+)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剖宫产率较HCA(-)组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早产儿1min、5min Apgar评分<7分比较、羊水污染、出生时复苏史、新生儿窒息发生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HCA(+)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降低、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生率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HCA(+)组RDS发生率仍低于阴性组、EOS发生高于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PD、ROP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为1.074、1.035,95%CI分别为0.530-2.176、0.608-1.761);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死亡的发生在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HCA的炎症浸润程度与RD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不同分级HCA对<34周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无显着影响。4、绘制ROC曲线,寻找预测HCA的实验室指标,孕妇产前48小时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比值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58.3%,高于单独使用WBC、CRP、中性粒细胞比值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但特异度较低,考虑诊断价值不高。结论1、HCA降低了胎龄<34周早产儿RDS发病率,增加了EOS发病率;临床中应注意防治HCA的发生,从而降低胎龄<34周早产儿EOS的发生。2、HCA增加了胎龄<34周早产儿BPD、ROP的发病率;HCA可能通过增加较小胎龄儿的出生来增加BPD、ROP的发生,强调预防早中期早产发生的重要性。3、HCA对胎龄<34周早产儿LOS、NEC、IVH、PVL、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死亡等的发病率无显着影响;不同分级HCA对胎龄<34周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的发病率无显着影响。

李姝蓉[8](2021)在《高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究高危早产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高危早产儿45例,根据有无发生ROP,分为ROP组(22例)和非ROP组(23例)。对两组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探索RO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ROP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评分Apgar 1min<7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中7例(12眼)病变自行消退;15例(30眼)病变达阈值病变或l型阈值前病变,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其中2例(4眼)治疗后于外院复查而失访,13例(26眼)中首次治疗后18眼病变退化,8眼出现复发,复发率26.67%。再次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后病变退化,且所有患儿随访至眼底血管长入3区。随访期间均未见眼部及全身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出生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出生评分Apgar 1min<7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可能为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于阈值或阈值前期ROP有效,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需延长随访时间。

杨慧欣[9](2021)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吉林省产妊娠合并梅毒的感染率与高发地区接近,但控制情况明显不如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且胎传梅毒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对长春某妇产医院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病例分析,了解其感染率情况、临床特征及胎儿丢失情况,以及影响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为吉林省控制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及预防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长春某妇产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5743例孕产妇及455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按照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是否发生胎儿丢失采用1:4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率(n)和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 24.0软件和R(v3.4.4)软件。结果:1.该院2013~2018年共收治住院产妇125743例,妊娠合并梅毒总感染率为0.36%(455/125743);各年份年均感染率分别为:0.35%(57/16134)、0.26%(52/20244)、0.34%(43/12595)、0.32%(65/20545)、0.31%(55/17768)和0.48%(183/38457)。2013~2018年妊娠合并梅毒的感染率在0.3%上下波动,低值在2014年为0.16%,峰值在2018年为0.48%,呈现上升趋势(P for trend<0.05)。2.455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人口学特征: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53岁,中位年龄为28(24,31)岁;25~2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为173例,占比38.02%(173/455),35~53岁年龄组人数最少为64例,占比14.07%(64/455);无职业者占多数,为334例,占比73.41%;城镇分布以城市居多63.96%(291/455)。3.455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期特征:怀孕1次及≥3次者最多均为155例(34.07%),合并贫血例数最多134例(29.45%);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异常诊断发生率最高的是脐带缠绕,为22.86%(104例);其次为胎膜早破16.48%(75例);孕期接受抗梅毒治疗者为19.78%(90例);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低滴度患者(RPR≤1:8)占比73.63%(335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APOs)总次数为246,其中早产发生占比12.09%(55例)最多,其次为低出生体重11.65%(53例)。4.455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发生胎儿丢失69例,总发生率为15.16%;胎儿丢失在2013~2018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9.82%(17/57)、46.88%(15/32)、11.63%(5/43)、16.92%(11/65)、7.27%(4/55)和9.29%(17/183);峰值在2014年为46.88%,之后出现大幅降低,低值在2017年为7.27%,2013~2018年胎儿丢失的发生率呈下降线性趋势(P for trend<0.05)。5.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期未治疗(OR=2.87;95%CI:1.14~7.26)、RPR高滴度(OR=1.37;95%CI:2.02~7.69)、CRP升高(OR=2.35;95%CI:1.21~4.55)、HB降低(OR=5.38;95%CI:2.24~12.93)及RDW降低(OR=8.30;95%CI:2.73~25.24)是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相关因素。结论:1.2013~2018年长春市某妇产医院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以低年龄、无职业和城市人口居多;初产妇及孕期未接受抗梅毒治疗的患者居多;围产期异常诊断和贫血的发生率均较高。2.2013~2018年长春市某妇产医院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3.孕期未接受抗梅毒治疗、RPR高滴度(RPR>1:8)、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降低,会增加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风险。

黄健[10](2021)在《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不孕症治疗技术提高,促排卵治疗和辅助生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双胎妊娠发生率已明显增加。在产科并发症中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是极其少见的。以期有良好的妊娠结局,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病例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妊娠管理策略。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总共收治的53例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病例,搜集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例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管理策略及母儿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⑴一般情况:双胎妊娠s IUFD在双胎妊娠中的发病率为6.2%。导致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发生的原因包括胎儿因素有脐带异常(15.1%)、先天畸形(7.5%)、双胎输血综合征(3.8%)和胎盘因素(3.8%);母体因素中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妊娠期糖尿病4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合并子宫肌瘤3例,合并贫血2例,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双胎妊娠s IUFD双绒毛膜组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受孕方式与单绒毛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绒毛膜组的发生孕周以及分娩方式与单绒毛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及预后情况:53例病例中有5例放弃治疗选择引产,13例确诊双胎妊娠s IUFD后立即经剖宫产分娩,其余35例均选择期待治疗延长孕周。双绒毛膜组的期待治疗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单绒毛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绒毛膜组的1分钟Apgar评分以及5分钟Apgar评分与单绒毛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双胎妊娠s IUFD的妊娠结局:53例病例中放弃保胎选择引产5例(9.4%);因早产出生后即放弃治疗3例(5.7%);新生儿出生后1天死亡1例(1.9%);新生儿出生后2天放弃治疗1例(1.9%);新生儿出生后10天放弃治疗1例(1.9%)。双胎妊娠s IUFD双绒毛膜组的低出生体重儿(46.7%,75.0%)、早产儿(56.7%,80.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绒毛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转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⑷双胎妊娠s IUFD发生在不同孕期的妊娠结局比较:双胎妊娠s IUFD发生在妊娠中期及妊娠晚期组之间的新生儿结局、早产发生率、新生儿转科率、出生体重及分娩孕周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论文回顾性分析五年来在吉大二院住院治疗的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病例53例,分析其临床诊治、孕期管理策略及母儿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得出结论认为,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病例,其死胎原因可能为胎儿因素造成,也可能为母体并发症所致。双绒双胎出现一胎胎死宫内病例,其预后较好于单绒双胎一胎胎死宫内情况。

二、新生儿窒息29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窒息29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十年变化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1.2研究方法
        1.2.1诊断标准
        1.2.2评价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个年度危重新生儿转运流程情况
    2.2两个年度危重新生儿转运的基本情况
    2.3两个年度危重新生儿转运患儿的住院情况
    2.4两个年度危重新生儿转运患儿的疾病变化情况
3讨论
    3.1危重新生儿转运的必要性和重要
    3.2危重新生儿转运的疾病种类变化及相应对策
    3.3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目前现状
        3.3.1单向转运为主
        3.3.2缺乏先进的转运设备
        3.3.3信息化程度不够

(2)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纳入及排除标准
    3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产妇肝功能指标比较
    2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3两组新生儿妊娠结局比较
讨论

(3)因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2.1胎心监护
        1.2.2诊断符合率
        1.2.3相关因素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1组各情况胎儿1 min Apgar评分情况对比
    2.2 2组各情况胎儿1 min Apgar评分情况对比
    2.3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
    2.4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分析
3讨论

(4)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在脐绕颈胎儿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价值及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仪器与方法
        1.3.1 仪器:
        1.3.2 脐绕颈检查:
        1.3.3 STIC图像采集:
        1.3.4 脱机分析:
        1.3.5 随访: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组胎儿STIC技术测得左心室各参数比较
    2.2 3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2.3 3组新生儿窒息评分比较
3 讨论

(5)影响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诊断标准
    1.3 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各器官损伤发生情况
    2.2 患儿基本信息与多器官损伤的单因素分析
    2.3 母亲孕期情况与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单因素分析
    2.4 分娩情况与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单因素分析
    2.5 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
3 讨论

(6)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封堵术应用于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检索方法
    2.3 研究指标
    2.4 文献筛选
    2.5 数据提取
    2.6 文献质量评价及偏倚风险评估
    2.7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质量评价及偏倚风险评估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子宫切除例数比较
        3.3.2 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3.3.3 术中输血量的比较
        3.3.4 手术持续时间的比较
        3.3.5 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
        3.3.6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3.7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比较
        3.3.8 新生儿窒息率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Meta分析结果讨论
    4.2 本文局限性及展望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介入治疗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应用
    参考文献

(7)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对<34周早产儿结局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分组
2 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胎盘病理检查
    2.3 疾病诊断标准与相关临床诊疗
    2.4 统计学方法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孕妇资料比较
    3.3 新生儿资料比较
4 讨论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孕妇资料分析
    4.3 新生儿资料分析
    4.4 HCA预测指标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高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2.1 资料和方法
        2.1.1 资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ROP 组与非ROP 组早产儿的基线资料
        2.2.2 ROP 组与非ROP 组的不同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分析和屈光度追踪
    3.1 资料和方法
        3.1.1 资料
        3.1.2 方法
        3.1.3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
    3.2 结果
        3.2.1 ROP组早产儿发病和治疗情况
        3.2.2 早产儿屈光度变化
    3.3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未来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综述
    参考文献

(9)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梅毒概述
        1.1.1 梅毒的起源
        1.1.2 梅毒的病原学特征
        1.1.3 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自然病史
        1.1.4 梅毒的传播途径
        1.1.5 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1.1.6 梅毒的治疗和预后
    1.2 梅毒的流行现状
        1.2.1 国外梅毒流行现状
        1.2.2 国内梅毒流行现状
        1.2.3 吉林省梅毒流行现状
    1.3 妊娠合并梅毒感染
        1.3.1 妊娠合并梅毒感染的流行现况
    1.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与胎儿丢失
        1.4.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流行情况
        1.4.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
    1.5 研究意义和目标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定义及诊断标准
    2.4 研究变量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6.1 倾向性评分匹配
        2.6.2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2013~2018 年该院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情况
    3.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孕产史和月经史情况
        3.3.1 孕产史特征
        3.3.2 月经史特征
    3.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合并疾病及异常诊断
        3.4.1 合并疾病情况
        3.4.2 围产期异常诊断情况
    3.5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3.6 2013~2018 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APOS及胎儿丢失情况
        3.6.1 2013~2018 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APOs发生情况
        3.6.2 2013~2018 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发生情况
    3.7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一般人口学变量的均衡性比较
    3.8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相关因素分析
        3.8.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3.8.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孕产史特征分析
        3.8.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月经史特征分析
        3.8.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期合并疾病情况与胎儿丢失的关系
        3.8.5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期异常诊断与胎儿丢失的关系
        3.8.6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生化学指标与胎儿丢失的关系
    3.9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4.1.1 流行现状
        4.1.2 人群特征
    4.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及异常诊断情况
    4.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胎儿丢失
    4.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职业情况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4.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抗梅毒治疗情况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4.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RPR检测结果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4.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CRP指标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4.5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HB及RDW指标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5 局限与不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表

(10)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双胎妊娠
        2.1.1 双胎妊娠的类型
        2.1.2 双胎妊娠的诊断
        2.1.3 双胎妊娠的并发症
    2.2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
        2.2.1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流行病学
        2.2.2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病因
        2.2.3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影响存活胎儿结局的因素
        2.2.4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影响存活胎儿结局的发病机制
        2.2.5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管理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诊断
    3.3 研究方法
    3.4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治疗及预后情况
    4.3 双胎妊娠sIUFD的妊娠结局
    4.4 双胎妊娠sIUFD发生在不同孕期的妊娠结局比较
第5章 讨论
    5.1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病因及发病率
    5.2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存活胎儿的危险因素
    5.3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管理策略
        5.3.1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围产期管理
        5.3.2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的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新生儿窒息29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十年变化对比分析[J]. 张娟,张娟娟,于西萍,李占魁,郭金珍,吴晓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10)
  • [2]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王芳,王琰,包文芳,安公保,杜国梅,王宝英. 青海医药杂志, 2021(10)
  • [3]因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的临床分析[J]. 汪俊红,陈莹.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05)
  • [4]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在脐绕颈胎儿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价值及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J]. 张力维,王义成,杨瑞敏,刘云春,刘宏强,罗兵,张婷. 河北医药, 2021(16)
  • [5]影响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J]. 陈洁静,梁大康,郑祖芬.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0)
  • [6]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封堵术应用于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疗效的Meta分析[D]. 冯玥莹. 南昌大学, 2021(01)
  • [7]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对<34周早产儿结局影响的研究[D]. 方欣. 西安医学院, 2021(01)
  • [8]高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预后分析[D]. 李姝蓉. 南昌大学, 2021(01)
  • [9]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杨慧欣.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临床分析[D]. 黄健.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新生儿窒息292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