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局域网干线流量的可预测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濮居一[1](2019)在《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速公路网络化建设和运营背景下,面对突发性交通事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应急救援资源调配逐步呈现网络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从资源空间布置、实时派遣及过程管理的角度,系统性的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缩短救援时间是运营管理单位应急资源调配亟需解决的问题。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具有空间上的全局性和时间上的全程性。从空间资源布局的角度,应急救援资源调配是基于路网的角度进行配置和派遣;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应急救援资源调配贯穿事故前、事故中和事故后的全过程,内容涵盖救援设施选址、救援资源配置、救援资源派遣和救援案例检索。论文以江苏省高速公路为例,剖析了区域高速公路路网交通流特性、交通事件特性和应急救援特性。揭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需求,基于交通事件的响应业务流程,建立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决策体系框架,阐述了实现业务流程响应的具体功能。应用面向过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体系,详细论述了其决策目标、协调组织、框架、模型、支撑体系的具体内容。建立了基于地点成本和需求不确定性的设施优化选址模型。对单目标选址模型进行适应性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地点成本和工程实施可行性,建立了基于地点成本的多目标选址模型,通过优化保留已建救援点,既节省了救援点的建设成本,又减少了总加权救援时间和提高了备份覆盖率。将地点成本的差异性与救援需求时变特性相结合,建立了新的多目标规划选址优化模型,并应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选址结果、方案效益和算法有效性等方面的整体评估表明,该模型不仅解决了新建和保留救援点的优化组合问题,而且描述了应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机理。建立了考虑二次事故的应急救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救援时间成本为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目标,考虑交通事件发生随机性和救援时间的紧迫性,约束条件中引入随机变量,将救援资源配置的目标与配置需求的随机性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时间约束的随机规划模型。考虑到高速公路应急事件发生的并发性及二次交通事故的救援问题,提出面向二次交通事故救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获得了满足路网发生二次事故的应急救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建立了考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的应急救援资源优化派遣模型。在分析传统直接考虑成本的资源派遣方法基础上,不仅考虑当前事故,而且考虑潜在事故,建立基于机会成本的应急资源派遣模型,解决多事故点对应多救援点的应急资源派遣的优化问题。反映救援路径交通拥挤对救援路径行程时间的影响,将救援车辆行程时间分为自由流行程时间与排队路段延误时间之和,通过救援路径总长度与救援车辆排队延误时间的相对关系估计排队路段延误时间。基于救援车辆的行程时间估计,构建了考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的交通应急资源派遣模型,以充分反映交通运行状态对救援资源实时派遣决策的影响,使得救援资源派遣决策方案更具有实用性和客观性。为提升应急救援案例自动检索准确性和实用性,考虑最近相邻法未充分考虑当前事件案例与历史案例结构组成差异、特征属性权重差异、部分特征属性的模糊性等不足,将高速公路特征属性重新进行分类,并将粗糙集理论与主观法相结合确立特征属性权重,引入结构相似度解决属性缺失造成的结构差异,对模糊特征属性采用基于模糊集合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融合结构相似度、特征属性权重以及属性相似度构建整体相似度案例检索方法,能够快速有效检索适应于当前应急事件所需的救援预案。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决策需求有机集成到系统各功能模块中,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开展了基于GIS的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旨在从整体上提高应急救援的可靠性,促进应急救援决策的科学化和救援业务的自动化。
龙翔[2](2017)在《民用航空系统中自动转报系统的通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10年来,我国航空运输的总周转量以年均约14%的速度增长。在2012年,民航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10.32亿吨公里,较上年增长5.7%。而同年全国所有运输机场共完成660.32万的起降架次,较上年增长10.4%。航班量的迅速增长,也为民航自动转报系统的运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电报的绝对数量在增加,考验着转报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干线的带宽容量;另一方面民航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等运行保障一线单位对电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民用航空系统日益完善的今天,无论从民航的服务质量,还是航班本身的硬件设施,包括飞行员,空中服务员,以及空中保安等各个方面,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同样,在民用航空系统中,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自动转报系统的发展,从最开始的较为单一的功能,发展到现在智能化的、自动化的系统,未来还将会朝着更优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民用航空中自动转报系统的内容,整体上描述了民用航空系统中自动转报过程的实现方式,并且对自动转报系统与通信系统的协调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在文章的前几个章节里,着重对电报格式的可靠性及其安全性进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可靠性上电报格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电报格式中没有规定相当于“回执”的功能信号,这导致发报方无法获知报文是否顺利传输到收报方。其次,电报格式本身只能供转报机用于排查出不符合格式标准的电报,而符合格式标准但内容有误码的电报无法识别。第三,现有电报标准格式对于线路状态检查的规范较为简单,因此只能靠网管软件、自行开发软件和其它监控软件来实现。在安全性方面,电报标准格式中也没有类似加密、身份认证等项目。而且在民用航空系统中,这种电报格式安全性没有加密,并且没有身份认证的电报格式极易被不法分子入侵,盗取机密甚至修改关于民用航空的电报信息,这让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关于电报格式的可靠性方面,收发电文中容易出现乱码的现象,而且自动识别系统不能全部识别,只能通过大量的人工来完成这项庞大的工作,并且在收发电地址代码出现变字的时候,变字后的内容对接收单位依然有效。在文章的后两个章节里,我们就转报系统中较为特殊的同步信道传输还有转报系统的通信传输网络结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现存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设想,并且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改进方案,对转报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工作性能的提升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电报格式及其检查处理机制尚属于应用层面,要想改善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考虑从通信技术、通信设备以及通信网络和传输方式入手。本文在分析了民航自动转报网当前主要采用的通信技术及通信设备的基础上,结合转报系统通信传输网络的结构特点,提出可以提高转报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优化方案。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3](2016)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刘宇[4](2015)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地质灾害在我国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变化,需要通过监测才能较准确地掌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效果,也需要通过监测对比方能检测出来;地质灾害的监测数据也是进行地质灾害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本世纪前期气候变化和地震均趋于活跃期,强降雨和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灾害将加剧,未来5-10年仍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实时监测的方式,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使用可靠的传输网络,为预测提供更详细的数据,为预防争取更多的时间。地质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形成条件,致灾地质作用需要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不同的地质灾害在形成条件、造成危害等方面存在区别。本文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的分类、发育分布特点及危害情况,研究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典型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探索了应用直觉梯形模糊理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监测所使用的设备对监测技术方法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监测技术方法分为直接信息类、间接信息类和诱发因素类。本文研究了常见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包括地表位移监测、地下变形监测、水文监测以及数据采集和报警设备等,分析了摄影测量中数码摄像机的误差来源,按照标定数据提取、标定模型建立、参数计算和优化、畸变矫正的步骤建立了一种精确标定方法,先后对像素量化噪声误差、图像坐标轴正交误差、不对心误差、镜头径向畸变误差和切向畸变误差作了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标定结果。监测的数据传输包括区域内的短距离传输,远程网络的传输以及传输过程的数据的校验、压缩、加密等。本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提出了基于量子免疫的能量空洞避免算法,该算法综合了量子计算的天然并行性、免疫算法的充分自适应性,它比传统的进化算法具有更好的种群多样性,更快的收敛速度,更有效的全局和局域寻优能力,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已有算法能有效提高网络效率。对在监测中常用的远程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GPRS、LTE、卫星数字通信等。介绍了常见的数据压缩方法和校验方法,提出了适合监测的数据压缩方法。研究了常见的数据加密方法,并基于Lorenz混沌映射和有限域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Lorenz混沌映射将原始图像信息分为图像矩阵,然后在有限域中对图像矩阵进行处理,通过混沌映射与在有限域中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新的加密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和较快的速度,实现了速度和效果的平衡。目前的监测软件存在可维护性不高、数据展示效果不好等问题。本文讨论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性,研究了三层架构、Silverlight、MVVM模式等软件开发技术,提出将动态编译技术用于系统开发,使得软件的使用者也可以一定程度地持续改进更新现有软件系统。然后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在实现地表位移、深部位移、裂缝位移、雨量、水位、孔隙水压(渗压)、应力、土压力等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上传和处理存储的基础上,使用Silverlight技术及MVVM模式实现了客户端的数据展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在万州区望江路变形体鞍子坝居民区监测示范点、江南新区政协办公楼滑坡监测示范点、万州区四季花城7#楼危岩监测示范点等三个监测项目点进行了应用。文本首先介绍了各个监测点的基本情况、成因机制及变形趋势、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的布设,然后对系统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较好地反映各项监测参数的实时值以及其持续的变化趋势,为防灾减灾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刘承良[5](2011)在《城乡路网的空间复杂性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融汇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和复杂科学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城乡路网系统的空间复杂性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关系),融入地计算思想和GIS技术,引入(或改进)系列复杂网络信息挖掘模型(映射),以武汉城市圈为主研究区,从形态、结构、功能等视角实证揭示出城乡路网系统的空间复杂性规律(反演):城乡路网系统是一开放而复杂的巨系统,具有自相似性、小世界性、无标度性和自组织性等某一或某些复杂性特征,表现为构成的多样性和高维性,形态架构的自相似性和自仿射性,结构关联的非线性和自组织性,功能组织的自主性和层次性,演化作用的协同性和突变性。城乡路网系统形态的复杂性突出表现为整个城乡道路网以非整数维充填和渗渝空间,呈现局部一整体的自相似性和自仿射性特征。这种形态分形,一方面存在“尺度变换的标度不变性”,具有普遍性,分形发育性态不以时空变换而变化,标度变换具有良好环境包容性和阈值区间稳定性;另一方面,这种形态秩序不是一蹙即就,而是通过对称破缺一重建的矛盾运动逐步进化显现出来,需要通过一定的时空条件和尺度变换才可以“无中生有”地“突现”,从而表现出“标度变换的尺度约束性”,两个方面貌似对立,实为统一,不可须臾分离。城乡路网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源于其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耦合的非线性,这种结构的关联作用可以通过图论抽象成网,表现为一张微观杂乱纷陈、宏观井然有序的自组织网络。微观物理运动下城乡节点作用和分布遵循简单的规则(高斯与指数律分布),而宏观可观察的时空尺度下呈现某种结构和秩序(幂律分布):路网拓扑性质的空间分布具有异质性、内在作用具有相关性及外在干扰具有稳定性或脆弱性,因此,整个系统整体“平均”来看具有较强随机性,局部“分割”却具有一定的无标度性或小世界性,出现在混沌的边缘,呈现随机一有序矛盾运动、自组织一他组织交互作用的动态临界相变过程。城乡路网系统功能的复杂性主要通过通达性的层次性分异和层次性的通达性效应共同载现。其中,层次性涉及系统功能组织的复杂性,而通达性则是系统功能效应的空间展现,是系统内在的等级层次性机制长时间作用的结果,往往表现出宏观时空尺度上的分异性:一方面,从时序演化来看,通达性的空间演化遵从层次性组织“路径依赖”,即初始形成的等级层次(对称性)不断被强化,表现出空间的稳定性和初值的依赖性;同时遵循能量最小化原理,表现出空间分布的趋同性——趋中性、多心化和向异性,新的等级层次(对称性重构)不断建立,整个系统处于集聚和分散、同一和异化、对称建立和对称破坏、渐变和突变的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中。另一方面,从空间分异来看,通达性的空间分布及效应的分异程度受制于观察尺度、计量方法和研究对象,表明系统具有认识意义上的复杂性;同时,与自然—人文地理格局保持某种同构,遵循“地质构造→自然地理→(→政治规划活动)→社会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交通地理”的作用机理,通达性格局呈现环状—星状—带状形态和整体对称性架构—局部对称性破缺的空间交织及时序交替,表明系统功能复杂性是自然—人文地理对称性秩序(层次性结构)建立和破坏的涌现。
许汛[6](2011)在《大型运营商传输网业务电路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结合运营商的网络结构和网络组织情况下,对运营商的传输承载层的业务电路安全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目前XX大型运营商传输承载网的业务电路安全情况。论文以大型运营商的传输网络为研究对象,根据现有网络运行数据,分析整理现有传输承载系统及光缆承载的IP电路情况,对运营商传输承载网的业务电路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于通过现网调整无法解决的问题,给出了下一步传输网络建设的建议。论文首先对传输承载层的光缆网络、波分网络和SDH网络的网络特点、带宽提供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运营商的实际网络情况,从运营商的网络结构,网络组织原则、保护策略、网络故障情况进行剖析,全面分析了传输承载网对业务电路的安全保障的问题。其次,由于运营商传输网业务电路涉及较广,本文针对163网骨干中继电路(以下称为IP骨干电路)进行例证分析,找出了对IP骨干电路调整方案,并对传输网网络组织健壮性进行了论证,同时也对传输承载网络提出了优化建议和建设方向,从而达到使网络发展更好地支撑业务需求,降低维护人员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
宣蕾[7](2007)在《网络安全定量风险评估及预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互联网成为国家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安全问题也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由于互联网具有复杂非线性系统特性,本文将非线性系统分析和预测技术引入到网络安全定量风险评估中,探讨如何针对风险评估中相关要素的复杂关系以及不确定性特点,建立科学的定量评估体系与评估方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将非线性混沌和分形理论引入到网络威胁频率的复杂性分析中,以揭示蕴涵在网络威胁时序中的本质特征;研究了针对网络威胁频率的非线性混沌预测方法;设计实现了动态定量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原型系统。本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一种动态定量网络安全评估与预测(DN-SAP)引擎设计方案,DN-SAP引擎可以作为一种安全功能部件配置到网络基础设施中,以提高网络安全定量评估和预警能力。设计实现了一套网络威胁数据采集系统,并在某局域网和某公网分别采集了半年和近一个月的实际网络威胁数据,根据数据来源和时间特性为网络威胁频率研究建立了三个真实客观的、可供参考的数据集。(2)提出一种基于R/S分析的网络威胁时序统计自相似性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并检验上述三个威胁数据集中选出的典型威胁时序样本的Hurst指数,验证了连续和间断的网络威胁时序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因此可预测性较好,而稀疏的威胁时序不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可预测性较差。(3)提出一个融合多种非线性检验方法的网络威胁时序混沌性判别方法——混沌模型筛(CMS),综合集成了相空间重构、功率谱分析、最大Lyapunov指数、关联维数及其相位随机化等多种混沌性判别技术,可有效判定网络威胁时序的特性。同时研究了网络威胁频率的预测模型选择问题,给出了对随机模型、确定模型与混沌模型的选择准则。基于CMS对实测网络威胁频率时序样本进行了混沌性判别,结果表明网络威胁时序具有混沌性。(4)提出一种针对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法的改进算法——基于最佳邻近点发散指数预测法,通过对网络威胁时序样本的对比预测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准确性较高。实际网络威胁频率样本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混沌预测方法的预测准确度要优于传统的统计预测方法。(5)在上述理论与算法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多层次、协同式动态网络安全定量风险评估(MC-NSRA)体系结构,该系统构造方法符合互联网拓扑结构和流量模型的分形自相似性特点。为消除系统中由于脆弱性扫描而引发的“伪攻击”问题,提出了扫描权限概念,并基于属性证书设计了扫描权限证书及其管理机制,为脆弱性扫描管理提供了一条途径。本文研究工作可为动态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及时、定量的网络威胁预测数据,为决策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前瞻性数据,以辅助决策者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避免信息损毁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防护过度造成的高成本投入。
钱华明[8](2004)在《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及其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是一门应用型边缘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工程、数理统计、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以及相应的应用学科,它的出现、兴起与迅速发展,是实际应用需求与多学科理论发展两个方面交替作用的结果。随着现代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工程系统的复杂性大大增加,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高度的重视。因此,开展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的研究,切实保障现代复杂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电子战和导航技术的发展使舰船导航系统的结构和任务需求日益复杂,对其控制精度和稳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容错控制及故障检测与诊断为提高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性和有效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成为当今导航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从研究系统的可靠性为出发点,对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系统地介绍了故障诊断的内容及方法和容错设计方法;并针对舰船综合导航系统,对目前国内外应用故障诊断和容错技术进行设计的几种典型的综合导航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 组合导航系统故障检测通常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其检测性能主要取决于残差对故障的敏感度。本文对x2检验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双状态x2检验法的故障诊断策略,并用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其有效性。同时还针对系统野值存在情况下如何进行故障检测、诊断和隔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野值剔除方法。 对小波变换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调频高斯小波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调频高斯小波变换的组合导航系统多传感器故障诊断算法,该算法仅利用传感器的观测量来直接诊断传感器的工作是否正常,对方差突变等软故障能够进行有效的在线检测。 故障诊断是容错控制的基础和准备,本文通过对目前综导系统的工作现状分析研究,提出了综合导航系统容错总体方案及其设计,主要有:系统信息网络化,以网络通信为主、串口通信为辅进行信息冗余设计,导航系统内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亩面亩亩亩亩亩亩亩亩亩亩亩亩亩亩采用1553B总线网络,系统之间采用以太网进行通信;在局域网中,1553B总线网络采用主从方式的双总线控制器(BC),以太网采用具有容错的双网双冗余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系统采用大模块级+双口RAM冗余方式,并就双机通讯及输出接口进行了设计,给出了双口RAM+双机仲裁模块的实现方案;通过对软件容错技术及其设计过程的分析,将综导系统软件分成四大任务模块,给出软件系统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功能层次结构,并对系统任务模块的调度方式进行了设计:对综导系统故障进行了分类,分析故障产生的机理,提出了基于特征矩阵的主存故障检测、1553B数据总线网的故障检测与冗余、以太网故障检测与冗余、串口的故障检测的具体实现方法。 本课题是致力于舰船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技术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舰船导航系统的可靠性,保证舰船航行安全,满足现代化战争的需求。
陈慧[9](2004)在《实时宽带现场网络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一种典型的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现场总线作为FCS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时性和可靠性是保证FCS功能有效实现的关键。随着FCS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现场总线在传输速率、开放性、性价比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工业控制领域需要找到一种既具备强实时性、高可靠性和性价比,又支持网络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宽带现场通信技术。本论文以此为目标展开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研究,取得了若干有用的成果,并有所突破。论文首先对分布式实时计算机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分布式实时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时间限制要求,认为网络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是满足端到端时间限制的关键。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分布式实时系统的通信架构和实时通信局域网的基本实现技术。紧接着分析了实时容错技术的实现途径、工作方式和要求,讨论了实时调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状况,详细介绍了实时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理清了研究和建立分布式实时系统以及实时通信系统的思路。在上述基础上,研究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及其对现场级控制网络的要求,分析了已有现场总线的局限性,以及使用以太网作为现场总线构建新一代FCS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实时性和可靠性是以太网进入现场总线领域面临的最关键问题,继而研究了各种改善以太网实时性的方法,然后围绕以下四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1.现场级以太网的体系结构研究:在分析FCS的系统结构和要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控制网络的体系结构ARTCA。ARTCA是在不改变以太网硬件设备的前提条件下,以主从控制方式支持以太网进入现场总线控制领域,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ARTCA紧凑的系统结构和现场级以太网协议架构,有助于降低FCS管控一体化的复杂性。文中对ARTCA的各层协议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并研究了传统现场总线设备的接入技术。2.现场级以太网的可靠性保障技术:本文分析了高可靠现场控制网络应选择的网络结构,以及冗余容错网络的设计目标、原则和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ARTCA体系的冗余网络结构。与此相应,本文还研究和提供了冗余结构下的系统管理、故障诊断机制及网络故障处理方式,使系统在发生硬件故障或存在软件错误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完成通信任务。最后,研究了双<WP=6>冗余网络嵌入式模块的设计技术。3.现场网络的实时调度机制研究:在对单处理器实时任务调度算法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现场控制网络的应用需求和通信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调度网络消息传输的硬实时调度方法,并实现了一个调度表生成器原型,进而提出了基于该原型的在线调度策略,以满足FCS应用系统通信业务动态变化的需要。4.基于上述研究,实现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硬实时宽带现场网络试验原型ARTCS。该原型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功能,支持以太网上的硬实时通信和管理,可自动生成总线调度表,并提供多种可选的可靠性保障措施。通过对该原型的详细测试和分析,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实时宽带现场级网络通信技术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当前对于现场级以太网的研究才刚起步,统一的标准还未制定,存在诸多尚有待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以太网进入现场总线领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但符合国际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势,而且有利于我国自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现场总线产品。
王振旗,朱仲立[10](2003)在《大型局域网干线流量的可预测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一种新的算法 ,在校园网的环境下对局域网干线流量的可预测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后得出结论 :在时间粒度较细的情况下网络流量的可预测性较好 ,而在 10min以上时间粒度下网络流量基本不具备可预测性 .对分析结果给出简单的理论上的解释
二、大型局域网干线流量的可预测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局域网干线流量的可预测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设施选址研究 |
1.2.2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研究 |
1.2.3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派遣研究 |
1.2.4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案例检索研究 |
1.2.5 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公路交通特性与应急救援特性分析 |
2.1 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
2.1.1 省域路网交通流特征分析 |
2.1.2 局部路网交通流特征分析 |
2.1.3 沪宁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分析 |
2.2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性分析 |
2.2.1 事故形态分析 |
2.2.2 事故严重程度分析 |
2.2.3 事故时间分布分析 |
2.2.4 事故空间分布分析 |
2.2.5 事故成因分析 |
2.3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特性分析 |
2.3.1 应急救援设施特性 |
2.3.2 应急救援车辆特性 |
2.3.3 应急救援事件类型特性 |
2.3.4 应急救援时间分布特性 |
2.3.5 应急救援车型使用特性 |
2.3.6 多次事故应急救援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与资源调配决策体系 |
3.1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需求分析 |
3.1.1 构建应急救援的可靠联动机制 |
3.1.2 完善应急救援系统基础设施和应用技术 |
3.1.3 建立应急救援中心信息平台 |
3.1.4 优化交通应急救援资源调配 |
3.1.5 建设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 |
3.2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框架 |
3.2.1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业务流程 |
3.2.2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框架结构 |
3.2.3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功能分析 |
3.3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体系 |
3.3.1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目标 |
3.3.2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组织体系 |
3.3.3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框架体系 |
3.3.4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模型体系 |
3.3.5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支撑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设施选址的优化方法 |
4.1 单目标选址模型适应性分析 |
4.2 考虑地点成本的多目标选址模型 |
4.3 考虑地点成本差异与需求不确定性的优化选址模型 |
4.3.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4.3.2 模型改进 |
4.3.3 模型求解与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法 |
5.1 基于随机约束的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
5.1.1 配置方法 |
5.1.2 模型构建 |
5.1.3 参数设置 |
5.2 考虑二次事故的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
5.2.1 二次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
5.2.2 基于机会成本的配置模型构建 |
5.3 模型算法求解 |
5.3.1 配置模型算法概述 |
5.3.2 基于随机模拟的粒子群算法 |
5.4 算例分析 |
5.4.1 考虑当前事故的救援资源配置算例分析 |
5.4.2 考虑二次事故的救援资源配置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资源派遣的优化方法 |
6.1 考虑直接成本的应急救援资源派遣 |
6.1.1 模型构建 |
6.1.2 算例分析 |
6.2 考虑机会成本的应急救援资源派遣 |
6.2.1 模型构建 |
6.2.2 算例分析 |
6.3 考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的应急救援资源派遣 |
6.3.1 模型构建 |
6.3.2 算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案例自动检索 |
7.1 基于最近相邻法的案例自动检索 |
7.2 基于整体相似度的案例自动检索 |
7.2.1 特征属性分类 |
7.2.2 属性权重赋值 |
7.2.3 结构相似度计算 |
7.2.4 模糊属性相似度计算 |
7.2.5 整体相似度计算 |
7.3 算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
8.1 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8.1.1 系统设计的目标 |
8.1.2 系统设计的原则 |
8.2 用户需求分析 |
8.2.1 系统应用对象 |
8.2.2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 |
8.3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
8.3.1 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架构设计 |
8.3.2 应用软件结构体系设计 |
8.3.3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8.3.4 数据组织设计 |
8.3.5 模型库与运行模块设计 |
8.3.6 救援预案设计 |
8.4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成果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2)民用航空系统中自动转报系统的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 |
1.1.1 自动转报系统简介 |
1.1.2 民航系统与自动转报系统的联系 |
1.2 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的现状 |
1.3 民用航空的发展趋势与自动转报系统的新需求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信技术在自动转报系统中的应用 |
2.1 分组交换方式 |
2.2 异步传输技术 |
2.2.1 异步传输模式的结构 |
2.2.2 异步传输的工作原理 |
2.2.3 异步传输的潜在问题 |
2.2.4 异步传输模式在技术上的优势 |
2.3 帧中继技术 |
2.3.1 帧中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2.3.2 帧中继业务 |
2.3.3 帧中继技术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
2.3.4 帧中继技术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 |
2.4 分组交换方式、帧中继、ATM技术协调应用实例 |
2.4.1 异步传输(ATM)网络构成 |
2.4.2 帧中继网络的构成 |
2.4.3 本地局域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报格式及其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
3.1 空中交通服务电报(AFTN)电报格式 |
3.2 各等级AFTN电报的使用范围 |
3.3 定时检查及异常处理机制 |
3.3.1 定时检查 |
3.3.2 异常处理机制 |
3.4 电报的可靠性分析 |
3.5 电报的安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通信技术分析 |
4.1 RS-232C |
4.1.1 通信原理及其特点 |
4.1.2 当前转报系统接入及存在的问题 |
4.2 分组交换网(X.25) |
4.2.1 通信原理及特点 |
4.2.2 当前转报系统的接入 |
4.2.3 分组交换网(X.25)的应用优势 |
4.3 电流环 |
4.3.1 通信原理及特点 |
4.3.2 当前转报系统接入及存在的问题 |
4.4 调制解调器 |
4.4.1 通信原理 |
4.4.2 设备介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航自动转报系统优化方案 |
5.1 终端用户接入的优化 |
5.1.1 终端用户接入现状 |
5.1.2 短距离接入的优化原理 |
5.1.3 优化方案和优化效果 |
5.2 调制调节器安全性的优化 |
5.2.1 调制解调器安全性现状 |
5.2.2 调制解调器优化方案和优化效果 |
5.3 转报系统中干线传输的优化 |
5.3.1 转报系统中干线传输的现状 |
5.3.2 优化方案和优化原理 |
5.3.3 优化效果 |
5.4 DES加密算法的应用 |
5.4.1 DES加密算法的算法原理 |
5.4.2 DES加密算法的应用方案 |
5.4.3 优化综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报系统同步信道改造方案 |
6.1 转报系统同步信道现状分析 |
6.2 转报系统同步信道改造需求分析 |
6.2.1 当前转报同步信道存在的问题 |
6.2.2 转报同步信道改造的需求性分析 |
6.3 转报同步信道改造方案 |
6.3.1 通信模块改造 |
6.3.2 设备连接方案 |
6.3.3 传输设备配置方案 |
6.3.4 技术方案 |
6.4 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
6.4.1 改造方案的优势 |
6.4.2 经济效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机场转报中心光环网传输的实现 |
7.1 建设需求分析 |
7.1.1 转报中心光环网建设的意义 |
7.1.2 咸阳机场通信传输需求以及存在问题 |
7.1.3 业务需求统计 |
7.2 转报中心光环网(SDH)组网 |
7.2.1 光环网(SDH)的原理及概念介绍 |
7.2.2 基本网络拓扑 |
7.2.3 光环网(SDH)自愈网络保护 |
7.3 光环网建设的设计与实现 |
7.3.1 铺设通信管网及光缆 |
7.3.2 网络拓扑图 |
7.3.3 终端接入设备及信号传输 |
7.4 光环网SDH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
7.4.1 光纤与电缆及微波通信方式的对比 |
7.4.2 SDH设备与PDH设备的对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发生机制及危险性评估研究 |
1.2.2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研究 |
1.2.3 地质灾害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
1.2.4 地质灾害监测软件技术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地质灾害及其发生机制分析 |
2.1 地质灾害概述 |
2.1.1 地质灾害的分类 |
2.1.2 我国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情况 |
2.1.3 我国地质灾害的危害 |
2.2 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 |
2.2.1 滑坡灾害 |
2.2.2 崩塌灾害 |
2.2.3 泥石流灾害 |
2.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2.3.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和分级 |
2.3.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 |
2.3.3 基于直觉梯形模糊信息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与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
3.1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概述 |
3.2 地质灾害常见监测方法及设备 |
3.2.1 地表位移监测 |
3.2.2 地下变形监测 |
3.2.3 水文监测 |
3.2.4 其他监测方法 |
3.2.5 数据采集及报警设备 |
3.3 近景摄影测量中数码摄像机的精确标定方法 |
3.3.1 数码摄像机的误差源分类 |
3.3.2 分阶段高精度标定方法 |
3.3.3 实验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
4.1 短距离无线传输 |
4.1.1 无线传输方式比较 |
4.1.2 ZigBee技术 |
4.2 基于量子免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空洞避免 |
4.2.1 模型分析与描述 |
4.2.2 基于量子免疫的能量空洞避免算法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远程网络传输技术研究 |
4.3.1 移动通信网传输方式 |
4.3.2 GPRS技术 |
4.3.3 卫星数字通信传输方式 |
4.4 数据压缩及校验方法 |
4.4.1 数据压缩方法概述 |
4.4.2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压缩方法 |
4.4.3 数据校验 |
4.5 基于Lorenz混沌映射的数据加密研究 |
4.5.1 混沌的概念 |
4.5.2 基于Lorenz混沌映射和有限域的图像加密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研发 |
5.1 软件开发方式 |
5.1.1 软件的可维护性 |
5.1.2 分层式结构 |
5.1.3 MVVM设计模式 |
5.1.4 Silverlight技术 |
5.2 动态加载配置 |
5.2.1 配置文件 |
5.2.2 脚本语言 |
5.2.3 动态编译 |
5.3 系统的总体设计 |
5.3.1 系统的功能划分 |
5.3.2 系统总体架构 |
5.3.3 数据的存储 |
5.3.4 数据的展示 |
5.4 分组及项目管理 |
5.4.1 项目树形一览图 |
5.4.2 分组管理 |
5.4.3 项目管理 |
5.5 设备管理 |
5.5.1 单双频GPS监测终端 |
5.5.2 模拟数据采集器 |
5.5.3 振弦式数据采集器 |
5.5.4 串.遥测终端 |
5.5.5 影像监测设备 |
5.5.6 报警设备 |
5.6 监测参数管理 |
5.6.1 水位监测 |
5.6.2 裂缝位移监测 |
5.6.3 孔隙水压监测 |
5.6.4 土压力监测 |
5.6.5 应力监测 |
5.6.6 深部位移监测 |
5.6.7 流量监测 |
5.7 本章小结 |
6 万州地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工程应用 |
6.1 监测区域情况 |
6.1.1 万州区地质环境与气候的基本情况 |
6.1.2 万州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
6.2 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的布设 |
6.2.1 望江路变形体鞍子坝居民区监测示范点 |
6.2.2 江南新区政协办公楼滑坡监测示范点 |
6.2.3 万州区四季花城 7#楼危岩监测示范点 |
6.3 监测数据分析 |
6.3.1 望江路变形体鞍子坝居民区监测数据分析 |
6.3.2 江南新区政协办公楼滑坡监测数据分析 |
6.3.3 万州区四季花城 7#楼危岩监测数据分析 |
6.3.4 监测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城乡路网的空间复杂性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名目录 |
表名目录 |
公式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还原论研究思维备受学界置疑,面临复杂性挑战 |
1.1.2 地理系统复杂科学研究滞后,成为“追随”学科 |
1.1.3 城市系统复杂研究成为中心,乡村“被边缘化” |
1.1.4 复杂交通网络研究成为热点,空间研究较薄弱 |
1.1.5 都市圈空间网络化发展迅猛,面临重构和转型 |
1.1.6 城乡道路网结构性问题突出,复杂而苦无良策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框架和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域和数据 |
1.5.1 研究区选择缘由 |
1.5.2 研究区地域结构 |
1.5.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复杂系统和复杂科学 |
2.1.1 复杂科学研究历程 |
2.1.2 复杂系统及相关概念 |
2.2 地理系统空间复杂性 |
2.2.1 国外地理系统复杂性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地理系统复杂性研究进展 |
2.3 城乡系统空间复杂性 |
2.3.1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复杂性 |
2.3.2 城市—乡村关联的空间复杂性 |
2.4 交通网络空间研究 |
2.4.1 交通—城市系统空间研究 |
2.4.2 空间通达性研究 |
2.4.3 空间句法研究 |
2.5 交通网络空间复杂性研究 |
2.5.1 国外交通网络空间复杂性研究现状 |
2.5.2 国内交通网络空间复杂性研究现状 |
2.5.3 简评 |
2.6 国内外研究评价 |
2.6.1 城市—区域系统领域 |
2.6.2 交通网络系统领域 |
2.6.3 城乡网络关系领域 |
2.6.4 研究尺度 |
2.6.5 研究方法 |
第3章 城乡路网空间复杂性的系统认识 |
3.1 城乡路网系统 |
3.1.1 城乡路网系统内涵 |
3.1.2 城乡路网系统构成 |
3.1.3 城乡路网系统结构 |
3.1.4 城乡路网系统功能 |
3.1.5 城乡路网系统演变 |
3.2 城乡路网系统空间复杂性 |
3.2.1 构成多维性(compositioal multi-dimension) |
3.2.2 状态多样性(state diversification) |
3.2.3 边界模糊性(fringe fuzziness) |
3.2.4 关联耦合性(connectivity coupling) |
3.2.5 结构复杂性(structural complexity) |
3.2.6 功能复杂性(functional complexity) |
3.2.7 演化复杂性(evolutional complexity) |
第4章 城乡路网系统形态的空间自相似性 |
4.1 测度方法 |
4.1.1 分析框架 |
4.1.2 分形模型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城乡路网的空间密度变化分形——容量维数分析 |
4.2.1 分维测算 |
4.2.2 不同类型城乡路网密度分形比较 |
4.2.3 不同时段城乡路网分形演化比较 |
4.2.4 不同区域城乡路网分形结构比较 |
4.3 城乡路网的空间覆盖程度分形——覆盖维数分析 |
4.3.1 分维测算 |
4.3.2 节点覆盖度分析 |
4.3.3 线路覆盖度分析 |
4.4 城乡路网的空间连接水平分形——阻抗维数分析 |
4.4.1 分维测算 |
4.4.2 城乡路网节点通达性分形分析 |
4.4.3 城乡路网节点关联性分形分析 |
4.5 城乡路网的空间渗滤能力分形——分枝维数分析 |
4.5.1 分维测算 |
4.5.2 城乡路网分枝维数时序分析 |
4.5.3 城乡路网分枝维数空间比较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第5章 城乡路网系统结构的空间关联性 |
5.1 测度方法 |
5.1.1 分析框架 |
5.1.2 测度模型 |
5.2 城乡路网的拓扑复杂性 |
5.2.1 节点重要性的复杂性 |
5.2.2 节点易达性的复杂性 |
5.2.3 节点集聚性的复杂性 |
5.2.4 网络类型的复杂性 |
5.3 城乡路网的空间异质性 |
5.3.1 节点重要性的空间分异 |
5.3.2 节点易达性的空间分异 |
5.3.3 网络集聚性的空间特征 |
5.3.4 网络社团性的空间划分 |
5.4 城乡路网的空间相关性 |
5.4.1 节点重要性—重要性的空间相关性 |
5.4.2 节点重要性—集聚性的空间相关性 |
5.4.3 节点重要性—易达性的空间相关性 |
5.4.4 节点易达性—集聚性的空间相关性 |
5.4.5 节点易达性—易达性的空间相关性 |
5.5 城乡路网的空间稳定性 |
5.5.1 分析思路 |
5.5.2 随机性故障分析 |
5.5.3 恶意性攻击分析 |
5.6 小结与建议 |
5.6.1 小结 |
5.6.2 空间调控建议 |
第6章 城乡路网系统功能的空间通达性 |
6.1 测度方法 |
6.1.1 分析框架 |
6.1.2 空间句法模型 |
6.1.3 通达性模型 |
6.2 城乡路网连接的空间句法分析 |
6.2.1 城乡路网层次性的统计分析 |
6.2.2 城乡道路重要性的空间分析 |
6.2.3 城乡道路控制性的空间分析 |
6.2.4 城乡道路集成性的空间分析 |
6.2.5 城乡路网智能性的时空特征 |
6.2.6 小结与建议 |
6.3 城乡路网连接的空间通达性分析 |
6.3.1 城乡路网的距离通达性 |
6.3.2 城乡路网的拓扑通达性 |
6.3.3 城乡路网的县域通达性 |
6.3.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城乡路网系统是—开放而复杂的巨系统,具有复杂网络的典型特征 |
7.1.2 城乡路网的几何形态遵循局部—整体对称,呈现自相似的有序架构 |
7.1.3 城乡路网的拓扑结构微观貌似随机无序,宏观涌现复杂行为和秩序 |
7.1.4 城乡路网的功能要素相互耦合,空间效应呈现对称—对称破缺交替 |
7.2 研究简评及展望 |
7.2.1 主要工作 |
7.2.2 主要创新与发现 |
7.2.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攻博期间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大型运营商传输网业务电路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论文目的与意义 |
1.2 论文内容与范围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传输网络理论 |
2.1 光缆网络 |
2.2 波分网络 |
2.3 SDH网络 |
2.3.1 SDH的保护恢复机制 |
2.3.2 SDH网络恢复机制 |
2.3.3 各种保护/恢复方法的比较和协调 |
2.3.4 ASON网 |
第三章 省际传输网现状 |
3.1 省际传输网网络结构 |
3.1.1 光缆网络 |
3.1.2 DWDM系统 |
3.1.3 SDH系统 |
3.2 省级传输网络的组网 |
3.2.1 组网原则 |
3.2.2 省际光缆传输网的保护策略 |
3.2.3 业务承载情况 |
第四章 传输网运行情况 |
4.1 省际传输网运行情况分析 |
4.2 建议及改进措施 |
第五章 163网八扩前传输路由组织分析例证 |
5.1 模拟故障选择 |
5.2 故障仿真 |
5.3 重大故障分析 |
5.3.1 北京—阜新—白城—哈尔滨段 |
5.3.2 信阳—武汉段 |
5.3.3 天津—大连和天津—徐州段 |
5.4 仿真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运行维护策略建议 |
6.1.1 光缆网维护建议 |
6.1.2 163电路路由组织建议 |
6.1.3 光缆中断恢复IP电路建议 |
6.2 需要说明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网络安全定量风险评估及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需求分析 |
1.1.2 课题的意义 |
1.1.3 课题来源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
1.2.2 网络威胁的估计与预测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系统特性及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测方法 |
2.1 系统方法学及互联网系统特性研究 |
2.1.1 系统的分类及其研究方法学 |
2.1.2 互联网系统特性定性分析 |
2.1.3 互联网系统特性定量研究 |
2.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
2.2.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选择 |
2.2.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2.3 时间序列的混沌性及预测方法 |
2.3.1 时间序列的混沌性 |
2.3.2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发展 |
2.4 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威胁行为的定量特性分析 |
3.1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威胁预测基础框架 |
3.1.1 动态定量的网络安全评估与预测(DN-SAP)引擎系统结构 |
3.1.2 DN-SAP引擎工作流程 |
3.2 网络威胁与威胁频率时间序列 |
3.2.1 网络威胁频率数据来源 |
3.2.2 网络威胁频率时间序列定义 |
3.2.3 网络威胁时序分析与预测实验数据样本及其基本特性 |
3.3 网络威胁时序的统计自相似性分析 |
3.3.1 统计自相似性与Hurst指数的关系 |
3.3.2 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计算与检验方法 |
3.3.3 R/S分析法的模拟验证 |
3.3.4 网络威胁时序的统计自相似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威胁时序混沌性判别 |
4.1 混沌特性判断方法 |
4.2 时间序列混沌模型筛CMS的结构和方法 |
4.2.1 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
4.2.2 时间序列的功率谱分析 |
4.2.3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混沌性判定 |
4.2.4 基于关联维数的混沌性判定方法 |
4.2.5 基于替代数据法的非线性特性检验 |
4.3 网络威胁时序数据特性判断 |
4.3.1 威胁时序的相空间重构 |
4.3.2 威胁时序的功率谱分析 |
4.3.3 威胁时序的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与分析 |
4.3.4 威胁时序的关联维数计算及其相位随机化检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混沌模型的网络威胁时序预测方法 |
5.1 “海选法”确定相空间重构参数 |
5.1.1 高效混沌预测算法的选择 |
5.1.2 候选预测算法性能测试 |
5.1.3 相空间重构参数“海选法”定参与泛化性测试 |
5.2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法的改进及应用 |
5.2.1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预测模式 |
5.2.2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的误差分析与方法改进 |
5.2.3 基于最佳邻近点发散指数预测法的具体算法 |
5.2.4 改进前后两种算法的网络威胁样本预测对比实验 |
5.3 网络威胁混沌预测与统计预测的对比分析 |
5.3.1 ARIMA预测方法 |
5.3.2 基于ARIMA预测方法对网络威胁时序的建模 |
5.3.3 两种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5.4 网络威胁混沌预测模型适用性验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混沌预测的网络安全评估系统设计 |
6.1 多层次、协同式动态网络安全定量风险评估(MC-NSRA) |
6.1.1 MC-NSRA系统结构 |
6.1.2 MC-NSRA系统风险值计算 |
6.1.3 风险评估报告界面样例 |
6.2 MC-NSRA系统脆弱性扫描“伪攻击”消除方法 |
6.2.1 扫描权限 |
6.2.2 基于扫描权限证书的“伪攻击”消除与管理机制 |
6.2.3 扫描管理机制安全性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及其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概述 |
1.3 组合导航系统 |
1.4 国内外研究水平及现状 |
1.4.1 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研究现状 |
1.4.2 故障诊断和容错技术在组合导航系统中应用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综述 |
2.1 引言 |
2.2 故障诊断技术 |
2.2.1 故障类型及分类 |
2.2.2 故障诊断的任务及内容 |
2.2.3 故障诊断的主要方法 |
2.2.4 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
2.3 容错技术 |
2.3.1 容错技术及其分类 |
2.3.2 容错设计方法 |
2.4 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x~2状态残差的故障诊断 |
3.1 引言 |
3.2 x~2检验法 |
3.2.1 残差x~2检验法 |
3.2.2 状态x~2检验法 |
3.2.3 双状态x~2检验法 |
3.3 基于x~2故障检测 |
3.3.1 故障诊断策略 |
3.3.2 故障仿真结果 |
3.4 野值存在情况下故障诊断策略 |
3.4.1 野值剔除方法 |
3.4.2 野值故障诊断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故障诊断 |
4.1 引言 |
4.2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
4.2.1 小波变换 |
4.2.2 调频高斯小波变换原理 |
4.3 基于调频高斯小波变换的故障诊断 |
4.3.1 导航传感器故障诊断算法 |
4.3.2 故障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导航系统容错方案设计 |
5.1 综合导航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1.1 系统容错方案模型 |
5.1.2 容错网络的选择 |
5.1.3 系统总体容错方案设计 |
5.1.4 系统容错功能 |
5.2 系统硬件容错设计 |
5.2.1 系统硬件容错选择与设计 |
5.2.2 系统工作方式的选择 |
5.2.3 双机仲裁切换模块的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导航系统软件容错设计 |
6.1 软件设计方法概述 |
6.1.1 软件概述 |
6.1.2 软件容错技术 |
6.2 系统软件结构 |
6.2.1 VxWorks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
6.2.2 系统软件结构 |
6.3 多任务动态管理与调度算法 |
6.3.1 任务状态转换 |
6.3.2 任务调度算法 |
6.3.3 综导系统任务管理与调度 |
6.4 双机同步 |
6.4.1 任务级松散同步 |
6.4.2 双机通信 |
6.4.3 同步故障诊断 |
6.5 故障诊断与重组 |
6.5.1 综导系统故障的分类 |
6.5.2 基于特征矩阵的主存故障检测 |
6.5.3 网络的故障检测与冗余 |
6.5.4 串口的故障检测 |
6.5.5 系统重组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实时宽带现场网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
1.3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3.1 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 |
1.3.2 现场总线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
1.4 以太网进入现场总线技术领域 |
1.4.1 以太网技术的优势 |
1.4.2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现状 |
1.5.1 设备的改进与研制 |
1.5.2 应用模型及研究进展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1.7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分布式实时系统 |
2.1 引言 |
2.2 分布式实时系统 |
2.2.1 概述 |
2.2.2 一个简单的分布式实时系统 |
2.2.3 分布式实时系统的特点 |
2.2.4 分布式实时系统的体系结构 |
2.2.5 分布式实时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2.3 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时间限制 |
2.3.1 实时任务 |
2.3.2 分布式实时系统任务触发方式 |
2.3.3 分布式实时系统端到端的时间限制 |
2.4 实时通信 |
2.4.1 分布式实时系统中的通信架构 |
2.4.2 局域网中的硬实时通信 |
2.4.2.1 实时通信协议的实现方式 |
2.4.2.2 IEEE 802.5令牌环协议 |
2.4.2.3 定时令牌环协议 |
2.5 实时调度 |
2.5.1 实时调度分类 |
2.5.2 实时任务调度算法研究状况 |
2.6 实时容错 |
2.6.1 冗余技术分类 |
2.6.2 实时局域网容错技术 |
2.7 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 |
2.7.1 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架构 |
2.7.2 实时操作系统内核 |
2.7.2.1 实时内核的主要功能要求 |
2.7.2.2 微内核结构 |
2.7.3 典型的实时操作系统 |
2.7.3.1 QNX |
2.7.3.2 VxWorks |
2.7.3.3 CRTOSⅡ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场总线与以太网 |
3.1 引言 |
3.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 |
3.2.1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要求 |
3.2.2 现场总线的特点 |
3.3 典型现场总线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分析 |
3.3.1 CAN总线 |
3.3.1.1 CAN总线实时性分析 |
3.3.1.2 CAN总线可靠性分析 |
3.3.2 Profibus |
3.3.2.1 Profibus实时性分析 |
3.3.2.2 Profibus可靠性分析 |
3.3.3 基金会现场总线 |
3.3.3.1 FF实时性分析 |
3.3.3.2 FF可靠性分析 |
3.3.4 主要现场总线比较与分析 |
3.4 以太网作为现场总线 |
3.4.1 现场级以太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
3.4.1.1 通信实时性 |
3.4.1.2 网络可靠性 |
3.4.1.3 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
3.4.2 现场级以太网的衡量指标 |
3.5 交换式以太网作为现场总线 |
3.5.1 交换式以太网的解决措施 |
3.5.2 交换式以太网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
3.6 改善以太网实时性的其它方法 |
3.6.1 冲突避免的方法 |
3.6.2 冲突解决的方法 |
3.6.3 用作现场总线存在的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级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及其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以太网作为现场控制网络的系统结构 |
4.2.1 传统FCS的系统结构 |
4.2.2 以太网作为现场总线的FCS系统结构 |
4.2.2.1 以太网的实时性解决方案 |
4.2.2.2 基于实时以太网的FCS系统结构 |
4.3 现场级以太网的协议架构 |
4.3.1 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
4.3.2 OSI参考模型与现场总线通信模型 |
4.3.3 现场级以太网的通用协议架构 |
4.4 现场级以太网的实时通信机制 |
4.4.1 实时控制层协议描述 |
4.4.2 管理及可靠性支持 |
4.5 现场级以太网的应用层功能描述 |
4.6 现场级以太网的用户层功能描述 |
4.7 现场级以太网的管理功能描述 |
4.7.1 网络管理 |
4.7.2 系统管理 |
4.8 传统现场设备与以太网的适配技术 |
4.8.1 适配器的结构设计 |
4.8.2 适配器信号转换处理 |
4.8.2.1 适配器缓冲区管理 |
4.8.2.2 串口帧定界检测 |
4.8.2.3 主要处理函数 |
4.8.3 适配器的测试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控制网络的可靠性保障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现场控制网络可靠性分析 |
5.2.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5.2.2 三种现场控制网络的可靠性分析 |
5.2.2.1 单网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5.2.2.2 双网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5.2.2.3 双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5.2.2.4 三种现场控制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比较 |
5.3 高可靠现场控制网络的设计要求 |
5.3.1 高可靠现场控制网络的设计目标 |
5.3.2 高可靠现场控制网络的设计原则 |
5.4 高可靠现场控制网络的系统模型 |
5.4.1 高可靠现场控制网络的系统结构 |
5.4.2 高可靠现场控制网络的工作方式 |
5.4.3 高可靠现场控制网络的软件结构 |
5.5 现场级以太网的可靠性保障技术 |
5.5.1 网络结构和工作机制 |
5.5.2 多级故障检测、定位及处理 |
5.5.3 主控站移交及监控站接替 |
5.5.4 网络节点管理及其它故障处理 |
5.5.5 流量控制 |
5.6 嵌入式设备的双冗余网络模块实现技术 |
5.6.1 嵌入式双冗余网卡的结构设计 |
5.6.2 嵌入式双冗余网卡的特点 |
5.6.3 嵌入式双冗余网卡的软件接口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场网络硬实时通信调度算法研究 |
6.1 引言 |
6.1.1 现场级控制网络的通信特点及调度要求 |
6.1.2 调度算法研究模型 |
6.2 周期任务模型调度算法 |
6.2.1 单调比率(Rate Monotonic, RM)调度算法 |
6.2.2 最早死线优先(Earliest Deadline First, EDF)调度算法 |
6.2.3 优先级上限协议(Priority Ceiling Protocol, PCP) |
6.3 距离约束任务模型调度算法 |
6.3.1 风车调度(Pinwheel Scheduling, PinS)技术 |
6.3.2 几种典型的风车调度算法 |
6.3.3 Sr调度算法 |
6.3.4 RM、EDF、Sr可调度性比较 |
6.4 非周期任务调度算法 |
6.4.1 PS调度算法 |
6.4.2 PE和DS调度算法 |
6.4.3 非周期任务调度算法比较 |
6.5 一种现场级硬实时网络调度方法 |
6.5.1 收集信息建立待调度消息集合 |
6.5.2 可调度性判定 |
6.5.2.1 可调度性基础判定 |
6.5.2.2 可调度性仿真判定 |
6.5.3 生成总线调度表 |
6.5.4 非周期消息执行 |
6.5.5 HRTCS调度表生成器应用原型 |
6.5.5.1 HRTCS功能及接口 |
6.5.5.2 可调度性测试 |
6.5.5.3 运行开销与快速在线调度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一种高可靠宽带现场级硬实时网络试验原型 |
7.1 引言 |
7.2 ARTCS原型系统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
7.3 ARTCS原型系统结构 |
7.4 ARTCS原型的实现 |
7.4.1 模块间的通信关系 |
7.4.2 节点主程序处理流程 |
7.4.3 通信策略模块 |
7.4.4 ARTCS原型软件大小 |
7.5 ARTCS原型接口 |
7.5.1 API编程接口 |
7.5.2 用户配置 |
7.5.3 MS人机监控界面 |
7.5.4 BT人机监控界面 |
7.5.5 Moni人机监控界面 |
7.6 测试与分析 |
7.6.1 测试环境 |
7.6.2 消息传输性能测试与分析 |
7.6.3 可靠性保障功能测试 |
7.6.4 其它功能测试 |
7.6.5 用作现场总线构造FCS的可行性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附录A 信号转换适配器电路板实物图 |
附录B 基于PC/104的嵌入式双冗余网卡实物图 |
作者在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教学和获奖情况 |
(10)大型局域网干线流量的可预测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流量可预测性与网络统计模型的关系 |
2 对流量进行可预测性分析的算法 |
3 流量可预测性与时间粒度的关系 |
四、大型局域网干线流量的可预测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方法研究[D]. 濮居一. 东南大学, 2019(01)
- [2]民用航空系统中自动转报系统的通信技术研究[D]. 龙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3]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 [4]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刘宇. 重庆大学, 2015(07)
- [5]城乡路网的空间复杂性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D]. 刘承良.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6)
- [6]大型运营商传输网业务电路安全性分析[D]. 许汛.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5)
- [7]网络安全定量风险评估及预测技术研究[D]. 宣蕾.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8]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及其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钱华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01)
- [9]实时宽带现场网络技术研究[D]. 陈慧. 电子科技大学, 2004(01)
- [10]大型局域网干线流量的可预测性分析[J]. 王振旗,朱仲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