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肉结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胸大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肉结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一、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建蕾[1](2018)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辅助设计胸大肌肌皮瓣》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辅助设计胸大肌肌皮瓣的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6例拟移植胸大肌肌皮瓣患者的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共52支)的起始点、入肌点的位置及血管内径、血管走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将胸肩峰血管束体表标志与术中探查血管解剖情况及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左侧胸肩峰动脉胸肌支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起始点PSV(29.18?3.93)cm/s、起始点EDV(7.41?2.07)cm/s、入肌点PSV(20.30?2.72)cm/s、入肌点EDV(2.39?0.42)cm/s、RI(0.80?0.03),右侧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血流动力学参数:起始点PSV(30.38?3.53)cm/s、起始点EDV(7.40?1.92)cm/s、入肌点PSV(19.60?2.94)cm/s、入肌点EDV(2.30?0.35)cm/s、RI(0.78?0.03),左右两侧的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起始点PSV、起始点EDV、入肌点PSV、入肌点EDV、RI均无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2.003、-0.000、-1.430、-0.020、-0.893、0.859、1.972;P分别为0.056、1.000、0.165、0.984、0.381、0.398、0.060)。2.左侧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起始点D为(2.20?0.19)mm、入肌点D为(1.50?0.25)mm;右侧胸肩峰动脉的起始点D为(2.10?0.20)mm、入肌点D为(1.50?0.18)mm,左右两侧的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起始点D、起始点D无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2.003、0.000;P分别为0.056、1.000)(表1)。本实验CDUS共检测52支胸肩峰动脉胸肌支的血管内径: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血管内径:(1)起始点D:1.0-1.5mm:0支(0%,0/52);1.5-2.0mm:15支(28.8%,15/52);>2.0mm:37支(71.2%,37/52)。(2)入肌点D:1.0-1.5mm:24支(46.2%,24/52);1.5mm-2.0mm:28支(53.8%,28/52);>2.0mm:0支(0%,0/52)。3.术中探查血管走行与超声检测血管走行一致者26例(100%,26/26),不一致者0例(0%,0/26),血管变异或者缺如者0例(0%,0/26)。超声检测及术中探查结果显示血管走行位于胸肩峰血管束体表标志上16例(61.5%,16/26),位于胸肩峰血管束体表标志内侧2cm内4例(15.4%,4/26),位于胸肩峰血管束体表标志外侧2cm内6例(23.1%,6/26)。4.术前经CDUS检测胸肩峰动脉胸肌支的起始点、入肌点距离锁骨中点的垂直距离分别为(3.00?0.29)cm、(6.00?0.84)cm,术中探查胸肩峰动脉胸肌支的起始点、入肌点距离锁骨中点的垂直距离分别为(2.99?0.33)cm、(5.95?0.82)cm,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0.328、1.130;P分别为0.746、0.26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简便、准确地检测胸肩峰动脉胸肌支的入肌点、起始点位置、血管走行,并提供血管内径、血流动力学参数,为胸大肌肌皮瓣设计与制备提供影像学依据。

唐少华[2](2017)在《臂前群肌和胸上肢肌痉挛的肌外及肌内神经阻滞靶点定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借助骨性标志和螺旋CT扫描,准确地定位臂前群肌和胸上肢肌神经入肌点(N点)和肌内神经密集区中心(CINDR)这些靶点在体表的位置和穿刺深度,为治疗这两群肌肌痉挛的肌外化学神经溶解术和肌内化学神经阻滞术提供形态学指导。方法:1.无神经肌肉疾病史、上肢与胸部关节变形的中国成年尸体22具(男,16;女,6),其中10具教学使用过尸体用于大体观察,收集的12具尸体用于靶点定位。仰卧,保持解剖学体位。2.臂前群肌肌外及肌内神经阻滞靶点定位的参考线设计:设计经皮肤连接肩峰至颈静脉切迹最下点间的曲线为喙肱肌靶点的横向参考线(H1),肱骨外上髁至内上髁间的曲线为肱二头肌和肱肌支靶点的横向参考线(H2);肩峰至肱骨外上髁间的曲线为纵向参考线(L)。3.胸上肢肌肌外及肌内神经阻滞靶点定位的参考线设计:紧贴皮肤连接颈静脉切迹最下点到剑胸结合处的曲线为胸上肢肌阻滞靶点的L线,连接肩峰至颈静脉切迹最下点的曲线为胸大肌和胸小肌靶点的横向参考线(H1);经N点连接腋前线与腋后线的曲线为前锯肌靶点的横向参考线(H2)。4.Sihler’s染色法显示肌内神经末梢密集区(INDR)和CINDR。5.解剖暴露N点并确定对侧肌块的CINDR,涂抹硫酸钡,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N点和CINDR在体表上的投影点定为P,P点通过N点或CINDR后投射至肢体相反侧体表上的点为P’。将经P的垂线与H线、经P的水平线与L线的交点分别记为PH和PL。Syngo系统下测量与确定PH和PL在H和L线上的百分位置及靶点的深度。6.统计学处理。结果:1.大体解剖发现:臂前群各肌常有1个N点。胸上肢肌中,胸大肌的胸外侧神经支常有2个N点,但彼此靠近,胸内侧神经支仅1个N点;胸小肌有1个N点;胸长神经主干末端从第5肋间隙入肌。这些肌的肌门处均有血管伴行。2.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所示的INDR: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胸大肌、胸小肌内的INDR个数分别为3、2、2、2和1,前锯肌各肌齿内均有1个INDR。3.臂前群肌各N点在体表的位置与深度:肌皮神经喙肱肌支N点的PH位于其H1线的(18.38%±1.78)%处。肱二头肌短头支、长头支和肱肌支N点的PH分别位于其H2线的(56.85%±4.41)%、(52.81%±4.36)%和(57.52%±4.22)%处。它们的PL分别位于其L线的(24.86%±4.52)%、(50.20%±4.89)%、(55.91%±3.89)%和(64.31%±4.32)%处。它们的穿刺深度分别位于其PP’线的(23.16%±2.73)%、(24.68%±2.55)%、(26.32%±3.20)%和(38.19%±3.36)%处;4.胸上肢肌各N点在体表的位置与深度:胸外侧神经胸大肌支、胸内侧神经胸大肌支和胸内侧神经胸小肌支N点的PH分别位于其H1线的(47.83±1.75%)、(32.31±4.18)%(男性)和(34.31±3.03)%处;胸长神经前锯肌支N点的PH位于其H2线的(63.77±3.33)%处。它们的PL分别位于其L线的(-9.84±1.62)%、(36.16±4.51)%(男性)、(2.44±1.16)%和(73.84±2.36)%处。胸外侧神经胸大肌支、胸内侧神经胸大肌支和胸内侧神经胸小肌支N点的深度分别位于其PP’线的(17.76±2.84)%、(17.53±3.14)%(男性)和(25.51±2.31)%处。胸长神经前锯肌支N点的深度为(1.63±0.24)cm。5.臂前群肌各CINDR在体表的位置与深度:喙肱肌CINDR1、2和3的PH位于H1线的(24.22±1.49)%、(18.89±1.49)%和(8.15±1.14)%处,PL分别位于其L线的(21.37±2.48)%、(31.78±2.32)%和(30.07±1.12)%处,穿刺深度分别位于其PP’线的(22.81±1.59)%、(26.76±1.32)%和(27.99±2.04)%处。肱二头肌CINDR1和2的PH分别位于其H2线的(49.68±2.03)%和(40.28±2.58)%处,L线的(56.60±3.35)%和(67.63±3.29)%处,穿刺深度分别位于其PP’线的(14.79±1.35)%和(17.45±1.28)%处。肱肌CINDR1和2的PL分别位于其H2线的(48.34±3.25)%和(52.45±3.47)%处,L线的(71.30±3.06)%和(81.62±4.70)%处。穿刺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34.03±1.10)%和(30.26±3.14)%处。6.胸上肢肌各CINDR在体表的位置与深度:胸大肌CINDR1和2的PH分别位于其H1线的(41.95±2.72)%和(55.88±2.06)%处,PL分别位于其L线的(-3.87±0.92)%和(25.29±2.73)%处。穿刺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5.23±0.94)%和(6.75±0.98)%处。胸小肌CINDR的PH位于其H1线的(32.58±3.77)%处,PL位于L线的(-7.13±0.99)%处,穿刺深度位于PP’线的(13.73±2.27)%处。前锯肌第七肌齿CINDR的PH位于H2线的(84.08±1.77)%处,PL位于L线的(100±1.86)%处,穿刺深度为(1.86±0.35)cm。结论:1.同一块肌的肌外神经入肌点的体表位置和穿刺深度与肌内神经密集区中心不同;2.这些神经入肌点和肌内神经密集区的准确定位可提高臂前群肌和胸上肢肌痉挛肌外神经溶解术和肌内化学神经阻滞术的效率与疗效;3.以神经入肌点为靶点治疗女性患者胸大肌痉挛时,宜阻滞胸外侧神经支入肌点。4.除前锯肌优先选择肌外神经入肌点外,其它肌可任意选择肌外或肌内靶点阻滞。

董鹏飞[3](2016)在《用动脉灌注和Sihler染色法在多块人体骨骼肌同时展示动脉和神经的分布 ——临床肌瓣设计的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多块成人骨骼肌肌肉标本处理,在整块肌肉标本中同时展示肌肉的神经及动脉的分布情况,指导肌瓣设计。方法采用3具新鲜韩国人体的完整标本(2男1女,平均年龄76.23岁)分别从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髂外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溶液,低温放置2周,待乳胶凝固后按照大体解剖的步骤处理,仔细解剖肱二头肌、胸大肌、背阔肌的营养动脉、支配神经,注意保护并完整保存。完整取下标本后立即放入1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随时检查标本,认真清除肌肉外的结缔组织,约4周后检查标本固定满意。然后按照改良希勒尔染色的方法,依次通过脱色、脱钙、染色、脱色、中和、清洗和透明的步骤处理标本。使所有肌肉组织透明。最后数码相机拍照留存,用Photoshop软件处理照片。结果用于实验的15块肌肉标本中,2例标本灌注压力过高,红色乳胶大量进入肌肉组织,影响实验观察,1例灌注不足;3例标本在Sihler染色的处理过程中被药液破坏,无法继续进行实验。其余的肌肉标本被成功透明化,神经纤维被染成蓝黑色或蓝紫色,动脉显示为红色,两者的分布关系被清楚展示出来。结论:1.动脉灌注配合Sihler染色的方法研究肌肉组织内的神经、动脉分布具有直观、清晰、无干扰、保真度高等优点,但是用于成人大块骨骼肌有一定难度,失败率较高。2.肱二头肌动脉分布明显由上到下呈区域性,短头有用作肌瓣的可能性。3.胸大肌神经和动脉分布比较稳定,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肌瓣;胸肋部上区供血来源和神经分布有差异,设计肌瓣需要注意分辨。4.背阔肌内神经和动脉伴行度高,可供肌瓣设计的区域较多并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肌瓣设计。

李铨,温清泉,廖卫国,漆其光,吴迪,张欣睿,刘志民,刘学奎[4](2014)在《胸大肌瓣加原位皮片移植修复鼻咽癌放疗后颈部复发的术后缺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胸大肌皮瓣是头颈部术后缺损常用的修复皮瓣,但由于它的臃肿常导致术后较高的并发症发生。本文将介绍我院采用胸大肌皮瓣去脂、原位皮片植皮在鼻咽癌放疗后颈部复发术后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月就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8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复发侵犯颈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患者,采用胸大肌皮瓣去脂、原位皮片植皮修复颈部大面积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常规取胸大肌皮瓣,切除皮瓣的皮肤及皮下脂肪,从切除的皮肤中获取表皮和真皮层植皮在胸大肌上,打包7天。结果:皮瓣大小6cm×9cm-6cm×15cm,常规测量切除的皮下脂肪厚度,平均15.13mm(n=8)。所有皮瓣及移植皮片均存活良好,所有患者对术后供区、受区外观满意。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成活率高,改善胸大肌皮瓣臃肿的同时修复了颈部皮肤缺损,不仅能恢复功能,还有较好的外形。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5](2011)在《股四头肌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股四头肌肌构筑特征和肌梭分布,测定神经入肌点,为股四头肌的临床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尸体股四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并以髂前上棘为骨性标志,定位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用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股四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四头肌是由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4块肌组成,肌质量分别为(158.7±10.5)g、(351.5±66.8)g、(521.9±72.6)g和(303.1±44.5)g;肌长分别为(30.2±2.0)cm、(31.5±2.7)cm、(31.0±3.2)cm和(28.8±2.8)cm;肌纤维长分别为(6.7±1.8)cm、(9.2±2.0)cm、(8.8±1.6)cm和(9.0±1.5)cm;羽状角分别为(17.1±2.3)°、(18.6±2.3)°、(15.5±2.8)°和(10.5±1.6)°;生理横切面积分别为(22.4±3.1)cm2、(34.6±4.3)cm2、(53.8±5.8)cm2和(32.5±4.6)cm2;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19.38个/g、21.93个/g、20.18个/g和18.64个/g。神经入肌点分别为股直肌有2个神经入肌点分别距髂前上棘(10.23±0.97)cm和(14.48±1.12)cm;股内侧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85±1.28)cm;股外侧肌有2个分别为(11.88±1.34)cm和(13.98±2.55)cm;股中间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23±1.65)cm。结论:股四头肌的4块肌均属于羽肌,是伸膝关节的产力肌;股四头肌肌构筑学特点反映了其在肌体中的功能;股四头肌不同肌块之间以及同一肌各部之间密度不等,各肌的上部均比其中、下部肌梭密度高;股四头肌的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6](2011)在《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人缝匠肌和股直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肌梭密度和测定神经入肌点,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观察2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形态学特点,并以髂前上棘为标志定位缝匠肌和股直肌神经入肌点;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梭分布;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探讨1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缝匠肌是由长肌束平行排列构成的带状肌,股直肌是由短肌束构成的羽肌;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38.04个/g和19.38个/g;缝匠肌有2支一级神经分别支配肌上部和中下部,股直肌有2支一级神经分别支配肌外上部和内下部;缝匠肌神经入肌点平面距髂前上棘直线距离为(9.75±1.30)cm,股直肌外上部和内下部神经入肌点分别为(10.23±0.97)cm和(14.48±1.12)cm。结论:缝匠肌是带状肌,股直肌是羽肌;缝匠肌和股直肌均有2支一级神经支配;缝匠肌肌内神经分支少,吻合少,区域性分布较明显;缝匠肌和股直肌的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

陈敏,鄂占森[7](2011)在《胸大肌神经鞘瘤超声表现一例》文中研究说明患者女,29岁,因右侧胸部触及包块半年就诊。查体:右上肢运动自如,右侧胸壁锁骨中段略下方可触及一蚕豆大小结节样肿物,质地中等,边界清晰,活动度

吴继东[8](2010)在《双平面隆乳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假体隆乳是隆乳术的主流方法。假体放置的平面直接关系到术后乳房的形态、手感、乳头乳晕感觉和胸大肌的功能等方面。传统的假体放置平面有乳腺后间隙和胸大肌后间隙,两种术式各有优劣。如何整合这两个假体安置平面的优势,同时又尽可能避免各自的缺点?这是众多学者一直探索的问题,双平面隆乳术便是近年探索的成果。目前,双平面隆乳术因胸大肌切开部位的不同分三种术式,即乳房下皱襞线上胸大肌弧形切断,乳头乳晕投影区十字切开,胸大肌肌纤维水平部横切。这三种术式的解剖学依据是什么?哪种术式更为安全合理?双平面隆乳的临床应用效果如何?国内外缺乏相关报道。为此,本研究对双平面隆乳术的应用解剖学和临床运用进行了观察研究。第一部分:双平面隆乳术的应用解剖学观察实验目的对女性乳房及胸大肌进行解剖学观察和再认识,为双平面隆乳术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实验方法选国人成年女性人体标本6具,对12侧乳房和胸大肌进行解剖学观察。观察内容包括:1、乳房特别是乳头乳晕的血供和神经分布特征。2、胸大肌前后间隙的结构,肌纤维的起止和走向,营养血管和支配神经的出入、走向。3、尸体上模拟双平面隆乳:A式.沿乳房下皱襞线上方1~2cm处弧形切断胸大肌下缘起点,保留胸骨旁胸大肌起点不予剥离,假体上2/3位于胸肌后间隙,下1/3位于乳腺后间隙。B式.在胸大肌相当于乳头乳晕投影点处作的十字交叉切口(每个切口长4cm),使胸大肌上形成一个直径约4cm“钮孔”,假体位于胸肌后间隙,中央部突入乳腺后间隙。C式.在胸肌纤维水平走向部沿肌纤维走向作切口,假体上1/3位于胸肌后间隙,下2/3位于乳腺后间隙。观察和比较三种术式胸肌断面有无大的血管和神经断端(是否损伤较大的血管神经),以明确三种双平面隆乳术式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实验结果:1、乳房血管神经分布特点:在冠状面上乳房以乳晕为中心的4~8点扇形区域为血管神经分布相对稀疏区。2、乳房的血供:来源于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胸外侧动脉分支、肋间动脉穿支和胸肩峰动脉分支,以前二者最为重要;胸廓内动脉穿支于胸骨外缘7.7~13.3 mm处穿出;上述4支动脉分支共同构成以乳头为中心的深、浅动脉网,深层营养腺体,浅层营养皮肤,其末梢在乳头乳晕皮下汇聚形成丰富的环状血管网。3、乳房的神经:第2~6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与前皮支都到达并支配乳房。乳头和乳晕区的神经有来自于第3、4、5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与前皮支,其中以第4肋间神经占主导地位;该神经外侧皮支在浅筋膜内行走,大多于左乳4点钟,右乳8点钟位置进入乳头乳晕区。4、胸大肌前后均是疏松结缔组织间隙。5、胸大肌为扇形阔肌,可分为锁骨部---肌纤维斜向外下,胸肋部---上部肌束在第3肋间几乎水平向外,下部肌束斜向外上方,腹部---肌纤维集中向外上方。6、胸大肌的营养血管和神经支配:营养动脉来自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其中最主要的是胸肩峰动脉,有静脉伴行,自上而下走行,其与隆胸关系密切的部分的体表投影在剑突至肩峰连线上;支配胸大肌的神经是胸前内、外侧神经,胸前内侧神经起于臂丛内侧束,经胸小肌外缘进入胸大肌的胸肋部和腹部;胸前外侧神经起于臂丛外侧束,与胸肩峰动脉伴行,支配胸大肌的锁骨部和胸肋部。7、尸体模拟双平面隆乳术,A式不会伤及大的血管神经,而B、C两式均易伤及胸肩峰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实验结论从解剖学观点看,双平面隆乳术是可行的:1、在冠状面上,乳房以乳晕为中心的4~8点扇形区域为血管神经分布相对稀疏区,主要的手术操作选择在该区域更为适宜。2、切口选择以乳晕内下缘左侧“4”~“9”点、右侧“3”~“8”点为宜,避开了由外下方穿入乳晕的神经末梢,且便于手术操作。3、进入皮下组织层后,在皮肤和腺体之间、乳头乳晕皮肤下不要做多余的分离,以免损伤血管神经网。4、胸大肌的暴露:由于腺体内并无密集的血管神经网,故经乳晕边缘切口可直接纵行切开腺体达胸大肌表面,此法组织损伤小、视野清楚。5、双平面的剥离:胸大肌的切开部位以A式最为安全,切口内侧起于胸骨外缘外2.0cm第6肋,弧形向外切开至胸大肌外缘。如此可避免B、C两式易于损伤胸肩峰动静脉、胸内外侧神经的缺陷。而从形态学分析,A术式的效果也优于B、C两式。第二部分:双平面隆乳术的临床应用实验目的用解剖学研究结果指导双平面隆乳术式的选择,并评价所采用术式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实验方法:1、临床资料:成年女性受术者11例,年龄21~42岁。未生育、乳房过小、乳房发育不良者4例;哺乳过后乳房腺体萎缩者7例,其中伴乳房轻度下垂4例。2、手术方法:采用双平面隆乳A术式,①沿乳房下皱襞线上方1~2cm胸骨外缘外2.0cm第6肋处切断胸大肌下缘起点,保留胸骨旁胸大肌起点不予剥离。如此:假体下1/3位于乳腺后间隙,上2/3位于胸大肌后间隙。②合并乳房轻度下垂者,将胸大肌切口向内上方延长(高度不超过乳晕下缘),使假体下移:其下2/5位于乳腺后间隙,上3/5位于胸大肌后间隙,以增加乳房下部的丰满度,改善下垂外观。3、随访4~14个月,平均8个月。4、评价方法:采用术者评价和受术者问卷调查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乳房形态,乳房柔软度,有无假体移位、包膜挛缩及畸形出现,假体边缘的可见度,乳头乳晕感觉,乳房下垂改善程度,双上肢活动功能是否正常。术者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受术者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实验结果:11例患者22侧乳房,各项指标中术者评价优良率和受术者满意率分别为:乳房形态82%、91%;柔软度95%、86%;假体边缘可见度91%、100%;乳头乳晕感觉95%、95%,双上肢活动功能100%、100%;乳房下垂改善程度88%、88%。优良率=(优+良)/例数;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实验结论采用A术式进行双平面隆乳,整合了假体置于乳腺下平面及胸大肌下平面的优势,术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对胸大肌功能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隆乳手术方法。

杨方玖,周运栏,薛黔[9](2010)在《正中神经前臂分支与旋前圆肌的关系以及旋前圆肌肌内神经分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为正中神经与旋前圆肌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30具成人尸体的正中神经前臂分支,并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对5具成人尸体的旋前圆肌进行染色,观察其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1)正中神经前臂分支密集区最远一个束支距离肱骨内上髁(7.63±1.15)cm,该距离占前臂长的29%。旋前圆肌长(14.01±0.91)cm。旋前圆肌止点中点距离肱骨外上髁(13.31±0.81)cm,该距离占前臂长的52%。(2)正中神经从其两侧各分出1支一级分支从旋前圆肌外上方进入该肌,其中尺侧支分布到旋前圆肌肱骨头近侧半,桡侧支分布到旋前圆肌肱骨头远侧半及其尺骨头。结论:正中神经前臂肌支有近端集中、偏向尺侧以及与旋前圆肌位置关系密切的分布特点,这些分布特点对前臂创伤修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旋前圆肌有来自正中神经的较恒定的分支分布,该肌可分为肱骨头亚部与尺骨头亚部,供肌亚部移植。

胡涛,薛黔,李季蓉[10](2009)在《人冈上肌肌形态、肌内神经和肌梭分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冈上肌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大体解剖法、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HE染色法。结果(1)肌中部有一白色腱板,肌束呈辐凑状排列于腱板周围,似环羽肌。(2)肌内有三支初级神经支,其中肌中支最粗大,支配范围最广。在肌中部多形成交通支。(3)冈上肌的平均肌梭密度为63.94±4.73个/cm3。结论(1)冈上肌是环羽肌,倾向力量型设计。(2)神经分支主要分布在肌内腱板的深面,在肌中部多形成神经交通支。(3)冈上肌与三角肌可构成"平行肌组"。

二、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辅助设计胸大肌肌皮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胸大肌肌皮瓣的解剖及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臂前群肌和胸上肢肌痉挛的肌外及肌内神经阻滞靶点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用动脉灌注和Sihler染色法在多块人体骨骼肌同时展示动脉和神经的分布 ——临床肌瓣设计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
        2、实验仪器
        3、实验试剂
        4、 主要溶液的配置方法
    (二) 实验方法
        1. 全尸标本灌注乳胶
        2. 切取肌肉标本
        3. Sihler染色
        4. 拍照
二. 实验结果
    (一) 肱二头肌标本实验结果
        1. 肱二头肌神经分布
        1.1 长头神经分布
        1.2 短头神经分布
        2. 肱二头肌主要营养动脉分布
        2.1. 长头的主要营养动脉分布
        2.2. 短头的主要营养动脉分布
        2.3. 肱二头肌两条特殊的营养动脉分布
    (二) 胸大肌标本
        1. 胸大肌内神经分布
        2. 胸大肌内动脉分布
    (三) 背阔肌标本
三. 讨论
    (一) 肱二头肌的解剖特点及作为肌瓣供体的可能性分析
    (二) 胸大肌的解剖特点及作为肌瓣供体的分析
    (三) 背阔肌的解剖特点及作为肌瓣供体的分析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五.文献综述 胸大肌和背阔肌肌瓣设计的发展综述
    参考文献
六. 致谢
七. 附录1: 实验结果图片
    (一) 肱二头肌图片
    (二) 左侧胸大肌图片
    (三) 右侧胸大肌图片
    (四) 背阔肌图片

(4)胸大肌瓣加原位皮片移植修复鼻咽癌放疗后颈部复发的术后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 2 手术过程
2 结果
3 讨论

(5)股四头肌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体解剖法
    1.2 组织学H-E染色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股四头肌各肌块的肌构筑学特点
    2.2 神经入肌点的定位
    2.3 肌梭分布
3 讨论
    3.1 肌构筑特点及其意义
    3.2 肌梭分布特点
    3.3 神经入肌点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6)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体解剖法
    1.2 组织学H·E染色法
    1.3 改良的Sihler’s神经染色法
2 结果
    2.1 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形态
    2.2 神经入肌点的定位
    2.3 肌梭分布
    2.4 肌内神经分支分布
3 讨论
    3.1 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特点
    3.2 肌梭分布特点
    3.3 神经入肌点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8)双平面隆乳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双平面隆乳术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解剖学观察结果
        2.2 模拟双平面隆乳手术
    3 讨论
    总结
第二部分:双平面隆乳术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双平面与单平面隆乳的优劣比较
        3.2 双平面隆乳的手术要点
        3.3 关于双平面隆乳术的适应症选择的探讨
    总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9)正中神经前臂分支与旋前圆肌的关系以及旋前圆肌肌内神经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体解剖法
    1.2 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
2 结果
    2.1 正中神经在前臂的分支分布与密集区定位
    2.2 旋前圆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
3 讨论
    3.1 正中神经前臂分支分布与密集区定位的临床意义
    3.2 旋前圆肌的肌内神经分布的临床意义

(10)人冈上肌肌形态、肌内神经和肌梭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大体解剖法
    1.2 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1]
    1.3 肌梭H.E染色法
2 结果
    2.1 肌形态
    2.2 肌内神经分支分布
    2.3 肌梭分布
3 讨论

四、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辅助设计胸大肌肌皮瓣[D]. 曹建蕾.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1)
  • [2]臂前群肌和胸上肢肌痉挛的肌外及肌内神经阻滞靶点定位[D]. 唐少华. 遵义医学院, 2017(10)
  • [3]用动脉灌注和Sihler染色法在多块人体骨骼肌同时展示动脉和神经的分布 ——临床肌瓣设计的基础研究[D]. 董鹏飞. 滨州医学院, 2016(05)
  • [4]胸大肌瓣加原位皮片移植修复鼻咽癌放疗后颈部复发的术后缺损[J]. 李铨,温清泉,廖卫国,漆其光,吴迪,张欣睿,刘志民,刘学奎. 现代肿瘤医学, 2014(05)
  • [5]股四头肌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J].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9)
  • [6]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03)
  • [7]胸大肌神经鞘瘤超声表现一例[J]. 陈敏,鄂占森.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01)
  • [8]双平面隆乳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研究[D]. 吴继东. 重庆医科大学, 2010(05)
  • [9]正中神经前臂分支与旋前圆肌的关系以及旋前圆肌肌内神经分布研究[J]. 杨方玖,周运栏,薛黔. 实用医学杂志, 2010(01)
  • [10]人冈上肌肌形态、肌内神经和肌梭分布的研究[J]. 胡涛,薛黔,李季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9(04)

标签:;  ;  ;  ;  

胸大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肉结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