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经颅径路行前颅底肿瘤切除(论文文献综述)
王茹媛[1](2019)在《内镜联合显微镜切除颅底复杂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颅底沟通性肿瘤是指来源于颅内外组织或颅骨本身的病变,早期表现甚为隐蔽,后期常跨越颅底骨性支架和或经正常沟通之孔道侵及颅内外结构,造成局部缺损及严重的功能障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周围解剖组织关系复杂,常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临床上较少见,常累及多个学科领域,表现为广泛侵袭,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难度大,面临较高的手术风险。分析我院内镜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经颅外入路切除颅底复杂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技巧及疗效,探讨其应用价值,为颅底复杂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寻一种更为理想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协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完成内镜经鼻联合显微镜经颅外入路下手术的颅底复杂沟通性病变的临床资料,所有的病例随访8-36个月,对病例的性别与年龄、病变部位与性质、术中重要神经血管的保护以及颅底重建的方法、病变切除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术后病情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8例病例,男女比例5:4,平均年龄46岁。其中主要累及前颅底6例(脑膜瘤),主要累及中颅底7例(包含1例脑膜瘤、1例脊索瘤,2例复发侵袭性垂体瘤(其中1例伴瘤内卒中)、1例软骨肉瘤、1例放化疗后复发鼻咽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主要累及后颅底5例(脊索瘤)。术前均常规行鼻内镜、头部及胸部CT、头MRI平扫及强化、颅内血管CTA、颈部超声等检查,对于病变可能累及颈内动脉的患者,术前完善颈动脉球囊闭塞实验充分评估手术范围及风险,所有患者均行内镜经鼻联合显微镜颅外入路进行手术,术中对大血管进行保护,并做好牺牲受累血管及血管搭桥的准备,肿瘤切除后均行颅底重建。16例获得肿瘤全切除,1例获得次全切除,1例获得大部分切除。手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4例脑脊液鼻漏(其中1例合并颅内感染,1例合并轻度精神障碍,1例合并术后重度贫血,1例出现额窦皮肤瘘);1例面部麻木伴右耳分泌性中耳炎;4例不同神经损伤;出院后和或随访结束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术后无出血和死亡病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6±1.7)个月。至随访结束时,共16例恢复良好,2例恢复不良,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底复杂沟通性肿瘤术前应充分评估肿瘤范围及周围重要血管情况;术中注重神经电生理的监测以及对大血管进行保护,重视颅底的修复与重建。内镜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经颅外入路双重入路能结合两者的优势,肿瘤全切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玲玲[2](2018)在《鼻内镜下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区域的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蝶径路至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LOCR)周围区域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利用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经鼻内镜下经蝶径路,解剖LOCR周围区域内重要结构;选择50例临床患者的颅脑三维CT图像,经影像学工具测量相应结构间的距离。采用Karl Storz内镜系统采集解剖图像,及影像测量软件获取影像学数据。在解剖的过程中,寻找LOCR周围区域重要的解剖学特点及各结构间的毗邻关系。对临床上3例LOCR周围区域病变的病人(垂体瘤、鞍底-海绵窦恶性肿瘤、鞍区特殊感染),利用本研究的解剖结果采用鼻内镜下经蝶径路切除LOCR区病变,术中确认肿物全切或大部分切除,并以人工硬脑膜、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颅底缺损,术后复查颅脑MRI。结果:根据LOCR周围相关结构特点,以LOCR、视神经管隆突、颈内动脉隆突、视柱、眶上裂、圆孔等固定结构为解剖标志点,将LOCR的毗邻结构分为五个区域:LOCR内侧区、LOCR外侧区、LOCR上侧区、LOCR下侧区、LOCR前床突区。内侧区紧邻床旁段颈内动脉及视神经管颅口段,越过颈内动脉及视神经管颅口段,可到达视交叉、前上海绵间窦、前下海绵间窦、垂体;外侧区与眶上裂内侧壁相邻;上侧区临界视神经管隆突,可延伸至蝶骨平台;下侧区临近外侧海绵窦区;前床突区可及前床突周围。内镜下测量骨性标志间距的结果:双侧LOCR间距为(15.3±1.8)mm,范围是13.517.1mm;MOCR间距为(10.3±1.5)mm,范围是8.811.8mm;LOCR横径(2.3±0.84)mm,鞍结节前方10 mm的蝶骨平台平面横径为(24.5±2.35)mm,LOCR外缘到眶口的距离(8.6±3.2)mm,CP间距为(15.8±2.8)mm。影像上测量结果中,双侧LOCR间的内侧间距(13.34±3.392)mm,双侧LOCR间的外侧间距(15.33±4.055)mm,单侧LOCR直径(2.370±0.853)mm,前床突长度(9.61±1.117)mm。内镜解剖过程中相关结构的测量结果与影像上相关数据基本契合,有利于术者通过解剖距离准确定位术中结构。LOCR区域内走行的颈内动脉以C4、C5、C6、C7段为主。内镜下经蝶径路磨除LOCR区骨质,可以确定前床突的位置,进一步磨除前床突,可以获得床突间隙。经LOCR获得床突间隙,可为前床突周围病变的处理提供参考路径。3例LOCR周围区域占位性病变的病人,根据LOCR区域内结构特点进行手术治疗,均达到肿瘤最大限度的切除,术后效果可。一例病例在切除病变后产生颅底缺损,术中应用人工硬脑膜和鼻中隔粘膜瓣行“三明治”式修补颅底,患者术后恢复可,未发生脑脊液鼻漏。结论:掌握LOCR区域的解剖标志对于处理LOCR区域中颅底病变有重要意义。内镜下根据LOCR解剖分区来解决LOCR区域中颅底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柏瑞[3](2017)在《内镜经唇下上颌窦入路切除侧颅底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辅助设备的日益完善,内镜手术作为切除颅底中线区肿瘤的重要手段已获得广泛认可。不仅如此,颅底内镜手术范围现正在向侧颅底延伸,但目前还仅局限于经鼻入路,而鼻腔结构毁损严重、并发症繁多以及侧颅底外侧区显露受限等是这一入路致命的缺点。结合基础解剖研究和临床实践探索,我们尝试应用经唇下上颌窦入路内镜手术切除侧颅底肿瘤,探讨该入路个性化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利弊得失及其可能的拓展、演变,以期规避上述缺点。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间,尝试经唇下上颌窦入路内镜手术切除9例侧颅底肿瘤,统计每例手术上颌窦前壁开窗面积、术中出血量、病灶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随访效果,并对每一例手术计划的个性化设计剪裁、具体手术操作的要点、调适以及该入路可能的联合策略及其拓展演变逐一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一般状况良好,KPS评分70分以上。所有病例肿瘤均累及翼腭窝,侵及颞下窝5例,侵入颅内中颅窝底4例。上颌窦开窗面积2.5×1.5cm2-3×2.5cm2,平均5.11cm2。瘤体体积为4.14—182.7cm3,平均54.2cm3。MRI增强扫描:除1例囊性肿物外,所有病例肿瘤明显强化,提示血供丰富,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手术时间80—428min,平均210min;出血量100-2500ml,平均717ml;除1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因包裹颈内动脉、海绵窦内多组颅神经而予近全切除外,其余病例术程顺利。术后影像学复查显示:8例肿瘤全切,1例近全切;病理:神经鞘瘤5例,恶性神经纤维性肿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脊索瘤1例。随访3-26个月,平均9.7个月,无复发与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术侧面部麻木。结论相较经鼻入路,经唇下上颌窦前壁入路内镜手术暴露侧颅底翼腭窝、颞下窝肿瘤路径最短、角度更直接、操作更灵便,稍加拓展便可显着增加外侧颞下窝的术野显露和操作空间,且完全避免了鼻内并发症,不失为侧颅底肿瘤内镜治疗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若再巧妙联合经典的经鼻入路,则几可实现全颅底肿瘤内镜手术全覆盖。
蒋卫红,谢志海,章华,张俊毅,赵素萍,肖健云[4](2014)在《鼻内镜下治疗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切除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的方法和价值。方法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8例,分别为嗅母细胞瘤3例、嗅沟脑膜瘤3例、高分化腺癌1例、血管内皮瘤1例。均在内镜下经鼻切除筛顶、筛板、前颅底硬脑膜和硬脑膜下的肿瘤,手术后严密重建颅底缺损。结果 8例肿瘤均获得全切(全切率100%);无致残和致死性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36个月,1例嗅母细胞瘤患者术后1年死于远处转移,余7例无瘤生存。结论经鼻内镜入路是切除开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的有效外科手段,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周非,罗欣荣,杨明,刘平[5](2014)在《嗅神经母细胞瘤鼻内镜治疗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9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按Kadish改良分期为A期1例,B期5例,C期2例,D期1例,均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接受放疗和化疗。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无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视力受损等并发症。9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9(56112)个月。共4例患者复发:1例B期患者首次治疗后2年内出现鼻腔鼻窦复发,再次行鼻内镜肿瘤切除术、颈淋巴清扫术,术后化疗和放疗,1年后死于颅内复发;1例C期患者于1年后死于颅内复发,另1例C期在术后4年死于颅内复发和感染;D期的1例患者2年后死于肺部和骨复发。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为66.7%(6/9),5年生存率为55.6%(5/9)。结论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对临床A、B期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对晚期病人应行颅面或颅鼻径路鼻内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
王振霖,张秋航,郭宏川,孔锋,陈革,鲍遇海,凌锋[6](2013)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前颅底颅内外沟通脑膜瘤的早期经验》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切除沟通于颅内外的前颅底脑膜瘤的早期经验的总结,探讨该手术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8例颅内外沟通的前颅底脑膜瘤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完成了一期肿瘤切除手术。对采用的手术技术方法、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早期治疗效果等进行了总结。结果在本组中,全部颅内外沟通肿瘤均获得了一期彻底切除,术前具有视力下降者的视觉功能在术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无一例患者出现新增的颅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脑脊液鼻漏,并继发了脑膜炎及脑积水,随后治愈。术后分别随访3375个月,无一例出现肿瘤复发及与本肿瘤相关的死亡。结论单纯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技术有能力一期彻底切除经慎重选择的颅内外沟通的前颅底脑膜瘤。该技术较为安全、可靠。
汪永新[7](2011)在《经鼻神经内镜治疗前颅底病变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颅底外科作为神经外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及颌面外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然而由于前颅底的毗邻结构解剖关系复杂,发生于此的病变因解剖位置深在,手术不易充分暴露和彻底切除,容易造成术后畸形、功能障碍或发生其他并发症。而经鼻内镜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技术,随着光学、机械及电子技术的进步,近十年来获得了新的生命。经鼻内镜可以取代传统的显微镜,经由天然的鼻腔空隙,直接进到蝶鞍部和前、中、后颅底,直视下处理这些部位的病变,损伤小,恢复快,没有美容问题。经鼻内镜技术和颅底外科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颅底外科的发展,不仅丰富了颅底外科的治疗手段,而且拓宽了颅底外科的诊疗范围,使颅底外科不仅能处理中线区域病变,还向侧颅底区域发展。然而,由于颅底区域解剖结构复杂,颅底外侧面的解剖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不够熟悉。鼻腔空间不大,可供操作的范围有限。而且内镜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不仅视野与显微镜不同,而且操作时也不固定,随着器械的进出鼻道随时变化,使初学者难以适应。陌生部位的解剖知识缺乏和对于内镜操作技术的不习惯,成为妨碍神经外科医生介入这一领域的两大难点。另一方面,内镜在国内外的发展很不平衡,在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发展迅猛,而在西部地区尤其新疆仍处在初始阶段。本研究的目的就是:1)通过对内镜下前颅底的应用解剖进行观察和测量。以丰富和掌握内镜前颅底手术所需的内镜下解剖知识;2)通过在尸体头颅标本上的模拟训练,熟悉和掌握开展内镜前颅底手术所需的解剖知识,并习惯内镜下操作;3)然后将神经内镜应用于临床,治疗前颅底常见疾病如脑脊液鼻漏、视神经管减压、各种前颅窝底肿瘤等,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提高神经内镜诊疗水平及颅底外科诊疗水平。由于经蝶垂体瘤手术已趋于成熟,不在本研究的范围内。方法:本研究分三阶段进行:1)首先对10具20侧颅骨标本的颅底外侧面以及矢状剖面骨性鼻腔的相关解剖标志及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进行观察和测量。然后对6具12侧经过灌注的尸体头颅进行内镜下观察和描述;2)于内镜下在2具4侧颅骨干标本,和4具8侧尸体头颅上完成几种模拟手术:内镜下蝶窦切开术;内镜下筛窦手术;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以及内镜下眶减压术等;3)于解剖研究和内镜模拟手术完成的前提下,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对前颅底常见病,如创伤性视神经损伤,各种原因脑脊液鼻漏,前颅底良性肿瘤等进行治疗。结果:1)鼻棘点至鞍结节的平均距离为69.2±4.8mm。鼻棘点至前床突的平均距离为72.9±3.9mm。即在手术中器械深入鼻腔6~7cm时就要提防进入中颅窝的可能;2)鼻棘点至视神经管眶口内侧中点的平均距离为63.4±5.3mm。鼻棘点至视神经管颅口内侧中点的平均距离为69.3±4.9mm。鼻小柱基点至视神经管颅口的距离为78.3±4.5mm。表明在行视神经减压术或眶尖部手术时距离鼻棘点超过50mm以上时就应十分小心,过深操作有可能进入中颅窝甚至损伤颈内动脉;3)蝶窦开口至视神经管颅口,也是二者间最短距离,平均为15.3±3.8mm,蝶窦开口与视神经管联线与正中矢状面之间的夹角平均为63±7.9°。因此打开蝶窦后,向蝶窦开口的外上方约1.5cm的部位寻找,有利于发现视神经管;4)视神经管内壁的毗邻:位于蝶窦外侧3侧(25%),位于筛窦外侧3侧(25%),位于蝶窦和筛窦之间最常见,占6侧(50%)。因此寻找视神经管的另一方法为在蝶筛交界处寻找,大部分视神经管位于蝶筛交界或其附近区域;5)鼻棘点至鞍结节的平均距离为69.2±4.8mm,据此可定位垂体前界。在此处操作如深入超过60mm,应提防损伤颈内动脉。(6)内镜为二维图像,管状视野有鱼眼镜头效应,解剖结构失真变形较严重,镜头角度越大,这种改变就越明显,与普通解剖学观察的差别就越大。因此熟练掌握内镜解剖,反复练习,习惯这种视野,有助于克服内镜图像失真所引起的盲目性和迷失感;7)内镜治疗13例无光感视神经损伤患者,随访3~12个月,7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6例无效。视力恢复多于术后1~2周出现,约2个月后停止。视力提高一个级别3例,2个级别1例,3个级别1例,4个级别2例。总有效率53.8%(7/13)。按受伤后视力丧失至手术时间分为3~7天组,8~14天组,15~21天组和21天以上组,各组间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17例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共18眼,10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8眼无效。视力提高一个级别5例,2个级别2例,3个级别1例,4个级别2例,总有效率55.6%(10/18);9)内镜治疗7例医源性脑脊液鼻漏,漏口均在原手术部位,一次修补成功;10)共治疗24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内镜组共13例15次手术13次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6.6%;开颅组11例12次手术10次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3.3%;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及二次手术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11)内镜下治疗蝶筛窦骨化纤维瘤1例,近全切除,病理为:青少年型骨化纤维瘤,术后患侧眼视力明显恢复。结论:1)对于术前无光感的视神经损伤患者,仍应行视神经管减压术以挽救其视力;2)视神经损伤后视力的恢复主要取决于视神经受伤机制及程度,与时间关系不大,因此只要患者有治疗意愿,无论伤后多久,都应该进行手术以挽救视力;3)经鼻内镜处理前颅底区域病变能最大限度的暴露病变区域,而又不加重对脑的牵拉损伤,保留了正常的神经血管结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和致残率。具有微创、无颅面切口,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在一系列临床手术中展示了常规开颅手术和鼻外进路无法替代的优势;4)在熟练掌握颅底相关解剖知识,并经过严格内镜操作训练后,经鼻内镜治疗前颅底病变有很高的安全性。
简志宏[8](2011)在《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文中研究表明颅底可视为一板两面,颅内面承载着脑底结构如额叶、下丘脑-垂体、海绵窦、颞叶、脑干、小脑与颅神经等等,颅底板的裂隙有进出颅的神经血管经过,其间也藏有固有结构如内耳、迷路、颈静脉球等等,颅底外面是面颅与颈颅结构如鼻腔、鼻旁窦、颞下窝、翼腭窝、咽旁间隙等等。颅底肿瘤可向颅内外沟通,累及上述三者结构,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本研究从显微外科解剖角度来理解颅内外沟通区的解剖关系,寻找定位手术标志,为该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基础。第一章颅鼻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前颅窝与鼻腔、鼻旁窦沟通,鞍区与蝶窦、鼻腔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确认经额径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前颅底骨性构成,额鼻缝、盲孔、筛板、蝶骨平台、鞍结节、垂体窝、蝶窦、鼻腔、筛窦、前鼻棘等间的关系。观察经额三种入路和经蝶入路相关的颅内结构、颅底与颅外结构的显露。结果筛板位于前颅底中央前部,介入额骨、蝶骨平台与筛骨迷路之间,上接额叶,下为鼻腔顶。蝶骨平台为蝶窦上壁,其后有视交叉沟、鞍结节和垂体窝,外侧有视神经。额鼻缝至盲孔的距离为12.70±1.28mm,额鼻缝至筛板后界的距离为35.67±1.12mm,额鼻缝至蝶棱的距离为51.40±2.98mm,额鼻缝至鞍结节的距离为54.32±1.89mm,额鼻缝至鞍背的距离为65.78±1.56mm。盲孔至筛前孔的距离为10.98±1.12mm,盲孔至筛后孔的距离为25.11±1.25mm。前鼻棘至蝶窦开口的距离为42.34±2.23mm,前鼻棘至鼻腔顶筛板前界的距离为41.88±0.24mm,前鼻棘至鼻腔顶筛板后界的距离为52.05±.45mm。结论颅鼻蝶沟通区是以筛板和蝶窦为媒介,前颅窝与鼻腔,鞍区与蝶窦、鼻腔得以沟通。经额入路的手术标志分为三级:一级手术标志是额鼻缝,二级手术标志是盲孔,三级手术标志有筛板、蝶骨平台、蝶棱、鞍结节和蝶窦等。经鼻蝶的手术标志分为三级:一级手术标志是前鼻棘,二级标志是蝶窦开口,三级标志是蝶窦。经额底下入路可广泛暴露此沟通区域。第二章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前颅窝与眼眶的解剖关系,眶上裂与视神经管内结构,确认经眶外侧入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眶顶、视神经管和眶上裂的骨性构成,测量眶上孔与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管的距离,眶上裂与视柱、颈动脉沟、圆孔等的关系。结果颅眶沟通主要是经过位于眶尖的视神经管与眶上裂,视神经管内走行的结构有视神经与眼动脉,眼眶经视神经管连向鞍区。眶上裂是进出眼眶神经的主要通道,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眼神经等,眼眶借眶上裂与中颅窝海绵窦相接。眶上孔至眶内筛前孔的距离为30.12±2.35mm,至眶内筛后孔的距离为39.75±1.25mm,至视神经管眶口的距离为43.35±1.67mm。结论颅眶沟通可以是眶顶板直接破坏,但主要是经视神经管与眶上裂连向中颅窝的鞍区和海绵窦。经眶外侧入路的一级解剖标志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额动脉管;二级标志有眶上裂、前床突和视柱。经眶外侧入路可显露眶内结构,特别是较好暴露鞍区、海绵窦与中颅底外侧部分。第三章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的解剖关系,海绵窦外侧壁和中颅底的解剖三角。确认额颞眶颧入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海绵窦外侧壁、圆孔、卵圆孔、棘孔、颞下窝、翼腭窝的结构组成与关系。结果中颅窝底前界是眶上裂与眼眶,外侧是颞窝,后借颞骨岩部与后颅窝相隔,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中颅底的内侧份,中颅窝借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与其下的颞下窝、翼腭窝和咽旁间隙沟通。一级手术标志有额颧缝、眶额动脉管与棘孔。二级手术标志有眶上裂、前床突、圆孔、卵圆孔与面神经门。三级手术标志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翼突与颞骨嵴。结论中颅底骨板的下方即是颞下窝与翼腭窝,中颅窝-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经眶上裂、眶下裂与视神经管连通眼眶,经蝶腭孔通向鼻腔,内侧借蝶窦外侧壁与蝶窦相隔,后是后颅窝的前界颞骨岩部和茎突前间隙。该沟通区的病变多累及海绵窦,故对海绵窦的处理是手术关键之一。额颞眶颧入路可以多视角进入中颅窝-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暴露广泛,手术路径短。第四章颈静脉孔颅内外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内神经血管关系,颈静脉孔颅内外区域的结构和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桥小脑角区、颈静脉孔、颅颈交界和咽旁间隙的解剖关系。经颈静脉突入路的手术标志。结果颈静脉孔位于枕骨大孔的外侧壁上,介于颞骨岩部与枕骨外侧部之间,上有内耳门,下借颈静脉结节与舌下神经管相隔,前是岩斜裂,后是乙状窦沟,颅内连向桥小脑角区和颅颈交界区,外接咽旁间隙。颈静脉孔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静脉球。经颈静脉突入路以乳突、茎突、髁窝、二腹肌、寰椎横突和颈静脉突为手术标志,可进入颈静脉孔后部,并同时显露颅内外区域。结论颈静脉孔是后颅窝与颅外咽旁间隙沟通的主要通道,其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静脉球,位置深在。由颅内外联合入路可以显露此交通区的病变。手术径路的中心点是颈静脉突,颈静脉突为颈静脉孔后界,其外侧是乳突,前外有茎乳孔,内侧是枕髁,后方是枕骨鳞部。颞下窝A型入路可广泛显露乳突腔、中耳、内耳、颈静脉孔、咽旁间隙。经颈静脉突入路的一级手术标志是星点、乳突和寰椎横突,二级手术标志为窝、颈静脉突、Henry脂肪间隙与二腹肌沟,三级手术标志为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颈动脉管、茎突与茎乳孔。经颈静脉突径路不仅要熟悉颈静脉突周围的解剖关系,还要熟悉其浅面和侧方的解剖如乳突、枕下肌肉、椎动脉、咽旁间隙等等。
冯宁宇,郑虹,梁传余,李文[9](2010)在《巨大右侧眶筛前颅底沟通性囊性肿瘤1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尹森[10](2009)在《前、中颅窝颅底沟通肿瘤的联合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颅底沟通肿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颅底肿瘤,其病理类型多种多样。前、中颅窝颅底沟通肿瘤位置深在,使得一些常规手术方式难以触及。同时由于颅底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密集,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界的巨大挑战。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以最小的颅底正常结构的损伤而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前、中颅窝底各类颅内外沟通肿瘤的联合手术治疗方法,以寻求理想的手术入路。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自1998年自2008年此类肿瘤的47个病例,21例前颅底颅内外沟通肿瘤中,采取冠状切口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入路手术13例,一侧额下联合鼻侧切开入路手术5例,扩大前颅窝底入路手术3例;5例蝶骨嵴内侧部位颅眶沟通肿瘤,采取扩大的翼点入路手术切除术,其中2例加眶顶切除;3例鞍区鼻腔沟通肿瘤,应用额下入路联合单鼻孔经蝶/口鼻蝶入路切除肿瘤;18例中颅窝底颅内外沟通肿瘤中,采用翼点入路联合面部Weber-Fergusson入路手术12例,颞下入路6例。结果:手术全切者31例,大部切除者16例,无手术死亡。随访5~36个月,29例患者完全康复,14例手术后改善明显,4例手术后改善不明显;1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死亡1例,术后存活1年以上2例,术后存活2年以上5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3例,失访3例。结论:颅内外沟通肿瘤常与周围重要组织结构关系密切,手术较为复杂,应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大小、生长方式以及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受累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手术入路,采用颅面联合手术入路、颅眶、颅底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多学科合作,可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后病残率和死亡率。
二、改良经颅径路行前颅底肿瘤切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经颅径路行前颅底肿瘤切除(论文提纲范文)
(1)内镜联合显微镜切除颅底复杂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治疗 |
1.2.1 术前准备 |
1.2.2 手术方法 |
1.2.3 颅底修复与重建 |
1.3 术后评估 |
2 结果 |
2.1 性别、年龄 |
2.2 性别、年龄 |
2.3 病变切除情况 |
2.4 术中出血 |
2.5 术后住院时间 |
2.6 并发症及预后 |
2.7 典型病例分析 |
2.7.1 前颅底沟通性脑膜瘤 |
2.7.2 中颅底沟通性垂体腺瘤 |
2.7.3 放化疗后复发鼻咽癌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治疗的相关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鼻内镜下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区域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资料和方法 |
1.1 尸头解剖 |
1.1.1 材料与设备 |
1.1.2 解剖入路 |
1.2 影像数据测量 |
1.2.1 影像资料 |
1.2.2 测量方法及内容 |
1.3 统计学处理 |
1.4 临床应用 |
1.4.1 临床资料 |
1.4.2 手术方法 |
第2章 结果 |
2.1 解剖结果 |
2.2 影像距离数据结果 |
2.3 统计学结果 |
2.4 手术结果 |
第3章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3)内镜经唇下上颌窦入路切除侧颅底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综述1 |
参考文献 |
综述2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鼻内镜下治疗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2 结果 |
3讨论 |
(5)嗅神经母细胞瘤鼻内镜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术后放疗与化疗 |
1.4 随访 |
2 结果 |
3 讨论 |
(7)经鼻神经内镜治疗前颅底病变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前颅底应用解剖学研究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颅骨干标本的观察和测量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2. 头颅湿性标本的观察和测量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附图 |
第二部分 内镜下经鼻入路解剖学观察研究及模拟手术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干性标本模拟入路及观察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2. 尸头标本内镜模拟手术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附图 |
第三部分 经鼻内镜在前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内镜视神经管减压的临床价值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2. 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经鼻内镜修补治疗脑脊液鼻漏的临床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医源性脑脊液鼻漏的内镜治疗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神经内镜治疗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神经内镜下切除前颅窝底蝶筛窦骨化性纤维瘤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个人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颅鼻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筛骨 |
2 鼻腔 |
3 蝶骨平台与蝶窦 |
讨论 |
结论 |
第二章 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骨性结构 |
2 眶的神经 |
3 眶部眼外肌肉 |
4 眶部的血管 |
讨论 |
结论 |
第三章 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中颅窝底的显微解剖 |
2 颞下窝的显微解剖 |
3 翼腭窝的显微解剖 |
4 腮腺咬肌区 |
讨论 |
结论 |
第四章 颈静脉孔颅内外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颈静脉孔的颅内观及其毗邻结构 |
2 颈静脉孔内部结构 |
3 颈静脉孔外口及茎突后间隙(见图4-18和图4-19) |
4 枕下后外方及侧方肌肉 |
5 颅外段相关血管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简介与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前、中颅窝颅底沟通肿瘤的联合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引言 |
资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改良经颅径路行前颅底肿瘤切除(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镜联合显微镜切除颅底复杂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分析[D]. 王茹媛.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2]鼻内镜下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区域的解剖学研究[D]. 李玲玲. 青岛大学, 2018(12)
- [3]内镜经唇下上颌窦入路切除侧颅底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D]. 柏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01)
- [4]鼻内镜下治疗经颅手术后复发性前颅底肿瘤[J]. 蒋卫红,谢志海,章华,张俊毅,赵素萍,肖健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4(06)
- [5]嗅神经母细胞瘤鼻内镜治疗探讨[J]. 周非,罗欣荣,杨明,刘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4(03)
- [6]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前颅底颅内外沟通脑膜瘤的早期经验[J]. 王振霖,张秋航,郭宏川,孔锋,陈革,鲍遇海,凌锋.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10)
- [7]经鼻神经内镜治疗前颅底病变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D]. 汪永新.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6)
- [8]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D]. 简志宏. 中南大学, 2011(12)
- [9]巨大右侧眶筛前颅底沟通性囊性肿瘤1例[J]. 冯宁宇,郑虹,梁传余,李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0(01)
- [10]前、中颅窝颅底沟通肿瘤的联合手术治疗临床分析[D]. 尹森. 山东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