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贫困成因与反贫困对策

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贫困成因与反贫困对策

一、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性贫困的成因及反贫困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孙涛[1](2019)在《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的演进(1949-2017)》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受历史、地理、制度等多因素影响,我国社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脱贫问题尤为重要,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议题。新中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依据社会现实,进行了反贫困的实践探索,不断提出和深化了反贫困思想的内涵和内容,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这为我国的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引导,推动了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本文以时间线索为基础,对中共的反贫困思想做了系统梳理。毛泽东时代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但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处于一种普遍贫困状态,在探索路上遇到了一些挫折,导致反贫困的成效不尽如人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为主要的推动力,实施了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江泽民提出了只要消除了贫困,才能顺利的迈进小康社会,指出消灭贫困是保障基本人权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在反贫困道路上要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在发展经济、解决某些地区贫困问题的同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立足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多数集中于农村的社会现实,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可谓是反贫困的题中应有之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的提出了“精准扶贫”,并且认识到反贫困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生活,需要综合到各个方面而进行统筹的考虑,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到2020年我们要确保中国当前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面脱帽,最终解决掉区域性的整体贫困。

赵思思[2](2018)在《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贫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反贫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13年,是我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13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这一时期标志性的历史符号。1992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成果,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贫困地区及贫困人群带来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贫困问题。本文选取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反贫困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放之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梳理和整合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反贫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总结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历史成就,分析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历史特点与经验启示。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厘定了相关的核心概念;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交代了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拟创新之处。第一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本章通过文献的梳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渊源、历史经验以及现实需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并将其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滋养着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探索着反贫困的具体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在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困问题的复杂化、农村贫困问题仍旧严峻、城市贫困问题开始凸显以及区域性贫困问题的产生等现实挑战,展开了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反贫困实践。第二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反贫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走在了前人反贫困的道路上,其高度重视反贫困工作,认为反贫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反贫困是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体现;反贫困关乎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反贫困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反贫困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理论认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城市以及区域反贫困开展了大规模、有计划的实践探索。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历史成就。本章认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反贫困实践促使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贫困人口收入增加,基本生活得以保障;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造血能力大为增强;同时推动了世界反贫困进行,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了中国智慧。第四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历史特点和经验启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一系列的反贫困实践,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例如要走开发式的反贫困道路;走改革创新的反贫困道路;走科教先行的反贫困道路;走协调发展的反贫困道路。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些普遍的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启示,例如反贫困要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动员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这些都为今天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田恒[3](2017)在《区域性反贫困治理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区域性贫困是区域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区域公共治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区域性贫困在国家扶贫政策的作用下有所缓解,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其消极的社会影响也日渐凸显。区域性贫困问题的生成机理是多样而复杂的,衡量区域性贫困程度的措施也因此有所不同。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求区域性反贫困治理主体转变观念、创新政策,更需要一种超于狭隘地方利益的合作治理的制度安排,尤其需要构建起跨行政区域之间协同参与区域性反贫困治理的新机制,同时也需要放在区域公共治理的大框架下从多学科视角来进一步审视和研究。

杨智[4](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认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王升[5](2008)在《基于人本效用理论的交通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快速增长,但市场经济理论不能解决中国随之出现的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本文在人本经济思想回归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人本经济学理论——人本效用理论,从社会文明进程的客观规律上,赋予了人本经济思想新的内涵。在人本效用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资源,特别是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进行了机理分析,重点揭示交通资源对社会文明与进步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并探索如何通过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配置,发挥交通资源在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发展战略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第二章是人本效用理论基础研究,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内容包括人本效用理论产生背景以及人本效用理论的概念和内容;第三章是资源配置与财富人本效用的关系研究,这是本文的过渡章节,内容包括资源的全面概念和资源的配置方式研究,以及资源配置与财富人本效用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是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配置研究,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包括交通资源内涵的界定,交通资源的属性研究,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研究(包括交通资源的宏观人本效用和微观人本效用),以及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配置;第五章是交通资源与人本效用关系的实证研究,这是本文的数学实证研究部分,内容包括基于投入产出的交通资源宏观人本效用和基于计量经济分析的交通资源微观人本效用实证分析;第六章是交通资源人本效用配置的案例分析,这是本文的案例实证研究部分。分别以陕西省柞水县、南昆铁路沿线以及西藏自治区为例,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证明了交通资源的宏观人本效用和微观人本效用,并指出交通资源人本效用配置的重要性和配置方向。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人本效用理论虽然还不很成熟,但摆脱了传统人本经济理论的主观性和个体性的局限,从提升社会整体财富创造能力的角度,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依据。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研究,全面揭示了交通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配置,对实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长期的协调与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严志强,廖赤眉,胡宝清,郑耀亮[6](2004)在《桂西北喀斯特斜坡带生态安全评价及反贫困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按照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整治能力三方面来设定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桂西北喀斯特斜坡带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获得研究区域3个县在1991~1995年和1996~2000年两个时段的不安全指数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提出区域反贫困的生态对策。

王朝明[7](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廖赤眉,彭定新,严志强,李澜[8](2002)在《贫困与反贫困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体系。实施反贫困战略 ,首先应明析贫困的涵义、程度划分和成因类型。世界范围的贫困问题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反贫困的行动十分艰难。中国反贫困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依然任重道远。广西的贫困问题在全国较为典型、严重 ,在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 ,巩固成果和继续攻坚都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彭定新,黄坤,严志强,廖赤眉[9](2001)在《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性贫困的成因及反贫困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较集中的区域 ,贫困的形成是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反贫困战略重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科教扶贫和特色资源开发等方面

吕书正[10](2000)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是:一、考察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和演变,分析了 “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念的提出及其新的时代内涵,阐 述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思想内涵及演变,认为,在当代中国,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是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使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些政治和理论概念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个范例。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设计,它的提出,是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相联系的。 从1975年全面整顿时起,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面对长期以来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所导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尤其是新的“左”倾冒进所造成的动荡和损失,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客观实际,面对中国与世界发达水平的巨大差距,邓小平冷静思索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循此思路,在1979年12月,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第一次定位于小康社会。 邓小平不仅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而且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本文分析指出:第一,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时代内涵的新概念;第二,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深刻反思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教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描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发展目标的新概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具有丰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第三,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结合中国具体特点而提出的富有时代性、开放性的新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第四、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构想的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第五,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而提出的展现中华民族雄心壮志的新概念。 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小康社会思想的系统形成,经历一个酝酿和发展过程,是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反复思索的产物。这一过程中,他所描绘的小康社会n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座社会的发展蓝图,所确立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基本原则、方针政策,所阐述的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伟大意义,构成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指出: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看,小康社会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和体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从社会主义本质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人思考的一个成果,是分阶段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的一个的具体体现。二、M颁的历蛐角,W4了建目50年来的的是波革砒以来,申同经沸 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翟;重协90邻奔小糜进程进行了量化评估和理佑 抑,作出了到2000 t中目可以完成第二步战咯目标,初步遇入JdD幽会 总体判断,提出了进入小糜社会时玉特解决的遗口问兄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时起到 1978年,中国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78年,我们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前进的历史时期。到1990年,撕1]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解决贫困问题,步入了温饱社会,这就使我们进而向小康社会迈进,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基石。 进入90年代,党中央及时作出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要求用十年时间实现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为此,党和国家还就奔小康作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椎动当代中国向小康社会历史阶段迅速推进。 本文在对小康标准研究成果评介的基础上,主要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小康生活指标体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选择主要指标,依据有关统计数据,对叨年代奔小康的实践进程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己实现了小康,农村居民己接近小康;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若干指标可以达到小康标准。预计到2000年底,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平均水平将初步达到小康社会的起始水准,从而跨入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在量化评估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奔小康进程中的难点进行了理论?

二、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性贫困的成因及反贫困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性贫困的成因及反贫困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的演进(1949-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有关概念辨析
        (一)贫困的含义
        (二)贫困的数量指标界定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成因分析与其反贫困理论
    三、本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贫困内涵
        (二)贫困成因研究
        (三)扶贫政策变化研究
        (四)精准扶贫研究
    四、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的萌芽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经济状况
    二、建国三年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反贫困举措
        (一)建国初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反贫困
        (二)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后出现新问题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反贫困
    三、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十年与反贫困工作的缓慢发展
        (一)“人民公社”运动对反贫困的影响
        (二)“大炼钢铁运动”对反贫困的影响
        (三)“四清”运动对反贫困的影响
    四、“文革”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左倾化及扶贫工作的倒退
    五、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与政策的总体评价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存在的失误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经验与教训
第二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的形成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反贫困思想
        (一)邓小平的反贫困思想
        (二)江泽民的反贫困思想
        (三)胡锦涛的反贫困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推行的成效分析
        (一)改革农村体制开展扶贫工作
        (二)在1986到1993 年间的开放式扶贫效果
        (三)在1994到2000 年间实施的集中攻坚扶贫政策
        (四)局部推进与全面结合的扶贫政策(2001—2012)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的调整与效果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建设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三)适应经济新常态,建设经济强国的需要
    二、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
        (一)具体内容
        (二)实施办法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
        (一)完善扶贫体系,增强制度力量
        (二)努力实现教育扶贫,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改变扶贫意识,突出党和政府作用
        (四)改革扶贫形式,提高扶贫造血能力
    四、开展精准扶贫政策的成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反贫困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历史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反贫困实践
        (二)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反贫困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现实需求
        (一)农村贫困问题仍旧严峻
        (二)城市贫困问题开始凸显
        (三)区域性贫困问题的产生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反贫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反贫困的理论认识
        (一)反贫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二)反贫困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体现
        (三)反贫困关乎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四)反贫困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五)反贫困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反贫困的实践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反贫困的实践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城市反贫困的实践探索
        (三)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区域反贫困的实践探索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历史成就
    一、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
    二、贫困人口收入增加,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三、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造血能力大为增强
    四、推动世界反贫困进程,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中国智慧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历史特点和经验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历史特点
        (一)走开发式的反贫困道路
        (二)走改革创新的反贫困道路
        (三)走科教先行的反贫困道路
        (四)走协调发展的反贫困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的经验启示
        (一)反贫困要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二)反贫困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反贫困要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
        (四)反贫困要依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
        (五)反贫困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六)反贫困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区域性反贫困治理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性贫困现状及其消极影响
二、区域性贫困的成因及其衡量指标
三、区域性反贫困治理的路径选择
四、区域性反贫困治理研究的趋势
五、结语

(4)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一、小康社会
        二、全面小康
        三、农村小康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一、贫困
        二、贫困线
        三、反贫困
        四、扶贫开发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一、农村建设思想
        二、城乡关系思想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深化农村改革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二、区域开发战略
        三、小额信用贷款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三、产业培育
        四、移民搬迁
        五、劳务输出
        六、能力提升
        七、金融扶贫
        八、组织化扶贫
        九、社会帮扶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方式制约
        二、自然条件制约
        三、历史基础制约
        四、体制机制制约
        五、主导产业制约
        六、人口因素制约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一、地理区位条件
        二、自然资源条件
        三、文化资源优势
        四、发展基础条件
        五、政策叠加机遇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人本效用理论的交通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相关理论综述
        1.4.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2 人本经济学理论
        1.4.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5.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5.2 本文的结构框架图
第二章 人本效用理论基础研究
    2.1 人本效用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2.1.1 人本经济思想演变
        2.1.2 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
    2.2 人本效用理论的提出
        2.2.1 社会人群与人类社会文明
        2.2.2 社会人群与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一般规律
    2.3 人本效用理论的假设条件
        2.3.1 人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假设
        2.3.2 社会人群质量的递推假设
        2.3.3 数量递推质量假设
        2.3.4 社会家庭收入理性支出假设
    2.4 人本效用理论
        2.4.1 人本效用的概念和特点
        2.4.2 人本效用大小的定性描述
        2.4.3 人本效用函数假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源配置与财富人本效用之间的关系
    3.1 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3.2 资源的配置方式
    3.3 资源配置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3.1 资源的稀缺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3.2 资源配置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4 资源配置与财富的人本效用
        3.4.1 资源与财富的关系
        3.4.2 资源的人本效用
        3.4.3 资源的人本效用配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配置
    4.1 交通资源的概念与属性
        4.1.1 交通资源的概念
        4.1.2 交通资源的属性
    4.2 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
        4.2.1 交通资源的宏观人本效用
        4.2.2 交通资源的微观人本效用
    4.3 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配置研究
        4.3.1 交通资源的配置方式
        4.3.2 中国交通资源配置方式的演变
        4.3.3 中国交通资源配置目前面临的问题
        4.3.4 交通资源的人本效用配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通资源与人本效用关系的实证研究
    5.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交通资源宏观人本效用实证研究
    5.2 基于计量经济分析的交通资源微观人本效用实证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交通资源人本效用配置的案例分析
    6.1 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
        6.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柞水社会经济的起步
        6.1.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柞水经济的加速
        6.1.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柞水经济的腾飞
    6.2 以南昆铁路为例
        6.2.1 南昆铁路的宏观人本效用
        6.2.2 南昆铁路的微观人本效用
    6.3 以西藏为例
        6.3.1 川藏、青藏公路对西藏社会经济的影响
        6.3.2 青藏铁路对西藏社会经济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桂西北喀斯特斜坡带生态安全评价及反贫困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2.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1) 对于越大越安全的指标:
        (2) 对于越小越安全的指标:
    2.3 不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
3 综合评价结果及其成因分析
4 反贫困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4.1 着眼全局, 全区域综合整治
    4.2 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林、果、草、药种植
    4.3 扬长避短, 加速清洁环保能源的开发和推广
    4.4 “一控二移”, 减轻脆弱生态环境的人口压力

(7)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1.2.3 “反贫困”的释义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7.5 经验与启示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8)贫困与反贫困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贫困的涵义、程度划分与成因类型
    (一) 贫困的涵义
    (二) 贫困程度的划分
    (三) 贫困的成因类型
二、反贫困理论
三、贫困与反贫困的全球实践
    (一) 世界的贫困与反贫困
    (二) 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
    (三) 广西的贫困与反贫困

(9)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性贫困的成因及反贫困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沿线地区概况
2 贫困的成因
3 沿线地区区域性贫困形成的原因分析
    3.1 地形组合以山地为主, 石山面积广, 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耕地缺乏且质量差
    3.2 人口增长过快, 易陷入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
    3.3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 特色资源开发程度低, 收入增长缺乏来源
    3.4 教育落后, 劳动力素质低, 直接导致贫困的产生并制约着扶贫效果
    3.5 扶贫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低
4 反贫困战略的初步探讨
    4.1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提高土地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
    4.2 实施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战略, 加强土地整治和生态建设
    4.3 实施科教扶贫战略,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经济管理水平
    4.4 实施特色资源开发战略, 加快水利、矿产和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4.5 实施扶贫资金管理改革战略, 提高使用效益

(10)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源流及演变
        一、 “小康”思想溯源
        二、 古代“小康”内涵的演变
        三、 近代“小康”思想的发展
        四、 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
    第二节、 小康社会在当代中国的新内涵
        一、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设计
        二、 邓小平赋予“小康社会”以马古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一、 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二、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从贫困落后到小康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第一节、 跨越贫困:第一步战略目标
        一、 艰难的历史行程
        二、 伟大的历史成就
    第二节、 奔向小康:第二步战略目标
        一、 党和国家关于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二、 90年代奔小康进程的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第三节、 初步进入小康社会时亟待解决的遗留问题
        一、 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 重点解决由下岗所引起城市新的贫困问题
第三章 建设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工程
    第一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一、 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二、 逐步实现生产力比较发达基础上的共同富裕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
        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五、 形成比较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二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一、 第一个十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二、 第二个十年:建成宽裕型小康社会
        三、 再一个三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节、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二、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不利因素
    第四节、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一、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 建立动态制衡机制,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
        六、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第四章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和内容
        一、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考察
        二、 对小康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的思路和内容
    第二节、 进入小康社会前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二、 改革开放起步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三、 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中国小康社会在世界的位置
        一、 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二、 小康社会中期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三、 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第四节、 正确认识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 关于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的观点评析
        二、 小康社会发展与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修改稿样
后记

四、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性贫困的成因及反贫困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的演进(1949-2017)[D]. 孙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2]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反贫困实践研究[D]. 赵思思.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3]区域性反贫困治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 田恒.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7(01)
  • [4]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
  • [5]基于人本效用理论的交通资源配置研究[D]. 王升. 长安大学, 2008(11)
  • [6]桂西北喀斯特斜坡带生态安全评价及反贫困对策[J]. 严志强,廖赤眉,胡宝清,郑耀亮.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06)
  • [7]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8]贫困与反贫困若干问题的探讨[J]. 廖赤眉,彭定新,严志强,李澜. 广西师院学报, 2002(01)
  • [9]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性贫困的成因及反贫困战略[J]. 彭定新,黄坤,严志强,廖赤眉.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 [10]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 吕书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00(01)

标签:;  ;  ;  ;  ;  

广西南昆铁路沿线区域贫困成因与反贫困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