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白质-偶氮氯膦Ⅲ复合物的光度性质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潘剑明[1](2011)在《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偶氮类化合物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新型偶氮类化合物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具有光致变色现象的偶氮生色基团作为光敏基团被广泛引入到各种材料和分子结构中。偶氮化合物具备富含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使之与蛋白质、金属元素等作用形成配位结合物结构,其-N=N-与苯环共轭具有特殊光学性能,使得偶氮类化合物的应用扩展到生物分析技术、金属有机配体、荧光探针试剂等方面。本论文以偶氮苯甲酸类衍生物为目标化合物,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重氮化、偶联等反应,合成了三种具有双羧基的新型偶氮苯甲酸类化合物,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作为分子探针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简写为BSA)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设计并合成三种含-N=N-基团的偶氮苯甲酸类化合物,通过红外、质谱、元素分析和’H核磁共振等表征产物,应用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研究其光学性能。2、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三种化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考察了缓冲溶液的选择、缓冲液的量、试剂加入顺序、反应时间与稳定性、离子强度、加入有机溶剂、加入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3-羟基-6-[(4-羧基苯基)偶氮]-苯甲酸(3-hydroxy-6-[(4-carboxyphenyl)azo]-benzoic acid简写为HCPAB)与蛋白质分子形成一种结合物,从而BSA上的氨基酸残基发色团的微环境发生改变。3、利用荧光光谱仪研究HCPAB与BSA在不同条件下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HCPAB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规律性猝灭。通过Stern-Volmer方程计算得出荧光猝灭常数:Ks298K=1.6570×105 L·moL-1,Ks304K=2.5211×105 L·moL-1, Ks310K =3.3853×105 L·moL-1;通过修正后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不同温度下HCPAB与BSA反应结合常数:Ka298K=4.2714×105 L·moL-1,Ka304K=3.3441×105 L·moL-1, Ka310K=2.6405×105 L·mol-1及结合位点数;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了反应热力学参数:由Forster能量转移机理,计算了当BSA与HCPAB比例为1:1时分子间距离r=3.18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23,并由同步荧光光谱显示HCPAB与BSA的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4、以HCPAB作为分子探针,建立其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与荧光光谱仪上定量分析蛋白质方法。用所建方法与传统的考马斯亮蓝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BSA含量在100μg/5 mL及更高浓度时,偶氮化合物紫外光光度法的线性较好,其次为荧光猝灭法,考马斯亮蓝法最差;当BSA含量在100μg以内时只有考马斯亮蓝法和荧光猝灭法可进行BSA测定工作,说明紫外吸光光度中常用的考马斯亮蓝法在微量分析中具有优越性,或者说该偶氮结合法在低浓度蛋白中,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总之,该类偶氮化合物作为染料结合法的分子探针适用于蛋白质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良好线性条件等特点,有一定的分析应用价值。
焦义丛[2](2009)在《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西维因和血红蛋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顺序注射进样技术与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联用,用于水样和粮食样品中西维因与人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研究,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农药的发展简史、分类,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检测技术,综述了液相化学发光分析法在农药杀虫剂检测中的应用。论文第二部分基于酸性介质中,在罗丹明6G作用下Ce(IV)氧化西维因的化学发光明显增强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测定西维因农药残留的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方法。采用单因素变换法对试样与试剂的进样顺序、试剂的浓度、体积及流速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参数下,西维因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1.0×10-4-2.0×10-1mg/L范围内呈线性响应关系,检出限(3σ)为3.0×10-5mg/L,对浓度为0.10 mg/L的西维因进行11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44%,分析频率为132样/小时。所建立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环境水样及粮食样品中西维因农药残留的测定,回收率在91.3-107%之间。论文第三部分基于在碱性介质中,鲁米诺与铁氰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血红蛋白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的协同催化作用下产生强烈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测定血红蛋白的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0×10-2-10 mg/L之间,检出限(3σ)为3.0×10-3mg/L,对浓度为0.50 mg/L的血红蛋白进行11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54%,分析频率为136样/小时,将其应用于人血清中血红蛋白的测定,回收率在94.7-105%之间。论文第四部分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
赵长容,李卓,连国军,曹建明[3](2007)在《蛋白质的偶氮胂Ⅲ-钡(Ⅱ)配合物光谱探针测定》文中指出研究了偶氮胂Ⅲ-Ba(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三体系复合物的吸收光谱,建立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在表面活性剂阿拉伯树胶(gum arobic)存在下的酸性溶液中,偶氮胂Ⅲ-Ba(Ⅱ)配合物与BSA发生反应形成三元复合物,引起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吸收峰明显增高。摩尔吸光系数为ε611=1.01×106L.mol-1.cm-1,BSA的质量浓度在067 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用摩尔比法研究了此配合物与BSA的最大结合数为51。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实际血清样品总蛋白的测定,与双缩脲法相关性良好。
冉德焕[4](2007)在《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文中提出蛋白质是各类生命的基本物质,是生物性状的直接表达者,担负着各种生理功能,从整体上维持生物体新陈代谢活动的进行。深入研究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的作用机理,建立蛋白质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对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生物分析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本论文利用荧光技术、共振光散射技术、表面张力测定技术、吸收光谱技术、圆二色谱技术、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的作用机理,建立了蛋白质快速、准确、简便的分析方法。论文共分五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综述了蛋白质结构和性质、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及共振光散射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蛋白质分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等。共引用文献147篇。论文的第二部分中,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圆二色光谱法等方法研究了除草剂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缩写为FU)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U可以显着猝灭BSA的荧光,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FU与BSA的结合常数K在299K和309K时分别为1.5×104和7.1×103Lmol-1,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结合位点。体系的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为-57.9KJmol-1和-113.6Jmol-1s-1,说明FU与BSA之间主要以氢键作用力和范德华力相互结合。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FU-BSA间的结合距离为1.6nm,能量转移效率为0.41。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实验结果表明,FU可以导致BSA构象发生改变。论文的第三部分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寿命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和酸性条件下刚果红(C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X-100存在时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和pH=2.75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溶液中CR-TX-100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方式均以静态猝灭为主。实验还发现,TX-100的加入能够促进CR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认为CR和TX-100的协同作用,使得CR、TX-100与BSA三者形成了大的聚集体,促进了BSA的荧光猝灭作用。有无TX-100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光谱和加入不同物质溶液微环境疏水性研究表明,CR-TX-100使BSA内部的疏水结构有所瓦解,肽链的伸展程度增加,CR-TX-100为BSA提供了极性较强的微环境。圆二色光谱实验结果表明TX-100存在下随着CR浓度的增加,BSA发生了去折叠过程。在论文的第四部分,研究了在pH为5.4的酸性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稀土离子Y3+和蛋白质共振光散射的增强作用,其最大峰位于351nm处,且其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定量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BSA、HSA、E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8-5.0×10-6、4.0×10-8-5.0×10-6gmL-1和8.0×10-8-2.0×10-5gmL-1,检出限分别为0.010、0.011和0.059μg mL-1。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人血清蛋白和鸡蛋血清蛋白总量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论文的第五部分研究了酸性介质中有机溶剂(乙醇、丙酮)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有机溶剂的加入有效的促进了SBDS与BSA的聚集作用,从而导致共振光散射增强,且共振光散射的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该法可用于蛋白质的测定。丙酮体系中BSA、HSA和E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8-1.0×10-5、4.0×10-8-1.8×10-5和4.0×10-8-1.2×10-5gmL-1,乙醇体系中BSA、HSA和E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0×10-8-1.0×10-5、8.0×10-8-1.4×10-5和1.0×10-7-1.0×10-5gmL-1。该体系用于实际样品人血清总蛋白的测定,丙酮体系和乙醇体系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和3.5%。本论文的主要特点是:(1)本文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寿命和圆二色光谱等多种手段讨论了三唑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缩写为FU)和偶氮类染料刚果红(CR)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丰富了农药和染料等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内容。(2)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有机溶剂或稀土离子与蛋白质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作用,建立了灵敏的蛋白质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并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实验手段对体系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侯晓莉[5](2006)在《三苯甲烷酸性染料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章:本章简要综述了近二十年多来光谱法研究蛋白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探针作用的应用以及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本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二章:对两种三苯甲烷酸性染料甲基蓝和苯胺蓝的紫外及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测定了它的光谱学参数、荧光量子产率,并详细考察了影响发光的影响因素(如pH值,离子强度,介质条件),这为它们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分析测定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发光光谱学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应用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甲基蓝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17℃,KA=2.576×105;27℃,KA:3.266×105;37℃,KA=7.464×105)和结合位点数在不同温度下均为1,实验结果表明甲基蓝对蛋白质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依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两者间的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与静电作用,根据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能量转移效率和能量转移距离分别为0.63和2.06。第四章: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性苯胺蓝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苯胺蓝对HSA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测得了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并探讨了它们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苯胺蓝主要以静电作用力与HSA相互作用。进一步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AnB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HSA的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AnB对HSA的构象产生了影响。第五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甲基蓝为荧光探针,采用同步荧光法测定HSA。三苯甲烷酸性染料甲基蓝在pH 4.1时以酸式存在。所以可以与HSA结合形成络合物。当在甲基蓝溶液中加入HSA时,甲基蓝的同步荧光强度显着增强。因此,基于甲基蓝与HSA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灵敏度、线性范围宽的HSA测定方法。HSA的检出限为0.03μg mL-1。人血清样品中的HSA测定结果满意,证明了此方法的可
隋琦颖[6](2006)在《对二甲胺基亚苄罗丹宁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显色反应研究》文中认为在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二甲胺基亚苄罗丹宁(pDBR)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形成橙红色复合物,λmax在480nm左右,ε为9.8×104L·mol-1·cm-1。蛋白质浓度在7.5~143mg/L范围内服从Beer′s定律。所提出的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血清中蛋白质的含量。
张振乾[7](2005)在《有机分析试剂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查阅大量关于染料与蛋白质作用的文献基础上,提出了用对-二甲胺基亚苄罗丹宁(p-DBR)、对-氯酚偶氮罗丹宁(CPARH)、4-(2-噻唑偶氮)-1,3-二羟基萘(TADNm)、2-2’-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BTAC)等测定蛋白质的方法。 1.研究了蛋白质与p-DBR的结合反应,HSA浓度在3.6x10-8mol·L-1~1.0x10-7mol·L-1范围内,该反应符合Pesavento模式。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8.0,7.0x10-5mol·L-1p-DBR,1.25×10-4mol·L-1CTMAB,室温显色15min。在该条件下,HSA与p-DBR生成橙黄色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4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4x106L·mol-1·cm-1。该方法可用来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线性范围为1.2mg·L-1~11.0mg·L-1,最低检测限为0.42mg·L-1,回收率为95%~102%。 2.研究了蛋白质与CPARH的结合反应。反应的最适条件为:pH4.0,2.0×10-4mol·L-1CPARH,5.0x10-5mol·L-1CTMAB,室温显色15min。在此条件下,HSA与CPARH生成橙黄色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7x105L·mol-1·cm-1。利用该体系可测定蛋白质,线性范围为12.0mg·L-1~96.0mg·L-1。 3.研究了蛋白质与TADNm的结合反应。该反应在HSA浓度为3.6x10-7mol·L-1~8.1×10-7mol·L-1范围,符合Pesavento模式,最大结合数为212。显色反应的最适条件为pH5.0,1.5×10-4mol·L-1TADNm,0.0050%Triton X-100,室温显色10min。HSA与TADNm生成橙红色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1×105L·mol-1·cm-1。用HSA-TADNm复合物测定血清等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时,线性范围为12.0mg·L-1~48.0mg·L-1,最低检测限为2.1mg·L-1。 4.研究了蛋白质与BTAC的结合反应。该反应的最适条件为pH4.0,1.25×10-4mol·L-1BTAC,室温显色15min。HSA-BTAC复合物为紫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7×105L·mol-1·cm-1。该方法可用来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线性范围为48.0mg·L-1~120.0mg·L-1,最低检测限为8.0mg·L-1。
翟好英[8](2005)在《金、银和铂配合纳米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绪论-纳米微粒的光谱特性及分析应用纳米微粒(量子点)由于尺寸在0.1 nm~100 nm 之间,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换区域内,故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引起许多奇异的力学、电学、磁学、热学、光学和化学等特性。我们对近年来纳米微粒光谱特性-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从其在痕量金属离子和蛋白质方面的分析应用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液相卤化银纳米微粒的界面荧光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液相卤化银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和发射光谱表明, AgCl 和AgBr 纳米微粒均在330,400,470 和680nm 处产生4 个共振散射峰,在340,400 和470nm 处产生三个荧光峰。AgI纳米微粒在340,400,437,470 和680n m 产生5 个共振散射峰;除在340n,400 和470nm产生3 个荧光峰外,在434nm 处有一最强的荧光峰。卤化银纳米微粒体系的浓度对共振散射信号的影响与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一致,AgCl、AgBr 和AgI 体系的共振散射光信号强度分别约为荧光信号的110、130 和80 倍,即荧光与共振散射之间存在相关性。提出了液相AgX纳米微粒荧光产生机理,解释了荧光与共振散射之间存在相关性的原因。 第三部分Ag (Ⅰ)-DDTC 螯合物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在pH 10.5 的NH3-NH4Cl 缓冲溶液中和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存在下,Ag (I)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可形成较稳定的(Ag-DDTC)n螯合纳米微粒。它在361 nm 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在464 nm 处产生一个同步散射峰。当激发波长为260 nm 时,它在400和466 nm 处产生两个荧光峰。在一定条件下,Ag (I)浓度在0.043~3.24μg/mL 之间均与共振散射强度I361 nm和荧光强度F400 nm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检测限为0.010μg/mL Ag的共振散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照片和定影液废水中微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第四部分AuCl4--I-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和荧光光谱研究AuCl4-与I-可形成(AuI)n纳米微粒。当I-浓度较低时,体系呈AuCl4-浅黄色,在约320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在467nm 处有一个同步散射峰;在350nm、400nm、420n 和
栾吉梅,胡明进,张晓东[9](2004)在《有机染料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病毒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危机,因此寻求快速检测病毒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对有机染料分光光度法分析检测蛋白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张正奇,熊劲芳,刘跃军[10](2002)在《蛋白质-偶氮氯膦Ⅲ复合物的光度性质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研究了蛋白质与偶氮氯膦 的显色反应.在pH2.0的缓冲溶液中,偶氮氯膦 与蛋白质形成绿色复合物,λmax为685nm,ε为1.8×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6.6~66mg/L.所提出的方法不经任何预处理可直接测定血清和花生中的蛋白质.
二、蛋白质-偶氮氯膦Ⅲ复合物的光度性质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质-偶氮氯膦Ⅲ复合物的光度性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偶氮化合物的简介 |
1.1.1 偶氮化合物的种类 |
1.1.2 偶氮化合物的应用 |
1.2 光子特性及光子检测应用 |
1.2.1 紫外检测应用 |
1.2.2 荧光检测应用 |
1.3 蛋白质的荧光分析 |
1.3.1 荧光量子产率 |
1.3.2 荧光性能与结构及环境因素的关系 |
1.4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偶氮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学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2.2 合成路线 |
2.3 实验结果 |
2.3.1 偶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果 |
2.3.2 产物的表征 |
2.3.3 产物的光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偶氮化合物-牛血清蛋白结合物的紫外光谱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2 溶液的配制 |
3.1.3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不同缓冲溶液的影响 |
3.2.2 缓冲液用量的影响 |
3.2.3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与稳定性的影响 |
3.2.5 离子强度的影响 |
3.2.6 有机溶剂的加入对测试的影响 |
3.2.7 共存组分的影响 |
3.2.8 摩尔比法求得最大结合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偶氮化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荧光光谱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溶液配制 |
4.1.3 紫外光谱 |
4.1.4 荧光光谱 |
4.2 实验结果 |
4.2.1 荧光猝灭类型的确定 |
4.2.2 结合参数的求取 |
4.2.3 结合力类型 |
4.2.4 结合距离 |
4.2.5 同步荧光的测定 |
4.2.6 时间分辨荧光的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蛋白光谱法定量分析对比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1.2 标准溶液配制 |
5.1.3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HCPAB定量测定BSA紫外法标准曲线 |
5.2.2 HCPAB定量测定BSA荧光法标准曲线 |
5.2.3 考马斯亮蓝法标准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西维因和血红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农药的发展简史 |
1.3 农药的分类 |
1.4 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
1.4.1 农药残留 |
1.4.2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
1.4.3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
1.4.4 农药对土壤和植物的污染 |
1.4.5 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
1.5 农药残留检测 |
1.6 化学发光分析 |
1.7 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7.1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
1.7.2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 |
1.7.3 苯甲酰脲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
1.7.4 其他农药残留的化学发光检测 |
1.8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测定农药西维因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装置及流路 |
2.2.2 试剂及配制 |
2.2.3 顺序注射(SI)系统的操作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实验参数的优化 |
2.3.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4 分析性能 |
2.3.5 实际样品分析 |
2.3.6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4 小结 |
第3章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测定血红蛋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装置 |
3.2.2 试剂及配制 |
3.2.3 顺序注射(SI)系统的操作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参数的优化 |
3.3.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4 分析性能 |
3.3.5 实际样品分析 |
3.3.6 可能的反应机理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蛋白质的偶氮胂Ⅲ-钡(Ⅱ)配合物光谱探针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 |
2.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对体系的影响 |
2.3 反应条件的确定 |
2.3.1 缓冲体系、酸度及缓冲液用量的选择 |
2.3.2 偶氮胂Ⅲ与Ba (Ⅱ) 用量的选择 |
2.3.3 试剂加入顺序的选择 |
2.4 反应时间及稳定性 |
2.5 离子强度对实验的影响 |
2.6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 |
2.7 最大结合数的测定 |
2.8 标准工作曲线及方法的灵敏度 |
2.9 人血清样品总蛋白含量的分析 |
(4)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
第二节 血清白蛋白与有机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双氟磺草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1.引言 |
2.试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第三章 刚果红-曲拉通X-100-BSA体系相互作用的研究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第四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钇-蛋白质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第五章 有机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蛋白质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第一节 丙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蛋白质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第二节 乙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蛋白质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第三节 有机溶剂-SDBS-蛋白质体系的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三苯甲烷酸性染料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蛋白质的光谱法研究进展 |
1.2.1 吸光光度法 |
1.2.2 荧光光谱法 |
1.2.3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 |
1.2.4 同步荧光法 |
1.2.5 磷光分析法 |
1.3 荧光法研究蛋白质与探针相互作用机理 |
1.3.1 相互作用模型 |
1.3.2 相互作用力类型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甲基蓝和苯胺蓝的光谱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甲基蓝与苯胺蓝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 |
2.3.2 甲基蓝与苯胺蓝的荧光光谱特性 |
2.3.3 分析特性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荧光法研究甲基蓝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甲基蓝对HSA的荧光猝灭类型 |
3.3.2 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 |
3.3.3 作用力类型的研究 |
3.3.4 甲基蓝与HSA之间的能量转移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荧光法研究苯胺蓝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nB对HSA的荧光猝灭类型 |
4.3.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测定 |
4.3.3 AnB与HSA的作用方式 |
4.3.4 AnB对HSA构象的影响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甲基蓝为探针同步荧光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甲基蓝与HSA结合的同步荧光光谱 |
5.3.2 甲基蓝浓度的影响 |
5.3.3 酸度和温度的影响 |
5.3.4 分析方法的建立 |
5.3.5 干扰实验 |
5.3.6 样品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甲基蓝与人血清蛋白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共振光散射原理 |
6.3.2 甲基蓝与HSA相互作用的RLS光谱 |
6.3.3 适宜的反应条件 |
6.3.4 分析测定 |
6.3.5 机理探讨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β-CD和HP-β-CD对甲基蓝与HSA相互作用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仪器 |
7.2.2 实验步骤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HSA与甲基蓝的相互作用 |
7.3.2 甲基蓝与β-CD和HP-β-CD的作用研究 |
7.3.3 甲基蓝与β-CD和HP-β-CD作用的包结比和包结常数测定 |
7.3.4 CDs、甲基蓝与HSA三者的作用研究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题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承诺书 |
(6)对二甲胺基亚苄罗丹宁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显色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HSA-p-DBR吸收光谱 |
2.2 显色条件优化 |
2.2.1 pH的影响 |
2.2.2 p-DBR用量的影响 |
2.2.3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2.2.4 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2.2.5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2.6 样品分析 |
(7)有机分析试剂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
1.1.2 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
1.2 本学位论文的设想 |
第2章 对-二甲氨基亚苄罗丹宁测定HSA |
2.1 实验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步骤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重复文献[109]实验 |
2.2.2 HSA-p-DBR复合物的吸收曲线 |
2.2.3 条件优化 |
2.2.4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2.5 样品分析 |
2.3 反应机理研究 |
2.3.1 HSA与p-DBR的结合反应 |
2.3.2 结合模式 |
2.3.3 离子强度对HSA与p-DBR结合反应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对-氯苯酚偶氮罗丹宁测定HSA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HSA-CPARH复合物的吸收曲线 |
3.2.2 条件优化 |
3.2.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2.4 样品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4-(2-噻唑偶氮)-1,3-二羟基萘测定HSA |
4.1 仪器与试剂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HSA-TADNm复合物的吸收曲线 |
4.2.2 条件优化 |
4.2.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4.2.4 样品分析 |
4.3 反应机理研究 |
4.3.1 最大结合数 |
4.3.2 结合模式 |
4.3.3 离子强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2-[2'-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测定HSA |
5.1 仪器与试剂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HSA-BTAC复合物的吸收曲线 |
5.2.2 条件优化 |
5.2.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5.2.4 样品分析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金、银和铂配合纳米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绪论-纳米微粒的光谱特性及分析应用研究现状 |
1.1 纳米微粒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研究现状 |
1.2 纳米微粒的荧光及其分析应用 |
1.2.1 纳米微粒荧光 |
1.2.2 分析应用 |
1.3 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1.3.1 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效应 |
1.3.2 纳米微粒共振散射效应的分析应用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液相卤化银纳米微粒的界面荧光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讨论 |
2.2.1 AgX 纳米微粒的形成 |
2.2.2 吸收光谱 |
2.2.3 共振散射光谱 |
2.2.4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2.2.5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2.2.6 反应时间对共振散射和荧光强度的影响 |
2.2.7 共振散射与荧光之间的关系 |
2.2.8 AgX 纳米微粒荧光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Ag (Ⅰ)-DDTC 螯合物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前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讨论 |
3.2.1 纳米微粒的形成 |
3.2.2 吸收光谱 |
3.2.3 共振散射光谱与荧光光谱 |
3.2.4 pH 值的影响 |
3.2.5 DDTC 浓度的影响 |
3.2.6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2.7 标准曲线 |
3.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2.9 样品测定 |
3.2.10 共振散射和荧光光谱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AuCl_4-I~-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和荧光光谱研究 |
前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讨论 |
4.2.1 纳米微粒的形成 |
4.2.2 吸收光谱 |
4.2.3 共振散射光谱 |
4.2.4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4.2.5 IO_3~-的极谱波 |
4.2.6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4.2.7 I-浓度对 I_2 生成量的影响 |
4.2.8 AuC_4~-与 I_2 的反应 |
4.2.9 AuI 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与荧光关系 |
4.2.10 AuCl_4~--I~-反应机理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金(Ⅲ)-卤化物-吖啶红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前言 |
5.1 实验部分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讨论 |
5.2.1 方法原理 |
5.2.2 吸收光谱 |
5.2.3 共振散射光谱 |
5.2.4 酸度的影响 |
5.2.5 卤化物浓度的影响 |
5.2.6 ADR 浓度的影响 |
5.2.7 工作曲线 |
5.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5.2.9 样品分析 |
5.3 ADR-AuCl_4~--I~-缔合微粒体系共振散射增强机理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PtCl_6~(2-)-I~--蛋白质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前言 |
6.1 实验部分 |
6.1.1 仪器与试剂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讨论 |
6.2.1 吸收光谱 |
6.2.2 共振散射光谱 |
6.2.3 发射光谱 |
6.2.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6.2.5 溶液酸度的影响 |
6.2.6 PtCl_6~(2-)浓度的影响 |
6.2.7 I~-浓度的影响 |
6.2.8 反应时间和稳定性 |
6.2.9 标准曲线 |
6.2.10 共存离子的影响 |
6.2.11 样品分析 |
6.2.12 HSA 的荧光猝灭和[HSA-(Ptl_6)_n]_m 微粒界面荧光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论文题录 |
致谢 |
(9)有机染料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基本原理 |
3研究进展 |
3.1 三芳甲烷类染料 |
3.2 偶氮类染料 |
3.3 金属络合染料 |
3.4 花菁类染料 |
4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10)蛋白质-偶氮氯膦Ⅲ复合物的光度性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蛋白质-CPAⅢ复合物吸收光谱 |
2.2 显色条件 |
2.2.1 酸度的影响 |
2.2.2 CPAⅢ溶液用量的影响 |
2.2.3 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2.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4 样品分析 |
2.4.1 质量控制血清中蛋白质测定 |
2.4.2 回收率试验 |
2.4.3 花生中蛋白质测定 |
四、蛋白质-偶氮氯膦Ⅲ复合物的光度性质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 潘剑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2)
- [2]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西维因和血红蛋白的研究[D]. 焦义丛. 东北大学, 2009(06)
- [3]蛋白质的偶氮胂Ⅲ-钡(Ⅱ)配合物光谱探针测定[J]. 赵长容,李卓,连国军,曹建明. 分析测试学报, 2007(06)
- [4]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D]. 冉德焕. 山东大学, 2007(03)
- [5]三苯甲烷酸性染料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D]. 侯晓莉. 山西大学, 2006(11)
- [6]对二甲胺基亚苄罗丹宁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显色反应研究[J]. 隋琦颖. 化学试剂, 2006(05)
- [7]有机分析试剂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D]. 张振乾. 湖南大学, 2005(06)
- [8]金、银和铂配合纳米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D]. 翟好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05(08)
- [9]有机染料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进展[J]. 栾吉梅,胡明进,张晓东.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03)
- [10]蛋白质-偶氮氯膦Ⅲ复合物的光度性质及其应用[J]. 张正奇,熊劲芳,刘跃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标签:bsa论文; 光的散射论文; 荧光猝灭论文;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论文; 蛋白质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