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LF系列高分子复合涂料动力粘度的分析测试方法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赵春花[1](2020)在《基于表面作用的PVA纤维束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水泥基材料具有较多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尤其是抗压能力极强。但在实际工程材料的使用中由于其抗拉强度低、抗裂性能差的缺点,而又受到诸多的制约。目前常用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虽然改善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但大量的研究表明,纤维的有效阻裂、增韧性取决于纤维在水泥基材中的分散性而非纤维掺量的一味提升。因此,如何提升纤维在水泥基材中的分散均匀性,充分发挥纤维的抗裂性能是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PVA纤维及粉体分散剂表面作用分析,采用具有较高表面能的粉体材料作为分散剂,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VA纤维束的分散方法,并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及理论分析提出PVA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布均匀性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结合PVA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性能试验及PVA纤维的分布均匀性试验,分析提出PVA纤维分散性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关系。本文有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在对PVA纤维和粉体表面特性及其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较高表面能的粉体作分散剂,将粉体添加到PVA纤维束中按照特定的搅拌工艺来实现PVA纤维束分散的技术;实验中,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卧式双轴搅拌分散仪,通过仿真分析、室内试验确定了特定搅拌工艺的合理搅拌时间和分散粉体掺量。2)提出采用灰度矩阵特征参数法和质量变异系数法来评价PVA纤维在纤维与粉体混合物中的分散均匀性;将角二阶矩、熵和质量变异系数作为PVA分散均匀性评价指标;提出采用扫描电镜图像处理法分析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材料中的分散均匀性性,将PVA纤维分布相对离散系数、分散系数作为PVA纤维的分散均匀性评价指标,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评价指标。3)通过PVA纤维分散试验,对水泥净浆试件截面PVA纤维丝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截面各个区域PVA纤维丝数量呈正态分布规律的特性,采用PVA纤维相对离散系数C1?v作为PVA纤维在水泥净浆试件中的分布均匀性指标进行评价。通过PVA纤维分散试验,对试件截面PVA纤维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采用PVA纤维分散系数?作为PVA纤维在水泥净浆试件中的分散均匀性指标进行评价。4)基于PVA纤维和粉体的表面特性,通过PVA纤维分散技术试验,结合表面自由能理论,分析了PVA纤维分散指标(相对离散系数、分散系数)分别与粉体特征参数(粉体数均粒径、粒径分布宽度指数、粘结比)的相关性,揭示了纤维分散指标与粉体数均粒径、粒径分布宽度指数的指数关系、与粘结比的对数关系。5)通过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试验,分析了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抗折强度、断裂韧度断裂能分别与纤维分散指标(相对离散系数分散系数)的相关性,揭示了水泥砂浆试件抗折强度、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分别与纤维相对离散系数、分散系数的指数关系。
黄凯[2](2020)在《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的施工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2K-WPU)兼具环保和高性能的特点,是涂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因其以水作为稀释剂的特性,其易用性、适用期和施工宽容度等施工应用性能同溶剂型涂料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工业涂装“油转水”的快速发展,2K-WPU的施工应用性能将引起广泛关注。本论文通过研究2K-WPU涂料配方组成和施工过程对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施工应用性能影响范围及调整方法,制备了工程机械用高施工应用性2K-WPU,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涂料配方中的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助溶剂和助剂,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兑水率和温湿度,制得的2K-WPU施工粘度易调整,在较宽的粘度范围(500~2500m Pa·s)内,涂料流平性均较好,制得的漆膜装饰性优异,20°光泽高达86.0,适用期由3~4小时提升至5~6小时,受温湿度影响较小,可施工温湿度条件由20~30℃温度、50~70%湿度提升至15~40℃温度、30~70%湿度,施工宽容度显着提升,漆膜交联密度和致密度高,耐化学品性能佳,机械性能优异,耐磨性突出。
户春影[3](2020)在《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软柱塞抽油泵作为一种新型的油田举升装置,具有防垢、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特点,对于采用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井况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备受国内外油田的重视。但是,生产中暴露出的软柱塞抽油泵检泵周期短成为制约其推广与应用的瓶颈问题。因此,研究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进行软柱塞的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对延长软柱塞抽油泵的使用寿命、降低原油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抽油泵多级软柱塞为研究对象,以应变率为参数对聚氨酯、聚醚醚酮试件进行了单轴拉伸、单轴压缩及压缩松弛试验,并通过多种模型对应力-应变进行评估,确定采用表征能力强的Ogden(N=3)模型作为聚氨酯本构模型;同时,分析不同加载速度条件下聚醚醚酮材料拉伸、压缩变形行为,采用相关系数指标描述聚醚醚酮材料流动特性精度,确定JC模型为聚醚醚酮材料的本构模型。针对聚氨酯、聚醚醚酮、丁腈橡胶软柱塞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软柱塞磨损特性试验参数,进行软柱塞与泵筒摩擦磨损模拟试验研究。分析扫描电镜下不同软柱塞材料的磨损形貌,确定聚醚醚酮磨损以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聚氨酯、丁腈橡胶磨损以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探索摩擦系数、磨损量、磨损率随法向载荷、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优选综合性能优良的聚醚醚酮作为软柱塞材料。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构建多级软柱塞与泵筒的垂直环形狭缝流模型,以拉格朗日-欧拉法描述流体和固体的分界面位移问题,以迭代方式求解计算软柱塞的变形与应力,探索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压力分布规律,得出其分级承压特性。基于流体力学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影响泄漏量的相关因素(包括长度、厚度、软柱塞-泵筒副初始间隙、压差等),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探索了它们对泄漏量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软柱塞长度、外径参数优化方案,提出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方法。研制多级软柱塞抽油泵模拟试验装置,通过测试软柱塞级数递增变化时抽油泵的出口压力,揭示出多级软柱塞的压力分布规律,以构建的预测试验模型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分级承压特性的正确性。利用称重法测量抽油泵出口流体的质量,计算在不同结构参数及运行参数条件下多级软柱塞抽油泵试验测试容积效率,得出试验测试容积效率与数值模拟容积效率之间的误差范围,验证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计算模型及物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方法,揭示了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分级承压特性,研究成果为多级软柱塞抽油泵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梁丽媚[4](2020)在《抗菌海藻酸钠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广泛应用于未感染创面的修复,但其不具备抗菌活性,不能应用于感染伤口的治疗。为开发新型海藻酸钠基抗菌敷料,本文以两种广谱抗菌剂银纳米粒子(Ag NPs)和妥布霉素(TOB)为改性剂,采用固相改性策略实现了对氧化海藻酸钠海绵(OSA)的原位功能改性,系统研究了两种改性海绵OSA-TOB和OSA/PDA/Ag NSs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孔隙率、抗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此基础上,探索了OSA-TOB对两种细菌感染伤口的治疗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对SA进行氧化改性,获得含有活性醛基的氧化海藻酸钠(OSA)。核磁共振分析表明,8.45 ppm处出现了-CHO的特征信号,表明OSA已被成功合成。研究发现,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OSA的氧化度显着增加,分子量急剧降低,热稳定性变差,动力粘度下降明显,但电导率则呈现增加趋势。(2)探究反应溶剂对多巴胺聚合的影响,并通过PDA原位黏附和还原银纳米粒子(Ag NPs)的技术,固相原位合成海藻酸钠/多巴胺/纳米银复合海绵(OSA/PDA/Ag NSs)。结果表明,乙醇对DA的聚合有抑制作用,但在该体系中制备的复合海绵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和吸水性能,可作为理想的改性溶剂。体外实验结果表明,OSA/PDA/Ag NSs没有溶血作用和细胞毒性(200μg/m L),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活性和体外凝血性能,可用于治疗感染伤口。(3)通过原位固相改性,获得海藻酸钠-妥布霉素缀合物(OSA-TOB),并系统研究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OSA-TOB中TOB的接枝率高达13.4%,其溶液具备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并呈现剪切变稀的现象。抗菌实验表明,OSA-TOB可破坏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膜,并表现良好的抗菌活性。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OSA-TOB血液相容性良好,并能促进L929细胞的生长和增殖。(4)建立SD大鼠全层皮肤感染伤口模型,研究OSA-TOB缀合物对感染伤口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OSA-TOB对感染创面的细菌有显着抑制作用,其体内抗感染活性高于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另一方面,OSA-TOB能显着缩短感染伤口的愈合时间,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肉芽组织中蛋白质、脯氨酸和胶原纤维的合成和积累,加速新生血管的生成和上皮化。因此,OSA-TOB缀合物兼有抗感染和促愈合的功效,可潜在应用于各类感染性伤口的临床治疗。
吕福宁[5](2020)在《基于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具备设计多样性、环境污染小、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在生物医学成像、化学传感器设计、有机发光二极管、防伪加密涂层、分子逻辑开关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本工作中,我们首次将适用于水性环保涂料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用于制备掺杂型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发现,由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乳液制备的薄膜具有对金属基材优异的附着力和良好的阻隔性能。通过有机染料N-羟乙基-4-溴-1,8-萘二甲酰亚胺(HBN)与聚合单体共同预乳化的方法,实现了向疏水聚合物体系中成功引入微量(0.062 wt%)发光分子的同时,避免了对聚合物膜的阻隔性能和拉伸性能造成损害。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薄膜在室温环境条件下具有双重发射性质,分别为(1)紫外和可见蓝光区的荧光发射和(2)530~690 nm的室温磷光发射。共聚物中的聚偏氯乙烯链段对HBN的光致发光性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工作中采用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非常低的结晶度,并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不超过室温,远低于文献报道的常用于负载磷光分子的刚性疏水性聚合物(刚性体现为高Tg和高Tm)。基于此现象,推断出在室温环境条件下,室温磷光材料高效RTP发射的必要因素是聚合物基质限制磷光分子的运动,而不是聚合物基质的刚性。此观点对既有掺杂型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补充。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对中极性至非极性溶剂具有一定的可逆选择性响应。这种对中极性至非极性溶剂的可逆性颜色响应可能会拓宽室温磷光共聚物薄膜在化学诱导逻辑门领域的应用。
陈琰[6](2020)在《树脂类彩色胶结料老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安全性与舒适性上,路面色彩对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要求逐渐被提出来,因此开始制备彩色胶结料,但在实际路面使用过程中,彩色胶结料发生老化会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力学性能。本文通过改进的耦合老化试验箱对自制彩色胶结料的老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彩色胶结料的老化机理。通过四种原材料制备彩色胶结料,根据三大指标正交试验结果为模型样本数据,建立改进的3层彩色胶结料物理性能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推荐原材料配比A:B:C:D=42.5:42:0.9:5时,彩色胶结料物理性能最优。采用人工模拟老化的方式制备老化彩色胶结料,根据全国夏季最高温度、紫外光辐射和空气湿度分布情况,确定了模拟耦合老化的条件:温度65℃、汞灯强度300Wh、空气湿度60%;通过粘度、动态剪切流变仪、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研究彩色胶结料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彩色胶结料动力粘度呈线性增长,粘温指数在逐渐减小,感温性能变弱;彩色胶结料随着老化程度加深,复数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均增大,相位角减小,高温性能增强,在荷载作用下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彩色胶结料形变恢复逐渐减弱。微观结构试验表明,老化前后彩色胶结料中羰基和亚砜基官能团变化明显,且随着老化时间增加,羰基指数和亚砜基指数提高;老化后彩色胶结料中与芳香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增加明显;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彩色胶结料中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分散系数也在逐渐增加;结合B-L法分析老化前后结构特征,表明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彩色胶结料中芳香度和总环数均增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彩色胶结料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建立关系,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微观结构中芳香度、环烷环数、芳香碳数与彩色胶结料三大指标的关联性较好,关联度均在0.78-0.82之间,羰基指数与亚砜基指数与软化点的关联度最小,在0.40-0.45之间。主成分回归分析线性诊断保留四种化学结构(羰基指数、亚砜基指数、芳香度、环烷环数)含量,还原回归方程表明,四种化学结构含量与针入度和延度呈负相关,与软化点呈正相关,其中芳香度是影响彩色胶结料老化前后宏观性能的主要因素。
殷浩洋[7](2020)在《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油浸式变压器温度场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系统包括发、输、配、用四个环节,变压器是输电与配电环节中的主要设备,其功能是对电能的电压进行转换,使得电能在输送和分配过程中更加的高效和经济。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居民和工业用电量不断地增长,变压器的容量和损耗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变压器过热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过高的温度导致变压器损耗进一步增加,加速绝缘材料老化,带来安全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电能传输效率,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片式散热器因其成本低,散热功率高而成为油浸式变压器的主流散热器,挂网运行的变压器配套片式散热器的使用量很大。因此研究如何强化片式散热器的传热能力在节省资源、减少有色金属消耗和降低占地面积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变压器散热问题的研究已经列入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科技规划,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从散热环境、经济负荷等方面开展,其研究成果受实际工程条件的限制,难以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本文着眼于片式散热器与空气的换热过程,通过改进片式散热器表面防腐涂层的导热率和发射率,增强片式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实现降低变压器温升的目标。首先,本文利用FLUENT软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保持外界空气换热条件、内部入口油速等边界条件下,改变防腐涂料的导热率和发射率计算片式散热器内部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将对照组与基本参照组的散热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通过提高防腐涂料散热性能来增强片式散热器散热性能思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次,本文研究了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确定了通过添加高导热性石墨烯粉末填料的方法来提升复合材料散热性能。再次,本文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利用热阻分析仪和红外热像仪测试喷涂有石墨烯复合材料样板的热阻和发射率,优化了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配制比。最后,在自行设计的模拟实验平台上和10 kV配电变压器温升试验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了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有效提升变压器散热能力。
周启伟[8](2019)在《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三五末期,随着我国高速路网的完善,高速公路将由快速发展的建设期进入大规模的养护阶段。高性能乳化沥青作为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核心材料成为广大道路工程师竞相研究的热点。树脂类材料以其具有强度高、黏结力强、应用工艺相对简单而被广泛应用于热熔胶材料中,如何将树脂类材料应用于乳化沥青中,并提升乳化沥青的综合性能是当前高性能乳化沥青领域的新靶点。基于树脂材料的特性,本文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树脂材料对乳化沥青进行共混改性,提出了针对两种不同树脂的乳化沥青制备工艺,研究了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宏观性能,同时采用微观手段分析了树脂-乳化沥青的细观特性及改性机理;最后进一步采用橡胶对共混物进行复合改性,并研究其宏观性能和细观特性;以期研究成果为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的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根据聚合物乳液共混理论,制备了双组份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基于拉拔试验、凝胶试验及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试验评价了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黏结性能、凝胶热线和动态热力学特性,得出了共混物的最佳比例范围;并借助荧光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揭示了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微观相结构及共混机理;(2)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制备了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基于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拉拔强度试验、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试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动态剪切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试验评价了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常规性能、黏结性能、贮存稳定性、动态热力学特性、流变特性和抗变形能力;得出了共混物的最佳比例范围;并借助荧光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揭示了其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微观相结构及共混机理;(3)胶乳-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性能评价采用两种不同胶乳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共混物进行改性,基于拉伸试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评价了两种胶乳对共混物拉伸性能、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出了胶乳的最佳掺量,并借助荧光显微镜揭示了胶乳对共混物相结构的影响及三相共混物的强度形成机理;(4)SBS-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性能评价基于沥青三大指标试验、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试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及动态剪切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试验评价了 SBS-增黏树脂-乳化沥青的常规性能、贮存稳定性、动态热力学特性、流变特性及抗变形能力;并借助荧光显微镜揭示了SBS-增黏树脂-乳化沥青的三相结构和共混机理。
黄钰浩[9](2019)在《水基润滑剂特性及其摩擦学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基润滑剂由于具有资源广泛、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要想水基润滑剂进一步发展,在润滑与磨损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稠化剂水溶液便是一种最简单的水基润滑剂,以稠化剂水溶液进行摩擦学实验,可以排除其他添加剂的影响,只需考虑润滑剂的粘性。本论文做了以下工作:1.选择聚氧化乙烯(PEO)作为稠化剂,配制了一系列不同粘度的PEO稠化剂水溶液,根据测量数据拟合了PEO水溶液动力粘度与浓度的函数关系式,减少了在配制所需粘度的PEO水溶液时的试制过程,并使用HAAKE RheoWin Mars40流变仪分析了PEO水溶液的流变特性。2.根据拟合的函数关系式配制了与润滑油相同粘度的PEO水溶液,与润滑油分别作为滑动轴承的润滑剂,测试其润滑效果。发现在低速时,润滑状态处于边界润滑,PEO水溶液作为润滑剂的轴承摩擦力要大于等粘度润滑油作为润滑剂的轴承摩擦力。随着转速的增大,润滑状态从边界润滑转变为流体润滑时,两者的摩擦力趋于一致。3.使用MRH-3高速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不添加润滑剂的磨损试验,考虑了摩擦副材料,载荷以及转速等变量对磨损率的影响。采用了一种基于Archard磨损计算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了与磨损试验相对应工况条件下的磨损量。经过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发现通过数值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4.通过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添加润滑油、水基润滑剂的磨损试验,并与不添加润滑剂的磨损试验进行了对比。发现水基润滑剂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磨损作用,且转速越大水基润滑剂的抗磨损作用越明显。通过实验与数值计算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水基润滑剂的抗磨损机理,认为水基润滑剂的抗磨损作用主要来自于微弹流润滑区对压力分布的改变。
李东翰[10](2018)在《液体端基官能化氟橡胶的制备、固化及其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液体氟橡胶作为重要的低分子量氟聚物,不仅主链结构和单体组成与固体氟橡胶相似,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油和耐化学药品性等特性,而且具有固体氟橡胶无法比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更易于加工、成型和固化,是交通运输、载运工具等领域不可或缺且无法替代的重要高性能材料,目前,我国在液体氟橡胶制备、官能化和固化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论文采用氧化降解法制备了分子量和羧基含量可控的液体氟橡胶,并系统研究了羧基官能团转化和液体端基官能化氟橡胶固化,以及产物结构和性能。本论文主要采用红外(FTIR)、氢谱核磁(1H-NMR)、氟谱核磁(19F-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化学滴定法对原料和产物的分子链结构、分子量和官能团含量进行了表征和测试;采用热失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它们的热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动力粘度仪对液体官能化氟橡胶的动力粘度进行了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氟橡胶在碱性环境中脱氟化氢反应的研究。以26型和246型氟橡胶为原料,对氧化降解法制备液体氟橡胶的关键反应,即氟橡胶的脱氟化氢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氟橡胶的反应机理和消除反应规则的主、次关系均不相同。26型氟橡胶的脱氟化氢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脱氟化氢反应和双键重排反应;第二阶段发生氧化反应,使遵循Hofmann规则消除反应而产生的双键转化为羟基。遵循以Zaitsev规则为主,Hofmann规则为辅的脱氟化氢反应,在分子链中5个位置出现双键。246型氟橡胶则上述三种反应同时发生,且双键重排反应更复杂,双键含量更高。遵循以Hofmann规则为主,Zaitsev规则为辅的脱氟化氢反应,在分子链中7个位置出现双键。(2)氧化降解法制备分子量和羧基含量可控的液体端羧基氟橡胶。在氟橡胶脱氟化氢反应机理的研究基础上,以26型和246型氟橡胶为原料,对氧化降解法制备液体氟橡胶的工艺条件、影响因素、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牌号的26型和246型固体氟橡胶,均可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制备出分子量和羧基含量可控的液体氟橡胶。在结构和性能方面,分子量、单体组成和羧基含量均对产物动力粘度和热学性能有影响。与26型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相比,246型液体端羧基氟橡胶动力粘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均较高。产物的分子量在2500~6000和羧基含量在1.47~3.73wt%范围内可控,动力粘度在45~314Pa·s之间调节,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0~-30℃和230~250℃之间。(3)采用不同还原体系制备了液体端羟基氟橡胶。首先,以氢化铝锂为还原剂,对液体氟橡胶中羧基转化为羟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后羧基转化率可达94.20~95.31%,产物的流动性和热稳定性均好于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然后,采用硼氢化钠/稀土氯化物(氯化镧、氯化铈和氯化钕)为还原体系,初步研究反应机理、反应选择性和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羧基转化率可达到83.00~87.00%左右,反应较温和、反应选择性明显提高、副反应少。(4)官能团转化法制备液体端酰氯基氟橡胶和液体端硅氧烷氟橡胶。为了更科学、高效地进行液体氟橡胶的官能化反应,根据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机理,探索了通过酰化反应将羧基转化为酰氯基团,然后与含有氨基的硅氧烷化合物反应制备液体端硅氧烷氟橡胶。通过对二氯亚砜(SOCl2)酰化体系反应因素的系统考察,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羧基转化率达到87.22%;随后采用间接法和直接法制备了液体端硅氧烷基氟橡胶。结果表明,当液体端酰氯基氟橡胶为中间体时,不但可以简化反应步骤、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催化剂用量等。与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相比,液体端硅氧烷基氟橡胶的动力粘度有所提高为78Pa·s;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热分解温度由241℃升高到274℃,600℃时的残炭率为47.98%。(5)液体氟橡胶的固化研究。环氧树脂和多异氰酸酯三聚体均可使液体端羧基氟橡胶固化,多异氰酸酯三聚体可使液体端羟基氟橡胶固化。结果表明,两种液体氟橡胶固化后,均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耐油和耐酸性能。与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固化条件相比,液体端羟基氟橡胶的固化温度更低,固化时间更短,与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固化产物性能相比,液体端羟基氟橡胶固化产物的热稳定性更好,证明了对液体氟橡胶进行端基官能团转化的重要意义。
二、SLF系列高分子复合涂料动力粘度的分析测试方法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LF系列高分子复合涂料动力粘度的分析测试方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表面作用的PVA纤维束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复合材料学界面理论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PVA纤维与粉体的表面作用分析及表面参数研究 |
2.1 PVA纤维与分散粉体表面特性 |
2.1.1 PVA纤维 |
2.1.2 分散粉体 |
2.2 PVA纤维与分散粉体之间的基本作用力 |
2.2.1 范德华力 |
2.2.2 氢键力 |
2.2.3 静电力 |
2.3 PVA纤维与分散粉体间吸附-分散受力分析 |
2.3.1 分散粉体颗粒受力分析 |
2.3.2 PVA纤维受力分析 |
2.4 表面自由能的基本理论体系 |
2.4.1 表面自由能的基本定义 |
2.4.2 表面自由能的理论体系 |
2.5 PVA纤维表面参数研究 |
2.5.1 比表面自由能 |
2.5.2 比表面自由能分量 |
2.6 分散粉体表面参数测试 |
2.6.1 比表面自由能测试[ |
2.6.2 比表面积及粒径分布测试 |
2.7 PVA纤维与分散粉体的粘附结合能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VA纤维束分散技术研究 |
3.1 PVA纤维束搅拌分散过程分析 |
3.1.1 搅拌分散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分析 |
3.1.2 运动场形态的运动特征 |
3.1.3 PVA纤维搅拌分散作用分析 |
3.2 卧式双轴搅拌分散仪及工作参数 |
3.2.1 搅拌叶片结构 |
3.2.2 叶片的布置方式 |
3.2.3 搅拌轴转速及搅拌分散时间的确定 |
3.2.4 PVA纤维搅拌设备的总体结构 |
3.3 PVA纤维束搅拌分散仿真分析 |
3.3.1 搅拌分散模型 |
3.3.2 仿真分析基本参数 |
3.3.3 仿真分析方案 |
3.3.4 仿真分析结果 |
3.4 PVA纤维束搅拌分散试验 |
3.4.1 试验方案 |
3.4.2 分散效果评价方法 |
3.4.3 搅拌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A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分布均匀性分析 |
4.1 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分布均匀性常用评价方法 |
4.1.1 电磁法 |
4.1.2 图像分析法 |
4.2 PVA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中分散试验方案 |
4.2.1 试验原材料 |
4.2.2 试验实施 |
4.2.3 盐酸腐蚀法制备扫描电镜试样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评价 |
4.3.1 试验结果 |
4.3.2 试件截面PVA纤维丝数量分析 |
4.3.3 试件截面PVA纤维簇数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散粉体对PVA纤维束的分散作用机理分析 |
5.1 分散粉体类别对PVA纤维束分散均匀性的作用分析 |
5.1.1 粉体类别对PVA纤维相对离散系数C'_1v的作用分析 |
5.1.2 粉体类别对PVA纤维分散系数的作用分析 |
5.2 分散粉体粒径对PVA纤维束分散均匀性的作用分析 |
5.2.1 粉体粒径对PVA纤维相对离散系数的作用分析 |
5.2.2 粉体粒径对PVA纤维分散系数的作用分析 |
5.3 分散粉体表面能对PVA纤维束分散均匀性的作用分析 |
5.3.1 粉体表面能对PVA纤维相对离散系数的作用分析 |
5.3.2 粉体表面能对PVA纤维分散系数的作用分析 |
5.4 PVA纤维分布均匀性指标与分散粉体表面参数关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VA纤维分散性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6.1 柔性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断裂能 |
6.2 PVA纤维水泥砂浆力学试验 |
6.2.1 试验原材料 |
6.2.2 试验方案 |
6.2.3 水泥砂浆抗压与抗折试验 |
6.2.4 水泥砂浆断裂性能试验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砂浆抗压试验结果 |
6.3.2 砂浆抗折试验结果 |
6.3.3 砂浆断裂性能试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的施工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氨酯涂料 |
1.2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2K-WPU) |
1.3 丙烯酸分散体型2K-WPU |
1.4 2K-WPU的施工应用性能 |
1.4.1 配方组成对2K-WPU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1.4.2 施工过程对2K-WPU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配方组成对2K-WPU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2K-WPU清漆的制备 |
2.2.4 2K-WPU色漆的制备 |
2.2.5 2K-WPU的施工 |
2.3 2K-WPU性能测试 |
2.3.1 粘度 |
2.3.2 流变曲线 |
2.3.3 雾化效果 |
2.3.4 适用期 |
2.3.5 表干时间 |
2.3.6 漆膜外观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树脂对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2.4.1.1 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树脂对粘度和流平性的影响 |
2.4.1.2 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树脂对适用期的影响 |
2.4.2 异氰酸酯固化剂对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2.4.2.1 异氰酸酯固化剂种类对粘度和流平性的影响 |
2.4.2.2 异氰酸酯固化剂种类对适用期的影响 |
2.4.2.3 异氰酸酯固化剂组合对粘度和流平性的影响 |
2.4.2.4 异氰酸酯固化剂组合对适用期的影响 |
2.4.3 助溶剂对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2.4.3.1 A组份助溶剂对粘度和流平性的影响 |
2.4.3.2 B组份固化剂稀释剂对粘度和流平性的影响 |
2.4.4 助剂对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施工过程对2K-WPU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2K-WPU色漆的制备 |
3.2.4 2K-WPU的施工 |
3.3 2K-WPU性能测试 |
3.3.1 粘度 |
3.3.2 雾化效果 |
3.3.3 适用期 |
3.3.4 表干时间 |
3.3.5 漆膜外观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兑水率对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3.4.2 温度对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3.4.2.1 温度对流平性和施工宽容度的影响 |
3.4.2.2 温度对适用期的影响 |
3.4.3 湿度对施工应用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机械用高施工应用性2K-WPU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配方及制备工艺 |
4.2.4 2K-WPU的施工 |
4.3 2K-WPU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施工应用性能 |
4.4.1.1 施工粘度和流平性 |
4.4.1.2 适用期 |
4.4.1.3 施工宽容度 |
4.4.2 机械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3)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抽油泵的发展概况 |
1.3 软柱塞抽油泵的研究进展 |
1.3.1 自补偿软柱塞泵及研究进展 |
1.3.2 非自补偿软柱塞泵及研究进展 |
1.4 流固耦合研究 |
1.4.1 流固耦合概述 |
1.4.2 流固耦合方法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案及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 |
1.5.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软柱塞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与本构模型 |
2.1 软柱塞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1.1 多级软柱塞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
2.1.2 软柱塞材料的初步确定 |
2.1.3 聚氨酯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1.4 聚醚醚酮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2 聚氨酯的本构模型 |
2.2.1 聚氨酯本构模型描述 |
2.2.2 聚氨酯本构模型 |
2.2.3 聚氨酯材料本构模型拟合 |
2.2.4 聚氨酯材料本构模型常数 |
2.3 聚醚醚酮的本构模型 |
2.3.1 Johnson-Cook模型 |
2.3.2 修正Johnson-Cook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柱塞材料的磨损机理与试验研究 |
3.1 软柱塞材料的磨损试验参数确定 |
3.1.1 软柱塞材料的性能检测 |
3.1.2 软柱塞与泵筒摩擦力分析 |
3.1.3 软柱塞与泵筒的接触应力计算 |
3.1.4 试验参数确定 |
3.2 软柱塞材料的磨损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聚氨酯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2 聚醚醚酮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3 丁腈橡胶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4 三种材料的试验对比分析 |
3.3 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磨损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多级软柱塞的压力特性分析 |
4.1 软柱塞-泵筒副缝隙流研究 |
4.1.1 软柱塞-泵筒副泄漏分析 |
4.1.2 软柱塞-泵筒副流态分析 |
4.2 软柱塞双向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
4.2.1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4.2.2 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流程 |
4.2.3 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 |
4.3 不同因素对软柱塞抽油泵泄漏量影响 |
4.3.1 软柱塞长度对抽油泵泄漏量影响 |
4.3.2 软柱塞厚度对泄漏量影响 |
4.3.3 软柱塞-泵筒副初始间隙对泄漏量影响 |
4.3.4 压差对泄漏量影响 |
4.4 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长度优化 |
4.4.1 第一级软柱塞泄漏量 |
4.4.2 第二级软柱塞长度 |
4.5 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压力特性 |
4.5.1 网格划分及约束设置 |
4.5.2 长度优化后的压力场 |
4.5.3 外径优化后的压力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级软柱塞抽油泵模拟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及设备 |
5.2 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 |
5.2.1 上、下冲程 |
5.2.2 分级承压特性 |
5.3 多级软柱塞抽油泵容积效率 |
5.3.1 结构参数对容积效率的影响 |
5.3.2 运行参数对容积效率的影响 |
5.3.3 不同计算方法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A1 聚氨酯试件参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抗菌海藻酸钠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海藻酸钠的研究进展 |
1.1.1 海藻酸钠概述 |
1.1.2 海藻酸钠的功能化改性 |
1.1.3 海藻酸钠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1.2 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
1.2.1 纳米银的抗菌机理 |
1.2.2 纳米银的细胞毒性 |
1.2.3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
1.2.4 纳米银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1.3 妥布霉素的研究进展 |
1.3.1 妥布霉素的抗菌机理 |
1.3.2 妥布霉素的应用前景 |
1.4 皮肤感染性伤口的修复 |
1.4.1 皮肤的结构及功能 |
1.4.2 皮肤创伤愈合过程 |
1.4.3 细菌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
1.4.4 感染伤口的治疗策略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海藻酸钠的氧化及表征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2 海藻酸钠的氧化 |
2.2.3 化学结构的测定 |
2.2.4 氧化度的测定 |
2.2.5 分子量的测定 |
2.2.6 热稳定性的测定 |
2.2.7 动力粘度的测定 |
2.2.8 电导率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氧化海藻酸钠的化学结构 |
2.3.2 氧化海藻酸钠的氧化度 |
2.3.3 氧化海藻酸钠的分子量 |
2.3.4 氧化海藻酸钠的热稳定性 |
2.3.5 氧化海藻酸钠的动力粘度 |
2.3.6 氧化海藻酸钠的电导率 |
2.4 本章小结 |
3 海藻酸钠/多巴胺/纳米银复合海绵的结构及生物相容性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2.2 实验细菌与细胞 |
3.2.3 多巴胺的聚合 |
3.2.4 复合海绵的制备 |
3.2.5 复合海绵的结构测定 |
3.2.6 复合海绵的孔隙率和吸水率测定 |
3.2.7 复合海绵的溶血性能测定 |
3.2.8 复合海绵的细胞毒性分析 |
3.2.9 复合海绵的抗菌性能检测 |
3.2.10 复合海绵的止血性能测定 |
3.2.11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乙醇反应体系对多巴胺聚合的影响 |
3.3.2 复合海绵的化学结构 |
3.3.3 复合海绵的微观结构 |
3.3.4 复合海绵的孔隙率和吸水率 |
3.3.5 复合海绵的溶血评价 |
3.3.6 复合海绵的细胞毒性评价 |
3.3.7 复合海绵的抗菌活性 |
3.3.8 复合海绵的凝血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4 海藻酸钠-妥布霉素缀合物的结构及性能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2.2 实验细菌与细胞 |
4.2.3 缀合物的制备 |
4.2.4 缀合物的结构测定 |
4.2.5 缀合物的流变性测定 |
4.2.6 缀合物的抗菌性能检测 |
4.2.7 缀合物的溶血性能测定 |
4.2.8 缀合物的细胞毒性分析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缀合物的化学结构 |
4.3.2 缀合物的微观结构 |
4.3.3 缀合物的流变学性质 |
4.3.4 缀合物的抗菌活性 |
4.3.5 溶血评价 |
4.3.6 细胞毒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海藻酸钠-妥布霉素缀合物对感染伤口的修复作用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原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实验细菌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缀合物水凝胶的制备 |
5.2.2 感染伤口模型的建立 |
5.2.3 实验分组和给药 |
5.2.4 宏观创面愈合情况分析 |
5.2.5 创面处细菌数量检测 |
5.2.6 创面组织总蛋白、羟脯氨酸及炎症因子含量检测 |
5.2.7 组织切片染色分析 |
5.2.8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创面修复过程细菌数量的变化 |
5.3.2 创面的宏观评价 |
5.3.3 创面愈合率的变化 |
5.3.4 肉芽组织中总蛋白含量变化 |
5.3.5 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变化 |
5.3.6 创面组织中TNF-α和 IL-6 的表达水平 |
5.3.7 HE病理分析 |
5.3.8 Masson染色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介绍 |
导师简介 |
(5)基于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无金属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1.2 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非掺杂型室温磷光材料 |
1.2.2 掺杂型室温磷光材料 |
1.3 聚偏氯乙烯的研究进展 |
1.3.1 聚偏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
1.3.2 聚偏氯乙烯的性质性能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
2.3.2 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 |
2.3.3 性质表征和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制备方法的优化 |
2.4.2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性质 |
2.4.3 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制备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有机染料HBN的制备 |
3.3.2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
3.3.3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 |
3.3.4 性质表征和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有机染料HBN的性质 |
3.4.2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制备方法的优化 |
3.4.3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性质 |
3.4.4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膜的溶剂响应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6)树脂类彩色胶结料老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彩色胶结制备工艺及配比优化 |
2.1 彩色胶结料制备原材料 |
2.1.1 基料油组分A |
2.1.2 树脂组分B |
2.1.3 增粘剂组分C |
2.1.4 脱色剂组分D |
2.2 彩色胶结料制备工艺 |
2.2.1 胶结料制备方法 |
2.2.2 彩色胶结料制备工艺 |
2.3 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优化彩色胶结料配比 |
2.3.1 BP神经网络 |
2.3.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2.3.3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 |
2.3.4 彩色胶结料GA-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性能研究 |
3.1 耦合老化试验 |
3.1.1 耦合老化试验参数 |
3.1.2 耦合老化时间 |
3.1.3 耦合老化方法 |
3.2 胶结料耦合老化常规性能研究 |
3.2.1 耦合老化对胶结料针入度影响 |
3.2.2 耦合老化对胶结料软化点影响 |
3.2.3 耦合老化对胶结料延度影响 |
3.3 胶结料耦合老化高温性能研究 |
3.3.1 粘温性能 |
3.3.2 复数剪切模量和相位角 |
3.3.3 高温性能 |
3.3.4 多重应力蠕变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微观结构研究 |
4.1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官能团分析 |
4.1.1 红外光谱试验原理 |
4.1.2 红外光谱试验设计 |
4.1.3 红外光谱试验结果分析 |
4.2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化学结构分析 |
4.2.1 核磁共振氢谱 |
4.2.2 彩色胶结料核磁共振氢谱结果分析 |
4.3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分子量分析 |
4.3.1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方法 |
4.3.2 凝胶渗透色谱试验结果分析 |
4.4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平均分子结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彩色胶结料耦合老化机理分析 |
5.1 灰色关联分析 |
5.1.1 基本理论 |
5.1.2 计算方法 |
5.1.3 结果分析 |
5.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5.2.1 主成分回归理论 |
5.2.2 定量模型建立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油浸式变压器温度场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变压器散热国内外现状 |
1.2.2 散热涂料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片式散热器散热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
2.1 考虑防腐涂料影响的变压器热路模型 |
2.1.1 变压器油路分析 |
2.1.2 变压器散热的传热学模型 |
2.2 片式散热器数值仿真 |
2.2.1 数值仿真基础原理及FLUENT软件简介 |
2.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2.3 网格划分 |
2.2.4 材料属性与计算条件设置 |
2.3 片式散热器对照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2.3.1 基本参照组计算结果分析 |
2.3.2 防腐涂料导热系数对照组计算结果分析 |
2.3.3 防腐涂料发射率对照组计算结果分析 |
2.3.4 风机功率对照组计算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墨烯复合材料配制比研究及导热性能测试 |
3.1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1 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 |
3.1.2 石墨烯复合材料测试样品制备 |
3.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散热性能测试 |
3.2.1 复合材料散热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 |
3.2.2 样板的热阻测试结果分析 |
3.2.3 发射率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压器温升试验验证 |
4.1 模拟变压器散热试验平台 |
4.1.1 模拟试验平台的搭建 |
4.1.2 模拟试验平台测试与结果分析 |
4.2 10kV配电变压器温升试验 |
4.2.1 温升试验原理 |
4.2.2 试验设备及仪器简介 |
4.2.3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改性乳化沥青研究现状 |
1.2.2 水性环氧树脂制备技术现状 |
1.2.3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应用现状 |
1.2.4 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制备工艺研究 |
2.1 聚合物共混理念和工艺 |
2.2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 |
2.2.1 基础环氧增韧改性 |
2.2.2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
2.2.3 乳化沥青的制备 |
2.2.4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配伍性分析 |
2.2.5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 |
2.3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 |
2.3.1 增黏树脂基本特性 |
2.3.2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宏观性能 |
3.1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宏观性能 |
3.1.1 力学性能 |
3.1.2 凝胶特性 |
3.2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宏观性能 |
3.2.1 常规性能 |
3.2.2 黏结性能 |
3.2.3 贮存稳定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细观特性 |
4.1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共混物细观特性分析 |
4.1.1 相结构 |
4.1.2 动态热力学 |
4.1.3 共混机理 |
4.2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细观特性分析 |
4.2.1 相结构 |
4.2.2 动态热力学 |
4.2.3 流变特性 |
4.2.4 共混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乳-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性能研究 |
5.1 胶乳的性能 |
5.1.1 胶乳的类型 |
5.1.2 合成胶乳的基本性能 |
5.2 胶乳对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
5.2.1 胶乳改性共混物制备 |
5.2.2 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胶乳对共混物相结构的影响 |
5.3.1 SBR胶乳对共混物相结构的影响 |
5.3.2 氯丁胶乳对共混物相结构的影响 |
5.4 胶乳对共混物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5.4.1 胶乳掺量对共混物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5.4.2 不同胶乳最佳掺量对共混物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BS-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性能研究 |
6.1 原材料及制备 |
6.2 常规性能 |
6.3 贮存稳定性 |
6.4 相结构 |
6.5 动态热力学 |
6.6 流变特性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
7.1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微表处性能研究 |
7.1.1 配合比设计 |
7.1.2 路用性能对比 |
7.1.3 试验段铺筑及检测 |
7.2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防护性封涂层性能研究 |
7.2.1 防护性封涂层的制备 |
7.2.2 防护性封涂层最佳配比 |
7.2.3 试验段铺筑及检测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成果及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水基润滑剂特性及其摩擦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基润滑剂 |
1.2.2 摩擦学计算与实验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水基润滑剂的配制与性能测试 |
2.1 引言 |
2.2 水基润滑剂的配制 |
2.2.1 稠化剂选择 |
2.2.2 稠化剂水溶液配制 |
2.4 稠化剂水溶液的流变性 |
2.4.1 流变实验装置 |
2.4.2 稠化剂水溶液的粘度 |
2.4.3 非牛顿本构曲线 |
2.4.4 粘温特性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基润滑剂的流体动压润滑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润滑膜成膜原理 |
3.3 润滑剂的选择 |
3.4 液体动压轴承实验 |
3.4.1 实验装置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3 误差分析 |
3.5 流体动压润滑实验 |
3.5.1 磨损试验机改造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添加润滑剂的磨损试验 |
4.1 引言 |
4.2 磨损分析方法 |
4.2.1 磨损分析模型 |
4.2.2 数值计算方法 |
4.3 实验方案与原理 |
4.3.1 磨损机理 |
4.3.2 实验设备与试样 |
4.3.3 实验方案 |
4.4 实验分析 |
4.4.1 实验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4.3 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基润滑剂的抗磨损实验 |
5.1 引言 |
5.2 对比实验设计 |
5.2.1 实验设备与试样 |
5.2.2 实验方案与结果 |
5.3 水基稠化剂的抗磨机理分析 |
5.3.1 混合润滑相关理论 |
5.3.2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3.3 数值计算 |
5.4 润滑油磨损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液体端基官能化氟橡胶的制备、固化及其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低分子量氟聚物的制备 |
1.2.1 共聚法 |
1.2.2 调聚法 |
1.2.3 官能团引发剂法 |
1.2.4 氧化降解法 |
1.3 低分子量氟聚物的官能化 |
1.3.1 官能团单体共聚法 |
1.3.2 官能团转化法 |
1.3.3 官能团单体共聚和官能团转化并用法 |
1.4 遥爪型液体氟橡胶的固化 |
1.4.1 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固化 |
1.4.2 液体端羟基氟橡胶的固化 |
1.5 液体氟橡胶的特性 |
1.5.1 加工特性 |
1.5.2 固化特性 |
1.6 本论文的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6型氟橡胶在碱性环境中脱氟化氢反应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波谱分析 |
2.1.3 化学滴定定量分析 |
2.1.4 试样的制备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26型氟橡胶的FTIR谱图 |
2.2.2 26型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2.2.3 26型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2.2.4 反应后26型氟橡胶的FTIR谱图 |
2.2.5 反应后26型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2.2.6 反应后26型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2.2.7 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8 反应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46型氟橡胶在碱性环境中脱氟化氢反应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试样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246型氟橡胶的FTIR谱图 |
3.2.2 246型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3.2.3 246型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3.2.4 反应后246型氟橡胶的FTIR谱图 |
3.2.5 反应后246型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3.2.6 反应后246型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3.2.7 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8 反应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制备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分子量测定 |
4.1.3 热学性能的测定 |
4.1.4 化学滴定定量分析 |
4.1.5 动力粘度的测定 |
4.1.6 试样制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26型氟橡胶和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FTIR谱图 |
4.2.2 26型氟橡胶和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4.2.3 26型氟橡胶和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4.2.4 26型氟橡胶和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热学性能 |
4.2.5 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动力粘度 |
4.2.6 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4.2.7 其它牌号26型氟橡胶制备液体氟橡胶 |
4.2.8 246型氟橡胶和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FTIR谱图 |
4.2.9 246型氟橡胶和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4.2.10 246型氟橡胶和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4.2.11 246型氟橡胶和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热学性能 |
4.2.12 246型氟橡胶和液体端羧基氟橡胶的动力粘度 |
4.2.13 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4.2.14 其它牌号246型氟橡胶制备液体氟橡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体端羟基氟橡胶的制备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化学滴定定量分析 |
5.1.3 反应机理 |
5.1.4 试样制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26型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FTIR谱图 |
5.2.2 26型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5.2.3 26型不端基液体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5.2.4 26型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热学性能 |
5.2.5 26型液体端羧基氟橡胶和产物的动力粘度 |
5.2.6 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7 246型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FTIR谱图 |
5.2.8 246型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5.2.9 246型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5.2.10 246型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热学性能 |
5.2.11 246型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动力粘度 |
5.2.12 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硼氢化钠/稀土氯化物制备液体端羟基氟橡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原料 |
6.1.2 试样的制备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FTIR谱图 |
6.2.2 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6.2.3 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6.2.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6.2.5 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液体端酰氯基氟橡胶和液体端硅氧烷基氟橡胶的制备 |
7.1 实验部分 |
7.1.1 实验原料 |
7.1.2 化学滴定定量分析 |
7.1.3 反应机理 |
7.1.4 试样的制备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FTIR谱图 |
7.2.2 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1H-NMR谱图 |
7.2.3 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19)F-NMR谱图 |
7.2.4 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性质 |
7.2.5 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热稳定性 |
7.2.6 不同端基液体氟橡胶的动力粘度 |
7.2.7 制备液体端酰氯基氟橡胶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7.2.8 间接法制备液体端硅氧烷基氟橡胶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7.2.9 直接法制备液体端硅氧烷基氟橡胶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液体端基官能化氟橡胶的固化研究 |
8.1 实验部分 |
8.1.1 实验原料 |
8.1.2 化学滴定定量分析 |
8.1.3 固化温度的测定 |
8.1.4 耐油和耐酸性能测试 |
8.1.5 力学性能测试 |
8.1.6 固化时间的测定 |
8.1.7 试样制备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环氧树脂E51固化26型液体端羧基氟橡胶 |
8.2.2 环氧树脂E51固化246型液体端羧基氟橡胶 |
8.2.3 HDI三聚体固化26型液体端羧基氟橡胶 |
8.2.4 HDI三聚体固化246型液体端羧基氟橡胶 |
8.2.5 HDI三聚体固化26型液体端羟基氟橡胶 |
8.2.6 HDI三聚体固化246型液体端羟基氟橡胶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SLF系列高分子复合涂料动力粘度的分析测试方法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表面作用的PVA纤维束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技术研究[D]. 赵春花.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的施工应用性能研究[D]. 黄凯.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02)
- [3]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与试验研究[D]. 户春影.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抗菌海藻酸钠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梁丽媚.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5]基于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D]. 吕福宁. 天津大学, 2020(02)
- [6]树脂类彩色胶结料老化机理研究[D]. 陈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油浸式变压器温度场数值研究[D]. 殷浩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启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4)
- [9]水基润滑剂特性及其摩擦学实验研究[D]. 黄钰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液体端基官能化氟橡胶的制备、固化及其结构和性能研究[D]. 李东翰.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