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嵌入式信息终端TCP/IP协议栈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青青[1](2013)在《Windows环境下的Lwip网络应用平台的开发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LwIP(light weight IP)是一套轻量级的开源TCP/IP协议栈,在需要网络通信的嵌入式平台上得到广泛应用。因为网络协议栈和网络通信的复杂性,直接在嵌入式平台上调试程序有很多不便,费时费力。而PC系统上的嵌入式调试环境要强大的多,可以实现嵌入式代码的单步调试与跟踪。但现有PC调试器的封闭性,无法进行交互式测试,因此在PC系统上调试嵌入式网络程序,很不方便。鉴于上述现状和问题,我们考虑,若能够兼顾PC的丰富调试手段和网络开发条件,那么先在PC上调试LwIP协议栈及其网络应用,后期再移植到嵌入式系统,这样的开发流程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开发周期。根据上述思路,我们基于VisualC++开发环境,设计开发了一套运行在PC系统上的LwIP协议栈开发平台。该系统包含三个模块:一、应用程序模块,位于最顶层,为用户提供网络操作的调用范例与测试入口,使用MFC开发;二、LwIP协议栈模块,位于中间层,实现LwIP协议栈与WINDOWS系统的对接;三、网络驱动模块,位于最底层,使用第三方网络驱动库(WinPcap),将LwIP协议栈与WINDOWS的网络驱动进行适配,这样LwIP协议栈就可以通过WINDOWS驱动与其它网络终端进行通信。本论文的主要结构如下,首先介绍LwIP协议栈的现状,列举当前LwIP协议栈的开发和调试方法;接着提出我们的设计,并依次介绍各个模块的实现要点;最后搭建运行环境,使用LwIP提供的应用接口开发了配套测试程序,并进行了测试。
纪红[2](2013)在《基于反射内存网络的实时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网络性能成为导航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的通信方式在实时性方面存在局限,为了进一步提高导航系统的实时性以及可靠性,就要求采用一种新的网络通信方式,达到系统在网络传输实时性以及可靠性上的要求。综合导航系统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导航系统中的各设备进行合理组合,改变了以往单一导航的方式,实现了导航信息的快速处理、传输及显示,向航海长实时可靠的提供最优导航信息。本文以船舶导航系统为背景,根据系统在实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在系统中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部分引入反射内存通信方式。通过反射内存实时网络的构建,并与现有的船舶导航通信网络互连,共同构建导航系统网络平台,更好的为导航系统提供服务。首先,通过对综合导航系统网络通信进行分析,提出了反射内存实时网络总体设计方案,从实时管理和网络协议栈两方面给出设计方案。在实时管理方面对反射内存进行内存划分、时间管理和中断管理;在网络协议栈方面,根据导航系统需求设计一个基于反射内存网络的通信协议栈。同时研究了反射内存网络的构建,根据反射内存网络的原理和特点对反射内存网络进行了性能比较与测试,并简要介绍了软件开发平台VxWorks以及交叉开发环境的搭建。其次,研究了本文使用的VMIC-5565反射内存卡的硬件原理框架以及内部寄存器关键位设置,实现了反射内存网络接口驱动,包括设备打开关闭、初始化、板卡配置、数据传输以及中断控制,为上层通信协议提供接口函数,实现了通过反射内存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最后,针对导航系统的特点和功能要求,从内存划分、时间统一以及中断管理三方面对实时管理技术进行设计,实现了对反射内存空间的划分、时统区的时间同步和中断类型及优先级的管理;网络通信是本文的重点,在网络通信方面,实现了一个移植性好、层次清晰、结构简单的轻型TCP/IP协议栈,确保了实时性与可靠性的均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节点数据传输操作、内存管理、应用程序接口和网络接口层设计,并重点设计和实现了五个协议模块:ARP协议、IP协议、ICMP协议、UDP协议和TCP协议。文章的最后对协议栈各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并从实时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方面对网络通信性能进行分析。测试表明,本文实现的反射内存实时网络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导航系统的要求。
王团结[3](2012)在《基于嵌入式传感器节点的机电设备在线监测网络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专用监测产品在线监测其振动信号,并对信号做分析处理,出现问题及时报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随着嵌入式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嵌入式系统与互联网相结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传感器节点的在线监测网络系统,在关键机电设备安装监测点,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是一个网络节点,所有传感器节点与监测服务器一起组成一个环形监测网络,根据监测系统各部分功能的不同,将系统划分为传感器节点和监测服务器两部分。传感器节点主要实现机电设备振动数据的采集、A/D转换及振动数据的上传。监测服务器主要对各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振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Web服务器将分析的结果以图形和数字的方式进行信息网络发布,从而仅需IE网络浏览器即可实现对机电设备振动状态的本地监测以及远程监测。对传感器节点的硬件电路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按照传感器节点实现的功能,将传感器节点硬件电路分成数据采集模块硬件电路和数据网络传输模块电路,分别介绍了各模块的实现原理及具体实现方法。对网络协议TCP/IP在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原理和实现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传感器节点的软件部分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各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的设计、操作系统层的选型以及应用程序的设计做了细致的分析。在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上,对传感器节点应用软件进行任务划分,并对各任务的功能及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机电设备振动检测的需求,对监测服务器的软件需求进行分析,在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上,对监测服务器软件进行模块划分,并对各模块的功能及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根据以上研究的内容,搭建了基于嵌入式传感器节点的在线监测网络系统,结合现场设备的实验和检验以及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必将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带来极大的提升和改善。
黄欣[4](2011)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Ts-OS中TCP/IP协议栈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首先分析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Ts-OS的内核结构,其次又讨论了ARTs-OS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方式。ARTs-OS是一个基于微内核思想设计的操作系统。它的内核只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集,包括进程/线程管理、中断管理、时钟管理、基本内存管理和IPC机制。内核中并未提供网络接入功能。目前非常成熟的面向嵌入式系统的TCP/IP协议栈多基于UNIX或LINUX操作系统,其内核机制与ARTs-OS存在巨大差别,无法通过移植应用于ARTs-OS。为了使ARTs-OS具备接入互联网和提供网络服务的功能,必须要开发适合于自身的TCP/IP协议栈。针对ARTs-OS微内核提供的基本功能,制定了实现TCP/IP协议栈的基本策略。以网络服务进程的方式,在核外提供网络通信功能;网络服务进程中运行多个线程,将功能模块分散至若干个线程上实现;使用消息循环的方式,接收来自应用程序的服务请求;网络服务的各个线程之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使用信号量来保护TCP/IP协议栈的共享数据区。最终总结出实现TCP/IP协议栈的三个关键方面:网络系统、结构化管理和关键协议的实现。最后根据实现策略,从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入手,设计了协议的输入输出模块、阻塞与非阻塞读写方式、定时器处理逻辑等技术要点的处理策略。并最终实现了基本的IP协议、UDP协议、TCP协议以及socket套接字处理功能。
徐唯铭[5](2010)在《基于SOPC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本篇论文主要讨论并实现基于嵌入式系统的TCP/IP协议栈的设计。首先概述了嵌入式Internet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前景。通过对Internet网络的理解和认识,深入分析了嵌入式网络协议的构架,设计了TCP/IP协议栈中AR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IP协议、ICMP协议和相关接口的模型,并着重研究分析了开源轻量级嵌入式TCP/IP协议LwIP协议栈。结合了嵌入式系统的工作机制与原理,选用Altera公司出品的基于NiosⅡ内核的嵌入式系统,利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SOPC Builder构建了SOPC系统,利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QuartusⅡ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设计与集成。最终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实现了对LwIP协议的移植与测试,成功实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Internet接入,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接下来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陈伟[6](2009)在《基于ARM的轻量级TCP/IP协议栈的移植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嵌入式技术发展迅速,己经渗透到工业控制、智能设备以及电子消费品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而Internet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人们所广为接受,于是嵌入式技术和Internet技术相结合形成的嵌入式Internet技术适时地出现了,并且成为实现远程控制、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嵌入式TCP/IP协议栈研究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的工作原理并描述了把它移植到LPC2210上的过程,为嵌入式TCP/IP协议栈实现提供了操作系统支持。接着,针对嵌入式协议栈的特殊需求,详细分析并采用了零拷贝技术、跨层技术等对LwIP协议栈进行了有效的裁剪和优化,结合μC/OS-II设计了一种紧凑的协议栈工作模型和内存管理机制。并且结合μC/OS-II设计了协议栈的工作模型和内存管理机制。在驱动程序的基础上实现了对LwIP中的IP协议、ARP协议、ICMP协议、UDP协议和TCP协议等几个协议栈的裁剪和优化。并分析了它们的安全漏洞及基于这些漏洞的攻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如攻击检测算法等填补漏洞和抵抗攻击的一些技术和措施。最后在目标板上成功移植了优化后的LwIP。本文同时还设计了一种能够提供足够多软定时器资源的算法。在不需要操作系统支持的情况下,软定时器可以给多任务的系统提供足够的定时服务,而且不影响中断处理时间。并且具有自动回调功能,启动一次以后就可自动调用定时器。此软定时器使用方便且易移植,大大方便了本课题多次使用定时器的需要。课题结合具体项目“蓄电池状态记录仪的设计”,分析了它的各个功能模块,设计了其系统结构。对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代码编写和测试,借助于TFTP服务器实现了基于协议的嵌入式目标板和PC机间的网络通信。本课题经过几个月的软硬件设计和现场测试,已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构建出了实验硬件平台和一个多任务多协议的基本实时系统框架。以后的开发者可以不必深入了解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和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情况下就可以方便的创建一个嵌入式网络控制系统,并能在平台上开发其它的应用任务,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并奠定了基础。
张丽娜,朱永红[7](2008)在《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对用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在嵌入式设备中实现HTTP服务时的底层支持协议TCP/IP协议栈的精简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对TCP/IP协议栈中选用的协议进行精简着手,在实验室环境下对精简后的HTTP协议模块I、CMP协议模块进行了测试,达到了预期目的,并给出了HTTP协议精简后的程序处理方法。
刘盼盼[8](2008)在《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嵌入式智能仪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后PC时代。在嵌入式应用领域里,如何将Internet资源应用到嵌入式设备中,使人们可以无需设计专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来方便地实现对嵌入式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这已成为当今IT界的热门研究课题。本论文在查阅大量中英文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讨论了基于ARM7的嵌入式Internet技术,介绍了嵌入式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嵌入式设备的特点,对标准TCP/IP协议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实现了符合ARM7单片机的嵌入式精简TCP/IP协议栈。协议栈实现的协议包括:ARP(地址解析协议)、IP(网际协议)、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在协议栈的基础上,实现了简单的嵌入式Web服务器。本论文结合嵌入式技术、串行通讯技术和互联网通讯技术,介绍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具体实现过程。本论文采用LPC2132+ENC28J60+H1102的硬件构架,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输控制数据和用户信息,本论文设计了微型嵌入式WEB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和HTTP数据传输共享以单片机应用系统为中心的小型嵌入式设备的信息,实现了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接入,Internet上的远程用户就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嵌入式Web服务器,进而实现对嵌入式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本论文最后对一个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应用系统进行了调试、测验,验证了其网关功能和采集、传输功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WEB页面的实现等等,证明了嵌入式WEB服务器可为家电联网、以及其它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远程控制、远程数据采集等提供一种新的良好的解决方案。
沈飞[9](2008)在《远程监控技术在网络洗碗机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传统家电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家电的概念随之诞生。信息家电将家电的常用功能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紧密结合,以功能模块的形式融入到家电设备中,使其成为具有智能信息处理、双向网络通讯等功能的家庭信息终端。信息家电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设计并实现一种家电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方案,使传统的洗碗机具有网络通信功能,能够通过互联网被访问,并被用户远程监控。本文给出了构建该系统的一整套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过程。本文首先介绍了远程监控和信息家电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现状,并对该项技术面临的现实挑战做了简要的分析。硬件系统设计重点介绍了网关基本组成以及主要的扩展接口电路。软件系统部分根据C/S软件架构,分成嵌入式网关(服务器)端和远程客户端进行分别设计。在服务器端对标准的TCP/IP协议栈进行筛选和简化,设计并软件实现适合嵌入式系统的网络协议栈;同时根据硬件底层连接设计网络驱动程序。在客户端设计了用户图形控制界面,实现远程监视洗碗机运行状态并对洗碗机的运行进行远程控制操作。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实验测试,测试分两部分即通信链接测试和洗碗机参数的传送接收测试、用户远程控制洗碗机的运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基本上达到设计要求。本文对信息家电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有益的参考,对众多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领域的人员也可以提供一种借鉴。
李慧娟[10](2008)在《面向汽车装配的嵌入式生产监控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文中提出汽车工业是现代制造业中最有代表性又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为适应现代汽车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汽车装配生产线的监控与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的要求。运用实时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是现代生产管理的发展方向,而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是生产现场监控系统的基础。目前工业上基本上都采用PC或PLC作为主要的监控手段,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提高生产成本。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本文将嵌入式技术引入汽车装配线的监控与管理系统,针对汽车装配生产现场信息采集与显示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与显示一体化系统。论文首先提出了系统实现的总体方案和关键技术。然后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方法和过程。在硬件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电磁兼容性,完成了硬件电路的优化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完成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移植,VGA视频显示应用程序的开发,并在移植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和嵌入式Web Server。本文设计开发的嵌入式生产数据采集与显示一体化系统,通过试验和初步应用表明可通过以太网实现生产现场实时信息采集与处理,不仅可抛开PC机或PLC实现实时信息显示,还能够通过浏览器进行远程访问,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为实现生产过程实时信息采集与监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二、嵌入式信息终端TCP/IP协议栈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嵌入式信息终端TCP/IP协议栈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Windows环境下的Lwip网络应用平台的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嵌入式协议栈的现状 |
1.3 嵌入式系统调试现状 |
1.4 本文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知识背景 |
2.1 LwIP协议栈简介 |
2.2 LwIP进程模型 |
2.3 LwIP系统适配层 |
2.4 IP协议 |
2.4.1 IP接收流程 |
2.4.2 IP发送流程 |
2.4.3 IP转发流程 |
2.5 TCP协议 |
2.5.1 TCP流程 |
2.6 UDP协议 |
2.7 LwIP网络接口 |
2.8 LwIP应用接口 |
2.8.1 原始接口 |
2.8.2 序列接口 |
2.8.3 Soeket接口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wIP网络应用开发平台系统设计 |
3.1 系统整体设计 |
3.2 网络应用子模块 |
3.2.1 参数配置区 |
3.2.2 数据统计区 |
3.3 LwIP协议栈子模块 |
3.3.1 内存 |
3.3.2 线程 |
3.3.3 通知与保护 |
3.3.3.1 信号量 |
3.3.3.2 邮箱 |
3.3.3.3 临界区 |
3.3.4 初始化 |
3.4 网络驱动子模块 |
3.4.1 通信模块技术方案 |
3.4.2 通信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与测试 |
4.1 测试环境 |
4.1.1 网络环境 |
4.1.2 测试软件 |
4.1.3 软件配置 |
4.2 测试过程 |
4.3 测试分析 |
4.3.1 测试数据 |
4.3.2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2)基于反射内存网络的实时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反射内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技术发展 |
1.2.2 国内相关技术发展 |
1.3 综合导航系统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导航系统实时网络及构建 |
2.1 实时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
2.1.1 导航系统网络通信功能需求 |
2.1.2 网络通信性能要求 |
2.2 实时网络总体设计方案 |
2.2.1 导航系统实时网络通信总体设计 |
2.2.2 实时管理技术的设计 |
2.2.3 网络协议栈的设计 |
2.3 反射内存实时网络及构建 |
2.3.1 实时网络 |
2.3.2 反射内存网络 |
2.3.3 反射内存网络性能比较与测试 |
2.3.4 反射内存实时网络构建 |
2.4 软件开发平台 |
2.4.1 VxWorks 操作系统及其开发环境 Tornado |
2.4.2 图形界面开发工具 Tilcon |
2.5 交叉开发环境的搭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反射内存网络接口设备驱动 |
3.1 设备硬件说明 |
3.2 寄存器读写及初始化 |
3.2.1 PCI 配置寄存器 |
3.2.2 本地配置寄存器 |
3.2.3 运行时间寄存器 |
3.2.4 DMA 控制寄存器 |
3.2.5 RFM 控制状态寄存器 |
3.2.6 具体代码片段 |
3.3 反射内存网络驱动程序的实现 |
3.3.1 打开/关闭设备及初始化 |
3.3.2 反射内存板卡配置 |
3.3.3 传输数据 |
3.3.4 中断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时管理技术的实现与网络协议栈的设计 |
4.1 实时管理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4.1.1 反射内存网络共享内存划分 |
4.1.2 时间统一的实现 |
4.1.3 反射内存网络中断管理 |
4.2 TCP/IP 参考模型 |
4.3 TCP/IP 网络协议栈的分析 |
4.3.1 网络接口层协议 |
4.3.2 网络层协议 |
4.3.3 传输层协议 |
4.4 反射内存网络协议栈的设计 |
4.4.1 协议栈总体设计 |
4.4.2 协议模块简化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射内存实时网络协议栈的实现与测试 |
5.1 反射内存实时网络协议栈总体结构 |
5.2 网络协议栈关键技术的实现 |
5.2.1 反射内存网络节点数据传输操作 |
5.2.2 内存管理的实现 |
5.2.3 应用程序接口的实现 |
5.2.4 网络接口的实现 |
5.3 网络协议栈的实现 |
5.3.1 ARP 协议 |
5.3.2 IP 协议 |
5.3.3 ICMP 协议 |
5.3.4 UDP 协议 |
5.3.5 TCP 协议 |
5.4 性能测试与分析 |
5.4.1 软件测试 |
5.4.2 性能分析与评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嵌入式传感器节点的机电设备在线监测网络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机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概述 |
1.2.2 机电设备状态监测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3 机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1.2.4 基于嵌入式传感器节点的机电设备在线监测网络系统 |
1.2.5 课题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架构 |
1.4 本章小结 |
2 基于嵌入式传感器节点的在线监测网络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传感器节点接入INTERNET方案的选择 |
2.3 在线监测网络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4 传感器节点总体设计 |
2.4.1 传感器节点硬件平台的设计 |
2.4.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选择 |
2.4.3 TCP/IP协议栈的选择 |
2.5 系统监测服务器总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嵌入式TCP/IP协议原理及具体实现 |
3.1 TCP/IP协议概述 |
3.2 TCP/IP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3.3 嵌入TCP/IP协议栈LwIP |
3.3.1 LwIP协议工作原理 |
3.3.2 LwIP协议栈移植到μC/OS-Ⅱ操作系统 |
3.3.3 LwIP应用程序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
4.1 传感器节点硬件电路设计总体概述 |
4.2 传感器节点电源管理模块电路设计 |
4.3 传感器节点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4.4 传感器节点网络接口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4.5 传感器节点信号调理模块电路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传感器节点软件设计 |
5.1 传感器节点软件中间层设计 |
5.1.1 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5.1.2 传感器节点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5.1.3 传感器节点网络接口模块驱动设计 |
5.2 传感器节点软件操作系统层概述 |
5.3 传感器节点软件应用层设计 |
5.3.1 应用软件开发流程与开发环境 |
5.3.2 应用程序任务的设计 |
5.3.3 任务优先级与同步机制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服务器端监控软件设计 |
6.1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要点 |
6.1.1 多线程技术 |
6.1.2 JSP/Servlet技术 |
6.2 监测服务器软件模块划分 |
6.3 服务器端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6.3.1 网络通讯设计 |
6.3.2 网络通讯协议设计 |
6.4 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模块设计 |
6.5 数据存储管理模块设计 |
6.6 网络信息发布模块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7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7.1 系统测试 |
7.2 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Ts-OS中TCP/IP协议栈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
1.3 嵌入式TCP/IP 协议栈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ARTs-OS 的内核架构与TCP |
2.1 ARTs-OS 的微内核架构 |
2.2 TCP/IP 协议栈介绍 |
2.3 ARTs-OS 内核对TCP/IP 协议栈的支持 |
2.4 ARTs-OS 中TCP/IP 协议栈的实现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ARTs-OS 的网络系统分析 |
3.1 ARTs-OS 的网络模型 |
3.2 ARTs-OS 的网络功能 |
3.3 ARTs-OS 网络系统的特点 |
3.4 ARTs-OS 网络系统设计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ARTs-OS TCP |
4.1 TCP/IP 协议栈的套接字 |
4.2 TCP/IP 协议栈参数管理 |
4.3 本章小结 |
5 ARTs-OS TCP/IP 协议栈关键协议的实现 |
5.1 IP 协议的实现 |
5.2 UDP 协议的实现 |
5.3 TCP 协议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SOPC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嵌入式INTERNET 简介 |
1.3 嵌入式系统简介 |
1.4 嵌入式TCP/IP 协议栈简介 |
1.5 课题意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SOPC 系统构架和开发工具 |
2.1 基于NIOSⅡ的SOPC 系统构架 |
2.1.1 NiosⅡ软核处理器简介 |
2.1.2 Avalon 总线简介 |
2.1.3 IP Core 简介 |
2.2 SOPC 的应用开发工具 |
2.2.1 QuartusⅡ实时操作系统 |
2.2.2 SOPC Builder 开发软件 |
第3章 嵌入式TCP/IP 网络协议框架设计 |
3.1 TCP/IP 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 |
3.2 嵌入式TCP/IP 网络协议分析 |
3.2.1 总体数据流程设计 |
3.2.2 链路层协议 |
3.2.3 网络层协议 |
3.2.4 传输层协议 |
3.3 嵌入式TCP/IP 协议基本框架设计 |
3.3.1 ARP 协议的模型设计 |
3.3.2 IP 协议的模型设计 |
3.3.3 ICMP 协议的模型设计 |
3.3.4 TCP 协议的模型设计 |
3.3.5 UDP 协议的模型设计 |
3.4 LWIP 协议栈 |
3.4.1 LwIP 简介 |
3.4.2 LwIP 的应用程序接口 |
3.4.3 LwlP 的内存管理机制 |
第4章 SOPC 的系统设计与TCP/IP 协议栈的测试 |
4.1 NIOSⅡ处理器系统的构建与集成 |
4.2 LWIP 协议栈的移植与实现 |
4.3 LWIP 协议栈的测试与验证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6)基于ARM的轻量级TCP/IP协议栈的移植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嵌入式TCP/IP 协议栈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蓄电池状态记录仪的体系结构 |
2.1 硬件体系结构 |
2.1.1 LPC2200 最小系统 |
2.1.2 CAN 总线 |
2.1.3 大容量存储设备 |
2.2 软件体系结构 |
2.2.1 源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 |
2.2.1.1 实时系统概念 |
2.2.1.2 μC/OS-II 的介绍 |
2.2.2 系统网络通信协议栈的选择 |
第3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在 LPC2210 上的移植 过程 |
3.1 移植的条件及思路 |
3.2 移植环境和开发工具 |
3.3 移植的实现过程 |
3.3.1 设置include.h 中与处理器和编译器相关的代码 |
3.3.2 编写OS_CPU_C.C |
3.3.3 用汇编语言编写4 个与处理器相关的函数(OS_CUP.ASM) |
3.4 移植测试 |
第4章 轻量级TCP/IP 协议栈的研究及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协议栈设计的整体考虑、设计的各种技术和机制 |
4.2.1 嵌入式TCP/IP 协议栈的特点 |
4.2.2 协议分层 |
4.2.3 底层系统运行环境 |
4.2.4 缓冲区管理 |
4.2.5 IP 层 |
4.2.6 TCP 层 |
4.2.7 协议栈与应用层的接口 |
4.3 协议栈的实现及网络安全性设计 |
4.3.1 ARP 协议的实现 |
4.3.2 IP 协议的实现 |
4.3.2.1 IP 协议概述 |
4.3.2.2 IP 处理 |
4.3.3 ICMP 协议的实现 |
4.3.4 UDP 协议的实现 |
4.3.4.1 UDP 协议概述 |
4.3.4.2 UDP 协议控制块的设计 |
4.3.4.3 UDP 协议输入、输出数据的实现 |
4.3.4.4 UDP 协议设计的主要函数列表 |
4.3.5 TCP 协议的实现 |
4.3.5.1 TCP 协议的设计 |
4.3.5.2 TCP 处理 |
4.3.5.3 数据结构 |
4.3.5.4 顺序编号计算 |
4.3.5.5 队列和发送数据 |
4.3.5.6 接收段 |
4.3.5.7 接受新的连接 |
4.3.5.8 快速转发 |
4.3.5.9 Round-trip 时间估计 |
4.3.5.10 TCP 协议安全性设计 |
4.4 LwIP 在μC/OS-II 上的移植 |
4.4.1 与CPU 或编译器相关部分内容修改 |
4.4.2 LwIP 的操作系统仿真层 |
4.4.3 RTL8019AS 的驱动程序 |
4.4.3.1 初始化程序 |
4.4.3.2 数据发送程序 |
4.4.3.3 数据接收程序 |
4.4.3.4 中断处理子程序 |
4.4.4 LwIP 在μC/OS-II 上的移植测试 |
第5章 蓄电池状态记录仪的实现 |
5.1 概述 |
5.2 远程文件传输 |
5.2.1 TFTP 的实现 |
5.2.2 基于TFTP 协议的文件在线更新 |
5.3 超文本HTTP 协议的实现 |
5.4 蓄电池状态记录仪的软件设计 |
5.4.1 A/D 转换 |
5.4.2 软定时器的设计 |
5.4.2.1 软定时器的定义 |
5.4.2.2 软定时器的接口函数 |
5.4.3 文件及存储路径的创建 |
5.5 基于轻量级TCP/IP 协议栈的网络通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7)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嵌入式Internet的几种接入方式 |
1.1 处理机加TCP/IP协议方式 |
1.2 Webit方式 |
1.3 采用专用嵌入式网络协议 |
1.4 使用专用芯片Webchip |
2 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 |
3 嵌入式Web服务器中协议的选择 |
3.1 TCP/IP协议模型简介 |
3.2 嵌入式Web服务器中协议选择 |
4 嵌入式Web服务器中TCP/IP栈的实现 |
4.1 HTTP模块的实现 |
4.2 对请求数据报文的解析 |
4.3 应答数据报文的封装 |
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 结束语 |
(8)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嵌入式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
1.2.1 嵌入式系统定义 |
1.2.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特点 |
1.2.3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
1.2.4 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嵌入式Internet |
1.3.1 嵌入式Internet的概念 |
1.3.2 嵌入式Internet的研究背景及应用前景 |
1.3.3 嵌入式Internet的关键问题及实现方案 |
1.3.4 嵌入式Internet控制网络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嵌入式WEB服务器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2.2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2.3 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3.1 MCU选型 |
3.1.1 ARM处理器简介 |
3.1.2 ARM7微处理器系列 |
3.1.3 ARM7TDMI内核 |
3.1.4 ARM微处理器的应用选型 |
3.1.5 嵌入式ARM微处理器—LPC2132 |
3.2 LPC2132的最小系统 |
3.2.1 电源电路设计 |
3.2.2 时钟电路设计 |
3.2.3 复位电路设计 |
3.3 网络控制器ENC28J60及其接口电路 |
3.3.1 ENC28J60的结构和功能 |
3.3.2 ENC28J60硬件设计 |
3.4 串行总线接口 |
3.4.1 RS-232-C标准 |
3.4.2 RS-232转换电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通信技术分析 |
4.1 以太网简述 |
4.2 TCP/IP协议 |
4.2.1 TCP/IP参考模型 |
4.2.2 数据的封装和分用 |
4.2.3 TCP协议简介 |
4.2.4 HTTP协议分析 |
4.2.5 精简化TCP/IP协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简TCP/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
5.1 主程序流程 |
5.2 以太网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5.2.1 ENC28J60的硬件初始化 |
5.2.2 ENC28J60的发送数据包 |
5.2.3 ENC28J60的接收数据包 |
5.3 TCP/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
5.3.1 地址解析协议(ARP)设计与实现 |
5.3.2 IP协议设计与实现 |
5.3.3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设计与实现 |
5.3.4 传输层TCP协议的实现 |
5.3.5 应用层HTTP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5.4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 |
5.4.1 嵌入式WEB服务器 |
5.4.2 Web页面存储及网页数据 |
5.4.3 动态内容的处理及在线互动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应用系统调试与测试 |
6.1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应用系统 |
6.1.1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 |
6.1.2 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 |
6.2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应用系统调试 |
6.2.1 单板调试 |
6.2.2 联机调试 |
6.3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6.4 网络性能测试 |
6.5 测试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远程监控技术在网络洗碗机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研究背景 |
1.1.1 嵌入式系统与嵌入式技术介绍 |
1.1.2 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信息家电概述 |
1.2.1 信息家电概念及特点 |
1.2.2 信息家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设计主要内容和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洗碗机概述 |
2.1 洗碗机简介 |
2.1.1 洗碗机基本结构 |
2.1.2 洗碗机工作原理 |
2.1.3 洗碗机的测控功能 |
2.2 网络洗碗机的实现方案 |
第三章 硬件平台及接口电路设计 |
3.1 网络洗碗机控制系统硬件方案 |
3.1.1 系统组成 |
3.1.2 系统工作原理 |
3.1.3 S3C44BOX微处理器介绍 |
3.2 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设计 |
3.2.1 RTL8019AS性能与结构 |
3.2.2 RTL8019AS工作流程 |
3.2.3 RTL8019AS内部寄存器介绍 |
3.2.4 内部RAM的结构 |
3.2.5 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接线设计 |
3.3 Flash接口电路设计 |
3.4 数据前端预处理与接口模块 |
第四章 网络驱动程序设计 |
4.1 引言 |
4.2 以太网控制器驱动程序设计 |
4.2.1 微控制器中的以太网帧结构 |
4.2.2 RTL8019AS初始化 |
4.2.3 以太网帧接收程序设计 |
4.2.4 以太网帧发送程序设计 |
4.2.5 数据收发响应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开发 |
5.1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介绍 |
5.2 嵌入式TCP/IP协议栈设计 |
5.2.1 TCP/IP协议分层工作原理 |
5.2.2 TCP/IP协议栈设计中的问题 |
5.2.3 数据链路层协议ARP设计 |
5.2.4 IP层协议设计 |
5.2.5 传输控制协议TCP设计 |
5.2.6 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设计 |
5.3 Socket API接口设计 |
5.4 实时多任务调度内核的应用 |
5.5 远程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5.5.1 Winsock套接字简介 |
5.5.2 远程控制界面的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验和测试 |
6.1 软件调试 |
6.2 网络通信测试 |
6.2.1 Ping程序测试 |
6.2.2 远程监控通信测试 |
6.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面向汽车装配的嵌入式生产监控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汽车装配与生产管理 |
1.1.1 汽车装配 |
1.1.2 装配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嵌入式生产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总体设计 |
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2.1.1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
2.1.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2.1.3 嵌入式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
2.2 嵌入式生产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2.3 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
2.4 系统开发工具和环境 |
第三章 嵌入式生产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硬件设计 |
3.1 处理器简介 |
3.1.1 ARM |
3.1.2 80x86 |
3.2 系统整体硬件体系结构方案设计 |
3.3 硬件电路分析与设计 |
3.3.1 CPU 核心电路 |
3.3.2 电源电路 |
3.3.3 复位电路 |
3.3.4 JTAG 接口电路 |
3.3.5 以太网接口电路 |
3.3.6 VGA 接口电路 |
3.3.7 键盘控制电路 |
3.3.8 RS232 转换电路 |
3.4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4.1 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 |
3.4.2 PCB 中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
3.4.3 PROTEL DXP 在PCB 电磁兼容设计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嵌入式生产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软件设计 |
4.1 嵌入式操作系统 |
4.1.1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
4.1.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4.1.3 μC/OS-Ⅱ在LPC2210 上的移植 |
4.2 VGA 视频输出的实现 |
4.2.1 VGA 显示原理 |
4.2.2 图形显示程序的开发 |
4.2.3 字符显示程序的开发 |
4.3 嵌入式TCP/IP 协议栈的实现 |
4.3.1 TCP/IP 协议栈分析 |
4.3.2 嵌入式协议栈的实现特点及ZLG/IP 介绍 |
4.3.3 ZLG/IP 的移植 |
4.3.4 TCP 通信程序设计 |
4.3.5 Modbus 在TCP/IP 协议上的应用 |
4.4 嵌入式 Web Server 的设计与实现 |
4.4.1 HTTP 协议简介 |
4.4.2 嵌入式Web Server 的实现 |
第五章 上位机软件开发与系统调试 |
5.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1 Socket 网络通信 |
5.1.2 ADO 技术 |
5.1.3 上位机界面 |
5.2 系统调试 |
5.2.1 硬件调试 |
5.2.2 软件调试 |
5.3 系统应用试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附录 |
四、嵌入式信息终端TCP/IP协议栈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Windows环境下的Lwip网络应用平台的开发与实现[D]. 张青青. 西北大学, 2013(06)
- [2]基于反射内存网络的实时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D]. 纪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4)
- [3]基于嵌入式传感器节点的机电设备在线监测网络系统的研究[D]. 王团结. 浙江大学, 2012(07)
- [4]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Ts-OS中TCP/IP协议栈的开发[D]. 黄欣.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5]基于SOPC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研究与设计[D]. 徐唯铭. 吉林大学, 2010(09)
- [6]基于ARM的轻量级TCP/IP协议栈的移植及应用[D]. 陈伟.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9(03)
- [7]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 张丽娜,朱永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8(12)
- [8]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 刘盼盼.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9]远程监控技术在网络洗碗机中的研究与应用[D]. 沈飞. 广东工业大学, 2008(09)
- [10]面向汽车装配的嵌入式生产监控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D]. 李慧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