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医院康复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蕴华[1](2021)在《基于功能流-FBS模型单元映射的护理轮椅床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患者下肢行动不便、自理能力差以及目前产品功能单一、结构复杂等问题,构建功能单元到行为结构的设计框架,通过功能流与FBS模型结合,对产品的功能-行为-结构的映射过程进行模块化设计,提升了护理轮椅床设计过程的层次性和合理性。首先,分析原型样本总功能,通过功能流原理对总功能进行分解,将护理轮椅床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模块,实现设计功能之间的转化及功能结构模型的建立。其次,结合熵权法与功能流原理,对用户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将需求指标融合到功能流原理来构建设计需求功能。再次,以FBS模型为基础,进行功能—行为—结构的映射,结合发散树法对总功能进行事元发散并映射出实际操作行为Bs,根据不同的生理需求,将系统组件分层并建立物元,运用可拓变换中事元的增加变换和置换变换对行为进行增添和替换得到期望行为Be并映射出屈腿、起背等结构进行可拓变换。最后,绘制草图,对草图进行三维建模和渲染,得到最终设计方案,并使用Jack软件对护理轮椅床进行人机验证。通过功能流原理与FBS模型的研究,将其运用到产品设计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及映射层次化分析,形成了功能单元模型到结构的设计框架,有助于增强产品设计流程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为以功能为主的产品再设计提供了依据。
崔晨[2](2020)在《基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居住区是实现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在我国银发时代遇上存量更新时代的背景下,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既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要求。本文以“城市既有住区”研究对象,以“综合性适老化改造”为核心展开研究,重点探究在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下,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改什么”以及“怎么改”。具体由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西方和我国的居家社区养老理念及模式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总结出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提倡利用老人熟悉环境中的“地缘”与“亲缘”优势,持续地在老人衰老的全周期的不同阶段间提供养老服务,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及生活质量。对老年人熟悉的物质空间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措施。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国内既有住区综合性改造的最新案例,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通过现有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相关文献统计分析,从“全面性”的角度总结既有住区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的所有内容,并将其划分为功能设施、道路交通、室外环境三类。最后,从全面性及整体性的角度,对“综合性”改造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先嵌入社区综合养老设施,再优化住区交通环境,后提升室外空间环境品质的综合性适老化改造策略。并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案例,分别从设施、交通、环境三方面进行设计要点的归纳,并通过对天津市四湖里住区的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对其进行验证。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前提下归纳出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内容及设计方法,以期对具体的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工程实践项目提供借鉴。
李苏豪[3](2020)在《循证视角下的上海养老机构康复景观设计》文中指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诸多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无法忽视的现实,这一难题的出现极大地挑战了人类的智慧。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服务,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过程。随着养老机构越来越向专业化、人性化、品质化发展,康复景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不断得到关注和认可。康复景观从最初理论阐述、科普宣传转向对作用机制与构建体系更深层次的研究。上海作为我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的城市,养老机构经历了较为充分的建设发展,机构中的康复景观也有了一定的实践和积累,我国在养老机构中对认知症老人这类特殊人群专类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认知症专区的康复环境评估体系尚且空白。为了让康复景观能够更好地促进老人身心健康并进一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对认知症专区环境设计提供评价标准及指导,与各方面专家组成了跨学科团队并尝试制定认知症专区环境设计的行业标准。针对这一课题,本文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介绍了康复景观和循证设计两大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与康复景观相关的园艺疗法。同时围绕上海老龄化这一话题,对上海养老机构的设施、绿地景观的现状、发展趋势展开调查,探求目前上海养老机构中康复景观设计和建造中存在的问题。从自然助益机制的相关理论着手寻找对老人其积极作用的自然因子,解释自然因子对生理状况的改善机制,分析自然环境对于人心理和身体的改善作用。借助园艺社会学相关理论研究老人因园艺而聚集在一起的状况,明确老人间关系,剖析“社会交换理论”作为探索中国养老问题的核心理论是如何通过园艺活动建立起来的群际关系对老人提供的“支持性交换”的,避免以往只针对养老机构园艺疗法的开展研究而忽视以老人作为主体,针对活动中老人的研究。针对上述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理论展开说明。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与上海市养老业务主管部门沟通交流后挑选了12家运营良好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从中再选出5家作为上海养老机构康复景观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对其精神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用定量研究的方式对康复景观的康复性量化评估。作为上海认知症改造督查组成员,走访了全市所有认知症专区改造的养老机构。根据改造前后对比,对使用效果与出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普通自理老人与失能失智老人康复景观模型,对已调研完的35家机构进行数据化综合比对分析,综合考量创建了可以客观量化的《改造成效及运营成效评价模型》、开发出对机构可以进行打分评价的《2018年认知症照护床位改造项目改造成效评价评分表》。初步总结出了上海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的类型和选址,康复景观植物布局与植物配置,阐述了康复景观设计中植物应用的基本原则和技术。第三部分为设计研究。根据改造成效和运营成效进行模块化雷达图中每家机构在改造及运营模块中在不同评价维度上的侧重点和不足之处,综合反映出各评价模块的综合表现。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的设计、建造提出了建议和对策,用实际案例和使用后评价对设计的方法和要点进行进一步阐述。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设计的养老机构康复景观对身心康复有显着影响。不断日益有规律的园艺活动使老人的身体受到刺激影响,其作用不仅仅限于清醒时,睡眠期间也会受到影响。2、康复景观与园艺活动有促进熟悉感再记忆功能,对认知症老人与健康老人同样适用。3、体验型康复景观的使用让老人涉身其中,园艺互动感受到了情感、情感依恋和好感。群际关系功能性开始弱化,情感支持作用日益增强,获得情感性被支持感的老人,有更好的精神健康。本文中所有研究数据与图片均为本人于2014年-2019年多次现场调研取得。希望通过设计康复景观能对认知症干预治疗起到一定作用,让康复景观来促进康复而应相得益彰,让各学科知识与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让多领域学科知识更好的指导康复景观设计。
郭怡萱[4](2020)在《结合中医药理论的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着,但同时,国民健康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各类慢性疾病及亚健康患者的数量持续增长。民众迫切需求能够释放身心压力的优美环境,而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康复性景观则恰好满足这一需求。近年来,在我国康复性景观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康复性景观设计,以其具有的适用、经济、美观等综合优势逐渐引起业内外的普遍关注。因此,本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指导,结合风景园林学与中医药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索构建康复性景观本土化体系的策略与方法,同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提供路径方案。首先,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康复性景观与园艺疗法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中医药理论对于建设康复性景观本土化研究策略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对中医药理论、康复性景观及园艺疗法的概念阐释,并结合相关基础理论与实践,归纳出目前康复性景观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其次,探究了将中医药理论引入康复性景观设计的作用机制,从多维角度分析了将中医药理论应用于康复性景观产生的综合效应,对其融合于康复性景观的应用优势以及作用路径进行阐述,并结合对相关设计实例的解析,论证了中医药理论应用于康复性景观设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从中医药理论中撷取三大代表性理论应用于康复性景观设计中,提出康复性景观本土化的实现路径:一是“阴阳五行理论”,对其与康复性景观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确定指导原则,从而得出将其应用于康复性景观的实践路径;二是“藏象理论”,阐述其与康复性景观之间的相互性与共通性,提出并分析“藏象理论”作用于康复性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应用模式;三是“本草学理论”,探究其理论价值对康复性植物景观产生的影响,并根据中草药资源类型提出具体应用策略。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体系提供了创新思路,对我国康复性景观建设和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郑传樟[6](2019)在《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广州市也面临同样的挑战。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体,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少子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发挥原有的作用,发展滞后的养老机构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成为老年人获取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托。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让未失能老年人依托原先生活的家庭和社区开展养老,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符合老年人养老意愿又能节约社会资源的养老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借助相关文献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了解英国、日本、香港、上海等地推进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的实践经验。本文整理了广州市近二十年来制定的养老服务政策,梳理了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的发展历程,明确本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侧重点和趋势,并通过相关调研报告和问卷调查了解广州市老年人的群体特征与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广州市依托原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由于多机构合并设置而具有发展成为多功能复合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潜力。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主城区4个区73个日间托老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需求。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广州市具体的人口特征和社区养老服务实践现状出发,制定了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指引。该指引从宏观层面的规划布局和微观层面的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对设施的适老化提出详细的建议,以期为以后建设诸如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等多功能复合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借鉴。
陈璐[7](2019)在《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二胎政策出台,母婴护理行业逐渐兴起并受到社会重视。但目前该行业发展存在着行业认知参差不齐,行业规范相对无序,行业服务质量水平存在落差等问题,如何提升行业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流程,塑造行业服务新形象,成为当下一个现实需求。本文从服务设计角度出发,调研了母婴护理服务的行业沿革与现状,比较了月子中心母婴护理行业类型与服务模式,结合笔者自身投资运作的绍兴悦上安和母婴专护中心的服务系统设计项目实践,通过对用户(产妇和新生儿)调研得到的真实数据为研究基础,总结出母婴护理服务的主要接触点,并分析各接触点存在的效用与联系,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蓝图,以智能化技术来支持设计创新,主要打造面向用户端和服务端的模块化应用设计,以扁平化服务流程设计打造具备体验友好的服务系统,形成感性愉悦的用户旅程,以实现服务的优化输出,为母婴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提升月子中心的服务效率和经济价值,促进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的行业发展。
郭庭鸿[8](2018)在《面向公众健康的高密度城市小型公园绿地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大量研究证实了包括城市公园绿地在内多数类型自然环境的健康促进作用,并从先天偏好或后天习得等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由此,面对日益显现和复杂化的公众健康问题,“基于自然环境的公众健康干预”成为一种可能。然而,在不可逆的城市化尤其是城市高密度化趋势下,其面临由城市人口和灰色用地持续致密带来的人多地少的刚性约束。在此情况下,为提升应用实践的效率,研究焦点有必要从过去注重结果的“自然是否影响健康”转向注重过程的“自然如何影响健康”。以此为研究背景,本文在分析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小型化发展趋势和述评研究所涉核心议题“自然-健康”研究现状基础上,以“自然如何影响健康”为问题导向,从关联路径的定性分析、结合实例针对调节因素的定量研究、以及调节因素控制方法的探索等方面开展了研究。1.关联路径的定性分析表明,目前基于既往研究证据和理论建构形成的从自然环境、到中介效益、再到健康结果的“线性化”关联路径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确立的“理论”关联路径。其还不足以支持面向公众健康的应用实践,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能使此过程“非线性化”的调节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为此,在对比理论和现实情境中自然与健康关联过程异同的基础上,借助生态系统服务原理、统计学中介-调节原理,本文尝试提出了包含7个环节的“自然与健康现实关联路径概念模型”。其中,由“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健康福祉”4个环节组成的中介过程,可被使用自然环节有关的3个不同位置的调节因素影响。据社会生态理论,调节因素可被分为需求端相关因素和供给端相关因素。该模型可为将来具有良好生态效度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本文下一步针对调节因素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依托典型高密度城市区域小型公园绿地实例的定量研究表明:1)在高密度城市中小型公园绿地与综合公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较于后者,前者更易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近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型公园绿地能够完全替代综合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人们可能不是因为更加偏好而优先使用小型公园绿地,而是现实约束下对自然环境需求的一种“补偿行为”。2)小型公园绿地使用具有一定的健康促进作用(以情绪效价为健康指标)。小型公园绿地使用频率能解释情绪效价变化中的1.61%,使用频率每上升1个梯度,被调查者的情绪效价增加0.086梯度。虽然健康效益有限,但因此类公园绿地具备数量大、分布广、可达性强、相对易于改造等特点而拥有大量潜在使用人群以及不可忽略的健康改善潜力。因此,未来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公园绿地研究和实践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类别。3)即使在邻近性、可达性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现实世界中小型公园绿地使用仍具有显着的社会分异性,表现为不同收入、教育、年龄、及家庭结构的人群在使用频率上的显着差异。其中,中低收入、中低教育、老龄及有孩人群具有相对更高的使用频率意味着在高密度城市中小型公园绿地对于改善与经济、教育和年龄相关的健康不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人群之间使用频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使用机会”而在于“使用动机”上的不同。4)人们对小型公园绿地的主要使用动机为放松减压、享受好天气、社会交往、运动健身等。这些使用动机在不同年龄、性别或收入人群中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使用动机的差异化可归因于不同特征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偏好或个人原因,并且这种差异可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使用频率上的差异。5)小型公园绿地环境特征对使用动机有明显的支持或限制作用。其中,有利于放松减压的环境特征为较多地被、较多灌木、地形变化、自然园路等,而特殊植被、游乐设施、集散空间、园外干扰等对此动机有一定限制作用;有利于社会交往的环境特征为硬铺园路、休憩设施、游乐设施;限制这一动机的环境特征为较多灌木和地形变化。此外,在小型公园绿地中,一些环境特征不能同时支持多种动机,如灌木围合空间支持放松减压的同时阻碍社会交往。3.调节因素控制方法的探索表明,结合了可供性模型的由“探寻证据—运用证据—总结证据”3个阶段组成的循证设计方法可用于处理小型公园绿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可提升该过程的有效性。
中华护理学会学术部[9](2018)在《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文中提出1第22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会议主题:新时代·新起点·新发展征文内容:(1)手术室管理变革与研究。(2)管理工具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3)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4)手术室人性化管理模式。(5)手术室精细化管理。(6)手术室成本控制与管理。(7)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8)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9)手术室运营管理模式探讨。(10)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11)磁
刘秀娜[10](2012)在《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文中提出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护理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护理教育发达程度和发展水平,及其潜力和前景的重要标志。有研究表明,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晚的国家,其护理学科的发展也较为滞后。甚至有学者认为目前护理教育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好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培养目标一经确定,院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作为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培养目标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培养目标不同,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也不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护理院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是一切护理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开展护理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可以为护理教育发展提供方向和评价依据。纵观我国内地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仅在2004年才开始招收护理学博士研究生,但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至2010年,我国内地能够招收护理学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已发展至20余所。但由于我国护理博士生教育发展历程短,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尤其在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仍达不到可操作性、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等级化等要求,各院校自成体系,对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要求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质性访谈法,从学习者、护理学科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及视角了解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需求,初步架构了我国护理博士的角色定位、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培养要求,进而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其进行验证、预测与筛选,明确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要素、结构、特点等理论分析结果,遵循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相关路径,最终从护理博士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要求的角度对我国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类型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理论概括,为发展与完善我国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凝练,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与界定,并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线索,即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质性访谈法、专家咨询法以及理论分析法,遵循提出问题、析出假设、数据支撑以及理论概括等途径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探索。第二部分: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研究从世界范围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一部各国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与融合、交流的历史,也是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过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情况有所不同,本部分选择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历史较为悠久、发展较为成熟、教育质量较高的美国做为参照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了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管理等情况,明确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以便对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三大问题,即确定培养目标、构建基本能力培养要求及课程体系。但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教育背景、医疗卫生政策、护理学科的发展实际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借鉴国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立足于我国的现状与实际需求,明确定位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发展其基本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系统的、具有我国护理专业特色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是目前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需求研究培养目标是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的说明,对培养目标的制定需要分析本专业的要求,并考虑社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后,逐步归纳而成。因此,了解本专业及社会对护理博士能力的需求,对明确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十分必要。本部分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学习者、护理学科(主要从护理专家角度考察,包括:院校护理教育专家、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专家)、社会需求(主要从医护合作需求角度考察)三个角度,探讨和描述了护理专业和社会对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需求,初步构建护理博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制定奠定基础。根据访谈结果,初步架构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护理博士的能力框架,提出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多元化,以满足社会和护理学科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个体学习者执业领域期望的多样化;并且,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体现差异性,不同培养类型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各有侧重,以满足不同执业领域对护理博士任职需求的差异性;同时,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强调综合素养的提高。作为护理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所谓高层次的护理人才,不仅应该在护理教育体系中居于顶端,而且也应在知识、素质、能力上居于最高层次,体现出较于护理本科生及护理硕士生更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更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引领护理学科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此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需加强配套条件建设,包括导师及学术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第四部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在前述文献分析及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通过德尔菲法对初步架构起来的护理博士研究生的能力框架和培养目标定位进行验证、预测与筛选,明确不同培养类型护理博士的角色定位、角色功能,以及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知识体系的具体要求,以作为进一步分析、归纳和提炼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现阶段科学学位护理博士应主要承担“护理研究者”和“护理教育者”角色,而专业学位护理博士则应承担“护理执业者”和“护理教育者”角色,并且二者发挥的角色功能应各有侧重,科学学位护理博士应主要进行护理理论及护理教育研究,能够从事护理院校教学工作,并对护理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发挥学术带头作用,而专业学位护理博士应能够实施专科护理技术,从事护理实践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改进护理工作,实施健康教育、紧急救护等工作;两种培养类型护理博士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涵盖护理科研、护理执业、护理教学、护理管理、专业发展及自我发展等领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科学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在教学领域需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知识,专业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在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需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知识,而在科研领域、专业发展领域及自我发展领域二者要求大同小异。因此,两种类型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应建立在科研领域、专业发展领域及自我发展领域基础上,体现在教学、执业及管理领域的差异。第五部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通过对培养目标的要素、结构、特点等理论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比较、理论分析、质性访谈,以及专家函询等部分的研究结果,遵循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原则,以及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相关路径,在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理论概括。当然,由于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院校对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均处于摸索阶段,加之培养目标本身具有复杂性以及动态性等特点,可以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因此,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不断对其进行动态调整。本研究对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只是探索性研究,是否妥当,还需要在护理教育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完善。
二、精神病人医院康复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病人医院康复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功能流-FBS模型单元映射的护理轮椅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护理轮椅床国外研究现状 |
1.1.2 护理轮椅床国内研究现状 |
1.1.3 护理轮椅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 |
2.1 用户需求分析 |
2.1.1 用户需求理论分析 |
2.1.2 用户生理硏究 |
2.1.3 用户心理硏究 |
2.2 产品功能模块及功能流模块划分 |
2.2.1 构建需求总功能 |
2.2.2 功能流模块化设计的概念 |
2.2.3 功能分解及模块划分方法 |
2.2.4 构建功能-结构模型 |
2.3 FBS模型结合可拓变换 |
2.3.1 发散树法 |
2.3.2 FBS模型 |
2.3.3 可拓变换理论 |
2.3.4 FBS模型与可拓变换结合运用 |
2.4 熵权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护理轮椅床设计分析 |
3.1 护理床与轮椅总体设计要求 |
3.1.1 护理床设计要求 |
3.1.2 轮椅设计要求 |
3.2 护理床与轮椅功能分析 |
3.2.1 护理床功能单元分析 |
3.2.2 轮椅功能单元分析 |
3.3 护理床与轮椅行为分析 |
3.3.1 起背、曲腿行为的分析 |
3.3.2 翻身行为的分析 |
3.4 护理床与轮椅结构分析 |
3.4.1 护理床与轮椅的拼接与分离 |
3.4.2 护理床与轮椅结构设计 |
3.5 护理轮椅床设计指标及人体尺寸测量 |
3.5.1 人体测量尺寸 |
3.5.2 护理轮椅床的总体尺寸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功能流-FBS模型的护理轮椅床设计研究与实践 |
4.1 熵评价下的用户需求指标 |
4.2 构建产品功能结构模块 |
4.2.1 护理床及轮椅的功能筛选 |
4.2.2 护理床及轮椅的功能单元模块划分 |
4.2.3 护理床及轮椅的功能-结构映射框架 |
4.3 FBS模型与可拓变换结合运用 |
4.3.1 护理轮椅床的F-Bs转换 |
4.3.2 基于基元模型的Bs-Be转换 |
4.3.3 基于基元模型的Be-S转换 |
4.4 护理轮椅床的方案设计 |
4.4.1 护理轮椅床草图方案 |
4.4.2 护理轮椅床方案3D建模 |
4.5 护理轮椅床设计方案输出 |
4.5.1 设计元素的提取 |
4.5.2 护理床与轮椅的结合与转换 |
4.5.3 护理轮椅床集装箱设计 |
4.5.4 护理轮椅床视觉效果 |
4.6 护理轮椅床方案仿真验证 |
4.6.1 Jack虚拟仿真验证 |
4.6.2 姿势舒适度仿真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基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与居家社区养老体系 |
1.1.2 存量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西方养老模式及理念研究 |
1.3.2 住区适老化环境设计研究 |
1.3.3 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研究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居家社区养老理念及养老模式 |
2.1 国外居家社区养老理念发展 |
2.1.1 早期社会化养老模式 |
2.1.2 原居安老(Aging in Place) |
2.1.3 长期照护(Long Term Care) |
2.1.4 持续照护的发展方向 |
2.2 国外居家社区养老建设模式 |
2.2.1 持续照料型退休社区(CCRC) |
2.2.2 自然形成的退休社区(NORC) |
2.3 国内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发展 |
2.3.1 萌芽阶段(2000年至2008年) |
2.3.2 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3年) |
2.3.3 推进阶段(2013年至今) |
2.3.4 国内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发展趋势总结 |
第3章 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 |
3.1 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研究分析 |
3.1.1 文献回顾方法及筛查结果 |
3.1.2 改造内容项目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
3.1.3 改造内容分类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3.2 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案例研究 |
3.2.1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二区 |
3.2.2 北京市海淀区毛纺北小区 |
3.2.3 上海市静安区永和二村 |
3.2.4 南京市栖霞区金尧山庄 |
3.3 实践与研究的经验及不足 |
3.3.1 实践与研究的经验 |
3.3.2 实践与研究的不足 |
第4章 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策略方法 |
4.1 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策略 |
4.1.1 全面化的改造内容 |
4.1.2 整体性的设计策略 |
4.2 嵌入居家社区养老功能设施 |
4.2.1 养老功能的补充与整合 |
4.2.2 养老设施的选址与布局 |
4.2.3 养老设施的改造与设计 |
4.3 优化既有住区道路交通结构 |
4.3.1 交通结构的改造及道路设计 |
4.3.2 住区停车的疏导及空间挖掘 |
4.3.3 步行道梳理及无障碍化改造 |
4.4 提升室外空间环境适老品质 |
4.4.1 外部空间结构及层级划分 |
4.4.2 活动场地及绿化景观设计 |
第5章 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实例 |
5.1 南开区四湖里住区现状调研分析 |
5.1.1 住区概况 |
5.1.2 住区实地考察结果分析 |
5.2 综合社区养老设施嵌入设计方案 |
5.2.1 养老设施功能嵌入 |
5.2.2 养老设施布局选址 |
5.2.3 养老设施改造设计 |
5.3 住区交通及停车设施改造方案 |
5.3.1 车行道路结构改造 |
5.3.2 住区停车空间挖掘 |
5.3.3 人行步道线路梳理 |
5.4 住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方案 |
5.4.1 外部空间层级划分 |
5.4.2 场地以及景观改造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循证视角下的上海养老机构康复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术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2.1 上海市老年人口与养老机构状况 |
1.1.2.2 上海市养老政策与支持措施 |
1.1.2.3 围绕上海养老机构景观研究、设计与服务脱节 |
1.2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
1.2.1 研究范围 |
1.2.1.1 场地选择 |
1.2.1.2 方法选择 |
1.2.2 相关概念 |
1.2.2.1 景观康复性研究 |
1.2.2.2 园艺疗法 |
1.2.2.3 群际关系研究 |
1.2.2.4 环境-行为心理-健康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2.1 理论意义 |
1.3.2.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综述总结 |
1.5 研究方法 |
1.5.1 具体方法 |
1.5.2 资料收集方法 |
1.5.3 资料分析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1.7.1 论文框架 |
1.7.2 实证研究技术路线 |
1.7.3 循证设计技术路线 |
第2章 养老机构康复景观与循证设计 |
2.1 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的理论基础 |
2.1.1 自然助益机制 |
2.1.1.1 恢复性环境理论 |
2.1.1.2 亲生物性假说 |
2.1.1.3 感觉统合理论 |
2.1.2 园艺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2.1 园艺社会学 |
2.1.2.2 群际交换理论 |
2.1.2.3 社会支持理论 |
2.1.3 小结 |
2.2 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的分类与特点 |
2.2.1 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的分类 |
2.2.1.1 依据康复景观存在的场所进行分类 |
2.2.1.2 依据康复景观针对的人群进行分类 |
2.2.1.3 依据康复景观的性质进行分类 |
2.2.1.4 依据康复景观的参与方式进行分类 |
2.2.2 养老机构康复景观设计特点 |
2.2.2.1 老年人身体行为特点与设计 |
2.2.2.2 老年人心理情感特点与设计 |
2.2.2.3 养老机构庭园使用与设计 |
2.2.2.4 养老机构环境景观设计 |
2.2.3 小结 |
2.3 养老机构康复花园设计案例 |
2.3.1 国外案例 |
2.3.1.1 爱因斯坦医疗中心康复花园 |
2.3.1.2 艾卡米诺医院康复花园 |
2.3.1.3 汉诺威医院花园 |
2.3.2 国内案例 |
2.3.2.1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 |
2.3.2.2 上海颐和苑 |
2.3.2.3 爱照护长者照护之家 |
2.3.2.4 塘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
2.3.2.5 徐汇区第三老年福利院 |
2.3.3 小结 |
2.4 康复景观循证设计 |
2.4.1 康复景观理论基础 |
2.4.2 循证设计理论基础 |
2.4.3 康复景观与循证设计的结合 |
2.4.4 小结 |
第3章 上海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研究 |
3.1 上海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的重点与模型 |
3.1.1 上海养老康复景观的重点 |
3.1.1.1 从身心特点与康复花园空间特征等方面研究 |
3.1.1.2 康复花园的身心灵康复作用研究 |
3.1.1.3 康复花园使用状况研究 |
3.1.2 上海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研究模型 |
3.2 基于研究方法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流程 |
3.2.1 实验地点选择 |
3.2.1.1 调研机构初步分析比较 |
3.2.1.2 共性特征 |
3.2.1.3 不同之处 |
3.2.2 被实者选择 |
3.2.3 数据采集 |
3.2.3.1 个人背景数据 |
3.2.3.2 庭园空间特征数据 |
3.2.3.3 身体康复数据 |
3.2.3.4 心理康复数据 |
3.2.4 实验流程 |
3.2.5 数据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身心健康促进效果 |
3.3.1.1 身体康复效果 |
3.3.1.2 心理康复效果 |
3.3.1.3 康复的差异性 |
3.3.2 影响身心康复的因素 |
3.3.2.1 影响身体康复的因素 |
3.3.2.2 影响心理康复的因素 |
3.3.3 庭园使用状况 |
3.3.3.1 庭园使用频率 |
3.3.3.2 庭园使用的影响因素 |
3.3.3.3 庭园使用偏好 |
3.3.3.4 庭园空间特征评价 |
3.4 讨论及设计建议 |
3.4.1 讨论 |
3.4.1.1 庭院对身心康复影响因素 |
3.4.1.2 提高庭园使用因素 |
3.4.2 设计建议 |
3.4.2.1 重视康复景观设计规划 |
3.4.2.2 提高康复景观设计使用率 |
3.4.2.3 提高康复景观设计功能性 |
3.4.2.4 关注老年人特殊需求设计 |
3.4.3 小结 |
第4章 上海养老机构康复景观循证设计 |
4.1 调研方法 |
4.1.1 组建专业队伍 |
4.1.2 开发评价工具 |
4.1.3 注重反馈最优证据 |
4.2 项目回访概览 |
4.3 循证设计模型 |
4.3.1 自理老人养老机构康复景观循证设计模型 |
4.3.2 失智老人养老机构康复景观循证设计模型 |
4.4 养老机构庭园的研究内容 |
4.4.1 一般老人庭园的研究内容 |
4.4.1.1 康复性研究 |
4.4.1.2 适老化设计 |
4.4.1.3 老年人庭园使用状况 |
4.4.2 失智老人与庭园研究 |
4.4.2.1 老年人失智症研究 |
4.4.2.2 失智老人庭园研究 |
4.5 康复庭院设计依据与完善 |
4.5.1 一般老人康复庭院设计依据与完善 |
4.5.1.1 场地设计的多样性 |
4.5.1.2 可达性、普适性和安全性 |
4.5.1.3 植物的丰富度 |
4.5.1.4 设计依据的完善 |
4.5.2 认知症老人康复庭院设计依据与完善 |
4.5.2.1 鼓励认知症老人到庭院活动 |
4.5.2.2 被动活动区 |
4.5.2.3 主动活动区 |
4.5.2.4 无风险花园与风险假定花园 |
4.6 评估及评估结果分析 |
4.6.1 评估方法 |
4.6.1.1 指示型用后评估 |
4.6.1.2 调查型用后评估 |
4.6.1.3 诊断型用后评估 |
4.6.2 评估分析与指标 |
4.6.2.1 评价指标 |
4.6.2.2 评价量表 |
4.6.3 调研机构评估结果分析 |
4.6.3.1 康复景观功能渗入养老领域 |
4.6.3.2 完善和强化了养老机构服务功能 |
4.6.3.3 园艺疗法维护和再生了家庭养老的传统功能 |
4.6.3.4 调动和吸引了各类为老服务主体 |
4.6.3.5 存在问题 |
4.7 设计建议 |
4.7.1 类型和选址设计建议 |
4.7.1.1 一般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建议 |
4.7.1.2 认知症老人照护环境设计建议 |
4.7.2 康复景观植物配置 |
4.7.2.1 植物布局 |
4.7.2.2 植物的选择 |
4.7.3 认知症专区调研典型案例 |
4.7.3.1 标识系统 |
4.7.3.2 康复活动 |
4.7.3.3 康复景观设计 |
4.7.3.4 适认知症化设计 |
4.7.4 设计原则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数据分析结果:康复景观对身心康复有显着影响,作用时间不仅仅限于清醒 |
5.2 深入调查结果:康复景观有促进熟悉感再记忆功能,对失智老人与健康老年人同样适用 |
5.3 行为心理视角分析:园艺疗法建立的群际关系显着有利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结合中医药理论的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康复性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理论释析 |
2.1.1 园艺疗法 |
2.1.2 康复性景观 |
2.1.3 中医药理论 |
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 |
2.2.1 理论研究 |
2.2.2 实践研究 |
2.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 |
2.3.1 理论现状 |
2.3.2 实践研究 |
2.4 康复性景观类型 |
2.4.1 从康复效果划分 |
2.4.2 从适用人群划分 |
2.4.3 从设计手法划分 |
2.4.4 从使用功能划分 |
2.5 康复性景观的特征 |
2.5.1 主要特点 |
2.5.2 特殊性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医药理论在康复性景观中的作用机制 |
3.1 中医药理论作用于康复性景观的多维分析 |
3.1.1 生理维 |
3.1.2 心理维 |
3.1.3 认知维 |
3.2 中医药理论在康复性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
3.2.1 适用优势 |
3.2.2 经济优势 |
3.2.3 美观优势 |
3.3 中医药理论在康复性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途径 |
3.3.1 建构途径 |
3.3.2 宣教途径 |
3.3.3 调理途径 |
3.4 代表性案例解析 |
3.4.1 美国西北印第安人治疗中心 |
3.4.2 日本龙安寺枯山水庭院景观 |
3.4.3 杭州建德市中房集团中草药园艺疗法专用园 |
3.4.4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景观区 |
3.4.5 上海集装箱药草花园 |
3.5 本章小结 |
4 结合阴阳五行理论的康复性景观设计 |
4.1 阴阳五行理论概述 |
4.1.1 阴阳五行理论的起源与基本特性 |
4.1.2 阴阳五行的理论价值 |
4.2 阴阳五行理论与康复性景观设计的耦合性分析 |
4.2.1 关联性 |
4.2.2 可行性 |
4.3 阴阳五行理论在康复性景观设计中的指导原则 |
4.3.1 天人合一原则 |
4.3.2 阴阳平衡原则 |
4.3.3 确定治则原则 |
4.3.4 养生保健原则 |
4.4 阴阳五行理论在康复性景观设计中的实践路径 |
4.4.1 区域选定 |
4.4.2 功能建构 |
4.4.3 元素配置 |
4.5 本章小结 |
5 结合藏象理论的康复性景观设计 |
5.1 藏象理论概述 |
5.1.1 藏象理论的起源与特点 |
5.1.2 藏象理论价值 |
5.2 藏象理论与康复性景观设计的耦合性分析 |
5.2.1 相互性 |
5.2.2 共通性 |
5.3 藏象理论应用于康复性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5.3.1 整体观原则 |
5.3.2 实用观原则 |
5.3.3 恒动观原则 |
5.3.4 同构观原则 |
5.4 藏象理论在康复性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模式 |
5.4.1 原理转译 |
5.4.2 思维提取 |
5.4.3 实践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6 本草学理论在康复性植物景观设计的具体应用 |
6.1 本草学理论概述 |
6.1.1 本草学理论的起源与特点 |
6.1.2 本草学的理论价值 |
6.2 本草学理论对康复性植物景观建构的影响 |
6.2.1 精神层面 |
6.2.2 物质层面 |
6.3 中草药资源概析 |
6.3.1 资源分布 |
6.3.2 植物分类 |
6.4 中草药植物在康复性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
6.4.1 “脏腑生态场”康复性植物景观构建 |
6.4.2 “感官生态场”康复性植物景观构建 |
6.4.3 “情绪生态场”康复性植物景观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与不足 |
7.2.1 创新点 |
7.2.2 不足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 |
1.1.2 广州市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困境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广州市主城区 |
1.2.2 家庭养老 |
1.2.3 社区居家养老 |
1.2.4 日间托老服务中心 |
1.2.5 适老化设计 |
1.2.6 设计指引 |
1.3 研究对象、范围与目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第二章 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研究 |
2.1.1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现状 |
2.1.2 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1.3 “9073”养老服务格局及其局限 |
2.1.4 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 |
2.2.1 英国 |
2.2.2 日本 |
2.2.3 香港 |
2.2.4 上海 |
2.3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 |
2.3.1 广州市养老服务政策发展历程 |
2.3.2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发展历程 |
2.3.3 总结 |
2.4 广州市老年人群体特征研究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2.4.1 家庭规模与居住状态 |
2.4.2 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 |
2.4.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概述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法 |
3.1.4 调研内容 |
3.2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的调研结果分析 |
3.2.1 服务范围分析 |
3.2.2 场地选址分析 |
3.2.3 建设模式分析 |
3.2.4 设施运营模式与管理现状分析 |
3.2.5 功能配置和组织模式分析 |
3.2.6 老年人行为现状分析 |
3.2.7 功能空间现状分析 |
3.2.8 室内环境现状分析 |
3.2.9 室外活动场地现状分析 |
3.3 问题与优化设计需求 |
3.3.1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2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的优化设计需求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指引 |
4.1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原则 |
4.1.1 经济性原则 |
4.1.2 适老性原则 |
4.1.3 多样性原则 |
4.2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指引 |
4.2.1 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构建日托服务网络 |
4.2.2 打造多功能复合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
4.2.3 室内重点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
4.2.4 室外活动场地适老化设计要点 |
4.3 小结 |
结论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行业调研分析 |
2.1 行业背景与现状 |
2.1.1 月子文化背景 |
2.1.2 月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
2.1.3 女性的社会分工角色改变 |
2.2 母婴护理行业类型比较 |
2.2.1 按地域类型比较 |
2.2.2 按性质类型比较 |
2.2.3 按人员配置类型比较 |
2.4 母婴护理用户需求分析 |
2.4.1 月子中心目标人群情况分析 |
2.4.2 产妇特征与需求分析 |
2.4.3 新生儿特征及需求分析 |
2.4.4 新生儿家庭对护理人员的需求 |
2.4.5 母婴护理相关人员互动关系图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月子中心母婴护理中的服务设计认知 |
3.1 服务设计理论 |
3.1.1 服务设计概念与要素 |
3.1.2 服务设计的3 个层次模型 |
3.1.3 服务设计的流程 |
3.1.4 服务设计的方法与工具 |
3.2 母婴护理服务设计认知 |
3.2.1 现状设计分析 |
3.2.2 现状设计评价 |
3.3 母婴护理服务设计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实验 |
4.1 服务接触点分析 |
4.1.1 显性接触点 |
4.1.2 隐性接触点 |
4.1.3 显隐性接触点的潜在互相影响关系 |
4.1.4 接触点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
4.2 设计实验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
4.2.3 实验实施与结果 |
4.3 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系统设计切入点思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系统设计 |
5.1 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设计新理念 |
5.1.1 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新定义 |
5.1.2 新定义下的月子中心服务蓝图 |
5.2 服务项目的模块化分类设计 |
5.2.1 母婴服务板块 |
5.2.2 业务管理板块 |
5.3 服务系统的扁平化流程设计 |
5.4 服务信息的智能化管理设计 |
5.4.1 母婴护理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框架 |
5.4.2 母婴护理智能信息管理系统两个端口功能设计 |
5.5 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系统设计的商业价值转化 |
5.6 APP界面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附录 |
(8)面向公众健康的高密度城市小型公园绿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自然环境、城市公园绿地、小型公园绿地 |
1.2.2 公众健康、心理恢复、体力活动、社会凝聚 |
1.2.3 自然暴露、自然体验、自然偏好 |
1.3 发展历程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1 环境心理学相关研究 |
1.4.2 流行病学相关研究 |
1.4.3 其他领域相关研究 |
1.4.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5 研究现状总结评价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然与健康关系理论解释综述 |
2.1 短期健康获益相关理论 |
2.1.1 注意力恢复理论 |
2.1.2 减压理论 |
2.1.3 ART与 SRT的区别及联系 |
2.2 长期健康获益相关理论 |
2.2.1 亲自然假说 |
2.2.2 地方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然与健康现实关联路径概念模型构建 |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 |
3.1.1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分类 |
3.1.2 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的关联过程 |
3.1.3 文化服务对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性 |
3.2 理论关联路径述评 |
3.2.1 理论关联路径的形成背景 |
3.2.2 理论关联路径的主要内容 |
3.2.3 理论关联路径的问题分析 |
3.3 现实关联路径分析及概念模型构建 |
3.3.1 现实关联路径分析 |
3.3.2 调节因素及其机制 |
3.3.3 现实关联路径概念模型构建 |
3.4 现实关联路径概念模型的应用 |
3.4.1 未来研究中的应用 |
3.4.2 本文研究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型公园绿地使用及其健康效益和需求端影响因素实证 |
4.1 区域概况及研究范围选取 |
4.1.1 成都市域概况 |
4.1.2 中心城区概况 |
4.1.3 研究范围选取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界定 |
4.2.2 选样流程与样本描述 |
4.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被调查者特征 |
4.3.2 总体使用情况 |
4.3.3 健康效益分析 |
4.3.4 使用频率预测 |
4.3.5 使用动机预测 |
4.4 讨论分析 |
4.4.1 研究结果讨论 |
4.4.2 研究的局限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型公园绿地使用供给端影响因素实证 |
5.1 研究方法 |
5.1.1 使用动机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环境特征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分析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2.1 现场调查结果 |
5.2.2 相关分析结果 |
5.2.3 聚类分析结果 |
5.3 讨论分析 |
5.3.1 研究结果讨论 |
5.3.2 研究的局限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调节因素控制方法探索 |
6.1 现行干预策略评价及本文研究启示 |
6.1.1 现行干预策略评价 |
6.1.2 本文研究启示 |
6.2 可供性模型及其应用 |
6.2.1 环境可供性 |
6.2.2 可供性模型及其应用 |
6.3 结合可供性模型的循证设计方法 |
6.3.1 循证设计概要 |
6.3.2 证据分级技术 |
6.3.3 可供性模型与循证设计过程的整合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成都市中心区小型公园绿地调查问卷 |
附录2 成都市中心区小型公园绿地调查记录表 |
附录3 成都市中心区小型公园绿地调查流程 |
附录4 成都市中心区小型公园绿地使用情况统计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 第22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 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 |
3 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 |
4 全国传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5 第15届全国重症医学专科护理新进展研讨会 |
6 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7 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8 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9 全国眼、耳鼻喉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1 0 第15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1 1 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1 2 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 |
1 3 第20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1 4 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1 5 第21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16全国康复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17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18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19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 |
21第15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2全国门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3第14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 |
24全国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5第10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 |
26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9次护理学院 (校) 长论坛 |
27第6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 |
28第16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征文要求 |
(10)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
一、 课题的理论基础 |
(一) 护理理论 |
(二) 教育理论 |
二、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问题与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线索 |
三、 相关概念描述与界定 |
(一) 教育与护理教育 |
(二) 护理博士研究生与护理博士 |
(三) 学历与学位 |
(四)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 |
(五) 课程与课程设置 |
(六) 能力、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 第二部分 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研究 |
一、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 |
(一)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三)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 |
二、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 |
(一)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 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一) 稳定规模,提高质量 |
(二) 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基本能力要求 |
(三) 重视课程建设,支撑基本能力培养 |
(四) 科研能力与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并重 |
(五) 加强优秀导师队伍的建设 |
(六) 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 |
(七) 建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及机制 |
四、 小结 第三部分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需求研究 |
一、 研究设计依据 |
二、 资料与方法 |
(一) 访谈对象的确定 |
(二) 访谈方法与内容 |
(三) 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
(四) 质量控制 |
(五) 伦理考量 |
三、 结果 |
(一) 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
(二) 学习者的感受 |
(三) 护理专家与医疗专家的需求及期望 |
四、 启示与思考 |
(一) 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目的 |
(二) 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 |
(三) 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能力培养 |
五、 小结 第四部分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
一、 研究设计依据 |
二、 研究步骤与方法 |
(一) 成立专家函询研究小组 |
(二) 设计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 |
(三) 修订及完善专家函询问卷 |
(四) 确定函询专家 |
(五) 专家函询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六) 结果处理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
三、 研究路线 |
四、 研究结果 |
(一) 专家基本情况描述 |
(二) 专家咨询的可靠性 |
(三) 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 |
(四) 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 |
五、 讨论 |
(一)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二)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
六、 小结 第五部分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 |
一、 培养目标的基础理论 |
(一) 培养目标的概念 |
(二) 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原则 |
(三) 培养目标的要素 |
(四) 培养目标的结构 |
(五) 培养目标的特点 |
二、 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路径 |
三、 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 |
(一) 科学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 |
(二) 专业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 |
四、 关于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条件——课程建设的思考 |
(一) 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的建议 |
(二) 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的构想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Delphi 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美国实践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的兴起及启迪 |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政专家信 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 专家函询问卷(第二轮) 读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四、精神病人医院康复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功能流-FBS模型单元映射的护理轮椅床设计[D]. 刘蕴华. 燕山大学, 2021
- [2]基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D]. 崔晨. 天津大学, 2020(02)
- [3]循证视角下的上海养老机构康复景观设计[D]. 李苏豪. 天津大学, 2020(02)
- [4]结合中医药理论的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D]. 郭怡萱.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研究[D]. 郑传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服务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D]. 陈璐.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8]面向公众健康的高密度城市小型公园绿地研究[D]. 郭庭鸿.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9]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J]. 中华护理学会学术部. 中华护理杂志, 2018(01)
- [10]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D]. 刘秀娜. 第三军医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