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楚简与《乐谱》

国电楚简与《乐谱》

一、郭店楚简与《乐记》(论文文献综述)

冀晋才[1](2021)在《“只是吾心初动机” ——朱熹“情”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熹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高理论思维水平的代表——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研究的焦点人物之一。如果说人性论是朱熹思想体系建构的根基,那么“情”思想就是其构建人性论的依据。因此,对朱熹“情”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明晰其思想体系的建构思路与意图。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朱熹对“情”概念的诠释及其思想体系中“情”概念与“天理”、人性论、修身论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其“情”思想。以“孔子-曾子-子思子-孟子-二程子”为主干的理学“道统”是朱熹“情”思想的主要渊源。《中和新说》是朱熹“情”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体情用”、“心主性情”是其根本要旨。由此观之:孔子的“实情观”、孟子由“四端之情(情感之初萌)”体察“仁义礼智之性”的思路为朱熹由“情善”追溯“性善”、“天理至善”提供了思想依据;《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未发已发”诸说及《礼运》中对“情”概念的总结,对朱熹“情”思想的形成多有启发;二程“性即理”“情是性之动处”等观点和从“气本”层面分离“情”“欲”概念的思路,是朱熹“性体情用”、“心主性情”等观点的直接来源。荀子及汉唐儒家合“情”“欲”而言“性”,使得“性”有善有恶,因违背了朱熹“情”思想之本旨而而被其否定。影响朱熹“情”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是多层次的,但促使朱熹比二程更关注现实生活的原因更多地来自于政治层面。“靖康之变”后南宋长期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声称掌握“天理”、“天道”的理学一派必须拿出一个既合于其思想主旨又切实可行的应对方略,朱熹的“情”思想应运而生。由此造就了朱熹比二程更重视“情”思想的实践维度,形成了朱熹注重“理欲之辩”“情欲之别”、强调在生活日用中分辨“天理”“人欲”的“情”思想特色。“情”与“天理”之间关系的建构,是朱熹对“性”的源流梳理。朱熹由“情”悟“性”、由“性”溯“理”,证实了“天理”内在于人,实现了为其“性善论”溯源的目的。继而从“天理”推扩至“情”,完善了其“性善论”。他将“天理”融入“气化生人”、人“心”之静动各环节中,使“天命之谓性”、“情是性之动”实现了逻辑上的贯通和完善。他分别从“体用”、“静动”两个层面言“性”、“情”关系,以“理”而言是“体用”关系,以“气”而言是“静动”关系。从“体用”角度言“性”、“情”关系,意在理清“天理”、“天命”、“性”与“情”之间的源流关系,为“性善论”正本清源。从“静动”层面言“性”、“情”关系,意在于阐明人“心”应当“循性”而思,为修身论的提出做铺垫。“情”与人性论关系的建构,是朱熹对“性善论”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朱熹对“性”、“情”、“欲”作了精细的概念剥离:首先,将“性”完全纳入“天理”的范畴,将“情”作为“性”在气动层面的表现,由此使“情”脱离了善恶之辨;其次,将“欲”从“情”中分离出来,专作为人之形体之气动的呈现、与“性”无涉,于是善恶之辨就最终被落实到了“欲”范畴之内。“性”即“天命之性”或人之本性,是人所禀受之“天理”;“气质之性”是从“气化成人”的意义上言人性,即人之形体的本能。朱熹将“欲”从“情”中分离出来纳入“气质之性”的范畴中,最终为“恶”论证出了形而上本源,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性善论”。“情”与“修齐治平”的关联,是朱熹推动理学思想向现实生活渗透所作的的思想准备。朱熹主张万事以修身为先,修身以“正心”为本,“正心”即精察“心”之思虑形成之根源以实现“去人心、存道心”。“心”作为人之视听言动的主宰者,其意识形成的依据有二,即“理义”与“形气”,也即“性”与“欲”。“心”由“性”主宰,则所生之意识合于“天道”,故此“心”被称为“道心”;“心”被“欲”蒙蔽引诱,则意识会追逐物欲,万恶由此而生,此心被称为“人心”。“正心”实质上就是“存道心”,因为做到了“存道心”,自然也就实现了“去人心”。“存道心”首在悟“道”,也就是“穷天理”。“穷理”的途径有二:一是读书明理,即深入研习儒家圣人遗书中的道理;二是格物穷理,即在生活日用中体悟圣人书中道理的伟大意义。以这两个途径“穷理”事实上就是“正心”、修身的过程,久之则“天理”可明、“人欲”可去,那么在齐家、治国诸事上自能禀“道心”而思虑营为。但穷究“天理”、修养道德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是合乎“标准”?这个标准由谁来制定、又由谁来裁评?人是否必须先经历“穷天理”的过程方能去齐家治国吗?这些都是朱熹未能说明且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靖康之变”后,南宋内外交困、危机重重,探索变革图强、复国雪耻之策逐渐成为思想发展的主流,朱熹的“情”思想便是其中的一股。由于朱熹“一切以修身为先”的说法及近乎苛刻的修身论主张与时代对改革图强具体之策的急迫需求格格不入,且朱熹固执的坚持其思想的正统性和唯一性并批判打压其他儒学思想,于是反朱子学的思潮逐渐兴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薛季宣、陈傅良和叶适为主干的永嘉学派。在“情”与人性论的关系上,永嘉学派摒弃朱熹用“理”“气”来诠释“性”“情”“欲”的方法,直视“情”和“欲”为人性之固有内容;在“情”与修身论的关系上,永嘉学派否了朱熹“万事以修身为先”、修身即“穷理、去欲、复性”的观点,指出圣王之道蕴含于其实政实德之中、以保民养民为要。继而,永嘉学派对儒家的天人观、“道”和“道统”进行了重构,极大地冲击了朱子学话语体系。朱熹的“情”思想体系完善、源流清晰,且对孔孟儒学的传承发展与社会人心的治理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因而有众多的信从者。陈淳是朱熹众多信从者中的典型,在继承了朱熹“性体情用”、“心主性情”、“情”“欲”有别等“情”思想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陆九渊“心学”、永嘉之学等进行了深入的批驳,极大地翼护和弘扬了朱熹的“情”思想。当然,陈淳在“情”思想上也有自己的独见。首先,在对“情”之善恶的认识上有独见。朱熹从“情”之生发过程上言其善与不善,初萌之“情”是“性之动”,全善无不善,“迁于物之情”则掺杂了物欲在其中,故而不是全善。陈淳则明确指出“情”有善有不善,而且为二者剖析了形成根源。“情”之善,即“情”之发而中节,是出于本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情即理”。“情”之不善形成的根源有二:从“心”的层面言,是“人心”、“人欲”作乱;从“气”的层面言,是因形体之“气”有驳杂,使“理”发出时偏离了原定的轨道。其次,在对“心”的认识上有独见。朱熹主张“心主性情”,认为“心”是意识的主宰、具有知觉思虑的能力,因而能在“道心”、“人心”间作出抉择。陈淳则认为“心”只是和贮藏“性”的器官,并无知觉审绌之能,真正主宰人之思虑言行的是“意”。最后,陈淳在修身论上只强调“穷天理”,而很少再提“去人欲”,这与朱熹也略有不同。陈淳的这些独见并不是对朱熹“情”思想的反对,而是补充和完善。朱熹通过对“情”“欲”“性”的概念分离,及对“情”与“天理”、“人性论”、“修齐治平”的关系建构,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情”思想体系。由此,朱熹不仅解决了前代儒家“以情欲论性”而导致的“性”善恶难辨等问题,更使理学思想贯通了生活世界和形上之维。朱熹的“情”思想也是南宋时期儒学逐渐转向“内在”的表现,而无论是永嘉学派由初期注重经世实政研究转向后期致力于批判朱熹的“情”思想,亦或是陈淳对朱熹“情”思想的传承、翼护与发展,都体现出这种“内在转向”的不断加强。这种趋势表明了在南宋统治集团不断腐朽颓废的形势下士大夫群体的进取心在逐渐衰退,也揭示了南宋后期的历史发展走向。

韦婷[2](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指出《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孙慧敏[3](2021)在《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三)》集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郭店简出土至今已有二十余载,与郭店简其他篇目相比,《语丛》的关注度显然是最少的,《语丛》四篇中,《语丛四》又因其字体、思想等的特别而引起学界更多的讨论和关注,相比之下,《语丛(一~三)》则受到较少关注。此外,学者对《语丛》注释的研究较为零散,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没有被整理,因此,网罗诸家注释,对《语丛(一~三)》的注解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很有必要。本文是对到目前为止学界关於《语丛(一~三)》注解研究的汇集与整理。本文共分为绪论、集释以及相关问题研究三大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为研究材料的介绍以及研究现状,就竹简定名、形制与编连等问题进行了爬梳;第二章为《语丛》一至三的集释,也是整个论文的主体部分,将《语丛》发布之日至今的所有考释研究尽可能进行全面的归纳汇总,先列出原简与简文释文,再将搜集到的诸位学者的观点依次陈列;第三章为《语丛》其他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包括《语丛》与相关文献的对读以及性质的简单再议。

贾旭东[4](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曹雨杨[5](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姬磊[6](2020)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先秦儒学中,孔子谈论心性较少,相较于孔子,孟子和荀子则有大量心性思想的言论,能够清晰的看出孔孟荀之间心性学说的发展呈现出思维跳跃的特点,在文脉上也似乎出现断层。而处于孔孟之间的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补足了这一思想脉络,使先秦儒家“心性”美学的历史链条得以完整。在郭店出土的竹简中,《性自命出》的价值毋庸置疑。它不仅体现了先秦天命观背景下以“心”释“性”的心性学说,还表现出浓厚的重情、美情的美学精神。但它的美学意义在学术界很少被提及。所以,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对《性自命出》篇的美学思想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结合先秦时期的部分其他典籍,对简文的哲学概念进行解诂,考述其原始含义,力求还原在当时语境下这些概念在该篇文本中意义。第二部分,具体论述《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对简文的部分文字进行字形分析,比如“仁”字写作“上身下心”结构等,提出简文以“心”释“性”的现象表现出鲜明的人性论美学思想。此外,审美与“情”密不可分,简文中“情”是“心”的外显,因而简文又表现出“美情”的审美倾向。“礼”作为“情”的具体表现,制礼、兴礼都缘于“情”。因此,必须以“礼”提高个体人格修养,达到儒家君子意义上的审美境界。第三部分,“礼”的实现离不开“乐”。相比于《乐记》,《性自命出》篇的音乐美论表现出很大不同,虽然都认为乐源于人情,但简文更加注重“信”这一内在情感。在雅乐与郑卫之音孰优孰劣的激烈争论中,简文的态度则十分温和,它认为二者“皆教其人者也。”这是其音乐美论的独特之处。简文的乐教思想也秉承了一贯的重学、重教理念,并且弱化了乐教中的政治因素,体现出一种“以乐为教”的纯粹性。第四部分,探讨《性自命出》篇与孟、荀之间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性自命出》出自思孟学派,通过分析,结合《孟子》、《荀子》等传世文献,我们认为《荀子》在一些思想上与《性自命出》篇具有相似之处,表现出思想继承的痕迹。

吴祺[7](2019)在《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文中研究说明战国竹书训诂研究是竹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困难却又至关重要的工作。训诂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竹书的进一步研究。而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训诂方法,则是开展竹书训诂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结合中国传统训诂学中的训诂方法,并根据战国竹书自身的特殊情况,试图总结出一套适合战国竹书训诂研究的方法,以期爲战国竹书的训诂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本文分爲五章:第一章爲传统训诂方法在战国竹书训诂中的应用,具体分爲八节。第一节爲据古训,举例论述了正确利用古训对於战国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二节爲破通假,分别从古音上的沟通、文献对读对通假的提示作用、传世古书中的词汇例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节爲据境求义,举例论述战国竹书上下文文义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四节爲据古书文例,举例论述正确辨析同义连文、反义连文、同义对文、反义对文、类义对文、俪偶等古书文例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五节爲分析语法,指出在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中应注意辨析词性、句法结构以及虚词。第六节爲考异文,分别从通假关系的异文、同义替换的异文以及)字三方面举例论述战国竹书训诂研究应注意辨析异文。第七节爲明句读,指出正确的句读在战国竹书词义训诂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战国竹书的句读方法。第八节爲传统训诂方法之余论,具体分爲战国竹书词义训诂中词语的同义替换、排比归纳法、词义的“同步引申”、利用方言材料、利用古代典章制度、利用传统训诂学家的训诂成果等六种方法。根据各类训诂方法的不同情况,部分方法的论述会有进一步的细分。第二章主要论述战国竹书的特殊性在竹书训诂中的运用,具体分爲八节。第一节爲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与竹书训诂,详细举例论述了战国竹书文字的考释方法,以及字形正确考释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二节举例论述了战国竹书通假研究中应注重吸收上古音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三节讨论战国竹书通假释读中应注意寻找战国竹书内部的通假证据。第四节论述战国竹书拼合、编联与竹书训诂的关系,举例论述战国竹书拼合与编联成果在竹书训诂中的具体运用。第五节爲战国竹书)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与竹书训诂,指出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中要注意辨析)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等文字现象。第六节爲战国竹书特殊符号与竹书训诂,主要讨论正确辨析战国竹书重文符号及合文符号对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七节讨论战国竹书用字习惯与竹书训诂,举例论述在战国竹书通假释读时应考虑竹书用字习惯。第八节论述战国竹书特殊性在竹书句读中的运用,以及正确句读对於竹书训诂的作用。第三章主要讨论在利用传统训诂方法进行战国竹书训诂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从与古训有关的问题、与通假有关的问题、词语搭配的问题、误解上下文义、不识古书文例、误解虚词、误解异文、错误句读以及未能正确利用文献对读等九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则是讨论利用战国竹书特殊性进行竹书训诂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从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中应注意的问题、竹书拼合与编联错误、不识)字及以不)爲)、不合战国竹书用字习惯、战国竹书特殊符号的错误认识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是我们学习以及研读战国竹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分别对上博竹书以及清华竹书中部分字词的训诂提出自己的意见,尽量做到训诂论证的有理有据。

陈四雨[8](2019)在《荀子音乐思想研究 ——以《乐论》为中心》文中提出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音乐思想在他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荀子的《乐论》是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音乐思想的文章,荀子的音乐思想是对孔子所开创的儒家音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从先秦音乐整体概况入手,分析了儒家音乐思想的发展脉络,其中孔子和孟子的音乐思想是荀子音乐思想的重要来源。在荀子音乐思想体系内部,首先分析了对其音乐思想产生哲学依据的天人观和人性论。其次在荀子音乐美学思想中,对乐的产生、乐的审美进行了论述。再次是讨论了荀子乐教的内容。儒家一向非常重视乐教,以“乐”作为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乐教内容丰富,主要包含“诗”“礼”“乐”三部分,这三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各自的侧重。接下来讨论了乐的功能,对个人修为和对社会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将荀子的音乐思想和其它音乐思想进行了对比,包括比较了同时代的道家、墨家音乐思想,也和后世影响较大的音乐专着:《乐记》和《声无哀乐论》进行了对比。《乐记》内容直接来源于《乐论》;而《声无哀乐论》则是在《乐论》中的儒家音乐观相反观点上展开的。本文最后一部分论述了荀子音乐思想在后世的影响与启示。在近现代的音乐思想和教育中,仍有着荀子音乐观的延续。虽然荀子的时代已距今久远,但在当今研究荀子音乐思想仍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苑学正[9](2018)在《朱子《礼记》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朱子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经学上也开辟了一个时代,其中礼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礼记》一书兼容和沟通了礼学与理学,在朱子学中具有独特地位和多重价值。朱子对《礼记》的作者和时代持具体分析的态度,认爲其中既有汉儒的作品,也有不少是对古礼的可信记载和对孔子及其弟子後学言行的可靠记録。朱子对《礼记》经传地位的看法也呈现出辩证和多层次的特点。就内容的关联性而言,朱子认爲《仪礼》是经,《礼记》大体上是《仪礼》之传,因此不能脱离《仪礼》仪礼来理解;同时也指出《礼记》中有不少篇目不是解释《仪礼》的,具有不同於《仪礼》的独特价值。从礼学体系的构建出发,朱子对《礼记》自三国魏以来由传升经的既有地位又予以认可,主张在科举中将《礼记》同《周礼》、《仪礼》一起作爲礼经。朱子反对王安石废《仪礼》而取《礼记》,并非要将《礼记》从经书中剔除,而是反对脱离《仪礼》而独用《礼记》。学者常用“《仪礼》爲经,《礼记》爲传”来概括朱子的全部观点,这是片面的。朱子关於《礼记》经传地位的辩证态度集中反映在《仪礼经传通解》中。《仪礼经传通解》的经文以《仪礼》爲主,但也有不少取材於《礼记》等书。《仪礼经传通解》体现了《礼记》保存古代礼制、解释礼义、藴含理学思想资源等多方面的价值,而在保存古礼方面,《礼记》所载天子诸侯之礼、礼制纲领、日用常行的曲礼最爲朱子所重。《礼记》对於朱子礼学来説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朱子虽以《仪礼》爲经,但不认爲其所载古礼可直接用於当世,主张因时制宜加以改造,《家礼》正是其改造古礼的重要成果。而《礼记》所提出的“礼,时爲大”、“礼可以义起”、“礼有本有文”等观点爲朱子改造古礼提供了理论依据。《礼记》中还有不少在朱子看来可以施行於当世的礼制,比较突出的如宗法制度、日用常行之礼等,在《家礼》、《小学》等书中有集中的体现。朱子《礼记》学对今天进一步认识和利用《礼记》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晏忠涛[10](2018)在《先秦儒家乐论的哲学诠释》文中研究说明先秦儒家乐论影响中国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诗词文化等两千余年,大至经国安邦、小至日用常行,是中国礼乐文明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先秦儒家之乐的专着及文章甚为庞杂,然多是就某一方面如乐教、孔子之乐、《乐记》等进行阐释、展开,少有从宏观角度对先秦儒家乐论之内在逻辑理路进行阐述构架的,而先秦儒家乐论之影响巨大恰恰根源于其内在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重在从哲学角度对先秦儒家乐之文献进行解读,从认识论角度理清其乐论系统的内在逻辑并由此而透析出先秦儒家之认知模式。除绪论外,本文对“先秦儒家乐论”之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对“乐”进行探源,梳理其在史前三代的发展演变以及在乐崩礼坏的大背景下孔子开创儒家乐论;第二章,从文字学角度对先秦儒家乐论的起点和最高目的之“德”进行了解读,然后主要依据出土文献对先秦儒家之“德”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继而又对先秦儒家之“乐——情——德”认识论体系借用布伦塔诺之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进行了分析,揭示先秦儒家乐论的认识论根基;第三章,从先秦儒家对人格等级的划分入手讨论了其乐教的意义,接着区分了雅乐和新声,分别从乐教的功能与目的、对象、内容三个方面讨论乐教;第四章,由乐之和于人心、又和于律继而讨论了先秦儒家之认知模式直观和演绎的关系。

二、郭店楚简与《乐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店楚简与《乐记》(论文提纲范文)

(1)“只是吾心初动机” ——朱熹“情”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分析
    第三节 写作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思想渊源
    第一节 思想渊源界定
    第二节 孔子的“情”思想
        一、情感惟实
        二、“情”“欲”有别
        三、以“礼”约“情”
    第三节 “七十子”时期儒家的“情”思想
        一、概念整合
        二、以“情”论“性”
        三、“道”治“情”、“欲”
    第四节 孟子的“情”思想
        一、剥离“情”和“欲”
        二、“情”、“欲”与“性”
        三、即“心”言“道”
    第五节 二程的“情”思想
        一、“气”与“情”、“欲”
        二、“天理”与“情”、“欲”
        三、淡化“人欲”
第二章 “情”与“天理”
    第一节 概念阐释
        一、“情”: “未发”“已发”
        二、“天理”: “天之理”“性之本”“善之源”
    第二节 从“情”到“天理”
        一、以“情”体“性”
        二、由“性”溯“理”
    第三节 从“天理”到“情”
        一、从“理”到“性”
        二、从“性”到“情”
第三章 “情”与人性论
    第一节 “二性”与“情”
        一、“天命之性”与“情”
        二、“气质之性”与“情”
    第二节 “从以情欲论性”到“以理气论性”
        一、“以情欲论性”
        二、“以理气论性”
第四章 “情”与修身论
    第一节 修身为本、治“情”“欲”为要
        一、约己之“情(欲)”
        二、治人之“情(欲)”
    第二节 “穷理、正心”、择善固执
        一、立“天理”、穷“天理”
        二、择善固执
第五章 永嘉学派对朱熹“情”思想的反对
    第一节 否定朱熹的“性情论”
        一、极少言“情”
        二、以“欲”为“性”
    第二节 否定“一切以修身为先”
        一、朱熹: 由内圣而外王
        二、永嘉学派: “内外交相成”
第六章 陈淳对朱熹“情”思想的继承、翼护与发展
    第一节 对朱熹“情”思想的继承
        一、“性体情用”
        二、“情”“欲”有别
        三、“心主性情
        四、明“理”修身
    第二节 对朱熹“情”思想的翼护
        一、弘扬师说
        二、批驳“异学”
    第三节 对朱熹“情”思想的发展
        一、“情”有二源
        二、“意”为主宰
        三、“穷天理”即“灭人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上编
    绪论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一、《广雅》概况
        二、《广雅疏证》概况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三、“新证”界定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三、“新证”研究回顾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使用材料范围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结语
下编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音序索引
    引用材料简称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三)》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语丛(一~三)》基本情况
    二、 《语丛(一~三)》研究现状
        (一) 《语丛(一~三)》形制、字体研究与地域、国别研究
        (二) 《语丛(一~三)》拼合与编联研究
        (三) 《语丛(一~三)》字词考释研究
        (四) 《语丛(一~三)》与其他文献的比较研究
        (五) 《语丛(一~三)》思想研究
    三、 《语丛(一~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二章 《语丛(一~三)》释文与集释
    凡例
    一、《语丛一》集释
        (一)解题
        (二)《语丛一》简序概况
        (三)释文与集释
    二、《语丛二》集释
        (一)解题
        (二)《语丛二》简序概况
        (三)释文与集释
    三、《语丛三》集释
        (一)解题
        (二)《语丛三》简序概况
        (三)释文与集释
第三章 《语丛(一~三)》相关问题研究
    一、《语丛(一~三)》与相关文献对读情况
    二、《语丛(一~三)》性质再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4)《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二)文本考释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四)诗学思想研究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一)1号简的处位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二)本文编联方案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一、关雎组
    二、葛覃组
    三、木瓜组
    四、柏舟组
    五、东方未明组
    六、墙有茨组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七、十月组
    八、宛丘组
    九、皇矣组
    十、总论组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一)《国风》类
        (二)《小雅》类
        (三)《大雅》类
        (四)《周颂》类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凡例
    一、编联、形制类
        (一)编联类
        (二)形制类
    二、字词考释类
    三、文本思想类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二)诗学研究类
    四、其他类
        (一)简文作者类
        (二)综述类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二、关键词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6)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性自命出》篇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性自命出》的天命观背景
    第二节 《性自命出》篇核心概念释读
第二章 《性自命出》“人性论”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以“心”释“性”
    第二节 “美情”的审美倾向
    第三节 “礼”与“情性”
第三章 简文乐论对“人性论”美学思想的补充
    第一节 乐之源起
    第二节 乐情思想
    第三节 乐教思想
第四章 《性自命出》篇的影响
    第一节 对孟、荀的影响
    第二节 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7)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战国竹书的发现与公布
    第二节 战国竹书训诂方法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传统训诂方法在战国竹书训诂中的运用
    第一节 据古训
    第二节 破通假
    第三节 据境求义
    第四节 据古书文例
    第五节 分析语法
    第六节 考异文
    第七节 明句读
    第八节 传统训诂方法之余论
        一、词语的同义替换
        二、排比归纳法
        三、词义的“同步引申”
        四、利用方言材料
        五、利用古代典章制度
        六、利用传统训诂学家的训诂成果
第二章 战国竹书特殊性在竹书训诂中的运用
    第一节 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与竹书训诂
    第二节 上古音研究成果的吸收
    第三节 战国竹书内部的通假证据
    第四节 战国竹书拼合、编联与竹书训诂
    第五节 战国竹书讹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与竹书训诂
    第六节 战国竹书特殊符号与竹书训诂
    第七节 战国竹书用字习惯与竹书训诂
    第八节 战国竹书特殊性在句读中的运用
第三章 利用传统训诂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与古训有关的问题
    第二节 与通假有关的问题
    第三节 词语搭配的问题
    第四节 误解上下文义
    第五节 不识古书文例
    第六节 误解虚词爲实词
    第七节 误解或不识异文
    第八节 错误句读
    第九节 未能正确利用文献对读
第四章 利用战国竹书特殊性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竹简拼合编联错误
    第三节 不识讹字及以不讹爲讹
    第四节 不合战国竹书用字习惯
    第五节 战国竹书特殊符号的错误认识
第五章 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第一节上博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第二节 清华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8)荀子音乐思想研究 ——以《乐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荀子音乐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先秦音乐整体概况
        一 音乐的起源
        二 西周礼乐文化
        三 东周“礼崩乐坏”
    第二节 先秦儒家音乐思想
        一 孔子音乐思想简述
        二 孟子音乐思想简述
        三 郭店楚简中的儒家音乐思想
第二章 荀子音乐思想体系
    第一节 荀子音乐的哲学基础
        一 天人相分,明分使群
        二 性本恶,性伪合
    第二节 荀子音乐的美学思想
        一 “乐者乐也,乐以道乐”
        二 “美善相乐,中和之美”
    第三节 乐教内容“诗礼乐”
        一 诗
        二 礼
        三 乐
    第四节 乐的功能
        一 “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
        二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第三章 荀子音乐思想与同期其它学派比较
    第一节 墨子的“非乐”
    第二节 老子的“大音希声”
    第三节 庄子的“至乐无乐”
第四章 荀子音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第一节 《乐论》与《乐记》
    第二节 《乐论》与《声无哀乐论》
    第三节 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朱子《礼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朱子对《礼记》成书问题的认识
    第一节 朱子对《礼记》成书问题的总体认识
        一、朱子对《礼记》编选成书的认识
        二、朱子对《礼记》各篇作者及时代的总体认识
    第二节 朱子对《礼记》部分篇目作者与时代的认识
        一、《礼》古经逸篇
        二、孔子弟子及後学者的作品
        三、未明言其作者,但视爲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可信记载的作品
        四、战国贤士的作品:《儒行》
        五、秦汉上下诸儒解释《仪礼》的作品
    第三节 朱子对《礼记》部分篇目取材来源和成篇过程的认识
        一、《曲礼》
        二、《檀弓》
        三、《王制》
        四、《礼运》
        五、《郊特牲》
        六、《玉藻》
        七、《祭法》
第二章 朱子对《礼记》经传地位的认识
    第一节 朱子对《仪礼》与《礼记》关系的认识
        一、朱子对《仪礼》与《礼记》关系的基本论述
        二、朱子对《礼记》各篇是否爲《仪礼》之传的区分
    第二节 朱子对《礼记》经书地位的辩证态度
        一、朱子对《礼记》入经的认可和保留
        二、朱子认可《礼记》经书地位的原因
        三、《礼记》可疑之处与经传地位问题
第三章 《仪礼经传通解》中《礼记》的经传之分和价值体现
    第一节 《仪礼经传通解》的经传体例
        一、《仪礼经传通解》中经传的组合形式和构成方式
        二、《仪礼经传通解》分别经传的标准
    第二节 《仪礼经传通解》的经传结构
        一、朱子生前所成《仪礼经传通解》的经传结构
        二、朱子《仪礼经传通解》未竟部分经传结构概略
    第三节 《仪礼经传通解》对《礼记》的经传之分
        一、朱子生前所成《仪礼经传通解》对《礼记》的经传之分
        二、朱子《仪礼经传通解》未竟部分对《礼记》的经传之分蠡测
    第四节 《仪礼经传通解》经传之分对《礼记》价值的体现
        一、以《礼记》补古礼之阙
        二、呈现《礼记》的理学价值
        三、吸收《礼记》的礼义
第四章 朱子对《礼记》中礼学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礼,时爲大”:礼制变革的总原则
        一、朱子关於“礼,时爲大”的总体论述
        二、朱子对《仪礼》脱离时代的具体论述
        三、朱子简化古礼举例
    第二节 “礼可以义起”:礼制变革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 “礼有本有文”:在礼制变革中把握本质
        一、朱子对“礼有本有文”基本内涵的认识
        二、《论语集注》所体现的“礼有本有文”思想
        三、朱子对“礼之本”的落实
第五章 朱子对《礼记》所载礼制的实行
    第一节 朱子对《礼记》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一、《礼记》对宗法制度的基本论述
        二、朱子恢复宗法制度的努力
    第二节 朱子小学之教对《礼记》所载曲礼的尊崇与推行
        一、朱子对小学基本内容的论述
        二、朱子小学观念与《礼记》所载曲礼的关系
        三、朱子《小学》对《礼记》所载曲礼的吸收
        四、从朱子小学思想看《礼记》所载曲礼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10)先秦儒家乐论的哲学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一)古代学者的研究
        (二)近代以来学者的研究状况
    二、研究方法与视野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儒家乐论的文化来源
    第一节 “乐”之探源
        1.1.1 “乐”字探源
        1.1.2 乐之界定
        1.1.3 乐之起源
    第二节 史前三代乐之演变
        1.2.1 史前之乐
        1.2.2 三代乐之演变
    第三节 乐崩礼坏
    第四节 先秦儒家乐论的开创
        1.4.1 孔子重要生命历程及其学术演变
        1.4.2 孔子开创儒家乐论
        1.4.3 先秦儒家乐论之分期
第二章 乐与德
    第一节 先秦儒家之“德”
        2.1.1 “德”字释义
        2.1.2 先秦儒家之“德”
    第二节 先秦儒家“乐——情——德”之认识论体系
        2.2.1 先秦儒家对早期乐德关系之继承
        2.2.2 孔子乐论之内核
        2.2.3 孔子后学对“乐——情——德”认识论的展开
第三章 乐与教
    第一节 乐教的意义
    第二节 雅乐与新声
    第三节 先秦儒家乐教
        3.3.1 乐教溯源
        3.3.2 乐教的功能与目的
        3.3.3 乐教的对象
        3.3.4 乐教的内容
第四章 乐与和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乐之“和”
        4.1.1 “和”释义
        4.1.2 先秦儒家乐论中“和”的历史来源
        4.1.3 先秦儒家乐论之“和”
    第二节 乐之和律
        4.2.1 十二律、五声、七音
        4.2.2 三分损益、上生下生、隔八相生法
        4.2.3 律吕还宫法
    第三节 乐透视的先秦儒家认知模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郭店楚简与《乐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只是吾心初动机” ——朱熹“情”思想研究[D]. 冀晋才. 山东大学, 2021(12)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3]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三)》集释[D]. 孙慧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6]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美学思想研究[D]. 姬磊. 曲阜师范大学, 2020(12)
  • [7]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D]. 吴祺.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荀子音乐思想研究 ——以《乐论》为中心[D]. 陈四雨.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朱子《礼记》学研究[D]. 苑学正.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先秦儒家乐论的哲学诠释[D]. 晏忠涛. 贵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国电楚简与《乐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