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卢仝诗的题材取向与艺术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1)在《洪亮吉的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邢雪[2](2021)在《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赵秉文和李纯甫是金朝中后期的诗人,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南渡以后的诗坛,在金代诗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刘祁曾经说过:“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由赵闲闲、李屏山倡之。”可见,赵李二人都致力于扭转明昌、承安年间诗坛上尖新浮艳之风,把文风引向社会现实和质朴刚健。尽管他们之间互相讥诮、辩难,但彼此系统、丰富的诗学观点造就了南渡诗坛的新气象。本文以赵秉文、李纯甫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以往学者对二者生平、思想、创作等各方面的研究现状,着眼于二者的相异之处,采用文史结合法、比较分析法,论述二者诗歌创作的差异性。本文的绪论部分简单归纳总结了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是赵秉文和李纯甫的生平比较。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以及众多学者对二人的考据研究,对赵秉文和李纯甫的人生遭际进行梳理。本文主要从各自的人生轨迹、仕宦生涯和交游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毫无疑问,二人的生平会导致不同的才情、性格和处世作风,文如其人,这些经历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诗歌创作。第二章是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思想内容的比较。二者诗歌内容的相同点从写景咏物诗、怀古诗、交游诗等方面进行对比:写景咏物,质朴刚健;借古讽今,以史为鉴;酬唱赠答,吟咏性情。而对于二者的差异:在诗歌题材上,赵诗多宦游纪行诗,写得慷慨沉郁,李诗则多谈禅论佛之作,抒发细腻幽思;在思想内容上,赵诗多闲适旷达,李诗多不平之鸣。第三章是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艺术特色的比较。本文主要从诗歌形式、语言特点和创作风格三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类比。在诗歌形式上,赵诗众体兼备,而李诗形式单一;在修辞技巧上,赵诗多用典,李诗则不然;在诗歌风格上,赵诗多拟古而不拘泥于古,李诗则表现出明显的尚奇求新倾向。第四章是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创作差异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人生态度、思想倾向和文学观点三个方面来分析。赵秉文温柔敦厚、宦途平顺,李纯甫狂傲不羁,历经坎坷,个性、气质的差异导致二者诗风分别走向平淡自然和险怪奇崛。儒佛思想的此消彼长也导致他们创作上的差异。在诗学思想上,赵秉文主张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李纯甫则追求师心自用,自成一家。本文以赵秉文和李纯甫的诗歌作品为基础,对其生平经历、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来进行比较分析,致力于更全面的体会南渡诗坛的繁荣与充盈,以及当时金代文人的内心世界。
鲁梦宇[3](2021)在《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文中认为清人诗歌别集之富,堪称历代之最,其中清人注本的数量虽非洋洋大观,但亦不乏精要者。举凡清诗史上革故鼎新、开宗立派以及引领一时风气的诗苑名宿,如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等人诗作,均有注本传世,在清代读书人中间产生了很大反响。与前人相比,今人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度不高,对其研究亟待深入。从表象来看,明末、清初时段几位重要诗人如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其诗集注本多产生在乾隆、嘉庆时期,看似是时间链条上的自然反应,其实与这一时期的学术背景不无关系。乾嘉时期蜂起而出的吴、朱、王三家注本,影响较大者至少有十种,部分注本虽已经得到很好的整理,但系统的研究尚未展开,作为清诗清注的典型代表,它们对诗歌注释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与乾嘉时期清诗学文本的勾连,以及对当今注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都值得深入探讨。文本文献的考察是清诗清注研究的首要任务。现存清诗别集注本近六十种,在初步了解其存世面貌后,还应作重点探究。在学界已经取得部分整理成果前提下,吴伟业和朱彝尊两家诗注是文献考察的薄弱环节。在吴伟业诗歌的清注本内部,钱陆灿、靳荣藩、吴翌凤三家注均有较清晰的版本源流,唯独程穆衡原笺处于尚待发掘的状态。程笺虽未付剞劂,但一直以写本面貌暗自流传,存世的《梅村诗笺》稿本和《吴梅村诗笺》钞本共同构成了程笺早期的文本状态;学界通行已久的“程笺杨补”本,是经过杨学沆增删补注后的版本,距离程笺原貌已经相去甚远,杨学沆虽有补注之功,亦兼修改之失。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为朱彝尊诗歌第一家选注本,有初刻本和覆刻本两种;俟后杨谦《曝书亭集诗注》出,因是全注本,故在读书人中争相传阅,其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可以确定在乾隆三十年(1765)至三十七年(1772)之间,民国时又有木石居石印本出。江、杨注本外,嘉庆间孙银槎作《曝书亭诗集笺注》,因锓版时剜改“屈五”(屈大均)有关之文字,颇为学人所指摘。经过考察,孙注所用《曝书亭诗集》底本可能来自四库本,因此承袭了四库本的剜改处理方式。时代特点与学术渊源是推进清诗清注研究的第二个层次。首先是乾嘉时代学风的沾溉。中国十八世纪前后的学术以注释为要宗,重经重史的风尚是官方统治者以及上层文化精英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结果,在这种大的学术背景下,注释学普遍繁荣,读书人将注释看成一种对“着述立言”有极大功用的方式。从唐诗清注、宋诗清注到清诗清注概不例外,其中很多注家更是身兼经史与文学的佼佼者。在清诗清注内部,诞生了以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为中心的多家注本,如程穆衡、靳荣藩、吴翌凤、江浩然、杨谦、孙银槎注等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其次是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在清代普遍严密的文网下,书籍的收藏、刊刻、传抄与注释之间出现了值得深思的互动现象。其中,注本对原诗的抄录,是催动禁毁诗集传播的动力之一。而在清诗清注本的刊刻过程中,刊刻者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他们与注家的关系,对注释文本的校勘整理,以及对刻印成本的考虑,都深刻影响了清诗清注的阅读和传播。价值考量是清诗清注考论的最终落脚点。清诗清注作为文献载体,不仅具有文本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诗清注的价值可以在与评点、选本等清诗学着作的关联和互通中得到彰显。在清诗清注本中,程穆衡原笺从考订诗歌本事出发,又不局限于考证本身,广征史料,遍访故老耆旧,以寥寥数评道出吴伟业的诗意与诗心;靳荣藩在“繁冗”特色之下,具有“评注结合”以及“分体分评”的意识;杨谦注搜集朱彝尊诗不遗余力,并将同题唱和之作列于注中,客观上具有选本的效果;江浩然注仿王士禛《精华录》体式,遴选朱彝尊诗歌中之菁华而为之注,与杨谦殊途同归。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清诗清注本,是注、评之间融通的典范,也正是其价值所在。此外,清代诗论家多为当时的一流学者,他们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和推动,很能代表清诗学阵营的某种态度。比如王鸣盛为靳荣藩注作序阐扬诗论主张和注释理念,翁方纲为江浩然注作序论及诗注诗法,赵翼作为清诗学阵营中的主将,也对靳荣藩注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对清诗清注重要注本进行点校整理,是学界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诗歌文本细读的题中之义。相较今人的注释,清人注在语言结构和习惯,本事感知,以及诗歌共情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优势。通过清诗清注的考察和论述推而广之,中国传统注释学应该立足本体,借鉴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将过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转向文本和注家并重,发掘注家在文本阅读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注释学理论体系的重构提供新的思考。
高磊[4](2020)在《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文中认为神话,是诗歌产生的源头。神话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拓展了诗歌的取材范围。诸多诗人受到神话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借鉴和吸收神话因素进行创作,使诗歌与神话完美融合。唐诗中大量的神话典故,既起到了保存神话的作用,又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效果。唐人将神话故事、神话意象、神话思维与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本论文选取唐诗中的日月神话为研究对象,分八章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神话。唐诗中的日神,既有“耀灵”“东君”“朱明”“大明”之名,又有“日灵”“阳灵”“灵晖”和“郁仪”之称。唐人应制诗中常以日喻唐皇,又与“捧日”典故融合,表达效忠、侍奉、守护君王之心。《淮南子·天文训》描绘了日行轨迹及行至之处的称谓,唐诗中常见的有“旸谷”“咸池”“扶桑”“蟠木”等日出之所和“崦嵫”“虞渊”“桑榆”等日入之处。唐诗中的“若木”有两种含义,既是东方扶桑,又是西极若木。此外,《淮南子》记述的“朏晨”“正中”“晡时”“高舂”“下舂”等日行各时段之称谓,唐诗中亦可见之,且多用其本义,表示时间。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神话。唐人将以“日乌”为诗歌意象,既以咏日,又以咏乌,或将二者融合,亦或以之代指太阳。因《淮南子》等古籍有“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的记载,又产生了“羿射九日”的神话。古籍中的“羿”形象,可归纳为三种:“实有的历史人物”“箭靶’式人物”和“神话人物”。神话之羿所为之事,与历史之羿有密切联系。唐诗中的“羿”亦不离以上三种形象。羿射九日,落入大海,是为沃焦,又称尾闾、归塘。这些意象也在唐诗中出现,用以表达不同的诗意。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羲和”在古籍中有“日母”“历官”“日御”三义。三者之间互有关联,反映了神话的历史化和神话自身的演变。而“日御”之义是唐代羲和神话的主流。唐人将羲和神话意象与车、轮、鞭、辔、鞅等车马驾意象两两融合,并将“羲和驭日”典故引申化用为多种诗意表达。唐诗中的“羲和”及其相关意象,既代指太阳亦转指岁时,寄寓了时间的昼夜不停和转瞬即逝,抒发了诗人们对暮年的感喟和因时光易逝而引起的人生之叹,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追求和突破生命限制的愿望。“日车”“六龙”除了其中所含有的时间寓意之外,“日车”又衬托物之高、险,“六龙”又有“天子之驾六马”和“《易》乾卦的六爻”等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夸父逐日和鲁阳挥戈却日神话,二则神话本身寄寓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但唐诗在化用二典时却不独从神话本身的抗争寓意出发,而是结合诗人自身的理解,进行多种解读。夸父逐日的神话本身有“远大抱负”“不自量力”等多重寓意,唐人从不同的角度化用于诗中,表达了诸多不同的情感。鲁阳却日神话在唐诗中用作咏戈之典、咏军阵之典、咏日之典,既以之状军威之盛,又寄寓了人有回天之力和希望能驻景留时之意。而在李白《日出入行》诗中,却否定了鲁阳的“回天之力”,展现了诗人合于大道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嫦娥又作恒娥、常娥、姮娥,其窃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谓之奔月神话。目前可知的秦简《归妹》卦辞、《文选》引《归藏》《淮南子》等文献中均有奔月神话的相关记载,故事情节在东汉张衡《灵宪》的记载中已然完备。嫦娥的形象经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修饰逐渐鲜活起来。唐人将嫦娥奔月神话中长生不死、孀居孤苦、去而无返三大主题蕴含诗中,用以抒情言志。这些诗中的嫦娥是女神的形象,并升华成为美人意象。嫦娥不仅用来比喻美人和衬托美好事物,其作为月亮的代称也在诗中出现。唐人对于嫦娥窃药之事又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发,表现出多种态度。第六章是论述了唐诗中“蟾蜍”与食月诗歌。因为古人对月之轮廓无光之处的直观认识和蟾蜍的寓意,以及嫦娥奔月化为蟾蜍的神话等原因,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故而把月蚀之时的月亮残缺,想象成因蟾蜍啮食所致,谓之“蟾蜍食月”。月有后宫群臣的寓意,故而唐诗中的食月诗常作为诗人抒发政治感慨的工具。卢仝歌行体《月蚀诗》是这方面诗歌的代表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中有一定数量的涉蟾蜍诗,多以“蟾蜍”代指月亮。第七章是对唐诗中“月兔”进行文化阐释。《楚辞·天问》“顾菟在腹”,王逸以“月中顾望之兔”释之,月兔神话由此而生。唐人涉月诗中常言及月兔,称之为“顾兔”“玄兔”“白兔”“玉兔”“阴兔”“金兔”等。“顾菟”之义,学术界有“月兔说”“蟾蜍说”“蟾兔说”“月虎说”四说。在唐诗中,有“月兔”“蟾蜍”两种释义。“玄兔”之称,解释了月中兔的来源,亦即“阴影说”。“白兔”寓意长寿,故唐人化用“白兔捣药”的神话入诗,借之抒情言志。“玉兔”既是“白兔”的喻称和美称,又暗指其为天上之兔。而且“玉兔”“阴兔”“金兔”之称与阴阳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联。因兔代指月,故唐诗以“兔轮”“兔钩”“兔影”“兔辉”来写月,以“乌飞兔走”形容时光流逝。唐诗中月兔的不同称谓,是我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沉淀,从中亦可窥探月兔神话的起源。第八章是对唐诗“月桂”的意象及其寓意进行探析。《淮南子》记载“月中有桂树”,《安天论》又有“月中仙人桂树”之说。唐代时产生的“吴刚伐桂”和“月落桂子”进一步丰富了月桂神话。唐人化用月中桂树的典故,以写月、咏桂、誉美人、赞贤达,或以“桂”代指月亮。又将月中桂的神话意象与科举寓意结合,使之成为了功名的象征。唐诗尤其是中晚唐诗歌以月桂喻功名者甚多,而且因“蟾宫”之说而衍生出“蟾宫折桂”的熟语。月中桂树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为唐人喜用,以表达对功名的追求。
但白瑾[5](2019)在《曾协《云庄集》诗赋研究及校注》文中研究表明曾协是北宋前期一位不知名的文人。因其为宋代重要儒学家族——南丰曾氏家族成员,其文采受到中国古代一些文学评论家的关注,有关其人其文的评论在以往的研究中略失公允,故有必要通过其全部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一个全面、整体的研究。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学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曾协的家世、交游及这些与他的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并对《云庄集》的版本进行介绍。第二章结合《云庄集》中具体文句对曾协在文学基本认知和文学艺术风格两方面的觐点进行讨论,以概括其诗学思想。第三章以体裁选择、题材分类与艺术风格、思想内容三条线索对《云庄集》中的诗作进行分析,以总结其诗歌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个性。第四章对曾协诗作以外的其他文体创作进行分析,以更全面地把握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在进行这些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尽可能回答前人关於曾协的研究所留下来的问题。第二部分为校注部分。以《四库全书》本《云庄集》为底本,以《豫章丛书》本《云庄集》为第一参校,参考《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等今人整理成果,以辩证文本、疏通文义,作为文学研究的辅助。
李思弦[6](2019)在《南朝隋唐五言“诗家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家语,作为古代诗歌理论的一个概念,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存世文献对此概念的记载也主要集中在王安石改“奏赋长杨罢”为“奏罢长杨赋”,以及李东阳称“芙蓉露下落”一句“自是诗家语”,这两件事情上。综合各家对诗家语一词的使用情况,大体可对诗家语做出如下定义:诗家语是诗中一种能够通过字与词的排列、结构模式的选择,令诗句整体极具艺术表现力,且不以直白流畅为意的语句。将诗家语概念与传统诗学概念、用语相对比可知,诗家语与古代诗论、诗话所涉及字词、句法、修辞、体势风格、言外之意、表达效果等方面的概念、用语,在范畴上基本能够重合。只是诗家语概念更加侧重句中字词排列、诗句结构两方面所影响的诗句整体的艺术表现力而已。而诗家语研究就是从古代诗论、诗话中经常出现的关于字词排序的“熔裁”、“声律”、“章句”、“丽辞”、“斡旋其语”等事,以及关于诗句结构模式的“句法”等两个方面,探讨诗句整体如何构成并体现出“体性”、“隐秀”、“神韵”、“性灵”等艺术表现力的一种研究。…诗家语概念虽然能够根据传世文献寥寥数语的记载而界定出来,但这种定义也仅能勾勒出诗家语所探讨的主要范畴与侧重方向,过于笼统,不够具体。欲明确诗家语概念的具体内涵与主要特点,还须对多为古人提及并讨论的诗中佳句详加分析,对其中字词排列与结构模式的共同特点进行总结。由于南朝、隋、唐时期五言诗句一脉相承、佳句频出,上有别于汉魏古体,下可极百代诗家之变。且此时期诗句整体上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又暗合于诗家语所关注的诗句字与词的排列次序、诗句结构模式的选择这两个主要方面。因此,本文分诗家语概念为诗家语序,即能够对诗句的艺术表现力产生影响的诗句字与词的排列次序;和诗家语结构,即能够对诗句的艺术表现力产生影响的诗句结构模式。从南朝隋唐时期多为后人提及的诗中佳句入手,通过对佳句中字与词的排列次序、结构模式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的分析,总结并归纳出其中的共同特点来,这些特点才是诗家语概念的具体内涵。在第一章中,主要以南朝隋唐时期秀句、佳句中字词的排列次序及其对句中诗意表达效果的影响状况为研究对象。从诗句内部的时间、空间、逻辑三种关系的远近、虚实,词语排列的调换及其对连贯语义的破坏等角度,分两节对此时期诗中佳句存在的内容压缩与词语省略、语句斡旋与字词倒装两种现象进行讨论。进而归纳出南朝隋唐五言佳句在语序方面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即诗家语序。在第二章中,主要通过分析诗论、诗话中古人对诗句结构的既有认识,提出诗句具有相沿成习的惯用表达方式,即“凝固结构模式”(也就是古人“用唐人句律而不用其意”,“取唐人语而掇入少陵绳墨”中的“句律”、“绳墨”等说法的统称)。并以此作为切入点,从诗句结构与节奏的配合及其对诗句内容的强调层面,分三节对字眼句、副词句、比喻句、发语结构句、无字眼句五种凝固结构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并概括出诗家语结构。而第三章,则是在第一、二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诗家语观诗”的诗句分析方法,并通过对南朝隋唐时期的诗句及相关评点的分析、落实,来明确“诗家语观诗”在操作中的四个基本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及主要适用范围。同时,对古今既有评点、分析诗句的方法进行梳理,在对比中分析“诗家语观诗”的主要优势与局限。
张东艳[7](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指出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叶汝骏[8](2018)在《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袁枚《随园诗话》云:“唐人最重五律。”五律在唐诗体裁系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唐诗近体中率先完成定型的一体,也是联结古、近两大体裁系统的枢纽性诗体。同时,五律还是唐人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体,而唐代则可谓五律艺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再者,唐代科举试诗主要采用五言六韵的近体诗,而五律正是其必备的基础,这便决定了五律在唐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故可以说,五律是唐代的第一诗体。本文通过对唐代五律历史演变过程的系统梳理,.初步还原了唐代五律艺术发展的真实状况,归结出了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提出“唐诗文体学”的概念,并分析了该研究的重要意义、现状及不平衡性,指出今人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与其地位与成就严重不符的情况。绪论还介绍了唐代五律的数量、分期等基本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古今学者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现状及其动向。正文部分,第一至五章从纵向的史的角度对唐代五律的历史演变轨迹进行系统梳理。与以往学者多从时限角度进行机械划分不同,本文以诗歌艺术性的总和一一“体”一一为视角,将唐代五律划分为齐梁体、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杜甫体及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若干发展阶段。具体而言,第一章论述唐体五律初步剙构的首个阶段,即从齐梁体到初唐体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初唐体五律存在“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二元分野的格局。第二章论述形成唐体五律正宗、经典作品的主要阶段一一盛唐体,指出盛唐诗人的一些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章论述登峰造极、轨范千古的杜甫体五律,杜甫以一人之力,掀起了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第四章论述大历体五律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状况,在这一堪称五律首次独盛的阶段,五律的若干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转变。第五章论述贞元以后的五律,此际的五律受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多种美学范式的共同影响,尤以贾岛体的影响最为深刻。第六章进一步从横向对比的角度归结出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一是通过唐体五律与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的艺术进步;二是通过初盛唐五律与中晚唐五律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美学追求的转变;三是通过梳理唐代五律“以古行律派”与“以律行律派”的消长演变,揭示出“以古行律”的五律成为唐代五律高格的原因;四是通过五律与七律在表现原理、主导风格等方面的对比,进一步揭示出唐人五、七言律的艺术分工问题。余论部分还就与唐代五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延伸探讨。
梅雪[9](2017)在《中唐叙事诗与韩柳古文运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中唐叙事诗和韩柳古文运动作为中唐文学研究的两大重点,在中唐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一般认为,诗、文之间应无必然联系,但就中唐叙事诗的发展状况和呈现的多方面特点来看,除了对前人叙事诗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之外,明显与韩柳古文运动精神、创作指导思想、以及古文运动文人群体的叙事诗创作风貌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受这些相关联的因素影响,最终形成了中唐叙事诗的独特风貌和成就,成为叙事诗发展的又一高峰阶段。然而,人们在探讨中唐叙事诗繁荣原因时,对上述联系却未能有更多关注,即使在一些成果中偶有提及,但也是一笔带过,从而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即由此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唐叙事诗与韩柳古文运动之间关系的全面考查和深入探讨,进一步挖掘中唐叙事诗繁荣的多方面原因,展现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全面展现中唐叙事诗在中国古代叙事诗发展进程中的承前启后、传承创新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对叙事诗进行界定,阐述学界对叙事诗的不同定义,明确叙事诗的划分标准,并对唐前叙事诗和唐代叙事诗进行梳理,宏观把握叙事诗的发展历程,展现叙事诗的发展特征,突出中唐叙事诗的繁盛之状。第二章对古文运动的核心精神及韩柳文人群体叙事诗创作进行研究,一方面展现古文运动精神的核心内蕴,另一方面探讨古文运动精神、笔法等对韩柳文人群体叙事诗创作的渗透,展现其叙事诗创作风貌,为探索古文精神对其他诗人群体叙事诗创作产生影响奠定基础。第三章阐述古文运动精神及韩柳文人群体叙事诗风对中唐其他诗人群体叙事诗创作的影响,揭示文学思潮及文学创作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展现中唐叙事诗的成就以及对宋代叙事诗的多方面影响,肯定中唐叙事诗承前启后、传承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张爽[10](2016)在《唐代卢仝茶诗对宋代诗人的影响》文中提出中唐诗人卢仝所作的茶诗是后世熟知的千古佳作,其对宋代诗人的影响包括显性和隐性两大方面。显性影响主要由宋代诗人对卢仝茶诗的再创造情况体现出来,宋代茶诗大多出现了卢仝茶诗中经典诗句的回音。隐性影响则是表现在宋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自觉地向卢仝茶诗新颖的题材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两方面靠拢。在题材上以俗为雅,将诗人的情感注入生活琐事,做到生活日常情感化;内容上以故为新,讲究诗歌情趣与心灵隐逸,追求宋代诗人的一片新天地;在艺术风格上,卢仝茶诗中的以文为诗、以奇为诗、以思为诗的艺术特色对宋代诗人的创作风格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论卢仝诗的题材取向与艺术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卢仝诗的题材取向与艺术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2)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赵秉文和李纯甫生平比较 |
第一节 赵秉文的生平 |
一、“仕五朝、官六卿”的仕宦生涯 |
二、赵秉文的交游情况——“文坛盟主” |
第二节 李纯甫的生平 |
一、短暂坎坷的仕宦生涯 |
二、李纯甫的交游情况——“当世龙门” |
第二章 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思想内容比较 |
第一节 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思想内容的相同点 |
一、写景咏物,质朴刚健 |
二、借古讽今,以史为鉴 |
三、酬唱赠答,吟咏情性 |
第二节 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思想内容的不同点 |
一、赵诗多慷慨沉郁,李诗多细腻幽思 |
二、赵诗多闲适旷达,李诗多不平之鸣 |
第三章 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艺术特色比较 |
第一节 诗歌形式:众体兼备与形式单一 |
第二节 修辞技巧:典故和引用 |
第三节 诗歌风格:拟古和尚奇 |
一、赵秉文的诗歌风格:拟古而不拘泥于古 |
二、李纯甫的诗歌风格:尚奇求新 |
第四章 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创作差异的原因 |
第一节 人生态度:温柔敦厚与狂放不羁 |
第二节 思想倾向:主儒与主佛 |
第三节 文学观点:继承与创新 |
一、诗歌创作论:“师古”与“师心” |
二、诗歌原理论:“达意”与“心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赵秉文、李纯甫年谱简表 |
致谢 |
(3)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清诗清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四节 选题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诗清注的整体文献形态与面貌 |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刻印、传钞与整理简述 |
第二节 清诗清注的分期与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清诗清注的专题文献考察 |
第一节 吴梅村诗注的分期和界定 |
一、吴梅村诗早期注本 |
二、吴梅村诗中期注本 |
三、吴梅村诗后期注本 |
第二节 文本的生成与演变——以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梅村诗笺》为中心 |
一、“同声相应”的创作动力与未编年本的诞生 |
二、“挥汗书写”的辛酸经历与南图本的生成 |
三、从《梅村诗笺》到《吴梅村诗笺》的文本演变 |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钞本五种评介——兼及“程笺杨补”系统之失 |
一、集注本 |
二、北皮亭写本 |
三、独醒盦本 |
四、草堂本 |
五、旧山楼本 |
第四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程笺杨补”钞本考述 |
一、杨学沆与《吴梅村诗集笺注》 |
二、“程笺杨补”钞本研究述略 |
三、士礼居钞本由戴光曾钞本“直接传写”而来 |
四、再谈保蕴楼钞本的避讳问题 |
五、退轩钞本及其庋藏线索 |
第五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排印本与整理本述评 |
一、俞庆恩与排印本《吴梅村诗集笺注》 |
二、整理本《吴梅村诗集笺注》的成就与创新 |
三、吴梅村诗注整理与研究的展望 |
第六节 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及其版本着录献疑 |
一、江浩然父子的笺注事业 |
二、着录情况辨析 |
第七节 杨谦《曝书亭集诗注》木山阁刻本的成书及流传 |
一、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 |
二、与杨氏木山阁刻本有关的其他刻印本 |
三、杨谦及其注本接受情况简述 |
第八节 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及剜改“屈五”事小考 |
一、孙银槎及《曝书亭集笺注》版本情况 |
二、孙银槎注本的评价及剜改“屈五”成因 |
小结 |
第三章 清诗清注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
第一节 于着述有功事——清人对注释的普遍认知与实践 |
一、重经重史的风尚与经、史注释的地位 |
二、乾嘉时期诗歌注释的实证主义与学问化倾向 |
第二节 藏书、抄书、刻书与注书的互动——以清诗别集注家为中心 |
一、藏书家与注释者 |
二、注家与秘密传钞者 |
三、畅销注本及其早期推手 |
第三节 别集诗注的文本遗留和经验传承——从宋诗宋注到清诗清注 |
一、导源:别集诗注的繁盛及宋诗宋注的文本流传 |
二、鉴别:清人眼中的明人诗歌注本 |
三、远采:施注苏诗 |
四、近择:仇注杜诗在眼前 |
小结 |
第四章 清诗清注的体例与注释特色 |
第一节 笺诗矜奥博——惠栋注的体例及其垂范意义 |
一、经传单行的追求与注释文本功能的认知 |
二、“附事见义”与诗史观念 |
三、训纂与辑佚 |
四、诗歌系年与年谱编纂 |
五、重视考订风土名物 |
六、对待前人注释的态度 |
第二节 笺注吴诗“四难”何指?——程穆衡注本体例初探 |
一、“论世知人,唯贵核今”的注释理念与“注吴诗四难”的提出 |
二、十九条凡例的分类与特色 |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征引史料笔记考论 |
一、“稗史野乘”在程笺中的量化分布 |
二、未标明出处的史料来源 |
三、程笺引史着特点举证 |
小结 |
第四节 “仕不怠学”与“繁冗之弊”——靳荣藩及其注释特色成因探析 |
一、靳荣藩生卒年及“仕不怠学”的语义出处 |
二、《吴诗集览》及其注释特色 |
三、《吴诗集览》的成书背景 |
四、《吴诗集览》的学术渊源 |
小结 |
第五章 清诗清注与清诗批评的互动 |
第一节 引论:“破体”与“立式”——注、评融通的历史基础与文本可能 |
第二节 清人论诗语境中的清诗清注 |
一、从诗论到注论——王鸣盛《吴诗集览序》及其与清诗清注家的互动 |
二、清诗学主将之一的认可——赵翼对《吴诗集览》的评价 |
三、经典注释的“内部回响”——道咸以降注本对乾嘉注本的接受与评价 |
第三节 注诗者兼注人——明亡清兴中的诗意与诗心 |
一、国变中的人事解读 |
二、怨刺传统的追溯 |
三、浮沉于世的共鸣 |
四、借古抒怀的体察 |
第四节 《曝书亭集》诗注的“集句”精神与“选本”思维 |
一、杨谦“集句而注”的意义与效果 |
二、注家之心,选家之眼——江浩然注的选本思维 |
第五节 “会心妙笔”话渔洋——伊应鼎与清诗评注本实践 |
一、《会心偶笔》的成书缘由辨析 |
二、评注结合,各居其位——《会心偶笔》的核心体例 |
三、《会心偶笔》的行间注与总评特色 |
小结 |
第六章 清诗清注与当代注释学 |
第一节 文本细读与清诗别集注本的整理 |
一、清诗研究应该重视旧注本的点校和整理 |
二、清诗清注本与清诗今注本的比较优势 |
第二节 注释学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
一、注释学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要 |
二、从“由文及人”到“人文并重” |
三、从清诗清注研究中得到的思考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清诗清注总目初编 |
附录二 清诗别集注本叙录 |
附录三 清诗别集注本序跋辑校 |
附录四:清人语境中的清诗清注及注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4)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一章 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 |
第一节 日神之名 |
第二节 日出之处 |
第三节 日入之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 |
第一节 日乌意象:咏日与咏乌 |
第二节 古籍所载“羿”之形象 |
第三节 唐诗之“羿”及射日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 |
第一节 羲和神话起源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唐诗中的“羲和”含义 |
第三节 “羲和驭日”诗歌引申 |
第四节 羲和驾驭:日车与六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诗中的逐日、却日神话 |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夸父逐日神话 |
第二节 唐诗中的鲁阳却日神话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 |
第一节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 |
第二节 唐诗中奔月神话主题 |
第三节 嫦娥形象:美的化身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唐诗中的蟾蜍与食月诗歌 |
第一节 月中有蟾蜍的观念来源 |
第二节 唐代的“蟾蜍食月”诗 |
第三节 《月蚀诗》的相关问题 |
第四节 以“蟾蜍”代月的唐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诗中的月兔及文化内涵 |
第一节 “顾兔”四说及唐诗释义 |
第二节 “玄兔”及月兔来源诸说 |
第三节 “白兔”及月中捣药神话 |
第四节 “玉兔”诸称的多重内涵 |
第五节 “兔”在诗中的借代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唐诗中的月桂意象与寓意 |
第一节 月中桂树异名及源流 |
第二节 月中桂树的诗歌意象 |
第三节 月中桂树的功名寓意 |
第四节 月宫传说及蟾宫折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曾协《云庄集》诗赋研究及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曾协及其《云庄集》 |
第一节 曾协的家世与其文学创作关联 |
第二节 曾协的交游与其文学创作关联 |
第三节 《云庄集》的版本流传 |
第二章 曾协的诗学思想 |
第一节 曾协的“有为”论 |
第二节 曾协论“清新”与“家法” |
第三章 曾协的诗作研究 |
第一节 曾协诗作的体裁选择 |
第二节 曾协诗作的题材分类与艺术风格 |
第三节 曾协诗作的思想内容 |
第四章 曾协的其他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曾协的词作研究 |
第二节 曾协的赋作研究 |
第三节 曾协的文学类散文研究 |
结语 |
校注部分 |
凡例 |
赋卷 |
宾对赋 |
植菊赋 |
五言古诗卷 |
拟古六首 |
拟结客少年场 |
和唐使君柜古风二首 |
送汪汝冯沿檄造朝 |
陈曦颜获玉兔,甚竒,邀予赋诗 |
邓器先北窓 |
次韵李粹伯登镇江倅厅富览亭 |
题李粹伯晦蓭 |
王炎(?)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 |
江梅 |
蜡梅 |
章季子携所作乐府来,以诗谢之 |
题大儿新安官舍三乐斋 |
饮沈氏园得僻字 |
送邓器先赴罗田尉五首 |
送赵德庄右司赴江东漕八首 |
赋赵有翼仇池石次沈正卿用苏翰林韵 |
送赵有翼通守吴兴 |
七言古诗卷 |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
送赵有翼监丞造供职 |
次翁士秀《喜雪长咏》 |
次韵翁士秀《雪再作》 |
和裘父侄季狸《竹夫人歌》 |
周知和以苏陈倡和韵,赋水仙、江梅、腊梅三种花,谨次韵 |
周知和李粹伯一再和钵字韵诗,益工,勉继元韵 |
次韵翁士秀《病起》 |
五言律诗卷 |
暮春杂咏八首 |
蓬户 |
王叔武示忠州张使君德远近诗次韵三首 |
倪文举寺簿挽诗三首 |
和韩子文 |
七言律诗卷 |
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阙二首 |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 |
次韵翁士秀见赠二首 |
再次前韵二首呈士秀 |
次韵汪汝冯见赠 |
次韵赵有翼简徐圣可元韵 |
喜晴 |
李粹伯《对月见怀》次韵 |
王叔武示和人雪诗次韵二首 |
送薛士昭 |
沈正卿示探梅诗次韵 |
再次沈韵 |
正卿借韵招同社候雨霁访梅次韵 |
总司官饯董少卿 |
谢翁子履、子进惠诗二首 |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
谢翁子亨惠诗 |
谢蜀人侯君惠诗 |
送向兄荆父帅维扬二首 |
和陈曦颜《春尽思归》二首 |
夜饮枕流,次日以诗记陈迹 |
再饮枕流和王景文韵 |
昔先君子与司直兄相知文字间,诸孤悬隔,各未相闻,一旦裘父侄惠然见访,共道家庭旧好,抚今念昔,慨然伤怀,因成小诗呈裘父 |
裘父见和复次韵 |
和裘父见赠二首 |
俞义仲挽诗 |
邵衮臣挽诗二首 |
寒食雨霁 |
湖山堂 |
卫公堂二首 |
送张忠州使君八兄二首 |
题陈倅升卿芝草图二首 |
沈正卿《重梅》次韵 |
和俞几先《喜雨》二首 |
和蒋子尚 |
和王雅州见赠 |
陈曦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又赋一篇以述怀 |
都朝适至,作诗相庆,次韵 |
和李粹伯 |
寄题陈曦颜敦复斋 |
赵有翼招同社出游次韵 |
诸公出游,有翼有诗,和者盈轴,次日,饮正卿家,出以示余,走笔次韵 |
有翼有诗督真率第二次会,次韵 |
送裘父侄还乡二首 |
代常州请平江郑侍郎 |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 |
五言绝句卷 |
紫芝杂咏 |
送王炎(?)赴山阳守,以“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为韵十首 |
山云 |
小山丛桂 |
七言绝句卷 |
题留烟亭 |
题零陵郡治环翠亭 |
醒心亭 |
荻华渚 |
睡足轩 |
洁泉 |
清富庵 |
薝卜林 |
凝香迳 |
野菊涧 |
游罨画溪(有序) |
芭蕉 |
西溪冬夜 |
偶作二首 |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
督几先画 |
李粹伯命赋枕流,已读佳篇,不容着语,戏书二伽陀问之 |
和剡宰二首 |
月夜再和 |
和韩子文五首 |
和翁士秀《瑞香水仙》二首 |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
老农十首 |
和叔武《逢梅》二首 |
再和前韵三首 |
春至无梅,追用前韵一首 |
和粹伯七夕韵 |
词卷 |
点绦唇 |
点绦唇 |
浣溪沙 |
秦楼月 |
桃源忆故人 |
踏莎行 |
凤栖梧 |
祝英台 |
水调歌头 |
水调歌头 |
酹江月 |
酹江月 |
酹江月 |
水龙吟 |
记(含辨、铭)卷 |
李泌辨 |
求己斋铭 |
大愚堂记 |
强衍之愚庵记 |
超宗道人妙用庵记 |
直节堂记 |
棣华堂记 |
书後卷 |
书柴鸣举《易索隐》後 |
书《陈池州芝亭记》後 |
书邓器先所藏苏帖後 |
题侯齐彦乐府後 |
题本事方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傅伯寿《云庄集序》 |
附录二 四库全书《云庄集》提要 |
附录三 他人唱和曾协诗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南朝隋唐五言“诗家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诗家语概念与南朝隋唐五言诗句 |
一、诗家语概念的界定 |
二、古人对诗家语概念所涉内容的认识及其演进 |
三、诗家语研究范畴与传统诗学概念、用语之关系 |
四、以南朝隋唐五言诗句分析、归纳诗家语具体内涵的主要原因 |
第二节 诗家语研究现状 |
一、以诗家语为对象的研究概况 |
二、与诗家语概念相关的古典诗歌、诗句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渊源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五言诗句的内部关系、语句斡旋与诗家语序 |
第一节 诗句内部关系及其省略情况对艺术表现力的影响 |
一、诗句内部时间、空间、逻辑三种关系与关系描述词语的省略情况 |
二、诗句内部关系对诗意远近、虚实及表达效果的影响 |
第二节 诗中语序、结构凝固及其对艺术表现力的影响 |
一、句法就声律说辨析 |
二、诗中词语、语序与特殊诗意效果的绑定 |
三、古人对诗中结构、表达凝固之事的认识与利用 |
小结 |
第二章 五言诗句的凝固结构模式与诗家语结构 |
第一节 字眼句 |
一、四种结构模式字眼句的发展状况 |
二、字眼句的共同特点 |
三、四种字眼句的节奏特点及其与诗句结构的配合情况 |
第二节 副词句与比喻句 |
一、副词句的命名、发展状况、结构特点及其与诗句节奏的配合 |
二、比喻句的发展状况、结构特点及其与诗句节奏的配合 |
第三节 发语结构句与无字眼句 |
一、发语结构句的发展状况、结构特点及其与诗句节奏的配合 |
二、无字眼句的发展状况与结构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诗家语观诗与古今诗句分析方法 |
第一节 “诗家语观诗”的诗句分析方法 |
一、“诗家语观诗”在分析南朝隋唐五言诗句中的应用 |
二、“诗家语观诗”在落实古人评点中的应用 |
三、“诗家语观诗”在分析宋元明清五言诗句中的应用 |
四、“诗家语观诗”在七言诗句分析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古今诗句评点、分析与“诗家语观诗”在方法上的优势与局限 |
一、古代诗人评点、分析诗句的方法、特点和成因 |
二、以现代语言学为基础的诗句分析方法、特点及其局限 |
三、“诗家语观诗”与古今诗句分析方法之关系及其主要优势与局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杜诗学”概说 |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基本框架 |
五、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
二、反对“诗史说” |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
六、抑杜扬李 |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
小结 |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
一、古风 |
二、律诗 |
三、绝句 |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
一、褒扬杜诗 |
二、杜诗指瑕 |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
一、《古诗选》 |
二、《十种唐诗选》 |
三、《唐贤三昧集》 |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
一、概论前人学杜 |
二、论王安石论杜 |
三、论黄庭坚学杜 |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
小结 |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
二、诗教与性情 |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
一、忠君爱国 |
二、温柔敦厚 |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
一、古风 |
二、律诗 |
三、绝句 |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
三、杜诗的新变 |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
一、字法 |
二、句法 |
三、章法 |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
小结 |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
三、以“史法”论杜诗 |
小结 |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
三、论学杜 |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
五、考证杜诗 |
六、论杜甫之人品 |
七、小结 |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
一、论杜诗之创新 |
二、论杜甫之天才 |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
四、考证杜诗 |
五、杜诗指瑕 |
六、小结 |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
二、论杜诗注本 |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
一、不可分割 |
二、承上启下 |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
三、用典 |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
一、以史证诗 |
二、借杜言志 |
小结 |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
第一节 正变论 |
第二节 创作论 |
第三节 诗法论 |
第四节 鉴赏论 |
小结 |
结语 |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国内着作 |
三、国外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科研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后记 |
(8)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唐诗文体学”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一、多元完备的唐诗体裁系统 |
二、“唐诗文体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三、唐诗分体研究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唐代五律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兼谈五律与唐代科举试诗之关系 |
二、唐代五律的数量问题 |
三、唐代五律的分期问题——以“体”为视角 |
第三节 唐代五律研究述评 |
一、古人关于唐代五律的讨论 |
二、历代唐诗选本选评唐代五律的情况 |
三、唐代五律的整体研究 |
四、唐代五律的个案研究 |
五、问题与展望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目标 |
第一章 从齐梁体到初唐体——唐体五律的初构 |
第一节 形式变革的前夜: 齐梁体五言新体诗 |
一、齐梁体的主要美学特征 |
二、齐梁体五言新体诗在初唐前期的统治地位 |
三、形式变革的推毂者: 宫廷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
四、齐梁馀习的澄汰者: 在野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
五、齐梁体在初唐以后的萎缩与蜕变 |
第二节 形式变革: 五律的率先定型及其诗歌史意义 |
一、形式变革的理论准备 |
二、篇制的选定: 八句体诗的源流及其美学优势 |
三、属对的规范: 诗歌律化的第一步 |
四、声律的调制: 诗歌律化的第二步 |
五、五律率先定型的重大诗歌史意义 |
第三节 初唐体五律之正格: “以律行律派” |
一、初唐体五律的两大派别及其地位 |
二、沈宋的五律及“沈宋体”成为律诗别称的原因 |
三、杜审言等人对五律艺术发展的贡献 |
四、“以律行律派”的艺术特征 |
第四节 初唐体五律之别调: “以古行律派” |
一、先驱: 初移风会的“四杰”五言新体诗 |
二、“五言律祖”陈子昂与“以古行律派”的创辟 |
三、“以古行律派”的艺术特征——以陈子昂五律为中心 |
第二章 盛唐体——五律的正宗与典范 |
第一节 初、盛之交诗人与五律的美学转向 |
一、张说与“以律行律派”的式微 |
二、张九龄与“以古行律派”的兴起 |
三、苏颋等其他初、盛之交诗人的五律 |
第二节 王孟诗派与五律正宗美学风范的确立 |
一、王维:前杜甫时代五律的首位集大成者 |
二、王维与孟浩然五律艺术风貌之差异及其成因 |
三、近孟之清淡古雅: 储光羲、常建、刘眘虚等 |
四、近王之清空流丽: 祖咏、綦毋潜、卢象等 |
五、王孟诗派何以成为五律的正宗? |
第三节 盛唐体五律的多元协奏 |
一、李白: 盛唐“以古行律派”的造极者 |
二、高适与岑参五律的艺术分野 |
三、王昌龄等其他盛唐诗人的五律 |
第四节 盛唐诗人的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的深远影响 |
一、“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选择 |
二、典丽、清远与雄浑的选择 |
三、山水田园与边疆塞漠的选择 |
四、盛唐体五律的主要艺术特征 |
第三章 杜甫体——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
第一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上) |
一、描写与表现领域的极大扩展与深化 |
二、风格的千汇万状及其沉郁本体 |
三、“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高度统一 |
第二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下) |
一、由炼字看写景造境艺术的别出心裁 |
二、句式结构的脱弃陈规 |
三、谋篇布局的开阖变化 |
四、五律组诗的层次安顿 |
五、格律声韵的戛戛独造 |
第三节 从“唐调”到“杜调”: 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
一、从兴会到着意 |
二、从自然到精工 |
三、从浑圆到严整 |
四、从活泼到沉着 |
第四节 登峰造极,轨范千古: 杜甫体五律的地位与意义 |
一、数量与质量的双双造极 |
二、“杜集大成,五言律尤可见者” |
三、五律一体真正的“立法者” |
四、非有唐一代所能限者 |
第四章 大历体——诗运转关之际五律的承与变 |
第一节 大历体五律的美学动向 |
一、大历诗人的择体意识与五律的首次独盛 |
二、越盛唐接齐梁: 取法渊源的反省与回归 |
三、移风骨于情致: 审美趣向的转移与内化 |
四、窃占青山白云: 题材内容的萎缩与固化 |
五、“以律行律派”的回归与五律的精致化 |
第二节 韦应物等与“以古行律派”的相对式微 |
一、“韦苏州律诗似古” |
二、清旷夷犹,可继王孟 |
三、韦应物与王孟五律之比较 |
四、李益等人的五律:古意犹存,不为律缚 |
第三节 盛而逗中的典型:“钱刘”的五律 |
一、刘长卿的五律: 诗运转关的标本 |
二、钱起的五律: 初露中唐面目(附郎士元) |
三、“钱刘”五律之比较 |
第四节 大历体五律的其他代表 |
一、京洛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
二、江南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
三、方外诗人群体的五律 |
四、皎然的五律: 清机逸响,机锋犹近 |
第五章 元白体、张籍体和贾岛体——唐体五律的分化 |
第一节 贞元以后五律的阶段性特征 |
一、复古风潮与中唐后期五律的再度转向 |
二、三大美学楷范的确立与贾岛体的风靡 |
三、科举试诗导向的强化与晚唐五律的繁荣 |
第二节 贾岛的时代: 作为晚唐五律首要美学楷范的贾岛体 |
一、贾岛: 唐代五律最后的创辟者 |
二、贾岛之同道: 孟郊、无可等人的五律 |
三、苦吟磨镌、清真奇僻: 贾岛体五律的美学特征 |
四、贾岛体何以成为晚唐五律的首要美学楷范? |
五、晚唐前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
六、晚唐后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
第三节 元白体、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 |
一、元白体五律: 平易近俗,浅切流利 |
二、元白体未能跻身五律经典风格之原因 |
三、元白体与中晚唐五律浅俗的一派 |
四、张籍体五律: 平易近雅,清淡闲远 |
五、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清雅的一派 |
六、姚合五律: 出入三派,尤近张籍 |
第四节 流风之外: 韩愈等人的五律 |
一、韩愈的五律: 面目与其古体迥异 |
二、刘禹锡的五律: 诗衢广博,格高调远 |
三、温庭筠与李商隐五律之比较 |
四、马戴等人的五律: 风调高华,力追盛唐 |
五、贞元至大中时期其余派外诗人的五律 |
第五节 唐音余响: 五代十国的五律 |
一、李煜等五代十国诗人的五律 |
二、独步丛林的齐己五律——兼及诗僧偏擅五律之原因 |
第六章 唐人五律的艺术追求 |
第一节 唐体五律对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美学变革 |
一、针对齐梁声病之体的形式美学变革 |
二、针对齐梁绮艳之格的内容与风格美学变革 |
三、章法结构由一线贯下到转折顿挫 |
四、结尾方法由就题收束到宕开一笔 |
第二节 五律由初盛至中晚的美学嬗变 |
一、由追求气象到下细工夫、作小结裹 |
二、由追求整体的平衡到着意于中二联的营构 |
三、意象化进程与情景关系的变迁 |
四、中晚唐五律“三四句多作一串” |
第三节 “以古行律”与唐代五律高格的确立 |
一、“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的消长与演变 |
二、唐人“以古行律”的主要方法 |
三、“以古行律”的盛行及其成为唐代五律高格之原因 |
第四节 唐人五律与七律的艺术分工 |
一、五律与七律表现原理的差异 |
二、七律的兴起对五律艺术发展的影响 |
三、附论: 影响唐代五律发展的其他因素 |
结论 |
余论 |
一、五言律诗美学特质探论——兼论“中和”审美理想与古典诗歌之关系 |
二、论唐代的仄韵五律——兼论仄韵律诗的归属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唐叙事诗与韩柳古文运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叙事诗发展进程与唐代叙事诗 |
第一节 唐前叙事诗的发展及成就 |
第二节 唐代叙事诗发展进程及特色 |
第二章 古文运动精神与韩柳文人群体叙事诗创作 |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核心精神 |
第二节 古文精神对韩柳文人群体叙事诗创作的渗透 |
第三章 中唐其他诗人叙事诗创作与古文运动精神的契合 |
第一节 元白诗人群体与古文运动 |
第二节 中唐其他诗人的叙事诗创作 |
第三节 中唐各文人群体叙事诗创作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
第四节 中唐叙事诗对宋代叙事诗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唐代卢仝茶诗对宋代诗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二、卢仝茶诗在宋代诗歌中的再现 |
三、卢仝茶诗在题材和内容上对宋代诗人的影响 |
(一)诗歌题材以俗为雅———生活日常情感化 |
(二)诗歌内容以故为新———注重诗趣和隐逸 |
四、卢仝茶诗对宋代诗人的艺术冲击 |
(一)以文为诗———句式语言散文化 |
(二)以奇为诗———擅用数字与修辞 |
(三)以思为诗———率性构思、化物于心 |
四、论卢仝诗的题材取向与艺术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 [1]洪亮吉的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研究[D]. 王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赵秉文和李纯甫诗歌比较研究[D]. 邢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3]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D]. 鲁梦宇. 西北大学, 2021(12)
- [4]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D]. 高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5]曾协《云庄集》诗赋研究及校注[D]. 但白瑾. 广西大学, 2019(01)
- [6]南朝隋唐五言“诗家语”研究[D]. 李思弦.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7]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 [8]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D]. 叶汝骏.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9]中唐叙事诗与韩柳古文运动关系研究[D]. 梅雪.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10]唐代卢仝茶诗对宋代诗人的影响[J]. 张爽.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