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自然保护区云杉死因初探

凉水自然保护区云杉死因初探

一、凉水自然保护区云杉死亡原因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宇[1](2018)在《典型阔叶红松林树木死亡与物种共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树木死亡是一个组织器官与环境之间的热力学平衡概念,它代表树木不再具有驱动能量梯度用于代谢或者更新的能力。树木死亡以后不仅能为森林生态系统中其他个体提供资源,还能为其他树木的更新以及幼苗的更新腾出空间并创造林窗条件,进而促进物种共存并维持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典型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是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带性顶极植被,研究其树木死亡与物种共存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典型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本研究以小兴安岭凉水典型阔叶红松林9 hm2大型固定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稳定化机制(例如:负密度制约)如何影响典型阔叶红松林树木死亡动态?树木死亡-生长/更新种间权衡与物种共存理论(即稳定化机制与均等化机制)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树木死亡动态模拟模型如何借鉴物种共存理论?(1)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及似然比检验,探究负密度制约效应对树木死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兴安岭凉水典型阔叶红松林,生物邻体因子对树木存活的效应存在显着的种间变异。但是,这种变异的检验结果受邻体半径的影响。当考虑邻体半径种间变异时,模型赤池信息准则最小。叶习性可能是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之一。无论在固定5 m、固定10 m以及真实/近似的邻体半径条件下,同种邻体指数对树木存活效应的种间变异幅度均大于异种邻体谱系相异性指数。稳定化机制中的负密度制约效应是小兴安岭凉水典型阔叶红松林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理之一。(2)应用广义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及地理变异检验,在多重空间尺度下探究生境异质性对树木死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形因子对树木死亡的效应存在显着的空间变异。但是,这种变异的检验结果受空间尺度的影响。树种对光和水分环境适应策略(即耐阴性与耐旱性)的差异可能是引起上述变异的部分原因。无论在5 m、10 m以及20 m样方空间尺度条件下,海拔高度对树木死亡效应的空间变异幅度均大于凹凸度和山体阴影。(3)探索树木死亡-生长种间权衡与物种共存之间的关系,并借助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等手段,揭示局域因子(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对树木死亡与生长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树木死亡与生长之间存在显着的种间权衡关系,特别是对于小径级树木,死亡率越高的树种,其生长率也越高;反之亦然。这可能是由于种间生态位分化及适合度趋同共同作用,从而促进物种共存并维持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局域因子对树木死亡与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差异并不明显。同时存在负密度制约死亡与生长效应,小径级树木受这种效应的影响更加明显。地形因子对树木死亡与生长的影响比较相似。稳定化机制和均等化机制可能是小兴安岭凉水典型阔叶红松林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理。(4)初步探索树木死亡-更新种间权衡与物种共存之间的关系,并运用Poisson回归、负二项回归、零膨胀回归模型等手段,揭示局域因子对树木死亡与更新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树木死亡与更新之间存在显着的种间权衡关系,死亡率越高的树种,其更新率也越高;反之亦然。这也可能是由于种间生态位分化及适合度趋同共同作用,从而促进物种共存。初探结果发现,树木死亡-更新种间权衡有可能促进物种共存,但仍然需要未来更深入地研究。局域因子对树木死亡与更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差异比较明显。在5 m和10 m样方尺度下,检验出显着的负密度制约更新效应,但没有发现一致的负密度制约死亡效应。无论在5 m、10 m以及20 m样方尺度下,海拔越高的区域,其死亡木越少,更新木越多;反之亦然。(5)根据前文关于典型阔叶红松林物种共存理论的研究结果,对经典树木死亡过程模型的部分结构进行修正,并在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下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集成森林动态样地数据,以1年为时间步长,对研究区2005-2015年间树木死亡进行模拟并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值大体上与实际观测值在空间分布、趋势走向以及变化过程等基本吻合(确证性检验),AUC为0.624±0.002(平均值±标准差,共模拟50次,有效性检验)。森林动态模拟研究中的树木死亡过程模型与物种共存理论以及森林动态样地相结合,有助于研究人员加深对微尺度下树木死亡时空动态格局的理解。

曾楠[2](2017)在《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林乔木死亡动态与生态系统响应》文中指出大兴安岭南段地处内蒙古森林-草原交错区,边缘效应明显,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都相当复杂,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但是抗干扰能力较差,同时该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较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林近年来出现了具有较强斑块性的大面积的乔木死亡现象,严重影响着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和功能的发挥。本研究以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以乔木死亡现象为背景,首次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对乔木死亡干扰下的森林生态系统响应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乔木死亡影响下的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引入广义线性模型揭示了阔叶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幼苗更新、生物多样性等主要特征对乔木死亡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在对阔叶林样地进行第二次清查时发现样地内DBH(胸径)≥1cm的乔木共计23035株,约为2012年首次调查时所记录乔木的1.66倍,2015年山杨株数较2012年增长了 10%。群落树高频度分布的峰值多集中在较小树高区域,群落个体高度较低。2012年~2015年阔叶林群落个体更新较多,乔木更新率远大于死亡率。(2)2012年阔叶林群落个体分布的聚集强度在L(r)等于8.7时出现明显的拐点,随后其聚集强度的增长较之前有所缓慢,而2015年个体分布的聚集强度并无明显拐点,蒙古栎种群在2012年个体的聚集强度最高。2015年聚集强度L(t)值的范围较2012年并无明显差异,在较小空间尺度内,个体死亡现象聚集的程度增长较快,而在较大空间尺度内,则增长被削弱。(3)与乔木死亡率之间呈极其显着相关的变量有土壤pH值、土壤全氮含量以及平均胸径(p<0.001),其中与乔木死亡率之间呈负相关的有土壤pH值和土壤全氮含量(β<0),由模型的拟合结果可以看出被保留的解释变量中除平均胸径外,其余变量均为土壤因子,且多个土壤变量在模型中出现较高的解释度。(4)阔叶林林下草本层共出现66个种,分属于25个科,其中出现种的数量最多的科是菊科(Compositae)。死亡率等级Ⅱ的草本层物种数量在年际间的均处于优势水平,且2014年林下草本层的个体数量相比2015年较多。2014年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普遍高于2015年同一月份,Whittaker指数通常随乔木死亡率的升高而升高,阔叶林林下草本层较高的物种丰富度通常出现在乔木死亡率较低的林分中。(5)阔叶林群落内蒙古栎种群和山杨种群的更新幼苗较多,种群呈稳定的发展趋势,蒙古栎种群其幼苗数量已接近种群乔木总株数的一半,林下更新幼苗主要为实生苗。坡位与更新幼苗总数之间呈极其显着的正相关(β>0,p<0.001),乔木死亡率与山杨幼苗数量之间呈极其显着的正相关(β>0,p<0.001),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山杨幼苗数量之间呈极其显着的负相关(β<0,p=0.009),乔木死亡率与白桦幼苗数量之间呈极显着的负相关(β<0,p=0.009),土壤全氮含量与蒙古栎幼苗数量之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β>0,p=0.005)。

杨怀[3](2017)在《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碳氮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文中指出研究热带雨林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探索土壤碳库增汇措施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北纬5°至20°森林经受更加频繁或猛烈的飓风或台风袭击。尖峰岭是海南岛目前热带森林保存最为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而热带山地雨林则是尖峰岭地区发育最为完善、结构最为复杂的类型,且时常遭受台风威胁。本研究依托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的60 ha热带山地雨林动态监测样地,调查林窗特征和林窗内外环境异质性,研究土壤有机碳及其物理化学稳定性、土壤全氮及有效氮、土壤呼吸等的空间分布,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旨在探明台风是否会增加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和增加林窗内外环境的异质性,进而改变热带森林土壤碳氮的稳定性和空间分布,并揭示该地区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以期为进一步阐明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尖峰岭60 ha热带山地雨林动态监测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4.36 g/kg,变异系数为27.53%。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7.94 g/kg,占总有机碳比例为23.1%;重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6.43 g/kg,占总有机碳76.9%。土壤烷基碳(41.61%)>氧烷基碳(33.00%)>羧基碳(23.78%)>芳香碳(2.60%);土壤惰性指数(烷基碳+芳香碳)/(氧烷基碳+羧基碳)平均为79%,有机碳分解程度系数(烷基碳/氧烷基碳)平均为1.26。(2)半方差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轻组、重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的空间结构比C1/(C0+C1)范围是0.555-0.713,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依赖程度,然而土壤烷基碳、氧烷基碳的空间结构比范围是0.758-0.986,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程度。普通克里格插值及绘制的空间分布轮廓图表明: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沿山脊线增加,总体呈现斑块状与带状分布结合的空间结构。土壤烷基碳、氧烷基碳沿着山脊线增加,但土壤烷基碳以斑块状分布为主、氧烷基碳以带状分布为主。利用多元回归树(MRT)的方法对60个20m×20m样方分成3类,并对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进行RDA分析,表明非生物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影响明显大于生物因素,且二者存在协变现象。对土壤碳化学组分的RDA分析表明,非生物因素对土壤碳化学组分的影响明显大于生物因素,且二者存在协变现象。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前两轴上的梯度变化是一致的,随着胸高断面积、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增加而增加。轻组有机碳随着植物个体数、物种数量、豆科植物个体数、细根生物量(0-10 cm)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烷基碳随着胸高断面积、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氧烷基碳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pH值的增加而减少。(3)土壤总氮的空间结构比是0.485,表明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依赖程度。铵态氮、硝态氮的空间结构比范围是0.775-0.842,表明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程度。土壤氮的空间分布沿山脊线有增加的趋势,且斑块状和带状分布相结合。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空间相似,从西到东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且以带状分布为主。(4)土壤总呼吸、根系呼吸、凋落量的空间结构比范围是0.289-0.62,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依赖程度。土壤呼吸的空间分布在西南角平坦区域较高,沿着山脊线有减少的趋势,且斑块状和带状分布相结合。(5)分析土壤碳氮与环境的关系得出,随着海拔、平均树高、铵态氮、土壤脲酶在环境第一和第二主成分上的梯度增加,土壤碳水、氮水、碳氮水等分布叠加的梯度也增加。随着胸高断面积、土壤烷基碳、生物量、土壤过氧化氢酶在环境上的梯度增加,土壤碳氮分布叠加的梯度也增加。(6)自1949年以来,台风次数减少但强度显着增强。受海南岛台风风向的影响,样地东北方向林窗较多。树冠林窗面积大多数(85%)<200 m2。林窗的最大年龄为23.5年,林窗主要分布于20°-35°斜坡上,林窗形成木的木材密度为0.6g·cm-3-0.7g·cm-3。N2O排放量异质性较强,在林窗内和雨季时较高。林窗内N2O排放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呈现明显的关系。如果忽略林窗将导致该区域N2O排放量被低估18%。

蔡慧颖[4](2017)在《小兴安岭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与生产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确估算森林的碳储量和生产力对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小兴安岭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原始阔叶红松(Pinuskoraiensis)林、谷地云冷杉林、白桦(Betulaplatyphylla)次生林、红松人工林和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森林类型转换(原始林—次生林—人工林)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影响,量化处于衰退状态的谷地云冷杉林的固碳能力,并结合特定森林生态系统分析不同碳库(植被碳库、碎屑碳库和土壤碳库)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4种森林生态系统(阔叶红松林、白桦次生林、红松人工林和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储量差异显着,其中阔叶红松林的碳储量最高,为315.4 t C·hm-2。土壤有机碳储量占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比例最高(55-70%),其次是植被碳储量(28-43%),碎屑碳库最低(2-6%)。两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低于阔叶红松林和次生白桦林。4种森林生态系统之间总NPP没有显着差异,但其分配(地上部分NPP(NPPA)和地下部分NPP(NPPB))却显着不同。凋落物(44%-60%)和细根(43%-47%)生产分别是NPPA和NPPB的最大组分。4种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人工林(328.0 gC·m-2·yr-1)的NEP最高,其次依次是阔叶红松林(311.9 gC·m-2·yr-1)、白桦次生林(231.1 gC·n-2·yr-1)和兴安落叶松人工林(187.9gC·m-2·yr-1)。(2)2011年谷地云冷杉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268.14 tC·hm-2,其中植被、碎屑和土壤的碳储量分别为74.25 tC·hm-2、16.86 tC·hm-2和 177.03 tC·hm-2。2006-2011 年,乔木层碳储量从80.86 t C·hm-2减少到71.73 t C·hm-2,优势树种冷杉(Abiea ephrolepis)、云杉(Picea spp.)和兴安落叶松的碳储量年均减少比例分别为0.5%、2.7%和3.7%。森林NPP为4.69tC hm-2.yr-1,NPPB与NPPA的比值为0.56,凋落物是总NPP的最大组分。森林生态系统中2个主要碳输出途径土壤异养呼吸和粗木质残体(CWD)分解的年通量分别为293.67和119.29gC·m-2·yr-1。森林NEP为55.90gC·m-2·yr-1。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衰退状态的谷地云冷杉林仍具有一定的碳汇功能。(3)处于演替初期阶段的白桦次生林的植被碳储量和NPPA均仅受林分密度的影响,与其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而处于演替后期阶段的阔叶红松林的植被碳储量和NPPA受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共同影响,植被碳储量随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驼峰型分布(P<0.05);NPPA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则是驼峰型格局(P<0.05)。研究结果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与植被碳储量和NPPA的关系受到森林演替阶段的影响。(4)CWD作为谷地云冷杉林碎屑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碳储量为13.25 t C·hm-2,其中云杉、冷杉和兴安落叶松的CWD碳储量分别为3.59、2.61和3.06 tC·hm-2。不同腐烂等级下CWD碳储量呈近正态分布,多集中在Ⅱ和Ⅲ等级,分别占总量的42.7%和35.4%。不同径级的CWD碳储量也呈近正态分布,主要分布在30-40 cm和40-50 cm径级上。干中折断、拔根倒、枯立木和干基折断为谷地云冷杉林CWD碳储量的主要存在方式。CWD碳储量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其随着林分平均胸径、最大胸径和胸高断面积的增加而下降(P<0.05);而与林分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无显着相关性。(5)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平均值为70.13 g·kg-1,变异系数为54.93%,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SOC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自相关变化尺度为18.0 m。随着采样密度的降低,SOC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变弱,空间分布格局越来越趋于均质化。土壤含水率是影响表层SOC空间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依次是凋落叶干重、加权的倒木腐烂等级和土壤pH值,4个因子共同解释了 SOC空间变异的51.9%。SOC与倒木体积不存在显着关系,而与其加权的腐烂等级呈显着正相关,说明倒木的腐烂程度而非倒木的数量对于SOC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未发现林分结构和地形因子对表层SOC的显着影响。

王慧杰[5](2016)在《天山雪岭云杉8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及其网络化的建设自1980年由Stephen Hubbell推动以来在全球迅速推进,在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上开展的大量工作很好地阐释了诸如群落建成与维持机制等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天山雪岭云杉森林,以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为单优树种,林下灌木稀疏,群落构成单一结构简单,是探究单优群落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理想试验场。本文基于天山雪岭云杉8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2009年和2014年两次调查数据,分析了雪岭云杉群落的物种变动情况、死亡率、补员率等群落动态,探讨了地形、土壤性状等环境因子对该种群动态的影响,利用“案例-对照”设计的方法检验了雪岭云杉种群的密度制约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9-2014年天山中部8ha森林动态样地物种数量由8种减少至6种,DBH≧1cm的个体数从11835株减少到11050株;5年间样地内死亡个体为1044株,死亡率为8.82%,补员个体为259株,补员率为2.19%。2.两次调查中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黑果小檗(Berberis heteropoda)、刚毛忍冬(Lonicera hispida)、天山花楸(Sorbus tianschanica)4种木本植物在径级结构上均呈明显的倒"J"型,表明天山云杉森林群落处于增长阶段,总体上更新良好。雪岭云杉死亡率在径级为2.5cm-5cm时最高,随着径级的增加个体死亡率逐渐减少,径级超过22.5cm时,个体死亡率为0,可见DBH≧22.5cm为雪岭云杉能稳定生长的临界值。3.根据对于样地内土壤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发现,样地内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的变异性较大,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全氮和全磷呈极显着正相关(R2=0.672,P<0.01),土壤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着负相关(R2=-0.421,P<0.01)。通过普通克里金差值分析可知土壤养分和土壤酶在样地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状态。4.雪岭云杉种群动态特征与环境因子的RDA排序效果比较显着,前两个排序轴对种群动态特征和环境因子关系的累计解释量高达96.1%,林分郁闭度、海拔和纤维素酶显着影响种群的动态特征。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样方坡度、郁闭度、海拔是影响种群存活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种群死亡主要受到样方郁闭度的影响,种群补员个体主要受到海拔和土壤氮含量的影响。5.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分析了优势种雪岭云杉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剔除生境异质性时,雪岭云杉幼龄树和中龄树在0–40 m尺度上主要呈现聚集分布,且聚集分布的强度随着尺度的增大呈显着下降趋势。用“案例–对照”设计的方法,排除生境异质性影响后发现雪岭云杉幼树和中龄树在0–40 m尺度上呈现相对于老龄树有额外的聚集,随着径级的增大,这种额外的聚集强度逐渐减小,即表现出密度制约效应。说明雪岭云杉空间格局受到密度制约效应的影响。并且通过对不同生活史阶段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幼龄树和老龄树树、中龄树和老龄树在0-40m的尺度上均呈现空间负关联。综上所述,本文在雪岭云杉单优群落上的工作对于更深刻理解森林的群落建成与维持机制有所助益,对天山林区的生产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景鑫[6](2016)在《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特征及林隙形成木和主要种群空间格局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隙由边缘木构成并影响着其生长,边缘木的大小、高度等特征也影响着林隙的动态和微生境的变化。格局分析是研究种群、群落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对于认识和揭示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和种间关系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内全面调查32个林隙的358株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的基础上,分析林隙边缘木的胸径级和高度级特征、偏冠率分布及其与林隙面积大小的关系;采用Weibull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分别对胸径级和高度级分布进行拟合,并用柯尔莫哥洛夫和卡方检验对其适合程度进行检验。同时,在云冷杉林内设置1.5 hm2(100mX 150 m)固定样地,调查物种组成和径级结构,用点格局方法分析样地内主要种群及各龄级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以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358株林隙边缘木中,胸径在10~20cm之间所占的比例最大,大径级的个体较少;林隙边缘木树高在15~20m的株数和比例均最大,大于30m的树木极少。调查的林隙边缘木胸径级不符合正态分布,但符合Weibull分布,林隙边缘木高度级既符合Weibull分布又符合正态分布。(2)15.08%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偏冠率在0.5~0.7之间的边缘木占65.36%。不同树种边缘木的特征差异极显着。红松和云杉偏冠现象最明显,其中前者的偏冠率均>0.5。而花楷槭则有一半未出现偏冠现象。单个林隙边缘木平均偏冠率与林隙面积大小无显着的线性关系。拥有10株边缘木的林隙比例最高,为21.88%,平均每个林隙拥有11.19株边缘木。(3)样地内胸径≥2 cm的乔木有13种,种群密度差异大,重要值在前4位的为冷杉、云杉、白桦和花楷槭。种群的径级结构近似倒“J”形。冷杉和云杉空间分布相似,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趋势为聚集-随机-均匀分布。白桦在≤40 m尺度为聚集分布,>40 m尺度变为随机分布,而花楷槭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为聚集分布。除白桦和花楷槭两者间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为负相关以外,其余种群间均为小尺度上正相关和大尺度上负相关。冷杉和白桦种群间正相关的显着性强,其他种群间正相关性普遍较弱。(4)冷杉不同龄级的空间格局存在明显差异;云杉各龄级树木的空间格局主要呈现随机分布,尤其是径级Ⅱ整个尺度上都为变化幅度不大的随机分布;白桦3个龄级则以聚集和随机两种分布为主,只有龄级Ⅱ在49m尺度以后有均匀分布;花楷槭各龄级在所有尺度上均呈显着的聚集分布。冷杉径级Ⅱ与径级I、III的关联性不显着,径级Ⅰ与径级Ⅱ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在大尺度上为显着负相关。云杉径级Ⅰ与径级Ⅱ、径级Ⅱ的空间关联性相似,随尺度增大正相关性逐渐减弱负关联性增强。径级Ⅱ与径级Ⅲ在正负关联性间波动。白桦各龄级间的关联性趋势相同,均以正相关性为主。花楷槭各龄级间均呈现显着正相关性。(5)样地内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表现为中小尺度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大趋于随机分布。掘根形成的林隙形成木的空间点格局呈单峰型分布,随机、聚集和均匀3种分布均有出现。折干形成的林隙形成木的空间点格局分布整体波动不大,小尺度上在随机和聚集分布间交替出现,到大尺度则归于随机分布。两者间的空间关联性分析表明,≤32 m尺度为显着正相关,>32 m尺度为显着性不强的负相关。

杨春琳,许秀兰,黄晓丽,刘应高,徐明庆,刘韩[7](2014)在《粗枝云杉幼林落针病的生理生化特性》文中研究说明以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为研究对象,在马厂梁人工云杉幼龄林内设立标准样地,每样地按云杉发病程度分别采集云杉针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对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海拔比低海拔地区发病严重。该地病原菌一般从3月份开始对云杉进行侵染。相关分析表明,发病期间,各防御酶系间协同效率低,云杉抗病能力弱;叶绿素a与叶绿素b质量分数变化趋势相反,叶绿素a先降后升,而叶绿素b先升后降。叶绿素(a+b)质量分数前期有所增加,但后期降至较低水平,已影响到针叶的光合能力。在健康与发病云杉针叶中,其叶绿素(a/b)值变化差异明显,可作为云杉抗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时书青[8](2012)在《中国幽天牛亚科、瘦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文中提出天牛科Cerambycidae幽天牛亚科Aseminae和瘦天牛科Disteniidae均是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总科Cerambycoidea中较小的类群,也是中国分布的天牛中还未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的两个类群,而且其中有很多种类是农林业中的重要害虫。本文详细介绍了天牛科幽天牛亚科和瘦天牛科的国内外分类研究历史和现状、两类群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依据成虫形态特征,采用支序分析法对两类群昆虫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在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动物地理学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幽天牛亚科系统分类研究1.1分类学研究系统整理和详细记述了我国幽天牛亚科4族8属33种,形成了我国幽天牛亚科昆虫名录,并编制了分族、分属、分种检索表;检视幽天牛亚科模式标本3族6属15种;拍摄幽天牛亚科4族8属23种的模式标本或普通标本整体图;解剖了部分种类的雌性生殖器和雄性外生殖器,详细的描述了生殖器特征,并绘制了特征图;订正了我国错误鉴定的暗梗天牛的学名应为Arhopalus ferus (Mulsant,1839)。1.2系统发育研究基于成虫形态数据,利用距离法和简约法,重建了中国幽天牛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幽天牛亚科Aseminae是一个多系群,椎天牛族Spondylidini应该从幽天牛亚科中移出,其他族组合成为幽天牛亚科Aseminae,即中国幽天牛亚科包括幽天牛族Asemini、截尾天牛族Atimiini和Saphanini族;②中国幽天牛族是不一个单系群,传统分类系统中的幽天牛族被分为了3个部分;③中国梗天牛属Arhopalus是个并系群,大幽天牛属Megasemum应该并入梗天牛属Arhopalus,作为梗天牛属Arhopalus的亚属;中国幽天牛属(?)emum和断眼天牛属Tetropium均是单系群;④中国截尾天牛族Atimiini是一个单系群,包括2属:截尾天牛属Atimia和原幽天牛属Proatimia;⑤截尾天牛属Atimia中,中华截尾天牛Atimia chinensis和江崎截尾天牛Atimia esakii亲缘关系较近,组成姐妹群。1.3动物地理学研究①结合全部的地理分布信息,从属的世界分布格局上看,幽天牛亚科各属分布较狭窄,无世界性广布的属,多数属为单界分布。对我国幽天牛亚科进行了区系分析,各区按属的丰富度排列,依次为华南区=西南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华中区>青藏区:就种类丰富度而言,依次为西南区>东北区=蒙新区>华南区=华北区>青藏区>华中区;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幽天牛亚科以古北成分为主:古北界分布有26种,且有14种特有种,东洋界分布有19种,其中7种为特有种;②根据区系研究结果,划分出我国幽天牛亚科特有分布区7个:西藏地区、云南西南部、云南中部、川西高原、新疆地区、台湾省和东北地区;③运用历史生物地理学BPA分析法对幽天牛亚科系统发育关系明确的2属(截尾天牛属Atimia和幽天牛属Asemum)进行了种的分布探讨,结果表明,分布于Atimia chinensis由蒙新区扩散至华北区和华南区;A. tuncatella则由西南区扩散至华北区;幽天牛属Asemum的种类多呈广布现象,其具体的扩散途径不很明确。2中国瘦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2.1分类学研究系统整理和详细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瘦天牛科昆虫3族7属27种,编制了分族、分属、分种检索表;形成了我国瘦天牛科昆虫名录;检视瘦天牛科模式标本2族4属14种;拍摄了瘦天牛科3族6属17种的模式标本或普通标本整体图。2.2系统发育研究基于成虫形态特征,利用距离法和简约法重建了中国瘦天牛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瘦天牛科不是一个单系群,短角瘦天牛族Dynamostini的进化地位还有待商榷;②中国须天牛族Cyrtonopini是个单系群,棕须天牛Cyrtonops punctipennis与(黑须天牛Cyrtonops asahinai+台湾须天牛Cyrtonop nigra)为姐妹群关系;③中国瘦天牛族Disteniini是个单系群,其中瘦天牛属Distenia(?)(?)皱胸瘦天牛属Typodryas是一对姐妹群;④修瘦天牛属Noemia中,胸修瘦天牛Noemia semirufa Villiers,1958和海南修瘦天牛Noemia submetallica Gressitt,1940亲缘关系较近,为一对姐妹群。2.3动物地理学分析①根据文献资料和标本情况,对中国瘦天牛科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瘦天牛科在属级的世界分布上,东洋界成分占绝对优势;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东洋界拥有绝大多数的特有属,古北界无特有属;在种的分布上,瘦天牛科以东洋成分占优势:东洋界分布有24种,且有18种特有种,古北界分布有7种,其中3种为特有种:②划分出我国瘦天牛科8个特有分布区:南部沿海四省、云南地区、川西高原、秦岭一带、神农架、台湾地区、皖西地区和西藏地区;③运用历史生物地理学BPA分析法对瘦天牛科须天牛属Cyrtonops进行了种的分布探讨,结果表明黑须天牛Cyrtonops asahinai Mitono,1947由华北区扩散至华南区和西南区,而棕须天牛Cyrtonops punctipennis White,1853和台湾须天牛Cyrtonops nigra Gahan,1906(?)勺扩散途径不很明确。

杨玉萍[9](2011)在《城市近自然园林的营建与公众认知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中,理想的预案是人工环境有所退缩,自然环境要收复一些失地。城市范围内,如何在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收复自然失地?这需要更新园林建设理念。近自然园林是对传统园林建设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利于自然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园林建设理念。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近自然园林理论,并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半结构(semi-structured)访谈和自填式(self-administrated)问卷方法研究了公众对近自然园林的态度,通过调查武汉市郊植物群落,用自然度值方式确定武汉市近自然植物群落。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优化了近自然园林的概念,明确了近自然园林的定位和特征。目前近自然园林尚未形成统一定义和明确的定位,导致这一术语应用混乱。本文认为近自然园林是以自然法则和生态学为指导,通过保留或模拟自然环境,形成健康的绿地生态系统,使城市绿地功能从美化与游憩转向生态恢复和自然保护。其本质是人类为了利用自然不得已对自然环境所作的改变。近自然园林既是一种园林建设理念,也是一种园林建设模式。是生态园林的具体模式之一,为生态园林的落实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和方法。生态公园是近自然园林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近自然园林是现代园林和城市林业的共同追求。近自然园林具有自然性、适应性、多效益性、资源节约性、无界性和教育性特征。第二,近自然园林的营建。包括近自然园林营建应遵循的原则、营建的方法和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的营建步骤。近自然园林营建应遵循互惠共生、生态平衡原则;人地协调、因地制宜原则;尊重自然、保持原生态原则;最少干扰原则;分级绿化原则。近自然园林的营建方法包括近自然设计、近自然施工和近自然管理3方面,本文首次提出三者的概念及具体措施。近自然设计是适应自然条件和自然过程,把人类对自然的扰动最小化,同时满足人类需要的适应性设计。包括近自然植物设计和近自然雨水管理,近自然植物设计包括以幼苗移栽、减少矮化密植、保持植物自然形态、以乡土植物为主、复层设计等,近自然雨水管理包括使用透气性的铺装材料,设置植物边沟、树池滞留、生物带滞留和蓄水湖等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下渗措施。近自然施工指采用乡土材料,在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生态和自然景观的条件下建设资源节约性绿地。包括选择当地盛产的材料、材料的重复使用、驳岸和护坡尽可能采用土石植物组合、在适宜的季节施工,分开土层等具体措施。近自然管理是利用自然力,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性、促成植物群落进展演替为目的,并为人类体验自然提供机会的“少管型”管理。和传统园艺式管理的目的和方式显着不同,包括监测生态系统的演替、保障公众参与和学习的机会等。近自然园林建设以植物营建为主,本文提出通过评价自然度值方式来确定近自然植物群落。第三,武汉市民对近自然园林的认知。武汉市民对近自然园林态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市民普遍接受近自然园林理念,但对具体措施的支持率较低。2009受访者对近自然设计和管理的支持率分别为(10.3%-46.9%)和(7.4%-12.6%),对各项措施的平均支持率为26.0%;2010年对近自然设计和管理的支持率分别为(26.9%~75.5%)和(15.0%~28.8%),对各项措施的平均支持率为39.1%,高于2009年调查结果,武汉市民对近自然园林各项措施的态度呈增长趋势。结合开放式问题,分析发现近自然园林拥有大量潜在支持者。相关性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以及职业影响受访者对近自然园林各项措施的态度。受教育程度高、园林专业的年轻人群对近自然园林的认可程度高,家中有学龄前儿童的受访者对近自然园林的认可程度高。分析认为,市民对近自然园林认可程度偏低的直接原因是因受当前园林现状的影响,偏好干净、整洁的绿地环境,根本原因则是生态学知识及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因此,通过建立近自然园林示范基地和加强近自然园林理念及相关生态学知识的宣传等措施可促使大部分市民接受并支持近自然园林建设。第四,武汉市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模式研究。近自然园林建设的关键是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的确定。本文试图通过植物群落自然度评价的方式确定近自然植物群落。结果表明自然度值>0.6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结构稳定,具有地带性植被的特征,可以作为近自然植物群落的参照群落。据此,提出武汉市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配置的两种模式:环境教育型和休闲娱乐型。结合问卷调查与样地调查结论,提出武汉市近自然园林建设的措施。思想观点的转变是武汉市近自然园林建设的关键,保护残存近自然生境、构建地表排水系统、建立生态公园是近自然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后提出了武汉市近自然园林建设的相关技术指标以供参考。城市近自然园林是对传统园林建设理论的更新,是未来园林建设的方向和终极目标。但目前还存在着理论研究不深入、缺乏成功的示范样地等问题。另外,对近自然园林存在的绿化效果时滞性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尚缺乏妥善的解决方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是进一步研究近自然园林的方向。

张婧[10](2011)在《典型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种子及幼苗更新动态》文中认为研究种子扩散及幼苗更新对了解种群分布规律和和森林更新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样地于2005年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 hm2阔叶红松林永久样地中心地带设置299个面积为0.5m2的种子接收器和319个1m×1m的幼苗小样方来进行种子雨和一年生幼苗的更新调查。通过连续五年的调查,对阔叶红松林中主要乔木树种种子雨的组成、大小、林隙对种子雨的影响以及种子雨和幼苗的相关关系、幼苗的萌发、死亡、季节动态、林隙对幼苗的影响和幼苗的存活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种子雨的组成在各年份间基本保持稳定,枫桦是种子雨组成的优势树种。水曲柳、糠椴和红皮云杉在一些年份中结实量很小甚至不结实。蒙古栎种子只在2009年中发现。种子雨的散布有明显的季节波动,除春榆的种子雨掉落高峰是6月份之外,其余树种种子雨掉落的高峰集中在每年的9月到10月。冷杉、水曲柳、青楷槭、花楷槭、五角械、春榆的种子雨与幼苗生长均体现出了显着相关性。水曲柳是幼苗更新的优势树种,青楷槭次之。水曲柳和青楷槭幼苗更新密度最大年份占总更新数量的80%和46.1%。冷杉、水曲柳、青楷槭、花楷槭和五角槭幼苗萌发的数量均有显着年际间差异,而其他树种年际间差异不明显。一年生幼苗季节性规律表现为,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大量新生幼苗开始萌发,每年生长季结束后的冬季到次年春季大量幼苗死亡。林隙对个别树种一年生幼苗的存活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红松、水曲柳和青楷槭幼苗林隙和非F林隙下死亡有显着的差异性。一年生幼苗死亡周期集中出现在幼苗出生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冬季。

二、凉水自然保护区云杉死亡原因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凉水自然保护区云杉死亡原因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阔叶红松林树木死亡与物种共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树木死亡
        1.1.1 树木死亡概念
        1.1.2 树木死亡驱动因子
        1.1.3 树木死亡机制
    1.2 经典物种共存理论
        1.2.1 负密度制约
        1.2.2 生境异质性
        1.2.3 生态位分化
    1.3 当代物种共存理论
        1.3.1 生态位差异和平均适合度差异
        1.3.2 稳定化机制和均等化机制
    1.4 树木死亡与物种共存的联系
    1.5 存在问题与不足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论概述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条件
        2.1.2 气候概况
        2.1.3 土壤概况
        2.1.4 植被类型
    2.2 数据收集
        2.2.1 树木动态监测数据
        2.2.2 地形和土壤数据
        2.2.3 系统发育树和功能性状数据
    2.3 方法论概述
        2.3.1 统计模型
        2.3.2 过程模型
3 负密度制约对树木死亡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收集
        3.2.2 个体尺度树木死亡驱动因子的构建
        3.2.3 个体尺度树木死亡模型
    3.3 结果
        3.3.1 最优变量组合
        3.3.2 个体尺度树木死亡的生物邻体驱动因子
        3.3.3 不同邻体半径下生物邻体效应种间变异检验
    3.4 讨论
        3.4.1 生物邻体效应种间变异的影响因素
        3.4.2 邻体半径对检验生物邻体效应种间变异的影响
        3.4.3 负密度制约导致的树木死亡
    3.5 本章小结
4 生境异质性对树木死亡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收集
        4.2.2 样方尺度树木死亡驱动因子的构建
        4.2.3 样方尺度树木死亡模型
    4.3 结果
        4.3.1 样方尺度树木死亡的地形驱动因子
        4.3.2 不同空间尺度下地形效应空间变异检验
    4.4 讨论
        4.4.1 地形因子效应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
        4.4.2 空间尺度对检验地形因子效应空间变异的影响
        4.4.3 生境异质性导致的树木死亡
    4.5 本章小结
5 树木死亡-生长种间权衡与物种共存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收集
        5.2.2 局域驱动因子构建
        5.2.3 树木死亡与生长模型
        5.2.4 树木死亡与生长关系检验
    5.3 结果
        5.3.1 局域因子对树木死亡与生长的影响
        5.3.2 树木死亡与生长的种内及种间关系
    5.4 讨论
        5.4.1 局域因子对树木死亡与生长的影响
        5.4.2 树木死亡与生长的种内及种间关系与物种共存
    5.5 本章小结
6 树木死亡-更新种间权衡与物种共存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数据收集
        6.2.2 样方尺度树木死亡与更新驱动因子的构建
        6.2.3 样方尺度树木死亡与更新模型
        6.2.4 树木死亡与更新种间关系检验
    6.3 结果
        6.3.1 局域因子对树木死亡与更新的影响
        6.3.2 树木死亡与更新种间关系
    6.4 讨论
        6.4.1 局域因子对树木死亡与更新的影响
        6.4.2 树木死亡-更新种间权衡与物种共存
    6.5 本章小结
7 物种共存理论修正树木死亡过程模型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模型结构与计算公式
        7.2.2 模型检验与分析
        7.2.3 模拟程序设计与实现
    7.3 结果
        7.3.1 确证性检验
        7.3.2 有效性检验
        7.3.3 敏感性参数
    7.4 讨论
        7.4.1 树木死亡时空动态
        7.4.2 模型结构分析
        7.4.3 敏感性分析
        7.4.4 不确定性分析
        7.4.5 展望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林乔木死亡动态与生态系统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乔木死亡
        1.2.2 乔木死亡影响下的森林群落结构
        1.2.3 乔木死亡与森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1.2.4 森林土壤特征与乔木死亡的关系
        1.2.5 植物组成与生物多样性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1.5.1 思路创新
        1.5.2 内容创新
        1.5.3 方法创新
    1.6 课题支持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气候
        2.1.6 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阔叶林群落结构参数的调查与计算方法
        2.2.3 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
        2.2.4 土壤调查及养分特征分析方法
        2.2.5 草本植物调查和分析方法
        2.2.6 幼苗更新调查方法
        2.2.7 广义线性模型的建立方法
3 阔叶林群落结构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3.1 群落结构基本特征
        3.1.1 树种组成
        3.1.2 径级分布
        3.1.3 树高分布
    3.2 乔木死亡率分布特征
        3.2.1 不同种群个体死亡率分析
        3.2.2 不同径级个体死亡率分析
        3.2.3 不同坡位个体死亡率分析
    3.3 林分密度分布特征
        3.3.1 阔叶林林分密度分布
        3.3.2 林分密度与乔木死亡率
    3.4 讨论
        3.4.1 乔木死亡与森林群落结构的相互作用
        3.4.2 乔木死亡率分布特征
    3.5 小结
4 乔木死亡影响下的阔叶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4.1 阔叶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4.1.1 阔叶林群落全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4.1.2 单一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4.1.3 阔叶林群落主要树种的种间关系
        4.1.4 不同径级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4.2 死亡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4.2.1 阔叶林群落死亡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4.2.2 单一物种死亡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4.2.3 单一物种生存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4.3 讨论
        4.3.1 阔叶林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4.3.2 阔叶林群落死亡乔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4.4 小结
5 阔叶林土壤特征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5.1 阔叶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分布特征
        5.1.1 土壤含水量及其分布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5.1.2 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5.1.3 土壤pH值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5.1.4 土壤全效养分分布特征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5.1.5 土壤速效养分分布特征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5.2 乔木死亡率与环境因子间的广义线性模型
    5.3 讨论
    5.4 小结
6 林下草本层植物对乔木死亡的季节响应
    6.1 物种组成对乔木死亡的季节响应
        6.1.1 草本层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
        6.1.2 不同乔木死亡率等级样地间物种组成的差异性
    6.2 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对乔木死亡率的响应
        6.2.1 α多样性对乔木死亡率的季节性响应
        6.2.2 β多样性对乔木死亡率的季节性响应
        6.2.3 物种丰富度对乔木死亡率的季节性响应
        6.2.4 Fisher's多样性指数对乔木死亡率的季节性响应
    6.3 讨论
    6.4 小结
7 阔叶林幼苗更新特征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7.1 阔叶林幼苗基本特征
        7.1.1 不同林型下更新幼苗的分布特征
        7.1.2 不同类型幼苗的分布特征
        7.1.3 幼苗高度分布
    7.2 环境因子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7.2.1 幼苗更新随坡位梯度变化特征
        7.2.2 乔木死亡率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7.3 幼苗与环境因子间广义线性模型的建立
        7.3.1 解释变量的选择
        7.3.2 山杨幼苗与环境变量的广义线性模型
        7.3.3 白桦幼苗与环境变量的广义线性模型
        7.3.4 蒙古栎幼苗与环境变量的广义线性模型
    7.4 讨论
    7.5 小结
8 主要结论
    8.1 阔叶林群落结构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8.2 乔木死亡影响下的阔叶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8.3 阔叶林土壤特征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8.4 林下草本层植物对乔木死亡的季节响应
    8.5 阔叶林幼苗更新特征对乔木死亡的响应
9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碳氮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碳氮空间异质性研究
        1.2.2 地统计学在土壤碳氮空间分布上的应用进展
        1.2.3 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1.2.4 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
        1.2.5 土壤氮
        1.2.6 土壤呼吸
        1.2.7 土壤微生物
        1.2.8 林窗内外N_2O排放量的异质性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与实验地概况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实验地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研究材料与方法
        2.3.1 气候环境监测
        2.3.2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实验
        2.3.3 土壤碳化学组分
        2.3.4 土壤氮及有效氮实验
        2.3.5 土壤呼吸实验
        2.3.6 大样地林窗实验
        2.3.7 林窗内外N_2O排放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异质性实验
        2.3.8 海南岛典型热带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实验
        2.3.9 土壤氮矿化实验
        2.3.10 土壤酶实验
        2.3.11 土壤微生物实验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2.4.1 空间分布
        2.4.2 土壤碳化学组分
        2.4.3 生物量估算
        2.4.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3.1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3.1.1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统计描述
        3.1.2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空间分布
        3.1.3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相关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
        3.1.4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逐步回归
        3.1.5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3.1.6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3.1.7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相关环境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3.1.8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方差分解
    3.2 土壤碳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3.2.1 土壤碳化学组分的统计描述和形态特征
        3.2.2 土壤碳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
        3.2.3 土壤碳化学组分相关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
        3.2.4 土壤碳化学组分与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的逐步线性回归
        3.2.5 土壤碳化学组分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3.2.6 土壤碳化学组分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3.2.7 土壤碳化学组分相关环境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3.2.8 土壤碳化学组分的方差分解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分组
        3.3.2 土壤碳化学组分
第四章 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氮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4.1 土壤氮及有效氮含量的统计特征
    4.2 土壤氮及有效氮的空间分布
    4.3 土壤氮及有效氮相关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
    4.4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的逐步线性回归
    4.5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4.5.1 土壤氮及有效氮的多元回归树
        4.5.2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4.5.3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生物因子的偏RDA分析
        4.5.4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非生物因子的偏RDA分析
    4.6 土壤氮及有效氮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4.7 土壤氮及有效氮相关环境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前两轴上的分布
    4.8 土壤氮及有效氮的方差分解
    4.9 土壤碳氮与环境的关系初探
        4.9.1 土壤碳氮水的叠加
        4.9.2 环境、微生物、植物的关系
    4.10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呼吸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1 温度和降雨的月变化
    5.2 土壤呼吸的月变化
    5.3 凋落物的月变化
    5.4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及相关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
    5.5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的逐步线性回归
    5.6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5.6.1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的多元回归树
        5.6.2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生物、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5.6.3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生物因子的偏RDA分析
        5.6.4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非生物因子的偏RDA分析
    5.7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5.8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相关的环境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前两轴上的分布
    5.9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的方差分解
    5.10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热带山地雨林的林窗特征和林窗内外环境异质性
    6.1 林窗特征
        6.1.1 台风干扰的频率和强度
        6.1.2 台风累积频率与风向的关系
        6.1.3 林窗大小
        6.1.4 林窗结构和恢复时间
        6.1.5 林窗形成木的数量
        6.1.6 林窗和坡度、木材密度
        6.1.7 讨论
        6.1.8 小结
    6.2 林窗内外的N_2O排放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异质性
        6.2.1 林窗内外的环境差异
        6.2.2 林窗内部和外部N_2O通量的变化
        6.2.3 N_2O排放的驱动因子
        6.2.4 讨论
        6.2.5 小结
第七章 海南岛典型热带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素
    7.1 纵向拟合法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
    7.2 分层估算法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
    7.3 植被、地形和土壤主要性质与土壤碳密度的相关性
    7.4 小结与讨论
        7.4.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
        7.4.2 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土层中的垂直变化
        7.4.3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因素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小兴安岭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与生产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综述
        1.2.1 植被碳储量
        1.2.2 碎屑碳储量
        1.2.3 土壤碳储量
    1.3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综述
        1.3.1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
        1.3.2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地设置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地设置
3 森林类型转换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生产力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测定
        3.2.2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3.2.3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测定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4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组分
        3.3.2 4种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及其组分
        3.3.3 4种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3.4 讨论
        3.4.1 森林类型转换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3.4.2 森林类型转换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3.4.3 森林类型转换对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3.4.4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性
    3.5 本章小结
4 衰退状态下谷地云冷杉林的碳储量与生产力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测定
        4.2.2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4.2.3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测定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4.3.2 森林生产力
    4.4 讨论
        4.4.1 云冷杉林碳储量
        4.4.2 云冷杉林生产力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碳储量和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测定
        5.2.2 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测定
        5.2.3 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净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5.2.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林分特征
        5.3.2 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5.4 讨论
        5.4.1 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对演替初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5.4.2 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对演替后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基础特征及影响因素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活立木调查
        6.2.2 粗木质残体调查
        6.2.3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的测定
        6.2.4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的物种组成
        6.3.2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分布特征
        6.3.3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土壤采样及分析
        7.2.2 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测定
        7.2.3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和分布格局
        7.3.2 采样密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7.3.3 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天山雪岭云杉8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布设
    1.2 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动态
    1.3 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研究
    1.4 密度制约效应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2.2.2 土壤样品采集
第三章 样地的群落动态分析
    3.1 数据分析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物种组成及群落动态情况
        3.2.2 种面积曲线
        3.2.3 主要物种径级结构变化
        3.2.4 死亡个体和补员个体的径级结构
        3.2.5 主要物种死亡个体和补员个体空间分布
        3.2.6 样地郁闭度对死亡率和补员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物种组成及数量变化特征
        3.3.2 径级结构
        3.3.3 死亡、补员个体空间分布
        3.3.4 郁闭度对群落动态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养分及土壤酶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4.1 数据分析
        4.1.1 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测定方法
        4.1.2 排序方法
    4.2 土壤养分与土壤酶分析
        4.2.1 土壤养分及土壤酶含量
        4.2.2 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相关性分析
        4.2.3 土壤养分及土壤酶空间分布
    4.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
        4.3.1 RDA分析结果
        4.3.2 RDA排序图
        4.3.3 线性回归分析
    4.4 讨论
        4.4.1 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
        4.4.2 物种存活、死亡和补员个体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密度制约效应
    5.1 数据分析
        5.1.1 龄级的划分
        5.1.2 点格局分析
        5.1.3 零模型的选择
        5.1.4 密度制约效应分析方法
        5.1.5 数据分析与制图
    5.2 研究结果与分析
        5.2.1 雪岭云杉的空间分布格局
        5.2.2 密度制约效应
        5.2.3 不同龄级雪岭云杉个体的空间关联
    5.3 讨论
        5.3.1 雪岭云杉空间分布格局
        5.3.2 雪岭云杉的密度制约效应
    5.4 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特征及林隙形成木和主要种群空间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隙边缘木的研究
        1.2.2 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1.2.3 林隙形成木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1.2.4 种间关联性对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点格局分析
    2.3 数据处理
        2.3.1 林隙面积的计算
        2.3.2 林隙边缘木多度的计算
        2.3.3 偏冠率的计算
        2.3.4 种群结构组成分析
        2.3.5 主要种群径级结构划分
        2.3.6 点格局的数据处理
3 林隙边缘木的特征
    3.1 林隙边缘木大小结构特征
        3.1.1 边缘木径级结构
        3.1.2 边缘木高度级结构
    3.2 不同大小林隙的边缘木结构特征
    3.3 林隙边缘木的多度分布
        3.3.1 边缘木径级的多度分布
        3.3.2 边缘木高度级的多度分布
    3.4 林隙边缘木的偏冠现象
        3.4.1 边缘木的偏冠率分布
        3.4.2 不同种类林隙边缘木的偏冠率比较
        3.4.3 林隙面积大小与边缘木偏冠率的关系
    3.5 单个林隙边缘木的数量分布
    3.6 本章小结
4 林分主要种群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
    4.1 种群特征及点格局分析
        4.1.1 样地内种群结构特征
        4.1.2 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4.1.3 主要种群的种间空间关联性
        4.1.4 主要种群不同龄级的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
    4.2 林隙形成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4.2.1 掘根和折干林隙形成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4.2.2 掘根和折干林隙形成木的空间关联性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粗枝云杉幼林落针病的生理生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情指数变化
    3.2 防御酶活性变化
    3.3 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变化
    3.4 MDA质量分数的变化
    3.5 测定指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
4 结论与讨论

(8)中国幽天牛亚科、瘦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第2章 前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研究标本
        3.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软件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收集
        3.2.2 分类研究
        3.2.3 系统发育研究方法
        3.2.4 动物地理分析方法
    3.3 形态结构及常用分类特征
        3.3.1 幽天牛亚科成虫外部形态结构
        3.3.2 幽天牛亚科成虫外部形态微观结构
        3.3.3 幽天牛亚科成虫生殖器形态结构
        3.3.4 瘦天牛科成虫外部形态结构
        3.3.5 成虫常用分类特征
第4章 中国幽天牛亚科系统分类研究
    4.1 分类学研究
        4.1.1 幽天牛族Asemini Thomson,1860
        4.1.1.1 梗天牛属Arhopalus Serville,1834
        (1) 江苏梗天牛Arhopalus angustus Gressitt,1951
        (2) 弧凹梗天牛Arhopalus biarcuatus Pu,1981
        (3) 双坑梗天牛Arhopaius cavatusPu,1981
        (4) 朝鲜梗天牛Arhopaius coreanus (Sharp,1905)
        (5) 灰毛梗天牛Arhopalus deceptor(Sharp,1905)
        (6) 三脊梗天牛Arhopalus exoticus(Sharp,1905)
        (7) 暗梗天牛Arhopalus ferus(Mulsant,1839)
        (8) 三穴梗天牛Arhopalus foveatus Chiang,1963
        (9) 凹胸梗天牛Arhopalus oberthuri (Sharp,1905)
        (10) 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innaeus,1758)
        (11) 西藏梗天牛Arhopalus tibetanus (Sharp,1905)
        (12) 赤梗天牛Arhopalus unicolor (Gahan,1906)
        4.1.1.2 幽天牛属Asemum Eschscholtz,1830
        (13) 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1879
        (14) 台湾幽天牛Asemum arisanum Kano,1930
        (15) 亮幽天牛Asemum lucidulum Pesarini et Sabbadini,1996
        (16) 坦背幽天牛Asemum punctulatum Blessig,1872
        (17) 脊鞘幽天牛Asemum striatum (Linnaeus,1758)
        4.1.1.3 大幽天牛属Megasemum Kraatz,1879
        (18) 隆纹大幽天牛Megasemum quadricostulatum Kraatz,1879
        4.1.1.4 断眼天牛属Tetropium Kirby,1837
        (19) 阿奎断眼天牛Tetropium aquilonium Plavilstshikov,1940
        (20) 光胸断眼天牛Tetropium castaneum (Linnaeus,1758)
        (21) 暗褐断眼天牛Tetropium fuscum(Fabricius,1787)
        (22) 云杉断眼天牛Tetropium gracilicorne Reitter,1889
        (23) 丽断眼天牛Tetropiumg gracilicum Hayashi,1983
        (24) 沟胸断眼天牛Tetropium orienum Gahan,1906
        (25) 川断眼天牛Tetropium scabriculum Holzschuh,1993
        (26) 凹胸断眼天牛Tetropium staudengeri Pic,1901
        4.1.2 截尾天牛族Atimiini Haldeman,1847
        4.1.2.1 截尾天牛属Atimia Haldeman,1847
        (27) 中华截尾天牛Atimia chinensis Linsley,1939
        (28) 江崎截尾天牛Atimia esakii Hayashi,1974
        (29) 北亚截尾天牛Atimia maculipuntca(Semenov-Tian-Shanskij et Plavilstshikov,1937)
        (30) 短截尾天牛Atimia truncatella Holzschuh,2007
        4.1.2.2 原幽天牛属Proatimia Gressitt,1951
        (31) 原幽天牛Proatimia pinivora Gressitt,1951
        4.1.3 族Saphanini Gistel,1856
        4.1.3.1 日天牛属Japonopsimus(Matsushita,1933)
        (32) 日天牛Japonopsimus orientalis(Matsushita,1933)
        4.1.4 椎天牛族Spondylidini Serville,1832
        4.1.4.1 椎天牛属Spondylis Fabricius,1775
        (33) 椎天牛Spondylis buprestoides(Linnaeus,1758)
    4.2 系统发育研究
        4.2.1 外群的选取
        4.2.2 内群
        4.2.3 形态特征的选择
        4.2.4 支序分析结果
    4.3 动物地理学研究
        4.3.1 世界幽天牛亚科的分布
        4.3.2 中国幽天牛亚科分布
        4.3.2.1 属的分布特征与分析
        4.3.2.2 种的分布特征与分析
        4.3.3 中国幽天牛亚科特有分布区
        4.3.4 中国幽天牛亚科种的分布格局探讨
第5章 中国瘦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
    5.1 分类学研究
        5.1.1 须天牛族Cyrtonopini Gressitt,1940
        5.1.1.1 须天牛属Gyrtonops White,1853
        (1) 黑须天牛Cvrtonops asahinai Mitono,1947
        (2) 台湾须天牛Cyrtonop nigra Gahan,1906
        (3) 棕须天牛Cyrtonops punctipennis White,1853
        5.1.2 短角瘦天牛族Dynamostini Lacordaire,1868
        5.1.2.1 短角瘦天牛属Dynamostes Pascoe,1857
        (4) 短角瘦天牛Dynamostes audax Pascoe,1857
        5.1.3 瘦天牛族Disteniini Thomson,1861
        5.1.3.1 瘦天牛属Distenia Lepeletier etAudinet-Serville,1828
        (5) 宽肩瘦天牛Distenia ampliata Pu,1985
        (6) 异点瘦天牛Distenia dissimilis Chiang et Wu,1987
        (7) 台湾瘦天牛Distenia formosana Mitono,1936
        (8) 瘦天牛Distenia gracilis(Blessing,1872)
        (9) 滇瘦天牛Distenia mellina Holzschuh,1995
        (10) 黑点瘦天牛Distenia nigrosparsa Pic,1914
        (11) 显点瘦天牛Distenia notabilis Chiang et Wu,1987
        (12) 凿点瘦天牛Distenia perforans Holzschuh,1995
        (13) 褐瘦天牛Distenia picea Chiang et Wu,1987
        (14) 细点瘦天牛Distenia punctulatoides Hubweber,2010
        (15) 红棕瘦天牛Distenia rufobrunnea Holzschuh,1995
        (16) 神农架瘦天牛Distenia shennongjia Pu,1985
        (17) 狭瘦天牛Distenia stenola Chiang et Wu,1987
        (18) 三脊瘦天牛Distenia tricostata Chiang et Wu,1987
        (19) 瘤胸瘦天牛Distenia tuberosa Pu,1985
        (20) 卧龙瘦天牛Distenia wolongensis Chiang et Wu,1987
        5.1.3.2 锤腿瘦天牛属Melegena Pascoe,1869
        (21) 褐锤腿瘦天牛Melegena faulvs Pu,1990
        5.1.3.3 寡点瘦天牛属Nericonia Pascoe,1869
        (22) 黑寡点瘦天牛Nericonia nigra Gahan,1894
        5.1.3.4 修瘦天牛属Noemia Pascoe,1857
        (23) 台湾修瘦天牛Noemia incompta Gressitt,1935
        (24) 红胸修瘦天牛Noemia semirufa Villiers,1958
        (25) 海南修瘦天牛Noemia submetallica Gressitt,1940
        5.1.3.5 皱胸瘦天牛属Typodryas Thomson,1864
        (26) 棕色皱胸瘦天牛Typodryas brunnicollis Chiang et Wu,1987
        (27) 绿皱胸瘦天牛Typodryas callichromoides Thomson,1864
    5.2 系统发育研究
        5.2.1 外群的选取
        5.2.2 内群
        5.2.3 形态特征的选择
        5.2.4 支序分析结果
    5.3 动物地理学研究
        5.3.1 中国瘦天牛科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分布
        5.3.2 中国瘦天牛科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分布
        5.3.2.1 属的分布特征与分析
        53.2.2 种的分布特征与分析
        5.3.3 中国瘦天牛科特有分布区
        5.3.4 中国瘦天牛科种的分布探讨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分类学研究
        6.1.2 系统发育研究
        6.1.3 动物地理学研究
    6.2 讨论
        6.2.1 分类学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6.2.2 两类群的系统发育探讨
        6.2.3 动物地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Ⅰ 中国幽天牛亚科名录
附录Ⅱ 中国瘦天牛科名录
图版

(9)城市近自然园林的营建与公众认知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环境不断恶化下的生态理念
        1.1.2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
        1.1.3 城市园林绿地的多重功能
        1.1.4 顺应时代的近自然理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对自然的认知研究
        2.1.1 国内对自然认知的研究
        2.1.2 国外对自然认知的研究
    2.2 近自然园林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学相关原理
        2.2.2 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
    2.3 近自然园林形成的实践基础
        2.3.1 宫胁造林法
        2.3.2 近自然林业
        2.3.3 河溪近自然治理
    2.4 近自然园林研究进展
        2.4.1 国内近自然园林研究
        2.4.2 国外自然式景观研究进展
    2.5 公众对园林绿地认知和态度的研究
        2.5.1 国内公众对园林绿地认知和态度的研究
        2.5.2 国外公众对绿地认知和态度的研究
    2.6 植物群落自然度评价研究
        2.6.1 评价指标的选取
        2.6.2 评价指标的赋值和权重的确定
        2.6.3 自然度值的计算及自然度等级划分
3 近自然园林的内涵与特征
    3.1 近自然园林的内涵
        3.1.1 近自然园林的概念
        3.1.2 近自然园林与类似概念的关系
        3.1.3 近自然园林是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共同的追求
        3.1.4 城市生态公园是近自然园林理念的应用
    3.2 近自然园林的特征
        3.2.1 自然性
        3.2.2 适应性
        3.2.3 资源节约性
        3.2.4 多效益性
        3.2.5 无界性
        3.2.6 教育性
    3.3 小结
4 近自然园林的营建
    4.1 近自然园林营建的原则
        4.1.1 互惠共生、生态平衡原则
        4.1.2 人地协调、因地制宜原则
        4.1.3 尊重自然、保持原生态环境原则
        4.1.4 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原则
        4.1.5 最少干扰原则
        4.1.6 分级绿化原则
    4.2 近自然园林营建的方法
        4.2.1 近自然设计
        4.2.2 近自然施工
        4.2.3 近自然管理
    4.3 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营建的步骤
        4.3.1 近自然植物群落的确定
        4.3.2 种子的收集与幼苗培育
        4.3.3 土壤改良与混合密植
        4.3.4 后期管理
    4.4 小结
5 武汉市民对近自然园林的态度
    5.1 引言
    5.2 研究区概况
        5.2.1 武汉市社会经济状况
        5.2.2 武汉市园林绿地建设状况
        5.2.3 武汉市洪山区概况
    5.3 研究方法
        5.3.1 问卷的设计
        5.3.2 调查与数据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武汉市洪山区市民访谈结果与分析
        5.4.2 武汉市民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5.6 讨论
6 武汉市郊风景林地植物群落自然度评价与近自然植物群落模式
    6.1 引言
    6.2 研究区概况
        6.2.1 武汉市自然条件
        6.2.2 武汉市郊风景林地改造情况
    6.3 研究方法
        6.3.1 样地选择与调查方法
        6.3.2 自然度评价体系构建
        6.3.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自然度评价体系
        6.4.2 武汉市风景林地植物群落自然度值
0.6样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6.4.3 自然度>0.6样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6.4.4 武汉市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模式
    6.5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近自然园林的内涵与特征
        7.1.2 近自然园林的营建
        7.1.3 武汉市民对近自然园林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7.1.4 武汉市风景林地自然度评价与近自然植物群落模式
    7.2 讨论
        7.2.1 武汉市近自然园林建设措施
        7.2.2 武汉市近自然园林绿地建设技术指标
        7.2.3 近自然园林应用的局限性
        7.2.4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7.3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1 武汉市洪山区市民对近自然园林态度的访谈调查表
    附录-2 武汉市民对近自然园林态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3 武汉市郊植物拉丁学名目录

(10)典型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种子及幼苗更新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态
        1.1.1 种子雨的研究
        1.1.2 幼苗的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研究地自然状况
    2.2 研究地植被类型
    2.3 主要研究对象介绍
3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
        3.1.1 样地设置
        3.1.2 林隙调查
        3.1.3 种子雨调查
        3.1.4 幼苗调查
    3.2 数据分析
4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种子雨研究
    4.1 种子雨的组成
    4.2 林隙对种子雨的影响
    4.3 种子雨的季节动态
    4.4 种子雨和幼苗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一年生幼苗研究
    5.1 幼苗的组成
    5.2 幼苗的萌发
    5.3 幼苗的死亡
    5.4 幼苗的季节动态
    5.5 林隙对幼苗的影响
        5.5.1 林隙对幼苗萌发的影响
        5.5.2 林隙对幼苗死亡的影响
    5.6 幼苗的死亡周期
    5.7 讨论
    5.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凉水自然保护区云杉死亡原因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阔叶红松林树木死亡与物种共存研究[D]. 朱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2]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林乔木死亡动态与生态系统响应[D]. 曾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3]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碳氮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D]. 杨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4]小兴安岭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与生产力[D]. 蔡慧颖.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5]天山雪岭云杉8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动态及其影响因素[D]. 王慧杰. 新疆大学, 2016(02)
  • [6]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特征及林隙形成木和主要种群空间格局分析[D]. 景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7]粗枝云杉幼林落针病的生理生化特性[J]. 杨春琳,许秀兰,黄晓丽,刘应高,徐明庆,刘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9)
  • [8]中国幽天牛亚科、瘦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D]. 时书青. 西南大学, 2012(11)
  • [9]城市近自然园林的营建与公众认知 ——以武汉市为例[D]. 杨玉萍.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10]典型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种子及幼苗更新动态[D]. 张婧.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凉水自然保护区云杉死因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