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排水固结加固软地基的几个问题

动态排水固结加固软地基的几个问题

一、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苗永红,王磊,殷杰[1](2022)在《考虑振动停歇时间的浅层软基振动排水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某软基处理项目的软土为室内研究对象,利用自主设计的动态固结渗透仪分析饱和软土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通过设置不同围压、共振频率和振动停歇时间,以及模拟不同施工工况,进行软土的振动排水固结试验,并与未考虑振动停歇时间的振动排水固结试验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不同振动停歇时间对软土排水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振动荷载停歇时间段软土排水固结效果明显改善;在振动停歇时间相同时,软土排水固结效果随着围压的增大呈现弱化趋势;在某共振频率下存在软土排水固结效果最优的停歇时间,且该时间随共振频率的变化而不同。

徐仁宇[2](2021)在《砂性土体孔隙压力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社会生产的需要以及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工程分布越来越广泛。我国很多地区有大量的软土分布,在这些地区建设容易出现软基问题。该类问题在近海领域的港口工程中尤为突出,然而要想更好更快地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要解决好软土地基问题。软土地基之所以存在较大问题,是由于软土自身具有高含水率、高压缩性、强度低等特点,无法直接用作基础,必须经过一系列处理措施才可以使用。在对土基、特别是软土地基进行研究时,孔隙压力常常成为力学、变形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孔隙压力这个概念很早之前就被人提出,目前孔隙压力问题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多个领域。孔隙压力分为孔隙正压与孔隙负压,两者均对软基加固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孔隙负压,对软基处理问题至关重要。然而,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大多研究集中在饱和土的孔隙正压方面,鲜有涉及到自然状态下孔隙负压的具体研究,更缺少可以准确监测孔隙负压的设备。目前工程中使用的孔隙压力设备都存在各种问题,且大多只能定性监测,无法准确监测到孔隙压力,基于这个问题,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孔隙压力装置并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在室内进行完整的试验。不仅可以准确监测到砂性土体的孔隙正压,还可以准确监测到非饱和土中的孔隙正负压。利用自主研发的装置在室内进行砂性土孔隙压力监测试验,一方面验证了孔隙压力装置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试验准确监测到了孔隙压力的存在,并得到了土体内孔隙压力随自由水位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对不覆膜与膜下孔隙压力进行对比,发现膜下孔隙负压峰值要比不覆膜情况下更大;对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土的分层沉降量与所处位置的孔隙负压力正相关,即历史负压最大土层沉降量最大,这些规律对于实际工程中的软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苏亮[3](2021)在《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吹填陆域作为围海造陆工程中最主要的陆域形式,发展吹填陆域是解决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与建设用地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短缺、疏浚海运航道等现实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对吹填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是吹填陆域交付使用的前提,如何选择合理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加固吹填土地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难点。本文依托山东某人工岛(一期)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对大面积复杂吹填陆域的地基处理方法展开研究,并对“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出现降水难的问题,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该新工艺的加固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吹填场地土层性质和土层分布特征,分析吹填料、吹填工艺、水力重力分选性和吹填口布设位置等因素对吹填土层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填场地根据土层分布情况可划分为砂土区、软土区和“千层饼区”,其分别对应的吹填位置为吹填口、冲淤区和回淤区,根据上述吹填陆域土层分布特征,可用于初步判断大面积吹填场地地质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2)基于吹填场地土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研究,提出在砂土区选用高能级强夯法,软土区选用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和“千层饼区”选用降水强夯法分别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砂土区和“千层饼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120 k Pa且有效消除了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液化势,软土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80 k Pa、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值达到了15 k Pa且土体固结度在95%以上,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值,论证了选用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确定了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及设计参数,为人工岛(二期)地基处理工程加固方案提供实际指导意义,也可为类似吹填陆域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意义。(3)针对强夯法处理吹填陆域时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砂土区中无软土层、表层软土层、中间软土层和下卧软土层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降水与未降水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层会明显阻碍夯击能传递,软土层分布位置不同对强夯加固效果影响程度不同,软土层分布越深,夯击能穿透软土层后衰减越大,建议当软土层较浅时,可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当软土层较深时,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并不适宜,此时应选取其他地基处理方式;高地下水位会明显损耗夯击能,建议在高地下水位吹填陆域采用强夯处理时,应采取降水措施,为强夯法处理含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的吹填陆域地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4)采用降水强夯法处理“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中,部分区域出现管井降水难的问题,本文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一种新工艺处理此类地基,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动态模拟数值模型,模拟连续夯击试验,得到孔隙水压力、土层有效应力和位移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次夯击周期过程中,当冲击荷载结束后,土体内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变化规律符合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论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在多次夯击过程中,单击沉降量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证明夯击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优夯击次数,可满足加固效果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工程的经济高效。在多次夯击过程中,相比较无排水沟一侧,临近明盲排水沟一侧的孔隙水压力数值更小,土体有效应力数值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证明明盲排水沟可加速孔隙水压力消散,增加土体水平和竖直方向加固范围,建议在降水强夯法中可用明盲排水沟作为新的排水体系,增强降水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杨天琪[4](2021)在《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带一路"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体量不断扩大,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境,与越南、缅甸、老挝相接壤,隔望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一带一路”连接交汇的重要战略节点,而在云南地区广泛分布着软土、红黏土、膨胀土等不良性质的特殊性土,对工程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依托云南省临清高速公路工程,对该项目河谷区软硬交错互层多层软土地基土体特性进行了2年的现场监测试验,采集实测数据两万余个,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路基沉降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性质变化特征针对云南省临清高速河谷地区多层软土地基软硬层反复交替沉积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该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地层成因、分布规律及工程性质;根据地层特征、工程性质把该地区软土地层分成了浅、深、夹层型三种地基类型;阐明了强夯垫层法、堆载预压法以及强夯垫层联合静压堆载法的加固机理。(2)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临清高速公路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10个典型监测断面沉降及固结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及固结特征;通过静力触探试验评价了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对河谷区多层软基的加固效果;根据地基数据反馈,针对强夯垫层法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基施工工艺提出了改进建议;提出在深厚软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应重视地基的侧移与稳定性问题。(3)模拟计算并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时空变化特征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的沉降形态特征;通过沉降-孔压曲线分析了软土地基的固结规律并推导了固结公式;建立了多种工况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基处理方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加固效果与适用性。(4)建模预测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发展趋势论述了沉降预测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多种沉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最适合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Asaoka方法;修正了分层总和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发现数据样本的选取将显着影响沉降预测精度。

刘声钧[5](2021)在《堆载预压-固结排水泥炭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泥炭土(泥炭和泥炭质土的统称)是由有机残体、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特殊土。泥炭土具有孔隙比大、含水率高、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和次固结变形显着的特点,是一种工程性质极差的特殊软土。据统计,泥炭土广泛分布于全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高达415.3万km2以上,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8%。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及全球多个国家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下,中国的海外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涉及泥炭土的工程活动越来越多,大量拟建、在建的高速公路难以避开深厚泥炭土层,在泥炭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通常面临着路堤沉降量过大、工后沉降显着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较少,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在选择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方案时缺乏理论指导。因此,探寻适用于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的软基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斯里兰卡CKE(Colombo-Katunayake Expressway)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基于现场监测资料分析、室内试验,分析了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在高速公路深厚泥炭土地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已有地质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分析了斯里兰卡CKE项目沿线泥炭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对超载预压法、砂(碎石)桩-超载预压法和塑料排水带-超载预压法在深厚泥炭土地基中的设计及施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2)依据CKE项目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泥炭土地基填筑预压期的地表沉降、地表水平位移速率和长达6年的工后沉降变化规律;在实测沉降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saoka法和改进Asaoka法对典型断面泥炭土地基的固结系数进行了反算;分析了四种软基处理方法的经济性、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差异。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评价了四种软基处理方法在深厚泥炭土地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3)利用自制模型箱开展了砂桩-超载预压法联合处理泥炭土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量化了砂桩面积置换率与泥炭土地基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及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4)利用室内一维固结试验模拟超载预压法的施工过程,研究了不同超载比作用下泥炭土地基的变形特性;基于软土次固结计算理论,研究了采用超载预压法对泥炭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超载比的合理取值。研究结果表明:超载预压可以降低泥炭土地基的工后沉降。超载比越大,卸除超载后,泥炭土地基次固结系数衰减越明显,工后沉降越小。超载卸除后,泥炭土的变形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回弹阶段,稳定阶段和次固结阶段。在采用超载预压法对泥炭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超载比取0.25即可满足工程要求,过大的超载比是没有必要的。

程文亮[6](2020)在《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的现场监测及沉降预测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炼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规划建设的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全部投射沿海地区,使得沿海地区用地更加紧致。南方海域广泛分布着深厚软土地基,填海造陆后由于软土的可压缩性和蠕变性,所以对软基处理工后沉降的控制极为重要。本文以某绿色石化基地为研究背景,该基地地处沿海且存在大面积深厚软基,拟采用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法进行地基处理。通过现场典型断面处埋设观测点进行沉降监测,并基于现场堆载期间沉降观测值预测场地工后沉降,此外,采用室内大型岩土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深厚软土地基快速成陆场地的长期沉降规律,开展参数分析确定影响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开展现场监测得到堆载预压过程中深厚软土地基快速成陆区域的沉降变化规律。在现场埋设沉降板、分层沉降仪和孔压传感器,监测得到堆载预压过程中沉降和孔压等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软土厚度为17.1m处地表沉降505mm,软土厚度为38.5m处地表沉降为1800mm,表明地表沉降与软土厚度密切相关;在塑料排水板埋设范围以内的孔压和分层沉降曲线规律随堆载高度的变化显着。由于目前常见的沉降预测方法局限性较大,本文结合现场沉降监测数据,通过分析地表沉降规律与上部堆载高度的关系以及考虑软土长期沉降的蠕变性,提出了一种可考虑分级加载的沉降预测方法(简称本文方法)。通过与现场监测的地表沉降曲线对比和模型精度分析,表明:现场监测的地表沉降与本文方法预测的曲线规律大致相同,且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小于10%,属于高精度模型;与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以及灰色模型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沉降预测结果误差较低;利用本文方法对现场的5个沉降监测点的计算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最终沉降处于684~2406mm,所对应工后沉降处于102~606mm,固结度处于75~83%。开展室内大型岩土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典型地层在堆载预压过程中沉降和孔压的消散规律,为场地工后沉降及最终沉降预测提供依据。分析表明: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地基可以有效提高排水板处理范围内地基的强度;塑料排水板以下地层的工后沉降占比与软土厚度相关。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分析堆载预压过程中沉降随时间以及不同深度的分布规律。考虑了软土的蠕变性以及塑料排水板的失效问题,符合实际工况条件。分析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值吻合,塑料排水板以下软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比例较大,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后趋于平稳。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深厚软土地基快速成陆场地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和参数。图[108]表[29]参[94]

陈炎金,李伟,汪冲,张伟鹏[7](2020)在《堆载预压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在深厚软土处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文中通过将堆载预压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与其他几种常见的深厚软土处理方法进行对比,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堆载预压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的应用,以期对其它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徐大闩[8](2020)在《动力固结法在码头堆场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动力固结法应用于软基加固工程的关键是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参数。开展动力固结法在高地下水位工况下的现场试验研究,进行大量的现场观测与试验检测,根据试验结果深入分析两种动力组合下的软基加固效果。研究表明,动力固结法适用于依托工程,且在该工程地质条件下,4 000 kJ夯击能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0 m左右,多一遍点夯更有利于提高地基浅层的土体强度,经处理后码头堆场可满足工后沉降小于300 mm、承载力达到200 k Pa的设计要求。

刘刚[9](2020)在《软基加固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软基作为道路施工中难以控制的环境,受到地基中含水量影响,地基中孔隙水堆积会出现不均匀沉降、裂缝等安全隐患。通过分析软基电渗加固技术、粉喷桩加固技术以及托底灌浆加固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应用过程与特点,根据施工实际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处理技术,为软基道路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童军[10](2020)在《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中东部及沿海地区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在软弱地基上修建,软弱地基土具有物理力学性质差、含水率高、强度低、透水性差和易受扰动影响等特点。因此,在这些基础设施开始建设之前,都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相应的措施使软基发生固结沉降,使软基在建造前已趋于沉降稳定,从而降低建筑物建造后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或将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本文以广州某学校地基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的加固原理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总结了两种处理方法的适用工况,并结合实际工程设计了两种地基加固方案,通过收集两种方案的实际沉降数据,分析了两者加固过程的沉降规律。利用MIDAS-GTS软件对淤泥土层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过程和真空预压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有限元结果与实测数据,得出两种方案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且计算值和实际沉降值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有限元计算结果较能反映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推测出堆载预压处理方案加固后两年内的预计沉降值小于300mm,真空预压处理方案加固后两年内的预计沉降值小于250mm,说明施工效果满足预期要求,验证了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二、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振动停歇时间的浅层软基振动排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试验设备
    1.2 试验概况
        1.2.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1.2.2 试验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围压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2.2 频率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2.3 振动停歇时间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3 结论

(2)砂性土体孔隙压力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饱和土与非饱和土研究现状
        1.2.2 软基加固措施
        1.2.3 现有预压加固技术分析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所做工作
第2章 软土地基处理研究
    2.1 软土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2.1.1 软土的基本概念
        2.1.2 软土地基特点
    2.2 不同饱和度软基加固结研究
        2.2.1 饱和土体固结
        2.2.2 非饱和土体固结
    2.3 港口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孔隙压力理论及孔隙压力监测装置研发
    3.1 孔隙压力的定义
        3.1.1 孔隙压力的传统定义
        3.1.2 孔隙水压力研究现状
        3.1.3 本文研究的孔隙压力
    3.2 孔隙压力计分类
    3.3 各式孔隙压力计简介
        3.3.1 振弦式孔隙压力计
        3.3.2 压阻式孔隙压力计
        3.3.3 其他孔隙压力计
    3.4 孔隙压力计的工作问题
        3.4.1 孔隙压力计的埋设
        3.4.2 孔隙压力计的工作性能分析
    3.5 新型孔隙压力装置研发
        3.5.1 新型孔隙压力装置构造
    3.6 拉绳式传感器简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孔隙压力试验筹备
    4.1 试验场地介绍
    4.2 试验准备工作
        4.2.1 试验装置调试要求
        4.2.2 装置应用重点
    4.3 试验原理
    4.4 试验设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孔隙压力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1 不覆膜状况下的孔隙压力
        5.1.1 高测点孔隙压力
        5.1.2 低测点孔隙压力
    5.2 覆膜状况下的孔隙压力
        5.2.1 高测点孔隙压力
        5.2.2 低测点孔隙压力
    5.3 孔隙压力分析
        5.3.1 孔隙负压分析
        5.3.2 孔隙正压分析
    5.4 土体沉降分析
    5.5 土体沉降与孔隙压力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3)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真空预压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研究
        1.2.2 真空-电渗联合预压法研究
    1.3 强夯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能级强夯法研究
        1.3.2 降水强夯法研究
    1.4 工程概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1.4.1 工程概况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目的
        1.4.4 创新点
第2章 吹填陆域的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2.1 吹填陆域地质条件
        2.1.1 陆域地形地貌
        2.1.2 陆域地质结构及土层性质
        2.1.3 陆域水文地质条件
    2.2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
    2.3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形成的原理
    2.4 吹填陆域施工区域划分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3.1 地基处理技术选择
    3.2 地基处理效果检测方法
        3.2.1 取土标准贯入试验
        3.2.2 静力触探试验
        3.2.3 平板载荷试验
        3.2.4 十字板剪切试验
    3.3 试验区场地土层性质
    3.4 砂土区高能级强夯法试验研究
        3.4.1 强夯方案
        3.4.2 夯后加固效果分析
        3.4.3 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3.5 软土区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3.5.1 试验方案
        3.5.2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3.5.3 现场检测及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千层饼区降水强夯法试验研究
    4.1 降水强夯法设计原理与施工方案
        4.1.1 管井降水设计原理与施工
        4.1.2 塑料排水板设计原理与施工
        4.1.3 强夯设计原理与施工
    4.2 夯后检测结果分析
        4.2.1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
        4.2.2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4.2.3 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4.3 引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
        4.3.1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特征
        4.3.2 明盲降水强夯法适用范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数值模拟分析
    5.1 FLAC~(3D)简介
    5.2 FLAC~(3D)理论分析
        5.2.1 模型建立
        5.2.2 网格划分
        5.2.3 本构模型选择
        5.2.4 边界条件设定
        5.2.5 冲击荷载输入
        5.2.6 土体参数和计算工况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3.1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
        5.3.2 有效应力分析
        5.3.3 位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4)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1.2.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3 软土地基沉降分析与预测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线路
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2.1 工程背景
        2.1.1 项目概况
        2.1.2 地层岩性
        2.1.3 区域地质构造
        2.1.4 水文地质条件
    2.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2.2.1 地层成因
        2.2.2 分布规律
        2.2.3 工程性质
    2.3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分析
        2.3.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3.2 强夯垫层法加固机理
        2.3.3 堆载静压法加固机理
        2.3.4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现场监测试验
    3.1 软基处理段简介
    3.2 监测测点平面分布
    3.3 监测测点剖面分布
    3.4 检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测
        3.4.1 分层沉降监测
        3.4.2 孔隙水压力监测
        3.4.3 土压力监测
        3.4.4 侧向位移监测
    3.5 强夯垫层法设计参数与工艺
4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固结沉降变化特征分析
    4.1 强夯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规律研究
        4.1.1 软土地基在各阶段沉降形态特征研究
        4.1.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分层沉降规律研究
        4.1.3 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4.2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与固结规律研究
        4.2.1 软土地基各阶段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4.2.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固结特征研究
        4.2.3 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固结特征分析
    4.3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有效应力与加固效果研究
        4.3.1 软土地基各阶段土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4.3.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4.3.3 土压力与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4.4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土体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4.4.1 软土地基不同深度土层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4.4.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侧向位移对比分析
        4.4.3 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数值分析
    5.1 FLAC3D软件综述
        5.1.1 FLAC3D软件简介
        5.1.2 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
        5.1.3 非线性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
    5.2 强夯加固软基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沉降分析
        5.2.1 模型建立
        5.2.2 强夯冲击荷载施加
        5.2.3 强夯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5.2.4 强夯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5.2.5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固结特征分析
        5.2.6 各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5.3 碎石桩加固软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5.3.1 碎石桩加固相关参数的确定
        5.3.2 碎石桩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5.3.3 碎石桩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5.3.4 碎石桩加固软基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5.4 天然软土地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5.4.1 模型建立
        5.4.2 天然软基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5.5 不同加固方法条件下软土地基沉降与固结特征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沉降预测
    6.1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方法
        6.1.1 分层总和法
        6.1.2 经验公式法
        6.1.3 Asaoka法
    6.2 临清高速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预测
        6.2.1 分层总和法的沉降预测与修正
        6.2.2 不同模型下软基沉降发展特征预测
        6.2.3 Asaoka法预测
    6.3 不同模型沉降预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堆载预压-固结排水泥炭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排水固结法研究现状
        1.2.2 砂(碎石)桩法研究现状
        1.2.3 泥炭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斯里兰卡CKE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
    2.1 工程概况
    2.2 沿线环境地质情况
        2.2.1 地形地貌特征
        2.2.2 气象与水文情况
        2.2.3 工程地质情况
    2.3 沿线泥炭土基本物理力学指标
        2.3.1 泥炭土分类
        2.3.2 泥炭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2.4 CKE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介绍
        2.4.1 泥炭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
        2.4.2 超载预压设计及施工概况
        2.4.3 塑料排水板设计及施工概况
        2.4.4 砂(碎石)桩设计及施工概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深厚泥炭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研究
    3.1 引言
    3.2 地基沉降监测方案介绍
        3.2.1 监测设备
        3.2.2 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
        3.2.3 监测频率
    3.3 泥炭土地基监测资料分析
        3.3.1 地表沉降监测资料分析
        3.3.2 地表水平位移监测资料分析
        3.3.3 工后沉降监测资料分析
    3.4 不同处理方法对泥炭土地基固结系数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方法的经济性、施工难度和工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砂桩-超载预压法联合处理泥炭土地基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试验
        4.2.1 模型箱
        4.2.2 试验材料的选取
        4.2.3 数据量测与采集系统
        4.2.4 模型试验方案
    4.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3.1 地表沉降变化规律
        4.3.2 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
        4.3.3 地基不排水抗剪强度增长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泥炭土地基超载预压法处理的变形特性及超载比(R'_s)研究
    5.1 引言
    5.2 试样制作及一维固结试验方案
        5.2.1 试样制作
        5.2.2 一维固结试验方案
    5.3 超载预压对泥炭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5.3.1 超载过程对总变形量的影响
        5.3.2 超载卸除后的回弹变形研究
        5.3.3 超载预压对泥炭土次固结变形的影响
    5.4 最佳超载比(R'_s)的确定
        5.4.1 软土次压缩量计算的基本理论
        5.4.2 工程算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的现场监测及沉降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基处理技术
        1.2.2 软基沉降预测
        1.2.3 软基沉降数值模拟
        1.2.4 软基沉降离心模型试验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现场监测
    2.1 工程背景
        2.1.1 工程概况
        2.1.2 地基处理方案
        2.1.3 监测方案
    2.2 软基处理后监测成果分析
        2.2.1 地表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2.2.2 分层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2.2.3 孔压监测成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软基沉降预测研究
    3.1 不同软基沉降预测方法对比
        3.1.1 双曲线沉降预测
        3.1.2 指数曲线法沉降预测
        3.1.3 Asaoka沉降预测
        3.1.4 灰色模型沉降预测
    3.2 建立可考虑分级加载的沉降预测方法
        3.2.1 本文方法原理
        3.2.2 本文方法长期沉降预测
    3.3 与其他沉降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3.4 现场地基处理效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软土地基长期沉降离心试验
    4.1 试验目的和方案
    4.2 试验设计
        4.2.1 试验设备
        4.2.2 模型率确定
        4.2.3 试验材料
        4.2.4 模型监测及试验步骤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试验结果
        4.3.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软土地基长期沉降数值分析
    5.1 数值分析主要研究内容
    5.2 数值模型条件
        5.2.1 基本参数
        5.2.2 边界条件
        5.2.3 计算步骤
    5.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5.3.1 数值计算结果
        5.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3.3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7)堆载预压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在深厚软土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深厚软弱地基处理的常见方法
2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对比
3 工程实例分析
    3.1 地形地貌与工程地质
    3.2 软弱地基处理设计
    3.3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3.4 堆载预压监测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改善情况
4 结语

(8)动力固结法在码头堆场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动力固结法特点
    1.1 加固原理
    1.2 排水体的设置
    1.3 与常用方法比较
    1.4 适用范围
2 工程概况
3 工程地质条件
4 试验方案
5 成果分析
    5.1 单点夯击次数确定
    5.2 有效加固深度分析
    5.3 加固效果
        5.3.1 地面夯沉量
        5.3.2 十字板剪切强度
        5.3.3 双桥静力触探强度
        5.3.4 浅层平板荷载试验
6 结语

(9)软基加固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软基电渗加固技术
2 粉喷桩加固技术
3 托底灌浆加固技术
4 结束语

(10)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现状
        1.2.1 预压法简介
        1.2.2 竖向排水井的固结理论发展
        1.2.3 堆载预压法应用研究现状
        1.2.4 真空预压法应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加固机理及适用工况
    2.1 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2.2 真空预压法加固机理
    2.3 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机理比较和技术分析
        2.3.1 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加固机理比较
        2.3.2 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适用工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南沙二中学校软基处理设计方案
    3.1 工程概况
    3.2 工程地质条件
    3.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4 软基处理目标设计
    3.5 软基处理方案设计
        3.5.1 场地工作范围及分区
        3.5.2 场地软基处理分区
        3.5.3 真空预压设计
        3.5.4 堆载预压设计
        3.5.5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分析
    4.1 监测目的
    4.2 软基处理监测内容和频率
    4.3 监测平面布置
    4.4 监测方法
        4.4.1 地表沉降监测
        4.4.2 孔隙水压力监测
        4.4.3 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4.4.4 地下水位监测
        4.4.5 膜下真空度监测
    4.5 监测结果及数据分析
        4.5.1 软基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4.5.2 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及分析
        4.5.3 地下水位监测结果及分析
        4.5.4 膜下真空度监测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沙二中学校软基处理有限元计算
    5.1 Midas-GTS简介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5.2.1 定义材料属性
        5.2.2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5.2.3 设置荷载边界
        5.2.4 定义施工阶段
    5.3 堆载预压加固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5.4 真空预压加固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振动停歇时间的浅层软基振动排水试验研究[J]. 苗永红,王磊,殷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 [2]砂性土体孔隙压力规律研究[D]. 徐仁宇.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苏亮.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4]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D]. 杨天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堆载预压-固结排水泥炭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刘声钧.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的现场监测及沉降预测分析[D]. 程文亮.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7]堆载预压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在深厚软土处理中的应用[J]. 陈炎金,李伟,汪冲,张伟鹏. 低温建筑技术, 2020(08)
  • [8]动力固结法在码头堆场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 徐大闩. 水运工程, 2020(08)
  • [9]软基加固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 刘刚.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0(04)
  • [10]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童军. 暨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动态排水固结加固软地基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