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鱿鱼软骨提取β-甲壳质及其结构表征与应用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刘静,张亚茹,黄青丹,曾炼[1](2019)在《高分子干燥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高分子干燥剂是一种吸水性能好、保水能力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工业、个人卫生品、建筑等众多领域。综述了高分子干燥剂的结构特征、吸水方式、吸水理论,分析了影响各类干燥剂吸水效果的因素,总结了各类高分子干燥剂的特点和不足,提出高分子干燥剂的研究建议和发展趋势。
胡志波[2](2017)在《硅藻土及复合材料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度是评价室内环境舒适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或过低的相对湿度对人类的工作和学习均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常用的湿度调节方法是采用空调等机械式调节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调湿材料依靠自身的吸放湿性能,根据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是新型建筑节能环保材料。硅藻土具有质轻、高孔隙率、优良的吸附性能、化学稳定性、低价无毒、储量丰富等优点,是调湿材料的理想原料之一。近十年来,以硅藻土作为原料制备调湿材料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以硅藻土为原料制备硅藻土环保壁材或硅藻泥成为当前环保领域专家和企业研究开发的热点。但是目前对于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的研究不足,利用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构效关系调控硅藻土调湿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不多。硅藻泥产业中多通过调节原料的种类和用量等配方方法或原料的混合方式提高硅藻泥的调湿性能,针对硅藻土本身孔隙结构和表面特性的调控和开发高效硅藻土复合材料的研究较少,制约了硅藻泥等硅藻环保壁材调湿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所以深入研究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以及硅藻土调湿性能与孔结构、表面特性的构效关系,优化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制备高效的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的研究现状和现实需求,本论文以我国主要的优质硅藻土—吉林临江一级硅藻土为原料,以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调湿性能以及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构效关系为研究内容,采用煅烧、碱溶和磨矿3种矿物加工工艺对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调控,并研究煅烧温度、碱用量和磨矿时间对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和调湿性能的影响,分析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关系和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硅藻土为原料,制备了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调湿材料、硅藻土/白炭黑复合调湿材料和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调湿材料3种新型无机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制备机理、结构特性和应用性能,结合动力学分析和热力学分析对硅藻土的调湿机理进行了探讨,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硅藻土孔隙结构的调节与孔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变化规律以临江一级硅藻土为原料,分别在不同的煅烧温度、碱用量和磨矿时间下进行煅烧、碱溶扩孔和机械研磨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析、低温氮吸附、压汞法(MIP)、分形理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Boehm滴定法、热分析(TG-DSC)等检测手段对不同孔结构调节方法处理的硅藻土的晶体组成、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孔隙表面粗糙度和孔结构不均匀性、表面形貌、内部孔道结构、表面基团、表面羟基密度等孔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采用BET理论分析了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孔体积;采用t-plot法基于de Boer模型分析了硅藻土的微孔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采用BJH模型和DFT模型基于等温吸附曲线分析了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孔体积随孔径的变化规律;基于Washburn方程采用压汞法分析了硅藻土的大孔孔体积的孔径分布;基于氮吸附原理,采用FHH分形模型对等温吸附数据进行分段拟合,分析硅藻土的表面分形维数和介孔体积分形维数,定量评价硅藻土的孔隙表面粗糙度和介孔结构不均匀性;基于压汞法测试结果,采用Menger海绵模型和热力学关系模型分析经煅烧、碱溶和磨矿处理的硅藻土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定量表征大孔孔隙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硅藻土的多孔结构是由介孔和大孔组成的三维孔隙结构,硅藻土中基本上不含有微孔结构,经碱溶表面刻蚀可以产生一定量的微孔孔隙,硅藻土结构内部存在一定量的盲孔,可经机械研磨作用打开,硅藻土中大孔所占的比例大于介孔孔隙的比例。硅藻土的介孔受煅烧处理影响较大,碱溶可以同时调控介孔和大孔孔隙,大孔孔隙较介孔孔隙易经机械研磨而破坏。硅藻土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表面分形维数和体积分形维数可用于表征硅藻土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结构的不均匀性。采用FHH模型和热力学关系模型可以较好地分析磨硅藻土介孔和大孔结构的分形维数。热力学关系模型对大孔孔隙分形特征的拟合效果优于Menger海绵模型。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呈下降趋势,大孔比例增加。硅藻土的表面分形维数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孔隙表面粗糙度降低,表面趋向光滑;在煅烧温度低于800℃时,介孔孔体积分形维数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介孔结构不均匀性降低,煅烧温度超过800℃时,介孔结构的变形,介孔体积分形维数反而增大,介孔结构变复杂。在煅烧温度高于600℃时,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降低,高温煅烧下硅藻土的大孔表面的粗糙度和不均匀性降低。硅藻土表面羟基发生缩合,表面羟基数量较少,表面活性位点减少,表面羟基密度在800℃时达到最小值2.117个/nm2。随着碱用量的增加,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先减小后增大,硅藻土的表面分形维数、介孔孔体积分形维数和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整体上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大,孔隙表面粗糙度和不均匀性先减小后增大。硅藻土表面羟基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与碱溶硅藻土的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负相关。随着磨矿时间的延长,比表面积和介孔孔体积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大孔孔隙的比例逐渐减小,硅藻土的表面分形维数和介孔孔体积分形维数随磨矿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较小,与硅藻土在研磨过程表面粗糙度和介孔孔隙结构受机械研磨作用影响较小有关。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逐渐增大,机械研磨使得硅藻土的大孔表面的粗糙度和不均匀性增加。硅藻土表面羟基密度先增大后减小。(2)硅藻土孔隙结构的调节对硅藻土调湿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下对煅烧、碱溶和磨矿处理的硅藻土进行72h的吸放湿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在不同温湿度下的调湿性能随着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或相对湿度差值)的增大而增强,硅藻土的放湿量与其吸湿量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均呈正相关关系,硅藻土吸湿性能的高低决定了其放湿性能的强弱。硅藻土的调湿性能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煅烧温度达到1000℃时,硅藻土的调湿性能下降显着。硅藻土的调湿性能随着碱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硅藻土的调湿性能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磨矿实验条件下,磨矿时间为90min时,硅藻土的调湿性能最大。(3)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硅藻土调湿性能的构效关系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对硅藻土的调湿性能有显着影响,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硅藻土的比表面积、介孔孔体积、大孔体积所占的比例、表面粗糙度、孔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表面羟基数量是决定硅藻土调湿性能的重要因素。硅藻土的调湿性能与比表面积、介孔孔体积、表面粗糙度、孔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表面羟基数量正相关,与大孔孔体积所占的比例负相关。介孔对硅藻土调湿性能的影响大于大孔,介孔对比表面积的影响大于大孔,介孔结构较大孔可以在较低的外界蒸汽压下发生毛细管凝聚,显着提高硅藻土的湿容量。大孔结构在调湿过程中主要充当水蒸气分子扩散的通道,并作为水蒸气分子吸附和储存的空间。硅藻土孔隙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基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羟基基团通过与水蒸气分子形成氢键作用提高硅藻土的吸湿量;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的孔隙比表面积和孔隙表面粗糙度以及孔结构分布的不均匀性影响羟基基团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而改变硅藻土及其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4)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调湿性能以硅藻土和重质碳酸钙为原料,采用均混焙烧法制备了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调湿材料(DE/GCC),以硅藻土、氢氧化钠和硫酸为原料,采用部分碱溶-酸析法制备了硅藻土/白炭黑复合调湿材料(DE/S)。以硅藻土、氢氧化钠和结晶氯化铝为原料,采用水解沉淀-水热成型法制备了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调湿材料(DE/A)。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粒度分析、低温氮吸附、压汞法(MIP)、分形理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分析(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Boehm滴定法、热分析(TG-DSC)、接触角等检测手段对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机理、孔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测试了复合调湿材料的调湿性能,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循环利用性能,结果表明:(1)重钙在750℃下分解生成氧化钙,部分氧化钙与硅藻土的二氧化硅在高温下生成硅酸钙,部分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氢氧化钙,使得硅藻土表面具有较大的表面羟基密度和表面酸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DE/GCC的比表面积、介孔体积、表面粗糙度和介孔孔隙的不均匀性较DE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DE/GCC的吸湿能力较DE增强,放湿性能低于DE,有一定的循环吸放湿能力,放湿量明显弱于吸湿量,DE/GCC吸湿性能的改善得益于表面羟基含量和表面能的增加,孔隙结构的恶化不利于DE/GCC综合调湿性能的提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孔结构。(2)部分硅藻土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白炭黑的前驱体硅酸钠,再经硫酸酸析陈化生成白炭黑,未碱溶的硅藻土作为白炭黑的载体和复合材料的骨架结构。白炭黑颗粒包覆在硅藻土表面,并均匀分散在硅藻土大孔孔隙中。DE/S的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较DE有明显提高,含有一定量的微孔结构,大孔比例减少;表面粗糙度增大、孔隙不均匀性增强,表面羟基数量增大,表面能增强。DE/S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8%和33%下的72h吸附量和72h脱附量分别为32.042%和24.944%,吸放湿量提高到DE的47倍以上,具有良好的调湿性能;在216h循环吸放湿过程中,3个周期内的放湿量均达到吸湿量的75%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调湿性能。(3)硅藻土的多孔结构作为羟基氧化铝制备的微反应器和载体,水热过程控制羟基氧化铝的晶型和形貌。制备的羟基氧化铝为针状结构,均匀包覆在硅藻土的孔隙表面,羟基氧化铝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增加了硅藻土介孔孔隙的不均匀性。DE/A表面具有丰富的硅羟基和铝羟基,增加了硅藻土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点和表面能。DE/A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8%和33%下的72h吸附量和72h脱附量分别达到29.127%和23.090%,吸放湿量较DE提高了47倍以上,在216h循环吸放湿过程中,3个周期内的放湿量均达到吸湿量的75%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调湿性能。(5)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动力学、热力学分析和调湿机理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DE、DE/S和DE/A在不同温湿度下吸放湿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利用多孔介质的热力学原理,应用热力学理论建立DE、DE/S和DE/A对水蒸气吸附的热力学参数,根据克劳修斯-克拉佩龙(Clausius-Claperon)方程计算分析了硅藻土及其复合材料的等温吸附热。结果表明: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DE、DE/S和DE/A)的吸放湿过程复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适合于DE及其复合调湿材料材料(DE/S和DE/A)的吸湿过程,特别是高湿度环境下的吸湿动力学分析,而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的放湿过程不符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二级动力学可以较好地反映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的吸放湿动力学机制。DE、DE/S和DE/A的等温吸湿是典型的可冷凝蒸汽在孔隙物质中的S型曲线物理吸附。硅藻土及其复合材料的等温吸附热大于0,硅藻土及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吸湿过程为吸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湿,主要的吸附作用力为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
朱鹤翔[3](2016)在《高分子吸湿材料在暖云增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便捷有效的获得更多的水资源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难题之一。人工增雨能有效地利用开发存在于大气中的淡水资源,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合成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暖云催化剂,并试验研究了该催化剂在暖云增雨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出了新型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核壳微球。使用红外光谱仪表征其化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表征其形貌,同时采用Zeta电位仪证明其表面组装过程符合静电层层自组装的规律。最终制得平均粒径为2.104μm,粒径均一、形态完整的核壳微球。利用实验室已有的云室,设计了验证云室中暖云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实验,采用降水量和云室内透光率变化两种指标表征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研究比较了不同粒径、不同用量的氯化钠、聚丙烯酰胺两种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氯化钠和聚丙烯酰胺作为催化剂,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增雨率增加,催化效果变好。在采用相同用量催化剂的情况下,催化剂粒径越小,催化效果越好;(2)研究了不同用量氯化钠催化剂的云室催化效果,发现当使用16μm粒径,催化剂用量为1.36g·m-3时,催化效果最好,增雨率和降水效率分别达到182%和82.6%。(3)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用量聚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云室催化效果,发现当使用16μm粒径,催化剂用量为1.36g·m-3时,催化效果最好,增雨率和降水效率分别达到238%和98.9%。与传统暖云催化剂氯化钠相比,高吸湿性材料聚丙烯酰胺有着更好的暖云催化效果。(4)研究了不同用量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核壳微球的云室催化效果,发现当催化剂用量为1.36g·m-3时,催化效果最好,增雨率和降水效率分别达到116%和63.4%。(5)研究了不同用量聚丙烯酸钠催化剂的云室催化效果,发现其不能作为暖云催化剂催化增雨。
陈荫,张申微,牛庆凤,金鑫[4](2014)在《海洋头足动物多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头足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渔获量大,资源十分丰富,是重要的经济海产。头足类动物常被加工为干品和冻品,加工的副产物,如内脏物、骨、皮、墨汁等约占总比例的30%,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多糖类成分是头足动物副产物重要的活性成分,对于头足动物多糖类物质的开发研究,可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对头足动物多糖资源及其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程珍华[5](2014)在《壳聚糖的羟丙基化、季铵盐化修饰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鱿鱼软骨作为鱿鱼的主要废弃物,是β-甲壳素的主要来源。甲壳素脱乙酰制得的天然带正电荷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刺激、无致突变性、可自然降解等特点,因而能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壳聚糖只能溶于少量的稀酸溶液中,但是其分子中的活性氨基和羟基赋予了壳聚糖较好的改性修饰能力。本文以鱿鱼软骨为原料,提取β-甲壳素,然后在85℃高温、45%NaOH溶液、固液比1:10的条件下脱乙酰4.5 h制备出脱乙酰度为97%的壳聚糖。本论文对制备的壳聚糖进行了两种化学修饰:羟丙基化及季铵盐化修饰,并对两种修饰后的产物进行了各种理化性质的研究。论文进行了两个正交设计系统地研究了碱化时间、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羟丙基壳聚糖取代度的影响及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MAC)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季铵盐取代度的影响,从而得到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实验中采用元素分析法测定羟丙基壳聚糖的取代度,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季铵盐壳聚糖的取代度。对影响羟丙基壳聚糖取代度因素的研究表明,氢氧化钠浓度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最显着,其次是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碱化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产物羟丙基壳聚糖的取代度最高可以达到2.25。对影响季铵盐壳聚糖取代度因素的研究表明,GTMAC用量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取代度影响最小。产物季铵盐壳聚糖取代度最高可达1.06。对羟丙基壳聚糖的FT-IR、TEM结构、热稳定性、泡沫能力、吸湿保湿性、抗氧化活性及胆酸结合能力的研究表明,羟丙基改性后的壳聚糖分子内部结构更加松散、其纤维状的结构也逐渐平整化,热稳定性降低。羟丙基壳聚糖具有较高的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其吸湿保湿性也比原料壳聚糖要好。其清除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且具有较好的胆酸结合能力。羟丙基化后的壳聚糖分子内作用力减弱,活性羟基及氨基增多,生物活性相应提高。对季铵盐壳聚糖的分子内部结构、晶型、热稳定性、吸湿保湿性、抗氧化能力的分析研究表明,季铵盐壳聚糖的FT-IR及1HNMR中的’甲基峰增强,结晶性降低,热稳定性降低,溶解性有了极大的改善,吸湿保湿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羟自由基的能力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果表明,壳聚糖经季铵盐修饰后分子结构变得疏松,反应活性更强。
黎剑辉[6](2013)在《β-甲壳素脱乙酰化及其产物结构表征》文中提出由β-甲壳素脱乙酰制备高分子量壳聚糖,利用元素分析方法测定其脱乙酰度(DD),利用梯度稀释法测试特性粘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等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分析产物结构。
王兆琦[7](2013)在《阿根廷鱿鱼介电特性和热处理过程品质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根廷鱿鱼是世界头足类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11-2012年产量回升(阿根廷渔业发展研究所(INIDEP)),但捕捞量却因市场饱和而受限制,更好的产品消费形态亟待出现。近年来,真空包装的即食鱿鱼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杀菌成为产品工艺流程的最终和关键环节,它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也直接面对消费人群。目前,我国海产品杀菌多用的传统热力杀菌方式技术落后,对产品品质损失较大,而新兴的微波杀菌技术升温迅速,可获得品质较高、营养价值保存较完整的海产品,具有潜在价值。对于阿根廷鱿鱼产业,开发基于微波杀菌技术的高品质即食产品还是个新概念,能带来重要的机遇。为此,本文研究了阿根廷鱿鱼的介电特性和热处理过程的品质变化,并开发出介电特性吻合的模拟食品,为明确阿根廷鱿鱼在微波场中的行为特点,选择最佳的微波杀菌工艺,寻找微波杀菌过程的冷点及温度分布提供参考依据和原材料。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同轴探头技术,研究不同部位(背部、腹部、尾鳍、腕部)阿根廷鱿鱼随频率(339.375—2737.8125MHz)、温度(20—130℃)的介电特性变化规律,计算915MHz、2450MHz下的穿透深度dp,建立两频率下随温度变化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1)各部位介电特性(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随频率增加减小;随温度升高, ε’减小,ε"增大;4个部位的介电特性不同,但变化趋势相同,变化程度不同,与各部位组成成分不同有关。(2)dp随温度升高减小,915MHz减小更快,这不利于均匀加热,915MHz下dp约为2450MHz的2倍;121℃,2450MHz下,背部、腹部、尾鳍、腕部的穿透深度分别为4.15±0.08mm、3.87±0.16mm、3.70±0.16mm、4.76±0.29mm。(3)多项式方程y=Ax2+Bx+C能用于预测4个部位ε、ε"和dp与温度的关系,拟合效果很好。总之,根据dp,阿根廷鱿鱼的片状、条状结构很适合微波杀菌,无需复杂的分割;2450MHz下,背腹部适合同时微波杀菌,尾鳍和腕部或许需要单独进行,这一结论仍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2、采用加热铝盒隔绝法,研究阿根廷鱿鱼热处理过程中热处理损失(WL)、面积收缩率(AS)、含水量(WC)、颜色、质地随温度(20—131℃)、时间(4.5—180min)的变化规律,建立部分品质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1)WL和AS随时间先急剧增加,后缓慢增加逐渐趋于平衡;温度越高,平衡点越大;反应活化能Ea分别为45.99kJ/mol和32.72kJ/mol。(2)WC随时间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逐渐趋于平衡;温度越高,平衡点越小;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快速下降阶段Ea为47.71kJ/mol。(3)颜色使用CIE L*a*b*,热处理使阿根廷鱿鱼体内面颜色先急剧变白后再变暗,基本逐渐变红、变黄,温度越高,颜色越暗、越红、越黄,但平衡后的黄色却越浅。(4)弹性经历“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过程,粘性经历“略减小—增大—减小”的变化过程。(5)硬度和抗拉强度均随时间先急剧下降,短暂上升后不同程度下降趋于平衡;短暂上升后,温度越高硬度和抗拉强度越小;体外面初始硬度远大于体内面,体外面更耐热;一级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分别对硬度(体外面)和抗拉强度短暂上升后的快速下降阶段拟合效果最好,Ea分别为46.27kJ/mol和57.90kJ/mol。综合看来,121℃,微波杀菌的时间(包括升温阶段)应控制在7.5—20min,这有利于获得品质较好的产品。3、使用2种蛋白组分、D-核糖、NaCl、结冷胶和去离子水开发与阿根廷鱿鱼介电特性在2450MHz下吻合的模拟食品,并检验颜色变化是否符合需求。结果表明:配置的8组模拟食品,2450MHz下,ε’、ε"随蛋白组分含量增加而减小,随NaCl含量增加基本保持不变,ε"增大。模拟食品D(NaCl:1.2g/100g,蛋白组分:16g)、H(NaCl:1.3g/100g,蛋白组分:12g)、F(NaCl:1.2g/100g,蛋白组分:20g)、G(NaCl:1.1g/100g,蛋白组分:24g)分别与阿根廷鱿鱼背部、腹部、尾鳍、腕部介电特性较吻合,经检验颜色变化全部合格,可用于后续微波杀菌研究的原材料。
赵靖华[8](2013)在《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及水蒸气吸附性能》文中认为旋转吸附除湿技术以其低温低湿度干燥性能及显着的节能优势在冶金、军工、制药和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水蒸气吸附剂是吸附除湿技术的核心材料,高性能吸附剂的研制对提高除湿效率以及降低再生能耗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性能更优的吸附材料,本文开展改性SiO2的制备及其水蒸气吸附性能的研究。多孔材料的设计改性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改性方法:(1)表面磺酸化;(2)骨架钛掺杂。并通过溶胶凝胶和水热法实现上述改性。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吸附剂进行结构性质表征:N2-吸附脱附、TEM、XPS和XRD等,同时采用DVS等温吸附和TPD测定吸附剂的水蒸气吸附和脱附性能,并通过FHH模型对吸附材料进行理论分析。在多孔SiO2材料表面改性工艺中,采用溶胶凝胶法,以PVP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在硫酸环境中制备了表面磺酸化介孔SiO2。该材料表征结果显示,其比表面积介于326.0~607.3m2·g-1,平均孔径介于4.6~15.2nm,根据吸附要求通过改变制备工艺调控材料结构来实现。吸附性能测定结果显示,磺酸化介孔SiO2在相对湿度小于10%和大于40%同时拥有良好的水蒸气吸附性能,且87℃下可实现完全脱附。另一方面,采用溶胶凝胶法,以P123为模板剂,TEOS和TIPO为硅源和钛源,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制备了骨架钛掺杂多孔SiO2吸附剂。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所制钛掺杂SiO2具有非晶介孔特性,比表面积和孔径尺寸受钛掺杂量的影响,低湿度下的水蒸气吸附性能比一般纯介孔SiO2有较大程度提高,且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还发现Ti-O的出现会使水分子在吸附剂上的脱附活化能增加,随着钛掺杂量增加会致使原有骨架易坍塌。此外,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孔壁晶化的钛硅分子筛以进一步提高吸附剂在低湿度下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钛硅分子筛在低湿度环境下,具有更好的的水蒸气吸附性能。通过上述研究可知:表面磺酸化介孔SiO2具有良好的水蒸气吸附性能,其水热稳定性有待改善;非晶态钛掺杂介孔SiO2展现出良好的水蒸气吸附性能,并且水热稳定性较好;孔壁晶化且孔表面亲水的微孔钛硅分子筛,在低湿度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水蒸气吸附性能。
王晗[9](2013)在《分级再生式除湿转轮的性能研究及其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气调节技术中对空气湿度的控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过高或过低的空气湿度不仅影响人们对温度的感觉和热舒适性,而且对现代工业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也有重大影响。目前空调行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电网负荷的急剧增加,不仅加速了全球能源、资源消耗,也使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除湿是一项高能耗工作,其能耗要占到空调总能耗的20%40%,因此研究节能高效的除湿技术对全社会能源与环境有重要意义。以水为制冷剂的蒸发冷却技术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可使用全新风系统,提升室内空气品质,且不消耗压缩功,因此蒸发冷却空调系统COP大,节能效果明显。但由于其本身不具备除湿能力,蒸发冷却技术在潮湿地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结合除湿技术来扩展其应用范围。而在众多除湿方式中,转轮除湿因其除湿量大、构造简单、维护方便、可利用低品位能源等优点得到迅速发展。将蒸发冷却和转轮除湿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两者的优点,也克服了蒸发冷却技术在高湿度地区应用受到限制的缺点,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本文以探究高效的转轮吸附剂材料和新型复合式制冷空调系统为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主要研究:(1)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氯化锂和摩尔比1:1的氯化钙与氯化锂混合溶液改性硅胶制备复合吸附剂,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复合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量、吸附速率和吸附热等问题。(2)以转轮的单个气流通道为研究对象,结合质量、能量守恒方程,建立分级再生式除湿转轮的传热传质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并引入除湿量D和除湿性能系数DCOP对转轮除湿性能进行整体评价。(3)根据所建立的分级再生式除湿转轮的数学模型,在给定条件下,研究各参数变化对转轮除湿性能的影响。(4)提出将分级再生转轮除湿和蒸发冷却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复合式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外设计参数对新型复合式空调系统性能进行计算,并与一般复合式系统的冷负荷、再生能耗、热力性能系数和循环火用效率等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赵亚[10](2013)在《双孢蘑菇自发气调(MA)贮藏吸湿剂的筛选》文中提出双孢蘑菇MA贮藏期间,菇体的高蒸腾速率和薄膜的低渗透率导致包装内环境相对湿度(RH)较高,微生物容易滋生,导致双孢蘑菇腐烂、变质。基于此,本论文研究了12种吸湿剂在不同温湿度下的吸湿特性,筛选出可用于双孢蘑菇MA贮藏适宜吸湿剂组合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为双孢蘑菇MA贮藏中RH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分述如下:1.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无水氯化钙、3A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球、硅藻土、膨润土、六偏磷酸钠、微晶纤维素、活性氧化铝粉、木糖醇、山梨糖醇、魔芋葡甘聚糖和壳聚糖等12种吸湿剂在不同温度(2、10、18℃)和RH(76%、86%、96%)下,15d内的吸湿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吸湿剂,温度一定时,吸湿量随着RH的升高而增加:RH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吸湿量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温湿度下,吸湿量由高到低的吸湿剂依次为:无水氯化钙(1.013~1.445g H2O g-1),木糖醇(0.006~0.833g H2O g-,其中最大吸湿量0.833g H2O g-1出现在10℃、RH96%,其它温湿度下范围为0.006~0.507g H2O g-1),六偏磷酸钠(0.251~0.791g H2O g-1),山梨糖醇(0.073~0.547g H20g-1),魔芋葡甘聚糖(0.143~0.531g H2O g-1),活性氧化铝球(0.178~0.409g H2O g-1),壳聚糖(0.149~0.314g H2O g-1),活性氧化铝粉(0.133~0.240g H2O g-1),3A分子筛(0.046~0.158g H2O g-1),微晶纤维素(0.052~0.145g H2O g-1),膨润土(0.002~0.114g H2O g-1),硅藻土(0.004~0.021g H2O g-1).2.采用Weibull模型拟合吸湿量数据,得到吸湿剂的吸湿动力学参数M∞和β,通过线性回归得到M∞和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木糖醇和山梨糖醇外,Weibull模型与各吸湿剂的吸湿量数据拟合精度较高。M∞较高的吸湿剂为无水氯化钙(1.117~2.137g H2O g-1)、六偏磷酸钠(0.297~0.856g H2O g-1)和山梨糖醇(0.083~38.567g H2O g-1),其β值范围分别为:无水氯化钙(25.5~119.8h)、六偏磷酸钠(91.2~290.0h)和山梨糖醇(1.1-185.6h)。3A分子筛、壳聚糖、膨润土、六偏磷酸钠、微晶纤维素、木糖醇和山梨糖醇的M∞和温湿度间有较高的相关性(R2>81.2%),其中壳聚糖、膨润土和微晶纤维素的M∞受温度、RH的共同影响,而3A分子筛、六偏磷酸钠、木糖醇和山梨糖醇的M∞仅受RH的影响。3.吸湿剂的吸湿曲线和Weibull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吸湿剂实际测试结果和模型拟合结果基本一致。单一吸湿剂均不满足双孢蘑菇MA贮藏RH控制的需要。因此,以吸湿速度较快的无水氯化钙、山梨糖醇和吸附时间较长的六偏磷酸钠为复合吸湿剂,采用混料设计对其最适比例进一步筛选。结果表明,RH96%下,温度2、10℃时,无水氯化钙、山梨糖醇和六偏磷酸钠的最适编码值组合为:X1=0.3,X2=0.2,X3=0.5,对应的实际成分比例为无水氯化钙16%,山梨糖醇24%,六偏磷酸钠60%。4.为验证混合吸湿剂的效果及确定最适吸湿剂的用量,双孢蘑菇MA贮藏(200g双孢蘑菇/盒)过程中,添加不同质量(4g、8g、12g)的复合吸湿剂,以不加吸湿剂的双孢蘑菇作为对照(CK),研究其在温度2℃下,贮藏12d,双孢蘑菇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同CK相比,添加吸湿剂处理显着推迟了双孢蘑菇呼吸越变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峰来临的时间,增加了双孢蘑菇菇肉的白度值(L*)和贮藏前期的硬度,降低了贮藏前期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显着抑制了双孢蘑菇表面微生物的生长,但对双孢蘑菇菇皮的l*值影响不显着。8g和12g处理显着增加了双孢蘑菇的失重率、膜透性,但4g处理和CK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确定双孢蘑菇MA贮藏(200g双孢蘑菇/袋)时,最适复合吸湿剂为4g。
二、从鱿鱼软骨提取β-甲壳质及其结构表征与应用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鱿鱼软骨提取β-甲壳质及其结构表征与应用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高分子干燥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分子干燥剂结构特征 |
2 高分子干燥剂吸水理论 |
2.1 吸水机理 |
2.2 吸水方式 |
2.3 吸水模型 |
2.4 吸水动力学 |
3 高分子干燥剂的分类 |
3.1 天然高分子干燥剂 |
3.1.1 淀粉类 |
3.1.2 纤维素类 |
3.1.3其他生物糖类 |
3.2 合成高分子干燥剂 |
3.2.1 聚丙烯酸系列 |
3.2.2 聚丙烯腈系列 |
3.2.3 聚乙烯醇系列 |
3.2.4 其他聚合高分子 |
4 高分子干燥剂的发展新趋势 |
5 结语 |
(2)硅藻土及复合材料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湿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
1.2 调湿材料 |
1.3 调湿材料研究现状 |
1.3.1 硅胶调湿材料 |
1.3.2 无机盐调湿材料 |
1.3.3 有机高分子调湿材料 |
1.3.4 无机矿物调湿材料 |
1.3.5 生物质调湿材料 |
1.4 无机矿物复合调湿材料研究现状 |
1.4.1 无机矿物/有机高分子复合调湿材料 |
1.4.2 无机矿物/无机盐复合调湿材料 |
1.4.3 无机矿物/生物质复合调湿材料 |
1.4.4 无机矿物基复合调湿材料 |
1.5 多孔矿物材料 |
1.5.1 多孔矿物材料及其孔结构特性 |
1.5.2 多孔矿物材料孔结构特性研究进展 |
1.6 硅藻土与调湿材料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研究方法 |
1.8 本章小结 |
2 实验原料、试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试剂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 |
2.2.2 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调湿性能 |
2.2.3 硅藻土与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动力学、热力学研究 |
2.3 材料表征及性能检测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粒度分析 |
2.3.3 氮吸附法孔结构分析 |
2.3.4 压汞法孔结构分析(MIP) |
2.3.5 分形特征分析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3.7 能谱分析(EDS) |
2.3.8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3.9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10 表面羟基密度 |
2.3.11 热重分析(TG-DSC) |
2.3.12 表面能分析 |
2.3.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ICP) |
2.3.14 调湿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煅烧处理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 |
3.1 实验条件 |
3.2 结果与表征 |
3.2.1 X射线衍射 |
3.2.2 粒度分析 |
3.2.3 氮吸附孔结构分析 |
3.2.4 压汞法孔结构分析 |
3.2.5 分形特征 |
3.2.6 表面形貌分析 |
3.2.7 红外光谱分析 |
3.2.8 表面羟基密度 |
3.2.9 热重分析 |
3.2.10 调湿性能 |
3.2.11 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碱溶扩孔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 |
4.1 实验条件 |
4.2 结果与表征 |
4.2.1 X射线衍射 |
4.2.2 粒度分析 |
4.2.3 氮吸附孔结构分析 |
4.2.4 压汞法孔结构分析 |
4.2.5 分形特征 |
4.2.6 表面形貌分析 |
4.2.7 红外光谱分析 |
4.2.8 表面羟基分析 |
4.2.9 调湿性能 |
4.2.10 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5 机械研磨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 |
5.1 实验条件 |
5.2 结果与表征 |
5.2.1 X射线衍射 |
5.2.2 粒度分析 |
5.2.3 氮吸附孔结构分析 |
5.2.4 压汞法孔结构分析 |
5.2.5 分形特征 |
5.2.6 表面形貌分析 |
5.2.7 红外光谱分析 |
5.2.8 表面羟基密度 |
5.2.9 调湿性能 |
5.2.10 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6 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1 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6.1.1 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6.1.2 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 |
6.2 硅藻土/白炭黑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6.2.1 硅藻土/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6.2.2 硅藻土/白炭黑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 |
6.3 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6.3.1 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6.3.2 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7 硅藻土调湿材料动力学、热力学及调湿机理分析 |
7.1 动力学分析 |
7.2 热力学分析 |
7.3 调湿机理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论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分子吸湿材料在暖云增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暖云增雨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高分子吸湿材料 |
1.3.1 吸湿机理的探索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丙烯酰胺核壳微球制备与表征 |
2.1 层层自组装简介 |
2.2 核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过程 |
2.2.4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 |
2.3.2 静电层层自组装制备核壳微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催化剂云室催化效果研究 |
3.1 实验云室 |
3.1.1 等温云室 |
3.1.2 造雾装置 |
3.1.3 监测系统 |
3.2 实验方案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空白实验 |
3.3.2 不同粒径NaCl催化 |
3.3.3 不同粒径PAM催化 |
3.3.4 PAM核壳微球催化 |
3.3.5 PAAS催化剂催化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4)海洋头足动物多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乌贼多糖的开发与利用 |
1.1 乌贼墨多糖 |
1.2 乌贼骨 |
2 章鱼多糖的开发与利用 |
3 鱿鱼多糖的开发与利用 |
3.1 鱿鱼墨多糖 |
3.2 鱿鱼骨多糖 |
3.3 鱿鱼皮多糖 |
3.4 鱿鱼眼多糖 |
(5)壳聚糖的羟丙基化、季铵盐化修饰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重要名词缩写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甲壳素及壳聚糖 |
1.2 羟丙基壳聚糖的研究进展 |
1.2.1 羟丙基壳聚糖的制备 |
1.2.2 羟丙基壳聚糖的性质及应用 |
1.3 季铵盐壳聚糖 |
1.3.1 季铵盐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
1.3.2 季铵盐壳聚糖的性质及应用 |
1.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壳聚糖的制备 |
2.3.2 羟丙基壳聚糖的制备 |
2.3.3 季铵盐壳聚糖的制备 |
2.3.4 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 |
2.3.5 羟丙基壳聚糖取代度的测定 |
2.3.6 季铵盐壳聚糖取代度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
2.4.2 主要实验因素对壳聚糖羟丙基取代度的影响 |
2.4.3 主要实验因素对季铵盐壳聚糖取代度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羟丙基壳聚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透射电镜分析 |
3.3.3 热重分析 |
3.3.4 泡沫性 |
3.3.5 吸湿性及保湿性 |
3.3.6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3.3.7 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 |
3.3.8 胆酸结合能力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3.4.2 透射电镜结果分析 |
3.4.3 热重结果分析 |
3.4.5 泡沫性 |
3.4.6 吸湿保湿性 |
3.4.7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分析 |
3.4.8 羟丙基壳聚糖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 |
3.4.9 羟丙基壳聚糖胆酸结合能力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季铵盐壳聚糖的结构表征及理化性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设备 |
4.3 实验部分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核磁共振分析 |
4.3.3 XRD衍射分析 |
4.3.4 热重分析 |
4.3.5 溶解性的测定 |
4.3.6 吸湿保湿性 |
4.3.7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
4.3.8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4.4.2 ~1H NMR核磁分析 |
4.4.3 XRD衍射图谱分析 |
4.4.4 热重(TG)图谱分析 |
4.4.5 溶解性分析 |
4.4.6 吸湿保湿性分析 |
4.4.7 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4.4.8 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4.4.9 其他工作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6)β-甲壳素脱乙酰化及其产物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1.2 超高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 |
1.3 高分子量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 |
2 结构与讨论 |
2.1 高分子量壳聚糖的FTIR分析 |
2.2 高分子量壳聚糖的XRD分析 |
2.3 高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的测定 |
3 结论 |
(7)阿根廷鱿鱼介电特性和热处理过程品质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阿根廷鱿鱼 |
1.1.1 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1.1.2 营养价值 |
1.1.3 经济地位及产量 |
1.1.4 加工利用现状 |
1.2 介电特性 |
1.2.1 食品介电特性 |
1.2.1.1 电介质及其极化现象 |
1.2.1.2 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 |
1.2.1.3 穿透深度 |
1.2.2 影响食品介电特性的因素 |
1.2.2.1 频率的影响 |
1.2.2.2 温度的影响 |
1.2.2.3 水分的影响 |
1.2.2.4 食品组分的影响 |
1.2.3 介电特性的测量技术 |
1.2.4 食品介电特性研究进展和微波加热 |
1.3 热处理过程品质变化及其动力学 |
1.3.1 食品热处理过程中品质变化及研究进展 |
1.3.2 动力学模型在食品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
1.4 模拟食品 |
1.5 研究主要内容和目标 |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2 阿根廷鱿鱼的介电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实验设计 |
2.2.3 一般成分含量测定 |
2.2.3.1 水分 |
2.2.3.2 灰分 |
2.2.3.3 粗脂肪 |
2.2.3.4 粗蛋白 |
2.2.4 介电特性测定 |
2.2.4.1 介电特性测量系统 |
2.2.4.2 测定方法 |
2.2.5 穿透深度计算 |
2.2.6 数据处理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一般成分含量分析 |
2.3.2 测试前后水分含量变化 |
2.3.3 介电特性随频率的变化 |
2.3.4 介电特性随温度的变化 |
2.3.5 介电特性随测定部位的变化 |
2.3.6 穿透深度 |
2.3.7 回归分析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阿根廷鱿鱼热处理过程品质变化规律及动力学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实验设计 |
3.2.3 热处理及其设备 |
3.2.4 热处理损失测定 |
3.2.5 含水量测定 |
3.2.6 颜色及面积收缩率测定 |
3.2.6.1 测量系统 |
3.2.6.2 颜色 |
3.2.6.3 面积收缩率 |
3.2.7 质地测定 |
3.2.7.1 测量设备 |
3.2.7.2 流变学特性 |
3.2.7.2.1 破断 |
3.2.7.2.2 应力松弛 |
3.2.7.3 拉伸 |
3.2.8 动力学模型 |
3.2.9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处理损失和面积收缩的变化 |
3.3.2 含水量的变化 |
3.3.3 颜色的变化 |
3.3.4 流变学特性变化 |
3.3.4.1 应力松弛 |
3.3.4.2 破断 |
3.3.5 抗拉强度的变化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阿根廷鱿鱼的模拟食品开发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模拟食品制备及化学标记物生成原理 |
4.2.2 实验设计 |
4.2.3 介电特性测定 |
4.2.3.1 介电特性测量系统 |
4.2.3.2 测定方法 |
4.2.4 穿透深度计算 |
4.2.5 模拟食品颜色检测及分析 |
4.2.5.1 检测方法 |
4.2.5.2 颜色分析 |
4.2.6 数据处理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模拟食品煮后含水量 |
4.3.2 介电特性随频率的变化 |
4.3.3 介电特性随温度的变化 |
4.3.4 介电特性随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 |
4.3.5 介电特性随 NaCl 含量的变化 |
4.3.6 模拟食品和阿根廷鱿鱼介电特性的拟合比较 |
4.3.7 穿透深度 |
4.3.8 回归分析 |
4.3.9 颜色变化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本论文特色和创新之处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及水蒸气吸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旋转吸附除湿技术 |
1.1.1 旋转吸附除湿与节能 |
1.1.2 旋转吸附除湿系统 |
1.1.3 高效旋转吸附除湿的关键 |
1.1.4 水蒸气吸附材料 |
1.2 多孔二氧化硅及其复合吸附材料 |
1.2.1 多孔二氧化硅吸附材料 |
1.2.2 有机材料-二氧化硅复合吸附剂 |
1.2.3 无机盐-二氧化硅复合吸附剂 |
1.3 改性二氧化硅吸附材料 |
1.3.1 二氧化硅的改性策略 |
1.3.2 二氧化硅的改性研究 |
1.3.3 改性二氧化硅吸附剂的制备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意义 |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吸附剂性质的表征方法 |
2.3.1 N2-吸附脱附 |
2.3.2 X 射线衍射(XRD)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4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5 热重(TG) |
2.4 吸附剂功能的测定方法 |
2.4.1 DVS 等温吸附 |
2.4.2 程序升温脱附(TPD) |
2.4.3 FHH 模型分析 |
第三章 磺酸根表面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
3.1 引言 |
3.2 磺酸根表面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附剂性质的表征 |
3.3.2 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测定 |
3.3.3 FHH 模型分析 |
3.3.4 吸附剂脱附性能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骨架钛掺杂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
4.1 引言 |
4.2 骨架钛掺杂二氧化硅的制备 |
4.2.1 钛源的选取 |
4.2.2 酸度的选取 |
4.2.3 煅烧温度的选取 |
4.2.4 钛掺杂量的影响 |
4.3 大量钛掺杂二氧化硅吸附剂 |
4.3.1 吸附剂性质的表征 |
4.3.2 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测定 |
4.3.3 FHH 模型分析 |
4.3.4 吸附剂脱附性能的测定 |
4.4 微量钛掺杂二氧化硅吸附剂 |
4.4.1 吸附剂性质的表征 |
4.4.2 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测定 |
4.4.3 吸附剂脱附性能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钛硅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
5.1 引言 |
5.2 钛硅分子筛的制备 |
5.2.1 钛硅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流程 |
5.2.2 模板剂的选取 |
5.2.3 煅烧温度的选取 |
5.2.4 钛硅分子筛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吸附剂性质的表征 |
5.3.2 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测定 |
5.3.3 吸附剂脱附性能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分级再生式除湿转轮的性能研究及其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湿度控制的意义 |
1.2 除湿方法的分类 |
1.3 转轮除湿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吸附剂材料的研究 |
1.3.2 除湿转轮传热传质模型的研究 |
1.3.3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复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 |
2.1 复合吸附剂的制备 |
2.2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2.2.1 溶液浓度的选择 |
2.2.2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原理 |
2.2.3 吸附等温线的分类 |
2.3 吸附速率的测定 |
2.4 吸附热 |
2.5 本章小结 |
3 分级再生除湿转轮的数学模型及除湿特性分析 |
3.1 除湿转轮模型的建立 |
3.1.1 除湿转轮物理模型的建立 |
3.1.2 除湿转轮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3 数学模型的求解 |
3.2 转轮除湿特性的分析 |
3.2.1 运行参数对转轮除湿性能的影响 |
3.2.2 结构参数对转轮除湿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分级再生式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分析 |
4.1 与蒸发冷却结合的分级再生式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
4.2 分级再生复合式系统和一般复合式系统的性能计算分析 |
4.2.1 室内外设计参数 |
4.2.2 算例分析 |
4.3 再生温度对两复合式系统的性能影响 |
4.4 换热器和蒸发冷却器效率对分级再生复合式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分级再生复合式系统和一般复合式系统的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分析 |
4.6 除湿转轮采用分级再生方式的意义和价值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双孢蘑菇自发气调(MA)贮藏吸湿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双孢蘑菇简介 |
1.2 MA贮藏概述 |
1.3 食用菌MA贮藏现状 |
1.4 食用菌MA贮藏RH控制研究进展 |
1.4.1 高RH对食用菌保鲜的影响 |
1.4.2 吸湿剂的种类和研究现状 |
1.5 吸湿剂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2.2.1 仪器和设备 |
2.2.2 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吸湿剂预处理 |
2.3.2 吸湿量的测定 |
2.3.3 混料设计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失重率 |
2.4.2 硬度 |
2.4.3 白度 |
2.4.4 细胞膜透性 |
2.4.5 呼吸速率 |
2.4.6 PPO活性的测定 |
2.4.7 菌落总数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温湿度下吸收剂吸湿量和时间关系 |
3.1.1 温湿度对吸湿剂吸湿量的影响 |
3.1.2 温度对吸湿剂吸湿量的影响 |
3.1.3 湿度对吸湿剂吸湿量的影响 |
3.1.4 吸湿剂吸附动力学研究 |
3.1.5 单因素吸湿实验小结 |
3.2 吸湿剂两两组合优化实验研究 |
3.3 混料设计 |
3.3.1 温度2℃、RH96%下混料设计结果与分析 |
3.3.2 温度10℃、96%RH下混料设计结果与分析 |
3.3.3 混料设计实验小结 |
3.4 混合吸湿剂验证实验 |
3.4.1 混合吸湿剂对双孢蘑菇MA贮藏失重率的影响 |
3.4.2 混合吸湿剂对双孢蘑菇MA贮藏白度的影响 |
3.4.3 混合吸湿剂对双孢蘑菇MA贮藏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4.4 混合吸湿剂对双孢蘑菇MA贮藏呼吸速率的影响 |
3.4.5 混合吸湿剂对双孢蘑菇MA贮藏PPO活性的影响 |
3.4.6 混合吸湿剂对双孢蘑菇MA贮藏硬度的影响 |
3.4.7 混合吸湿剂对双孢蘑菇MA贮藏的抑菌作用 |
3.4.8 混合吸湿剂验证实验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从鱿鱼软骨提取β-甲壳质及其结构表征与应用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分子干燥剂的研究进展[J]. 王勇,刘静,张亚茹,黄青丹,曾炼. 现代化工, 2019(S1)
- [2]硅藻土及复合材料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研究[D]. 胡志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3]高分子吸湿材料在暖云增雨中的应用[D]. 朱鹤翔.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4]海洋头足动物多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陈荫,张申微,牛庆凤,金鑫. 中国海洋药物, 2014(06)
- [5]壳聚糖的羟丙基化、季铵盐化修饰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程珍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6)
- [6]β-甲壳素脱乙酰化及其产物结构表征[J]. 黎剑辉.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3(12)
- [7]阿根廷鱿鱼介电特性和热处理过程品质变化的研究[D]. 王兆琦.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8]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及水蒸气吸附性能[D]. 赵靖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9]分级再生式除湿转轮的性能研究及其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D]. 王晗. 重庆大学, 2013(03)
- [10]双孢蘑菇自发气调(MA)贮藏吸湿剂的筛选[D]. 赵亚. 山东理工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