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胡仕婷[1](2021)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背景下西安高新区小学布局的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已进入到注重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小学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日常生活质量和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效率。2018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给小学布局提出新的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按照十分钟生活圈去配置小学,但全国性的《标准》指明的是大方向,我国地域辽阔,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理念如何因地制宜地指导实践,仍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本文以西安市高新区城市小学为研究对象,对《标准》中小学布局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通过高新区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探索《标准》中小学规模和通学出行两方面的适宜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部分展开。一是小学规模的适宜性研究。首先,通过对高新区小学现状规模以及与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人口匹配度的分析,总结现有问题以及形成原因。其次,通过调查与访谈获取高新区不同人群对现状小学规模的满意度与实际诉求,并利用高新区数据对《标准》中小学规模与占地面积进行模拟验算,得出《标准》中提出的小学规模以及服务人口并不能与高新区的现实情况相匹配。二是小学生通学出行方面的适宜性研究。首先,根据实地调研以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调查学生上学通学过程中的出行习惯、出行特点和规律等,以揭示家庭通学行为的“人—时间—空间”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通过分析高新区小学周边的建成环境对通学的影响,总结出人们通学过程中在小学生出行安全、交通相互影响、出行多样性、城市建成环境、通学空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针对高新区现实情况以及小学相关人群需求对小学规模与通学出行两方面提出布局优化策略。在小学规模方面,建议建设标准化班级规模小学;控制班额,适当增加小学;充分考虑小学规模相关影响因素。在通学出行方面,适当扩大高新区小学服务半径,将空间阻隔影响因素考虑到生活圈划定中;保证小学生出行安全,完善多元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制定门前区相关指标,完善校园周边停车设施。优化小学空间配置的精准性,解决小学生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个性需求。
闫晴[2](2020)在《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的空间均衡发展是促进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教育公平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城市新区基础教育设施配套滞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城市基础教育质量和数量的空间非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在学区固定和鼓励就近入学的政策背景下,“名校效应”驱使城市人口过度择校,造成部分地区“人满为患”、资源紧缺,而另一些地区人口稀少、教育资源大量闲置的发展窘境。此外,教育空间作为城市功能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影响深远,其与居住、交通等功能空间失配错位严重干扰了城市居民的有序生活,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之一。如何实现大城市基础教育的空间均衡发展成为当前人文地理和城市规划学科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交通可达性作为教育空间均衡的唯一测度指标。交通可达性水平仅仅是反映了学校布局与学生居住地的空间区位关系,论文研究认为,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基础教育在供需、区位以及质量三方面保持相对均衡的状态。从概念内涵出发,论文首先构建空间均衡性的理论框架,明确我国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划分类型和格局演变特征,探究其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路径。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以全国副省级及特大型城市——长春市为研究案例,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进行多维度多尺度的研究,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其深层形成机制,并基于POI、手机信令等多源大数据进行微观尺度人口模拟,准确识别治理靶区,提出精细化的空间均衡发展策略。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完善了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理论内涵,强调空间均衡性的多尺度效应,建立了空间均衡性评价与影响机制分析框架,推动教育地理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并丰富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论;另一方面通过多尺度的空间均衡性分析,把握城市基础教育在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中小学空间布局调整和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问题与理论部分,由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组成,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章在分析空间均衡性研究背景基础上,确定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形成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章界定基础概念,并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行述评总结。第三章为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理论框架。该章明确了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内涵及研究方法,总结了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格局演变特征与空间尺度效应,归纳了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的约束性因素与影响机制,提出了我国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的调控路径,是论文理论贡献的集中体现。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组成。第四章为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格局演变研究。从整体上分析了长春市中小学以及优质中小学的集聚与扩散特征,并通过配比适宜度的计算客观评价长春市中小学校等级分布的空间合理性。第五章为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评价。依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基于城市实时交通大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多维多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市区、城市分区、街道尺度分析了基础教育空间供需均衡性、空间区位均衡性和质量均衡性的格局演变特征;引入阈值偏离度量化空间失衡范围与程度,通过三要素对比分析识别限制性要素的空间异质性,确定不同尺度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最终对三要素综合分析,通过系统聚类和分组分析划分出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不同类型。第六章是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形成机制研究。在定性定量分析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选取指标构建回归模型,从统计学上验证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影响因子。第七章为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的调控策略。基于Voronoi模型、线密度分析和障碍度分析,明确当前空间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鉴于街道办事处边界是城市基础教育学区划分的重要依据,基于POI、手机信令和电力消耗数据模拟街道尺度的常住人口分布,以此构建空间均衡治理指数,识别重点治理单元,提出精细化的空间均衡发展策略。第三部分:结论与讨论部分,即第八章内容。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梳理文章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特定地域单元内学校容量与学区就学人口数量保持供需均衡、学校布局与学生居住地实现区位均衡、学校资源配置质量均衡。空间均衡性评价及内在机制探究均需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2)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具有尺度依赖性,宏观尺度下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良好,但随着研究尺度的下沉,空间非均衡性的矛盾逐渐显现。(3)在城市内部,空间均衡性的异质性突出,主要表现为中心市区和郊区的空间对比上。在基础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外力作用下,宏观尺度下基础教育的空间均衡依赖于内部均衡(周边均衡)——近程均衡(远程均衡)——全域均衡的传导扩散机制。空间均衡性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一个发展周期内,特定地域单元内的空间均衡性一般要经历低位不均衡/低位均衡——高位不均衡——高位均衡三种发展状态。(4)长春市空间供需均衡性在市区尺度表现良好,但在城市分区尺度和街道尺度并不乐观;全市空间区位均衡性提高明显;质量均衡性区域分异显着,整体进步缓慢。空间均衡性三要素的对比分析表明,城市核心区主要表现为空间供需限制,居民就学供需矛盾突出;核心区外的老城区逐渐摆脱了空间供需限制和空间区位限制,以质量限制或无限制为主;城市外围开发区多处于空间供需限制或空间区位限制阶段。综合三要素的系统聚类和分组分析结果证明,全市空间均衡性异质性突出,对精细化空间均衡发展调控提出较高的要求。(5)空间均衡发展理念、教育自身发展特征、人口统计学特征、房地产开发和交通设施条件是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行政机制、内生机制和互动机制是空间均衡性的内在形成机制。(6)叠加人口分布和空间均衡性指标数据综合分析结果证明,长春市小学的空间均衡治理靶区数量少,集中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初中的空间均衡治理指数高得分地区数量多,集中在城市西北部和南部。新建扩建、撤并整合、保留现址等布局调整策略,构建质量均衡单元以及关注弱势地区与学校是综合提高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有效调控策略。
侯钰婧[3](2020)在《Z县农村两类学校布局的现状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旧顽固,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交接工作的焦点仍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两类学校。两类学校是指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它们是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薄弱之处,也是农村学校布局工作中的重要对象。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两类学校布局工作的重点已不在于简单僵化地进行撤并工作,渐次转向优化。两类学校布局优化工作不仅要寻求地理位置的最优,更要追求价值的最优,尤其是教育价值,以实现让学生既能就近入学又能上好学的布局目标,为农村儿童提供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贴切人民教育需求的重要命题。本文立足于Z县农村学校布局现状,将两类学校作为调查对象,以教育地理人口信息为媒介,通过实证计量、访谈调查、理论阐释等方式明析两类学校在布局工作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力求提出切实可行的两类学校布局优化思路,丰富有关两类学校布局的研究路向与实践经验,为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有关两类学校布局工作上提供决策参考。除导论外,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Z县的基本情况、数据的收集及其统计方法。在两类学校布局优化工作中,地理人口信息是保障学生“就近入学”的重要支撑,教育资源配置信息是帮助学生“上好学”的基础条件。本文收集了教育资源配置指标数据、学校空间位置信息、Z县路网数据和学生家庭住址信息,并详细说明了采用差异系数等计量方法、应用Arc GIS等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第二章依托教育资源数据和地理人口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深入分析了Z县两类学校的布局现状及问题。一方面,立足于Z县的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从两类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正负向影响以及各项指标的达标水平对两类学校布局的成效进行评估。另一方面,根据Z县的学校服务范围和学生上学时间成本,从未辐射学校范围、两类学校的重叠情况以及两类学校学生上学时间的数据分布结果对两类学校布点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综合分析Z县两类学校布局的现状并对其布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深入剖析了Z县两类学校布局问题产生的成因。由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为农与离农社会风向的冲突中脱离相关利益群体,在教育公平优先与教育效率先行的政策需求矛盾中缺乏统筹规划,在两类学校自身定位模糊的情况下政策理解与执行环节出现偏差,因而致使两类学校布局工作亟待优化。第四章基于Z县两类学校的布局问题及其原因,从坚守以人为本发展观、提高布局规划的前瞻性、明确两类学校定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四个方面为两类学校布局优化工作提出建议。
刘煜[4](2020)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以Y县S小学为例》文中认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社会意义,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但在现实层面,当前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着重重阻碍。笔者在报道中发现,X省Y县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因此笔者对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在实地调研中选择S小学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以Y县S小学为个案,以学校发展的相关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群众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笔者在S小学进行的观察和访谈,对S小学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探究。笔者通过对在S小学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从动力来源、动力激发、动力集聚、动力维持四个部分解释其动力机制。其中,动力来源是指学校发展动力的主体,动力激发使学校的发展动力从潜在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可能,动力集聚使各发展动力成为合力,共同发挥作用,动力维持是保障学校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维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态势的关键。研究发现,S小学的发展是诸多动力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学校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有:学校发展的自觉引导者——校长,学校发展的主动支持者——社区,学校发展的积极服务者——政府。在S村爱心促教会成立、教体局对学校资金投入后,学校的发展动力得到激发,学校有了稳定的教师队伍,其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发生改变。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各动力主体间的相互认同、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是影响动力集聚的主要因素。其中,共同愿景是动力集聚的基础,认同感是动力集聚的催化剂,归属感是动力集聚的助推器。学校发展的动力维持通过爱心促教会的规范化运转、家校合作活动的常态化推行以及尽责教师文化的长效化发挥作用得以实现。学校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就是在尊师重教氛围和尽职尽责教师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教师行为的正反馈机制:“尽职教学——取得成绩——有效激励——达成目标——尽职教学”。
苏笑悦[5](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指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贺利芳[6](2020)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人才培养靠教育,因而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现象。农村学校的衰落不仅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的人生命运,还会给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新时代下政府的政策支持、丰富的乡土文化以及自身特色又是农村学校发展所拥有的机遇和动力。本研究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衰落作为研究问题,以山西省临县农村Y初中作为研究个案,运用质性研究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收集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其衰落现状进行研究,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从Y初中初建、繁荣以及逐渐衰落三个阶段概述了城镇化进程中Y初中的发展历程。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学校Y初中出现了衰落,其衰落主要表现在:生源流失严重、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生活条件保障较差。导致农村学校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聚集、城乡教师机会成本的悬殊、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内部原因主要有:农村学校领导效能低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学校现状、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是农村学校发展的保障;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内生发展理念。将农村学校自身的努力与外力的支持有效结合起来,重振农村学校,使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有学上,上好学,享受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
邹嘉欣[7](2020)在《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教育研究的空间转向,学习空间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不同于学校教育中的其他课程,科学课程因其与科学探究的天然联系,使得科学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对学习空间有较高的依赖度和特殊需求。虽然当前在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诸多学习空间变革模型,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也有一些变革案例,但我国科学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应然与实然之间亦存在差距。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探讨从历史角度,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当前我国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现实境况是什么?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未来又应该如何重塑、开发并使用科学课程学习空间?本研究遵循质性研究范式,选取处于学习空间变革转型期的J中学为研究个案,借助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视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在梳理分析我国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变迁及其教育意蕴的基础上,系统把握分析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现状,深入分析影响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建设与使用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未来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变革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我国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变迁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以及科学技术变革的影响,经历了服务生产劳动、追求教育效率、强调学为中心的变迁历程。当前我国科学课程在建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空间、通过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上仍存在学习空间压缩、形态结构区隔、资源配置偏差等问题。这既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导向、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也潜在地表征着教师权威的等级与权力关系,以及对师生作为空间主体的生本立场缺失。科学课程学习空间是我国科学教育变革进程的时代、社会空间系统以及学校价值选择的产物,影响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建设与使用的因素较多。科学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决定了学习空间的变革方向与目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仅推动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内容和实验配置的更新,更拓宽了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内涵和变革路径。社会空间资源规划调整社会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与正义;社会空间结构的联通性、社会空间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都影响并制约着学校学习空间的建设和使用。在学校内部,学校所秉持的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科学课程学习空间以何种具体形态结构呈现;师生的学习空间素养则影响着科学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行为。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变革需要坚持生本立场的学习空间价值取向;淡化学习空间边界;建构开放联通的学习空间生态系统;在学习空间资源配置上实现学习空间资源配置的智能化,实现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有机结合,实现学习空间资源与科学课程需求的有机配套,从而推动并服务于科学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梁茜[8](2020)在《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对社会平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更高层次的公平。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展开的,过程属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因此,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也应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之上。瑞典教育学家胡森认为教育过程是指学生入学之后所接受的教育的中间性阶段,过程公平意味着以平等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所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本文认为,这种“平等基础上的差异对待”不仅指向狭义层面的师生交往,也涵盖了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程序执行过程,正是这些过程描绘了学校教育的真实风貌,也构成了审视教育公平的具体情境。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中入学率不断提升,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获得高中教育的“入场券”的前提下,学生是否能够进一步享有足够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过程亟待关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考察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和现实困境,以期为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提供建议与思考。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教育公平理论的梳理,从公平的“维度-程度”视角来分析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过程、教育程序执行过程和人际互动过程,以平等对待、弱势补偿和差异引领三种层层递进的公平“尺度”来考量不同教育过程场域中公平的实现程度、困境表现及成因机制。在具体的研究范式中,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两者互为补充、互相验证,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比较法,对我国19个省份的15000余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60余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度的访谈,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资料,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现状、群体间差异、公平困境、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第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班级之间和个体之间均具有显着差异,其中,校际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校际和班级之间,由此可以推断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矛盾主要存在于生生之间和学校之间,对于公平的关注应从促进区域均衡逐渐转向促进校际均衡和提升学生的个体公平感。从公平的影响因素来看,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受到“家庭资本”这一先赋性因素的影响较小,受到“学校资本”,包括师资水平、班级规模、学校层次、班级层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个体的学习信念感对教育过程公平也有显着影响。第二,在教育过程公平不同维度的表现中,分配公平中的资源配置维度、程序公平中的权利自主维度和互动公平中的差别对待维度的得分较低,结合访谈资料对于相关困境进行梳理,发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困境表现为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权利自主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程序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隐性分层以及学校对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干预和剥夺;平等基础上的差别对待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主要的难点与痛点,研究结果表明囿于资源匮乏和理念偏差等原因,在学校内部的师生互动中,基本的“平等对待”问题尚待改善,基于不同学生个性和需要的“差别对待”更难以落实。第三,受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启发,普通高中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困境成因可以归纳为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以及文化认知性要素。其中,规制性要素体现为缺乏多方参与和精准调研的“自上而下”教育政策逻辑、“以县为主”的管理与财政体制的严峻挑战以及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规范性要素体现为普通高中承担的功利性社会责任和舆论、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分数至上”的师生行为规范以及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文化-认知性要素体现为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教师个人的公平理念、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极参与等因素对于互动过程公平的消极干扰。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从优化教育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以差异公平理念引领高中育人改革实践和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四个方面思考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可能性建议,综合制度公平、理念公平、资源公平和关系公平的视角,探索以教育过程公平理念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在评价方式、资源供给方式、学校管理方式转型的可能性路径,为促进我国高中教育走向“公平而有质量”提供支持。
张伟平[9](2019)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教学点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短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我国教学点在办学中存在经费投入、师资资源配资、课程开设和留守儿童等诸多困境。其中,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地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问题,从而实现质量提升。为对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从理论角度揭示其原理,本文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对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相关的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包括教学点问题的表现、成因和对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的相关研究。随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对这些研究对于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可借鉴之处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乡村教学点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教学点存在的价值、我国促进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当前教学点面临的主要困境、学术界提出来的应对教学点困境的主要对策、国外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薄弱学校的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我国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包括教学在内的农村薄弱学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完善教师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教学点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仍然存在不少困境。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学术界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有针对经费困难的,有针对教师和教学困境的,有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其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也被学术界提及,并有研究团队对此开展相关的研究。第三,通过文献分析和对第一手调研材料的整理分析,将我国几个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开不齐、开不好问题,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地区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这些案例地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同步课堂”即让优秀教师通过网络同步的方式给教学点上课,教师和远端的学生可以实时交互。“双师教学”即教师利用MOOC进行教学的模式,教师课前熟悉MOOC内容,课堂上在可控的情况下,播放MOOC进行教学。案例地区利用这两种方式帮助教学点开齐原本开设不了的课程,上好原本上不好的课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四,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教育治理理论,在对部分案例成功经验,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即“规章制度”。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和制度安排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功能上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教育治理理论的运用突出了“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机制设计理论的运用则突出了“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第五,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总结提炼了一个“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理论模型,包括影响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理论模型,设计了量表和问卷,通过对部分地区教师发放问卷方式收集数据,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具有影响作用;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教师专业发展”在“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起着中介作用;“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对“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具有调节作用。第六,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了理论阐释。运用教育公平理论从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运用场域理论从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课堂的场域形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的教育资本及学生的文化资本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对行动者网络进行描述。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包括: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制度安排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套机制体现了治理理论所倡导的“管办评分离”原则和机制设计理论所倡导的“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2.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主要影响因素有: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3.教师专业发展在这些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在影响因素和教师专业发展,及影响因素与学生发展之间起到调节作用。4.可以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解释。信息技术在帮助教学点在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在帮助改变教学点所处场域、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惯习,从而改变教师教育资本和学生文化资本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
张依依[10](2019)在《中缅边境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性研究 ——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境安全是我国边疆建设的关键,边境安全一定程度受边境地区人们国家认同感建立的影响,国家认同感建构多来自学校教育,因此教育即成为党和国家边疆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中缅边境跨境及其多民族融合地区,对其学校教育的空间配置进行合理性研究,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增强人们的国家认同感,为边疆安全提供基础保证。另一方面有助于推进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是实现祖国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昌盛繁荣及民族地区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举措。本文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性研究选择以西双版纳中缅边境县勐海县为研究对象,在明确选题目的、背景及其缘由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布局”和“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相关研究的综述,选择以教育公平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区域教育布局理论和空间失配理论为理论支撑,以GIS空间分析为技术支撑,并运用文献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勐海县学校教育空间配置的合理性研究。同时本文首先从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合的角度出发,构建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指标,以16项具体指标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综合水平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根据权重最终测算出勐海县中小学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综合水平从而进行分层评价。总而言之,从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视角出发,探讨边境地区中小学学校教育空间配置的现状、评价及其合理性优化问题,其研究主要内容结论如下:(1)综述提炼了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研究的基本理论;(2)分析了边境县“勐海县”中小学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现状;(3)提出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教育空资源间配置的评价方法;(4)分析了勐海县中小学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综合水平;(5)提出了勐海县中小学学校教育空间优化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二、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背景下西安高新区小学布局的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小学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2 高新区小学布局的现状问题亟待解决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小学布局 |
2.1.2 通学出行 |
2.2 小学布局经典理论 |
2.2.1 Garden City——小学配置思想的萌芽 |
2.2.2 邻里单位——小学配置理论的奠基 |
2.2.3 小区规划理论——小学配置和布局的规范化、标准化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外小学规模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外小学通学出行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标准》中小学布局的关键要素提取与高新区现状分析 |
3.1 《标准》中小学布局的关键要素提取 |
3.1.1 《标准》中的小学规模相关内容分析 |
3.1.2 《标准》中的小学生通学出行相关内容分析 |
3.2 西安高新区小学现状分析 |
3.2.1 高新区基本概况 |
3.2.2 高新区小学布局现状 |
3.3 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布局适宜性研究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规模适宜性分析 |
4.1 高新区小学规模现状分析 |
4.1.1 小学规模空间分布 |
4.1.2 小学总体学生数量 |
4.1.3 小学平均班额数 |
4.1.4 生均面积 |
4.1.5 高新区小学规模现状问题 |
4.2 高新区小学规模与服务人口关系分析 |
4.2.1 根据高新区现状小学推算每所小学所服务人口 |
4.2.2 高新区小学规模与人口不匹配的原因分析 |
4.3 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规模适宜性分析 |
4.3.1 针对不同人群对小学规模满意度分析 |
4.3.2 基于《标准》的小学规模与人口的推算 |
4.4 本章小结 |
5.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出行适宜性分析 |
5.1 高新区小学生通学出行情况调查 |
5.1.1 高新区通学出行情况问卷调查 |
5.1.2 小学生作息时间及上下学出行特点分析 |
5.1.3 小学生接送率调查 |
5.1.4 小学生通学接送方式调查 |
5.1.5 小学校门前区分析 |
5.1.6 小学停车设施调查 |
5.2 高新区小学生步行通学情况分析 |
5.2.1 高新区小学生接送主体分析 |
5.2.2 通学过程中不同人群的需求 |
5.2.3 小学生通学空间距离 |
5.2.4 小学生通学时间分析 |
5.3 高新区小学生通学出行方面现状问题总结 |
5.3.1 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 |
5.3.2 小学生安全性问题 |
5.3.3 服务半径扩大问题 |
5.3.4 空间阻隔问题 |
5.4 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生通学出行适宜性分析 |
5.4.1 小学生出行安全 |
5.4.2 交通相互影响 |
5.4.3 小学服务半径研究 |
5.4.4 出行多样性 |
5.4.5 城市建成环境制约 |
5.4.6 儿童友好型通学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6.《标准》背景下的高新区小学适宜性布局策略 |
6.1 《标准》背景下高新区小学规模优化策略 |
6.1.1 建设标准化班级数量小学 |
6.1.2 控制班额,适当增加小学 |
6.1.3 充分考虑小学规模相关影响因素 |
6.2 《标准》背景下高新区小学通学出行方面布局优化策略 |
6.2.1 适当扩大小学服务半径,生活圈划定时考虑空间阻隔影响因素 |
6.2.2 保证小学生出行安全,完善多元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
6.2.3 制定门前区相关指标,完善校园周边停车设施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表目录 |
附录2 高新区小学不同人群满意度调查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一、研究问题与切入点 |
二、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理论框架 |
二、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评价体系 |
三、基于问卷调研和大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基础教育 |
二、空间均衡 |
三、教育均衡发展 |
四、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 |
第二节 基础理论综述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资源配置理论 |
三、邻里单位理论 |
四、公共设施区位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二、研究方法梳理 |
三、研究述评与启示 |
第三章 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内涵 |
一、空间均衡性的概念 |
二、空间均衡性的内容 |
三、空间均衡性的特点 |
四、空间均衡性的类型 |
第二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研究的方法论 |
一、教育学视角下的方法探究 |
二、地理学视角下的方法探究 |
三、论文方法论体系 |
第三节 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格局演变 |
一、空间异质性格局特征 |
二、空间均衡性的传导机制 |
三、空间均衡性的演变规律 |
第四节 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约束机制与发展路径 |
一、约束性因素 |
二、影响机制 |
三、路径选择 |
第四章 长春市基础教育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区概况 |
二、研究区典型代表性 |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二节 长春市基础教育的格局演变 |
一、长春市基础教育概况 |
二、基础教育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
第三节 长春市优质基础教育的格局演变 |
一、优质基础教育发展概况 |
二、优质基础教育的集散与扩展方向 |
三、等级比例适宜度 |
第五章 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评价 |
第一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评价体系 |
一、空间均衡性评价目的 |
二、空间均衡性评价要素 |
三、空间均衡性评价方法 |
第二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单要素分析 |
一、空间供需均衡性分析 |
二、空间区位均衡性分析 |
三、质量均衡性分析 |
第三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限制性要素分析 |
一、空间失衡范围与程度 |
二、限制性要素分析 |
三、多尺度下的限制性要素识别 |
第四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综合分析 |
一、市区尺度下的空间均衡性 |
二、城市分区尺度下的系统聚类 |
三、街道尺度下的空间聚类 |
第六章 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影响因素 |
一、空间均衡发展理念 |
二、教育自身发展特征 |
三、人口统计学特征 |
四、房地产开发 |
五、交通设施条件 |
第二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形成机制 |
一、指标选取 |
二、结果分析 |
第七章 长春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的调控分析 |
第一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中心市区“名校”过饱和 |
二、郊区学校资源利用率低 |
三、郊区学校可达性差 |
四、资源配置校际分异严重 |
第二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治理靶区识别 |
一、街道尺度人口模拟 |
二、空间均衡治理靶区 |
第三节 基础教育空间均衡发展调控策略 |
一、学校布局调整与优化 |
二、构建质量均衡单元 |
三、关注弱势地区和学校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论文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Z县农村两类学校布局的现状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学校布局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有关学校布局的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两类学校 |
(二)两类学校布局优化 |
四、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线 |
第1章 研究区概况 |
1.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1.1.1 自然地理与交通情况 |
1.1.2 人口经济信息 |
1.1.3 教育基本信息 |
1.2 数据收集与调查方法 |
1.2.1 数据的确定及收集 |
1.2.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章 Z县学校布局现状调查与问题总结 |
2.1 Z县教育资源配置水平解析 |
2.1.1 Z县教育均衡程度及具体状况分析 |
2.1.2 单位学校均衡指标的达标情况及分析 |
2.2 Z县学校服务范围和学生上学时间成本解析 |
2.2.1 两类学校服务范围分析 |
2.2.2 学生上学时间成本分析 |
2.3 问题与小结 |
2.3.1 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显着,小规模学校的布局隐患不容忽视 |
2.3.2 农村地区学校服务范围未覆盖全面,学校布局重叠区域不合理现象严重 |
2.3.3 多数学生上学时间不合格且上学时间过长,与两类学校的自身定位不符 |
第3章 Z县两类学校布局问题的成因 |
3.1 农村教育发展路向冲突,布局工作脱离相关利益群体 |
3.1.1 社会风向:农村教育“为农”与“离农”的时代取向危机 |
3.1.2 管理脱节:布局工作忽视相关利益群体的意愿 |
3.2 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导向矛盾,地方布局规划统筹力度不足 |
3.2.1 政策导向:教育公平优先与教育效率先行的价值需求矛盾 |
3.2.2 规划漏洞:两类学校布局规划欠缺统筹性 |
3.3 两类学校自身定位模糊,地方布局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
3.3.1 学校定位:“由小到寄”与“由寄到小”的发展定位背离 |
3.3.2 执行偏差:两类学校布局政策理解能力不足 |
第4章 Z县两类学校布局优化对策 |
4.1 坚守以人为本发展观,动态收集相关利益者意见 |
4.2 提高布局规划的前瞻性,推动有关政策协同参与 |
4.3 树立两类学校正确认知,协调推进两类学校布局 |
4.4 坚持教育效益与教育公平并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以Y县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一)组织行为学理论 |
(二)群体动力学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效度 |
(五)研究伦理 |
第一章 S小学的发展背景 |
一、Y县基本情况 |
(一)Y县概况 |
(二)Y县文化氛围 |
(三)Y县教育发展 |
二、个案学校素描 |
三、S小学的发展前夜:遭遇发展瓶颈 |
(一)摇摇欲坠的教室,缺胳膊少腿的课桌 |
(二)铁打的校长,流水的教师 |
(三)逐年减少的生源,濒临倒闭的学校 |
第二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来源 |
一、学校发展的自觉引导者——校长 |
(一)校长自我实现的需要 |
(二)校长改变现状的意志 |
二、学校发展的主动支持者——社区 |
(一)成功人士潜在的动力 |
(二)公众舆论带来的压力 |
三、学校发展的积极服务者——政府 |
(一)学校标准化工程启动 |
(二)实干型教育局长上任 |
第三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激发 |
一、学校发展的动力激发过程 |
(一)S村爱心促教会的成立 |
(二)Y县教体局的资金投入 |
二、学校发展的动力激发结果 |
(一)稳定的教师队伍形成 |
(二)S校的学校形象改变 |
第四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集聚 |
一、动力集聚的基础——共同愿景 |
(一)共同愿景的建立过程 |
(二)共同愿景的建立结果 |
二、动力集聚的催化剂——认同感 |
(一)学校内部成员间相互认同 |
(二)学校内外部成员相互认同 |
三、动力集聚的助推器——归属感 |
(一)归属感的建立过程 |
(二)归属感的建立结果 |
四、共同愿景、认同感和归属感间相互作用 |
(一)作用过程 |
(二)作用结果 |
第五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维持 |
一、S村爱心促教会运转规范化 |
(一)健全S村爱心促教会的运行机制 |
(二)完善S村爱心促教会的监督机制 |
(三)建立S村爱心促教会的参与机制 |
二、家校合作活动的推行常态化 |
(一)全方位的家访搭建双方沟通桥梁 |
(二)新形式的家长会拉近彼此的距离 |
(三)多指标的评选育人家庭树立榜样 |
三、尽责教师文化作用的长效化 |
(一)积极向上职业价值观树立 |
(二)教师的职业态度发生转变 |
(三)教师尽责教学行为的选择 |
第六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 |
一、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结构分析 |
(一)动力要素 |
(二)动力系统 |
二、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运行机理 |
分析与讨论 |
一、乡村爱心基金会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意义思考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访谈提纲(校长) |
附录2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访谈提纲(家长) |
附录4 :访谈情况简介 |
后记 |
(5)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城镇化的研究 |
1.2.2 农村学校衰落表现的研究 |
1.2.3 农村学校衰落原因的研究 |
1.2.4 解决农村学校衰落的策略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农村 |
1.4.2 城镇化 |
1.4.3 学校衰落 |
2 城镇化进程中Y初中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 临县Q镇前Q村概况 |
2.1.1 区域概况 |
2.1.2 发展概况 |
2.2 Y初中的发展历程 |
2.2.1 概况 |
2.2.2 初建 |
2.2.3 繁荣 |
2.2.4 衰落 |
3 Y初中的衰落表现 |
3.1 生源流失严重 |
3.2 教师队伍质量下降 |
3.2.1 教师素质低 |
3.2.2 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差 |
3.3 学生生活条件保障较差 |
3.3.1 住宿条件差 |
3.3.2 餐饮质量差 |
4 农村学校衰落的原因 |
4.1 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聚集 |
4.2 城镇化对农村学校的负面效应 |
4.3 城乡教师机会成本的悬殊 |
4.3.1 收入少 |
4.3.2 视野格局受限 |
4.3.3 工作氛围差 |
4.4 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
4.5 农村家庭文化素养缺失 |
4.5.1 落后的生育观:“多子多福”与重男轻女 |
4.5.2 家中无书:家庭文化教育氛围缺乏 |
4.5.3 超然的态度:家长的默许与纵容 |
4.6 管理的漏洞 |
4.6.1 领导效能低下 |
4.6.2 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滞后 |
4.6.3 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弱化 |
4.6.4 学生不被尊重和重视 |
5 重振农村学校的策略建议 |
5.1 外力支持 |
5.1.1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
5.1.2 重视教师招聘 |
5.1.3 加强校长管理,提升校长领导效能 |
5.1.4 推进中考改革,加强美育教育 |
5.2 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内生发展理念 |
5.2.1 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构建教学特色 |
5.2.2 开辟空余教室新用途,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
5.2.3 振兴小微学校 |
5.2.4 激发农村教师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5.2.5 校长领导策略要以师生为本 |
5.2.6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
5.2.7 重振农村学校教师文化 |
5.2.8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阅读滋养 |
5.2.9 创建学习型农民家庭,建立家校共育模式 |
5.2.10 提高服务意识,规范后勤管理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学习空间重塑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 |
二、科学课程改革要求学习空间重塑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学习空间相关的理论研究 |
二、学习空间设计的相关研究 |
三、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科学课程 |
二、学习空间 |
三、科学课程学习空间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我国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变迁及其教育意蕴 |
第一节 服务生产劳动的科学课程学习空间(1950s-1970s) |
一、知识至上:“三件套”式的学习空间 |
二、实践至上:劳动生产场域中的学习空间 |
第二节 追求教育效率的科学课程学习空间(1980s-2010) |
一、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结构的标准化 |
二、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功能的信息化 |
三、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密度变大 |
第三节 强调学为中心的科学课程学习空间(2010 至今) |
一、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结构的多样化 |
二、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功能的多元化 |
三、科学课程学习空间边界的模糊化 |
第三章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现实境况 |
第一节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形态结构的区隔 |
一、教育的孤岛:学习空间的区隔造成科学课程脱离实践 |
二、独立与静默:学习空间的区隔僵化科学课堂 |
三、等级与权力:学习空间的区隔削弱学习自主性 |
第二节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资源配置的偏差 |
一、一场一能:科学课程学习空间资源的功能设置偏差 |
二、浅层互动:科学课程学习空间资源的技术取向偏差 |
第三节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密度过大造成的空间压缩 |
一、个体可用空间的压缩 |
二、个性化指导空间的压缩 |
三、私密性学习空间的压缩 |
第四章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科学教育的发展进程对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影响 |
一、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 |
二、科学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二节 社会空间系统对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影响 |
一、社会空间资源规划对学校空间选址的影响 |
二、社会空间结构对学校空间结构的影响 |
三、社会空间文化对学校空间样式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校的价值选择对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影响 |
一、学习空间的教育目标:知识至上与综合素养 |
二、学习空间的建设方式:迎合潮流与自主创新 |
三、学习空间的制度隐喻:规范秩序与空间自由 |
第四节 师生的空间素养对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影响 |
一、教师的空间素养 |
二、学生的空间素养 |
第五章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变革的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学习空间价值取向的生本立场 |
一、学习空间中的学习者立场 |
二、学习空间中的教育者立场 |
第二节 学习空间形态结构的边界淡化 |
一、灵活流动的学习空间形态结构 |
二、开放联通的学习空间生态系统 |
第三节 学习空间资源配置的智能有效 |
一、与时俱进:学习空间资源配置的智慧化 |
二、虚实结合: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有机结合 |
三、立足学科:学习空间资源与科学课程需求配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
后记 |
(8)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的教育发展趋势 |
二、从简单平等到个性关怀的公平理念深化 |
三、从效率优先到内涵发展的高中办学转型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主要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普通高中教育 |
二、教育过程 |
三、教育过程公平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问卷样本描述 |
二、访谈样本描述 |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历史回顾:教育公平的溯源与脉络研究 |
一、阶级特权的式微与人权平等思想的启蒙 |
二、公立学校的普及与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 |
三、考试制度的确立与能力为本理念的深入 |
四、学生发展的需要与过程公平观的探索 |
第二节 概念检视:教育过程公平的内涵与结构研究 |
一、基于宏观政策视角的观点 |
二、基于课程与教学视角的观点 |
三、基于师生互动视角的观点 |
第三节 政策演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发展阶段研究 |
一、结果至上的功利主义公平阶段 |
二、规模扩充的数量公平阶段 |
三、聚焦过程的比值公平阶段 |
第四节 实践聚焦: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相关问题研究 |
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
二、国外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
三、影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因素梳理 |
小结: 已有研究进展与局限 |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进展 |
二、待完善的研究局限与对本研究的生长点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公平的考量尺度 |
一、约翰·罗尔斯:资源的分配与补偿 |
二、罗伯特·诺齐克:平等的初始所有权 |
三、罗纳德·德沃金:选择的自由与保障 |
四、阿克塞尔·霍耐特:个性的承认与关怀 |
五、上述公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公平问题的分析视角 |
一、组织公平感理论 |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
三、社会交往理论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维度分析 |
二、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分析 |
第四节 研究工具开发与检验 |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
二、测量指标的选取 |
三、问卷的试测和修正 |
四、访谈提纲的编写与资料编码 |
五、正式样本的描述及检验 |
小结: 研究框架的形成与阐释 |
第四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 |
第一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总体情况 |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分维度表现 |
二、学生的公平需求情况 |
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
第二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群体间差异 |
一、区域层面的差异 |
二、校际层面的差异 |
三、年级层面的差异 |
四、班级层面的差异 |
五、个体层面的差异 |
第三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因素 |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与说明 |
二、先赋性因素的影响 |
三、自致性因素的影响 |
小结: 数据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困境表征 |
第一节 分配过程不公平 |
一、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
二、资源供给的不充分 |
三、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 |
第二节 程序过程不公平 |
一、制度本身的公平性争议 |
二、知识传递中的隐性分层 |
三、对学生自主权利的干预与剥夺 |
第三节 互动过程不公平 |
一、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现实矛盾 |
二、对低成就学生群体的漠视与放弃 |
三、人际交往中的刻板印象与标签效应 |
第六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规制性要素 |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逻辑 |
二、低重心管理体制的压力演绎 |
三、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 |
第二节 规范性要素 |
一、普通高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舆论 |
二、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师生行为规范 |
三、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三节 文化-认知性要素 |
一、教师的个体化公平观念与经历 |
二、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与排斥 |
三、学生的消极参与及教师的负面期望 |
第七章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现实策略 |
第一节 优化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 |
一、弱化分数至上的高中升学奖励机制 |
二、健全“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 |
三、构建为教师减负增能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二节 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 |
一、鼓励高中学校集群发展 |
二、以信息技术资源弥合师资差距 |
三、重视学生的资源选择偏好 |
第三节 强化高中育人改革的差异公平观 |
一、促进课程中的普职要素融通 |
二、鼓励从分层走向分类的特色高中建设 |
三、优化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生涯教育体系 |
第四节 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 |
一、塑造良好的公平文化氛围 |
二、以公平三原则指导教育实践 |
三、关注学生的公平观与公平体验 |
结语: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之处 |
第四节 余论与展望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一、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调查问卷 |
附录二、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访谈提纲 |
附录三、量表的独立样本T检验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学术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图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信息化 |
1.6.2 教学点 |
1.6.3 机制与机理 |
1.6.4 同步课堂模式 |
1.6.5 双师教学模式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 |
2.1.1 教学点问题的表现 |
2.1.2 教学点问题的成因 |
2.1.3 教学点问题的对策 |
2.2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相关研究 |
2.2.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研究 |
2.2.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
2.3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相关研究 |
2.3.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3.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4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5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2.6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意义 |
第3章 我国乡村教学点的历史和现状 |
3.1 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回顾 |
3.1.1 教学点的由来和在上世纪的发展 |
3.1.2 十年“撤点并校”史 |
3.1.3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教学点发展 |
3.2 教学点存在的价值 |
3.2.1 公平价值:保障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机会 |
3.2.2 文化价值:乡土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主阵地 |
3.2.3 教育价值:小规模学校更利于学生成长 |
3.3 我国促进乡村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 |
3.3.1 促进教学点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
3.3.2 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类工程项目和工作 |
3.3.3 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工程项目 |
3.3.4 促进教学点发展政府行动的效果和不足 |
3.4 教学点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
3.4.1 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
3.4.2 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 |
3.4.3 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 |
3.5 学术界针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 |
3.5.1 针对经费困境的对策 |
3.5.2 针对教师困境的对策 |
3.5.3 针对教学困境的对策 |
3.5.4 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对策 |
3.5.5 对学术界提出对策的评述 |
3.6 国外利用信息化提升薄弱学校质量的经验借鉴 |
3.6.1 OLPC (One Laptop Per Child)项目: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 |
3.6.2 TESS:利用OER(开放教育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教师发展 |
3.6.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案例分析 |
4.1 对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界定 |
4.2 湖北省咸安区:两类同步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2.1 咸安区教学点基本情况 |
4.2.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2.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3 湖北省崇阳县: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3.1 崇阳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3.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3.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4 湖北省恩施州:三类同步课堂和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点质量 |
4.4.1 恩施州教学点基本情况 |
4.4.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4.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5 吉林省长白县:同步混合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5.1 长白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5.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5.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6 重庆市彭水县:双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6.1 彭水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6.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6.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7 云南省富宁县:多种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7.1 富宁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7.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7.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设计 |
5.1 机制设计的思路 |
5.2 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 |
5.2.1 教育治理理论 |
5.2.2 机制设计理论 |
5.3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 |
5.3.1 组织架构和责权分配 |
5.3.2 制度安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模型构建及检验 |
6.1 模型构建及检验的整体思路 |
6.2 研究变量的探索 |
6.2.1 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
6.2.2 对若干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 |
6.2.3 研究变量的提取和研究假设 |
6.3 模型的初步构建 |
6.4 调查对象选择 |
6.5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修订 |
6.5.1 问卷的组成 |
6.5.2 小范围预试问卷及项目分析 |
6.5.3 正式施测 |
6.6 模型的检验与假设验证 |
6.6.1 模型检验 |
6.6.2 假设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理分析 |
7.1 机理分析的基本思路 |
7.2 教育公平理论视角的分析 |
7.2.1 教育公平理论 |
7.2.2 信息化促进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
7.2.3 相关案例简析 |
7.3 场域理论视角的分析 |
7.3.1 场域理论 |
7.3.2 文化资本与社会再生产 |
7.3.3 信息化对教学点所处场域的改变 |
7.4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分析 |
7.4.1 行动者网络理论 |
7.4.2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的构建 |
7.4.3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者网络描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贡献 |
8.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1: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BOOTSTRAP计算回归方程系数显着性SPSS代码 |
致谢 |
(10)中缅边境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性研究 ——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限制及其创新点 |
1.4.1 研究限制与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国内外学校教育布局相关研究综述 |
1.5.3 基于GIS的学校教育空间配置相关研究 |
1.5.4 研究述评 |
第2章 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框架构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空间 |
2.1.2 空间可达性 |
2.1.3 学校布局优化 |
2.1.4 教育资源与教育资源空间配置 |
2.1.5 教育均衡发展 |
2.2 教育空间配置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区域教育布局理论与地理区位论 |
2.2.3 空间失配理论 |
2.2.4 教育公平理论 |
2.3 边境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政策 |
2.3.1 我国中小学校空间配置政策概况 |
2.3.2 勐海县中小学学校教育相关政策 |
第3章 中缅边境勐海县学校教育空间配置现状及空间格局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人文概况 |
3.2 勐海县中小学学校教育空间格局 |
3.2.1 中小学空间格局分布现状 |
3.2.2 勐海县中小学分布密度 |
3.3 勐海县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现状 |
3.3.1 勐海县中小学学校建设基本情况 |
3.3.2 勐海县中小学学校资源空间配置现状 |
3.3.3 勐海县中小学学生资源空间配置现状 |
3.3.4 勐海县中小学教师资源空间配置现状 |
3.3.5 勐海县中小学教学设施资源空间配置现状 |
第4章 勐海县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合理性评估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概述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3 评价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4.1.4 指标体系权重赋值 |
4.2 勐海县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水平测算 |
4.2.1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2.2 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水平测算方法及其结果 |
4.3 勐海县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综合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
4.3.1 勐海县小学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测算结果分析 |
4.3.2 勐海县中学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测算结果分析 |
4.3.3 勐海县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综合水平及其合理性分析 |
第5章 西双版纳中缅边境学校教育空间配置优化策略 |
5.1 学校教育空间配置优化指导思想 |
5.2 学校教育空间配置目标与原则 |
5.2.1 学校教育空间配置优化目标 |
5.2.2 学校教育空间配置优化原则 |
5.3 学校教育空间资源配置优化调整方法与方案 |
5.3.1 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优化调整方法 |
5.3.2 学校教育空间配置优化方案 |
5.4 中小学学校教育空间配置优化对策建议 |
5.4.1 中小学学校教育配置优化对策 |
5.4.2 中小学学校教育配置优化政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背景下西安高新区小学布局的适宜性研究[D]. 胡仕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均衡性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闫晴.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Z县农村两类学校布局的现状与优化研究[D]. 侯钰婧.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以Y县S小学为例[D]. 刘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D]. 贺利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研究[D]. 邹嘉欣.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D]. 梁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9]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D]. 张伟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10]中缅边境学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性研究 ——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例[D]. 张依依.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