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一、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律慧敏[1](2021)在《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晚期乳腺癌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均处于上升趋势,是女性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多种抗肿瘤药物的逐步问世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已日渐改善。在更为严格地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南之外,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在不明显偏离指南的情况下,通过专家共识达成,旨在进一步加强临床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尤其是经多线治疗失败或出现多重耐药的患者,目前仍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顺应临床需求制定本共识,旨在进一步加强临床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为临床实践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提供细化的诊疗参考。

宋张骏,刘奋德,王虎霞,王星光,界露[2](2021)在《初诊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列线图预后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乳腺癌肝转移(BCLM)患者预后较差,其预后因不同因素而有较大差别。关于BCLM预后的研究很少,且目前缺乏准确预测BCLM的预后的手段。因此,本研究构建列线图来预测初诊BCLM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OS)和特异性生存率(CSS),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在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6年的初诊为BCLM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纳入研究病例共1 994例,按7∶3比例随机分配为建模组(1 398例)和验证组(596例),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影响BCLM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影响B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OS和CSS的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正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可靠性。结果:年龄、种族、婚姻、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状态、手术、化疗、骨转移、脑转移、肺转移是B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这些因素均用于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OS的一致性指数为0.709、0.731,建模组和验证组CSS的一致性指数为0.709、0.732。模型的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的生存率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所构建的列线图预后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初诊BCLM患者预后状态,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王惠文,刘瑞宝,李晓婧,何东风[3](2021)在《载药微球-TACE治疗难治性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12例》文中认为目的探索载药微球(DEB)-TACE治疗难治性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12例,给予DEB-TACE治疗肝转移病灶,观察首次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疗效。结果常见不良反应为细胞毒性反应、肝功一过性升高、发热、恶心呕吐及腹痛,不良反应集中在3级以下,无严重不良反应及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及6个月总缓解率(ORR)分别为75%,5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1.7%,83.3%。结论 DEB-TACE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杨文倩,林婉宜,龚畅[4](2021)在《乳腺癌肝转移特征及诊疗》文中研究指明乳腺癌发病人数逐年攀升,相较于其他部位转移的患者,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通常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乳腺癌肝转移诊疗的指南。本文旨在为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本文对乳腺癌肝转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早期肝转移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体征,考虑肝转移的患者最好行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确诊。随着乳腺癌新的药物及疗法的开发,肝转移患者生存较前有显着改善,部分患者也可从局部治疗中获得生存获益。对于发生肝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有效的全身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部分经过选择的患者也可同时从局部治疗中获益。

王淋[5](2021)在《不同治疗模式对乳腺癌肝转移预后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比较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模式的生存情况,分析局部治疗在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中的价值,同时探讨乳腺癌肝转移的预后因素以及转移部位穿刺活检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 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患者262例。根据是否采取局部治疗分为全身治疗组(205例)和局部治疗组(局部治疗+全身治疗,57例)。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间的生存差异,并探索影响局部治疗后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选取符合要求的85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各因素(包括:诊断乳腺癌年龄、T分期、N分期、原发灶治疗情况、肝转移发生时间、确诊乳腺癌至肝转移时间间隔、肝转移灶数及肝转移灶的大小)对生存率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中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到影响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原发灶和转移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之间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结 果]1、生存分析:局部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较全身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11个月),两个治疗组之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肝转移灶数对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局部治疗后的远期生存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HR=1.637,95%CI:1.173-2.283,P=0.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采取肝脏病灶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全身治疗较单纯全身治疗的总生存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患者OS有关的因素为:原发灶手术治疗(χ2=8.433,P=0.004)、原发灶辅助化疗(χ2=5.609,P=0.018)、原发灶放射治疗(χ2=6.915,P=0.009)、肝转移发生时间(χ2=13.614,P=0.001)和肝转移灶数(χ2=4.522,P=0.03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发生时间(HR=0.625,95%CI:0.484-0.809,P<0.001)和肝转移灶数(HR=1.902,95%CI:1.142-3.169,P=0.013)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转移灶病理特点:肝转移灶与原发灶相比内分泌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均有所改变,其ER、PR、HER-2不一致率分别为:27.78%,47.22%,5.56%。受体状态及HER-2状态发生改变的患者OS较未改变的患者无明显差异(P=0.198)。[结 论]针对乳腺癌肝转移,全身系统治疗联合局部肝脏病灶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等局部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而血管介入局部治疗未见生存获益;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的获益程度,与肝转移灶数以及肝转移发生的时间具有相关性:转移灶数目少于3个的患者,局部治疗预后相对较好;初诊即为乳腺癌肝转移的患者(Ⅳ期),比辅助治疗之后出现肝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差;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具有较高比例的不一致性,明确肝转移灶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于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有利于为患者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

王一同[6](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李西[7](2020)在《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生存预后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评估和对比使用MESIAH及mHAP-Ⅱ评分预测肝细胞肝癌患者放射栓塞治疗后总生存期的准确性一、研究目的评价和比较MESIAH和mHAP-Ⅱ评分预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初次接受钇-90放射栓塞治疗后总生存期的准确性。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有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佛罗里达州梅奥诊所(Mayo Clinic Florida)接受放射栓塞治疗的HCC患者。HCC的诊断基于组织病理学结果或美国肝病研究协会提出的影像诊断标准。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参数、实验室指标、肿瘤特征、治疗信息、以及随访数据。使用收集的患者信息建立数据库。患者纳入标准为HCC为患者唯一患有的恶性肿瘤。使用基线数据计算MESIAH(Model to Estimate Survival in Ambulato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和 mHAP-Ⅱ(Hepatoma arterial-embolization prognostic-II)评分。使用Kaplan Meier生存分析评价两种评分对患者进行生存分层的能力。使用Cox回归模型评估两种评分与HCC患者初次TARE治疗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依据术后6及12个月的评分预测生存率和实际生存率行校准分析,绘制校准曲线。按照各种可能影响生存的临床参数对患者分组,并并对各个亚组进行校准分析。三、结果在四年期间共有180名肝细胞肝癌患者接受了放射栓塞治疗,男性139例(77%),女性44例(23%),平均年龄67.5±8.4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3.08±8.22个月,有43例患者(24%)在研究期间死亡。MESIAH和mHAP-Ⅱ的平均评分分别为4.6±1.3和1.5±1。根据MESIAH评分的四分位数和mHAP-Ⅱ评分分期将患者分为四组。总体生存曲线显示两个评分都能够较好的分层患者(P<0.001)。单变量Cox回归模型显示,MESIAH(风险比 2.315;95%置信区间 1.847-2.900)和 mHAP-Ⅱ(风险比 2.367;95%置信区间1.709-3.277)评分均与TARE术后总生存期相关(P<0.0001)。MESIAH和mHAP-Ⅱ评分的C指数分别为0.81和0.74。患者6个月和12个月时患者的实际生存率分别为88.2%和72.1%,MESIAH评分平均预测生存率分别为70±2%和60±32%,校准图中大多点落在参考线的左上方表明MESIAH评分普遍低估患者的生存率。在各亚组中,血管浸润和免疫治疗的患者中低估现象更为明显。四、结论MESIAH和mHAP-Ⅱ评分在预测HCC患者初次放射栓塞治疗后的总体生存期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相比下,MESIAH评分预后表现更佳。MESIAH评分倾向于低估所有患者6个月和12个月的生存率,并且在血管侵犯和免疫治疗的患者亚组中更为明显。第二部分联合使用钇-90放射栓塞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性研究一、研究目的探索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钇-90放射栓塞治疗HCC的有效性。二、研究方法使用此前建立的放射栓塞治疗HCC患者数据库筛选所有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 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为C期的患者。提取这些患者的基线临床参数、肝功能、实验室指标、肿瘤特征、术后肿瘤应答情况、以及初次放射栓塞术后接受全身治疗的种类(免疫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全身化疗)和时间。将BCLC-C期患者中依据放射栓塞后是否接受免疫治疗和有无肿瘤血管浸润/肝外转移分组。分析比较组间的总体生存期、肿瘤进展期,以及术后3个月肿瘤应答情况。肿瘤应答的评价依据mRECIST 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三、结果共有79名BCLC-C期患者纳入本部分研究,男性59例(74.7%),女性20例(25.3%),平均年龄67.5±9.5岁。其中共有38名患者在TARE术后接受了全身治疗,包括25例免疫治疗,33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1名例全身化疗,这些患者中有21名患者接受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免疫治疗两种治疗。术后接受了免疫治疗的25名患者与未接受任何全身性治疗的41名患者比较时,总体生存期和肿瘤进展时间在组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共有40名患者有肿瘤血管浸润和/或肝外转移,其中分别有23名和17名患者在术后接受了免疫治疗以及未接受任何全身性治疗,两组的总体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1),肿瘤进展时间、总体和靶肿瘤的客观应答率及疾病控制率在组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四、结论在血管侵犯和/或肝外转移的晚期HCC患者中经过联合治疗的患者比单独使用放射栓塞治疗的患者有更长的总体生存期。第三部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和肝细胞肝癌患者放射栓塞术后总体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一、研究目的分析和比较术前 NLR(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术后 NLR 和 Δ NLR(NLR变化)与HCC患者初次钇-90放射栓塞术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数据库患者信息,剔除缺失术前(一周内)或术后(一个月)全血细胞计数的患者,其余患者纳入本部分研究。从数据库中提取患者的基线临床参数、实验室指标(包括手术前后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肿瘤特征、以及放射栓塞治疗参数。使用使用单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NLR相关参数在所有患者及不同BCLC分期人群中与放射栓塞术后总体生存提的相关性。将存在相关关系的指标纳入多变量分析,以确定独立预测指标。三、结果共162名患者纳入本部分研究,男性124例(76.5%),女性38例(23.5%),平均年龄67.5±8.3岁。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1.5±7.9个月;38例患者在研究期间死亡。1年和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0%和54.9%。中位OS为27.9个月。术后中性粒细胞(HR,1.237;95%CI,1.017-1.505;P=0.033)、术后 NLR(HR,1.063;95%CI,1.010-1.119,P=0.019)和ΔNLR(HR,1.610;95%CI,1.105-2.348;P=0.013)与 BCLC C 期患者(n=74)的术后总体生存期显着相关。其中只有ΔNLR是独立预测指标(P<0.05)。治疗的肝组织体积、治疗剂量、治疗活性与ΔNLR显着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65、-0.187、和-0.177。四、结论结果表明只有ΔNLR为BCLC-C期患者放射栓塞治疗后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指标,临床参数中患者治疗的肝脏体积与ΔNLR相关性最强。

王冀宁[8](2019)在《体部伽马刀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瘤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伽马刀治疗乳腺癌肝转移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与手术治疗乳腺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前后的指标进行对比,以分析体部伽马刀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瘤对机体免疫的影响。2.评估伽马刀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并分析伽马刀和手术治疗乳腺癌肝转移在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1.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共39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接受手术患者12例,接受伽马刀治疗患者27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中CD 3+T细胞、CD 4+T细胞、CD 8+T细胞、NK细胞的表达水平及CD 4+/CD 8+,检测红细胞免疫学指标RBC-C3bRR、RBC-ICR、TER。2.伽马刀治疗组患者采用高分次、短疗程、不同剂量线环绕靶目标,层层递增的模式,照射治疗1次/天,5次/周,2-3周内完成治疗计划。若肝转移病灶数量1个,50%剂量线处4-5Gy/次,40-85Gy/10-17次。若病灶数量2-4个,50%剂量线处3-4Gy,30-68Gy/10-17次。手术治疗组患者接受同一手术组医师施行的乳腺癌肝转移切除术。3.采用RECIST标准评价伽马刀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近期疗效。4.分析伽马刀治疗与手术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采用QOL-C30标准评价伽马刀与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结果1.对伽马刀治疗组与手术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亚群CD 3+、CD 4+、CD 8+、CD 4+/CD 8+、NK的表达水平以及红细胞免疫指标RBC-C3bRR、RBC-ICR、TER的统计分析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述免疫学指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治疗后,手术组上述免疫学指标与手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而伽马刀治疗后患者CD 3+、CD 4+、CD 8+、CD 4+/CD 8+、NK、RBC-C3bRR、TER均有显着升高,RBC-ICR显着下降(CD 3+:t=-3.078,P=0.005;CD4+:t=-4.746,P=0.000、CD 8+:t=-2.188,P=0.038、CD 4+/CD 8+:t=-2.647,P=0.014、NK:t=-6.899,P=0.000;RBC-C3bRR:t=-17.296,P=0.000;RBC-ICR:t=18.825,P=0.000;TER:t=-77.587,P=0.000;)。2.伽马刀治疗后疗效评价指标显示:完全缓解(CR)2例(5.41%),部分缓解(PR)12例(32.43%),疾病稳定(SD)9例(24.32%),疾病进展(PD)3例(8.11%),客观缓解率(ORR)达37.84%(14/27),疾病控制率(DCR)达62.16%(23/27)。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而治疗后,伽马刀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手术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伽马刀治疗后,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亚群CD 3+、CD 4+、CD 8+、CD 4+/CD8+、NK的表达水平升高,红细胞免疫指标RBC-C3bRR、TER表达水平升高,RBC-ICR表达水平下降。乳腺癌肝转移疗效确切,对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图2幅;表7个;参87篇。

薛耀勤[9](2018)在《结直肠癌肝寡转移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的主要靶器官。尽管肝转移瘤的手术治疗价值已经确立,但仅有10-20%符合根治性手术适应症。近年来,介入治疗肝转移的经验日趋成熟,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结直肠肝转移在技术成功、安全性和肿瘤疗效方面也取得令人鼓舞的数据。寡转移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一种中间状态,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往往具有器官特异性。2016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中首次将“寡转移”概念引入,强调“局部毁损性治疗”在寡转移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包括TACE在内的介入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推测,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其在CRC肝寡转移的局部治疗中也必将扮演重要角色。综上,本研究重点观察TACE治疗CRC肝寡转移中的临床疗效和预后,以期为结直肠癌肝寡转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表观遗传(DNA和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及非编码RNA调控等)异常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初步探讨组蛋白修饰在结直肠癌肝寡转移中的作用,以期为结直肠癌肝寡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目的1.分析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寡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预后相关因素;2.分析组蛋白修饰(H2Bub、H3K9me3和H3K27me3)在结直肠癌肝(寡)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比分析CRC肝寡转移和广泛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转移类型的影像学特征、肿瘤标志物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变化、肿瘤局部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总生存、肝转移后总生存和介入治疗后总生存等,并对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方法,对比分析结直肠癌与良性病变组织中H2Bub、H3K9me3及H3K27me3的表达水平,探讨不同转移类型中H2Bub、H3K9me3及H3K27me3的表达差异,分析H2Bub、H3K9me3和H3K27me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与CRLM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在结直肠肝寡转移预后预测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结直肠癌寡转移组和广泛转移组在肿瘤供血分布上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性肝寡转移和延时性肝寡转移两组肿瘤供血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肝多发转移与全身转移两组肿瘤供血亦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同时性肝寡转移组实际栓塞时碘化油用量与CT测量肿瘤体积呈现正相关(r=0.58,P=0.02);同时性肝寡转移组CT测量肿瘤直径和与DSA测量肿瘤直径和呈现强正相关(r=0.87,P<0.001);同时性肝寡转移组及延时性肝寡转移组首次栓塞治疗中DSA造影肿瘤面积与栓塞面积均呈强正相关(r=0.93,P<0.001;r=0.84,P<0.001),而肝多发转移组及广泛转移组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3.肝寡转移和广泛转移患者的CEA、CA199、AFP和VEGF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CEA、CA199、AFP和VEGF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肝寡转移和广泛转移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5.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发病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8.6月(95%CI:18.5月38.7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4.9%、63.1%和34.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0月(95%CI:7.8月12.2月),1年、2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0.5%、25.8%和8.1%;发生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9.0月(95%CI:14.6月23.4月);介入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7.0月(95%CI:13.7月20.3月)。6.肝寡转移和广泛转移组患者介入治疗后总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2),中位时间分别为22.0月和10.0月;同时性肝寡转移、延时性肝寡转移、肝多发转移和全身转移患者四组介入治疗后总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中位时间分别为22.0月、17.0月、15.0月和7.0月;7.单因素分析结果:原发灶切除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优于未切除组(33.2月vs 17.6月,P<0.05);肝转移灶切除组的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优于未切除组(34.0月vs 17.0月,P=0.042);实体瘤疗效、是否联合局部治疗、系统化疗次数、介入治疗次数与结直肠癌生存预后未见明显相关。8.多因素分析结果:肝转移灶切除(HR 7.034;95%CI 1.92125.761;P=0.003),肝寡转移(HR 0.244;95%CI为0.0880.675,P=0.007)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即肝转移灶切除中未切除患者的死亡概率是切除者的7.034倍,肝寡转移患者的死亡概率是广泛转移患者的0.244倍。9.H2B单泛素化修饰(H2Bub)、H3K9me3和H3K27m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织,且在结直肠癌未转移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同时性肝寡转移组,亦高于广泛转移组;10.H2Bub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H3K27Me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度有关;11.结直肠癌组织中H2Bub的表达分别与H3K9me3和H3K27me3表达有相关性;12.H2Bub阴性患者生存预后明显优于H2Bub阳性患者。结论1、与广泛转移患者比较,肝寡转移组更能够从介入治疗中获益;全身广泛转移组介入治疗后生存较差;原发灶切除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优于未切除组;肝转移灶切除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优于未切除组;肝转移灶是否切除、是否寡转移是影响总生存的主要预后因素,是影响OS的独立预测因子;2、H2B单泛素化修饰(H2Bub)、H3K9me3和H3K27m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织,且在结直肠癌未转移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同时性肝寡转移组,亦高于广泛转移组;3、H2Bub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H3K27Me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度有关;结直肠癌组织中H2Bub的表达分别与H3K9me3和H3K27me3表达有相关性;H2Bub阴性患者预后明显优于H2Bub阳性患者,H2Bub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新分子生物学标志。

李建[10](2018)在《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索》文中指出目的目的探讨MRI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对乳腺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Ⅳ期7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1例)。Ⅲ期5例,为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全,属于手术禁忌或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全部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前经46周期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等全身治疗后乳腺残留病灶难以进一步缩小,影像学检查乳腺病灶仍残存,再次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有活性肿瘤组织细胞残存。我们对乳腺病灶行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术后1、3、6、12个月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共进行了18次射频消融,所有病人都顺利完成治疗,MRI检查示肿瘤病灶均发生坏死,瘤内血供消失,无强化区。射频消融前后ADC值由0.855±0.046×10-3升高至1.26±0.148×10-3,差异有显着性(P<0.01)。6个月后临床触诊肿瘤体积平均值为(0.71±0.076)cm3,与治疗前的平均值(5.04±3.99)cm3相比,差异显着(P<0.01),1年后检查发现乳腺病灶模糊或者消失,病灶消融效果良好,全部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CR),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或新增远处转移。结论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对乳腺癌的治疗安全有效。

二、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晚期乳腺癌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晚期乳腺癌病情评估和检查
    1.1 病史采集
    1.2 检查
        1.2.1 体格检查
        1.2.2 辅助检查
        1.2.2.1 实验室检查
        1.2.2.2 影像学检查
        1.2.2.3 病理诊断
        1.2.2.4 心肺功能评估
    1.3 疗效评价
        1.3.1 评价方法及检查间期
        1.3.2 骨病灶
        1.3.3 脑病灶
        1.3.4 肿瘤标志物
        1.3.5 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
2 多学科会诊模式及医患沟通原则
    2.1 多学科会诊模式
    2.2 医患沟通
        2.2.1 谈话方式
        2.2.2 谈话内容
3 晚期乳腺癌药物治疗
    3.1 基本概念
        3.1.1 内分泌耐药
        3.1.1.1 原发内分泌耐药
        3.1.1.2 继发性(获得性)内分泌耐药
        3.1.2 (新)辅助化疗失败
        3.1.3 曲妥株单抗耐药
        3.1.4 治疗线次
        3.1.4.1 一线治疗
        3.1.4.2 二线治疗
        3.1.5 抗HER2治疗线次
        3.1.5.1 一线抗HER2治疗
        3.1.5.2 二线抗HER2治疗
    3.2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
        3.2.1 化疗适应证
        3.2.2 化疗方案选择
        3.2.2.1 单药或联合
        3.2.2.2 化疗方案
        3.2.2.3 化疗时长
        3.2.2.4 维持化疗
        3.2.2.5 化疗药物再使用问题
        3.2.2.6 国内未批准乳腺癌适应证(但有一定循证医学证据)的可选方案
        3.2.3 不适合化疗及终止化疗的时机
        3.2.3.1 不适合化疗的情况
        3.2.3.2 终止化疗时机
    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
        3.3.1 治疗原则
        3.3.2 治疗方案及药物(按排序优选)
        3.3.2.1 一线抗HER2治疗
        3.3.2.2 二线抗HER2治疗
        3.3.2.3 三线及以上抗HER2治疗
        3.3.3 抗HER2靶向治疗时长
        3.3.4 注意事项
        3.3.4.1 单抗类抗HER2药物
        3.3.4.2 TKIs药物
    3.4 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3.4.1 适应证
        3.4.2 治疗原则
        3.4.3 绝经定义
        3.4.4 内分泌治疗方案
        3.4.4.1 绝经前
        3.4.4.2 绝经后
    3.5 男性乳腺癌
    3.6 晚期乳腺癌常用药物
4 特殊部位转移的治疗
    4.1 骨转移
        4.1.1 全身治疗
        4.1.2 局部治疗
        4.1.2.1 手术
        4.1.2.2 放疗
        4.1.3 骨改良药物
        4.1.3.1 使用原则
        4.1.3.2 停用指征
        4.1.3.3 注意事项
    4.2 脑转移
        4.2.1 全身治疗
        4.2.2 局部治疗
        4.2.2.1 手术
        4.2.2.2 放疗
        4.2.2.3 对症治疗
    4.3 肝转移
        4.3.1 全身治疗
        4.3.2 局部治疗
        4.3.2.1 肝动脉栓塞
        4.3.2.2 肝内转移瘤消融治疗
        4.3.2.3 转移灶切除术
        4.3.2.4 立体定向放疗
    4.4 乳腺区域复发
        4.4.1 定义
        4.4.1.1 局部复发
        4.4.1.2 区域复发
        4.4.1.3 孤立的局部区域复发
        4.4.2 治疗原则
    4.5 首诊Ⅳ期乳腺癌
        4.5.1 全身治疗
        4.5.2 原发灶姑息切除术适应证
        4.5.3 乳腺局部介入及放疗适应证
专家组成员名单
顾 问
主任委员
委 员
秘 书

(2)初诊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列线图预后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信息提取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2.4 构建预测BCLM患者3、5年OS和CSS的列线图
    2.5 对列线图的验证
3 讨论

(3)载药微球-TACE治疗难治性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1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术中操作
        1.2.3 术后随访及评估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2.2 不良反应
3 讨论

(4)乳腺癌肝转移特征及诊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肝转移特点及机制
2 乳癌肝转移的诊断
3 乳腺癌肝转移灶治疗
    3.1 乳腺癌肝转移全身治疗
    3.2 乳腺癌肝转移灶的局部治疗
4 总结

(5)不同治疗模式对乳腺癌肝转移预后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临床诊疗依据
    3 研究内容
    4 随访
    5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的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生存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评估和对比MESIAH及mHAP-Ⅱ评分预测肝细胞肝癌患者放射栓塞治疗后总体生存期的准确性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联合使用钇-90放射栓塞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性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和肝细胞肝癌患者放射栓塞术后总体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综述 放射栓塞治疗在原发及继发性肝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体部伽马刀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瘤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采集
        1.2.2 临床病例治疗(伽马刀治疗组)
        1.2.3 临床病例治疗(手术治疗组)
        1.2.4 检测指标
        1.2.5 免疫学指标检测方法
        1.2.6 疗效判定
        1.2.7 统计学处理
    1.3 结果
        1.3.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1.3.2 伽马刀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评估
        1.3.3 伽马刀与手术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术后生活质量评价
        1.3.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对比
    1.4 讨论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乳腺癌肝转移的治疗现状
        2.1.1 乳腺癌肝转移的特点
        2.1.2 乳腺癌肝转移的治疗
    2.2 伽马刀发展简史及治疗现状
        2.2.1 胸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应用
        2.2.2 腹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应用
        2.2.3 盆腔恶性肿瘤的治疗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结直肠癌肝寡转移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结直肠癌肝寡转移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1.2 治疗与随访
        1.1.3 研究内容
        1.1.4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基本临床资料
        1.2.2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比较
        1.2.3 不同结直肠癌肝转移组肿瘤标志物的组间水平差异
        1.2.4 不同结直肠癌肝转移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的组间水平差异
        1.2.5 实体瘤疗效分析
        1.2.6 生存预后单因素分析
        1.2.7 影响总生存预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1.3 讨论
        1.3.1 CRC寡转移的血供及影像学分析
        1.3.2 肿瘤标志物与CRC寡转移
        1.3.3 CRC寡转移的实体瘤疗效及生存分析
    1.4 小结
二、结直肠癌肝转移组蛋白修饰及临床意义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结直肠癌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中H2Bub的表达
        2.2.2 不同结直肠组织中H2Bub的表达
        2.2.3 同时性肝寡转移组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H2Bub表达差异
        2.2.4 同时性与延时性结直肠癌肝寡转移灶中H2Bub的表达差异
        2.2.5 结肠癌组织中H2Bub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2.6 结直肠癌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中H3K9me3的表达
        2.2.7 不同结直肠组织中H3K9me3的表达
        2.2.8 同时性肝寡转移组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H3K9me3表达差异
        2.2.9 同时性肝寡转移与延时性肝寡转移灶中H3K9me3表达差异
        2.2.10 结肠癌组织中H3K9me3表达与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
        2.2.11 结直肠癌和良性病变组织中H3K27me3的表达
        2.2.12 不同结直肠组织中H3K27me3的表达
        2.2.13 同时性肝寡转移组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H3K27me3表达差异
        2.2.14 同时性肝寡转移与延时性肝寡转移灶中H3K27me3表达差异
        2.2.15 结肠癌组织中H3K27me3表达与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
        2.2.16 结直肠癌组织中H2Bub、H3K9me3和H3K27me3的相关性
        2.2.17 结直肠癌组织中H2Bub、H3K9me3和H3K27me3表达与生存
        2.2.18 不同结直肠癌分组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2.3 讨论
        2.3.1 组蛋白修饰与结直肠癌
        2.3.2 结直肠癌组织H2Bub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3.3 结直肠癌中H3K9me3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3.4 结直肠癌中H3K27me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3.5 组蛋白修饰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性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肿瘤寡转移及其治疗的研究与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
致谢

四、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晚期乳腺癌专家共识[J]. 律慧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1(22)
  • [2]初诊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列线图预后模型的构建[J]. 宋张骏,刘奋德,王虎霞,王星光,界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1
  • [3]载药微球-TACE治疗难治性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12例[J]. 王惠文,刘瑞宝,李晓婧,何东风.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06)
  • [4]乳腺癌肝转移特征及诊疗[J]. 杨文倩,林婉宜,龚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03)
  • [5]不同治疗模式对乳腺癌肝转移预后影响的研究[D]. 王淋.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6]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生存预后研究[D]. 李西.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8]体部伽马刀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瘤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D]. 王冀宁.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3)
  • [9]结直肠癌肝寡转移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D]. 薛耀勤.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10]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索[D]. 李建.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