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炎灵联合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论文文献综述)
梁宁[1](2019)在《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病情迁延不愈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并最终导致死亡。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苦参类制剂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抑制等作用,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是,在最新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中并未对任何中医药治疗进行推荐。本研究将对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证据进行梳理,以期得出疗效和安全性的可靠性结论,同时对临床证据进行偏倚误差矩阵的方法学探究。研究方法(研究一)向国际Cochrane协作组织肝胆病组提出系统评价题目注册:苦参类制剂对比不治疗或安慰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撰写研究方案并发表(No.CD013089)。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肝胆病组试验注册库、CENTRAL、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等),获取并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允许其它合并症。干预措施为苦参类制剂,不限制剂量疗程等,排除含有苦参的中药复方,对照措施为不治疗或安慰剂,允许共同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次要结局为乙肝相关死亡率、乙肝相关发病率、非严重不良事件;探索性结局为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血清HBeAg阳性检出率。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文献信息不全者采用打电话或发邮件的方式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采用TSA软件计算meta分析所需样本量,并在未达到所需样本量进行统计学显着性界值矫正。观察森林图并结合I2统计量评估异质性。通过观察漏斗图结合统计学检验的方法检测发表偏倚。采用GRADEpro GDT软件制作证据概要表。(研究二)向国际Cochrane协作组织肝胆病组提出系统评价题目注册:苦参类制剂对比其他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撰写研究方案并发表(No.CD013106)。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肝胆病组试验注册库、CENTRAL、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等),获取并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允许其它合并症。干预对照类型为苦参类制剂对比其它抗病毒、免疫抑制、或保肝治疗药物,允许共同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次要结局为乙肝相关死亡率、乙肝相关发病率、非严重不良事件;探索性结局为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血清HBeAg阳性检出率。资料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合并、TSA分析、敏感性和亚组分析、GRADE评价方法与研究一方法一致。(研究三)以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证据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为例,采用误差矩阵工具对中医药临床证据概览进行了探索性评价,并对未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的改进意见。数据来源为研究一和研究二中纳入的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检索到的相关meta分析。三维误差矩阵构建包含四个步骤;1)评估系统误差风险。考虑证据类型和各类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2)评估随机误差风险。参照Cochrane手册计算各结局指标效应量的标准误;3)评估设计误差风险。依据临床重要性和相关性,对结局指标进行排序。同时考虑研究人群选择、干预措施设置、对照措施设置、研究场所和中心、研究类型(解释性/实用性)、研究结构(平行/交叉)、研究目标(优效性/劣效性/等效性)、和数据分析单位等可能影响设计误差风险的因素;4)依据前三个步骤评估结果,采用Excel表,分别以随机误差(x轴)、系统误差(y轴)和设计误差(z轴)构建三维误差矩阵图。结果(研究一)(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共检索到4044篇文献,阅读全文796篇后,排除文献323篇,436篇文献在尝试联系作者后仍未能获得足够信息以判断是否属于随机对照试验,因信息不全仍在等待列表,最终纳入35项随机对照试验(37篇文献),共3556名受试者。(2)研究质量:所有试验被评为高风险。(3)效应量估计:1项试验评估了全因死亡率,两组均未出现死亡。10项试验评估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未获得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乙型肝炎相关死亡率或发病率的数据。19项评估了非严重不良事件的试验中,9项试验两组事件发生率均为0,剩余10项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苦参类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RR1.10,95%CI 0.76 to 1.59;I2=49%;10项试验,1050人);对于血清HBV-DNA和HBeAg阳性检出率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苦参类制剂组阳性检出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HBV-DNA阳性检出率:RR 0.61,95%CI 0.55 to 0.68;I2=56%;29项试验,2914人;HBeAg阳性检出率:RR 0.71,95%CI 0.66 to 0.76;I2=19%;20项试验,2129人)。对非严重不良事件分开报告分析,苦参类制剂组可能增加消化系统症状、疲劳、尿黄、黄疸的风险、降低腹胀的风险。后验性ALT复常率meta分析显示苦参类制剂组ALT复常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RR 1.32,95%CI 1.21 to 1.44;I2=15%;8项试验,739人)(4)TSA分析:TSA分析表明非严重不良事件mmeta分析尚需纳入更多试验,而血清HBV-DNA、HBeAg、、ALT复常率的meta分析达到了所需样本量。(5)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缺失数据对结果没有影响。亚组分析表明与口服胶囊和混合给药途径相比,静脉滴注可能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6)GRADE评价:证据质量受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影响,证据等级为极低。(研究二)(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共检索到4044篇文献,阅读全文排除符合文献后剩余119篇,109篇文献在尝试联系作者后仍为能获得足够信息以判断是否是随机对照试验而暂未纳入,最终纳入10项试验,涉及898名受试者。(2)研究质量:所有试验被评为高风险。(3)效应量估计:10项试验中苦参类制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包括胶囊口服、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疗程为1到12个月不等。对照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干扰素、硫普罗宁、胸腺肽和其它中药。未获得死亡率、严重不良事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乙型肝炎相关发病率的数据。其它疗法相比,苦参类制剂对非严重不良事件(RR0.86,95%CI0.42to1.75;I2=0%;2项实验,163人)和血清HBV-DNA阴转((RR 1.14,95%CI 0.81 to 1.63;I2=92%;8项试验,719人)的效果尚不清楚。而苦参类制剂可能有助于血清HBeAg的阴转(RR 0.86,95%CI 0.75 to 0.98;I2=43%;7项试验,588人)及增加ALT复常率(RR 1.40,95%CI 1.13 to 1.73;I2=24%;4项试验,375人)。(4)TSA分析:TSA分析表明所有meta分析均未达到所需样本量。(5)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缺失数据对结果没有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苦参类制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P=0.002)、以及对照药物的设置(P<0.00001)可能对血清HBV-DNA阴转的效果产生影响。(6)GRADE评价:证据质量受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影响,证据等级为极低。(研究三)对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已发表的相关meta分析进行评估,虽然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的研究类型证据等级相对较高,但ROB评价和严格评价发现所有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较低,系统偏倚风险较高;在meta分析证据等级水平下,对于全因死亡和非严重不良事件,当前研究的随机误差存在显着风险(SE=0.36和SE=0.35)。对于严重不良事件结局,当前研究的随机误差风险为中等风险(SE=0.22)。对于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和血清HBeAg 阳性检出率,随机误差风险为低到中等风险(SE<0.16和SE<0.21)。此外三维矩阵图中存在大量灰色断层,表明当前研究存在设计误差风险,主要体现在研究人群诊断和纳入标准不清晰合理,干预措施和对照措施设置不清楚恰当、研究中心为单中心、研究无法判断为采用了优效性和实用性设计。结论和意义对临床实践的意义:当前临床试验多缺乏临床相关结局指标的数据,如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乙肝相关死亡率和发病率。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相比,苦参类制剂在HBV-DNA和HBeAg阴转及ALT复常率方面效果更好,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暂未发现存在差异;与其它药物相比,苦参类制剂HBeAg阴转和ALT复常效果可能更好,暂未发现存在HBV-DNA阴转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苦参类制剂对于抑制病毒复制及改善肝功可能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能否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发生率尚不清楚。对未来研究的意义:建议未来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对苦参类制剂对临床终点结局的影响进行评估。三维误差矩阵图显示当前研究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设计误差方面均存在一定风险,未来研究可从降低三个误差维度风险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以提高未来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维误差矩阵工具可作为证据合并和GRADE评估的补充方法,对证据整体进行概览,具体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改进。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医药诊治慢性乙型肝炎一直被列为我国科技攻关的重点之一,并已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初步明确了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环节。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的规范化,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可靠证据依据,确保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Hepatobiliary Specialized Committee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Liver Diseases Specialized Committee of China Medical Association of Minorities;[3](2018)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医药诊治慢性乙型肝炎一直被列为我国科技攻关的重点之一,并已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初步明确了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环节。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的规范化,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可靠证据依据,确保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合近几年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防治进展,中
王雪洁,杜凤霞,于珊珊,张静,周颖真,吕彦广,刘丽萍[4](2017)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注射剂及其部分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梳理中药注射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报道,分析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用药过程所涉及到的情况,提出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收集和整理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注射剂,以及肝炎灵注射液、苦黄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上述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注射剂26种,其中抗病毒类中药注射剂的代表药物有肝炎灵注射液、苦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抗肝细胞损害、促肝细胞生长、改善肝功能类中药注射剂的代表药物有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类中药注射剂的代表药物有黄芪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猪苓多糖注射液等。共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文献报道139篇,分析结果显示,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有剂量过大、个体差异等。结论:中药注射剂广泛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其导致安全事件的原因多样。本调查提出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警戒措施,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
熊文婧[5](2016)在《国家医保药物目录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趋势以及中西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尝试将网状Meta分析(NMA)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领域,采用NMA对国家医保药物目录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成药进行疗效评估并排序,为中成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试验注册:本研究方案发表于PROSPERO试验注册库(注册号CRD42016032641)。2.文献检索:系统检索了建库日期截至2015年8月31日前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会议论文数据库和中文论文数据库中未发表的文献,对文章发表类型不加限制。3.纳入标准:纳入文献计量研究中文献数量前十位治疗慢性乙肝的国家医保药物中成药(即:扶正化瘀胶囊/片、复方鳖甲软肝片、护肝片/胶囊、大黄(?)虫丸、双虎清肝颗粒、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滴丸、苦黄注射液、乙肝清热解毒胶囊/片、肝苏颗粒)治疗CHB的随机对照试验。4.资料提取和分析: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试验的质量,根据《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5.1.0》(第八章)中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及标准对纳入试验的质量进行风险评估;通过RevMan 5.3软件、WinBUGS 1.4.3软件及R 3.2.5软件gemtc、netmeta程序包等对主要结局指标、次要结局指标和探索性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及图形绘制,采用包含95%可信区间(CI)的比值比(OR)分析二分类结局,采用包含95%可信区间(CI)的均值差(MD)整合直接及间接比较证据,通过R软件gemtc程序包探索纳入研究的同质性,采用节点差分法探索其一致性。通过R软件gemtc程序包可对mtc模型拟合优度进行检验,并计算各中成药疗法干预疗效排序概率。结果共检索到5,116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共计纳入58项随机对照试验,6,236名受试者;其中包括2篇三臂RCT,1篇四臂RCT,所有试验均在中国实施,没有试验报告曾进行样本量计算。所有试验皆使用国内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无试验采用WHO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等CHB国际诊断标准,仅5项试验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纳入干预措施包括扶正化瘀胶囊/片、复方鳖甲软肝片、护肝片/胶囊、大黄(?)虫丸、双虎清肝颗粒、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滴丸、苦黄注射液、乙肝清热解毒胶囊/片、肝苏颗粒等10种国家医保目录中成药;对照组干预措施包括常规西医治疗、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及当飞利肝宁胶囊、消症益肝片、复方益肝灵片、护肝宁片、益肝灵片等中成药对照,没有试验采用安慰剂对照。结局报告:没有研究报告全因死亡率、生命质量、乙肝相关死亡率、乙肝相关发病率等结局。25项研究报告了TBIL水平,33项研究报告了ALT水平,28项研究报告了AST水平,11项研究报告了ALB水平,4项研究报告了γ-GT水平,3项研究报告了A/G水平,3项研究报告了TBIL复常率,5项研究报告了ALT复常率,3项研究报告了AST复常率,29项研究报告了HA水平,26项试验报告了LN水平,26项试验报告了PCⅢ水平,26项试验报告了Ⅳ-C水平,3项研究报告了HBV-DNA载量,17项试验报告了HBV-DNA阴转率,16项试验报告了HBeAg阴转率,7项研究报告了HBsAg阴转率,2项试验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21项试验报告了非严重不良事件。方法学质量:虽所有试验皆提及“随机分组”,但仅有7项试验提及随机数字表分组,但未提供随机实施细节以判断随机是否正确地实施。没有试验说明是否采用分配隐藏及分配隐藏的具体方法。仅1项研究提及采用“单盲”,但施盲对象及施盲情况不详。1项研究未说明不完整结局报告原因,1项研究报告无脱落失访,仅1项试验报告研究脱落失访数目及原因,没有研究进行意向性分析(ITT分析)。13项试验研究设计中提及的结局指标报告不全,且所有纳入研究均未获及提前发表的试验方案,可能存在选择性报告。此外,没有研究报告采用样本量估算,6项研究未报告基线是否可比。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中成药分别对照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干扰素及常规西医治疗对CHB的肝功能、肝纤维化及病毒标志物指标方面均有一定疗效。由于其它结局指标研究数量不足,共线性不佳,无法构建证据网络,故仅对ALT水平结局采用网状Meta分析,并构建证据网络图。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虽亮甲菌素相对常规治疗MD:-101.30 [-147.23.06,-55.37]对照常规治疗在纳入研究中对CHB患者ALT水平改善排序最佳(70.55%),但因纳入研究数量仅有1项,研究结果无法确证。苦黄注射液相对常规治疗MD:-54.60[-85.72,-23.48]在国家医保目录各种中成药干预中对慢性乙型肝炎ALT水平疗效排序更高(27.21%);在国家医保目录各种中成药干预中对慢性乙型肝炎ALT水平疗效排序更高(27.21%);肝苏颗粒对照常规治疗其次MD:-44.54 [-67.48,-21.60],但大黄蛰虫丸MD:22.59[0.18,40.99]及复方丹参片/滴丸MD:10.11[-4.74,24.97]相对常规治疗对CHB患者ALT水平疗效较差。西药拉米夫定对照常规治疗MD:-54.54[-85.86,-23.22],及苦参碱对照MD:-37.04[-72.77,-1.31]亦对ALT水平有极佳疗效。各对照类型I2值<75%,模型异质性可接受。一致性检验中直接比较同间接比较证据存在一定差异,一定程度上可能降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不良事件:仅2项研究提及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共21项研究报告非严重不良事件,其中6项研究提及受试者血尿常规、尿素氮、肌酐、心电图或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无异常,5项研究未报告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多数研究报告出现头痛、眩晕、失眠、呼吸道感染、流感样症状、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纳差、上腹部隐痛、腹胀、腹泻、血压增高、皮疹或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及对照组发生率最高的均为流感样症状(38.1%,69.0%)。结论虽纳入医保中成药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及病毒标志物水平有一定的疗效,且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中成药中苦黄注射液对有效率提升疗效排序更高,但由于纳入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对照类型差异较大,结局指标报告不完善,中成药治疗CHB的阳性结果尚不能被视为确证性的结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6](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认为
张磊,施维群[7](2009)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杨钦河,刘海涛,胡四平[8](2009)在《中成药治疗常见慢性肝病的临床应用概况》文中认为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大多数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等,均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目前西医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药物和措施。根据有关临床观察发现大量的中药及其制剂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临床常用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制剂多有一定的抗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及肝脏血液循环、
杨红[9](2008)在《《伤寒论》112方现代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评价》文中指出一立题依据《伤寒论》作为中医理论的精髓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其所载方剂,配伍严谨、主治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多方剂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效如桴鼓。循证医学时代对中医发展提出的挑战是对中医疗效提供科学证据,本论文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伤寒论》方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发展循证的中医药学奠定基础。二研究目的1.通过对国内近30年有关《伤寒论》112方研究文献的计量学研究,描述《伤寒论》方现代文献研究的现状和分布;2.探寻部分经方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主要涉及的疾病系统和疾病种类,并通过初步评价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3.通过对小柴胡汤和小青龙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研究,获得二者临床疗效和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的证据,为今后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通过以上三方面研究,力求从现代循证医学角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伤寒论》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高疗效提供有益的证据。三研究方法1.国内近30年《伤寒论》112方研究文献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本文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检索1979年至2006年发表的有关《伤寒论》112方的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各方的文献发表总量、年发表量及比例进行统计,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伤寒论》112方研究文献数量表、《伤寒论》112方研究文献历年发表量百分比表、《伤寒论》112方研究文献的顺位图以及居于《伤寒论》112方顺位图前十位的经方排序。2.居顺位图前十位经方的疾病系统和疾病种类的筛选及分析依据以上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结果,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简称ICD-10)》标准,对居于《伤寒论》112方顺位图前十位经方的疾病系统及病种进行筛选和分析,获得这些经方在现代临床应用中的优势领域和优势病种。3.经方疗效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依据以上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结果,选取居顺位图第1位和第10位,且处于国内外研究热点的经方小柴胡汤和小青龙汤,按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原理,鉴定纳入相关临床研究,并对这些研究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综合分析,进而获得二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今后的中医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四研究结果1.国内近30年《伤寒论》112方研究文献的计量学研究1.1近30年(1979年至2006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有关《伤寒论》112方研究文献共计38,472篇,但分布不均衡,居顺位图前十位的经方文献量为18,321篇,占文献总量近50%,而居于顺位图最后12位的经方,未发现相关研究文献。1.2研究文献量居《伤寒论》112方顺位图前十位的经方依次为:小柴胡汤、桂枝汤、大承气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散、芍药甘草汤、当归四逆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五苓散、小青龙汤。2.居于顺位图前十位经方的疾病系统及疾病种类的鉴定与分析(见下表)3.经方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研究3.1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肝病随机对照试验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3.1.1本研究纳入38个以中文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4327例慢性肝病患者参加试验,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依据国际标准评价,这些RCT的文献质量普遍较低,主要体现在报告的方法学信息不足或错误。3.1.2系统评价主要结果提示:(1)在改善慢性肝病病人的肝功能方面,小柴胡汤联合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抗病毒治疗,体现在:降低谷丙转氨酶(相对获益95%CI:WMD-22.86[-38. 38,-7.35];P=0.004)、谷草转氨酶(相对获益95%CI:WMD-22.97[-42.88,-3.07];P=0.02);总胆红素(相对获益95%CI:WMD-4.11[-7.79,-0.42];P=0.03)。(2)抗病毒效应分析提示:在HBeAg阴转方面,小柴胡汤联合抗病毒治疗与单纯使用抗病毒、非特异性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HBV-DNA阴转方面,小柴胡汤的疗效明显优于非特异性治疗;与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对比,小柴胡汤联合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在血清HBV-DNA阴转方面优于单独使用LAK细胞回输(相对获益95%CI:RR1.36[1.01,1.82],P=0.04)。(3)在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血清III型前胶原肽(PIIIP)、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方面,小柴胡汤联合γ干扰素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γ干扰素(PIIIP:相对获益95%CI:WMD44.28[20.49,68.07],P=0.0003;LN:相对获益95%CI:WMD35.73[23.81,47.66],P<0.00001;HA:相对获益95%CI:WMD78.31[49.48,107.13],P<0.00001)。3.1.3小柴胡汤还具有减轻抗病毒和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流感样、低热等不良反应的作用。3.1.4在所有已报告不良反应的研究中,均未发现小柴胡汤的严重不良反应。3.2小青龙汤治疗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3.2.1本研究共纳入26个以中文发表RCT包括2028例哮喘患者,与小柴胡汤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相似,RCT文献的质量普遍较低,没有鉴定出高质量的RCT。3.2.2 Meta-分析结果表明:小青龙汤联合西医治疗在哮喘临床症状控制方面比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RR1.50;95%CI:1.27 to 1.76, P<0.00001);小青龙汤在缓解症状方面与西医对症治疗疗效相当(RR1.24;95%CI:0.92 to 1.66, P>0.05)。在改善肺通气功能方面,提示单独使用小青龙汤和辅助西医对症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FEV1(L):(WMD-0.84;95%CI:-1.03 to -0.65, P<0.00001; WMD-0.66; 95%CI -0.76 to -0.55, P<0.00001);PEF(L/S)WMD-1.56;95%CI -1.72 to -1.40, P<0.00001; WMD-1.57; 95%CI -2.08 to -1.06, P<0.00001)。另外,小青龙汤还可以降低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IgE水平,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控制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来起作用的。3.2.3在4篇已报告不良反应的研究中,均未发现小青龙汤有严重副作用。结论1.国内近30年对《伤寒论》112方的文献研究呈不均衡分布,其中居《伤寒论》112方顺位图前十位的经方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包括小柴胡汤、桂枝汤、大承气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散、芍药甘草汤、当归四逆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五苓散、小青龙汤。2.通过对居前十位经方所涉及的疾病系统和疾病种类的筛选和分析,发现经方在临床上主要的使用情况与《伤寒论》中各经方应用所遵循的病机基本相符,但亦不乏现代研究者在继承经方的同时,在其治疗疾病范围上有所扩大。3.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肝病和小青龙汤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得到了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支持,未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然而,由于纳入的这些RCT报告的质量较低,对疗效的评价可能会夸大,目前的证据还不能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因此,本研究结果的外推性受到一定限制。建议采用设计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经方治疗特定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验证。
孙明晓,赵云志,张兆清,邵和风,曹风鸣[10](2005)在《氧化苦参碱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应用氧化苦参碱15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肝炎灵70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疗程12周。另30例患者接受拉米夫定和甘利欣治疗。结果治疗结束时第一组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0.7%(21/60)和43.3%(26/60)、ALT、AST的复常率均为100%,优于第二组。结论氧化苦参碱联合肝炎灵注射液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二、肝炎灵联合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炎灵联合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论文提纲范文)
(1)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1.2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知 |
1.3 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概况 |
2 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
2.1 干预措施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Cochrane系统评价 |
2.2 系统评价meta分析所需样本量的计算:试验序贯分析法 |
2.3 基于误差风险的临床证据可视化评估方法:误差矩阵评估工具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苦参类制剂对比空白或安慰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 |
1 背景 |
2 方法 |
2.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2.2 文献检索策略 |
2.3 数据收集和筛选 |
2.4 数据提取和管理 |
2.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6 缺失数据处理 |
2.7 异质性评估 |
2.8 发表偏倚 |
2.9 效应测量指标和数据合并 |
2.10 试验序贯分析(TSA分析) |
2.11 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解释 |
2.12 敏感性分析 |
2.13 GRADE结果概要总结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2 纳入研究特征 |
3.3 纳入研究质量 |
3.4 效应量估计 |
4 讨论 |
4.1 主要结果 |
4.2 系统评价整体完成度和适用性 |
4.3 临床证据质量 |
4.4 系统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
4.5 与已发表的meta分析的异同点 |
5 结论 |
5.1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
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苦参类制剂对比其它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 |
1 背景 |
2 方法 |
2.1 纳入排除标准 |
2.2 文献检索策略 |
2.3 数据收集和筛选 |
2.4 数据提取和管理 |
2.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6 缺失数据处理 |
2.7 异质性评估 |
2.8 发表偏倚 |
2.9 效应测量指标和数据合并 |
2.10 试验序贯分析(TSA分析) |
2.11 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解释 |
2.12 敏感性分析 |
2.13 GRADE结果概要总结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2 纳入试验基本特征 |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 |
3.4 效应估计 |
3.5 GRADE证据概要表(SOF表) |
4 讨论 |
4.1 主要结果 |
4.2 证据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
4.3 证据质量 |
4.4 综述开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倚 |
4.5 与其他研究或综述的异同点 |
5 结论 |
5.1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
5.2 对临床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误差矩阵工具评估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证据的方法研究 |
1 前言 |
2 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三维误差定义和评估 |
2.3 资料提取 |
2.4 三维误差矩阵构建 |
3 结果 |
3.1 meta分析证据的误差评估 |
3.2 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误差评估 |
3.3 临床证据的误差矩阵 |
4 讨论 |
4.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2 对未来临床研究的启示 |
4.3 对未来方法学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诊断依据及证候分类 |
3.1 诊断依据 |
3.2 证候分类 |
3.2.1 肝胆湿热证 |
3.2.2 肝郁脾虚证 |
3.2.3 肝肾阴虚证 |
3.2.4 瘀血阻络证 |
3.2.5 脾肾阳虚证 |
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 |
4.1 总体目标 |
4.2 抗病毒治疗 |
4.3 辨证论治方案 |
4.3.1 肝胆湿热证 |
4.3.2 肝郁脾虚证 |
4.3.3 肝肾阴虚证 |
4.3.4 瘀血阻络证 |
4.3.5 脾肾阳虚证 |
4.4 中成药治疗 |
4.4.1 根据西医适应症选择用药 |
4.4.1.1 抑制病毒 |
4.4.1.2 抗肝脏炎症 |
4.4.1.3 调控免疫 |
4.4.1.4 抗肝纤维化 |
4.4.2 根据中医证候选择中成药 |
4.4.2.1 肝胆湿热证常用中成药 |
①叶下珠胶囊 由叶下珠组成。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祛湿利胆, 可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腹胀、纳差、恶心、便溏等慢性肝炎患者。临床研究表明:叶下珠胶囊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并且能提高干扰素的远期疗效, 明显降低复发率[9, 10];叶下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能提高HBeAg阴转率, 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11];叶下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能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肝功能恢复, 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12];叶下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能提高患者HBeAg阴转率和HBV DNA阴转率, 且停药后病毒反弹率和复发率低, 其远期疗效好[13]。 |
②苦参素胶囊 由苦参素, 即氧化苦参碱组成。功能主治清热燥湿, 可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表明:①苦参素胶囊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指标, 抑制乙肝病毒复制[14, 15];②苦参素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能够改善肝功能、抑制HBV DNA复制, 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组[16, 17];③苦参素胶囊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 肝纤维化疗效显着, 改善程度优于单用安络化纤丸[18];④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能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降低 HBV DNA 含量, 防止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产生, 疗效显着, 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组[19, 20]。 |
③乙肝清热解毒冲剂 (颗粒、胶囊) 由虎杖、白花蛇舌草、北豆根、拳参、茵陈、白茅根、茜草、淫羊藿、甘草、土茯苓、蚕砂、野菊花、橘红等组成。功能主治清肝利胆, 解毒除瘟, 可用于肝胆湿热型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动期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研究表明:①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可提高6个月的HBeAg转阴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1, 22];②乙肝清热解毒胶囊联合拉米夫定对肝胆湿热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疗效显着, 有效抑制HBV复制且在抑制YMDD变异方面有一定疗效[23~25];③乙肝清热解毒冲剂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促进乙肝病毒清除[26]。 |
④垂盆草冲剂 由垂盆草全草组成。功能主治清利湿热, 有降低谷丙转氨酶基转移酶作用, 可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临床研究表明垂盆草冲剂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恶心、纳呆、上腹饱胀、乏力等症状, 同时对保护肝脏炎症, 有利于降低ALT和AST水平且作用持久, 复发率低, 无毒副作用[8, 27, 28]。 |
⑤当飞利肝宁胶囊 由水飞蓟、归药组成。功能主治清利湿热, 益肝退黄, 可用于湿热郁蒸所致的黄疸 (症见面黄或目黄, 口苦尿黄, 纳少乏力) 、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临床研究表明:①当飞利肝宁胶囊在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保护肝细胞功能方面有良好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抗病毒作用, 提高抗病毒药物的抗病毒疗效, 提高HBeAg转阴率, 且安全性好[29~33];②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抗病毒药物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门脉高压症状, 具较好的抗炎保肝、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延缓纤维化进程[34~36];③当飞利肝宁胶囊可更好地控制慢性乙型肝炎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肝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7]。 |
⑥肝炎灵注射液 由山豆根组成。功能主治降低转氨酶, 提高机体免疫力, 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研究表明:①肝炎灵注射液联合苦参碱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 降低转氨酶, 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停药后短期内不易反跳, 且无毒副作用[38~41];②肝炎灵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 降低转氨酶, 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促进HBeAg阴转, 且无毒副作用[42, 43];③肝炎灵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可以充分发挥甚至放大肝炎灵的药效,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打破患者的免疫耐受状态, 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增强机体清除乙肝病毒的能力 [44];④肝炎灵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苦参素口服时可明显改善YMDD变异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促进肝功能复常, 提高HBeAg和HBV DNA阴转率, 诱生IL-2、IL-6[45]。 |
⑦鸡骨草胶囊 由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鸡骨草、白芍、大枣、栀子、茵陈、枸杞子组成。功能主治疏肝利胆, 清热解毒, 可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属肝胆湿热证者。临床研究表明鸡骨草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可使异常的肝功能快速复常;在抗乙肝病毒方面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具有更好的护肝、抗乙肝病毒等作用[46]。 |
⑧八宝丹 由牛黄、蛇胆、羚羊角、珍珠、三七、麝香等组成。功能主治清利湿热, 活血解毒, 去黄止痛, 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发热、黄疸、小便黄赤、恶心呕吐、纳呆、胁痛腹胀、舌苔黄腻或厚腻干白、或湿热下注所致尿道灼热刺痛/小腹胀痛, 以及病毒性肝炎见有上述证候者。临床研究表明八宝丹胶囊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凝血功能, 起到保肝降酶, 延缓肝纤维化发生的过程, 而且用药安全无副作用[47, 48]。 |
⑨双虎清肝冲剂 由金银花、虎杖、黄连、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丹参、野菊花、紫花地丁、法半夏、甘草、瓜蒌、枳实组成。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化痰宽中, 理气活血, 可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胃脘痞闷、口干不欲饮、恶心厌油、食少纳差、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或身目发黄、舌质暗、边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或弦数者, 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见有上述证侯者。临床研究表明双虎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脘痞闷、口渴口干、食少纳差、恶心厌油、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身目发黄、胁肋隐痛等湿热内蕴的症状, 恢复肝功能[49]。 |
⑩熊胆胶囊 由熊胆粉组成。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明目。临床研究表明熊胆胶囊治疗高黄疽的慢性乙型炎患者, 具有保肝利胆功效, 减轻患者黄疸症状[50, 51]。 |
4.4.2.2 肝郁脾虚证常用中成药 |
①肝苏颗粒 由扯根菜组成。 功能主治降酶, 保肝, 退黄, 健脾, 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和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表明:①肝苏颗粒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促进肝功能恢复及有效的抑制HBV DNA复制, 升高IL-21水平, 提示肝苏颗粒在降酶、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疗效, 能通过抗乙肝病毒、保护肝功能和调节免疫的作用以提高临床疗效[52~55];②肝苏颗粒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 阻断、延缓及改善肝纤维化, 但对HBV DNA转阴无明显影响[56~58]。 |
②九味肝泰胶囊 由三七、郁金、蜈蚣 (不去头足) 、大黄 (酒制) 、黄芩、山药、蒺藜、姜黄、五味子组成。功能主治化淤通络, 疏肝健脾, 可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淤所致的胁肋胀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等。临床研究表明九味肝泰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可改善患者胸胁胀痛、肋下痞块、抑郁烦闷、倦怠乏力、舌质瘀斑瘀点等症状、体征, 显着改善HA和PIIIP等肝纤维化指标[59]。 |
③强肝胶囊 由白芍、板蓝根、丹参、当归、党参、地黄、甘草、黄精、黄芪、秦艽、山药、山楂、神曲、茵陈、郁金、泽泻组成。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 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等。临床研究表明:①强肝胶囊能加强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有效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病理指标, 在逆转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减轻肝内炎症坏死方面有较好的疗效[60~62];②强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 有助于患者肝功能指标、脾门厚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 且患者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组;替比夫定联合强肝胶囊治疗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HBV肝硬化患者, 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替比夫定单药治疗组[63, 64]。 |
④逍遥丸 由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组成。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 养血调经, 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临床研究表明:①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丸治疗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可明显提高HBeAg阴转率、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降低了停药后肝功能复发率[65~67];②逍遥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提高显效率和总有效率, 降低患者 ALT和AST水平, 促进HBV DNA和HBsAg转阴[68, 69]。 |
4.4.2.3 肝肾阴虚证常用中成药 |
①六味地黄丸 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功能主治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临床研究表明:①六味地黄丸联合五苓散加减能改善慢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白蛋白和ALT水平, 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促进肝功能恢复[70]。②六味地黄丸联合干扰素-α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肝功能, 提高患者血清HBsAg下降幅度[71]。③Meta研究纳入18个RCT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 能明显改善ALT、AST和ALB水平, 提高临床有效率[72]。 |
②杞菊地黄丸 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功能主治滋肾养肝, 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临床研究表明杞菊地黄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可明显降低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和ALT 水平, 提高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 有利于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同时能缩短抗病毒药物的疗程[73, 74]。 |
4.4.2.4 瘀血阻络证常用中成药 |
①复方鳖甲软肝片 由鳖甲、莪术、赤芍、当归、三七、党参、黄芪、紫河车、冬虫夏草、板蓝根、连翘组成。功能主治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 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临床研究表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的肝功能、肝纤维化, 明显优于单用恩替卡韦[75~77]。 |
②扶正化瘀胶囊 由丹参、发酵虫草菌粉、桃仁、松花粉、绞股蓝、五味子 (制) 组成。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益精养肝, 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 肝肾不足”证者。临床研究表明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78~80]。 |
③鳖甲煎丸 由鳖甲胶、阿胶、蜂房 (炒) 、鼠妇虫、土鳖虫、蜣螂、硝石 (精制) 、柴胡、黄芩、半夏 (制) 、丹参、干姜、厚朴 (姜制) 、桂枝、白芍 (炒) 、射干、桃仁、牡丹皮、大黄、凌霄花、葶苈子、石韦、瞿麦等组成。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用于胁下症块者。临床研究表明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患者, 能够促进肝功能恢复, 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肝纤维化组织增生程度显着减轻, 疗效上显着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组[81~83]。 |
④大黄虫丸 由熟大黄、土鳖虫 (炒) 、水蛭 (制) 、虻虫 (去翅足, 炒) 、蛴螬 (炒) 、干漆 (煅) 、桃仁、苦杏仁 (炒) 、黄芩、地黄、白芍、甘草组成。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痞, 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等症。临床研究表明:①大黄虫联合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可以显着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疗效优于单用组[84~86];②大黄虫丸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可显着改善患者的HA、LN、PIIIP、IV-C等肝纤维化指标, 提高抗肝纤维化的作用[87]。 |
⑤安络化纤丸 由地黄、三七、水蛭、僵蚕、地龙、白术、郁金、牛黄、瓦楞子、牡丹皮、大黄、生麦芽、鸡内金、水牛角浓缩粉组成。功能主治健脾养肝、凉血活血、软坚散结, 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早、中期肝硬化, 表现为肝脾两虚、瘀热互结证候者。临床研究表明:①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 可以显着改善患者肝组织汇管区和肝小叶内炎症及纤维化, 降低患者HA、LN、IV-C等肝纤维化指标, 改善患者肝脏弹性测量值[88];②安络化纤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可显着改善肝组织纤维化积分, 降低患者HA、LN、IV-C等肝纤维化指标[89]。 |
4.4.2.5 脾肾阳虚证常用中成药 |
①金匮肾气丸 由地黄、山药、山茱萸 (酒炙) 、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制) 、牛膝 (去头) 、车前子 (盐炙) 组成。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临床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能提高患者ALT/AS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90]。 |
4.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5.1 中药联合拉米夫定 |
4.5.2 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 |
4.5.3 中药联合恩替卡韦 |
4.5.4 中药联长效干扰素 |
4.6 中医其他治法 |
4.6.1 穴位注射 |
4.6.2 中药穴位敷贴 |
4.6.3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 (BILT治疗仪) |
4.6.4 中药离子导入 |
5 疗效评价 |
5.1 疾病疗效评价 |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诊断依据及证候分类 |
3.1 诊断依据 |
3.2 证候分类 |
3.2.1 肝胆湿热证 |
3.2.2 肝郁脾虚证 |
3.2.3 肝肾阴虚证 |
3.2.4 瘀血阻络证 |
3.2.5 脾肾阳虚证 |
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 |
4.1 总体目标 |
4.2 抗病毒治疗 |
4.3 辨证论治方案 |
4.3.1 肝胆湿热证 |
4.3.2 肝郁脾虚证 |
4.3.3 肝肾阴虚证 |
4.3.4 瘀血阻络证 |
4.3.5脾肾阳虚证 |
4.4 中成药治疗 |
4.4.1 根据西医适应证选择用药 |
4.4.1. 1 抑制病毒 |
4.4.1. 2 抗肝脏炎症 |
4.4.1. 3 调控免疫 |
4.4.1. 4 抗肝纤维化 |
4.4.2 根据中医证候选择中成药 |
4.4.2. 1 肝胆湿热证常用中成药 |
4.4.2. 2 肝郁脾虚证常用中成药 |
4.4.2. 3 肝肾阴虚证常用中成药 |
4.4.2. 4 瘀血阻络证常用中成药 |
4.4.2. 5 脾肾阳虚证常用中成药 |
4.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5.1 中药联合拉米夫定 |
4.5.2 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 |
4.5.3 中药联合恩替卡韦 |
4.5.4 中药联长效干扰素 |
4.6 中医其他治法 |
4.6.1 穴位注射 |
4.6.2 中药穴位敷贴 |
4.6.3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 (BILT治疗仪) |
4.6.4 中药离子导入 |
5 疗效评价 |
5.1 疾病疗效评价 |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4)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注射剂及其部分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资料来源 |
1.2检索策略 |
1.3方法 |
2结果 |
2.1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注射剂 |
2.2部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
3讨论 |
(5)国家医保药物目录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情况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背景 |
2. 慢性乙型肝炎全球流行情况 |
3.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简介 |
4. 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西医治疗方法及其不足 |
5. 慢性乙肝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 |
6. 中成药治疗慢乙肝的优势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网状Meta分析方法学研究及其在中医药评价中的应用 |
1. 背景 |
2. 网状Meta分析的定义及原理 |
3. 网状Meta分析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4. 网状Meta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国家医保药物目录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网状Meta分析 |
材料和方法 |
0. 试验方案 |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 文献检索 |
3. 资料提取 |
4. 方法学质量评估 |
5.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研究概述 |
2. 方法学质量 |
3. 疗效评估 |
4. 不良事件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PROSPERO注册库试验注册方案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1.1 古代中医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的认识 |
1.3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
2 穴位注射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 |
2.1 常用穴位 |
2.1.1 足三里 |
2.1.2 三阴交 |
2.2 穴位注射药物 |
2.2.1 益气扶正药物 |
2.2.2 清热利湿药物 |
2.2.3 活血化瘀药物 |
2.2.4 西 |
(9)《伤寒论》112方现代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 综述 |
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现状? |
2 国际Cochrane协作网中医药系统评价现状 |
3 系统评价方法用于中医疗效评价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伤寒论》方的文献研究 |
一、前言 |
二、国内近30 年《伤寒论》112 方临床研究文献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1 文献检索 |
2 结果 |
3 述评 |
4 讨论 |
三、居《伤寒论》112 方顺位图前十位经方疾病系统、优势病种的筛选及分析 |
1. 疾病系统和优势病种的筛选方法 |
2. 前十位经方疾病系统、优势病种的筛选结果及分析 |
2.1 小柴胡汤 |
2.2 桂枝汤 |
2.3 大承气汤 |
2.4 半夏泻心汤 |
2.5 四逆散 |
2.6 芍药甘草汤 |
2.7 当归四逆汤 |
2.8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2.9 五苓散 |
2.10 小青龙汤 |
3 述评 |
4 讨论 |
参考文献及参考书目 |
附图 |
[附图2-1]《伤寒论》112 方研究文献的顺位图 |
第三部分 《伤寒论》经方疗效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 |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肝病随机对照试验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背景 |
资料和方法 |
1 纳入研究的检索策略 |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 方法学质量评价 |
4 资料的提取 |
5 资料分析 |
结果 |
1 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流程 |
2 纳入研究特征 |
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4 疗效分析 |
5 不良事件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3-1] 小柴胡汤系统评价排除的文献及排除理由 |
[附表3-2]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肝病RCT研究的特征 |
小青龙汤治疗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纳入研究的检索策略 |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 方法学质量评价 |
4 资料的提取 |
5 资料分析 |
结果 |
1 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流程 |
2 纳入研究特征 |
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4 小青龙汤治疗哮喘的疗效分析 |
5 不良事件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3-2-1]排除的研究和理由 |
[附表3-2-2]小青龙汤治疗哮喘纳入研究干预措施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附表1]《伤寒论》112 经方文献数量表 |
[附表2]《伤寒论》112 经方文献历年发表量百分比 |
(10)氧化苦参碱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选择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项目 |
结 果 |
讨 论 |
四、肝炎灵联合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D]. 梁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J].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9(01)
- [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J]. Hepatobiliary Specialized Committee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Liver Diseases Specialized Committee of China Medical Association of Minorities;.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12)
- [4]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注射剂及其部分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 王雪洁,杜凤霞,于珊珊,张静,周颖真,吕彦广,刘丽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01)
- [5]国家医保药物目录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网状Meta分析[D]. 熊文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7]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J]. 张磊,施维群.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2)
- [8]中成药治疗常见慢性肝病的临床应用概况[A]. 杨钦河,刘海涛,胡四平. 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2009
- [9]《伤寒论》112方现代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评价[D]. 杨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10]氧化苦参碱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分析[J]. 孙明晓,赵云志,张兆清,邵和风,曹风鸣.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