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国制图与GIS学术会议在福州成功召开

2004年全国制图与GIS学术会议在福州成功召开

一、2004年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在福州成功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成青[1](2019)在《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与影响》文中提出竺可桢的研究领域有很多,但对物候学的研究贯穿了他的一生。物候学就是生物气候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物候的国家,却一直没有创立物候学。竺可桢留美回国后,在各国大力发展现代物候学的背景下,结合西方现代物候学、中国传统物候定律以及中国传统物候观测记录,建立了中国现代物候学。与西方物候学和中国传统物候定律相比,他的研究在方法论、研究思想、理论、应用方式等方面都有创新。他在建立中国现代物候学,提出现代物候学定律,建设中国物候观测网并统一了物候观测标准,创造物候学研究的新方法论,普及物候教育,还有将物候知识用于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物候学也为当时中国发展农业、生物学、历史气候学作出重要贡献。竺可桢去世后,物候学经历了发展停滞期。中国原本紧跟世界一流水平的物候工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历史水平。而在当今学术界,物候学被全世界关注,属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热门领域。因此,系统整理和探讨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及当代价值,对中国学术界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近几年来学术届对竺可桢的学术的研究再次回温,周期漫长的物候观测经过55年的积累也有了一定成果,因此,如今正是挖掘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好时机。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研究背景。第三、四、五部分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三者以并列方式构成全文核心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过程和成果,意为解析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第四部分讨论了现代物候学的发展变迁,解析了竺可桢的物候学基础工作的现状,当代学科对它的分化与继承,以及它的未来发展。第五部分讨论了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影响,解析了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在当代的价值。具体内容上,第四部分论述了竺可桢去世后,物候学研究进入发展停滞期。之后,竺可桢奠定的物候学基础研究工作受到学科分化的影响,被分化融入到不同学科中。它被细化,学科方向以农学和理学底下的小学科为主。此外,它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细化,观测要素更为细致,逐渐向微观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专门化的研究,且主要以研究植物类物候为主。虽然被分化,但是当代学科仍然对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有所继承和发展。比如生物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气象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艺术学、中国古代文学还有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现代科技发展,现代物候学受到影响,结合了新技术,应用领域也有所拓宽,在未来将有所变化。第五部分论述了在当代,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仍具有重要价值,对农业生产、气象学、生命科学、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园林、旅游、中医康养等领域有所影响。总之,竺可桢的物候学具有很高的成就与贡献,虽然如今被分化,但当代对它的继承与开发仍能促进、影响许多学科的发展。

汪晶[2](2019)在《交通多电子地图融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数量急剧增长,导致交通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事故等问题频繁发生。而电子地图作为一种交通化工具可以把地理空间数据很好的展现出来,被称为智能交通领域的基石和源泉。由于电子地图的发展十分迅速,它的种类也十分繁多,任意一种电子地图都使用其对应的地图格式数据,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图端的数据在数据资源上不能很好的共享。因此,本文针对不同种类的电子地图POI等信息存在差异性,对不同来源的POI等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最终实现数据的复用。车辆合理的路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的避免城市交通拥堵及事故问题,为了推动电子地图在路径规划上的应用,本文还根据电子地图提供的相关技术结合改进的智能优化算法在镇江市的实际道路情况下对物流配送车辆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文中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最终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Java EE技术的车辆路径规划信息系统,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合理的车辆配送路线安排,且支持融合处理后的POI等信息的查询功能。本文内容上首先对电子地图的一些相关技术做了详细分析,对电子地图的概念以及电子地图的结构,整体框架进行了概述,并对若干电子地图的API中相关类做了详细说明。其次本文在电子地图融合技术上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如何从不同电子地图上获取镇江市的POI信息点并进行对应数据格式的转换,然后采用基于空间位置的方式对获取的POI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形成融合集。接着,本文对基于电子地图的物流配送车辆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对蚁群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基本蚁群算法容易出现停滞和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再将改进的蚁群算法结合电子地图技术应用于物流车辆路径规划问题之中,且给出了算法具体求解过程的详细流程图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最后,在全文理论基础之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车辆路径规划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

曾赛阳[3](2019)在《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质量成为首要任务,作为选拔创新人才的研究生推免制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推免招生的历史演变、现状研究、未来发展为行文脉络。沿着“历史分析—现状研究—价值探寻—揭示问题—对策建议”的思路展开,肯定了研究生推免制度在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中所产生的价值,揭示了当前研究生推免制度存在的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我国教育领域推荐制度和研究生推免招生的历史梳理。经过相关史料的查阅和分析,发现我国推荐优秀人才免试入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博士弟子入学,在民国时期更是通过推荐保送的方式招收并培养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推荐免试作为我国研究生的一种招生方式最早出现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通儒院》法规。而现行的研究生推免制度则肇始于1985年。从1985年到2018年,我国研究生推免招生分别经历了初创期(1985年~1990年)、过渡期(1991年~1993年)、发展期(1994年~2006年)、扩张期(2006年~至今)四个时期。第二章是对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现状研究。通过对1985年到2018年这34年的研究生招生文件以及对部分院校的推荐办法和接收办法进行查阅和解读,梳理并厘清了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目的、推免高校情况、研究生推免比例、推免专项计划以及推免实施流程。第三章是对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实证调查。通过对N校2007年—2017年招生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访谈,并结合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历史,分析发现研究生推免制度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价值:(1)促进了推免院校的校际流动,优化了生源结构;(2)选拔了优秀及特殊才能人才;(3)促进了推免院校本科教学;(4)弥补了考试制度的不足。第四章是对我国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问题揭示。通过对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历史分析、实施现状并辅以N高校的案例研究,发现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研究生推免制度存在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重点高校“教育寡头化”日趋严重、统考生权益受损、普通高校和西部高校人才大量流失;(2)推免生入学后培养质量不佳:推免生科研创新能力不强、懈怠现象凸显;(3)研究生推免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了背离:推免生盲目跟风选择学术学位造成专业学位推广受阻、生源大战诱发推免招生工作量增加。第五章是完善我国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建议及对策。本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结合时代的理念和诉求,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1)针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教育部应在适当降低或控制重点高校保研率的基础上,扩大推免高校的数量,妥善协调重点高校推免比例和统考比例,促进更多高校之间的生源流动,增强高等教育活力。为了避免普通高校和西部地区高校学科人才培养出现断层,教育部应做好教育补偿工作,对普通院校和落后地区高校优势学科实行差异化保护政策,效仿“直属师范大学补偿计划”建立“西部地区重点高校补偿计划”。(2)针对推免生质量问题,推荐单位应构建科学合理的选材标准,加强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考核,并加大破格推荐。招生单位应加强对推免生大四学年的教育和监管,建立定期考核制度,让推免制度成为衔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桥梁,发挥优秀人才的潜力。(3)针对推免制度设计的初衷在实践中存在背离的问题,利益相关者应正确认识,合理定位。推免生应该合理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弱势高校应多途径拓宽招生渠道。

程巧娟[4](2018)在《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文中认为地图作为地理空间信息和位置服务信息的传输载体,在新时代对其信息可视化设计有了新的要求:地图的可视化除了要满足人类对空间认知的需要,也要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位置服务。全息位置地图在当今信息时代的需求中应运而生,它是以位置为纽带,动态关联事物或事件的全方位泛在信息,提供个性化的位置及与位置相关的智能服务平台。本论文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来构建整个课题的研究框架基础,以移动端的全息位置地图应用为设计载体。首先,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明确了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具体内容和设计需求,归纳了有助于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相关的情景、认知、地图设计的理论依据。其次,使用逻辑研究法对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各个信息要素进行逻辑性的分析,找出用户需求与信息数据结构之间对应关系。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中可视化的内容,既包括位置服务的选择和确定,也包括地理信息要素的合理组合表现;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中表示客观地理空间信息内容的底图要素,以及用户需求、时空情景等主观信息内容的专题叠加要素,各要素间的逻辑联系进行合理规划与安排,以信息可视化方式在移动端视觉空间中呈现。对这种信息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为移动端地图信息自适应可视化的设计提供了依据,进而为转变一种普适性的信息可视化应用模型奠定基础。最后,运用模型研究法归纳总结信息可视化设计与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视觉表达变量因素的关系。对位置地图内容选取产生影响的用户信息、情境和显示设备屏幕尺寸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协助人们做出空间行为决策的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内容选取决策模型;依据移动端位置地图可视化表达的地图要素触发运行机制,构建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内容表达策略。将模型与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作为指导具体移动端位置地图产品信息可视化优化的依据和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刘兵[5](2016)在《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设计》文中认为交通规划软件是交通规划人员进行交通规划工作的重要工具,而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是交通规划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的交通规划软件市场基本被国外的交通规划软件占领,而国内对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的研究,大多基于第三方的GIS插件,鲜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因此,本文以研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为目标,以直接基于计算机图形引擎为原则,研究了面向对象的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对基础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从图形用户界面(GUI)框架、图形引擎以及图形存储方法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各个方面同类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本研究对技术的需求,确定采用Qt作为GUI框架,采用Qt Graphics View Framework作为图形引擎,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作为交通网络图形矢量表达的实现技术。然后,以XML技术为基础,借鉴可缩放矢量图形(SVG)的设计思想,设计图形对象的表达方法,并从图形整体上对其优化;采用表现与分离的思想,引入动态属性值的概念,完成图形表现信息的实现方法设计;根据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的交互需求,设计简化的交互机制,最终完成了交通网络图形的矢量表达方法的研究。交通网络图形矢量表达方法的设计,为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最后,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第一,在需求建模的基础上,分析MVC架构方法的弊端,提出了基于MVC架构的MSVC架构方法,这种架构方法能够避免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视图(View)层过于臃肿混乱的问题;通过分析以文件方式存储数据的缺陷,确定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数据;第二,经过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以及详细的类设计,最终完成了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的设计。

李延歌[6](2014)在《基于SWOT模型的学科发展研究 ——以河南大学地理学科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日益集中,学科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学科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所高校整体实力的主要指标,也是体现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SWOT分析法是策略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能够客观且准确地分析出一个研究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且结合这四方面因素对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基于此,本文选择这一方法对学科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地理学科是河南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它的建设对其他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以河南大学地理学科为研究个案。对学科发展现状的全面清晰认识是建设发展该学科的基石。本文的第一部分即前两章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开展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对学科、SWOT分析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梳理;第二章对文中出现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然后对河南大学地理学科的学科设置、教师队伍、科研工作和国际交流等情况做了介绍,为下文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做了铺垫。本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二部分,即第三章,首先按照SWOT分析方法的分析步骤,参考教育部与研究生学位中心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科评估报告结果,将河南大学地理学科放到全国视野内与其他高校进行比较,借鉴学位中心分析报告中分段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河南大学地理学科在研项目的开展情况、教学与教材质量等方面相对较强,但是代表性论文的质量不高,专职教师所占比例较低,专家团队力量也较弱;国家、河南省政府对河南大学发展的支持,教育部对学科发展的重视及客观现实对地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是该学科发展的外部机遇,而河南大学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状,以及河南省得到的高等教育扶持力度不够是该学科发展的主要威胁。在第二部分的最后,对各种因素进行SWOT矩阵分析,结合河南大学地理学科的现状,形成四种不同的发展策略。其中WO战略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对地理学科的内部劣势进行削弱,为河南大学地理学科的发展进行“减负”,是适合采取的策略。最后一部分即第四章,以提升学科内涵为学科的发展方向,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并参考国内一流高校所在的高校的先进经验,对学科的发展从师资配备、学生的培养模式、学术氛围的营造、制度创新和条件支持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学科发展具有一些共通的特点及普遍的规律,针对河南大学地理学科发展进行SWOT分析后所提出的建议,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吴倩华[7](2013)在《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中国地理研究考述》文中研究说明16-18世纪,以入华耶稣会士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和欧洲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文化氛围中展开了对中国地理的认知和研究。正是他们不断发往欧洲的报告、书信、地图和着作中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地理的信息,构成了近代欧洲中国地理知识的来源。以罗明坚、卜弥格和卫匡国为代表先后进行的中国地图的绘制,采用西法对中国地理加以研究,中国地理地貌开始用经纬度的方式被测量,一些重要的地名开始被标注。这项工作和利玛窦绘制世界地图的工作一样重要。一个是努力传播西方地理知识和世界意识,建立新的“世界观”的过程;一个则是向欧洲传播中国地理知识,建设一个新的“中国观”的过程。此期,入华耶稣会士撰写了一批重要的综合性汉学着作,对中国地理的研究也构成了关于中国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玛窦—金尼阁的《利玛窦中国札记》、曾德昭的《大中国志》、安文思的《中国新史》、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等对中国的疆域概况、行政区划、城市、人口、物产及风俗等开始有了比较具体准确的记载,人文地理得以清晰呈现,中国形象更加真实,西方关于近代中国的地理观开始形成,并成为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宣传中国、解释其适应政策、巩固天主教在华地位的有力手段。明清易代之后,耶稣会士取得了清廷的信任,18世纪初展开了大规模实测全国地图的工作。在集体协作、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了中国近代具有开创性的成果《皇舆全览图》及《乾隆内府舆图》,使中国在制图学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是一个中西地理研究交汇影响的过程,客观上,扩大了中国地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了欧洲人对中国地理的认识,使得欧洲在充分利用耶稣会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准确的中国地理观念,中国地理知识也很好地汇入到了欧洲的学术宝库中,成为近代欧洲人了解中国最直接的载体。然而,中国长期被桎梏的科学研究态度使得国人对自己的地理认识停滞不前,甚至进入近代我们还在采用传统的方法绘制地图。直到19世纪以后,才开始重新学习科学地理调查研究的方法。本文选定16-18世纪的入华耶稣会士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中国地理研究的活动历程,采用历史比较、跨文化研究等方法,解析其地理学研究成为跨文化对话手段的原因及其诠释中国地理信息的方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一、探讨耶稣会士入华前西方人对中国地理的想象及探究,分析17世纪前西方对中国地理认知的程度,揭示入华耶稣会士进行中国地理研究的时代使命和内在价值;二、探讨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开展中国地理研究的背景和过程,分析三个阶段的入华耶稣会士采取的研究手段和诠释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形式,揭示出这一学术研究的递进过程;三、探讨西方对中国以及中国地理知识的认识与评价,揭示中西地学研究的历史机缘和表现形式,展现出欧洲人认识中国地理的发展过程,进而在宏观层次上探寻不同文化间交流互动的历史意义。

逯永光[8](2011)在《基于“OneGeology计划”的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OneGeology计划”中文名为“同一个地质计划”,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包含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地质调查机构参与的全球数字地质图共享系统。该计划应用J2EE和WebGIS技术,以网络为平台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参与该计划的国家通过发布基于开放地理信息协会(OGC)标准的网络服务并将访问接口注册到OneGeology门户网站实现地质图空间数据的共享。中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应用计算机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建立的一套覆盖了中国陆疆区域,包括台湾省、海南省(岛)等的大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库基于MapGIS6.7平台,结合了ArcGIS、Access等软件,采取统一投影、统一编码和统一数据格式建成,包括地质图数据库、地理底图数据库和元数据库三部分,以分幅形式存储,每幅图的经纬度为4°×6°,共包括6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本文以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应用‘’OneGeology计划”的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数字地质图共享试点研究,为建立我国小比例尺数字地质图共享系统“OneGeology-China "奠定基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预处理,应用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取1:100万地质图幅,应用MapGIS软件进行数据筛选、数据整合、格式转换,应用ArcGIS软件投影转换、建立符号库、数据渲染和属性表内容调整等,完成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的数据预处理工作;2、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方法研究,论述了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包括WebGIS技术,WebService技术,基于OGC标准的网络地图服务WMS、网络要素服务WFS、空间数据模型GML&GeoSciML等,并对分布式系统结构做了一个概述;3、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设计实现,应用开源WebGIS平台MapServer完成基于1:100万地质图的网络地图服务WMS的配置和部署,并应用开源软件Cocoon2配合MapServer对基于GeoSciML数据模型的网络要素服务WFS的实现做了研究;4、通过参与“OneGeology计划”进行地质图数据共享研究,加深了对地质图共享解决方案的认识,增加了与国外地学同行的交流合作。

单丽[9](2011)在《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认识清代全国霍乱大流行,复原霍乱流行状况,分析霍乱疫区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探究民众的病因感知及流行原因,并以霍乱作为历史进程指标透视其时的社会环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1961年前共有6次古典霍乱大流行。就清代的霍乱疫情而言,霍乱大流行共有4次、2种类型:1820-1822年,1862-1864年,1902年疫情为爆发型霍乱大流行,峰值显着,其中尤以1821年霍乱疫情最为严重;1888-1895年疫情是持续型霍乱流行,疫情连续但峰值不显着。霍乱传入后,受社会环境及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数次霍乱流行蔓延的速度、疫点分布区域都差异甚大。从历史疫情的月份分布来看,区域温度等气候因素对霍乱蔓延影响较大,阳历8月是霍乱流行的高峰期,该高峰不仅表现为疫死人数最多,疫区亦是最广。这也意味着霍乱极可能与副霍乱一样,其流行强度与高温、高湿环境密切相关。从霍乱疫区来看,南方沿海的山地地形极大地限制了霍乱的内陆蔓延,而直隶、山东地区大片平原的存在为霍乱内传提供生态结构平台,使得中国北方的霍乱要远严重于南方。对照世界霍乱大流行年份可知,几乎每次世界霍乱大流行之时,中国都会有或强或弱的霍乱疫情发生,表现为霍乱大流行或霍乱散发,显示出中国社会机体本身的特性和对世界情势的敏感性。作为变化的因素,气候异常对霍乱流行影响甚大,这也是嘉道之际霍乱突破原先恒河三角洲疫源地并造成世界霍乱大流行的重要原因。就中国霍乱大流行时的旱涝干湿定量分析来看,早灾相比涝灾更易诱发霍乱。河道交通缓冲区的分析显示河流对霍乱疫区的变化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并非均质,而是以南方受影响更大。普通民众不洁的饮食习惯、脏乱的生活环境是霍乱流行的结构性影响因素,霍乱人群的易感性不仅取决于其暴露程度,更取决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及日常生活习惯。相对于现代医疗机构和体系的建立,清代霍乱对中国的触动更体现在民众心理的冲击上,国家对霍乱的反应相当迟钝。自嘉道之际古典霍乱传入至清末壬寅年最后一次霍乱大流行,其传播模式的变化及疫区变迁反映出开埠通商后随着沿海港口的次第开放,区域港口与腹地的商业体系轮廓逐渐成型,人口交往密度的沿海大倾斜和以海路为主的交往模式使得沿海地区的开发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徐璐[10](2010)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房地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PGIS)是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公众参与相结合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普通公众对与其利益息息相关的某一特定社会问题或决策的民主参与。现代人们的民主参政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公众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而政府决策部门也希望充分汇集公众的意见,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客观合理的决策,更好地为公众服务。PPGIS的目标就是产生一个供公众学习、理解、并致力于透过公众操作GIS来影响和改善政府管理决策过程的开放的、友好的、透明的环境,有益于推动GIS的社会化、大众化和友好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完善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框架初步探讨公众参与的特点、目标、内容、模型、程序、方法、评估等核心问题。在理解PPGIS的概念、特点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的理论框架,如PPGIS的定义和内涵,特征,相关模型和系统结构等问题。研究总结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现状和影响因素、机制研究。(2)归纳总结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归纳总结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支撑技术:WebGIS、数据库技术、空间信息可视化、多媒体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3)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模型研究对PPGIS的公众参与有关阶梯模型进行研究,包括Arnstein经典模型,Wiedemann和Femers的改进模型和Smyth的电子参与模型。文中还详细论述了公众参与的五步骤参与模型。(4)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估体系在研究GIS系统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对PPGIS工作效果的评估方案,确定系统评估标准,如可选标准的种类、各标准的权重、等级。系统评估可以测试出系统是如何执行特定功能、工作速度、对用户而言的友好度及其在现有应用中的灵活性等。(5)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物业管理应用实例研究开发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公众参与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发布、公众参与者对其感兴趣的问题或关键字进行选择和评议,公众参与物业管理服务调查,从而使得公众与专家共同合作进行空间分析,参与空间政策制定。这是本论文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2004年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在福州成功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在福州成功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1 主要内容和难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物候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2.1 物侯学的概念
    2.2 西方物候学的发展历程
    2.3 中国物候学的发展历程
    2.4 近现代物候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章 竺可桢的物候学的研究过程
    3.1 竺可桢的生平
    3.2 解放前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
    3.3 解放后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
    3.4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影响
    3.5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四章 现代物候学的发展变迁
    4.1 竺可桢的物候学的基础研究工作进入发展停滞期
    4.2 竺可桢奠定的物候学基础与当代学科分化
    4.3 当代学科对竺可桢的物候学成就的继承
    4.4 物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五章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影响
    5.1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对当代农业生产的价值
    5.2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对当代气象学的影响
    5.3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对当代生命科学的影响
    5.4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联
    5.5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对文化、教育、园林、旅游、中医康养等领域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哲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交通多电子地图融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电子地图相关技术分析
    2.1 电子地图简介
    2.2 电子地图技术点分析
        2.2.1 数据模型
        2.2.2 图层结构
    2.3 电子地图API技术介绍
        2.3.1 Google地图API
        2.3.2 百度地图API
        2.3.3 高德地图API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地图融合技术研究
    3.1 电子地图融合技术理论概述
    3.2 多源POI数据的获取及融合
        3.2.1 POI简介
        3.2.2 电子地图POI数据的获取
        3.2.3 多源电子地图POI数据融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电子地图的车辆路径规划理论模型
    4.1 车辆路径问题概述
    4.2 车辆路径规划最优准则
    4.3 车辆路径规划数学模型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电子地图的改进蚁群算法及其路径规划
    5.1 蚁群算法基本理论
        5.1.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5.1.2 基本蚁群算法求解模型
    5.2 改进蚁群算法及车辆路径规划问题实现
        5.2.1 改进基本蚁群算法
        5.2.2 车辆路径规划问题实现
    5.3 实验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软件系统实现与测试
    6.1 系统开发环境与架构分析
        6.1.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6.1.2 系统架构分析
    6.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6.2.1 用户信息模块
        6.2.2 路径规划模块
        6.2.3 其他功能模块
    6.3 系统测试
    6.4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论文总结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大摘要

(3)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研究生
        (二) 学术型研究生
        (三) 专业型研究生
        (四) 推荐制度
        (五) 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关于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相关研究
        (二) 关于国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四、理论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我国推荐免试招生的历史
    第一节 我国教育领域免试入学的历史
        一、古代推荐入学
        二、民国时期保送免试升学
        三、建国初期工农保送入学
        四、高考保送制度
        五、中学校长推荐制
    第二节 我国研究生推免招生的历史演变
        一、清末民国时期研究生推免招生的历史(1902年-1950年)
        二、建国初期研究生推免招生历史(1951年-1966年)
        三、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初创期(1985年-1990年)
        四、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过渡期(1991年-1993年)
        五、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发展期(1994年-2006年)
        六、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扩张期(2006年至今)
第二章 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现状
    第一节 推免制度的目的
    第二节 推荐免试高校情况
    第三节 推荐免试比例情况
    第四节 推免专项计划
        一、硕师计划
        二、研究生支教团
        三、直属师范大学及国防科工单位补偿计划
        四、“高层次双语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五、“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六、“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专项计划
        七、高校单列计划
    第五节 推免流程情况
        一、高校推荐标准
        二、高校接收标准
第三章 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实施效果——以N校为例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伦理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N校近十年推免情况分析
        一、N校历年来硕士研究生总体招生规模
        二、N校的推免比例情况
        三、N校推免生学科选择情况
        四、N校推免学位类别选择情况
        五、N校推免生生源学校数量分析
        六、N校推免生生源学校类型分析
        七、N校推免生生源背景学校地域分析
        八、研究结论
    第三节 推免生与统考生对比研究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二、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三、社会活动能力对比分析
        四、科研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五、推免生升学情况
        六、研究结论
    第四节 研究生推免制度的优越性
        一、促进了校际流动,优化了生源结构
        二、选拔了优秀及特殊才能人才
        三、促进了推免院校本科教学
        四、弥补了考试制度的不足
第四章 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推免制度引发的公平问题
        一、资源失衡----“教育寡头化”日趋严重
        二、统考缩招----高等教育阶层流动受阻
        三、人才流失----部分院校学科发展何去何从
    第二节 推免生入学后培养质量不佳
        一、成绩导向----推免生科研创新能力堪忧
        二、放任自由----推免生懈怠现象凸显
    第三节 制度设计初衷在实践中的背离
        一、推广专硕VS推免生盲目跟风选择学硕
        二、流程优化VS生源大战诱发推免招生工作量倍增
第五章 完善现行研究生推免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推进高等教育公平、促进推免生合理分流
        一、扩大推免资格高校范围
        二、妥善协调高校推免比例和统考比例
        三、对普通院校和落后地区高校优势学科实行差异化保护政策
        四、建立西部地区重点高校补偿计划
    第二节 建设完善的推免生质量保障体系
        一、推荐高校:构建科学的选才标准、加大破格推荐力度
        二、接收高校:加强推免后教育、建立定期考核制度
    第三节 纠正利益相关者认知偏差
        一、提高推免生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合理选择学位类别
        二、弱势高校应拓宽招生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全国366所研究生推免高校完整名单
    附录二: 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招募联系信
    附录四: 访谈日记
致谢

(4)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地图地理位置信息服务
        1.2.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
        1.2.3 移动端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2章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分析
    2.1 时代发展对全息位置地图的设计需求
    2.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的分析
        2.2.1 全息位置地图的全息体现
        2.2.2 全息位置地图组成
        2.2.3 全息位置地图特征
        2.2.4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的分析
    2.3 移动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分析
        2.3.1 信息可视化设计
        2.3.2 移动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特征
        2.3.3 移动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分析
    2.4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的信息可视化
        2.4.1 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分析
        2.4.2 全息位置地图可视化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3.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认知理论
        3.1.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情境认知理论
        3.1.2 多模式时空综合认知理论
        3.1.3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感受理论
    3.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理论
        3.2.1 地图符号语言理论
        3.2.2 地理空间数据深加工理论
        3.2.3 地图设计有效理论
    3.3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框架
        3.3.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的可视化表示内容
        3.3.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的可视化内容选取决策
        3.3.3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的可视化表达策略
        3.3.4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4.1 视觉变量与可视化因素认知模型的分析研究
        4.1.1 静态视觉变量
        4.1.2 动态视觉变量
        4.1.3 听觉变量
        4.1.4 触觉变量
        4.1.5 可视化变量因素的认知模型
    4.2 全息位置地图可视化内容选取决策模型
        4.2.1 用户模型
        4.2.2 情景模型
        4.2.3 不同屏幕尺寸的内容选取
    4.3 全息位置地图可视化内容表达策略
        4.3.1 位置地图内容表达框架
        4.3.2 地图要素表达运行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
    5.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介绍
        5.1.1 背景介绍
        5.1.2 需求分析
    5.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
        5.2.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现有功能需求
        5.2.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功能信息可视化设计
    5.3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内容选取表达实践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立题背景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电子地图技术
        2.2 矢量图形的数据表示方法
        2.3 交通信息可视化系统研究
        2.4 面向对象的图形系统设计
    3. 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4.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技术分析
    1. 主流GUI框架比较分析
        1.1 GUI框架介绍
        1.2 GUI框架比较分析
    2. 主流图形引擎的比较分析
        2.1 图形引擎介绍
        2.2 图形引擎比较分析
    3. 图形存储方法的比较分析
        3.1 位图
        3.2 矢量图
        3.3 交通网络图形的存储需求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通网络图形的矢量表达方法研究
    1.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1.1 XML引论
        1.2 XML基本语法
    2. 可缩放矢量图形SVG
        2.1 坐标系统
        2.2 基本形状
        2.3 结构和表现
        2.4 用户交互
    3. 交通网络图形的高级矢量表达研究
        3.1 图形对象的表达研究
        3.2 图形的整体优化研究
        3.3 图形表现信息的实现方法研究
        3.4 图形的交互设计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对象的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设计方法
    1.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
        1.1 需求分析
        1.2 概要设计
        1.3 详细设计
    2. 业务建模
        2.1 需求分析
        2.2 用例建模
    3. 整体设计
        3.1 MSVC架构
        3.2 图类型分析
        3.3 数据存储
    4. 详细设计
        4.1 UI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4.3 类设计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ranStar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
    1. 软件简介
    2. 数据说明
    3. 软件操作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工作及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一 用例规约表
附录二 数据表设计
附录三 类功能说明

(6)基于SWOT模型的学科发展研究 ——以河南大学地理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1. 学科在高校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利用 SWOT 模型对学科发展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 地理学科在河南大学学科发展中具有典型代表性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
        2. 国内研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案例简介
    (一) 相关理论
        1. 学科
        2. SWOT 分析方法
    (二) 研究案例简介——河南大学地理学科发展现状
        1. 学科设置
        2. 教师队伍及构成
        3. 科研工作
        4. 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 基于 SWOT 模型的学科发展研究
    (一) 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关联因素的识别
    (二) 学科发展内部因素分析(S、W)
        1. 专家团队情况分析
        2. 专职教师数分析
        3. 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分析
        4. 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分析
        5. 专利转化情况分析
        6. 科研项目情况分析
        7. 教学与教材质量分析
        8. 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9. 学生国际交流情况分析
        10. 优秀学生数量分析
        11. 授予学位数分析
        12. 学科声誉分析
    (三) 学科发展外部因素分析(O、T)
        1. 国家和中央对学科发展的重视
        2.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推动
        3. 河南省人民政府对河南大学发展的大力支持
        4. 地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
        5. 河南大学地处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
        6. 河南省高等教育得到的扶持力度不够
    (四) SWOT 模型中各因素的组合分析
        1. SO 战略简述
        2. ST 战略简述
        3. WO 战略简述
        4. WT 战略简述
第四章 基于 SWOT 分析的学科发展建议
    (一) 强化师资力量
    (二) 改进学生培养模式
    (三) 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
    (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 制度创新
    (六) 条件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中国地理研究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耶稣会士入华前西方人对中国地理的想象及探索
    第一节 13世纪前西方人对中国地理的描述及想象
    第二节 13-14世纪前往东方的西方人对中国地理的印象
    第三节 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葡萄牙、西班牙人对中国地理的记载
    第四节 16世纪以来欧洲制图学对中国地理信息的渴望
第二章 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地理的初步探究
    第一节 罗明坚的《中国地图集》与中国地理研究
        一、罗明坚与《中国地图集》的绘制
        二、罗明坚与中国地理研究
    第二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绘制与中国地理研究
        一、利玛窦与世界地图的绘制
        二、利玛窦世界地图中的“中国”
        三、利玛窦绘制中国地图考
        四、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的中国地理研究
第三章 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地理的深入研究
    第一节 曾德昭《大中国志》与中国地理研究
        一、曾德昭生平及《大中国志》的基本情况
        二、曾德昭与中国地理研究
        三、曾德昭与中国地图的绘制
    第二节 卜弥格《中国地图册》及中国地理研究
        一、卜弥格生平及《中国地图册》的绘制
        二、卜弥格研究中国地理的特点及不足
    第三节 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与中国地理研究
        一、卫匡国与《中国新地图集》的绘制
        二、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中的“中国景象”
        三、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的价值及意义
    第四节 安文思《中国新史》与中国地理研究
        一、安文思及《中国新史》的写作
        二、安文思研究中国地理的成就与不足
    第五节 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与中国地理研究
        一、李明与《中国近事报道》的写作
        二、李明研究中国地理的着眼点及其特征
第四章 入华耶稣会士集体完成全国地图的测绘
    第一节 法国耶稣会士参与的《皇舆全览图》的绘制与流布
        一、法国耶稣会士来华及传教事业的开拓
        二、康熙皇帝组织传教士实地测量
        三、耶稣会士测绘成员的具体分工及实测成果
        四、《皇舆全览图》绘制、流布情况及其意义
    第二节 耶稣会士参与《乾隆内府舆图》的绘制
        一、乾隆皇帝组织传教士测绘《乾隆内府舆图》
        二、《乾隆内府舆图》绘制工作的完成及其意义
结论
    一、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与中国地理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二、入华耶稣会士研究中国地理的价值和意义
    三、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2 入华耶稣会士中国地理研究活动一览表
附录3 图表目录
后记
作者简历

(8)基于“OneGeology计划”的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地质图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工作量安排及进展
第二章 "同一个地质计划"概述
    2.1 计划内容
    2.2 计划进展
    2.3 系统结构
    2.4 中国对"同一个地质计划"的响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及地质图内容
    3.1 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3.2 1:100万地质图内容介绍---以长沙幅(H-49)为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方法研究
    4.1 WebGIS技术
    4.2 WebService技术
    4.3 OGC空间信息互操作规范
    4.4 分布式技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设计实现
    5.1 技术平台
    5.2 数据内容和预处理
    5.3 网络地图服务(WMS)的发布实现
    5.4 网络要素服务(WFS)的发布研究
    5.5 全国1:100万地质图网络服务的使用
    5.6 "同一个地质计划"应用系统下一步发展方向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历

(9)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三节 资料情况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方志疾病谱与霍乱年代
    第一节 古典霍乱始发问题探讨
    第二节 嘉庆元年至清末疾病谱
        一、医学体系中的主要传染病
        二、正史方志史料中的疾病谱
    第三节 霍乱病理、病症与异名
        一、医书中的霍乱异名
        二、方志中的霍乱异名与病症
        三、方志体系的霍乱年代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方志看中国古典霍乱大流行的次数
    第一节 嘉庆初至清末全国综合疫情
    第二节 分省疫情
    第三节 疫情高峰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霍乱大流行的地域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1820-1822年的霍乱疫情
    第二节 1862-1864年霍乱疫情
    第三节 1888年与1895年霍乱疫情
    第四节 1901-1902年霍乱疫情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霍乱流行因素分析
    第一节 疫情季节分布与流行路线
        一、总体疫情季节分布情况
        二、单次霍乱大流行的季节分布
        三、流行路线
    第二节 疫情烈度与易感人群
        一、疫情烈度变化
        二、易感人群
    第三节 流行原因
        一、霍乱大流行时的反常气候
        二、饮食习惯与生活环境
        三、河道交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霍乱病因认识
    第一节 传统"霍乱"症候与中医病因解释
    第二节 中医对古典霍乱的认知
    第三节 民间的霍乱病因感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霍乱与社会(一):1820年赣南周边霍乱重疫区的形成与变迁
    第一节 嘉道之际异常疫区的出现
    第二节 五口通商前的赣南周边商贸
    第三节 商贸重心的转移与霍乱疫情变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霍乱与社会(二):1902年广西霍乱大流行探析
    第一节 时疫的考辨与流行情况
    第二节 流行因素分析
    第三节 各界应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霍乱与社会(三):从1902年霍乱传播模式看清末北方社会
    第一节 海路港口的传入与埠内外的小区域传播
    第二节 向内蔓延——重疫区的形成
    第三节 强弩之末——内陆疫点霍乱流行情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本文结论
附录一: 中国霍乱流行年录
附录二: 嘉庆元年至清末方志系统疾病谱
附录三: 嘉庆初至清末霍乱年代表
附录四: 嘉庆元年至清末全国综合疫情分布表
附录五: 嘉庆至清末全国综合疫情三级对照表
附录六: 方志参考资料
附录七: 霍乱流行月份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房地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分析的总结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
    2.1 公众参与的基本概念
        2.1.1 公众参与的定义与内涵
        2.1.2 公众参与的方式
        2.1.3 公众参与的模型
        2.1.4 公众参与的作用和意义
    2.2 PPGIS的基本理论
        2.2.1 PPGIS的定义
        2.2.2 PPGIS的内涵和特征
    2.3 PPGIS的系统结构
        2.3.1 硬件系统
        2.3.2 软件
        2.3.3 数据
        2.3.4 人员组织
        2.3.4 方法(模型)
    2.4 PPGIS的评价
        2.4.1 评估标准
        2.4.2 评估方法
    2.5 PPGIS的理论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框架
    3.1 WEBGIS
        3.1.1 WebGIS主要特点
        3.1.2 WebGIS在PPGIS中的作用
    3 2 数据库技术
        3.2.1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3.2.2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
    3.3 空间信息可视化
        3.3.1 空间信息的特征
        3.3.2 空间信息的分类
        3.3.3 空间信息可视化的特性
    3.4 多媒体技术
        3.4.1 多媒体的特点
        3.4.2 多媒体系统
        3.4.3 多媒体产品
    3.5 互联网通讯技术
        3.5.1 互联网信息传播调查
        3.5.2 互联网技术的作用
    3.6 人机交互
        3.6.1 人机交互的历史
        3.6.2 人机交互和可用性
    3.7 虚拟现实技术
        3.7.1 虚拟现实技术的组成
        3.7.2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
    3.8 PPGIS的技术框架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众参与房地产信息系统设计
    4.1 背景
        4.1.1 房地产的特性
        4.1.2 房地产的分类
        4.1.3 房地产的发展阶段
        4.1.4 中国房地产信息化发展
        4.1.5 房地管理和服务存在的问题
    4.2 系统功能分析
    4.3 系统设计
        4.3.1 显示层
        4.3.2 服务器层
        4.3.3 数据层
    4.4 公众参与模型
        4.4.1 描述关注点
        4.4.2 确定标准
        4.4.3 审查项目
        4.4.4 评估方案
        4.4.5 创建组的报告
    4.5 网络布局以及实现技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众参与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实例
    5.1 应用背景
        5.1.1 物业管理
        5.1.2 现代物业的主要类型
        5.1.3 物业管理机构
        5.1.4 公众参与物业管理的意义
    5.2 系统目标与需求分析
        5.2.1 系统目标
        5.2.2 系统功能
    5.3 总体设计方案
        5.3.1 技术路线
        5.3.2 系统架构
        5.3.3 系统安全设计
        5.3.4 总体设计原则
    5.4 数据库设计
        5.4.1 数据需求分析
        5.4.2 空间信息数据库
        5.4.3 物业信息数据库
        5.4.4 公众评价数据库
        5.4.5 知识数据库
        5.4.6 数据库管理
    5.5 应用系统实现
        5.5.1 地图基本操作
        5.5.2 空间分析
        5.5.3 信息查询
        5.5.4 公众参与操作
        5.5.5 统计结果与发布
        5.5.6 系统管理
    5.6 最终决策方案确定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总结
        6.1.2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
    6.2 展望
        6.2.1 政府机构面临的问题
        6.2.2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工作
致谢

四、2004年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在福州成功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与影响[D]. 成青.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2]交通多电子地图融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汪晶.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3]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研究[D]. 曾赛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4]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D]. 程巧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12)
  • [5]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设计[D]. 刘兵. 东南大学, 2016(04)
  • [6]基于SWOT模型的学科发展研究 ——以河南大学地理学科为例[D]. 李延歌. 河南大学, 2014(02)
  • [7]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中国地理研究考述[D]. 吴倩华. 浙江大学, 2013(04)
  • [8]基于“OneGeology计划”的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应用研究[D]. 逯永光.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1(10)
  • [9]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 单丽. 复旦大学, 2011(12)
  • [10]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房地产中的应用[D]. 徐璐. 武汉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2004年全国制图与GIS学术会议在福州成功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