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鸡快速强制换羽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信[1](2021)在《产蛋鸡的科学饲养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蛋鸡进入产蛋期后,主要生理特点是繁殖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较高。因此,所有饲养管理措施,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都应为提高产蛋性能而努力,主要是抓好合理转群、开产管理、阶段饲养、日常管理和强制换羽等工作。1.合理转群后备母鸡饲养到18周龄左右即可转入成年鸡群饲养,从20~22周龄开始性成熟,然后陆续开产,进入产蛋期。所以,
赵怀宝,陈亮,张宏福[2](2020)在《强制换羽在肉种鸡上的应用及营养调控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肉种鸡生产是提升肉鸡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对保障肉鸡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白羽祖代肉种鸡主要源于国外进口,当引种受限,引种费用剧增,供给父母代的数量较少时,种鸡生产者往往会采用强制换羽措施,延长肉种鸡的创益时间。强制换羽是恢复种鸡产蛋活力,以及提高种鸡繁殖性能的一种程序方法,但在实际生产中肉种鸡强制换羽的效果有时并不理想,故系统地了解肉种鸡强制换羽技术对于广大肉种鸡生产者来讲意义重大。文章在定义强制换羽概念的基础上,回顾强制换羽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优势,概述肉种鸡强制换羽的关键点,并探讨强制换羽的负效应及调控措施,旨在为提升肉种鸡强制换羽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刘幸[3](2020)在《强制换羽期蛋鸡生产、生理代谢及肠道健康的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制换羽作为延长蛋鸡生产周期,提高养殖效益的一项重要饲养管理技术,近年来在国内蛋鸡生产实践广泛受到关注。本试验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全程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观测各换羽阶段蛋鸡的肠道组织形态和粘膜S-Ig A的水平,并利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换羽过程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结构与丰度变化,深入揭示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生理代谢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一强制换羽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规律性分析选取509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京红1号”蛋鸡400只(产蛋率约75%)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随机分为4个处理,依次为换羽前(T1)、断料期(T2)、换羽后产蛋初期(T3)和二次产蛋高峰期(T4),每处理10个重复。试验期60天。结果表明:(1)蛋鸡换羽后的第二生产周期见蛋早,产蛋率上升更快。与换羽前相比,换羽后的产蛋率最高达87%。换羽期间蛋品质发生显着变化(P<0.05),具体表现为:在一个完整的换羽过程中,鸡蛋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及蛋黄颜色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P<0.1),且断料期显着低于换羽前(P<0.05);而蛋形指数、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1);对比换羽前后,换羽后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及蛋黄颜色均显着提高(P<0.05),而换羽后蛋形指数显着降低(P<0.05)。(2)蛋鸡在换羽过程中,其血清球蛋白(GLO)、甘油三酯(TG)及尿酸(UA)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P<0.1),其中TG与UA在换羽后产蛋初期与二次产蛋高峰期的水平均显着高于换羽前(P<0.05);而白球比(A/G)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P<0.1),且换羽后二次产蛋高峰期的A/G显着低于换羽前(P<0.05)。(3)蛋鸡换羽期间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水平在断料期显着上升(P<0.05),之后随喂料的恢复逐渐下降,但换羽后产蛋初期与二次产蛋高峰期的T-SOD均显着高于换羽前(P<0.05)。对Ig A和Ig G,强制换羽期间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变化(P<0.1),换羽后两者水平均显着低于换羽前(P<0.05)。试验二强制换羽期蛋鸡肠道健康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表明:(1)饥饿法强制换羽全过程蛋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绒毛高度(VH)与绒隐比(V/C)呈现出断料期下降,恢复喂料后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P<0.1),其中换羽后产蛋初期蛋鸡的VH与V/C显着高于换羽前(P<0.05);(2)换羽各阶段蛋鸡小肠粘膜S-Ig A含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断料期、换羽后产蛋初期及二次产蛋高峰期均显着高于换羽前(P<0.05)。(3)断料期的蛋鸡盲肠样本内的的优势菌属显着有别于换羽前,换羽后产蛋初期及二次产蛋高峰期三个时期(P<0.05);断料期菌群组成显着不同于其它三个时期(P<0.05),而换羽前后群落组成并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与换羽前相比,断料期的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及Synergistetes相对丰度显着上升(P<0.05),而换羽后产蛋初期的变形菌门与放线菌门显着降低(P<0.05);对Alpha多样性指数,换羽前和换羽后产蛋初期Shannon、Chao1及ACE指数值均显着高于断料期(P<0.05)。试验结论:(1)饥饿法强制换羽会刺激蛋鸡第二周期的生产,提高产蛋率,并改善换羽鸡所产蛋的蛋品质。饥饿法强制换羽可以显着影响机体的生理代谢,改善换羽后的蛋鸡抗氧化能力,而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弱化。(2)饥饿法强制换羽显着改善换羽后蛋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此外,强制换羽显着影响饥饿状态下的蛋鸡盲肠菌群的物种丰富性和多样性,群落组成结构及肠道优势菌群。
马淑雪[4](2020)在《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浆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禽类换羽是羽毛的周期性脱落和替换,蛋鸡在自然换羽过程中生殖功能下降,低产蛋性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强制换羽可使鸡群快速换羽并恢复高生产性能,使老龄化蛋鸡的生产恢复活力,发挥蛋鸡的生产潜力,也是提升蛋鸡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本试验采用饥饿法对蛋鸡实行强制换羽,通过对比换羽组与基础日粮饲喂组(不进行强制换羽),观察强制换羽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免疫性能和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并运用转录组学技术,研究卵巢组织不同状态的差异基因表达信息,初步探索饥饿法强制换羽调控蛋鸡第二产蛋周期卵巢功能复原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揭示换羽期蛋鸡的生殖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实践。试验一强制换羽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为了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49日龄的京红1号蛋鸡13876只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统计分析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第15天时,减重率达30.09%,达到恢复喂料的标准要求;初始体重较低的蛋鸡减重率高于初始体重较高的蛋鸡(P<0.05);停料第12天时鸡群停止产蛋;恢复喂料后第4天鸡群开始见蛋,第6周产蛋率达85.00%以上;停料期间鸡群总死淘率为0.66%,停料9~15 d鸡群的日均死淘率显着高于1~4 d(P<0.05);恢复喂料19 d内鸡群总死淘率为0.85%,恢复喂料1~4 d的日均死淘率显着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换羽后蛋重、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均有升高趋势。本试验表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试验二强制换羽对蛋鸡免疫、血液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旨在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免疫、血液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600只健康、产蛋性能基本一致的449日龄的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组实施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饥饿15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进行强制换羽。结果表明:换羽结束后,试验组免疫性能较对照组有所提升(P>0.05);试验组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碱性磷酸酶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甲状腺素、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及催产素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免疫性能,并通过调节生殖激素的变化改善蛋鸡的生殖机能,延长蛋鸡的经济利用年限,提高生产效益。试验三基于转录组学研究强制换羽对蛋鸡卵巢复原调控的分子机制通过卵巢转录组测序,研究蛋鸡在不同状态下卵巢组织转录组差异,从分子水平上寻找影响第二产蛋周期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调控机制。试验设计同试验二。结果表明:测序筛选到522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已知基因17198个,新基因35024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18865个,其中已知基因3637个,新基因15228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1922个表达上调,6943个表达下调。功能分析显示,8340个差异表达基因对比GO数据库共映射到12162个GO term,其中显着富集的GO term有85个;有9742个差异基因注释到了342个KEGG通路上,包括32个显着富集通路。此外,注释到繁殖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基因188个,有513个差异基因注释到了7个繁殖相关的通路上,其中ADCY、RXRG、KRT、MMP、PRLR、ESR基因可作为影响第二产蛋周期卵巢功能复原的繁殖性状相关候选基因。试验结论:(1)强制换羽可有效改善蛋鸡第二产蛋周期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延长蛋鸡的经济利用年限,提高经济效益。(2)强制换羽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免疫性能,对蛋鸡肝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饥饿法强制换羽可通过调节蛋鸡生殖激素的变化来调控卵巢功能的复原,进而调节蛋鸡的生殖机能。(3)通过对不同状态下卵巢转录组测序,发掘新基因35024个,筛选出显着差异表达基因18865个。注释到繁殖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基因188个,有513个差异基因注释到了7个繁殖相关的通路上,ADCY、RXRG、KRT、MMP、PRLR、ESR基因可作为研究繁殖性状的相关候选基因。已有研究表明MMP、PRLR、ESR基因与繁殖性状密切相关,这些基因可作为影响换羽后卵巢功能复原的重要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王艳秋[5](2020)在《浅析蛋鸡强制换羽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文中提出目前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饲养工人数量、饲料供应和鸡蛋输出等均或多或少的受到限制,致使蛋鸡行业的养殖效益明显下降,迫于当前疫情和蛋鸡行情的双重压力,许多养殖场将对蛋鸡进行强制换羽,来规避目前的养殖风险。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详细分析蛋鸡强制换羽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供同行参考。
马淑雪,刘幸,赵鹏涛,高玉鹏,闵育娜[6](2020)在《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49日龄的京红1号蛋鸡13 876只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测定强制换羽期间试验鸡的产蛋数、死淘数和蛋品质及停料期间试验鸡体重下降情况,分析强制换羽对产蛋率、减重率、死淘率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料第12天时鸡群停止产蛋,恢复喂料后第4天鸡群开始见蛋,第25天产蛋率达50.00%以上,第6周产蛋率达85.00%以上;饥饿第15天时减重率达30.09%,达到恢复喂料的标准要求,初始体重较低的鸡减重率高于初始体重较高的鸡(P<0.05);停料期间鸡群总死淘率为0.66%,停料9~15天鸡群的日均死淘率显着高于第1~4天(P<0.05),恢复喂料19 d内鸡群总死淘率为0.85%,恢复喂料第1~4天的日均死淘率显着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换羽后蛋重、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均有升高趋势。说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
黄炎坤,刘健,杨朋坤,马山才,张猛,蔡殿明,李凯源,范佳英[7](2017)在《强制换羽对小型绿壳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旨在评价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在漯河麻鸡小型绿壳蛋种鸡上的应用效果,探讨停饲早期补饲粗石粉对强制换羽鸡群死淘率的影响。选取小型绿壳蛋种鸡12 299只,试验开始前1天标记100只鸡用于测定停饲期间的体重变化;试验第12天全群鸡停止饮水、停止喂料,试验第37天提供饮水但继续停止喂料,试验前4天对鸡群补饲粗石粉;从停料第8天开始对标记个体称重,当标记个体中有70%以上的个体体重下降幅度达到25%时即为开始恢复喂料的时间;测定并比较停饲期间和恢复喂料后15 d内不同阶段鸡群的死淘率以及粗石粉补饲鸡群和非补饲鸡群的死淘率,记录恢复喂料后鸡群第一次产蛋时间,计算停饲期间和恢复产蛋后6周内的产蛋率和破蛋率。结果表明,停饲20 d时鸡群的体重下降幅度为24.1%,接近符合恢复喂料的要求;在停饲末期,初始体重较小个体的失重率大于初始体重较大个体(P<0.05或P<0.01);停饲58 d鸡群的死淘率显着高于其他时段(P<0.05),恢复喂料后03 d鸡群的死淘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其他时段(P<0.05或P<0.01),停饲期间和恢复喂料后15 d内鸡群的死淘率均低于1.1%,且粗石粉补饲鸡群的死淘率极显着低于相应的非补饲鸡群(P<0.01);在停饲期间,粗石粉补饲鸡群的产蛋率下降幅度和破蛋率明显低于非补饲鸡群,恢复喂料后第10天鸡群内开始见蛋,第6周产蛋率超过50%,破蛋率随产蛋率的上升而下降。综上提示,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在漯河麻鸡小型绿壳蛋种鸡上的应用效果良好,且停饲早期补饲粗石粉能够降低停饲期间和恢复喂料后15 d内鸡群的死淘率,提高停饲期间鸡群的产蛋率并降低破蛋率。
郑益飞[8](2016)在《绝食诱导换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绝食诱导换羽是人工强制换羽的一种措施。人工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采用强制性的方法,给蛋鸡突然应激,造成新陈代谢紊乱,使其营养供应不足,促使蛋鸡快速换羽后马上恢复产蛋的一种措施。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本文就绝食诱导换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进行探讨。
侯烁烁[9](2015)在《强制换羽对种鸽产蛋与免疫性能及换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因为生理特性制约,种鸽自然换羽时间较长,一般要2个多月,且换羽不均匀,对种鸽业发展和生产效益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强制换羽法可以将蛋鸡换羽时间从3个多月缩短为1个多月,且换羽均匀,但有关强制换羽在种鸽的应用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主要采用阶段控制体重法和氧化锌法强制种鸽换羽,研究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产蛋性能、免疫性能及换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强制换羽在种鸽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并筛选出强制换羽的最佳方法。1、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第二产蛋周期前期产蛋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阶段控制体重法和氧化锌法对种鸽人工换羽的影响,同时研究两种人工换羽方法对种鸽第二产蛋周期前期的产蛋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将健康、体重相近的96对12月龄美国白羽王鸽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A组限饲8-14天;试验B组饲喂高锌(2%ZnO+98%基础日粮)日粮,7天后饲喂常规饲料。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组和B组死亡率分别升高1.17%(P>0.05)和4.13%(P<0.05)。试验A组和B组种鸽换羽天数较对照组分别缩短了20.24d、21.31 d,差异均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组和B组产蛋量分别提高19.78%(P<0.05)和13.84%(P>0.05),试验A组和B组平均蛋重均增加(P>0.05),试验A组和B组日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A组和B组畸形率和料蛋比均显着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组IgA、IgM 和 IgG 浓度分别提高 6.59%(P>0.05)、3.48%(P>0.05)和 8.81%(P>0.05)。试验 B 组 IgA、IgM 和 IgG 浓度分别提高 45.42%(P<0.05)、7.80%(P<0.05)和 8.47%(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强制换羽方法都能够促进种鸽换羽,并且可以提高种鸽在第二产蛋周期前期的产蛋性能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浓度。2、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强制换羽对种鸽换羽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通过阶段控制体重法和氧化锌法强制种鸽换羽,并检测和比较各组种鸽换羽期间和第二产蛋周期前期的换羽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试验设计和方法同试验一。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换羽中期,试验A组和B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169%和133%,差异均显着(P<0.0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88%和121%,差异均显着(P<0.05)。换羽后期,试验A和B组BMP4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129%和120%,差异均显着(P<0.05)。FGF5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98%和70%,差异均显着(P<0.05)。换羽后产蛋性能恢复时,试验A和B组BMP4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25%和34%,差异均不显着(P>0.05)。FGF5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19%和23%,差异均不显着(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换羽期间换羽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具有显着影响,但对第二产蛋周期前期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阶段控制体重法和氧化锌法都可以缩短种鸽换羽时间,也可以提高种鸽第二产蛋周期前期的产蛋性能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浓度。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第二产蛋周期前期的免疫功能可能有加强作用;(2)阶段控制体重法和氧化锌法对种鸽换羽期间换羽相关基因表达有显着的影响,但是在第二产蛋周期前期无显着影响。(3)考虑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的死亡率和氧化锌对环境的污染,阶段控制体重法更有利于生产的应用与推广。
张波[10](2015)在《蛋鸡强制换羽方法》文中认为在鸡蛋市场行情较好时,产蛋鸡却经常进入休产换羽期,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需强制换羽,缩短自然换羽期。通过断水、断料、不补充人工光照,人为对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导致激素分泌失去平衡,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断水、断料、不进行人工光照的饥饿强制换羽的方法在实践运用中,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快速强制换羽法目标是在
二、蛋鸡快速强制换羽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鸡快速强制换羽法(论文提纲范文)
(1)产蛋鸡的科学饲养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合理转群 |
2.开产管理 |
3.阶段饲养 |
4.日常管理 |
5.强制换羽 |
(2)强制换羽在肉种鸡上的应用及营养调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强制换羽概述 |
1.1 强制换羽的定义 |
1.2 强制换羽的发展历程 |
1.3 强制换羽的优势 |
2 肉种鸡的强制换羽 |
2.1 肉种鸡强制换羽概况 |
2.2 肉种鸡强制换羽的关键点 |
2.2.1 停料时间和失重率 |
2.2.2 死亡率 |
2.2.3 饲养管理 |
3 强制换羽的负效应 |
3.1 免疫力抑制 |
3.2 肠炎沙门菌易感性增加 |
3.3 日龄老化的自然反应 |
4 降低强制换羽负面效应的调控措施 |
4.1 通过日粮营养(素)的调控 |
4.1.1 蛋白质 |
4.1.2 维生素 |
4.1.3 矿物质 |
4.2 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
5 小结 |
(3)强制换羽期蛋鸡生产、生理代谢及肠道健康的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强制换羽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强制换羽技术概述 |
1.1.2 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与蛋品质的影响 |
1.1.3 强制换羽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1.4 强制换羽对蛋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1.2 16S rDNA测序技术在家禽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强制换羽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生理代谢相关指标的规律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和分组 |
2.1.2 试验动物饲养与管理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强制换羽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
2.2.2 强制换羽期蛋鸡蛋品质的变化规律 |
2.2.3 强制换羽期间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 |
2.2.4 强制换羽期间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 |
2.2.5 强制换羽期间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 |
2.3 讨论 |
2.3.1 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与蛋品质的影响 |
2.3.2 强制换羽对蛋鸡生理代谢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强制换羽期蛋鸡肠道健康相关指标的规律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和分组 |
3.1.2 试验动物饲养与管理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强制换羽期间蛋鸡小肠组织形态与S-IgA水平的变化分析 |
3.2.2 强制换羽期间蛋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分析 |
3.3 讨论 |
3.3.1 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小肠组织形态与S-IgA的影响 |
3.3.2 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盲肠细菌分布的影响 |
3.3.3 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的盲肠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浆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家禽强制换羽研究方法 |
1.1.1 化学法 |
1.1.2 激素法 |
1.1.3 畜牧法 |
1.1.4 合并法(饥饿-化学法) |
1.2 强制换羽在蛋鸡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1 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1.2.2 强制换羽对蛋鸡免疫、血液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
1.3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3.1 转录组学技术 |
1.3.2 转录组学在家禽领域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强制换羽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 |
2.1.2 试验日粮 |
2.1.3 饲养管理 |
2.1.4 测定指标 |
2.1.5 测定方法 |
2.1.6 数据统计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停料期间鸡群体重的变化 |
2.2.2 强制换羽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
2.2.3 强制换羽过程中鸡群死淘率的变化 |
2.2.4 强制换羽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强制换羽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强制换羽对蛋鸡免疫、血液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实验动物 |
3.1.2 试验日粮 |
3.1.3 饲养管理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强制换羽对蛋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
3.2.2 强制换羽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3 强制换羽对蛋鸡生殖激素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强制换羽对蛋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
3.3.2 强制换羽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3 强制换羽对蛋鸡生殖激素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换羽对蛋鸡卵巢生殖机能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 |
4.1.2 试验日粮 |
4.1.3 饲养管理 |
4.1.4 样品采集 |
4.2 试验方法 |
4.2.1 RNA提取及鉴定 |
4.2.2 mRNA文库构建 |
4.2.3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4.2.4 基因表达及差异基因分析 |
4.2.5 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4.3 结果 |
4.3.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3.2 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 |
4.3.3 基因表达分析 |
4.3.4 新基因分析 |
4.3.5 显着差异基因GO分析 |
4.3.6 显着差异基因KEGG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浅析蛋鸡强制换羽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 |
1.1 自然换羽 |
1.2 强制换羽 |
2 操作方法 |
2.1 准备工作 |
2.2 换羽措施 |
2.3 注意事项 |
3 判断换羽是否成功的依据 |
3.1 体重和死淘率 |
3.2 产蛋率达到50%的时间 |
(6)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饲养管理 |
1.2.1 试验前管理 |
1.2.2 试验方案 |
1.3 指标测定 |
1.3.1 生产性能测定 |
1.3.2 蛋品质测定 |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强制换羽对鸡群产蛋率的影响 |
2.1.1 停料期间产蛋率的变化 |
2.1.2 开食加料后鸡群产蛋率的变化 |
2.2 停料期间鸡群体重的变化 |
2.3 强制换羽进程中鸡群死淘率的变化 |
2.4 强制换羽对蛋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7)强制换羽对小型绿壳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鸡群 |
1.2 试验方案 |
1.3 测定指标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停止喂料期间鸡群体重降低幅度 |
2.2 强制换羽过程中鸡群的死淘率变化 |
2.2.1 停料后鸡群的死淘率变化: |
2.2.2 恢复喂料后鸡群的死淘率变化: |
2.3 强制换羽过程中鸡群的产蛋情况 |
2.3.1 停料后鸡群产蛋性能的变化: |
2.3.2 恢复喂料后产蛋率的变化: |
3 讨论 |
3.1 停饲期间鸡群体重下降幅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
3.2 恢复喂料期应使用产蛋鸡配合饲料 |
3.3 停料初期补饲粗石粉有助于降低鸡群的死淘率 |
(9)强制换羽对种鸽产蛋与免疫性能及换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白羽王鸽 |
2 强制换羽 |
2.1 强制换羽的概念 |
2.2 强制换羽的方式 |
2.2.1 饥饿法 |
2.2.2 高锌日粮法 |
2.2.3 高铝日粮法 |
2.2.4 低钙日粮法 |
2.2.5 低钠日粮法 |
2.2.6 激素法 |
2.2.6.1 甲状腺激素 |
2.2.6.2 性腺类固醇激素 |
2.2.6.3 催乳素 |
2.2.6.4 甲状腺激素、性腺类固醇激素和催乳素的相互关系 |
2.3 强制换羽的研究现状 |
3 换羽相关基因BMP4和FGF5研究进展 |
3.1 换羽相关基因BMP4研究进展 |
3.2 换羽相关基因FGF5研究进展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产蛋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地点及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4.1 死亡率及换羽情况测定 |
1.4.2 产蛋性能测定 |
1.4.3 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测定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死亡率和换羽情况的影响 |
2.2 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第二产蛋周期前期产蛋性能的影响 |
2.3 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第二产蛋周期前期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死亡率和换羽情况 |
3.2 产蛋性能 |
3.3 血清免疫球蛋白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换羽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地点及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4.1 换羽相关基因BMP4和FGF5 MRNA表达量的测定 |
1.4.1.1 样品处理 |
1.4.1.2 制备标准品 |
1.4.1.3 荧光定量PCR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MP4和FGF5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 |
2.1.1 总RNA提取结果 |
2.1.2 荧光定量PCR结果 |
2.1.2.1 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标准曲线、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2.2 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种鸽换羽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换羽相关基因BMP4 |
3.2 换羽相关基因FGF5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四、蛋鸡快速强制换羽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产蛋鸡的科学饲养管理[J]. 刘国信. 新农村, 2021(06)
- [2]强制换羽在肉种鸡上的应用及营养调控策略[J]. 赵怀宝,陈亮,张宏福. 中国家禽, 2020(09)
- [3]强制换羽期蛋鸡生产、生理代谢及肠道健康的变化规律研究[D]. 刘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浆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D]. 马淑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浅析蛋鸡强制换羽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J]. 王艳秋. 北方牧业, 2020(05)
- [6]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J]. 马淑雪,刘幸,赵鹏涛,高玉鹏,闵育娜.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01)
- [7]强制换羽对小型绿壳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J]. 黄炎坤,刘健,杨朋坤,马山才,张猛,蔡殿明,李凯源,范佳英.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09)
- [8]绝食诱导换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探讨[J]. 郑益飞. 福建畜牧兽医, 2016(05)
- [9]强制换羽对种鸽产蛋与免疫性能及换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侯烁烁.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蛋鸡强制换羽方法[J]. 张波. 农家致富, 2015(06)
标签:体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