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举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辅导工作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陈晴晴[1](2021)在《黄钰生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钰生是天津近代着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先后担任南开大学秘书长、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院长、师范学院附属学校主任和天津图书馆馆长,在高等教育、师范教育、中小学教育、图书馆建设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宝贵的价值,对近代天津乃至近代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黄钰生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数量较少且缺乏深度,亟待丰富和扩充,因此,研究黄钰生的教育思想既能够丰富黄钰生的相关研究内容,也能够深入挖掘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为当今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黄钰生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黄钰生的生平和教育活动。第二章深入分析了黄钰生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思想主要有大学的本质、大学教育的意义、人文学科建设及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师范教育思想包括师范教育的任务、课程、途径、师资建设以及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小学教育思想包括道德教育、身心和谐发展、教师管理以及学习方法;图书馆建设思想主要有图书馆的文化价值、馆藏建设和图书馆界的交流合作。第三章总结了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影响,特点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内核,严以治校贯穿始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培养;影响是:推动南开大学发展成为知名高校,推动云南中小学教育长足进步,推动天津图书馆发展成为一流图书馆。第四章论述了黄钰生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贯彻教师教育一体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信念感与责任感,以及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通过对黄钰生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能够发现其可贵之处。
周芮[2](2021)在《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W区为例》文中认为“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随着图书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国家发起了“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的号召,阅读被提升到影响国民综合素质的高度。“书香校园”也是“书香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小学长期处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弱势地位,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情况更加值得关注。本研究旨在立足于客观现实,发现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以满足农村小学师生的使用需求、提高学校的育人实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首先,采用调查研究法、实地观察法,通过对重庆市W区教育局和I、J、O三个农村小学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以及相关实证资料搜集,对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生均图书不达标,图书更新太缓慢;馆舍面积太狭小,基础设施未配齐;图书内容不适切,需求匹配不到位;运行模式不科学,开放时间被压缩;图管员素养偏低,服务质量待提高;信息化建设滞后,电子阅读推广难。其次,结合访谈文本和实证材料探析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政府层面发现:图书配置单向化,忽略使用者需求;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图书硬件配置;阅读推广后续乏力,书香校园难以建成。学校层面发现:过度依赖上级部门,主体责任意识不足;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图书室地位边缘化;习惯和技术双重限制,信息化发展受阻;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缺乏培训与约束。社会层面发现: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资源配置滞后;农村文化氛围不浓,阅读习惯趋于保守;休闲方式泛娱乐化,学生阅读行为弱化。最后,针对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其一,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小学图书资源的投入与指导,具体要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激发图书室发展动能;完善图书配置机制,精准匹配阅读需求;加强统一指导与监督,保障图书室高效运行。其二,农村小学发挥图书资源完善和优化配置的主体作用,具体要自主购买部分资源,及时填补阅读缺口;完善图书室管理制度,规范图书室运行状态;加强图管人员培养,促进图书室服务升级;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完善阅读空间建设,促进图书功能发挥。其三,农村社区配合农村小学营造良好的图书阅读和利用环境,具体要大力推广图书功能,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快建设农家书屋,引领农村阅读风尚;社区教育同步展开,爱心关怀留守儿童。其四,社会组织给予农村小学力所能及的物质支持和爱心帮扶,具体要切实关注农村教育,积极开展社会捐赠;开展进校志愿服务,共同推动阅读建设。
马春霞[3](2021)在《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的通俗教育是以通俗直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授以浅显易懂的常识,以增进民众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以及革新社会习俗的社会教育活动。通俗教育肇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初,衰弱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近代中国政府及知识界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探讨教育救国之策的产物。与此同时,在建设近代国家的语境下,通俗教育致力于将过往被排除在教育体系外的底层民众形塑为国家的合格国民,描绘出近代中国大众教育肇始阶段的图景。近代江苏地区的有识之士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历时较久、影响深远的通俗教育实践活动。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经历了兴起、发展与式微的历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通俗教育在行政建制、实践运作等方面渐成体系。通俗教育的行政建制从无到有、从散乱到系统,为通俗教育在地方的顺利实施奠定行政管理的基础。通俗教育实践从清末的阅报、讲报、识字、宣讲等方式,逐渐拓展到民国时期形成覆盖讲演、展览、识字、谋生技能传授等切合民众实际需求的综合立体的教育网络。通俗教育实践主体也从清末地方人士的“单打独奏”到民国设立各类社会团体并建立专门的通俗教育场馆的拓展模式。尽管通俗教育缘于种种原因最终为民众教育所取代,然而其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路与途径对后续民众教育发展不无启示与镜鉴作用。通俗教育团体的擘画与导航影响了民国时期江苏通俗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内容。由着名通俗教育家伍达牵头创立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广泛募集会员、召开会议、发行会刊等途径传播通俗教育理念,借助会刊向各地征集有关通俗教育发展基本问题的建议,引导各界深入探讨实施通俗教育的路径,普及通俗教育。尽管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存续时间不长,然而其对于通俗教育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江苏省教育会将通俗教育提案上达于政府,并将通俗教育实践下播于民间,在民国十数年间引领了江苏通俗教育潮流。江苏省教育会下设的通俗教育研究会在连续六届常年大会议案多围绕通俗教育在地方的实际问题展开,使这些问题加以讨论,甚至获得解决,促进了通俗教育在基层社会的发展。通俗教育团体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活动推动了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深入有序的开展,也使形塑国民的理念进一步广泛传播。江苏通俗报刊在传播国家观念、卫生常识等方面以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调适过程中参与了对国民的观念塑造。为了培养现代国民的观念,通俗报刊运用大量篇幅引导民众认识“欲爱身家,先爱国家”的道理,灌输从日常生活中做“爱国的实事”——“尽本分”。当然,为了吸引读者,维持报业生存,通俗报刊亦夹杂以轻松、休闲、娱乐的内容。宏大的国家主题在通俗、休闲的内容配置中,得以稀释,散落在各版块的编排中,既展现了通俗报刊塑造国民的隐衷,亦满足了民众的娱乐需求,巩固了报刊的读者。通俗报刊对卫生常识的传播,彰显了通俗报刊在向国民传播卫生观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在通俗报刊的阐释下,民众与国家的距离被拉近,民众的个人健康等同于国家机体的健康,民众与国家被建构起唇齿相依的联系。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藉由课本较为系统地启蒙民众。清末,江苏政府及民间人士通过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开始了培养宪政国民的尝试。民初,以董景安为代表的知识界藉由“六百字编”通俗教育丛书、开办通俗教育学校,向“陇畔耕夫”、“市廛手民”普及国民常识。民间团体还创办了能让民众获得一技之长的通俗夜校,引导民众在提升谋生能力的基础上增长常识,增进政治觉悟,承担国民义务。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政府及知识界对通俗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凸显了国民常识普及的民众取向,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通俗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馆是在采择日本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式国民启蒙场馆。通俗教育馆通过选址文庙消弭了传统精英文化空间与大众文化空间的隔阂,体现了通俗教育的本旨。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及巡回讲演活动使民众在“耳闻馆之声”的过程中接受国民常识普及。通俗教育馆的展览引导民众在“目睹馆之物”的过程中获得常识。江苏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创办通俗教育馆的尝试,在启蒙定位、设馆建制方面对其他地区多有影响,亦对其后民众教育馆的建立颇有启示。不过,经济、人事、观念方面的困境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俗教育馆教化功能的发挥。近代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界人士,在形塑国民的时代主题下,结合地方情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通俗教育实践。它以民间力量为先导,在官方的政策支持下,秉持底层视角,借助大量的通俗教育媒介,着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观念、国民意识及现代常识的国民。通俗教育将普及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等作为国民塑造与知识启蒙的切入点,将下层民众纳入近代国家共同体中,赋予其政治属性,开启了普及国民教育的历程。在建构近代国家的大背景下,通俗教育体现出鲜明的工具性,在形塑国民的同时亦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加速了民众时代的来临。
吴稌年[4](2021)在《刘国钧创建国立西北图书馆及建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国钧抓住历史机遇,不畏艰辛,带领全体筹备人员和全馆工作人员,创建国立西北图书馆,很好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文中将创设国立图书馆置入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分析当时开发西北教育先行之必然,阐述国立西北图书馆的创设过程。由此分析刘国钧主要建馆思想是:紧扣西北特色,创新图书馆学理论;推广图书教育,实践现代图书馆功能;实现国立西北图书馆的三个中心之目标。通过胎死于筹备期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和国立西安图书馆的简述,更体现出在刘国钧的带领下,创建国立西北图书馆的历史功绩。
覃宇德[5](2020)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外在表现与丰厚的内在蕴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培育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的学生源于个体主动自愿选择,社团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尊互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与创造创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依托学校社团开展传承是当前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分析表明,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当前学校场域多以照搬传统师徒传承形式,其开展的实效性与传承预期尚有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学校社团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获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开展传承、协同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对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社团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我国具有代表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学校开展传承的现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国内成功经验,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设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社团传承;运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传承实践。主要研究结论:一,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途径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学校社团传承的必要性。社会快速变迁导致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场域——家庭、社区文化传承场的作用锐减。学校社团传承其灵活、自主、开放、创新等特性有别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与其他成员、社区居民众交流协作的机会,对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与助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二,实地考察国内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析学校传承的问题及成因。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学校身份属性“去社区化”、社会与学校间的场域壁垒、传承形式单一、传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够、学校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实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绵延的需求。三,协同创新理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是以学校为基点,协同相关利益主体,使因社会快速变迁而崩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传承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点,彰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生成长,体现整体性与本真性。传承路径的规划需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多种活动,注重学生的传承体验。传承效果的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凸显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传承的保障措施应多维联动,实现政策、资金、人才等汇聚与优化。四,通过个案实践,传承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对传承项目技术文化的掌握及德行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意识,加深了学生的传承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经验水平,增进传承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传承参与主体的深度协同与传承资源的有效汇聚,形成整体传承合力;提升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扩大传承的社会影响力。
周海云[6](2020)在《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对策研究 ——以泰州市姜堰区Z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是开阔农村留守儿童眼界的关键,是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所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意义深远。随着2019年秋学期部编版新教材的全面使用,阅读素养将成为学生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而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在生活中缺少亲情滋润,学习上缺少家庭教育督促,课外阅读更被家长忽视。本次研究选择Z小学,这是一所位于苏中泰州市辖区下的规模农村小学,是留守儿童的集中地。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等方法,调查研究该校3-6年级有一定识字量和阅读能力的留守儿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父母双方或单方(父母离异)长期外出打工、经商的留守儿童;另一类是父母早出晚归打工,晚上九点后到家,无法正常照顾其学习生活的相对留守儿童。研究发现该校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学校管理者重视不够,缺乏统筹规划;教师指导不到位,重布置,轻指导、评价;家庭监管缺失,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该校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参照学习型组织、学习共同体、团体动力学、目标设定理论,重点从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社会家庭支持和留守儿童自我阅读管理等方面提出有效对策。通过这些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以期改善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缺失的现状,为促进规模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沙婷婷[7](2020)在《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三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文献的信息中心,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机构,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图书馆的利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从图书馆利用率方面着手,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对当前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核心概念界定。第二部分对小学图书馆建设情况及利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小学图书馆存在以下问题:小学图书馆基础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局限于“看护”,管理质量不理想;小学图书馆利用率低,师生利用意识和方式存在偏差;小学图书馆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功能有待拓展。第三部分对小学图书馆利用存在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发现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小学图书馆基本建设滞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学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其资源浪费;先进数字媒体的冲击增加了小学图书馆职能开发的难度。第四部分针对小学图书馆存在问题提出如下优化策略: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增强各类图书馆互动;制定合理的图书馆管理制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创新图书馆利用模式,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建构集教育——服务——咨询——推广为一体的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体系。本文在深入调查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小学图书馆利用问题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改善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使小学图书馆能够更好的融入学校的教学,配合素质教育的开展。
王明燕[8](2020)在《河南省长垣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促进农村与城镇地区的教育公平事业正在不断推进,但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仍存在较多问题。由于政府、学校、家长等多方对于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方面不够重视,阅读环境相对较差,使得大量农村中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而学校图书馆作为中小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场所,也因种种原因,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文章以河南省长垣市恼里镇和芦岗乡为调查个案,研究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和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并为此建言献策。作为个案的这些乡镇属于经济发展适中的区域,比较有代表性。作者通过调查该地区来自农村的8所小学、3所初级中学以及2所九年制学校,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对阅读拥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目前农村学生存在家中无书可读、无经费购买图书、没有较好的渠道阅读书籍的情况,同时,农村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方面存在相关主管部门不够重视、社会环境较差、农村地区学校办馆水平较差等较诸多问题。作者认为,建设农村中小学图书馆需要在主管部门方面提高重视程度,也需要改善农村地区的社会环境,不断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自身的建设水平。只有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之下,农村中小学图书馆才能起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教育公平事业早日实现的作用。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晓霞[10](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从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第一所近代图书馆开始,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上海密切相关。以上海为中心传播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开始新式分类法、卡片目录、巡回文库、邮借服务等新式管理方法与服务方式的实践。本文在对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时代发展的先后顺序,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阐释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历程,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公立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多案例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变化。我国的藏书机构由来已久,但“图书馆”却是一个舶来品,它的产生伴随着古代藏书楼的衰落与近代西方图书馆思想在国内的传播。本章分析了清末战乱和封建社会解体致使藏书楼的衰落,而西方传教士对近代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传播及在国内的实践、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和创建图书馆的初步尝试所引发的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主要表现在由藏书楼的重藏轻用到图书馆的公开开放,馆藏也由四书五经的典籍收藏向通俗性、实用性等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内容转变。图书馆不仅保留了藏书楼的文献与文化保存功能,更注重公开、公用。第二章研究初创时期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其中主要有外侨和上海文化精英及官商作为首批创建人的努力,外侨创建了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并在国内传播了西方近代公共图书思想,但其影响有限,仅在外侨社会。而文化精英和官商所创建的图书馆真正为国人服务,在上海产生了较大影响。初创时期的上海近代图书馆服务主要表现为对公众开放,变重藏为重用,从馆藏内容、规章制度、文献组织方式、服务方法等各方面体现图书馆的开放姿态;从藏书楼关注藏书本身转向关注读者,各个类型的图书馆开始从读者角度出发思考图书馆的运作与发展,与读者相关的服务在逐步发展。虽然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空间有限等不足,但整体而言,起点较高。第三章论述民国成立至“八·一三”之间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这一阶段是上海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期。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图书馆进行详细统计,得出期间先后创建图书馆330余所。并分阶段对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全面展开,基础到馆借阅服务和延伸至馆外的邮借、巡回文库、分馆、送书上门、续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相互补充,构成图书馆服务网络,并利用馆藏和馆员的专业知识开始开展参考咨询和阅读推广服务。第二是公共文化展览成为图书馆界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展览内容和主题多元化,充分显示展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作用。第三是文化演讲服务成为图书馆的一种时尚,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地位和图书馆为吸引读者、提升社会知名度而做的努力。第四章,抗战期间和战后上海近代图书馆艰难的公共文化服务。陈述“一·二八”事变对东方图书馆的毁灭,“八·一三”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严重破坏。研究抗战期间图书馆界的抗日救亡及对文献的保护,分析其公共阅览服务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并研究战后图书馆所形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学术研究服务及为迎接上海解放所作的努力。第五章,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以公立图书馆中工部局公共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为代表,私立图书馆中的上海通信图书馆和申报流通图书馆为代表,概述其创办和发展过程,详述其服务,并对服务成效作简要评述。最后对四个案例加以比较分析。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百年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现今图书馆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启示。本研究发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该过程融合了时代发展特色,具有较为典型的时代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缺失,以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为主。私立图书馆承担了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直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图书馆方才出现并发挥一定作用,战后才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社会公众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始终发挥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从图书馆建设方式来看,社会捐助在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来看,上海近代图书馆均各有不同,总体上呈现出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诸多服务理念与服务举措较为先进,是上海图书馆事业繁荣发达的标志,也是图书馆人职业精神的体现和勇于追求的成果。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图书馆界正在热烈探讨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展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在百年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展示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变化与进展,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启示,这对于当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与以往仅关注上海近代个别图书馆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首次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系统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力求全面展示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状况,弥补学术界对于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相关启示,指导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杭州举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辅导工作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举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辅导工作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黄钰生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黄钰生 |
(二)教育思想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黄钰生生平的研究 |
(二)关于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研究 |
(三)关于黄钰生教育实践的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六、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黄钰生生平与教育活动 |
一、黄钰生生平 |
(一)少年潜心求学 |
(二)青年从教办学 |
(三)晚年躬耕不辍 |
二、教育活动 |
(一)在南开大学的教育活动(1925-1937,1946-1952) |
(二)在西南联大的教育活动(1938-1945) |
(三)在天津图书馆的教育活动(1952-1990) |
第二章 黄钰生教育思想 |
一、论高等教育 |
(一)大学的本质 |
(二)大学教育的意义 |
(三)人文学科建设 |
(四)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
二、论师范教育 |
(一)师范教育的任务 |
(二)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三)师范教育的多种途径 |
(四)师范教育的师资建设 |
(五)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
三、论中小学教育 |
(一)道德教育 |
(二)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
(三)教师管理制度 |
(四)学习方法 |
四、论图书馆建设 |
(一)图书馆的文化价值 |
(二)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
(三)图书馆界的交流合作 |
第三章 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
一、黄钰生教育思想的特点 |
(一)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内核 |
(二)严以治校贯穿始终 |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
(四)注重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培养 |
二、黄钰生教育思想的影响 |
(一)推动南开大学发展成为知名高校 |
(二)推动云南中小学教育长足进步 |
(三)推动天津图书馆发展成为一流图书馆 |
第四章 黄钰生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二、贯彻教师教育一体化 |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信念感与责任感 |
四、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学位论文 |
五、民国报刊 |
六、电子文献 |
致谢 |
(2)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W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图书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
2.农村小学处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弱势地位 |
3.国家提出“全民阅读”建设的号召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一、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 |
(一)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
1.发挥图书教育功能、促进师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
2.完善学校资源配置、提高学校育人实力的需要 |
3.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
(二)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要求 |
1.符合国家制定的图书馆建设标准 |
2.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
3.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
4.满足农村小学师生的使用需求 |
二、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 |
(一)生均图书不达标,图书更新太缓慢 |
(二)馆舍面积太狭小,基础设施未配齐 |
(三)图书内容不适切,需求匹配不到位 |
(四)运行模式不科学,开放时间被压缩 |
(五)图管员素养偏低,服务质量待提高 |
(六)信息化建设滞后,电子阅读推广难 |
三、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政府层面 |
1.图书配置单向化,忽略使用者需求 |
2.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图书硬件配置 |
3.全民阅读推广乏力,书香校园难以建成 |
(二)学校层面 |
1.过度依赖上级部门,主体责任意识不足 |
2.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图书室地位边缘化 |
3.习惯技术双重限制,信息化发展受阻 |
4.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缺乏培训与约束 |
(三)社会层面 |
1.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资源配置滞后 |
2.农村文化氛围不浓、阅读习惯趋于保守 |
3.娱乐消遣方式泛滥,学生阅读行为弱化 |
四、促进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建议 |
(一)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投入与指导 |
1.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激发图书室发展动能 |
2.完善图书配置机制,精准匹配阅读需求 |
3.加强统一指导与监督,保障图书室高效运行 |
(二)农村小学发挥图书资源完善和优化配置的主体作用 |
1.自主购买部分资源,及时填补阅读缺口 |
2.完善图书室管理制度,规范图书室运行状态 |
3.加强图管人员培养,促进图书室服务升级 |
4.积极组织相关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5.完善阅读空间建设,促进图书功能发挥 |
(三)农村社区配合农村小学营造良好的图书阅读及利用环境 |
1.大力宣传图书功能,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
2.加快建设农家书屋,引领农村阅读风尚 |
3.社区教育同步展开,爱心关怀留守儿童 |
(四)社会组织给予农村小学力所能及的物质支持与爱心帮扶 |
1.切实关注农村教育,积极开展社会捐赠 |
2.开展进校志愿服务,共同推动阅读建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教育局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5:图书室管理员访谈提纲 |
附录6:W区教育局工作文件 |
致谢 |
(3)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衰 |
第一节 清末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起 |
一、通俗教育纳入中央教育管理 |
二、通俗教育列入江苏教育设施范畴 |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肇始 |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的建制与发展 |
一、中央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 |
二、江苏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发展 |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江苏通俗教育的衰落 |
一、江苏通俗教育的式微 |
二、江苏平民教育如火如荼 |
三、江苏民众教育统而代之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江苏教育团体的通俗教育实践 |
第一节 展“鼓吹之力”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
一、伍达与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
二、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擘画 |
三、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影响 |
第二节 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实践运作 |
一、研究会“征集意见” |
二、各方意见与认识分歧 |
三、研究会的“意见之回应” |
第三节 江苏省教育会的通俗教育实践 |
一、地方通俗教育事务中的角色 |
二、具体而微的通俗教育实践 |
三、教育会的终结及其影响 |
第四节 江苏省教育会附设通俗教育研究会 |
一、成立研究会的缘起 |
二、研究会的年会决议案 |
三、研究会的终结及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江苏通俗报刊与国民的观念塑造 |
第一节 江苏通俗报刊、报人与读者 |
一、清末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兴办 |
二、民国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分化 |
三、近代江苏地区通俗报人及其使命 |
四、读者预期及现实分歧 |
第二节 江苏通俗报刊与国家观念的培植 |
一、“欲爱身家,先爱国家” |
二、“爱国的实事”在“尽本分” |
三、国家观念与民众阅读习惯 |
第三节 “蝇能传疫”:江苏通俗报刊对卫生观念的普及 |
一、“蝇头小事”: 清末民众对于苍蝇的认知 |
二、“国民公敌”: 民国时期“蝇能传疫”观念的流传 |
三、通俗报刊向苍蝇“宣战” |
四、对普及“蝇能传疫”观念的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江苏学校式通俗教育与国民常识的启蒙 |
第一节 清末江苏简易识字学塾与国民常识启蒙 |
一、简易识字学塾的创办背景 |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开办及运作 |
三、简易识字课本的国民常识书写 |
四、简易识字学塾国民常识启蒙成效 |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学校与国民常识传播 |
一、董景安与通俗教育学校的创办 |
二、普及国民常识的“奇书” |
三、通俗教育学校的发展及其成效 |
第三节 江苏通俗夜校与国民常识传授 |
一、江苏通俗夜校的创办 |
二、江苏通俗夜校的实践 |
三、江苏通俗夜校的成效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馆与国民常识的普及 |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馆的创建与推广 |
一、江苏通俗教育馆的筹备及其定位 |
二、江苏各级通俗教育馆的成立 |
三、昙花一现的通俗教育馆联合会 |
第二节 通俗教育馆的讲演与国民常识普及 |
一、普及常识的讲演人才筹备 |
二、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 |
三、巡回讲演中的常识普及活动 |
四、讲演中的国民常识选取标准 |
第三节 通俗教育馆的展览与国民常识普及 |
一、展览设置的缘起 |
二、展览普及国民常识 |
三、展览的娱乐性 |
第四节 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及其困境 |
一、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 |
二、通俗教育馆面临的困境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特征 |
一、开全国通俗教育风气之先 |
二、聚焦底层民众的启蒙之旅 |
三、依凭媒介的广泛传播路径 |
四、通俗教育实践推进的渐进性 |
第二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影响 |
一、建构民众的国家观念 |
二、启蒙民众的国民意识 |
三、普及民众的科学常识 |
第三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及原因 |
一、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性 |
二、影响通俗教育实践成效的因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刘国钧创建国立西北图书馆及建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创设国立西北图书馆的时代背景 |
2 开发西北教育先行 |
3 创建国立西北图书馆 |
4 建馆思想 |
4.1 紧扣西北特色,创新图书馆学理论 |
4.2 推广图书教育,实践现代图书馆功能 |
4.3 三个中心之目标 |
5 结语 |
(5)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2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3 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
1.4.4 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5 文献评析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价值追寻 |
2.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价值 |
2.1.1 学校社团是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基地 |
2.1.2 助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创新 |
2.2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
2.2.1 健体修身养性 |
2.2.2 思想道德濡化 |
2.3 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 |
2.3.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性 |
2.3.2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
2.4 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
2.4.1 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
2.4.2 提升青少年民族凝聚力 |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
3.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
3.1.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内容及评价 |
3.1.2 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 |
3.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实然保障状况 |
3.2 当前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审视 |
3.2.1 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 |
3.2.2 传承路径单一 |
3.2.3 学校传承的保障措施乏力 |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理论基础 |
4.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特征及原则 |
4.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
4.1.2 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与协同创新的联系 |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实施前提 |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达成原理 |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及特征 |
4.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 |
4.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特征 |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 |
4.4.1 统筹与合力 |
4.4.2 创造与创新 |
4.4.3 信任与沟通 |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设计 |
5.1 传承目标的设定 |
5.1.1 传承目标设置的依据 |
5.1.2 传承目标的内容 |
5.2 传承内容的选择 |
5.2.1 传承内容选择的原则 |
5.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内容 |
5.3 传承路径的规划 |
5.3.1 搭建传承平台 |
5.3.2 拓展传承面 |
5.3.3 协调传承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
5.3.4 建设传承项目的特色校园文化 |
5.4 传承效果的评价 |
5.4.1 传承效果评价的主体 |
5.4.2 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 |
5.4.3 传承效果评价的方法 |
5.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应然保障措施 |
5.5.1 建立健全资金支持制度 |
5.5.2 营造政策与人文环境 |
5.5.3 培养传承参与的主体,实现功能互补 |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实践 |
6.1 传承方案的制定 |
6.1.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个案进入的方式与建立研究者的伙伴关系 |
6.1.3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
6.1.4 研究效度与伦理 |
6.2 传承方案的实施 |
6.2.1 社团教学 |
6.2.2 社团活动 |
6.2.3 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
6.3 传承方案的实施效果 |
6.3.1 传承参与学生取得的成效 |
6.3.2 传承指导教师的收获 |
6.3.3 其他参与主体达成的效果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对策研究 ——以泰州市姜堰区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 |
1.4.2 问卷调查 |
1.4.3 访谈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情况调查 |
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3 调査问卷过程 |
2.4 调查情况的分析 |
2.4.1 参加调查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2.4.2 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基本现状分析 |
2.4.3 学校课外阅读管理的成效分析 |
2.4.4 学校课外阅读管理的问题分析 |
2.4.5 与非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情况对比分析 |
第三章 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问题及成因 |
3.1 学校管理者不重视 |
3.1.1 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未纳入日常管理 |
3.1.2 图书室(角)书籍资源不足 |
3.1.3 阅读时间未有效监管 |
3.1.4 阅读活动缺乏有效组织、评价 |
3.2 教师重布置,轻指导 |
3.3 家庭监管缺失 |
第四章 完善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对策 |
4.1 完善学校对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措施 |
4.1.1 加强留守儿童日常管理 |
4.1.2 统筹规划课外阅读管理 |
4.1.3 丰富书籍来源 |
4.1.4 明确课外阅读管理内容 |
4.1.5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
4.1.6 加强师资培训 |
4.1.7 助力家庭教育提升 |
4.2 强化教师对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责任 |
4.2.1 分层级强化管理 |
4.2.2 加强阅读指导和督导 |
4.2.3 组建阅读团体 |
4.2.4 及时评价鼓励 |
4.3 提升社会、家庭对留守儿童阅读的支持 |
4.3.1 广泛动员宣传,共同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
4.3.2 加强家庭监管,延续学生阅读习惯 |
4.3.3 发挥“教育+互联网”优势,丰富阅读内容 |
4.4 培养留守儿童自我阅读管理能力 |
4.4.1 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
4.4.2 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 |
4.4.3 制定自身阅读发展计划 |
4.4.4 实施有效的激励教育 |
4.4.5 强化自我管理训练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
5.1.2 必须采取措施,实施有效管理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三:访谈纲要 |
(7)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方法 |
(五)调查结果 |
1.问卷调查结果 |
2.访谈调查结果 |
二、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表征 |
(一)小学图书馆基础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 |
1.图书馆藏书量不足,缺乏实用性 |
2.图书馆馆藏类别不均衡,教学辅助功能不凸显 |
3.图书馆书籍更新缓慢,缺乏时效性 |
4.图书馆数字资源匮乏,难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
5.图书馆基础设施条件与书香校园建设标准相差甚远 |
(二)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局限于“看护”,管理质量不理想 |
1.图书馆开放时间过短,且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 |
2.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佳,服务能力有限 |
3.图书馆没有真正实现数字化管理,管理手段滞后 |
(三)小学图书馆的利用率低,师生的利用意识和方式存在偏差 |
1.小学生借阅书籍的娱乐化功利化倾向严重 |
2.学生课外读物资源渠道丰富,借阅意识薄弱 |
3.应试教育影响,师生没有时间借阅书籍 |
4.图书馆开展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
(四)小学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功能有待拓展 |
1.图书馆服务意识薄弱,优势资源浪费 |
2.服务功能拓展尚不完善,存在利用盲区 |
三、小学图书馆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费不足导致小学图馆基本建设滞后 |
1.上级行政拨款不足,一些基本设施到位不及时 |
2.学校自身开源节流渠道狭小,功能开发空间有限 |
(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学图书馆的重视不足,导致其资源浪费 |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相关规定性文件的执行缺乏监管 |
2.小学主管领导忽略图书馆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关联与衔接渠道 |
(三)先进数字媒体的冲击,增加了小学图书馆职能开发的难度 |
1.数字媒体内容冲淡了学校图书馆纸质资料的吸引力 |
2.数字媒体方式的冲击导致学生对纸质版书籍缺乏兴趣 |
四、解决小学图书馆利用问题的有效策略 |
(一)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增强各类图书馆互动 |
1.小学图书馆与少儿图书馆互动 |
2.拓展各校图书资源共享渠道 |
3.拓展阅读空间,营造书香校园 |
(二)制定合理的图书馆管理制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
1.制定合理的开馆制度,提高阅读效率 |
2.逐步引进专业人士,加强图书管理员专业培训 |
3.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开发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 |
(三)创新图书馆利用模式,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意识 |
1.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
2.举办教师阅读系列活动,激发教师利用图书馆的热情 |
3.完善评价激励制度,确保阅读的持续性 |
4.图书馆开设校本课程,加强阅读指导 |
(四)构建集教育—服务—咨询—推广为一体的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体系 |
1.开展入馆教育 |
2.强化个性化阅读服务 |
3.图书馆优选各年级阅读书目进行分级指导 |
4.注重参考咨询工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
5.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河南省长垣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相关概念及政策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村中小学图书馆 |
二、乡镇中小学图书馆 |
三、城镇中小学图书馆 |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政策基础 |
一、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 |
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
三、全国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意义 |
第二章 长垣市农村中小学生阅读状况与学校图书馆建设现状 |
第一节 长垣市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 |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
二、学生的阅读兴趣 |
三、学生家中的藏书量与购书经费 |
四、学生获取课外读物的途径 |
五、学生阅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长垣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
一、被调查中小学的基本情况 |
二、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 |
三、图书馆藏书建设 |
四、图书馆管理与读者服务 |
五、图书馆员队伍建设 |
第三章 长垣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不足 |
一、缺乏政策保障机制 |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
三、实际建设情况不达标 |
第二节 农村阅读环境制约中小学图书馆建设 |
一、农村家庭阅读环境普遍较差 |
二、农村社会阅读风气尚未形成 |
三、农村信息蔽塞与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冲突 |
第三节 农村中小学办馆水平较差 |
一、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
二、学校资源利用不合理 |
三、图书馆员专业能力不足 |
第四章 长垣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加大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
一、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
二、扩大建设资金与文献资料的获取来源 |
第二节 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
一、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 |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
第三节 提高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
一、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藏书结构 |
二、改革用人机制,提升馆员职业能力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从藏书楼向图书馆的变迁 |
第一节 藏书楼的衰落 |
一、战争对藏书楼的破坏 |
二、封建社会解体对藏书楼的冲击 |
第二节 近代图书馆的诞生 |
一、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
二、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 |
三、国人创建近代图书馆的初期尝试 |
第三节 从重藏轻用到公开开放 |
一、重藏轻用 |
二、从封闭到开放 |
三、从服务精英到服务公众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初创 |
第一节 外侨创立的图书馆 |
一、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
二、“上海图书馆” |
三、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 |
四、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
第二节 文化精英和官商创建的图书馆 |
一、文化精英创建的图书馆 |
二、官商创办的图书馆 |
第三节 近代图书馆的早期公共文化服务 |
一、面向公众 |
二、拓展服务 |
第三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
一、图书馆建设的有利条件 |
二、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
三、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
一、公共阅览的全面展开 |
二、公共文化展览遍地开花 |
三、文化演讲服务盛行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上海的图书馆事业 |
第一节 日军侵略对图书馆的破坏 |
一、“一·二八”事变与东方图书馆的损毁 |
二、抗日战争中图书馆的破产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 |
一、积极开展阅览服务 |
二、举办各种文化及学术活动 |
三、收集保存文献、保护传承文化 |
第三节 战后(1945-1949 年)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兴 |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 |
二、学术研究服务 |
三、迎接服务新转型 |
第五章 图书馆服务特色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公立图书馆 |
一、专为英美外侨服务的工部局公共图书馆 |
二、为上海公众服务的上海市图书馆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 |
一、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上海通信图书馆 |
二、为平民服务的申报流通图书馆 |
第三节 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杭州举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辅导工作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钰生教育思想研究[D]. 陈晴晴.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W区为例[D]. 周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D]. 马春霞. 扬州大学, 2021(02)
- [4]刘国钧创建国立西北图书馆及建馆思想研究[J]. 吴稌年.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01)
- [5]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 覃宇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对策研究 ——以泰州市姜堰区Z小学为例[D]. 周海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7]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三所小学为例[D]. 沙婷婷. 渤海大学, 2020(05)
- [8]河南省长垣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研究[D]. 王明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D]. 刘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图书馆论文; 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上海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