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论文文献综述)
胡兆年[1](2020)在《思维导图应用与提升高中生物理自学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首先对利用思维导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物理应用思维导图的现状和培养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三个角度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细分方向有待研究。根据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学法指导环节的应用设计,通过为期一学期的行动研究,利用Pintrich教授编制的“MSLQ”自主学习能力测量量表表征高中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由SPSS 25.0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相关性斯皮尔曼(Spearman)检验得到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之一的学法指导环节进行包含思维导图的创新学习指导是切实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具体将思维导图应用落实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课前预习笔记、课后小节总结笔记、章末总结笔记环节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经科学、严谨、客观研究后提炼的新版高中物理学习指导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本研究主要进行了如下几项工作:1.重构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客观理论,即大脑左右半球研究理论、学习-记忆心理学研究理论、人脑思考过程研究理论、一图值千字研究理论;审视了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即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2.设计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之一学法指导环节的具体应用,并提出高中物理笔记布置-指导-监督-评价的实施范式;3.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分别设计了教师和学生访谈提纲并实施访谈,得出思维导图应用可以显着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具体指导高中生在物理新课预习环节、章末总结环节、整本书总结环节应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物理知识,高中物理教师应该通过检查学生复述思维导图所包含物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来评估高中生理解知识的程度,思维导图的应用促进了高中生逻辑思维、归纳、提炼、总结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高中生物理自学能力的提升的定性分析结论;4.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别设计了《高一物理教与学实际情况调查问卷》和翻译了《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SLQ)-Part A动机和态度》并施测,以定量数据分析为基础,笔者判断高中生将思维导图笔记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前预习笔记、高中物理课后小节总结笔记、高中物理章末总结笔记与学习动机策略总得分、学习动机得分、学习策略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和自我调节策略得分之间显着存在正向的弱相关线性关系,意味着高中生在高中物理课前预习、课后小节总结、章末总结阶段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可以有效促进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但促进效果较小。
吴敏[2](2020)在《高中物理临界生的学习管理策略调查与改进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界生是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优等生外发展潜力最大的群体。临界生的成功转化有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临界生作为班级相对中间层次的学生,往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关爱与重视最少,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因此,关注临界生的发展,激发临界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效率,逐步将临界生转化为“优等生”,是新课标中“以人为本”要求的良好体现。本文选取某高中的临界生,尤其是物理学科的临界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转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笔者发现该校针对物理临界生的学习管理策略的实施效果不明显。就此笔者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能促进高中物理临界生心理的良好发展,提高物理临界生的转化效率,为中学物理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高晗[3](2020)在《“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需要大量的旅游人才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高等教育是支持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途径,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导游实务》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旅游业需要的实用型、服务型人才,这就需要旅游高等教育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自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71”教学模式通过划分课堂教学时间,重视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针对“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的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致力于提高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本研究在进行相关文献研究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271”教学模式和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的内涵及特点,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基于“271”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环节,并选取《对餐饮个别要求的处理》这一节课作为教学案例,按照教学环节的设计实施基于“271”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再次,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反馈问卷调查验证了“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存在一定不足,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阶段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后,针对案例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学生主动性、学习小组建设、教师教学、导学案的设计以及教学环境建设这五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求提高本科《导游实务》的课堂教学质量,为提升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一份借鉴。
杨灿[4](2020)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初、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是新课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物理学科是中学主要学科之一,在近年来中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也成为了新课改的重要课题。慢慢随着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学方法和相应学习要求的变化,刚刚步入新高一的学生往往无所适从,“物理难学”已成为大多数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的共识。面对公认的最难学科,初入高中的学生一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相比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更让他们一筹莫展。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理论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以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一学生及物理教师为研究对象,在明确相关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现状,识别了当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该高中高一学生及物理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当前高一物理教学中初高中物理衔接的现状,从教材、教师和学生层面识别当前初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相关的教学法及学习理论,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发现了当前初高中物理主要在教学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能力要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初高中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材方面和教师方面两个主要的方面。教材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初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以及实验课程存在跳跃性。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高一教师对初中物理教材了解较少、高一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适以及高一物理教师配备不足。最后针对这些差异和问题,提出了高中教师应研究初中教材进行知识衔接点的把握、结合学生认知水平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合理进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等优化建议。在写法上本文以人教版初高中物理新课标实验教材为载体,从教材、教师和学生层面识别当前初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及方法上提出可行的优化策略,为高中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提供可行的教学建议。最后以摩擦力概念为教学案例,进行初高中教学教学衔接优化设计,并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教学衔接优化的效果。结果显示优化策略能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衔接的效果,而且能够显着降低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的概念和知识点。本研究能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和参考,引导学生顺利跨过初升高的物理学习衔接的难关。
李振德[5](2020)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法的培养与指导分析》文中认为高中物理属于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有关键意义。从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来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显着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好的学法指导。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复习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简要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法的培养与指导策略。
叶云志[6](2018)在《初中物理学法指导与实践》文中提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当前社会的新学习观,如何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渐渐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甚至引领全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人们只能通过自主学习,逐渐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持续更新知识储备,才可以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因此,很多国家已经不断地尝试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力争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初中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生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中,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自主,自主学习才能高效;更高效的自主学习方式就是合作,有了合作就可以深化学习;更高层次的合作就是探究,有了探究就可以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可以说,学习方法的改变就是本次课程标准的核心。本文从新课标的国内外背景出发,讲述了学法指导的目的和意义,指出了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然后对现阶段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从中反映出学生学习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得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要加强学法指导。文中分别对学法指导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物理学法指导,展开了综合细致的分析与论述。最后通过对学法指导的实践进行对比学习,得出了本论文研究的结论。
曾省辉[7](2018)在《教授法与学习法“双反馈”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设计学情调查问卷和走访初中物理一线任课老师,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全面掌握、认真总结了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法存在问题,结合物理教学实践,提出了教授法与学习法“双反馈”教学模式,并在初中课堂中进行研究和应用,目的在于落实“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教学思想,改变当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验观察、思维探索、方法牵引、归纳总结等方面的学习能力,培养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研究整体框架和脉络:首先,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主流教育教学理论,提出教授法与学习法“双反馈”教学模式。其次,阐述该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原则,构建基本框架和模型,提出了目标指向和实现途径。再次,按照该教学模式进行案例设计和教学实践,并详细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自主探究课、新课、实验课、训练课和试卷讲评课如何运用,运行机制上如何反馈和改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任务,推动教学相长。论文结论中,在进行一个学期的“双反馈”教学模式的实践,通过对测试成绩、学习能力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详细分析,来研究“双反馈”教学模式的实效和成果。实验选取了基本情况差不多的两个班,实验班采用“双反馈”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对比,在前测成绩差异性小的情况下,经过一个学期教学实践开展,实验班级后测成绩要优于对照班。同时,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方法应用提升和学习兴趣、态度、探究性学习热情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朝着较好的方向发展。实验结果表明,教授法与学习法“双反馈”教学模式,能推动学生成绩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朝良好方向发展。
万辉[8](2018)在《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方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物理是高中时期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想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来说学好物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物理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枯燥性,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因此,如何学习物理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学法指导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任育红[9](2015)在《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把学法指导当做第一要素去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首先应提高认识,从重教转化到重学上,强化参与,注重过程,培养能力是学法指导的基本途径。
农富诗[10](2014)在《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简单说明学法指导与物理学习的关系,引导出学法指导在物理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以此表现为主线,阐述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二、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1)思维导图应用与提升高中生物理自学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学生欠缺更有效的做笔记方法 |
1.1.2 高中物理存在课程内容难度大与课时不足的矛盾 |
1.1.3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及问题 |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3 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思维导图应用之理论基础 |
2.1.1 大脑左右半球研究 |
2.1.2 学习—记忆心理学研究 |
2.1.3 人脑思考过程研究 |
2.1.4 图含更多信息研究 |
2.2 高中物理学习指导策略之理论基础 |
2.2.1 高中物理学习指导策略的内涵 |
2.2.2 高中物理学习指导策略的指导原则 |
2.3 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之理论基础 |
2.3.1 动机理论 |
2.3.2 学习策略理论 |
2.3.3 能力表征理论 |
第三章 应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 |
3.1 高中物理学习指导策略的创新教学实施 |
3.1.1 如何将思维导图的应用切入物理教学中 |
3.1.2 如何教会同学们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
3.2 学生创新实践高中物理学习指导策略 |
3.2.1 高一23班的学生实践 |
3.2.2 高一24班的学生实践 |
3.3 教师落实对学生实践的周期性指导和监督 |
3.3.1 对于高一23班周期性指导和监督 |
3.3.2 对于高一24班周期性指导和监督 |
第四章 应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的调研 |
4.1 调查问卷设计与施测 |
4.1.1 问卷的编制 |
4.1.2 问卷信度、效度和研究伦理分析 |
4.1.3 问卷施测过程 |
4.2 访谈设计与施测 |
4.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4.2.2 访谈提纲的研究伦理 |
4.2.3 访谈提纲的施测过程 |
4.3 量表设计与施测 |
4.3.1 量表的编制 |
4.3.2 量表信度、效度和研究伦理分析 |
4.3.3 量表施测过程 |
第五章 相关性统计分析 |
5.1 问卷统计结果 |
5.1.1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5.1.2 问卷调查结果 |
5.1.3 问卷调查结果小结 |
5.2 访谈结果 |
5.2.1 访谈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5.2.2 访谈调查结果 |
5.2.3 访谈调查结果小结 |
5.3 量表统计结果 |
5.3.1 量表测试对象基本情况 |
5.3.2 量表调查结果 |
5.3.3 量表调查结果小结 |
第六章 提升物理自学能力的载体-新版高中物理学习指导策略 |
6.1 进入高中的新变化 |
6.1.1 教材的变化 |
6.1.2 课容量的变化 |
6.1.3 教法和学法的变化 |
6.1.4 初、高中之间的台阶变化 |
6.2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
6.2.1 学习物理的四个层次 |
6.2.2 高中物理学习成功的要素 |
6.2.3 落实高中物理学习的五个环节 |
6.2.4 高中学习“四先四后两小结” |
6.2.5 突出思维训练 |
6.2.6 注重对物理方法的总结 |
第七章 研究不足、展望与结论 |
7.1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1.1 研究不足 |
7.1.2 研究展望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高一物理教与学实际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SLQ)-Part A动机和态度 |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及回复摘要记录 |
附录四:学生访谈提纲及学生回复节选记录 |
附录五:高中物理必修一部分学生第一章章末总结思维导图作业展示 |
附录六:高中物理必修一部分学生第二章章末总结思维导图作业展示 |
附录七:高中物理必修一部分学生第三章章末总结思维导图作业展示 |
附录八:高中物理必修一部分学生第四章章末总结思维导图作业展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高中物理临界生的学习管理策略调查与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临界生 |
1.2.2 物理临界生 |
1.2.3 学习管理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4.1 国内研究背景及现状 |
1.4.2 国外研究背景及现状 |
1.5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访谈法 |
1.5.3 数据分析法 |
1.5.4 问卷调查法 |
1.6 研究的可行性 |
2 理论基础 |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 分层教学理论 |
2.3 因材施教原则 |
2.4 罗森塔尔效应 |
3 “临界生”学情调查与分析 |
3.1 学情调查 |
3.2 学情分析 |
3.2.1 智力因素 |
3.2.2 非智力因素 |
3.3 临界生性格特点分类 |
3.4 临界生转化的措施 |
4 物理临界生学习管理成效分析 |
4.1 问卷分析 |
4.1.1 调查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4.1.2 物理临界生问卷整体分析 |
4.1.3 物理临界生、优等生、后进生问卷对比分析 |
4.2 物理临界生学业成就分析 |
4.3 结论 |
5 物理临界生转化策略改进 |
5.1 心理管理策略 |
5.2 学习管理策略 |
5.2.1 分层教学 |
5.2.2 同伴教学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3)“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271”教学模式 |
(二)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三)认知主义理论 |
三、研究综述 |
(一)有关“271”教学模式的研究 |
(二)有关《导游实务》课堂教学的研究 |
第三章 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实施 |
二、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的设计 |
(二)访谈的实施 |
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导游实务》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习效果”(A1)调查结果分析 |
(二)“教学设计”(A2)调查结果分析 |
(三)“课堂氛围”(A3)调查结果分析 |
(四)“学生参与”(A4)调查结果分析 |
(五)“环境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
(六)“教学方式”调查结果分析 |
(七)“课堂学习效率”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的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二、教学对象分析 |
三、教学内容分析 |
(一)课程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定 |
四、教学环境分析 |
五、教学环节设计 |
(一)课前预习教学环节及内容设计 |
(二)课中教学环节及内容设计 |
六、教学评价设计 |
第五章 “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一、“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
(一)课前预习阶段 |
(二)课中教学阶段(总学时为90min) |
二、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
三、研究结论 |
四、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一物理教学中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文献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6.1 相关概念界定 |
1.6.2 理论基础 |
第2章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现状调查 |
2.1.1 调查的基本信息 |
2.1.2 调查问卷的信息 |
2.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2.2.1 问卷结果的信度分析 |
2.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2.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3 初高中物理的差异分析 |
2.3.1 课程性质的差异 |
2.3.2 课程内容的差异 |
2.3.3 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差异 |
2.3.4 初高中物理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差异 |
2.4 高一物理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分析 |
2.4.1 教材方面 |
2.4.2 教师方面 |
第3章 :高一教学中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优化策略及案例分析 |
3.1 高一物理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优化策略 |
3.1.1 高中教师应研究初中教材进行知识衔接点的把握 |
3.1.2 结合学生认知水平选择合适教学方法 |
3.1.3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
3.1.4 合理进行教材的使用 |
3.2 优化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教学案例分析 |
3.3 教学案例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一学生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物理教师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5)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法的培养与指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要求与目标分析 |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法的培养与指导意义 |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法的培养与指导策略分析 |
1. 激发学生物理兴趣,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主预习 |
2.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
3. 创新物理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课后进行主动复习 |
四、结语 |
(6)初中物理学法指导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学法指导的提出 |
1.1.1 研究的国内外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2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概述 |
2.1 学法指导的概念与内涵 |
2.1.1 学法指导的概念 |
2.1.2 学法指导的内涵 |
2.2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内容 |
2.2.1 确立物理学习方法的理念 |
2.2.2 引导学生学好每个环节的学习方法 |
2.2.3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
2.2.4 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
2.2.5 提髙学生智力参与程度 |
2.2.6 教法运用与学法指导和谐统一 |
2.2.7 解决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
3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学生在学法上的问题 |
3.2 教师在教法中的问题 |
3.3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3.3.1 学生在学法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2 教师在学法指导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实践 |
4.1 《力》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
4.1.1 学法指导前的教学过程 |
4.1.2 学法指导后的教学过程 |
4.1.3 两个教学过程的对比 |
4.2 《压强》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
4.2.1学法指导前的实验 |
4.2.2 学法指导后的实验改进 |
4.3 学法指导在学习成绩中的实践 |
5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教授法与学习法“双反馈”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教授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2 学习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现状 |
1.1.4 调查问卷结论与以上存在的问题基本相符 |
1.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现状 |
第3章 理论依据 |
第4章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
4.1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 |
4.2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原则 |
4.3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及模型构建 |
4.3.1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
4.3.2 “双反馈”教学模式运行机理及模型 |
4.4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及实现途径 |
4.4.1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 |
4.4.2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
第5章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 |
5.1 “双反馈”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 |
5.1.1 在自主探究课中的应用 |
5.1.2 在新课中的应用 |
5.1.3 在实验课中的应用 |
5.1.4 在训练课中的应用 |
5.1.5 在试卷讲评课中的应用 |
第6章 “双反馈”教学模式的实验成果研究 |
6.1 实验成果过程分析 |
6.1.1 测试成绩分析 |
6.1.2 学情问卷分析 |
6.1.3 学习能力提升调查分析 |
6.2 实验结论与讨论 |
6.2.1 研究成果 |
6.2.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初中物理学情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二:初中物理学习方法能力提升专项调查测试卷 |
附录三: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法指导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方法 |
(一) 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
(二) 优化课程结构 |
(三) 引导学生构建学习脉络 |
(9)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把学法指导当做第一要素去抓(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认识,把学法指导当做从教到学转化的根本途径 |
二、强化参与,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三、重视过程,教给学生方法,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
四、着眼发展,培养能力,把学法指导推向高端 |
(10)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法指导与物理学习 |
二、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学习中的表现 |
三、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四、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 [1]思维导图应用与提升高中生物理自学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 胡兆年.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2]高中物理临界生的学习管理策略调查与改进建议[D]. 吴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3]“271”教学模式在本科《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高晗.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高一物理教学中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优化研究[D]. 杨灿. 西南大学, 2020(01)
- [5]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法的培养与指导分析[J]. 李振德. 新课程, 2020(03)
- [6]初中物理学法指导与实践[D]. 叶云志.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3)
- [7]教授法与学习法“双反馈”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D]. 曾省辉. 东华理工大学, 2018(12)
- [8]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方法探析[J]. 万辉. 新课程(下), 2018(04)
- [9]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把学法指导当做第一要素去抓[J]. 任育红. 新课程(中), 2015(02)
- [10]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农富诗. 新课程(上),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