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zur空间的特征(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马忠良[1](2021)在《重组人血清对氧磷酶1的改良制备及其对有机磷解毒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有机磷化合物是20世纪初被开发的主要用作杀虫剂来保护农作物[1]。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中毒之一,主要的中毒途径包括经口和呼吸道吸入和摄入以及皮肤接触[2]。多数的有机磷中毒患者来自职业暴露和自杀[3,4]。有机磷中毒对肝,肺,肾,大脑和心脏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8]。有机磷中毒目前已知的机制是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引起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的大量聚集,过量的乙酰胆碱会导致严重的毒性,刺激毒蕈碱样和烟碱样受体,引起胆碱能综合征(24h内),出现腹泻、尿失禁、瞳孔变小、心动缓慢、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留涎、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毒蕈碱样症状以及肌束震颤、全身横纹肌肌无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汗、瞳孔变大等烟碱样症状[5,6]。随后在严格治疗期还可能发生中间综合症(IMS)(24h-7d),出现呼吸肌、极端肌肉、颈部屈肌、运动颅神经的麻痹和神经肌肉接头(NMJ)功能障碍以及由于神经靶向酯酶(NET)的抑制和老化发生延迟性神经病变(OPIDN)(7-21d)[7]。在有机磷中毒的早期,在过去的六十年来,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几乎没有改善,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有机磷中毒的药物仍然是是阿托品和肟类[9]。但是这两种治疗药物的缺点也很明显。阿托品使用过量会导致心动过速,高热,谵妄和肠道功能障碍出现麻痹型肠梗阻[10],至今尚无明确的阿托品理想剂量方案,而对肟类在有机磷中毒治疗的解毒效果也存在讨论和质疑,肟类不能保护和重新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乙酰胆碱酯酶[11]。目前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是不理想和不充分的。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种更加高效的,毒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来治疗有机磷中毒。1953年,Mazur等人在哺乳动物的身体里发现了这个酶,它可以水解有机磷化合物对氧磷[12,13],所以把它叫做对氧磷酶1(PON1)。它对许多有机磷农药有水解作用,所以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PON1是一种钙离子依赖性酶,由35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43KDa[14]。PON1主要在人体的肝脏中产生,释放入血液,因为它在N末端区域有疏水信号序列,所以能够与HDL结合[15],发挥多种功能,包括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以及各种OP化合物的解毒作用[16]。免疫组化研究发现,PON1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很多的组织中,但是是由组织自身合成,还是通过HDL运输到组织还不得而知[17]。人类的PON1基因是在第7号染色体上(7q21.3-22.1),呈六叶螺旋桨结构,编码去有9个外显子、8个内含子[18]。在不同人体内的PON1水平差异很大,这是由于PON1的基因多态性决定的。编码区域中的PON1-Q192R等位基因主要决定PON1的催化活性,编码区域中的PON1-L55M多态性以及启动子区域的PON1-T108C多态性主要决定PON1的表达水平[19]。此外,不同PON1基因型的个体对于不同有机磷化合物的中毒易感性是有差异的。研究表明PON1的192号位点的Q/R两种基因亚型对于不同种类的有机磷化合物的水解效果是有差异的[20]。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利用E.coli作为表达系统制备了重组人PON1192Q亚型[21]。但是这种原核细胞表达系统生产出来的重组PON1的产量和活性都比较低,而且在表达时,这些重组蛋白会形聚集成包涵体,需要通过复性才能重新获得活性[22,23]。但是在复性时,又会有重组蛋白损失,严重影响了表达量和活性。其次,原核系统表达重组蛋白没有翻译后的修饰功能[24]。影响了重组蛋白的的结构和功能,会使蛋白的活性受到影响甚至完全改变[25]。通过前期的研究,我们发现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的大规模悬浮培养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真核细胞蛋白表达体系。利用含PON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转染和培养昆虫细胞[27],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对目的基因进行大规模的表达。其蛋白表达效率高,产量大,酶活性稳定,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表达体系[28]。但是在实际制备的过程中,重组PON1的产量和活性虽然较之前的报道有所提升,但是仍不能满足后续试验的需求,因为在实际的试验中我们发现,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是在昆虫细胞中生产重组蛋白的瞬时表达平台。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将切断宿主翻译并诱导凋亡,并导致蛋白质表达终止。这使得表达目的蛋白局限于转染后的1-3天,严重影响了目的蛋白的产量。如何提高重组蛋白过表达的产量和活性成为了一个突破的关键点。需要对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体系进行改良,从而获得更多,活性更好的重组PON1。而且PON1192Q/R对不同类型的有机磷毒物的解毒作用缺乏系统性的研究[26]。在实验过程中发现,PON1192R对敌敌畏和乐果的水解效果好于PON1192Q。PON1192Q对敌百虫的水解效果要好于PON1192R。PON1192Q/R两种基因亚型同工酶对不同有机磷化合物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水解效果。而PON1192Q/R对三硫磷的水解效果都非常差,几乎没有水解效果。通过对这四种有机磷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对比,发现他们四个之间有一定差异。在同一位置处,敌敌畏和敌百虫的化学结构中含有P-O键,而乐果和三硫磷的化学结构中含有P-S键甚至是P=S双键。P-S键本身要比P-O键牢固,不易断开。这可能是rhPON1192Q/R难水解甚至不水解含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的原因之一。因此本实验研究拟通过利用RNAi干扰技术,构建包含Sf-caspase-1反向重复序列的重组杆状病毒pIBds Casp-1,然后转染SF21细胞,对宿主细胞进行改造,培养出RNAi介导的Sf-caspase-1抑制的稳定细胞。抑制宿主细胞内SF-Caspase-1的表达,提高SF细胞对凋亡的抗性,延迟细胞死亡和溶解,提高重组蛋白表达的产量和蛋白的活性。然后使用碱性磷酸酶对PON1192Q/R去磷酸化,证明磷酸化对PON1192Q/R的重要性[29]。同时对四种有机磷化合物按照化学结构中含有P-O键和P-S键进行分类,比较PON1192Q/R对含P-O键和P-S的有机磷化合物的水解效果的差异。初步证明PON1192Q/R对含P-O的有机化合物的水解效果要好于含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然后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rhPON1192Q/R对不同类别有机磷化合物(含P-S键和含P-S键)的解毒效果的差异。并对PON1192 Q/R水解有机磷化合物的不同机制展开了研究。研究方案:1、对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体系的优化。构建重组杆状病毒pIBds Casp载体。使用pIB载体作为骨架构建稳定的转染质粒。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从Sf21细胞提取的基因组DNA中扩增Sf-caspase-1基因的5’端800个碱基对(bp)正向和反向DNA片段。产生的构建体名为pIBds Casp,包含在opIE2启动子控制下的Sf-casp1的反向重复序列。经过20次传代后,通过基因组DNA PCR和RT-PCR分析稳定的细胞系,以检查Sf-caspase-1的反向重复DNA序列和内源表达的Sf-caspase-1 m RNA的量。确定形成稳定的SF21细胞系。然后用携带目的基因PON1的重组杆状病毒p Bac PKA8转染改造后的稳定SF21细胞系,经过6天的培养,最后采用镍柱层析的方法,回收蛋白并进行纯化。通过分光光度法对目的蛋白进行活性的检测和比较。2、研究磷酸化对保持rhPON1192R/Q亚型同工酶活性的重要性,以及rhPON1192Q/R的底物特异性差异。使用碱性磷酸酶对rhPON1R192、rhPON1Q192和人混合血清(h PON1mix)进行去磷酸化反应。选取我国最常使用的三种标志性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乐果、敌百虫、三硫磷为底物分成四组,研究去磷酸化前后,rhPON1192Q/R对上述四种有机磷底物的体外水解效果的差异。探索翻译后修饰对rhPON1192Q/R保持活性和底物特异性的重要作用。然后按照含P-O键和含P-S键将有机磷化合物分成两组,初步证明rhPON1192Q/R对含P-O键的有机磷化合物的解毒效果要好于含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3、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rhPON1192Q/R对含P-O键的有机磷化合物的解毒效果要好于含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同时研究rhPON1的Q/R两种基因亚型同工酶对有机磷中毒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14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敌敌畏染毒A组、敌百虫染毒B组、乐果染毒C组。再将各组分成四个亚组,染毒组、PON1192Q治疗组、PON1192R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个亚组12只。构建有机磷中毒大鼠的模型。治疗组在染毒后立即腹腔注射15U/kgrhPON1192Q/R来作为解毒药物。观察大鼠出现有机磷中毒症状的时间。在染毒后12小时作为实验终点。选择右上肺叶组织浸泡在10%甲醛,用于后续的HE染色。选择左肺叶组织在-80℃冻存用于后续的western blot。结果:1、通过对改良后的SF21细胞进行PCR和RT-PCR,结果显示pIBds Casp载体已与Sf21细胞基因组DNA稳定整合。此外,数据还显示Sf21/pIBds Casp-1细胞中Sf-Casp1 m RNA的水平明显低于Sf21和Sf21/pIB细胞中观察到的水平。Sf-caspase-1 ds RNA在Sf21/pIBds Casp-1细胞中成功抑制了Sf-caspase-1 m RNA的表达。2、使用rhPON1 192Q-P2-Vir和rhPON1 192R-P2-Vir病毒液分别以0.1、1、10的感染复数(MOI)感染sf21,Sf 21/pIB和Sf 21/pIBds Casp-1细胞。在2-4 dpi时,在所有MOI中,r Bac SEAP感染的Sf21/pIBds Casp-1细胞中的重组PON1累积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当MOI为1和10时,在4 dpi后感染病毒液的的Sf21/pIBds Casp-1细胞中的重组PON1累积表达比对照组高约2倍。正常和Sf-caspase-1抑制的稳定细胞之间累积重组PON1表达的差异随MOI的增加而增加。这些数据表明,杆状病毒感染后,Sf-caspase-1抑制的稳定细胞分泌的重组蛋白PON1产量高于正常SF21细胞。MOI=10时,重组PON1的表达时间早、表达累积量高、24h表达量高。3、PON1192Q/R对有机磷化合物水解活性存在差异,PON1192R对敌敌畏和乐果水解效果更好,而PON1192Q对敌百虫的水解效果更好。但是对乐果的水解活性明显弱于敌敌畏和敌百虫。在去磷酸化之后,各组的水解活性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和去磷酸化之前显示出同样的底物特异性,显示出磷酸化对于保持重组蛋白的活性具有重要作用。4、通过对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进行比对,发现他们的分子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敌敌畏和敌百虫的分子结构中含有P-O键,而三硫磷和乐果的分子结构中含有P-S键。三硫磷和乐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与它们含有P-S键有关。证明PON1192Q/R对含P-O键的有机磷化合物的水解效果要优于含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5、动物实验比较重组PON1在体内对敌敌畏,敌百虫和三硫磷的解毒效果的差异,结果发现PON1两种基因亚型同工酶对不同类别的有机磷化合物的水解效果可能完全相反。PON1 192R对敌敌畏的水解效果要好于PON1 192Q,而PON1 192R对敌百虫的水解效果要弱于PON1 192Q。6、从肺组织HE染色结果可以看到,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染毒组出现明显的肺组织充血,肺泡出血,肺泡间隔变宽,肺泡壁塌陷和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rhPON1 192 Q/R治疗组的肺水肿、肺泡间隔肿胀明显减轻,炎性细胞减少。血清和肺组织匀浆AchE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的AchE活性明显下降,而rhPON1 192 Q/R治疗组的AchE活性较染毒组有了明显提高。肺组织中SOD、GSH-Px、MDA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的SOD、GSH-Px下降明显,MDA增多,而rhPON1192 Q/R治疗组的SOD水平较染毒组有了明显升高,同时MDA水平下降。这些结果说明rhPON1192 R/Q不仅可以通过我们熟知的胆碱能机制,提高肺组织中AchE活性水平来保护有机磷中毒引起的肺损伤,同时还可以通过非胆碱能机制,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减轻了有机磷中毒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证明rhPON1 192Q/R对含P-O键的有机磷化合物的解毒效果要好于含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结论:1、使用RNA干扰技术可以获得Sf-caspase-1抑制的稳定SF21细胞。在感染后2天和3天,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增强了重组PON1蛋白的产量。感染后5天,与不使用si RNA改造的细胞系相比,Sf-caspase-1抑制的稳定SF21细胞中蛋白的活性仍然更高,目的蛋白产量也更高。2、去磷酸化前后rhPON1 192 Q/R底物特异性依然存在,但是酶的活性出现了明显的下降。3、rhPON1192Q/R对含P-O键的有机磷化合物的水解效果要好于含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在大鼠体内,rhPON1192Q/R对含P-O键的有机磷中毒的解毒效果要好于含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中毒。4、rhPON1192Q/R对不同种类的有机磷中毒大鼠的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作用的机制可以总结为两种。一种是胆碱能机制,通过减轻有机磷化合物对血清和肺组织的胆碱酯酶的抑制,提高肺的动静态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例,起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第二种是氧化应激机制,PON1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减轻了有机磷中毒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了肺组织。5、PON1192Q/R对含P-O键的有机磷毒物的解毒效果要好于含P-S键的有机磷毒物。
程立新[2](2020)在《Banach空间的保度量(等距)映射》文中认为Banach空间的保度量(等距)映射研究自从Mazur-Ulam定理(1932)(Banach空间之间的保度量满射一定是仿射映射)开始,已经进行了80多年.本文主要对Banach空间上的保度量映射、或者等距映射及其推广形式—扰动等距和粗等距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同时也包含一些新的结果.本文重点放在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该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介绍.
丁玲[3](2020)在《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的翻转课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流程,并在多个领域教学中得到运用。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现状,我们了解了国内外研究在研究数量、研究内容、研究结果以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异同。同时,我们注意到,国内对英语学习者在翻转课堂中满意度的探索还有待加强,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为了弥补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从学生的满意度角度出发,探究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情况以及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以期为基于翻转课堂的英语教学提供借鉴。本研究以来自南京四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以及相关任课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旨在回答以下五个问题:一、国内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满意度情况如何?二、课前、课中和课后满意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三、学生的满意度在性别、专业、年级、英语水平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四、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满意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五、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同的性别、专业、年级、英语水平方面具有什么样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学生对翻转课堂各个阶段的满意度均超过了一般水平,其中最高的为课中满意度,总均值达到了3.56,其次为课前满意度,最低为课后满意度;第二,课前、课中和课后满意度两两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学生在各阶段的满意度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和英语水平上都存在显着差异;第四,学生预期并不会直接影响学生满意度水平,而是通过感知质量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对满意度产生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会对学生满意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满意度,但是可以通过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这两个中介变量对学生的满意度产生影响。第五,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同的性别、专业、年级、英语水平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性。本研究对于提高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改善翻转课堂英语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教育者需重视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重视翻转课堂三个阶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将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注重课前和课中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后阶段的教学;第二,教育者需不但需要重视英语的工具性,还需重视其人文性,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双重需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育者还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对满意度和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实现个性化教学;第四,教育者可依靠构筑学习共同体和科学的评价的体系,营造英语交流和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五,教育者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学生和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翻转策略,做到“翻转有度”。在理论价值上,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自建了“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量表”和“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影响因素量表”。在实践价值上,有助于了解学生对英语翻转课堂的实际感受和需求,促使教育者发现翻转课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提供现实依据。
张文[4](2020)在《Banach空间的球覆盖性质》文中研究指明如果Banach空间X的单位球面可以被可数个不包含原点的球所构成的球族所覆盖,则称X具有球覆盖性质.本文对Banach空间的球覆盖性质这个研究方向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同时也给出一些新的相关研究成果.
郭炎华[5](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余美华[6](2020)在《居住流动性影响决策偏差》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趋势下,人们出于各种原因而搬迁,个体的居住流动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社会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居住流动性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鲜有研究关注居住流动性与决策偏差的关系。居住流动性增加,个体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增加,诸如情绪、认知和社交网络等心理过程以及行为受到影响;同时,这些心理过程影响了个体在做出涉及到潜在的损失、风险以及延时等决策时表现出的决策偏差,即损失厌恶、时间折扣以及风险厌恶。本研究旨在检验居住流动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这三种决策偏差。本研究通过4项研究共11个实验,结合了调查问卷法和启动居住流动(vs.稳定)观念的实验操控法,并采用行为以及脑电技术测量方法,检验了中国和美国样本的居住流动性和经济金钱情境下的损失厌恶、时间折扣和风险厌恶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结果表明,历史居住流动性与损失厌恶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居住流动观念显着增加不确定感高的个体的损失厌恶;在神经层面上,被启动居住流动观念而非居住稳定观念的个体中,不确定感与损益反馈之间的FRN差异幅值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研究二结果表明,居住流动观念在行为层面上增加时间折扣率,在神经层面,在当前和未来的大量损失之间,被启动居住流动观念而非稳定观念的被试的反馈相关的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FRN)出现显着的差异,而在当前和未来的收益之间不存在显着的FRN差异;此外,居住流动性观念增加时间折扣的效应可由不确定感中介。研究三的结果表明,历史居住流动性与风险厌恶呈正相关,居住流动性能增加风险厌恶。研究四的结果表明,居住流动观念与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交互影响时间折扣,风险厌恶较高和损失厌恶较低的个体,启动居住流动(vs.稳定)观念显着增加时间折扣;对于启动居住流动(vs.稳定)观念的被试,损失厌恶能中介历史居住流动性增加风险厌恶的效应。总的来说,居住流动性调节了个体的决策偏差,这些结果丰富了社会生态心理学以及经济决策领域的研究,并对个体的决策、组织管理以及社会经济市场管理具有启发性意义。
熊晓蕾[7](2020)在《TM空间和(?)∞(Γ)-型空间单位球面上的Wigner定理》文中认为Wigner定理是在空间理论研究中与线性等距有关的一个重要结果,同时其在量子力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Wigner定理提出后,许多学者在不同空间对Wigner定理作出进一步论证.最近几年,将Wigner定理与Tingley问题结合起来研究也成为新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在(?)∞(Γ)-型空间和Tsirelson空间T上Wigner定理的论证研究,将Wigner定理在改进的Tsirelson空间TM上作了进一步的推广,同时在(?)∞(Γ)-型空间的单位球面上将Wigner定理与Tingley问题结合起来,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在第一章节中,首先详细介绍Wigner定理的现状和发展过程,给出本文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其次引出本课题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最后介绍Tingley问题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在第二章节中,首先介绍Tsirelson空间T和改进的Tsirelson空间TM的定义及其范数定义形式,结合赋范空间上等距的性质,论证空间上存在的两个重要性质.其次介绍了证明Tsirelson空间T上Wigner定理的主要过程和结论.最后结合改进的Tsirelson空间TM特殊的定义和性质,完成空间TM上的Wigner定理的证明.在第三章节中,首先介绍赋范空间(?)∞(Γ)-型空间的定义.其次结合(?)p(Γ)空间证明Wigner定理的主要步骤,讨论(?)∞(Γ)-型空间上的Wigner定理的证明.最后利用将(?)∞(Γ)-型空间单位球面上的映射f延拓至全空间的方法,通过证明映射的类似表现定理及近似线性,解决(?)∞(Γ)-型空间单位球面上的Tingley问题及Wigner定理的证明.
李琰[8](2020)在《《为学而教》(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为学而教——将学生送上成功之路的101种教学活动》翻译报告。原作主要讲解了八种教学方法和101种教学活动,属于教学方法与素材类。教学方法类型的书籍有很多,但是专门针对教学人员使用的教学活动指导书籍却有所欠缺,而这本书则为教学人员综合性地提供了教学方法,包括方法重点与理论依据,并提供了101种特别设计的创意性教学活动,以更好地帮助教学人员开展教学工作,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翻译原文选取《为学而教——将学生送上成功之路的101种教学活动》中自序言至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进行英汉翻译,属于非文学翻译,文本类型属于信息型。该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实践性特点。将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作为基础,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使目标读者可以快速理解、消化,从而在理论指导下,快速投入教学实践,从而较快实现、完善教学过程,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如今,全球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影响愈发深刻,多样化的趋势愈发突出,中外教育领域方面的学习与交流日益增强,各国之间不仅留学生数量与日俱增,教育交流越来越频繁,涉及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教师之间的沟通、切磋与学习。教师通过国外进修、阅读国外书籍等,来了解国外校园概况、学生状态与国外教学情况,以及教学技巧、教学活动设计等各个方面,从而使国内教师与国际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对国外教育教学类书籍的翻译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样可以将优良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进、介绍给国内教师,以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准确地将原文内容与信息进行传达,帮助国内教师了解掌握书本信息与内容,满足其阅读需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多重困难与挑战,例如:如何在保持对原文本的理解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将汉语表达得流畅、易懂,同时又要保持原文本的语言风格,这一点并不容易。笔者将目的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目的论的观点认为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受众,他们同样决定翻译方向。“受众”不同,专业知识与文化背景也会随之改变,他们对译文具有期待,表现出特定的阅读需求。而《为学而教——将学生送上成功之路的101种教学活动》的读者则主要是各级各类教学机构的教职人员,他们可能经验丰富,又或者刚刚进入教育行业。但他们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专业背景,拥有丰厚的知识储备,阅读理解能力强。总的来说,他们对译本的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以受众作为翻译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向,可以在翻译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翻译标准,便于译者在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中找到主要矛盾,并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快速准确地进行翻译。《为学而教——将学生送上成功之路的101种教学活动》翻译实践中,译者主要从词汇、句法与语篇的角度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在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翻译难点主要包括译文语言风格的平衡、专业术语的翻译等,采取的翻译技巧包括增词与减词、人称转换等。通过这次翻译实践与研究,译者发现目的论对教育方法与素材类等非文学书籍、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解释性。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清晰地分析翻译问题。该翻译报告对教育教学类书籍特别是教学工具类书籍的汉译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晓宇[9](2020)在《度骨化醇的新化学合成工艺研究》文中提出D族维生素是被广泛研究的一类维生素,最初发现其主要作用为维持体内钙平衡,可用来治疗佝偻病,骨质疏松等;近几十年研究发现其受体遍及体内大多数器官,随着对其体内作用机制的不断清晰,该类化合物的其他作用(如治疗高磷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银屑病等)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上市的维生素D衍生物主要分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衍生物,但具有上述作用的药物较少,亟需补充新的品种丰富患者选择。度骨化醇,属于维生素D2的重要衍生物,主要用于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磷血症等。本论文在探讨维生素D,度骨化醇化学合成工艺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维生素D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探索化学合成度骨化醇的新路线,成功获得了适合工业化生产,切实可行的合成路线,并探索优化了帕立骨化醇的合成方法。本论文通过研究,完成了以下目标:1.通过对比分析目前报道的文献,设计了一条全新的度骨化醇化学合成路线,并对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2.调整关键步骤(氧化反应)的反应条件,使该步反应收率由文献报道的30.2%提高到49.1%。3.通过增加硅醚化反应实现了对于关键中间体(氧化反应产物)的分离纯化,并摸索硅醚化的结晶条件,有效分离了杂质及异构体,从而对氧化反应后处理要求降低,对路线的可控性提高,也是对路线最大的改进之处。4.成本大幅降低:新路线成本约3050-3200元/克,较目前最低成本路线至少降低了 1000 元/克。5.对合成步骤进行了调整,使工艺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最终批量超过1g;度骨化醇软胶囊的规格为,0.5μg,1μg和2.5μg,临床批量以30万粒计算对于原料药要求批量为1.2g,目前研究可以满足临床批量要求。
李晓寒[10](2020)在《1α-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及钯—硫体系催化的烯丙位氧酰基化反应研究》文中提出1α-羟基维生素D3系列产品作为治疗佝偻病的首选药物,市场需求大,应用前景好,而该药物的高选择性合成是一直是研究热点和挑战。目前最广泛使用的1α-羟基维生素D3合成方法是以维生素D3为原料,经过酯化、成环、选择性氧化、开环和环加成除杂质五个步骤,通常使用二氧化硒,毒性大、反应进程难控制。此外,原方法极易产生顺反异构体杂质,导致反应总体收率较低,原子经济性差,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本文采用两种主要策略解决上述问题:1)通过光异构化反应将反式异构杂质转变为顺式产物,再用Diels-Alder反应对顺式产物提纯;设计新的烯丙位氧酰基化路线,并通过实验对路线可行性进行验证;2)设计合成新的含硫配体,并将钯-硫配体催化体系应用于双键的烯丙位C-H活化反应及1α-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维生素D3的由来、体内代谢途径、药理活性及其他相关D3类药物,分析了维生素D3的结构特点,明确其重要性及合成难度大。从全合成和半合成的角度对已报道的1α-羟基维生素D3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重点分析了1α-羟基维生素D3的半合成方法。在现有1α-羟基维生素D3半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设计新的合成路线。发现了合成1α-羟基维生素D3的新底物速甾醇,并且使用LED蓝光将反式异构杂质有效异构化为顺式产物,使反应总收率由17%提高至34%,分离后最终产物纯度达到99%。第二部分首先综述了用于催化烯丙位氧化的三个主要体系:Riley氧化体系,Kharasch-Sosnovsky反应体系和钯-硫催化体系,重点介绍了钯催化体系中的不同配体及其相关配位特点。设计了新型的钯/双齿噻二唑催化体系,一步实现直链单取代末端烯烃烯丙位选择性氧酰基化反应。对配体、催化剂、碱等条件的优化筛选后,以中等至优的收率(43-80%)高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氧酰基化产物。提出了π-烯丙基中间体和σ-钯中间体两种不同的催化机理。设计了新型的钯/单噻二唑催化体系,催化反应活性较低的1,1-双取代的末端烯烃氧酰基化反应,并以适中至优的收率(33%-86%)的得到了一系列烯丙位酯化产物。与双硫噻二唑配体相比,单噻二唑配体催化效率高,底物适用范围广,该配体不仅适用于1,1-双取代末端烯烃的催化氧酰基化,还可用于催化环状烯烃和单萜类烯烃。尝试将该催化体系应用于维生素D3衍生物的烯丙位酯化反应,但未获得预期产物。总结全文,本文完成了由维生素D3合成1α-羟基维生素D3方法的改进,使反应总收率提高至34%。通过对钯硫催化体系中不同噻二唑配体的设计,做到了对不同类型烯烃的催化氧酰基化:双硫噻二唑配体可实现单取代末端烯烃的高选择性烯丙位氧酰基化(直链产物:支链产物大于50:1);单噻二唑配体,可实现不活泼的1,1-双取代末端烯烃、萜烯和环烯的氧酰基化。
二、Mazur空间的特征(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zur空间的特征(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重组人血清对氧磷酶1的改良制备及其对有机磷解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工程细胞改造及其对rhPON1_(192Q/R)基因亚型同工酶表达的评估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构建RNAi介导的Sf-caspase-1 抑制的稳定SF21 细胞 |
2.2.2 含有目的基因PON1 基因序列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
2.2.3 rhPON1_(192Q/R)活性的检测 |
2.2.4 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检测和鉴定 |
3 结果 |
3.1 Sf-caspase-1 的反向重复DNA序列和内源性表达的Sf-caspase-1 mRNA的量结果 |
3.2 紫外线照射检测细胞活力 |
3.3 sf21,Sf 21/ pIB和 Sf 21/ pIBds Casp-1 细胞中目的蛋白rhPON1 R/Q192 两种基因亚型同工酶的累积表达情况 |
3.4 sf 21,Sf 21/ pIB和 Sf 21/ pIBds Casp-1 细胞中目的蛋白rhPON1 R/Q192 两种基因亚型同工酶的每24 小时的表达情况 |
3.5 目的蛋白的检测 |
3.5.1 电泳及Western blot结果 |
3.5.2 目的蛋白活性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磷酸化修饰对rhPON1_(192Q/R)的活性和底物特异性的重要性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 |
2.1.1 试剂 |
2.1.2 配制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rhPON1_(192Q/R)的去磷酸化反应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去磷酸化后的rhPON1 _(192Q)、rhPON1 _(192R)和hPON1_(mix)的分子量的改变 |
3.1.1 SDS-PAGE电泳分析 |
3.1.2 western blot分析 |
3.2 去磷酸化对rhPON1 _(192Q)、rhPON1 _(192R)和hPON1_(mix)活性影响 |
3.2.1 去磷酸化前后rhPON1 _(192Q)、rhPON1 _(192R)和hPON1_(mix)对敌敌畏、乐果、敌百虫、三硫磷水解效果的改变 |
3.2.2 比较去磷酸化前后rhPON1 _(192Q)、rhPON1 _(192R)和hPON1_(mix)底物特异性差异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rhPON1_(192Q/R)对有机磷中毒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材料 |
2.1.1 试剂 |
2.2 实验动物和分组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分组和造模 |
2.3 实验方法 |
2.3.1 观察并记录大鼠中毒的表现和时间 |
2.3.2 分光光度法来检测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AchE的含量 |
2.3.3 各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结果 |
2.3.4 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检测 |
2.3.5 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AchE的表达情况 |
2.3.6 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出现流涎、肌颤和肌无力评分大于2 的时间 |
3.2 各组大鼠存活率 |
3.3 各组大鼠肺干、湿重比 |
3.4 各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结果 |
3.5 肺组织中SOD、GSH-Px、MDA水平 |
3.6 染毒各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胆碱酯酶活性 |
3.7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AchE表达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对氧磷酶1在有机磷中毒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的翻转课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词、术语与人名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2 国内外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回溯 |
2.3 高校英语翻转课堂学习者满意度研究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顾客满意度理论 |
3.2 自主学习理论 |
3.3 Moos环境结构理论 |
3.4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工具 |
4.2.1 问卷设计 |
4.2.2 初始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4.3 实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4.3.1 实测问卷的信度分析 |
4.3.2 实测问卷的效度分析 |
4.3.3 全模型的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1.1 学生满意度分析 |
5.1.1.1 学生满意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2 课前、课中、课后满意度相关分析 |
5.1.1.3 不同变量下学生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
5.1.2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2.1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2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的相关分析 |
5.1.2.3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的路径分析 |
5.1.2.4 不同变量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5.2 讨论 |
5.2.1 学生满意度讨论 |
5.2.1.1 课前满意度 |
5.2.1.2 课中满意度 |
5.2.1.3 课后满意度 |
5.2.2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讨论 |
5.2.2.1 学生预期 |
5.2.2.2 感知质量 |
5.2.2.3 感知价值 |
5.2.2.4 自主学习能力 |
5.2.2.5 其他影响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研究对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启示 |
6.1 促进阶段衔接,重视语言学习情境 |
6.2 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
6.3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 |
6.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渐进翻转 |
6.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 |
6.6 构建学习群体,营造英语交流环境 |
6.7 构建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学”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未来研究的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问卷调查量表 |
附录Ⅱ 访谈提纲与访谈资料编码结果 |
附录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5)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目的 |
3.理论依据 |
4.研究方法 |
5.研究内容 |
6.研究路线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
1.翻转课堂的起源 |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翻转课堂 |
2.乡村与乡村学校 |
3.本土化 |
4.学习力 |
5.学优生与学困生 |
6.知识沟 |
(三)内涵解析 |
1.翻转课堂的本质 |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1.比较之目的 |
2.方法与依据 |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4.比较研究启示 |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
1.翻转之取长补短 |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
(一)调研设计 |
1.调研对象 |
2.理论模型依据 |
3.量表维度设计 |
(二)调研实施 |
1.问卷 |
2.访谈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1.教学传播者分析 |
2.学生分析 |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
4.调研结论 |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
4.教学评价模式 |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
(一)实验设计 |
1.研究问题假设 |
2.研究样本 |
3.变量控制 |
(二)实验前期工作 |
1.实验科目的选择 |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
3.微课的制作 |
(三)实验过程 |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
3.数据收集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
1.终结性评估分析 |
2.形成性评估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
(三)研究创新 |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
(四)研究呈献 |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
(一)研究不足 |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
2.研究样本的局限 |
3.研究时段的局限 |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
3.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居住流动性影响决策偏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居住流动性 |
2.2 决策偏差 |
2.3.居住流动性影响决策偏差 |
2.4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居住流动性影响损失厌恶(研究一) |
3.1 实验1居住流动性与损失厌恶的相关关系 |
3.2 实验2居住流动性增加损失厌恶:不确定感的作用 |
3.3 实验3居住流动性影响损失厌恶的神经机制 |
第四章 居住流动性影响时间折扣(研究二) |
4.1 实验4居住流动性与时间折扣的相关关系 |
4.2 实验5居住流动性增加时间折扣 |
4.3 实验6居住流动性增加时间折扣的神经相关研究 |
4.4 实验7居住流动性增加时间折扣:不确定感的中介作用 |
第五章 居住流动性影响风险厌恶(研究三) |
5.1 实验8居住流动性与风险厌恶的相关关系 |
5.2 实验9居住流动降低风险厌恶 |
第六章 居住流动性影响决策偏差(研究四) |
6.1 实验10居住流动性影响时间折扣:损失厌恶的调节作用 |
6.2 实验11居住流动性影响决策偏差:损失厌恶的中介作用和风险厌恶的调节作用 |
第七章 总讨论 |
7.1 研究一居住流动性影响损失厌恶 |
7.2 研究二居住流动性影响时间折扣 |
7.3 研究三居住流动性影响风险厌恶 |
7.4 研究四居住流动性影响决策偏差 |
7.5 研究贡献、局限性和展望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居住流动性 |
2. 损失厌恶 |
3. 时间折扣 |
4. 风险厌恶 |
5. 不确定感 |
6. 不稳定感 |
7. 苦恼感 |
8. 短版状态焦虑量表 |
9.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
10. 生活满意度 |
研究成果 |
致谢 |
(7)TM空间和(?)∞(Γ)-型空间单位球面上的Wigner定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Wigner定理及Tingley问题的介绍 |
1.1 Wigner定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 |
1.2 Tingley问题的介绍和研究现状 |
1.3 小结 |
第二章 空间T及空间T_M上的Wigner定理 |
2.1 引言 |
2.2 Tsirelson空间T及改进的Tsirelson空间T_M的定义及性质 |
2.3 Tsirelson空间T上 Wigner定理 |
2.4 改进的Tsirelson空间T_M上的Wigner定理 |
2.5 小结 |
第三章 (?)~∞(Γ)-型空间及其单位球面上的Wigner定理 |
3.1 引言 |
3.2 关于(?)~∞(Γ)-型空间的定义 |
3.3 (?)~∞(Γ)-型空间上Wigner定理 |
3.4 (?)~∞(Γ)-型空间单位球面上的Wigner定理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为学而教》(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原文 |
译文 |
翻译报告 |
引言 |
1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材料来源 |
1.2 作者简介 |
1.3 作品简介 |
1.4 翻译选题意义 |
2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原文的详细阅读与理解 |
2.1.2 相关专业材料的分析与梳理 |
2.1.3 辅助工具及术语统一 |
2.2 译中难点 |
2.2.1 词汇与句法的翻译 |
2.2.2 语篇翻译的整体把握 |
2.3 审读、润色与定稿 |
2.3.1 初稿的审读与检查 |
2.3.2 后期的修改与润色 |
3 翻译案例与分析 |
3.1 词汇层面 |
3.1.1 书名的翻译 |
3.1.2 词义的引申 |
3.1.3 词性的转换 |
3.1.4 代词的处理 |
3.2 句法层面 |
3.2.1 被动句的翻译 |
3.2.2 定语从句的翻译 |
3.2.3 状语从句的翻译 |
3.2.4 标点符号的处理 |
3.3 语篇层面 |
3.3.1 增词减词 |
3.3.2 人称转换 |
4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实践技巧总结 |
4.2 翻译心得与体会 |
参考文献 |
(9)度骨化醇的新化学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维生素D的研究概况 |
1.1.1 概述 |
1.1.2 VD的研究历史及重要衍生物 |
1.1.3 VD的体内代谢 |
1.1.4 VD的临床作用 |
1.1.5 VD的靶点及作用机制 |
1.1.6 目前成药的VD衍生物 |
1.1.7 VD的合成方法 |
1.2 度骨化醇的介绍 |
1.2.1 概述 |
1.2.2 度骨化醇的临床研究 |
第二章 度骨化醇新合成工艺的研究 |
2.1 度骨化醇药物研发的意义 |
2.2 度骨化醇合成方法 |
2.2.1 微生物发酵法 |
2.2.2 化学合成法 |
2.2.2.1 光反应开环转化法 |
2.2.2.2 N-亚磺酰基对甲苯磺胺D-A反应合成法 |
2.2.2.3 二氧化硫协同环化合成法 |
2.2.2.4 Mazur's重排合成法 |
2.3 新合成工艺的研究 |
2.3.1 设计思想 |
2.3.2 拟采用合成路线 |
2.3.3 合成工艺的研究探索 |
2.3.4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3 度骨化醇的合成 |
3.3.1 维生素D2对甲苯磺酸酯(2)的合成 |
3.3.2 3,5环合维生素D2(3)的合成 |
3.3.3 1α-羟基-3,5环合维生素D2(4)的合成 |
3.3.4 1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维生素D2(5)的合成 |
3.3.5 乙酰基度骨化醇的合成(7) |
3.3.6 度骨化醇的合成(8) |
3.4 关键中间体解析 |
3.5 结果及讨论 |
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附录A 谱图及验证性资料 |
附录B VD2生物体内合成示意图 |
附录C 帕立骨化醇路线及工艺简述 |
(10)1α-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及钯—硫体系催化的烯丙位氧酰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一章 维生素D_3简介 |
1.1 维生素D_3起源及分类 |
1.2 维生素D_3的代谢途径 |
1.3 维生素D_3的药理活性 |
1.3.1 维生素D_3 与佝偻病 |
1.3.2 维生素D_3 与肿瘤 |
1.3.3 维生素D_3 与肾病 |
1.3.4 维生素D_3 与免疫系统疾病 |
1.4 维生素D_3类药物 |
1.5 维生素D_3的结构特点 |
1.5.1 A环部分 |
1.5.2 B环(共轭三键)部分 |
1.5.3 C&D环部分 |
1.5.4 侧链部分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1α-羟基维生素D_3 合成路线研究 |
第二章 1α-羟基维生素D_3 衍生物的合成综述 |
2.1 1α-羟基维生素D_3 衍生物的全合成 |
2.1.1 Horner-Wittig成烯 |
2.1.2 A环与CD环交叉偶联 |
2.1.3 垒烯经热诱导氢原子迁移构建共轭三烯 |
2.1.4 钯催化串联偶联环化 |
2.1.5 铬促进的A环与CD环偶联 |
2.1.6 Julia烯化反应 |
2.2 1α-羟基维生素D_3 的半合成 |
2.2.1 3 ,5-环维生素D_3 保护法 |
2.2.2 Horner-Wittig成烯Diels-Alder保护法 |
2.2.3 二氧化硫保护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α-羟基维生素D_3 的合成路线研究 |
3.1 引言 |
3.2 合成路线设计及分析 |
3.2.1 环氧化路线 |
3.2.2 △9,10末端烯烃的官能团化 |
3.2.3 以cis-速甾醇为底物合成1α-羟基维生素D_3 |
3.2.4 LED蓝光促进维生素D_3 中△5,6双键异构化 |
3.3 路线研究及优化 |
3.3.1 3 ,5-成环反应优化 |
3.3.2 二氧化硒催化的烯丙位氧化反应优化 |
3.3.3 3 ,5-环维生素D_3 开环条件优化 |
3.3.4 LED蓝光催化双键异构化 |
3.3.5 对维生素D_3 的烯丙位氧化尝试 |
3.4 实验部分 |
3.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4.2 1 α-羟基维生素D_3 的合成操作 |
3.5 数据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烯丙基末端氧化反应——钯与噻二唑配体催化烯烃氧酰基化研究 |
第四章 末端烯烃烯丙位氧化综述 |
4.1 二氧化硒催化体系(Riley氧化) |
4.2 铜/过氧酸酯催化体系(Kharasch-Sosnovsky反应) |
4.3 钯-配体催化体系 |
4.3.1 钯催化简述 |
4.3.2 钯催化氧化末端烯烃:直链选择性 |
4.3.3 钯催化氧化末端烯烃:支链选择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硫噻二唑配体的合成设计及其催化的单取代末端烯烃氧酰基化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设计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体的筛选 |
5.3.2 底物适用范围 |
5.3.3 反应机理 |
5.4 实验部分 |
5.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4.2 反应底物以及配体制备 |
5.4.3 烯丙位氧化操作 |
5.5 化合物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单噻二唑配体的合成设计及其催化的多取代烯烃氧酰基化反应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配体的筛选及条件优化 |
6.2.2 反应底物拓展 |
6.2.3 反应机理讨论 |
6.3 实验部分 |
6.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3.2 实验操作 |
6.4 化合物表征 |
6.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图 |
(1)文章附图 |
(2)甾体化合物核磁谱图 |
(3)配体核磁谱图 |
(4)烯丙位氧酰基化产物核磁谱图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Mazur空间的特征(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组人血清对氧磷酶1的改良制备及其对有机磷解毒作用的实验研究[D]. 马忠良.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Banach空间的保度量(等距)映射[J]. 程立新. 中国科学:数学, 2020(12)
- [3]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的翻转课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丁玲.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Banach空间的球覆盖性质[J]. 张文. 中国科学:数学, 2020(12)
- [5]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6]居住流动性影响决策偏差[D]. 余美华. 中山大学, 2020(07)
- [7]TM空间和(?)∞(Γ)-型空间单位球面上的Wigner定理[D]. 熊晓蕾.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8]《为学而教》(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李琰. 河南大学, 2020(02)
- [9]度骨化醇的新化学合成工艺研究[D]. 杨晓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1α-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及钯—硫体系催化的烯丙位氧酰基化反应研究[D]. 李晓寒.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