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钛

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钛

一、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钛(论文文献综述)

宋超群[1](2021)在《纳米MCFs组装血红蛋白、卵清白蛋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材料对蛋白质的固化是现代生物工程领域的前沿学科,蛋白质固定化有利于保护蛋白质的天然构象和催化活性。固定化蛋白质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医疗诊断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然而,固定化蛋白质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选择适宜人类体征的载体材料、材料的孔径、孔道适应性以及蛋白质催化的连续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控制介孔材料的孔径和表面官能团,将蛋白质固载在介孔材料的分子筛孔道中,从而得到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使其成为固载蛋白质的优良载体,并为构筑高效纳米生物反应器奠定基础。本文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出了泡沫状介孔分子筛(mesocellular foam silica,MCFs),它具有长程有序的六方相结构,泡沫状中三维介孔囊泡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之一。以MCFs分子筛为主体,将卵清白蛋白成功地组装到介孔分子筛MCFs中,组装进的卵清白蛋白的量为71.08 mg/g。粉末XRD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当卵清白蛋白固载于主体材料MCFs中时,主体材料的骨架完整,主体材料的结构并未受到所用蛋白质固载方法的明显影响,卵清白蛋白的构象未被破坏,蛋白质未变性。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卵清白蛋白处于分子筛的孔道内,且复合材料稳定性良好。MCFs的平均粒子直径为2200±50 nm,MCFs-卵清白蛋白主-客体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子直径为2250±50 nm。差热结果说明主-客体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它的结构和构象没有被改变,所制备的主-客体复合材料呈现出一定发光现象。卵清白蛋白在MCFs分子筛上的吸附,证明了MCFs分子筛的三维多孔结构对卵清白蛋白有良好的固载能力。将牛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成功地固载到介孔分子筛MCFs中,固载进的血红蛋白的量为50.27 mg/g。通过对MCFs对血红蛋白的吸附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佳吸附条件,其中最佳吸附物(牛血红蛋白)/吸附剂(MCFs)(质量比,m/m)为3/50。通过一系列表征方法,可以证明MCFs的纳米孔道内已经成功组装进了血红蛋白。讨论了甲基改性对介孔MCFs分子筛孔径和孔径分布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MCFs-Hb的平均直径为2212±50 nm,(CH3-MCFs)-Hb的平均直径为2219±50 nm。MCFs/(CH3-MCFs)对血红蛋白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MCFs/(CH3-MCFs)吸附血红蛋白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并且属于自发反应过程。由于甲基化改性的MCFs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可有效改善表面官能团与蛋白质之间的作用力,又由于改性后的分子筛表面电荷与蛋白质的等电点(p I)接近,从而使被吸附蛋白之间的排斥性静电相互作用最小化。因此,经过甲基化改性的MCFs吸附过后,血红蛋白的活性提升了50%左右。复合材料MCFs-Hb/(CH3-MCFs)-Hb在0.1 mol/L Na OH溶液解吸附过程中,5 h达到平衡,解吸附率分别为72.58%和69.67%。重复利用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甲基化后的介孔材料(CH3-MCFs)-Hb重复使用次数高于MCFs-Hb,说明MCFs甲基化后,减少了酶在主体材料中的“泄漏(leakage)”。发光光谱证明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有一定的发光特性。

万贝贝,柳玉英,吴洋[2](2018)在《分子光谱法测定钇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评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分子光谱法测定钇的进展情况。包括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共振光散射法以及化学计量学在分子光谱中的应用。在各种方法中,常规分光光度法仍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方法。在所用的显色剂中,偶氮氯膦类、三苯甲烷染料和偶氮胂类试剂是目前测定痕量钇的重要试剂,同时新的显色剂如三溴偶氮胂、溴邻苯三酚红(BPR)、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氟胂型试剂等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而荧光光度法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相应体系也在逐渐增多。共振光散射分析法和化学计量方法在测定痕量钇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测定体系、测定条件、灵敏度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概述。

李雪梅[3](2016)在《荧光光度法测定镧、钇、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稀土(Rare Earth)资源非常丰富,它们在化工、冶金、陶瓷、材料等不同领域应用都是十分广泛。稀土一直就被人们誉为“工业维生素”,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因此,加强稀土元素测定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荧光光度法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微量元素的测定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研究了荧光光度法测定镧(La)、钇(Y)、铕(Eu)的研究。全文分为如下部分:1.基于稀土镧对双氧水氧化二氯荧光素(DCF)有催化作用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镧的新方法。本文讨论了反应介质的酸度、反应温度、二氯荧光素用量、双氧水用量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镧浓度在0.22.0μg/mL时,荧光强度的改变量△F与La(Ⅲ)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F=-1.17944+10.21833ρ,相关系数0.9944。方法的检出限CL为0.015μg/mL,加标回收率为94.1%到101.2%。此方法成功用于测定稀土样品中的痕量镧。2.在酸性条件下,达旦黄在特定的激发波长下可以发射较强的荧光。高碘酸钾可以氧化达旦黄产生强荧光物质使其荧光强度增强,钇(III)的加入可以引起体系荧光强度大大降低。在实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变化量△F与钇(III)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钇(III)的荧光光度法。本文讨论了达旦黄的用量、氧化剂的用量、缓冲液用量、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共存离子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9380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F=3.98ρ+48.39,相关系数r=0.9926。同时发现在选定条件下,瑞利散射光强度的增强量△I与钇(III)的浓度也呈线性关系。当钇(III)的浓度为0.17640μg/mL时,线性回归方程为△I=6.32ρ-10.11,相关系数r=0.9948。将此两方法成功用于测定钇铝合金中的钇含量。3.在K2HPO4-KH2PO4(pH 5.8)缓冲溶液中,罗丹明B于特定的激发波长下可以发射较强的荧光光谱,加入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组成的Fenton试剂后,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在以上体系中加入痕量的铕离子(Ⅲ),荧光强度会增强。在实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变化量△F与铕离子(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铕离子(Ⅲ)的荧光光度法。本文讨论了介质的酸度,罗丹明B用量,Fenton试剂的用量和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F的影响,确定了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铕浓度在0.21.6μg/mL范围内,荧光增强值ΔF与铕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是ΔF=9.8592ρ-0.6829。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55,检出限为0.054μg/mL。该法成功用于湖水样品中痕量铕(Ⅲ)的分析测定。

李雪梅,柳玉英,巩秀贤[4](2015)在《分子光谱法测定镧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对1990-2014年间分子光谱法测定镧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具体内容包括:普通光度法、动力学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和计算光度法。其中普通光度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偶氮胂和偶氮氯膦是最常用的显色剂,同时新显色剂如二溴氟基偶氮甲胂(5-MasA-DBF)等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而动力学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因其灵敏度高,相应体系也在逐渐增多。化学发光法具有线性范围宽的优点,相应研究也会不断增加。对每种分析方法从测定体系、测定条件、灵敏度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

李强,何家洪,李国强,宋仲容,徐强[5](2014)在《分子光谱法测定痕量铝(Ⅲ)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近年来(2004—2013)分子光谱法测定铝(Ⅲ)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普通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双波长光度法以及相关联用技术。对不同分析方法的反应介质、线性范围、检出限、实际应用对象等进行了概述,并对分子光谱法测定铝(Ⅲ)的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开发新型显色剂与环保荧光试剂,提高方法的特异选择性,缩短分析时间;引入电子计算机等人工智能系统,对信号处理、方法校正、实验设计等进行优化;加强与高效分离、富集检测技术联用,以减少测定干扰,实现对痕量铝(Ⅲ)的准确测定。

贾洪秀,胡兆平,李新柱,庞世花,朱孔杰[6](2013)在《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碳化液中钙离子的含量》文中认为在570 nm波长处,钙离子与偶氮氯膦(Ⅰ)生成1∶1红色络合物,钙离子质量浓度在0~5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384 9x-0.006 8,相关系数R2=0.999 6,从工作曲线计算的此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 nm=1.54×104L/(mol.cm)。该法可用于测定硝酸钙溶液制备轻质碳酸钙产品工艺过程中碳化后溶液中钙离子的含量,以确定产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具有操作简单、可行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实时监控的要求。

刘文华[7](2012)在《稀土元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2006~2010年间我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重量法和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和发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电化学法、气体分析及色谱等其它方法,引用文献251篇。

刘文华[8](2011)在《稀土元素分析》文中提出对2001-2005年间我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方面的文献和某些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和发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放射化学和电化学法等。引用文献301篇。

杨乡珍[9](2009)在《光度法测定铈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近10多年来常规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化学光度法、紫外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测定铈的研究结果。指出在常规光度法中,碱性染料类二安替比林甲烷类显色剂灵敏度最高,但受高价离子干扰严重;化学发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和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铈的应用较少,应加强研究。

于辉,高静瑜[10](2007)在《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试剂中的痕量铝》文中提出研究在pH 4.3 HAc-NaAc缓冲介质中,Al(Ⅲ)-(DBC-偶氮氯膦)-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体系光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显色体系的λmax=622 nm,6ε22 nm=1.41×104L.mol-1.cm-1,络合物组成比为Al(Ⅲ):(DBC-CPA)=1:1,铝量在0.201.20 mg.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已满意地用于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痕量铝的测定。

二、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钛(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MCFs组装血红蛋白、卵清白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蛋白质
        1.1.1 蛋白质的分类与功能
        1.1.2 卵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简介
    1.2 蛋白质的固载方法和材料
        1.2.1 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的蛋白质固载
        1.2.2 无机纳米材料的蛋白质固载
        1.2.3 纳米多孔材料的蛋白质固载
        1.2.4 碳纳米管材料的蛋白质固载
        1.2.5 多孔硅材料的蛋白质固载
    1.3 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1.3.1 介孔分子筛的分类
        1.3.2 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1.3.3 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在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1.3.4 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药的应用
        1.3.5 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在蛋白质和酶固载方面的应用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纳米介孔MCFS组装卵清白蛋白的研究
    2.1 概述
    2.2 药品与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介孔分子筛MCFs的合成
        2.3.2 卵清白蛋白工作曲线
        2.3.3 纳米MCFs对卵清白蛋白的固载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卵清白蛋白的工作曲线
        2.4.2 不同条件下卵清白蛋白在纳米MCFs上的固载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
        2.4.4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4.6 透射电镜(TEM)研究
        2.4.7 差热-热重结果分析
        2.4.8 发光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纳米介孔MCFS固载血红蛋白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3.1 概述
    3.2 试剂与仪器
    3.3 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3.1 测定血红蛋白含量
        3.3.2 MCFs分子筛的合成
        3.3.3 CH_3-MCFs介孔分子筛的制备
        3.3.4 蛋白质在MCFs,CH_3-MCFs上的固载
        3.3.5 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血红蛋白的工作曲线
        3.4.2 不同条件下血红蛋白在MCFs上的吸附情况
        3.4.3 血红蛋白的催化活性
        3.4.4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3.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4.6 77K低温N_2吸附-解吸附研究
        3.4.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4.8 紫外-可见固体扩散漫反射光谱分析
        3.4.9 发光实验
        3.4.10 吸附等温线
        3.4.11 吸附过程动力学方程
        3.4.12 吸附的热力学方程
        3.4.13 分子筛/血红蛋白的解吸附研究
    3.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2)分子光谱法测定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光光度法
    1.1 常规分光光度法
        1.1.1 偶氮氯膦类
        1.1.2 三苯甲烷染料类
        1.1.3 偶氮胂类
        1.1.4 其它类试剂
    1.2 动力学光度法
2 荧光光度法
3 共振光散射分析法
4 化学计量学在分子光谱法测定
5 展望

(3)荧光光度法测定镧、钇、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稀土元素的简介
    1.2 荧光光谱法
        1.2.1 荧光发光机理
        1.2.2 荧光光谱法的应用
    1.3 稀土元素的分析
        1.3.1 分光光度法
        1.3.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1.3.3 共振光散射法
        1.3.4 荧光光度法
        1.3.5 测定稀土元素的其他方法
        1.3.6 稀土元素的测定时的干扰处理
    1.4 结论与展望
第二章 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镧
    2.1 试验部分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讨论
        2.3.1 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2.3.2 二氯荧光素的用量
        2.3.3 H_2O_2的用量
        2.3.4 酸度的确定
        2.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2.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2.3.7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2.3.8 工作曲线
        2.3.9 干扰离子
    2.4 样品测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碘酸钾氧化达旦黄荧光光度法测定稀土钇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
        3.1.2 试剂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体系的荧光光谱图
        3.3.2 荧光剂达旦黄的用量
        3.3.3 氧化剂及其用量的确定
        3.3.4 酸度的确定
        3.3.5 最佳温度和反应时间的确定
        3.3.6 荧光量子产率
        3.3.7 稳定性
        3.3.8 共存离子的影响
        3.3.9 工作曲线
    3.4 样品分析
    3.5 原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阻抑荧光动力学测定水样中的铕含量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
        4.1.2 试剂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讨论
        4.3.1 荧光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
        4.3.2 缓冲溶液p H值和用量
        4.3.3 罗丹明B用量
        4.3.4 Fenton试剂的配比和用量
        4.3.5 反应温度
        4.3.6 反应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4.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4.3.8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4.4 样品测定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分子光谱法测定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度法
2 动力学光度法
3 荧光光度法
4 化学计量学在分光光度法中的应用
    4.1 正交回归分析法
    4.2 神经网络算法
    4.3 其他计算法
5 展望

(5)分子光谱法测定痕量铝(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2 普通光度法
    2.1 荧光酮类
    2.2 铬天青S
    2.3 8-羟基喹啉
3 荧光光度法
4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5 联用技术应用
6 结语

(6)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碳化液中钙离子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及主要试剂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2.2 络合物组成比
    2.3 显色剂用量的影响
    2.4 溶液酸度 (pH) 的影响
    2.5 显色时间的影响
    2.6 工作曲线
    2.7 样品的分析
    2.8 加标回收率试验
3 结语

(8)稀土元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重量法和滴定法
3 分光光度法
    3.1 单一稀土简单离子光度法
    3.2 稀土络合物光度法
        (1) 偶氮胂类显色体系
        (2) 偶氮氯膦类显色体系
        (3) 其它类显色体系
    3.3 褪色法及动力学光度法
    3.4 多元络合物光度法
    3.5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3.6 计算光度法
    3.7 分离与富集方法的应用
    3.8 非稀土测定
4 荧光光度法
5 原子吸收法
    5.1 稀土元素的测定
    5.2 非稀土杂质的测定
6 发射光谱法
7 质谱法
8 X-射线荧光光谱法
9 电化学分析法
10 放射化学分析法
11 离子色谱法
12 气体分析

(10)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试剂中的痕量铝(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曲线
    2.2 条件实验优化
    2.3 工作曲线
    2.4 共存离子影响
3 样品分析
4 结论

四、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钛(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MCFs组装血红蛋白、卵清白蛋白的研究[D]. 宋超群.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2]分子光谱法测定钇的研究进展[J]. 万贝贝,柳玉英,吴洋. 分析试验室, 2018(09)
  • [3]荧光光度法测定镧、钇、铕的研究[D]. 李雪梅. 山东理工大学, 2016(02)
  • [4]分子光谱法测定镧的研究进展[J]. 李雪梅,柳玉英,巩秀贤. 冶金分析, 2015(01)
  • [5]分子光谱法测定痕量铝(Ⅲ)的研究进展[J]. 李强,何家洪,李国强,宋仲容,徐强. 冶金分析, 2014(07)
  • [6]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碳化液中钙离子的含量[J]. 贾洪秀,胡兆平,李新柱,庞世花,朱孔杰. 化肥工业, 2013(03)
  • [7]稀土元素分析[J]. 刘文华. 分析试验室, 2012(07)
  • [8]稀土元素分析[J]. 刘文华. 分析试验室, 2011(06)
  • [9]光度法测定铈的研究进展[J]. 杨乡珍. 湿法冶金, 2009(01)
  • [10]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试剂中的痕量铝[J]. 于辉,高静瑜. 兵工学报, 2007(03)

标签:;  ;  ;  ;  ;  

DBC-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