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子孢子的防治

蜜蜂子孢子的防治

一、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吴志豪,曾志将,黄强[1](2021)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传染病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是一种由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引起的蜜蜂传染病,已经蔓延到全球。蜜蜂感染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后会导致早衰、哺育能力下降、生产力和繁殖能力降低,严重时可直接导致蜂群瓦解。本文从传染病学角度出发,对近10年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此提高对微孢子虫的认识,为微孢子虫防治提供新思路。

徐梦[2](2019)在《广西部分农村地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风险因素及其肠道菌群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广西部分农村地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基因型特征和危险因素以及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肠道菌群的变化,为完善当地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部分农村地区若干个自然村作为本次调查点。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被调查者社会人口学等相关信息,采集3岁以上常驻居民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粪便华支睾吸虫虫卵并计数,一粪三检。随机抽取部分镜检阳性粪便样本用于DNA提取,通过PCR扩增华支睾吸虫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将测序结果在NCBI核酸数据库作比对分析。SPSS 20.0用于华支睾吸虫感染分布状况及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此同时,选择89份粪便样本(47份镜检阳性,42份镜检阴性)用于细菌总DNA提取,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细菌16S rRNA的V3-V4序列进行扩增,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相关统计学分析获得感染组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及菌落丰度改变与感染度的相关关系。结果:1广西部分农村地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风险因素分析本研究显示,广西宾阳人群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20.49%(404/1972)。多因素 logistics 回归分析发现:男性(aOR=5.79,95%CI:4.16,8.04)、壮族(aOR=2.50,95%CI:1.70,3.69)、农民(aOR=3.63,95%CI:2.32,5.68)、初中(aOR=1.63,95%CI:1.17,2.26)、大专及以上(aOR=3.37,95%CI:1.62,7.02)、生熟食物砧板不分开(aOR=1.57,95%CI:1.13,2.18)及频繁食鱼生(1 次/年:aOR=4.73,95%CI:3.40,6.58;1~2 次/月:aOR=13.89,95%CI:9.37,20.58;1 次/周:aOR=37.49,95%CI:3.68,382.20)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危险因素,而年龄(aOR=1.09,95%CI:0.80,1.49)及家中宠物饲养种类(aOR=1.23,95%CI:0.83,1.80)是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混杂因素。2广西部分农村地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及病原分子鉴定1)本研究发现,广西藤县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43.33%(260/600),以轻度感染为主(71.54%,186/260)。天平镇感染率最高,为66.50%(133/200),其次为金鸡镇(37.50%,75/200),孟江镇感染率最低为26.00%(52/200);男性感染率为 54.69%(169/309),显着高于女性(31.27%,91/291)(χ2=33.47,P<0.001);30~40岁年龄段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最高,为57.57%(76/132),其次为40~50岁(54.14%,72/133);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感染率最高,为56.81%(25/44),小学及以下人群感染率最低为27.13%(51/188)。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教育程度,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差异均有显着意义(χ2=59.90,30.03,P<0.001)。2)基于华支睾吸虫ITS2基因,PCR扩增出长156 bp特异性条带,经Blast比对分析发现,该序列与NCBI核酸数据库中的越南岘港地理株(GenBank登录号:MF 319655,)及广西地理株(GenBank 登录号:KU 175246 和 KJ 137227.1)等对应的ITS2序列部分同源性均为100%。3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肠道菌群研究1)在OTU水平上,感染组OTU数目高于对照组;20~60岁年龄组,两组间有2 587种细菌重叠,60岁以上年龄组有1 149种细菌重叠。2)与对照组相比,20~60岁年龄组,感染组肠道菌群simpson多样性显着增加(P<0.05);60岁以上年龄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未见明显改变。3)与对照组相比,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肠道菌落丰度及菌群结构均发生显着变化。主要表现为:20~60岁年龄段,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有19个分类单元丰度存在显着差异;60岁以上年龄组,两组间有16个菌落丰度存在显着差异。华支睾吸虫感染后,肠道拟杆菌和双歧杆菌丰度显着降低;肠杆菌科、肠球菌以及与炎症相关椰子菌丰度显着升高。此外,在感染组中还检测到较高丰度的外环境菌落,如贪噬菌及土壤农杆菌。4)肠道菌群丰度的改变与华支睾吸虫每克粪便虫卵数(Eggs Per Gram,EPG)之间存在相关关系。20~60岁年龄组,拟杆菌(r=-0.37)、Parabacteroides(r=-0.31)、颤螺菌(r=-0.29)、韦荣球菌(r=-0.28)、Paraprevotella(r=-0.26)和嗜血杆菌(r=-0.24)与EPG存在负相关关系,肠杆菌(r=0.21)、毛球菌(r=0.24)和Collinsella(r=0.25)与EPG存在正相关关系。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拟杆菌(r=-0.64)、韦荣球菌(r=-0.53)、梭菌(r=-0.35)和双歧杆菌(r=-0.50)与EPG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奇异菌(r=0.50)、放线菌(r=0.55)和颗粒链菌(r=0.57)与EPG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两个年龄段感染人群中均发现拟杆菌、韦荣球菌丰度与EPG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1广西宾阳农村地区属华支睾吸虫感染超重流行区;其中男性、壮族、农民、初中、大专及以上、生熟食物砧板不分开以及频繁食鱼生是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对该地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尤其是具有感染华支睾吸虫危险因素特征的人群;加强该地区华支睾吸虫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进而改变其感染危险行为,降低该地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2广西藤县农村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43.33%,属华支睾吸虫感染超重流行区,应加强该地区的防治管理,尤其是男性、青壮年等华支睾吸虫高感染人群。该地区华支睾吸虫分离株ITS2基因序列与越南岘港地理株及广西地理株相对应的ITS2基因序列一致,未见变异及新的基因型。3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且部分菌落丰度较对照组发生显着变化。拟杆菌、双歧杆菌以及韦荣球菌丰度降低,炎症相关菌落椰子菌以及致病菌肠杆菌、肠球菌丰度明显升高,肠道菌群的这些改变可能促进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生及发展。此外,感染组中发现较高丰度的外环境菌落(如农杆菌及贪噬菌),可能与华支睾吸虫病的发展有关。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肠道菌群的改变与感染度(EPG)存在相关关系。

汪燕,熊亮,彭青春,马振刚[3](2019)在《综述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文中提出蜜蜂微孢子虫可感染蜜蜂,引起蜜蜂孢子虫病,严重影响蜜蜂的生长繁殖,对养蜂业造成巨大损失,是感染蜜蜂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结合实验室经验,主要从感染前预防和感染后治疗两方面出发,介绍了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为防治蜜蜂孢子虫病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参考。

赵文椿,刘书畅,晁玉珍,王欣欣,王颖,胥保华,郭兴启,李菡[4](2018)在《山东省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流行状况及防控建议》文中认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影响蜂群的生存,阻碍养蜂产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解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在山东省的流行状况,调研了山东省17个地(市) 73个蜂场,通过检测、实地考察等方式掌握了山东省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的流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的防治措施。此次调研为山东省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防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实际依据,为山东省养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许瑛瑛,胡福良,陈大福,郑火青[5](2018)在《蜜蜂孢子虫病的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孢子虫病是西方蜜蜂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包括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本文主要介绍蜜蜂孢子虫病的检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常白杨,王彤彤,汪建明,王敏[6](2017)在《烟曲霉素类药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烟曲霉素是一种从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提取液中分离出来的霉菌毒素,其在防治微孢子虫病方面有显着疗效,在农业中广泛作为抗生素类药物用于治疗此病。综述了烟曲霉素的起源、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烟曲霉素类药物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烟曲霉素类药物在蜜蜂、鱼类等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对合成低毒的烟曲霉素类药物、合成烟曲霉素类似物或代谢物的相关研究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烟曲霉素相关药物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一些帮助,以及为今后合成一种低毒、高效的烟曲霉素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陈秀贤,蔺哲广,胡福良,宋伊雯,郑火青[7](2016)在《烟曲霉素在防治蜜蜂孢子虫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性蜂群损失严重,对蜜蜂授粉农业造成巨大冲击。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N.ceranae在成功实现由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abr.向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的宿主转移后,成为严重威胁西方蜜蜂健康的一种新的寄生虫病原,并被认为是蜂群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烟曲霉素是一种能够有效防治蜜蜂孢子虫病的药物,但作为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其在蜂产品中的残留问题以及对蜂群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也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蜜蜂孢子虫病概况、烟曲霉素在治疗蜜蜂孢子虫病以及人类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潜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养蜂生产中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以及烟曲霉素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曹葳蕤[8](2016)在《烟曲霉素在蜂蜜中的残留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蜜蜂微孢子虫,尤其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在全世界流行,是蜜蜂爬蜂综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给蜂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烟曲霉素被认为是治疗蜜蜂微孢子虫病的高效药,然而由于知识产权、贸易保护等因素,蜂用烟曲霉素在我国还没有授权使用。目前我国蜂农主要依靠甲硝唑防治蜜蜂微孢子虫,导致其在蜂产品残留,给蜂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课题组已经形成了烟曲霉素的新型生物发酵方法,有望开发烟曲霉素制剂用于蜜蜂微孢子虫病防治。在推广应用之前,有必要开展烟曲霉素在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残留代谢规律及蜂蜜加工过程中降解规律研究,为烟曲霉素使用量、休药期、最大残留限量的制定和规范烟曲霉素使用方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建立并优化了蜂蜜中烟曲霉素的HPLC-MS/MS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蜂蜜中的烟曲霉素的前处理方法和HPLC-MS/MS的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优化,确定蜂蜜样品通过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和提取,使用HPLC-MS/MS测定样品中的烟曲霉素含量。通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μg/kg,在线性范围1-1000μg/L,R2为0.9992,在三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2.1%-92.1%,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7%-10.3%,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2%-11.1%。方法简单、快速,方法的检出限、回收率、精密度以及准确度均满足蜂蜜中烟曲霉素残留分析的要求。二、烟曲霉素在巢脾内蜂蜜中的残留代谢规律。对比了不同饲喂浓度和不同处理方式对蜂蜜中烟曲霉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曲霉素残留量在喂药后第3 d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饲喂后第55 d时,低浓度饲喂组(200 mg/群)蜂蜜中残留量为91±5.2μg/kg(摇蜜处理组为40±4.6μg/kg),高浓度饲喂组(285 mg/群)蜂蜜中残留量为128±6.2μg/kg(摇蜜处理组为43±8.6μg/kg)。蜂蜜中烟曲霉素会在蜂巢内迅速降解和被新采进的蜂蜜的稀释;但在第7 d就摇出所有存蜜的摇蜜组,后续蜂蜜中依然存在较高浓度的烟曲霉素残留,说明蜂群内蜡质巢脾对烟曲霉素具有吸附作用并能反渗透到蜂蜜中。尽管药物饲喂后55d,蜂巢内蜂蜜的药物残留量都显着降低,但均高于欧盟等国10μg/kg的限量要求。因此,养蜂生产中应合理使用烟曲霉素并严格执行休药期,采取定时更换巢脾等措施。三、烟曲霉素在模拟加工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探究48 h内光照和温度对蜂蜜中烟曲霉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组,0-12 h蜂蜜中烟曲霉素含量均快速下降(其中1-3 h降解相对缓慢),12 h-48 h下降速度明显减慢。蜂蜜中烟曲霉素在70℃、有光条件下降解最快,3h-6 h即可下降到10μg/kg以下,18 h后低于检测限(2μg/kg);在60℃、有光条件下经过18 h降解,也可达到10μg/kg以下;而在避光和温度较低时降解缓慢(25℃避光条件下降约50%)。说明烟曲霉素的降解受光照和温度的共同影响,温度越高,降解越快,光照促进烟曲霉素降解。因而即使原料蜜中含有超标的烟曲霉素也可以在后期的蜂蜜融结晶过程中降解,使其符合标准。

何美妍[9](2016)在《LAMP技术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蜜蜂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维护方面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然而,由蜜蜂微孢子虫寄生引起的蜜蜂微粒子病致使蜂群采集力下降甚至毁灭整个蜂群,因此,建立简单快速鉴别蜜蜂微孢子虫的方法,对蜜蜂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基于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的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反应1h即可完成核酸扩增。为了提高蜜蜂微粒子病检测的灵敏度和适用性,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以从重庆酉阳分离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为研究对象,针对其16S rDNA的6个不同片段设计4种特异性引物,采用链置换活性的Bst DNA聚合酶在60℃恒温条件下反应60min以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本研究对LAMP技术在蜜蜂微孢子虫的检测进行了探索,建立了快速简便地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LAMP体系,与常规PCR相比,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并在无特殊仪器设备的条件下即可完成检测任务,为广大养蜂场及时发现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提供了有力的检测工具,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防控提供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LAMP引物设计及其反应条件的优化本研究以从重庆酉阳分离到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ceranae)为研究对象,对N.ceranae的16S rDNA基因、ptp2基因swp12基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以及最佳引物的筛选。对三组引物进行实验验证后,选定16S rDNA基因作为检测靶标。然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9-T-Nc16S rDNA,并将其作为LAMP检测的阳性对照。为了确立最佳反应条件,我们以重组质粒pMD19-T-Nc16S rDNA为模板,对LAMP反应的温度、时间、反应体系中一对内引物FIP/BIP的浓度及Bst DNA聚合酶的用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AMP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内引物FIP/BIP的浓度为5μmol/L,聚合酶的用量为800 U,在60℃反应一小时。2.LAMP技术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检测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了检测我们设计的LAMP实验是否能特异的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我们以蜜蜂常见的病原体球囊菌以及中蜂囊状幼虫病毒作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对照,进行LAMP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只有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基因组DNA为模板时能够扩增出梯形条带,而其他模板均未扩增出条带,这一结果说明本检测体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特异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为了测定LAMP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灵敏度,以重组质粒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分别进行LAMP和常规PCR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对于重组质粒pMD19-T-Nc 16S rDNA,LAMP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1.735×10-2ng/μL,PCR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1.735×10-1ng/μL。对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基因组DNA,LAMP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1.475×10-3ng/uL,PCR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1.475×10-1ng/uL,表明LAMP比PCR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3.LAMP技术对感染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蜜蜂中肠的检测我们取未感染的正常中肠以及感染不同浓度的N.ceranae的中肠,研磨后进行显微镜检,并提取其基因组DNA,并用LAMP法和常规PCR法对其基因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通过显微镜检并对十个视野下观察到的微孢子虫数量统计发现,感染N.ceranae的浓度为105个/mL时,十个视野下可观察到11个孢子,感染N.ceranae的浓度为104个/mL和103个/mL时,十个视野下都没有观察到孢子。LAMP法最低能够检测到的孢子浓度为1.2×104个/mL,而常规PCR法只有阳性质粒得到了扩增条带。因此对于感染了N.ceranae的中肠组织的检测,LAMP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远高于常规PCR方法的灵敏度。综上,本文对LAMP技术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16S rDNA基因可作为LAMP法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靶标,为后续应用LAMP技术检测养蜂场的病蜂奠定基础。

曹葳蕤,薛晓锋,吴黎明[10](2016)在《烟曲霉素及其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烟曲霉素是一种从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发酵液中分离出来的抗生素,由于其对微孢子虫高效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养蜂业中治疗蜜蜂微孢子虫(Apis Nosema)病。综述了烟曲霉素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应用及作用机制,并介绍了烟曲霉素的毒副作用和检测方法,最后对烟曲霉素相关的研究方向及其在养蜂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传染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2.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3 流行特点
3 临床症状
4 病理变化
5 诊断
    5.1 形态学检测
    5.2 免疫学检测
    5.3 分子生物学诊断
6 防治方法
    6.1 抗生素
    6.2 肠道微生物对微孢子的感染和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6.3 天然提取物对微孢子的抑制作用
    6.4 RNA干扰技术对微孢子的防治效果
    6.5 抗东方蜜蜂微孢子虫蜂王的培育
7 展望

(2)广西部分农村地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风险因素及其肠道菌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华支睾吸虫病概况
        1.1 华支睾吸虫病原学
        1.2 华支睾吸虫流行状况
        1.3 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
        1.4 华支睾吸虫病诊断
    2 肠道菌群概述
        2.1 肠道菌群结构
        2.2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
        2.3 肠道菌群在寄生虫领域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广西部分农村地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本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材料及仪器
        2.2 主要方法
        2.2.1 调查点与调查对象选择及调查问卷设计
        2.2.1.1 调查点选择
        2.2.1.2 调查对象纳入排出标准
        2.2.1.3 调查问卷设计
        2.2.2 调查方法
        2.2.3 粪便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镜检
        2.2.4 质量控制
        2.2.5 统计学分析
        2.2.6 调查变量的定义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3.2 影响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3 影响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广西部分农村地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及病原分子鉴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本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 调查点与调查对象选择及调查问卷设计
        2.2.1.1 调查点选择
        2.2.1.2 调查对象纳入排出标准
        2.2.1.3 调查问卷设计
        2.2.2 调查方法
        2.2.3 粪便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镜检
        2.2.4 华支睾吸虫分子鉴定
        2.2.4.1 华支睾吸虫成虫DNA提取
        2.2.4.2 粪便样本DNA提取
        2.2.4.3 PCR扩增ITS2基因
        2.2.4.4 PCR产物测序
        2.2.5 统计学分析
        2.2.6 分析软件
    3 结果
        3.1 调查点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广西藤县农村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
        3.3 华支睾吸虫分离株分子鉴定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肠道菌群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人群粪便样本
        2.2 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及分组
        2.3 主要实验仪器
        2.4 主要试剂
        2.5 粪便样本DNA提取
        2.6 16S rRNA基因扩增V3-V4区域
        2.7 扩增产物纯化及定量
        2.8 测序文库制备
        2.9 序列优化
        2.10 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高通量测序结果及0TU聚类分析
        3.3 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3.4 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肠道物种丰度分析
        3.5 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3.6 肠道菌群与华支睾吸虫感染者EPG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附件

(3)综述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感染前预防
    1.1蜂场位置的选取及蜂箱的安置
    1.2蜂箱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与控制
        1.2.1蜂箱内环境的处理
        1.2.2蜂箱周围环境的处理
    1.3饲喂管理
    1.4培养强群
    1.5加强初春蜂群排泄工作
2感染后治疗或控制
    2.1选育抗蜜蜂孢子虫病蜂种
    2.2药物控制
        2.2.1西药药剂
        2.2.2中药煎剂治疗
        2.2.3酸饲料

(4)山东省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流行状况及防控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本采集
        1.1.2 试剂
        1.1.3 实验仪器
    1.2 方法
        1.2.1 组织抽提小量试剂盒提取样本DNA
        1.2.2 扩增目的片段
        1.2.3 目的片段的回收
        1.2.4 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阳性质粒的获得
        2.1.1 扩增目的片段
        2.1.2 制备阳性质粒
    2.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检测体系灵敏度测试
    2.3 17地 (市) 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检测结果
3 讨论
4 结语

(5)蜜蜂孢子虫病的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蜜蜂孢子虫病的检测
    1.1 取样方法
    1.2 光学显微镜检测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
    1.4 免疫学技术检测
2 蜜蜂微孢子虫病的防治
    2.1 有机酸防治
    2.2 基因水平防治
    2.3 营养水平防治
    2.4 天然化合物防治
    2.5 微生物防治
3 结语

(6)烟曲霉素类药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烟曲霉素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2 烟曲霉素的研究现状
3 烟曲霉素类药物的应用
    3.1 烟曲霉素类药物在蜜蜂中的应用
    3.2 烟曲霉素类药物在鱼类中的应用
    3.3 烟曲霉素在防治玉米螟孢子虫病中的应用
    3.4 烟曲霉素在防治其他寄生虫方面的应用
4 展望
    4.1 低毒烟曲霉素类药物的合成
    4.2 烟曲霉素的类似物或活性代谢物的研究

(7)烟曲霉素在防治蜜蜂孢子虫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蜜蜂孢子虫病概况
2 烟曲霉素的应用
    2.1 烟曲霉素药效的发现
    2.2 烟曲霉素防治蜜蜂孢子虫病的效果
    2.3 烟曲霉素抑制蜜蜂微孢子虫增殖的机制
    2.4 烟曲霉素对蜜蜂健康的影响
3 烟曲霉素与人类健康
4 烟曲霉素在蜂蜜中的残留及其稳定性
5 展望

(8)烟曲霉素在蜂蜜中的残留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我国养蜂业兽药使用现状
        1.1.1 抗生素滥用对蜜蜂和消费者健康的威胁
        1.1.2 蜂产品兽药残留对我国蜂产业的影响
        1.1.3 蜂产品兽药残留超标的原因
        1.1.4 甲硝唑超标与蜜蜂微孢子虫病
    1.2 蜜蜂微孢子虫病概述
        1.2.1 蜜蜂微孢子虫病的病原体及发病特征
        1.2.3 蜜蜂微孢子虫的发现与分布
        1.2.4 蜜蜂微孢子虫与CCD
        1.2.5 蜜蜂微孢子虫与爬蜂病
        1.2.6 蜜蜂微孢子虫与蜜蜂越冬及春繁
        1.2.7 蜜蜂微孢子虫的防治
    1.3 烟曲霉素概述
        1.3.1 烟曲霉素的发现
        1.3.2 烟曲霉素的结构与生物活性
        1.3.3 烟曲霉素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1.3.4 烟曲霉素稳定性及其残留分析方法
        1.3.5 各个国家对烟曲霉素授权使用情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蜂蜜中烟曲霉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1.5.2 烟曲霉素在蜂巢内蜂蜜中残留规律研究
        1.5.3 烟曲霉素在蜂蜜的加工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研究
第二章 蜂蜜中烟曲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的优化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材料及试剂
        2.1.2 标准品
        2.1.3 仪器与设备
    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2.3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
        2.3.1 色谱条件
        2.3.2 质谱条件
    2.4 样品处理方法
    2.5 结果和讨论
        2.5.1 仪器条件的的优化
        2.5.2 提取方法的优化
        2.5.4 方法评价
    2.6 小结
第三章 烟曲霉素在蜂巢内蜂蜜中的残留变化规律研究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主要材料及试剂
        3.1.2 标准品
        3.1.3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样品制备
        3.2.1 试验材料准备
        3.2.2 饲喂与取样
    3.3 标准溶液的制备
    3.4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3.4.1 色谱条件
        3.4.2 质谱条件
    3.5 样品处理方法
    3.6 结果与讨论
        3.6.1 蜂巢内蜂蜜中烟曲霉素残留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6.2 不同喂药浓度对烟曲霉素在蜂蜜中残留的影响
        3.6.3 蜂巢继箱中巢脾位置对其中蜂蜜烟曲霉素残留量的影响
        3.6.4 巢脾吸附与反渗作用对蜂蜜中烟曲霉素残留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烟曲霉素在蜂蜜加工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研究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主要材料及试剂
        4.1.2 标准品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样品的制备
    4.3 标准溶液的制备
    4.4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
        4.4.1 色谱条件
        4.4.2 质谱条件
    4.5 样品处理方法
    4.6 结果与讨论
        4.6.1 不同温度对蜂蜜中烟曲霉素的降解的影响
        4.6.2 不同光照条件下烟曲霉素在蜂蜜中的降解规律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LAMP技术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蜜蜂微孢子虫概述
        1.1.1 蜜蜂微孢子虫的形态学特征
        1.1.2 蜜蜂微孢子虫的生活史
        1.1.3 蜜蜂微孢子虫的侵染过程
    1.2 蜜蜂微孢子虫的危害
    1.3 蜜蜂微孢子虫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 形态学鉴定
        1.3.2 蛋白免疫学检测方法
        1.3.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1.4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概述
        1.4.1 LAMP技术原理
        1.4.2 LAMP引物设计
        1.4.3 LAMP技术的特点
    1.5 LAMP技术的应用
        1.5.1 细菌病原体的检测
        1.5.2 病毒病原体的检测
        1.5.3 寄生虫病的检测
        1.5.4 真菌病原体的检测
        1.5.5 其他方面的应用
2 引言
    2.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2.1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LAMP引物设计及其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 LAMP技术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
    2.3 技术路线
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LAMP引物设计及其反应条件优化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16S rDNA的序列特征
        3.2.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分析
        3.2.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16S rDNA序列LAMP引物的设计
        3.2.4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ptp2和swp12序列LAMP引物的设计
        3.2.5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分离与纯化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3.2.6 检测Nc 16S rDNA、ptp2和swp12的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3.2.7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16S rDNA重组质粒的构建
        3.2.8 LAMP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检测结果
        3.2.9 LAMP反应温度的优化
        3.2.10 LAMP反应时间的优化
        3.2.11 LAMP反应体系中内引物浓度的优化
        3.2.12 LAMP反应体系中Bst DNA聚合酶浓度的优化
    3.3 结论与讨论
4 LAMP技术对感染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蜜蜂中肠的检测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LAMP方法在蜜蜂常见病原体中检测的特异性
        4.2.2 LAMP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16s rDNA阳性质粒的灵敏度
        4.2.3 LAMP技术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灵敏度
        4.2.4 LAMP技术对感染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蜜蜂中肠的检测
    4.3 结论与讨论
5 综合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10)烟曲霉素及其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烟曲霉素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2 烟曲霉素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2.1 烟曲霉素的应用
    2.2 烟曲霉素的作用机制
3 烟曲霉素的毒副作用
    3.1 烟曲霉素对人的毒副作用
    3.2 烟曲霉素对蜜蜂的毒副作用
4 烟曲霉素及其降解产物的检测方法
5 展望
    5.1 改进烟曲霉素的分子结构
    5.2 防止对烟曲霉素产生抗药性
    5.3 烟曲霉素毒性评估以及毒性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5.4 烟曲霉素药物的其他污染物残留

四、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传染病学分析[J]. 吴志豪,曾志将,黄强. 微生物学报, 2021
  • [2]广西部分农村地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风险因素及其肠道菌群研究[D]. 徐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
  • [3]综述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J]. 汪燕,熊亮,彭青春,马振刚. 蜜蜂杂志, 2019(05)
  • [4]山东省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病流行状况及防控建议[J]. 赵文椿,刘书畅,晁玉珍,王欣欣,王颖,胥保华,郭兴启,李菡. 蜜蜂杂志, 2018(11)
  • [5]蜜蜂孢子虫病的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J]. 许瑛瑛,胡福良,陈大福,郑火青. 中国蜂业, 2018(01)
  • [6]烟曲霉素类药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 常白杨,王彤彤,汪建明,王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09)
  • [7]烟曲霉素在防治蜜蜂孢子虫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陈秀贤,蔺哲广,胡福良,宋伊雯,郑火青.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3)
  • [8]烟曲霉素在蜂蜜中的残留变化规律研究[D]. 曹葳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9]LAMP技术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D]. 何美妍.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10]烟曲霉素及其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J]. 曹葳蕤,薛晓锋,吴黎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02)

标签:;  ;  ;  ;  

蜜蜂子孢子的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