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着名军事博物馆之旅系列 澳大利亚空军博物馆(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李铁[2](2017)在《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位于一个国家首都的核心政务机关较为集中的区域,是这些政务机关之间或周围一定范围内为纪念行为服务的一类城市空间。这类空间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也对国家形象的提升及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家中央政务区的纪念性城市空间是纪念性空间的一个重要门类,研究这类空间有利于人们对全世界各国中央政务区内的纪念性空间有一个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认识。通过研究各国在中央政务区纪念性空间建设上的优缺点,也可以为我国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营造、改建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了 50个各具特色的国家的案例作为样本,通过数据分析、案例分析和总结归纳的方法,研究了各国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空间的概念、范围和作用;深入研究了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中纪念性景观的组成及数量、种类及组合形式、位置、空间布局、空间序列、组成要素、相关尺度、自然环境要素等;分析了影响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从各个方面总结了各国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对我国的借鉴作用。这一研究,丰富了纪念性空间的外延,加深了对纪念性空间的认识,同时也为我国的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赵晓君[3](2015)在《昆明市“飞虎队”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云南人民的抗日活动和抗日文化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特殊作用和贡献,抗战类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的社会影响。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已经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正确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规划,如何使其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达到可持续保护的目的,成为当前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的现实课题。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等大后方重镇虽未沦陷,但屡遭日军轰炸之苦却无还手之力,国民政府遂向美国寻求支援,最终以私人名义招募组建了一支援华志愿队,全称美国援华航空志愿队,即后来名声赫赫的“飞虎队”。这支队伍以不同编制存在的四年间,无疑是曾经乌云密布的昆明上空中,一道刺破苍穹的利剑。但是近年来,对“飞虎队”讳莫如深的现象虽然已有改善,但始终褒贬不一,部分相关遗址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与重视。再加上随着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更新与改造,带来了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呈现破坏城市历史文化空间、隔断城市记忆与城市文脉、统一城市面貌消除地域性文化特征、新旧建筑空间互相独立的尴尬局面等现象,对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明确研究范围,以及“文化遗产”、“抗战类文化遗产”和“‘飞虎队’遗址”的概念入手,对昆明市12处“飞虎队”遗址进行现场调研及历史文献资料收集,统计其分布、类别及遗存现状,分析其特征、价值和现实问题。并以“场所精神”及相关城市设计理论为基础,纵向研究国内外战争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归纳总结出有效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代入分析相关经典案例,综合论述适合中国国情和昆明市发展的保护与再利用规划措施,并以此对巫家坝机场遗址等进行实践研究。最终指出:城市更新还应回归对城市文化的关注,重视历史文化空间对城市文脉传承的积极作用,及相关理论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适用性。这项研究和思考有利于还原昆明市及“飞虎队”抗战历史,保护抗战类文化遗产,有助于警示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和提升昆明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周婧景[4](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指出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王镜[5](2008)在《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遗产旅游在理论上是一个富有挑战、极有意义的研究题目,对于我国的旅游业实践,尤其是都市背景下的遗产旅游发展实践来说,是一个既蕴含巨大发展潜力,又尤其需要严格规划有序发展的领域。本文在对西安以“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为首的十余处遗产旅游景点,及国内遗产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游客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于西安遗产旅游开发从概念、理论核心到实践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构建了遗产旅游开发不同于一般旅游开发的开发模式,即HELP模式。遗产旅游开发的HELP模式是专门针对遗产旅游开发的特殊性要求,即遗产全面保护的要求和遗产文化内涵真实感知的两大要求而设计的。该模式是在对遗产生态系统(Heritageecosystem)和遗产旅游者旅游体验(tourists’Experiences)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景观开发(Landscape exploiting),在景观开发的基础上设计旅游产品(tourism Product),并且随着市场需求和体验的变化,随着遗产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景观和产品开发进行动态的调整,实现遗产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围绕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在理论上,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研究:一是在遗产保护理论上提炼出国内外遗产概念和保护实践发展的趋势,是趋向于遗产的整体化、系统化研究和保护,并提出“遗产生态”的概念,包含了遗产保护与管理、利用的生态和谐理念。二是在遗产旅游理论研究上提出了较完善的“遗产旅游”的概念,并对其中重要的研究内核“旅游体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搭建了基于个体心理和审美、参与体验、动态体验过程等三个不同视角的遗产旅游体验模式。三是基于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遗产整体性保护和文化内涵展示的问题,构建了以景观开发为核心的遗产旅游开发的HELP模式,即“遗产生态(H)——旅游体验(E)——景观开发(L)——旅游产品开发(P)”的模式,该开发模式,将遗产生态整体性保护和遗产旅游体验融入到具体的遗产旅游景观开发中,在此基础上设计组合遗产旅游产品,并监控遗产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对遗产生态保护和游客旅游体验的影响,动态反馈到景观开发的调整中,进而调整旅游产品组合,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遗产与旅游并重的动态循环开发模式。在开发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的遗产旅游开发为例,从实践角度具体验证了HELP模式,对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建议。西安实证案例研究的主要创新性工作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西安的遗产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并且对不同类型的遗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遗产旅游开发中进行遗产轮休养护、遗产边界生态隔离、旅游活动对遗产生态影响的动态监控和调整等遗产保护管理方法。二是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西安遗产旅游体验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总结西安遗产旅游体验的特点和规律,提出西安遗产旅游中重视重游、文化展示创新等旅游体验的创新性塑造策略。三是对于西安遗产旅游景观进行了历史生态、空间格局的详尽分析,提出遗产旅游景观开发中对于历史生态的保护和展示的具体战略;并借助景观生态学对大尺度空间研究的原理,对西安遗产旅游景观的开发提出了山水都城共同作用下,以古都城人文影响为主的倒扇形的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西安不同类型遗产景观的开发设计模式。四是在大尺度景观开发的基础上,结合景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创新,建设西安以不同遗产类型为核心的、高质量、强特色的五大遗产旅游品牌产品,并进行产品组合设计。最后在西安遗产旅游开发的典型性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于本文构架的遗产旅游开发的HELP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得出研究结论。
肖旭芳[6](2008)在《旅游图书出版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旅游热,相应地刺激了游客购买旅游书籍的欲望,旅游图书应运而生,这给出版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商机。但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出版社重商轻文、盲目跟风的无序竞争之下,旅游与文化严重脱节,出版社运作旅游图书渐入误区,书市上琳琅满目的旅游图书遭遇了读者前所未有的“阅读冷淡”,出现旅游图书“多如牛毛”与读者“无书可读”的出版瓶颈。本文从我国旅游图书出版业的现状入手,分析旅游图书出版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旅游资源土壤贫瘠、旅游线路设计差强人意、旅游图书运作的误区以及读者对于旅游图书兴趣的缺失,从而探索旅游图书出版的发展对策:从图书本身来说,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旅游图书要重视文化与审美;从出版人的方面来说,出版人应追求社会效益,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另外,旅游图书的类型特色与品位是旅游图书运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接着,从市场开发角度,阐述了旅游图书出版的重要出路,展望旅游图书出版的前景。
安迪[7](2005)在《世界着名博物馆之旅系列 展现战后日本民用航空史——日本航空科学博物馆》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日本国内展示飞行器的博物馆为数不多,有东京上野科学馆、东京位于秋叶原的电车博物馆,陆上自卫队武器学校内的开口博物馆,靖国神社,以及所泽航空发祥纪念馆等。这些航空博物馆
俞文君[8](2005)在《上海都市博物馆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后,上海市正在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化作为都市之魂,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应受到特别的重视。都市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衡量城市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都市博物馆的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巨大、布局合理、功能选择多样、藏品丰富多元、服务人本主义和管理现代规范的特点。上海都市博物馆在博物馆总数、重点博物馆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其他国际大都市博物馆相比,则在整体特色、管理体制、经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而,本论文以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为基础,以实证研究、横向对比和理论分析为手段,对上海都市博物馆空间布局、经营管理、人员结构、服务水平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将其与伦敦、巴黎、纽约、东京、北京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博物馆发展情况进行比对,找出上海都市博物馆体系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上海实际情况提出若干建议。 在上海都市博物馆的现状调查中,本论文主要关注上海都市博物馆本身的发展,并进行了量化统计和图表显示。而在上海与国内、国外都市博物馆的比较分析中,本论文从事实和数据出发,对各个都市博物馆有了整体的认识。在这两大块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总结了上海都市博物馆经过20余年迅速发展之后,在总量和层次结构上的进益,亦看到了其在整体特色、管理体制、建设、经营活动上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加强法治和属地管理、完善文化艺术类与行业类博物馆、加大国际文化交流、配合世博会进行规划等若干建议。
安迪[9](2003)在《世界着名军事博物馆之旅系列 “泥鱼”号潜艇博物馆》文中认为 博物馆位置 到夏威夷观光,几乎每个人都会到“亚利桑纳”号军舰纪念馆去采访珍珠港事变的来龙去脉,但却很少人会到纪念馆旁边的“泥鱼”号潜艇博物馆。该潜艇博物馆位于“亚利桑纳”号纪念馆停车场的右方100米处,在停车场即可看见其入口处,2枚漆上“US NAVY”的北极星洲际弹道导弹。整个博物馆占地非常大,约有1000平方米,分为户外与室内展示两部份。入内参观需购门票,收入则全部用作“泥鱼”号及文物馆的维修费用。
佘凯[10](2003)在《世界着名军事博物馆之旅系列 一部鲜活的“机械化战争史”——英国伯明顿坦克博物馆》文中研究指明 伯明顿是位于多塞特郡的英格兰南部小镇,从伦敦坐火车3小时就到。出火车站四望,是典型的田园风光,远处不时传来发动机的低吼,那是英国陆军装甲兵的训练营地,皇家坦克博物馆就坐落于在兵营闸门的一旁。军营闸门前有两名英军宪兵装备L85无托步枪对每一位参观者进行盘问,也许是现在反恐气息浓烈,他们
二、世界着名军事博物馆之旅系列 澳大利亚空军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着名军事博物馆之旅系列 澳大利亚空军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和现存问题 |
1.1.2 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2 概念界定与作用分析 |
2.1 因家中央政务区 |
2.2 纪念性空间及纪念性城市空间 |
2.3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 |
2.4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作用 |
2.4.1 纪念作用 |
2.4.2 其它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研究 |
3.1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景观的组成及数量 |
3.1.1 国家中央政务区主要纪念性城市景观的组成及数量 |
3.1.2 国家中央政务区核心纪念性城市空间 |
3.2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种类及组合形式 |
3.2.1 种类 |
3.2.2 组合形式 |
3.3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位置 |
3.3.1 位于核心位置 |
3.3.2 位于其它关键节点处 |
3.3.3 位于次要边缘 |
3.4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空间布局 |
3.4.1 集中与分散 |
3.4.2 围合与开放 |
3.5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空间序列 |
3.5.1 非线性序列 |
3.5.2 线性序列 |
3.5.3 组合序列 |
3.6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组成要素 |
3.6.1 纪念碑 |
3.6.2 雕像和雕塑 |
3.6.3 特殊的纪念物 |
3.6.4 其它构成要素 |
3.7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相关尺度 |
3.7.1 场地面积 |
3.7.2 绿地面积及绿地率、铺装面积及铺装率 |
3.7.3 纪念碑高度 |
3.8 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自然环境要素 |
3.8.1 水体(河流、湖泊等) |
3.8.2 地形条件 |
3.8.3 绿地或植被 |
3.8.4 建在城市中,自然要素稀少 |
3.9 本章小结 |
4 影响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的因素研究 |
4.1 政治因素 |
4.1.1 阅兵和政治集会需要 |
4.1.2 战争因素 |
4.2 文化因素 |
4.2.1 宗教信仰 |
4.2.2 文化思想 |
4.2.3 历史因素 |
4.3 经济因素 |
4.4 社会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各国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
5.1 数量及组成方面 |
5.2 种类及组合形式方面 |
5.3 空间布局和空间序列方面 |
5.4 组成要素方面 |
5.5 相关尺度方面 |
5.5.1 广场面积 |
5.5.2 绿地与铺装 |
5.6 自然环境要素方面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昆明市“飞虎队”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第二章 战争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战争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概述 |
2.2 中国抗战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
2.3 中国抗战遗产再利用分析 |
2.4 相关技术性措施 |
第三章 昆明市“飞虎队”遗产历史研究及评价 |
3.1 基本情况 |
3.2 “飞虎队”概况 |
3.3 云南对“飞虎队”的战时保障工作 |
3.4 小结与评价 |
第四章 昆明市“飞虎队”遗产现状调研与分析 |
4.1 调研说明 |
4.2. 各“飞虎队”遗产现状 |
4.3 昆明市“飞虎队”遗产现状分析 |
4.4 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必要性及意义 |
4.5 小结 |
第五章 昆明市“飞虎队”遗址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研究 |
5.1 参考案例分析 |
5.2 规划策略 |
5.3 规划原则 |
5.4 指导思想 |
5.5 相关法规 |
5.6 相关措施建议 |
第六章 昆明市“飞虎队”遗址保护与再利用规划构思 |
6.1 巫家坝航空博物馆 |
6.2 昆明市大轰炸纪念遗址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昆明市抗战遗址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的反思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昆明市“飞虎队”遗产现状调研部分图纸 |
(4)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5)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原因和意义: |
0.1.1 本选题具有理论研究意义 |
0.1.2 本选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0.1.3 都市遗产旅游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
0.1.4 西安遗产旅游研究具有典型性意义 |
0.1.5 本选题考虑到个人的研究兴趣和资料收集的便利性 |
0.2 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0.2.1 研究过程 |
0.2.2 研究方法 |
0.2.3 技术路线 |
0.3 研究和写作思路 |
第1章 国内外遗产理论实践与"遗产生态"概念的提出 |
1.1 国际上遗产的概念演变、类型拓展与保护管理 |
1.1.1 国际上关于遗产概念的演变与世界级遗产的类型拓展 |
1.1.2 国际遗产概念发展规律和世界级遗产发展趋势总结 |
1.1.3 国际上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 |
1.1.4 国际遗产保护管理的基本理念总结 |
1.2 我国遗产的概念体系和保护管理 |
1.2.1 我国的遗产概念体系 |
1.2.2 中国遗产的保护管理 |
1.2.3 中国遗产理论和实践的特点 |
1.3 遗产生态概念的提出及其系统保护理念 |
1.3.1 "遗产生态"概念提出的宏观生态背景 |
1.3.2 《西安宣言》对于遗产保护的"完整性"的关注 |
1.3.3 遗产生态的概念及其系统 |
1.3.4 遗产生态的意义——遗产保护与管理、利用的生态和谐 |
本章结语 |
第2章 遗产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
2.1 21世纪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及比较 |
2.1.1 新世纪国际遗产旅游的研究综述 |
2.1.2 新世纪我国遗产旅游的研究综述 |
2.1.3 新世纪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的比较 |
2.2 遗产旅游理论研究内核思辨 |
2.2.1 遗产旅游的概念甄别 |
2.2.2 遗产旅游研究体系与内核的思辨 |
2.2.3 本文提出的遗产旅游中的三个旅游体验研究系统 |
2.2.4 旅游体验研究对于遗产旅游开发的启示 |
2.3 我国遗产旅游开发的状况和问题 |
2.3.1 我国遗产旅游的开发历史 |
2.3.2 当前都市遗产旅游开发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
2.3.3 遗产旅游开发不同于一般旅游开发的特殊性要求 |
本章结语 |
第3章 以景观为核心的遗产旅游开发HELP模式 |
3.1 景观理论概述 |
3.1.1 景观的概念 |
3.1.2 本文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景观生态学及其研究拓展 |
3.1.3 景观理论在遗产旅游开发中应用性的评价 |
3.2 以景观为核心的遗产旅游开发HELP模式构建 |
3.2.1 遗产旅游开发HELP模式构建的背景 |
3.2.2 景观作为遗产旅游开发中介环节的意义 |
3.2.3 以景观为核心的遗产旅游开发的HELP模式构建 |
3.2.4 HELP开发模式的结构功能分析 |
3.2.5 遗产旅游开发的HELP模式相比于一般旅游开发模式的优点和创新之处 |
本章结语 |
第4章 西安市遗产资源及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H) |
4.1 西安市遗产资源内容体系及资源状况分析 |
4.1.1 西安市基础数据资料来源:西安市旅游资源普查项目 |
4.1.2 西安市遗产资源体系和内容 |
4.1.3 西安市遗产资源状况分析 |
4.2 西安市遗产资源保护管理状况 |
4.2.1 西安市遗产资源涉及的保护管理部门和法规 |
4.2.2 西安市遗产资源保护的状况 |
4.2.3 西安文物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4.2.4 西安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到整体旅游形象 |
4.3 西安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及潜力 |
4.3.1 西安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的历史 |
4.3.2 新世纪西安市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发展 |
4.3.3 西安的遗产旅游资源的未来开发潜力 |
4.4 西安市遗产资源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 |
4.4.1 遗产保护等级提升策略 |
4.4.2 遗产周边环境园林化策略 |
4.4.3 遗产轮休制度 |
4.4.4 遗产生态监控策略 |
4.4.5 遗产文化生态型和文化衍生型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本章结语 |
第5章 西安遗产旅游体验研究(E) |
5.1 本文旅游体验研究的问卷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方法 |
5.1.1 本文的遗产旅游体验问卷数据资料 |
5.1.2 问卷的统计分析方法 |
5.2 西安遗产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调查分析 |
5.2.1 旅游前对西安的了解 |
5.2.2 旅游中对旅游(城市)景观和景点体验 |
5.2.3 旅游后体验 |
5.3 西安遗产旅游体验的研究结论 |
5.3.1 西安遗产旅游体验的动态过程的特点 |
5.3.2 西安遗产旅游体验中的审美体验的特点和规律 |
5.3.3 西安遗产旅游的参与体验程度的特点 |
5.4 西安遗产旅游中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塑造创新 |
5.4.1 策划重游认知体验,鼓励遗产旅游者多次重游。 |
5.4.2 以文物、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为宗旨,塑造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
5.4.3 加强对遗产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创新。 |
5.4.4 旅游服务和环境管理完善遗产旅游体验。 |
本章结语 |
第6章 西安遗产旅游景观开发(L) |
6.1 基于遗产历史生态的西安遗产旅游景观研究 |
6.1.1 西安古都城历史的演变 |
6.1.2 西安自然景观及演变 |
6.1.3 西安文化遗产景观及演变 |
6.1.4 西安自然和人文景观演变分析的结论和启示 |
6.2 西安遗产旅游景观开发中对于遗产历史生态的保护和展示 |
6.2.1 城市历史格局的保护和生态恢复在大尺度上展示西安遗产旅游景观。 |
6.2.2 运用活化战略,多样化、创新性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
6.2.3 感官体验战略展示历史文化 |
6.3 基于遗产空间格局生态的西安遗产旅游景观研究及开发 |
6.3.1 西安各区县遗产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 |
6.3.2 西安市遗产旅游景观的类型分析和空间格局特点 |
6.3.3 西安遗产旅游景观开发的空间格局架构 |
6.4 西安市不同类型遗产的景观开发模式 |
本章结语 |
第7章 西安市遗产旅游产品开发(P) |
7.1 西安市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7.1.1 景观项目带动策略 |
7.1.2 生态策略 |
7.1.3 价格策略 |
7.1.4 优质服务策略 |
7.2 重点建设的遗产旅游品牌产品开发创新 |
7.2.1 森林公园 |
7.2.2 博物馆和遗址公园 |
7.2.3 历史文化名城 |
7.2.4 旅游演出 |
7.2.5 遗产文化产业园(广场)和遗产主题公园 |
7.3 西安以遗产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组合 |
7.3.1 西安遗产旅游产品的空间板块组合 |
7.3.2 西安遗产旅游产品的线路组合 |
7.3.3 西安遗产旅游产品的营销组合 |
本章结语 |
结论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西安案例的特殊性和遗产旅游开发Help模式适宜性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旅游图书出版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旅游图书及其出版市场 |
第一章 旅游图书出版现状 |
1.1 旅游图书表面热销 |
1.1.1 旅游图书进入无需门槛,高收益引发蜂拥而上 |
1.1.2 盲目跟风火爆出版市场,低风险导致市场过热 |
1.2 旅游图书淡出市场 |
第二章 旅游图书出版困境产生的原因 |
2.1 旅游资源土壤的贫瘠 |
2.2 旅游线路设计差强人意 |
2.3 旅游图书运作的误区 |
2.4 读者对于旅游图书兴趣的缺失 |
第三章 旅游图书出版的发展对策 |
3.1 提高质量是旅游图书的生命 |
3.1.1 选题策划是图书质量的基本保证 |
3.1.2 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 |
3.1.3 装帧设计不容轻视 |
3.2 旅游图书的文化与审美 |
3.2.1 旅游图书的文化内涵 |
3.2.2 旅游图书的审美本质 |
3.3 旅游出版人的效益追求与职业素养 |
3.3.1 旅游出版人应追求社会效益 |
3.3.2 旅游出版人的职业道德修养 |
3.3.3 旅游出版人的文化素养 |
3.4 旅游图书的类型特色与品位 |
3.4.1 旅游图书应凸现类型特色 |
3.4.2 杜绝媚俗出版和跟风出版 |
3.4.3 警惕读者文化与审美的缺失 |
第四章 市场开发——旅游图书出版的重要出路 |
4.1 市场开发是旅游图书出版的重要资源 |
4.2 旅游图书的市场开发实践 |
4.2.1 开发前提:寻找旅游新线路与新方式 |
4.2.2 开发渠道:运用媒体平台和人脉网络 |
4.2.3 开发方式:策划先行,慎选作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 |
(8)上海都市博物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博物馆 |
二、都市博物馆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新方向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都市博物馆的发展 |
第一节 世界都市博物馆的发展 |
一、世界都市博物馆发展背景 |
二、都市博物馆复合体和都市博物馆体系的建设 |
三、都市博物馆特点 |
第二节 上海都市博物馆发展 |
一、近代博物馆的诞生 |
二、建国初期现代博物馆的初创 |
三、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的蓬勃发展 |
四、21世纪博物馆的建设 |
第三章 上海都市博物馆发展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空间布局与区位条件 |
一、上海都市博物馆空间分布总体综述 |
二、上海部分区县都市博物馆空间分布综述 |
第二节 周边环境与配套设施 |
一、外部环境——交通便利程度 |
二、内部环境——硬件情况 |
三、配套设施 |
第三节 管理方式与专业人员 |
一、上海都市博物馆整体管理方式 |
二、上海都市博物馆单体机构设置 |
三、专业人员 |
第四节 展览活动与游客服务 |
一、展览 |
二、门票 |
三、讲解服务 |
四、游客互动和市民活动 |
第五节参观者 |
第四章上海与国内外都市博物馆对比分析 |
第一节规模数量和品牌质量 |
一、规模数量 |
二、品牌质量 |
第二节空间布局和层次结构 |
一、空间布局 |
二、层次和种类 |
第三节可达性、设施水平和服务素质 |
一、可达性 |
二、建筑和内部设计 |
三、设施和服务 |
第四节管理能力和活动内容 |
一、管理制度 |
二、机构设置 |
三、专业人才 |
四、展览和活动 |
第五节运营方式和营销意识 |
一、财政来源和运营方式 |
二、各项自营收入 |
三、宣传和营销 |
第六节城市发展与博物馆意识 |
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色与功能 |
二、城市文化与市民博物馆意识 |
第五章上海都市博物馆的发展建议 |
一、上海都市博物馆的建设成果和发展机遇 |
二、上海都市博物馆体系中有待完善的部分 |
三、若干建议 |
附录一博物馆定义 |
附录二国际博物馆协会历届大会及其议题 |
附录三世界博物馆日主题 |
附录四上海市博物馆分类列表 |
附录五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主要特展 |
附录六博物馆票价 |
附录七专家访谈 |
参考文献 |
四、世界着名军事博物馆之旅系列 澳大利亚空军博物馆(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国家中央政务区纪念性城市空间研究[D]. 李铁.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3]昆明市“飞虎队”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研究[D]. 赵晓君.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6)
- [4]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5]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王镜.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6]旅游图书出版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肖旭芳. 中南大学, 2008(01)
- [7]世界着名博物馆之旅系列 展现战后日本民用航空史——日本航空科学博物馆[J]. 安迪. 国际展望, 2005(20)
- [8]上海都市博物馆研究[D]. 俞文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世界着名军事博物馆之旅系列 “泥鱼”号潜艇博物馆[J]. 安迪. 国际展望, 2003(23)
- [10]世界着名军事博物馆之旅系列 一部鲜活的“机械化战争史”——英国伯明顿坦克博物馆[J]. 佘凯. 国际展望, 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