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先进入廿一世纪的国家(论文文献综述)
张重洲[1](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彭滢燕[2](2021)在《径山的法脉传承与历史叙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径山,今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唐以来皆属余杭县辖。唐代宗时期,国一禅师法钦开山,此后径山名声逐渐显赫一方。唐僖宗乾符六年(879)改为“乾符镇国院”,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改为“承天禅院”,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改为“能仁禅院”,宋孝宗时期改为“兴圣万寿禅寺”并沿用至明清。径山在宋代便居佛教禅宗“五山十刹”之首,到明代则又为嘉兴藏的刊刻地之一,在佛教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在佛教势力进入之前,径山是处于一个以龙神信仰为核心的地方社会之中。南北朝时期,道教茅山派率先进入该地区,将天目山纳入其“洞天福地”的系统之中。佛教势力的进入则相对较晚,唐大历年间,国一禅师来此开山后,佛教才在径山长期经营。南宋时期,得益于宋代皇帝的庇护,径山僧人利用其与皇权的关系,积极参与到了政治之中,在佛教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进入元代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径山的政治地位以及影响力逐渐下降。到了明中期,径山呈现“衰败”之相。晚明,随着嘉兴藏的刊刻以及刻藏士绅的参与,径山得以复兴。与此同时,刻藏士绅也积极参与到径山历史的书写之中,不同版本的《径山志》也应运而生。径山早期的法脉传承,经历了两次变化。一是佛教牛头宗活动重心的南移;二是从牛头宗到洪州禅的转变。径山在法脉的两次转变中,也逐渐建立起其寺院的传承制度。洪州禅系僧人在径山长期经营时,建立了“甲乙制”的寺院,但宋代因官方权力的介入,径山又于元佑五年(1090)改为“十方制”寺院。然而,径山“十方制”寺院的表象之下,其法脉多为临济宗杨岐派圆悟克勤一系。径山的各个大德高僧,借助其平台,发展自身的势力。南宋以后,径山住持多出自大慧宗杲与虎丘绍隆两支系。在这一时期,径山还建立了一个多层次、亲疏不同的寺院网络。以径山为核心,层层扩展,扩大了径山的影响力。元至明初,在政治中心转移的背景下,一方面,虽然不少住持与朝廷保持往来,在朝廷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这些僧人个人的影响力并未给径山带来政治权势。另一方面,径山转向了地方。高峰原妙一系僧人向天目山地区更进一步的发展,扩大径山的弘法范围。在此过程中,地方大族积极参与其中,提供资金为僧人建立新的寺院。到了明初,径山复兴的最大经济支持是吴江葛氏一族的葛德润。地方官员、地方大族、士人逐渐取代了皇权与朝廷显贵,成为了径山的主要支持者。从元至明,是径山的发展历程中其重心向地方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从宋至明末,径山历史的演进和其历史叙述的生成互为表里。总体而言,径山的历史叙述,呈现出一个“多元”且“不间断”的历史特征。所谓“多元”是指径山历史叙述的主体来自不同的身份,即僧人、地方官员、士绅都参与其中。而“不间断”是指,径山的历史叙述从北宋李照开始,一直持续到晚明。晚明是径山历史叙述的一个繁荣期。僧人正璠重刻僧人宗净《径山集》,构建并强调了径山单一的法脉体系;地方官员高则巽编《径山志》,影响到万历《余杭县志》中单列一卷《径山志》的出现;士绅宋奎光编《径山志》是嘉兴藏刊刻成果的一部分;章之采《径山志》则强调了“山”,而弱化了径山佛教的色彩。每一次径山历史叙述的背后,是僧人、地方官、士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不同愿求的一个反映。这些径山历史的叙述也呈现出佛教方志、地方志、山水志等不同的历史风貌。
吕忠正[3](2021)在《闾阎营造: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考辨》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年代,时逢兵燹战乱而国人亦正处于对民族文化自省与反思,营造学社先贤们开启了中华传统民居学术历程,梁思成先生确立为学术名词“民居”,而英国风土建筑学术萌芽自16世纪,在方法论、学术深度和广度方面均已形成多维学科视野的时代语境。另外伴随至今的“百年乡建”和乡村现代化转型,特别是建筑师所面临“乡村复兴”背景,其学术自然以多元视角解决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而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农村地区,至今英格兰乡村依旧维系“兼城兼农”的田园景观,伴随乡村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早在18世纪英格兰已完成全面的社会变革,成为一个典型的非农社会。传统民居是为乡村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其学术问题域、方法论及学术成果亦与上述多重问题戚戚相关。英格兰传风土建筑既是历史遗迹,又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其堂室格局演进模式同伴随的乡村历史进程是为“居住形态”的现代化转型样本,将风土建筑传统视为时代文化延续,联系居住行为与民俗文化,形成了该领域研究的新“语境”。上述背景下重读华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重新界定英美的学术视角而又反过来形成对本土研究视野的考订,将中华建筑艺匠开放于全球建筑文明的时空参照中无疑具备时代的意义。通过12个月访学期间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建筑类型学抽象图式分析、归纳英格兰民居堂室格局演进轨迹,定义9个“基础图式”(Basic Schemata)与10个“衍生模式”(Spatial Verbs),对传统民居中的关键普遍类型给予案例蒐集、阅读、分析和学术诠释,特别是近世(Early Modern Period)英格兰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风土建筑的演化与变异,由此形成中世纪晚期至18世纪末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类型谱系。并在之后的史论分期中以历史学外部路径触及类型演进中的社会问题,为达单体建筑样本集群与宏观历史语境的关联,从而将民居衍生类型与其背后的居住行为、居住文化习俗融入到一体的分析框架。研究内容和成果表明,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在长达5-7个百年的演进过程中,民居建筑平面作为分析理解其形态发展的切入点,是为演进历程之最直接镜像,亦属整体乡村文化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直观表达,同时具备类型学的谱系特点,大致9种不同主体大类:廊厅(Aisled Hall)、敞厅(Open Hall)、长屋(Longhouse)、堂入式(Lobby-entrance)、直入式(Direct-entry Farmhouse)、扩间模式(Increased Accommodation)、单坡模式(Outshuts)、双进模式(Double-pile Houses)及非主流类等等。该类型演进谱系按照编年发展体例主要分为:中世纪晚期的风土时代遗产(c.1250-c.1575);两次英格兰传统民居大变革时代(c.1575-c.1642);英格兰居住建筑风土传统衰退期(c.1642-c.1690)和英格兰居住建筑风土传统消亡期,各个时代的堂室格局类型皆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印记,亦受到时代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往大陆地区关于传统民居研究要么重点在历史上的风土住宅,要么专攻借助于社会学科的乡村研究,文章则在充分研究建筑学本体空间形态的前提下探寻两者之间的兼容——以中世纪晚期至18世纪末整个近世时代英格兰传统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建筑类型学方法蒐集、阅读、分析和归纳其堂室格局类型衍生进程,并进一步挖掘建筑空间形态演进模式背后的历史动因,从而试图探寻和讨论英格兰乡村现代化、城市化的整体文脉特征。文章试图在以下3个方面有所学术贡献:①英格兰风土建筑学术发展历程文献综述及其民居类型学方法论;②英格兰近世传统民居调查样本图集;③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类型演进模式谱系(Typological Schemata System)及其史论分期。最后回首整个文章研究历程,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s)那样将其历史传统如此完整地带入了现代生活,历史和传统已成为英国人行事的准则,影响着不列颠大陆(Great Britain)的方方面面。中国人对于英国率先打开晚清国门的情感自来复杂,英国的城市化历程虽说其本质上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属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型”模式,伴随圈地运动(Enclosure)、农业革命(Brit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铁路运河交通建设及商业革命等多线进程,但在其乡村景观变迁的历史大潮中依旧维系了风土传统以形成一种“兼城兼农”的优良品质,伴随期间的传统民居类型演变亦走过一条具备谱系化特征的完备进程,研究其具体过程并加以分析整理无疑对乡村居住建筑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建筑师和建筑学理论研究者来说,在上述中国城镇化的大潮中,如何留住绿水青山的“乡愁”,如何书写记述乡村风土景观及其背后的演变历史是为本文所期望的突破,通过整理客观建筑样本案例并加以类型学方法论的分析,为最壮阔的地景变迁历史做一点微薄的笔记,亦为后续学者同仁的学术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张囡[4](2020)在《单士厘域外游记《癸卯旅行记》的新观察》文中提出域外游记享有“百科全书”的美誉,在讲述着旅行者个人活动事实的同时,从以小见大的视角中折射出旅行者的社会反应与文化反应,是人们审视自我的一面明镜。但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域外游记文坛始终由男性作家所主导,而《癸卯旅行记》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其作者单士厘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女性域外游记书写第一人”。《癸卯旅行记》讲述了单士厘自日本出发,途径中国、朝鲜,最终抵达俄国圣彼得堡,历时近八十日,行程逾三万里的旅行经历。在传统与礼教对女性的种种桎梏下,单士厘域外旅行的实践与域外游记的书写凸显出其进步的思想理念与深厚的文学功底,而这一方面源于单士厘自身的聪颖好学,另一方面也与其文化家族的熏陶、外交官丈夫的影响等因素息息相关。单士厘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细致敏锐的观察使游记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记录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还引入了对时差、破冰船、托尔斯泰等内容的介绍。辗转四国的旅程加强了异文化间的碰撞,也加深了单士厘对自我身份与文化的审视和反思,使整个行程都充溢着浓厚的现代性旅行体验的色彩,尤其体现在其日本之旅与俄国之行中。不同文化空间的连续转换还使“看”的权力发生了转移,“看”的方式在注视与凝视中游移,视角也在“我者”与“他者”的关系里发生变动,这种动态变化在单士厘对异国形象的塑造与建构方面也有所体现。此外,《癸卯旅行记》还流露出了作者对教育、女性意识及国族观念的思考,这些思想结晶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近代社会中女性佼佼者的形象缩影。本文将综合旅游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层面,在全面认知此次域外旅行的主人公单士厘的基础上,着重从旅游史角度对《癸卯旅行记》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使历史学和旅游学的交叉研究互为支撑,开拓中国近代女性旅游研究与域外游记研究的新视角,希望能够对女性旅游研究、域外游记研究以及中国近代社会性别史的研究有所补充。
李梦玲[5](2020)在《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文中提出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中有着一定数量的翻译小说,与近代其他地区的报刊翻译小说一样,这些刊于岭南报刊的翻译小说同样是近代翻译小说大潮中的一抹别样的浪花。据统计,近代岭南地区刊载翻译小说的报刊多达34种,共刊有101篇翻译小说,1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中译本,82则),翻译小说单行本也有至少40种。可见,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除去绪论和余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其兴起背景进行探究,涉及小说界革命、岭南地域文化、译者来源以及读者与市场这四个因素。并梳理其发展脉络,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这四个阶段。第二章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既有与近代报刊翻译小说相似的一般特征,即在呈现传统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西方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又彰显了岭南地域文化色彩,如粤方言、岭南风物与民情、岭南画派以及岭南革命风潮等特色。第三章对突出刊物与名篇译作进行个案研究,不同报刊有着不同的办刊理念和编辑队伍,这对所刊翻译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关注世界名着在近代岭南报刊的译介情况,着重考察译作与原着之间的关系,探析译介手法。第四章考察其对自着小说产生的影响,如观念的革新、题材的拓宽以及小说叙事手法的突破等。最后对其成就与缺陷进行总结,并评价其在岭南小说史和翻译小说史上的地位。
邓弟蛟[6](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研究表明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柯浩然[7](2020)在《浅谈廿一世纪澳门建筑遗产保育与活化 ——以三个中式项目为代表案例》文中研究指明有规模的澳门建筑遗产保育和活化工作早在1980年前后已经由当时的澳门政府展开,并为其后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成功申遗打下了重要基础,唯进入廿一世纪后的部分尤其在申遗成功前后至到2014年3月《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实施期间的研究甚为空白,本文希望通过选出三个代表性的案例、并深入访谈与其保育相关的专家学者,配合案例相关资料,仔细分析探讨澳门进入廿一世纪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存和活化,伴随着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对于历史建筑文物再利用的期望转变,尤其是由综合考虑建筑遗产的结构条件和功能所需,形成保育为主、保育与活化并重、活化为主的不同判断和设计方向,分析三个代表性的项目在策划、以至最后呈现层面当中的思考及转变,为后续对此时期澳门建筑遗产保存和活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并得出了未来澳门的建筑遗产保育发展将迎来新一波修复潮及挑战,除相对传统以保育为主的保育方式外,还会透过更加着重于历史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结合的方向来继续发展下去的结论。
王艳明[8](2020)在《清仪阁中的金石鉴藏世界》文中指出学界对张廷济(1768—1848)的评价众说纷纭,或有訾议其小学、书法成就与商人身份,而不能客观认识其价值者。本文以现存张廷济的稿本及影印本日记等资料入手,结合张廷济《桂馨堂集》及相关金石题跋文献,比勘现存实物、拓本、图像等,对张廷济及清仪阁金石鉴藏状况加以综合考察,力求全面、立体地确认并还原清仪阁在清代金石鉴藏史上的价值和地位。乾嘉以来,吉金鉴藏向以嘉兴为盛。嘉兴金石家张廷济清仪阁所藏古物,从钟鼎彝器到泉币、钱范、兵器、古权、镜鉴、砖瓦、墨砚、纸张等,品类齐备,一时罕有其匹。他的题跋、日记、图录、传拓,也是嘉道时期江南艺术市场的鲜活史料,全面、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金石鉴藏的社会风貌,印证和再现了中下层文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从清仪阁笔记所载乾嘉时期普通文人文化消费状况,可以窥见江南艺术市场通行货币南北差异,金石书家润格、各类典型古董的价格,器物装潢、镌字的工价,以及古董市场的交易方式与规模。乾嘉时期,吉金收藏家已开始利用全形拓保存和传播藏品,但大部分拓本已失传,张廷济《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幸运地留存了早期全形拓的重要图像,使后人得以窥见这一段重要的历史事实。此外,张廷济在古玺印的收藏、考释、谱录编纂等方面亦有承继之功,他虽不以篆刻名世,仍被篆刻家们以印学家视之,故得以位列西泠印社二十八先贤之一。研究张廷济,相关史料庞杂而分散,且有真赝之争,在资料甄选上或有缺漏和不当,尚祈方家指正。
朱莲飞[9](2020)在《明代蒙学教材中的历史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明代蒙学中的历史教育是中国古代历史教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内容和特征。因明代社学、私塾、义学等蒙学组织的广泛创办,明代科举制度的有力推动,以及明代中后期商业出版的繁荣发展,明代蒙学历史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从而涌现了大量的历史类蒙学教材。这些历史类蒙学教材可以分为典故、讲史两种类型。从这些教材的编写形式以及内容来看,明代历史类蒙学教材具有普适性、趣味性、广泛性以及具备“育人”功能等特点。明代蒙学历史教育的实施是以历史类蒙学教材为载体的,从这些历史类蒙学教材的内容出发,可以看出明代蒙学历史教育包括历史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在历史知识教育方面,主要向蒙童普及常识性历史知识,讲述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人物事迹以及评价历史人物;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主要通过讲述历史人物故事来表现儒家在为人、为学、为官、为君这四个方面的伦理道德观念,让蒙童从中汲取道德养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以明代蒙学历史教育的内容为基础,可以总结出明代蒙学历史教育具有普及化与通俗化、正统史观占据主导地位、伦理道德教育占据主体地位的特点。
徐雪[10](2020)在《《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职官称谓语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而词汇最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对职官称谓语进行研究,是解读当时职官制度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简称“吴简”)指1996年对长沙市五一广场走马楼街二十二号井窰进行发掘所得之简牍,主要是孙吴地方行政文书和簿籍。要藉助这批材料研究孙吴地方职官制度,弄清吴简繁杂的职官称谓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於《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简称《竹简》[柒])行政往来文书较多,所涉职官称谓语十分丰富,故以该卷所见职官称谓语为研究对象,以其他几卷为参考材料,结合传统训诂学、现代语言学、古文书学和历史学等知识,探讨这些职官称谓语的具体内涵,着重对学界未加考释及具有争议的词语进行探讨。全文正文分为三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文章选题缘由及研究现状、思路、方法和凡例,附带对研究材料和意义做了介绍。第二章《竹简》[柒]职官称谓语汇释。此为首次对《竹简》[柒]职官称谓语进行全面清理和深入研究,共讨论了 81个词语。并据职官职事内容将其分为仓库职官称谓语、农事职官称谓语、市集职官称谓语、军事职官称谓语、文书职官称谓语及其他职官称谓语六大类。以吴简材料为核心,参考其他文献,逐一对各类称谓语加以分析,旨在考证他们在孙吴时期的含义,通常从职官的设置情况、职掌内容、地位高低及其设置时间等角度对词语进行定义。第三章《竹简》[柒]职官称谓语特点及对职官辞书编纂价值。通过对《竹简》[柒]职官称谓语的沿承、新造及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指出这些词语多承袭於两汉,大部分独见於吴简,一官多称现象非常显着,并对这三种现象的成因做了探讨。又以近出职官辞书《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修订版)》为参照,发现《竹简》[柒]职官称谓语大部分未被其收録,而被收录者亦有不少需进一步补正,故从增补词条和订补词义两个方面对该辞书进行增订。是以我们的工作除可为进一步研究孙吴地方职官制度提供一定条件,亦对完善和丰富职官辞书词条、词义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正文之後为附録,具体为:《竹简》[柒]职官称谓语索引、《竹简》[柒]存疑及待考职官称谓语、释文校勘。
二、最先进入廿一世纪的国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先进入廿一世纪的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
小结 |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
小结 |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
小结 |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径山的法脉传承与历史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径山研究 |
(二)径山的历史文献学的研究 |
(三)社会史视角下的佛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传统佛教史中径山的历史分期 |
第一节 龙神崇拜:唐代以前的径山历史 |
第二节 皇权与政治:国一开山与南宋时期的径山 |
(一)国一禅师的开山 |
(二)吴越到南宋:径山与皇权的结合 |
第三节 径山的衰弱与复兴:明以后径山的发展 |
(一)明初归并寺院 |
(二)志书的编撰与藏经的刊刻:晚明径山的复兴 |
小结 |
第二章 径山早期法脉与寺制变化 |
第一节 从牛头宗到洪州禅 |
(一)牛头宗南移与径山开山 |
(二)国一禅师的法脉传承 |
(三)洪州禅系僧人的到来 |
第二节 径山的甲乙制 |
(一)关于甲乙制的讨论 |
(二)径山甲乙制的兴起 |
第三节 径山的十方制 |
(一)关于十方制的讨论 |
(二)苏轼与径山的十方制 |
小结 |
第三章 南宋的法脉传承与寺院网络 |
第一节 大慧宗杲与径山 |
(一)大慧宗杲的生平 |
(二)大慧宗杲在径山的经营 |
(三)大慧宗杲一系僧人在径山的发展 |
第二节 青原系在径山的传承 |
(一)青原系在径山的发展 |
(二)佛海智讷的庆恩院与径山 |
第三节 无准师范与径山影响力的扩大 |
(一)天童咸杰在径山的经营 |
(二)无准师范生平及其入主径山之始末 |
(三)径山的两次大火与复兴:万年正续院的新建 |
小结 |
第四章 走向地方:南宋以后径山的转变 |
第一节 元代径山僧人在天目山区的经营 |
(一)驻守径山的“山林禅”:虚谷希陵支系 |
(二)皇权加持的绝响:昙芳守忠禅师 |
(三)西峰的开拓:高峰原妙支系 |
第二节 元代的径山与地方社会 |
(一)元初“崇教抑禅”下的径山 |
(二)元叟行端禅师在径山的经营 |
第三节 明初期径山的兴复 |
(一)洪武年间的征召及其对径山的影响 |
(二)径山寺的重建与地方大族的支持 |
(三)明前期的佛教政策与径山的发展 |
小结 |
第五章 多元叙述:明中后期径山史志的编撰 |
第一节 径山早期的历史叙述 |
(一)宋李照撰《径山集》考辩 |
(二)《径山山门事状》与宋《径山集》 |
(三)语录:南宋至明初期径山的历史叙述 |
第二节 明中期《径山集》的编撰、重刻与径山的分房 |
(一)月江宗净与明《径山集》的编撰 |
(二)正德六年径山的分房 |
(三)正璠重刻《径山集》 |
第三节 径山藏与士人主导的历史叙述 |
(一)从僧人的《径山集》到地方的《径山志》 |
(二)刊刻藏经:晚明径山历史叙述生成的背景 |
(三)士人主导的叙述:宋奎光《径山志》与章之采《径山志》 |
小结 |
结语 |
一、传统佛教史视野下径山的兴衰 |
二、建构的法脉:历史叙述中的法脉传承 |
三、径山寺院网络的形成与转变 |
四、径山历史叙述的生成 |
附录:径山史事编年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闾阎营造: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传统民居建筑学术研究的时代语境 |
1.1 缘起:题目的选取、确立与问题的提出 |
1.2 学术背景与意义 |
1.2.1 学术背景 |
1.2.2 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
1.3 概念辨析 |
1.3.1 英美学界关于风土与风雅建筑定义的确立与发展过程辨析 |
1.3.2 传统民居、风土与乡土建筑的中外语境辨析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范畴 |
1.4.1 文章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畴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学术地位 |
1.5.1 传统民居建筑类型演变的建筑学理论溯源 |
1.5.2 基本研究法 |
1.5.3 学术逻辑主线与论证结构的建立 |
1.5.4 研究所处的学术位置 |
1.6 文章理路与写作框架 |
2 文献回顾:英格兰风土建筑学术进程 |
2.1 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英格兰传统民居学术萌芽 |
2.1.1 学术萌芽阶段的时代背景 |
2.1.2 艺术、文史领域 |
2.1.3 建筑领域 |
2.2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后叶英格兰传统民居案例考据 |
2.2.1 案例考据阶段的学术背景 |
2.2.2 英格兰风土建筑的样本测绘与文献考据 |
2.3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英格兰传统民居学科确立 |
2.3.1 学科确立阶段的学术背景 |
2.3.2 区域性风土民居学术研究 |
2.3.3 民居历史断代及其类型演变 |
2.3.4 民居建筑技艺及木骨造 |
2.3.5 风土建筑文化与乡村历史 |
2.4 战后英格兰传统民居学术成型与多维视野 |
2.4.1 战后国际风土建筑学术背景 |
2.4.2 考古学与历史学领域相关研究 |
2.4.3 风土建筑区划及地域性图谱 |
2.4.4 乡村聚落更新与建筑遗产保护 |
2.4.5 风土建筑历史断代与类型演变 |
2.4.6 农业及工坊类风土建筑 |
2.4.7 风土建筑技艺与装饰艺术 |
2.5 学术过程总结:五个百年的营造纪事 |
2.5.1 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末学术确立过程的阶段主题与时代背景 |
2.5.2 从学术萌芽到学科确立过程中的逻辑主线 |
2.5.3 学术影响与理论意义 |
2.5.4 本文所处的学术位置及其讨论 |
3 方法论:英格兰传统民居建筑样本的采集、记录与分析调略 |
3.1 传统民居类型的建筑学理论引介 |
3.1.1 民居样本的建筑类型学理论 |
3.1.2 英美学界民居类型分析与演进模式研究文献回顾 |
3.2 民居类型演进模式的理论模型 |
3.2.1 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基础图式”(Basic Schemata) |
3.2.2 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衍生模式”(Spatial Verbs) |
3.3 民居建筑样本的读取 |
3.3.1 民居建筑样本的读取背景与前提条件 |
3.3.2 民居建筑样本的读取范围 |
3.3.3 田野调查调略 |
3.3.4 辅助文献考据 |
3.4 民居建筑样本分析方法与步骤 |
4 建筑图谱:英格兰传统民居建筑样本阅读 |
4.1 英格兰传统民居区划 |
4.1.1 不列颠高地与低地之划分Highland-Lowland Division |
4.1.2 石灰岩带(Limestone Belt)与传统建筑材料、工艺 |
4.1.3 英格兰各区、郡与风土建筑材料样式图谱 |
4.1.4 木骨造类型分布 |
4.2 英格兰传统民居史论分期 |
4.3 英格兰传统民居群落组合 |
4.3.1 传统边路(Roadside)村落模式 |
4.3.2 传统广场型(The Squared Village)村落模式 |
4.3.3 传统滨海村落(The Seaside Village)模式 |
4.3.4 早期规划类村落(The Planned Village)模式 |
4.4 英格兰传统民居单体及木骨造图集 |
5 案例谱系:中古末期至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剖析 |
5.1 英格兰传统民居建筑样本图组分类 |
5.1.1 英格兰传统民居年代分布组 |
5.1.2 英格兰传统民居地域分布-年代对照组 |
5.1.3 初代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年代对照组 |
5.2 敞厅Open Hall——中世纪晚期英格兰传统民居原型 |
5.2.1 从原始房屋(Primitive Houses)至早期廊厅(Aisled Halls)的演变 |
5.2.2 英格兰东南部主流敞厅之演变Open Hall Houses of the South East |
5.2.3 约克郡“敞厅”——“奔宁廊厅”变体Pennine Aisled Halls |
5.2.4 米德兰兹“敞厅”——曲梁模式变体Cruck-built Open Hall |
5.2.5 “敞厅”建筑之功用及其技术演变 |
5.3 后中世纪(Post-medieval)英格兰“敞厅”住宅模式之流变 |
5.3.1 后中世纪时代之一层“敞厅”住宅 |
5.3.2 英格兰16-18世纪二层“敞厅”住宅 |
5.3.3 小农场主住宅Smallholders'House |
5.4 双重功用住宅Dual-Purpose Dwellings |
5.4.1 早期原始长屋(Early Longhouse)之间接文献、遗迹佐证 |
5.4.2 长屋之改良Improved Longhouses |
5.4.3 经典长屋类型(The Classic Longhouse)之演变 |
5.4.4 晚期长屋Later Longhouses |
5.4.5 堡舍(Bastle House)和台屋(Tower House) |
5.4.6 累泽房屋(Laithe House)及其演变 |
5.5 近世民居演进的时代主题——“通廊”布局 |
5.5.1 离灶式通廊The Through-passage Away From the Stack |
5.5.2 临灶式通廊The Through-passage at the Rear of the Stack |
5.5.3 “通廊”模式的后续发展与“敞厅”文化遗产 |
5.6 走向现代——独立风土住宅The Undivided Vernacular House |
5.6.1 东南堂入式The Lobby-entrance House in the South East |
5.6.2 南境堂入式The Lobby-entrance House in the South |
5.6.3 北境堂入式The Lobby-entrance House in the North |
5.6.4 “直入式”布局The Direct-entry Farmhouse to the Parlour |
5.6.5 居住扩间与单坡侧屋Increased Accommodation and Outshuts |
5.6.6 英格兰风土民居的终极演进类型——双进模式Double-pile Houses |
5.6.7 佃农村舍Labourers' Cottages |
5.7 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小结 |
6 史论考辨: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演进模式的历史逻辑动因 |
6.1 中世纪晚期的风土时代遗产 |
6.1.1 英格兰中世纪晚期社会及其居住需求(Housing Needs)状况 |
6.1.2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传统民居革新 |
6.1.3 都铎早期传统民居农户家庭生活演变 |
6.2 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第1次变革时代1575-1615 |
6.2.1 东南英格兰地区(South-eastern England)传统民居1次变革 |
6.2.2 英格兰东盎格利亚地区(East Anglia)传统民居1次变革 |
6.2.3 英格兰中部米德兰兹(Midlands)地区传统民居1次变革 |
6.2.4 低地(Lowlands)传统石材民居建筑之革新 |
6.2.5 英格兰高地区域(The Highland Zone)传统民居1次变革 |
6.2.6 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第1次变革时代特征总结 |
6.3 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第2次变革时代1615-1642 |
6.3.1 东南英格兰地区(South-eastern England)传统民居2次变革 |
6.3.2 英格兰东盎格利亚地区(East Anglia)传统民居2次变革 |
6.3.3 英格兰中部米德兰兹(Midlands)地区传统民居2次变革 |
6.3.4 石灰岩高原地带(The Limestone Uplands)传统民居2次变革 |
6.3.5 英格兰高地区域(The Highland Zone)传统民居2次变革 |
6.3.6 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第2次变革时代特征总结 |
6.4 英格兰民居风土传统衰落期1642-1690/1700 |
6.4.1 衰落期东南英格兰地区(South-eastern England)传统民居发展 |
6.4.2 衰落期英格兰东盎格利亚地区(East Anglia)传统民居发展 |
6.4.3 衰落期英格兰中部米德兰兹(Midlands)地区传统民居发展 |
6.4.4 衰落期英格兰石灰岩带(The Limestone Belt)传统民居若干问题 |
6.4.5 衰落期英格兰高地区域(The Highland Zone)传统民居发展 |
6.4.6 衰落期英格兰传统民居现代化转型初见 |
6.5 英格兰民居风土传统消亡期(Death of the Vernacular Tradition) |
6.5.1 消亡期英格兰低地区域(The Lowland Zone)传统民居状况 |
6.5.2 消亡期英格兰高地区域(The Highland Zone)传统民居状况 |
6.5.3 英格兰民居风传统(Vernacular Tradition)的消亡 |
7 结语与讨论:学术成果、不足、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启示 |
7.2 学术难题与未尽事宜 |
7.3 核心创新点与学术贡献 |
7.4 学术展望与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格兰传统民居建筑考察名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单士厘域外游记《癸卯旅行记》的新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单士厘与《癸卯旅行记》的研究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四)论文结构 |
一、知识女性单士厘及其出国背景 |
(一)单士厘的人生历程 |
(二)单士厘出国前后的时代背景 |
二、《癸卯旅行记》的新观察 |
(一)《癸卯旅行记》的内容概述 |
(二)《癸卯旅行记》中的现代性旅行体验 |
(三)《癸卯旅行记》中的异国形象 |
三、《癸卯旅行记》中的思想阐述 |
(一)多元实用的教育主张 |
(二)中西兼并的女性意识 |
(三)以国民自任的国族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兴起与背景 |
一、“小说界革命”对“新小说”的提倡 |
二、岭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
三、译者来源 |
四、翻译小说的读者与市场 |
第二节 发展脉络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特色 |
第一节 呈现传统小说特点及文化观念 |
一、传统章回小说的体制特征 |
二、传统意象、典故与程式 |
三、传统伦理道德秩序 |
四、传统文化的印记 |
第二节 彰显岭南地域文化 |
一、采用粤方言翻译小说 |
二、岭南风物与民情 |
三、翻译小说插图 |
四、革命精神的体现 |
第三节 蕴含西方小说因素及文化观念 |
一、题材内容的更新 |
二、西方小说叙事方法的呈现 |
三、西方文化的传输 |
四、西书标点符号的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重要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突出刊物 |
一、《香港华字日报》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二、《中外小说林》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三、《新小说丛》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第二节 名篇译作 |
一、《天方夜谭》的两个早期中文译本——《千一夜夫妻》与《一夜夫妻》 |
二、《基督山伯爵》的首个中译全本——《几道山恩仇记》(上编) |
三、《科里奥兰纳斯》的首个中文译本——《钢矛记》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影响与总体评价 |
第一节 对自着小说的影响 |
一、“开道之骅骝”:敢于打破陈规 |
二、摹仿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 |
三、积极开拓新题材 |
第二节 总体评价 |
一、成就与缺陷 |
二、在岭南小说中的地位 |
三、在翻译小说史上的评价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一览表 |
附录二 近代岭南翻译小说单行本一览表 |
附录三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内容提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6)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浅谈廿一世纪澳门建筑遗产保育与活化 ——以三个中式项目为代表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相关文献综述 |
1.2.3 出版书藉部分 |
第2章 文化遗产保育在澳门的发展 |
2.1 文化遗产保育在国际上的发展 |
2.1.1 理念背景 |
2.1.2 理念定义 |
2.1.3 发展背景 |
2.2 文化遗产保育与相关部门在澳门的发展概况 |
2.2.1 文化遗产保育理念在澳门的萌芽 |
2.2.2 澳门文化遗产厅的出现 |
2.2.3 澳门”文物清单”及保育政策 |
2.3 廿一世纪前后澳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保育比较 |
2.3.1 廿一世纪前澳门政府对历史建筑的保育态度与投入 |
2.3.2 廿一世纪后澳门政府对历史建筑的保育态度与投入 |
2.3.3 廿一世纪前后保育经验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个案例的选择依据 |
3.1 三个案例的代表性分析 |
3.1.1 保育案例概况 |
3.1.2 从时间节点选择 |
3.1.3 从保育策略选择 |
3.1.4 从数据完整性选择择 |
3.1.5 从综合价值选择 |
3.2 三个案例的保育背景 |
3.2.1 德成按 |
3.2.2 郑家大屋 |
3.2.3 大三巴娜咤展示馆 |
3.3 三个案例的概况比较 |
3.3.1 三个案例的时间顺序 |
3.3.2 三个案例的规模和价值体现 |
3.3.3 三个案例的项目辐射范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个案例的详细分析 |
4.1 保育为主型典当业展示馆(德成按) |
4.1.1 总体概况 |
4.1.2 保育情况及保育措施 |
4.1.3 活化后现况 |
4.1.4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思考 |
4.1.5 小结 |
4.2 保育与活化并重型郑家大屋 |
4.2.1 总体概况 |
4.2.2 保育情况及保育措施 |
4.2.3 活化后现况 |
4.2.4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思考 |
4.2.5 小结 |
4.3 活化为主型大三巴哪咤展示馆 |
4.3.1 总体概况 |
4.3.2 保育情况及保育措施 |
4.3.3 现代介入的保育与活化 |
4.3.4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4.3.5 小结 |
第5章 项目之间的异同及保育理念的转变 |
5.1 三个项目保育与活化之共性经验 |
5.1.1 政府担当多重角色 |
5.1.2 项目价值的保护与取舍 |
5.2 三个项目保护与活化经验之区别 |
5.2.1 保护目的的区别 |
5.2.2 修复原则的区别 |
5.2.3 落实执行的区别 |
5.3 三个项目修复程度之比较 |
5.3.1 保育为主型——德成按 |
5.3.2 保育与更新并重型郑家大屋 |
5.3.3 活化为主型大三巴哪咤展示馆 |
5.4 新旧保育与活化理念之转变 |
5.4.1 项目比较与创新 |
5.4.2 二十一世纪以来保育与活化理念之转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总结 |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6.2.1 项目比较与创新 |
6.2.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时间轴 |
附录 B 修复/活化工程时间轴详细列表 |
附录 C 廿一世纪澳门文化遗产保育案例比较节录 |
(8)清仪阁中的金石鉴藏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创新点与当下价值 |
四、研究方法与路径 |
第一章 乾嘉金石世风中的个人选择 |
第一节 乾嘉金石趣味转向 |
第二节 张廷济对个人价值的定位 |
一、科举后的金石鉴藏取向 |
二、经济收入来源 |
三、“眷恋庭闱”印所示奉孝养亲 |
四、金石自娱 |
第二章 清仪阁鉴藏群体与嘉道时期的艺术市场 |
第一节 张氏家族收藏 |
第二节 徐同柏考释古文奇字 |
第三节 张辛摹勒上石 |
第四节 嘉道时期的艺术市场 |
一、张廷济“贪润自亵”质疑 |
二、通用货币的南北差异 |
三、张廷济等名家书写润例 |
四、书画、经籍、碑帖、钟鼎彝器、金石小品诸古董价格 |
五、古董字画装池与镌字工价 |
六、嘉道古董市场艺术经纪佣金、交易方式与规模 |
第三章 张廷济的金石交游 |
第一节 师友提携:翁方纲、阮元、邢澍等 |
第二节 嘉兴金石圈:张燕昌、吴东发、朱为弼、文鼎等 |
第三节 其他地区朋辈:赵魏、宋葆淳、翁树培等 |
一、张廷济铜器收藏转向及与赵秉冲、宋葆淳之关系 |
二、清仪阁藏品经朱为弼载入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
三、张廷济与何元锡、赵魏 |
第四章 清仪阁中的古器物 |
第一节 《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稿本流传 |
一、稿本递藏 |
二、稿本整理与景印出版 |
第二节 清仪阁藏品考释传拓玩赏 |
一、“摹古金石刻之室” |
二、藏品考释传拓 |
三、经眼古器物题咏玩赏 |
第三节 清仪阁藏品着录与递传 |
一、张氏吉金重器流传 |
二、张廷济与金粟山藏经纸 |
附表:《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藏器 |
第五章 张廷济的印人圈与印学贡献 |
第一节 张廷济的印人圈 |
一、与玺印藏家的交往 |
二、文鼎、曹世模、钱顺甫均为其刻印 |
三、亲友圈印人往还与合作 |
第二节 印学贡献 |
一、印学观念 |
二、印集遗韵 |
三、古玺印考证 |
结论 |
附录:张廷济年谱初稿 |
凡例 |
年谱正文 |
附考:张廷济《方治庵传》 |
一、方絜生平辨正 |
二、张廷济《方治庵传》与方絜生卒、籍贯、别署考述 |
三、方絜与张廷济的交往 |
图目 |
参考文献 |
一、张廷济着述、谱传及方志 |
二、报刊、学位论文及数据库文献 |
三、今版图书文献编年 |
四、日文文献 |
致谢 |
(9)明代蒙学教材中的历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明代历史类蒙学教材的概况 |
第一节 明代历史类蒙学教材发展的背景 |
一、明代社学及私塾、义学等的兴起 |
二、科举制的有利推动 |
三、商业出版的迅速发展 |
第二节 明代历史类蒙学教材的分类及特征 |
一、明代历史类蒙学教材的分类 |
二、明代历史类蒙学教材的特征 |
第二章 明代蒙学教材中历史教育的内容及其作用 |
第一节 寓史于教——明代蒙学教材中有关历史知识的教育 |
一、关于常识性历史知识 |
二、关于历史发展脉络 |
三、关于历史人物事迹 |
四、关于历史人物评价 |
第二节 寓理于教——明代蒙学教材中有关伦理道德的教育 |
一、为人之道 |
二、为学之道 |
三、为官之道 |
四、为君之道 |
第三章 明代蒙学教材中历史教育的特点 |
第一节 明代蒙学教材中历史教育的普及化 |
第二节 正统史观在明代蒙学历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
第三节 伦理道德教育在明代历史教育中占据主体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明代新编历史类蒙学教材 |
致谢 |
(10)《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职官称谓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凡例 |
第二章 《竹简》[柒]职官称谓语汇释 |
第一节 仓库职官称谓语 |
第二节 农事职官称谓语 |
第三节 市集职官称谓语 |
第四节 军事职官称谓语 |
第五节 文书职官称谓语 |
第六节 其他职官称谓语 |
第三章 《竹简》[柒]职官称谓语特点及对职官辞书编纂价值 |
第一节 职官称谓语特点 |
第二节 对职官辞书编纂价值 |
附録一 《竹简》[柒]职官称谓语索引 |
附録二 《竹简》[柒]存疑及待考职官称谓语 |
附録三 释文校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最先进入廿一世纪的国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2]径山的法脉传承与历史叙述[D]. 彭滢燕. 浙江大学, 2021(02)
- [3]闾阎营造: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考辨[D]. 吕忠正.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单士厘域外游记《癸卯旅行记》的新观察[D]. 张囡.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D]. 李梦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6]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7]浅谈廿一世纪澳门建筑遗产保育与活化 ——以三个中式项目为代表案例[D]. 柯浩然. 华侨大学, 2020(01)
- [8]清仪阁中的金石鉴藏世界[D]. 王艳明.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9]明代蒙学教材中的历史教育研究[D]. 朱莲飞. 苏州大学, 2020(03)
- [10]《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职官称谓语研究[D]. 徐雪. 西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