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剧、人生与商战谋略(论文文献综述)
杨梓[1](2021)在《云研讨:黄怒波长篇小说《珠峰海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年磨砺,成就大着。宁夏籍诗人、作家黄怒波为世界最高峰献上新着——38万字的长篇小说《珠峰海螺》,2021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5月9日,《珠峰海螺》捐赠活动在珠峰北坡大本营举行;6月6日,《珠峰海螺》分享会在北京举办。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见证了本书从选题到出版的过程,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着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等,普遍认为《珠峰海螺》是一部融会极峰探险、商海浮沉、情感纠葛等多元素的力作;紧凑的情节之中,各色人物轮番登场,纠缠、博弈,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奋斗传奇;写出了当今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有一种其他作品所不具备的真实力量。《珠峰海螺》作者黄怒波,笔名骆英,宁夏银川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坤集团创始人,辛庄课堂商业实践总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诗歌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宁夏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出版诗集、散文集十余部,被译成九种文字。完成七大洲高峰的攀登并徒步到达南北极点,其中三次登顶珠峰。现由杨梓主持,以"云研讨"的形式对《珠峰海螺》进行研讨,摘编作者故乡评论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杨金凤[2](2021)在《非遗品牌的故事叙述与品牌价值传播研究 ——以《大宅门》《天下第一楼》《芝麻胡同》三部京味电视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张旻[3](2021)在《当代晋商题材历史小说研究》文中指出
王晋丽[4](2020)在《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商业辉煌都离不开商业伦理,不同文化孕育了不同商业伦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强调个人修养、重视团结合作,强调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诚信经营、正确的义利观等观点使中国商人深受影响,形成了为世人称道的商业精神,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即是典型代表。晋商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执商界之牛耳”,在明清商业文明史上独放异彩,完全可以与世界着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徽商与晋商齐名,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曾活跃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外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无徽不成商叫遍天下。晋商与徽商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并享誉海外,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晋商与徽商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其伦理方面的建树及对后世的影响更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特别是其中渗透的儒商精神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企业家精神不谋而合,显示出国人的大智慧。本文拟梳理两者在商业领域所表现出的伦理异同,通过深刻阐释晋商与徽商的管理伦理、义利观、诚信观及教育伦理观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儒商精神,以期揭示我国现代商业发展的伦理规范机制和道德价值体系。本文内容由绪论、七章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晋商与徽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一步明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本文研究难点与创新。第一章论述了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形成基础。主要从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背景集中体现----“开中折色制”分析了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揭示了晋商与徽商贾儒互动的价值取向;从地域环境相同点---地少人多分析了晋商与徽商自强不息的共同伦理基础,而地处边境使晋商从一开始就具备精明朴实的伦理特征,徽商四面环山,相对闭塞造就了其保守灵动的伦理底色;传统儒家文化是晋商与徽商的伦理基石,而“关公文化”是晋商伦理“义”的基础,“程朱理学”则是徽商伦理“儒”的根基;晋商个性特征表现出的外向明事使晋商伦理具有开拓进取的表征,徽商内敛明理的个性特征塑就了其自守向儒的伦理特点,而中华民族特有的重群体的精神使晋商与徽商伦理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第二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的贾儒观异同。贾儒互动是晋商与徽商官商关系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晋商与徽商各有特色。晋商一心以商为职业,奉行“优则商”的贾儒观,徽商虽然是商人,但这是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商只是其“齐家”的手段,实质上还是奉行“优则仕”信条。两者在官商关系选择上的异同,对现今企业有很大的启示。作为商人和政府,怎样处理好官商关系,关系着商业是否能长久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构建“亲清”和谐政商关系完美诠释了政商间应有的格局。贾儒相通,政商良性互动,商人应具备独立人格,健全制度,政商“亲清”,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商畸形发展现象。第三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管理伦理的异同。总体上两者都奉行“情义结合”团结商帮的伦理规范,在人才选拔、商业激励及具体管理实践中践行仁爱信达、重德公正、情义并重的伦理表征,体现了管理中的人文气息。受传统影响,晋商以“地缘义”团结商帮,其人才激励机制中体现了同心同德,晋商独创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践行了其“信和合一”伦理,创新意识强。而徽商则以“血缘情”聚集同宗同族进行商业活动,宗族管理体制也移植到商业管理,自然宗族伦理特征在徽商商业管理中比较浓厚。徽商管理中突出体现了责任意识及向仁重礼的特征。晋商与徽商重视人才、管理中激励机制体现的人才价值观及重视人文关怀等伦理思想对现代企业深层次发展有借鉴意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而在现代企业如何处理好管理中人的能动性等,势必需要伦理道德规范参与其间,发挥作用。晋商与徽商不囿于传统,实事求是,特别是晋商伦理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值得现代企业借鉴,晋商与徽商在管理过程中的人才激励、凝聚向上等伦理内核是企业发展的宝贵经验。第四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义利观的异同。见义思利是晋商与徽商在义利观上共同的态度。介于两者在义利重心及求义追利态度方式上的不同,晋商与徽商秉持了不同的义利观。晋商遵循“利以义制”,“义以为上,以义制利,利而不污”贯穿于整个晋商义利实践;而徽商则是“义中取利”,“义利相通,以义取利,利而通德”是徽商义利实践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商业发展不追求利,商业无法存续,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晋商与徽商在追利的道路上采取不同方式,其中渗透的伦理内涵使两者在商界造成不同印象,对现代商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归根结底,以义通利才是现代商业发展的双赢之路,在商业发展道路上如何平衡义与利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商业发展成败与企业声誉。晋商与徽商特别是晋商将“义”作为获利必须遵循的原则,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义利观,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也是现代企业获利过程中必须考量的道德准则之一。第五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诚信观的异同。诚信是商业发展中的无形资本,晋商与徽商把诚实守信作为了双方共同恪守的道德准则,徽商的诚信较晋商更是一种自律理性和道德精神。遵循信誉第一,以信立足,以诚取胜,晋商把诚信作为了信用卡来获取商业利益,诚实不虚是晋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而诚实不欺则是徽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信实等价,诚恳不欺,至诚无私,徽商真正把诚信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应然之诚是现代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商业发展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基于自律理性的诚信观是当前和谐社会追求的道德实践。第六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的教育伦理。晋商与徽商虽然不是教育家,但晋商与徽商中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注重教育,有的直接办教育,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家庭成员的教育,折射出教育伦理。受传统文化影响,尊师重道、务实求真是晋商与徽商教育活动中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但晋商教育遵循注重实用的工具导向,与“学而优则商”具有高度一致性,徽商教育中秉持本真向儒的价值导向,同样与“学而优则仕”一致。晋商与徽商教育伦理中遵循本真发展,同样不失为当前教育典范。第七章承接晋商与徽商伦理异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论述了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当代启示。晋商与徽商伦理贾儒观印证了亲清和谐政商关系的正确合理性;晋商与徽商管理伦理中的重“人”规“制”仍是现代商业发展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晋商与徽商伦理中义利通德价值导向是现代商业长久发展的法宝;而晋商与徽商伦理中蕴含的“德性-契约”诚信伦理是现代商业生存发展之根基;晋商与徽商教育伦理中体现的本真发展使人为人,不失为现代社会教育之价值追求。结语部分进一步概括了晋商与徽商伦理异同之缘由,凝练其伦理精华,揭示其局限性,特别对其殊途同归---最终都未能逃脱商业衰败的原因进行再反思,以期为现代商业发展所借鉴。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市井画卷中浓墨重彩书华章。贾儒观异同成为其管理伦理、义利观、诚信观及教育伦理异同的底色,形成了各自具有鲜亮文化特色的商业伦理,成为明清时期商界最有历史意义的主流力量。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几乎同起同落的经商历程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除了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外,其伦理虽各有千秋,但最终殊途同归,这也许是晋商与徽商兴衰的深层次原因,对当代商业发展有深刻的启示。
陈凌[5](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指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姜繁[6](2019)在《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的创作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甄嬛传》的播出,拉开了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的序幕,以女性叙事为主的类型电视剧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此后,在《武媚娘传奇》《花千骨》《翻译官》《那年花开月正圆》《延禧攻略》等一系列以女性叙事为主,表现女性主义的热播“大女主”电视剧的带动和发展下,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的类型发展日渐成熟。“大女主”电视剧的热播体现出了观众的逐渐觉醒的女性独立意识。但是“大女主”电视剧的相关研究较少,类型界定模糊,叙事结构、背后的文化内涵等相关研究寥寥无几,因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大女主”电视剧的创作类型:引言部分包括课题的来源,国产“大女主”相关的学术资料的整理,以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讨论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类型的发展现状问题。首先,从播出时间、剧本来源、子类型、收视率、网络点击率、豆瓣评分等方面,对2012至2018年这六年间播出的95部“大女主”电视剧进行梳理,总结“大女主”电视剧各种题材类型的勃兴历史和发展情况;其次在类型学理论的指导下,整理相关学术资料,给定一个“大女主”电视剧的界定范围,并将“成长”与“大”这两个要素作为把握该类型的范式核心。第二章,结合类型学中表层语法结构的原理,将国内“大女主”电视剧进一步细分为四大子类型进行拓展讨论。这四大子类型分别是:“灰姑娘+白马王子”模式下的梦幻言情“大女主”剧;表现“女性对事业的追求”的职场商战“大女主”剧;讲述中国社会关系下“家长里短”的家庭伦理“大女主”剧;最后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催生的独有的“大女主”题材类型,包括宫斗宅斗剧、农村苦情“大女主”剧和战争军旅“大女主”剧。第三章结合类型学中深层语义结构的原理,提炼国产“大女主”电视剧叙事结构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蕴,具体包括:一是讨论“大女主”的强大属性的不同程度;二是分析“大女主”在其成长之路上接收到的来自同性的互相帮助和来自男权文化的同情施舍,以及在男权文化背景下各方竞争中的争斗和戕害;三是“大女主”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受的挫折试炼以及只有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才是“大女主”最终的成长归宿;四是讨论“大女主”的最本质对手——男权文化(符号)。第四章则分析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类型所揭示的女性在当下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困境,包含“爱情”和“事业”的选择;职场中的艰难处境;以及女性思想在男权文化影响下的乌托邦式的自我逃离和阉割。第五章主要总结“大女主”电视剧的类型创作症结所在,分析其剧本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因素对“大女主”电视剧发展的影响。并且基于以上问题,对“大女主”电视剧的创作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言。
宋晨睿[7](2019)在《视觉图形设计的释义与转义 ——由《三十六计》引发的视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的国家。在众多文化遗产中,古代兵书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十六计》是一部着名的兵书,但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尽管此书造成影响很早,南北朝时就有“三十六计”之说。成书似乎较晚,至少人们真正见到这本书是在上世纪40年代以后。从内容文字来看,这部书中的三十六计,有些出于古代的兵书或历史故事,有些则来自于古代文学典故。这部书一共是六套计策,共三十六计,既有计名,又有对计策的解说。由于其四字成语的语言特性,使其流传度远高于其他军事着作,被广泛运用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可以说是早己深入人心。但大众对于《三十六计》的视觉认知,依旧停留在以人物故事为基础的《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中,而以平面视觉形式作为表现媒介的设计则鲜为少见。本人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借用语言学中的释义与转义的理论与概念,选择《三十六计》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或计谋),进行由文学作品到图形可视化的可行性尝试,思考由文学到图形的语言转换过程中思维方式对设计创意的影响与作用,学习并掌握由“文本→主题→概念→符号→图形→传达”的设计创意思维路径,希望从图形语言的设计角度视觉解读《三十六计》。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研究:第一,在写作缘由中结合语言学相关理论,来分析从释义到转义的设计思维变化过程,以当代设计中的语言转换方法展开研究,探寻文字符号与图形设计之间的关联性;第二,探究《三十六计》在视觉文化视域下的图文关系转变;第三,以“释义”与“转义”为理论基础,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建立《三十六计》由文本分析到可视化的设计创意视域;并通过辩证的思维方式来优化主题,优化图形符号;第四,从信息组织的角度,通过设计案例,分析在视觉形态构建中对于信息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下《三十六计》相关案例中如何建立主题与图形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五,从设计与观看的角度,即从设计师和受众的视角,探索由《三十六计》所引发的对于文化现代性问题的思考,针对社会问题与矛盾应如何进行图形化的揭示。
李敏[8](2019)在《赵冬苓编剧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电视剧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视剧编剧作为电视剧灵魂的塑造者之一,其“奠基”作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任何一部成功的电视剧与一位优秀编剧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电视剧类型化的不断成熟,各种题材的电视剧形态不断呈现在观众面前。谍战剧、都市伦理剧、历史剧、穿越剧等等,每一股新鲜血液的注入都离不开编剧的努力。编剧对电视剧内容不断探索,剧作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优秀电视剧出现在荧屏上,电视剧越来越成为大众重要的娱乐方式。赵冬苓近年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在播出后都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仅获得了国内多项电视剧大奖,而且剧中的价值走向和精神表达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可以说,赵冬苓创作的电视剧作因为其内部的较为明显的风格化特征、良好的收视率以及在受众层面的广泛影响,而逐渐形成了一种“赵冬苓品牌”。但是,由于影视剧作研究的相对滞后性以及其他诸多原因,目前对于赵冬苓剧作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通过编剧的创作历程、文本的内容研究、以及剧作中的精神文化体现等层面分析赵冬苓创作的影视作品。希望通过透析赵冬苓编剧的文化姿态和艺术追求,进一步探讨在市场化奇观化浪潮中,国产剧文本应以怎样的方式承载文化内涵。
孙葳[9](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谢志远[10](2015)在《中国古代商业小说叙事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商业小说叙事的文化土壤与基本特征,以具体小说文本为观照对象,考察商业小说在不同时期的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特点。首先,从社会发展和文化影响的视角,对商业小说叙事的形成进行文化学的批评和阐释,对不同时期商业小说叙事的发展流变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小说叙事的三大结构类型,具体分析这些结构类型产生的文化基础、思想资源和创作实践,并分析这些结构类型所具有的文化意蕴与价值。同时,考察古代商业小说叙事的两大主题,详细解读其内涵、文化蕴藉、发展深化、基本特征,以及这些叙事主题所表达的创作意图与拥有的叙事价值。随后,宏观比照古今商业小说叙事的沿承与演变,立足当代商业经济语境,探寻当代商业小说叙事的文化语境及其基本特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最后,以此为基础,探究商业经济时代下,从商业经济发展与文学创作关联的角度,来对文学进行新的理解和阐释的可能性及其途径。在绪论部分,论文对选题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论题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了重点阐述,对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进行了简要阐释。第一章,主要抓住中国古代“重农抑商”、“重本抑末”这一影响商业小说叙事的主导性因素,分析了社会文化语境影响商业小说及其叙事的具体维度,作家在社会文化语境中承担的角色、商业小说叙事展开所具有的话语空间,以及商业小说创作所形成的基本特征等。商业经济的不可或缺及其与农本经济、儒家观念的不断冲突,构成了商业小说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语境,在此语境下,作家需担任“中间人”的角色与功能,在叙事过程中,选择“汇商入儒”的基本策略,以此缓和甚至消解小说创作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立冲突。这种策略的选择,影响了商业小说创作的基本面貌和风格。第二章,抓住古代商业小说叙事的结构类型这一考察叙事的重要内容,具体分析了“‘神助’命定”、“家庭中心”、“因果报应”三种结构类型。这三种结构类型的产生,各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它们在古代商业小说创作中广泛存在和屡被运用,是创作者对商业活动认识上存在局限,以及受思想传统的影响、制约的结果,被动中蕴藏着主动,主动中包含被动。这些结构类型处在不断演进中,对商业小说的叙事样态产生了重要作用。第三章,论述了古代商业小说的财富叙事主题,对财富叙事主题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观照与阐述。财富问题是商业小说叙事难以回避的主题之一,中国古代商业小说财富叙事多持“财富命定”的观念,并以财富为中心来思考金钱与情感的关系,探析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超越。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古代商业小说的义利叙事。义利问题则是古代商业小说叙事的核心主题,集中体现了商业的逐利特性与社会伦理道德规约之间的权衡博弈。论文深入文化根源与小说作品,着重考察了不同时期商业小说义利叙事的特征与发展演变。第五章,对比古今商业小说叙事,论述当代商业小说叙事的沿承与演变。以商业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代商业小说中所流淌的传统文化的血脉,呈现出的中国商人的特殊品质。当代商业小说叙事捕捉时代最突出、最鲜明的特征,对金钱进行了重点观照,总结了金钱所带来的近乎狂欢的状态,堪称一部“金钱物语”。从叙事动力的角度来说,当代商业小说叙事形成“成长遭际型”、“商战谋略型”、“行业揭秘型”等三种叙事动力类型,这些类型,使当代商业小说叙事产生了相应叙事品格,并有进一步超越的必要。结语从宏观上对古代商业小说“以义制利、义以生利”的叙事旨归,以及商业小说的叙事特征和价值进行了归纳。论文较好地弥补了学术界对传统商业小说研究薄弱的问题,在具体的内容上进行了深化和创新。总体而言,论文从文化场域和文本叙事结合的角度,对商业文化、商业小说和叙事研究都进行了有趣的尝试。
二、戏剧、人生与商战谋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戏剧、人生与商战谋略(论文提纲范文)
(4)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评析 |
三、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形成基础 |
1.1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 |
1.2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地域环境 |
1.2.1 自强不息:晋商与徽商地少人多孕育的伦理实质 |
1.2.2 进取果敢:晋商地处边境在边贸中折射出的伦理特征 |
1.2.3 保守向儒:徽商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沉淀出的伦理特色 |
1.3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文化根基 |
1.3.1 儒家传统文化: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基石 |
1.3.2 关公文化:晋商伦理中“义勇”的基石 |
1.3.3 朱子之理:徽商伦理“儒礼”特色之根基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贾儒观 |
2.1 贾儒互动:晋商与徽商共同的价值指向 |
2.1.1 向儒通仕:贾儒互动的利益轴心 |
2.1.2 向儒用仕:贾儒互动的利益实现 |
2.1.3 向儒依仕:贾儒互动的利益保障 |
2.2 优则商:晋商的价值诉求 |
2.2.1 重义向仁:晋商官商结合主要方式 |
2.2.2 贾儒分明:晋商官商关系中“清”的萌芽 |
2.2.3 “优则商”:晋商官商关系折射的价值观 |
2.3 优则仕:徽商的价值诉求 |
2.3.1 诚恳向儒:徽商官商结合主要方式 |
2.3.2 贾儒互济:徽商官商互动主要特点 |
2.3.3 “优则仕”:徽商官商关系折射的价值观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管理伦理 |
3.1 情义股:晋商与徽商管理机制的软实力 |
3.1.1 仁爱信达:晋商与徽商人才选拔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伦理实质 |
3.1.2 重徳公正:晋商与徽商管理中商业激励伦理的主要特征 |
3.1.3 情义并重:晋商与徽商管理实践中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 |
3.2 地缘“义”:晋商经营管理的道德架构 |
3.2.1 地缘关公“义”:历史大迁徙促成的晋商管理伦理特色 |
3.2.2 同心同德:晋商管理中选人、用人、交人的伦理原则 |
3.2.3 信和合一:晋商管理制度伦理内生出的创新激励源头 |
3.3 血缘“情”:徽商经营管理的道德框约 |
3.3.1 血缘同宗情:相对封闭的徽商管理伦理特色 |
3.3.2 向仁重礼:徽商传统宗族制中管理伦理的集中体现 |
3.3.3 责任意识:隐性契约制在徽商宗族管理中的伦理体现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义利观 |
4.1 见利思义:晋商与徽商在义利观上的共同特质 |
4.1.1 义缘利取:明清时期有关义利观的思想引领 |
4.1.2 见利思义:晋商与徽商义利观的一致态度 |
4.1.3 义利并举:晋商与徽商共同的社会道德认同 |
4.2 “利以义制”:晋商的义利观 |
4.2.1 义以为上:晋商义利价值导向 |
4.2.2 以义制利:晋商践行义利的行为理念 |
4.2.3 利而不污:晋商之于义利的修养信条 |
4.3 “义中取利”:徽商的义利观 |
4.3.1 义利相通:徽商义利价值导向 |
4.3.2 以义取利:徽商践行义利的行为理念 |
4.3.3 利而通德:徽商之于义利的修养信条 |
第五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诚信观 |
5.1 诚实守信:晋商与徽商共同恪守的道德准则 |
5.1.1 诚信传统:晋商与徽商诚实守信之根基 |
5.1.2 诚信为本:晋商与徽商安身立命之道德本源 |
5.1.3 道法则:晋商与徽商诚实守信的三境界 |
5.2 诚信如介石:晋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 |
5.2.1 信誉第一:晋商诚信之客商关系 |
5.2.2 诚信立足:晋商诚信之同行关系 |
5.2.3 诚实不虚:晋商诚信之自我剖析 |
5.3 诚实戒欺:徽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 |
5.3.1 信实等价:徽商诚信之客商关系 |
5.3.2 诚恳合作:徽商诚信之同行关系 |
5.3.3 至诚无私:徽商诚信之社会关系 |
第六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教育伦理 |
6.1 尊师重道:晋商与徽商教育活动中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
6.1.1 以教促长:通过教育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
6.1.2 尊师重教:重教育、报社会之价值取向义举 |
6.1.3 德智并重:传承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
6.2 崇实拙华:晋商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
6.2.1 重实用:提倡实用之学,为商所用 |
6.2.2 学而优则商:晋商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突破 |
6.2.3 器与不器:晋商对传统人才观的颠覆 |
6.3 内圣外王:徽商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
6.3.1 圣贤之学:徽商教育重儒学经典,为入仕做铺垫 |
6.3.2 学而优则仕:徽商教育价值观归宿 |
6.3.3 内圣外王:徽商教育人才观的集中体现 |
第七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当代启示 |
7.1 亲清和谐:政商关系的当代启示 |
7.1.1 健全制度,摒弃官商不分之土壤 |
7.1.2 崇尚企业家精神,独立人格,开拓创新 |
7.1.3 贾儒互通,政商“亲清”,良性互动 |
7.2 重“人”规“制”:商业管理的当代启示 |
7.2.1 立足实际:商业经营管理的关键 |
7.2.2 创新发展:商业发展的核心 |
7.2.3 以人为本:现代管理的催化剂 |
7.3 大义通利:商业发展义利观的当代启示 |
7.3.1 义利统一: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商业发展 |
7.3.2 义利相济:商业健康有序运行的道德规约 |
7.3.3 义利通德:商业长久发展的法宝 |
7.4 德性-契约:商业社会诚信的当代启示 |
7.4.1 诚保发展:商业生存之根基 |
7.4.2 契约信用:商业何以诚信之思考 |
7.4.3 应然之诚:商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
7.5 本真发展:社会教育的当代启示 |
7.5.1 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功能观 |
7.5.2 德能并重:现代企业教育人才观 |
7.5.3 使人为人:现代企业教育价值观之追求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的创作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综述 |
(一)学术论文及期刊资料 |
(二)硕士论文 |
三、目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影视文学叙事学方法 |
(二)类型学方法 |
(三)演绎归纳法 |
第一章 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的类型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大女主”电视剧的勃兴历程 |
一、“大女主”电视剧的荧屏热 |
二、“大女主”电视剧的类型发展 |
第二节 大女主”电视剧的类型学界定 |
第二章 “大女主”电视剧类型的范式 |
第一节 “灰姑娘+白马王子”——梦幻言情“大女主”剧 |
第二节 “女性对事业的追求”——职场、商战“大女主”剧 |
第三节 中国社会关系下的“家长里短”——家庭伦理“大女主”剧 |
第四节 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催生的独有类型 |
一、封建礼教下的一夫多妻——宫斗剧、宅斗剧 |
二、战争时期“妇女能顶半边天”——战争、军旅“大女主”剧 |
三、被“妇德”洗脑——农村苦情“大女主”剧 |
第三章 “大女主”电视剧的叙事结构核心——成长 |
第一节 强大是“大女主”的核心内涵 |
一、和男权文化握手言和 |
二、颠覆男权文化的压迫 |
三、对自我的真正掌控以及人生的价值追寻 |
第二节 成长之路的鲜花和荆棘 |
一、来自各方的辅助 |
二、无处不在的斗争和戕害 |
第三节 “大女主”成长的方式 |
一、“大女主”的挫折试炼 |
二、经过淬炼后的真正成长 |
第四节 “大女主”的最本质对手——男权文化(符号) |
一、男权社会的规则制定者 |
二、男权文化的忠实践行者和坚定维护者 |
第四章 “大女主”荧屏热背后的“弱女子”冷峻现实困境 |
第一节 “爱情至上”与“自我实现”的矛盾冲突 |
一、牺牲事业,回归家庭 |
二、从爱情至上到自我实现的转变 |
第二节 女性在职场竞争中的步履蹒跚 |
一、职场潜规则和性骚扰 |
二、大都市里的欲望诱惑和年龄焦虑 |
第三节 男权社会的枷锁下女性主义思想的风雨飘摇 |
第五章 “大女主”电视剧的症结以及出路 |
第一节 从剧本创作出发,紧扣“大女主”核心内涵 |
一、消除爱情幻想泡沫 |
二、扎根现实职场 |
三、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拒绝婚姻至上法则 |
第二节 外界因素对于“大女主”电视剧的影响 |
一、分析受众群体,了解收视人群 |
二、拓宽主题类型,谨慎选择IP小说 |
三、避免男性编剧的思维固式以及女性编剧的“当局者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视觉图形设计的释义与转义 ——由《三十六计》引发的视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再读《三十六计》 |
1.1.1 来自于文学的影响 |
1.1.2 来自于艺术的影响 |
1.2 《三十六计》中“六计”可视化设计的选择原由 |
1.2.1 《三十六计》中的辩证思维方法 |
1.2.2 由“释义”到“转义”的设计思维变化过程 |
1.3 本文涉及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1.3.1 涉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与概念 |
1.3.2 涉及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与概念 |
第一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图文关系 |
1.1 图文关系的当代意义 |
1.1.1 信息传达过程中的语言转向 |
1.1.2 信息传达过程中的阅读方式 |
1.2 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探索《三十六计》图文关系转变 |
1.2.1 视觉语言的话语重构 |
1.2.2 视觉语言的话语建构 |
第二章 《三十六计》的语义可视化分析 |
2.1 多维度释义《三十六计》 |
2.1.1 来自字源的释义: 象形文字与语言符号 |
2.1.2 来自成语的释义: 文学语境与图形传达 |
2.2 《三十六计》内在含义的转义 |
2.2.1 由泛指到特指的转义——偷梁换柱 |
2.2.2 由特指到泛指的转义——打草惊蛇 |
第三章 《三十六计》视觉设计中辩证思维方式 |
3.1 计谋的意义与表征 |
3.1.1 图形符号与意义 |
3.1.2 统觉建立与视觉选择 |
3.2 计谋的视觉表达方式 |
3.2.1 意象表达 |
3.2.2 抽象表达 |
第四章 《三十六计》视觉形态的信息组织与设计 |
4.1 语言符号的释义: 信息组织的方式 |
4.1.1 信息的描述方式: 一义多图 |
4.1.2 信息的主题分析: 一图多义 |
4.2 语言符号的转义: 图形的社会意义 |
4.2.1 “走为上”引申性转义 |
4.2.2 “空城计”隐喻性转义 |
第五章 从语言到图形: 转义的现代意义 |
5.1 设计与观看的文化分析 |
5.1.1 设计评论: 观看的力量 |
5.1.2 设计反思: 表征的意义 |
5.2 由《三十六计》的图形再设计引发的文化现代性思考 |
5.2.1 流行文化的关注与反思 |
5.2.2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
附件: 设计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赵冬苓编剧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意义 |
第一章 赵冬苓的编剧创作历程 |
第一节 起步期:1992 年——2000 年 |
第二节 发展期:2001 年——2008 年 |
第三节 繁荣期:2009年——至今 |
第二章 赵冬苓编剧作品的主题意蕴及其审美特征 |
第一节 赵冬苓编剧作品的主题意蕴 |
一 书写榜样人物,弘扬无私奉献 |
二 抒发家国情怀,树立信仰力量 |
三 关注现实生活,展现人文意识 |
第二节 赵冬苓编剧作品的审美特征 |
一 赵冬苓编剧作品的美学指导思想 |
二 赵冬苓编剧作品的美学品格基调 |
三 赵冬苓编剧作品的美学追求 |
第三章 赵冬苓编剧作品的文本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叙事方式研究 |
一 叙事视角的独特性 |
二 叙事开端的吸引性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研究 |
一 英雄人物的塑造 |
二 小人物的塑造 |
第三节 矛盾冲突研究 |
一 剧作中的情境冲突 |
二 剧作中的动作冲突 |
第四章 赵冬苓编剧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建构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扬 |
一 剧作内核中的儒家文化体现 |
二 剧作形式上的地域文化表现 |
第二节 “山影”精神的构建与传承 |
一 山影精神的内涵 |
二 赵冬苓与山影 |
第三节 赵冬苓剧作中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附录一:赵冬苓专访 |
附录二:赵冬苓编剧作品年表 |
致谢 |
(9)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
注释 |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
三、话语与风格 |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
注释 |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
注释 |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
(一) 父权制的魔力 |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
注释 |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古代商业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释义:叙事、叙事结构、叙事主题 |
二、中国商业文学研究述评 |
(一)关于“商业文学”概念的界定 |
(二)关于商业文学的历史梳理 |
(三)关于商业文学的主题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
三、商业小说研究的新思维:“商业场域” |
(一)“商业场域”之三大要素 |
(二)“商业场域”之三大属性 |
(三)“商业场域”之四大功能 |
四、研究意义和思路、方法 |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
(二)基本思路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商业小说叙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待商姿态 |
一、从“农商并进”向“重农抑商”的历史转变 |
二“抑商”产生的历史原因 |
三、“困”和“辱”:古代“抑商”制度的核心内容 |
四、“抑商”展开的话语路径——政治打压之外的考察 |
五、为商辩护及其路径——与“重商”相关连的考察 |
第二节 儒家思想与商人伦理建构 |
一、从商贾家训看儒家思想的影响 |
二、儒家价值观与商人的经济实践活动 |
三、明清商业小说的精神诠释 |
第三节 古代商业经济影响下的商业小说叙事 |
一、商业经济影响文学的几个层面 |
二、商业小说创作者的“中间人”角色与功能 |
三、商业经济文化与古代商业文学创作的基调 |
四、古代商业小说中女商人形象的演变 |
第二章 古代商业小说创作的三种叙事模式 |
第一节“神助”命定模式 |
第二节 家庭中心模式 |
第三节 因果报应模式 |
第三章 中国古代商业小说的财富叙事主题 |
第一节 古代商业小说的“财富命定”叙事 |
一、“财富命定”观念与小说叙事 |
二、古代商业小说的“财富命定”叙事 |
三、商业小说“财富命定”叙事的缘由 |
四、商业小说“财富命定”叙事的作用 |
第二节 商业小说对“情”“财”关系的独特审视 |
一、财富在小说叙事中的双重角色 |
二、人物财富、情感观念的世俗性与超越性 |
三、对“情”“财”关系的思索与处理 |
四、对“情”“财”关系处理的价值 |
第四章 中国古代商业小说的“义利”叙事 |
第一节 唐代商业小说的“义利”叙事 |
一、唐代商业小说义利叙事的观照基础和前提 |
二、唐代商业小说的义利叙事及其价值指向 |
第二节 宋元时期商业小说的“义利“叙事 |
一、宋代商贾重义的社会事实 |
二、宋元时期商业小说“义利”叙事的文化解析 |
三、宋元时期商业小说“义利”叙事的文本解读 |
第三节 明代商业小说以“物欲”为中心的义利叙事 |
一、“钱毒铜臭”叙事与现实认知层 |
二、“因果报应”叙事与道德导向层 |
三、“命定”、“空幻”、“立命”叙事与世俗超越层 |
结语 |
第五章 古代商业小说的沿承及其当代表现 |
第一节 商业小说叙事的沿承与嬗变 |
一、竞争和博弈被前所未有地凸显 |
二、既回望传统又迎合时代的叙事 |
第二节 中西商人特质与商业小说的跨文化叙事 |
一、中西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商人特质 |
二、差异体验与商业小说的跨文化叙事 |
第三节 近二十年财富叙事的演变 |
一、社会变革与话语重构 |
二、激荡的金钱畅想曲 |
三、复杂的金钱面相 |
四、积极的财富反思 |
第四节 当代商业小说的叙事动力及其审美价值 |
一、成长遭际型叙事动力 |
二、商战谋略型叙事动力 |
三、行业揭秘型叙事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读博期间获奖情况 |
后记 |
四、戏剧、人生与商战谋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云研讨:黄怒波长篇小说《珠峰海螺》[J]. 杨梓. 朔方, 2021(10)
- [2]非遗品牌的故事叙述与品牌价值传播研究 ——以《大宅门》《天下第一楼》《芝麻胡同》三部京味电视剧为例[D]. 杨金凤.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当代晋商题材历史小说研究[D]. 张旻. 江南大学, 2021
- [4]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D]. 王晋丽. 山西大学, 2020(12)
- [5]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的创作类型研究[D]. 姜繁.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视觉图形设计的释义与转义 ——由《三十六计》引发的视觉研究[D]. 宋晨睿.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赵冬苓编剧作品研究[D]. 李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10]中国古代商业小说叙事研究[D]. 谢志远.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