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ψ→π~03(π~+π~-)分支比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董幸幸[1](2021)在《MSSM扩展模型的唯象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虽然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MSSM)能成功解释一些问题,但有一些问题,如中微子质量问题、μ问题、规范等级问题等,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仍无法很自然地进行解释。这就要求对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进行扩充。在第二章中,研究一些最小超对称模型的扩充模型,如BLMSSM、EBLMSSM和B-LSSM等。详细讨论这些模型相对应的超势、软破缺项、质量矩阵以及相互作用拉氏量。为后面章节中的唯象学研究做准备。实验表明,若存在任何带电轻子的味道破坏信号,则说明存在超出标准模型(SM)外的新物理。因此,在第三章,在最小超对称的扩展模型中,研究一些轻子味道破坏过程,具体包括:在BLMSSM中,研究稀有衰变Z→li±lj(?)以及矢量介子衰变V→li±lj(?)(V=Φ,J/Ψ,γ,ρ0,ω);在EBLMSSM中,研究稀有衰变lj-→li-γ和h0→li±lj(?)、核子μ-e转化以及稀有τ衰变。轻子磁偶极矩不仅可以精确检验量子电动力学(QED),还可以用来检验标准模型。因此,对轻子磁偶极矩的研究很有必要。另外,CP破坏起源以及CP破坏机制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释。轻子电偶极矩的研究将会有利于解释CP破坏的起源。标准模型中,轻子电偶极矩的理论预言值很小,以至于目前的实验精度无法探测到。在第四章,在EBLMSSM中对轻子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的双圈修正进行详细地讨论。寻找超出标准模型外的新物理,并解释CP破坏问题。在第五章中,讨论B-LSSM中产生的引力波谱。引力波信号的存在促使物理学家们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早期宇宙中,引力波信号可起源于强一阶相变。然而,标准模型的电弱相变太弱,以至于无法产生引力波。因此,在标准模型的扩充模型下,物理学家们研究了引力波谱。在B-LSSM中,研究相应的一阶相变及其产生的引力波谱。希望该模型下的引力波谱将被未来的实验如LISA(N2A5M5L6)实验、宇宙大爆炸探测实验(BBO)、DECi-hertz干涉仪天文台实验(DECIGO)以及Ultimate-DECIGO实验等观测到。最后,第六章讨论了BLMSSM和B-LSSM的自然性问题。在BLMSSM和B-LSSM中,物理的希格斯玻色子质量可通过超顶夸克粒子的单圈修正获得。在BLMSSM和B-LSSM中,研究希格斯玻色子衰变道h0→γγ、0h→VV*(V=Z,W)以及h0→ff(f=b,τ)。采用卡方分布的数值讨论方法,讨论BLMSSM和B-LSSM中希格斯玻色子衰变道信号强度,以及一些相关的粒子质量谱。
李海鹏[2](2021)在《通过Ξc+→Ξ-π+π+衰变研究Ξ(1620)和Ξ(1690)的结构特性》文中研究表明强子物理主要研究强子的性质、内部结构和粒子间相互转化及强相互作用规律。传统的夸克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大部分的强子态,实验上发现一部分强子态无法用传统的夸克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本文关注的是两个超子激发态——Ξ(1620)和Ξ(1690),它们的质量、宽度、衰变分支比等性质无法用传统夸克模型很好地描写,被认为是奇特强子态的候选者。手征幺正法作为一种低能QCD有效场论方法,成功地描述了低能区介子-介子和介子-重子相互作用,可以动力学地产生强子共振态。在手征幺正法的理论框架下,动力学产生的强子共振态具有强子分子态的结构特点。在Ramos等人的工作中用手征幺正法研究πΞ(及其耦合道)s-波相互作用并动力学重现了超子激发态Ξ(1620),预言了Ξ(1620)的自旋–宇称量子数为JP=21-。本文使用了另一种传播子圈函数的重整化方法——三动量截断法来重复该工作,动力学重现了超子激发态Ξ(1620)和Ξ(1690),它们均具有介子-重子分子态的结构特性,Ξ(1620)的主要结构成分为πΞ和ˉKΛ,而Ξ(1690)的主要成分为ˉKΣ。最近,Belle合作组在Ξc+→π+π+Ξ-衰变过程中的Ξ-πL+不变质量分布中观测到了Ξ(1620)和Ξ(1690)共振态的产生信号。本文在手征幺正法的理论框架下对该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了Ξ(1620)和Ξ(1690)共振态对该衰变过程的Ξ-π+不变质量谱的贡献,考虑了背景道的贡献,最后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Ξ(1620)和Ξ(1690)的能区范围[1550,1700]Me V内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由于Ξ(1620)和Ξ(1690)共振态的位置、宽度和产生的相对强度是由πΞ耦合道散射以及Ξ(1620)和Ξ(1690)的动力学产生机制和它们的分子态结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计算所得理论结果与Belle合作组实验结果的符合为Ξ(1620)和Ξ(1690)共振态的分子态结构图像提供了支持。
金苏平[3](2021)在《PQCD因子化方案下Bs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唯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时至今日,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依旧是高能物理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这个高度优雅的理论根据基本粒子的性质,将其作了分类,并对它们基本相互作用的方式给出了描述。标准模型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迄今为止已经经受住了无数实验的挑战。其中最近的一次成功是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和CMS合作组于2012年给出的对于Brout-Englert-Higgs场存在的实验验证。在那一年,这两个实验几乎同时探测到了BEH场的量子激发,也就是着名的希格斯玻色子。尽管标准模型在亚原子层面给出了对自然最准确的描述,但这个量子场理论被普遍认为是某一个更基础理论下的低能有效理论。毕竟,标准模型仅仅才描述了整个宇宙的5%。因此,任何标准模型的理论预言与实验结果的不符合都会成为点燃“找寻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这一巨大激情的导火索。而无论是对于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抑或是找寻可能的新物理信号来说,在重味物理领域研究B介子的稀有衰变时,高精度唯象学分析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首要研究对象是B介子半轻衰变领域里的味道改变的中性单举过程,研究动机是最近的LHCb和Belle合作组在味道改变中性流过程B→K*+-中发现的实验测量相对于标准模型存在明显的偏离。因为这类衰变过程是由味道改变中性流的跃迁所诱导产生的,所以在标准模型下是被严重压低的过程,而我们尝试去验证是否上面提到相对标准模型的巨大偏离是真实存在的,是否是轻子味道普适性破缺以及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信号。因此,我们主要的关注点就被转移到类似的过程,比如夸克层次为b→d+-跃迁的Bs→K*+-强子过程,以及与实验报道在夸克层次同为b→s+-跃迁的Bs→φ+-强子过程,这些衰变道是我们做唯象学分析的重点。其主要的研究思路为,借助微扰QCD(PQCD)因子化方法,来可靠地确定形状因子的初始条件以及演化行为,这样一来,B介子半轻衰变单举过程的许多物理可观测量就可以得到预言。在本论文中,我们对半轻衰变过程Bs→K*+-和Bs→φ+-做了系统的唯象学研究,其中-=(e-,μ-,τ-)。采用的方法是基于kT因子化定理的PQCD因子化方法。在论文的第一章,我们对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做了简单介绍,还介绍了味物理、尤其是重味物理的研究现状。在论文的第二章,我们详细介绍了标准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粒子谱,CKM混合矩阵,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和强相互作用的渐近自由和夸克禁闭效应。我们重点介绍了B介子物理:包含B介子产生、混合,B介子的各类衰变过程的分类,B介子系统CP破坏,低能有效哈密顿量。我们还着重讨论了强子矩阵元计算使用的几种主流因子化方法。在第2.5节,我们对PQCD方法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包含如何消除端点发散和B→π跃迁形状因子的计算。论文的主要部分是第三章和第四章,包含了作者对Bs→(K*</sup>,φ)+-衰变过程的主要研究结果。在论文的第三章,我们对半轻衰变过程Bs→K*+-做了系统的唯象学研究。在对此衰变道的研究中,我们采用Breit-Wigner的形式系统地考虑了中间共振态的影响,并借助PQCD因子化方法推导出的Bs→K*</sup>形状因子以及采用Bourrely-Caprini-Lellouch(BCL)参数化方法进行形状因子的外推,由此形状因子相关的衰变振幅就能预言众多的物理可观测量,比如微分衰变率(分支比),直接CP破坏,轻子的前后不对称性等。此外,我们还发展了一种方法,称之为“PQCD+Lattice”(微扰QCD结合格点QCD的端点输入)因子化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基于PQCD因子化方法,并通过引入大q2区域的格点QCD形状因子的结果作为输入以此增强外推可靠性的方法。对于末态为矢量介子的情况,我们还讨论了该过程对应的四体衰变Bs→K*(→Kπ)+-的角分布情况,并且构造了形状因子无关的可观测量。我们基于PQCD因子化方法和“PQCD+Lattice”因子化方法得到的理论预言相互符合,并且和基于其他理论模型得到的理论结果做了对比和讨论。在论文的第四章,我们对与味道改变中性b→s跃迁对应的半轻衰变过程Bs→φ+-做了系统的计算和唯象学研究。我们把对Bs→K*+-衰变过程的研究结果推广到对Bs→φ+-衰变过程的研究中。与第三章不同,我们采用了由Chetyrkin,Misiak和Munz(CMM)所定义的新的算符基底:也就是所谓的γ5-free基,其目的是在使用维数正规化与完全反对易的γ5进行结合时避免高阶计算涉及到的技术上的困难。我们计算了半轻衰变Bs→φ+-过程的衰变分支比、CP破坏、前后不对称性和角分布相关的物理可观测量,给出了理论预言。对于已经有部分实验测量结果的Bs→φμ+μ-衰变道,我们还计算了衰变分支比等多个可观测物理量在几个q2区间内的值。我们采用与LHCb合作组相同的q2分区区间,发现我们的理论预言值和LHCb的实验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更多的理论结果将在未来的LHCb和Belle-II实验测量中得到检验。在论文的第五章,我们对论文内容做了总结,并对B介子物理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在论文的附录部分,我们给出了本文计算所使用的输入参数,还给出了重整化群演化方程和威尔逊系数的具体表达式。
马海龙,王伟,李蕾[4](2019)在《从亮点工作看三代北京谱仪上粲强子物理研究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一、粲强子物理的前世今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有史以来,人类便没有停止过对自身所处大千世界的探索。这种探索并不局限于谋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也包含对天空的观察、对生命的探究和对未知的渴求,追根溯源来自于我们内心在精神层面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对真理的追求。
覃潇平[5](2019)在《BESⅢ实验上e+e-→ηΨ(2S)的截面测量》文中研究表明粲介子对阈值以上类粲偶素态如Y(4260)、Y(4360)和Y(4660)的性质至今还无法用理论很好地解释。这些粒子都是在正负电子对撞湮灭中直接或者间接通过初态辐射产生,然后辐射出两个π跃迁到低能态的J/ψ或者ψ(2S)被发现的。研究e+e-新的湮灭过程和测量其产生截面的谱形可以为理解这些奇特强子态的性质提供新的实验信息,甚至发现新的共振态。本论文寻找ηφ(2S)耦合的φ的激发态或者Y态,测量e+e-→ηφ(2S)过程的截面。CLEO-c实验曾在4.26 GeV的质心系能量研究这个过程,但是没有观测到任何信号。我们利用北京谱仪(BESⅢ)收集的质心系能量(?)= 4.236~4.600 GeV的积分亮度约5.2 fb-1的正负电子对撞数据,首次观测到信号显着性为5.5σ的e+e-→ηφ(2S)的物理过程。在质心系能量4.258和4.267 GeV处e+e-→ηφ(2S)的测量截面分别为(1.82-0.77+1.17±0.23)和(3.13-1.54+1.86±0.33)pb,其中,第一项误差是统计误差,第二项误差是系统误差。它们的信号显着性分别为3.4σ和3.2σ。由于某些能量点的数据样本的积分亮度有限,信号不明显,我们给出了相应的截面上限。我们得到具有能量依赖的e+e-→ηφ(2→ 玻恩截面,在谱形上发现共振结构Y(4260)的迹象,其质量和宽度分别为(4262.9±6.6)MeV/c2和(30.0±10.0)MeV,信号显着性为3.9σ;猜测能量点4.47 GeV左右的截面谱上存在共振粒子,需要更多的数据样本以提高测量的精度,确定这些共振态是否存在。
马爱军[6](2018)在《PQCD因子化方法下类两体衰变过程B→D[ρ(X)→]π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B介子物理研究为精确检验标准模型(SM)和发现新物理信号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近年来,B介子工厂实验和LHCb实验观察到了越来越多的B介子(B(u,d),B,Bc)三体强子衰变的事例,这就要求理论上给出更多的解释和预言。和B介子的两体强子衰变过程相比,其三体强子衰变过程拥有更复杂的运动学以及末态相互作用,因此B介子三体强子衰变过程成为目前重味物理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本文中,作者在微扰QCD(PQCD)因子化方法理论框架下对部分B(s)/Bc介子的三体强子衰变过程(末态粒子中有D/Ds介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前三章为本文的综述部分,在第一、二章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B介子物理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B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以及计算强子矩阵元的几种基于QCD的因子化方法:QCD因子化方法(QCDF)、软共线有效理论(SCET)以及PQCD因子化方法,重点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PQCD因子化方法。在第三章,作者介绍了B介子三体强子衰变运动学的相关知识,B介子三体衰变理论与实验的研究现状,阐述了 PQCD因子化方案下处理B介子三体强子衰变过程的理论框架和相关尝试性的研究。在论文的工作部分(第四、五章),作者在PQCD因子化方案下对类两体(Quasi-two-body)含粲强子衰变过程B(s)/Bc→D[ρ(770),ρ(1450),ρ(1700)→]ππ做了系统研究。除了类两体衰变B(S)/Bc→D[ρ(770)→]ππ,还在PQCD因子化框架下利用相同的参数计算了两体衰变过程B(s)/Bc→Dρ(770)的衰变分支比。通过解析计算和数值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所有B(s)→D[ρ(770),ρ(450),ρ(1700)→]ππ相关过程的衰变分支比,PQCD预言在10-10-10-2范围内。对已经有实验测量结果的道,我们的PQCD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2)数值结果表明:B(B(s)→ D[ρ(770)→]ππ)≈ B(B(S)Dρ(770)),验证了我们处理类两体衰变过程的理论方法的自洽性。通过相关类两体衰变的衰变分支比可以抽取两体衰变的衰变分支比B(s)→(1450),ρ(1700))。(3)对类两体衰变过程Bc → D[ρ(770),ρ(1450),ρ(1700)→]ππ,PQCD预言的衰变分支比的量级约为10-9-10-5,直接CP破坏数值上约为(10-40)%。这些理论结果有待未来实验的检验。(4)在含粲的B介子衰变中,不可因子化发射图和湮灭图的贡献是可能比较大的,应该考虑。目前对B介子三体强子衰变过程的研究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LHCb和Belle-II等实验将提供越来越多的实验测量数据,帮助我们不断发展、完善相关理论模型,不断提高理论预言的准确程度,与此同时,理论研究也会为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数据分析提供有效地支持。
高原宁,Patrick Koppenburg,Vincenzo Vagnoni,海容[7](2018)在《重味强子物理的精确测量》文中提出1.引言标准模型代表了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理论的最新发展水平。在标准模型的发展中,味物理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自然界中夸克有六种味道u,d,s,c,b,t,其中c,b和t夸克的质量分别为1.2 GeV,4.2 GeV和171 GeV,远远超过u,d,s夸克的质量(mu=1.53.3 MeV,md=3.56.0 MeV,ms=104 MeV),因此,c,b,t夸克称为重味夸克,而包含重味夸克的强子称为重味强子。研究重味强子物理既是检验CP
张亚腾[8](2017)在《北京谱仪上e+e-→π0π0ψ(3686)和e+e-→π0π0K+K-截面的测量和四夸克态粒子的寻找》文中研究指明重夸克偶素物理对于了解微扰和非微扰QCD的性质,探讨微扰-非微扰过渡区域强相互作用的行为非常重要。由于粲夸克较重,基于夸克模型,粲偶素在非相对论极限下可以视为cc组成的束缚态。传统的夸克模型预测了一系列的粲偶素态,J/ψ,ψ’,ψ"等,与实验上的观测一致。除了上述传统的粲偶素态,QCD理论也预言了一些奇特态的存在,例如胶子球、混杂态、多夸克态等。BESⅢ在粲夸克偶素能区的取数为寻找和研究这些新型强子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过去十几年,一些新的类粲夸克偶素粒子,例如Y(4260)、Y(4360)、ZC(3900)、Zc(4200)等,相继被发现,但是,理论上对这些粒子性质的解释还没有定论。寻找和测量这些类粲夸克偶素粒子,将为理解它们的本质提供重要的实验信息。利用BESⅢ探测器上获取的亮度为5.2fb-1,质心系能量在4.009-4.6 GeV区间的事例样本,我们首次测量了 e+e-→π0π0ψ(3686)的玻恩截面,并求得与带电过程e+e-→π+π-ψ(3686)的截面比值,约为0.5,测量结果与理论预期值一致。对于低统计量能量点,我们估算了在90%置信水平下玻恩截面的上限值。同时,对四个大统计量点,我们研究了π0ψ(3686)质量谱的分布,在(?)=4420 MeV首次观测到一个显着增强的中性共振态。在低能区((?)= 2.0-3.0GeV), BaBar合作组利用初态辐射方法测量了e+e-→ γISRψπ+π-过程,并在ψf0(980)质量谱上,约 2175 MeV 附近,观测到JPC为1--的共振态Y(2175)。Y(2175)性质类似于在DD能区所观测到的Y(4260), Y(4360),理论上还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我们利用BESⅢ采集的2.0-3.08 GeV数据样本,采用分波分析方法,测量了 e+e-→K+K-π0π0的玻恩截面。J/ψ的弱衰变对研究非微扰QCD理论和潜在的动力学机制,以及CKM矩阵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比较于J/ψ的强衰变和电磁衰变,由于分支比较小而很少被研究。利用BESⅢ在2009和2012年收集的世界上最大的(1310.6 ± 7.2)×106J/ψ和(447.9± 2.8) × 106ψ(3686)数据样本,我们寻找味道改变的中性流(FCNC)过程J/ψ(ψ(3686)) → D0e+e-+c.c,没有观测到显着的信号事例。在90%的置信度下,测量给出分支比上限为:B(ψ(3686)→D0e+e-+c.c) < 1.4 × 10-7@90%和B(J/ψ→D0e+e-+c.c) <8.5× 10-8@90%。其中,B(J/ψ→D0e+e-+c.c)比此前测量结果提高两个量级,而B(ψ(3686)→D0e+e-+c.c)为首次测量。
王晓云[9](2016)在《强子光致过程及粲能区奇特态产生研究》文中指出过去几十年,随着实验和理论的进步,强子谱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近十几年,随着一系列粲能区/底夸克能区的奇特态被实验发现和验证,对强子谱的研究也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在取得这些进步的同时,强子谱方面的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传统的夸克模型很难解释一些奇特态的内部结构,需要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对奇特态进行解释。另外,目前所研究的与强子谱相关的物理问题基本处于QCD非微绕能区,研究人员只能借助各种唯象模型对这一区域的相关物理进行研究和解释。由于唯象理论结果对模型依赖度较高,依据不同理论模型给出的解释往往差异较大,造成了物理结论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实验方面,很多反应道的高精度实验数据仍然非常缺乏,这限制了对相关物理问题的进一步澄清。在我们的工作中,结合相关实验,对一些具体强子产生和反应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讨论,以期对相关物理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i)针对单介子光致产生过程中由于引入雷吉模型而导致规范不变被破坏的情况,基于场论基本内容,我们构建了能够保持单介子光致产生过程中定域规范不变的模型。此模型的构建原则是基于广义的Ward-Takahashi恒等式,如果满足Ward-Takahashi恒等式,则定域规范不变被保持。我们将模型应用于γn→ K+∑*(1385)光致过程,计算了γn → K+∑*(1385)的截面并与CLAS和LEPS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基于Regge模型和Feynman模型,对K*0Λ光致产生过程也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表明在CLAS所涉及的能区范围,Regge模型和Feynman模型产生的结果差异较小,而在光子能量高于3 GeV时,两个模型产生的结果差异较大。这些物理结果可以在以后的实验中进行验证。(ii)基于COMPASS实验,对类粲偶素A=Zc(4200)和粲重子Λc*(2940)的光致产生进行了理论研究。结合理论结果与COMPASS实验数据,得出了Zc(4200)衰变到J/φπ的分宽度上限值,即rzc(4200)→J/φπ<37MeV。此外,对Λc*(2940)在COMPASS上产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理论结果表明Λc*(2940)光生过程中t道的贡献是主要的,因此在实验上需要通过丢失质量谱来寻找和确定粲重子Λc*(2940)。(iii)假设Z(4430)是一个四夸克态,对中性的Z0(4430)通过正反质子湮灭产生进行了研究。理论结果表明在Z(4430)阈值能量点附近,来自Z(4430)信号道的贡献导致总截面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峰。此外,还研究了隐粲五夸克候选态N*(4261)通过π-p散射的产生以及Λcc*(4209)通过K-p散射的产生。数值结果表明,通过介子-核子散射在实验上寻找和确认隐粲五夸克态是一个有效的方式。(ⅳ)基于有效拉氏量和共振态模型,对△*共振态在pp→nK+∑+反应过程中的角色和贡献进行了系统研究。数值结果表明P31态,即△*(1750)或△*(1910)都分别对pp →nK+∑+反应过程的贡献较大且都能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而来自△*(1920)的贡献很小可被忽略。此外,S31△*(1620)和n∑末态相互作用都在阈值附近的贡献较大。为澄清K∑产生所涉及的以上问题,我们给出了不变质量谱和达立兹图,期待未来的实验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量和检验。对上述物理问题研究所得到的理论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光致过程及其它散射过程的反应机制,对于相关实验也能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最后,需要指出,为了澄清相关共振态的角色和贡献并对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更精确的实验数据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我们鼓励和期待相关的实验测量能够在不同实验装置上展开。图57幅,表15个参考文献339篇。
张学俊[10](2016)在《用手征幺正法研究ρ3(1990)、Z(3930)和X(4160)》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大型对撞机上许多新的粒子物理实验的开展,人们对一些新发现的粒子需要在理论上给出更深入的探讨,因而对强子结构和能谱的研究是当前强子物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强相互作用在高能(短程)区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研究,但在中低能区域,由于QCD的非微扰特性,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有效模型来研究。例如介子-介子、介子-重子、重子-重子的强相互作用,我们可以采用手征幺正法来研究,该方法能对强子共振态的质量、宽度以及衰变性质给出一些很好的理论预言,因而对实验上一些强子态可以给出相应的理论上的描述。本文主要是在手征幺正方法的理论框架下,利用隐局域规范拉氏量研究含有矢量介子的强相互作用,首先我们从两体的矢量介子-矢量介子散射出发,并运用固定中心近似法研究了自旋J:3的pK*K*三体散射,动力学产生了一个共振态,并分析了三体散射中各种因素对最终生成的共振态的质量和宽度的影响。其次我们还研究了Z(3930)和X(4160)作为介子-介子分子态到一些衰变道的衰变性质。简要地说用固定中心近似法研究三体系统,是指我们把一个三体散射系统看成是一个两体事先形成一个集团,然后第三个粒子再和这个两体集团中每个组分散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两体散射振幅,然后用Faddeev方程计算出三体散射的最终的散射振幅,通过把复杂的三体散射简化为两体方程来求解。具体到本文我们研究的ρK*K*系统来说,由于K*K*散射事先可以形成一个束缚的两体集团f2’(1525),它是一个IG(JPC)=0+(2++)的张量介子共振态,然后矢量介子ρ再和f2’(1525)散射,最终形成一个量子数为IG(JPG)=1+(3-)的共振态,在我们的计算当中发现我们必须在整个计算过程中考虑进矢量介子的宽度,以及两体集团共振态(也即f2’(1525))的宽度,这些因素对最终形成的三体共振态都会有影响,最后我们得到这个自旋为J=3的动力学产生态和实验上发现的ρ3(1990)的质量和宽度都很接近,量子数也完全符合,因而我们认为ρ3(1990)很可能是一个由三矢量介子pK*K*相互作用束缚而形成的一个分子态。其中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矢量介子-矢量介子两体散射主要是参照了L. S. Geng等人相关的工作,即在计算最低阶的散射核时主要考虑了四矢量介子直接相互作用、t(u)道矢量介子交换贡献和盒图的贡献,在处理圈积分的发散的时候我们采取了维数正规化方法,引入的重整化常数一一减除常数α(μ)是计算中的自由参数。我们在计算中采用了与L. S. Geng等人在研究相关扇区完全相同的参数,即取重整化能标μ=1000 MeV、减除常数为α(μ)=-1.85。接下来我们还对Z(3930)和X(4160)的可能结构进行了一些研究。自从Z(3930)和X(4160)在实验上被发现以来,关于它们的结构特性已有很多研究和解释,E.Oset等人将手征幺正方法研究扩展到味道SU(4)对称性的矢量介子-矢量介子相互作用,进而研究了包含D*D*以及Ds*Ds*。道的矢量介子-矢量介子散射,动力学产生了几个共振态,其中Z(3930)和X(4160)被认为是D*D*以及Ds*D*分子态。我们基于E. Oset等人的研究基础,对Z(3930)和X(4160)衰变到两个矢量介子末态的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我们主要的图像是认为实验上77碰撞或者是正负电子(e+e-)碰撞产生一对D*D*或者是Ds*D*,然后D*D*或者是Ds*Ds*通过强相互作用形成共振态Z(3930)和X(4160),最后Z(3930)和X(4160)再衰变到矢量介子-矢量介子末态,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应过程的衰变分支比的数值,进而对相应实验过程给出一些理论上的预言。
二、J/ψ→π~03(π~+π~-)分支比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ψ→π~03(π~+π~-)分支比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MSSM扩展模型的唯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标准模型简介 |
1.1.1 标准模型的基本粒子及拉氏量 |
1.1.2 标准模型的局限 |
1.2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简介 |
1.2.1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粒子谱 |
1.2.2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局限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最小超对称扩展模型简介 |
2.1 BLMSSM简介 |
2.1.1 BLMSSM超势和软破缺项 |
2.1.2 BLMSSM部分粒子质量矩阵 |
2.1.3 BLMSSM部分相互作用拉氏量 |
2.2 EBLMSSM简介 |
2.2.1 EBLMSSM超势和软破缺项 |
2.2.2 EBLMSSM部分粒子质量矩阵 |
2.2.3 EBLMSSM部分相互作用拉氏量 |
2.3 B-LSSM简介 |
2.3.1 B-LSSM超势和软破缺项 |
2.3.2 B-LSSM部分粒子质量矩阵 |
2.3.3 B-LSSM部分相互作用拉氏量 |
第三章 BLMSSM和EBLMSSM的轻子味道破坏 |
3.1 引言 |
3.2 理论推导 |
3.2.1 稀有衰变Z→l_i~±l_j~? |
3.2.2 矢量介子衰变V→l_i~±l_j~?(V=?,J/Ψ,Υ,ρ~0,ω) |
3.2.3 稀有衰变l_j~-→l_i~-γ |
3.2.4 核子中的μ -e转化 |
3.2.5 稀有τ衰变 |
3.2.6 稀有衰变h~0→l_i~±l_j~? |
3.3 数值分析 |
3.3.1 Z→l_i~±l_j~?和V→l_i~±l_j~?(V=?,J/Ψ,Υ,ρ~0,ω)过程数值分析 |
3.3.2 l_j~-→l_i~-γ、核子μ -e 转化、τ衰变和h~0→l_i~±l_j~?过程数值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EBLMSSM的轻子电偶极距和磁偶极矩 |
4.1 引言 |
4.2 理论推导 |
4.2.1 轻子电偶极距和磁偶极矩单圈修正 |
4.2.2 轻子电偶极距和磁偶极矩双圈修正 |
4.3 数值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引力波 |
5.1 引言 |
5.2 理论推导 |
5.2.1 有限温度有效势 |
5.2.2 引力波谱 |
5.3 数值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BLMSSM和B-LSSM的自然性 |
6.1 引言 |
6.2 理论推导 |
6.2.1 微调获得物理的希格斯玻色子质量 |
6.2.2 物理的希格斯玻色斯衰变比率 |
6.3 数值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通过Ξc+→Ξ-π+π+衰变研究Ξ(1620)和Ξ(1690)的结构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基本粒子 |
1.2 强相互作用的非微扰研究方法 |
1.3 强子的结构模型 |
1.3.1 夸克模型下的强子态 |
1.3.2 奇特强子态及其候选者 |
第二章 Ξπ相互作用及超子Ξ(1620)和Ξ(1690)的动力学产生 |
2.1 Bethe-Salpeter(BS)方程 |
2.1.1 李普曼-史温格方程(Lippmann-Schwinger equation) |
2.1.2 (?)算符 |
2.1.3 (?)算符 |
2.1.4 Bethe-Salpeter(BS)方程 |
2.2 手征幺正法 |
2.3 Ξ(1620)和Ξ(1690)的动力学产生 |
2.3.1 与π~+Ξ~-相耦合的电荷反应道及同位旋反应道 |
2.3.2 BS方程的核V_(ij) |
2.3.3 极点和耦合常数 |
第三章 Ξ~+_c→ Ξ~-π~+π~+衰变及Ξ(1620)和 Ξ(1690)的分子态结构特性检验 |
3.1 Belle合作组关于Ξ~+_c→ Ξ~-π~+π~+衰变Ξ~-π~+不变质量谱的实验结果 |
3.2 Ξ~+_c→ Ξ~-π~+π~+衰变过程的反应机制 |
3.3 重散射机制对衰变振幅的贡献 |
3.4 背景道的贡献 |
3.4.1 Ξ(1530)(~3_2~+)共振态的贡献 |
3.4.2 其它背景道的贡献 |
3.5Ξ~-π~+_L不变质量谱 |
3.5.1 Ξ~-π~+_L不变质量谱的理论计算公式 |
3.5.2 计算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A 跃迁势V_(ij)的相关计算 |
附录 B S′_iS′_j~(?)的表达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PQCD因子化方案下Bs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唯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标准模型和B介子物理学 |
2.1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
2.1.1 标准模型创建史 |
2.1.2 标准模型基本粒子谱 |
2.1.3 电弱统一理论 |
2.1.4 希格斯机制 |
2.1.5 CKM夸克混合矩阵 |
2.1.6 量子色动力学及其因子化 |
2.2 B介子物理 |
2.2.1 B介子的产生 |
2.2.2 中性B介子混合 |
2.2.3 B介子的CP破坏 |
2.2.4 B介子弱衰变的分类 |
2.3 低能有效哈密顿理论 |
2.3.1 算符乘积展开 |
2.3.2 有效哈密顿量 |
2.4 强子矩阵元的计算和因子化方法 |
2.4.1 朴素的因子化方法 |
2.4.2 推广的因子化方法 |
2.4.3 QCD因子化方法 |
2.4.4 软-共线有效理论 |
2.5 PQCD因子化方法简介 |
2.5.1 基本理论框架 |
2.5.2 B→π 形状因子与kT重求和 |
第三章 B_s→K-_(*)L+L-半轻衰变过程的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运动学与波函数 |
3.3 理论框架 |
3.3.1 夸克层次b→dL+L-跃迁对应的有效哈密顿量 |
3.3.2 B_s→K,K_*跃迁形状因子 |
3.4 B_s→K-_(*)L+L-半轻衰变的可观测量 |
3.4.1 Bs →K + - 半轻衰变的可观测量 |
3.4.2 B_s→K_*L+L-半轻衰变的可观测量 |
3.5 数值结果和讨论 |
3.5.1 形状因子 |
3.5.2 B_s→KL+L-衰变过程的可观测量 |
3.5.3 B_s→K_*L+L-衰变过程的可观测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s →φ + -半轻衰变过程的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运动学及理论框架 |
4.2.1 运动学和波函数 |
4.2.2 半轻衰变b→sL+L-的有效哈密顿量 |
4.2.3 B_s→φ跃迁形状因子 |
4.3 半轻衰变B_s→φL+L-的可观测量 |
4.4 数值结果和讨论 |
4.4.1 形状因子的外推 |
4.4.2 半轻衰变B_s→φL+L-的可观测量 |
4.4.3 q~2分区可观测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附录A 输入参数 |
附录B 跑动耦合以及三圈β函数 |
附录C 威尔森系数 |
C.1 重整化群方程 |
C.2 弱作用标度下的系数函数 |
C.2.1 传统基底 |
C.2.2 γ-free基底 |
C.2.3 相关函数 |
C.3 反常量纲矩阵 |
C.3.1 传统基底 |
C.3.2 γ-free基底 |
C.3.3 基底的转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从亮点工作看三代北京谱仪上粲强子物理研究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粲强子物理的前世今生 |
二、三代北京谱仪上粲介子研究亮点 |
1. 从无到有,摸索前进,BES开创中国Ds+介子实验研究的先河 |
2. 背水一战,BES II在国际D0和D+介子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
3. 励精图治,稳步前进,BES III奠定了中国在粲介子物理研究中多领域领先的国际地位 |
三、BES III上粲重子研究亮点 |
四、回顾过去,着眼未来,BES III仍任重道远 |
(5)BESⅢ实验上e+e-→ηΨ(2S)的截面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物质的微观结构 |
1.2 标准模型 |
1.2.1 基本框架 |
1.2.2 强相互作用及其理论QCD |
1.3 夸克模型和强子谱 |
1.4 粲偶素和类粲偶素 |
1.5 论文的选题和结构 |
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和北京谱仪BESⅢ |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 |
2.2 北京谱仪 |
2.2.1 束流管 |
2.2.2 主漂移室 |
2.2.3 飞行时间探测器 |
2.2.4 电磁量能器 |
2.2.5 超导磁体 |
2.2.6 μ子计数器 |
2.2.7 电子学系统 |
2.2.8 触发判选系统 |
2.2.9 在线获取系统 |
2.3 BESⅢ离线软件系统 |
2.3.1 BESⅢ离线数据框架 |
2.3.2 BESⅢ探测器模拟系统 |
2.3.3 BESⅢ探测器的离线刻度 |
2.3.4 BESⅢ离线重建系统 |
2.4 小结 |
3 e~+e~-→ηψ(2S)的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数据和蒙特卡洛模拟 |
3.3 事例选择 |
3.4 本底分析 |
3.4.1 本底分析方法 |
3.4.2 e~+e~-→γγψ(2S)本底过程截面的测量 |
3.4.3 不同本底预期事例数及其相关参数 |
3.5 截面测量 |
3.6 系统误差估计 |
3.6.1 亮度测量造成的系统误差 |
3.6.2 探测效率造成的系统误差 |
3.6.3 辐射修正因子造成的系统误差 |
3.6.4 分支比造成的系统误差 |
3.6.5 J/ψ、η和ψ(2S)质量窗造成的系统误差 |
3.6.6 本底估计造成的系统误差 |
3.7 结果和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6)PQCD因子化方法下类两体衰变过程B→D[ρ(X)→]π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标准模型与B介子物理 |
2.1 标准模型简介 |
2.2 B介子的混合及其衰变过程CP破坏的类型 |
2.2.1 中性B介子混合 |
2.2.2 B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 |
2.3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 |
2.3.1 算符乘积展开 |
2.3.2 Wilson系数的计算及重整化群演化 |
2.4 强子矩阵元的计算 |
2.4.1 简单因子化方法 |
2.4.2 QCD因子化方法 |
2.4.3 软共线有效理论 |
2.4.4 微扰QCD因子化方法 |
2.5 k_T因子化和PQCD因子化方法 |
2.5.1 k_T因子化思想 |
2.5.2 重求和技术 |
2.5.3 PQCD因子化方案下的两体B介子非轻衰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介子三体衰变简介 |
3.1 三体衰变运动学 |
3.2 共振态 |
3.3 B介子三体衰变研究现状 |
3.3.1 实验现状 |
3.3.2 理论现状 |
3.4 PQCD因子化方案下的三体B介子非轻衰变 |
3.4.1 基本思想 |
3.4.2 两介子分布振幅 |
3.4.3 研究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_((s))→ D[ρ(770),ρ(1450),ρ(1700)→]ππ过程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理论框架 |
4.2.1 坐标选取与波函数 |
4.2.2 衰变振幅 |
4.3 数值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_c→D[ρ(770),ρ(1450),ρ(1700)→ ]ππ过程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理论框架 |
5.2.1 坐标选取与波函数 |
5.2.2 衰变振幅 |
5.3 数值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A |
A.1 因子化公式中的相关函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重味强子物理的精确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历史回顾 |
2.1 小林-利川机制的起源 |
2.2 B物理的兴起 |
2.3 LHC时期 |
3. LHC上的b物理回顾 |
3.1 CP对称性破坏 |
3.2 稀有电弱衰变 |
3.3 Bs0→μ+μ-衰变的首次观测 |
4. 总结 |
(8)北京谱仪上e+e-→π0π0ψ(3686)和e+e-→π0π0K+K-截面的测量和四夸克态粒子的寻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粒子物理学 |
1.1.1 粒子的分类 |
1.1.2 粒子的相互作用 |
1.1.3 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 |
1.1.4 重夸克偶素 |
1.1.5 BESⅢ上的物理 |
1.2 论文的选题和结构 |
1.3 Y粒子的性质 |
1.4 Z粒子的性质 |
1.5 FCNC过程的寻找 |
第二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 |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 |
2.2 北京谱仪(BESⅢ) |
2.2.1 主漂室 |
2.2.2 飞行时间探测器 |
2.2.3 电磁量能器 |
2.2.4 μ子探测器 |
2.3 触发和BESⅢ离线软件系统(BOSS)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e~-→π~0π~0φ(3686)截面的测量和四夸克态粒子Z_C~0的寻找 |
3.1 事例选择 |
3.1.1 初步事例选择 |
3.1.2 电子,缪子和π介子的鉴别 |
3.1.3 最终事例选择 |
3.2 本底分析 |
3.3 截面测量 |
3.3.1 对CMS能量4360 MeV,测量截面 |
3.3.2 对于其他能量点截面的测量 |
3.3.3 上限估计 |
3.3.4 系统误差的估计 |
3.3.5 中间共振态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e~-→π~0π~0K~+K~-截面的测量和四夸克态粒子Z_S~0的寻找 |
4.1 事例选择 |
4.1.1 初步事例选择 |
4.1.2 K介子的鉴别 |
4.1.3 最终事例选择 |
4.2 本底分析 |
4.3 衰变振幅和似然函数的构建 |
4.3.1 对于非辐射衰变的衰变振幅的构造 |
4.4 截面测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ESⅢ上寻找稀有衰变通过J/ψ(ψ(3686))→e~+e~-D~0+c.c |
5.1 事例选择 |
5.1.1 初步事例选择 |
5.1.2 粒子鉴别 |
5.1.3 排除Gamma conversion事例 |
5.2 J/ψ→D~0e~+e~-+c.c的分析 |
5.2.1 事例选择和本底分析 |
5.2.2 D~0→K~-π~+,D~(-0)→K~+π~- |
5.2.3 D~0→K~-π~+π~0,D~(-0)→K~+π~-π~0 |
5.2.4 D~0→K~-π~+π~+π~-,D~(-0)→K~+π~-π~+π~- |
5.2.5 系统误差 |
5.2.6 上限设定 |
5.3 ψ(3686)→D~0e~+e~-+c.c |
5.3.1 事例选择和本地分析 |
5.3.2 D~0→K~-π~+,D~(-0)→K~+π~- |
5.3.3 D~0→K~-π~+π~0,D~(-0)→K~+π~-π~0 |
5.3.4 D~0→K~-π~+π~+π~-,D~(-0)→K~+π~-π~+π~- |
5.3.5 系统误差 |
5.3.6 上限设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e~+e~-→π~0π~0ψ(3686)和e~+e~-→π~0π~0K~+K~-截面的测量和四夸克态粒子的寻找 |
6.2 J/ψ(ψ(3686))→e~+e~-D~0+c.c稀有衰变的寻找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带电经迹动量谱分布 |
附录B γγ不变质量谱分布 |
附录C 光子能量谱分布 |
附录D e~+e~-不变质量谱 |
附录E μ~+μ~-不变质量谱分布 |
附录F l~+l~-不变质量谱的拟合分布 |
附录G 其他能量点的ZC研究 |
附录H 其他能量点的ZC研究 |
附录I 其他能量点的分波拟合结果研究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强子光致过程及粲能区奇特态产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原子,原子核和粒子 |
1.2 标准模型 |
1.3 力和相互作用 |
1.3.1 强相互作用 |
1.3.2 弱相互作用及电弱统一理论 |
1.3.3 引力相互作用及其量子化探索研究 |
1.4 对称性和守恒定律 |
1.4.1 对称性 |
1.4.2 守恒定律 |
1.5 粒子的分类 |
1.6 强子和新强子态 |
1.6.1 强子谱总体研究情况 |
1.6.2 新强子态及其产生 |
1.7 本章小结 |
2 理论方法及模型简介 |
2.1 共振态及奇特态粒子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
2.1.1 通过核-核碰撞产生 |
2.1.2 通光子与核碰撞产生 |
2.1.3 通过介子束流产生 |
2.2 有效拉氏量模型 |
2.3 介子/核子与核子相互作用所涉及的理论模型 |
2.3.1 介子交换模型 |
2.3.2 Bonn势模型 |
2.3.3 介子交换-共振态模型 |
2.4 光致过程所涉及的理论模型 |
2.4.1 VMD模型 |
2.4.2 Regge理论 |
2.5 Zweig规则 |
2.6 本章小结 |
3 轻强子光致过程研究 |
3.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 定域规范不变模型的构建 |
3.2.1 基本光生 |
3.2.2 规范不变Regge化处理 |
3.2.3 结果和讨论 |
3.3 γn→K~+∑~*(1385)~-光致过程研究 |
3.3.1 研究背景 |
3.3.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3.3.3 数值结果 |
3.3.4 总结和讨论 |
3.4 γn→ K~(*0)Λ光致过程研究 |
3.4.1 研究背景 |
3.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3.4.3 数值结果 |
3.4.4 总结和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COMPASS实验的强子光生理论研究 |
4.1 类粲偶素Z_c(4200)的光生研究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4.1.3 数值结果 |
4.1.4 Γ_(Z_c(4200)→J/ψπ)分宽度上限值 |
4.1.5 总结和讨论 |
4.2 粲重子Λ_c(2940)的光生研究 |
4.2.1 研究背景 |
4.2.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4.2.3 数值结果 |
4.2.4 Λ_c~*(2940)在COMPASS上的产生 |
4.2.5 总结和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粲能区奇特态产生研究 |
5.1 隐粲四夸克候选态通过pp的产生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5.1.3 数值结果 |
5.1.4 总结和讨论 |
5.2 隐粲五夸克候选态通过介子束流的产生 |
5.2.1 隐粲重子N~*(4261)在π~-p→η_cn中的产生 |
5.2.2 隐粲重子在Λ_(cc)~*(4209)在K~-p→η_cΛ中的产生 |
5.3 本章小结 |
6 pp碰撞反应及末态相互作用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6.2.1 费曼图和有效拉氏量 |
6.2.2 传播子和形状因子 |
6.2.3 耦合常数 |
6.2.4 振幅 |
6.3 数值结果及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及展望 |
附录A |
A.1 自然单位制 |
A.2 标记和符号 |
A.2.1 度规、坐标和动量 |
A.2.2 矩阵 |
A.2.3 符号 |
A.3 自旋波函数及投影算符 |
A.4 传播子构造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用手征幺正法研究ρ3(1990)、Z(3930)和X(416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简介 |
1.2 低能强相互作用理论和方法简介 |
1.3 奇特强子态 |
第二章 强作用的散射矩阵理论和Bethe-Salpeter方程 |
2.1 散射矩阵及其幺正性 |
2.2 交叉对称性和散射振幅的分波展开 |
2.3 李普曼-史温格(Lippman-Schwinger)方程 |
第三章 手征幺正方法 |
3.1 手征拉氏量 |
3.1.1 QCD拉氏量 |
3.1.2 手征对称性及其破缺 |
3.1.3 手征微扰理论(ChPT) |
3.1.4 隐局域规范拉氏量 |
3.2 耦合道的Lippman-Schwinger方程 |
3.3 考虑矢量介子质量分布的圈函数 |
3.4 极点和耦合系数 |
3.5 动力学产生态 |
第四章 用固定中心近似法研究三体系统的理论框架 |
4.1 三体系统的研究现状 |
4.2 用固定中心近似法研究三体系统的理论框架 |
第五章 在固定中心近似法下研究ρK~*K~*三体系统 |
5.1 用手征幺正法研究轻矢量介子-矢量介子散射 |
5.1.1 相互作用拉氏量及(?)位旋基的构建 |
5.1.2 四矢量直接相互作用项 |
5.1.3 矢量介子交换项的贡献 |
5.1.4 赝标介子盒图的贡献 |
5.1.5 K~*K~*和ρK~*两体系统的计算结果 |
5.2 ρK~*K~*三体散射振幅 |
5.3 ρK~*K~*三体散射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六章 Z(3930)和X(4160)衰变到矢量介子末态的研究 |
6.1 研究现状 |
6.2 Z(3930)和X(4160)作为矢量介子-矢量介了相互作用的动力学产生态· |
6.3 Z(3930)和X(4160)衰变到两个矢量介子末态的衰变分支比 |
6.4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矢量介子-矢量介子散射最低阶振幅相关具体表示 |
A.1 (S,I,J)=(1,1/2,2)扇区中VV→VV散射振幅 |
A.2 (S,I,J)=(0,0,2)扇区的VV→VV散射振幅 |
A.3 (S,I,J)=(0,0,2)扇区下的D_s~*D_s~*→VV的散射振幅 |
致谢 |
四、J/ψ→π~03(π~+π~-)分支比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MSSM扩展模型的唯象学研究[D]. 董幸幸. 河北大学, 2021(09)
- [2]通过Ξc+→Ξ-π+π+衰变研究Ξ(1620)和Ξ(1690)的结构特性[D]. 李海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PQCD因子化方案下Bs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唯象研究[D]. 金苏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从亮点工作看三代北京谱仪上粲强子物理研究的发展[J]. 马海龙,王伟,李蕾. 现代物理知识, 2019(04)
- [5]BESⅢ实验上e+e-→ηΨ(2S)的截面测量[D]. 覃潇平. 广西大学, 2019(11)
- [6]PQCD因子化方法下类两体衰变过程B→D[ρ(X)→]ππ研究[D]. 马爱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重味强子物理的精确测量[J]. 高原宁,Patrick Koppenburg,Vincenzo Vagnoni,海容. 现代物理知识, 2018(01)
- [8]北京谱仪上e+e-→π0π0ψ(3686)和e+e-→π0π0K+K-截面的测量和四夸克态粒子的寻找[D]. 张亚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9]强子光致过程及粲能区奇特态产生研究[D]. 王晓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6(11)
- [10]用手征幺正法研究ρ3(1990)、Z(3930)和X(4160)[D]. 张学俊.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