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好货币金银工作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好货币金银工作

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做好货币金银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霜[1](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韩东云[3](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才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程却不能仅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源头和发展脉络。系统梳理和阐释这一历程,对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早在五百年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积极的价值预设,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这些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和价值性进行了论述。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接力探索,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总的来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都蕴含着与社会主义价值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成功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价值观,并努力在革命实践中践行党的价值观,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为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前提。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探索。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至改革开放前,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但是仍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党积极探索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积极培育了“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上,我们党不断把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并重,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和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得一定的成绩。虽然我们党在1957年以后,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正是这些错误教育了全党,为我们党在今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这些理论体系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价值蕴含,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等,都为我们党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到推动作用。2006年,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也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升华。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专家学者也兴起了学习研究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理上得到更加充分的阐释。党和政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公众人物和家庭,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提供政策与物质保障,完善法律与法规机制,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制定监督与评价机制,畅通反馈机制等,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进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的积极努力及进行的具体实践可得到一些启示,这就是在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王锐[4](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认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王文雅[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文中提出主题作为中心问题,它是理论的总纲,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或称为“根本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一般根本矛盾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建构,是以理论为对象,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的一种主题建构。理论主题由于是带根本性特征的中心问题,一般而言,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解释功能、引导功能、支撑功能,均需要在明确理论范围的前提下得以释放。理论范围的大小,框定了主题作用的幅度。理论主题的确立,意味着理论域的中心概念得以确立,过去的理论能够由这个主题串联起来,起到揭示思维活动规律的作用;将来的分支理论、补充理论将能够借助这个主题的指引进行创新。研究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是为解决每隔一段时间,通过更改原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来建构新体系、再探索新体系主题的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自有其概念、范畴、成立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一层含义,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动态性。就当前来说,它暂时具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对应四个维度的解释功能。与此相适应的,是其理论主题的归纳和概括,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构建,也应当体现出鲜明的动态性,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概念本身的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二层含义,基于主题本身蕴含的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辐射范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就目前已知的范围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初级阶段上的主要形态。它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以及中国梦的民族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三层含义,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线索。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的矛盾,横跨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关照。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从2017年起,成为牵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短板和动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略有区别。后者更加强调坚持、发展,前者更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二者并无根本冲突,仅只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确立和推进的关系。至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由于主要矛盾转化的缘故,也略有不同。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初衷,是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果,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主题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前者于后者,是包含关系。两者都有发展任务,兼具发展追求,差异在于发展的层次、程度、发展各比例跃迁的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论主题内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更强调“推进”,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主题更注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不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有别于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是一个新范畴,带有总体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建立而言的。坚持和发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的。因此,这个理论主题的内涵,就是要持续破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功能、实现条件的陈旧理解,在批判中丰富和发展相关认识;以动态方式把握动态逻辑,更新观念;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性,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理论主题不是主观臆造的,是由中国客观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接力探索而逐渐明晰的,这是一个认识和深化理论主题的历史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成立条件包括: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实践主题是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国情没有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连续稳定,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以贯之,理论品格——与时俱进永不褪色。论文综合了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学科的知识,运用文本研究法、过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考察这个主题。全文结构方面,通过界定概念、探讨“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来考察理论主题。深入阐述核心观点,得出以下结论:1.明确在新时代及以后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所依据的理论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明确坚持和发展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思维领域和生产实践领域均需辩证发展。4.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不断解放思想。5.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方向。6.明确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下,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7.强调继邓小平理论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后,继续探索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论文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问,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核心观点。这对于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揭示建设现代化强国理论诉求、判断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有积极意义。

王敏[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文中认为苏东剧变后,海外很多中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很快也会步苏东后尘,“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但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制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政局大体稳定的双重奇迹。越走越宽广的中国道路引起了海外学界的高度关注。一些海外学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核心,是解读中国奇迹的钥匙。因此,在沉寂了近20年后,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学界发出了“把中国共产党带回来”的呼声,对党的研究逐渐升温。毛泽东同志将党的建设视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四个伟大”互相嵌套,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亦成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得以涌现。本文关注的对象是海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旨在系统总结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学界的研究议题、基本观点、研究范式和方法,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提升国内党建研究质量提供借鉴。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本文的框架、内容主要建立在阅读海外学者的论文和专着的基础之上。海外学者在中共党建领域的研究成果是本文的一手文献资料。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某一研究议题,尽量搜罗各家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是现实经验与理论视角双向交流的产物。海外学者擅长使用理论框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比较娴熟,这就使得他们的研究具备较强的学理色彩。他们在研究议题的设置上有着突出的现实关怀。他们对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些举措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是,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来研究中共党建,有可能掉入理论陷阱,得出有悖于经验事实的结论。地域、语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增加了他们获取资料的难度,因此在资料的使用上存在欠缺。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学者群体还比较狭小,研究成果也呈现不均衡性。本文对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范式进行了初步提炼,提出了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五大范式,即市民社会范式、法团主义范式、权威主义范式、合法性范式以及政党适应性范式。在这五大范式中,既有解释力比较强大的范式,也有解释力较弱甚至起误导作用的范式。政党适应性范式、法团主义范式的解释力较强,权威主义和合法性范式居中,市民社会范式的解释力最弱。一个范式的解释力取决于其与中国经验的距离,距离越近,则解释力越强,距离愈远,则解释力愈弱。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加强党的建设有如下启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改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改善干部任命、选拔和培训机制;在对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保持充分信心的同时,不断完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探索有别于西方自由民主体制的民主政治中国模式,从而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国内党建研究的启示有: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党建研究的科学性;构建党建研究的中国范式,确立国内党建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自主性与话语权。

吴福平[7](2018)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自由和自由意志,同时必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和能力。批判和反思可以为自由意志筑起一道“防火墙”,可以防止自由意志溢出现实世界或者是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之外,进而失去交往的合理性和行动的合理化。这也正是本研究以自由意志(求善)、反思(求真)和批判(求美)作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的根本原因。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在对古典哲学和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让“自由”进入了有血有肉的人的历史的实践长河,也让我们认清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文化观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昭示的真、善、美的理想是真正的、内容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在此基础上,首先是致力于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其次,构建了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图,试图揭示文化原动力的核心要素:自由意志、批判和反思在“超”(S)文化态”、“合”(I)文化态、“和”(H)文化态、“纯”(P)文化态等四种“文化形态”,以及在学习力、革新力、凝聚力、传播力等四种文化软实力中的传导机制和基本规律,揭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的传播路径和作用机理;其三,运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模型,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与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动力的分析,试图进一步奠定国家文化动力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同时,对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多元文化动力、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意志精神文化动力、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动力以及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动力的核心要素、运行机制、传播路径展开了深入剖析和探索性案例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扬长避短,吸收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明成果,丰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当前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学理基础和文化支持。

谭晓玲[8](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张述周[9](2012)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在久经磨难并饱受屈辱的近百年中,竞能变被动为主动,接连闯过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激流险滩,昂然挺进21世纪,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中华民族的魂魄。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内容是什么?怎样进行中国化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所提供的实证资料和学术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进行了研究。文章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揭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本质、功能以及当代价值。以此为源头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所产生的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分析了列宁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揭示了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在苏俄的创新、发展及贡献。文章对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历史大变迁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中心问题入手,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这一历史及思想进程进行了“史”的回溯和“论”的思考,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在各个时期的进程、内容及成果,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价值取向。即通过对革命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背景、过程的梳理,揭示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过程,邓小平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邓小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突破;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的分析,论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针对新时期新阶段对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研究了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战略措施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新发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研究,总结分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在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思考,提出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原则和内容以及具体的路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制度化的思想,在本质是实践的,起作用的机理就是感情上的认同,要通过调动激情的方式才能有效。因此,要想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化成人们的观念,信仰,外化成人们的行为,必须通过一定的路径:即在理论创新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在制度建设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力;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凝聚力;在提高国家软实力过程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染力;在加强舆论宣传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召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按照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主要内容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开拓、突破、创新和发展进行了提炼,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以来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主要的内容及贡献;对不同时期的中央领导集体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问题的回答、解释及预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炼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面临的热点问题,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思考,提出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原则、任务和主要内容,以此为理论支撑和原则指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路径,文章从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文化软实力和营造舆论强势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破解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兆响[10](2011)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文中认为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是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中以及革命成功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道德领域,实质上是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根据伦理道德的要求层次,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可以区分为社会主义伦理观和共产主义伦理观,从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来说,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基础能够相一致的是社会主义伦理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活动中,遵循社会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指导,就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把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目标和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一个理论和实践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伦理观的简单套用,而是社会主义伦理观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历史地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演进。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经济活动和道德状态的历史和逻辑的考察,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构想。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观具体表现化为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革命成功之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新功利论,以及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新公正论,以上四种经济伦理价值形态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同步,从而形成密切的转向和承传关系。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视角来看,一定时期的经济伦理观归根结底是由一定历史条件决定的,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历史演进从根本上说是因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变迁,主要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革命战争时期,一种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革命道德须合理地解决革命和利益的关系,把革命的崇高性和现实性密切结合在一起,毕竟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正是出于革命战争的需要,明确地表达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调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建国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以苏为鉴,人民群众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和奉献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集中体现,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奠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活秩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在意识形态理解上的偏失,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个人利益一概视为资本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之“私”加以批判,结果背离了集体主义的真义,使之成为否弃个人利益的虚妄化的伦理标签,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消极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从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开始,把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视为合理的正当的,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而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标志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思想的确立。社会主义新功利论语境中的功利实质上是积极意义上的“利益”,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既有思想渊源关系,也有本质区别。本质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的终极价值旨向是共同富裕,因此在功利的导向下,始终蕴含着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当社会有了一定发展时,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要求突显出来。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时代的客观要求,在这个时代,社会不公正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实现社会公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呼声。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仅因时因地而异,甚至因人而异,反对资产阶级抽象地谈论社会公正,因此社会主义新公正论与资本主义的公正观本质上是不同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不是罗尔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的简单移植或套用。同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也不是西方经济伦理的简单模仿,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汇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和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综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从中国社会现实,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在深刻解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构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路径和基本内涵。简言之,笔者以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构要做到四个结合和一个核心。四个结合:“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道义论与功利论相结合,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体精神相结合。一个核心: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微观层面的生产伦理、分配伦理、交换伦理和消费伦理和宏观层面的经济制度伦理、经济体制伦理建构以及全球经济伦理,必须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准则。

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做好货币金银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做好货币金银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综述
        二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存在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存在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第一节 价值观
        一 价值的内涵及外延
        二 价值观的内涵与特性
    第二节 社会核心价值观
        一 核心价值观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的多维解读
        二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三 社会主义价值观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中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传播及实现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途径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揭示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认识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思考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及实践
        一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二 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价值
        三 列宁、斯大林弘扬社会主义价值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备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贡献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及壮大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价值观的构建
        三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努力践行党的价值观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
        一 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全国范围执政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三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文化事业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现实
        一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 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 “建设导向”与“革命导向”相互交织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二 “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
        三 积极培育“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一 发展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利益并重
        二 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三 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
        四 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
        二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蕴含
        三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一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背景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理论内涵
    第三节 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 建设高素质的宣传工作队伍
        二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
        三 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作用
        四 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
        五 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第四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二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四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 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
    第一节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表达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凝练与表达
        二 党的十八大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理阐释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一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二 营造良好舆论生态和社会氛围
        三 进行积极的话语转换
        四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
        五 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庆典活动
    第三节 全面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一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引导公众人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五 注重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 利用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践行活动
    第四节 建立健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
        一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
        二 建立政策与物质保障机制
        三 完善法律与规章制度
        四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五 制定监督评价机制
        六 畅通反馈机制
结语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 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
    四 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建设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规模效应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
第一章 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第一节 主题与时代主题、实践主题、理论主题
        一 主题与时代主题
        二 主题与实践主题
        三 主题与理论主题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一 社会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第二章 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李大钊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一 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特性论”
        二 主张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 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任务
        二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的认识成果
        三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
    第三节 邓小平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思想
        一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三个基本问题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最新认识
        一 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
        二 习近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时代课题的认识
第三章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在中国的体现
        一 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先锋队原则
        二 坚持和发展生产力原则
        三 坚持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本质原则
        四 坚持和发展实践第一原则
        五 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原则
    第二节 中国特色辨析
        一 相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中国特色
        二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比有中国特色
        三 不仅坚持社会主义而且发展中国特色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一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化认识
        二 坚持推进实现中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 坚持党的领导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四章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社会主义
        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三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第三节 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一 在思维领域破除教条主义
        二 在生产实践中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三 深化社会主义认识是一个思想解放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情况
致谢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为什么海外要重新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一)中国模式的兴起
        (二)华盛顿模式的困局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调适
    二、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概况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五、研究意义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一)海外
        (二)中国学
        (三)海外中共学
        (四)海外中共党建研究
    七、写作框架
第一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调适
        一、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中国梦”
        二、“四个全面”
    第三节 意识形态内化机制
        一、党内学习制度
        二、党内集中教育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组织建设
    第一节 组织构成
        一、技术官僚
        二、党员
        三、新社会阶层入党问题
    第二节 组织制度
        一、干部任命制
        二、干部考核制
        三、干部选拔标准
        四、干部培训
    第三节 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二、纪委
        三、基层党组织
        四、党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反腐败斗争
    第一节 腐败成因及对策
        一、腐败成因
        二、反腐对策
    第二节 对十八大之前反腐的评价
        一、选择型反腐
        二、打个“平手”
    第三节 对十八大以来反腐的评价
        一、真反腐vs选择型反腐
        二、反腐动因
        三、反腐之道
        四、反腐成效、影响及前景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执政前景
    第一节 悲观主义
        一、社会力量的增强
        二、体制衰朽
        三、悲观主义观点简评
    第二节 乐观主义
        一、出色的政党适应性
        二、强大的治理能力
        三、丰富的执政资源
        四、乐观主义观点简评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化
        一、走向西式民主
        二、走向中国特色民主
        三、几种可能的民主模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范式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范式
        一、市民社会
        二、法团主义
        三、权威主义
        四、合法性
        五、政党适应性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
        二、田野调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一、贡献
        二、不足
    第二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启示
        一、对加强党的建设的启示
        二、对提升党建研究质量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7)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文化长征:一种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和文化动力的内涵
        1.2.1.1 文化的内涵
        1.2.1.2 文化动力的内涵
        1.2.2 文化动力研究的基本路径
        1.2.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路径
        1.2.2.2 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研究路径
        1.2.3 文化动力研究的学科视野
        1.2.3.1 经济学视角
        1.2.3.2 社会学视角
        1.2.3.3 政治学视角
        1.2.3.4 人类学视角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1.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研究
        1.3.1.2 文化动力的功能性研究
        1.3.1.3 文化动力的规律性研究
        1.3.1.4 多国视角下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研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3.4.1 研究的重点
        1.3.4.2 研究的难点
        1.3.4.3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化动力研究:哲学基础与可能路径
    2.1 “'零'存在机制”及其存在论意义
        2.1.1 中西哲学中的“差别-联系”论
        2.1.2 “'零'存在机制”的哲学基础和数理内涵
    2.2 中西哲学中的“一”及“同一”
        2.2.1 从老子的“抱一为天下式”到西方的“同一”哲学
        2.2.2 “同一”哲学与西方理性精神的四次飞跃
        2.2.3 “同一”哲学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四度提升
    2.3 虚数I与-I及老子的“道”
        2.3.1 群论的哲学内涵:多等于多,多即是一,一即是零
        2.3.2 虚数i与-i及《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新解
    2.4 老子的“三”及“势成之”
        2.4.1 老子“三”的形式意义
        2.4.2 老子的“三”的内容意义
        2.4.3 老子的“三”和“势”
    2.5 基于“'零'进制”的“易图”推演
        2.5.1 “'零'进制”的基本内涵
        2.5.2 基于“'零'进制”的河图、洛书、五行及其生克解读
        2.5.3 基于“'零'进制”的周敦颐《太极图说》解读
    2.6 本章小结
3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及其哲学基础
        3.1.1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自由意志”
        3.1.2 黑格尔“对事物作思维着的考察”———“反思”
        3.1.3 哈贝马斯“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可批判性”
    3.2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及其意义阐释
        3.2.1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2.2 文化原动力模型意义阐释
    3.3 本章小结
4 文化暴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1 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4.1.1 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和文化动力分类
        4.1.2 文化实践性定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4.1.3 文化动力功能的“具体普遍形式”:文化价值与文化效用价值
        4.1.4 社会“异质性互动”与文化“公地悲剧”
    4.2 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路径及模型构建
        4.2.1 文化流变的四种形态
        4.2.2 基于两个对立价值维度的文化软实力新型分类
        4.2.3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理想国”与“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5.1 柏拉图“理想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5.1.1 “理想国”文化原动力分析:哲人王是否可以承担起治理城邦的重任
        5.1.2 理想国”文化软实力分析:“哲人王”治下的“理想国”是否“理想”
        5.1.3 《理想国》“五种政制”文化形态分析:五种政制流变的内在必然性
    5.2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传机制分析
        5.2.1 老子为什么不推出“哲人王”来治理“小国寡民”社会
        5.2.2 “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美国、德国、日本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6.1 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1.1 美国文化原动力的建构与解构
        6.1.2 “财富供养自由”:美国文化形态分析
        6.1.3 “使人成其为人”:美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2 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2.1 “理性”的建构与解构:德国文化原动力分析
        6.2.2 纳粹帝国产生的文化根源:德国文化形态分析
        6.2.3 “理性”何以铸造辉煌:德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3 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3.1 “大和”不“和”:日本文化原动力分析
        6.3.2 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日本文化形态分析
        6.3.3 “内外有别”的“大和式”思维:日本文化软实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7.1 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分析
    7.2 新中国以来国家文化形态分析
        7.2.1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种典型的“纯”文化态
        7.2.2 邓小平时期:一种高活力、高风险的“超”文化态
        7.2.3 江泽民、胡锦涛时代:成功进入了“合”文化态
        7.2.4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打造出和谐有序、稳中求进的“和”文化态
    7.3 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7.3.1 “内敛-认异”的学习力
        7.3.2 “外张-认异”的革新力
        7.3.3 “内敛-认同”的凝聚力
        7.3.4 “外张-认同”的传播力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文化是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四) 课题组
    二、运行机制
        (一) 项目建设
        (二) 基地建设
        (三) 团队建设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二) 工程成果丰硕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一) 经典着作编译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 建设概况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一、总体部署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一) 基础理论教材
        (二) 重点学科教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四) 其他重点教材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一、学术交流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二、人才培养
        (一) 开展国情调研
        (二) 进行国外考察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一、理论读物
        (一) 学习读本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一) 报刊
        (二) 电视
        (三) 网络
        (四) 微式宣传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 扩大宣传范围
        (二) 丰富宣传形式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一) “四大平台”建设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一) 健全学科体系
        (二) 完善教材体系
        (三) 构建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及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一)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思
        (二) 在理论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反思
        (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确立
        (四)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深化和完善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本质和功能阐述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本质阐述
        (二)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当代价值
        (一)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基础
        (二)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地位
        (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批判当代各种错误思潮
第二章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发展和贡献
    一、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的发展
        (一) 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对意识形态的科学理解
        (二) 论述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的党性原则
        (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能动作用
        (四) 阐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理论”
    三、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特点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的贡献
        (一)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特点
        (二)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苏俄化的贡献
第三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开拓
    一、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一) 思想交锋:“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领域的状况
        (二) 理论纷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三) 理论形成: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二、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
        (二) 在社会结构的总体中把握意识形态理论
        (三) 重视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和作用
        (四) 在树立典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 论述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一) 创造性地发挥了意识形态理论能动作用
        (二) 奠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突破
    一、粉碎“四人帮”后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困惑
        (一) 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困扰
        (二) 意识形态领域精神污染严重
        (三)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
    二、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一) 在批判“两个凡是”过程中解放思想
        (二) 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 在清除精神污染污染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四) 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五)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一) 找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两个突破口
        (二) 从理论上准确、完整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三) 从实践上科学定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工作重点
        (四) 从话语表达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基本话语转变
第五章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创新
    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一)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挑战
        (二)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三) 思想观念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
        (一)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
        (二)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思想工作
        (四) 以先进文化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五)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
    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创新
        (一) 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决不搞思想多元
        (二) 在理论上创新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三) 在先进文化建设上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四) 在精神上使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六章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发展
    一、国内外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的要求
        (一) 国际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要求
        (二) 国内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要求
        (三) 共产党执政环境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要求
    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
        (一) 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加强党的建设
        (二)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转变发展观念
        (三)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推进哲学和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一)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
        (二) 从干部“四化”到提高“五种能力”防止“四种危险”
        (三) 从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四) 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觉和自信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一) 解放思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前提
        (二) 立足中国国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基础
        (三) 关注人民群众利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方法
        (四) 对错误倾向的斗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理论导向
        (五) 解决实际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启示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维护功能和批判功能的统一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统一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统一
        (四)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过程和效果的统一
第八章 当前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一、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时代境遇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代适应不足
        (二) 意识形态工作“软化”和道德“弱化”
        (三) 国情、党情的变化对意识形态认同提出新挑战
        (四) 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对意识形态认同造成新威胁
    二、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原则和内容
        (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原则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内容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路径
        (一) 找准理论创新的突破口,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服力
        (二) 完善制度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力
        (三)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凝聚力
        (四) 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染力
        (五) 营造舆论强势,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党的文献类
    二、学术着作类
    三、主要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和主持的项目
致谢

(10)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观点评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观点评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观点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初步探索
    一、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 国际背景:无产阶级革命
        (二) 国内背景:革命战争年代
    二、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思想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二)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三、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点
        (一)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的基本道德准则
        (三)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第一次转向
    一、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转向
        (一) 从革命战争到经济建设之时代主题的转换
        (二)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经济伦理范式的奠立
        (三) 二者的继承与发展之关系
        (四) 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转向的历史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潜妄
        (一) “大跃进”时期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模式化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虚妄化
第三章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发展与第二次转向
    一、“拨乱反正”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 “回到”毛泽东思想
        (二)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伦理变革诉求
    二、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向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的转向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致思理路:唯物史观
        (二) “三个有利于”思维范式与社会主义新功利论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要义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自我反思
        (一)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误的反思
        (二) 对两极分化问题的重视
    五、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第二次转向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后邓小平时代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第三次转向
    一、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第三次转向的背景
        (一)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根本转型的探索历程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初探
    二、“三个代表”思维范式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的转向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二) 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的思维范式转向意蕴
        (三) 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观的奠立
    三、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发展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二)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理论与现实的悖谬
第五章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
    一、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根据与路向
        (一)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理论根据
        (二)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现实依据
        (三)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路向选择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三大资源及其关系
        (一) 主导性资源: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
        (二) 根基性资源:中国传统经济伦理
        (三) 借鉴性资源:西方经济伦理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 以人为本:“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
        (二) 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相结合
        (四) 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体精神相结合
    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在微观层面上的基本维度和内涵
        (一) 生产伦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二) 交换伦理: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统一
        (三) 分配伦理:权利平等与结果平等的统一
        (四) 消费伦理:超越消费主义
    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在宏观层面上的基本维度和内涵
        (一) 经济制度伦理:经济制度公正
        (二) 经济体制伦理:市场经济体制公正
        (三) 全球经济伦理:平等、自由、互利互惠
    六、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意义
        (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做好货币金银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D]. 韩东云. 郑州大学, 2020(02)
  •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D]. 王文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D]. 王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7]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吴福平. 浙江大学, 2018(12)
  •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9]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D]. 张述周.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10]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 王兆响. 曲阜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好货币金银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